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外教育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史>复习题一

一、选择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B《史籀篇》C《三字经》D《急就篇》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4.“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A、汉武帝

B、秦始皇

C、周文王

D、唐太宗

5.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6.、“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A、唐代

B、汉代

C、秦代

D、周代

7、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8、“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A、隋代

B、宋代

C、唐代

D、汉代

9、“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10.“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二、填空

1.成均是出现于时期的萌芽状态的学校教育。

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我国真正意义的学校出现于朝。

4. 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由掌管。

6. 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以为主,西周的经济实施制,政治上实施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教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7.稷下学宫位于春秋战国时的国,是一所集为一体的学校,曾经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的是儒家的。

8.“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

9.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的正式设立。

10.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

11.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的形式。

12.汉灵帝时设立的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13.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

14.唐玄宗发布《求儒学诏》,亲自注,颁布行天下。唐文宗还镌刻石经,以维护儒经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史称“”。

15.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

三、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2、六艺

3、稷下学宫:

4、六学二馆

5、苏湖教法:

四、问答

1.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2.简述唐朝官学管理制度

3.概述宋代三次兴学运动的内容及其改革措施

中外教育史复习题二

一、选择

1.“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2.“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哪个朝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3.《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A.王守仁B、湛若水C、阮元D、朱熹

4.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历史时期()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

5.“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取士制度问题()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

6.殿试作为一种制度确立下来是在()朝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7.近代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癸丑学制

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制定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壬戌学制

6.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制定的学制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壬戌学制

二、填空

1.我国古代私学最早是在时期出现

2.汉朝的私学在形式上主要包括和,蒙学读物《千字文》出时期

3.南宋著名的四大书院有、、和。北宋著名的六大书院、、、、和。

4.汉朝经馆的弟子有两类:和

5.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等。

三、名词解释

1.九品中正制

2.察举制

3.洋务学堂

四、问答

1.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2.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3.书院的教学有什么特色,对现代的高等教育有什么启示?

中外教育史复习题三

一、选择

1.古代希腊体育的五个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 )和角力。A.游泳 B.射箭 C.投标枪 D.击剑

2.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 )办理。

A.私人 B.企业 C.国家 D.私人和国家共同

3.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

A.智育 B.美育 C.劳动教育 D.军事体育

4.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具有明显的( )。

A.科学性 B.民主性 C.平等性 D.宗教性

5.西欧中世纪后期产生的城市学校是一种( )学校。

A.等级性 B.贵族性 C.世俗性 D.民族性

6.西欧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 )学校。

A.中学 B.小学 C.教区学校 D.耶稣会学校

7.在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学校教育中,( )是全部学科的“王冠”。

A.科学 B.神学 C.哲学 D.数学

8.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是( )的教育。

A.世俗封建主 B.教会封建主 C.资产阶级 D.城市平民

9.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 )、天文、音乐等。

A.物理 B.几何 C.化学 D.生物

10.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一次( )的文化革命。

A.奴隶主阶级 B.封建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二、填空题

1.古代希腊体育的五项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角力。

2.古代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在古雅典,学校教给儿童文学及简单知识,学校教儿童弹唱

3.古代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都是为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4.西欧中世纪后期产生的城市学校是一种性学校。

5.早期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具有明显的性和等级性。

三、名词解释

1.古代希腊教育中的“三艺”

2.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

3.西欧中世纪的“教会学校”

4.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

5.“快乐之家”

四、问答题

1.试概括斯巴达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

2.试概括雅典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

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有哪些途径?

五、论述题

4.试论西欧中世纪后期城市学校的产生及其意义。

中外教育史复习题一答案

一、选择题

(C )(B )C)A)(B)(B)(B)(C)(B)(B)

二、五帝甲骨文商国学小学大学乡学大司徒六艺教育

奴隶主贵族的土地国有(井田制)分封制学在官府齐讲学、著述、育才荀子春秋“学在官府”太学博士设科射策鸿都门学《白虎通义》熹平石经《孝经》开成石经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和广文馆

三、名词解释

1.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

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造了一个

出色的教育典范。

4. 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属于直系,归国子监统领。此外,唐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属于旁系。弘文馆、崇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5. 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修六经经义,属“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四、问答

1.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1)“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方面:

①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②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

③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

(2)“六艺”教育的特征:

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2.简述唐朝官学管理制度P17

a)行束脩礼

b)制定教学计划

c)推行考试制度

d)建立假期制度

3.概述宋代三次兴学运动的内容及其改革措施P23

a)(1)庆历兴学和胡瑗"苏湖教法":①令州县立学,规定应试科举的士人须在学

校习业300日,方许应举。这项措施旨在避免学校流于形式,沦为单纯培训应试举人的场所,进而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和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③改革太学,将胡瑗的“苏湖教学法”引进太学,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体现对当时教育空疏、流于形式的批判。庆历新政实施不过一年多,便在旧官僚权贵集团的强烈反对下失败,兴学也告夭折。但毕竟促成了宋代学校教育的兴起,一些改革措施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

b)(2)第二次兴学: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其具

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改革太学,创立“三合法”。②整顿地方官学。一是设置学官全权负责管理当地教育,地方当局不得随意干预学校事务。朝廷还为地方学校拔充学田,从而在物质条件上为州县学校的维持提供

了保障。③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④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为了统一经学,熙宁六年设经义局,王安石亲自修撰《诗》、《书》、《周礼》三经义。由朝廷正式颁行,成为官方考试、讲经所依据的标准教材。

c)(3)第三次兴学: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

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至此,形成了遍布全国州县的学校网络,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在分布的范围上,都远远地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兴学。②建立县、州、大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县学考生考试升州学,州学学生再根据成绩升入太学的不同舍,成绩上者升上舍,中者升下等上舍,下者升内舍,其余升外舍。③兴建辟雍,发展太学。④恢复医学,创设书画学。⑤罢科举,改为县学取士

中外教育史复习题二答案

一、选择

(B )( A )(D)( C ) ( A ) (B) A D C

三、填空题

春秋蒙学精舍南北朝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及门弟子”“著录弟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名词解释

1.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2.察举制

汉代选官取士制度叫察举,是由地方官根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考察和选拔,层层推荐,最后向朝廷荐举,经皇帝亲自策问,按成绩高低授以不同的官职。3.洋务学堂

(1)这类学校都是个案办学,还构不成自身体系,只能算作是封建传统教育的补充;(2)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3)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把持;(4)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

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

四、问答

1. 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第三、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第四、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大多数情况下,书院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2.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历史意义是什么?P38

一、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和牛耕犁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经济形势的变化打破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成熟。

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行政治改革。

这种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是私学产生与发展的先决条件。

文化上: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4年)是社会急剧动荡时代,官学衰废,奴隶主贵族子弟享有世袭特权,不需学习也能成为统治者,这样原来的官学失去了存在的阶级基础,官学名存实亡。西周时期的礼乐典章制度根本不能适应“礼崩乐坏”的形势,孔子称春秋是“天下无道”时期。各国统治者急需“贤人”辅政。

此外,战乱与官学的废弛使得文化典籍和文化职官流落民间,原来西周时“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变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开始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民间学者开始出现,他们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立了各种新学说,推动了私学的兴起。

即社会动荡——王权衰落——官学衰废——文化下移——私学兴起

二、私学的兴起

1、士阶层的崛起

春秋时期是私学的兴起阶段,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私学的繁荣阶段。私学的兴起与士阶层的崛起有关。

“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处于贵族的下层和平民的上层。它本来只是奴隶主贵族中的低级官吏,即“公卿大夫士”中的士,又是四民之首,即“士农工商”的士。“士”有文士和武士之分。

在社会剧烈变动时期,文士的队伍不断扩大,成为有影响的阶层。春秋时期人们大多把社会上一批不狩不猎、不农不工、不贾不商,脱离生产劳动的人称为“士”。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他们大多能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或有一技之长,他们四处游说,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求进身之阶,成为社会上非常活跃的一股势力。

2、养士之风盛行

在诸侯争霸,七国称雄的战国时代,各国诸侯和公卿大夫为了壮大势力,扩大影响,都争相养士,于是不管王室还是私门养士之风盛行。当时的王公大人和卿大夫都能“礼贤下士”,实行“尊贤”的政策。采用“选士”和“养士”的办法搜罗人才。

由于各国统治者竞相养士,使得“士”成为一种受人青睐的职业,人们纷纷学习做士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但“士”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才能造就,因此人们需要拜师求学,这就成为私学大发展的重要力量。

3、百家争鸣

养士之风盛行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和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形成。代表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的学派,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因此出现了诸子蜂起,学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学术空前繁荣局面。

百家争鸣发轫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到战国时期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诸子纷争局面。“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诸子百家通常指“九流十家”,包括儒、道、阴阳、名、法、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其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系密切的是儒、墨、道、法诸家。各学派之间、同一学派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影响,它们在众多知识领域内都提出了不少问题和见解,不断深化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水平。后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已经在百家争鸣中提出或萌芽了。

二、私学的意义

1、私学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在保存、传递、发展和提高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道德水平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由国家垄断教育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学术下移运动,以及百家争鸣时代的来临。

3、私学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和具有各种专长的学者、教育家和政论家,如儒家的孔孟荀、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庄、法家的商鞅和韩非等。他们活跃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舞台上,针砭时弊,探索革新,对加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私学的产生和发展使得私人办学形式一直保持下来,许多私学大师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了积极研究和探讨,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论语》、《墨子》、《孟子》、《荀子》、《管子》等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而且出现了《大学》、《学记》等许多教育专著。

3.书院的教学有什么特色,对现代的高等教育有什么启示?P47

1)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2)盛行<会讲>制度,提倡百家争鸣。

3)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

4)书教学个人钻研为主。

5)师生关系融洽。

中外教育史复习题三答案

C A

D D C C B A B C

二、填空题

投标枪要求身心和谐发展文法音乐奴隶主世俗教区学校宗教

三、名词解释

1.古代希腊教育中的“三艺”

“三艺”是辩证法、文法和修辞学,为“智者派”所创。

3.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

中世纪学校科目的“七种自由艺术”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3.西欧中世纪的“教会学校”

在中世纪早期,文化教育几乎全部为教会所垄断,罗马帝国时期的拉丁学校全被取缔,教会学校是唯一的教育机关,早期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

4.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

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是世俗封建主的教育,它是封建制庄园经济和封建等级政治的产物。封建制的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必然造成封建割据、各领主间相互掠夺的局势,而封建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按习惯的规定,附庸必须为封主服兵役、当骑士,保护封建主的经济利益。

它的过程大概分为三个时期:

(1)家庭教育时期。 (2)侍童教育时期。(3)骑士侍从时期。这是训练的最后阶段。年满21岁,举行授与骑士的隆重仪式,仪式完毕即成为正式骑士。6.“快乐之家”

“快乐之家”设于孟都亚郊外湖滨宫,自然环境优美,校舍整洁舒适,学生可以在这良好的环境里过着愉快的学习生活。“快乐之家”的学生多为贵族富豪子弟,只有少数家庭贫苦但颇具天才的儿童。学生们六七岁入学,20岁毕业,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程度约15年左右。学生全部住宿,不受家庭干扰。维多里诺办学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官吏、教会领袖和兴办工商业的企业家。

四、问答题

1.试概括斯巴达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

斯巴达教育体系最基本的特点是军事体育性质。表现在教育目的是培养身体骠悍,忍耐苦劳,遵纪守法,勇猛善战的武士;在教育内容方面,忽视智育、美育,主要是军事和体育教育,五项竞技是最基本的体育项目,还有军事游戏和军事训练;教育方法采取锻练主义,十分严酷。

4.试概括雅典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

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要求身心和谐发展。体现在教育目的方面是培养具有健康的体格,高尚的情操,广泛的文化素养,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和商人;在教育内容方面不仅重视军事体育,而且重视德育、智育和美育;教育方法虽也注重训练,但比较温和。

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有哪些途径?

中世纪大学的形成,基本上经由两条途径:一条是由主教学校脱胎而成,这些学校往往有素负盛名的学者任教师,各地青年慕名而来,逐步发展为大学。

另一种途径是以学生团体为中心,吸引名流学者前来讲学,也逐步发展为大学。

五、论述题

5.试论西欧中世纪后期城市学校的产生及其意义。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最初几个世纪里,闭塞的自然经济占着绝对统治地位。到了十到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有了更多的剩余产品,手工业专业化,商业活动逐步展开,于是,在工商业者聚居的地方,开始出现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十一世纪以后,西欧城市普遍兴起并迅速发展。城市的兴起,标志着西欧封建社会进入了它的发展时期。

中世纪城市兴起之后,使整个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更加复杂。在农民反对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斗争之外,又出现了下层市民与上层市民之间的斗争,以及市民反封建领主和教会的斗争。

城市学校是由代表新兴市民利益的城市行政机关办理的世俗性学校。城市当局决定学费的金额,选聘教师并支付教师的薪金,确定儿童的入学资格。

城市学校有几种类型:一种是由城市当局管理的拉丁文法学校,招生对象主要是上层市民的子弟,学习管理工商业的知识和行会内部的事务。

另外还有一种专为下层市民子弟设立的城市初等学校。学习一般的读、写、算的基本知识,用本族语言进行教学。如尼德兰的一些城市就曾开设用本族语教

从14世纪初开始,有些私人教师也自设学校,招收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子弟,收取学费,教授读、写、算的初步知识。

城市学校的出现,是教育上的进步现象,它打破了教会对教育事业的垄断,削弱了宗教思想对人类精神的束缚,因而,它遭到教会的打击、刁难。同时,城市未设学校之前,地方牧师能读会写,他们常为本地区居民代写契约、私人信件、遗嘱等,收取酬金。从城市当局自设学校后,识字人数日多,牧师的收入大减,因而也遭到牧师的拼死反对。所以,有的城市学校师生被打,校舍被毁,或者学校被封,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城市与教会达成妥协,有的城市当局同意给教会人员经济补贴,有的城市同意除本族语用世俗教员外,其他教师由神职人员担任,

总之,城市学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教会不可能阻止它的发展。到15世纪时,几乎西欧的所有大城市都办起了这种学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