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1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21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21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21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21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引导学生自由读课前本组课文学习导读内容,思考本组课文的学习都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二)、交流:

1、阅读本组课文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

情。

2、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导入新课:

导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倾听《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诉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吏。(出示课件1)

二、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一)、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选择合适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二)、检查读书学习生字新词情况:

方法:(课件辅助)

1、出示课件2,抽查一个小组的学生每人读一个词,正音后请全班学生跟着朗读。然后交流理解这些新词遇到的问题。

教学难点预设:(1)“玲珑剔透”的意思;(2)“蓬莱瑶台”怎么理解。

解决难点方案:(1)学生交流解决。(2)课件辅助解决:“玲珑剔透”、“蓬莱瑶台”的意思超级连接。(注:课件辅助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而定是否连接出现。)

2、出示课件3

先请大家自由试读。

问:读这组词有什么困难?

难点预设:“不可估量”的“量”字读音可能会出现困难。引

导学生查字典,根据意思定读音。课件出现“量”字在这个词中的正确读音(起强化作用),然后大家齐读这些词。

(三)、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都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同桌可以交流。

2、交流: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1)、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3)、第五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质疑: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

3、导入第二部分的学习:要想理解这个问题,我们要一起先去看一看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一)细读圆明园昔日辉煌的部分:

1、请三名同学分别读

2、

3、4自然段。

2、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想想:这三段分别从哪几方面来写圆明

园昔日的辉煌的?

3、交流:

第二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规模和布局。

第三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第四自然段:介绍圆明园收藏文物的珍贵。

(二)、研读圆明园的布局

1、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圆明园的布局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根据书中的介绍,画一画圆明园的结构布局图。

2、演示圆明园的布局(课件4)

(1)、课件演示圆明园的布局。

(2)、请学生根据课件演示圆明园的布局说说“众星拱月”这里的“星”和“月”分别指什么?“拱”又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

3、交流:了解了圆明园的布局,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

(1)圆明园的布局非常特别;

(2)圆明园的布局很精妙;

(3)圆明园的布局也可以说是别具匠心的;

(4)圆明园一定很大;

―――

3、师:不错,据史料记载,圆明园的占地面积有五千二百亩,比颐和园还要大八百五十亩。这样大的规模我们仅仅用“大”来形容是

远远不够的,那该说――?

生:气势宏大

生:气势恢宏

生:宏伟壮观

――――

4、一起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研读圆明园内的景观:

1、导入:圆明园的布局独特、宏伟壮观,那圆明园内的景观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2、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然后概括地说一说圆明园内的景观又是什么样子的。

3、交流圆明园内的景观又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些景观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1)、当学生交流到“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的名胜建造的”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当补充以下相关资料:圆明园历经了清代的六位皇帝,他们继位以后,都根据各自的要求,不断地设计建造新的景观。整个园林的建筑共花费了一百五十年。书中介绍的只是其中的四处景观。

(2)、在学生交流到“园内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时,可能有学生对“武陵春色”是什么弄不明白。(“蓬莱瑶台”在字词教学环节以解决)。

解决方案:

①、课件辅助解决,出示课件5“武陵春色”图;

②、教师结合课件讲解:武陵春色是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描绘过的春天的景色。同学们请看屏幕,一条小溪,两岸开满桃花,经过山洞,来到桃花源。同学们看,漫山遍野,开的红色的桃花,小巧精致的房屋,隐逸在山坳中,人们在此过着快乐无忧的生活。这就是人们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3)在学生交流到“园内西洋景观”的时候,教师补充相关资料:是啊,长春园中有个西洋楼就是我们所说的西洋景观。它是仿照西方的建筑建造的。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的建筑。

(4)在学生交流到“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这一段时,有两个难点:一是这里为什么要说“象征着”呢?二是让学生读懂这段话是从两组对比的景观来介绍的,这样介绍的好处又是什么?

解决方案:

师:你从“象征着”能体会到什么呢?

生:既然是“象征着”,我想圆明园里的“买卖街”和“山乡村野”一定不是真的。

生:圆明园里的“买卖街”和“山乡村野”都是虚拟的,是专供皇帝游玩的。

……

师:圆明园的确是供皇帝、后妃游玩的地方,他们为了变着花样,

换换口味,偶尔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去看看,就在园内建造了“买卖街”和“山乡村野”。其实“买卖街”上并没有真正的居民,“山乡村野”也没有农民,都是皇宫内的人扮演的。

强调这里的两个“象征”要重读。并齐读这句话。

师:你还能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什么?

生:这里有两组景观是相对介绍的。一组景观是……,另一组景观是……;

生:这样写告诉我们圆明园不仅有异常华丽的宏伟壮观的宫殿,还有小巧玲珑、精雕细刻的亭台楼阁;不仅有热闹的“买卖街”,还有幽静的田园风光。这样对比着介绍,更能体现出圆明园内的景观丰富多样。

生:这句话中的两个“有”、“也有”也体会到圆明园内的景观不仅风格各异,丰富多彩,而且多得不计其数,应有尽有。

师:正象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圆明园内的大大小小的景观有一百多处,难怪作者说:

出示课件6:学生看着课件齐读:“漫步园内……仿佛臵身于幻想境界里。”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生: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那是因为园内不仅有我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还有西洋景观,所以浏览圆明园,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另外园内还有很多景观是能工巧匠根据古代诗

人的诗情画意想象建成的,所以流连其间,仿佛臵身于幻想境界里。

(说明:学生交流时教师进行时适引导、点拨,以上内空尽可能让学生交流自己说出来。)

(四)、研读圆明园内的收藏。

1、教师领读,学生填读:

师: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

生: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师:上自――

生:先秦时代的……

……

2、质疑: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呢?请同学们画出能体现这一点的词语和句子,可以随时在书的白处写上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感受。

3、学生读书。

4、交流。

(1)、勾画的词语: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多。)

(2)、勾画的词语:上自……下自……――(从先秦到清代一共经历了两千多年呢!两千多年经历了“秦、汉、随、唐、宋、元、明、清”大约有两千三百多年,想想这其间,会有多少的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都藏在这里啊啊!所以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说明:引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交流,加以适当的媒体课件辅助,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为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做好充分的感情铺垫。)

五、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布臵课后作业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臵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利用网络收集圆明园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感情积淀。

1、教师读上节课所学习的重点词所带的句子,让学生听写词中重点生字。

2、同桌相互检查校对纠错。

3、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呢?

4、引导学生回答:

生:圆明园各县特色的景观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圆明园“众星拱月”般的布局,很独特;生:圆明园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吏文物和奇珍异宝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它不愧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5、师小结:

看来,圆明园独特的布局、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收藏、优美的景观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请3名同学来朗读课文2、3、4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欣赏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7、请两名同学分别试着背诵课文的3、4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圆明园的毁灭

1、师导: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却在几天之内,被大火化为灰烬。

2、学生迅速浏览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把最能表现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画下来。想一想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3、引导不生交流读书学习情况:

生:“统统掠走、任意破坏”,“统统”是说全部掠走,一个不剩,从这体会出侵略者十分贪婪;“任意”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从这儿可以看出侵略者十分野蛮、残暴;

生:“凡是”,就是说只要是圆明园能拿走的,侵略者就全部拿走了,一个也不留。

这时教师就势出示课件7,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些句子。

继续交流学习感受:

生:“大火连烧三天”就是说他们抢、搬、毁,这还没完,为了销毁罪证,他们还放火把圆明园给烧了。大火连燃三天,圆明园只剩下一片灰烬。

师:连燃了三天,一天多少小时?

生:24小时!

师:3天多少小时?

生:72小时!

师:大火烧了72小时,圆明园本来在北京的西北郊,可烟云却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所以可以想象,圆明园是怎样化为了一片灰烬!面对强盗,皇帝只顾逃命,把这偌大的园林留在烈火中痛苦地呻吟!那再让我们看一看那惨重的一幕吧。出示课件8。

学生观看录像。(课件再现昔日辉煌的景圆明园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唤醒学生对这一万园之园,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的毁灭的无限痛惜之情,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文化、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师:看过录像,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

(这里让学生尽情表达出心中激荡的情感。注意引导学生从说出以下几层意思:①、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对侵略者犯下的罪行不可饶恕;②、对我国失去这一园林艺术而无比惋惜;③、对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何其落后而实在让人气愤。)

4、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再读第五自然段。注意引导学生读出对英法联军的憎恨,对我国失去这一园林艺术的惋惜,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的气愤。

三、回顾全文,解答第一段学习时提出的疑难问题:

1、生:把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集体齐读)

2、师:了解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看到了圆明园被烧毁的一幕,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了吗?

3、引导学生交流:

(1)、圆明园内收藏着许多奇珍异宝,要知道那都是些无价之宝啊!有些甚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我们祖先的血泪和智慧的结晶啊!可这些却被掠夺,被一把大火烧得一干二净,我太恨英法联军了!

(2)、这种万园之园历经清朝六皇帝,共花费了一百五十年,占地面积五千二百母,想一想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大的面积,圆明园里得汇集多少风景名胜,这可是数代能工巧匠的杰作啊!然而这个园林艺术的瑰宝却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他们不仅毁坏了我们中华民族同百年来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也毁坏了东方的文明,这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5、师小结:

这个损失确实是无法弥补的!如今,一百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可圆明园的废墟却始终伫立在这里――(出示课件9),它记载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吏,忘记过去就是背叛。为了让圆明园的毁灭这段屈辱的历吏不现重演,我们要记住――(手指课件11)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四、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1、师质疑:学到这里,不知同学们注意到没有,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而作者却用那么多的笔墨来描写圆明园的辉煌,这是为什么呢?

2、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来交流:

(1)、如果作者只写圆明园的毁灭,那么读者就只知道侵略者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并不知道都毁灭了些什么?而课文的2、3、4自然段,着重写了圆明园的布局、景观、收藏后,我们就了解到了这么多的奇珍异宝,这么美的圆明园就这样给毁了,更显示了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2)、这样写的目的就是让读者感受到圆明园的美丽与珍贵后,更能激起读者对英法联军这些侵略者的仇恨。

(3)、这样写就是用圆明园的美衬托出侵略者的丑。

3、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题目为毁灭,却用大量的篇幅写它昔日的辉煌,这样的构思真可谓颇具匠心。

五、总结全课,拓展链接: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都对侵略者犯下的罪行感到无比的愤怒,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非常的惋惜。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30页,这里有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愤怒与惋惜》,课后同学们可以读一读,也可以继续搜集一些图片或文字资料,去了解旧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吏和祖国今日的强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