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苏2018届高三复习学生作业:第八单元第2讲 免疫调节 含解析

江苏2018届高三复习学生作业:第八单元第2讲 免疫调节 含解析

江苏2018届高三复习学生作业:第八单元第2讲 免疫调节 含解析
江苏2018届高三复习学生作业:第八单元第2讲 免疫调节 含解析

第2讲免疫调节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6·南京、盐城一模)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两种

B. 吞噬细胞仅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 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D.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可有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参与

2. (2016·南通、扬州、泰州三模)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细胞来源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3. (2016·苏北四市一模)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气短等。MERS病毒首次侵入人体后,机体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对该病毒进行识别、吞噬和处理

B. 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与该病毒结合

C. 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D. 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4. (2016·淮阴模拟)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并入侵。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 提供了新的思路。据以上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侵染T细胞会引发免疫缺陷综合征

B. 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C. 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会被免疫系统清除

D. 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5. (2016·如东模拟)人食用被诺如病毒(NV)污染的食物会导致呕吐与腹泻,而NV极易变异,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特异性的效应T细胞能促使被NV入侵的靶细胞裂解

B. NV极易变异,人类很难研究相应的疫苗

C. 人体有多种抗NV的抗体,可能是因为NV表面存在多种抗原蛋白

D. 胃酸能杀死部分NV属于特异性免疫

6. (2016·海安模拟)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是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下图是它们之间的部分相互作用模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Ⅰ具有促进细胞D增殖、分化的作用

B. 细胞A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

C. 物质Ⅰ和物质Ⅱ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 细胞B和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7. (2016·常州模拟)某细胞执行免疫功能的过程示意如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专项试题(含答案)

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专项试题 (含答案) 免疫调节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以下是免疫调节专项试题,请考生及时练习。 1.(2019海南单科,13,2分)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2.(2019天津理综,6,6分)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3.(2019课标Ⅱ,4,6分)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4.(2019山东理综,3,4分)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5.(2019海南单科,21,2分)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6.(2019福建理综,4,6分)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教案

《第 4 节免疫调节轮复习教案 一、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理解特异性免疫知识,能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图。 2、能力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等能力。 (2)通过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例题、变式训练),训练学生审题解题、图文转换、准确表达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关注甲型流感,引导学生将视野从基础知识中转移出来,更多地关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与生物学有关 的问题,逐渐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态度,形成关心社会的意识。 二、复习重、难点: 1、重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知识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 【抗原、免疫活性物质相关问题】 1、抗原:(凡是能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三个特性-大分子性(大多数是蛋白质或糖蛋白)、异物性(自身癌变细胞也会 成为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决定簇) 2、抗体(抗毒素、凝集素):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由浆(或效应E)细胞分泌,具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 异性结合),主要分布于血浆(或血清),另外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作用是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3、淋巴因子:化学本质蛋白质,由T淋巴细胞分泌,作用加强有__________ 常见的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4、溶菌酶:很多细胞可分泌(唾液、泪液),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典例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 A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 .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知识点2: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阻挡、清除外来物质) 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体内衰老、坏死和癌变的细胞并清除) 【典例2】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免疫调节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免疫调节 1.[2019·全国卷III] (11分)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__(填“抗体”或“抗原”)。 (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_______。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答案(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抗体 (2)A、D(3分)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4)发作迅速、消退较快 解析(1)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四组小鼠分别用抗原甲和抗原乙进行刺激后,会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要产生再次免疫应答,则需再次注射与初次注射时相同的抗原,即A组和D组小鼠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初次免疫后,机体会产生大量的记忆细胞,相同抗原再次刺激后,这些记忆细胞会迅速

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A组小鼠经抗原甲刺激后产生了相应的抗体,抗体分布在血清中,再次加入抗原甲后,抗体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 (4)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2018·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 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D.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答案B 解析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形成效应T细胞,A错误;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机体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新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从而发挥免疫效应,B正确;健康人的T细胞如果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会被患者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C错误;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骨髓瘤细胞和针对某抗原的相应B细胞产生的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可生产大量的单克隆抗体,D错误。 3.[2017·全国卷Ⅰ]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答案C 解析若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乙酰胆碱或呼吸抑制剂,则第一次注射时小鼠就会出现相应症状。若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第一次注射不会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在第二次注射时,小鼠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出现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4.[2017·天津高考]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听评课记录

听课时间执教老师 2012.5.28 胡美霞听课地点听课老师大二周雪容动活名称、领域小松鼠的礼物(语言)活动过程班级大班评析意见 一、问好备注二、导入。①音乐,欣赏后知道这首音乐说的是谁?(关于爸爸、妈妈)②出示挂图,引出“松鼠”一家。③老师讲述故事,边讲边出示小图片。④讲述第一遍后,提问:故事的名称?故事里有谁?⑤提问:自己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给自己过生日送什么礼物?如果爸爸、妈妈过生日你会送什么礼物?⑥再次讲故事。 ⑦出示字词“美丽”“礼物”。⑧游戏:吹泡泡。请小朋友从小声到大声读字词、直到泡泡“破了”。⑨ 让幼儿复习字词。教师将字宝宝写在“花朵”背后,放在花篮里,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字词让幼儿认,认对了,把字卡送给宝宝。⑩以游戏形式结束课堂。优点:①教师语气柔和,富有吸引力。②运用多种游戏法学习字词。缺点: ①个别字发音不够准确。②活动环节衔接不过准确,活动重点难点不够突出。建议:①能设置情境,让幼儿感受父母对宝宝的爱以及给予父母的馈赠。②对故事加以熟悉。 xx幼儿园听课记录表 听课时间执教老师 2012、5、28 张小蓉听课地点听课老师中三周雪容动活名称、领域复习2、3的相邻数(计班级中三算)活动过程评析意见 一、律动进入活动室。备注二、复习上节课内容。①教师带上“小兔“头饰,引导幼儿复习数字宝(1—10),知道“顺数”、“倒数” ②让幼儿说出单数(1、3、5、7、9);双数(2、4、6、8、10)③猜谜,引出“小白兔”。 ④律动“开火车”。⑤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逐个引导幼儿说出数字1、2、3。△ 说出任意一个数字,引导幼儿说出比比数字少1,多1的数,如:1 、2 、3 ⑥游戏:找朋友。给幼儿发数字卡片,请拿到数字的任意一个宝宝,请他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如:数字“3”去找“2”。⑦律动走出活动室。⑧户外游戏结束活动。优点:课堂秩序好,活动环节衔接紧凑,结合活动内容,充分利用教具。缺点:操作教具时不够规范,疏忽一些细节;教师语气生硬,不够温和;在教学活动中忽视了“镜面”教学。建议:①多给幼儿表现的机会,做到每位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②本次教学活动容教师采用的是“坐”的教态效果会更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教案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 教学课题:免疫调节 高考考点:考点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II) 考点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I) 教学内容:1、免疫和免疫系统 2、特异性免疫 3、免疫异常和免疫学应用 教学重点:特异性免疫 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 教学性质:一轮复习教案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目录: 1、免疫和免疫系统 (1)免疫的概念(2)免疫的类型(3)免疫系统:①物质基础(内容)②功能 2、特异性免疫 (1)物质基础:免疫系统(2)类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3)过程 3、免疫异常和免疫学应用 (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反应的两重性:正常免疫反应和异常免疫反应 (2)免疫学应用 二、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1:免疫和免疫系统 1、免疫的概念: 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出“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注意: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黏膜,唾液、胃液中的杀菌物质等

第二道防线: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包括主要是淋巴细胞,抗体,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 3、免疫系统:(免疫是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是免疫的物质基础)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①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等 :其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内可发育成T细胞,在骨髓中可发育成B细胞。 :能产生胸腺素(是一种多肽),能诱导造血干细胞转变为T细胞,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功能甚微;能调节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同时还进入血液影响免疫器官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②免疫细胞: -抗体结合体,但其认识作用不具有特异性;能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具有非特异性识别功能) 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能识别、传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核记忆细胞;能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能识别抗原,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能参与体液免疫。 效应T细胞(专一性):来源于T细胞和记忆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并分泌淋巴因子;能参与细胞免疫(对体液免疫也起一定的作用)。 浆细胞(专一性):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细胞;能分泌抗体(是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淋巴细胞);能参与体液免疫。 记忆细胞(专一性):来源于T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能参与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只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但不能将抗原消灭。 例1、以下能识别抗原的一组细胞是(A) 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浆细胞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④ D.①⑤ 例2、关于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D) 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 D.是通过浆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 例3、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产生抗体 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 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③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位于体液和外分泌液中) a、抗体: (a)、概念: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注意:来源:浆细胞作用: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 本质:球蛋白特性:专一性 (b)、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注意: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正常体液免疫中的抗体的比较:

免疫调节高考题

2010-2017年部分免疫调节高考题整理 (2010全国新课标卷T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 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答案】B 解析: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而效应T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2011高考大纲卷T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答案】C (2011年新课标卷T30)(10分)回答问题: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值、分化形成的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含有? (2)B? 浆? 记忆? 特异性。 【解析】分泌蛋白先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初步合成,然后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依次进行加工、包装和运输。这反应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协作,也是反应生物膜在结构与功能方面相互联系的实例。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

免疫调节 、考纲要求: 二、考点梳理: 考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 的场所,主要有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 2、免疫细胞是指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位于________ 、______ 和淋巴结中,主要有吞噬细胞, ________ (在胸腺中成熟)、 _______ (在骨髓中成熟)、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等。 3、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主要有浆细胞产生 的_________ 、T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 和溶酶体。 思考:1、抗体的分布、化学本质、来源和作用分别是什么?抗毒素、凝集素与抗体有何关系? 2、抗原的特性有哪些?外毒素、凝集原与抗原有何关系? 例1、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疫病是由鼠疫杆 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类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类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B. 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效应 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 C?类毒素和抗毒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 .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变式1、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_吞瞬细血 — f +舷皿T创H月包 A. 造血干细胞形成多种细胞,要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过程 B. 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 C. c和d在不同的场所发育而成 D. 当再次受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 c和d有关 变式2、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 A. 血液中Q浓度的变化 B.血糖浓度的变化 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 D .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 变式3、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 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 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 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⑵、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 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 A组大鼠注射,任何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_______ 。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

【五年真题】2020版高考生物:专题17 免疫调节(含答案)

专题十七免疫调节 考点一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功能 1.(2015·福建卷,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依题意患者体内过度激活的效应T细胞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死亡而发病应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应低于正常水平,B 错误;效应T细胞直接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错误;免疫增量剂促进T细胞增殖将导致效应T细胞数目增多,继而加重病情,D错误。 答案 A 2.(2015·天津卷,2)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中等。鸡霍乱病原菌能引起鸡产生特异性免疫过程,所以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A错误;在选择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是本来就存在的,而选择是定向的,第一次注射前,鸡中本来就存在抗性个体和非抗性个体,注射鸡霍乱病原菌后选择了抗性的个体,故抗性个体并非鸡霍乱病原菌诱导产生,B错误;第一次注射后,在抗原的刺激下,鸡体内产生

听课评课记录

活动记录 时间:2014年9月22日 地点:梁头塬中学会议室 参加人员:李军平郝建锋王鹏吝春薇王红喜闫永军王建文主持:王建文 活动主题:听课评课《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内容及过程 1.各位教师听杨光老师课.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2交流研讨 王红喜:说课稿 第一部分设计思路 本框题内容相对抽象和理论化一些,而且本课知识点比较多,层次多,如果按照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的话,必然会造成散乱的印象,重难点容易被弱化。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采取情景探究法和问题探究法进行教学。首先,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根据本课中设置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来解决问题,再利用多媒体实现情景的拓展与回归,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进行问题探究时,通过教学生制作学习卡片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方便其记忆。 根据九年级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采取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和制作学习卡片的方法来进行学法指导。九年级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较高,他们希望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制作学习卡片主要是为了强化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 第二部分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能够识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它们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鉴别、思考、判断等思维能力。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并能用它来解释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用学过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新的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取情景探索和问题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要培养学生一种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分析情景,从教材中重组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要使学生能够拥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认识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平等的看待每一种经济成分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重点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教学难点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情景激疑: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讲免疫调节检测

专题5第3讲免疫调节 一、选择题 1.巴西奥运会曾一度受到寨卡病毒的威胁。寨卡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无逆转录酶),新生儿小头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的密集出现与其流行存在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研究该病毒的致病机理,可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B.该病毒被吞噬细胞识别处理的过程体现了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C.该病毒进入人体后会与浆细胞结合,从而抑制其增殖 D.若患者痊愈后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2.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B.艾滋病、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会危及生命 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 3.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7N9中的“H”指红细胞凝集素,“N”指神经氨酸酶。目前已发现,H有18种形态,N有11种形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 B.在患者体内,“H”和“N”属于抗原,可以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病毒在患者体内合成“H”和“N”时,所需要的原料都来自人体细胞 D.为患者注入治愈者的血清,可清除被感染的细胞,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4.如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有特异识别功能,吞噬病菌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细胞②和细胞③都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C.免疫活性物质都来自免疫细胞,如图中的物质Ⅰ和物质Ⅱ D.细胞①将抗原呈递给细胞②,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5.根据现代免疫概念,下列物质属于抗原的是( ) A.给贫血患者输入同型红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 B.自身生成的白细胞

高三一轮复习免疫调节讲义

编号:2-4-1免疫调节 【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并比较 2、归纳并复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艾滋病的产生和预防 课前自主复习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免疫细胞产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______________(包括T淋巴细胞和___________) 3、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 二、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道防线:_______中的杀菌物质(如_________)和______细胞;这两道防线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________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_______免疫。 三、抗原与抗体: 1、抗原:可使机体发生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物质 特点:①异物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 ③特异性:只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______结合。特异性的基础是抗原表面特殊的__________等物质(即__________________) 2、抗体: 1)化学本质:_________________,由____细胞产生;2)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中 四、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抵御外来病原体的攻击,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 五、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_______;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__________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过敏反应:免疫功能_______ 1)概念:___________的机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2)反应特点:发作_____、_____较快;一般___________组织细胞,也_______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_____倾向与______差异。 3、艾滋病:免疫功能_______ 1)艾滋病的全称及英文缩写:___________________ 抗原:_______ 2)艾滋病传播途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母婴传播 预防:洁身自爱,不共用卫生用具等 六、免疫学的应用: 1、__________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_______________可以检测发现体内组织的抗原 3、____________可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预习检测】1.(2013·湛江市高三二模)下列关于人体部分细胞及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B.B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识别淋巴因子的受体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

免疫调节 知识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 【抗原、免疫活性物质相关问题】 1、抗原:(凡是能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三个特性→大分子性(大多数是蛋白质或糖蛋白)、异物性(自身癌变细胞也会成为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决定簇) 2、抗体(抗毒素、凝集素):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由浆(或效应B)细胞分泌,具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分布于血浆(或血清),另外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作用是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3、淋巴因子:化学本质蛋白质,由T淋巴细胞分泌,作用加强有关免疫细胞的作用; 常见的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4、溶菌酶:很多细胞可分泌(唾液、泪液),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典例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知识点2: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阻挡、清除外来物质) 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体内衰老、坏死和癌变的细胞并清除) 组成类型 第一道包括皮肤,黏膜,唾液、胃液中的杀菌物质等非特异性免 疫第二道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包括主要是淋巴细胞,抗体,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 【典例2】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典例3】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 细胞,①和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双选)(CD) 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 C.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免疫调节

2012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 专题16免疫调节 一、考纲要求内容: 1.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二、试题详解 1.(2012海南卷)16.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存在T细胞 B.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 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2(2012北京)4.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 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 浆细胞产生杭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 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3(2012重庆)3.麻疹病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答案】B 【解析】疫苗作为抗原,具有大分子性,A错误;疫苗作为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也就是能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B正确;淋巴因子为T细胞释放,C错误;与抗体结合的病毒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免疫过程,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4.(2012广东)5、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 .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 .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D .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5(2012四川)3.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处理方式检 测结果 实验组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 养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均不能 杀伤肺癌细胞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6(2012江苏)12.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 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大规模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 【答案】B

免疫调节听评课记录word精品

《免疫调节》听评课记录教师:播放泡泡男孩视频,提问为什么泡泡男孩要生活在泡泡里呢?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免疫,给出广义上的免疫概念,提问:要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什么?学生说出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机 制。承上启下,快速进入主题。并且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板书:第4节免疫调节(第 1 课时)提问:要实现免疫调节,需要我们人体的什么系统参与?板书: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四)师生互动教师:大家自主学习教材P35-P36 这一部分内容,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1)免疫细胞包括哪些细胞?它们有什么不同? (2)免疫器官包括哪些器官? (3)当我们体内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等部位还出现淋巴结肿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有什么关系呢? (5)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哪些? (6)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阅读教材P35-P36 有关内容,并思考回答。 (点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看书可以总结出前三小题的答案,最后一题可能有点困难,教师要适当加以提示。 教师板书: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教师:在初中的时候关于免疫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我们知道,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几道防线? 学生:有三道防线。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和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 联系生活举例:喷嚏和咳嗽说明粘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动物世界节目中老虎受伤了用舌头舔伤口,说明唾液的杀菌物质不是第二道防线,而是第一道防线。强调第二道防线是深入人体体液中的物质和细胞。 提问:三道防线中哪些有特异性,哪些没有特异性呢?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呢?教师: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可以分为哪两种方式?板书: 1. 体液免疫 教师:课件展示图2-15: 从图中指出抗原抗体,并引导学生说出其概念,强调抗原与病原体的关系。讲解抗体的特点时,用被毒蛇咬伤”的事例,说明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用母乳喂养的孩子不易生病说明抗体的分布。 先请学生阅读教材P37 关于体液免疫的内容和图2-15,学生:阅读、分析相应内容并针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点评:材料阅读,示意图的分析,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但体液免疫过程比较复杂,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讲解。) 教师:根据教材“图2-15 体液免疫示意图” ,对体液免疫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引导

2019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免疫调节》学案含答案

《免疫调节》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 【考纲要求】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Ⅰ)。 【基础知识回顾】 一、免疫系统组成 1.免疫器官:、________、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 (1)吞噬细胞等 (2)淋巴细胞:________细胞(迁移到中发育成熟); B细胞(在中发育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______ (由产生)、(由产生)、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一)防卫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①第一道防线:由、组成。 ②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和等组成。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的物质。如、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自身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等。这种性质取决于抗原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物质叫做抗原决定簇,它是抗体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抗原分子在吞噬细胞的作用下,使其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才能发挥抗体的作用。) 抗体:①化学本质:②分泌抗体的细胞: (1)体液免疫: 参与的细胞:。 免疫过程: 结果:多数情况下产生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消化。 (2)细胞免疫: 参与的细胞:。 免疫过程:

结果:T细胞分化成,与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3..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相对较短,而记忆细胞可长期或终生存在。 二次免疫: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浆细胞迅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免疫反应速率快,也比初次免疫反应强烈,能在机体尚未患病前将入侵抗原消灭。 思考 1.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即:,,所以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哪种免疫,得看它吞噬的结果。 2.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 细胞能非特异性地识别抗原;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不能识别抗原,但所产生的能识别。淋巴因子(能、不能)识别抗原。 3.人体清除癌变细胞的免疫反应是免疫。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以阻止寄生物通过血液循环而传播,当抗原进入细胞时,细胞免疫起作用从而将其释放,再体液免疫清除。 (1)切除胸腺——T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不能产生,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免疫。 (2)骨髓遭破坏,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免疫恢复。 (二)监控和清除功能 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________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________的细胞。三、免疫失调 1.免疫过强 (1)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_____ ___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反击而引起的,如________________、类风湿性关节炎。 (2)过敏反应 ①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___ _______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②特点:发作________、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____________(会破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__________(会引起、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__________和个体差异。2.防卫过弱 (1)举例:如艾滋病,又叫____________________(AIDS)。 (2)病因:由________________(HIV)引起,HIV主要攻击人体的,它可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四、免疫学的应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8年知识点13免疫调节含解析

知识点13 免疫调节 1.(2018·江苏高考·T9)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 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D.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解析】选B。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及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知识。T淋巴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效应T细胞是T淋巴细胞在内环境中遇到抗原刺激分化而来,A项错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中,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而迅速增殖分化有关,B项正确;人体器官移植或细胞移植需要进行配型,否则会出现免疫排斥反应,反而不能达到增强免疫的效果,C项错误;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只需将筛选出的特定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培养即可,而不一定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D项错误。 2.(2018·北京高考·T29)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__________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__________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 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 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 细胞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血清iPSC DB7 MEF 免疫组77 82 8 空白组10 8 9 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_________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②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__________免疫。 (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下图中选择A或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__________。 【解析】(1)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主

免疫调节听评课记录

免疫调节》听评课记录 (4) (5) (6) 学生: (点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看书可以总结出前三小题的答案, 教师要 适当加以提示。 教师 板书: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教师:在初中的时候关于免疫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我们知道,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 体有几道防线? 学生:有三道防线。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和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 联系生活举例:喷嚏和咳嗽说明粘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动物世界节目中老虎受伤了用舌头 舔伤口, 说明唾液的杀菌物质不是第二道防 线,而是第一道防线。强调第二道防线是深入人体体液中的物质和细胞。 提问 :三道防线中哪些有特异性,哪些没有特异性呢?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 异性免疫的概 念。 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教师: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可以分为哪两种方式? 板书: 1. 体液免疫 教师:课件展示图 2-15: 从图中指出抗原抗体,并引导学生说出其概念,强调抗原与病原体的关系。 讲解抗体的特点时,用被 教师:播放泡泡男孩视频,提问为什么泡泡男孩要生活在泡泡里呢? 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免疫,给出广义上的免疫概念, 提问:要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什么?学生说出神经 - 体液 - 免疫调节机 制。 承上启下,快速进入主题。并且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引导学生认 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板书:第 4节 免疫调节(第 1 课时) 提问:要实现免疫调节,需要我们人体的什么系统参与? 板书: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四)师生互动 教师:大家自主学习教材 P35-P36 这一部分内容,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1)免疫细胞包括哪些细胞?它们有什么不同? (2)免疫器官包括哪些器官? (3)当我们体内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等部位还出现淋巴结肿大。你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有什么关系呢? 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哪些? 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有什么关系呢? 阅读教材 P35-P36 有关内容,并思考回答。 最后一题可能有点困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