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国际金融-厦门大学王艺明)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国际金融-厦门大学王艺明)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国际金融-厦门大学王艺明)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国际金融-厦门大学王艺明)

第二节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一、汇率决定的基础

汇率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比价,其实质是各种货币价值的体现。也就是说,货币具有的或代表的价值决定汇率水平的基础,汇率在这一基础上受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动,形成现实的汇率水平。而另一方面,货币制度又是汇率存在的基本客观环境,决定了汇率决定的机制。或者说,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所具有的或者所代表的价值是不同的,即汇率具有不同的决定因素,并且影响汇率水平变动的因素也不相同。纵观历史,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历史阶段:金本位和和纸币本位制度。

(一)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1.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金本位是指以黄金为货币制度的基础,黄金直接参与流通的货币制度。它是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货币制度。从广义的角度,金本位制具体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其中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度,后两种是削弱了的、变形的金本位制度。

在典型的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均以黄金铸成,金铸币有一定重量和成色,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具有无限清偿;辅币和银行券可以按其票面价值自由兑换为金币。金本位发展到后期,由于黄金产量跟不上经济发展对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黄金参与流通、支付的程度下降,其流通、支付手段职能逐步被以其为基础的纸币所替代,国际货币制度从金币本位演变成为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金块本位制依然是一种金本位制,以黄金为基础的纸币代表黄金流通并与黄金保持固定的比价,在需要的时候黄金仍直接参与清算和支付。金汇兑本位是一种广义上的金本位制,因为纸币作为法定的偿付货币,充当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并且由政府规定其所代表的黄金量和维持与黄金的比价。

在典型的金本位下,金币本身在市面上流通,铸造的金币与可兑现的银行券以1:1的严格比例保持互换,这时两种货币之间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Mint Parity)就成为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铸币平价是金平价(Gold Parity)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金平价是指两种货币含金量或所代表金量的对比。

例如:在1925—1931年期间,英国规定1英镑的纯金量为113.0016格令(Grains),美国规定1美元的纯金量为23.22格令,这样,英镑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即为:£l=113.0016÷23.22=$4.8665

即1英镑金币的含金量等于1美元金币含金量的4.866 5倍。这就是英镑与美元之间汇率的决定基础,它建立在两国法定的含金量基础上,而法定的含金量一经确定,一般是不会轻易改动的,因此,作为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是比较稳定的。

2.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变动

在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是铸币平价。但在实际经济中,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水平及其变化还要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最为直接的就是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汇率以铸币平价为中心,在外汇供求关系的作用下上下浮动的。当某种货币供不应求时,其汇价会上涨,超过铸币平价;当某种货币供大于求时,其汇价会下跌,低于铸币平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金本位制度下由供求关系变化造成的外汇市场汇率变化并不是无限制地上涨或下跌,而是被界定在铸币平价上下各一定界限内,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黄金输送点是指在金本位制度下外汇汇率波动引起黄金输出和输入国境的界限,它等于铸币平价加(减)运送黄金的费用。这是因为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具有自由熔化、自由铸造和自由输出入的特点,黄金可以代替货币、外汇汇票等支付手段用于国际间的债务清偿,只是黄金的运送需要一定的费用。这样,对一国来说,当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铸币平价加上向外输送黄金的各种费用时,该国的债务人用黄金对外清算较为有利,黄金会替代外汇流向国外。由此,铸币平价加上黄金运送费用便构成黄金输出点,亦即汇率上涨的上限。反之,当一国的外汇汇率下跌至低于铸币平价减黄金运送费用时,则该国债权人收进黄金比收进外汇更为有利,黄金会替代外汇流向国内,由此铸币平价减去黄金运送费用则构成黄金输入点,亦即汇率下跌的下限。

例如,英镑与美元的铸币平价为£l=$4.8665,英美两国之间运送一英镑黄金的费用为0.02美元,则汇率变动的上下限为:

上限=铸币平价+运送费用

即:£l=$4.8665+$0.02=$4.8865

下限=铸币平价-运送费用

即:£l=$4.8665-$0.02=$4.8465

因此,£l=$4.8465称为美国的黄金输入点,英国的黄金输出点。

由此可见,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共同构成了汇率波动的上下限。并且,实际上由于受黄金输送点的制约,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很小,同时总是围绕铸币平价波动。所以,金本位制度下的外汇汇率是固定汇率。

应该指出的是,如果两国货币之一的含金量变动,或两国货币的含金量按不同方向或不同比例变动,则铸币平价发生变动。而汇率在黄金输送点内的波动则是以国际经济交易所决定的外汇供需状况为条件的。

在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由于黄金已经较少或者根本不再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典型金本位制下黄金自由输出入受到程度不同的限制,此时货币的汇率由纸币所代表的金量之比决定,即由法定平价决定,实际汇率则因供求关系而围绕法定平价上下波动。法定平价也是金平价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上述两种金本位制下,由于黄金不能自由输出入、黄金输出入点已经不复存在,汇率决定的基础依然是金平价,但其波动幅度则是有政府来决定和维持,政府通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来维护汇率的稳定。

(二)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经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以及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金本位制宣告崩溃,开始进入纸币流通时期。到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制度过渡到布雷顿森林体系阶段。纸币是价值的符号,是金属货币的取代物,在金本位制下,纸币因黄金不足而代表黄金或代替黄金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铸币平价或法定平价是决定汇率的基础。而在与黄金脱钩了的纸币本位制下,纸币的流通、支付手段功能是由各国政府以法令形式赋予并保证其实施的。从纸币制度产生之日起,各国政府就规定了本国货币所代表的(而不是具有的)含金量,即代表的一定价值。因此,纸币本位制下,金平价不再成为汇率决定的基础,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也就它们各自所代表的价值之比来确定。另一方面,在纸币本位制下,汇率无论是固定的还是浮动的,由于纸币本身的特点使得汇率丧失了保持稳定的基础;同时,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波动也不再具有黄金输送点的制约,波动可以变得无止境,任何能够引起外汇供求关系变化的因素都会造成外汇行市的波动。

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是纸币本位下决定汇率的基础,这一马克思货币理论观点至今依然正确。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由于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由于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由于信息传递技术的进步等因素,使得纸币本位制下货币汇率的决定还需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由此,在国际金本位崩溃后,汇率动荡不已,世界各国许多的经济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来探讨汇率决定及变动的基础,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汇率决定理论,我们将在本教材第十章第二节加以介绍。

二、均衡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均衡汇率是在外汇市场上由外汇供给和外汇需求这两种相反力量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外汇供应是指出口商、套期保值者、投机者等各类外汇交易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的该种外汇的数量;外汇需求则是指进口商、套期保值者、投机者等各类外汇交易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该种外汇的数量。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给量等于外汇需求量时,整个外汇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均衡状态下的汇率称为均衡汇率,与均衡汇率相对应的外汇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

均衡汇率是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和外汇需求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市场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汇率偏离均衡汇率时,市场上就会出现超额外汇供应或需求,改变市场供求状况,而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则会使得市场汇率自动回复到均衡汇率水平。

与此同时,我们在分析外汇供给和外汇需求时,都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来分析外汇汇率与外汇供求数量的关系。若其他条件发生变化,则会引起外汇供给和外汇需求的变动,从而使得外汇供给曲线和外汇需求曲线发生相应位移,均衡汇率和均衡数量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在外汇汇率不变的条件下,若某种因素的变动引起外汇供给数量增加,则外汇供给曲线右移,移动后的外汇供给曲线与外汇需求曲线相交将形成新的均衡点;在外汇汇率不变的条件下,若某种因素的变动引起外汇供给数量减少,则外汇供给曲线左移,移动后的

外汇供给曲线与外汇需求曲线相交亦将形成新的均衡点。同理,在外汇汇率不变的条件下,若某种因素的变动引起外汇需求数量增加或减少,则外汇需求曲线向右或向左移动,移动后的外汇需求曲线与外汇供应曲线相交,均将形成新的均衡点。

三、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作为一国货币对外价格的表现形式,汇率受到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等诸多因素影响。同时,由于货币是国家主权的一种象征,因此除经济因素外它常常还会受到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仅就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一)国际收支

通俗地说,国际收支即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收入与支出。从短期看,一国国际收支是影响该国货币对外比价的直接因素。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大于支出时,即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在外汇市场上则表现为外汇(币)的供应大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外国货币汇率下降。相反,当一国国际收入大于支出时,该国即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在外汇市场上则表示为外汇(币)的供应大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外国货币汇率上升。

必须指出,国际收支状况并非一定会影响到汇率变动,这主要要看国际收支顺(逆)差的性质。短期的、临时的、小规模的国际收支差额,可以轻易地被国际资本的流动、相对利率和通货膨胀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和其他等因素所抵消。但是,长期的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一般必定会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

(二)相对通货膨胀率

货币的对内价值是决定其对外价值(即汇率)的基础,货币对内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其对外价值的变化。对内价值具体体现于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高低,而通货膨胀正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所引致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意味着该国货币代表的价值量下降。因此,国内外通货膨胀率差异就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当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时,其商品成本加大,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必然上涨,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削弱,引起出口减少,同时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力,造成进口增加,从而改变经常账户收支。此外,通货膨胀率差异还会通过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作用于资本与金融账户收支。当一国通货膨胀率较高时,人们就会预期该国货币的汇率将趋于疲软,由此将手中的该国货币转化为其他货币,造成该国货币的汇率下跌。一般而言,相对通货膨胀率持续较高国家,其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将会趋于贬值;反之,相对通货膨胀率较低的国家其货币汇率则会趋于升值。

(三)相对利率水平

利率作为货币资产的一种“特殊价格”,是借贷资本的成本或收益,它与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成本和利润紧密相关。一国利率水平高低反映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利率水平变化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起作用的。当一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国家时,表示使用本国货币资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供应相

对减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弃使用资金的收益上升,国际短期资本由此趋利而人,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应相对增加。本、外币资金供求的变化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反之,当一国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国家时,外汇市场上本、外币资金供求的变化则会降低本国货币的汇率。

值得注意的有两点:第一,这里所说的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是指的相对利率水平。如果本国利率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不如外国利率上升的幅度,或不如本国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则不会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第二,与国际收支、通货膨胀、总需求等因素不同,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更多的是对短期的汇率影响,利率对长期汇率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因为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政策工具范畴。

(四)财政、货币政策

一国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汇率变化的影响虽然是较为间接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的巨额财政收支逆差和通货膨胀,会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减少财政支出,稳定通货,而使本国货币对外升值。但与国际收支等其他因素一样,财政、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它们在相对短的时期内可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政策作用,但对汇率的长期影响则要看这些政策对经济实力和长期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因为扩张的政策可能最终增强了本国经济实力,促使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对外价值的长期走势必然得到提高,即本币升值;同时紧缩政策可能导致本国经济停滞不前,国际收支逆差扩大,从而本币对外价值必将逐渐削弱,即本币贬值。

(五)市场预期

市场预期有时能对汇率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短期性资金达到了十分庞大的数字。这些巨额资金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受着预期因素的支配,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就到处流动,或为保值,或为获取高额投机利润。这就常常给外汇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成为各国货币汇率频繁起伏的重要根源。就经济方面而言,市场预期包括对国际收支状况、相对物价水平、相对利率水平或相对资产收益率以及对汇率本身等的预期,它常常以市场信号的变化、甚至是蛛丝马迹的变化为表现。只要市场上预期某国货币不久会下跌,那么市场上立即就可能出现抛售该国货币的活动,造成该国货币的市场价格立即下降。

(六)政府的市场干预

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政府纷纷放松了对本国的外汇管制,但政府的市场干预仍是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和汇率水平的重要因素。各国中央银行为维护经济稳定、避免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往往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其主要通过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改变外汇的供求,从而改变汇率走势来达到其政策目的。例如当一国货币汇率处于较高水平而影响该国国际收支改善和经济发展时,该国中央银行就会向外汇市场抛出本币而收购外汇,从而使本币汇率下跌,以达到扩大出口和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目的。相反,当一国货币汇率水平过低而影响该国货币的国际信誉时,中央银行则向市场抛出外汇而收购本币,从而

使本币汇率上升。政府干预汇率往往是在特殊情况下(如市场汇率剧烈波动、本币大幅度升值或贬值等),或者为了特定的目标(如促进出口、改善贸易状况等)而进行的,因而它对汇率变化的作用一般是短期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汇率的长期走势。

(七)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对汇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当一国实际经济增长率提高时,一方面反映该国经济实力增强,其货币在外汇市场上易被依赖,货币地位提高,使该国货币汇率有上升趋势;另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其国民收入提高,可能加大该国对进口原料、设备等生产资料及消费品的需求,在该国出口不变的条件下,将使该国进口大量增加,导致国际收支项目逆差,造成该国货币汇率下降。但如果该国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经济高增长则意味着出口的增加,从而使经常项目产生顺差,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同时,一国经济增长势头好,一国的利润率也往往较高,由此吸引外国资金流人本国,进行直接投资,从而改善资本账户收支。一般来讲,高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不利于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行市,但从长期看,却有力支持着本币的强劲势头。

综上所述,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甚至相互抵消,关系相当复杂。因此,我们在分析汇率变动时,不能只从某一角度和某一因素进行,而要从不同角度全面综合剖析。同时,在众多因素中,由于国家不同,时间不同,各影响因素所占的重要程度不同,因此考虑分析汇率变动还要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特定的时间相联系,以保证分析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四、汇率变动对经济的主要影响

作为一国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变量,汇率与多种经济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即表现为汇率的变动受到诸多经济因素的影响,也相反地表现为汇率的变化对其他经济因素产生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作用或影响,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汇率的变化表现为货币的升值与贬值。作为两种货币之比价,汇率的上升或下降必然是一种货币的升值,同时也是另一种货币的贬值。由于贬值与升值的方向相反,作用也正好相反,下面我们以贬值为例,分析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一)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收支的影响

汇率变化一个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就是对贸易的影响。一国货币汇率变动,会使该国进出口商品价格相应涨落,抑制或刺激国内外居民对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从而影响进出口规模和贸易收支。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外汇汇率上升时,其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以外币表示的价格降低,从而刺激国外对该国商品的需求,有利于扩大出口。与此同时,一国货币汇率下跌,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抑制本国居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减少进口。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涨,其结果则与上述情况相反。但是,本币贬值起到扩大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的。一国货币贬值最终能否改善其贸易收支状况,要看其进出口弹性是否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此外,即使满足了这一条件,贬

值对贸易差额的影响往往还有一个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即“J—曲线效应”。

汇率变动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如同其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当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外国货币兑换的本国货币数量增多,外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本国的商品和劳务相对低廉,增加了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与此同时,由于本国货币兑换外币数量减少,意味着本币购买力相对降低,国外商品和劳务价格也变得昂贵了。这有利于该国旅游与其他劳务收支状况的改善。如果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则其作用与此相反。

(二)汇率变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货币贬值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对物价的影响水平。汇率变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贸易品价格的影响;二是对非贸易品价格的影响。前者即指进出口商品,后者包括那些由于成本等原因不能进入国际市场的商品。以贸易品为例,当本国货币汇率下降时,以本国货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进而带动国内同类商品价格的上升。如果进口商品作为生产资料投入生产,引起生产成本提高,还会促使其他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此外,在国内商品供应既定的条件下,由于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将降低出口产品的国外价格,由此刺激商品的出口,必然加剧国内商品市场的供求矛盾,从而致使物价上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理论是以商品需求弹性较高为分析前提的。实际上,贬值不一定能真正产生如此理想的效果。因为,贬值还可能通过货币工资机制、生产成本机制、货币供应机制和收入机制导致国内工资和物价水平循环上升,到最后则可能抵消它所能带来的全部好处。

(三)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资本从一国流向他国,主要是追求利润和避免受损,资本流动不仅是影响汇率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受汇率变动的直接影响。汇率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本币对外贬值后,单位外币能折合更多的本币,这样就会促使外国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本流出减少;二是如果出现本币对外价值将贬未贬、外汇汇价将升未升的情况,则会通过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进而引起本国资本外逃。当一国外汇市场上出现本国货币贬值的预期时,会造成大量抛售本币、抢购外汇的现象,资本加速外流(或外逃)。当然,货币贬值对资本流动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货币贬值如何影响人们对该国货币今后变动趋势的预期。如果货币贬值后人们认为贬值的幅度还不够,汇率的进一步贬值将不可避免,即贬值引起汇率进一步贬值的预期,那么人们就会将资金从该国转移到其他国家,以避免再遭损失。但如果人们认为贬值已使得本国汇率处于均衡水平,那些原先因本币定值过高而抽逃的资金就会抽回到国内。如果人们认为贬值已经过头,使本币价格已低于正常的均衡水平,其后必然出现向上反弹,就会将资金从其他国家调拨到本国,以牟取收益。

(四)汇率变化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外汇储备是一国国际储备的主要内容,由本国对外贸易及结算中的主要货币组成。汇率变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货币贬值对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本国货币汇率变动,通过资本流出入和对外贸易收支影响本国外汇储备的增减。本币贬值,引起国内短期资本外流,从而导致本国国际储备的减少;但贬值同时有利于出口、抑制进口,可使经常项目收入增加,增加本国外汇储备。

2.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会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储备实际上也是一种价值符号,其所代表的实际价值会随该种货币汇率的下降或贬值而减少,从而是持有该种储备货币的国家遭受损失,而该种储备货币发行国则因该种货币贬值而减少了债务负担。

3.汇率的频繁波动将影响储备货币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外汇储备逐渐走向多元化,尽管储备货币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储备货币汇率的稳定性是各国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因为汇率的频繁波动,可能使储备资产遭受损失。

由于储备货币的多元化,汇率变化对外汇储备的影响也多样化了。有时外汇市场汇率波动较大,但因储备货币中升贬值货币的力量均等,外汇储备就不会受到影响;有时虽然多种货币汇率下跌,但占比重较大的储备货币汇率上升,外汇储备总价值也能保持稳定或略有上升。

(五)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就业、国民收入及资源配置的影响

当一国本币汇率下降,外汇汇率上升,有利于促进该国出口增加而抑制进口,这就使得其出口工业和进口替代工业得以大力发展,在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下,就会带动国内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国内就业机会因此增加,国民收入也随之增加。如果一国经济已处于充分就业,贬值只会带来物价的上升,而不会有产量的扩大,除非贬值能通过纠正原先的资源配置扭曲来提高生产效率。

当一国货币汇率下浮后,出口品本币价格由于出口数量的扩大而上升,进口替代品价格由进口品本币价格上升带动而上升,从而整个贸易品部门的价格相对于非贸易品部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此会诱发生产资源从非贸易品部门转移到贸易品部门,这样,一国的产业结构就导向贸易部门,整个经济体系中贸易部门所占的比重就会扩大,从而提高本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即更多的产品同外国产品竞争。反之,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该国出口受阻;进口因汇率刺激而大量增加,造成该国出口工业和进口替代业萎缩,则资源就会从出口工业和进口替代业部门转移到其他部门。

(六)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由于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起储备和计价支付手段的作用,因此,在当今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市场上各主要货币频繁的、不规则的波动,不仅会对其发行国对外贸易、国内经济等造成了深刻影响,而且也影响着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如果一国实行以促进出口、改善贸易逆差为主要目的的货币贬值,会使对方国家货币相对升值,出口竞争力下降,尤其是以外汇倾销为目的的本币贬值必然引起对方国家和其他利益相关国家的反抗甚至报复,这些国家会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直接地或隐蔽地抵制贬值国商品的侵入,“汇率战”、“贸易战”由此而

生。“汇率战”、“贸易战”所造成的不同利益国家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则会层出不穷,这将加深了国际经济关系的复杂化,引发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甚至影响世界经济的景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