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戏曲欣赏】京剧经典:097《徐九经升官记》{二版}

【戏曲欣赏】京剧经典:097《徐九经升官记》{二版}

【戏曲欣赏】京剧经典:097《徐九经升官记》{二版}
【戏曲欣赏】京剧经典:097《徐九经升官记》{二版}

【戏曲欣赏】京剧经典:097《徐九经升官记》{二版}

雨中笠翁欢迎光临

雨中笠翁欢迎您!更多精彩请您欣赏:收藏分类100大项800余子项,主要有:影音曲舞、宗教神学、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植物动物、美女靓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异域风情、书画旅游、花鸟鱼宠、娱乐八卦、幽默搞笑、人生哲学、职场创业、饮食文化、体育武术、医疗救护、养生保健。百科常识、悬疑揭密、政治军事历史、奇闻异事、空间美化、朗诵经典、音乐音画、戏剧舞蹈、曲艺小品、美图雷照、怀旧、文化、读书、博览、影视、等内容谢谢光临

京剧经典:097《徐九经升官记》

嬉笑怒骂皆成戏——京剧《徐九经升官记》赏析

本文题录:

一.剧情故事二.引人入胜的情节三.美与丑的对比映衬四.良心与私心的较量

五.徐九经的大智慧六.“当官难”试析七.喜剧特色的语言七.结语

这里说的是由湖北省京剧院演出,北京电影制片厂、湖北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的《徐九经升官记》【1】。编剧郭大宇、习志淦。导演余笑予。朱世慧饰演徐九经、李春芳饰演李倩娘。

一.剧情故事斜嘴、歪脖、高低肩,五官不正,四肢不匀的徐九经,可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九年前进京赶考,本应是个状元。却被安国侯刘文炳以相貌不扬为由,贬到玉田做了七品知县。

并肩王府,正在热热闹闹地准备外甥尤金的婚礼。突然间,安国侯的义子刘钰,率众打进王府,抢走准新娘李倩娘。

王爷命大理寺捉拿凶犯,侯爷要大理寺严惩尤金。大理寺退状不理。再交刑部、吏部、都察院等,六部大臣都无人敢审此案。王爷想到安国侯的仇人徐九经,就保举他就任大理寺正卿,来审此案。徐九经奉命升官,不胜感概。(附录1)得知刘府急于完婚,必须设法阻止。徐九经说“今天不把李倩娘弄出来,就把老爷我弄进去。”手抱美酒一坛,以贺喜为名,闯进侯府。

先是用雄辩,驳倒了刘文炳对他的歧视。接着说要感恩,因为侯府一晚婚,这案子就不用他审了。侯爷替他交差、替

他挨骂,是大恩。导致推迟婚礼。

说“倩娘身在侯府,推迟婚礼也是完婚,不推迟婚礼也是完婚,下官不成了囚犯了吗?”促使刘交出倩娘。

说这让大理寺为难,诱使刘将倩娘交付大理寺。他逞心如意,却又说“早知如此就不该来送礼。”刘钰表现怀疑,他转身就走。促使对方,下定决心。但刘文炳告诫“老夫要亲自观审。若有半点差池。我要要儿的狗头”。(附录2)

徐九经造访王府,看了尤金的婚书,说这无济于事。“我明日了结此案,安国侯他要亲自观审。他说若不将倩娘断与刘钰,他要下官的脑袋。”问他:“难道你怕安国侯不成?”

他说:“手中若有尚方剑,我谁也不怕。”“王爷是万岁的叔叔,连尚方剑都请不来,还谈什么王家的威风。”巧赚尚方剑(附录3)

还不放心,先要审问李倩娘。这才知道:倩娘同刘钰自幼定亲。后来刘钰从军,多年无音信。倩娘侍奉的父母公婆,相继去世。她在祭奠公婆的墓前,被尤金看上并强抢进府,威逼成亲。自幼定亲的证人李石滚,恰好就是给徐九经送就来的李小二。当场相见证实。(附录4)

开审头天,王爷闻知了李倩娘刘钰自幼定的亲事实之后,威逼利诱徐九经必须把倩娘断与尤金。后来又派人送来了剧毒之药“仙鹤顶上红”。令他若不听话就服毒自尽。(附录5)

面对如此两难的局面,徐九经有个大段的抒情唱段“做官难”,极为精彩。(附录6)

他还想到,自己只有一死,否则就得把倩娘断给尤金。可他死了之后王府还会相逼,烈性女子李倩娘,也必有一死。书童的一句话:“与其两人都死,不如只死一个。”使他若有所思,随即哈哈大笑,如释重负。看来是计上心来了。(附录6)

开堂审案。王侯二人,占据主位。徐九经请出尚方剑,赶他们下台,正式升堂。

询问过证据、证人之后宣判“刘钰与倩娘定亲有人证在场。尤金与倩娘定亲有婚书在手。为此倩娘只有委身尤刘二家方能消灾避祸。本官判决:倩娘单日事刘钰,双日事尤金,同为二人之妻,逐日轮换。”

在遭到倩娘一阵痛骂之后,他表达了违心判案的缘由,表示自己“只得以死赎罪了。我死之后你,你就按日轮换吧。”

“徐大人,倩娘不愿受辱,我情愿一死。”

“你还是让我死吧。你就一心一意的轮换吧。”

争来争去,倩娘夺过药酒瓶,一饮而尽。很快就倒在地上。

徐九经:“来,把李倩娘一刀劈成两半,命尤刘二家各出银一万两,将倩娘大礼厚葬。”

刘钰:“大人哪,岂能将她刀劈两半。我家愿出双份银

两,以保我妻名节。”

金:“安葬钱两之事,与我无关。”“徐大人,这婚书乃是假的。”

徐九经:“假的?当堂具结。”

徐九经:”胆大尤金,伪造婚书抢夺人妻,重责四十。”“冲撞本官,再加四十,往死里打!”

外人都走了,取来解药。倩娘喝了,慢慢醒来。原来毒药早已换成了蒙汗药。徐九经巧计断破疑难案。成全一对美姻缘。(附录7)

最后徐九经高唱:“王法条条空自有,大人弄权小人愁。脱袍挂冠我去也,歪脖树下卖老酒。”弃官而走,回玉田县卖酒去了。(附录8)

二.引人入胜的情节这是一出讽刺喜剧,重在以故事情节取胜。

本剧剧本是依据张寿臣的一个单口相声《姚家井》的故事改编而成【2,3】。只是采用原作的主要情节,整个故事原创的成分很大。本剧相声的色彩极浓。一个个悬念与包袱,接连不断。

开场戏里的乌鸦叫,预示着什么?

刘钰抢亲,错误一方在他?

六个部门都推脱不审,表明什么?

王爷举荐侯爷的仇人出任大理寺正卿,是常理还是另有原因?

徐九经升官,是交了好运吗?

审倩娘后情节转折,复杂化,怎么了结?

面对鹤顶红,书童一句“与其两人都死,不如只死一个”,徐九经听后若有所思,哈哈大笑,这是为何?

开堂审案之初,徐九经说“神鬼都到,有戏好瞧”,吊起传中胃口。

倩娘倒地,刘钰追究,如何交代?

直到最后,这些包袱在全比解开。

整个故事,悬念迭起,引人入胜,使观众一直放心不下。

三.美与丑的对比映衬本剧将皇权专制体制下的官场丑恶现象,讽刺、鞭笞得淋漓尽致。其艺术特色是:美与丑的对比映照衬托。

王爷外表的冠冕堂皇、威风凛凛,与内在的极端自私、阴谋诡计,互相映衬。

尤金的文质彬彬与抢夺人妻的互相映衬。

王爷的奸诈与徐九经的正直之间的映衬。

尤其是徐九经的外表的五官不正,与内在的足智多谋、公正廉洁之间的映衬,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人性的美,重在内心。切莫因外表不雅而贬斥、抹杀一个好人。二是丑

中有美。当您从头看完本剧,回味起来,难道不觉得徐九经的外表、唱腔、舞蹈、表情等,也是很美的吗?

丑与美对立,可也有统一性。书法界就有一种“拙中见巧”的流派。其来源是明末清初的傅山的美学观点:“宁拙毋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真率无安排”。不管你是否喜欢,它自有它的价值。

中国戏曲里的丑角,就是丑中美的典型体现。朱世慧别具一格,开辟了“丑生”这一京剧艺术的全新行当。以丑角行当表演特色和技艺为基础,兼有小生的儒雅、老生的稳健,似生非生,似丑非丑,丑中有生,生中有丑。从徐九经开始,文丑除了插科打诨还可以有大段的唱腔,除了演经典小戏还可以驾驭整本大戏,除了塑造喜剧角色还可以演绎悲、喜、正剧人物【2】。

《徐九经升官记》已有京剧版、豫剧版、昆剧版、越剧版等多个版本。豫剧里的《七品芝麻官》、《伙夫县长》等类似的剧目,都很受关大观众喜爱。这表明“丑中美”的艺术,具有特殊的价值。

四.良心与私心的较量

徐九经九年前,遭到以貌取人的侯爷的贬斥,后来王爷举荐他升官,并以鹤顶红与高官厚禄威逼利诱。顺从王爷,

违心断案,与他的个人利益完全符合。而秉公而断,却有性命之忧。这种情况下,良心与私心展开了激烈的较量。电影手法用两个小人的争斗所做的展示,发人深省。在那种专制体制之下,私心占上风的情况,是常例。良心取胜的清官,是极少数的特例。惟其如此,更加难能可贵。中国历史里的清官群体,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是起到向前推动的作用的【5】。至今老百姓仍然呼唤难得一见的清官。

徐九经说的:'“白吃白喝,老百姓要骂娘的”,以及剧中展示的假婚书、官报私仇、勾心斗角等现象,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五.徐九经的大智慧

一开始就看出“把倩娘弄出来”这关键的一步棋。借送酒为名闯进侯府。对吹牛拍马说的回击、清白与座位的联系、“要是记恨就不送久了”、推迟交出倩娘自己成囚犯、侯爷挨骂、感恩酒,这一系列的应对都机智妥帖,恰到好处。巧赚尚方剑,正式升堂,促使倩娘喝下“毒酒”,都显示出高超的智慧。

对于这一疑难案件的判决,首先是审问李倩娘,弄清真相。而且每一步,都要取得证据,稳扎稳打。到最后出一奇招。先造成倩娘“服毒自尽”的现象。然后判决:“把李倩娘一刀劈成两半,命尤刘二家各出银一万两,将倩娘大礼厚

葬。”刘尤二人立即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

一个是:“大人哪,岂能将她刀劈两半。我家愿出双份银两,以保我妻名节。”

一个是:“安葬钱两之事,与我无关。这婚书乃是假的。”

“假的?当堂具结。”“重责四十。”

这给人的印象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现代语言说来,他用的是“心理测试”法。面对“已死的准新娘”和那个判决。两个当事人的回应判若水火、原形毕现。最后的处置,谁也挑不出毛病。

六.“当官难”试析

1. 从内容看

当官难的唱段,道出了个中的艰辛。“才高八斗我难做官。没有一副好五官。官管官,官被管。昧心官,良心官。清官,脏官,好官,坏官,升官,罢官,大官,小官。”最后是:“我劝世人莫做官。”

这里说的做官难,实际指的是凭良心做好官难。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制度,中国自秦朝以来实行的郡县制,所有官员都是自上而下任命的,层层节制。官员必须对任命他的上级官员个人负责,或者说忠于他。做官做事的准则,不是是非善恶,不是对老百姓是否有益,不是天地良心,而是忠于上

级官员。否则随时都可能有厄运降临。反过来说,不顾是非、良心,做糊涂官赃官,相对比较容易。忠于上级就行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写照。这种警示,至今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在宪政民主体制下面,各级负责的官员民主选举,加上依法执政,政务公开,权力制衡,舆论监督等,做凭良心明是非做个清官容易,做赃官就比较难了。

2. 唱腔

《当官难》一段,类似于西方歌剧中的咏叹调。其旋律之美,令人赞叹,且深刻展现了主人公徐九经丰富的内心世界,对徐九经这个人物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解析【3】。

一个字字从他口中唱来就有别于一般老生唱段的沉稳

苍劲,而是充满了跳跃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韵味,三十多句的大段唱腔脍炙人口,几十年来被观众传唱不已【2】。

3. 做工

除了唱腔精彩,徐九经特有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演也是这部戏的最大亮点。当徐九经郁郁不得志时,他以歪脖树自比,满脸落寞;当突然受到提拔时,他在歪脖树前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当得知真相被威逼恐吓时,惊得眉眼、嘴角一齐颤抖,“抖脸”绝技将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2】。整个戏中,朱世慧的做工都极为精到。

七.喜剧特色的语言

例如:

黄鼠狼放屁,他溜得不光彩。

今天不把李倩娘弄出来,就把老爷我弄进去。今天老爷就拼了这一顶乌纱,两榜进士,三品正卿,不把李倩娘弄出来,老子就不姓徐。(附录1)

侯爷千万不要生气,他爱怎么骂怎么骂,反正也听不见。明儿个多弄点洗澡水不就得了。(附录2)

只要有了尚方剑,我保那倩娘姓尤不姓刘。(附录3)

打破碗说碗,打破碟说碟,两码事。(附录4)

哈哈,撒谎看对谁。老爷在玉田县是有名的醉半仙。家家卖酒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36家全知道,什么金磙、银磙、铜磙、铁棍,单单不知一个李石磙。(附录4)

原来以为侯爷不是好东西,现在看来王爷才不是好东西。(附录6)

又谁知才高八斗我难做官。皆因爹娘没有为我生一副好五官。(附录6)

我若是顺从王爷做一个昧心官,阴曹地府躲不过阎王和判官。我若是成全了倩娘做一个良心官,怕的是刚做了大官

我又要罢官。(附录6)

神鬼都到,有戏好瞧。(附录7)

王爷侯爷,给万岁腾个地方。大吹大擂,老爷我重新升堂。(附录7)

今日断案违心愿,我一身清白全玩儿完。(附录7)

等等不多赘述,详阅附录。

七.结语本剧剧本,戏考网里没有。精彩唱词对白,根据观剧笔记整理,作为附录放在文末。以便与正文对照阅读。其本身也具有单独欣赏的价值。

附录-精彩唱词对白

1. 奉命升官

2. 智接李倩娘

3. 巧赚尚方剑

4. 先审李倩娘

5. 王爷的威逼

6. 慨叹做官难

7. 计断异难案

附录精彩唱词对白

经——徐九经,侯——安国侯,王——并肩王,妃——尤妃,钰——刘钰,金——尤金,

倩——李倩娘,童——书童,磙——李石磙,宦——王府太监。

1. 奉命升官

经:(唱)

御扎一道传圣命,万岁爷宣召我这相貌不扬,年岁不高,官职不大,资历不深,

不俗不凡,不亢不卑,鼎鼎大名,大名鼎鼎,鼎鼎大名的徐九经。

经:(唱)

九年前,在客场,笔似游龙,文章似锦

童:(唱)

本应当高中第一名。

经:(唱)

又谁知金殿上遇见了刘文秉,

他说我四体不匀称,五官不端正,歪脖犟颈不英俊,要做高官今生休想看来生。

童:(唱)

老爷您好比那擎天柱

经:(唱)

做了打狗棍,我好比灵官菩萨做了灶神。

今日里王爷保举我交上好运。

童:(唱)

也亏您廉明清正,兢兢业业九冬春。

经:

歪脖树

童:(唱)

分明栋梁材,冷落路旁栽。

为为何遭小看,皆因脖子歪。

经:(唱)

生就栋梁材,不怕路旁栽。

刮目再想看,脖子并不歪。

2. 智接李倩娘

经:(白)

今天不把李倩娘弄出来,就把老爷我弄进去。

今天老爷就拼了这一顶乌纱,两榜进士,三品正卿,不把李倩娘弄出来,老子就不姓徐。

经:(唱)

好一座威严的侯爷府,人未进门闻三呼。

一霎时我的心跳咚咚咚像打鼓,王命在身怎能犯犯迷糊。

定住了神,稳住了步,未进门先把气运足。(没座位)

经:(白)

啊侯爷,下官就这样站着讲话呀。

侯:(白)

你要怎样讲话?

经:(白)

下官不才可也是大理寺正卿,为何连冷板凳都没有一条呢?

侯:(白)

我这侯爷府乃是清白之地,焉有尔的座位?

经:(白)

侯爷言外之意,此时卑职有不清不白之说?

侯:(白)

你若不是欺上压下,吹牛拍马之徒,焉能青云直上就认大理寺正卿?

经:(白)

依侯爷之见,凡升官者,必是欺上压下,吹牛拍马之徒。

侯爷您也是靠这手爬上来的?

侯:(白)

什么,老夫文韬武略,有的是赫赫战功,才有今天。哼。经:(白)

我为官九载,廉明清正,才有今日升迁。

侯:(白)

你若不是并肩王保举,尔焉能如此?

经:(白)

九年前若非你安国侯见弃,下官何用等到如今?侯:(白)

莫非你还记恨老夫?

经:(白)

不才我若记恨,就不回来送酒了。

侯爷呀,下关今日前来送礼,侯爷不能以礼相待,

却在那里弄权显势,以大欺小,这才有些不清不白的。既然是不清不败之地,自然没有我这清白人的座位了。(蹲下)

侯:(白)

好一张利嘴!

经:(白)

心直口快您却不会见怪吧?(都笑)

侯:(白)

儿呀,与徐大人看座。

经:(白)

谢坐。

侯:(白)

徐大人,多谢你送来着贺喜之酒。

经:(白)

下关送来的,乃是谢恩之酒。

侯:(白)

我俩只有旧怨,何恩可讲?

经:(白)

侯爷对下官有天大的恩情,是那么回事儿。

尤金强娶一案,侯爷王爷是各持一方,我不得罪侯爷,就得罪王爷,

不得罪王爷就得罪侯爷。今日这小将军一晚婚,这案子我就不用审了。

在万岁面前你替我交差。在王爷面前,你替我免了难。

在众人面前,你替我挨了骂。这样大的恩情,我不谢您,我谢谁呢?

侯:(白)

老夫为人正直,谁敢骂我?

经:(白)

怎么?您还不知道哇?这刘钰抢亲一案,整个京师骂声一片,把您骂苦了。

侯:(白)

骂什么?

经:(白)

侯爷听了会生气,不说也好。

侯:(白)

一定要讲。

经:(白)

他们骂您不是东西。

侯:(白)

经:(白)

骂侯爷居官自傲专横独断。

还骂您哪(指钰),依仗着干爸爸,你无法无天。

侯爷千万不要生气,他爱怎么骂怎么骂,反正也听不见。明儿个儿媳到手不就得了。

侯:(白)

将儿子的婚礼暂拖几日,等你审完此案再行婚礼,你看如何?

经:(白)

哎呀呀,侯爷是个明白人。

倩娘身在侯府,推迟婚礼也是完婚,不推迟婚礼也是完婚,下关不成了囚犯了吗?

侯:(白)

你言下之意,是将倩娘撵出侯府不成。

我可没那么说。

侯:(白)

儿呀倩娘留在侯府,恐非正理呀。

徐大人,闻听你才华过人,请想个万全之策。

经:(白)

我才疏学浅,想不出来。这倩娘留在侯府不行。送到王府那更不行。

这真叫我大理寺……,为难那。

侯:(白)

大理寺,就将倩娘送交与你。

经:(白)

此案关系重大,下官官卑职小,下关我可管不了哇。侯:(白)

管。

经:(白)

早知如此就不该来送礼。

钰:(白)

他乃王府保举之人。倩娘交付于他,须防有诈。

经:(白)

还是少将军有见识。侯爷想不到的,你想得到。

这真是好人难做。告辞。

侯:(白)

谈京剧艺术论文(最新)

摘要:在文化快速流通和变更的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日益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近几十年来,戏曲艺术逐渐从市民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趋向边缘化。京剧也同样如此,但是当今京剧艺术的发展也涉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通过从京剧艺术表现手法、京剧伴奏乐器、京剧行当、京剧中的优秀人才等多方面多角度向大家介绍了我国国粹京剧,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特提出我国京剧改革发展的思路,希望国粹京剧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京剧;表现手法;重要作用;发展道路 京剧,又称“京戏”、“国剧”、“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可以说京剧集我国戏曲之大成,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充满了无限的艺术魅力。1790年,江南安徽戏班应召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从此在北京、天津安顿下来。经过十几年的演变,成为一个由徽剧、汉剧、昆曲、秦腔、京腔和民间曲艺综合而成的崭新剧种。它以西皮、二黄为主,字正腔圆,当时人们根据这一新兴剧种的唱腔,直呼其名为:西皮二黄。它于1840年前后形成于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素来有中国“国粹”的美誉之称。直至2010年11月16日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京剧简介 (一)京剧艺术表现手法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演唱,唱功中,行腔转调、发音吐字均有一定要求。“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做工包括手、眼、身、法、步,都是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京剧同时也借助外物来表现人物的情感,例如青衣的水袖:喜则舞袖;怒则掷袖;气恼时甩袖;羞愧则以袖掩面;惊呆则双手垂袖;向外抖袖表示抗拒;向内抖袖表示惶恐等等。同时,京剧艺术又讲究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炼含蓄。与此同时,京剧艺术中的舞蹈极讲究条理,“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八百万雄兵;一个圆场千百里;一支曲牌五更天”。反映了生活中的真实美感,京剧就是艺术的美来源于生活的体现。 (二)京剧伴奏乐器 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与管弦乐。其中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在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包括最隐秘的思想活动,都是通过舞蹈化的身

《戏曲欣赏》资料

《戏曲欣赏》学习资料 一、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一般指1898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前存在于中国音乐生活中的具有一定流传时间和民族特色的音乐,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 传统音乐是与新音乐、现代音乐相对而言的概念。 新音乐指20世纪初学堂乐歌产生以来,学习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创作的体现中国人思想情感的音乐,主要包括专业音乐作品和体现时代精神的革命音乐作品;现代音乐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习西方现代创作技法创作的音乐,主要包括活跃在国内外的华人音乐家创作的现代音乐作品。 二、戏曲艺术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音乐戏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表演、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我国的戏曲与希腊的悲、喜剧和印度的梵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戏曲以音乐为基本表现形式(声乐、器乐伴奏两部分)适应并体现戏剧性的要求,与戏剧表演密切配合。 三、戏曲音乐 继承集合了民间歌曲的抒情特征和说唱音乐的叙事特长。 (一)构成因素:声乐方面的唱腔和念白,器乐文武场面的伴奏和各种过场音乐,声乐居于主导地位。 1、戏曲唱腔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抒情性唱腔、叙事性唱腔、戏剧性唱腔(散板)。 2、戏曲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组,“文场”指管弦乐部分,“武场”指打击乐部分(包括唢呐),合称“文武场”,也叫“场面”。 (二)剧种与声腔: 1、剧种是根据产生、流行地区、民族特色、艺术特色等因素划分的戏曲种类。 2、声腔是指具有一定音乐特征的腔调,包括与其相关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如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明清以来流传最广泛的四大声腔)等。 一种声腔系统不止一个剧种,一个剧种也可以使用多种声腔系统。 (三)戏曲唱腔的结构形式: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类。 1、曲牌体又称曲牌联缀体或曲牌联套体。 2、板腔体又称板式变化体(包括调性、旋律、节奏、速度等方面的变化)。 四、昆曲艺术与昆曲音乐 (一)昆曲艺术 昆曲原称昆山腔,是元代后期产生的南戏四大声腔之一,明代由戏曲音乐家魏良辅进行

中国京剧脸谱知识介绍

中国京剧脸谱知识介绍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京剧脸谱教案京剧脸谱教案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起源,脸谱文化,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1.准确的掌握到脸谱各方面的知识,对中国民间艺术有更深一步的了解。2.通过课堂对京剧脸谱特点,色彩的学习,临摹或设计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二.课业类别:欣赏课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谱知识、京剧脸

谱赏析。 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3.难点:对京剧脸谱知识的掌握。四.教学具:1. 学生:脸谱资料。2. 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视频、ppt课件。五.教材分析: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脸谱艺术历史悠久,它的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丑角谱式较少有:“豆腐块脸”、“腰子脸”、“枣核脸”几种谱式。京剧脸谱

戏曲课心得体会

戏曲课心得体会 篇一:戏曲艺术赏析课后心得体会 心的旅程,美的享受 ——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课后感想 不知不觉中一学期的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课程接近了尾声,还清楚地记得,在教务处网站上查到自己可以选修到+++老师的课的时候开心的样子,当时我对于这么课程充满了好奇与期待,现在我对这门课程更多的则是的回味与不舍。 在三个月前,“戏曲艺术”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概念。就像老师开玩笑时说过的,“每次看到电视上有戏曲表演就会毫不犹豫的换台”,但是经过老师十次课上对戏曲知识的细心讲解,和对几部经典序曲作品的介绍和评析,我对戏曲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渐渐的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短短十堂上,我不仅学到了生旦净丑、各大行当等戏曲常识《三;岔口》、《智取威虎山》等经典剧目;许仙、白娘子等等的戏剧人物,更重要的是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美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还记得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做的精彩示范,让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了戏剧,老师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的美让我被

戏曲艺术的古典美感所征服。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课上,老师将校艺术团的优秀学生演员带到课堂上为我们演出,近距离地欣赏到如此精彩的表演,使我被深深地震憾,尤其是那段《贵妃醉酒》,堪称经典,让我认识到戏曲艺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我没有用心去体会,去欣赏。 欣赏戏曲艺术的过程是一个荡涤心灵的过程,也是一个享受美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我为之自豪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所以我想对余老师表示我最真挚的谢意. 最后我想对戏曲艺术赏析课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老师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能不能抽出一些时间来教授我们一些基本的戏曲表演动作或简单的唱段,因为我相信大家都对戏曲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亲身体会戏曲艺术的魅力. 篇二:戏曲鉴赏心得体会 戏剧鉴赏心得 这学期选修了戏剧鉴赏这门选修课,学到了好多关于戏剧方面的知识,更是被中国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 我是绍兴嵊州人,是的,嵊州是越剧(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戏曲课心得体会)的发源地。从小,妈妈就有教我

京剧艺术赏析

《京剧艺术赏析》 期末论文 学校:南昌大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经济学类姓名:肖美云学号: 5400111143

京剧艺术赏析 京剧,又称“京戏”、“国剧”、“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可以说京剧集我国戏曲之大成,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充满了无限的艺术魅力。1790年,江南安徽戏班应召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从此在北京、天津安顿下来。经过十几年的演变,成为一个由徽剧、汉剧、昆曲、秦腔、京腔和民间曲艺综合而成的崭新剧种。它以西皮、二黄为主,字正腔圆,当时人们根据这一新兴剧种的唱腔,直呼其名为:西皮二黄。它于1840年前后形成于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素来有中国“国粹”的美誉之称。直至2010年11月16日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京剧简介 (一)京剧艺术表现手法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演唱,唱功中,行腔转调、发音吐字均有一定要求。“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做工包括手、眼、身、法、步,都是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京剧同时也借助外物来表现人物的情感,例如青衣的水袖:喜则舞袖;怒则掷袖;气恼时甩袖;羞愧则以袖掩面;惊呆则双手垂袖;向外抖袖表示抗拒;向内抖袖表示惶恐等等。同时,京剧艺术又讲究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炼含蓄。与此同时,京剧艺术中的舞蹈极讲究条理,“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八百万雄兵;一个圆场千百里;一支曲牌五更天”。反映了生活中的真实美感,京剧就是艺术的美来源于生活的体现。 (二)京剧行当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

戏曲鉴赏心得

戏曲鉴赏心得 戏曲鉴赏心得一:戏剧鉴赏的心得 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它是以演员艺术为中心同时又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体。我国的戏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先秦以前的巫舞,到汉代的角抵戏、晋时的参军戏、北齐的踏摇娘、唐朝的滑稽戏。一直到宋元杂剧,戏剧这种艺术形式才基本成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戏剧博采众家之长,从各种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文化养料。经过长期的酝酿.我国的戏剧最终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倍受民众青睐,甚至不胫而走,享誉海外.可谓成绩斐然。其中不乏有社会历史的偶然因素推波助澜,但主要还是因为戏剧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其丰富多彩、广泛深刻的功能方面。戏剧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它形象生动、避实就虚的艺术形式.而且体现在它社会关照、理性思考的具体内容。 戏剧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它形象生动、雅俗共赏;其次在于它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更在于它张扬社会理性.成为播撒于民众心底的及时雨。戏剧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娱乐功能、教化功能、传承功能。 一、娱乐功能 戏剧的娱乐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是促使广大观众走进剧场或戏院的根本动因。因为戏剧是一种最终以舞台呈现的形式与观众见面的艺术。它的直观性极强,接受者的层次又极为复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并不高,因此.我们戏剧的娱乐大门要比其它艺术门类敞开得更大一些。这是从外部因素,也就是观众对戏剧的接受方面来考虑戏剧的娱乐功能。进一步从内部因素,也就是戏剧自身来说,戏剧的娱乐功能是与生俱来的,从最初的傩舞娱神,到之后的角抵戏、参军戏、滑稽戏等,逐渐地由娱神为主转变为以娱人为主,在此过程中,戏剧的娱乐功能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只是娱乐的对象由神变为人。人逐渐成为戏剧艺术的欣赏主体和接受主体。因此,戏剧就更多地考虑人们的娱乐因素,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使人们得到充分的享受和欢娱。 二、教化功能 戏剧的娱乐功能是不容忽视的,但决不能认为它是戏剧最重要的,或者是唯一的功能。

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教案

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教案 南昌十四中周玮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错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三、教具学具: 1、学生:第一课时:脸谱资料、铅笔。制作好的脸谱底板。 第二课时: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四、教学建议: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

物感兴趣。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材分析及教法设计: 1、教材分析: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修久,它是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丑角谱式较少有:“豆腐块脸”、“腰子脸”、“枣核脸”几种谱式。 京剧脸谱的颜色一般以某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成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每个脸谱至少用三种以上的颜色,各种色彩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可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2、教法设计 本课教学属于中学七年级工艺制作课,是学生在学习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对色彩知识掌握的延伸、巩固,并学习运用色彩知识

中国戏曲欣赏

《天仙配》与中国戏曲欣赏 从小到大,最烂熟于心的戏曲就是“天仙配”了,“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估计这是人人都会唱的几句了吧。说实话,自己真的而不是很了解中国的戏曲,就是上了中国戏曲欣赏这门课的一开始自己还不是很喜欢,但是自从一个学期下来,真的觉得自己中国戏曲了解了不少。尤其是这部黄梅戏当中的经典——天仙配,让我不光看到了爱情的美好,也反映了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当然也能领略到黄梅戏的精髓。 说道黄梅戏,我们就先谈谈它的历史吧,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在一百多年以前,这里流行"黄梅调"也叫"采茶戏"。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成了气候,形成了后来的黄梅戏。早期的黄梅戏多是把当地的民歌小调直接搬上舞台,表现当地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故事。先是在安徽怀宁一带出现了专业班社。怀宁素有"戏乡"的称号。这里唱黄梅调十分兴盛。从演出一方来说,戏目多、人才多、班社多;从看戏者一方来说,观众多、市场多。于是,一批戏班应运而生。黄梅戏的更大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国家对地方戏曲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加强艺术力量,安徽省陆续选派一些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方面的专门人才参加了黄梅戏的改革工作。新老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黄梅戏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黄梅戏从安庆小戏一跃而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剧种。至今,黄梅戏与黄

山一起,并称"安徽二黄",成为安徽省的骄傲。这一时期的黄梅戏,唱腔唱法都有了改革,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突破了"花腔"只能专戏专用的束缚,同时,巧妙地借鉴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出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伴奏上,也不再是若断若续的"三打七唱",而是建立了以中乐为主的中西混合乐队,从音乐气氛上大大提高了剧种的表现力。 《天仙配》这部作品能够很好的看出黄梅戏的音乐美。戏曲绝对是一种以音乐为主的艺术,戏曲中的音乐绝对是戏曲的灵魂,不同风格的戏曲音乐也就造就了中国不同的地方戏,黄梅戏被誉为“山野吹来的风”,可见其戏曲音乐风格乃是清新、自然,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天仙配》的戏曲音乐,不论从词或是曲来看,都是非常地朴实,就和家乡的百姓一样淳朴。《天仙配》的唱词,极其通俗,接近大白话,就算是没有一点文化的劳苦大众也能够理解,比方说其中背广为传唱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唱段,很通俗地告诉大家,劳动人民的幸福就是夫唱夫随、夫妻恩爱、家庭和谐,体现在具体的表象上就是“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很简单但又非常真实,不需要过多的华丽词藻、不要过多的典故来装饰。戏曲的唱腔也比较单一,没有过多的花哨、技巧,没有像京、昆那样复杂曲牌、套路,老百姓很容易就能理解其中包含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当然,黄梅戏这种音乐特点,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本身的发展,也就是说有些曲目,比方说武戏等,就不太适合黄梅戏来演绎。 再来说说《天仙配》的剧情美。《天仙配》的剧情非常简单,角

小学音乐《学戏曲》教案

小学音乐《学戏曲》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了解京剧行当的分类以及表演的特点。欣赏《生旦净末丑荟精粹》,进一步准确把握各行当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材分析: 京剧的唱腔属于板腔体,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演变原则,形成各种不同的板式,京剧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要唱腔。让学生了解京剧四大行当,四功五法,四大名旦等基础性知识。 教学方法:听赏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随京调歌曲《唱脸谱》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通过刚才这段音乐,大家知道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解什么内容了么? 2、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道小题目考考大家,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

剧。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例如:“四击头”锣鼓经。 三、京剧的形成。 1、总结: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2、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讲解京剧形成,及四大徽班进京故事。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播放微课堂《四大行当》)。 1、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播放老生唱段《此时间不可闹笑话》,“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播放花旦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刚才我们介绍的有脸谱的角色。播放包公唱段《驸马不必巧言讲》, “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象画面上的这位水浒传中的石迁一样。播放文丑唱段《法门寺》。 2、逐一欣赏京剧视频,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京剧各个行当及表演

戏曲教案

七年级音乐 多彩的华夏之音__戏曲 宜都外校李书媛 教学目标: 1、通过几首著名戏曲选段的欣赏,使学生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戏曲艺术产生兴趣。 2、愿意聆听和观看戏曲音乐,乐意搜寻与戏曲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3、初步认识有关戏曲“唱、念、做、打”的基本知识,感受和体验各种唱腔艺术。 4、能够模仿豫剧的韵味学唱《谁说女子不如男》 教学重点: 以唱、念、做、打为线索,引导学生欣赏几首著名的戏曲选段,使学生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愿意聆听和观看戏曲音乐,对戏曲艺术产生兴趣,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教具: 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陈升带有吸取唱腔的歌曲《北京一夜》,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展开对本课的学习讨论。

欣赏播放孔莹演唱的《说唱脸谱》,讨论不同脸谱所代表的历史人物。 分析脸谱: 1、歌中都唱了哪些颜色的脸谱? (蓝色、红色、黄色、白色、黑色、紫色、绿色、金色、银色、灰色。) 2、不同颜色的脸谱都与哪些历史人物相对应的? (蓝色-窦儿敦、红色-关公、黄色-典韦、白色-曹操、黑色-张飞、紫色-天王、绿色-魔鬼、金色-猴王、银色-妖怪、灰色-精灵) 京剧脸谱中的不同颜色,分别代表着不同性格的人物及其命运。(请同学们看课件:红脸---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绿脸 ---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白脸 --- 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银脸 --- 神秘,代表神妖、精灵。) 二、戏曲的概念: 1、说出你所知道的戏曲种类? 答:京剧、粤剧、川剧等。 2、什么是戏曲呢?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 唱念做打 ),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 3、欣赏:《中国戏曲真神奇》 这首歌高度概括了戏曲的特点,你最喜欢戏曲的什么特点? (服装、化装等) 4、课件出示:京剧四大行当的脸谱和服饰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生:男性人物,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和红生等。 旦:女性人物,一般分为青衣、花旦、正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和彩旦。 净:威重、粗犷,俗称“花脸”。有文有武。 丑:反派人物或诙谐、滑稽的人物,又称“小花脸”。可分文丑和舞丑。

脸谱教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错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三、教具学具: 1、学生:第一课时:脸谱资料、铅笔。制作好的脸谱底板。 第二课时: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四、教学建议: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 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材分析及教法设计: 1、教材分析: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修久,它是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 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丑角谱式较少有:“豆腐块脸”、“腰子脸”、“枣核脸”几种谱式。 京剧脸谱的颜色一般以某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成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每个脸谱至少用三种以上的颜色,各种色彩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可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2、教法设计 本课教学属于中学七年级工艺制作课,是学生在学习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对色彩知识掌握的延伸、巩固,并学习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针对学生特点在教法设计上采用: ①、观察理解法:七年级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的比小学生丰富,他们的感受能力很强,有耐心。在观察事物时能自己思考分析事物,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具有积极性、主动浴?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由模糊到清楚,帮助学生完成由抽象的主观认识发展到具象的理解认识。 ②、分析比较法:七年级学生有恨强的观察理解能力,他们能够分析比较出不同物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寻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来认识教学内容,理解教学意图。 ③、指导制作法:教师要在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绘制京剧脸谱,但不能越俎代疱替学生选择谱式、色彩。让学生分组讨论后选择自己喜爱的谱式来绘制。 ④、多媒体演示法:本课件采用网页制作,以小结件形式融于网页之中。美术课教学需要大量使用图片、范画,教师也要示范画给学生看,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让学生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很快地进行范画演示,师生互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享受和乐趣,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五、教学多媒体设计: 在本课教学中使用了CAI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包含有电影、声音、动画、演示过程等内容。CAI课件的使用性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楚、更快捷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卒。也使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环节,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谱式 步骤一:导入新课 〔播放〕:——京剧唱腔片断《铡美案》、《古城会》。 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 ②为什么包拯、关羽、曹操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 引导学生小结: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 2、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板书:京剧脸谱) 〔课件演示〕:(出示脸谱资料) 京剧——舞台化妆——脸谱 3、教师提问: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 学生回答。(略) 步骤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点击:〔课件播放〕——古代面具——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画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意义: 讨论: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果。 3、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 (请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 教帅总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4、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那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冷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 步骤三:京剧脸谱的谱式: 〔课件出示各种谱式〕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教师总结: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介绍特点: ①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②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③从脑门顶至鼻了尖,用黑色或其它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了,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④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⑤色彩、构图小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卫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步骤四: 1、演示作业过程:〔播放——演示课件〕 ①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

中国戏曲介绍与欣赏礼仪

一、中国戏曲介绍: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一朵经久不衰的奇芭。中国戏曲由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戏曲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讲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别于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但是近几年来,戏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受到了新生艺术的冲击。尤其港台歌曲大量涌入内地,学生追星捧星,趋之若骛,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却是知之甚少。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中国戏曲 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主体,外国戏剧一般专指话剧。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元杂剧是在民间戏曲肥沃土壤上,继承和发展前代各种文学艺术的成就,经过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及“书会”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改进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在形上,元杂剧用北曲四大套数安排故事情节,不连贯处,则用楔子结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独有的长篇,共写了五本二十一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结尾用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每折包括曲词、说白(宾白)和科(科泛)三部分。曲词是按导师情需要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词或歌词。其作用是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全部曲词都押同一韵脚。说白是用说话形式表达剧情或交代人物关系的一种艺术手段,分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独白(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感情和愿望的话)和旁白(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科是动作、表情等。一本剧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来唱,其它脚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戏曲角色: 末:男角。元杂剧中的正末是剧中的男性主角。

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戏剧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250 适用专业:公选课 学时数:32 学分数:2 先修课程: 考核方式:论文 执笔者:庹立明编写日期:2007年3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艺术素质类限定性公选课,主要针对本科在校生。通过对戏剧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有关戏剧的常识,懂得如何去欣赏戏剧,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和文化品位,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共计十一讲,主要介绍和欣赏外国及中国戏剧作品。 第一讲2学时 (一)、什么是戏剧:?(理解)25分钟 (二)、戏剧慨说:外国戏剧部分(了解)40分钟 1、巫术与戏剧 2、戏剧发展阶段: 古希腊戏剧、古罗马戏剧、中世纪戏剧、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古典主义时期戏剧、 19世纪戏剧、现代戏剧和当代戏剧 (三)、四种戏剧样式介绍(掌握)25分钟 第二讲3学时 (一)、中国戏剧简介(了解) 40分钟 (二)、什么是话剧?(掌握) 15分钟 (三)、外国话剧作品介绍一(理解)80分钟 1、人物介绍:莎士比亚 2、莎士比亚话剧作品欣赏(剧情介绍及片段欣赏) 1)、《威尼斯商人》 2)、《温莎的风流娘们》 第三讲3学时 外国话剧作品介绍二 (一)果戈理与《钦差大臣》(理解) 65分钟 1、剧情介绍 2、剧作赏析 3、分段欣赏 (二)、米勒与《推销员之死》(了解) 65分钟 1、剧情介绍 2、剧作赏 3、分段欣赏

第四讲3学时 外国话剧作品介绍三 (一)易卜生简介(了解) 45分钟 《玩偶之家》剧情简介 (二)、中国话剧介绍(掌握) 35分钟 1、新剧之诞生 2、现代话剧的形成 3、走向成熟 (三)剧作家曹禺小传 55分钟 1、《雷雨》剧情简介 2、剧作赏析《雷雨》,欣赏片段 第五讲3学时 中国话剧介绍续 (一)(四)在烽火中兴盛(了解) 35分钟 1 、抗战时期的演剧活动 2、历史剧的兴盛 3、现实主义的深化 (二)(五)新中国戏剧(理解) 30分钟 1、新中国话剧的春天 2、新中国话剧的巅峰之作 (三)(六)新时期戏剧(掌握) 30分钟 1、话剧的复苏 2、《报童》剧照更追求戏剧的综合性 3、小剧场戏剧的勃兴 4、五彩缤纷的话剧 (四)剧作家老舍简介(理解) 40分钟 1、《茶馆》剧情简介 2、剧作赏析《茶馆》 第六讲3学时 (一)中国戏曲简介(了解) 40分钟 (二)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理解)50分钟(1)先秦——戏曲的萌芽期。 (2)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 (3)宋金——戏曲的发展期。 (4)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三)脚色介绍(掌握) 45分钟 第七讲3学时 (一)歌剧介绍一(了解) 30分钟 (二)人声的分类(理解) 30分钟 (三)歌剧中的声乐样式(掌握) 50分钟

戏剧艺术欣赏

第九章 戏剧艺术欣赏 在中国,"戏剧"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专指源于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之后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的舞台演出形式,英文为drama,中国称之为"话剧";二是包括戏曲、歌剧、哑剧、话剧等多种舞台演出形式的总称。 这一部分则以话剧为例,谈谈戏剧艺术的欣赏。 戏剧艺术的欣赏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在多种媒介的综合中居于本体地位的是演员的表演艺术。戏剧艺术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包括形体动作、言语动作、静止动作以及多种主观表现手段。戏剧艺术的中心是情境,戏剧作品的基本单元是场面。对伊尔形象的赏析。 简括地说,在戏剧这一综合体中,居于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的是演员的表演艺术,这是戏剧艺术的本体因素。一出戏的演出,大都有剧本作为基础。剧本,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但它却是为了演出,应该为演员的表演艺术提供基础。剧本可以供人阅读,因而应该具有可读性;但是,可演性却是一个好剧本的必要条件。由于演员的表演艺术是戏剧艺术的本体因素,在综合整体中居于中心地位,因此,要把握戏剧艺术的基本特性,一个重要问题是演员塑舞台形象的表现手段。 所谓戏剧艺术的语言,主要也是指演员表演艺术的表现手段。在戏剧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它的表现手段也不是凝固不变的。简括地说,戏剧艺术的手段( 即演员表演艺术的表现手段)是以再现性的语言为基础,逐步探索、拓展了多种主观表现性的语言。 作为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动作的内涵不仅限于形体动作,还应包括言语动作、静止动作等等。在戏剧艺术中,由这些成分构成的"动作"具有双重的本性;首先它们是对人的行动的摹仿,人的行动藉助动作直观地呈现于观众面前,就像在观众面前正在进行着的。这种现在时态的直观,恰恰是戏剧优于小说之处。同时,作为戏剧表现手段的动作的各种成分,还应该揭示行动主体的心理活动内容。一般地说,人的心理活动是非直观的,在戏剧艺术中,这些非直观的心理内容也正是通过

中国戏曲鉴赏

从起初对中国戏曲文化的陌生,到现在对中国戏曲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个过程与选修中国戏曲鉴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老师对中国戏曲的绘声绘色的讲解是转变我对戏曲态度的最根本的原因,每次上课老师总会带给我们丰富新颖的内容,从昆曲中描写南宁太守之女杜丽娘与贫寒书生柳梦梅之间爱情故事的《牡丹亭》到代表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的《西厢记》;从京剧中一代大师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到超脱时空形态的《杨门女将》再到传唱至今,经久不衰的《赵氏孤儿》。每一次的戏剧欣赏都是一次神奇的旅程,带我们领略中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戏剧是我国的国宝,国粹,它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情。百年沧桑在上面形成了烙印,百年变幻使它更添一色。人们在其中找到明亮的镜子,在其中找到古社会的制度,享受文化和智慧的熏陶,沉浸在另一个世界。我国传统戏剧反映了中国众多英才猛将,巾帼英雄,它们凝聚了我国人民多少辛勤的汗水,它们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戏曲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继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向世界传播中国戏曲文化。我们应向全世界人民证明:中国是一个文明之国,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向世界证明:中国文化不容忽视,让全世界知道世界上有个国家叫中国,那儿曾有许许多多勤劳的中国人,他们用他们最真挚的心和英雄们伟大或凄凉的故事凝成了伟大美妙的中国传统戏剧。 除了老师绘声绘色的介绍戏曲名段之外,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老师向我们展示的朱镕基老先生退休后与京剧艺术相关的生活照片,照片中的朱镕基面相温和慈祥,过去的严厉与严肃淡去了不少,当了七年副总理和五年总理的朱镕基,退休后,一下子从公众视野中销声匿迹。人们无数次设想这位昔日威风八面的铁腕人物,离开轰轰烈烈的政治舞台后,其退休生活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从照片里能很容易的看出他对京剧的热爱,他拉着胡琴唱着京戏,过着一个退休老人该有的惬意幸福的生活。 还有一段不可不提的就是老师对样板戏的介绍,所谓样板戏,指一批创作于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主要反映传统政治立场的作品,其政治意义远超过文化价值。样板戏的影响力在文革达到顶峰,不仅是国家当时唯一允许出现的文艺作品。因为这样的历史背景,其具有相当的争议性,同时由于其时代的象征,在老一辈人中仍具有生命力。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还记得在《红灯记》和《沙家浜》的片段欣赏中演员们标准扎实的唱功和精准到位的表演功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样板戏被称为“红色经典”,样板戏开了一个戏曲表现程式改革的先河。对传统程式在现代生活中的表现,对现代人物利用程式进行的艺术创造,以及对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的改革,应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改革、戏曲现代化的最高成就。 这一学期的中国戏曲鉴赏之旅就此即将告一段落,但我相信,我对中国戏曲文化的了解却仅仅开始,在未来还有更多宝贵丰富的戏曲文化等待我去了解去探索,古老的中国历史如此悠久,先辈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文明,古迹,风俗,民情,如今,外国来宾来到我们这个大中国,首先要欣赏的就是令人啧啧称赞的京剧,他们游览了一部分的“大中国”,总要了解各式各样的民间戏剧,因为京剧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上留下蛛丝马迹,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国历史,中国风情,中国文化,不仅仅是我,我们还要呼吁更多的人留住我们的国粹,最后感谢老师在课上为我们做出的中国戏曲文化的精彩介绍。

《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课后感想

《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课后感想 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故而我毅然选择了《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这门课程。白驹过隙,日月穿梭,短短两周浅尝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后,感觉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艺术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竟是如此的巨大。 仍记得对戏曲的印象最初是在儿时启蒙读本的漫画上,再后来就到了小学历史课本的只言片句,接着是中学语文课堂上《窦娥冤》的文言文,现在终于又在大学的课堂上闪现了戏曲的迷人身影。从最初“优孟衣冠”的历史典籍引出有关戏曲来源的讲解,到课程中老师言传身教的展示以实化虚,化无为有和以实代虚,无中生有的戏曲特征,再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戏曲行当概述,以及唱、念、做、打四种戏曲表演中的艺术手段简介,还有那紧贴教学内容的戏曲视频赏析,可以说这一中国戏曲艺术之旅收获颇多。 《西厢记》、《白蛇传》、《野猪林》、《惠州女人》、《女驸马》、《贵妃醉酒》……一幕幕精彩的剧情、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真是一颦、一笑、一嗔、一怒皆成戏。特别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杰作——《西厢记》,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其无与伦比的语言艺术,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元代)

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戏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美学的集成。它是通过声乐、舞蹈、神容、服饰、装饰美来让观众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戏曲的观众不是用生活真实美来衡量戏曲美的,所以其形式美立足于传神达意。学会感受戏曲之中的美,能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改造社会,美化生活,完善人性。 在这个文化交流、冲击甚至冲突异常激烈的时代,作为世界最早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的中国戏曲,历经岁月的沉淀,古老的戏曲艺术必将会被更多人钟爱和传诵,永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