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

浅析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

浅析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
浅析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

布尔迪厄是文化再生产理论最杰出的代表,他最早提出文化再生产这一概念。他强调文化过程对于维护现存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有助于维护一个不平等的、分化的阶级社会,并使之合法化。当然,其他学者也有相似的思想,如韦伯的身份集团,柯林斯的身份文化,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等。目前,文化再生产理论已经成为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

一、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中的三个关键概念

(一)文化资本

布尔迪厄认为资本具有以下特征:稳定性、潜在能力和进行自身再生产的潜在能力以及具有强制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所有的资本形式具体化为以下三种基本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布尔迪厄认为,所谓文化资本,是借助于不同的教育行动(传播式教育、家庭教育、制度化教育)传递的文化物品。就此,布尔迪厄提出了文化资本的概念,并列出了文化资本的三种基本形式:第一是具体的形态,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存在。这种文化资本的积累是处于身体状态之中,即采取了我们称之为文化、教育、修养的形式。第二是客观的形态,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图片、书籍、词典、工具、机器等)存在。第三是体制的状态,以一种客观化的形式。文化资本的客观化可以采取学术资格这一形式存在。那种在学术上得到认可的文化资本,在形式上独立于承担资本的个人,具有合法性、强制性,是官方承认的、得到保障的,同时,它具有转换性、替换性。更进一步,学术资格能够在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之间设定转换率,这是通过保证特定的学术资本的金钱价值来完成的。

可以看出,布尔迪厄从文化的角度来揭示教育系统对社会结构的再制的影响,并主张教育机会不平等不仅是经济权利的直接反映,而且是文化资本分配不均所导致的。也可以看出,文化资本的三种状态都与利益密切相关,布尔迪厄认为正是这种利益关系成为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把文化再生产运动说成一种超功利的或者无目的的自主活动,不仅将文化资本的不平均分布转化为个人的能力问题,从而掩盖了社会的不平等,而且此巧妙地通过现存社会秩序的自然化和合法化,同时再生产了社会秩序及其不平等关系。布尔迪厄分析揭示了文化资本隐蔽社会不平等的潜在能力。同时,文化资本概念提供了一个处理文化和社会选拔现象的复杂框架,推进了对社会分层制度得以再生产的理解。

(二)惯习

惯习是深刻地存在于性情倾向系统中的作为一种技艺存在的生成性能力,是完完全全从实践操持的意义上来讲的,尤其是把它看作某种创造性艺术。惯习代表一套内化了的能力和结构化了的需要,一套感知方式、思考、欣赏和行为方式系统。惯习概念解释了这样的事实,即“社会行动者既不是由外部起因决定的物质的粒子,也不是执行一种完全理性的的内部行动计划的、只受内部原因引导的单子。所以,惯习构成了行为的指导原则,它为行为设定了结构的限制,并倾向于再生产与惯习产生的条件相一致的报负、感觉和实践。它通过早期社会化把客观机会内化成一种主观倾向。对于处于一定社会阶层的个体来说,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都是一种无意识的估计。因此,布尔迪厄的惯习概念被认为是沟通了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深刻地揭示了再生产的内在过程。

(三)符号暴力

布尔迪厄认为,符号暴力是“在一个社会行动者本身合谋的基础上,施加在他身上的暴力”,是“意义和意涵系统所具有的,通过将压迫和剥削关系掩藏在自然本性、善良仁慈和贤能统治的外衣下,掩盖并因此强化这些压迫和剥削关系的能力”。因此,由于教育权威所传递的文化倾向于支配阶级的文化,学校所使用的语言模式是支配阶级所习惯的用语,从而使得支配阶级的子女所拥有的文化资本远多于被支配阶级的子女,促使他们在社会上处于优势地位。这样,布尔迪厄以符号暴力来解释统治阶级文化资本是如何通过教育系统复制其专有的特权。从而使被统治者对那些施加在其身上的暴力并不知晓,反而觉得它是自然而然的。可见,布尔迪厄的符号暴力表明了他的一个基

曾德强

(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浅析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

[摘要]布尔迪厄是文化再生产理论的杰出代表。本文分析了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中的三个关键概念:文化资本、惯习、符号暴力,阐述了文化再生产理论的三个主要观点,并且分析了

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影响。

[关键词]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文化资本

教育评论

9

2009年第5期(上半月刊

本观念:社会的支配秩序依靠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沉默的暴力”。对于权力的分析就是要揭示那些不言自明的、毋庸置疑的部分。

二、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主要观点(一)学校的教育行为是一种符号暴力

布尔迪厄认为,无论从教育的方式还是从教育的内容来看,教育都是在强加一种武断性,即学校教育行为具有双重武断性,这是一种武断性权力进行的文化武断性的强加,通过这种双重性的武断性,再生产权力关系,且这种教育权威往往被认为是合法化的权威。也正是因为这种误识,教育的武断性才得以实施,从而使得教育权威行使着施加符号暴力的权力。

(二)学校通过符号暴力实现文化再生产

首先,学校强加给学生统治阶级的文化武断性,有利于统治阶级子女的学业成功。所有文化都有文化武断性,教育的文化武断性就是统治阶级的文化武断性。当教育行使其职能时,它试图将统治阶级的文化武断性强加给来自其他文化的儿童。由于教育的文化武断性就是统治阶级的文化武断性,所以教师的权力是由统治阶级给予的,而且教育不能独立地评判学生,评价学生的标准是由统治阶级的文化决定的。

由于教育的文化就是统治阶级的文化,所以在统治阶级文化背景中成长的儿童显然在教育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被赋予文化资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家庭赋予子女以文化,给予其价值观念、规范、思维与感知方式。

另外,不同的学校教育,强化了不同阶级文化资本的差异。学校对不同阶级出身的人实行差异教育,从而使得他们拥有不同的文化资本。从实质上讲,体现了学校的阶级性。布尔迪厄曾专门论述“考试和未经考试的排斥”,指出许多被各种水平教育制度所排除的人,在参加考试之前就被排除了。这表明不同阶级出身的孩子享受的教育是不同的。这种差异教育尤其表现在法国的预备学校中。另外,大学教育同样存在着差异。名牌院校对招收新生的原毕业学校有许多限制,一些特别的预备学校,需参加全国范围内竞争的入学考试,进校门就意味着前脚已踏进高职位的大门,而普通大学是向所有完成中学学业的人开放的大众教育机构,与将来的职业无直接的关系。

因此,布尔迪厄认为,通过学校教育,就再生产出统治阶级的文化,并使统治阶级的子女掌握更多优势的文化资本,取得学业上更大的成就。

(三)文化再生产导致社会再生产

布尔迪厄认为,特定社团的权力正是通过沟通形式和模式体现出来的,也是通过沟通形式和模式获得文化再生,因而永久地存在下去。那么,文化再生就如同社会再生产一样,都是为了一个制度的持久存在。文化资本被制度认可后变成了一种资格,如文凭和学历。文凭、学历和职业、社会地位是直接相关的。所以文凭授予是一种制度仪式,它将人们安插到社会结构的不同序列位置上去,将那些注定要占显赫社会地

位的人与那些被他们支配的人分类出来。这样,通过把学术等级转化成社会等级,就完成了从文化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优势阶级则通过把自己的文化资本转化为子女的文化资本,让其获得教育证书,从而确保了其子女的优势地位。这样也实现了代际间的传递。

(四)不平等的合法化

布尔迪厄认为,教育制度除了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功能以外,还具有一种合法化功能。由于再生产是通过把社会等级转变成学术等级来实现的,因此社会等级的划分就建立在天赋和能力基础上,从而使这一过程合法化。即人们将自己的弱势地位归因于个人的失败,如天赋不高或努力不够,而不去考虑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文凭便是最好的例子,它使主要以家庭单位积累会传承的文化资本表面看起来像是资本持有者本人的属性,是个人不同天赋、努力和追求的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

三、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影响

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和文化资本概念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和浓厚的兴趣,许多学者认为他提供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教育制度分析,发展了一系列隐喻以表达社会和文化分层中微妙的权力和统治关系。戈德(Karenl Gorder )全面分析了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认为他提供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教育制度分析。比拉威(Bilawi )对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和文化再生产理论进行了批判性评价,分析这种理论在解释工业社会的正规学校教育的作用和动力时的潜力和局限。同时,很多学者以各种实证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去验证了布尔迪厄的理论,或者用其理论分析解释了各种教育现象。相关的研究涉及的国家特别多,从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到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再到东亚的韩国、日本,另外,从学校的文化再生产过程来看,研究者验证了文化资本和教育成就的关系,考试与选拨中的文化再生产现象,教育分流、学校选择中的文化再生产现象、师生互动方面和教师期望中的再生产现象。当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布尔迪厄的理论不适用于所有的现象,德斯马切利尔(Caremel Desmarchelier )的研究认为布尔迪厄的再生产理论不适合成人学生,成人学生的惯习比布尔迪厄声称的更具流动性。

参考文献:

[1]布尔迪厄.包亚明译.文化资本和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7.

[2]李晓丹.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简介[J].现代企业教育,

2007,(7).

[3]戴维·斯沃茨著.陶东凤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

社会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4]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

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郜东星)

10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摘要】《文化转向》是詹姆逊分析后现代文化理论的代表著作,本文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梳理的同时,发掘詹姆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解读方式。同时我们更应该从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分析中辩证的看待后现代文化中的全球化浪潮,并加以借鉴,以便更好的思考我们的文化策略。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文化;马克思主义;全球化 作为20世纪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是透彻和独到的。《文化转向》这本书中,涵盖了詹姆逊丰富的后现代文化思想,他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谈起,坚持将后现代置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更新中加以评价,解读了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视像文化盛行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同时詹姆逊坚持对后现代持一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从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入题,以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看待后现代主义文化,此外对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进行了批判。 一、后现代文化关键词 1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詹姆逊把后现代主义概念定义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他认为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必须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联系起来,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提到后现代两个特征,一是大部分的后现代主义都是“作为对高级现代主义的既有形式,对占据大学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基金会等这样或那样的主导性的高级现代主义的刻意反动。这意味着,有多少不同形式的高级现代主义就会有多少相应的后现代主义”。二是,一些主要边界或分野的消失,“最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高雅文化和所谓的大众或通俗文化之间的区别的消弭,高雅艺术和商业形式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难以划清”。詹姆逊敏锐地觉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行的中,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一方面经济进入到了各种文化形式,使艺术作品成为商品;另一方面文化也逐步变得经济化,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较为狭小的文化圈中扩散出来,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詹姆逊理论的核心论题,即现代主义的过去和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表现的新形式的后现代的到来。他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论断建立在他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三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詹姆逊强调“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将后现代主义置于一个偌大的历史语境之中,既强调了后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同时又突出了与以往各种文化形式的相连,不仅仅视其为一次历史的断裂,而且视其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2主体性消解

解读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解读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一、背景重现 布迪厄出生在法国南部偏远的山区小村,父亲是个乡村邮递员,以后进入法国知识分子的摇篮--- 巴黎高师,求学期间,他在哲学上出类拔萃,同时他的政治意识也明显成长起来。他反对斯大林主义和保守主义体制;他站在左派知识分子这边抨击法国殖民政策。布迪厄与那些出身富有。有文化优越感的精英子弟格格不入,因此他从未认同精英政治论和唯智主义传统。 大学毕业后,在阿尔及利亚服兵役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殖民地和殖民战争可怕的现实,这是布迪厄从哲学进入社会学的转折点。就个人经历而言,阿尔及利亚战争深深地唤起他关怀现实,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批判的政治冲动。希望用科学研究揭示社会困难的来龙去脉,以自主性的学术批判介入社会。 从知识层面而言,布迪厄的研究工作是在法国战后学术领域展开的。考察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必然要与这一特定语境中的知识分子话语联系起来。布迪厄的学徒时期正值法国知识盛行存在主义学说的50 年代。在他看来存在主义夸大了主体的主观选择能力,接受了历史理性主义思想,并沉浸在现象学中,此后结构主义理论登上思想舞台,对布迪厄最初的理论积累和研究道路的选择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结构主义为研究社会现象的经验学科--- 社会学提供了走出实体的,本质主义研究的方法。然而,阿尔及利亚的田野考察使得布迪厄越来越怀疑结构主义人类学方法的可靠性。结构主义如何揭示实践者的生成性活动?由此布迪厄开始抛弃结构主义的“规则”而选择了潜意识的“策略”概念。 布迪厄曾多次说自己的工作是“哲学的田野工作”,意思是指结合经验调查和理论建构的“参与性社会学”研究。排斥经验研究的哲学冥想,掩盖和自然化了社会及知识长于的等级区域。脱离社会实际的流动和丰富的事实;而实证研究则陷入唯方法而方法的琐屑材料中,同样不能透彻地揭露社会世界的隐秘神话。在他长达40余年的研究中迎接了跨学科,多方位的挑战。布迪厄几近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完全无视学科界线,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到历史学、语言学、政治科学、哲学、美学和文学研究,他都有所涉猎。布迪厄向当今的学科分类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他在涉及范围极广的不同领域中提出了很多专业性的质询:从对农民、艺术、失业、教育、法律、科学、文学的研究,到对亲属关系、阶级、宗教、政治、体育、语言、住房问题、知识分子、国家等的分析。布迪厄还具有融合各种不同的社会学风格的能力,从艰苦的人种论阐述到统计学模式,到抽象的元理论的和哲学的论辩等等,布尔迪厄一律照单全收,他向已被公认的社会科学的思维模式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 大师逝去,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文告,称他为最具才华的知识分子之一,继涂尔干和韦伯之后使社会学出现新的改观,向众人指出"文化的时代并非经济的时代"。左派总理若斯潘则说布迪厄是对资本主义进行尖锐批判的领头人物,他个人完成了思想和行动的辩证统一。在同行之中,大家普遍承认他对社会学的贡献和他一代宗师的地位,但也有人认为只有60、70年代教书时的布迪厄是可取的,后来他过多卷入政治活动,故而此后的著作根本不能称为社会学,而纯属"宣传鼓动"。 二、布迪厄的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

考夫卡的场域理论

考夫卡的场域理论 场域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总体而言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考夫卡认为,世界是心物的,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不一样。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physical field)。为了说明两者的关系,可用图1为例。这是一种人们熟知的视错觉。不论观察者对该图观看多长时间,线条似乎都是向内盘旋直到中心。这种螺旋效应是观察者的知觉产物,属于心理场。然而,如果观察者从A点开始,随着曲线前进360度,就又会回运到A;螺旋线原来都是圆周,这就是物理场。 由此可见,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对应的关系,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同样一把老式椅子,年迈的母亲视作珍品,它蕴含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而在时髦的儿子眼里,如同一堆破烂,它蕴含着在女友面前陷于尴尬处境的危机。心物场含有自我(Ego)和环境(environment)的两极化,这两极的每一部分各有它自己的组织(organization)。这种组织说明,自我不是欲望、态度、志向、需求等等的束捆,环境也不是各种感觉的镶嵌。 环境又可以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geographicaland behavioural environments)两个方面。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在考夫卡看来,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为此,他曾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在一个冬日的傍晚,于风雪交加之中,有一男子骑马来到一家客栈。他在铺天盖地的大雪中奔驰了数小时,大雪覆盖了一切道路和路标,由于找到这样一个安身之处而使他格外高兴。店主诧异地到门口迎接这位陌生人,并问客从何来。男子直指客栈外面的方向,店主用一种惊恐的语调说:“你是否知道你已经骑马穿过了康斯坦斯湖?”闻及此事,男子当即倒毙在店主脚下。 那么,该男子的行为发生于何种环境之中呢? 考夫卡认为,在他骑马过湖时,地理环境毫无疑问是湖泊,而他的行为环境则是冰天雪地的平原。倘若那个男子事先知道他要途经一个大湖,则他的行为环境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正因为他当时的行为环境是坚硬的平地,才在闻及他骑马穿过湖泊时大惊毙命。所以,在考夫卡看来,行为受行为环境的调节。但是,行为环境在受地理环境调节的同时,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场也在运作着,它表明有机体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由自我一行为环境-地理环境等进行动力交互作用的场。 例如,一个动物受到某一障碍物的阻挡(地理环境),无法获得置于障碍物后面的食物(行为环境),在这样一种心物场中,自我的张力是明显的。当顿悟使这个场获得重新组织时,也即当动物发现它可以绕过障碍物时,问题就得到了解决。问题的解决使动物得到食物,同时清除了这一心物场中的张力。这里,一个重要的内涵在于:动物在产生一个真正的心理问题之前,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情境的所有因素。如果动物不知道障碍物后面有食物,即没有行为环境,问题就不会存在,因为产生不了心物场

艺术场的法则——以布尔迪厄的角度观察艺术

艺术场的法则——以布尔迪厄的角度观察艺术 发表时间:2012-07-09T11:36:52.450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5月(下)供稿作者:陈雪春 [导读] 针对艺术经验的不可言传,布尔迪厄提出了客观研究艺术的方法,给出了艺术的规则。 陈雪春(北京市文物公司,北京 100000)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5-0126-02 摘要:针对艺术经验的不可言传,布尔迪厄提出了客观研究艺术的方法,给出了艺术的规则。尽管布尔迪厄反对教条主义,但他还是用游戏场这个意象类比了艺术场的斗争与变化,总体来说,布尔迪厄的研究方法更外部一点,更政治经济学一点,毕竟,他给出了艺术生产的运营模式。 关键词:布尔迪厄;艺术;游戏场 当上帝在二十世纪后期带走一大批的结构主义理论家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世界走入了所谓后现代的统治时代。没有价值、没有意义,一切的一和一的一切都被解构了,那么这个世界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任何理论都是历史的理论,只有存在的各个思潮的斗争才使得历史有了时间性。新理论的提出是对旧的理论的反抗和斗争,但先锋的理论也必将成为保守的甚至是落后的理论,这是时间的老化过程的必然。因此,从整个历史来看,解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斗争成为社会思潮的又一次推动历史发展的例证。那么如此说来就无所谓有无意义了,我们可以把解构主义、“后现代”看做是哗众取宠的思潮吗?当然这肯定会被当头棒喝的,或许应该有这么一丝味道,就算我“大不敬”了。从柏拉图到现在,关于艺术经验是否可以被言传身教的讨论可谓生生不息,至死不方休,布尔迪厄在《艺术的法则》写到“我只是感到困惑,为什么那么多的批评家、那么多艺术家、那么哲学家如此殷勤的信奉艺术品的经验是不可言喻的,而且根本逃避理性认识;为什么他们如此急不可耐的不经斗争就承认知识的失败;他们想要贬低理性认识的如此强烈的需要,他们承认艺术品的不可简化、或用更确切的话说它的超验性的这种狂热,是从那里来的”。[1]布尔迪厄显然是推崇科学的分析艺术的各个方面的,我所指的各方面如其所谈论的艺术场的各个方面,布尔迪厄始终坚信不仅艺术,即使整个社会空间“通过它们运行的历史法则的社会炼金术,最终从特定情感与利益通常残酷的对抗中,抽取普遍性的升华了的本质;而且它提供了一种更真实的最终更有保证的观念,因为这是一种不那么超凡入圣的观念,这来自人类成果的最高征服”。[2]尽管布尔迪厄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划分,尽管他想突破二元对立的模式研究社会包括文化科学,尽管他反对教条主义的研究程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布尔迪厄社会场、权力场、文化场等以及习性、资本等概念的提出以及用游戏模式说明其理论的过程,正如布尔迪厄自己所认为的“我们的确可以小心的把一个场比作一场游戏,虽然,场,不像游戏,不是创造性的故意为之的产物,但他却遵循规则,或者比之更好的规律性”[3]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布尔迪厄这个类比用来说明艺术品从生产到再生产的整个过程,虽然表面看起来是艺术学的外部研究,但是确实给出我们在社会中认识艺术生产的规律性。 理解布尔迪厄艺术场首先要对场的特征有所了解。场域是关系性的空间,从艺术场的整体上看,它处于社会权力场的亚场空间内,因此,和其他亚场的关系属于在社会场中的空间占位,各个亚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个的社会场。从内部来看,艺术场空间里的每一个位置,每一个位置的配置有结构上的类似,但每个位置都由其他的位置决定,这种位置包括每一个符号工作者,国家文化艺术领导人、画家、艺术家、评论家、鉴赏家者、画商、画廊老板,也同时包含艺术的各种类型以及艺术类型的每种流派、作品的形式如选取的工具等等。每个位置都会与其他位置构成影响,画家的作品要通过国家或者画廊或其他类似位置才能允许发行,但形成读者意识里的艺术品或美术图片形式还要通过出版商,以及销售商才能到读者或评论家手里,使之成为消费品。每一个位置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决定其他位置的资本或配置,扬州八怪作品的的盛行打破了所谓文人画作为文化艺术高雅的统治地位,高贵的院画的位置也相应的降低,掮客在当时作为短期投资的迅速回收成本的有利可图的商人特质,一方面给予了画家在经济资本占有的有力地位,另一方面也帮助艺术家迅速累积象征资本,而且形成了文化符号的经济产业链,这对于18世纪艺术场的自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艺术游戏的每个位置来说,个体是无法完成这种功利性的游戏的,只有依赖于他者的存在,要从权力场之下的艺术场去认识。文化场是权力场之下的场域,“由于建立在各种不同的资本持有者之间关系的中的等级制度,文化生产场暂时在权力场内部处于被统治地位”[4]由于布尔迪厄反对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的提法,但是其理论无不体现了权力场对艺术场的决定性。权力场支配艺术场,但同属于社会场的亚场和次亚场来说,三者都有结构上的同源性,每一个场中都有在位置上占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的统治阶级和所占资本类型单一和数量较少的被统治阶级,不可否认的是经济资本对文化资本的决定性作用,导致了从整体上看处于权力场内的艺术场的被决定性。这一点在书中布尔迪厄用19世纪以前的法国由国家文化权力机关如法兰西学士院和贵族沙龙等对艺术场的游戏给予引导和调控说明,接着他又说明艺术场的自主阶段即场的建立完备以后,另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即金钱对艺术游戏的征服。另外,社会场的历史性决定了文学游戏场的变化,制度的改变改变了游戏的占位空间,因此进行游戏的可能性空间就会发生相应的调整。最主要的是场域是游戏斗争的空间,这种斗争从场内到场外,当然这也涉及到场域的边界问题,而且场域的边界也是游戏场斗争的一项内容。结构上的同源性是其斗争性的根本性原因,占有资本的不同的区隔是产生斗争的直接原因,个体和集体的习性是斗争的动力。对艺术游戏的幻象是每一个进入艺术场的个体的思想根源,对游戏的的信仰“赞成游戏、相信游戏和赌注价值的某种形式,让游戏值得一玩,是游戏进行下去的根源,各种动因在幻象中互相窜通,是他们互相对立和制造游戏本身的竞争的基础”。[5]对艺术的崇拜,认为它能满足自己的需求甚至是最大化的愉悦,或者说利益的最大化,无论是要求的经济资本和象征资本;这是进入游戏斗争的先决条件,重要的是,在游戏其中和即将进入游戏的每一个人达成了共谋,从而成为对游戏的集体幻象。斗争的最终目标是场的合法性的垄断,简而言之,类似于贫民百姓所说的“谁说话算数”的权力的垄断。游戏的斗争主要在于统治者/被统治者、至尊者/新手、正统/异端、衰老/年轻等等,这起来更接近于内部的斗争,场的外部对场的内部是一种制约作用,况且对于外部和内部的划分也不是十分清晰,这种划界的斗争是对游戏界限的控制权决定多大的范围内的合法性的垄断。 其次要理解进入游戏的准备,这种准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是个体拥有资本的数量、类型和方式;二个体习性方面的累积的实践。韦伯用经济模式说明宗教游戏的主要参与者如教士、先知、僧侣等的特殊利益的运作,布尔迪厄同样用此来说明艺术游戏场的运营模式。进入游戏的最终目的是占有资本和拥有权力,但对于新来者资本的数量和方式以及类型是少量的,但这也是赌博的必要条件,没有资本如何参与赌博或者赢得经济利益或是象征利益。布尔迪厄把资本分为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文化资本的高级层面成为象征资本即符号资本。这四种资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通常新来者带有少量的文化资本进入游戏,在相同或相似的位置共同参与游戏。这种文化资本随实践的增加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而且,文化资本在每次获得游戏成功之后,有一部分首先要转化为物质利益的经济资本,两种资本的增加带来社会资本的扩大化;或者新来者是官方的、社会资本的携带者,是受统治阶级的委任进入场域,这种资本的进入随游戏的开展也会增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以电影《巴别塔》为践 张伟杰黄河科技学院 摘要:《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在第一章的第三节中比较摩尔根和德鲁兹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时,作者举到了《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突然让我联想到了获得第59届奥斯卡金奖的电影《巴别塔》。又想到单纯地复述原文,阐发理解不免生涩。因此,我想以这部电影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巴别塔超符码化解符码化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是由唐小兵先生将美国杜克大学弗·杰姆逊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有关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专题课讲稿进行翻译整理拟定的。 杰姆逊教授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长期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他这次在北大着重讲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他认为在继“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而后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化不仅表现于一切物质产品,而且渗透到各个精神领域,甚至“理论”本身也成为—种商品。人们生活在无边无际的由“商品化”了的广告、电视、录相、电影所构成的形象的汪洋大海中,生活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了这些形象的模仿和复制。在这样的社会,上层建筑起看前所未有的、甚至是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概念等则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后现代主义”正是对于这些特征的概括。 因为是讲稿整理作品,这本书的语言都是由浅入深,条分缕析,以文化概念为线索贯穿各章节,间以理论阐释和概念引入。由“文化与生产方式”、“文化与宗教”、“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研究与叙事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五章组成,附录“意识形态诸理论”。下面我以电影《巴别塔》为例,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1、“知识即控制别人”——西方殖民主义 在阐释生产方式的结构时,杰姆逊谈到关于东西生产方式的差异进而指出福柯、萨伊关于“西方殖民主义”的理论。萨伊写的《东方主义》极有影响.他认为美国大学中的各东方研究所或系的来源是西方殖民主义,那一整套现在已极富学术成果的系统首先是由英国人建立的(这原因可想而知),然后是由法国人和美国人通过对东方的扩张而充实的。杰姆逊对此也表示赞同,“西方学者的成果是巨大的,而且确实对了解东方的历史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通过把东方人或东方的现象无一例外地看成一件物才有可能的,比如把他人叫做阿拉伯或穆斯林,只是在这种把他人物化的基础上,东方研究的知识体系才可能建立起来,这无疑是统治相权力的一种形式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巴别塔》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眼中的摩洛哥人、非洲人,甚至是他们所代表的伊斯兰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对他们永远怀有无尽的仇恨、嫉妒,和他们的关系只能是对抗关系;但这种文化对美国人来说又是异质的,他们有着强大的好奇和向往,希望有机会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美国夫妇为挽救婚姻到北非旅游,而他们表现地完全排斥异质的世界。美国人对这种边缘文化从来就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优势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强大、自由、民主、文明,而边缘文化则落后、 1

考夫卡的场域理论

考夫卡的场域理论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考夫卡的场域理论 场域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总体而言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考夫卡认为,世界是心物的,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不一样。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physical field)。为了说明两者的关系,可用图1为例。这是一种人们熟知的视错觉。不论观察者对该图观看多长时间,线条似乎都是向内盘旋直到中心。这种螺旋效应是观察者的知觉产物,属于心理场。然而,如果观察者从A点开始,随着曲线前进360度,就又会回运到A;螺旋线原来都是圆周,这就是物理场。 由此可见,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对应的关系,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同样一把老式椅子,年迈的母亲视作珍品,它蕴含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而在时髦的儿子眼里,如同一堆破烂,它蕴含着在女友面前陷于尴尬处境的危机。心物场含有自我(Ego)和环境(environment)的两极化,这两极的每一部分各有它自己的组织(organization)。这种组织说明,自我不是欲望、态度、志向、需求等等的束捆,环境也不是各种感觉的镶嵌。 环境又可以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geographicaland behavioural environments)两个方面。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在考夫卡看来,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为此,他曾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在一个冬日的傍晚,于风雪交加之中,有一男子骑马来到一家客栈。他在铺天盖地的大雪中奔驰了数小时,大雪覆盖了一切道路和路标,由于找到这样一个安身之处而使他格外高兴。店主诧异地到门口迎接这位陌生人,并问客从何来。男子直指客栈外面的方向,店主用一种惊恐的语调说:“你是否知道你已经骑马穿过了康斯坦斯湖”闻及此事,男子当即倒毙在店主脚下。 那么,该男子的行为发生于何种环境之中呢 考夫卡认为,在他骑马过湖时,地理环境毫无疑问是湖泊,而他的行为环境则是冰天雪地的平原。倘若那个男子事先知道他要途经一个大湖,则他的行为环境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正因为他当时的行为环境是坚硬的平地,才在闻及他骑马穿过湖泊时大惊毙命。所以,在考夫卡看来,行为受行为环境的调节。但是,行为环境在受地理环境调节的同

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

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事实上,我…确信只有深入一个经验的具有历史处境的现实的特殊性中,才能理解社会 世界最深刻的逻辑,而且把这一特殊性建构成…“可能的特殊情况”。也就是说,就如同在一个可能构型的有限领域里的一个典型例子。…比较人类学致力于在观察到的变化之中把握不变量和结构。P3 2、我首先尽力防止对结构分析,或者更恰当地说关系分析的“实体性”阅读。P4 3、属于常识——和种族主义——的实体论的思想方式,把适合于某个时刻的某个社会里的 某些个人或团体的活动或爱好者看作基本属性,一劳永逸第作为一种生活必需的,或文化的要素。P5 4、某种经常被视为天赋的举止和风度的资质,实际上只是差异、间隔、区别特征,总之, 关系的特性。这种特性只存在于其他特征的关系中,并通过这种关系而存在。P6 5、习性是位置的产物,如同位置一样,习性已经分化了。…它们是有区别的和被区别的…. 习性是不同的和各有特色的实践的生成法则——工人吃的食物,尤其是他们吃的方式,他们进行的体育活动及其进行的方式,他们的政治见解及其表达方式,一贯与企业主相应的消费或活动截然不同;但是,这些也是分类的模式,分类的准则,关注和划分的准则,是不同的情趣。 6、与不同的位置相配合的差异,亦即利益、实践、特别是举止,在每个社会里,都按照符 号体系的基本差异的方式,作为某种语言的全部现象或全部特征和组成神话体系的特异的差距那样,也就是说,作为特殊的符号那样发生作用。P10 7、只有对差异应用关注和划分法则时,差异才变成了符号和区别符号。P11 8、分类的有效性本身可能导致这样的危险,把理论分类,即研究者精神上断定的,只是在 纸上谈谈的虚构集中,看作像现实中的一样的真正的阶级、真正的团体。P12 9、在社会空间里,位置的接近便预先安排了关系的接近,属于某个空间的有限领域里的人 将更加靠近(通过他们的他们的性情倾向、情趣),同时也更倾向于彼此接近,也更容易亲密、调动起来。P13 10、人们只有以政治动员为代价,才从理论上的阶级过渡到“真正的”阶级。P14 11、存在着的是一个社会空间,一个差异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阶级可以说是以潜在的状 态而存在,以虚线的状态而存在,它不是作为已定的,而是作为要做的某件东西而存在。 P15 12、机制确保社会空间和象征空间的再生产。P17 13、社会空间按照三个基本的维组成:在第一维里,行动者按照他们掌握的种类资本的总量 而分布;在第二维里,按照这一资本的结构,亦即按照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在他们全部财产中的相对份量而分布;在第三维里,则按照当时他们资本的结构总量的变化而分布。 P18 14、在工会和政党的机构里获得的政治类型的社会资本,通过家庭关系网而被传送,导致真 正的政治王朝的建立。P20 15、学校资本的持有者无疑最倾向于不能忍受并反对政治资本持有者的特权,而且,也最有 能力把平均主义或能人统治的公开主张转而针对特权阶层,这些公开主张是特权阶层所要求的合理性依据。P21 16、学校体制通过机制有助于重现文化资本的分配,并由此而重现社会空间的结构。…….. 家庭..就是一种使它们的社会存在及其一切权利和特权永久延续下去的倾向;这种自然倾向是再生产策略、繁殖策略、婚姻策略、继承策略、经济策略,最终而且特别是教育策略的根源。P22 17、最高级的学校机构,那些导向最高社会地位的学校越来越全面的被享有特权的阶层的孩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后现代哲学家对现代文化展开批判,并试图给世界一个重新的解释,构建一种新的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能够站在很高的角度和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思辨的特色,也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色彩。 他认为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的晚期,又提出“认知图绘”,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的眼光,审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象,认清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从而对这种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持续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都提醒着我们应当批判的接受和吸纳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清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背景,有效地帮助我们抵制腐蚀人类思想灵魂的文化对我们的侵略。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关注的焦点就是现代主义所出现的“问题”,要透过现代主义的表面现象,去寻求真理而并不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理。现代主义的目的是要改变历史和社会,是资本主义人的异化下的一种乌托邦理想。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则具有消费性、大众性、商业性、文化创作的目的是商业利润,文化创作以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为动力,市场需要大量的文化消费品,后现代主义文化创作者就把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贴上商品的标签,大批量的复制,比如现在的中国电影产业。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战争不再需要真枪实战,而是转变成文化软实力,它不需要浪费一枪一弹就能入侵一个国家的各个领域。 首先来看电影领域,仅2012上半年中国票房近55个亿,超过去年的48.41亿。可是仔细分析一下,从《上半年国产电影全军覆没表》来看,上半年有155部片上映,过八成是国产片,但国产票房目前却只占总票房38%。《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等12部好莱坞电影,赢得票房27亿。而选择与对方同期上映的17部国产片,总票房才4亿,除了《绣花鞋》和《黄金大劫案》基本保本,上

布尔迪厄论摄影——摄影的社会定义

布迪厄:摄影的社会定义 布迪厄是法国的社会学家,以其实践理论而闻名,也算是近些年来在中国比较“火”的学者之一,他的主要著作现已有中文译本。以下转载的是布迪厄关于摄影的一篇小文。选译自其《摄影:一种中产趣味的艺术》(Photography:A Middlebrow Art, Blackwell Publishers an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一书,译者朱国华、范静哗。在这篇文章中,布迪厄从影像受众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秩序对影像传统的支配。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一读,我觉得很有启发。 摄影的社会定义 @皮埃尔?布迪厄 朱国华范静哗译 艺术模仿自然 摄影术从本质上被预设为满足一些基本上是外加于它的社会功能,如果我们对这种预设的方式和原因的质疑是合法的(正如我们下面即将这样做),那么,实际情形仍然是:摄影的种种社会性使用,显示为对各种使用的客观可能性的系统性的(亦即连贯的、可理解的)选择,决定了摄影的社会意义,同时这些使用也被后者所定义。 模仿艺术的艺术 因此通常认为,摄影可被视为精确性和客观性的典范:“任何艺术品都反映了其创造者的人格,”《法兰西百科全书》如此写到:“摄影感光板并不阐释,而只是纪录。其精确性和逼真性不容置疑。”但是,要想证明这一社会表征只是基于偏见的虚假证据实在是太容易了;实际上,摄影捕获的只是任意选择下的现实的一个方面而已,因而也只是摄取某个摹本的一个方面;在客体的全部特质中,所保留下来的只是某一瞬间、某一视角下呈现的视觉特质;这些特质转变成黑白二色,一般上按比例缩小并总是在一个平面上显示出来。换句话说,摄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系统,按照透视原理(或甚至根据某一视角)表现空间,根据黑白变量表现体积和色彩。摄影之所以被认为是对于可见世界完全现实、客观的纪录,是因为它(就其根源而言)被指定的社会性使用被认为是“现实的”、“客观的”。[1] 并且,如果它直接将其“无句法的符号交流”、[2] 简言之作为一种“自然的语言”的面貌直接地呈现于大众,它就更加如此,因为它从可见世界所做出的选择,在逻辑上与15世纪以来一直主导欧洲的世界表征方式完全一致。正如皮埃尔?弗兰卡斯特尔(Pierre Francastel)所观察的那样:摄影术作为一种机械录制影像的方式,其条件与视界大致类似;它使我们能看见的并不是传统视象的真实特性,而是与此相反的系统的特性:至少在镜头制造以及只使用单镜头的条件下,照片的拍摄即使在今天也是起着经典艺术视界的功能。照相机提供了独眼巨人而非普通人的视界。我们也知道,对于与我们不真实但有点艺术性的视界不相符的一切纪录,我们都会系统地加以清除。比方说,我们不会近距离拍摄大楼,因为这样的摄录与传统的正韵法原理(laws of orthometry)并不对应。试试看拿广角镜对着一座哥特式教堂耳堂通道的中心,再观察你所看到的非同寻常的映象。试图将广角镜聚焦于哥特式教堂交叉的左右两翼的中心,就会注视你将会获得的特别档案。你将会看到,所谓的“常规视角”只是选择的视角,世界的面貌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丰富得多。[3] 普鲁斯特对于摄影术令人窘迫的力量所做的解说非常美丽,这是日常实践被剥夺的力量:照相机的最新用途,可以让我们经常从近处看到的,象塔一样高大的房屋,全部倒伏在一座教堂脚下,使同一些建筑物象军队的一个团操练那样,时而排队,时而分散,时而密集,把刚才还相距很远的比阿斯塔教堂的两根柱子紧紧地靠在一起,让近在眼前的萨吕特教堂变得远在天边,使一个桥洞、一个窗孔、一丛置于前景的色彩强烈的树叶成功地出现在暗淡晕阴的背景上,展现出广阔的视野,使同一个教堂依次换上其他所有教堂的拱孔。我觉得,照相也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一、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风靡全球。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哈桑、罗蒂、利奥塔德等分别从艺术、哲学、资本主义发展等角度进行了概括,不可否认,种种言说对后现代概念清理有着不同的助力。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复杂且争论颇多的问题,但就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特征,如反传统、反本质、非主流、反理性、多元化等等在一定范围内却已形成某种共识。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精神已渗透到哲学、美学、文艺学、社会学等理论研究领域和戏剧、电影、电视、广告等文化产品的制作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经济学和市场营销领域也开始研究经济及消费生活中出现的后现代现象。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后现代主要是指一个以信息、传媒等为主导的新时代。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消费环境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物质丰盈了,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发愁,新技术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休闲、娱乐,消费占据了人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我们可 以清楚地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消费主义热潮正在社会中涌动。但是消费不再或主要不再是一种物质行为、纯粹的经济行为,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和象征性消费之类的文化行为。正如托夫勒所预言的,消费社会已经到来。这是一个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人们满足的源泉和社会理想行为的标准不再是工作劳动本身,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实质上,这种消费社会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在后现代社会里,人类在物质与文化生产、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则是通常意义上的后现代消费文化。 在消费社会中,后现代主义正影响着人们经历一场文化变迁,这种文化变迁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意识,正因为如此,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才吸引了更多公众的兴趣。 二、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的特征 1消费的符号化 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生产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剩现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人们开始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即商品作为符号,能够提供声望和表达消费者的个性特征。这一点在服装消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身着最新潮的服装,人们会产生一种胜过他人的优越感,比如金利来,人们之所以以高出普通服装十几倍的价格来选择这一牌子,主要在于金利来独特的商标符号及它对地位财富的象征和宣示,穿上它,无异于展示自己是上流社会成功人士的一员。后现代消费社会已经从商品形式占主导地位进入到符号形式为主的时代。 2消费价值观发生变化 后现代消费文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这个世界和自身的基本态度。消费主义的盛行使人们把追求和占有物质,追求享受作为人生目的的价值观念,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消费生活中的主流价值和规范,人变得越来越现实,变得越来越功利。许多人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忙于享乐,忙于购买那些标榜自己身份的物品,而这意味着那些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品由于缺少了商品的符号价值而失去了他的消费价值,被纳入废弃品的行列而被扔进垃圾箱,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挥霍性浪费。而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 3审美平面化 由于追求短暂,即时性的审美趣味使消费文化全然摒弃了对深度意义、永恒价值、理性蕴涵的追求。几句无厘头的广告词,几个非连续、逻辑和时间关系模糊的电视镜头就可以拼接成

布尔迪厄与场域理论

布尔迪厄与场域 布尔迪厄是继福柯之后, 法国又一具有世界影响的社会学大师,他和英国的吉登斯、德国的哈贝马斯一起被认为是当前欧洲社会学界的三大代表人物, 他的思想和著述在国际学界广受重视,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 也引起了我国社会学者的注意。 布迪厄称得上学术杂家, 他的社会学中融入了人类学、教育学、哲学、艺术、语言学、历史、文化学等诸学科的内容, 可谓包容丰富、错综复杂。一般认为, 场域理论是他的基本理论, 在其社会学思想体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布尔迪厄是享誉世界的法国社会学家,他在1990年出版《实践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了他最关心的理论问题:在人为地分裂社会科学的对立之中,最根本也是最要命的是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对立,这种对立导致了绝大部分的社会学家只选上述两元对立的其一。为了化解上述两元对立,布尔迪厄提出了场域、惯习和实践的概念,并且用场域和惯习来解释实践。 场域的概念与特征 场域是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他这样定义场域:“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架构。正是在这些位置的存在和他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之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的界定,其根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利或资本(占有这些权利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利害攸关的专门利润的得益权)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同源关系等)。” 在布尔迪厄看来,场域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场域是一个永恒斗争的场所。其次,场域具有相对自主性。任何一个场域,其发生发展都经过了一个为自己的自主性而斗争的历程,这也是摆脱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控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场域自身的逻辑逐渐获得独立性,也就是成为支配场域中一切行动者及其实践活动的逻辑。 布尔迪厄喜欢用“场”这样的一个概念来阐释传媒权力的运作。如果说传媒与政治、经济等诸权力构成了的是一个宏观意义上的权力场,那么,社会行动者个体进入这个权力场就可视为微观意义上的建构。大众传媒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权力构成的场域,我们把它称为“传播场”。传播场与布尔迪厄所说的“新闻场”有相似之处,但范围要更为广泛。当一个人进入传播场是,就同时进入了与场项链的前提预设。(场域在传媒领域的意义)

布尔迪厄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1)

第26卷第3期2009年9月 青 岛 大 学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RNAL OF TEAC H ERS COL LEGE QI NGDAO UN I VER SIT Y Vo.l 26No .3 Sept .2009 收稿日期:2009-07-03 作者简介:孙元涛(1975)),男,山东烟台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p 教育研究 布尔迪厄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孙元涛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摘 要:运用布尔迪厄的概念工具时,不应遗忘概念工具内部与背后所蕴涵的方法论思想。布尔迪厄的关系性思维,是与/社会物理学0、/社会现象学0的双向/决裂0,是对社会人类学/参与性观察者0角色的颠覆。布尔迪厄社会学方法论带给教育研究者的,决不仅仅是可以直接套用的程序,而是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视界和眼光。经由一种新的视界和眼光,教育、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诸多根本性问题,都可能获得新的阐释,并因而展现出新的形象与势态。 关键词:布尔迪厄;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研究;社会物理学;社会现象学;关系性思维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33(2009)03-0020-04 近年来,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思想越来越多地被我国教育学者所关注。其富有特色的概念,如/场域0、/文化资本0、/惯习0等也逐渐成为我们分析教育问题的概念工具。但是,在将这些概念工具单独剥离出来进行解读和使用时,我们切不可忘记加纳姆(N icholas Garnha m)和威廉姆斯(Ray mond W illia m s)的忠告:/对一个内容丰富、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和跨越许多领域的相关经验研究,如果采取零碎片面的方式加以吸收,,那只会导致对该理论的严重的误读。0[1](P3) 事实上,布尔迪厄构造出的概念工具,不仅是其方法论思想的构成/元素0,而且,每一个精巧的概念工具中,都几乎/全息性0地浓缩了布尔迪厄的方法论思想。这一点常常被教育学者所忽视。因此,从概念工具出发的研究,一方面要从中透析出布尔迪厄的方法论观照,另一方面则需不断返归布尔迪厄的思想整体,以便领悟其深邃的方法论思想所特有的解释力与穿透力。 一、双向/决裂0 当布尔迪厄的名字见诸学术界时,他首先是作为一个民族学和社会人类学者的形象受到关注的。但是,对阿尔及利亚的人类学研究经历,使得布尔迪厄与传统人类学研究所主张的/参与性观察者0立场走向了决裂。如他个人所说,决裂之 所以发生,是因为在面对政治上的弱势群体时,这种所谓的/参与性观察者0的角色定位令他心存/愧疚0。他希望能够/有所作为0,以消除/良心上的愧疚0。正是在这样的立场之下,布尔迪厄致力于将/实践0从学术界普遍存在的/学究式谬误0中解放出来。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布尔迪厄所构想的/解放0,居然是让实践的逻辑从/清晰0返归/模糊0。在他看来,一种/多少有些含糊不清0的实践逻辑,尽管是令人遗憾的,但却往往是更为本原的,并且是在与/世界的日常关联0中真实敞开着、展现着的。[1](P24-45) 从布尔迪厄略显生涩的论述中,我们不仅能够解读出一种独特的实践观,而且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方法论变革的力量。这一变革首先是以一种/双向决裂0的形态出现的。 (一)与社会物理学决裂 在布尔迪厄那里,社会物理学(socia l phys 2ics)是社会学研究者用以透视社会的一种/透镜0。客观主义、结构主义和实证主义知识观便是这一透镜透视出的知识结果。早在孔德时代,模仿物理学结构,建构一种社会物理学的理想就深深扎根于社会学研究传统中。尽管之后的社会学发展已经逐渐/克服0了这一偏执的信念,走向了一种多元化的研究路径。但是,这一信念却并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

读了布迪厄书,自己感兴趣的是他的场域理论,由于其理论的模糊性难以把握其要义,以下是我的一些基本想法,求教于方家。 场域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场域是一个关系网络。布迪厄曾指出:“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又说:“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 构型。”这种关系是独立于行动者意志的客观存在,又与行动者所占位置、所掌握的资本和行动者的禀赋及其采取的策略有关。这种关系网络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运作规律,构成对行动者行动的限制性制约条件,当然只对置身于该场域的行动者才有意义。如果不归属该场域,这关系网络对行动者不具有意义。为什么呢?这与场域的第二层意思有关。 第二,场域是力的较量场所。场域是一个场所,它不能被简单为理解空间意义上的场所,它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既是静止的,又是动态的;既是固定的,又是在发生/进行的;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场域是“力的较量”场所。换言之,是斗争、争夺的场所,只有“力的较量”,场域才具有意义。而这种斗争、争夺依赖的是行动者所掌握的“力”,这种“力”表现为资本最终化约为权力。如布迪厄曾指出:“一种资本总是在既定的具体场域灵验有效,既是斗争的武器,又是争夺的关键,使它的所有者能够在所考察的场域中对他人施加权力,运用影响,从而被视为实实在在的力量,而不是无关轻重的东西。”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力”在斗争中相互较量,也会相互转换。因此,场域是一种力的关系网络。 第三,资本—权力是场域的主线。场域既是斗争的场所,又是争夺的空间,而一切都是围绕资本-权力的主线展开。行动者斗争靠的是其掌握的资本,斗争目的又是争取更多的资本,终极目的是为了获取权力,形成支配关系。注意不要把这过程看作是单向的,而是互动的,交错的,场域在互竞中发展。关于资本,布迪厄把其主要分为三类: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是由收入、财产等组成经济实力。文化资本表现为知识总量,但又不全是。文化资本由可称为信息资本,它的表现形式有三种:身体化的、客观化的和制度化的。“至于社会资本,则是指某个人或是群体,凭借拥有一个比较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化的相互交往、彼此熟悉的关系网,从而累计起来的资源的综和。”所有的资本形成“力”,表现为权力,形成权力关系。权力只有在关系网络中才有意义,故权力在场域运作中起着决定作用。需要注意,权力不是单向度的,权力关系也不是单一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正如高宣扬教授认为的“在一个特定关系网络中的统治者,其统治权力的实现,不可能单靠其自身的意图、利益、地位,而是必须结合被统治者各方的力量,并在各种力量的竞赛和对比中真正实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