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生态文明的建筑观

基于生态文明的建筑观

基于生态文明的建筑观
基于生态文明的建筑观

 2004年6月第21卷第2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N 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un.2004

V ol.21N o.2基于生态文明的建筑观Ξ

冯维波1,2,黄光宇2

(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047;2.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摘 要:通过对建筑生态学的认识和研究,认为生态文明是建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并提出了实施生态文明建筑观的基本原则、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居环境;生态建筑;基本原则;对策

中图分类号:T U2023;X32/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693(2004)022******* On Architectural Ideas of E cological Civilization

FENG Wei2bo1,2,HUANG Guang2yu2

(1.Dept.of G eography,Chongqing N 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47;

2.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400045,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architecture from ecology,the authors hold tha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philos ophic base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architecture,and put forward all kinds of basic principles,thinkings,counter measures of carrying out architectural idea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 ey w 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human habitat environment;ecological architecture;basic principles;counter measures

怎样才能寻找出健康的途径,清醒地、明智地、非短期地造就建筑的新文明与人居环境的保护?为此,国际建协(UI A)第20届大会发表的《北京宪章》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技与人文同步前进,将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1]。

1 对建筑的生态学认识

1.1 建筑———人居环境

建筑即人居环境,是一个十分脆弱而又不完善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目前对建筑范围大小的认识,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观点。狭义的建筑指的是提供适合人们居住与活动的屋舍。而广义的建筑则包含所有人类居住的环境,大到整个都市,小到某一室 空间一隅,它是一个整体,一个环环相扣而且必须由小到大紧密配合的层次关系[2]。大多数学者都赞同后一观点,即把建筑理解为人居环境,这是符合建筑内在实质的。

虽然不同的建筑,其使用功能、空间范围和生命周期都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社会与经济环境中建成的,无不打上当地的烙印,无不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所以笔者认为建筑既有其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属性,又有其特殊的自然属性,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是以人为中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与周围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3]。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起来,建筑生态系统又是十分脆弱而又不完善的,一旦停水停电,一旦中断交通和信息,一旦遭到污染和破坏,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从人类生态学看,建筑应具有地域性,即特定的建筑应表征和印鉴某一地域特定的生态特征和文化特征,目前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中所追求的“场所精神”、

“天人合一”、

“回归自然”不是一个有力的应证吗?

既然建筑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一个有人参与,受人控制的主动系统,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就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工程技术、审美原则来进行,而要把生态学特别是人类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生态工程技术和生态美原则等引入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产生一种新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不过目前所提倡的生态建筑和生态城市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2 建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对周围生态系统的空间置换影响。由于在城

Ξ收稿日期:2004203212

作者简介:冯维波(19662),男,四川西充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规划设计、旅游规范及人居环境研究。

市建设过程中,不尊重生态规律,没有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自身提供的某些自然机制和过程(如植物的降温、防尘、挡风、保湿作用),不采用清洁能源和生态材料,其结果是对周围生态系统的空间置换影响很大,常常导致物种和生物产量减少,生态自然调节功能丧失[4]。

(2)导致C O2等温室气体增加,促进全球气候变暖。据研究,目前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从建材的开采、制造、运输到建筑的施工、安装、使用、维护直至建筑解体废弃过程中,C O2的年排放量就高达40.3亿吨,占全球每年排出C O2总量的18.3%。

(3)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城市小气候恶化。由于城市是以水泥、沥青、砖瓦、钢铁、玻璃、石灰、高分子化合物等大量人工材料和岩石、泥土、木材等自然材料构成的人工建筑群体,并靠消耗大量能源来维持其有效运转,因此,这种由人工建筑群体构成的特殊下垫面,导致了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例如,北京的年平均热岛强度就高达2℃。实际上,据研究,不仅城市存在热岛效应,而且单个建筑特别是高大的建筑也存在热岛效应,并且还在继续增强和扩大,加剧了城市小气候的不断恶化。

(4)导致污染物产生,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在建筑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和噪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例如,一座中型规模的旅游饭店在使用过程中,一年就可以耗水数10万吨,耗电数100万度,耗燃气上100万方,排污数10万吨。

由此看来,建筑及城市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广泛的。早在19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 olo S oleri)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成Arcology,即生态建筑学。1969年,美国著名景观建筑师麦克哈格(Ian L.McHarg)所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出版,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5]。至此,生态学和建筑学经过各自的发展走向结合,在更高层次上给规划和设计带来了新思想,注入了新活力。

2 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

现代建筑是伴随人类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带来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审美观念的变化,推崇“简单即是美”,“少就是多”,“国际化样式”等新的设计观念,再配合新的材料与技术,便完全摆脱了传统农业文明的束缚,使建筑获得造型与空间上的极度自由,并开展了现代建筑的新风貌。可以说,现代建筑是人类工业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是工业文明的真实写照。事实上,在工业化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给人居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已使现代建筑的发展陷入了困境之中,这也正是工业文明价值观念和“人是自然的主人”的哲学思想的体现。

工业文明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社会和经济进步的,这种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不断加深,最终会导致生态和环境严重失调,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显然,这种文明观念是不利于人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也是造成现代工业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现在应该是抛弃传统的工业文明观,确立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意识的文明观的时候了。这个新的文明观就是当代社会正在倡导的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序地开发资源,持续地维持生态平衡为主要目标的生态文明观。

建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更伟大的文明,信奉“人是自然的一员”的哲学观念,在生产和生活中,遵循生态学原理,谋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关系,在增殖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同时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依靠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进行适度规模的社会生产与消费,以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提高人类整体生活质量,实现社会与自然的永续和谐发展。

显然,生态文明观应该是医治现代建筑及城市弊端的良药,生态文明应该成为未来建筑与未来城市持续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意识和准则。

3 生态文明建筑观的基本原则

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下,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永恒的哲学命题,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它将一切事物都放到它们与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中去把握、理解和对待。在这种背景下,建筑及城市就是追求与自然的统一、与文明的统一、与社会的统一、与人类生存环境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文明建筑观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共同驾驭的建筑发展观,它较工业文明建筑观要丰富得多、先进得多。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生态美学原则。在传统美学中,建筑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注重体量、色彩、比例、尺度、材料和质感等视觉审美要素及空间给人的心理感受。其实,在自然界中,众多生命与其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美。通常,生态美具有三个基本特征[6]:①生命力。要求我

56

第2期 冯维波,等:基于生态文明的建筑观

们规划设计出的建筑及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循环再生能力;②和谐。要求人工与自然互惠共生,各有所得,即建筑、城市与生态环境形成一种和谐美,应包括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③健康。在争取人工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无污染、无危害,使人生理、心理得到满足的健康的人居环境。可见,生态美学是一种比传统美学更高级的审美理念与设计原则。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在创建人居环境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考虑:①生物整体性。建筑和城市应该是人类与其它生物相互依赖中的一环,不能一味地满足人类单方面膨胀的私欲,而应把建筑、城市与生物圈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体考虑,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节约能源,防止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环境恶化;②空间整体性。既要考虑建筑、城市与周围生态环境空间的整体性(联系),又要考虑其内部各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空间的整体性,以方便居民的认知和使用;③时间整体性。不仅要满足当代的需要,还应考虑子孙后代的需求,每一项具体的建设活动都应对未来负责,即考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④环境整体性。即应把城市与环境、城市与建筑、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室内等都要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力求实现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

(3)5R原则。5R是指5个以R开头的英文词,即Revalue,Renew,Reuse,Reduce,Recycle[7]。Revalue是指“再评价”,要求从艺术、技术、经济、生态等诸多方面对建筑和城市进行综合评价;Renew是指“更新”,要求设计观念更新,设计、施工方法更新,材料更新等;Reuse 是指“再利用”,尽量重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材料、构配件、设备和家具等;Reduce是指“减少”,即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人体的不良影响;Recycle是指“循环”,即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原理来对人居环境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尽量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物质的循环利用。

(4)综合效益原则。对城市和建筑来讲,综合效益指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这就要求建筑者在营建时,必须兼顾四个效益的同步增长,只有当四个效益都统筹兼顾,并做到协同增长时,人居环境的系统功能才可能达到最大。因此,这一原则既反对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做法,也反对“乌托邦”式的空想。

(5)以人为本原则。城市和建筑是人类居住的环境,其主体应是人而不是物,建筑和城市的发展不能忽视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这一基本主题。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也是当今世界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这是当今世界新战略与传统战略的根本区别。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必须做到:①依靠广大公众,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参与性与创造性,强调人在环境中的主人翁地位;②注重人的特性、心理因素、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研究,以满足人们多方面活动的需求;③为人们提供新颖、亲切、宜人的人居场所;④注意人居环境的社会、生态效益。

(6)利益公平原则。在生态文明框架中,人类发展与环境是统一的,人类自身发展也是统一整体的发展,社会应是公平的,人们拥有平等的资源,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这种平等性不仅是指对人居环境享受的平等性,而且也指保护人居环境,维持其生态平衡的义务的相同性。因此,在人居环境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首先应从解决住房及居住环境问题入手,其次应以满足大多数而不是少数人的基本需要作为发展目标,不能让一部分人享受人居环境的欢乐和舒适,而让另一部分人来承担这种欢乐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和社会负担。

(7)地域性原则。早在1981年第14届国际建协华沙宣言中就将传统建筑学引入到“环境建筑学”,它强调环境的整体性(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人工环境)同建筑设计的关系,认为“建筑是对环境特征的理解和洞察的产品”,注重“建筑的地域性”,认为地域是建筑存在的前提。由于每个地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态特征和文化特征,即全球表现为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因此,规划的城市和设计的建筑应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应反映当地的生态文化特色,防止“国际化样式”和地域建筑文化与地域城市文化的丧失。

4 实施生态文明建筑观的思路和对策

4.1 生态建筑和生态城市是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也是未来建筑和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即建筑生态化和城市生态化。

所谓建筑生态化和城市生态化简单地说就是实现人居环境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即实现人-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包括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文化生态化和环境生态化。这标志着人居环境由传统的惟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不仅涉及到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

建筑生态化和城市生态化为现代人居环境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建设生态建筑(Ecological Archi2 tecture)和生态城市(Ecocity)。生态建筑和生态城市现

66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1卷

已超越了保护环境即建筑、城市与环境相协调的层次,溶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生态建筑、生态城市是建筑生态化和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其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4.2 进一步提高建筑师、规划师与业主的生态意识

目前,许多建筑师和规划师的设计任务重,忙于奔命,没有时间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建筑师和规划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在城市、建筑和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中未能完全起到主导作用,听命于业主的吩咐。另外,有些建筑师和规划师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就建筑论建筑,就城市论城市,没有充分意识到建筑、城市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的协同关系,尤其是没有意识到建筑和城市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没有意识到追求生态美是未来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目标。业主也具有同样的观点,往往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尊重建筑师和规划师的意见,不注重绿化和环境设计,不注重绿色建材和绿色能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因此,为了使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建筑师、规划师和业主必须以人为本,坚持5R 原则,进一步提高生态意识,创造一个和谐、健康、优美、富有生命力的人居环境。

4.3 在规划设计、管理、施工和使用中进一步强化“绿色”策略

在生态文明框架下,建筑及城市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使用都要强调对生态环境的无害化影响,注重“绿色”策略和途径,正如张祖刚教授所提出的“平衡生态,适宜人民,富有文化”[8],可谓是生态文明建筑观的真实写照。

(1)“绿色”规划设计。①注重生态文化内涵。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要以生态美学和地域文化为原则,既要保护环境,平衡生态,又要尊重当地的历史文脉和优秀的建筑文化,保护与创新,继承与发扬,营造出一个富有生态文化内涵的和谐、优美、健康的人居环境。②充分合理地利用空间资源。一方面要注意城市用地布局和空间组合,建筑室内外空间之间的合理划分、比例搭配和行线流畅以及自然通风、采光和隔热保暖等;另一方面要注意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因为地下空间具有节约土地,节约能源,不破坏植被,防尘、防毒,抗震性能好,维护费用低等优点。③注重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首先要充分地利用好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其次是通过对废弃物的处理,进行循环利用,在一栋建筑内办不到的,尽量争取在一个小区或一个城市内部做到。④加强绿化系统设计。除了增加绿地面积之外,还可以向立体发展,向空中拓宽,采用屋顶绿化、窗墙垂直绿化等。⑤尽量采用绿色建材。由于一些具有放射性和释放有害气体的建材的使用,往往导致居住者头痛、皮肤过敏、嗜睡、哮喘等症状,人们称之为“氡建筑”、

“甲醛建筑”等,为此,应尽可能开发利用一些低放射性、低污染的绿色建材。⑥尽量采用绿色照明。在照明设计中要解决照度不适(过高或过低)、浪费严重(长明灯)等问题,可采用分级设计、分区集控、个人调节、节能灯具等相结合的措施。

(2)“绿色”管理。虽然生态建筑和生态城市的普及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为了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应尽早进行生态建筑和生态城市立法,制定出比较完善的生态建筑和生态城市技术规范与行业标准,特别是在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生态工艺设计、材料选择和循环利用等方面要制定出定量指标。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审批制度和批后监督管理。

(3)“绿色”施工。在施工中要加强管理,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施工进度,防止噪声、粉尘和视觉污染。

(4)“绿色”使用。市民在使用过程中,要尊重规划师、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劳动成果,不要随意改变城市的用地布局和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以及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特别是在装修过程中也要尽量采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不要为了小家的舒适而使建筑外观(如防盗网、空调)不和谐统一,环境绿化遭到破坏。

参考文献:

[1]赵炳时.雅典-马丘比丘-北京:热烈祝贺国际建协第20

届大会的召开[J].世界建筑,1999,(6):16217.

[2]刘育东.建筑的涵意[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82

12.

[3]荆其敏.生态建筑学[J].建筑学报,2000,(7):6211.

[4]宋晔皓.生态建筑设计需要建立整体生态建筑观[J].建筑

学报,2001,(11):16219.

[5]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4235.

[6]庄惟敏.关于建筑评论[J].建筑师,1998,81(4):528.

[7]陈易.生态危机的对策[J].建筑学报,2001,(5):45247.

[8]张祖刚.城市与建筑发展趋势[J].建筑学报,2000,(1):112

14.

(责任编辑 蒋崇玲)

76

第2期 冯维波,等:基于生态文明的建筑观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答: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生态文明与生态自然观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生态自然观对现今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及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3.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什么?科学研究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答:(1)思维与想像的有机统一;(2)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3)常用“灵感”出现;(4)分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其基本特征为敏感性、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变通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一)整合思维的培养。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二)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三)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四)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答:系统自然观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人工自然观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有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和意见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和意见气候变暖、沙尘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延续构成了严重威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人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种原因,这也将是人类能够长久在地球上生存的重要保障。在人类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解决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如此文明的原因。但是,正是由于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一种新的问题出现在人们面前,那就是生态环境问题。在生态问题表现得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去解决。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保卫祖国大好河山的使命,我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如下看法和意见。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的,也是根据我国的发展现状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主要内容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让社会健康发展,让自然自由生长。人是生态文明的享受者,也应该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每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否文明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关键是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大力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把保护生态文明落实到实处。大学生只有在理论中充分理解生态文明,才能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 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因此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坚持

生态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一)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非平衡的统一,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 (2)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生态化,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北生”,“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3)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它是以生态视角,代表地球人类(包括后代人)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2)批判性。它从生态视角或人类的视角,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强调人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生命共同体。 (3)和谐性。它强调科学技术与自然界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二)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1. 古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亚里士多德主张人和具他有机体共存于自然界系统中。 (2)中国古代贤哲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论语》《荀子》和《吕

氏存秋》等典籍都提出了“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界要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2.近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 斯宾诺莎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卢梭指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界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后果。 (2)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与自然界相和谐;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三)生态自然观的基础 1.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1) 生态科学认为人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者;人和生物共同遵守“物物相关”“相生相克”“协调稳定”等生态规律。(2) 生态科学主张以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作用、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研究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 2.生态自然观的技术基础。(1) 生态技术是包括环保技术在内的一类“持续技术’的总称,它被用于对风能、太阳能、地热和水资服的,刚用和对发物的再利用以及造林、治沙、滴灌等。(2)生物技术不仅包括传统生物技术,还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冶金技术(细菌浸矿)、环境生物技术(生物降解)等现代生物技术。 (3)生态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对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生态自然观的作用 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 有助于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1)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它们旨在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内外联动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它们彼此“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2)生态自然观强调人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有助于人们“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精心整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人存在于自然,也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存在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存不能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更好的保障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对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第一,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 精心整理

大学生如何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大学生如何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总书记在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在建设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现在全国上下践行这份理念,并落实在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理解生态文明,具有现代的生态文明意识,学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充分体现了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 我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而推进我们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我们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措施。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呢,我想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 1、课堂教育 课堂是学生们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就要求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坚持育人为本,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生态文明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林生院多开展教育,就是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这种现代文明意识,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并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培养其健全发展的自觉性; 2、实践活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要将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 坚持实践育人,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辐射效应。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正确理解生态文明观,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因此学院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 现代社会,伴随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人类逐渐认识到树立科学、进步的生态文明意识对全球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教育观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策略,并辅之以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有效提升我们林生院学生的的生态文明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生态自然观谈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生态自然观谈谈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关键词:人自然生态自然观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创新与应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过分的自信与片面的发展观使得人类在物质财富涌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惨重代价,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一次次无情的惩罚。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双赢,人们在不断反思探究,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而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便肩负起了这样的伟大使命,那就是不仅要把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付诸实践,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一主旨。 一、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概念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生物圈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存在着生命现象。在整个生物圈中,森林、草原、海洋等地带有大量的生物生存,即使“死寂”的沙漠或冻土带中,也有生命存在,也分别构成

了沙漠生态系统和苔藓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生态系统的活力是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一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伪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非生物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就无所谓生态系统;二是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 其三,生态系统是组织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的输人维持。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系统内的物质和输入系统的能量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循环和转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元素合成的有机物质,经草食动物、肉食动物一级一级地转移,组成食物链,物质和能量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最后被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再回到环境中。这种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独辟专章集中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其“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是“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技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本次盛会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领会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本世纪以来,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 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南北差距扩大等日益突出, 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严重的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的根源通常被人们归纳为三大问题: 人口增长、技术影响、消费方式。这些影响因素虽然重要, 却往往被误解或夸大, 从而掩盖了其根本性问题。快速增长的人口通常被列为环境破坏的头号原因。而人口爆炸多出现于发展中国家, 可是多数的环境破坏, 尤其是那些具有全球性后果的环境破坏, 却是由人口已相当稳定的工业国一手造成。人口增长同环境破坏只不过是同一根本疾患的不同表征而已。 科学技术。无可否认, 对于造成当今生态危机的现状, 科学技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8 世纪纺织机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吹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在短短100 年里人们就创造了过去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进入20 世纪中叶, 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激光通讯、海洋开发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出现, 标志着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可是, 生态环境已经在在科技的穷追猛打下千疮百孔。因此,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利剑”, 在为人类带来充分舒适的同时也为人类埋下了一颗危险的炸弹。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殊国情的必然抉择,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全面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速度也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的产生量大幅度上升,这就使我国本己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_黄克亮

探求2013年第3期(新151期·总214期)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度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农村民生的基本历程及经验启示》(编号:GD11CDS01)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13—3—18 作者简介:黄克亮(1965—),男,广州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 向为农村社会学与农村政治学;罗丽云(1969—),女,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新型城市化研究·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黄克亮1 罗丽云2 (1、广州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广东广州510070; 2、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广东广州510650) 发展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郑重地提出来,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把握更科学,对执政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执政能力的建设更加重视,承载着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笔者认为,要使中国美丽起来,首先要让我国广袤的农村美丽起来。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先进的 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求找到建设广州美丽乡村的最佳路径。[关键词] 生态文明,执政理念;美丽乡村;广州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744(2013)03—0005—08

论自然生态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意义

论生态自然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可 行性及意义 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 学号:201209425 姓名:徐鑫

摘要:生态自然观在西方学者看来,以环境伦理学的形式展开的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提倡自然权利论和内在价值论。恩格斯的辩证自然观在批判机械自然观的基础上,论证了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强调从自然优先角度,用辩证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分析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努力维护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人与自然协调一致发展。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无疑会为我们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提供一种全新的思想认识和有力的理论支持。它不仅对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也有重要的启发。而“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人类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 1.概述 20世纪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随着人类干预自然能力的增强,在创造了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挑战。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生产总值而不顾环境代价的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和规模庞大“征服自然”活动,这既破坏了宝贵的地球自然资源,又向环境排放了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从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臭氧层损耗、生物多样性锐减、资源匾乏等全球性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吸取养分,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自然观中有关人与自然的辩证思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的观念: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也为了充分展示中国人文神韵的丰富文化内容。将带领大家穿越中华大地的时间和空间经纬度;追寻中华文明传承文化历史的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行进轨迹;在国际化的视野下,表现华夏文明的独特景观、风俗、娱乐、审美和思辨。展示中国各地的,各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引领观众体验和领悟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内涵。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展示中国最精华的民族瑰宝。为世界展示一个最美丽的中国。

最新当代大学生与生态文明建设

大学生在当代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应怎样有所作为 人来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所有人来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保护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为祖国的建设做些一些力所能及的的贡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着民族未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作为一位合格的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

为生态建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应有计划地设置有关环境保护的专业或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环境教育只有使学生懂得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才能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提高生态文明的素质。 二:利用节日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每年有许多节日与环境有关,如3月12日的植树节,3月22日的世界水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利用这些节日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环境问题受到全人类的关注,人人应关心。 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重在参与:在新形势下培育生态环境文明意识,必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找寻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实践中接受教育。也就是说,必须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要倡导新的生活方式,不追求华丽,进行适度消费。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要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从关心自己到关心学校环境,关心社会和国家,关心世界,关心整个宇宙。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绿色”公民“其实, 四:现在的互联网相当发达,大学生也是每个人有一手电脑本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 施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人存在于自然,也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存在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存不能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更好的保障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调查报告【完整版】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调查报告 前言: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x年x 月 1 日,运用问卷的形式对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不记名问卷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 120 份,回收问卷 117 份,其中有效问卷 117 份,回收率 97.5%,问卷容量为 117。 (二)调查问题分析 1. 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同学人为生态环境资源状况十分担忧,但只有百分之三十不到的同学经常关注生态环境bdquo;bdquo;偶尔关注的占百分之五十左右bdquo;bdquo;百分之五十以上认为环保与大学生有关但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对身边的人进行环保宣传,可见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环保意识但很少能够去考 虑去付出行动,几乎所有人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觉得一般或不满意但只有极少数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很多人认为地球一小时有意义,认为环境保护作用很大,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但行动性差。 2. 80%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时再丢掉,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把垃圾丢掉,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81%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时再丢掉,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把垃圾丢掉,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60%同学对当今世界生态资源环境状况十分担忧,可见他们对环境十分关心。 三、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对策 1)学校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 1:学校切实加强宣传力度。 2:取消食堂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3:建立一定的奖励制度和惩罚措施。 4:学校以身作则,决策要符合生态文明。 5:增加垃圾桶等基础设施的数目。 6:积极参加生态环保活动。

中国传统自然观与生态文明教育

2007年3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Mar.,2007 第25卷第2期JOURNAL OF SOCI AL SCIENCE OF JIA MUSI UNIVERSI TY Vol.25No.2 中国传统自然观与生态文明教育 1 张传辉,赵金玲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 要]当今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事关整个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人类要想继续的安定详和的在地球生存下去,就必须从现在开始,重视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在此情况下顺应而生。但是在我国生态教育的思想并不是近代的产物,我国早在两千年前有了儒道文化的时候就有了关于自然生态的理论和思想,这些思想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道家;儒家;自然观;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07)02-0114-03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生态思想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中包含着我国古人对自然的深刻慧解和在人与自然关上的颖悟觉识,他们用非凡的智慧塑造了东方传统生态精神意蕴的典型。中国古人的这些优秀生态思想和积极的理念给现代生态文明教育以巨大启示。在环境不断恶化,生态日益失衡的今天,对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借鉴与学习是现代生态文明教育的需要,是深化人们生态思想意识的重要途径。 一、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内涵1.道家自然观的内涵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0。这是超乎人类的,又是人的最朴素的心境。在这里/法0的意思,是指学习、效法、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并按规律、规则行事,同时还有与之和平共处之意。所谓/人法地0,其中的/地0就是指环境,地就是大地,/大地0这个概念指的是狭义的自然环境。因此,/人法地0就是说:人应该效法或遵从自然环境的法则,正确的认识生物圈和维生体系的法则,并根据这些法则来生存,而不是去加以破坏。在/地法天0一语中的/天0,是指广义的自然,指整体宇宙及其中的法则。换言之,在我们存在的自然环境与生物圈,只不过是整体宇宙中一个非常渺小的角落而已,必须完全遵循整体宇宙的法则,因为宇宙的法则也规定并影响大地。天体的运行,不论是太阳系、银河系或是整个宇宙的运动,都对于大地都有影响。所以,/地法天0一语,就是表明大地环境不是唯一的判准,因为大地环境最后也还要遵从宇宙的规则,以整体宇宙为法。/天法道0这话的意思是说,整体宇宙的运行是来自于/道0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动。所谓/道0就是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动。天之所效法、 所依循的规则,是来自于道。按照老子的看法,道在自我分化和复杂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宇宙万物。所以/天0是以/道0为法。/道法自然0所表示的,并不是在/道0上面又设立另一个/自然0的概念。/道0既然是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动,就应该是由道生发一切,主宰一切。所以在此/自然0一词,应该是/自其本然0之意。/道0是/自其本然0,是表示/道0的法则是来自于它自身。老子关于自然及其本质的认识,是一种全新的自然观。老子第一次把宇宙间的一切都看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人在自然面前应该作的就是/无为0,即尊重自然的自身规律,顺应自然的自在发展。后来,庄子又升华了老子的学说,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0的生态观念,将人与自然融合到了一起。不以人为中心来看待自然,却又显示人与自然的亲切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道家其他一切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可以说是道家哲学自然观的基本特色。 2.儒家自然观的内涵 儒家把天地的自然演化当成一个生生不息的自然过程。它认为,天道刚健流行,是原始的创造力之源,它统摄万物,维持整个世界的正常秩序;地道柔顺宽容,顺承天道的创造性,养育、辅助和成就万物,具有厚德载物的慈善品格。人与万物都来源于天地,人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产物,是自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董仲舒在其5春秋繁露6中写到:/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0很明显儒家把自然界当作是一个生命有机体,认为自然界不仅有生命,而且不断创造新生命。对于人来讲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生命的来源,而且还是人生命价值的来源。人和万物皆具有价值,但人同时还具有为万物所缺乏的道德品格和智慧,因而人不仅能够沟通天地,而 ) 114)1[收稿日期]2007-01-20 [作者简介]张传辉(197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副教授,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经济管理学院博士。

生态自然观与建设美丽中国

论生态自然观与建设美丽中国 摘要:西方学者以环境伦理学的形式展开的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提倡自然权利论和内在价值论,即所谓的生态自然观。其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而“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人类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 1前言 1.1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与科学基础 自20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界竭尽所能地为人类服务,物质财富大量涌流,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种灾难性的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等等。然而,现代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此相联系,生态科学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总结的结晶。 1.2美丽中国概念的诞生 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也为了充分展示中国人文神韵的丰富文化内容。展示中国方方面面的内容,民间文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杂技、电视、电影、戏剧、曲艺、絵画等各个领域节目内容。将带领大家穿越中华大地的时间和空间经纬度;追寻中华文明传承子安地理、文化历史的故事;展现中华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摘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浅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正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生态问题而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相提并论;党的十八大独立成章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单篇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其意义深远。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人本主义为原则,以实现人与自然的持续发展为目标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集合。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指导下,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文明形态。它是中共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着眼点,以实现人,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选:为什么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提到这么高这么重要的位置,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当今世界出现的能源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气候变化异常、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的科学分析,制定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略对策。这一决策既能够赢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又能够把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连接在一起,增强“地球村”的意识,共同保护地球

生态自然观对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生态自然观对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生态学的一般规律,可以概括为“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能流物复”;“协调稳定”、“负载定额”、“时空有宜”等几条规律。“物物相关”和“相生相克”的规律,揭示了自然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存共生的生态关系。而“能流物复”和“协调稳定”的规律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保证。“负载定额”规律揭示了任何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 生态文明,“一般而言,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是对应于工业文明并以其为总结基础的时代性扬弃,是人类最终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文明发展里程。 纵观整个世界,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在继续,并且有的地方还变本加厉,人类仍然面临自然危机、生态危机的威胁。但是,人类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举步维艰,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是当今世界唯一能指引人们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武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提出的“新陈代谢”理论,这一理论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正是借助这一理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深入到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领域,从而展开了对“环境恶化”的深刻批判,而正是这一批判,“预示着许多当今的生态学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举措,是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的高度体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行之举。二、中国环境问题的形式相当严峻。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12—1/10,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远远超过这两个因素。虽然中国政府加大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全国环境恶化趋势总体上开始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相当多的城市水、气、声、土壤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在加剧。 我国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同时,保持对自然—社会一经济之间关系的清醒认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程度地发展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最终形成了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本内容,以重建新型的天人和谐为目标的理论创新。我们应抓住机遇,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发现节约能源、消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技术、新方法、新途径,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走一条生态效益型的经济增长之路。另一方面要汲取西方工业化过程的经验教训,注重对科学技术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