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学》复习试题

《管理学》复习试题

《管理学》复习试题
《管理学》复习试题

《管理学》复习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

1.管理

2.道德

3.国际化经营

4.决策

5.战略性计划

6.压力

7.组织冲突

8.领导权力

9.正强化,负强化

10.沟通11.前馈控制,反馈控制12.消极防御性创新,积极攻击型创新

二、简答题

1.根据明茨伯格的理论,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

2.崇尚道德的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3.简述头脑风暴法的特点及原则

4.决策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5.决策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6.简述计划与决策的区别与联系

7.组织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

8.内部提升的优势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9.按照组织变革的不同侧重,可以将组织变革分成几种类型

10.阻碍组织变革的因素有哪些

11.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对策有哪些

12.简述组织文化的塑造过程

13.什么是领导权力,其来源有哪些

14.路径-目标理论中“路径—目标”的含义及该理论的主要观点

15.领导者在带领、引导和鼓舞部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16.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两个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17.简述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8.简述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9.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将控制分类

三、论述题

1.什么是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

2. 管理包括哪些职能?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3.外部招聘的优势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请比较分析需求层次论和双因素理论的优点、缺点

5.公平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是什么,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6.分析阻碍组织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

7.什么沟通?个体间沟通,团队沟通,组织间沟通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对组织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8.为什么说创新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管理: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道德: 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

3.国际化经营: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化,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在开展国际化经营。

4.决策:决策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5.战略性计划:战略性计划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6.压力:所谓压力是指在动态环境条件下,个人面对种种机遇、规定以及追求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一种心理负担。

7.组织冲突:所谓组织冲突是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由于在工作方式、利益、性格、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不一致性所导致的彼此相抵触、争执甚至攻击等行为。

8.领导权力:领导权力通常就是指影响他人的能力,在组织中就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

9.正强化,负强化: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10.沟通:沟通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

11.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反馈控制,亦称成国或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12.消极防御性创新,积极攻击型创新:防御型创新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系统的存在和运行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威胁,为了避免威胁或扩大由此造成的系统损失,系统在内部展开局部或全局性调整;攻击型创新是在观察外部世界运动的过程中,敏锐地预测至未来环境可能提供的某种有利机会,从而主动地调整系统的战略和技术,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这种机会,谋求系统的发展。

二、简答题

1.根据明茨伯格的理论,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

答:亨利?明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扮演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信息角色是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和发言人角色;管理者所扮演的四种信息角色是企业家角色、干扰对付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色。

2.崇尚道德的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答:崇尚道德的管理具有以下个特征:把遵守道德规范看做责任;以社会利益为重;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视人为目的;超越法律发;自律;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3.简述头脑风暴法的特点及原则。

答: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倡导创新思维。

原则:(1)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2)建议不必深思熟虑,越多越好;(3)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4)可以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

4.决策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答:1)诊断问题或识别机会;2)明确目标;3)拟定方案;4)筛选方案;5)执行方案;6)评估效果。

5.决策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答: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现实中,(1)组织内外的很多因素都会对组织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些因素的一切信息;(2)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拟定数量有限的方案;(3)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人们对未来的认识和影响十分有限,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不一致。现实中的上述状况决定了决策者难以做出最优决策,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

6.简述计划与决策的区别与联系。

答:决策与计划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说它们是相互区别的,因为这两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我们是从“管理的首要工作”这个意义来把握决策的内涵的。任何组织在任何时期为了表现其社会存在,必须从事某种为社会所需要的活动,在从事这项活动之前,组织当然必须首先对活动的方向和方式进行选择;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它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但计划与决策又是相互联系的,这是因为:

(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逻辑延续。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2)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有时甚至是不可以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决策制定过程中,不论是对内部能力优势或劣势的分析,还是在方案选择时关于各方案执行效果或要求的评价,实际上都已经开始孕育着决策的实施计划。反过来,计划的编制过程,既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也是决策的更为详细的检查和修订的过程。无法落实的决策,或者说决策选择的活动中某些任务的无法安排,必然导致决策一定程度的调整。

7.组织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

1. 专业化分工的原则;

2. 统一指挥原则;

3. 控制幅度原则;

4. 权责对等原则;

5. 柔性经济原则;

8.内部提升的优势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内部提升制度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2.内部提升制度也可能会带来如下一些弊端:

(1)可能会导致组织内部“近亲繁殖”现象的发生

(2)可能会引起同事之间的矛盾

9.按照组织变革的不同侧重,可以将组织变革分成几种类型?

答:可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 战略性变革

2. 结构性变革

3. 流程主导性变革

4. 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10.阻碍组织变革的因素有哪些?

答:集中表现为来自个人的阻力和来自团体的阻力两种。

个人的阻力包括: 1.利益上影响; 2.心理上的影响。

团体对变革的阻力包括:1.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2.人际关系调整的影响。

11.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对策有哪些

答:1.客观分析变革的推力和阻力的强弱;2.创新组织文化;3.创新策略方法和手段。

12.简述组织文化的塑造过程

答:1.选择合适的组织价值观标准;2.强化员工的认同感;3.提炼定格;4.巩固落实;5.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13.什么是领导权力,其来源有哪些

答:领导权力通常就是指影响他人的能力,在组织中就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其来源有:法定权,奖赏权,惩罚权,模范权和专长权。

14.路径-目标理论中“路径—目标”的含义及该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所谓“路径—目标”是指有效的领导者既要帮助下属充分理解工作目标,又要指明实现目标所应遵循的路径。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一致。

15.领导者在带领、引导和鼓舞部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答:领导者在带领、引导和鼓舞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要具有指挥、协调和激励三个方面的作用。

16.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两个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答:一个基本论点是,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换言之,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再起激励作用。另一个基本论点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需要才出现。

17.简述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这种行为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这种行为会减弱直至消失。因此管理者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

18.简述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答:沟通在管理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其次,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再次,沟通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企业客观的社会存在性使得企业不得不和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沟通。

19.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将控制分类。

答:可分为三类:(1)前馈控制(2)同期控制(3)反馈控制

三、论述题

1.什么是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

答: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对这一定义可作进一步解释: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政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宗教组织等。管理不能脱离组织而存在,同样,组织中必定存在管理;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的过程,而不是其他;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的分配、协调实际上都是以人为中心的。所以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 管理包括哪些职能?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管理职能有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七种。

七种管理职能各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信息职能通过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利用和反馈表现出来;决策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表现出来;计划职能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控制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创新职能是通过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

相互关系:

(1)信息职能是其他管理职能赖以有效发挥的基础;

(2)决策既与其他管理职能有所交叉(管理者行使其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决策问题),又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依据;

(3)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4)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3.外部招聘的优势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外部招聘具有以下的优势:

(1)具备难得的“外部竞争优势。”

(2)有利于平息并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3)能够为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2.外部招聘也有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外聘者对组织缺乏深入了解。

(2)组织对外聘者缺乏深入了解。

(3)外聘行为对内部员工积极性造成打击。

4.请比较分析需求层次论和双因素理论的优点、缺点?

答:需求层次论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简捷性,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这样的分类方法是否科学等。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这种需求层次是绝对的高低还是相对的高低?马斯洛理论在逻辑上没有对此回答。而高低的需要被满足是一种相对过程。人类需要实际上具有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和可变性等特征。

赫兹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把传统的满意—不满足(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的观点进行了拆解,认为传统的观点中存在双重的连续体: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同样,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这种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基本启示是: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但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因为只有激励因素才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但是,其理论也有欠完善之处,像研究方法本身、研究方法的可靠性以及满意度的评价标准这些方面,赫兹伯格这一理论都存在不足。另外,赫兹伯格讨论的是员工满意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的一定关系,但他所用的研究方法只考察了满意度,并没有涉及劳动生产率。

5.公平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是什么,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公平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启示是:员工对工作任务以及公司的管理制度,都有可能产生某种关于公平性的影响作用。

实际应用该理论时,应当注意实际工作绩效与报酬之间的合理性,并注意留心对组织的知识吸收和积累有特别贡献的个别员工的心理平衡。

6.分析阻碍组织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

答:影响有效沟通障碍包括下列因素:

1.个人因素

2.人际因素

3.结构因素

4.技术因素

7.什么沟通?个体间沟通,团队沟通,组织间沟通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对组织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答:沟通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一使个人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

组织中的个体间沟通是指组织中的个体成员间相互传递相关信息以促成行为与目标相互协调并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过程。人体间沟通在组织中是最基本的协调工作,对组织的重要意义还在于组织中的人的管理。新形势下,企业员工日益成为企业经营流程中专有知识的载体,成为产生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能力源泉。员工之间的交流及其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组织的知识在内部传递的表现。

团队沟通是指组织中以工作团队为基础的基础单位对象进行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方式,团队的沟通结构既影响团队绩效又影响员工的满意度。对团队沟通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团队沟通集权的程度和团队任务的性质。团队沟通对组织的意义在于,在高度竞争的全球环境中,组织应用群体或团队解决复杂问题。当团队活动复杂而且难度大时,所有成员都应该在一种分权的结构中共享信息,以便解决问题。团队需要在各个方向上自由沟通。应该鼓励团队成员彼此间讨论问题,员工的大量时间应该投放在信息加工。但是,执行常规任务的团队沟通可以是集权式的,在处理信息上的时间不宜太多。

组织间沟通,简单地说就是组织之间如何加强有利于实现各自组织目标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试图控制伴随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增加的各种知识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要进行有效的合作,企业必须走向合作,选择合作的竞争战略。

8.为什么说创新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答:创新对于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首先是因为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基础,是组织获取经济增长的源泉。

其次,创新是组织谋取竞争优势的利器。再次,创新是组织摆脱发展危机的途径。

自学考试_00153质量管理学_复习资料全

自考“质量管理学” 名词解释题汇总(1) 1、质量: 根据国家标准GB/T6583—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也可 以是组织、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产品: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4、产品质量: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 6、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 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7、过程: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8、质量环: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 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9、质量管理:国家标准GB/T6583—94 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 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10、质量管理学: 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 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 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 11、五方受益者: 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 12、全面质量管理: 国家标准( C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 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 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 管理途径。”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管理学试题10套答案

1.例外管理原则 上级管理者将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定和监督权。 2.需要层次理论 由美国行为管理学派代表人马斯洛提出,他认为人的需要可以按其重要性和发生先后次序划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序列。 3.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1)管理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管理的科学性强调的管理活动必须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2)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管理者必须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同时还要有灵活的技巧。 (3)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 (4)要保证管理实践的成功,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在管理实践中运用科学的理论。 4.试述泰罗的科学管理。 (1)科学管理的概念(略)(2)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如标准化原理、挑选和培训工人、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与执行职能分离、职能工厂制、 5.为什么计划引起这么多的争议 1.第一,因为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激励应因人而异和因情况而异。研究 表明,技术水平要求低的工人,如裁剪员、缝纫工、熨衣工和包装工更需要这样一些因素,如工作安全、工资报酬、利益、限制较少的厂规,以及更富有同情心和能体谅人的基层领导等。因而关于强调表彰、提升、更大的个人责任、成就并使工作更有挑战性等各种计划对他们并不重要。随着人们在企业中逐级晋升时,其他一些激励因素便变得日益重要了。但是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主管人员已经有了一个挑战性工作了,他们的成就感已由他们超过销售定额实现了,在他们的佣金中就是对他们的表彰,因而他们觉得所有这些新计划都是浪费时间。 第二,如果提高生产率是激励的主要目标,则这种计划必须向职工说明他们将会因此而有什么好处。同时清楚地告诉大家,公司从他们的努力中也有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管理是一种艺术”,这个命题强调的是() A.管理的综合性 B.管理的实践性 C.管理的层次性 D.管理的具体性 2.“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只有权力,才能变混乱为秩序。”反映这一观点的理论是() A.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B.巴纳德的社会合作理论 C.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D.西蒙的决策理论 3.“人际关系学说”创建的基础是() A.霍桑试验 B.技术分析 C.数学模型 D.权变学说 4.组织外部环境中,不确定性最高、对组织管理者挑战最大的环境是() A.简单和稳定的环境 B.简单和动态的环境 C.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D.复杂和稳定的环境 5.计划工作程序的第一步是() A.确定目标 B.估量机会 C.编制预算 D.制订派生计划 6.某服装厂兼并一家纺织厂,此种战略形式属于() A.水平一体化 B.前向一体化 C.后向一体化 D.水平多元化 7.传统的程序化决策制定中最普遍和最为盛行的技术是() A.管理信息系统 B.组织结构 C.结构分析 D.惯例 8.汽车、家电的生产所采用的生产技术形式是() A.单件或小批量生产技术 B.大批量或集中生产技术 C.连续流程性生产技术 D.非连续流程性生产技术 9.被称为“斯隆模型”的组织结构是() A.直线型组织结构 B.职能型组织结构 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D.矩阵结构 10.下列不属于 ...分权制组织特点的是() A.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限 B.上级的控制较多 C.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 D.实行独立核算,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 11.管理者所能进行的组织变革领域是() A.结构 B.结构、技术 C.结构、技术、人员 D.结构、技术、人员、环境 12.人员配备指的是() A.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B.对管理者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 C.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D.对组织内每个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 13.法约尔认为对小型工业企业的领导人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 A.管理能力 B.技术能力 C.商业能力 D.财务能力

管理学复习题(答案)

《管理学》复习题(10道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美国联合邮包公司得效率(见课件) 问题1、什么就是管理 2、UPS用了什么管理理论 3、请对此理论进行评述 ?管理,从根本意义上讲,意味着用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与传统,用合作代替强制。 ?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得出现与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与更为激烈得影响。 ———彼得·德鲁克 什么就是管理 组织具有三个共同得特征。 第一,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得目得。 第二,每个组织都就是由人组成得,这意味着组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得人组成。 第三,每个组织都建立了一种系统性结构,用以规范与限制组织成员得行为。 组织就是指一种由人组成得、具有明确目得与系统性结构得实体。 西方学者对管理得定义 1、科学管理学派认为:管理就就是效率。 2、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就就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得活动过程。 3、行为科学学派认为:管理就就是对人得管理。 4、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就是决策。 5、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管理就就是用数学模式与程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得程序,求出最优答案,以达到组织得目标。 6、系统学派认为: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得客观规律。 7、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将管理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得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得目标。 8、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就是设计与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我国学者对管理得定义 1、《现代汉语词典》 管:管辖、负责、约束 理:整治、协调、清理 管理:约束、治理 ?在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管理一词有三种解释: (1)负责某项工作使其顺利进行,如税收管理、工程管理等。 (2)保管与料理,如图书管理、设备管理 (3)照管并约束(人或动物),如罪犯管理、宠物管理等。 可见,“管理”一词得三种语义对应着三类完全不同得管理对象: (1)人类得某种群体活动或工作 (2)人类能够支配得某种物品。 (3)人类需要调理得某种人或动物。 ?2、我国学者南京大学周三多教授认为:管理就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1]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题库均为研究生院出,答案为历年学长提供,仅供学员参考*)
一、名词解释 A 类 MA1 差别化 在满足顾客全部需求过程中,确定在哪些环节形成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形成竞争优势。 MA2 动机 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个人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MA3 多种经营战略 多种经营又叫多角化经营战略,就是指把新产品开发经营与市场开拓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战略。 在经营战略中与市场渗透、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同属产品----市场战略,即与企业从事经营 的产品领域的配合有关的经营战略。多种经营是新产品和新市场相配合,即增加新产品和增 加新市场两者同时并进的战略。多种经营的理论基础是范围经济和分散风险。 MA4 非正式组织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地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MA5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识别,适应和处置。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风险或使损失减至最小。 MA6 风险识别 即在损失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一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 MA7 负强化 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即利用强化物抑制不良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包括批评、惩罚、降 职降薪等。 MA8 个人惯性 个人惯性是指个人在长期的组织生活中形成的固定观念、准则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 MA9 管理
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管理行为是一种分解和综合、 协调其他行为的一般职能,是组织的一部分职能,是组织的特殊器官,离开组织或协作行为,
不存在管理。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围绕共同目标,解决矛盾、协调力量,形成一致。 MA10 管理制度 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管理制度是比企业基本 制度层次略低的制度规范。它是用来约束集体性行为的成体系的活动和行为规范,主要针对 集体而非个人。 MA11 激励 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激发和加强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 向预定目标的作用。一般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一欲求、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 人的激励。激励与人的行为呈正相关关系。激励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有助 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导向现实企业目的轨道;有助于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MA12 计划 计划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规范和安排。计划工作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MA13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的规定。它反映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客观事物的内在 技术要求、科学性和规律性,是经济活动中心须予以尊重的。P163
第 1 页

管理学原理试卷考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卷考卷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附件五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课程综合测验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课程综合测验试 卷(期中□期末□) 姓名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 课程适用_____年___月考期测验时间____年___月____日(上午、下午、晚上)测验得分__________ 阅卷人:_______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 )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 ) 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 )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 ) 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 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C.职能型 D.事业部制 8.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 )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 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质量管理学_尤建新_试卷2 --人造板质量控制--课件 ppt 期末考试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试卷(B卷) 2006 - 2007 学年第 1 学期 课号:010378 课程名:质量管理学考试考查: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得分 1.质量的好坏由谁来评判?() A、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B、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 C、质量管理机构 D、质量认证机构 2.判断商品质量的优劣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A、品牌 B、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的满足程度 C、价格 D、性价比 3.“Juran质量螺旋曲线”包含()个环节 A.13 B. 12 C. 10 D. 9 4.下列关于2000版ISO 9000族标准说法正确的是() A. 通用性加强 B. 增加了程序文件的数量 C. 与环境、安全等管理体系难以兼容 D. 是对20世纪90年代的ISO 9000族标准进行局部修改而形成 5.将企业在废次品上发生的成本比作“矿中黄金”的质量管理专家是()A.Feigenbaum B. 石川馨 C. Juran D. Crosby 6.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企业应确立一名()A.质量管理专职人员 B. 质量管理经理 C. 内审员 D. 管理者代表 7.排列图又被称为() A.帕累托图 B. 分类法 C. 石川图 D. 相关图 8.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是以过程质量特性值服从()为假设前提的。 A.F分布 B. 指数分布 C. 正态分布 D. 威布尔分布 9.在制作直方图时,如果分组过多,容易出现() A.偏态型 B. 平顶型 C. 双峰型 D. 锯齿型

10.可靠性指标和技术性能指标的主要区别在于() A.复杂性 B. 时间性 C. 可行性 D. 客观性 二多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得分 1.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主要解决了质量检验阶段的那些不足?() A.操作与检验职能没有分化 B. 事后检验 C. 全数检验 D. 破坏性检验(判断质量与保留产品之间发生矛盾) E. 缺乏管理分工 2.下列属于质量保证成本的费用项目是() A.质量奖励费 B. 专职检验和计量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基金 C. 事故分析处理费D. 诉讼费 E. 产品降级损失 3.下列属于质量策划的输入的因素有() A. 组织的战略 B. 对法律法规要求的评估 C. 对产品性能数据的评估 D. 过去的经验教训 E. 已识别的改进机会 4.PDCA循环的工作程序包括()。 A计划 B.执行 C.控制 D.检查 E.改进 5.在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时,需要考虑() 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交付及以后的活动 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D.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E.外部审核方要求 三是非题:10分(每小题2分)得分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的目的是形成一套体系文件。()2.人的因素(如心理的、社会的)不属于工作环境范畴。()3.计量抽样方案的优点在于手续简便、费用节省,且无需预先假定分布律。()4.当产品进入偶然失效期时,产品寿命分布服从指数分布。()5. 若点子全部处于控制界限内,但出现7个点子连续上升,则判断过程不稳定。() 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得分 1.ISO 9000族标准提出那些质量管理原则?这些原则以哪一条原则为核心,为什么?

管理学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 1.关于管理的应用范围,你认为下列哪个说法最好()B A.只适用于盈利性工业企业;B?普遍适用于各类组织; C?只适用于非营利性组织;D.只适用于营利性组织 2.管理的载体就是()B A.资源 B.组织 C.活动 D.过程 3.具有统帅作用的系统是()C A.结构子系统 B.运行子系统 C.理念子系统 D.绩效子系统4.决定子系统功能的系统是()A A.结构子系统 B.运行子系统 C.理念子系统 D.绩效子系统5.决定成败的系统是()B A.结构子系统 B.运行子系统 C.理念子系统 D.绩效子系统 6.管理的主体是()D A.环境 B.组织 C.过程 D.管理者 7.管理的核心是()A A.处理人际关系 B.拥有人事权 C.资源控制权 D.组织 8管理的客体是()D A 人 B 机器 C 权利 D 各种资源和过程 9管理的()职能本身并没有特有的 表现形式,总是和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体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D A 计划 B 组织 C 经营 D 创新 10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D 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 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 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 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11企业管理者可以分成基层、中层、高层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B A 日常程序性决策 B 长远全局性决策 C 局部程序性决策 D 短期操作性决策 12能够更好地处理上下级、同级关系的技能属于()D A 抽象技能 B 概念技能 C 技术技能 D 人际技能 13能够迅速把握全局,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技能属于()B A 抽象技能 B 概念技能 C 技术技能 D 人际技能 14掌握关键技术知识,出色完成生产任务的技能属于()C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篇一: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

A.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7.()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A.经营预算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 A.差异性B.层次性 c.时间性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

(完整版)管理学复习题专升本答案

管理学复习题专升本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 A.实行职能工长制 B.使用标准化工具 C.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D.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管理组织的最基本结构形式是(B ) A.职能型 B.直线型 C.直线参谋型 D.矩阵型 3.狭义的计划是指( A ) A.制定计划 B.执行计划 C.检查计划 D.完成计划 4.在下列管理职能中,非领导机关可以担任管理主体的职能是( D ) A.指挥 B.控制 C.计划 D.协调 5.采用函询调查的方式向专家征询意见的方法是(C ) A.直接头脑风暴法 B.反头脑风暴法 C.德尔斐法 D.列名小组法 6.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对于高度成熟的下属,领导者应采取( B )领导风格。 A.高工作,高关系 B.低工作,低关系 C.高工作,低关系 D.低工作,高关系 7.最渴望而又最难实现的是()。 A.事前控制 B.事中控制 C.事后控制 D.财务控制 8.关于头脑风暴法(会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它并不是一种创新技术 B.与会者不必有相同的背景 C.会上可以对他人提出善意的批评 D.可以修改自己先前队观点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组织层次越多,幅度就越大 B.职权与权力是有区别的 C.直线与参谋是对立的 D.统一指挥原则是授权的主要原则之一 10.“亡羊补牢”属于( A )。 A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间接控制 11.由上级部门下达的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计划是( A ) A.综合计划 B.局部计划 C.指导性计划 D.指令性计划12.采用函询调查的方式向专家征询意见的方法是—(A ) A.直接头脑风暴法B.反头脑风暴法C.德尔斐法D.列名小组法 13.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对于高度成熟的下属,领导者应采取( B )领导风格。 A.高工作,高关系 B.低工作,低关系 C.高工作,低关系 D.低工作,高关系 14.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创新的活动是( C )。 A.设备的更新 B.产品的开发 C.质量的检测 D.工艺的改进15.SWOT分析法中“O”是指( C )。 A.组织的优势 B.组织的劣势 C.环境中的机会 D.环境中的威胁16.( C )带有非命令性、协商性和双向性的特点。

质量管理学期末试题二及答案

质量管理学期末小测(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为使质量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是____。 A.质量管理 B.质量保证 C.质量控制 D.质量体系 2.日本被誉为战略型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就是______。 A.资源 B.技术 C.垄断 D.质量 3.田口方法是一种_____的方法。 A一次性设计 B.稳健性设计 C.容差设计 D.参数设计 4.采购的质量职能就是为产品提供一种_____的保证。 A.“早期报警”B.“中期报警” C.“晚期报警”D.“警钟常鸣” 5.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就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所进行的正式评价就是_____。 A.过程审核 B.管理评审 C.质量审核 D.计划审核 6.在PDCA管理工作方法中,关键是____。 A.P阶段 B.D阶段 C.C阶段 D.A阶段 7.把收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意见、观点、想法和问题,按它们之间的相互接近关系加以归类,汇总的一种图示技术是_____。 A.树图 B.因果图 C.亲和图 D.矩阵图 8.将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同公认的处于领先地位的竞争者的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比较,以识别自身质量改进机会的方法,称为_____。 A.标杆法 B.分层法 C.调整法 D.统计法 9.质量监督是对产品进行宏观管理的_____。

A.非常措施 B.重要手段 C.一般要求 D.重要原则 10.质量法制是_____。 A.关于产品质量和权利、义务、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关于质量检查评审的一系列的方法的制度 C.关于《产品质量法》的简称 D.关于质量监督的重要法律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质量环 2.质量改进 3.产品质量 4.质量职能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质量信息的分析与评价。 2.简述质量改进的程序。 3.设置质量控制点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在采购阶段进行质量管理。 2.试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 12345678910 A D B A B D C A B A 二.名词解释。 1.质量环是指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管理学试题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A.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B.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C.管理就是决策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A.行为科学学说B.人文关系学说C.人际关系学说3.这是一个网络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构成;它在管理各职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是管理的()。A.决策职能B.控制职能C.领导职能4.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提高劳动生产率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C.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5.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2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A.企业精神B.企业价值观C.企业文化6.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A.《企业再造工程》B.《管理的革命》C.《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7.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A.关键性B.权变性C.现实性8.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A.日本B.德国C.法国9.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其中,()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目标。A.主要目标B.并行目标C.次要目标10.在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以内。A.4个B.5个C.6个11.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对于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预测的效率十分重要。因此,预测者要根据预测的目的和预测对象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如进行技术预测,往往采用()。A.定量分析法B.时间序列法C.专家调查法 12.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的方法。A、市场预测B、定性预测C、定量预测13.在确定决策目标时,要注意把目标建立在()的基础上。A、需要B、可能C、需要和可能14.根据决策目标在决策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一般将其分为三类:即必须达到的目标、希望完成的目标和不予重视的目标。其中,(),对组织和决策是绝对重要的,完成它就意味着决策取得了成功。A、希望完成的目标B、必须完成(达到)的目标C、不予重视的目标15.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较为合适。A、4~8人B、10~15人C、15~20人16.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原则。A、责权利相结合B、分工协作C、目标任务17.行为科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A、因人设职B、量才使用C、因才施教18.在选聘管理人员的时候,安排被选者担任某个临时性的“代4理”职务,以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这就是()的培训方法。A、职务轮换B、临时职务C、岗位学习19.领导者要科学地用人,需要先识人,即发现人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科学用人的艺术主要表现在()等方面。A、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谦虚谨慎B、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C、以理服人、体贴下情、量才适用20.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去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A、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如果生产专用性高,企业既难以( ),也难以( )。 2.量本利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 3.经营计划的重点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是( ),范围是( )。 4.组织机构设计是在管理分工的基础上,设计出( )和( )。 5.不论哪一个层次的领导都应具备四方面的能力,它们是人际关系技能、( )、( )和技术技能。 6.激励的“公平理论”中“贡献律”的公式是(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法治”中的“常法”是指 A.要保持法的稳定性 B.要制定统一的法律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要使法律固定不变 2.美国学者肯尼迪和迪尔认为,企业文化除了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网络因素外,还包括 A.组织结构 B.领导方式 C.礼仪和庆典 D.企业行为 3.在管理学中,定义为“影响力”的权力除“专长权”和“个人影响权”外,还包括 A.随机处置权 B.制度权 C.奖惩权 D.任免权 4.持续控制的方法包括有自我控制、集体控制和 A.管理信息系统 B.预算控制 C.政策程序控制 D.个人观察 5.群体的发展一般经历四个明显的阶段,它们是 A.初创、动荡、有序、衰亡 B.形成、动荡、规范、表现 C.形成、有序、规范、成熟 D.形成、动荡、规范、成熟 6.所谓的“火炉法则”包括以下步骤 A.预先警告、即时处理、违者必究、普适执行 B.预先警告、即时处理、相同后果、普适执行 C.预先警告、身为表率、即时处理、相同后果 D.预先警告、身为表率、即时处理、普适执行 7.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 A.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 C.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D.有效性、正确性、及时性 8.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A.没有历史包袱 B.能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 D.具有广告效应 9.人员配备的工作包括

管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解释并比较下列各组概念 1.管理与绩效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的,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绩效:即业绩和效益,是对组织产出及努力目标的综合概括。(绩效是组织完成目标的能力和获取资源的能力) 追求最大的组织绩效,是管理的目的所在,管理的基本任务就在于通过制订和实施组织的目标,取得良好的绩效;管理工作的结果集中体现在组织的绩效方面。 2.系统、要素与环境 系统是为完成一个共同目标的各相关的运作部分的集合。 要素是系统内部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或构件。 环境是系统边界外的所有方面。 系统由要素构成,但要素的组合结构不同,系统的功能也不同;任何系统都生存于其环境之中,与环境发生能量、物质、信息等要素的交流,系统与环境间是双向的影响关系。 3.经济学与管理学 经济学是以生产关系的合理组织为主要对象,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的一般性学科。 管理学是以生产力的合理组织为主要对象,研究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管理学是在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交叉学科,经济学在预测和决策方面对管理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给管理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概念和工具; 管理学的发展则推进了经济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管理过程与管理结构 管理过程是组织制订和实施目标时经过的各个阶段,包括目标设定、计划、资源配备、组织、实施和控制六个在时间上不断继起、在空间上同时并存的方面。 管理结构,也就是组织结构,是指把工作进行精确分工,然后在分工基础上进行协作以完成工作目标的种种途径。 在社会经济领域,组织是由人所构造的,先有活动过程和管理过程,然后才有管理结构,管理结构的建立和调整需要顺应管理过程的要求;但是一旦建立了组织结构,它将对管理过程的实施及组织的绩效产生很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最新质量管理学期末考试1

《质量管理学》模拟样卷二 一、选择题(16%) 1、质量的好坏由谁来评判?…………………………………………………………() A、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B、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 C、质量管理机构 D、质量认证机构 2、判断商品质量的优劣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A、品牌 B、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的满足程度 C、价格 D、性价比 3、如果产品存在瑕疵,担保人应承担…………………………………………………() A、产品质量民事责任 B、产品质量刑事责任 C、产品质量审核责任 D、产品质量行政责任 4、工序检验费用属于………………………………………………………………………() A、预防成本 B、内部损失成本 C、鉴定成本 D、外部损失成本 5、兴趣点质量可以导致……………………………………………………………………() A、没有时,顾客产生不满 B、没有时顾客产生强烈不满 C、具有时顾客满意度增长 D、具有时顾客满意度大幅度增长 6、按认证内容要求来划分,质量认证可以分为…………………………………………() A、国家认证、区域性认证和国际认证 B、强制性认证和自愿申请认证 C、安全认证、合格认证、环境认证、卫生和健康认证 D、企业自我认证、第二方认证和第三方认证 7、控制图中表明生产过程质量失控是……………………………………………………() A、所有样本点都在控制界限内 B、位于中心点两侧的样本点数相近 C、接近中心线的样本点较多 D、样本点程周期性变化 8、按检验的质量特性值划分,检验方式可以分为………………………………………() A、记数检验和计量检验 B、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C、理化检验和感官检验 D、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 二、是非题(7%) 1、ISO9000是质量保证标准……………………………………………………………() 2、全面质量管理所采用的方法不包含质量检验………………………………………() 3、质量成本的概念最早由J.M.Juran提出……………………………………………() 4、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综合反映………………………………………………………() 5、QC小组最早起源于日本………………………………………………………………() 6、由于设备故障引起的质量波动属于系统性波动…………………………………() 7、“6σ管理”由摩托罗拉公司提出,本质是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三、简单题(40%) 1、简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主要进步和存在问题。 2、简述质量管理的八条原则?并以第一条原则为例说明在质量管理实践中运用的收益。 3、什么是审核?什么是第二方审核?质量审核应遵循哪些原则?

管理学试题(答案版)

2012汽车系《管理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 A泰勒 B法约尔 C西蒙 D XX 2.管理者是指( C ) A组织的高层领导 B组织的中层领导 C从事管理活动的人 D组织的员工 3.三个和尚的故事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项管理学中(C)的重要性 A计划B人事C协调D激励 4.法约尔的公平原则是指对待员工要( A ) A.善意加公道 B.善意 C.公道 D.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 5.预算( C ) A.只能用于资金计划 B.和计划没有关系 C.是数字化的计划 D.包括计划 6.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在(B)。 A.计划B.决策 C.组织D.协调 7.法约尔xxxxx 答案;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8.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是( C )。P101 A.平等的关系 B.包含的关系 C.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D.组织促进环境的变化 9.组织老化的特征之一是( A )。P101 A.机构臃肿 B.反应灵敏 C.组织成立的时间长 D.内部不团结 10.事业部结构的组织形式的基本原则是( D )。P101 A.分散决策,分散经营 B.集中决策,集中经营 C.分散决策,集中经营 D.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11.“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 哪一种方式最重要?( A )P190 A.前馈控制 B.同期控制 C.反馈控制 D.集中控制 12.许多组织设有意见箱、接待日、走动管理等管理办法,是为了( C )。P166 A.上行沟通 B.下行沟通 C.非正式沟通 D.反馈沟通 13.人际关系行为学派认为必须以下面哪项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A )P166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的个性特点 C.文化关系 D.心理分析 14.战略计划是由( B )。P71 A.中层管理者制订 B.高层管理者制订 C.基层管理者制订 D.普通职工制订 15.QC小组……(日本) 16.下面正确的陈述为( B ) A.计划层次越高,其内容越明确、具体 B.计划层次越高、其内容越抽象、笼统 C.计划层次越低,其内容越抽象、笼统

2017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7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7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同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保健因素 赫茨伯格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诸如本组织的政策和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职业安定以及个人生活所需等等,如果得到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他把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3、反馈控制: 这类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已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生或防止其今后再度发生。 4、命令一致 原理命令一致原理,是指主管人员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 5、商议式的管理方 法利克特的四种管理方法中的一种。主管人员在做决策时征求、接受和采用下属建议;试图去酌情利用下属的想法

与意见,运用奖赏并偶尔兼作处罚的办法让职工参与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c )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A ) 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A )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D ) 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B ) 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D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D)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管理学复习题答案

《管理学》复习题(10道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美国联合邮包公司的效率(见课件) 问题1、什么就是管理 2、UPS用了什么管理理论 3、请对此理论进行评述 ?管理,从根本意义上讲,意味着用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与传统,用合作代替强制。 ?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的出现与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与更为激烈的影响。 ———彼得·德鲁克 什么就是管理 组织具有三个共同的特征。 第一, 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第二, 每个组织都就是由人组成的,这意味着组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 第三,每个组织都建立了一种系统性结构,用以规范与限制组织成员的行为。 组织就是指一种由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与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西方学者对管理的定义 1、科学管理学派认为:管理就就是效率。 2、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就就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3、行为科学学派认为:管理就就是对人的管理。 4、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就是决策。 5、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管理就就是用数学模式与程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答案,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6、系统学派认为: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7、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将管理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8、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就是设计与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我国学者对管理的定义 1、《现代汉语词典》 管:管辖、负责、约束 理:整治、协调、清理 管理:约束、治理 ?在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管理一词有三种解释: (1)负责某项工作使其顺利进行,如税收管理、工程管理等。 (2)保管与料理,如图书管理、设备管理 (3)照管并约束(人或动物),如罪犯管理、宠物管理等。 可见,“管理”一词的三种语义对应着三类完全不同的管理对象: (1)人类的某种群体活动或工作 (2)人类能够支配的某种物品。 (3)人类需要调理的某种人或动物。 ?2、我国学者南京大学周三多教授认为:管理就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以人

质量管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为使质量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是( )。 A.质量管理 B.质量保证 C.质量控制 D.质量体系 2.日本被誉为战略型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就是( )。 A.资源 B.技术 C.垄断 D.质量 3.提出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14个要点的质量管理专家是( ) A.戴明 B.休哈特 C.石川馨 D.费根堡姆 4.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认证标志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5.在ISO9000族标准中,其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度的标准是( ) A.ISO9000 B.ISO9001 C.ISO9004 D.ISO19011 6.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的最终责任是面向( ) A.管理层 B.一线员工 C.外部顾客 D.内部顾客 7.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全部活动的总和,其含义为( ) A.质量体系 B.质量职能 C.质量控制 D.质量保证 8.在PDCA 管理工作方法中,关键是( )。 A.P 阶段 B.D 阶段 C.C 阶段 D.A 阶段 9.我国第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系列标准是( )。 A.GB/T 19000—ISO9000 B.ISO9000 C.GB/T —19000.1—ISO9000-1 D.GB/T19002—ISO9002 10.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阶段是( ) A.SQC 阶段 B.质量检验阶段 C.TQC 阶段 D.TQM 阶段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质量管理 2.质量改进 3.产品质量 4.质量控制 5.顾客满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质量检验的功能。 2.简述质量改进的程序。 3.简述引起质量变异的两类原因(按性质)。 4.简述质量监督的重要意义。 四.计算题(每题10) 某零件内径尺寸公差为025 .001.020+-φ ,加工100件以后,得到x =20.011,S=0.005, 求工序能力指数。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