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清同治回民起义对近代西北回族社_省略_经济的影响_基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_蔡宇安

论清同治回民起义对近代西北回族社_省略_经济的影响_基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_蔡宇安

论清同治回民起义对近代西北回族社_省略_经济的影响_基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_蔡宇安
论清同治回民起义对近代西北回族社_省略_经济的影响_基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_蔡宇安

第33卷第1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33No.12013年1月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an.2013

收稿日期:2012-10-12

作者简介:蔡宇安(1970-),女,湖北省武汉市人,宜春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经济。E -mail :3156831@qq.com 。

论清同治回民起义对近代西北回族社会经济的影响

———基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

蔡宇安

(宜春学院学报编辑部,江西宜春336000)

要:清同治年间的西北回民起义爆发后,西北回族经济活动主体(人口)在战争中损耗巨大导致其生产力发

展滞后。同时,

清政府对幸存回民采取高压性的善后措施,不但打乱了西北回族历史分布格局和社会生活秩序,同时也破坏回族以农业为主兼营商业的经济结构,使陕甘回族经济基础几乎尽丧,生产力的延续和积累濒于中断而难以发展,导致了回族社会分化的加剧以及整体经济水平的急剧下降。

关键词:回民起义;近代;西北回族;社会;经济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 (2013)01-

0073-04一、回族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大幅下降导致其生产力发展滞后

近代回族的经济结构一直以农业为主、商业为

辅,其生产力构成简单。在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中,人是积极行动体,人口的繁盛与增长是人类两种生产的坚实基础,因而成为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在长达12年的回民战争中,陕甘回民人口急剧下降,“死于兵戈、疾疫、饥饿者,盖十之九,实回族千数百年来未有之浩劫。”[1]5590

陕甘回族人口的损失不仅表现为数量的锐减,而且也表现为人口质量的大幅下降。究其原因有三:其一,回民壮丁是起义中冲锋陷阵的主力,在沙场鏖战中极易丧生。其二,对清军来讲,精壮回民威胁性较高,在剿抚的过程中往往成为清军屠杀的主要对象,即便是就抚的回民也有很多难于幸免,因而其死亡率也是最高的。如清军攻占肃州之后,一次就屠杀投诚的“凶悍客回千

五百七十三人”

和回民“壮丁五千四百余人”,只“拨出老弱妇女九百余人”

[2]193。上述这种事例,在《平回志》、《平定关陇纪略》及《左文襄公奏稿》等文献中的记载多不胜数。其三,清军每剿平一地之后,多

“令壮勇者随营”[3]552

,充当征剿反叛的先锋,本已为数不多的陕甘回民中幸存的壮劳力数量就这样不断遭到削减。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了实际上到达安置地点的陕甘回民多为老弱疲病者,精壮回丁数量很

少,仅从《左文襄公奏稿》中有关安插回民的一些记

载中即可一窥端倪。如,同治十年(1871年)安插就

抚的金积堡回众时

,“内除挑出壮丁四百名交安杰、蓝明泰随官军征剿外,余俱陆续解赴平凉,

……实发化平川安插者,男女共九千四百余名口。察看壮丁不过二千,余皆老弱疲病而已。”[1]5875-5876

同治十二

年(1873年

),“肃城土客逆回,业已办结。其老弱妇女二千数百名,

概行递解兰州,设局留养俟”[4]6865

。大量回族青壮年劳动力在战争期间消失,直接导致了有效劳动力数量及劳动力整体质量的大幅下降,

带来的后果就是回民农村聚居区内的荒地因缺少劳

动力而大量闲置,农作物种植量和产量极少,难以满足生活需求。

劳动力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和基础,人类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通过其世代更新进行传递和积累。尤其是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物质资料生产质量,劳动者体魄健全和智能正常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价值提供了可能性。按近代回族人口结构来讲,处于青壮年龄阶段的回民,在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中坚作用尤为显著。然而,在战争中陕甘回族精壮劳动力数量蒙受了雪崩性的损失,致使回族人口结构的自然平衡状态受到严重破坏,不利于人口的再生产。以战后的实际情况来看,能够到达安插地点的回民多为老弱病残,他们的两种生产能力原本就很弱,加之,在迁徙途中,其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又受到进一步的损害,使其孱弱的身体更加无力负担

沉重的生产活动,其所孕育的新生代的人口素质自然而然也就呈下降趋势。“经济发展的本质性基础源于生产力的发展。一定的生产力,是在一代传给另一代的生产力的延续和积累中,在以往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的保存中获得发展的。”[5]246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回民劳动力损失至如此之严重程度,以至于生产力中的人力要素之流动难以实现,同时也意味着生产力中的物质要素流动量及其经济势能转化的能力也随之骤减。物质资料生产也是人类自身生产的前提,战后回族劳动力的减少导致的物质资料的生产量极低,根本无法满足回民日常消费需求,人类自身生产的基本条件也难以达到。如此造成的恶性循环致使回族生产力发展严重滞后,从而遭受严重摧毁的回族经济短期内更加难以恢复。

二、强制性迁徙措施致使本已蒙受重创的回族经济结构再遭摧残

“促进流动的自然地理因素(如可航水道),由于降低运输成本,就形成区域内部的天然核心地带,……在个体地域性的生产力基础上,人们的生活完全以其生存的区域为中心。”[5]226起义之前,陕甘回民主要沿泾河、渭河、洛河及黄河两岸的交通干线、冲积平原地带呈带状分布。这些交通便利的河谷、平原地带土壤肥沃,光照条件好,水资源丰富,因此灌溉农业发达,如关中平原、河西走廊绿洲地带和贺兰平原。起义失败后,经过迁徙和安插,大部分陕甘回民聚居点位于平凉、华亭、安定、会宁、静宁、隆德、固原、盐茶等地的“三边两梢一山”之处,由于山区运输成本高,这些高山“形成区域间的天然界限”[5]226,自然而然地将回民与山外的世界隔绝开来,成为阻碍生产力流动的地理因素。

清政府对陕甘回族强制性迁徙使其丧失了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上的优势,不但使回族的农业经济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使其商业贸易受到重创,也破坏了回族以农业为主兼营商业的经济结构。战后回民聚居区不仅交通闭塞,而且自然环境恶劣,土地多是荒地或二荒地,不利农耕。如化平川,“初到此时,树木很多,蒿草高深,黑刺满地。”[6]434有的地方不但“荆蒿满地,不能种植。且山里狼豹野猪蛇蝎很多,人命时有危险”[7]444。“原初这里的地是二荒地,费了好多年才开出来”,甚至有的人家费时几年,“才开出二分地”[6]444。处于不同安置地点的回民分到的土地数量也不尽相同,如华亭地广人少,男女都能分到地;而化平地狭人多,只有男人可以分到地,每一名男子分地十亩,三千六百多户难民共能分到四里地,称为“四里百姓”[7]434。

善于经商的回民经常居住在交通沿线或城关内外,如西安城西北隅,甘肃陇东、盐固一带及河西丝路沿线集中了大批回民,回族商人云集于此,形成了成熟的回族商业网络。由于战争的破坏,一些回民聚居的中心商业城镇被摧毁,加上战后很多回族商人被迫迁徙到贫穷山区,使西北回族的商业贸易遭受破坏。回族商业网络被彻底摧毁,是西北回民长期囿于小农经济的原因之一。甘肃洮州厅的土著居民原以“回民为多,无人不商,亦无家不农”[8]117,而“自经同治兵燹,人民离散,其仅存者约十之六七”[8]293。河西地区的回族商业损失情况更为惨重,甘州、凉州和肃州原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业城镇,本有大规模的回民聚落。然而,战后“甘州和凉州的回民,早已死的死逃的逃。如今再把肃州的回民迁走,可说河西就没有一个回民”[9]98。陕西孝义镇原为西北的商业重镇,战争中“富户及小康之家资财多遭焚荡”[10],昔日“瓦屋鳞次、士商千家”之景象不复存在。三原县城及许多乡镇在同治以前都是商业中心,由于战争的破坏,人民流离失所,许多村镇变为一座座废墟,仅剩下三原城仍为西安北面的商业中心[6]239。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西安城内回民则被禁锢在城内的西北角一带[7]216。

三、清政府的管理措施对回族社会经济的影响

“作为人类社会基础性要素的经济,实质上是已被制度化了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1]213也就是说,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是在各种社会制度的制约之下进行的。清政府对投诚的回族上层人士大加利用。河州回民起义首领马占鳌因实施“胜中求降”的策略而得到清政府的宽宥,不仅免遭清剿,更没有因“善后”措施而迁徙他处,因而其所依靠的社会资本,即“回族社会结构及原有的组织体系得以保存”。由此可见,清政府的这种分化政策在客观上加剧了回族内部分化。到清朝后期,历经变乱的西北回族社会中,虽有不少忠实于清王朝的回族官绅,许多阡陌遍野的回族地主豪强、富商大贾和高利贷者,以及集教权、地权和财富于一身的门宦教主等宗教上层人物,但更多的则为贫苦农民、城市平民、小手工业者和小商贩。回族社会分化的加剧,对同治以后的回族社会经济发展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而统治阶级对回族底层民众则采取防范严密的管制措施。甘肃是战后回民分布最多的地区,清政府对甘肃境内的回族实施防范严密的安置措施。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方官在回民到达安插地点后,即查明其户口,每户发一个良民门牌,填写姓名、年岁、籍贯、男女丁口,并设立了十家长、百家长,以便于约束和稽查回民[7]563。不但回民在安插居住地的一举一动要受到严密的监控,而且其外出受到更加严格的控制。《抚后禁令》中规定回民:“无事不准过洮河及来往西宁、洮、岷各处,洮河各处渡船悉数呈官。康家岩、狄道州及通西宁过河渡口,除由官建浮桥或渡船以通驿道外,其余各处要不得私设渡船,……如实有事故必须出境者,由该十家长、百家长禀官察酌可否,给予护照。”[7]562若赴城关或集市买物、探亲,需持县衙所发号签;若远赴各厅州县境,需持地方官所给之路票;若过省行走,则需持管道衙门所发之护照。“倘无护照私行往来,查出一律严办。”[7]564-565但各处回民若赴西路凉、甘、肃及关外一带则“一律禁止”[7]369。

作为起义的首发地,陕西回民则受到更加严格的控制,尤其是西安城内回民,在战争开始后的十八年的时间,被拘禁在城内,不能出城营业,只有在城内每天艰难度日。直至光绪初年,左宗棠平定甘肃后,“飞咨陕省当道,令回民营业,(而且)令当地有司严加保护,该地绅民不得阻滞,……然贸易者,则许每人身带一牌,令城门口出入验放,其外县营生者,则令县内办票以为护照”[6]216。此外,清政府还通过变更建制,使管理机构的布局利于对回民进行更加直接有效的管理。同治十年(1871),在化平川设“化平川直隶厅通判”及“化平川营都司”。同治十一年(1872),将驻在宁夏府城的“宁夏水利厅同知”改设为“宁灵厅抚民同知”,然后移驻金积堡。同治十二年(1873),将固原州升为直隶州,另增设平远、海城两县。同治十三年(1874),在董志原增设安化县丞。在清政府层层严控之下,回民人身自由受到严重的禁锢,被牢牢地束缚在贫瘠的土地上,其生产力流动也随之受限,以至于其生产力物质势能转化能力急剧减弱。

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人的物质设备:举凡器物,房屋,船只,工具,以及武器,……它们决定了工作的效率。”[11]回民到达各个安插地点后,当地官员就会即刻点验,然后“按口俵给赈粮,丈量地亩,按户分拨房屋窖洞,大致安妥。购给附近该处土宜种子,酌发耕牛、骡、驴”[7]5877。但是,这些微薄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根本无法满足陕甘回族发展生产的正常需要。

首先,回民的生存环境恶劣,没有能力更没有权力改善生活条件。如化平川虽然“不缺水,又不缺柴”,但早已人迹断绝,回民“初到此时,树木很多,蒿草高深,黑刺满地”[6]434,仅有残破“窑洞三百余所”[1]5789,清政府只挑选近百名体格稍微强壮的已就抚回民前去稍加修葺,就将万余口回民安插于此。许多回族平民刚到安置地点时几乎是一贫如洗,根本没有改善居住条件的经济能力,只能栖身于简陋的土窑破屋中。有些贫困回民则十家共筑一个院落,名“十家院”[6]445。即便居住条件再差,官府也不准他们擅自修筑院墙房屋。光绪二年(1876年)时曾有狄道州的回民马荣未经允许就在原住处修筑院墙房屋,清廷发现后只准许他保留土屋,围墙则要尽毁。虽然后来考虑到他住在荒郊野外,准其保留已经平毁一半的余墙,并可以安门启闭,但仍严令他不得私将墙身加高及加筑墙院,若有违犯则“应即禀请从重治罪”[12]。

其次,回民的生产工具严重匮乏致使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状态。为防止回民再度起事,清政府明令禁止回民私藏马匹枪炮[7]564-565。早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清军每剿平一地后即令回民尽缴马械,不得持寸铁[1]5778。回民初至安置点时常有野猪祸害庄稼,但由于没有武器只能借助锣声驱吓野兽。此外,回民还不能私自畜养骟马,骡、驴、牛等牲畜,只准用于耕种[7]561,即便到达安置地点后也仍然如此。如余羊村位于化平南面河一带,分发到该村每家回民的农具有“镢头、铁锨、犁头,牛则只准十家合用一条”;而南营村则五人合用一犁,镰刀也是反手的,要用左手拿。由于没有牛,很多时候只能靠人力耕地,全村只有一骆驼是外头带来的,大家也用骆驼拉犁耕地;河北村回民“初来时分给一些田土,一些种子,十家一头骆驼,以外还有一些农具。当年回民来到化平各回民安置点,由于缺少生产工具,“老婆把犁男人曳地”的现象非常普遍。更有甚者,有的回民无开田工具,只能“以三寸长小铲垦地,几年才开出二分地来”[6]443-444。由此可见,化平各安置点的回民生产资料分配的数量和种类上有一定的差异,并且普遍缺少生产工具。

最后,经济基础尽丧的回民依然背负着沉重的税赋。战后官府将回民田产房庐作为“逆产概行入官,用资官军口食”[13]12。据清政府派员清查所报:“西、同两府暨邠、乾两州属,叛产曰在万顷以上。”[13]19再加上凤、延、邯、绥等府州的回民土地,两者合计,应在两万顷以上[6]2。于是,原属回民的固定资产全部籍没入官。不仅如此,由于在战争中不

第33卷蔡宇安:论清同治回民起义对近代西北回族社会经济的影响

宜携带钱财,很多“有钱的回回把金银埋在地下”,但由于战后清政府为加强对回民的防范,将回民集中安置,其行动受到严密的管制,不得私自外出。虽然有一些回民采用巧妙方法取回了银子,但大部分回民留在原籍的金银财宝无法取回,直到解放前还有回民回到同州府等地挖财宝[6]57。由此可知,当时绝大多数的回民来到安插地时已经丧失了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当然,清政府为使陕、甘幸存的回民得以孳息生存,在善后时也对回民的生计做了一定的安排。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发布的安插回民告示中有如下规定:“安插定妥,由官划给地亩,酌发种籽农器,俾得及时耕种。并发赈粮,大口每日半斤,小口每日五两,俾免饥饿,秋后停止。其力能自给之户,应听自籴买,由地方官出示邻近地方,招致商贩,任其彼此交易。”[7]564然而对于处于社会底层,失去田园财产的回族平民来说,这些措施给他们带来的生产资料非常有限,尤其是那些居住在穷山恶水中的回民,只能进行极简单的生产活动,勉强糊口。虽然西北回族的生计状况已然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但其所负担的税赋依然相当沉重。以河州为例,从同治元年至十年(1862-1871)河州全境应征粮额共计132000石。清政府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开始追缴,虽然蠲免了一半(66000石),但却要“即行迅速呈缴。至以后照额征收。”[7]561以当时回民的经济状况而言,这么高的征粮额实为其沉重的负担。

总之,同治年间的战争使陕甘回族社会生产力各要素几乎破坏殆尽,可以说其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几乎完全被摧毁。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西北回族人口遭受巨大损耗,清政府迫使所剩不多的回民迁徙到西北极贫之地,不但打乱了西北回族历史分布格局而且严重影响了其社会生活秩序。在清政府严密防范和监控之下,众多西北回族只能在荒山绝谷中过着与世隔绝、世代为农的生活。在缺乏必要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的情况下,只能以相当原始落后的方式,艰难维生。加上回族内部社会分化加剧,一贫如洗的回族底层民众,不但承受着来自民族外部的压迫与歧视,而且在民族内部官僚地主、宗教上层人士和高利贷者的经济剥削和各种宗教名义下的人身束缚、经济盘剥下,其经济活动长期限定于低水平的农耕生产和粗放的牧业生产,劳动力无法摆脱小农经济的束缚,商业经济发展缓慢,使得众多回民孑遗在战后过着长期贫困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左宗棠.左宗棠全集:第7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2]杨毓秀.平回志:卷六[M]//白寿彝.回民起义(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93.

[3]清实录:第49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552.

[4]左宗棠.左宗棠全集:第8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5]陈庆德.经济人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7]左宗棠.左宗棠全集:札件[M].长沙:岳麓书社,1986.

[8]张彦笃.洮州厅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9]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杨虎城,等.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五[M].1934:5.

[11]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4.

[12]左宗棠.左宗棠全集:告示[M].长沙:岳麓书社,1986:362.[13]奕讠斤,等.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58[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李吉和)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近代宁夏回族区域民族特点的形成

收稿日期:2001—05—21 作者简介:霍维洮(1956—),男,陕西绥德人,宁夏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史、民族史研究。 2002年第1期回族研究 N o.1,2002(总第45期) Researches on the Hui (G en ,N o.45) [回族历史] 近代宁夏回族区域民族特点的形成 霍 维 洮 (宁夏大学历史系,宁夏银川750021) 摘 要:每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社会内容的扩展,必然在空间上演化为区域性特点。元明时期,宁夏社会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至清代,回族在这一地区有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社会结构以及由此为基础的民族运动。这极大地改变了宁夏的地区特点,即由边塞区发展为回族聚居区。由此,宁夏在全国区域格局中的回族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正是她成立回族自治区域的历史基础。本文以民族史和区域史交叉的视角,阐述了回族社会发展对宁夏区域特点变化的推动,分析社会客观变化和人们主观认识在区域特点形成中的作用,得出了富有创见的观点,对多角度认识回族史不乏意义。 关键词:宁夏;回族区域;民族特点 中图分类号:K 28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86(2002)01-0020-05 1958年,宁夏成立回族自治区,成为省级民族 自治地方。这在宁夏历史和回族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回族自治区的设置,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运用于我国民族问题的结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产物。其民族自治的理论原则,已有比较充分的讨论;而宁夏作为回族自治区域的历史起源,学术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就后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宁夏区域特征的演变 宁夏自古为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交汇之地,西 北各少数民族往返于此,民族变迁复杂,成分众多。中唐以后,党项人据有宁夏,使之成为西夏腹地。元灭西夏后,于其地大举屯田,宁夏地区之民族构成更趋繁复。当然,元代宁夏有大量回回军屯,伊斯兰教迅速传播。这是一个新趋势,是宁夏历史的转折性 变化,不过这个新的民族变化还需要经历漫长的岁 月才得以表现。 从民族史的角度看,元、明两代是宁夏历史发展的过渡时期。过去的那种北方游牧民族反复过往的过程被扼制,农业日益成为这一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社会趋于稳定。同时,回族正在发展,包括回族人口的增长和基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结构逐渐形成。文献中反映的回族情况显然超过了以往。但这时宁夏地区的总特点是边塞区,无论这里的马场、军屯经济还是政治军事设置都突出地表现了这个特征。以明代而论,由于蒙古毗邻宁夏,故宁夏之政治地位在 于“捍御北虏,屏蔽中原”[1](P80) ,其任务在于“西北 据贺兰山,东南据黄河,屯大兵以御胡虏”[1](P85) 。入清以后,满洲统治集团与蒙古上层结成了紧密的政治联盟关系,兼以蒙古社会的衰弱,蒙古已不再是中原的威胁力量。所谓“国家德威远播西陲,万里外 ? 02?

关于回族语言发展情况的研究

关于回族语言发展情况的研究 概要: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 对回族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是回族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回族语言以地域为界限, 形成了若干个方言区. 又以民族为中心, 形成了一些民族内部支流语言。回族语言的民族个性主要表现在: 其一, 民族语言的传承, 其二, 民族选择用语, 其三, 民族专有词汇, 其四, 特殊的语言组合, 其五, 富有民族特色的方音。回族话的形成和民族母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并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和汉语的区别, 有着丰厚的民族语言基础。本文在考察学界关于回族用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力图概述回族用语研究的现状及尚需深入拓展的问题, 并探寻回族用语研究的重要意义。 回族话形成过程中的语言整合 回族话就是回族使用的汉语。关于回族话的界定, 人们向来说法不一。回族话并不是简单的汉语方言现象, 回族话是超越了地域界线而形成的特殊语言现象。回族话虽然不属于独立的民族语言, 但回族话和先民母语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回族话形成的历史和回回民族形成的历史是同步的。人们一般认为, 回族先民是唐宋元时期来自中亚、西亚的穆斯林。至公元十三世纪初叶, 由于成吉思汗的西征, 大批中亚细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迁徙到中国来。他们中, 有被签发的军士、工匠, 也有一些学术人士和社会上层分子。他们到了中国, 也把自己原有的语言文字带到了中国。元时, 波斯文是社会上通用的“蒙古、回回、汉字”三种官方文字之一。从当时人们把波斯文称为“回回字”来看, 波斯语言文字在元代回回的语言文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是代表性的回回语言文字。这当然是由于波斯距中国最近, 进入中国的波斯人最多的缘故。但是, 元时在回回中使用流行的语言文字, 决不只是波斯文一种。当时, 迁徙中国的, 也有不少阿拉伯人,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元代回族石刻, 有很多是用阿文书写的,说明阿文在当时回回人中也很流行。以此类推, 回族先民的语言成分, 自然也是相当复杂的。回族由先民的语言, 发展为现在的回族话, 必然经历了一个语言整合的动变过程。 人们一般认为, 回族先民最初使用的语言不下四五种,主要有阿拉伯语、波斯语、中亚各国语及中国境内一些民族的语言。这应该是回族话尚未形成时的民族母语阶段。回族先民

医学统计学 名词解释+问答题-1

医学统计学 1、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能太小; ②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③当各分组的观察单位数不等时,总率(平均率)的计算不能直接将各分组的率相加求其平均; ④对比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两个率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即要求研究方法相同、研究对象同质、观察时间相等以及地区、民族、年龄、性别等客观条件一致,其他影响因素在各组的内部构成应相近; ⑤进行假设检验时,要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以进行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2、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其应用 性质:①两头低中间高,略呈钟形; ②只有一个高峰,在X=μ,总体中位数亦为μ; ③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④μ为位置参数,当σ恒定时,μ越大,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 σ为变异度参数,当μ恒定时,σ越大,表示数据越分散,曲线越矮胖,反之,曲线越瘦高; ⑤对于任何服从正态分布N(μ,σ2)的随机变量X作的线性变换,都会变换成u 服从于均数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即标准正态分布。 应用:①概括估计变量值的频数分布; ②制定参考值范围; ③质量控制; ④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3、确定参考值范围的一般原则和步骤、方法 一般原则和步骤:①抽取足够例数的正常人样本作为观察对象; ②对选定的正常人进行准确而统一的测定,以控制系统误差; ③判断是否需要分组测定; ④决定取单侧范围值还是双侧范围值; ⑤选定适当的百分范围; ⑥选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来确定或估计界值。 方法:①正态分布法:②百分位数法(偏态分布) 4、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概念:可信区间是按预先给定的概率来确定的未知参数μ的可能范围。 参考值范围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范围。所谓正常人,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人;所谓绝大多数,是指范围,习惯上指正常人的95%。 计算公式:可信区间① ② ③ 参考值范围①正态分布 ②偏态分布 用途:可信区间用于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 参考值范围用于表示绝大多数观察对象某项指标的分布范围

山东省聊城市高三语文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卷

山东省聊城市高三语文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1. (6分) (2018高一上·牡丹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族《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1)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抗日战争中的回族

抗日战争中的回族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摘要:八年抗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族人民近百年来无数次反帝斗争中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回族人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于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广泛开展民族救亡运动。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从而谱写了一曲回族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壮丽篇章。 关键词:八年抗战,回族,抗击日本侵略 正文: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深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历史向中华各族人民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回族人民除了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外,还多了一层民族压迫。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指出:"回族在中国历代所受压迫最甚,痛苦最多,而革命性亦最强"。所以,"回族向以勇敢而不怕牺牲著名于世,苟能唤起回民之觉,将使革命前途得一绝大之保障"。孙中山先生的这一高度评价和伟大预见,在此后的回族人民革命斗争特别是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体现。 回族人民素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回族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始终与爱国相联系。早在元代时,回回人即"皆以中原为家",这种国家观念和民族文化认同,伴随明清以来回汉人民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更为广泛密切的联系而愈益强烈和牢固。因而,即使在反抗民族压迫的残酷斗争中,回族同胞也能忍辱负重,置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于首位,真诚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近代回族知识分子丁竹园对回族人民爱国与爱教的精神曾有生动的概括:"在中国的清真教人,奉的是清真教,可全是中国的公民。能把国家维持得强盛了,教门一定能跟着发达。因此,既是中国人,就当同心努力地维持我们国家大事。没了国,还能保得住教吗?"所以,"保国即是保教,爱国即是爱身"。这已成为回族人民普遍的共识。 抗战爆发前,日本侵略者已策划分裂中国的阴谋,派一些日本浪人到中国西北回民聚居地区活动,扬言日本要支持回民建立回教国家;"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地区成立由他们操纵的回教组织,到处煽动。能否坚持爱国立场,这对中国回民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马良等少数回族败类已经做了日本侵略者的马前卒,伪回教公会掀起反对国民党中央政府的鼓噪,一时十分猖獗。然而,绝大多数中国回民都能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所热爱的,是他们世代生息于斯的中国,而不是子虚乌有的回教国。所以,不为敌人的蛊惑所动摇。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国回民约有4000余万(一说为5000余万),占中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因此,国共两党都非常重视回民问题,努力争取使全体回民成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重要力量。1938年成立的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即以"发扬教义,团结回教民众,协心救国"为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和抗日救国的宣传,极大地鼓舞了回族民众。回族民众则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爱国兴教的愿望和决心。首先,回教领袖达浦生等人针对日本的分裂阴谋,组织回教救国宣传团和访问团,分赴信仰伊斯兰教的近东各国和南洋,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活动,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其次,伊斯兰教徒积极投身于抗日战场,救护伤员,救济难民。尤为感人的是,回教青年踊跃参加抗日军队,冲锋陷阵,英雄杀敌,他们的爱国精神彪炳史册。 日本人的反动宣传和分裂阴谋,不会使回民动摇爱国信念;日本人的屠刀和枪口,均不能吓倒爱国爱教的回族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里,广大回族民众始终保持坚定信念:"我中华回民皆中国之国民,生于斯、息于斯,与国家有绝对不可分离之关系,绝非外人阴谋谰言所可动摇。回教人民认为中华民国之休戚,系我全民族之休戚,祸福与共,兴亡有责,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1.简述标准差、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含义不同:标准差S表示观察值的变异程度,描述个体变量值(x)之间的变异度大小,S越大,变量值(x)越分散;反之变量值越集中,均数的代表性越强。标准误..估计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大小,是描述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度大小,标准误越大,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差异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样本均数越接近总体均数,抽样误差越小。 (2)与n的关系不同: n增大时,S趋于σ(恒定),标准误减少并趋于0(不存在抽样误差)。 (3)用途不同:标准差表示x的变异度大小、计算变异系数、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标准误等,标准误用于估计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和假设检验。 联系:二者均为变异度指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即为标准误,标准差与标准误成正比。 2.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2.选择适当的假设检验方法,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 3.确定P值,下结论 3.正态分布的特点和应用:? 特点:?1、集中性:正态曲线的高峰位于正中央,即均数所在的位置;? 2、对称性:正态分布曲线位于直角坐标系上方,以x=u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 3、均匀变动性:正态曲线由均数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匀下降;?

4、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μ和标准差σ,可记作N(μ,σ):均数μ决定正态曲线的中心位置;标准差σ决定正态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σ越小,曲线越陡峭;σ越大,曲线越扁平; ?5、u变换:为了便于描述和应用,常将正态变量作数据转换;?? 应用:?1.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2.质量控制?3.正态分布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4.简述参考值范围与均数的可信区间的区别和联系 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意义、计算公式和用途均不同。 ?1.从意义来看?95%参考值范围是指同质总体内包括95%个体值的估计范围,而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是指?95%可信度估计的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 2.从计算公式看?若指标服从正态分布,95%参考值范围的公式是:±1.96s。?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前者用标准差,后者用标准误。前者用1.96,后者用α为0.05,自由度为v的t界值。 5.频数表的用途和基本步骤。 用途:(1)揭示资料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类型;(2)便于进一步计算指标和分析处理;(3)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可疑值。 基本步骤:(1)求出极差;(2)确定组段,一般设8~15个组段;(3)确定组距;组距=R/组段数,但一般取一方便计算的数字;(4)列出各个组段并确定每一组段频数。 6.非参数统计检验的适用条件。 (1)资料不符合参数统计法的应用条件(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或总体分布类型未知;(2)等级资料;(3)分布呈明显偏态又无适当的变量转换方法使之满足参数统计条件;(4)在资料满足参数检验的要求时,应首选参数法,以免降低检验效能 7.线性回归的主要用途。

聊城市历史沿革

聊城 1.历史沿革 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东汉以后分属东郡、平原、济北等郡国。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博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治聊城。元改东昌路,明洪武初改东昌府,领高唐、茌平、临清、冠、莘诸州县,东阿、阳谷县别属兖州府。 1949年8月20日,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属平原省。聊城、阳谷、东阿、茌平、博平、堂邑、清平、冠县、莘县、高唐、寿张及聊城城关区(县级)隶属该区,濮县、范县、观城、朝城属平原省濮阳专区,馆陶、临清镇属河北省邯郸专区。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聊城专区改属山东省。1967年更名聊城地区。 1997年8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设立地级聊城市和东昌府区。辖冠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莘县6县和东昌府区,代管临清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东昌府区。全市总面积8590平方千米,人口543.3万人,其中汉族占99.04%(数据根据《中国政区大典》)。1998年3月,地级聊城市挂牌成立。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聊城市总人口5412115人。其中:东昌府区950319人,阳谷县722863人,莘县921225人,茌平县546125人,东阿县413735人,冠县707131人,高唐县456464人,临清市694247人。 2002年末,全市辖8个县(市、区),共有12个街道、74个镇、42个乡。 2007年底,全市总面积8715平方千米。总人口580.75万人,人口城镇化率39.6%。有少数民族42个,6.7万人。辖8个县(市、区),134个乡(镇、办事处)。 2010年,将东阿县顾官屯镇,茌平县广平乡、韩集乡划归聊城市经济开发区管理。东昌府区撤销许营乡、朱老庄乡,设立许营镇、朱老庄镇。阳谷县撤销郭店屯乡、西湖乡,设立郭店屯镇、西湖镇。莘县撤销魏庄乡、张寨乡,设立魏庄镇、张寨镇。茌平县撤销温陈乡,设立温陈街道;撤销胡屯乡,设立胡屯镇。东阿县撤销鱼山乡,设立鱼山镇。冠县撤销冠城镇、烟庄乡,设立清泉街道、崇文街道、烟庄街道;撤销店子乡,设立店子镇。高唐县撤销赵寨子乡、姜店乡,设立赵寨子镇、姜店镇。临清市撤销金郝庄乡、戴湾乡、尚店乡,设立金郝庄镇、戴湾镇、尚店镇。 2.地理位置 聊城市位于北纬35°47’~37°02’和东经115°16’~116°32 ‘之间,南北直距138公里,东西直距114公里。总面积8715平方公里。聊城市地处经济发达的山东省,居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贯穿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和连接祖国东西的胶济邯铁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黄金大十字”。 聊城市辖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东昌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省辖市临清市,下辖140个乡、镇、办事处,6486个村委会。 2010年聊城市行政区划 2010年,将东阿县顾官屯镇,茌平县广平乡、韩集乡划归聊城市经济开发区管理。东昌府区撤销许营乡、朱老庄乡,设立许营镇、朱老庄镇。阳谷县撤销郭店屯乡、西湖乡,设立郭店屯镇、西湖镇。莘县撤销魏庄乡、张寨乡,设立魏庄镇、张寨镇。茌平县撤销温陈乡,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Statistics):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在抽样过程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而出现的误差。表现为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差异,以及多个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反映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也间接反映了抽样误差的大小。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均数标准误大小与标准差呈正比,与样本例数的平方根呈反比,故欲降低抽样误差,可增加样本例数 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将样本统计量与标准误结合起来,确定一个具有较大置信度的包含总体参数的范围,该范围称为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又称可信区间。 参考值范围描述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项指标所在范围;正态分布法(标准差)、百分位数法,参考值范围用于判断某项指标是否正常 置信区间揭示的是按一定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t分布法、正态分布法(标准误)、二项分布法。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参数统计(parametric statistics) 非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需要假定总体分布形式和计算参数估计量,直接对比较数据(x)的分布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 变异(variation):对于同质的各观察单位,其某变量值之间的差异 同质(homogeneity):研究对象具有的相同的状况或属性等共性。 回归系数有单位,而相关系数无单位 β为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参数,又称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线性相关系数(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efficient),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参数(parameter):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统计量(statisti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祖籍山东杨氏家谱字辈字派一览卷杨氏春秋

祖籍山东杨氏家谱字辈字派一览(卷8)杨氏春秋(2016-04-22 09:42:54) 慎踪追远,饮水思源,问祖寻根,传承后世。我最近重新整理了《全国杨氏家谱字辈字派排行》,希望对同样在苦苦“问祖寻根”的杨家子孙们有所帮助。上接《全国杨氏家谱字辈字派排行(卷7)》。请您提供并修正,更新中…… 共15卷:卷1 卷2 卷3 卷4 卷5 卷6 卷7 卷8卷9 卷10卷11 卷12 卷13 卷14 卷15 山东省(鲁) —————————————————————————————————————————— 山东济南市杨氏字辈:“家崇振汝,兆玉传福”。 山东济南市杨氏字辈:“树学景玉宝,光兴耀明朝”。 山东济南市长清区杨氏字辈:“培锡清春炳,均镇洪来焕,致钟泳本照,先铭淑格然”。 山东济南市历城区杨家屯杨氏字辈:“学风宝(景),鸿庆钦思,安德允,可和万邦”。 山东济南市历城区大桥镇杨家村杨氏字辈:“作国广源士,东方照大明”。 山东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街道办事处(原济阳县孙耿镇堤口村,回族)杨家家谱:“化子继福清,殿登耀戴海,怀德国用印,万利千年后,永寿太平恩,兴家立业财,源世志几安,邦富真长* ”。

山东济南市天桥区北洛口(回族)杨氏字辈:“运玉宝国,安康食水”。 山东济南市宁阳县杨氏字辈:“标文福龙廷,建润振续庆,洪云彦培禄,云怀玉大公,春美雷兴瑞,殿立士兆学,百万传家风”。 山东济南市济阳县老店子镇、回河镇回河南街、大杨村、中杨村杨姓字辈:“……付,称玉乃月,吉善延庆,照明为正,光传万花,……”。 山东济南市济阳县回河镇小营村,王圈乡孙家村,孙耿镇丁杨家村、大路村,辛集乡,济阳镇粮食口村(祖籍河北衡水市枣强县,回族)杨氏字辈:“已学志(单字),明凤承太云,教化振万方,修德保世大,积善玉庆长”。 山东济南市济阳县钦天监(祖籍安徽黄山市歙县,始祖杨光先)杨氏字辈:“儒立西堂建,发松照元明,志应奉圣舜,俊美吉康宁,忍让邦本睦,升平四时春,山河永久固,大地庆洪恩”。 山东济南市济阳县孙耿镇杨家堤口村/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涝坡村涝坡庄(回族)杨氏族谱:“帮世闻天峰,云春林在承,志禄朝家风,万年延寿长”。 山东济南市商河县韩庙乡站南村(始祖杨茂,回族)杨氏字辈:“进学太文大,玉凤振明(德),丙圣广顺宗,世传贵恩,承志立宝坤”。 山东济南市商河县大杨家、小杨家、于屯、蒿子孙、陈坦、康家、丁赵、白桥、燕家、吕常、东付李、梯门、泮桥(祖籍河北衡水市枣强县)杨氏字辈:“同好春光华,敬其希来星,明宗建泉茂,俊才振原峰”。 山东济南市章丘市杨氏字辈:“兆呈启曰广,慎继维恒祥,怀仕锡振梁”。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 1.医学统计学: 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医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体以及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各种因素) 2.同质: 性质相同的事物成为同质的,否则成为异质的或间杂的。 (观察单位间的同质性的进行研究的前提,也是统计分析的必备条件,缺乏同质性的观察单位的不能笼统地混在一起进行分析的) 3.变异: 是指在同质的基础上各观察单位(或个体)之间的差异。 4.总体: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5.样本: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含量) 6.随机: 即机会均等,是为了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靠性,使各对比组间在大量不可控制的非处理因素的分布方面尽量保持均衡一致,而采取的一种统计学措施。(包括抽样随机、分组随机、实验顺序随机) 7.统计量: 由样本所算出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称为统计量。(反映样本特性的有关指标) 8.参数: 总体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称为参数。 (总体参数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变的,为常数) 9.抽样误差: 从某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来进行研究,而所得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常不一致,这种由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这种在抽样研究中不可避免。(抽样误差有两种表现形式:①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②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10.概率: 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常用P表示,取值为0≤P≤1。 11.频率: 用随机事件A发生表示观察到某个可能的结果,则在n次观察中,其中有m次随机事件A发生了,则称A发生的比例0≤f≤1为频率。显然有 f = m / n 12.小概率事件: 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涵义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其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为进行统计推断的依据) 13.定量资料: 以定量值表达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观察指标,如血脂,心率等。 14.定性资料: 以定性方式表达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观察指标,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如血型、性别等。 15.等级资料: 以等级表达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观察指标,如疗效分级、血粘度、心功能分级等。

2017年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历史

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历史 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铁农具 D.曲辕犁 解析: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所以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石器。答案:B 2.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中源自晋楚争霸的是() A.问鼎中原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三顾茅庐 解析:问鼎中原出自《左传》,春秋时晋楚争霸之时,楚庄王北伐晋国,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故源自晋楚争霸的成语是问鼎中原。 答案:A 3.“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史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潇潇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他”是指()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武帝

D.隋文帝 解析:秦朝建立后,为巩固封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沿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说材料“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史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潇潇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中的“他”指的是秦始皇。 答案:B 4.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 A.《丹经》 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解析: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答案:C 5.“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这段材料介绍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廷杖制 解析:“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这段材料介绍的是唐朝的三省制。唐朝时进一步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设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答案:B 6.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念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据所学知,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北宋,宋真宗时,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

回族的形成和发展

回族的形成和发展 回回民族即今回族。关于回回民族的形成问题,学术界目前尚无一致看法。有的认为形成于元代,有的认为形成于明代,也有的说形成于16世纪中叶。下面所述,即以第三说作为依据。有关回回门宦制度问题,附带一并阐叙。 一、回回族称和族源 “回回”一词,原是“回纥”、“回鹘”音转,最早见于沈括《梦溪笔谈》卷五的“凯歌”词中。据沈括自己说,其词原是“市井鄙俚之语”(大众语)。徐霆《黑鞑事略》云:“霆考之,鞑人本无字书,然今之所用则有三种……行于回回者则用回回字,镇海主之。回回字只有21个字母,其余只就偏旁上凑成……燕京市学,多教回回字。”这里所说的“回回字”,显然是指“回鹘字”。成书较早的《蒙鞑备录》说:“今鞑之始起,并无文书……其俗既朴,则有回鹘为邻,每于西河博易贩卖于其国。迄今于文书中,自用于他国者,皆用回鹘字。”可见“回鹘”、“回回”,原是一名异译。 但在《黑鞑事略》中,“回回” 一词,有时也被用以泛指西域各国:“霆在草地,见其头目民户,车载辎重,及老小畜产,尽室而行,数日不绝……问之则云,此皆鞑人调往征回回国……回回诸种,尽已臣服。”所述明指窝阔台时遣兵征中亚各国事。徐霆之所以将西域各国均称为“回回”,显然是认为他们都是“回鹘”引起的。但随着蒙古国统治范围的扩大,与中亚各国人民往来的频繁,“回回”一词的含义不久又有所变化。在蒙古国的官方文书或诏令中,一般都以其指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而将“回鹘”称之为“畏兀儿”或“委兀儿”。例如1265年(元至元二年),忽必烈在一份诏谕中就说:“今拟黄河以南,自潼关以东,直至蕲县地面内百姓、僧、道、秀才、也里可温、答失蛮、畏吾儿、回回……应据官中无身役人等,并不得骑坐马匹。”①又如元《至顺镇江志》在载述其地侨居户时说:“蒙古二十九(户),畏兀儿十四(户),回回五十九户,汉人三千六百七十一(户)。”②这里所说的“回回”与“回鹘”显然已不相干。按当时使用情况看,其涵义已与“穆斯林”大致相当,主要是指来自中亚的各国人。 14世纪中叶,明代元而兴,“回回”一词的使用,基本上仍因袭于元。《明史·哈密传》引马文升奏疏中就有:“哈密故有回回、畏兀儿、哈刺灰三种,北山又有小列秃、乜克力相侵逼……”许进《平番始末》:“哈密之人凡三种:曰回回、曰畏兀儿、曰哈刺灰,皆务耕织。”均可为证。但又派生出“汉回”一称,主要是指长期生活于内地的回回人。例如严嵩《议处甘肃夷贡疏》:“缘汉回通事,实本非我族类……今后如遇回夷入贡,伴送通事,亦用中国精通回语之人,不得差委汉回,致生奸弊。”③ 在清代,由于存在以伊斯兰教作为划分民族的倾向,故又常将“回回”和维吾尔人俱称为“回”。但为了区别,有时也称“回回”为“汉回。或“熟回”,称维吾尔族人为“缠回”或“生回”。因其中夹杂着民族歧视因素,故现代广大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1.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只包括(确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有限个观察单位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finite population)。假想的,无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称为无限总体(infinite population)。 2. (总体)参数(parameter):总体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总体参数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变的。 3.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 4. 样本含量(sample size):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 5. 变量(variable):观察对象个体的特征或测量的结果。由于个体的特征或指标存在个体差异,观察结果在测量前不能准确预测,故称为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简称变量(variable)。变量的取值称为变量值或观察值(observation)。根据变量的取值特性,分为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6. 数值变量(Numerical variable):又称为计量资料、定量资料,指构成其的变量值是定量的,其表现为数值大小,有单位。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的数值,组成的资料。 7. 计数资料: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 8. 抽样(sampling):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称为抽样。 9.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由于抽样造成的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特点是不能避免的,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10. 误差(error):统计上所说的误差泛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主要有以下二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 11.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1-α的可信区间,又称置信区间。 12. 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按一定的概率大小估计总体均数所在的范围(CI)。常用的可信度为95%和99%,故常用95%和99%的可信区间。 13. 变异(variation):同质事物间的差别。由于观察单位通常即为观察个体,故变异亦称为个体变异(individual variation)。 16. 平均数(average):也叫平均值,是一组(群)数据典型或有代表性的值。这个值趋向于落在根据数据大小排列的数据的中心,包括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中位数(median)等。 17. 中位数(median):将一组观察值按升序或降序排列,位次居中的数,常用M 表示。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或不规则分布资料和开口资料。所谓“开口”资料,是指数据的一端或两端有不确定值。当n 为奇数时,M=X (n+1)/2;当n 为偶数时,M=[X n/2+ X n/2+1]/2。 18. 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一种位置指标,以P x 表示,一个百分位数Px 将全部观察值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上有x%的观察值小于Px 小,有(1-x%)的观察值大于Px 。 19.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 CV):亦称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dispersion),为标准差与均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100%X s/CV ?=, 变异系数没有度量衡单位,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离散程度。 20. 频率(relative frequency):在n 次随机试验中,事件A 发生了m 次,则比值 22. 概率(probability):在重复试验中,事件A 的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加将愈来愈接近一个常数p ,这个常数p 就称为事件A 出现的概率(probability),记作P(A)或P 。 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 来表示。 23. 统计量(statistic):由样本所算出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 24.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用以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指标,称为相关系数,又称为积差相关系数(coefficient of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总体相关系数用希腊字母ρ表示,而样本相关系数用r 表示,取值范围均为[-1, 1]。 25. 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直线回归方程Y ?= a+b X 的系数b 称为回归系数,也就是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表示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平均改变 b 个单位。 26. 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range):也称为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医学上常把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值范围称为该指标的正常值范围。绝大多数:可以是90%、95%、99%等等,最常用的是95%。正常人:不是指健康人,而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人群。又称参考值范围,是指特定健康人群的解剖、生理、生化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习惯上是确定包括95%的人的界值。 28. 统计推断(statistic inferenc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含量的样本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样本的信息判断总体的特征,这一过程称为统计推断。 29.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SE):在统计理论上将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用来衡量抽样误差的大小。据此,样本均数的标准差X σ称为标准误。 30. 参数估计(parameter estimation):由样本信息估计总体参数。它包括两种: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作为对应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区间估计: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1-α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又称置信区间。这种估计方法称为区间估计。 33. 95%可信区间含义:如果重复若干次样本含量相同的抽样,每个样本均按同一方法构建95%可信区间,则在这些可信区间中,理论上有95个包含了总体参数,还有5个未估计到总体均数。 34.Ⅰ类错误(type Ⅰerror):统计学上规定,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 0,这类“弃真”的错误称为Ⅰ型错误或第一类错误,Ⅰ型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 35.Ⅱ类错误(type Ⅱerror):统计学上规定,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 0,这类“存伪”的错误称为Ⅱ型错误或第二类错误,Ⅱ型错误的概率用β表示。 36. 检验效能(power of a test):又称把握度,即两总体确有差别,按α水准能发现它们有差别的能力。 37. 参数检验:总体分布已知,对其中一些未知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这类统计推断的方法叫参数统计或参数检验。 38. 参数检验:假定比较数据服从某分布,通过参数的估计量(x , s)对比较总体的参数(μ)作检验,统计上称为参数法检验(parametric test)。如t 、u 检验、方差分析。 39. 率(rate):又称频率指标,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40. 构成比(proportion):又称构成指标,它说明一种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数表示。 41. 比(ratio):又称相对比,是A 、B 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A 为B 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它是对比的最简单形式。其计算公式为:比=A/B 。 统计学(Statistics ):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 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 ):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 ):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山东省聊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西周以前没有关于人质的记载,东周常有宗族之子做人质的情况,如“周郑交质”。秦始皇也是“庄襄 王为秦质子于赵”时,“悦吕不韦姬(后为王后)”所出。这种变化反映出 A.宗法制已难以为继 B.王室权威荡然无存 C.社会秩序正在转型 D.诸侯争霸民生困苦 2.根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 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西周开始出现文化下移 B.诸侯争霸割据的局面出现 C.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D.分封制中孕育着中央集权 3.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 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古代中国“政制演进”反映了 A.血缘关系对政制的影响日益减少 B.地方由分裂割据走向国家统一 C.商品经济日益占居社会主导地位 D.专制集权逐步确立与不断加强 4.唐太宗要求乡贡要经过州县官和当地尊长,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的人,难 得参加乡贡,更难得被录取及第。下面对此举措分析正确的是 A.科举制重视对考生身份的审查 B.尽可能地扩大唐朝的统治基础 C.发挥了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 D.严格地把控科举制的录取比例 5.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已类似“汉唐宰辅”了。这样,朱元璋处心 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这说明 A.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 B.首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C.内阁成强化君主专制的工具 D.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6.下表为北宋名臣事迹,材料表明北宋

西北大学经济学参考书目

西北大学2019考研:政治经济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参考书目及 真题笔记资料汇总 由于西北大学大学大部分专业课官方没有公布参考书目,由此给很多考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对此精都考研网整理了西北大学本专业研究生初试用书及配套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经济学(理论、应用)参考书目: 801 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白永秀,任保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二、配套精编复习资料 西北大学801 政治经济学《复习全程通》精都考研组编 三、复习全程通内容简介 《复习全程通》由精都考研工作室依托多年为各大机构编写考研专业课资料以及学员辅导的经验,由本团队组织目标院校本专业的高分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全书考点知识面覆盖全面,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是专门为本届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制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通过本精编资料四大模块内容,结合考生每个阶段的复习,有助于考生深入了解目标院校以及专业考点重点,提高复习效率,拓展解题思路。 NO.1历年真题汇编 通过目标院校原版真题,了解命题老师的出题思路,且分析考点重点,快速了解目标院校出题风格及命题思路,提高复习效率,拓展解题思路 NO.2教辅一本通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由目标院校本专业研究生对应其初试参考书目整理汇编章节重点考点以及对应章节历年典型考题及答案解析,通过本书的配套复习,分析专业考点侧重,通过大量典型考题让充分掌握本门科目重点,确保考场应对自如。 NO.3冲刺模拟套卷 书在遵循专业课最新参考书目,结合历年考研真题规律,制定的模拟卷,并有详细的配套答案讲解,适用于考生在冲刺模拟阶段的专业课复习。 NO.4电子版赠送内容 本部分内容为购买全套资料的同学附赠的内容,主要是初试参考书目主编老师的教学讲义以及相关的扩充习题,此部分内容对于跨考的考生相对比较重要,通过讲义了解专业课基础复习侧重,达到专业知识点不缺不漏。 四、解析备考辅导班: 专业课一对一无忧全程班 专业课一对一标准全程班 西北大学在读研究生授课 五、经济管理学考试科目及研究方向 1.020101政治经济学 (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 201 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3) 303 数学三 (4) 801 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020102经济思想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