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俄罗斯远东经济发展前景分析剖析

俄罗斯远东经济发展前景分析剖析

俄罗斯远东经济发展前景分析剖析
俄罗斯远东经济发展前景分析剖析

俄罗斯远东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2012-10-27 09:04:45作者:gfgfgxg23423

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俄罗斯面向亚太的战略桥头堡,对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普京执政后,加强了对俄罗斯各联邦区的控制,远东地区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受地缘政治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投资不足问题一直是俄罗斯远东经济的“瓶颈”。预计俄罗斯仍将利用“能源牌”平衡与亚太近邻国家的关系。俄罗斯远东地区在这个前提下以资源开发为主线,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俄联邦的支持,努力发展与中国、日本、韩国等亚太国家的经贸关系,就成为决定经济发展前景的关键。

一、俄远东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俄罗斯远东由阿穆尔州、楚科奇自治区、犹太自治州、堪察加州、科里亚克自治区、马加丹州、滨海边疆区、萨哈共和国、萨哈林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组成,占俄罗斯领土面积的36.4%,人口663.4万。作为俄罗斯面向亚太的战略桥头堡和自然资源宝库,远东地区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地缘和政治地缘意义,而且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是促进俄罗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发动机”。

冷战时期,原苏联远东地区与其他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比较紧密,“远东生产的产品中75%供应国内市场,只有6%的产品出口到国外”[1](P4)。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远东的日用消费品和食品供应的传统渠道因俄罗斯经济转轨带来的混乱和运输成本高昂等原因被切断。对俄远东军工产品需求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工业生产的大幅度下降,

到2000年俄远东工业产量不足1990年工业产量的44%。1990—1998年,俄远东就业率平均下降22%,高于俄罗斯就业率的下降幅度。俄远东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也很大,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居民中有28.9%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楚科奇自治区70%的居民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受生活成本较高及失业的影响,远东地区7%的人口离开远东。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人口分别下降1.5%和3%。

在20世纪90年代,俄联邦为远东居民发放的有限的津贴已经不足以应付生产费用和交通费用的上涨,对维持俄远东人口稳定的负面影响很大。俄远东的企业受到生产费用和交通费用上升的影响也很大。这样,远东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就逐渐显露出来。俄远东与俄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因运输成本偏高也出现弱化趋势[1](P5)。90年代初期,远东75%的经济产出品被运往其他地区,只有6%出口到国外。到90年代中期,来自俄其他地区的需求降至俄产出量的10%,对国外出口上升到15%。在2000年,远东销往俄其他地区的产出量降至4.3%,对国外出口上升为18.2%。

然而,远东与俄其他地区的经济关系走弱的同时,与毗邻的东北亚国家的经济关系却逐步加强。为促进远东经济的发展,俄政府曾于1996年开始实施《远东与后贝加尔2005年之前经济与社会发展国家纲要》。这个纲要把远东经济与亚太国家一体化列为重要的优先方向,然而由于俄联邦财政能力不足,纲要中规定的在各经济部门和基础设施领域实施的一系列投资方案并没能完成。1996—2000年,俄联邦财政仅完成了拨款计划的5.2%,远东和后贝加尔地方财政仅完成拨款计划的17%。

尽管俄联邦的财政支持不能令人满意,俄远东经济与亚太国家的联系却不断加强。从双方贸易额的变化上看,俄远东与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东北亚近邻的贸易额呈现上升势头,1995年俄远东出口额的65.9%出口到中国(占7.1%)、日本(占48.3%)、韩国(占10.5%),进口额的31.7%来自中国(占8.9%)、日本(占10.7%)、韩国(占12.1%)。2001年俄远东出口额的68.3%出口到中国(占36.9%)、日本(占16.0%)、韩国(占15.4%),进口额的54.4%来自中国(占16.2%)、日本(占18.3%)、韩国(占19.9%)[2](P51)。

俄远东在亚太的贸易伙伴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俄远东自然资源主要被出口到亚太国家,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占出口额的24.6%,木材占14%,渔产品占7.5%。军工产品出口额的44%出口到亚太国家。从外国对俄远东的投资上看,萨哈林州、萨哈共和国、滨海边疆区、堪察加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是外资的主要投资地。2001年俄远东共吸收外资7.67亿美元,萨哈林州、萨哈共和国、滨海边疆区、堪察加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利用外资数量分别是3.889亿美元、1.446亿美元、1.086亿美元、0.784亿美元、0.199亿美元,远远低于莫斯科、圣彼得堡利用外资的数量。对俄远东的投资以能源项目为主,主要投资国家是美国、日本、韩国。2000—2003年,俄罗斯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分别为44亿美元、24亿美元、26亿美元、68亿美元,数量还较少。按照俄联邦政府的预计,2004年俄远东利用外资数量将比2000年增长90%,约占整个俄罗斯利用外资数量的7%。但即使俄远东2004年利用外资目标能够实现,投资率偏低问题仍是影响俄远东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

俄远东未来的增长必须建立在经济转型和增加投资的基础上,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消除投资者对俄远东投资环境的担心。俄罗斯尤科斯公司事件发生后,外国投资者反应强烈,对俄罗斯投资的负面影响很大。不可否认,俄远东拥有的丰富自然资源,对外资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未来一个时期,俄远东在能源等领域吸引外国投资数量能否会有较大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俄罗斯经济改革进程、产权保护、政策稳定性及对待外国投资者的态度。

此外,俄远东在地缘政治和安全方面的特殊作用也是影响利用外资的重要因素。如果考虑到这一因

素,笔者判断,俄联邦政府所设想的俄远东利用外资目标是绝不会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的。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三点:(1)对俄罗斯来说,国家安全居于首要位置。远东作为俄罗斯的战略桥头堡,经济开发必须服从俄罗斯国家安全的需要。目前世界格局中的不安全因素远没有消除,俄远东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不能忽视。(2)俄罗斯是当今一超多强世界中的重要力量,俄远东经济的开发事关俄罗斯国力的提升。美国、日本、欧盟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对远东发展的不同心态及其变化状况,决定了俄远东利用外国投资的数量将具有多变性。(3)俄罗斯在积极推动俄远东资源开发的同时,也在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俄远东资源开发与资源控制、环境保护作为对立的两个方面将长期存在。

综上所述,俄远东经济的振兴,受到地缘政治、投资、环境、安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俄罗斯远东如何打好“能源牌”,以资源开发为主线,争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努力实现较快的发展速度,将是今后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二、美、欧、日、韩、中对俄远东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

俄远东所具有的地缘政治和安全作用,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政治、国际安全格局的变化。可以说,俄远东经济发展决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一方面,俄罗斯联邦政府将根据远东地缘政治和安全形势的变化调整其在远东的战略部署,这将决定俄联邦财政预算中俄远东所占有的份额。另一方面,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中国等俄远东主要伙伴对远东安全局势的判断,也将决定其与远东经贸合作与安全合作的战略调整。

1.俄美关系对俄远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俄罗斯和美国在冷战时期是主要对手,虽然目前俄美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并谋求建立“全新的长远伙伴关系”,但双方的矛盾斗争具有本质性、长期性的特点。俄美根本利益分歧难以消除,双方在国家安全、势力范围上的威胁和挤压是不会停止的。

从近期俄美关系的走势看,俄美关系还在“正常的发展轨道上”。从俄罗斯方面看,普京政府在处理俄美关系上采取了务实的态度,积极主动地改善对美关系,努力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以便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虽然俄罗斯不会同美国对抗,但俄将用“多边外交”来制衡美国的单边主义。从美国方面看,90年代以来美国对俄政策的基调是把俄罗斯拉入西方社会,积极推进俄民主化进程,但美国政府一直没有放弃遏俄战略。随着俄罗斯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对俄罗斯的防范也在进一步加强。为了得到俄罗斯在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解决朝核危机等方面的配合与支持,美国又不得不改善对俄关系。

在经济合作方面,扩大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是美国建立与俄罗斯稳定关系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俄美

两国在国家利益、地缘战略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两国的合作缺乏深厚的互信基础。严格地说,俄美两国的经济合作只是在具体领域的合作,从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从90年代开始,美国公司对俄远东资源的兴趣开始增强。俄远东石油和天然气项目吸引了美国公司前来投资。美国公司成为俄远东萨哈林石油、天然气项目的最主要投资者。今后一个时期美国对俄远东的投资仍将集中在能源领域,但投资规模仍将被控制在一定的规模,期望美国大规模增加对俄远东的投资是不现实的。这种现象至少在可预见的一个时期内不会改变。

2.欧俄关系对俄远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欧盟是世界上除美国以外的重要的政治、经济集团。在国际政治方面,欧盟与俄罗斯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具有共同的利益和立场,双方需要相互支持,共同维持多极世界格局。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包括许多欧盟成员)不断东扩,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又构成了新的挑战,使欧俄双边关系呈现出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在国际经济方面,欧盟与俄罗斯同处于欧洲,双方发展经贸关系具有地缘上的优势。俄罗斯希望加入北约,实现与欧洲经济的一体化,但欧盟接纳俄罗斯加盟的可能性不大。正如欧盟的一份研究报告上所说的那样,对欧盟来说,俄罗斯真是太大了,俄罗斯希望加入欧盟的愿望是不现实的。

俄远东与欧盟地理位置相距遥远,但这并没有成为欧盟投资俄远东的阻碍。近年来欧盟与俄远东的经贸合作关系发展迅速。欧盟与俄罗斯积极探讨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欧盟对俄远东的能源投资有可能实现重大突破。在欧盟国家中,以德俄关系的发展最为迅速,双方经贸关系呈上升势头。我们预测,今后欧盟对俄远东的投资和经贸合作有望实现较大发展。

3.日俄关系对俄远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日俄关系因领土(北方四岛)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日本不仅是经济大国,也是潜在的军事大国,美日结成军事联盟后,对俄罗斯及其他东北亚国家的军事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尽管自1993年东京宣言发表以来日俄两国和解进程加快,日俄双边关系从政治和解阶段发展到合作关系阶段,但日俄双方进一步加强经济交流的障碍并没有消除。

如果仅仅从经济的角度出发,俄远东地区巨大的能源储备,将能很好地满足东北亚地区的能源需求。面向东部开发能源资源,不仅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未来经济增长的牢固基础,也会增加出口收入,建立与东北亚紧密的经济联系。但实际情况是,日俄经济合作与政治和安全是密切相关的。

俄远东对吸引日本投资具有浓厚的兴趣。在俄远东,吸引日本投资是一个重要的优先方向,基础设施

建设是合作的关健性领域[1](P14-15)。而且日本与俄远东的许多合作项目取得了成功。但在日本与俄远东的合作道路上仍存在许多障碍。“日本收回南千岛群岛(the southern Kurile Islands)的决定根深蒂固,使日本人试图尽可能多地在经济上与俄远东发生联系。事实上,日本在萨哈林州最活跃,因为这一地区拥有千岛群岛的行政管理权。”“因为在千岛群岛问题上的持续僵局,日本政府拒绝日本公司投资南千岛群岛,劝阻其他外国投资。日本抗议俄罗斯2000年12月做出的允许韩国船只在2001年8月至11月在南千岛群岛附近水域捕鱼的决定。当与韩国就这一问题商谈失败后,日本政府报复性地决定禁止韩国在其经济区捕鱼。”[1](P16)

俄联邦政府提出铺设面向亚太地区的石油输出管线之后,日本方面的积极性很高,表示要全方位参与该项目的投资和建设。面对日本承诺在石油管线项目建设中给予巨额资金支持的诱惑,同时也出于尽可能维持高油价以获取经济利益的考虑,以及台海局势前景不明朗等原因,俄罗斯方面显然在有意拖延新管道路线方案出台的时间,牢牢地控制着石油这张王牌。考虑到日俄关系仍然漂流不定,日俄双方合作的模式仍然不很明确。因此,期望靠日本大量投资来解决俄远东短期和长期投资问题的基础并不牢固。

4.韩俄关系对俄远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韩俄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取得了很大发展,双方在贸易、投资、科学技术、资源开发、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开展了较全面的合作。对俄罗斯来说,加强与韩国的合作不仅可以获得经济上的利益,还有利于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长远的战略利益。对韩国来说,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有利于在解决朝鲜半岛问题方面获得俄罗斯的支持,获得俄罗斯的资源和技术,扩大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

在对俄投资方面,韩国对俄投资仅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0.6%(2000年6月数据),投资规模较小。俄罗斯在韩国海外投资排名中占第26位。而且韩国对俄投资的平均项目规模也大大少于对其他国家的投资。韩国对俄投资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占韩国对俄直接投资总额的31.1%。韩国投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和远东地区,在俄远东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滨海边疆区。鉴于韩俄关系因朝鲜半岛安全问题带有一定的特殊性,普京执政后在朝鲜半岛的政策上采取了“稳韩就朝”政策,恢复并加强俄罗斯在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有利于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韩俄经贸关系有望取得新的发展。

5.中俄关系对俄远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与俄罗斯是两个大国,又是近邻,在当前的国际安全局势下,俄罗斯与中国在政治上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需求很大。双方在许多国际问题上都有一致的意见,俄罗斯与中国的政治接触,被视为未来多极化世界格局的支柱之一,是整个亚太地区加强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机制。中俄双方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大。中国的重要性主要是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不仅对俄罗斯原材料,而且对俄罗斯的工业产品和服务有很大

需求。中国可以为俄罗斯特别是远东、西伯利亚发展提供人力、产品和资金。近年来中国与俄远东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与俄远东之间的能源合作前景广阔。据有关方面估计,中俄石油管线建设以后,将每年至少为俄罗斯带来100亿美元以上的外汇收入,中国对俄远东的投资也会随着双方能源合作的深入开展而大幅度地提高。这对俄远东的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由于在俄远东还存在一些“中国威胁论”的观点,中国在开拓俄罗斯市场过程中,必须因势立导,树立新形象,在互利合作的原则下,严格控制劳务人员数量,提高劳务人员素质,促进对俄商品贸易和投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大程度地消除俄罗斯对我国的偏见和误解。俄罗斯与中国互为战略协作伙伴,这最大限度地考虑了两国的民族利益,遵循的是“永做朋友,永不为敌”的原则。尽管中俄关系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两国都有发展相互关系的良好愿望。只要中俄两国以诚相待,共同努力,中俄关系一定会在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框架内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三、俄远东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几种前景

俄远东经济发展取决于俄远东的资源开发、俄远东安全形势及俄远东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俄罗斯积极促进资源合作,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资源开发与资源控制将作为一对矛盾体长期存在。由于俄罗斯不愿成为资源附庸,那么可以判定,俄远东的资源开发将走一条环保、集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另外,俄远东开发将首先考虑到俄安全需要。这就决定了俄远东的经济发展在通常情况下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实力看,俄联邦财政不可能对俄远东经济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1995年,俄联邦财政拿走了地方财政收入的51.8%,到2000年,这一比例达到了55.9%。地方享受联邦财政支出的比例一直停留在47.9%,地方财政支出一直占52.1%,然而享有的地方财政收入的份额却由48.2%下降到44.1%。普京对俄中央与地方间税收分配进行调整后,使各地方在财政上更加依赖莫斯科,削弱了其讨价还价的能力。以萨哈共和国为例,其税收收入的一半以上要划归莫斯科。达尔金(Sergei Darkin)当选新一任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后,曾表示将减少对俄联邦财政的依赖,但并没有指出这些经费将出自何处。显然,俄远东各联邦主体已降低了对国家投资的预期。

这样,俄远东经济只能依赖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加强与亚太近邻的经济合作,加快与亚太经济的融合。融入亚太市场有利于俄远东的经济利益和俄罗斯的地缘政治需要,俄罗斯在亚太市场的贸易额仅占3%~4%。

从俄远东经贸伙伴的实际情况看,我们注意到,美国、日本出于遏制俄罗斯的目的,不可能会大幅度地

提高对俄远东的投资,因为俄远东的经济发展是俄罗斯的“软肋”,它对俄罗斯的经济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单就日本来说,是否加强对俄罗斯投资是与俄讨价还价的手段,在获取在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紧握“资金牌”。预计,日本对俄远东的投资近期不可能大幅度地提高。中国目前对俄罗斯的投资规模有限,但潜力也很大。中国对俄远东投资规模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对俄能源合作受阻。中国为加强对俄能源合作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但俄方一直不能明确态度,管道问题也被拖下来了。另外,因为部分企业对俄投资环境缺乏足够的信心,俄少部分人针对中国人的暴力行为也时有发生,使企业界在开展对俄投资和经贸合作表示担忧。

从以上分析看,俄远东经济发展是受诸多因素制约的,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总体上看,俄远东经济发展的前景乐观,具有光明的前景。但要对俄远东经济发展前景做出准确判断,实实在在地说是很困难的。在这里,我们不妨引用俄联邦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行政长官伊沙耶夫(2003年5月)对远东未来的经济发展勾勒出的四种不同方案[3](P9)∶

第一种方案是通过国家支持部分地重建一种中央集权下的资源再分配模式。1996年总统计划就想达到这个目标,但由于政府无力完成做出的支付承诺而失败。普京的计划,在2002—2010年期间为远东支付的资金比1996年的计划要少,也不可能使这一方案得以实现。比较一下俄联邦2003年在其他地区的支付计划,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所得到的资金比鞑靼斯坦、巴什科尔托斯坦、俄南部地区要少。

第二种方案是建立在长期开发自然资源潜力基础上的传统性出口专门化。1990年远东能源和原材料产品占工业产出的32.4%,2001年这一比例上升为60.3%。这一方案将使远东一直成为亚太的原材料附庸。

第三种方案是加强与中国合作,实现融入亚太市场的目标。伊沙耶夫强调,这对于远东既是严重的挑战又可能是一种威胁。他担心的是中国可能会对远东和西伯利亚具有潜在的领土要求。另一方面,中国是远东最大的贸易伙伴,对中国的贸易占远东贸易额的42%。中国还不是远东最主要的投资者。伊沙耶夫看到,能源合作在中国与远东经济联系中最受欢迎,特别是在天然气、石油和煤炭开发合作方面。他呼吁在中俄两国之间发展大规模项目,并强调说,俄自然资源和高技术应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结合起来。这一方案要求与中国进行长期性战略合作,而且远东需要创造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条件以吸引外国投资。

第四种方案是建立一种开放型经济,参与全球化进程。这不仅需要开展同中国的经济合作,也要积极开展同美国、日本的经济合作。这一目标要求加快发展俄罗斯的工业,改变俄罗斯仅仅作为一种原料供应者的角色。

伊沙耶夫认为,俄联邦及俄远东地区领导人应致力于以上四种方案的混合目标。这样,就可以减少来

自中央对远东的支持,只需要更好地控制各地区的税收。而且地方不再向中央寻求更多的支持,转而寻求更大的自身财政自由。对目前的平衡状况双方都不满意,也说明对中央和各地方的关系更具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双方都支持远东融入世界经济,但双方在财政政策方面的分歧使远东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很困难,而后者才能使远东不再成为原料的供应者。

(原载于《西伯利亚研究》2004年第5期)

陕西省咸阳秦都区农村经济主要指标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陕西省咸阳秦都区农村经济主要指标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 版

报告导读 咸阳秦都区农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分析报告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粮食播种面积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咸阳秦都区农村经济主要指标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咸阳秦都区农村经济主要指标现状及发展趋势。咸阳秦都区农村经济主要指标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咸阳秦都区农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咸阳秦都区农村经济主要指标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咸阳秦都区农村经济主要指标现状 (1) 第二节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分析 (3) 一、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 三、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统计 (3) 四、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 一、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印度经济现状及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xx经济现状及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xx大学 xx学院 国贸07Q1 一、xx经济现状概述 (一)xx国内经济状况 印度作为一个拥有世界第四大军队,第八大制造业和仅次于美国的高科技人才资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正在创造“印度崛起”的神话。印度政府在“十五计划”中,将2002年-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8%,但基于印度沉重的人口负担、不平衡的产业结构、巨额的财政赤字、悬殊的贫富差距、落后的基础设施、居高不下的银行不良资产以及国内种姓制度和宗教矛盾长存等现实情况分析,这一目标的实现颇为不易。 1.xx国内经济发展现状总述 印度经济自独立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 3.5%,80年代提升为 5.6%,90年代中期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中国,达到了创纪录的 10.4%。2004-2005财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 6.6%,其中建筑业增长率为 5.2%,工业增长率为 9.3%,第三产业增长率为 8.25%。第二季度的商品贸易增长 53.5%,较第一季度的

24.6%增长了一倍多,外国直接投资则增长 26.8%,印度经济进入了“黄金时代”。 (1)第一产业现状: “绿色革命”使农业增产增收但科技兴农仍然任重道远。 今日的印度已彻底改变了“带着讨饭篮子”的形象,粮食产量从独立之初的1500万吨增至2003年的 2.2亿吨,2004-2005年度(7月到次年6月)的粮食产量目标为 2.251亿吨但由于降雨量下降,产量预计会减少到 2.06亿吨。现在印度的许多农产品如大米、小麦、豆类、棉花、甘蔗、茶叶、烟草和黄麻的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这主要归功于1964年-1970年印度开展的“绿色革命”,90年代后印度又开展的“白色革命”和“蓝色革命”促进了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现在印度正朝着2010年粮食产量翻番的目标前进,预期届时粮食市场将超过25,000亿卢布。但是客观来讲,印度农业生产率仍然很低,每公顷 1.7吨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与 2.6吨的世界水平和5吨多的发达国家水平还相差甚远。所以2005印度政府在预算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改善农业领域的投资环境,其中包括允许国内农产品出口商免税进口种子和农用物资等。 印度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开垦荒地、选育良种、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设施网增加灌溉面积、保证电力供给、提高粮食加工储藏能力、完善粮食市场流通环节,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第二产业现状: 新兴工业实力渐强,但协调发展不容忽视。 印度现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其中制药、汽车等领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雄厚。印度的能源工业(包括煤炭、石油和电力)发展也较迅速,煤炭是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赵子龙12)

岢岚县与神池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功能的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部分,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本文在对汾西县与蒲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分析,运用相关经济系数对比法,对岢岚县和神池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分层比较,剖析两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建议。一、岢岚县和神池县基本概况 (一)两县简介 1、岢岚县 岢岚县位于忻州地区西南部, 南与吕梁地区为邻,地处晋西北黄 土高原中部,管涔山西北麓,北依 五寨、河曲,南靠兴县、岚县,东 邻宁武、静乐,西与保德相连。面 积19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71.2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 23.9%。全县辖2镇10乡204个行 政村,8.4万人口,,其中农业人 口68066人,非农业人口14980人是全市的版图大县、人口小县、畜牧大县。

岢岚县是山西省忻州地区辖县。岢岚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山地以岢岚山主峰荷叶坪为最高,海拔2783米,山上森林茂密,植被良好。西南部为烧炭山,山上牧草繁茂,宜于放牧。西与西北部为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中部沿岚漪河两岸形成带状平川区。全县山地为1140平方公里,丘陵为799平方公里,平原为45平方公里。 岢岚地域辽阔,交通便利,矿藏丰富。全县人均土地11.2亩,在全国2000多个县份中首屈一指;境内三大流域水量丰富,是晋西北少有的富水县。 岢岚交通便捷,公路铁路均通过本县,乘坐铁路客运可达太原,大同,忻州,原平等县市。209国道贯穿本县,路况较好。此外,已建好的忻保高速公路途径岢岚,按计划将在岢岚设3个出口,到时,岢岚的交通将更加便捷,到太原的时间可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209国道途经县境47公里,干线公路店临线纵贯南北55公里。宁(武)岢(岚)铁路由北入境直通县城, 计有31公里。晋西北循环公路横 贯东西82公里。各乡镇均能通行 汽车。 2、神池县 神池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 踞管涔山北麓,地跨东经111° —112°18′,北纬38°56′—

最新-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精品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格局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有正面意义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对策近年来,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下,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新格局。 十八大以后,在新的北部丝绸之路规划之下,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在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内蒙古自治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首先实现呼包鄂地区发展,紧接着在国家振兴东北经济的规划下,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塑造东西互动、内外结合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了国内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地域差异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有不同优劣势,充分了解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发展前景有利于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区域要素的优化配置。 1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资源禀赋最好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地区。 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西地区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 近几年,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有了明显的差异,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是蒙中地区呼包鄂,相比之下蒙东地区相对慢一些。 由于各地区间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每个地区都形成了优势特色产业。 比如,蒙中地区的包头市以钢铁产业为主,鄂尔多斯是以煤炭和羊绒产业为特色产业,为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蒙东地区中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乳制品产业群,通辽、赤峰地区牛羊肉产品加工产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内蒙古自治区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有27家,而蒙东地区总共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农村经济基本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农村经济基本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 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咸阳市乾县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 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咸阳市乾县农村经济基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 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咸阳市乾县农村经济基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 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咸阳市乾县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粮食播种面积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咸阳市乾县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咸阳市乾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分析 (3) 一、咸阳市乾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 三、咸阳市乾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统计 (3) 四、咸阳市乾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咸阳市乾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咸阳市乾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咸阳市乾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 一、咸阳市乾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咸阳市乾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咸阳市乾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咸阳市乾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最新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改进措施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1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据媒体报道:地处江南地区的生命资源太湖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中国是燃煤大国,传统的燃煤技术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将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而换来的高速发展的GDP是不受欢迎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有的居民采取贷款购房的办法,但每月还款的负担很重,几十年的还款

计划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收入差距很大,因此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一部分人的不信任,产生了“仇富” 心理。在众多媒体报道的案例说明,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犯罪案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以农村中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农村中成长的下一代,也千方百计地离开农村,长此下去,发展农业的人力资源将严重缺乏。在房地产“暴利”的驱动之下,有些地区把粮田变成商品房的开放地,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2 今后的改进措施

2020年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时间:2020.12.13 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印度自1991年政府实施大刀阔斧的的经济改革以来,经济在二十多年来取得了高速稳定地增长,是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举世瞩目的亮点,也因此与中国、巴西、俄罗斯并列成为“金砖四国”,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本文全面地研究了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并客观地分析了原因, 关键词: 一、前言 同中国相似,面对不温不火的经济状况,印度在90年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十年间,印度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7%以上,2011年印度GDP总量达到1.8万亿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同比增长8.5%,经济增速仅次于中国。印度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前景,甚至有机构预测印度在20年后其经济总量会超过中国。然而,印度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和软肋。研究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客观全面地了解印度经济全貌,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印度经济自独立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3.5%,80年代提升为5.6%,90年代中期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中国,达到了创纪录的10.4%。印度经济的迅猛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业增长迅速。 印度凭借良好教育的工人、信息技术和英语语言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先行带来了印度软件、商务处理外包等IT服务业的兴旺,促进了印度资本金融市场的发达和旅游业的繁荣。印度58%的国内生产总值由IT,金融,房产等服务业贡献,一般来说要达到挪威,芬兰这样的发达程度才会有这种比例。服务业出口业绩喜人,在2004- 2005年度服务出口额为460亿美元,出口增长高达71%,2005年4月至12月期间,服务出口增长创75%的高记录,创汇328亿美元,其中软件服务出口在2004- 2005年度增长34.4%,创汇172亿美元,在2005-2006年度上半个年度软件服务出口额103亿美元,增速为32% ,全球近一半的外包业务被发往印度,印度因其发达的外包服务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2、IT产业世界领先。 印度的软件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名列前茅。印度目前拥有巨大的软件人才库,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产值、出口比重都很大。据麦肯锡的报告预测,到2008年印度的IT服务和后勤工作将会雇佣400万从业人员,成为年出口额达到570亿美元的行业,占印度GDP总额的7%。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其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美国客户购买的软件产品有60%是印度制造的。 3、发达的资本市场 印度拥有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资本市场,其股票交易种类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全国共有78家商业银行和196家地区农业银行,分支行6100家;有证券交易所23家,上市公司超过900家,年新发行股票可筹措650亿至700亿卢比资金。2010年孟买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数量达到5034家,位列全球证交所首位,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资本市场之一。 4、迅猛发展的旅游业 凭借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对外交流政策,印度的旅游业每年都要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2006年去印度旅行的游客多达440万旅游收益达67亿美元,旅游业的腾飞将也带动印度酒店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世界经济论坛针对旅游业制定的排行榜显示,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的旅游业最具竞争力。 5、制造业增长势头强劲 2002年印度制造业出口约370亿美元,2004年很快上升到540亿美元。印度政府将调整产业结构作为经济改革重点,为了加快制造业的发展步伐,2004年9月成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年的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正视存在问题,咬住争先晋位目标,奋力推进“生态立县、药业XX县、旅游强县”战略,努力建设人均经济强县,全面提高城乡群众收入水平。 ——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县在深化县情认识、找准经济发展差距的基础上,确立并全力实施“生态立县、药业XX县、旅游强县”战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狠抓产业开发培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自xx 年“”后,六年间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和%。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1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增长2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p> 客观分析××的县域经济主要数据,整体呈现出增幅较快、但水平很低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xx年全县生产总值仅占全盛全市份额的 %和 %;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18212元的%和全市10046元的 %。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与全省11:56:33和全市::比

较,农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且布局散、规模孝特色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工业企业设备落后,市场狭窄,技术含量低,多以资源粗加工为主,对县域经济贡献率低,还不能发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功能。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生态旅游等现代服文秘杂烩网务业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发展优势不明显。二是产业发展缓慢。生态旅游、绿色中药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缓慢,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绿色中药虽初具规模,但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精深加工瓶颈难以突破,仍处在出售原材料的农业产业初级阶段。生态旅游虽已起步,但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特点和亮点,配套的服务功能尚不完善,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财政增收困难,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多年来,由于没有稳固财源,地方财政收入极其微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保工资和保运转,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困难,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乏力。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薄弱。近年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中省项目拉动,地方投资比例低,项目统筹能力差。县乡村道路网点少、等级低、通行能力差,交通瓶颈问题尚未彻底根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瘠薄,地块狭窄,人均耕地面积小;城乡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市场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五是贫困面大,城乡群众增收乏术,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西安的经济发展现状

西安的经济发展现状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古都之首,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周、秦、汉、隋、唐等朝代均建都于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西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游胜地,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如今的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中国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2011年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西安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基地”,着力打造西安为国际化大都市。 国际化大都市就意味着经济的发达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又时刻决定着西安的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的健康,可谓是休戚相关 根据调查显示2010年以来,陕西的经济增速呈现逐季下滑趋势。西安市的经济增长亦是如此。但随着2013年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向好,预计西安市在投资、消费、出口都将有较大幅度增长,经济增速将出现显著回升。 生产总值增长12.5%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5%,物价涨幅控制在4%左右。 2010年以来西安市生产总值增速与陕西省、全国水平比较 2012年前三季度西安市各区(县)生产总值及增速

从上图可以得出西安的经济虽然还不是很发达,却一直处于发展和壮大当中,虽然陕西整体是下滑趋势的,但是发展势头喜人 根据调查显示西安的三次产业比重为6.8%、56.1%和37%,单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构建陕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步伐加快。2012年前三季度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分别为4.6%、14.8%和11%,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8%、56.1%和37%。虽然依旧依靠着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产业进行经济拉动,可是第三产业的良性增长以及旅游业服务业的兴起以及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其出现了以第三产业为带头的投资的兴起,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对于农业的重视,使其实现了九年的连续丰收,总产量达到1245万吨,水果总产量超过1400万吨。改善了人民生活的环境 不可忽视的是建立于1993年9月,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西安经济开发区为西安的经济贡献,同年6月设立西北首家国家级出口加工区——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2006年12月,成为全国首批开展保税物流功能试点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2010年2月经开区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截止目前,经开区内共有企业2800多家,引进工业项目500余项。可口可乐、西门子、三菱、日立、罗尔斯·罗伊斯、ABB、海德鲁、康明斯、BP等25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和台湾顶新、香港金威、陕重汽、贵航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先后入驻,促进了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从落后的第二产业向着有科技含量的一批高新产业发展,大大促进了城市的消费水平和城市的格调。 但西安的发展不可否认的还是比较落后,同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南京的发展就比他好上许多,在产业结构对比中,无疑,靠近长三角的南京更倾向于服务业和旅游业,同时引进更多高新技术园区,发展软件行业,注明的企业如中兴等都在南京设有重要基地,这给在发展中探索的西安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发展西三角的目标的提出和实行指日可待 西安经济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1.军工业发达,但都是属于保密的,既不能对外宣传,也不好搞民用,主要依赖政府拨款。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简而言之,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欧美产业经济学中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具有密切关系,涉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我国50 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产业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改革开放后受日本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80 年代末,欧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使得以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为主的欧美和以产业结构与政策为主的日本体系相结合。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的形成途径及消除方式;发现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及优点等等,从而根据不同的产业,分别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有利于有效的产业组织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产业的结构,也是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而言,研究产业经济学,探寻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加以保护和扶持,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演进,以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寻找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 也是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之

印度经济发展的现状

印度经济发展的现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印度经济现状概述 (一)印度国内经济状况 印度作为一个拥有世界第四大军队,第八大制造业和仅次于美国的高科技人才资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正在创造“印度崛起”的神话。印度政府在“十五计划”中,将2002年-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8%,但基于印度沉重的人口负担、不平衡的产业结构、巨额的财政赤字、悬殊的贫富差距、落后的基础设施、居高不下的银行不良资产以及国内种姓制度和宗教矛盾长存等现实情况分析,这一目标的实现颇为不易。 1.印度国内经济发展现状总述 ? 印度经济自独立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80年代提升为%,90年代中期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中国,达到了创纪录的%。2004-2005财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其中建筑业增长率为%,工业增长率为%,第三产业增长率为%。第二季度的商品贸易增长%,较第一季度的%增长了一倍多,外国直接投资则增长%,印度经济进入了“黄金时代”。 ? (1)第一产业现状:“绿色革命”使农业增产增收但科技兴农仍然任重道远。 今日的印度已彻底改变了“带着讨饭篮子”的形象,粮食产量从独立之初的1500万吨增至2003年的亿吨,2004-2005年度(7月到次年6月)的粮食产量目标为亿吨但由于降雨量下降,产量预计会减少到亿吨。现在印度的许多农产品如大米、小麦、豆类、棉花、甘蔗、茶叶、烟草和黄麻的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这主要归功于1964年-1970年印度开展的“绿色革命”,?

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思路

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思路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一、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性 县是一级最基本和最完善的行政区域,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经济总量看,整个国家的GDP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由县和县以下的经济活动创造的,绝大多数的人口也是居住在县和县以下地域之内,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地方的稳定和人民生 活的改善。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或者好的发展思路,才能从总体和长远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次序和相应的政府措施。1.区域竞争的要求。目前,全国有2052(2001年底)个县级行政单位,每个县都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面临的市场、资金、资源等又是有限的,特别是随着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整合,县与县之间的经济竞争必然会加强,这就要求各个县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竞争战略。一个科学和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对确定发展战略,形成特色经济,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长远发展的要求。目前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长远的、明确的发展规划,主导或者优势产业的确定没能抓住自己的特色,要么简单地模仿其他县的发展,要么闭门造车,没能将县域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国际和国内大市场中,寻找发展机遇。基本是一届领导一个发展思路,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盲目性。 3.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前几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一些以

陕西省咸阳秦都区农村经济基本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陕西省咸阳秦都区农村经济基本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 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咸阳秦都区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 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咸阳秦都区农村经济基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 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咸阳秦都区农村经济基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 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咸阳秦都区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粮食播种面积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咸阳秦都区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分析 (3) 一、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 三、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统计 (3) 四、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 一、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咸阳秦都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印度对美国贸易情况分析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印度贸易分析 ——以美国为例 学号: 201 024053 姓名: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于贸易 指导教师: 指导成绩: 2017年10月04日

印度贸易分析 --------以美国为例 (20150240539 王朝阳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印度国情简绍 位于10°N-30°N之间,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沦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1] ,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侨汇世界第一。印度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2017年6月9日,印度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 二、印度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引人瞩目。若以同等购买力来衡量,印度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457兆美元,与日本并列世界排行第三,仅次于美国、中国;但是若以美元汇率评估,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万的已发展国家澳洲相差无几。印度年成长率为5.8%,并于2011年至2012年间达6.1%。社会财富在印度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极度不平衡,全国10%的人口掌控全国33%的收入。 由于印度人口众多,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汇率则为1,389美元,为世界第140位。1991年以前,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影响,经济政策采行贸易保护主义,印度政府过分干预劳工及金融市场并监管商业活动,由于1991年印度经济危机,加上苏联解体,新国大党

调研报告: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如何科学梳理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深入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期,按照省委要求,我们成立专门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十二五”以来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坚持以县域争先进位为统揽,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域,推进板块融合,不断增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增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全市县域经济呈现出总量壮大、质效提升、贡献扩大、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发展较快。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2017年我市县域生产总值1393.72亿元,较2010年的696.1亿元翻一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4.1%,较2010年提高0.8个百分点。各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经

济监测中的位次也普遍前移,全市13县(市区)中有6个县在全省83个县中居前20名,彬县、兴平市、秦都区先后跻身全省“十强县”“五强区”。 实力增强。2017年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126.7亿元,较2010年增加63.4亿元。各县(市区)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87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29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8 %。各县(市区)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1%,建设保障性住房20.1万套,搬迁贫困群众15.6万人,稳定脱贫48.5万人,解决了农村266.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势头向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5:52.2:29.3调整为2017年的15.3:57.5:27.2。以果菜畜牧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50余个,通过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近200个,“马栏红苹果”等50多个知名产品已走出国门,全市农业总产值稳居全省第一。县域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礼泾三食品工业、彬长旬能化产业、兴平武功装备制造产业、乾县纺织产业以及永寿淳化绿色经济等特色经济板块,呈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良好态势。生态文化旅游业快速成长,2017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50万人次,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71.6亿元。 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基础仍较薄弱,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与全省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

咸阳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咸阳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咸阳市苹果生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世界上完全符合苹果生产七项指标的区域之一。近年来,苹果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产量稳步增加,质量大幅提高,效益显著提升。目前,苹果已成为咸阳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果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1年底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园林水果的63.53%和82.59%。苹果产业发展状况对咸阳市农业产业化的调整,农民增收都有重大影响。本文试图对咸阳市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途径提出几点建议,供各位参考。 一、咸阳市苹果产业的基本情况 2011年底全市园林水果种植面积406.21万亩,总产532.8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79%和7.32%。其中苹果种植面积315.22万亩,产量440.0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58%和9.51%。全市苹果优果率达80%以上,优质苹果主要分布在旬邑、淳化、彬县、长武、永寿、礼泉、乾县七县,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市的90.29%和90.30%。主要品种有:红富士、秦冠、美国8号、粉红女士、皇家嘎拉、红嘎拉、澳洲青苹、早生乔纳金。其中红富士的种植面积为200.25万亩,产量275.64万吨,分别占全市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63.53%和62.64%。 二、发展苹果产业的优势分析 1、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咸阳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季候;全市苹果种植区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7县主要在北纬34°11′43〃—35°32′42〃之间的渭北黄土高原区,苹果种植区海拔皆在750米至1200米范围内;2010年年均降水515.1毫米、气温13.4℃,,全年无霜期210天。是世界上完全符合苹果生产七项指标的区域之一。苹果生产区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钾、钙、镁、磷、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所产苹果的果实硬度、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花青素和果糖等均属上等。被中国农业部列为优质苹果产业带,获中国质检总局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欧瑞金国际地理标志产品。 2、果农积极性高。苹果营养价值高,价位相对较低,被大家亲切的称为“平民水果”,销售量大。而且近年来,苹果价格一直高位运行,果农积极性高涨,咸阳市苹果种植面积持续增加,果农参加农业科技部门的技术培训人次逐年增加,积极学习“科学精细的管理技术”方式,改进田间管理方式。 3、种植规模较大。八十年代中期咸阳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渭北苹果基地的号召,在全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始大规模种植苹果。2007年,咸阳市礼泉县、淳化县、旬邑县、乾县、彬县被授予“中国苹果20强县(市)”荣誉称号。2010年底,咸阳市苹果种植面积为307.28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34.1%;产量401.83万吨,占全省32.4%,占全国总产量的12.08%。2011年咸阳市苹果新增种植11.45万亩,总面积达到315.22万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