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的教学设计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的教学设计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的教学设计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的教学设计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的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名言:失败的次数越多,成功的机会亦越近。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

读了这句名言,你知道什么?

这是淡敏的一句名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就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他最终找到了“神奇子弹”。

2.出示课题:找到“神奇子弹”的人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或者你觉得课文会写些什么?

4.读注释,了解欧立希,学生可以补充有关资料。

【设计意图】:用名言引出课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

能更好地理解名言的含义。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带着自己的问题,较快地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2.交流自己默读的收获。

3.再默读课文,试着用成语完成以下的填空:

欧立希小时侯,社会上各种传染病(),传染病的病菌在人体内(),面对这些()的杀人小凶手,医学界都(),而欧立希则坚决表示要找到神奇的子弹来消灭它们。他()地学习前人的经验,又()地进行实验,终于把找到“神奇子弹”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4.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课文

②读词语

③解释下列词语,交流解词的好方法。

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

一筹莫展废寝忘食百折不挠

④借助填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⑤只出示空格里的词语,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读书的收获能促进学生提高默读的能力。用填空题的形式让

学生说,为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设置了一个坡度。

第二教时

一、深入理解课文

(一)原先被人们称为“幻想医生”的欧立希成功了,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快速默读课文,简要说说答案。

1.板书:废寝忘食地学习

百折不挠地实验

2.“废寝忘食”与“百折不挠”各是什么意思?

3.作者是怎样描写欧立希废寝忘食地读书,百折不挠地实验的?

(二)默读第5节,思考:欧立希是如何废寝忘食地学习的?

板书:广泛阅读(种类多数量多)

摘记(无论……都……甚至)

1.男女生将这两部分的内容读一读

2.想象一下,地板上、衬衣袖口里,鞋底上的化学公式与符号是怎么来的?选择一个内容说一说。

3.分角色读第5节(第一句齐读,第二、三句分男女读)想老师为什么这样分角色读?

4.小结:作者第5节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描写出欧立希废寝忘食地学习。

(三)欧立希又是如何百折不挠地实验呢?

1.默读6-9节,圈出最能表达“百折不挠”的重点语句。

欧立希和他的助手,……药物进行治疗。

为了加快实验的进行,……当枕头睡觉。

有一位朋友劝欧立希不要白费劲了……基础上的。

2.板书:日夜奋战

坚强信念

3.指导朗读

4.有位朋友劝欧立希中断研究,助手们听了有些动摇了,想象一下,面对这种情况,欧立希是怎样鼓舞助手的士气的?试着说一说。

5.小结:正因为欧立希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以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终于把找到“神奇子弹”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6.学生分三部分读6——8小节,师读最后一节。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围绕某一个中心词语展开文章内容的表达方法。

二、学习写作方法

1.被人们称为“幻想医生”的欧立希最后找到了“神奇子弹”,他成功了,成功的关键是——废寝忘食地学习

百折不挠地实验

2.“废寝忘食地学习”是通过第五小节来写的,“百折不挠地实验”是通过第6——9小节来写的。这两部分的内容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小组学习讨论

4.交流

(6-9节作者采用的是先具体后概括的方法,它与第5节的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正好相反。但这两种写法都是用一个成语作为中心,主要的写作方法是用事实说话。)【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清晰地明白围绕某一个中心词语展开具体内容也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要灵活运用。

三、总结全文

学了课文,你觉得欧立希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先总后分的方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说说对主要人物的印象,能培养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附板书: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

废寝忘食地学习

百折不挠地实验

黄金分割教学设计

黄金分割教学设计 盖州市 一、教学任务分析 学习《黄金分割》不仅实现线段比例的要求,更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体现黄金分割在数学与建筑学、美容医学、艺术等学科的纽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是孤立的,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而0.168更是一个神奇的数字。教学中,通过国旗上的图案五角星引入黄金分割,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文化价值,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黄金分割的定义;会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会判断某一点是否为一条线段 的黄金分割点; 2、通过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培养学生理解与动手能力。 3、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并能动手找到和制作黄金分割点和图形,让学生认识教学与 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并能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找出黄金分割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活动经验上经过七、八年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自主探究的意识,有了一定的说理和作图能力;通过比和成比例的学习之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通过比例线段的学习发展了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学习了基本作图之后,懂得了作图的方法。并且掌握了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比和比例尺的计算,坚实了基础。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活动内容: 展示课件,提出问题: 问题⒈从国旗中找出共同的图案

问题⒉ 度量点C 到A 、B 的距离,AC BC AB AC 与相等吗? 教师操作课件,提出问题与共同学交流、观察 回答问题⒈ 五角星 回答问题⒉ 相等 展示课件,导入新知 在线段AB 上,点C 把线段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如果AC BC AB AC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AB 的比叫黄金比。 其中618.01:215:≈-= AC AB :1 即618.0≈AB AC 教师讲解,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并能自己画条线段找到它的黄金比例。 (二)图片欣赏 活动内容: 第一幅:蝴蝶的身长和双翅展开后的长度比值大约是0.168。 第二幅:维纳斯女神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比值大约是0.168。 第三幅:文明古国埃及的金字塔,它的每面的边长与高之比接近于0.618。 第四幅:古希腊的一些神庙在建筑时的高和宽也是按黄金比例来建造的。 (三)操作感知 活动内容: 展示课件:做一做 如果已知线段AB ,按照如下方法画图: (1)经过点B 作BD ⊥AB ,使AB BD 2 1= (2)连接AD ,在DA 上截取DE=DB (3)在AB 上截取AC=AE ,则点C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根据上述作图回答下列问题 B C

9.4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

《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通过对大型运输机的介绍,引出受到浮力的飞机停在跑道上不会升空,而当它滑行到一定的速度时才会腾空而起,提出使飞机上升的力是如何产生的?接下来,通过活动一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尝试解释相关的现象,从而得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对于流体而言,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活动二是通过图示的方法及受力分析让学生明白升力是如何产生的。sts中介绍了与流体压强有关的事件。本节学习教师要注意对生活生活现象的大量介绍,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情分析】 在上一章学生刚刚学习完浮力,浮力从本质上来说是静止液体对物体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而升力是流体由于流速不同而产生的压力差,学生容易将浮力与升力混淆。所以在本节教学中应该注意提醒学生二者的区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法、探究实验法等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使学生经历用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流速与压强关系”这一自然规律的应用兴趣,引发他们好奇的心理和创造的愿望。 2、了解科学历史,加深人文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应用

(三)教学设备 【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仪器材料】漏斗、乒乓球、纸条、机翼模型上升演示器等。 以讨论与实验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模式 【教学器材】 1.教师演示器材:飞机起飞、水翼船航行视频资料、机翼模型、铁架台、细线、钩码、电风扇。 2.学生分组实验器材;两张纸、漏斗、乒乓球、塑料弯管、水、烧杯、两只小纸船、水盆、注射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问题:在这节课之前我们学习了液体的压强和气体压强的一些知识,其实气体和液体有一些共性,气体、液体具有哪些共性? 2.讨论:气体和液体都会产生压强,气体和液体形状都会改变,都会流动。 教师对学生说法进行评价 3.定义: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它们统称为流体。 4.演示(视频资料):一架飞机腾空而起,在天空自由的翱翔;下面是浩瀚的大海.一艘水翼船在飞速地前进。 根据画面展示的情景提出问题:为什么飞机可以在天空飞翔,而水翼船可以在水面上飞速前进呢?是浮力使飞机升空吗?如果是浮力使飞机升空.那么,飞机就不会静止在跑道上了,飞机也不要滑行到一定的速度才会腾空而起了。 教师:其实这些都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有关。 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做课文第30、31页“活动l”中的3个实验,尝试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a.倔强的纸片 (1)按照课文介绍的方法做吹纸实验。先猜想往两张纸中间吹气,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用手提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吹气前,两张纸互相平行,保持一定的间距;吹气时,两张纸相互靠近。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两张纸之间气体的流动速度,观察两张纸相互靠近情况有何不同。

神奇的地球读后感

神奇的地球读后感 《神奇的地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了宇宙的奥妙以及地球的诞生,第二部分讲的是地球神奇的地理环境,第三部分提到了地球的宝藏。XX收集了神奇的地球读后感,欢迎阅读。 神奇的地球读后感一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新华书店买书。我一眼便看中了《神奇的地球》这本书。 这本书讲了许许多多的关于地球的知识,爸爸说这本书可以让我提前学习地理呐! 地球是我们美丽而神秘的家园,它有广阔的大海也有雄伟的高山、凶猛的火山、寒冷的冰川。我们都共同顺存在一起,要爱护地球,保护地球。书中还介绍了地球的诞生、地球的寿命与年龄,以及地球的构造与时间....... 读完整本书,我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地球。懂得了地球万物,知道了什么是歇泉。在地球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谜等着我们去破解。如不明飞行物(UFO)?真的有外星人吗? 我呼吁人们:珍惜我们拥有的,保护环境就是帮助大地妈妈! 这本书的知识可真多,让偶动了不少哩!! 神奇的地球读后感二我是一个小科学迷,读过许多关于科学的书,大到《世界未解之谜》,小到《十万个为什么》,这些书我都很喜欢,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最近读

的一本书——《神奇的地球》啦! 《神奇的地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了宇宙的奥妙以及地球的诞生,第二部分讲的是地球神奇的地理环境,第三部分提到了地球的宝藏。读完这本书,我不禁啧啧惊叹。 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便是《人类的宝物——石棉》这一篇了。石棉,顾名思义,就是石头里长出来的“棉花”,其实是石头的一种纤维。在书上的图片里,我看到了石头里面一条条白色的东西,上面还有着毛,那应该就是石棉吧!石棉看似很难采集,可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使用它了呢!相传,有一位皇帝,用了许多的金子,请别人为他做一件“仙衣”,实际上就是用石棉织成的。“仙衣”到手后,那位皇帝穿着“仙衣”,大请宴客。来的人都纷纷祝贺他。到吃饭的时候,他故意打翻盘子,让衣服沾上许多油迹,客人们纷纷为这件“仙衣”惋惜,谁知皇帝却面不改色,不慌不忙的把衣服丢进火中。客人们大惊失色,认为他在开玩笑。谁知他竟把完整的衣服拿了出来。而且油迹消失的一干二净。那为什么说它是“人类的宝物”呢?原来石棉不怕酸碱侵蚀,不怕火烧,常用于窥探危险地带,为人类的生活作出了许多巨大的贡献。 这本书里还有许多文章,如:《变幻莫测的香地》《宇宙大爆炸》《可贵的黄金》等,它们让我知道了不少知识,更深一步了解了地球。

神奇的激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 曹冲 目的:了解有关极光的知识,(神话传说、外在形态、形成原因) 筛选本文的基本观点,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方法:独立阅读后讨论筛进行信息筛选 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与写法,引导学生掌握根据要求筛选信息的方法,辨别和筛选关极光的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抓关键句段) 分析说明方法、概括要点 难点;把握筛选方法,三个小标题重点分析最后一个 学习步骤: 一、导入:人类在短暂的进程中,自然界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头顶上可能有阴晴 雷电,脚底下有火山地震,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等,在远古。人们赋予他们 各种神话传说。到了今天,科学技术使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其中的极 光,神奇在那里呢? 二、展示激光图片,理清文章的思路 根据文章标题和小标题推测一下文章的总体思路是怎样的? 三个小标题,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三、第一部分:从中国古老的神话谈起,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极光作出科学解释: 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的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 象……是由高空中的放电辐射造成的。 第二部分:从外观介绍极光,其形态大体分为五种,即极光弧、极光带、极光 片、极光幔、极光芒。 第三部分:谈“极光的来龙去脉”,即极光的成因。 神话传说—极光现象—极光成因 作者从“古老的神话传说”说到“极光一瞥”再说道到“极光的来龙去脉”这 是围绕怎样的说明顺序展开的? 人类认识极光的过程。说明的核心问题:极光是什么。 三、研读探究 1.文章对极光的描写从神话谈起,这些神话传说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文章先从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谈起。一是附宝感极光而有身孕。这一神话 传说表明古人对极光的认识由来已久,大自然的这一奇观震撼着人们的心 灵,困惑着人们的认知力,人们就将它和伟大人物的诞生联系在一起。二 是在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中,极光被描述成“烛龙”它“人面蛇 身,赤色,身长千里”,成为钟山的守护神,同样是神话传说,在附宝的故 事中“神奇的极光带”已经变成了一条龙,表现出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一 种诗性理解。三是古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的传说。其实在外国的文 献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由于现代科学发源与西方,所以极 光这一术语也是由古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那里借用来的,既没有叫 “烛龙”也没有叫“天狗”、“刀星”这种不公正的真正原因是中国近代科 学的落后。 明确:文中引述的这些东西方神话传说,虽然情节不同,但都表现出人类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好奇,、探究的心理。附宝的故事在于它的古老神奇;烛龙的传 说是为了从古代文献中找出极光的影子;引述黎明女神的故事是为了追溯 “极光”一词作为一个现代科学术语的来源,也突出了这个故事的色彩。

黄金分割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学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新球初级中学姓名:曾华丽

教案设计

D0%C7%BA%EC%C6%EC%CD%BC%C6%AC&in=5817&cl=2&lm=-1&st=-1&pn=12&rn=1&di=1117711363 20&ln=1995&fr=&fm=index&fmq=1330995761687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 t=&face=&is=&istype=2#pn12&-1&di111771136320&objURLhttp%3A%2F%2Fwww.microfotos. com%2Fpic%2F0%2F67%2F6761%2F676150preview4.jpg&fromURLhttp%3A%2F%2Fwww.microfo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d254791.html,%2F%3Fp%3Dhome_imgv2%26picid%3D676150&W480&H315&T9037&S16&TPjpg 们中国的国旗, 特意拿出其中的五角星

百度搜索

【百度搜索】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d254791.html,/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B%C6%B D%F0%B7%D6%B8%EE%CD%BC%C6%AC&in=14091&cl=2&lm=-1&st=-1&pn=0&rn=1&di=76248876825 &ln=1999&fr=&fm=index&fmq=1330996664515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

神奇的升力 教学设计与反思

神奇的升力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作者及工作单位基本信息神奇的升力何叶嫦芦岚中学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有:通过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分析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联系实际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一些现象。上一章所学的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知识,是流体在静止状态时有关压强的一些现象和规律,通过本节课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当流体流动时,流体的压强还跟流速有关。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体力学中的基本规律,在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有许多应用,例如飞机的升力等。另外,于升力和浮力有较多的共同点,学生在学了浮力后学习升力,既有利于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也便于学生比较二者的区别。总之,本节课的内容与浮力、液体压强、大气压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初步认识流体力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学情分析在学习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之后,学生已具有了压强和压力的有关知识,但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不清楚,这正是他们感兴趣的地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会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实验、观察,

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通过分析推理,探究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一些神奇的现象,并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领略到科学的奥妙,从而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和飞机升力产生原因的基 础,是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于学生看不见气体的流动,所以通过实验现象,简单分析总结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对学生来讲比较困难,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一、新课 [实验引入] 不会掉下引入[情的乒乓球景激趣、[提出问题] 吹气前,乒设疑] 乓球为什么掉下来?吹气后为什么它不掉下来了?吹气后它就不受重力了吗?是不是空气流动后压强会发生变化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明确流体概念二、实验[引入探究内容] :流体探究: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气体的探究1、向两张下垂的纸压强与流中间吹气,你会发现什么速的关现象?系。景] [引入探究内容] [动手实多媒体分析白纸的受力验] 情况得出初步结论:气 [讨论交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 [归纳结利用结论,分析问题论] 预设学生行为 [观看] 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 [分组实验] 迫不及待的

神奇的极光(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神奇的极光(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神奇的极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筛选信息,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原理。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和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有关极光形态、成因信息的筛选 教学计划: 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茫茫宇宙有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那么谁能告诉我宇宙中的自然现象有哪些呢? 明确:刮风下雨气压差形成风,水蒸气凝结成雨 打雷闪电云彩带电相碰 海市蜃楼空气湿度较大形成透镜系统,大气把远处的景物折射到近处 流星坠落小天体高速闯入地球大气与大气产生摩擦形成灼热发光现象 彗星袭目围绕太阳圆周运动的冰物质 极地奇光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学习

二、浏览课文,分析感知 1、字音 黑(hēi)魆(xū)魆(xū)轩(xuān)辕(yuán)氏(shì)皓(hào)月(yuè)蚩(chī)尤(yóu)陨(yǔn)星(xīng)萦(yíng)绕(rào) 一(yì)瞥(piē)轮(lún)廓(kuò)帐(zhàng)幔(màn)穹 (qióng)隆(lóng)棒(bàng)槌(chuí)辐(fú)射(shè) 2、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选出三部分文字中包含有关 于极光的主要信息的段落。 明确:极光概述(第一部分第三段) 极光外观(第二部分前三段) 极光成因(第三部分二至三段) 3、进一步筛选这些段落中的主要信息 第一部分第三段: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 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南北 半球的高纬地区,主要在南极区和北极区。这种光的美丽显示,是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的。出现在南半球的叫 做南极光,出现在北半球的叫做北极光;南北极光泛称极光。我国所能见到的是北极光。 补充:文中的三个古老的神话。 A、附宝观极光感而孕黄帝 B、《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 C、西方伊欧斯的传说

4《找到“神奇子弹”的人》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4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 1 欧立希小时候,社会上各种传染病层出不穷。有一年,白喉流行,天天和他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有好几个被夺去了生命。小欧立希多么希望把他们救活呀! 2、到了青年时代,欧立希进了医学院,他立下志愿,要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 3 当时已经知道,有许多传染病是由各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病菌引起的。它们在人体内为非作歹,造成人们大量死亡。面对这横行不法的杀人小凶手,医学界都一筹莫展,可欧立希却坚定地表示:“我们必须用神奇的子弹去消灭它!” 4可是,到哪儿去找到只杀死病菌,而又不伤害人体的“神奇子弹”呢?很多人都表示怀疑,他们把欧立希叫做“幻想医生”。但是,欧立希决心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这个大胆的幻想。 5 欧立希废寝忘食地学习前人的经验,他翻阅了德文、英文和法文的书籍、杂志,在他的办公室里,书架上、桌子上、椅子上、地板上,都堆满了厚厚的书本一看到有用的材料,或自己有新的设想,无论在何时何地,他都要它们记下来,甚至在地板上、衬衣

袖口里、鞋底上,都用铅笔和粉笔写满了化学公式和符号。 6 欧立希和他的助手,在实验室里,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不停地对染上疾病的小白鼠,用各种各样的化学药物进行治疗。好几百种药物全都试过了,已经耗费了上千只小白鼠,依然没有什么效果。为了加快实验的进程,欧立希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经常一连好几个晚上,只在长椅上用书本当枕头睡觉。 7 实验在继续进行着,他们用来试验的化学药品,已经超过600种。有一位朋友劝欧立希不要白费劲了,欧立希坚决地的说:“实验一定要继续下去,一定要找到这‘神奇的子弹’。”因为,欧立希坚信科学探索的成功往往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和挫折的基础上的。 8 1909年,欧立希和他的助手们实验的606号编号的化学药品,终于经受住了考验。一批批得病的小白鼠,只要打一针“606”,就可以恢复健康。又经过多次实验以后,证明它能杀死人体内的传染病菌,而不伤害人体。 9 欧立希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以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终于把找到“神奇子弹”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注释】欧立希 ( 1854—1915 ) 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近代化学疗法奠基人之一。他和日本学者秦佐八郎一起发明了治疗梅毒的药物“六○六”。1908年与俄国生物学家、免疫

黄金分割教案

第四章相似图形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学习了基本作图之后,懂得了作图的方法。又在学习本章第一节后,掌握了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进行比例尺的计算,坚实了基础。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的作图学习,强化了学生动手的能力;比的计算、比例尺的计算,感受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通过变换的鱼来推导成比例线段、比例性质推导、变换发展了的逻辑推理能力。本章第一节例题的讲解,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学习《黄金分割》不仅实现线段比例的要求,更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0.618的意义,体现数学与建筑、艺术等学科必然联系的纽带。教学中,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国旗上的图案五角星引入黄金分割,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文化价值,同时,在建筑、乐器、艺术上实例欣赏,应用中进一步强化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黄金分割等相关内容。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黄金分割的定义;会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会判断某一点是否为一条线段 的黄金分割点。 2、通过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培养学生理解与动手能力。 3、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并能动手找到和制作黄金分割点和图形,让学生认识教学与 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并能运用 教学难点:找出黄金分割点和黄金矩形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情境引入;第二个环节:活动探究;第三个环节:操作感知;第四个环节:联系实际,丰富想象;第五个环节:巩固练习;第六个环节:课堂小结;第七个环节:布置作业。第八个环节:图片欣赏。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活动内容: 展示课件,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4 神奇的升力教案与反思

9.4 神奇的升力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相关现象,体验由流体压强差产生的力。 2.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会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3.知道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现象,间接分析总结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教学准备 硬币,漏斗,乒乓球,纸片,塑料吸管,飞机机翼模型,风扇,多媒体课件等。 一、新课引入 今天,我们先请四位同学来进行两项比赛: 项目一:硬币“跳高”比赛。 教师提问:是什么力使得硬币向上“跳”起来呢? 项目二:“漏斗吹球”比赛。(比赛规则:用手掌托着乒乓球,把乒乓球放在翻转的漏斗中,然后用嘴通过漏斗向下吹气,此时松开手。看到了什么现象?)

教师提问:乒乓球为什么在漏斗下方不会掉下来呢? 教师讲述: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物理课堂。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讲述:水、空气等都具有流动性,它们统称为流体。流体运动时,在流速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一种奇妙的特性。 学生活动:A.倔强的纸片;B.不听话的乒乓球;C.做个简易喷雾器。学生感受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提醒学生从对比流速和对比压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尝试解释这些现象。 教师总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多媒体展示:火车的安全线,龙卷风吹翻屋顶。 讨论:火车的安全线的作用,龙卷风吹翻屋顶的原因。 探究点二: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活动:认识升力。如图所示,取一个飞机机翼模型放在台秤上,把电风扇置于模型的正前方,当电风扇通电运转时,观察台秤示数的变化。 讲解:观察教材P99图9-26,机翼的上方呈弧形,当气流从机翼经过时,上方的流速比下方大,根据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机翼上方的空气压强比下方处小,于是就产生了使机翼上升的力,这就是升力。

神奇的地球

《神奇的地球》教学设计 北留完小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知道地球的伟大,了解地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与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 3.认识地球的陆地和海洋,能按顺序排列其大小。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产生珍爱地球母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地球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我们每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喝着清凉的水,沐浴着阳光,幸福的生活着……你们知道这一切都是谁提供给我们的吗? 在茫茫宇宙中这颗蓝色的星球,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地球上有水、空气、茂盛的植被……。她用博大的胸怀养育了人类,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这节课,我们将了解神奇的地球。(板书课题) 二、动手算一算,感知地球的大 1.出示地球仪,认识赤道。 2.算一算: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环绕赤道一周约为4万千米。请你计算一下:如果我们每天走50千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走完? 3.根据计算结果,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认识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 1.要了解地球,首先要认识地球上的海洋和大陆。请你在《世界大陆分布图》上分别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填入表格中。

汇报大洲大洋的名字和所在的半球。 2.小组内认真观看地球仪,交流课前所搜集的相关资料。 3. 各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行展示交流。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并作相应的板书。 4.排一排:七大洲、四大洋就像亲兄弟,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让我们按面积大小给它们做排顺序游戏,并说出各自所在的半球。 四、感悟神奇与伟大 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知道,地球给我们人类,还有动物植物提供了生存条件,才使得我们得以生存,繁衍生息,学到这儿,你想对地球说些什么? 五、激发热爱地球的情感 1.到目前为止,宇宙间只有地球适合人类生存,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棵棵树木倒下了,一条条污水流出,大气、水、土地严重污染,沙尘暴一次又一次侵袭这地球……此时此刻,你想对我们人类说些什么? 2.介绍“世界地球日”。 3.总结:热爱地球,善待地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板书设计: 神奇的地球 海洋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陆地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神奇的极光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介绍了一种自然现象,文字比较浅易生动,学生自读不会有很大障碍。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要从中筛选有益的科普知识,积累相关的信息。本课结构上的特点是用小标题分层次,自成章节。一个章节一个中心内容,并且由浅到深,紧密相连,这对于读者的阅读,对知识的提取很有好处。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原理。 2.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独立进行信息筛选,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3.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自然的兴趣、征服大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信息量大,准确性强,我们只能从中选取所需要的信息为我们所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终点设为“如何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 【教学方法】 点拨阅读法筛选阅读法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这在以前学生已经接触过,所以学生对这种文体并不陌生。这种文体经常出现于考试卷的客观选择题这一项分值较大,应予以重视。但因为这种文章内容上比较枯燥,所以学生不是太喜欢这种文章,而且一般这种题的错误率较高。所以,对这种文体的学习与阅读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时应注意从其文艺性方面吸引学生。 【教学方法分析】 1.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传递的信息不仅多而且严密,因此必须善于筛选关键语句和词语,准确选出所需信息。对重要段落的重要信息根据确定的标准进行辨析确认分类。 2.要以阅读理解科技说明部分为阅读目的,透过文艺性的描写,迅速把握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他特征。要看到生动的比方,在于说明什么;有趣的诗文,是从什么角度引述的;虚幻的故事,揭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等等。要明确,文艺性的描绘,或以幻想编制的故事,是以“科学”为灵魂的。 3.读课文和指导理解相结合,即读课文是要理解好文章说明顺序和说明的核心问题,对文章的总貌有所了解,概括课文筛选信息。第二要突出重点,学生个人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同时安排合理的训练顺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极光图片;舒伯特《小夜曲》

五年级语文下册《找到神奇子弹的人》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下册《找到神奇子弹的人》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下册《找到神奇子弹的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是新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医学家欧立希看到当时社会传染病严重危害着人类,他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以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终于找到一种只杀死病菌,而不伤害人体的“神奇子弹”的故事。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文章条理清楚,重点突出,1-3小节讲述了欧立希看到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下定决心要找到神奇的子弹。4-9小节是文章的重点,写欧立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找到神奇子弹的“幻想”。这段话围绕中心词语“废寝忘食”与“不折不挠”展开,不蔓不枝,体现了欧立希坚强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勇气,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如何让学生理解坚强的信念是他成功的内驱力,废寝忘食地学习是他成功的基础,百折不挠的实验勇气是他成功的意志力呢?如果学生能在文本的研读过程中了解欧立希寻找“神奇子弹”的原因、过程与结果,并从中感受欧立希的人格魅力,那么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课文以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事情的原委,以先概括后具体、先具体后概括的表达方法写了学习和实验的过程,突出了文章的重点,表明了文章的主旨。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在字词学习方面的能力更强。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相关的预习组织学生自主识字,在课堂中可分别就字词的音、形的难点稍加指点即可,应更侧重词语的理解上,学生虽已学习了不少方法,但比较习惯查字典理解,对一些重点词语还需结合课文加以理解,让学生的理解更到位,突显教学的价值所在。 在理解与表达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概括、表达、理解、感悟的能力,但学生与学生之间仍有差异。学习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已能独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文章内涵的感悟,对人物精神的体会等。而对学习能力的较弱的.学生也许还需要老师的指点作为拐杖达成训练目标体现教学的实效性。 在理解重点语句方面,学生一般都能依据问题找到关键语句,而对语言的理解因学生的差异而会有理解深度的差距。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计各种有效的语言训练,针对该年段学生思维深度、言语概述能力的特点,针对性练习。最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内容的理解而落到思维的训练,语言的感悟与内化,情感的认同。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运用已掌握的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和积累“废寝忘食”、“百折不挠”、“层出不穷”、“为非作歹”、

黄金分割教学设计

2014年河南省中学数学优质课评选 (初中组) 课题学习:《黄金分割》 代慧枢 开封市第三十三中学 2014年4月

课题学习:《黄金分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黄金分割,通过折叠黄金矩形活动,加深对黄金分割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推理、交流、反思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黄金分割,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难点:折叠黄金矩形,从数学角度解答有关黄金分割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 启发诱导,问题驱动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 创设情景发现美 活动一 创设情景发现美 上课伊始,出示三组图片,寻找美。 (1)以下2张图片,哪张构图最美? (2)芭蕾舞演员做相同的动作,踮脚尖和不踮脚尖,哪个更美?

(3)脸型相同,五官基本相同的3张脸,哪个更美? 活动二 动手实践探索美 问题1:比例符合多少才最美呢? 问题2:测量并填写下表: 问题3:观察表格:这些比值有什么特点?先独立研究,再与小组内的同学分享你的收获。 问题4:通过讲故事介绍黄金分割定义。 黄金分割的定义: 在线段AB 上,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AC >BC),如果 ,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 ≈0.618 活动三 学以致用应用美: 应用美----数学篇 问题1:认识黄金矩形。 找一找:下列矩形中,那个看起来最舒服? B C A B C A B C A AC BC AB AC ===AC BC AB AC 2 15-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4. 神奇的升力 教学设计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9.4神奇的升力》 【教材分析】 本章节的主要知识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实验结论分析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最后联系实际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一些生活的现象,如:游泳注意漩涡,骗保案的识破,香蕉球等。 前一章我们学习了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都是流体在静止状态下有关压强的一些现象和规律,通过本节课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当流体流动时,流体的压强还跟流速有关。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体力学中的基本规律,在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有许多应用,例如飞机的升力等。所以,本节课的内容与浮力、液体压强、大气压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初步认识流体力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设计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这堂课的主导思想以学生分组合作→自主设计实验→观察解释的流程进行教学,从真正意义上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相互协作,在实验过程中体会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在体会的过程中完成本节的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了解生活中跟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能逐渐运用归纳、类比、 逆向思维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通过对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的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社会的紧密联系。 通过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通过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使进一步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通过科学探究,在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分工意识与合作精神。 【重点定位】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难点挖掘】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飞机升力成因及其他相关物理现象。 【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以引导为主,老师适时地穿插在各个活动的关键环节进行指导;适时地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扩展; 2.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实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围绕本节主题进行活动,观察 现象,对现象尝试合理解释,并进行小组交流; 3.教学手段:自主实验为主,辅助以多媒体设备进行引导。 4.评价方法: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与推荐。 【实验器材】每小组准备纸片两张,纸条,漏斗,乒乓球,水槽,注射器各一个,手持小风扇,扑克牌小纸人,塑料软管,碎纸末;教师准备模型飞机,吹风机一台。 【教学过程】

《神奇的极光》教案

教案本2020年至202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 系部名称:基础教育系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性质:公共课 授课班级:19级中技 任课教师:裴梓华 教务科审核:

技工院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共页编号:QD-851b-11 版本:A/0 流水号:

教学过程(代号A-4) 第页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头顶上可能有阴晴雷电,脚底下可能有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这些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就极光而言,它本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它在东西方神话里都留下了美丽的身影。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使人们能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极光,并能对它做出科学的解释。曹冲的《神奇的极光》就是对极光做出理性解释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今天,我们就通过阅读文章,走进极光的天地去欣赏它、了解它。 展示多媒体课件(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动感极光画面,配以音乐和画外音解说),或者播放一段关于极光的科教影片。把它们作为这节课的开始,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做好铺垫。 二、内容概括(也可以由学生通过预习并总结出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首先我们来对文章的整体内容作一个宏观的把握。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全文思路:神话传说--极光现象--形成原因,即介绍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写观察到的极光现象;说明极光形成的机理等科学道理。说明顺序:按照人类认识事物(极光)的过程来说明核心问题“极光是什么”的道理,体现出一种逻辑顺序。

沪教版第十册《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学设计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沪教版第十册《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学设 计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掌握的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和积累“废寝忘 食”、“百折不挠”、“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 展”等词语。 2、根据所给的“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 等词语概括课文的相关内容。 3、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 , 了解围绕一个语展开内容的表达方法。了解欧立希,学 习他解救人民疾苦的信念和探究科学,百折不挠的勇气。 4、展开想象,说说在研究碰到困难时,欧立希鼓舞助手们的情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 , 了解围绕一个语展开内容的表达方法。 2、了解欧立希,学习他解救人民疾苦的信念和探究科学,百折不挠的勇气。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 1、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废寝忘食”、“百折不挠”、“层出不穷”、 “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结合预习,了解欧立希 1、( 板书:子弹 ) 在战争中 , 子弹是用来干什么的 ? 2、它是一种有杀伤力的武器。老师加上一对引号呢 ?它还是一种武器吗 ?对, 它不 是真正的子弹 ,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文中指的是什么 ? —— 606 号化学药物 这种药物是专门治疗梅毒的,文中把这种药物称为“神奇子弹”。 ( 板书:神奇 ) 3、能用文中的一句话话说说它的神奇之处吗 ? ——只杀死病菌,而又不伤害人体。 4、谁能把这两点结合起来介绍一下神奇子弹呢? 5、那么找到这种只杀死病菌,又不伤害人体的“神奇子弹”的人是谁?( 补全课题:找到的人 ) ——板书:欧立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 4 课、找到“神奇子弹”的人读题 6、先一起来认识一下欧立希 出示 : 欧立希 ( 1854 — 1915 ) 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近代化学疗法奠基人之一。他和日本学者秦佐八郎 一起发明了治疗梅毒的药物“六○六”。 1908 年与俄国生物学家、免疫学创始人 之一梅契尼科夫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1)指名读 (2)引读:从课后的注释中我们知道了 : 欧立希是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近代化学疗法曾经和日本学者秦佐八郎一起发明了 1908 年与俄国生物学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黄金分割(教案)教学设计

第4课时 黄金分割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知道黄金分割的定义. 2.会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3.会判断某一点是否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动手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并能动手找到和制作黄金分割点和图形,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并能运用. 教学难点 找黄金分割点和画黄金矩形.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见到过许许多多的图形,形态各异,美观大方.那么这些漂亮的图形你能画出来吗?比如,右图是一个五角星图案,如何找点C 把AB 分成两段AC 和BC ,使得画出的图形匀称美观呢?本节课就研究这个问题. Ⅱ.讲授新课 [师]在五角星图案中,大家用刻度尺分别度量线段AC 、BC 的长度,然后计算 AB AC 、AC BC ,它们的值相等吗?

[生]相等. [师]所以AC BC AB AC =. 1.黄金分割的定义 一般地,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如果AC BC AB AC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 ),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其中AB AC ≈0.618. 2. 计算黄金比. 解:由AC AB =BC AC ,得∴AC 2=AB ·BC. 设AB =1,AC =x ,则BC =1- x. ∴x 2=1×(1-x ) ∴x 2+ x -1=0 解这个方程,得 x 1=-1+√52或x 2=-1-√52 (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黄金比AC AB =√5-12 ≈0.618。 3.作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如图,已知线段AB ,按照如下方法作图: (1)经过点B 作BD ⊥AB ,使BD =2 1AB . (2)连接DA ,在DA 上截取DE =DB . (3)在AB 上截取AC =AE .则点C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师]你知道为什么吗? 若点C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则点C 分线段AB 所成的两条线段AC 、BC 间须满足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地球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地球》 撰写人: ____ 部秤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地球,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认识土地和水域的形状; 2、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认识湖泊、岛屿、半岛; 3、培养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海峡图片或自制教具;泥土若干、树枝、小托盘 4 个、蓝色水、小船、字卡 活动过程: 1、观察地球仪:知道地球的表面是由海水和土地构成的;找出地球仪上的“印度半岛、马达加斯加岛、海南岛、台湾岛、泰国岛、安大略湖、密歇根湖”。。。 2、出示图片,介绍“湖泊、岛屿、半岛” 在地球上,像这样被土地包围着的水,它的名字叫湖泊〈出示字卡〉, 并在中国地图上找出相应的湖泊;(安大略湖、鄱阳湖,洞庭湖,巢湖,太湖,洪泽湖、密歇根湖)

在地球上,像这样被水包围着的土地,它的名字叫岛屿〈出示字卡〉;并在中国地图上找出相应的岛屿;(台湾岛、海南岛、马达加斯加岛) 在地球上,像这样三面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的土地,它的名字叫半岛〈出示字卡〉并在中国地图上找出相应的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山东半岛) 3、三段式教学 4、老师示范:制作湖泊:将黏土挤压在托盘的底部,并用刀子割划出一部分,并取出剩余部分,将“海水”倒进其余部分,告诉小朋友“在地球上,像这样被土地包围着的水,它的名字叫湖泊”,并再次出示字卡“湖泊” 5、幼儿手工制作部分:分组制作“湖泊”、“半岛”、“岛屿”。 6、展评:总结“这是湖泊”“这是岛屿”“这是半岛”。 区域(教学延伸)活动: 继续将所有泥土、海水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区;将地球仪、地图投放进科学区,供幼儿探索。 活动反思: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 教学目标 一、丰富知识储备,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原理。 二、在前两课指导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进行信息筛选,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设想在学生对筛选信息的方法及要求已有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独立筛选有关信息,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明确如何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搜集、处理信息资料。 一、首先,我们拟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极光的神奇壮观,引发学生兴趣。然后,要求学生研究题目及三个小标题,在未接触正文之前探索、推测文章思路,既呼应上册的能力点训练,是了解文章的第一步,又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渴望。接着再进入阅读主题,要学生通读全文,全面考虑,独立筛选全文的主要信息。这是本课的主要环节,要充分体现“让学生自己读书,自行研讨”的要求,主要时间段动员学生广泛地展开讨论,教师的任务是按照确认范围、辩析选择、重新结合、语言加工的过程给予适时点拨,并用精练的语言和学生平等

地交流意见,不应简单地指明正误,交出标准答案了事。 本文内容不难懂,上述任务完成后学生可能觉得阅读完毕。教师可再出示几道开放型的讨论题,分组研讨,内容方面换一个角度,进行特定条件下有用信息的筛选,旨在使学生理解:根据某种需要进行阅读时,可以只关注文章中与所需信息相关的部分,其它则可弃之不顾。这也是在实际阅读中需要的一种能力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堂导人展示多媒体课件,作为课程开始,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做好铺垫。 开场白:同学们!自然界中的大气变化或让我们享受万里晴空,或给我们带来风霜雨雪,我们熟悉它们,就像熟悉形影不离的老朋友。但有一种高空大气现象,平常在我们生活的地区却无福得见,那就是神奇的极光。今天,我们就通过阅读曹冲的文章,走进极光的天地去欣赏它,了解它吧。 二、通过研究标题、小标题,推测总体思路。 “文章思有路、寻路识斯真”,我们就题口和三部分蛇小标题推测一下,文章的总体思路会怎样的。想-’想标题在文章中起到刊’么作用。 本课标题好懂,学生动动脑筋,可以领悟到作者安排的合理性。同时,学生会急于证实自己预测正确与否。自然使后面的阅读过程充满兴趣,也会给作文构思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