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

新时代呼唤新课程的到来,新课程凸显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应该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这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应该如何深入理解新理念,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如何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如何处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等等,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下面,我就以下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谈一谈我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和体验,以期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案例

课题:价格变动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教学流程:生活调查——引入新课

情景模拟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情景模拟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刀锋小试——知行合一

教学过程:

1、生活调查——引入新课

让学生利用放假,进行过《关于价格上涨对于居民生活

影响的调查报告》的实践活动。综合各组调查结果,PPT展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超市工作人员(略)

(二) 调查对象:居民、村民(略)

通过以上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价格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由此引出课题——价格变动的影响。

2、情景模拟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两位同学模仿正在热播的家庭喜剧《家有儿女》,自编自导自演了一段小品——《家有儿女之价格篇》。

人物:妈妈——刘梅儿子——刘星

地点:客厅内

妈妈:(提着满满两大袋东西,累得气喘吁吁,推门进来)刘星刘星,快来接东西!可累死我了!

儿子:(快步过来,接过妈妈的袋子):呵,真沉呢!咱家中大奖了?您这么可着劲儿的往家买?

妈妈:哎,刘星,今天我可遏上好事了。今天商场在搞优惠大展销呢,要让利消费者。心动不如行动,我就赶

紧行动了。对了,刘星,我给你买了件羽绒服,快试

试。

儿子:啊……这大夏天的您买羽绒服干啥啊……

妈妈:(有点得意)你看哪,这些羽绒服,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我给你和小雨、小雪各买了一件。

儿子:我看啊,您是被人给忽悠了。

妈妈:小孩子你懂什么啊。

儿子:那这一包呢,这包东西也是优惠商品?

妈妈:哪是优惠啊?那价格,嘿,涨得比商场的电梯还快呢! 儿子:(有些困惑)我就奇了怪了,上次我让您给我买个笔记本电脑、MP4,您非要等降价再买,现在涨价为什么

还买这么多东西呢?

妈妈:你就看吧,这猪肉、鸡蛋、大米、白糖价格虽然都在涨,可也总得买呀,总不能把脖子扎起来吧。.儿子(噘着嘴):哎呦妈啊,告诉你买点儿猪肉回来做红烧肉,你怎么就买了这么点啊?

妈妈:你就别提这猪肉了。那价格涨得都快赶上火箭了!这猪肉没法吃了,以后就吃鸡蛋吧,鸡蛋也很有营养阿,

我给你做蒸鸡蛋,炒鸡蛋,煎鸡蛋,鸡蛋汤……

儿子:好了好了,您快别说了,说得我都恶心了。

妈妈:嘿,你还恶心呢,这猪肉价格一涨,买鸡蛋的人也多了,这鸡蛋的价格也在涨呢。

儿子:(有点疑惑)看这两大包东西,降价的买,涨价的也要买,真是想不通。

探究问题:

1、刘梅为什么在夏天购买羽绒服?你是否有类似的生活体验?

2、刘星说:“现在涨价为什么还买这么多东西?我让您给我

买个笔记本电脑、MP4,却非要等降价再买。”你能给他解释一下么?

3、“猪肉价格一涨,买鸡蛋的、买牛肉的人都多了。”为什么呢?请举出生活中其他的例子。

(学生针对每一个探究问题分组讨论、分析)(略)

总结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材第15页)

①一般规律(略)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略)

③人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要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略)

3、情景模拟二: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猪肉价格下降之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反响呢?让我们继续来关注《家有儿女》,倾听来自生活的声音——《家有儿女之价格篇(续集)》。

人物:妈妈——刘梅儿子——刘星表舅——某养猪大户地点:客厅内

叮咚叮咚……

妈妈:来喽来喽。(热情地)哟,大表哥啊,快请进快请进。

刘星,快给你表舅倒水。表哥,你怎么有空来啊,听

说你在乡下养猪j雇人数钱都数不过来呢?

表舅:这倒是真的,我前些日子贷款办养猪场,银行的人在

帮我数贷款呢。

妈妈:哦。表哥,你这提的啥呀?我说你来就来吧,客气啥啊。

表舅:这是我自家的猪宰杀的肉。全国人民都知道你家没肉吃了,今天我特地给刘星带了一块,自己的肉,别客

气。

妈妈:我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刘星,快谢谢你大表舅。

儿子:(有些痛苦)啊,又是猪肉阿,最近猪肉价格一降,我妈这两天饭桌上没别的了,吃了我都快长猪毛

了我。

妈妈:你不是爱吃吗?让你一次吃个够。

表舅:都是让这猪肉闹得。我也是为猪肉来的。

妈妈:怎么回事啊?

表舅:这不前两年吧,看人家养猪赚钱,俺也养,结果猪肉价格跌到底了,没办法,俺赔了钱把猪都杀了卖了

吃了。这吃下去还没消化呢,猪肉价格那涨的…..(快

赶上火箭了。俺赶紧地贷款买猪建养猪场,心想这下

可赶上好时候了,这投进去的钱还没回来呢,猪肉价

格叉跌了。俺这回回养猪回回赔,把头都想成猪脑袋

了也想不明白。你家老夏是大知识分子,帮俺想想主

意。

儿子:杀猪焉用宰牛刀,不就是个猪肉的事吗,我帮你想。妈妈:(严厉地)刘星,太人说正事呢,你别乱吹阿,小心闪

了舌头!

儿子:妈,我今年上高中了,好歹也算个……小知识分子吧,我正学习经济学理论呢,

学以致用嘛。

表舅:那是学问挺高的。俺就拜托你了。

探究问题:

1、猪肉为什么重新回到了家庭的餐桌?

学生分析:因为最近猪肉价格下降了。

2、近期猪肉价格为什么会下降?

学生分析:……

教师总结:当猪肉价格持续高涨时,养殖户的利益增加,在利益刺激下,生猪饲养量迅速增加,猪肉供给得到了保证,且供过于求,导致猪肉价格下跌。

(填图)猪肉价格上涨——农民盈利——扩大养殖规模——供过于求——猪肉价格下跌

3、前期猪肉价格为什么上涨?

学生分析:……

教师总结: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略)。

(填图)猪肉价格下跌——农民亏损——缩小养殖规模——供不应求——猪肉价格上涨

把这两个阶段联系起来可见:价格调节生产

教师:从价格对生产调节的这一过程,我们也可以发现,供求与价格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从而使价格呈现出一种波

动,这正是价值规律的体现。

(PPT展示漫画)①价格下跌,养猪户提刀杀猪,缩小规模;

②价格上涨,养猪户又开始扩大规模;

③结果价格又开始下跌了……

探究问题4:该养猪户为什么总是陷入困境?

学生分析:……

教师总结:该养猪户缺乏对价格的预测,对价格变动规律的把握。

疑问:面对价格的下降,该养殖户应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略)。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成本,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②注重猪的品种改良,提高猪肉的品质,适应市场的需要。

总结二: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教材第16页)。

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分配。

课堂小结(略)

4、刀锋小试——知行合一

PPT展示例子:有这样一户普通的三口之家,父亲、母亲是普通工人,每月收入来自工资,父亲800元,母亲760元。女儿在高中读书,是父母的骄傲和希望。

在每月的收支计划中,有400元的储蓄是雷打不动的,因为这是为女儿将来的大学教育,以及应付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所作的准备。另外高中教育的学杂费、书籍资料费分摊到

每月大约225元。每月孝敬老人大约100元。剩下的835元,要保证全家人一个月正常的生活,特别是要保证女儿身体成长和脑力消耗的营养需要,父母精打细算,安排如下:

每月支出总计大约840元,日子过得虽不宽裕,也还尚可,但突如其来的涨价,打乱了他们脆弱的日常收支平衡。

涨价后每月多支出约160元。这多出来的160元的支出可愁坏了父母,如果你是这家女儿,你来为父母提出几条合理的消费建议,并阐明你的理由。

(学生发言):……

通过以上我们对生活的体验和参与,结合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

二、案例分析

这节课的讲解主要分为三个模块,一是通过对生活的调查,进入新课;二是通过模拟《家有儿女之价格篇》的情景,学习新课;三是通过生活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新课。这三模块遵循学生的学习思维,循序渐进。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开始,可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设计和运用得好,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导入上,教师开展了来自经济生活的调查,使学生在进教室之前就已经进入了课堂,这一设计紧密联系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

他们在讨论时有话可说,营造了“课始激情情即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全身心投入新课的学习之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济生活》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现象生活化,让学生通过模拟体验的方式进行感受,把看似深奥的经济原理具体化、生活化,使得学生更易吸收和消化。在新课的讲解中,教师大胆摒弃了教师讲、教师写、教师评一条龙的传统教学方式,巧用喜剧片《家有儿女》中的片段,让学生把熟悉的电视剧情在班级重演,使学生生临其境,在角色的扮演中领悟课本知识。在此阶段,笔者认为有以下亮点:

第一、情景“精”选,模拟体验。在情景的选择上,教师不是在作秀,走过场,而是精挑细选,选取学生熟知又与教材紧密联系,且幽默感十足的剧情,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让课堂氛围瞬间达到高潮,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整个剧情表演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观众,充分彰显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

第二,生生互动,审视生活。剧情结束,师生意犹未尽,及时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这一过程,让学生学会了思考身边的经济现象,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了学生思考、团结、合作的能力。

第三,师生互动,激学导思。经过上一环节的激烈探讨,各小组代表陈述观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层层设疑,引

生深入,在一问一答中进一步打开学生思维,回归教材,建筑知识体系。打破了常规性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在无数个问题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让人印象深刻。

知识是死的,学生是活的,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本节课中,教师没有因为知识讲解的完成为课堂划上句号,而是现学现用,及时提出案例,在学生的探讨下解决疑惑,对巩固课堂知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笔者认为,这是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的一节成功的课。(1)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法:借助生活中的有关价格变动的影响的案例,设置情景,导入问题,层层设疑深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体会团结、合作的力量。(2)体验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模拟电视剧情,使学生在生动、幽默的课堂环境下,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表演能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思考。(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对案例乃至对生活进行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明确我们都是经济生活的参与者,经济生活的学习就在身边,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用经济生活的原理解答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的现象的能力。

三、案例反思

听一堂好课,胜读十年圣贤书。《价格变动的影响》的授课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把握和贯彻程度,让我深感惭愧,同时,受益匪浅。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落实新课改理念,就必须改思想,在心里真正接受课改,而不是“穿新鞋,走老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习、运用新课改的学生。

(一)吃透新课标,牢固树立课改意识,将新课改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

熟知教材,却不拘泥于课本,新课改理念下的合作探究活动应该是符合学生实际,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素材,这才是新课改真正所需的,才能达到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比着教材教,既结合教材更注重与生活的联系,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提高。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学生的内驱力至关重要,以学生为主体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行为都是事与愿违的。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永远是外因,学生才是内因,是关键。所以,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是才是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

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

要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善于挖掘教师自身的创新潜能,做创造型的教师。创新情景模式,采用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方法,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学生在小组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及目标,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为了完成共同任务学生之间互动性极大,在提高学业成绩的同时也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其交际技能。

(四)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判断教学效果不应以学生记了多少为标准,不能把现代教学变成古代八股文式教学。学即是为了用,所以在教材讲解完成后,还应有相应的案例检测学生的掌握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方能凸显新课改目标,实现素质教育教学。

(五)巧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政治课要能吸引学生,令学生向往,就必须借助现代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以多媒体为代表的教学方法就能轻易做到这一点。多媒体教学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为学生主体提供文本、语音、图像、视频等资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有效地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改理念的形成、贯彻、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不断探究、摸索的过程。作为政治教师,我们一定要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出一条开放型、多元型的教改思路,构筑起全方位的教学格局,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让学生真正适应未来。

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题目:<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例 作者:兵强 单位:谯城区大寺中学 指导教师:传义田书玖 形式: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精神,要求改变以往教学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和应试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不良倾向,强调课程改革要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注重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的获取知识。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知识的建构主体。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让每位学生都能从教学过程中受到知识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熏,学会交流与合作。 二、教材分析 “树立正确的消费面观”,有两目容。 第一目“消费心理面面观”,重点析四种主要的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对每一种消费心理,教材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介

绍每种消费心理的表现,二是对它进行科学的评价。这两方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第二目“做理智的消费者”,主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教材引入理性消费要浅行的若干原则。主要有四点。 一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首先,要保证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消费者要把当前和未来的收入综合考虑,作出合乎自身状况的消费计划。另外,过分抑制消费并不可取,说明适度消费的重要性。 二是“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教材首先教育学生在消费中要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其次,针对学生容易凭一时冲动而购物,教育学生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还有一重要的思想教育点,即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使消费结构合理化。 三是“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其核心问题是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做到可持续消费。通过“5R”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观念。 四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是重要的教育点。教材教育学生,勤俭节约、艰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 (精选范文)

高中政治导学案例——《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高中政治导学案例---李月奎 (一)导入(2分钟) 教材分析 本框是高一《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内容,本课内容由三目构成,第一目: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第二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第三目: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本课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通过对三项政治制度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程度,本课时内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学好本课时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并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 学情分析 这届高一的学生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欲望,有很好的合作意识,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社会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比较敏感并且比较感兴趣,。但是政治生活模块部分知识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点远,高一的学生政治生活的知识还比较欠缺,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有些理论问题较难解释他们所接触的实践问题,很多学生往往产生困惑。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做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来设计和展开课堂教学,将生活主题和学科知识较好地结合。 (二)自学与讨论结合(15分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2、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 (三)议(6分钟)

高中历史教学叙事实例 文档

高中历史教学叙事实例 高二历史组温宝婷 可以看一则案例:“辛亥革命” 课程导入:利用天安门广场节日所放的孙中山画像,提问为什么给予孙中山如此高的地位? 课程过程:将整课分为三部分:了解(基础)、理解(加深)、见解(新) 第一部分----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以学生课前准备,课堂阅读提问为方式。让学生系统的知晓辛亥革命的五个方面的基本知识: ①条件(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军事) ②爆发(武昌起义----各地响应) ③成果(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④结果(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⑤性质和意义 第二部分----理解:学生分小组,课前查阅资料作好准备,上课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介绍三个问题: ①辛亥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武昌? ②《临时约法》体现西方资产阶级的哪些政治观? ③袁世凯为什么能篡夺革命果实? 第三部分----见解:方式与第二部分相同,解决三个问题: ①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②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 ③如果你生活在当时,你会提出怎样的救国方案? 这节课完全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重点、难点的讲解清楚、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引发,学习能动性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和合作学习的态度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要在一堂课上解决这些问题,时间是否仓促? 5、高考方案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常说高考从高一抓起。课程的难度、讲解的深度以及上课的具体过程受高考方式的影响极大,但目前高考方案及其细节不明,如何把握?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第二、实施策略。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是,目前历史教育仍存在着大量的“满堂灌”或“变相满堂灌”现象,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领课堂。教师只是为让学生听懂而“教”,学生更是在拼命为听懂教师的教而“学”,教师在教学中属于主动的主体,而学生则为被动的客体,故此,我们要及时地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变“教”为“导”,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历史有可学性。如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就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引发学生探求创新的欲望,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入“设境--探究--分析--发现--解决”的主动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当然还有发现法、演示法、分组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如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案例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关注新课标】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的第二框。本框内容包括三目,第一目“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主要是通过介绍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特点来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第一个表现: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第二目“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主要说明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第二个表现: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第三目“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这是讲个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它们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从而引出能够吸收各民族文化中优秀成分的包容性,这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最后落脚点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力量,让同学有一个情感

上的升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理解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感受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2、能力目标 提炼、解读“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之骄傲民族之瑰宝”等有效信息的能力。 培养整合教学资源、综合分析产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原因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特别是联系生活中、身边的事例来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中华文化、社会主义祖国和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力量。 【教学难点】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学设计理念] 针对学生的学情以及本课的实际内容,本课采取“情境——质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所谓“情境——质疑”教学模式,即:创设出与教材理论相关事实情境,从感性直观的事例中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看书思考,讨论质疑,总结归纳出正确的答案。其基本程序如下: 教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启发提示——指导归纳、拓展思路 主程序:展示情景——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归纳延伸、实际运用 学生:感知情境——思考问题——讨论质疑——整理观点、举一反[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教学案例:高中政治课堂案例教学

高中政治课堂案例教学 1.教师备课 1.1按课程标准备好要点 备课要把握好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不仅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学的依据。教材只是教育教学的一种资料参考,所以可根据课标要求进行有效处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难易结合,繁简相适,这样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并熟悉相关要点。 1.2按课程标准备好案例 作为当代高中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了,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的都是为了学以致用,运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硬道理。所以要按照课程知识点标准,备好社会生活现象、时事政治等相关案例,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知识涵盖点进行讨论分析,起到促进和强化学习一门学科的作用。所谓,知国事、知时事,政治知识可以分析时事,理论可以指导处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这才是目的,所以,准备案例的标准在于把握好知识的涉及点。 1.3了解学生,深化教学 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学生才是核心环节,求学需要方法,授道更需要技巧,“因材施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典范盛举。因此,备课除了受纳的准备,更要了

解学生的情况,把学生的经验、视野作为课堂资源,整合进行教学活动,使课堂收益更高效,只是吸纳更精进。 2.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关键 教学是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忽略了师生在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建构,硬性的灌输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学生是发展的未来,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如果把未来变成“容器”,那么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还从何而来,创新能力和水平就更不可能有所突破了。正如,一个人的思想始终属于单一的思想,而一个人的思想加上一个人的思想那就是无穷个思想。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讨论方式,这才是富有成效的教学利器,才会成为取得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思想的保障,师生的角色意识决定了师生的课堂行为,进而决定了课堂中师生的交流模式。传道、授业、解惑固然重要,教学相长更是现在教学中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的角色是探究者、对话者和构建者。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从被动的说教灌输中走出来,从而走进创新的海洋。其次,注重讨论问题的方法和发言模式,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性讨论,会使一些思想活跃的学生掩盖了沉默少言学生的发言,所以以少汇编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主动的主体比成为被动的客体更有实效。 3.对于案例教学的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一、教学目标设计 本案例出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Ⅲ),本课的内容标准及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内容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老子、孔子的重要思想主张;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董仲舒对儒学改造的主要表现。 理解:“道”和“仁”的含义;“天人感应”;董仲舒新儒学。 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意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归纳: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的演变。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了解各学派思想主张,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差异;通过儒学地位的变化,分析政治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史上这一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形成尊崇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以及儒学在汉代的发展。中国思想的源头起自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大都能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最初的萌芽。当时的“百家争鸣”也对思想的创新与活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正是这种局面导致了中国思想史黄金时代的形成。所以,对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别是儒、道、法、墨等主要几派的思想以及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思想家要有了解,对于西汉以后儒学的发展要有所知晓。 本课的难点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和新儒学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活跃、最辉煌的时期之一。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文化、民族性格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教师要引导学生给予分析和认识。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到汉代已不复存在,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逐渐成为主导思想,特别是汉武帝时,由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朝廷采纳,此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讲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百家争鸣、董仲舒新儒学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较为全面地叙写了春秋战国至西汉武帝时儒学兴起,发展,“坑儒”,独尊的经历。 1老子和孔子的思想 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老子的思想。老子把“道”当作万事万物的本体,它是超时空的存在,是永远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老子思想中的精华是它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这就是他认为世间万物都包含着对立面的统一,对立双方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紊乱,礼乐崩坏,他消极悲观,提出了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显然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 作为哲学思想的“仁”,内容非常宽泛。孔子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首开私人讲学之风,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被奉为圭臬,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看来,多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合,闪烁着科学的光芒。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 (2)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启动四年了。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观念,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应该如何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孛中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并付诸实践?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下面,结合对几个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谈一谈我校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改理念的认识和体验,以期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案例分析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一)案例: 教学流程:消费心理——心理篇;做理智的消费者——评析篇;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实践篇 教学过程 消费心理——心理篇 导入:消费心理测试: 师:假如你将来工作之后需要购买手机,你会选择用什么样的: A、无所谓,用什么样的都可以 B、外观精美,款式独特,与众不同的 C、只挑贵的,可以拿来攀比的 D、功能齐全,质量有保证,价格适宜的 测试结果:A 从众心理 B 求异心理 C 攀比心理 D 求实心理 消费心理调查:统计学生选择的结果(略)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在学案上面迅速归纳出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评价(利弊两方面)、态度,时间为两分钟。 投影:展示学生填写表格的内容(略) 如何去对待?(略) 做理智的消费者——评析篇

师:“月光族”大家听说过吗?(略) 探究活动:消费理财 师:假如你是“月光族”的理财顾问,你应如何建议他们进行科学合理消费?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略) 问题一: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略) 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现在国家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那是因为在实际消费中浪费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请看这下列图片:大家看见过这样的画面吗?是发生在哪里的呢? 生:(略) 师,对,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有的同学也许还曾经经历过,下面老师想和大家做一道计算题,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全国13亿人,一年会浪费多少吨粮食? 生:65万吨。 数据展示:我国13亿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1/4。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 问题二: 师:(1)上面的图片和材料启示我们在消费过程中应践行什么样的原则? 生(略)。 师(2)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生:从个人:国家:社会三个角度分析(略) 4、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师: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经济发展要与人口、环境资源相协调。它对我们的消费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生(略)。 问题三: 师:什么是绿色消费?其核心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是什么) 热点分析:国务办公厅08年1月8日发出《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做出了回应: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生:(略)。 师: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为什么) 生:(略)。 师:怎样才能做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怎么做) 生: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方面回答。 国家: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市场监管 企业:执行国家标准、保护消费者利益、社会责任感、废弃产品的处理、循环经济 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节约消费、循环利用 板书设计:学生进行板书设计(略) 课堂小结:(略) 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实践篇: 师:深入社会(校园),联系实际,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中学生消费

高中政治趣味教学案例-生活与哲学

高中政治趣味教学案例-生活与哲学 “一材两用”趣味教学案例六则 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故事、寓言、童话包含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和哲学道理,把它们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而且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分粥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这一大桶粥天天都不够分。刚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结果一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能吃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决定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让他给大家分粥。开始有人就挖空心思地去讨好、贿赂分粥的人,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又组成三人分粥委员会及四人评选委员会,还是互相攻击、扯皮,当粥吃到嘴里时已成凉的了。最后,又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端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分粥人吃到最少的,大家都尽量分得平均些。这样以来,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社会风气。分配制度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即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兼顾社会公平,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从哲学角度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这要求我们要注意优化结构,理顺体制。"轮流分粥,但分粥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自己才能端剩下的一碗"是理顺的体制,是量变。"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二、吃蛋原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这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对于这户人家来说,可有三种消费方案:一是坚持一天吃一个蛋一一收支平衡。二是把鸡杀了吃掉一一透支。三是坚持在一段时期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鸡,4只公鸡,过上些日子,这家人一天可吃5个蛋,遇上特殊的日子,还可以杀只公鸡改善一下生活。如果主人这样坚持下去,那么消费水平便会不断提高,积累也会越来越多。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上述例子在经济学中被称作"吃蛋原理",这一原理反映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积累和消费是对立统一的。积累主要是扩大再生产,消费主要是满足个人、家庭和公共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 叙永县教研室吴红卫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启动四年了。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观念,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应该如何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孛中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并付诸实践?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下面,结合对几个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谈一谈我县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改理念的认识和体验,以期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案例分析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一)案例: 教学流程:消费心理——心理篇; 做理智的消费者——评析篇; 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实践篇 教学过程 消费心理——心理篇 导入:消费心理测试: 师:假如你将来工作之后需要购买手机,你会选择用什么样的: A、无所谓,用什么样的都可以 B、外观精美,款式独特,与众不同的 C、只挑贵的,可以拿来攀比的 D、功能齐全,质量有保证,价格适宜的

测试结果:A、从众心理 B 、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消费心理调查:统计学生选择的结果(略)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在学案上面迅速归纳出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评价(利弊两方面)、态度(时间为两分钟。 投影:展示学生填写表格的内容(略) 师:点评(略) 师:下面我们一同来分析这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我们对它们的评价如何?以及如何去对待?(略) 做理智的消费者——评析篇 师:“月光族”大家听说过吗?(略) 探究活动:消费理财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第一节《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鸦片战争前夕世界形势及清政府的腐朽没落统治;鸦片走私;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时空过程;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2.能力培养 ①通过鸦片战争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③通过鸦片战争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以及阅读史料获取信息、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等。 3.德育目标 ①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腐败不堪之际,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为开辟海外市场进行全球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 ②通过讲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③通过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分析,教育学生奋发图强,为国家强大而读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 难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 课前准备 利用电脑制作动态鸦片战争示意图,虎门硝烟电影录像片段、鸦片战争相关历史图片。

学生:组织学生做好预习。如: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或“导学式”教学法,课前可将预习提纲和课上重点讨论的问题印发给学生,适时布置学生进行预习。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是高中学段第一节历史课,教学设计的基点在于贯彻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的基本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与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鸦片战争的重点和基本的历史知识,开始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近代中国国情和人文精神的思想教育。 2.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应从起始年级抓起。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要紧密结合高一学生的学段和年龄特点,开始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历史思维能力训练,使学生在掌握重点历史知识的同时,使历史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3.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以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问题式”和“双主导学”(导学式)教学模式和思路,在教师恰当的主导作用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前预习、课中自学阅读、质疑答疑、分组讨论、检测练习等形式,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等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基本能力。 4.在教学媒体手段上,本节教学设计适时播放影视录像片段、鸦片战争演示战争进程示意图、介绍相应历史资料,借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以及适度增加信息量。 【课堂实录】 (多媒体课件画外音导入)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岁月。 在那时,千年的中华帝国,连同它光辉灿烂的文明被 一场外来的血与火打败了,中华民族开始沦落为殖民 地、半殖民地。中英两国远隔万里,为什么会在19世纪的上半叶 发生了一场血与火的较量呢?首先,我们一起来听一个

乡土历史教学案例——以《商鞅变法》一课为例

乡土历史教学案例——以《商鞅变法》一课为例 丹凤中学历史组赵媛 乡土历史是乡土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的素材,因此,切实搞好乡土历史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乡土历史”,顾名思义,它是指家乡或故乡的历史,其范围是可大可小的。大而言之,是指本市、本省以至邻省的地区。小而言之,可指本村(屯)、本乡(镇)、本县(区)的历史。乡土历史资源是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课程资源,具有可探究性、真实感、亲切感等特点,对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运用,可以丰富历史教学,也可以增强老师和学生的情感素质。丹凤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旅游资源丰富,也为我们开展乡土历史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为此,结合丹凤县本土历史文化,从如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方面作一些探索。 关于乡土历史资源如何引入课堂进行历史教学,目前我们主要采取渗透式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到解放战争时可以让学生联系我县的烈士陵园去思考拿着落后武器、穿着草鞋的革命先烈何以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战胜“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部队。在讲解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也可引入创建于清末时期(1911年)丹凤县的葡萄酒厂,进一步理解清末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葡萄酒厂创办的政策性因素。在讲解古代和近代中国商业发展时可引入丹凤县的船帮会馆和马帮会馆,因为在陇海铁路未通之前,龙驹寨(今丹凤县)自古是“北通秦晋,南接吴楚”的交通要道,东路贷物沿长江入汉江逆水而上至龙驹寨镇,然后由北向西驮运分散至西安、甘肃,北经洛南转运至潼关、山西等地,所以旧有水旱码头称誉。在讲解近现代以来物质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去回顾丹凤县的老街道和棣花的清风街,遥想当年人民的市民生活,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丹凤也有了自己的天主教堂及众多教徒。在讲解充满魅力的书画与戏曲艺术时可以让学生去四皓墓参观里面的碑文,这些古诗词文与历史文物、书法雕刻艺术融通一体。让学生真切的去感受书法的魅力。而关于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重大变化,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身边的历史,去找老照片或者向周围的老者了解我们的服饰变化,文化大革命和人民公社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变化。在过年的社火表演中也可近距离感受土生土长的商洛花鼓艺术。 选修教材第二单元《商鞅变法》一课为为进行乡土历史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课例,因为丹凤县古城村就是商鞅的封邑。商鞅封邑在今丹凤县城西2.5公里处的古城村,建于秦孝公十一年(公元前351年),为商於古道之中心。秦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年),卫鞅计擒魏公子卯,大破魏军,遂封于商城,号商君。由于卫鞅封于商,遂使当地成为变法之首善地区,“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后商县、商洛县治亦均在古城。对于高二文科的学生来说,商鞅的结局、商鞅变法的作用,已经很熟悉,虽接受了有关商鞅变法的一些观点,但又没有对其进行过深入的思考。 1、关于商鞅之死。让学生看课本了解商鞅之死的原因和过程,然后提问,商鞅之死的原因,真如教材所说,就是因为旧贵族的反对吗?让学生穿越到商鞅变法时期,想象自己作为商鞅封邑的古城人,若商鞅被通缉时请求你收留他,你会收留它吗?学生的回答惊人地一致“不会”,理由是此时商鞅已是戴罪之身,收留他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还会连累其他邻家。在问及“关于商鞅之死,你有什么感觉?”时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有同学答:“真可惜!要不是商鞅,我哪里能从一个农民变成一个将军呢?”有同学答:“他怎么不早点死啊!我就是到街道倒了个垃圾就被砍去了左手,落下一辈子的残疾。”有同学回答“都怪这个家伙,本来我就要继任我爹的位子了,谁知道他还搞个军功授爵,我还得在部队里面吃

人教新课标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学案例一则》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教学案例一则 ──政治课一次探究问题学习中的发现 1.问题的发现 在一次预习作业中,我布置了一道新课标实验教材必修1第三课的探究问题。题目给 出了两段材料。 材料一: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以蜜蜂作比喻,说在蜜蜂的“社会”里,奢侈之风盛行时,各行各业都兴旺;当节俭之风代替奢侈之风后,“社会”反而衰落了。由此他得出结论 ──个人的奢侈会推动社会的繁荣。 材料二:我国有句古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问题:你怎样看待这两种消费观念?试加以分析。 结合书上的内容,本来我想学生们会回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不要过度消费,也不要过度节俭。”但没想到,学生回答上来的答案和教参上的答案大相径庭。有的说:的确,奢侈可以带动消费,促进社会发展。有的说:奢侈一定会产生罪恶吗?我看不一定,所以我国的古语说得不对。答案各有不同,同学们都写出了自己的理由,反而回答“适度消费”的 极少。 我一方面为同学们积极动脑而感到高兴,同时也对如此众多的答案一时有些无所适从。 同学们说的理由对吗?为什么这么说?他们是怎么分析的?怎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呢? 我将一些认为有价值的答案摘录了下来,准备在课堂上讨论这道题。 2.问题的解决 课上我将这道探究题提出,把这道题的问题分成两部分,首先问这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观点,并且要求学生尽量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观点。 同学们很快有了答案。学生甲说:“第一段说奢侈有好处,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第二段说奢侈不好,会产生恶,节俭才是良好的品德。” 我见大家都看懂了这两段材料,于是我问:“那你们觉得这两段话哪个对?”同学们纷纷讨论,发表意见。有的说,“第一段对,奢侈好。”有的说,“第二段对,奢侈不好,节俭好。”……我见大家的意见不统一,便对同学们说:“请说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学生乙说:“两段话都太偏激了,过度的奢侈和过度的节俭都不好。过于奢侈会使人太安逸、懒惰,过于节俭不利于促进消费和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所以要适度消费才好。”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反思(1)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反思 -----浅谈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种途径 爱因斯坦以前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在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学是一项表面枯燥单调,内涵却极其丰富的工作,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活跃课堂,就成了课堂教学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作为一名年轻的政治老师,我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以下几点体会。 老师:可敬、可亲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始终处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只有老师可亲可敬,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如果老师态度冷漠,知识浅薄,既不可亲,又不可敬,那么,学生必然心灰意冷,对学习推动兴趣。所以,老师上课必须做到可亲可敬。 首先,老师要可亲。上课要对学生充满激情,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亲切自然,不可冷冰冰,板起面孔。学会关心学生,随时注意观察把握学生的接受水平,反应情况,为学生释疑解难,不可不顾学生,一味讲课。课堂提问,老师要循循善诱;多肯定,耐心协助他们把问题弄通弄懂;最大限度地少用处罚。课堂上,老师切忌以冷嘲热讽的方式对待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课堂纪律,老师应尽量采取暗示方式,如提问,适当提升语速或语调,使学生自觉理解错误,改正错误,不可粗声暴气,动辄当众训斥,这样,只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学生失去对课程的兴趣。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有活敢说,有疑敢问,要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允许和鼓励学生和老师争论、探讨问题。如针对高三毕业班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关系不融洽,我采取了一个小计谋。某天上课,我准备了一盒泡泡糖,并带入教室,同学们目瞪口呆地望着我,我说,谁答对了一个问题奖一粒糖,谁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奖五粒糖,谁发现了我的错误奖十粒糖,顿时教室里一阵哗然。事实上,那堂课很成功,学生的积极性很快就调动起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要可敬。老师上课教学基本功要扎实。要口齿清楚,语言准确、简炼、生动、形象,仪态大方,表情手势得当。字迹工整。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如政治教学中相关的天文、地理、社会生活、时事热点等。要讲求教学的方法艺术,教学要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启发得当,举例典型,形式新颖。此外,老师还应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古代科技案例—“四大发明”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古代科技案例—“四大发明” 笔者按:今日观看日全食有感于科技的力量和大自然的奥秘。中国古代科技辉煌的标志当数四大发明,那就写一篇在科技史教学中适切处理“科技、历史、人文”关系的体验性或反思性案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如何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这一观念,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我们如何落实课标有关知识呢?我认真钻研了课程标准,研究了“三维目标”,通俗讲就是“科技史实--历史视角--人文关怀”的三个目标。我如何让学生体会既在身边有很久远的科技呢,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回顾历史』◆ 【四大发明---基础知识】 首先,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高升华。 【四大发明---地位重要】 在课堂上在谈到四大发明的积极地位时,出乎意料的一个学生向我和全班同学发难。 唐朝末年,火药就用于了战争,之后“热战”时代就来了。火药,带来了战火和战祸。火药的传播就传播了战祸,加重了百姓的灾祸。 一时间,同学们七嘴八舌,有同学认为有道理。很明显,这位同学的认识是偏激了点。怎么给他纠正呢,我急速思考着。 (这是锻炼学生辩证思维的绝好机会,我怎么会放过呢。思维偏激的症结是只看到了“火药的消极”,我没有正面反驳,而是迂回了一下,从消极中挖掘积极因素,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我的回应: 战争根源不在于火药,即使没有火药也会有战争。白刃战不也很残酷吗。 火药的作用主要看是谁用来干什么,用于谁。如果战争中是先进阶级用于落后阶级,正义者用于侵略者;如果火药用来开采修路,从这个角度讲,消极吗!【四大发明---走出中国,影响世界】 材料一: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教师资格证《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能力。 2.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领会其蕴涵的课程设计思想与方法,具有思想政治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教学建议,领会其蕴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理念,具有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4.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评价建议,把握其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与标准,具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 (一)学科知识 1.掌握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学、法学、伦理学等课程的主要内容。 2.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政治课程理念解读、分析、评价思想政治教材,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以及有关学科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相关热点问题,具有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理论知识 1.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其课程设计思想。 2.掌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课程形态、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实施要求。 3.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各模块目标定位和教材的基本内容、体例结构及其呈现方式,能够正确地解读和处理教材。 4.运用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蕴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1)

洋务运动与师生的思考 泸县九中程宏 【案例背景】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范式。如何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学会知识,又要提高他们的能力,还要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等,所以感觉到很难。但最近的一次上课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过程】 高中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部分知识历来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在这部分知识里,涉及面很广,特别是涉及到洋务运动的内容,有地主阶级中的两大派洋务派和顽固派,有两大工业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有两大性质的企业封建性官僚企业和具有民族资本主义的性质的企业,有对洋务派学习西方所产生影响的两大评价等等。所以内容很多,而且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是一块比较难处理的部分。 为此我在备课的时候创设一些问题情景,比如针对评价洋务运动,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讨论赛:甲午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道路,那么是否意味着洋务运动学习西方错了呢?通过讨论,让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进一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历史:假如你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清朝官员,为了达到自救目的,你将会怎样做?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到教室,我按照预定的教学模式开始讲课。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部分内容,本节内容比较复杂,经济术语多,专业性强,大家先大致浏览全文,找出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有哪些表现,进一步思考导致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有哪些,变动对中国产生了那些影响等。 生:开始认真的看书,归纳学生的思维也在跟着老师的思路有序的运转着。前两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到最后谈到影响的时候,学生的兴趣也非常高,争先恐后的谈着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和评价时,我建议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师:进行归纳总结课堂气氛很活跃在总结时,我说:“不错,归纳的很好。” 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前景是一片光明啊。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使洋务运动走向失败,而甲午战争的惨败就标志着洋务运动走向破产,甲午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道路。 生:正要进行分组讨论时,一个学生冷不丁冒出一句话:“老师,我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甲午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呢?” 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哗的也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都在小声嘀咕:就是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有点突然,因为这个知识点涉及到必修一的一部分内容,而且也不是今天讲课的重点,怎么办?说实在的,我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做充分的备课和思考,但看到学生的热情很高,好像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再继续下面的问题了。我呢,当然不能扫了学生的兴,而且掌握了这一点,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特别是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而且联系现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为什么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学的过程中应该怎么样学,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是如何崛起的,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等等。想到这儿,我的思路也打开了,于是我对学生说:“那我们先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们个个表情严肃,90以后出生的孩子已经不懂得民族的屈辱了,他们想的,做的,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莆田四中政治组郑炜燕 在我国的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与实践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如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还是停留在实验阶段,未能象多媒体技术一样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推广和运用。在网络环境下开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到底能否行得通?优点何在?推广这一教学模式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带着这些疑问,本人在所在学校进行了一次利用网络教室开展政治课教学的尝试,并形成了一点点体会,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商榷。 本人首先通过访谈调查的方式对所任教的两个教学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了比较,选择了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平时课堂表现较为活跃的高二(27)班(文科班)进行了教学实验。这一批学生在高一年级时在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上掌握了初步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教学实验的课题为高二哲学常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选择这一课题主要考虑到这与当今中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问题紧密相关。 为了能在达到本课题教学目标要求的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功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我决定采用网络探究学习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一、教学实验活动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网络来查找资源,主要是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3、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通过活动自己归纳出衡量价值观的最高标准和具体标准。 4、帮助学生运用网络环境作合作探究,自行(或与他人合作)研究当今社会特别是中学生中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并能根据已有知道进行合理的评价,运用计算机技术,制作一个演示文稿或网页,与他人进行交流。 二、课堂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一)学生方面的准备 1、告知学生本课题相关的任务。安排在网络教室的座位、对学生进行教学分组等。 2、选择几位熟悉幻灯片或网站制作的同学,在小组合作中起技术骨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