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陈道明自述

陈道明自述

我不太跟圈里的人打交道。各种综艺节目我也不太参加。拍完戏,人家是「没事找我玩去!」我是拍完戏一拍屁股,「没事别找我啊!」倒不是因为孤傲和清高,我觉得应该给自己留出的空间多一点吧。因为我对这行,认真讲干了这么多年,虽说我曾经虚荣过,名利场上膨胀过,也角逐过,这么多年过来了,要我抛开它,要我真正的从本质上蔑视它,都不太可能。只能说对这行我有我自己的认识而已。

我今儿给你说的全是干货。主要谈的是认识问题方面。我更多的是认识问题,没有改正问题或者校正自己的能力。其实这是一个自我批评的过程、自省的过程。因为你认识这问题你又觉得你自己在其中,那就是一种自我批评。人认识问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或者不一定能解决了。对问题有所认识以后也是一种享受。

我不想在这里说过多的细节,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在说细节,或者是很大一部分人在说细节,可能会好看一些。但是我又不想取悦读者,也不想因此产生一种什么样的辉煌。我想我每句话出去,都能一石激起……三层浪。或者是共鸣,或者是同感。

所以我为什么喜欢杂文哪,其实你平常跟我聊天都能感觉到,可能有些尖刻。我一直在写,写给我自己。可以说是一种「泄欲」的方式。男人都有出气孔,就是泄精气神儿的地方。有的是喝酒,有的是按摩,有的是摄影……我就是上上网呀,闲来无事打打麻将啊。酒吧不去,歌厅不好,桑拿没兴趣。我觉得不是我该给他们钱,是他们该给我钱。

我感觉到男人的重负比女人大得多。男人不但要承担家庭还要承担社会。一个女人眼中的好男人的位置,好像应该是在社会上也有相当的位置。但是有多少男人能在社会上有位置?于是乎,男人永远是纤夫。坐船的就是那女的。男人也很累的,真的。他所想的问题跟女人完全不一样。女人想的是什么呢?就是一关屋门,什么都OK了。男人是一出屋门,希望什么都OK。

所以男人有时候需要释放。就像我刚才所说的精气神的释放。不释放「东」就释放「西」,最后释放的是「东西」。当然有的时候释放的也不是东西。

所以挺累的。这种疲劳真是精神上的疲劳。他得圆自己爱的人的梦,爱自己的人的梦,圆上一辈的梦,圆下一辈的梦……各种圆法儿。所以有时候什么都不想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干了28年,对于这个职业的感受,可能有些人不太同意,但我是这么看的:戏曲音乐舞蹈美术,包括舞台剧,对于演员来讲,还有事业而

言。单纯对影视这一块儿来说,我觉得只能算个职业,提不上事业。虽然每个艺术行当的人成名成家都跟机会分不开,但我觉得机会尤其对于影视这一行来讲是个致命的焦点。

刚才你提「方鸿渐」,如果当初找的不是我,找一个别人,当然这个「别人」不是从马路上拉一个,应该是职业演员,他也可能演得不错。这个行业没有参照物,你演出来了,就先入为主了。现在的青年演员认真讲比我们出来的要难。为什么?太多了。一年影视演员好几千,歌手好几千,而且你说谁不好?怎么就有的歌手往前迈了一步呢?「三号队员出列」!怎么就把这三号队员选出来了呢?这就是机会。机会多了,就不光是人家选择我的问题了。我也要选择本子,导演,对手演员……我的成绩又提高了一块,整个戏的质量又有了一定的保障。这就是越好越好。

这个必然有两方面,一个必然是机会给你了,一个必然是你努力了。所以我始终认为是个机会问题。机会和努力各占50%,促成了你的辉煌。可是有更多的人,是只有那50%的努力,没有那50%的机会。

这行跟踢足球一样。千百万个足球运动员,从小培养起。一场球有上百次地从后场冲到前场,有几个进球的?当然你也不能说就因为只有一个人进球,其它人就都不踢了。从后场开始,一发球,都在寻找机会。无数次的,不知疲惫的,乐此不疲地带着球往前冲。玩了命地往门里踢。受伤的有之,犯规的有之,什么都有。干吗?有的人踢了一辈子球,一个没进。有的人有机会、他下的工夫、他的素质都到位啦,于是乎,球星诞生啦。然后所有的球都传给他,由他往门里踢——锦上添花。

我昨天还跟葛优聊天,我说一个没有钱的人,1毛钱存到银行里,得到的利息可能是0.0001。可对于有钱的人来讲,把1个亿存进去,利息是多少?这就是愈有钱愈有钱。对于演员来说就是愈有名愈好做。

但演员也不要过分自信,为什么呢?因为你演了10部戏,不可能10部都成功,只能说相对的一两部、两三部会成功。而且有一部分观众会讨厌你,尽管你很优秀,尽管大部分人说你很优秀。记住,永远有一部分观众会讨厌你。

有些人说名人不好当,我没认为。你尊重一点其它行业的人,尊重一点给你方便的人,尊重一点把你当回事的人。社会的各界给了名人不少厚爱。包括我们

的警察。我反正深有体会,警察挺给这行人面子的。包括服务行业。我觉得咱们中国的老百姓是很厚道的老百姓。当然有的观众也很犀利,甚至很苛刻。

什么叫不好当?把自己太当回事了,当然不好当。比起一般老百姓,我觉得还是好当。最不好当的地方恐怕就是税务问题了。恐怕就是「高处不胜寒」的地方啊,容易叫人「枪打出头鸟」啊。这个你可以不写。有些人不爱听。人家会说,你干着这行,怎么还对这行揶揄?我抛开不了这些,跟所有的人一样。但是我可以有我对这行的认识。这个行业是使人改变比较大的一个行业。尽管我认识肤浅,看法偏激,明天早上一睁眼照样还是想先找挣钱的机会,寻找成功的可能性。

人一得到名利,谁都没够。谁说钱没有用,谁说不是为了钱?因为他得到了。他有权力可以这样「高风亮节」。他就忘啦,忘记「闪回」啦。忘了他实施的时候是多么痛苦的一个过程,多么沥血的一个过程。

吃饭不是为了只填饱肚子,有时还要看看碗里,看一看这些菜。可能有人说,老实吃饭就完了,动什么脑子!也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家里教育的结果,使我必须一生当中承受这种思考的痛苦。思考是特别痛苦的一件事。

所以有些人说,你是陈道明,个性比较强,或者有时候脾气怪怪的,包括有的说我狂。我这人从小就这样,从中学就这样,净跟老师对着干。我能够上大学时候跟我们表演组老师一年不说话。你想想,就是因为课堂上一个争论。但是那位老师确实是一个好老师,人也好,学问也好。但是你不理我,我干吗理你?地位不一样,老师和学生的位置不一样,人格一样。其实我觉得可怕的在于后天滋生。就是说因为你过去谦虚,得到光环以后,所以就不谦虚啦。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习惯。说看书跟自己的职业有关。我觉得不是。我觉得看书跟自己的职业没关系,那是人的根本。习惯而已。不是因为你搞文化才看书,工人就可以不读书。我希望所有的人都看书。咱们往往把正常的事情当作异常。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优点来加以炫耀了。读书怎么算是优点呢?不是优点是习惯啊!

当然对于这一行来讲,不是因为你有多高的文化必然就是一个好演员,绝对不是。有的演员剧本都不一定能够顺顺当当地看完,可演得就是好。就像有的歌星根本不识谱儿,照样唱得漂亮一样。这行是非常怪的一行,不可以要求的一行,没有标准的一行。它不像托福,不像奥林匹克的数学比赛。它有个概念,有个界

限,它有个59.99分。之所以这样,它的魅力就在这里。于是乎就产生了小孩做明星梦。我有时候想,为什么有这么多「追星族」?追星其实是在追自己的梦,根本不是追别人。是在追别人在自己身上最想实现的梦。谁没做过梦啊,我这么大还做梦呢,更何况少男少女。不过有些人的梦做的有些走形就是了,有的是彩色的,有的是黑白的,有的是白日梦。

说到底,我要拼命地补充我自己,以取代别的……我们这一批真正文化程度是小学毕业,别看有大学文凭。数学学的几何微积分全忘了,现在就剩下记电话号码、数钱了。语文,旧学新学,现在认繁体字都困难,恐怕就剩下写情书了。而且这个年代恐怕也没有人写情书了。现在叫这圈里的一些人坐下来写一篇文章,太难了,如同上火山一样!

一个人真正拿自己的时间去读书是有限的,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去读点东西,你是看报纸还是看杂志?是看小说还是看散文?是看诗歌还是看历史?反正就这么点时间。人这一辈子刨去吃饭睡觉,刨去不懂人情世故的小时候,刨去老年痴呆症,刨去心情不好,把这些都刨去,真正给你利利索索的剩下的,武装自己和武装别人的时间其实没多少。于是乎你肯定就要选择了。

咱们主体的文化是报刊文化。什么叫报刊文化?欣赏报刊的水平,写作报刊的水平。报刊杂志是一个信息量非常大、让人们了解社会和了解人的一个很好的载体。但是也容易使人没文化,或者是不追究文化。

我现在从清开始,清朝300年的统治史和民国史,看到49年。百年文学史吧。还有人物自传。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历史到中国历史,以及同时对位的历史人物和同时对位的一个历史事件。这样的对位能让你横向地看历史,而不只是纵向地看历史。

我早就不看小说了,尤其是爱情小说。就是我大学毕业,随着第一次「伤痕文学」的结束。78年--81年。我就觉得这些东西已经不解渴了,或者是不太做梦了吧。所以愿意看一些历史,看一些分析的书,看一些回忆录啊,人物传啊。同时再看一些「边缘」书籍。比如说民国各行当,清朝的各行当。「乞丐集」呀,「小偷集」呀,什么叫「拆白党」啊,什么叫「放白鸽」呀,什么叫「一贯道」啊……整个纵观看这些东西。你再看到这样史书里头提到某一个词句的时候,啪,立刻就有形象,因为你看的「边缘」书籍多。因为有些史学书不可能给你解释一

些东西,给你解释「一贯道」的由来?不可能。所以我看的书基本上都是那个时期的。

我希望中国真正认识自己和尊重自己从尊重历史和文化开始。一战的时候,德国进攻法国。法国出公文,总统号召:为免遭德国人的涂炭,各博物馆的油画散在民间,交给老百姓保存。大战结束之后,全部交回,一张不少,完好无损。非常了不起的民族!你跟咱们盗墓掘墓……让人怎么看?!当然这是个别的。可为什么就只有咱们这儿出现个别?典型代表了群体性没有?还是能够代表一些的。就像大家对于特权的理解一样。

某特殊人物上街啦,鸣锣开道,把一个要生小孩的人的车挤在一边,把老人的车挤在一边,把有各种事情的有几百万业务、几千万业务等着签合同的车挤到一边,叫别人都停止,他先过去。他先过去干吗呢?去看戏。大家深恶痛绝,汽车行进的过程就是人们骂的过程。反过来,我要坐那车上,就会有一种炫耀感,一种凌驾感,一种满足感。这就是咱们这个素质对特权的一种承受力。往往喊反对特权的人是没有特权的。一旦有了特权,他就不喊啦。有的人说明星这个那个,一旦他是明星了,就不说啦。这是国民素质问题,不是你我能解决的了的,也不是一篇文章和几句话就能说透的。

就跟咱们永远把教养和修养划等号,其实是错误的。有教养的人不一定有修养。教养的存在是一种教育,就是俗称的所谓的「家教」。这是律己的东西。修养本身是一种学问,修养是后天补充的。有些人很有修养,很有文化。可能是大学教授,博士,博士后,但没教养。这样的人有的是。有的人可能没什么文化,但是很有规矩,知分寸,就是咱们俗称的所谓「懂事儿的人」。

那天我还琢磨,这个圈里关键的问题就是有规矩没原则。容易产生的是「行规」,但是差了点原则性。这个东西不是什么对和错的问题,是这个职业的一个特性。这行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行业,不是能够简单概括的职业。感谢我的家人从小给了我还算良好的教育,使我长了一个还会思考的脑子。在这个行当里滚了28年,也没经历什么太大的风雨。还算有福气吧。平平顺顺。因为平平顺顺而显得坦坦荡荡。平顺往往容易坦荡。因为不平顺容易产生勇气,同时也容易产生卑鄙。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的哲学思想。小偷为什么偷东西?可能生活困难。为

什么杀人?他肯定有杀人的动机。他肯定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把另一个问题消灭掉。这么谈是不是太理性了?下面我说点儿具体的。

在我一生中,有两个人对我影响很大。一个是我父亲,一个是钱钟书。

我父亲是搞医的,是研究医学理论出字典的。我最佩服我父亲的一点就是,念古诗,我「嘣」,上句一出来,下句他「咔嚓」就对上!多大岁数啦?他不是搞纯文学的,不是搞古典文学的,真是太地道啦!「文革」之后放老唱片,京剧戏文,上句一来,下句就跟着走。这是什么?这是记忆力!我没有见过这麽好的记忆力。他跟我说,他这一生不知道什么叫头痛。人的一生不知道头痛,等于脑子没有受过任何伤,没有遭受过任何侵蚀啊!其实进「牛棚」、下乡劳动改造,我父亲都经历过。

人临死之前啊,都会回忆。我父亲在弥留之际,哎呀!他中学时候的同学的名字,脱口而出。我差那谁谁80块钱,我什么时候借的,你一定要找到他把钱还给他……什么时候的事?大学一年级时候的事!50年前的事!

其实我是在补充我父亲的遗憾。什么遗憾呢?就是他原来不太同意我干这一行,可能做学问的人对这一行有他的偏见。就觉得你做这行是文化死角。他说的所谓文化死角是学问的死角,也可能我后边努力补充自己的原因就是想补充他的遗憾,使他的遗憾小一点。说不清,道不明,所以我爸给我起名陈道明。我考上天津人艺以后,我父亲最不愉快啦。我是被「上山下乡」逼到文艺界的,是个躲避「上山下乡」的产物。于是乎换来我父亲一声长叹:接受这个现实吧,当个职业做吧。但是你能做别的时候最好不要做这个……但是我始终做不了别的。

再一个是钱钟书。

现在钱钟书一生当中惟一的一本录像带在我手里。他从来不让人拍。因爲他对我和杜宪都不错,在他眼里我和杜宪都属于小孩。你想他送杜宪的是3只小动物的笔。送我的是一条英国人送给他的「三五」烟。还送了我几本他的书,和夫人杨绛的书。那天我说:钱老先生,我想我想我想,跟你聊天的时候拍拍你。他说不会做别的吧?我说我能做什麽别的。他说你拍吧。我去了三趟钱家,第二趟第三趟都录了。太珍贵啦!现在3个小时的带子我都转成数码了,全部转到计算机里了,不会丢失了。那会儿「围城」炒得最热的时候我也没往外拿。那是老先

生给你的东西,不是给报纸的东西。因爲钱钟书那个年代的文化人没有把文化当商品,你必须尊重那段文化的性质。

钱老真是一个大家!但又是南方的一个瘦弱的老人。在他面前你真是不能不低头,肩膀不能不微微往前倾。他往那儿一坐,那种坦然,那种从容。他的意识状态里从不设防。不给自己设防,也不给别人设防。

钱老先生和杨绛先生那种活法,真是一对好夫妻,一对好学究。恬淡,从容,高尚。什么叫大惊小讶?大惊小讶是什么都没见过的。钱老年轻的时候属于吃过见过的。因为吃过见过,所以对什么都已经看透啦,透的不能再透啦。他家里连个录像机都没有,满屋里最响的是一对药锅子,一到点儿就响。他们对知识的拥有已经超出一切啦。一般说这人「学贯中西」。对他们不是这么个概念──「红楼梦」第几页第几行第几首诗的哪个字的解释是不对的……都已经到了这地步啦。

我觉得我想说的就是这些,因为说具体的什么过程,那个好像是在讲故事,不是我最希望得到的一种状况。写我的这篇不要长,有……4万多字就可以啦。哎!你要是三行能说出一个人来,你太牛啦!一句话说一个故事。这篇稿子完了以后再校校,我怕我有说的不当的地方,该删的就删掉。好多语言是一种分寸。你就写:「应陈道明的请求:此处删去XX字……」

唉!在高处立,着平处做,向阔处行,存上等心,结中等缘,享下等福……自律,自洁,自爱,自省──难啊,好自为之吧!

陈道明:做点无用的事

陈道明写在60岁前夕的话: 做点无用的事,越活越年轻 古人云:“六十而耳顺”。按照儒家的修养功夫,年近六旬的陈道明已“不惑”而“知天命”,离“从心所欲不逾矩”大概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一向寡言的他在六十岁前夕写了些什么,说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呢? “有用强迫症” 一晃都年近六旬了,说不注意身心健康那是假的。但上升到正经八百的“养生”高度,又似乎不那么对味儿。因为我做的,在别人看来都是些没用的事情。不过,不做无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 这观念打远了说,可能与我早年的经历有关。我高中时为了躲避上山下乡,不得已报考了天津人艺话剧团。进剧团后也没有一鸣惊人,多数时间都在舞台上跑龙套,一跑就是六七年。 那时候演艺界都是吃大锅饭,主角和配角的收入相差不大。加上自我感觉“入错了行”,对出人头地没有什么奢望。 人生起步阶段没有经历什么急功近利的熏陶,很自然地便学会了将很多东西看淡。不像现在的演员,接受了太多以竞争为主、甚至强调“你死我活”的教育,整个心理就跟着急功近利了。

其实不光演员,现在整个社会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许多技能和它们原本提升自我、怡情悦性的初衷越行越远,于是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 心安,则身安 但这世界上许多美妙都是由“无用之物”带来的。一场猝不及防的春雨或许无用,却给人沁人心脾之感;刺绣和手工或许无用,却带给我们美感和惊喜;诗词歌赋或许无用,但它可以说中你的心声,抚慰你的哀伤…… 人这一生,与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无用之物带来的静谧和美好。心安,则身安。 我从小喜欢弹钢琴。只要在家,每天都会要弹上两三个小时,兴致高时会弹四五个小时。钢琴对我来说是绝对私密的朋友,混迹于社会,难免有郁结之事,无用的钢琴练习便成了我排解心中不平的利器。 进入中年后,我迷上了画画,没有门派,不讲章法。磨好墨汁,铺好宣纸,手握画笔,然后打开地图,回想多年来拍戏到过的地方,然后挥笔泼墨画山水。画好后贴在书房的墙上,一遍遍观赏、对比,直到自觉不错了,这幅方才作罢。 又有言书画不分家,后来我又觉得书法很精妙,慢慢也迷上了,我现在最喜欢用毛笔抄写《道德经》之类的古籍,一边抄写,一边默读,入脑入心,很有意思。

层次不同,不必强融(深度好文)

明知无法战胜对方, 本质上的狭隘, 进行争辩只会损耗精神。 这时不如不争不辩, 因为层次不同是争不出结果的。 1 、层次不同,解释无意义我观察过很多“争论”的场景,其实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争论。而是话语不对等的尴尬抬杠,情绪上的升级,继而出言不逊。话语不对等,指的是双方不在一 个语境,也不在一个层次下交流。所争所论,风马牛不相及,只会损耗心力。比如有一次 我谈到欧洲人的素质,就有一人大为不满。他数落我给外国人涂脂抹粉,长他人志气,灭中 国人威风。我没有理他,因为从他的话语中,发现我们并不在一个平台上交流,彼此说的也 不是一回事。他后来气急败坏,开始骂人,我依然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不同层次的人之间 讨论问题,彼此南辕北辙,既没有前提,也不会有结果。 《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真正有智慧的人,鲜少与人争辩。毕竟层次不同,解释再多也是徒劳无益。 《庄子·天道》中有一则故事。士成绮爱慕玄虚,四处参师访友,一心想有所收获。有一次,他来拜见老子,看到老子其貌不扬,住的地方也乱七八糟。就对老子说:“听说你是个圣人,我千辛万苦从很远的地方来找你,简直大失所望。看看你宅院里,老鼠洞边的泥块夹杂着粮 食米粟,这是为富不仁的做法,我看你就和老鼠一样。” 老子看也没看士成绮,也没有说一 句话,对此没有任何反应。 多年后,士成绮学有所成,回想起自己的言行,羞愧万分,于是找老子道歉。老子对他说:“你骂我是猪、狗、老鼠又有什么关系,并不能影响我,也不能改变我。” 生活中,我们很难 改变不同层次人的看法。特别是那些动辄扣帽子,无理取闹,刷存在感的人。对他们,或 回避、或远离、或一笑置之、或请他闭嘴。因为再说下去,也是一场无谓的争吵。人生如 同爬山,站在山顶的人,看到的是云,站在山腰的人,看到的是树,站在山脚的人,看到的 是草。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不同层次的人,看问题的方式完全不同,解释毫无意义。 2、不是所有的人,都配与你争辩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时间。如果把时间浪费在错误的 人身上,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刚刚落幕的《奇葩说》第六季,选手詹青云大放异彩,荣获“奇葩王”。比赛中,詹青云的辩论以旁征博引、行云流水著称,知识文化底蕴深厚。思考层次之高,让她总能勇敢说出正能量的社会呼声和平权论调。“老奇葩”傅首尔评价她:“听青 云辩论就像被风亲吻。” 不少人感叹:“看詹青云才知道多读书能有多优秀。” 即便如此,风头正劲的她还是遭到了喷子的抹黑嘲讽。“长得丑、声音不好听、讲话不知所云……” 在一次采访中,詹青云谈及对网络暴力的感受: “作为辩手,我们是这个舞台上的表达者,只是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至于网友们的不认同,她都欣然接受。在我看来,这位90后知性女孩,没有和低层次的人 较劲,很好地诠释了自己的态度。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题 答卷时间:150分钟-、积累与运用(20分) 1.按照提示或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8分) (1)鸟向檐上飞,。 (2),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半轮秋,。 (4)《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客居洛阳夜晚闻笛便生故园情的两句诗 是,。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不慕荣华富贵的诗句 是:;,。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彷徨义愤填膺.(yīng) 讪.(shàn) 笑锋芒必露 B.默契心急如焚.(fén)谰.(lán)语妇孺皆知 C.花圃惹.(rě)人注目磐.(qí)石来势汹汹 D.斑斓鲜.(xiǎn)为人知骊.(lí)歌荒草凄凄 3.按要求改写句子。(2分) 大火烧掉了他的藏书。 (1)如果强调“他的藏书”,应改为: (2)如果要强调“烧掉”,应该为: 4.仿照前后语句,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2分) 笑声,有时像烈火,可以烧掉世间丑恶的事物;笑声,, ;笑声,有时像美酒,可以化解疲劳的肌体。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突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从此开始了疯狂侵华战争。东三省上百万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个多月里全部沦丧,亿万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波澜壮阔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可以说,9月18日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日。“耻”字的异体字是“恥”,中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认为“恥”是一个形声字,他在《说文解字》中把“恥”解释为:“辱也。从心, 耳声。”请从上述文字中找到两个形声字来。(2分) 答: (2)由于某些国人缺乏清醒的历史认识,为了讨些所谓“9·18,就要发”的“口彩”,每年的9月18日,总是会出现这样令人痛心的情景:在这天举行婚礼和开业的鞭炮经常在一些城市响成一片。下面就是某地一家房产公司悬挂在街道上空的一条横幅。 你将如何劝说该公司的负责人不要在这一天开业呢?(2分)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工作之外做点无用之事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为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头脑中转动着数字、公式以及天书般的阐释;同时,爱因斯坦又钟情音乐,总与小提琴为伴。一边是科学创造,一边是乐声袅袅,工作与爱好领域不同而和谐共存。 我国化学界先驱、著名化学家张子高业余喜欢收藏古墨,他说:“藏墨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研究化学史的一个小方面。”因为好墨讲究胶轻、烟细、杆熟,涉及胶体化学的知识。职业和兴趣如绿叶配牡丹,相得益彰。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解析】 工作之外做点无用之事 “工作之外做点无用之事”,这是著名实力派演员陈道明的一句名言。他说:现在的演员,接受了太多以竞争为主、甚至强调“你死我活”的教育,心理整个就跟着急功近利了。 照此看来,我们整个社会似乎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长此以往人心会变得越来越功利、浮躁。 一个没有业余爱好的人,必定是个无趣之人,他的生活是缺乏滋养的。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很难有什么共同语言,自己也会变得干枯起来。 所谓人以群分,很多时候,这个群就是按照兴趣爱好来区分的。有共同爱好的人之间认同感比较高,无论是做朋友,还是其他关系,都有良好的基础。而没有兴趣爱好的人,在古人看来,根本是不值得交往的。 明代文学家张岱就把没有爱好的人打入了不可交的黑名单。他留下了这样的名言警句:“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不难理解,没有癖好的人不能对一件事物有什么感情投入,久而久之,便会对一切麻木冷漠,没有什么人情味儿。 跟张岱生活在同一朝代的另一位文学家袁宏道对于没有爱好的人,更是没有什么好印象。他说:“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 北宋处士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除了专注写诗,惟喜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

陈道明经典语句

陈道明经典语句 本文是关于经典语录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陈道明经典语句 1、人与人之间总是一种疏远,你变了他,他变了你,彼此走得越近,你自己就越扭曲。 2、社会约束实在太多,小时候我常想,如果能躺着上课该有多好。躺着的人必定是睡着、死了吗?不是的,躺着的人,多数是思考的人! 3、低调不代表没调。我低调跟我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就是说,有些人愿意轰轰烈烈地生活;有些人喜欢离群索居地生活,少一点社会,给自己多一点。我是属于后一者,能在家里呆着,绝不出门。 4、年轻人想改造世界,我从不反对。比如说,他们喜欢的东西,我也会去喜欢。我尽量以他们的意识形态去理解他们。因为我年轻时也受过年长者压制我们,调理我们的痛苦。我几乎不太对年轻人指手画脚,我不干涉他们——包括对我的孩子。 5、看得见红尘但没看破。起码能看得见红尘,能看见红尘当中的人们。但是没看破,真正看破红尘了就只有两条路,要么皈依佛门,要么就自杀。 6、其实人真正享受爱情时,是在痛苦了之后,苦涩了之后。甜蜜的爱情是不真实的,不长久的,对爱情的享受,实际上就是在感情

被蹂躏了之后的享受。 7、人有时候出点名容易骄傲,所以也得给自己膨胀的思想“减减肥”。若想“思想减肥”是挺难的。那不仅是缩水减食的过程,还要忍苦受痛,摒弃许多东西。 8、一个人如果过去非常谦恭,而后来出了名或什么的就发生化学反应,变得傲起来,那是很廉价的。 9、人的个性要有意识去培养它,个性并不完全与生俱来,需要培养自己,有时还可能会培养得挺辛苦。 10、演员不能只带脸进现场,一定要带着脑袋进现场,因为演员不是演脸的,而是演心的。肌肤之苦是演员职业本身应该承受的,我从来不认为冬天跳到水里、夏天穿着棉袄,这是一个演员的成绩。体会,使人心累,对演员来说这是最苦的。 11、胆大胆小不能量化,有些地方胆大了,有些地方胆小了。艺高人胆大,掌握的东西比原来多了一些,做一些事情、说一些话可能胆子就大了。胆小的地方,学会比以前更珍惜生命,更珍惜个人的荣誉——不是演员的荣誉。 12、演员让我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也给我带来了名利。但它也让我失去了自己,以及那些原来自己认为高级或纯粹的东西。个性也损失了一部分。虽然这么多年我一直想努力保持住自己,不让自己在这个圈子里迷失,想努力保持自己的个性,但付出的代价太大。 13、要看清楚一个人很容易,产生矛盾时最容易看清一个人的本质,你再用放大镜,那就是他的全部。

陈道明:用心、用功、用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14928496.html, 陈道明:用心、用功、用力 作者:丁品森 来源:《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14年第10期 16岁时,为了躲避上山下乡,陈道明进了天津人艺当学员,从此走上演艺道路。 1983年他出演电视剧《末代皇帝》开始为人所知。那个末代的年轻溥仪,他琢磨了4 年。 1990年,一部轰动全国的电视剧《围城》对于陈道明而言,是一个重要转折。他不仅因 为入木三分的方鸿渐而家喻户晓,更因出演这部优秀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而与小说的作者钱钟书结识,并由此对演员和影视圈有了重新认识。 当时导演黄蜀芹看了他在《末代皇帝》的表演,印象很深,便找他饰演方鸿渐。 几经游说之后,陈道明答应了也演活了这个原只在小说里存在的人物。他用了“一惊一乍”表演法:总是神情落寞地游离于周边环境,每被旁人问到和提及时,都先是吃一惊,才回过神来。这个冲突制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也不断加强了人物性格:方鸿渐永远是一个游离尴尬的局外人。为了找出方鸿渐那句“李先生不得了,了不得”的神韵,在天津长大的陈道明练出一口尖声尖气的“上海普通话”,这种口音在方鸿渐耍贫嘴的时候更为生动,酸腐的小知识分子气尽出。 《围城》播出之后,钱钟书特意给陈道明写了一封信,说陈道明让他看见了一个活的方鸿渐。 因为《围城》,陈道明与钱钟书结识,并几次向他讨教,“他当时(对表演)一点建议都没有,就对我说随便弄”,可一老一少在一起却什么都聊。深居简出的老人同意了他边聊边录影的要求,陈道明留下了难得的2个小时的影音资料,也记住了钱先生的恬淡。 钱钟书家里,没有任何家用电器,陈道明印象最深的是:唯一出声的就是煎药的药锅子,一到点,那个药锅子就“噗”响一下。可他很羡慕钱先生家里弥漫的气息,那种闻得到书香,也让人感到安静的氛围,眼前是两位饱读诗书,却非常浪漫、非常懂得生活的老人,他看到了一种真实的从容。迷茫的年轻人突然感觉,在这样的文化人面前,自己什么都不是。“突然发现了自己特可怜,在学问面前,你特别可怜,你的自信也突然间特别无助。” 之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职业,他重新思考:“到底应该怎么存在才算是正常人?” 他认为,唯一的方法就是即使不求人表扬你,至少也争取叫人家少批评你。他给自己定下了未来希望成为的样子:一个满腹经纶却不炫耀的平凡人。

王阳明名言名句精读十句经典语录大全

王阳明名言名句精读十句经典语录大全 其实,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还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国藩都稍逊其偶像王阳明一筹。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

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攻吾之短者是吾师。——王守仁 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知行合一。 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心之良知是谓圣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知善知恶是良知。 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葬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译文】眼睛没有本体,以万物的颜色为本体。耳朵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声音为本体。鼻子没有本体,以万物的气息为本体.口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味道为本体.心没有本体,以天地万物感应的是与非为本体。 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译文】初始之心的明亮,皎洁的就像白天的太阳,没有犯了错误而自己不知道的,但是令人担心的是不能改正错误。一念之间改正了错误,当时就获得了初始之心。一个人谁能不犯错误?改正错误是可贵的。

2021年高三名校联考作文“做最真实的自己”原题解析及范文

2021年高三名校联考作文“做最真实的自己”原题解析 及范文 01名校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奇葩说》第四季中,肖骁说:“很多时候,我们都鼓励自己说,我们要做最真实的自己。但很多时候最真实的那个自己,往往是你最放肆,也是你最瞧不起的那个自己。”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02作文解题 本则材料是一句内容上具有矛盾性质的句子。其中“很多时候,我们都鼓励自己说,我们要做最真实的自己”是对“做真实自己”的肯定,而“但很多时候最真实的那个自己,往往是你最放肆,也是你最瞧不起的那个自己”则是对“做真实自己中,那个放肆自己”的否定。 按照常理,在转折关系的句子当中,重要的内容由“但”字领起,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题老师的情感倾向是要求我们在“做最真实自己过程中抛弃那些放肆、违背某些界限(原则)的因素”。这与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相吻合,我们要做“真实的自己”,但是不能放肆到抛弃底线、违背公序良俗,因此我们要做的是真实且美好的自己。 因此该题的思辨性体现为:真实的自己可以一分为二,真实的自己可以是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也可以是被欲望与私念支配的,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的最佳立意应该是追寻那个美好的真实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03审题立意 根据材料解读,最佳立意如下:最做真实的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努力追寻完美就是最真实的美好。其实本则作文材料的核心关键词就是“真实”,能够讨论的也就是“真实”,到底什么是“真实”?什么又是“最真实”?如果联系现实,“真善美”不是中华民族一直奋力追寻的吗?那么到底应该追寻怎样的“真实”呢?或许追寻“最真实”,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而后追寻完美就是做“最真实自己”的一种“最真实”吧! 行文结构可以选择递进式。 第一段,由周迅主演的网剧《不完美的她》的热播,让我们看到了母亲群体的不完美但真实。引出做“最真实自己”的话题。同时开门见山点出中心观点:做最真实

名人故事:教育家蔡元培的故事

名人故事:教育家蔡元培的故事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近现代着 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格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蔡元培于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后,无意中读到一个叫胡玉缙的人写的一篇文章。由于内容生动、材料丰富、详实,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他一连读了几遍后,便决定将其聘请到部中任职。于是,他指示下属官员起草了一封信。 正所谓“兵无常法,水无常势”,从独辟蹊径的郑渊洁到中国式强权的刘墉;从以柔克刚的梁晓声到霸气慈爱的陈道明;从国学大师梁启超到史可的洋老公。他们的育儿经有的是大相径庭,有的却是相去甚远,却是殊途同归,让我深受启发。 I am proud of being a college student.The collegelife is fresh,new teachers,new classmates and new friends.I like the friendship,and their wide knowledge and opening mind.The grand library,school buildings and wide playground attrattde me very much.My college life is better than I expected,I can do anything I like.In the college we can not only lear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but also develop our comprehensive abilities.If we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period,we can learn many useful

上世纪70年代初

上世纪70年代初,与家人音讯全无隔绝多年的劳改犯陆焉识(陈道明饰)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这对怀抱芭蕾舞梦想的女儿丹丹(张慧雯饰)带来了巨大压力,她阻止母亲冯婉瑜(巩俐饰)与父亲的相见。因此夫妻二人近在咫尺却又相隔天涯。文革结束后,陆焉识终于平反回家,但是他却发现女儿早已放弃了芭蕾的梦想成了一名工厂女工,而深爱的妻子因为患病已经不认识自己。深厚的感情、生活的变故,迫使陆焉识做出了对他来说最荒唐却又最合理的人生选择…… 本片是张艺谋导演加盟乐视影业后的第一部作品,被编剧邹静之誉为苦心之作 崔明慧:刚才你和我们看到张艺谋的新片子《归来》,你是对哪一段觉得最有深刻的影响,为什么? 李安:比较结尾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比较有尾劲,潺潺叙述过来,没有看到刚才的很夺目的画面,它都是很平静的,而且非常的切实,比我们现在舞台还要平实的灯光,非常的细致,演员的表演,对一般的观众可能会比较沉闷,对我看是不会的,它有它非常精彩的,非常内敛的,这种戏到结尾力道慢慢才出来。我觉得是突出了人的压抑跟自由这个观念,在结尾的时候有几个画面让我非常深刻,我觉得不光是那个时代的人,剧种的景,只要是做人,每一个人都有那种压抑跟无可奈何,还有对于我们自我的存在,我觉得这其实是一部很好的存在主义的一个电影,记忆到底是什么?人一直在变,社会在变,我们的印象,我们的记忆到底是什么东西。最后几个画面里,我非常感动 今年的清明,过得如此漫长。在京进修、忙碌,我错过了给外公外婆扫墓。 妈妈总说,自己家庭出身不好,我三十来年的成长时光里,总是映射着来自故去的光影与记忆。 外婆来自皖西大别山脚下一个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抗战时期在六安的师范学校与外公相识相恋。40年代,在上海复旦新闻的前身进修毕业后,外公留沪选择加入国民党。解放前夜,外公热情响应共产党号召,帮助中共说服大批国民党左翼人士、积极策反其留在大陆、迎接解放。解放后,他加入安徽日报,之后于合肥四中、九中成为高中语文教师。这样的背景、这样的经历,在那个年代是复杂的也是危险的。随后的一次次运动,外公外婆历经艰辛,他们的家庭也遭受风吹雨打。 从60年代开始,家人逐渐分离:外婆成为地主分子,远赴定远农村接受改造,外公成为历史反革命在农垦学校接受教育;大姨以优异成绩在合肥师范毕业却被迫在巢湖农场下放,比大姨小11岁的我年幼的妈妈跟随大姨也开始了农场生活;舅舅年幼时帮助外公搬砖谋生,之后在肥东开始了下放时光。一个家庭,四分五裂了近20年,在80年代到来的前夕才陆续团聚。为此,这个韩氏家庭一家五口特地在照相馆里照了一张全家福,外公郑重地给相片取名叫做——“帰来”。 聚散别离,于我的家族而言,是以时间的名义来面对和遭遇的,远非停留在那些后来的件件作品里。我虽80生人,但是在这个家庭里,从小听着外公外婆回忆往事,听着妈妈细述家庭的变迁,所以很早就明白了“团圆”和“历史背景”这些抽象又特别具有政治含义的词汇。我很早就看懂了《牧马人》、《芙蓉镇》、《小街》这样的影片,知道了朱时茂、丛珊的爱情是那样的艰苦而又隽永,刘晓庆、姜文的情缘是那样的患难与共,郭凯敏、张瑜的依恋与分离是那么的让人心酸,知道了《人到中年》影片里,潘虹是怎样的苦闷与无奈。是时代,是时代给予了人们历经磨难后学会了隐忍,懂得了珍惜。在我看来,经历过那些时代考验并且依旧认真、乐观、坚强、耿直活着的人,都是伟大而值得尊敬的。外公外婆“们”如是,大姨妈妈舅舅“们”亦然。 外婆去世已经24年了,外公也离开我们三年多了。那个时代早就远离我们很久很久。逝去的不会再来,也决不能让它重来;“帰来”的,我们更不该放手,需要好好珍惜。

2019电视剧《庆余年》观后感范文五篇_《庆余年》观后心得

2019电视剧《庆余年》观后感范文五篇_《庆余年》观后心得 电视剧《庆余年》该剧改编自猫腻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有着神秘身世的少年,自 海边小城初出茅庐,历经家族、江湖、庙堂的种种考验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 的2019电视剧《庆余年》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电视剧《庆余年》,虽然电视剧名字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演员阵容之还是让我侧目。电视剧《庆余年》是由孙皓执导,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辛芷蕾、宋轶、郭麒麟等主演的古装剧。 《庆余年》讲述的是一个人穿越到了古代的未来(这话有点拗口,后面详细说。)。结 果他恰好是皇帝的私生子,皇帝又没有办法明着认他,于是把他放在了奶兄弟户部尚书家里,对外宣称是户部尚书的私生子。结果国内外所有反对皇帝的人,都觉得他是作为反对 者的最好人选,每个人都把手上最重要的资源投到他的身上,最后他确实也成功了。 下面就来说一下故事梗概,有剧透,慎读。 一、初生 首先,主角是穿越到古代的,而且是穿越到一个小婴儿身上。从常理来判断,穿越人 的第一反应应该是穿回去,毕竟故乡有家、亲人、自来水、麻辣香锅、冰淇淋等各种值得 思念的寄托。 可是如果主角一心想着穿回去,这小说风格就得大改,于是作者用“疾病”解决了这个 冲动。主角在穿越之前已经全身瘫痪了好几年,没疯掉已是奇迹。所以在穿越过后发现自 己能跑能跳,已然很满足。毕竟如果回去的话,又变回瘫痪就很尴尬了。 二、童年 既来之,则安之。主角穿越到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宅子里,虽说是私生子,但是身体能动起来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这个时候主角的梦想应该是做个纨绔子弟,把上辈子欠下的吃吃喝喝、夜夜笙歌、要买的包和游艇全部补上。 那不就变成《小时代》了吗?作者也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安排了各种危险等 待着他,一路上各种暗杀和风雨欲来的感觉。 主角的纨绔梦破裂了,只能拼了命地去学各种保命手段。下毒、内功,用最刻苦的方 式提高自己的安全系数。童年,是苦逼的。 三、成长

你做的越对,背后说你的人越多

你做的越对,背后说你的人越多 一、你是什么样的人和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之间的差距就是,你做了什么。 二、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独立,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三、慢慢才明白,和不同的人相处就要有不同的方式,站在不同的立场,拿出不同的态度,因为这不是圆滑,而是最基本的能力。 四、你做的越对,背后说你的人越多;你过得越好,背后讥讽你的人越多;你变得越强,背后打击你的人越多。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活得坦荡,自己和家人每天都能幸福下去就足够了。我们活着不是为了取悦别人。 五、很多事,不是我想,就能做到的。很多东西,不是我要,就能得到的。很多人,不是我留,就能留住的。不再挣扎,不再纠缠,我一个人也很好。 六、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挺一挺,就过去了!某一天再回首,你就会发现给你痛苦的人和事,却也是你的救赎。 七、到最后你总会明白,谁是虚心假意,谁是真心实意,谁为了你不顾一切。 八、有那么一瞬间,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就像被泼了一盆凉水一样,唰的一下,从头冷到脚,语言这东西,在表达爱意的时候是那么无力,在表达伤害的时候却又如此锋利。 九、想要与众不同,却总随遇而安,想要做很多未做的事,却在现实棘手的吃喝拉撒前低下了头,我们总是间歇性热血满腔,长时间迷茫犯懒。 十、黑夜哭给自己听,白天笑给别人看,这就是人生。如果有一天放弃了,不是因为输了,而是因为懂了。 十一、那些曾经以为永远不会忘记的伤痛,那些曾经以为永远不会消失的伤口,都会在时间的手掌里,慢慢地得到抚平。 十二、抱怨是一件最没意义的事情。如果实在难以忍受周围的环境,那就暗自努力练好本领,然后跳出那个圈子。 十三、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终有一天他们会上山取代你。上山的人也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风光时你还在山下。——陈道明

黄渤励志故事

金马影帝黄渤:我的成功来自软坚持 2009年11月28日,台湾金马奖揭晓,演员黄渤凭借在《斗牛》中的精彩表现,获得金马影帝的殊荣,这是继刘烨之后的第二个内地金马影帝。从歌厅到金马影帝,这中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然而黄渤却说:“其实我并不是一个特别强的人,我的成功来自于我的软坚持,当一条路走不通时,我就再换一条路。” 1寂寞的歌唱梦想 生于1974年的黄渤,父母都是青岛的处级干部。黄渤不打架不闹事,但天马行空的恶作剧令老师和家长苦不堪言。别人拿水浇花,他用醋,理由只是想看看开出来的花是不是酸味;抓住一只蚂蚁,能玩一个下午。要强的妈妈经常被老师叫到学校训话。黄渤就读的青岛九中是当地有名的重点中学,黄渤的妈妈就毕业于那里。当年的妈妈学习非常优秀。黄渤的几个舅舅也和妈妈一样,学习出色,其中的一个后来成为绘制人类基因图谱的美国组专家。黄渤自己也清楚,学习差的自己成了妈妈最大的遗憾。 黄渤虽然在学习方面不行,但唱歌跳舞方面经常能给学校拿个奖或者给班里争点荣誉。家里的那台单卡录音机开启了他最早的音乐启蒙,在书桌前片刻也呆不住的他,听卡带学一首歌,能在自己的房里一听一整天。初二那年学校举行的元旦晚会上,黄渤以一曲《再回首》一举成了学校的名人。之后,他又代表学校参加了“龙城杯中学生卡拉OK比赛”并获得一个三等奖。在这次比赛中,他遇到了好友高虎(在内地版《天龙八部》里扮演虚竹的青年演员)。 仿佛一夜之间,卡拉OK火遍南北。那个年代,隔个三五天,城中就会有新歌舞厅开张,那是黄渤最初的商业演出场所。大热天里红豆冰棍一毛钱一根,还是一个中学生的黄渤唱一晚上能挣十五元。得知黄渤在外面唱歌,父母自然不同意。和中国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读书阶段不务正业,这非常危险。“每次演出结束,我回去开门都是有功夫的。开门总会有声,得迅速把门扭开了,再慢慢放回来,抠一下,等一下,再回来,再绷起来。每次都是悄无声息,再回身,把门掩好。”当然几乎每次等黄渤锁好门回头,都有一个身影在背后等好了,接下来就是挨揍了。 从那以后,黄渤再回到歌厅演唱时,就主动找到经理,单场演出不结费用,他要攒在一起。月底领劳务的时候,他要求尽量换成零钱。回到家中,当着父母的面,黄渤慢条斯理地从兜里掏出厚厚一沓钞票。那时一个月工资才三四百的父母第一次意识到:这倔孩子迷上的唱歌,没准以后真能养活他! 除了歌手,那时他还有一个业余身份:舞蹈教练。看过黄渤在一次演出中模仿的一段霹雳舞表演后,青岛当地一个开设舞蹈培训班的学校校长找到他,聘请他做兼职教练。那两段模仿表演不到两个月就教完了,黄渤硬着头皮,再买录像带自学,学会以后再去教学员,这样的兼职舞蹈教练生涯,一个礼拜三天,每天下午四点到六点,后来持续了整整七年。 夜场里的歌手生活一直在持续,伴随着名气的增长,黄渤组建了一个组合:蓝色风沙。他的出场费也从15元涨到了150元,再到后来,海滨小城的家乡终于让他没了挑战的兴趣,黄渤开始了走穴第一站——广西的演出。

2020电视剧《庆余年》最新观后感5篇精选

2020电视剧《庆余年》最新观后感5篇精选 《庆余年》第一季是由孙皓执导,王倦改编,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肖战等 主演的古装权谋剧,该剧改编自猫腻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有着神秘身世的少年,自海边小城初出茅庐,历经家族、江湖、庙堂的种种考验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电视剧《庆余年》最新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身世神秘的少年——范闲,自小跟随奶奶生活在海边小城澹州,随着一位老师的突然 造访,他看似平静的生活开始直面重重的危机与考验。在神秘老师和一位蒙眼守护者的指 点下,范闲熟识药性药理,修炼霸道真气并精进武艺,而后接连化解了诸多危局。因对身 世之谜的好奇,范闲离开澹州,前赴京都。 在京都,范闲凭借过人的智谋与勇武成为年轻一代的佼佼者,他先以诗文冠绝京都, 而后出使邻国,营救人质,整合谍报网,查处震动朝野的案……这个过程中,范闲饱尝人 间冷暖并坚守对正义、良善的坚持,历经家族、江湖、庙堂的种种考验与锤炼,书写了光彩的人生传奇。 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热潮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走向巅峰,有改编潜质的IP作品迅速 被开掘、瓜分殆尽,十余年前猫腻写的《庆余年》是“沧海遗珠”。反常的现象说明两件事:原著展现出超长待机的生命力,本身具有经典IP的价值;影视化开发的难度大,至少在过 去的十年里,影视化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在过去的十年间,《庆余年》的版权几易其手:从2009年被盛大文学卖出,海南电 视台先发制人买下改编权后却不了了之,随后又被深蓝和华娱收入囊中。随着2015年腾 讯文学和原盛大文学整合成为阅文集团,《庆余年》随之进入阅文的内容池,到2017年 才被腾讯影业拿到。然而,腾讯影业版权的生效时间是2018年3月,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内容,腾讯影业说服前版权方共同进行开发,同时联手“老伙计”,做内容起家的新丽, 包括IP源头阅文在内,几方团队联合起来为《庆余年》的影视化改编保驾护航。 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作为传统编剧起家的王倦给《庆余年》寻找到了加分项:把人 物做扎实,让人物可爱有趣。在这方面,王倦首先考虑的不是创新和求变,而是丰富人物、夯实情节。“我既不想靠‘爽’吸引观众,也不给人物开‘金手指’放大主角光环。我觉得这部剧是群像戏,我想做人物、做情感,爽的一面有,沉重的一面也会有。”他补充道。 确定了整体改编的大方向,正式进入影视化的环节,还需导演和演员的二度创作。用导演孙皓的话说,王倦的剧本“解渴”。同为书粉,有契合的改编追求,孙皓用影像的手法 进一步强化人物的力量感。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节制!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节制! 我的故事就是你的财富,你是否能快速成功,就看你读懂多少成功者的故事 点击标题下面小字“每日分享”加入阅读 冯小刚说:"陈道明是一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男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大学教授。他是个好爸爸,他顾家,厌恶应酬,滴酒不沾;他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学生时是体育全能,探戈高手;他饱读诗书,季羡林赞他可胜任北大的研究生导师,与钱钟书是忘年之交;他说他只是个戏子。他就是陈道明,一个很给力的男人… 他的语录值得男人们认真读读 ●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 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有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有分寸。教养是带有某种天生的素质和一点一滴的积累。——陈道明 一个人的涵养,不在心平气和时,而是心浮气燥时;一个人的理性,不在风平浪静时,而是众声喧哗时;一个人的慈悲,不在居高临下时,而是人微言轻时;情侣间的尊重,不是闲情逸致时,而是观点相左时;夫妻间的恩爱,不在花前月下时,而是大难临头时。——陈道明

●男人最大的时尚 我喜欢收拾家,这是一种心境,收拾完特干净,会觉得很舒服。我觉得男人最大的时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其实把所有该回家的人都召回家,这个社会就会安定许多。现在有多少不回家的人,不是因为事业,而是在酒桌上,歌厅里。如果晚上每个家庭的灯都亮了,也是一种时尚。——陈道明 ●好男人的基本标准 不一定要浪漫,但一定要负责任。不一定要挣大钱,但一定要养家。不一定要事事听父母,但一定要有孝心。不一定要三从四德,但一定要宠老婆。不一定要飞黄腾达,但一定要有时间陪家人。不一定要管孩子,但一定要爱孩子。不一定要大男子主义,但大事发生一定要拿得了主意。——陈道明 ●太太很伟大 现在一般人问你看上他什么了,无非说这个人有地位,这个人有钱,这个人有学识,这个人长的帅,就是这四项,我无一可举,我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杜宪看上我,说明我太太一点都不功利。只能说是她的伟大,不是我的光荣。——陈道明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节制

陈道明版胡雪岩

陈道明——胡雪岩 一代大商孟洛川为人不可贪,为商不可奸,要想做善事,手中先有钱。 吃小亏是吃亏,吃大亏也是吃亏,你就让我撞一回南墙行吧。 做人不能忘恩负义,经商也不能贪图小利,不见兔子不撒鹰。 我就不信有闯不过去的鬼门关。 在家不言父,出门不言师。 (胡雪岩第一次进漕帮请求帮助的时候,出来说吓得腿肚子都软了,下辈子当牛做马也不做商人了) 国无宁日,民不聊生,生意自然无法做。小人甘冒一人之险,祈望国泰民安。 小结 契机:太平天国时期,湘军征银,胡雪岩未上报,私自借银。 人和:拉拢一起跑堂兄弟,筹款做事。 时机:太平军缺粮。 计谋:赔本放粮,压低价格,借太平军胜利之影响,米价下跌,收粮。天时:押粮回杭州,路遇左宗棠。 有胆量,有计谋,有智慧,为人大方。 回去守着老婆过穷日子是活,豁出去干一笔、赚一笔也是过 同官场、懂得拜见;会同行,懂得游说。(男人,无色皆空虚) 商之奸在于图利,官要奸可是在祸国殃民。(左宗棠,大人大气大局)

事在人为:主张借洋人之势灭太平军,严格控制洋人行为。(伶牙俐齿之下,事之犹豫,事之变换) 巧舌如簧 杀鸡儆猴:出尔反尔、脚踏两只船(杀林福祥) 做生意的人只讲和气,不讲义气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你们这些商人见了女人就亮眼光光) 水大漫不过船 他搭台,我们唱戏 和你们英国人绅士相比,我们中国人更讲究身份。(李鸿章) 丑丫头照镜子,想什么,来什么? 在官场做事,除了财银相伴,哪里少得了女人。 生意自来是看不准,虽安犹险;看得准,有惊无险。生意场上向来是小险小利,大险大利。 审时度势,把自己与左宗棠联系在了一起,为日后扩大立下根基。 总结 依靠:懂得依靠,借势借力;懂得根基,有根才有芽,才能生长。女人的喜在于爱上了男人,女人的悲也在于爱上了男人。爱有心,怜悯有心,心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怎样才算纯真、纯净 东家这一称呼的开始,成功了是大家的,失败了是我东家的。可见,人心、志向是不一样的。适时的总结、反思、变更、进步是必须的。 我现在想明白了,谁现在摁着我们的脑袋,我们就得哈巴着谁。你知

冯小刚的“夜宴”中,为什么陈道明也是油腻男

冯小刚的“夜宴”中,为什么陈道明也是油腻男? 置顶霍老爷,做最有思想的野蛮人“中国式酒局”的标配:做东、帮闲儿、和事佬。 01成年人有种骂,叫笑骂,笑骂的重点不是骂,而是笑,本意是告诉那个被骂的人,我跟你是一伙的。我一向是很喜欢黑冯小刚冯导的,对于他是中年油腻男的事实,就算是冯导的粉丝,大概也是承认的,所以冯导干出在酒局让《芳华》的女主角苗苗当众光脚跳舞这事儿,我一点也不意外。我意外的是什么? 我意外的是,在这个酒局,笑骂葛优的陈道明,居然被一致地称为真君子,只能感叹现在的网络世界真的是傻白甜太多,油腻男都不够用了。 我知道,要说冯小刚是油腻男,会有无数人击节,但要说陈道明是油腻男,是要被痛斥的,明明人家在保护姑娘,阻止姑娘跳舞,怎么就油腻了呢? 02为什么陈道明是油腻的,要从典型的“中国式油腻男人的酒局”说起。 正好,同是北京人的老舍先生写过一个“中国式油腻男人”的 酒局。老舍先生写过一个小说叫《离婚》,主人公—公务员 老李把太太从乡下接来,同事里最得势的小赵闹着要看李太太,还要老李请客,请的还是西餐,结果自然是入了小赵彀

中,尽管厚道的同事张大哥百般圆场,李太太大出其丑,老李愤怒中喝得酩酊大醉。 文章大手就是文章大手,老舍洞察人性的高度就在这里,在大醉中,老李最恨的,并不是小赵,而是老张,因为“看张大哥多么细心圆到!处处替李太太解围!其实处处是替小赵完成这个玩笑”。 因为张大哥的所作所为,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表明“他承认小赵的举动是对的!即使不是完全有分寸。他承认李太太是该被人戏弄的!不过别太过火。” 明白了无聊的公务员为什么一定要看乡下的李太太,就明白了为什么陈道明同样是油腻男? 一个中国式油腻男人的典型酒局,必须有三个必备条件,一个能够找来女人给大家取笑或者炫耀的做东,一个爱看热闹的帮闲,一个表面处处解围实际上增添酒局趣味的和事佬。在老李小赵的酒局中,表面是老李是做东,实际上是小赵做东,给大家贡献节目,牺牲的是老李的颜面和女人,其他同事是帮闲,张大哥是和事佬,也是主持人,让这节目不太出圈,不至于翻脸,让这节目能唱下去。 03而在冯小刚的酒局中,陈道明就是张大哥,就是那个和事佬,就是主持人。 冯小刚让苗苗表演节目,不是什么为了给大家展示姑娘会跳舞,不是为了让大家提携,一个北京舞蹈学院毕业,总政歌

明星背后的励志故事

明星背后的励志故事 都说他很幸运,出生在演艺世家,父母都是响当当的明星。但人们并不知道,他16 岁成为英皇的签约艺人,并不是什么近水楼台先得月,而是为了替生意失败的父亲还债而 签下“卖身契”。为了练好音乐,小小年纪的他只身奔赴日本求学,全部家当只有一个背包、一件外套、一双鞋、一把吉他。当时,他住的地方离东京有两个小时车程,而他上课 的时间是早上八点,疲惫的他每天都会睡在街头或者电车里。 在别人眼里,他是受人羡慕的“星二代”,谁承想生活的压力和艰辛早早地就落在了 他稚嫩的肩膀上,对此,他平静地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男孩子就应该早点独立,为 家人分担。” 都说他很幸运,靠着父母的影响力和圈内前辈的提携,出道不久就机会不断,星途灿烂,并成为香港历史上在红馆开演唱会的歌手中最年轻的一个。人们不知道,他首次登台 表演,迎接他的是满场的嘘声和成千上万支扔过来的荧光棒。后来,只要司仪一报出他的 名字,台下立刻嘘声一片,喝倒彩声此起彼伏。他学会了默默承受,每一次都认真地唱, 唱完后深深地鞠上一躬。 从每一次的嘘声中走出,他明白了成功的不易,就更加努力地练歌,更加执着地坚持,整整三年,他在磨砺意志和歌艺的同时,也用诚恳和歌声征服了挑剔他的人。观众的嘘声 渐渐变成了安静,再由安静变成了掌声,最后变成了全场雷动的欢呼声。正是因为他拥有 了大批的拥趸和极旺的人气,英皇才顺势为他开演唱会,让他出国巡演。 都说他很幸运,天生一副帅气的脸蛋,光靠耍帅装酷就能成为电影的主演。人们不知道,为了拍好电影,无论多难的动作他都亲自尝试,不用替身,尽管一身是伤,但还是坚 持自己上。还不到30岁,他就全身上下伤痕累累,医生说他的骨头老化的程度,相当于 一个40岁的中年人。 他自己也说过:“我身上有160多处骨椎需要治疗,每天早上起来身上就有4声响, 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要是不打碎自己的身体,就不能打碎我爸爸的影子。”拍摄《十月 围城》的时候,他更是将自己英俊的相貌进行“毁容”,剃光头、拉刀疤、赤脚在烈日下跑,他要靠演技彻底征服观众。前辈王学圻自叹弗如地说:“为了力求真实,保持角色的 状态,他可以5天不卸妆,是我最佩服的演员。” 他叫谢霆锋,2021年4月,凭借其在《十月围城》中的精彩表演,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这时,人们不再说他运气好,而是由衷地送上四个字:天道酬勤。 至于说到自己的运气,他承认肯定有,但话锋一转,又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运气,它就在云里面,并时刻默默地盯着你,只有你的努力足够让它看得起,它才会从天 而降落到你身上。”

电视剧《围城》观后有感

电视剧《围城》观后有感 小时候我妈常用“电视剧不过是疯子演给傻子看的”这话打发我去做作业,当时虽然知道这话是哄人的,但还是绕着点,不想做“傻子”,更不用说一部电视剧从头看到尾了。不过今天是五个小时没离凳子把这部《围城》看完了。我很少重读一本小说,除了懒这个原因之外,我没这个勇气去看那些以前留在书上的乱七八糟的话,更不希望别人看到,有时因为这个都不好意思把书借出去。人要直面自己以往的幼稚是需要不小的勇气的。可是翻到那一页,留白处七扭八歪的字的吸引力反而比正文来得强烈,我只能认输。相比之下,看电视剧在时间上也显得经济得多。 看剧自然少不了评价演员。有生之年我觉得没人比陈道明更适合方鸿渐这个角色了,当然为了防止日后不会下不来台,我还决定不看翻拍的《围城》了。作为演员,真称得上是戏骨级的,我虽然不知道演话剧不用麦克风能让全场人听见是到了什么境界,不过还是“不明觉厉”。拍“博士”照后对摄影师挑眉的动作,打麻将赢钱后得意的神色,跟孙柔嘉吵完架后无力的表情,都精确到了小数点后若干位。最让人忘不了的是那张贱嘴,想象不出要是安到其他演员身上会有什么效果。陈道明最传神的还是他那油滑的腔调

和无力的表情,那张嘴为他招来多少女人的欢心和倒霉的遭遇啊。唉,已经分不清是在评价演员还是方鸿渐了,现在脑子里他俩就是一个人,不知道用“入木三分”这个词来形容陈道明的表演是否准确,懒得翻字典了。 “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看到这里差点一口咬下来半个苹果。钱钟书要讽刺一个人物,那真是一点情面都不留,比起方先生的嘴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个教育部视察领导的假正经样显然被导演刻意夸大了。从方鸿渐到三闾大学任教后的遭遇来看,还能看出当时大学的一些风气。虽然三闾大学在方鸿渐口中只是个市井之地,虽然这也只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故事,不过不知道在哪门课上迷迷糊糊听到过这么一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体现社会存在”,按这个逻辑,既然作者是做了这种虚构,而不是那种,那必定是受了当时“社会存在”的影响,间接地也就可以推断出当年的大学并不是想象中学术氛围浓厚的象牙塔,明争暗斗估计也一样不少,搞教育的也许比现在还要胡闹。当然,只是推断,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不过说到“发言权”,我觉得“发言权”应该这么理解,这个词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发言”和“权”。“发言”当然指说话,不管说的是好话孬话,总之你可以说;“权”应当是权重的意思,或者说认同度。也就是说你应该誓死捍卫我说话的权利,至于我说的话值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