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上教师资格证科目三高级语文真题答案

2018年上教师资格证科目三高级语文真题答案

2018年上教师资格证科目三高级语文真题答案
2018年上教师资格证科目三高级语文真题答案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C项,“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意指之所以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视线,是因为身处于飞来峰的最高层。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即人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应当放眼大局和未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高度决定眼界;等等。

2.【答案】A。解析:A项,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名著之一,作者以讽刺手法塑造了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思想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典型形象。该小说以社会环境描写为主,以夸张、讽刺的表达方式对俄国沙皇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B项,孙犁的小说《芦花荡》主要描写了一个老英雄帮助部队运送资源、护送同志,用自己的本事同敌人英勇无畏地进行抗争的故事。其自然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的气息,雅致隽永,同时又能在小说中起到烘托环境氛围,突显环境险恶,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等重要作用。C项,鲁迅的小说《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对其少年时代在农村观看社戏时所见之景、所遇之人、所赏之戏展开了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故乡景物美、人情美的留恋与怀念之情。小说中出现了多处景物描写,集移步换景、大笔写意以及优美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于一体,既展现了江南水乡月夜之景的美,又体现了作者对童年故乡的爱。D项,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主要描写了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捕鱼时捕获大马林鱼以及与鲨鱼搏斗的种种经历。小说中对海上景象的生动描写,既渲染了情节气氛,又突出了主人公老渔夫在海上捕鱼时的艰难境遇以及他不屈服于命运,即使身在苦难中也能凭借勇气与智慧坚持到底的精神。

3.【答案】B。解析:A项,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属于小说体裁作品,不符合题干要求。B项,散文《秦腔》对秦腔这一地方剧种的生成、变迁进行了绘形绘色的描写,同时又通过对秦川大地上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出当地人热情蓬勃的生命力,其文章乡土气息浓厚,符合题干要求。需注意的是,贾平凹另有一篇同名长篇小说《秦腔》,应与本题所述散文作品《秦腔》进行区分。C项,散文《热爱生命》重在表达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强调珍爱生命、热爱生命,并不涉及“乡土情怀”的内容,不符合题干要求。D项,散文《信条》全面而周详地讲述了人类生活乃至社会管理方面的信条,即准则,未提及“乡土情怀”的内容,不符合题干要求。

4.【答案】C。解析:“三一律”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行动三者之间保持一致,即要求一幕戏中所叙述的故事应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应在一个场景之内,情节应服从于一个主题。A项,元杂剧《窦娥冤》讲述了窦娥从幼时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到蒙冤被杀,再到沉冤昭雪的全过程,前

后历时约五年,其时间跨度大,场景布置复杂,不符合“三一律”创作原则的要求。B项,话剧《屈原》剧情的时间跨度为清晨至半夜的一天之内,主要围绕是联齐抗秦,还是绝齐事秦的中心矛盾展开,但该剧选取屈原的宅第、楚王的官廷、东皇太乙庙等多处场景为故事发生地点,不符合“三一律”创作原则的要求。C项,戏剧《伪君子》全剧共五幕,其时间跨度不超过一天,剧情紧凑且主要围绕奥尔恭认清伪君子真面目的过程来展开,故事集中发生在奥尔恭府内,符合“三一律”创作原则的要求。D项,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场景布置复杂,涉及广场、街道、劳伦斯神父的寺院、凯普莱特家的花园、凯普莱特家中厅堂、凯普莱特家坟茔所在的墓地等多个场景,不符合“三一律”创作原则的要求。

5.【答案】A。解析:A项,“效”在题干句中意为“胜任”。

6.【答案】A。解析:A项,“则”表示承接关系,“就”。B项,“则”意为“是”。C项,“则”表示转折关系,“却”。D项,“则”表示假设关系,“如果”。

7.【答案】C。解析:A项,诗句化用汉文帝采纳冯唐谏言,派谴冯唐持符节到云中赦免魏尚的历史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B项,“后庭花”化用南朝陈后主所作诗歌《玉树后庭花》的诗名,意在表达诗人对沉湎声色、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的讽刺,对国家命运的极度关怀与深切忧虑。C项,诗句中并未用典,其意指花开花落转眼已过了两年,而诗人仍未能归家,不免老泪横流;而孤舟长系,迟迟不开,诗人无法东归,虽飘零在外,却依旧心系故园长安。D项,诗句化用了“廉颇善饭”的典故,意在表达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以及对朝庭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8.【答案】B。解析:A项,“星罗棋布”通常用于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而题干句子中“三两座”则说明房屋很稀少。此处使用“星罗棋布”,不恰当。B项,“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常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的状态。此处使用“捉襟见肘”,恰当。C项,“振聋发聩”形容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常用于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此处使用“振聋发聩”,不恰当。D项,“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此处使用“千疮百孔”犯了大词小用的错误,不恰当。

9.【答案】C。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必修课“表达与交流”的教学建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故A、B、D三项说法正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相关教学建议还指出,学生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自己的文稿,学习用计算机进行文稿编辑、版面设计,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但其中并未提及以信息技术代替手工写作,C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10.【答案】C。解析:题干所示三篇文章都属于自然科学小论文。学习科普类文章,首先,要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其次,要理清结构,把握说明顺序;最后,要了解文中的说明方法。

A项,“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说法不恰当。B项,“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不恰当。C项,文章结构严谨,学习时应理清作者思路,总结文章的观点,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其说法正确。D项,“课文体裁多样”说法错误,与该单元课文实际情况不符。

11.【答案】D。解析:分析题干教学叙事片段可知,阅读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思维训练只是学生理性思维减弱的原因之一,A项“根本原因”说法错误。题干片段中,教师组织学生从多个视角评析人物形象,确实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进行了有效的训练,但却未体现出这一理性思维训练方式的唯一有效性,B项“唯一捷径”说法过于绝对,错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教师应当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C项“跳出文本范围”说法错误。题干中的教师以“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为中心话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话题从多个角度展开逐步深入的交流、研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D项说法正确。

12.【答案】C。解析:学生通过解读文本,即品味文本语言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可以走进文本深处,汲取作者的言语智慧,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这使得文本解读本身具有了探究性。以文本解读作为切入点来开展研究性学习,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的探究欲望。故A、B、D三项说法正确。题干材料中并未提及学生所提问题是否具有有效性等问题,C项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此外,其“都具有”的说法过于绝对,学生在阅读中所提出的问题也可能是偏离文本主题思想的。

13.【答案】D。解析:教师课前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只是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展开的一个重要条件,而非决定条件。A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分析教学访谈记录可知,学生缺乏情感共鸣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在备课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即《记念刘和珍君》远离时代,学生理解困难。B 项表述偏离问题的关键,错误。题干中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使课堂得以顺利开展。C项“教学思路比较随意”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中“我觉得真的要好好考虑学情”可知,D 项说法正确。

14.【答案】A。解析: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的“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分析题干教师观点可知,教师们同样一致认为引导学生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A项“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说法错误。

15.【答案】C。解析:“选修课个性化的核心特征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发展需求”,而A项将“个性体验和发展需求”表述为“个性需求”,对材料原意加以曲解,A项说法错误。选修课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性体验,尤其要引导学生通过专题学习获得文化积累和情感滋养”,材料中并未提及陶冶学生情操是最重要的教学任务,B项说法错误。分析材料可知,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发展需求,又要尊重学生在生活阅历、语文能力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着眼于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每种活动侧重培养学生不同

的阅读能力,C项说法正确。D项“保持难度一致”说法错误。

二、案例分析题

16.【参考答案】

(1)教学意图:

①创设情境,引入教学内容,借歌词中的“英雄人物”与苏轼词中的“风流人物”探究周瑜形象。

②拓展课堂资源,以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引入,使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初步感受三国时战争的宏伟场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方式的评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需要通过有层次的设问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题干材料中,教师先由《三国演义》片头曲引入,让学生思考歌曲中“英雄人物”与“风流人物”有何不同;然后借“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一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苏轼写就本篇词作时对周瑜的态度——赞叹、充满敬意,使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得出周瑜这一“风流人物”不仅有侠胆,还有柔肠,懂得浪漫与爱情的结论;之后教师再通过问答,循循善诱,让学生用词作中的“雄姿英发”一词来概括周瑜的英雄气概,并借此发问“羽扇纶巾”所展现的周瑜形象--------富有文采;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出周瑜的形象,即刚柔并济、能文能武,对一开始的疑问做出了前后呼应式的解答。

17.【参考答案】

错别字:第④段中,“变本加利”的“利”改为“厉”,“究结”的“究”改为“纠”,“常此以往”的“常”改为“长”。(三个错别字中写出任意两个即可)

病句: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爱,我们也应有所补偿。

上述病句涉及两处问题,一是用词不当,二是指向对象不明确,应改为: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爱,我们也应对父母有所回报。

18.【参考答案】

缺点:论证缺乏说服力。

分析:①习作的核心论点是“不要和父母算‘经济账’”。在论证这一论点的过程中,小作者先借外国小朋友和父母算“经济账”的例子引出论点,再由此生发出对孩子不应和父母算“经济账”的理由以及出现孩子和父母算“经济账”的原因的分析,最后收束全文,再次指明论点。然而,这一论证看似完整,实则缺乏对“和父母算‘经济账’的否面影响”的充足的道理论证,不足以支撑全文论点,其论证论说不足,缺乏说服力。

②论证方法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章的说服力。议论文常用论证方法有很多,如举例论

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不同的论证方法在文中具有不同的强化论证作用。本篇文章只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说服力不足。

三、教学设计题

19.【参考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抓住重点词语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②背诵全诗,培养古诗文语感。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反复诵读,感知通过想象画面,读懂意境,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②小组合作探讨,分析陶诗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②学习陶渊明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砥砺自我人生修养,努力做到知人论世。

(2)设计依据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说明

A.《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B.《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在阅读鉴赏与活动中,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C.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注:以上所示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相关内容。为充分备考,考生也可对新发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拓展阅读、记忆)

②文本分析

本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他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和劳动生活,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归隐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材料中所选是第一首。

③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鉴赏方法和欣赏能力,而且初中阶段已学过陶渊明的诗歌和散

文,粗略了解了陶渊明的隐士思想和所生活的时代特点,但学生对于作者甘于贫困而悠然自乐的人生境界还难以真正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调动起来,重在分析作者情感,让学生能够从作者的情感中得到人生启示。

20.【参考设计】

《归园田居(其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片段设计

教学过程:

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标题含义:“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题眼是哪个字?(“归”)

2.以“归”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教师课件出示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各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组内讨论。10分钟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教师点评、总结。

①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分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是作者对自己整个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忏悔。“尘网”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极端厌恶,“三十年”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②为何而归?

明确:性本爱丘山。

讨论: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提示: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于追名逐利,在这样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明确:养家糊口,大济苍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

③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却成为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的、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由近到远,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朴拙自然、宁静中又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的方式,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尔虞我诈、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的宁静和谐的心境,也流露出了诗人对即将开始新的生活的欣喜之情。

3.联系现实,全班分正反两方举行辩论:陶渊明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是怎么认为的?教师引导总结。

明确:古有“学而优则仕”之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从这一角度看,陶渊明似乎是消极避世的。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陶渊明的归隐是对污浊现实社会绝望后做出的一个超脱的选择。他坚持高尚的志趣是对黑暗的反叛,具有积极意义。这就是人生的有舍有得,他为了追求田园生活和自由的高洁品格,选择了舍弃功名利禄。

4.学生齐读诗歌,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21.【参考设计】

教学活动:

(1)教师课件展示【研讨与练习】中的诗句,学生大声诵读;教师强调字音、停顿、节奏以及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以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5分钟时间思考讨论,仔细品味陶渊明的诗句,说说诗句在动词使用上的特点。

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生生互评,并总结评价,予以明确。

明确:

①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荫”字是名词活用作动词,“遮蔽”的意思,这本是人的动作,“榆柳荫后檐”运用拟人手法,好像“榆柳”们自觉主动地把阴凉“遮蔽”在后檐上似的,这就把无生命意识的树荫这一自然现象写得情意绵绵,让人读起来非常亲切。“罗”字本为动词,“排列、陈列”的意思,如“星罗棋布”“桃李罗堂”前都有比拟的意味。“荫”“罗”两字,不仅用字准确,而且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突出了家园的可爱可亲。

②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翼”名词用作动词,“扇动”的意思。全句意为“那微微的南风温存地抚爱着幼嫩的禾苗,使得那新苗像小鸟儿扇动着翅膀一样活泼可爱”。这样,就把禾苗鲜活的生命描写得栩栩如生,更加形象。③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扇”是人的动作行为,这里用来写风,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显得春风似乎对人特别有情,殷勤地传布着“微和”,人情物态显得极为融洽。

④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贮”字是“藏、留”的意思。清幽凉爽的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泓清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把清幽凉爽的树荫写得具体可感。

⑤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交”是“通”的意思,“交会,互通有无”。本是远风吹拂平畴,诗人却偏不这样写,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仿佛平畴与远风在某个特定的时节里相交。一个“交”字使得整句生意盎然,写出了

一种飞扬灵动之感。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陶渊明诗句在动词使用上的特点。

明确:这些动词(“翼彼新苗”里的“翼”名词用作动词等)都是常见字眼,诗人用起来,却显得新鲜有味。他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得情意绵绵,读起来使人觉得格外亲切。

(4)教师出示【研讨与练习】中陶渊明诗句的完整诗歌,学生大声齐读,感受陶渊明用字的新颖、精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