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学概论(一考通题库)

社会学概论(一考通题库)

社会学概论(一考通题库)
社会学概论(一考通题库)

社会学概论

一、单选题: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社会变革的需要)

2、孔德编写的社会学著作是(实证哲学教程)

3、认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推动了对社会的研究,为具体描述社会现象的精确性提供了原理和方法论的是(列宁)

4、孔德认为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的是(社会学)

5、人类思想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经学学和社会学巨著是(资本论)

6、研究社会整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平衡关系和相互协调的规律的学说,孔德称之为(社会静力学)

7、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是(秩序与进度)

8、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上的社会学家是(马克思)

9、被看作是经典马史思主义社会学第一本教科书的是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史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

10、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家是(斯宾塞)

11、认为社会的存在是为社会成员造福,成员的存在不是为社会造福的社会学家是(斯宾塞)

12、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社会学家有不同的回答,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13、第一位学院派社会学家是(涂尔干)

14、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指的是(有机团结)

15、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指的是(失范)

16、揭示特定社会现象给整个社会或局部运动带来什么结果的分析是(功能分析)

17、认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社会学家是(韦伯)

18、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论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9、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合理性)

20、1892年在芝加哥大学成立的第一个社会学系的人物是(斯莫尔)

21、二战后美国最重要的社会学理论流派是(结构功能论)

22、系统必须确定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寻求实现特定的目标指的是(达鹄)

23、就社会系统而言,适应主要由(经济子系统承担)

24、就社会系统而言,主要由政治子系统承担的功能条件是(达鹄)

25、整合指的是系统必须通过社会控制保持内部成员的相互协调一致,使得系统保持为一个整体。就社会系统而言,主要由(社会共同体子系统承担)

26、罗伯特。默顿的主要代表作是(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27、默顿认为一种社会通常总是同时发挥着各种功能,其中有些功能是社会所期望和认识到的,这些功能称为(显功能)

28、在冲突理论中,刘易斯。科塞提出的理论被称为(功能冲突论)

29、R.达论多夫提出的冲突理论是(辩证冲突论)

30、下列属于冲突理论缺陷的是(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分析,缺乏对社会行动主体的分析)

31、人类的互动是以符号为中介的,对共享的符号的理解是社会互动的基础。此观点属于的理论流派是(符号互动论)

32、{冲突的社会功能}这一著作的作者是(科塞)

33、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学者是(章太炎)

34、1895年,在{原强}一文中着先介绍了斯宾塞及其社会学的学者是(严复)

35、中国人自已写的第一部马列主义的哲学教科书是(社会学大纲)

36、提出“百家争呜,百花齐放”方针的领导人是(毛泽东)

37、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恢复重建时期开始于(1979年)

38、下列不属于费孝通的“五脏闪腑”说中“六腑”的是(社会发展学)

39、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的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

40、作为社会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已的社会学的社会学学是(费孝通)

41、明确提出建立“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学”的学者是(费孝通)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42、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科学的社会学家是(孔德)

43、齐美尔认为,社会学这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4、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指的是(社会学)

45、一些社会学家着眼于个人行动来分析社会,认为个人行动建造社会结构,他们所采取的视角是(微观)

46、社会学想象力最重要的视角是(整体性)

47、社会学从各种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中去寻找规律性,这体现了它的“综合性”

48、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经验性特征)

49、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目的在于探明和详细描述社会事物与现象发生和变化的具体规律的是(描述性功能)

50、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属于社会学的(解释性功能)

51、社会学回答社会“将会怎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的(预测性功能)

52、生活方式属于的模式是(行为模式)

53、下列不属于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的是(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

54、用普遍的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是(实证主义方法论)

55、下列哪种方法论又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人文主义方法论)

56、下列被称为”用历史诠释学观点考察真理“的里程碑的著作是(真理与方法)

57、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指的是(统计调查)

58、下列属于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配备大量的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进行直接的登记的普查方式是(人口普查)

59、我国通过普查进行的统计调查内空和时间周期已经规范化、制度化,每逢“7”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

60、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总体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

61、下列关于统计报表说法错误的是(是一种自下而上布置,自上而下提供统计信息的报告制度)

62、由经过培训的访问员依据问卷所列的问题,通过面对面或电话询问逐一向受访者发问,然后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如实填写的问卷类型是(代填式)

63、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是(个案研究)

64、在研究对象中,有意识的选取个别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社会单位进行深入和周密的实地调查研究,以推断调查总体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典型调查)

65、被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称为“社会调查支柱”的是(问卷)

66、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称为(实地研究)

67、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实趺中首先提出的一种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是(实地研究)

68、典型调查与个案研究不同,它要求被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

69、民意调查属于(结构访谈)

70、研究者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来考察事物或现象的知觉过程指的是(观察法)

71、下列关于社会实验的优点说法错误的是(它特别适合无语言沟通能力的研究对象)

72、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是(丰介入性研究法)

73、主要以个人的日记、自传、照片、回忆录、契约及家谱等出现的文献资料是(个人文献)

74、下列不属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是(信函)

75、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对调查人员的访谈技术和品行有严格要求的是(实施阶段)

76、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属于定性方法的是(实地研究)

77、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定量分析)

78、非结构式访问和观察的记录属于(实地源)

第三章社会与文化

79、在汉语古籍中,“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

80、认为社会只是一种集合名称,而非实体,真正客观存在的只是个人的理论是(社会唯名论)

81、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素和社会生活的开拓者是(人)

82、按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人群,才能成为社会的主体。这种主体的基础是一定的(数量和质量)

83、任何社会状态都是特定的人与什么交互作用的产物?(人)

84、由自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物组成的特殊关系和结构是(社会)

85、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与社会的基础相联系而存在的是(社会的基本结构)

86、社会与自然之间进行交换的实际能力是(生产力)

8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即(经济基础)

88、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社会实体同时作为社会规范而存在的社会结构是(规范性社会结构)

89、群体、阶层、组织属于哪种社会结构?(实体性社会结构)

90、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和机会的社会体制和运行机制是(社会建设)

91、“社会建设”这个概念出现在中国的时间是(20世纪)

92、中国社会学者对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所作的最早的说明是由谁提出的?(孙本文)

93、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重要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的是(公平正义)

9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

95、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行,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称为(社会管理)

96、在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有所不同,其内涵和本质属性是(稳定的)

97、在特定区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称为(人口)

98、人口具有的两重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99、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

100、要把中国的人口包袱转变为人口财富,除了控制人口数量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从人口质量入手,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101、当今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除了人口素质的提升外,还有(人才的竞争)

102、下列哪项不属于衡量人口质量的指示?(人口性别的比例)

103、中国的人均寿命越来越长,自然地加速了人口老龄化,但是出生率(持续降低)

104、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目前中国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年龄段为(19岁以下)105、围绕在人类周围的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等因素所构成的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界条件的总和的是(环境)

106、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是(有限度的)

107、由意大利的著名实业家、学者 A。佩切伊和英国科学家A。金创始的较早关洋全球生态和产业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机构是(罗马俱乐部)

108、西方学者中首先给文化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109、石头和石头做出来的石器哪个属于文化?(石头做出来的石器)

110、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可称文化元素的是(文化特质)

111、日本的茶道是一个著名的文化集丛。下列不属于茶文化集丛的是(火)

112、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称为(文化模式)

113、中国人过春节燃放鞭炮属于(习俗)

114、法律的公正性是指(法律的实施)

115、“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对宗教本质一针见血的批判,此话出自(马克思)

116、“文化传播”这个概念始见于(原始文化)一书,此收的作者是(泰勒)

117、文化交流的开端是(文化传播)

118、文化传播要有载体,最原始、最基本的载体是(人)

119、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宽、速度快和直观的优点的是(电子网络)

120、不容易被采借的文化是(宗教)

121、初来中国的英国人在看到中国餐厅的菜单上有狗肉和蛇肉时会大吃一惊,这属于(文化震惊)

122、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并被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是(主文化)

123、“文化自觉”是由谁提出的?(费孝通)

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124、社会化的统一过程不包括(个人对社会被动接受)

125、人的生命早期的社会化过程是(基本社会化)

126、职业学校教育属于(基本社会化)

127、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是(一级社会化)

128、一个人为适应特定角色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准备过程是(预期社会社)

129、基本社会化是人的生命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也称为(一级社会化)

130、基本社会化的延续、完善和发展是(继续社会化)

131、成人教育这种过程属于(发展社会化)

132、对于犯罪分子的教育属于(再社会化)

133、文化反哺也称(反向社会化)

134、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称为(反向社会化)

135、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是(正向社会化)

136、社会化从教化方向上可以分为(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137、一人个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与适应的过程是(再社会化)

138、再社会化的类型包括主动再社会化和(强制性再社会化)

139、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是(反向社会化)

140、库利的理论集中在他的什么概念中?(镜中之我)

141、将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的美国心理学家是?(乔治。赫伯特。实德)

142、为“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提供了可能性的是(生物因素)

143、社会化的强有力的工具和杠杆(语言)

144、所谓社会化的环境因素,是指影响个人社会代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

145、影响个体社会化的第一要素是(家庭)

146、决定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占特殊地位的原因不包括(青少年期是社会化的奠基时期)

147、最初的社会化途径是(父母施教)

148、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以及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是(社区)

149、下列有关互联网的表述,错误的是(计算机网络包括大规模的局域网、城市规模的区域网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等)

150、社会化的中心环节是(社会实践)

151、把榜样的行为当作教训是(反模防)

152、下列关于社会角色的表述,错误的是(“角色”只与个人的地位、行为、权利、义务密切相关)

153、个人的权利义务规范被称为(行为规范)

154、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是(自致角色)

155、法官审理案件时,量型定罪要以法律规定为唯一尺度,而不能徇情枉法。这属于(规定性角色)

156、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很多角色都是由血缘关系所决定的。这属于(先赋角色)

157、父母、夫妻、子女、朋友、同学、伙伴等角色都属于(开放性角色)

158、个体社会角色扮演的阶段过程依次是(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159、中国人的社会化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的新人)

160、人的社会化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61、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先进的生产关系)

162、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第五章社会互动

163、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164、一个微笑可能代表了我们很高兴,一个请假条代表某人要请假,这说明人类社会互动的中介是(符号)

165、一对夫妻在一起讨论如何在将要到来的节日为亲人买礼物,双方都能清楚地意识到对方对话的动机或意图,并因此回应对方。这体现出的是社会互动构成中的哪个因素?(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166、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照他人,使自已与之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称为(模仿)167、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模仿占有重要地位,在个体发展的哪个时期限,这种地位尤显突出?(早期)168、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已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物的行动是(交换)

169、下列哪个不属于交换的构成要素?(结果)

170、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周期的交换叫做(重复交换)

171、雇主给雇员分配一份工作,雇员按照雇主的要求去工作,就会得到这份工作带来的各种回报,这就是社会互动形式中的(交换)

172、在一定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是(交换)

173、感情、文化等交流形式属于(非物质交换)

174、总统竞选属于哪种竞争类型?(政治竟争)

175、物质的交换中,最典型的是(商品交换)

176、引起交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差异)

177、所有的社会的基础都是(合作)

178、通常在合作者之间有比较明确的职责界定,比如在金钱借贷方面的合作属于哪种合作类型?(契约式合作)

179、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而彼此密切配合的社会互动形式称(合作)

180、在某个工地遇到一场突发事故时,大家一起行动来救助伤员,这种合作形式为(自发性合作)

181、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是(自发性合作)

182、在一些农业地区逐步形成大家一起收获庄稼的合作习惯属于(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183、在老师指导下的大学生实地研究属于(指导性合作)

184、不同群体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冲突)

185、源于冲突而发生的调适是(和解)

186、由于不改变原来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属于较为稳妥和保守的方式,也是解决非抵抗性冲突的主要方式是(和解)187、争论、战争、仇斗等属于(显性冲突)

188、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象征是(符号)

189、身体语言中最令人注意的是面部表情和(手势)

190、相距45厘米到122厘米之间,是(个人距离)

191、霍尔认为,比较正式的场合保持的距离是(社会距离)

192、米德认为,社会互动的产物是(自我)

193、提出“镜中自我”思想的是(库利)

194、认为人类行为的社会目的主要是看他们赋予这些目的的意义,而这些意义是在社会互动中不断建立和再建立起来的,

这是(符号互动论)

195、把“符号互动论”看成是人际互动的独特特征的是(戈夫曼)

196、社会生活之所以井然有序,是因为存在着社会互动的规则。这一观眯的提出者是(戈夫曼)

197、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

198、常人方法学这个词的发明者是(加芬克尔)

199、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时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

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这一假设属于(常人方法学)

200、以个人和社会网络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来区分,社会网络可以分为(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201、任何个人和群体每时每刻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网络之中,进行社会互动,推动社会的发展。这表明了社会网络的哪种

特征?(普遍性)

202、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

203、现代公民型的各类社会团体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各类行业协会、社区共同体等法理型社会资本属于(异质性社会

资本)

第六章家庭与婚姻

204、(家庭)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05、“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此话出自(马克思)

206、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人类是由原始生活群体经过(氏族)的演化,才产生了家庭。

207、由于人的一生在(家庭)中的生活时间最长,因而其与婚姻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208、著名家庭社会学家(威廉。古德)在[家庭]1982一书中对家庭的一般特征作过概括。

209、只有一个性别的成年人和孩子组成的家庭是(单亲家庭)

210、(婚姻)是家庭建立的基础。

211、下列关于婚姻的说法错误的是(婚姻在本质上和家庭不一样)

212、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早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家庭更为专门化,所提供的功能(更少)

213、苏联时期,政府官员为了政治原因试图大大削弱家庭的作用,因而引入了(集体养育孩子)的模式,但是这种尝试

最终失败了。

214、得到最广泛研究的家庭替代性实验发生在(以色列)

215、功能主义者强调的家庭功能不包括(家庭结构)

216、社会化始于(家庭)

217、社会对性行为如此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怀孕)的可能性。

218、(性行为)的制度化观念就是将保证儿童获得良好的照顾和代际之间的平稳过渡作为其最主要、最根本的目的。219、家庭常被部分地定义为一群人为追求经济目的而合作所形成的(经济)单位。

220、在乡土农业社会,(家庭)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生产的主要单位。

221、社会冲突论将(家庭)看作是我们生活的中心。

222、冲突论强调,家庭中(两性)以不同的方式彼此竞争。

223、社会冲突理论分析者指出,家庭的历史,同样也是(女生被男性)统治的历史。

224、在男权制家庭里,(父亲)的权威是依靠传统而获得的,没有得到解放的已婚妇女及其子女,仍从法律上服从一家之主。

225、以(家庭)为单位来核算人们生活的收入和支出,是社会消费的一个基本特点。

226、现化化社会“终生学习”、“终生教育”观念的确立,使家庭的教育功能更加凸显,建设“(学习型)家庭”已经成为现代家庭建设的时尚。

227、哪种家庭形式是一切家庭形式中最稳定的一种形式?(核心家庭)

228、核心家庭的核心是(夫妻关系)

229、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主干家庭)

230、一对夫妇没有子女并自愿终生不育的家庭属于(核心家庭)

231、只有一代未婚青少年与祖(外祖)父母组成的家庭,被称为(断代家庭)

232、男同性恋者和女同性恋者,迫于各自家庭压力,去民政部门登记结婚,但各自保持自已的生活和同性伴侣圈子指的是(互助婚姻)

233、英文Double Income No Kids有“双收入,无子女”之意,这种家庭是指(丁克家庭)

234、自从1950年开始贯彻第一部(婚姻法)出现全国离婚115万多件的高峰后,中国的离婚数字一直(稳中有升)235、中国城乡家庭结构的重要特征为(非核心化)的小家庭式样。

236、传统的中国家庭中,(生育)是家庭最主要的功能。

第七章群体与组织

237、高度制度化和正规化的群体是(组织)

238、群体功能的具体体现及组织的灵魂是(群体目标)

239、属于人群类别的是(看热闹的人群)

240、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可以把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241、家庭属于(首属群体)

242、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区分标准是(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

243、初级群体概念的提出者是20世纪初的(库利)

244、个人社会活动领域拓展和活动能力增强的标志是(次级群体)

245、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46、霍桑实验的代表人物是(梅约)

247、内群体和外群体概念的最先提出者是(萨姆纳)

248、参照群体的概念是由(海曼)提出的。

249、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称(初级群体)

250、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0--20人)

251、以性格、志向、兴趣、感情、个性等因素为纽带结合而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是(伙伴群体)

252、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的结构的制度化群体,这指的是(组织)

253、组织经常对其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成绩考评和总结并作出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奖惩,这是一种(反馈控制)254、多以成文形式出现的组织沟通方式为(正式沟通)

255、在组织决策过程中,对已选择的行动方案进行评估,属于(审查阶段)

256、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就是(组织沟通)

257、科层制的提出者是(韦伯)

258、根据韦伯对合法统治的分类,世袭制属于(传统型)

259、科层制建立的基础是(法理型统治)

260、本。拉登的恐怖组织是典型的(超凡魅力型统治)

261、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行政管理效率高)

262、为了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它的目标,必须使组织的结构和过程科学代和合理化,这种观点来自于(科学管理理论)263、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泰罗和法约尔)

264、通过解释组织的行政层次的工作,建立了组织行政管理的14项原则的是(法约尔)

265、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是“(社会人)”

266、首次提出“人际关系学说”的是(梅约)

267、霍桑实验的进行产生了(人际关系理论)

268、属于组织行为理论代表人物的是(巴纳德)

269、美国必理学家约翰。摩尔斯和杰伊。洛斯奇提出的理论是(超“Y”理论)

270、在缺乏确定的组织程序和制度规范的条件下,很大程度上自发形成的,由许多个体参加的非制度化的行为是(集体行为)

第八章教育、劳动与消费

271、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其中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272、从教育发生的场所来说,教育的类型不包括(地位教育)

273、家庭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家庭中的幼儿和(少年)

274、通过专门的学校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施加的影响,期望其发生预期变化的一种教育制度是(家校教育)

275、最早的教育形态是(社会教育)

276、一方面是一种关于劳动生产技术和技能的教育,另一方面也是当下社会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的教育类型是(生存教育)

277、一切超出基本生存所必需的教育之外的出于维护社会地位需求的教育类型是(地位教育)

278、现代社会中个体社会化的主要方式为(教育)

279、中心学课程中大量的道德内容,旨在帮助孩子们熟悉和接受国家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体现了现代学校教育的(社会化的功能)

280、提高人力资本的主要方式是(教育)

281、既是科技创新和观念创新的重要源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的是(教育)

282、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的经济学家是(舒尔茨)

283、不但是传播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场所,也是知识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的是(学校)

284、教育的社会学分析的研究传统不包括(社会论)

285、教育的功能论传统的直接来源是社会学家(涂尔干)

286、由于对变迁的无法解释,促使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视角从功能主义传统转向了(冲突论)

287、联合国与西班牙政府共同设立的“保护和促进中国青年流动人口的权利”联合项目正式启动时间为(2009年2月)288、教育通常被认为是能够促进社会平等的手段,对这种观点产生质疑的是(伊利奇)

289、以下关于制度化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伊利奇关于制度化教育的观点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

290、与“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具有类似背景的关于教育不平等现象的分析思路是(劳工阶层子弟的“亚文化”)291、有目的、有意识地变换、调整和控制自然界的活动是(劳动)

292、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之一。

293、马克思认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劳动)

294、劳动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耗费和支出,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这体现了劳动的(经济意义)

295、劳动是个人认同的重要方式,人们之所以重视劳动,通常是因为它提供了稳定的社会认同感,这体现了劳动的(文化意义)

296、1999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新任局长索马维亚在第87界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体面的劳动”)297、劳动可划分为有薪劳动和无薪劳动,其分类标准是(有否劳动报酬)

298、以出卖劳动力换来一定薪资的报酬,又称为工作的劳动类型是(有薪劳动)

299、劳动可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其所依据的分类标准是(消耗体力还是脑力)

300、以人体肌肉与骨骼运动为主,以大脑和其他生理系统运动为辅的人类劳动是(体力劳动)

301、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始于(奴隶社会)

302、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劳动类型是(具体劳动)

303、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304、“福特主义”一词起源于(葛兰西)

305、以泰勒制原则和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劳动方式是(福特主义)

306、以精益生产、柔性专业化等非大规模生产方式为核必的新的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生产劳动方式是(后福特主义)

307、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础是(社会制度)

308、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是(失业)

309、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是(失业率)

310、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和文化财富的活动是(消费)

311、消费者在消费时所表现出的特有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是(消费心理)

312、伴随消费活动表达的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是(消费文化)

313、以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消费为主的社会是(消费社会)

314、费孝通认为传统中国农村经济是一种(消遣经济)

第九章:社区与社区发展

315、最早提出社区概念并作了经典阐述的社会学是(滕尼斯)

316、社区与一般社会群体或组织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社区(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

317、任何地区都会对其社区成员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施以某种形式的制裁,这体的是社区功能中的(控制功能)

318、社区可以向社区成员提供生活和交往的场所、设施和途径,帮助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事务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事务,这是社区的(参与功能)

3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经济生活)

320、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代社区成员,或者教育新移入的居民,使他们能够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这是社区的(社会化功能)

321、人文区位学认为,分析追逐利益竞争机制的核心变量是(社区居民)

322、居住着如新移民流浪汉等城市贫民的区域是(较低住宅区)

323、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发表的(社区)被认为是社会学研究社区的标志。

324、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由于其被殖民的历史,常常在原城市中心区以外,还会出现外国商业区,与这种情况相符合的理论是(多核心理论)

325、芝加哥学派的古典区位学理论受到后来学者的批评,其原因是(忽视了对城市中更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变量的作用)326、伯吉斯称之为往返区的是(高级住宅区)

327、在社区研究过程中,霍伊特提出的理论是(扇形理论)

328、开创了以小城镇为对象的全貌研究的是(美国林德夫妇)

329、不属于吴文藻“社区方法论”中社会研究的三项功能的是(及时地记录变动中的各国社会)

330、林德夫妇的(中镇)开创了社区综合研究的先河,推动了后来的学者进行一系列类似的研究。

331、在30年代进行“江村经济”研究的是(费孝通)

332、一直以来,人类最主要的社区形式是(农村社区)

333、以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指的是(都市社区)

334、到200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为(80.3)

335、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工业化)

336、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美索布达米亚)

337、2000年前,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上海)

338、曾在中国河北各县进行乡村实验的有(晏阳初、张鸿钧)

339、在联合国成立之初引起各国重视的[告语人民]的作者是(赛珍珠、晏阳初)

340、为世界范围内的社区发展运动指明了方向的文件是(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341、在社区发展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最著名的事件是(社区睦邻运动)

342、曾列举了社区发展的十项基本原则的联合国文件是(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343、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的城市管理体制是(单位制)

第十章城镇化

344、(城镇化)是社会变迁的一种表现,是人类的物质与精神形态日益演进的过程。

345、人口和社会职能向城市或城市聚集,生产方式、文化模式和社会角色发生变更,使城乡接近、融合的过程是(城镇化)

346、衡量城镇化程度的基本指标不包括(城市人口的综合素质)

347、世界城镇化进程中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欧美模式和(墨印模式)

348、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欧美模式属于(市场主导型城镇化)

349、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墨印模式即发展经济学中所谓的典型的(无工业化的城镇化)

350、世界城镇化发轫于(18世纪中叶)

351、世界上率先实现了城镇化的国家是(英国)

352、世界城镇化可分为初步城镇化、中等城镇化、成熟期城镇化和高度城镇化,其分类依据是(城镇化发展水平)353、城镇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镇化类型是(同步城镇化)

354、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类型为(过度城镇化)

355、过度城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不平衡)

356、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类型是(滞后城镇化)

357、目前发展中国家中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是(巴西)

358、滞后城镇化的突出代表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镇代)

359、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代、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镇化类型是(逆城镇化)360、以农业产业为主导,工业基础薄弱的城镇化类型是(低度城镇化)

361、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处于最高层次,能够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挥全球性影响的国际城市是(世界城市)362、从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看,国际城市大致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不包括(地方性国性城市)

363、世界城市又被称为(全球性国际城市)

364、国际公认的三大世界城市不包括(华盛顿)

365、地理学家琼。戈特曼将人口规模在2500万人以上和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50人的城市集聚区称为(城市群)366、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367、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变化,是从城市单一发展向(城市集群)发展

368、中国三大城市群不包括(鄂豫皖城市群)

369、大中城市论认为,世界城镇化历史上的共同规律和特点是(大中城市优先发展)

370、主张城镇化道路应该考虑到巨大的地域差异性的理论是(多元模式论)

371、1980年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城镇建设方针不包括(积极发展大城市)

372、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是在(1994年3月)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373、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374、广义的社会不平等即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

375、对社会不平等持广义意见的代表是(卢梭)

376、狭义的社会不平等指个人或群体间的(等级差异)

377、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是(种姓)

378、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是(种族)

379、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是(等级)

380、分工理论最早的阐发者是(亚当。斯密)

381、“分工”概念最早出现于(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382、[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的作者是(卢梭)

383、首次系统地进行社会不平等研究的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384、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

385、帕累托认为,统治精英阶级的构成及其地位不是恒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集团中成员的升迁或沦落都可能发生。这表述的是帕累托的(精项循环理论)

386、韦伯主张从三个维度来进行社会分层,即(经济、政治和社会)

387、“历史是埋藏贵族的坟墓”。这句话出自(帕累托)

388、认为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在各个时期、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这是(功能主义社会分层理论)

389、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达伦多夫)

390、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经过了激烈的争论后,产生了一种折中的社会分层理论,其代表是(伦斯基)391、改革开放以后产生的新的社会阶层中,产业工人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工)

392、中国规模最大的一个阶层是(农业劳动者阶层)

393、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变动是(社会流动)

394、被社会学界认为是第一部用现代观点论述社会流动的著作是(社会流动)

395、(自由流动)是指那种不是由于体制的变代而是由个人特殊的原因(如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是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某些社会成员阶层地位的变化。

396、第二次纪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所谓“超工业化”导致的大批蓝领工人向白领工人的转移,这样的社会流动称之为(结构式流动)

397、下列属于结构式流动的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

398、子女相对于其父母地位的变化称(代际流动)

399、李某原是某机械厂厂长,后调到同级的公司当经理,李某完成的社会流动是(水平流动)

400、社会分层体系当中的不同层次之间的上下流动是(垂直流动)

401、一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是(代内流动)

402、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1949--1956年)

第十二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403、在特定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被称为(偏差行为)

404、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405、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是(偏差文化)

406、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的行为是(违章行为)

407、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法、风俗习惯的行为均称为(违规行为)

408、最早的生物学解释是谁在19世纪后期提出的?(意大利隆布罗索)

409、在默顿的目标--手段适应方式类型中,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这种方式是(革新)

410、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这种偏差行为被称为(反叛)

411、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以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这种偏差行为是(形式主义)

412、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的偏差行为是(退缩主义)

413、文化传递理论又称为(亚文化理论)

414、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就是对(社会成员间的社会关系)予以控制和协调。

415、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狭义的社会控制)

416、社会控制最早是由谁在其[社会控制](1901)一书中所提出并加以阐述的?(美国罗斯)

417、在家庭生活中,作用最明显的控制方式是(道德)

418、能深入地影响行为者的内心,改变他们对生活的态度的是(非制度化控制)

419、社会控制方法中,最有效的方式是(内在控制)

420、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教育是一种(微观控制)

421、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是(制度化控制)

422、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代为自已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已的社会行为,这种控制形式是(内在控制)

423、根据社会约束力由强到弱的排序,正确的是(法律--道德--习俗)

424、所有社会规范中,最权威的一种是(法律)

425、“君子戒慎乎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里强调的是(内在控制)

426、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是(习俗控制)

第十三章社会问题

427、因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社会进程中发生了障碍或社会结构与社会环境失调,造成了影响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正常生活的问题指的是(社会问题)

428、把社会问题视作公众问题,认为公众问题与个人困扰不同的社会学家是(米尔斯)

429、贫困问题,时至当今最发达的国家依然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只不过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区大小程度会发生变化罢了。这反映的是社会问题的(普遍性)

430、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单个独立地出现,而是呈群状出现,这时的社会问题的破坏性程度更大。这指的是社会问题的(集群性)

431、社会病理学理论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在于(加强社会对个人的道德教育)

432、价值冲突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

433、盛行于20世纪20-30年代,侧重于从社会结构角度解释社会问题的理论是(社会解组理论)

434、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对约束个人的行为失去效力,社会既不能提供给人们以预期的奖赏和回报,也不能对违规的行为以惩罚,称为(社会解组)

435、价值冲突理论认为,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文化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

436、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属于(结构性问题)

437、下列不属于结构性社会问题的(毒品问题)

438、不存在客观意义上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仅仅是人们对某种社会情况的界定过程的主观产物,社会学家真正面对的研究对象不是社会问题本身,而是某种情况如何被定义为社会问题的过程及其客观条件,这是(社会建构理论)

439、人们在相庆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获得基本生活资料的能力和机会的一种生存状态是(贫困问题)440、低于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缺乏扩大再生产能力的一种贫困状态指的是(相对贫困)

441、导致中国农村贫困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

442、全国开始推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在(1997年)

443、斗殴问题、酗酒问题、自杀问题、走私问题等属于(偏差性社会问题)

44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偏差性社会问题的是(腐败问题)

445、下列被称为“百毒之王的毒品”是(可卡因类)

446、国际禁毒日为每年的(6月26日)

447、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指的是(食品安全)448、一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造成的社会问题指的是(自然性社会问题)

449、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表现为势能转换成动能,其能量积累或转换少则几天、数月,多则几年,甚至百年、千年之久,通常不易为人们年直接察觉。这体现的自然灾害的特征是(潜在性)

450、自然灾害的特征是(潜在性、突发性和有限性)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

45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是(社会变迁)

452、恩格斯指出“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这体现了社会变迁的(前进性)

453、社会局部或整体,从已经达到的较高发展阶段向较低发展阶段变化的过程是(社会倒退)

454、社会变迁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455、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456、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是(社会革命)

457、社会革命的目的是(改变生产关系)

458、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59、(整体变迁)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变化,是各个社会要素变化合力的结果。

460、社会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是(局部变迁)

461、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这实质上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462、因强调技术发明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因而被称为“技术决定”的代表人物是(奥格本)

463、社会变迁的重要源泉是(传播外来文化)

464、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是(需要机制)

465、中国出现“未富先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状况的改变)

466、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工业化)

467、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人口集中度高)

468、传统社会进入现代化社会的动力是(工业化)

469、经济上的现代化的关键是(工业化)

470、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是(社会发展计划)

471、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是(社会结构及其制度的根本转变)

472、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管理科层化)

473、二战以后以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为对象形成的理论成果的统称是(经典现代化理论)

474、世界体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沃勒斯坦)

475、下列属于“信息社会论”的代表人物是(托夫勒)

476、托夫勒把信息社会的来临称为(第三次浪潮)

477、“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专业与技术人员)

478、在全球范围内展现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同时也是世界共同体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交换关系进一步加强、彼此之间的依存性、关联性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这表述的是(全球化)

479、从15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期是全球化发展的(萌芽阶段)

480、全球化的开始阶段是(18世纪中叶直到19世纪70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2、下列属于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的有(马克思、斯宾塞、孔德)

3、制定出一套从数量上研究社会规律的方法,为现代人口学奠定了基础的社会学家是(约翰。格劳恩特、威廉。配第)

4、在17-18世纪对社会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积累了一些社会研究的经验和资料的有(伊顿爵士的“贫民的状况”、约翰。霍华德的“英国和韦尔士监狱的状况”)

5、孔德所赋予“实证”一词的涵义包括(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

6、下列著作属于马克思的主要代表作的有(资本论、共产况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

7、斯宾塞的代表作品有(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8、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为(斯宾塞、韦伯)

9、斯宾塞从进化论的观点出发,以社会内部的管理类型为依据,将社会区分为(工业社会、军事社会)

10、社会事实具有的特点包括(先在性、外在性、客观性、强制性)

11、涂尔干把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有机团结)

12、涂尔干的社会学代表作有(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13、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为(目的---手段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传统性行动、情感性行动)

14、结构功能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帕森斯、默顿)

15、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帕森斯的代表著作有(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

16、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条件,这些必要功能条件包括(适应、达鹄、整合、维模)

17、罗伯特。默顿认为社会通常总是同时发挥着各种功能,这种功能包括(显功能、潜功能)

18、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

19、社会学在中国传播、生根与成长的土壤是(传统的文化、丰富的社会学思想)

20、费孝通主持的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实地调查,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其成果有(费孝通的和张之毅的“云南三村”、史国衡的“昆厂劳工”和“个旧矿工”、田汝康的“芒市边民的摆”和“内地女工”、谷苞的“化城镇的基层行政”、费孝通的“禄村农田”)

21、下列属于实地研究主要代表著作的是(江村经济、金翼)

22、五脏指的是(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社会学系、图书资料中心、出版物)

23、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起始于20世纪20、30年代,为此进行了开拓性工作的老一辈社会学家有(许仕廉、孙本文、吴文藻)

24、目前,研究中国社会的重要理论观点有(晏阳初等人的乡村建设和社区发展理论、潘光旦的“位育”理论、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25、社会学的特征主要有(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6、社会学在教育方面的功能主要是(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27、社会学的管理功能的表现有(建立规范、提供模式、反馈信息)

28、下列属于结构模式的是(科层制、董事会制、听证会制)

29、社会批评的目的是通过矛盾的分析,更好的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0、人文主义方法论的主要代表包括(韦伯、狄尔泰)

31、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

32、下列关于批判主义方法论的说法正确的有(它是以辩证的“总体分析”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的方法理论;它强调社会学理论批判的、革命的性质;它强调理论和理论家在改造、变革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它反对那种旨在维护、修补现存社会结松的单纯解释性的“科学”研究;它反对把现代工业社会的即定现实视为合法的研究方法)

33、下列属于批判主义方法论主要代表的是(马尔库塞、哈贝马斯)

34、当代社会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包括(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5、批判诠释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强调反思与批判、强调通过“非强制的沟通”达成共识、对现存社会的不完善之处加以不断改造)

36、统计调查应遵守的三条原则是(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

37、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包括(普通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

38、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实地研究、实验法、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39、问卷调查的主要类型有(自填式、代填式)

40、实地研究的指导范式有(个案研究、典型研究、观察、访谈)

41、毛泽东指出调查的典型可以分为三种,它们是(先进的、中间的、落后的)

42、观察法的特点有(自然性、直接性、广泛性)

43、社会实验方法的类型有(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标准实验、准实验、双盲实验)

44、社会实验的不足主要是(实验环境的人为性、实验过程的反应性、实验对象的有限性、实验结果的适应性)

45、文献的来源主要包括(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46、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筹划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47、定性分析资料整理的步骤包括(资料的审查、资料的分类、资料的汇总、资料的编辑)

48、定性分析中,资料的分类必须遵循的原则有(有效性原则、完备性原则、互斥性原则)

49、下列属于定量方法的是(问卷调查、实验方法)

50、现在广泛采用的统计性软件包是(社会科学统计程序包、统计分析系统)

第三章社会与文化

51、西方社会学对社会的解释多种多样,最主要的两大派别是(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名论)

52、因为单个人不可能发生角色关系,也无法谋生,因而不能构成社会。正因为如此,社会学研究特别关注社会的群体状态,包括(家庭、家族、邻里、民族)

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是特殊的自然、没有物质生产活动,就不会有人,更不会有人的社会、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54、社会的基本特征有(社会以人为主体、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55、在关系性社会结构中,社会结构的基础是(地位、角色)

56、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结构)

57、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于1917年至1919年间,编辑了[建国方略],从哪三个方面完整地阐述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伟大理想和实施方案?(心理建设、物质建设、社会建设)

58、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地采用了社会建设概念,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的四位一体含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59、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关系是(二者相互依存、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60、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

61、有效的社会管理可以(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公正;增进社会认同、推进社会和谐;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减少社会内耗)

62、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自然环境、环境、文化)

63、人口数量的多寡可以影响到(生产的规模、社会分工的发达程度、消费水平的高低、市场分布和规模、积累和消费的分配比例)

64、人口质量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人口的思想素质)

65、中国人口正在经历的深刻变化包括(人口流动迅猛、老龄化加速)

66、中国的老龄化具有特殊的复杂性,这其中伴随着下列哪些问题?(独子高龄代、高龄病残化、老年空巢化、空巢孤独化)

67、有些资源虽然总量巨大,但人类可以利用的部分却是有限的,比如(太阳能、风能)

68、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什社会拥有的自然资源总是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们基本需求的满足、人们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具体方式、社会的政治构成形态、社会的教育文化的构成形态)

69、环境的功能有哪些?(对人类具有支持作用、对人类具有供给作用、对人类具有调节作用、对人类具有文化启迪作用)

70、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人类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三废”物质污染、噪声污染、水资源污染和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和核污染)

71、1992年,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制定并通过了([里约宣言]、[21世纪行动议程])

72、曾对“文化”做出过定义的人有(梁漱溟、蔡元培、梁启超、马林诺斯基)

73、下列属于文化的是(语言、吐痰入盂、利用风力发电、婚姻制度)

74、下列关于法治与德治的说法正确的是(治理国家从来就靠法治和德治两手、在中国历史上,德治与法治曾经发生过激烈论战、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

75、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

76、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包括(人的流动、书籍、大众传媒、电子网络)

77、下列关于孔子学院的说法正确的是(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总部设在北京,2007年4月9日挂牌、境外的孔子学院都是其分支机构、孔子学院就是由“汉办”承办的、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78、日常生活中自发的文化冲突包括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外国传来的哪些事物的批评和限制?(牛仔裤、摇滚

乐、迪斯科舞)

79、下列哪些已融入中国城市人的生活?(歌舞厅、咖啡馆、超市、西服)

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80、社会化的特点有(强制性、能动性)

81、从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的基本需求来说,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生活技能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

82、社会化的类型有(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正向社会化、反向社会化)

83、基本社会化的任务是(生理性成熟、社会性成熟)

84、下列属于预期社会化的有(岗前培训、职业学校教育、岗位培训)

85、下列属于理想社会化失调的有(犯罪、没获得正常的受教育机会、有一技之长却不具备正常角色能力)

86、社会化的有关理论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库利的自我理论、米德的自我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意识发展阶段论)

87、社会化的生物因素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生物因素主要表现在(人有异于其他动物的身体结构、人有一个组织特殊的大脑、人有高级神经活动系统、人有语言活动)

88、影响个人社会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伙伴群体、社区、大众传媒)

89、伙伴群体对社会化的影响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在宽松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的社会化、在无意中社会化、伙伴群体基本上按照自已的兴趣社会化)

90、伙伴群体的一般构成条件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志趣)

91、认识大众传媒对个人社会化影响的利弊得失,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对文化规范的影响、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对社会地位的影响)

92、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为(观察学习、模仿学习、知识积累)

93、角色扮演是亲自实践的具体化,主要表现为(扮演真实角色、扮演假想角色、暂时充当某一角色)

94、社会角色的类型包括(先赋角色、开放性角色、规定性角色、功利性角色、表现性角色)

95、社会化所培养的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角色能力包括(分清自已角色类型的能力、健全角色扮演心态的能力、全面理解角色规范的能力、明确自已角色目标的能力)

9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有(所谓一切属性,包括人的智力和体力;所谓一切属性包括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审美能力等;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97、过度社会化的不良影响有(过早造成幼体的思维方式成人化、过早造成人际关系功利化、过早造成行为方式社会化)第五章社会互动

98、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包括(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99、下列选项哪些属于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暗示、合作、竞争、冲突、调适)

100、暗示的三个环节为(暗示者、被暗示者、暗示信息)

101、暗示信息来自自身内部,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元素对自已发生刺激信息,影响自已对某些事物的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

102、反暗示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有意的反暗示、无意的反暗示)

103、下列属于模仿的特点的有(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伯、相似性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

104、作为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交换的两种类型是(物质的交换、非物质的交换)

105、从社会互动的主体来看,可以把竞争分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竞争、群体和群体之间的竞争)

106、显性冲突的类型有(争论、拳斗、械斗、仇斗、战争)

107、社会互动的符号有(语言、身体语言、个人空间)

108、非语言的互动形式主要有(身体语言、个人物理空间的处理)

109、下列属于静态的身体语言的例子是(从的姿势、站立的姿势、抱拳的姿势、抱臂的姿势、歪头聆听)

110、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有(库利、托马斯、米德)

111、社会互动理论中最突出的代表理论有(符号互动论、拟剧论、常人方法学)

112、戈夫曼运用了哪些戏剧用语来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社会互动过程?(观众、表演者、角色、道具、剧本)113、社会网络的形态主要有(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稳固形态、松散形态、互利形态、互补形态)

114、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把资本划分为哪三种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

115、社会学家林南将资源分为(社会资源、个人资源)

116、同质性社会资本可以细分为(家族型社会资本、宗教型社会资本、亲族型社会资本、乡土型社会资本、情感型社会资本)

第六章家庭与婚姻

117、形成家庭的基本关系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118、下列关于家庭的说法正确的有(家庭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家庭不是从来就有的、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家庭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相联系的、以上说法都正确)

119、婚姻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法律)的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

120、古德认为家庭的一般特征可概括为(至少有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劳动分工、他们进行许多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他们共享许多事物、成年人与其子女之间存在着亲子关系,孩子之间存在着兄弟姐妹关系。)

121、功能主义者强调家庭的功能(社会化、情感支持、相互陪伴、性规则、经济合作)对整个社会的福祉及平稳运行非常重要。

12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感情在人的整体一生中始终都很重要、一个缺乏亲情关爱的孩子,其身体、智力、情感受的成长及其社会发展都会受到伤害、感情对孩子就如同学习一样重要。)

123、从情感的意义方面来讲,现代家庭的核心功能是(提供感情、陪伴关系)

124、合法生育授予孩子明确的(宗教、伦理、阶级身份、作为父母双方扩大的家庭成员。)

125、结构一功能分析强调了家庭和社会整体之间的联系,但却忽略了现实社会家庭的多样性,同时也忽视了家庭生活的一些消极方面,如(家长制、家庭暴力、两性间的不平等)

126、冲突论者批判了哪些制度?(你系继嗣制、男权制)

127、家庭的经济生活功能主要包括(生产、消费)

128、赡养功能是中国家庭的一项传统功能。赡养就是子女对父母生活上的供养和照顾,它包括(物质赡养、精神赡养)129、下列属于中国家庭功能变化趋势的有(家庭生育功能越来越萎缩、养老功能削弱、家庭教育功能提高、家庭消费功能大大增强、城市家庭生产功能呈现复归。)

130、下列关于联合家庭的说法正确的有(几代的男(女)系血亲及其配偶都在一个家庭里生活、家庭的权力主要集中在第一代或第二代长房的一对配偶手中)

131、现代人们的家庭观念和生育观念发生了深刻变代,哪几类家庭从最初的少数“异类”发展到现在的大量涌现?(单身族、丁克家庭、空巢家庭)

132、下列关于家庭功能变化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有(现在社会中家庭不再是生产的主要单位、在城市家庭中,“男女都一样”已经成为生育文化的主流观点、家庭的生产功能外移,家庭的主要经济功能表现为组织消费、家庭教育尤其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必不可少,且必须不断加强、机构养老等新模式正在逐渐弱化和取代家庭的赡养功能。)

第七章群体与组织

133、下列关于群体的描述正确的是(同社会和个人相区别、介于社会和个人之间、成员至少有两个人、是联结社会和个人的中介、人们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

134、群体的特征大致有(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135、下列关于首属群体的描述,正确的有(又称初级群体、最古老的群体形式、库利首先提出此概念、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

136、属于初级群体类型的单位有(家庭、邻里、游戏伙伴)

137、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可将群体分为(内群体、外群体)

138、以群体成员的归属为标准可将群体分为(成员群体、参照群体)

139、在构成心理群体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有(个性特征、情境、共同兴趣)

140、组织是指追求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表明这种组织不包括(身缘群体、地缘群体、非正式群体)

141、组成伙伴群体的因素主要有(性格、志向、兴趣、感情、个性)

142、从沟通的性质上看,可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143、组织控制的过程包括(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144、组织决策的过程包括(情报阶段、设计阶段、抉择阶段、审查阶段)

145、从沟通信息的方向上看,组织沟通包括(横向沟通、纵向沟通)

146、关于决策、沟通和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任何组织行动都包含这三种基本过程、三者在组织运行过程中相互联系)147、韦伯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统治归纳为(超凡魅力型、传统型、法理型)

148、传统型合法统治最典型的形式是(家长制、封建制、世袭制)

149、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人际关系)

150、下列属于组织行为理论的是(X理论、Y理论、组织平衡论)

151、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变理论代表人物的是(约翰。摩尔斯、杰伊。洛斯奇)

152、资源动员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麦卡锡、扎尔德)

153、社会运动所需要的资源至少包括(时间资源、参与者规模、金钱与物质资源、外界支持、理念资源)

第八章教育、劳动与消费

154、广义的教育具体包括(各种知识、各种技能、社会生活经验)

155、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中的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受教育成为所有公司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国家一般都通过法律规定每个公司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过去几十年中,未受任何学校教育的文盲人口的百分比有所下降、现化社会的成员在平均受教育年限上大大超过了传统社会中的个体。)

156、日渐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媒介与承担者的现代信息传播设施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

157、从个体对教育的需求而言,可以把教育分为(生存教育、地位教育)

158、现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涂尔干认为,教育的功能包括(使儿童将其所处社会环境中的规则内化、使社会环境中的规则成为儿童自身行动的参照、教给儿童履行专门行业所需的技能。)

159、现代学校教育的潜功能包括(建立未来人际关系、减小就业压力、社会控制的功能)

160、教育的功能论传统的代表人物包括(涂尔干、帕森斯)

161、联合国与西班牙政府共同设立的千年发展目标基金项目旨在(改进政策框架和政策执行、促进青年流动人口和农村青年获得实现体面劳动的机会、保护青年流动人口的权利。)

162、作为教育社会学的核心议题之一,学校教育与社会不平等的关系研究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这一研究主要包括(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教育与文化资本、劳工阶层子弟的“亚文化”)

163、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主要包括(脑力活动、体力活动)

164、马克思在哪些著作中对劳动有过深刻的论述?(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

165、劳动主要具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文化意义)

166、无薪劳动包括(志愿劳动、家务劳动)

167、后福特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灵活的专项化生产取代了大规模标准化消费商品的生产、减少所有不能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间接劳动形式、企业内部协调信息发生了从中央集中处理到分散处理的转换、劳资关系从福特主义下的对抗性的竞争关系,变成某种程度上的相互合作与信任关系。)

168、当代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批判理论主要包括(布雷弗曼的压迫机制理论、布络维的生产政体理论。

169、以下关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影响生产)

170、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认为消费行为(不单纯是一个个体的、纯理性的经济行为,是一种嵌入各种文化和社会关系的社会行为。)

171、个体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文化程度、社会价值、文化心理、民族特点)

172、以下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示、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在社会保障中被用来确定一个地区的社会最低生活保障额度。)

173、以下关于消费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有(商品的生产是在生产条件约束下的经济行为、人的欲望实现是要依赖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是一种消费心理过程、消费是社会关系在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生产和生活中的体现、消费是一种文化)174、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包括(消费者兴趣、消费习惯、价值观、性格、气质)

175、消费文化可分为(物质消费文化、规范消费文化、表现消费文化)

176、费孝通所说的消遣经济的核心为(少劳作、少消费、有休闲)

177、消费社会形成的原因包括(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制定相关刺激消费的政策、消费文化的影响)

178、消费社会的特征包括(消费成为社会的核心、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张、消费主义盛行)

第九章:社区与社区发展

179、社区的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公共福利、社会支持系统)

180、伯吉斯将城市划分为几个同心圆区域,这些区域包括(中旬商业区、过渡区、工人居住区、高级住宅区)

181、下列属于区位学理论的是(伯吉斯提出的城市格局的“同心圆理论”、霍伊特提出的“扇形理论”、哈里斯和厄尔曼提出的“多核心理论”、芝加哥学派的古典区位学理论)

182、下面属于扇形理论观点的是(用途一致的土地会毗邻在一起、用途不一致的土地会相互排斥、居住区按收入和社会地位等标准分开)

183、扇形理论中,城市空间的表现有(中心商业位居城市中心、轻工业区沿交通线从市中心向外呈楔形延伸、居住区呈现为由代租金向中等租金住宅的过渡、高房租沿一条或几条城市交通干道从中心区向郊区成楔形延伸)

184、“人文区位结丛模式”中,强调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要素包括(人口、环境、组织、技术)

185、社区全貌研究的观点认为(社区的各种生活与社区中的制度、其他组织机构密切相连、要深入研究社区必须全面地观察社区,综合性地分析社区)

186、抗战期间,中国的社会学者在中国大西南继续社区研究,比较著名的研究成果有(费孝通的{禄村农田]、张之毅的[易村手工业]、张之毅的[玉村农业与商业]、田汝康的[芒市边民的摆])

187、农村社区的特点有(人口密度低、经济活动相对简单、社会结构相对简单、社会关系相对简单、社会变迁比较缓慢)188、人们判断一个地方是否为城市社区的标准有(人口规模、社区中非农业人口的比例、社会的异质性程度)

189、从历史上看,古代城市的特征是(手工业和商业相结合、皇权和神权相结合)

190、现代城市社区的生活方式的特点有(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门化的工作、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191、社区的发展是(过程、方法、策略)

192、曾先后在联合国任职,将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理念和经验带入了联合国社区发展运动的工作之中的有(张鸿钧、瞿世英)

193、社区发展的目标具有双重性,即(任务目标、过程目标)

194、我国社区发展的原则有(民主原则、民众需要原则、自力原则、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特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并重原则)

195、目前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基本任务有(促进城市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减轻市场发济发展对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十章城镇化

196、在城镇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有(城市的发展、新城市的涌现、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诸多因素在农村的传揪、新式城市居民的增多)

197、衡量城镇化程度的指标中,体现质的、深层的变化的指标有(内涵的成长、个体的市民角色的确立、个体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城乡的协调发展与融合)

198、从城市的规模结构看,在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国家有(英国、美国、日本)

199、从城市的规模结构看,在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国家有(德国、荷兰、奥地利)

200、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欧美模式起始和演进的主要原因是产业革命引导的(工业发展、社会分工、市场细化)201、世界城镇化根据经济体制可划分为(计划型城镇化、市场型城镇化)

202、以下属于同步城镇化的有(英国的圈地运动方式、美国自由迁移方式、德国容克买办方式)

203、以下地区多数国家的城镇化类型为(东非、西非、中非、东亚、东南亚)

204、以下关于逆城镇化的说法正确的有(不是城镇化的反向运动、是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镇化)205、世界城市包括的基本要素有(跨国企业总部基地、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的产业中心、全球性信息中枢、交通运输枢纽)

206、以下属于世界城市的有(纽约、伦敦、东京)

207、后工业时代,世界城市承担的职能包括(全球经济指挥中心、金融和专业化服务中心、主导工业生产和工业创新中心、产品和创新技术市场)

208、城市群又称(都市带、都市丛、大都市连绵区)

209、中国城镇化平稳起步阶段,城市数量和布局取得的发展包括(城市数量有所增加、中西部兴起了一批工业占优势的城市、发展了一批大中城市、老城市得到了初步改造,焕发了生机、有约2000万农民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进入城市)

210、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日益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构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决定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决定经济繁荣和民生进步的关键因素、决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11、中国城市群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在本质上打破了行政区域的束缚、从组织结构上确保各项资源更加畅通无阻地向全国流动、扩散、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繁荣与发展)

212、在[中华人民共各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纲要]中指出,紧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213、构成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研究传统的是(阶级分析、分层研究)

214、卢梭认为,人类存在两种不平等,主要包括(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

215、一般而言,男女差别最突出地表现在(女性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优于男性、女性在视觉、平衡觉能力方面不如男性、

女性在触觉方面一般比男性敏感、男性在竞争性、好胜性方面明显优于女性、男性在记忆和观察方面较女性逊色)

216、按照种族分类,可将地球上的人分为(蒙古人种、尼格罗人种、欧罗巴人种)

217、等级的普遍特征在于(严格限定了等级成员的权利、明确规定了等级成员的义务、建立了明确的社会秩序制度)218、种族亦称人种,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这些遗传特征包括(肤色、发色、面容、体格、血型)

219、下列属于古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220、社会分层的基本内容为(社会分层结构、社会流动)

221、当代社会分层理论包括(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

222、当代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戴维斯、莫尔、布劳、邓肯、达伦多夫)

223、1977年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级)

224、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动?(农民阶级规模缩小、传统的产业工人阶级“消解”、新的工人阶级农民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地位普遍提高、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

2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它们是散布在城乡的(个体工商户价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226、根据农业劳动者家庭经营的多元化程度和规模大小,可将农业劳动者阶层分为(专业农户、兼业农户、普通农户)227、任何社会中的社会流动,常常都同时包含的形式为(竞争式流动、赞助式流动)

228、社会流动的类型有(结构式流动与自由流动、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竞争式流动与赞助式流动)

229、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社会流动的典型特征包括(多维二元身份等级体系继续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地位获得、“文化大革命”对全社会的全方位影响)

230、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次大规模社会流动的典型特征包括(社会分化与流动模式发生初步转换、原来的政治二元身份体系被放弃、以个人的能力和努力为基础的自致性因素,逐步成为决定人们的地位获得的主要因素)

231、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五次大规模社会流动的典型特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得以建立、社会分化愈益深刻、社会各阶层的职业地位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升降变化、新的社会阶层成长壮大、形成了一种由十大社会阶层组成的新阶层结构。)

232、改革开放后,中国形成了经济诱致型的社会流动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职业地位成为一种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能力主义在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上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和政策对社会流动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第十二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233、按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准,偏差行为可以分为(违法行为、违章行为、违规行为)

234、设计损害他们的偏差行为有(抢劫、杀人)

235、偏差行为的正功能有(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有助于社会预警、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

236、解释偏差行为的主要社会一论有(失范理论、文代传递理论、标签理论)

237、默顿认为人们缓解失范性紧张状态的方式有(遵从、革新、形式主义、退缩主义、反叛)

238、根据文化传递理论,社会文化的类型可分为(主流文化、亚文化)

239、社会控制根本上是对社会成员哪些方面的控制?(思想、观念、意识)

240、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是(普遍性、规范性、多重性)

241、宏观社会控制包括哪些方面的控制?(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

242、下列属于制度化控制的有(法律控制、宗教控制、规章制度控制)

243、非制度化控制包括(习俗控制、道德控制、社会舆论控制)

244、下列属于外在控制的有(法律控制、习俗控制、道德控制、规章制度控制)

245、社会控制的方式主要有(法律控制、道德控制、习俗控制、宗教控制)

246、“众口铄金”说明(“众口铄金”属于一种社会控制的“过控”现象、“众口铄金”说明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是一对矛盾)

第十三章社会问题

247、社会问题形成的条件有(某些社会现象产生了失调情况、社会失调影响了许多人正常的社会生活、社会失调引起了相当多社会成员的关注、社会失调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综合治理)

248、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有(普遍性、特殊性、复杂性、群体性)

249、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富勒和理查。麦尔兹的社会问题发展的三个阶段是(警觉、政策制定、改革)

250、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表现为(产生原因的复杂多样、表现形式的复杂多样、解决条件的复杂多样、社会结果的复杂多样)

251、下列是社会解组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的(库利、奥格本、托马斯、兹纳尼茨基)

252、社会解组的形式有(无序状态、文化冲突、价值崩溃)

253、下列属于社会建构理论的是(认为社会问题是人们主观建构出来的、强调主观性、研究社会问题的界定是如何提出并明确化的、人们如何维护这种界定、被界定为有问题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权力)

254、以下属于结构性社会问题的是(腐败问题、城乡差距问题、贫困问题)

255、行为偏差理论主要有(失范理论、亚文化理论、标签理论)

256、下列属于中国腐败新的特征的是(由个人捞钱的“小腐败”上升为集体福利、挥霍公款的“大腐败”、由内资企业的“内资腐败”发展为外资企业参与商业贿赂的“外资腐败”、由一人出事的“单案”扩大为一揪一串的“窝案”、由钱权交易演变为权权交易、由收钱收物的“硬腐败”发展为接受各种服务、旅游出国等“好处”的“软腐败”)

257、贫困现在存在的“四个并存”指的是(区域贫困与阶层贫困并存、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并存、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

258、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主要实行“两高一低,三位一体”的计划管理体制,其中“两高一低”指的是(高就业、高福利、低工资)

259、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包括(低收入群体和下岗失业人员、老弱病残和“三无”人员、在校生和其他未成年人、进城务工的贫困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的贫困农民)

260、下列属于毒品的是(鸦片、冰毒、大麻、海洛因)

261、在当代社会问题中,偏差性社会问题包括(斗殴问题、吸毒问题、自杀问题、贪污问题、走私问题)

262、下列属于缓变的自然灾害的是(地面沉降、海平面上升、水土流失、沙丘移动、河道迁移)

263、下列属于突变式的自然灾害的是(干旱、洪水、沙尘暴、风暴潮、火山爆发)

264、自然灾害通常称为“自然变异”或“自然事件”,其形式包括(突变、缓变)

265、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思想有(全球性思想、全局性思想、长期性思想)

266、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措施,主要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发展科学技术、建立社会预警系统、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267、社会预警系统包括(调查研究机构、监测系统、社会干预中心、社会支持网、社会保障体系和警示教育体系)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

268、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

269、社会进步和发展一般包括(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精神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270、以下属于局部变迁的有(经济体制的变化、政治体制的变化、文化体制的变化)

271、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观念的改变、自然灾害、环境破坏)272、人口状况主要指(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分布、人口构成、人口流动)

273、新文化包括(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社会规范)

274、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实质上就是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这种干预与定向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整个社会系统的内部关系进行调整、对社会发展方向进行修正、对社会实践与社会问题进行控制)

275、实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必须充分了解人们的现实需要,并对它们进行协调与控制的原因有(社会存在各种需要、社会需要的普遍性不同、社会需要的合理性不同、区分需要的满足程度、社会需要的强度不同)

276、协调与控制社会存在的各种需要的具体途径有(削弱某些需要、发展合理需要、制止不合理的需要、控制剌激因素的类型与程度、协调个人需要、集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三者关系)

277、社会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和城市化、民主化、管理科层化、社会结构分化、人的现代化和生活方式的世俗化)278、人的现代代主要就是要获得(开放性人格、较高的教育程度、高尚的道德情操、理智而自觉的守法意识)

279、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帕森斯、列维、勒纳、英格尔斯、布莱克)

280、依附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霍布森、普雷维什、弗兰克、阿明、费尔南多。卡多索)

281、下列关于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具有单线进化论的假设、把西方发达国家视为现代化的目标、具有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

282、以下关于“后工业社会论”的说法,正确的有(是对未来社会进行的一项预测、有一定的准确性、具有很强烈的西方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只能是预测西方社会的发展理论、不能推及全球)

283、系统论述信息化社会的代表著作有(让---雅克。塞尔旺---施赖贝尔的[世界面临挑战]、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柰斯比特的[大趋势])

284、“信息社会论”认为,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是一个重大转折。信息社会同工业社会相比,有许多崭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信息成为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先进的通讯与信息系统成为社会改革的手段、价值的增长主要依靠知识)

285、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的特征有(经济方面从产品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地位、理论

知识处于社会中心地位、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286、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包括(萌芽阶段、开始阶段、起飞阶段、增强阶段)

287、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性问题有(人口爆炸、资源和能源枯竭、生态恶化、艾滋病泛滥、战乱)

三、名词解释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个人。

2、失范:是指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

3、社会行动:就是行动者采取行动的目的在于影响另一个人或更多的人的互动与共同行动。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4、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学科。它由两面三刀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源于拉丁语soietas(意为“社会”或SOCIUS(意为“学院,学问”),合起来说,意思是关于社会的学说。

5、普遍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指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是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之一。

6、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总体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7、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第三章社会与文化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社会建设:就是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和机会的社会体制和运行机制。

自然资源:是指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文化采借:又译为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集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人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与适应的过程。

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过度社会化:是指社会化程度过高或速度过快,超过了个人社会化标准的畸形社会现象,它过早造成幼体的思维方式成人化、行为方式社会化、人际交往功利化。

社会化不足:是指社会化程度过低或过慢,低于其所处年龄阶段所要求水平的社会现象,它造成个体缺乏基本的自律能力,不能建立起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与行为规范,不利于个体健康成长与正常社会化。

第五章社会互动

暗示: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肢体语言以及某些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所示意的意义、观点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

调适:即调整自已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是对冲突情境加以适应的状态或过程。

社会资本:指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社会资本是相对于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概念,它以个人、群体、社会甚至国家等社会主体间紧密联系的状态及其特征,表现形式有社会网络、规范、信任、权威、行动的共识以及社会道德等方面。社会资本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是无形的,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进而提高社会的效率和社会整合度。第六章家庭与婚姻

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

婚姻:是家庭建立的基础,家庭一般是从婚姻开始的。婚姻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

第七章群体与组织

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无正式组织结构、无正式章程的群体,如朋友群、游伴群等。

大群体:一般指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人员之间较少直接互动的群体。

小群体:是指那些规模较小、成员之间能够直接互动的群体。

科层制:是指建立在法理型权威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社会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社会学概论1 填空题 1、西方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30-40 —年代。 2、孔德把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3、人类社会以_______ 为主体。 4、文化的特征表现为地域性、—共同性_、历史性和继承性。 5、社会学的研究特点表现为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证性。 6、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财富、权力与声望。 7、社会学的主要功能有—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实践功能和教育功能。 &人类 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自然环境_、人口和文化。 9、社会学重在探索导致越轨行为的________因素。 10、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11、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群体形式。 12、社会组织生存的先决条件是由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组成。 13、以农业为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称为—农村—社区。 14、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与应受惩罚性。 二、名词解释 1、再社会化个体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确立新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 2、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做为整体,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3、社会变迁指一个社会的结构性或形态性变化。 4、组织目标 三、辨析题 1、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们没有区别。第12 页 ①它们是有区别的。 ②从研究对像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社会学着眼于特定时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过程,研究的是具体规律和特殊规律。 ③从研究方法来说,历史唯物主义采用概括,演绎,推理方法,社会学采用经验研究和分析综合方法。 ④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社会学是帮助人们直接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帮助。 2、越轨就是犯罪。 越规并不都是犯罪。它们都是对公认社会规范的违反和背离,但程度与性质有所不同。越规既包括对社会规范和轻度违反,又包括对社会规范的严重违反;犯罪则是严重违反。越规违反的是较低层次的,犯罪违反的是较高层次的。越规通常不受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犯罪理应受到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越规往往是犯罪的基础和准备。 四、论述题 1、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从社会学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存需要,自身组织和维 护和他人生命的生产都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 生产需要个人生存的衣食住行等资料就需要生产,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是共同性的群体活动。安全需要一个人不能抵御自然环境的危害,人身安全,心理安全,都需要群体。精神上的需要离开群体个人就没有表达交流的对像,精神生活无从发生,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2、联系实际论述同龄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同龄群体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提高独立意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同龄群体背景相同,教育相同,易沟通,有益于成员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同龄群体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标准,成员以此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同龄群体极少强制性,可以自由沟通交流,从中得到安慰和支持。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B) A.《原强》B.《群学肄言》C.《社会学原理》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B) 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C) A.符号B.规范C.礼俗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D ) A.偶发群体B.社会类属C.次属群体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A) A.博物馆B.图书馆C.俱乐部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A) A.水平流动B.向下流动C.向上流动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A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D) A.偶婚制家庭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D ) A.巴纳德B.涂尔干C.科塞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A ) A.文化元素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C) A.实证主义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C ) A.社会动力学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A ) A.主动性B.自觉性C.互动性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B ) A.工作单位B.家庭C.社区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C) A.利益B.需求C.生产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B) A.社区B.群体C.家庭D.法律 18、组织的核心是(B ) A.组织的目标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D.组织的功能 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A ) A.经济生活B.社会化C.社会控制D.社会参与 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B ) A.生产关系B.社会关系C.组织D.人的本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社会学概论》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10分) 1.帕森斯是( )的代表人物。 A.社会互动理论 B.社会冲突理论 C.社会交换理论 D.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2.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 )。 A.继续社会化 B.逆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3.( )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 A.情境定义 B.符号互动理论 C:镜中我 D.印象管理理论 4.( )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处于这种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者可以从中得到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各种形式的便利。 A.关系资本 B.社会资本 C.经济资本 D.人力资本 5.社会学家( )提出了中层理论。1 A.帕森斯 B.默顿 C.韦伯 D.福柯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 A.城乡融合 B.城市贫民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二元结构 7.人们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流动,这种流动是( )。 A.代内流动 B.水平流动 C.垂直流动 D.代际流动 8.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这种社会控制方式属于( )。 A.伦理道德控制 B.强制性社会控制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社会结构每时每刻都在被个体重新构造。 2.早期理论家----奥古斯特-孔德 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3.早期理论家----埃米尔-涂尔干 (1)社会事实:社会学第一原则: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用社会方法来研究社会的对象。 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社会事实对个体施加强制性力量。社会事实难以研究,不能被直接观察。 (2)社会团结和道德团结: 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合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4.早期理论家----马克思-韦伯 不相信结构外在于或独立于个体而存在,认为社会中的结构式由行动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塑造的。 理念型: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理念型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理念型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科层制的兴起。 现代理论思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有机体类比:把社会的运行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运转,社会组成部分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系统工作。 道德共识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5.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潜功能:指参与者未曾意识到的那些活动后果。 功能与反功能:反功能是指对事物既存秩序构成挑战的特征。 6.现代理论思路冲突视角 冲突视角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重要性,但拒绝功能主义对于共识的强调,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把社会看作是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 7.现代理论思路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自对语言和意义的关注。符号,用来代表另一种东西的某种东西。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和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C.《实证哲学教程》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 B )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 会学》一书( 1902 年)。 B 章太炎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C 孔德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 C 斯宾塞 5、严复将斯宾塞的( C)译作〈〈群学肄言〉〉。C 社会学研究 6、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 D ),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 D 美 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B。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 年( 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 B陈达 9、 1913 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C 上海浸洗学院 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 A 享乐主义 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D 继续 社会化 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D )D 气候的角度 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 B 再社会化 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C.角色中断 16 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 C )最早提出来到。C、滕尼斯 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B )B、两人以上 18、(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B、血缘家庭 19( 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C、内群体 20、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A、婚姻关系 21 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 B)。 B 、社会分工。。 22 提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的学者是:( B)。 B、韦伯。 23 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A ) A、索罗金。 24 社会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C)。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5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指:( D) D、事实不平等。 26 在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分层是:( B) B 阶级分层。 27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层的特点是:(A ) A 、等级制。 28。社会流动的实质是:( A ) A 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29 最先使用“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 B) B 滕尼斯 30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 D) D 城乡协调发展 31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B ) B 逆城市化 32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道路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C) C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 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33 风俗、习惯、道德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称为__B__,而不能称为社会制度。B、社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国开《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题库汇总

答案+我名字 社会保障具有多重功能,其中包括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秩序等功能。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艾兹奥尼将社会组织分成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和规性组织等三类。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3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业缘群体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社会群体形式之一。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4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初级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主要的互动方式是面对面的、直接的互动,这种交往是暂时性的。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5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不是一种社会规。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6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关于社会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多样性 B. 综合性 C. 复杂性 D. 变动性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7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根据越轨行为的特征,越轨行为分为正向越轨和负向越轨行为。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8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解释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的理论是() A. 失理论 B. 手段-目标论 C. 亚文化群体论 D. 标签论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9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是()。 A. 社会分化 B. 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 C. 垂直分化 D. 水平分化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10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一个人因为在公司基层岗位表现突出,被晋升为领导岗位,因此需要到总公司接受岗前培训。这种现象我们称为()。 A. 特殊社会化 B. 重新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11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家长制会极促进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2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主不应把人看作被动的,而应该努力启发人的积极性。 选择一项: 对 错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其他家庭 22、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 A 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23、管理学家( C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 理论”和“Y理论”。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社会学概论机考试题

?[单项选择](1/32)、社会学这门学科在19世纪的()发轫了。(2分) ? A 、亚洲 ? B 、美洲 ? C 、南美洲 ? D 、欧洲 ?我的答案:D ?[单项选择](2/32)、()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2分) ? A 、米德 ? B 、埃里克森 ? C 、库利 ? D 、弗洛伊德 ?我的答案:D ?[单项选择](3/32)、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这一假设属于( )(2分) ? A 、符号互动学 ? B 、常人方法学 ? C 、结构功能论 ? D 、社会交换论 ?我的答案:B ?[单项选择](4/32)、核心家庭中包含两种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 )(2分) ? A 、长辈关系 ? B 、亲戚关系 ? C 、亲子关系 ? D 、亲人关系 ?我的答案:C ?[单项选择](5/32)、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2分) ? A 、超城市化 ? B 、过度城市化 ? C 、逆城市化 ? D 、城市化 ?我的答案:D ?[单项选择](6/32)、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2分) ? A 、帕森斯 ? B 、丁伯根 ? C 、斯宾塞 ? D 、库利 ?我的答案:A ?[单项选择](7/32)、社区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为规定的。这种划分方法是()。(2分) ? A 、按社区地域广狭分类 ? B 、按社区中人群大小分类 ? C 、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

? D 、按人们的主要活动分类 ?我的答案:C ?[单项选择](8/32)、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2分) ? A 、社会制度 ? B 、社会行动 ? C 、社会结构 ? D 、社会秩序 ?我的答案:A ?[单项选择](9/32)、我国职业分层的基本特点是:职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2分) ? A 、专业化的程度 ? B 、职务 ? C 、报酬的高低 ? D 、社会声望的高低 ?我的答案:A ?[单项选择](10/32)、对全球化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2分) ? A 、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 B 、全球化是一个单维度的过程 ? C 、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 D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我的答案:B ?[判断](11/32)、在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孔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一术语。(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A ?[判断](12/32)、齐美尔认为各种社会现象、结构和过程最终都是人们之间具体互动的反映。(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判断](13/32)、家庭这种群体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满足人类个体和社会需求的一定功能,同时家庭的这种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会发生变化。(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A ?[判断](14/32)、韦伯的科层制是纯粹理想型的。(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A ?[判断](15/32)、城市社区亦即现代社区(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B

电大社会学概论(专)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电大社会学概论(专)形成性考核答案 图示说明--恭喜,答对了!--抱歉,答错了!--您选择了此项 [第1题](单选题)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A.语言 B.思维 C.劳动 D.直立行走 [第2题](单选题)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A.赶时髦 B.抢购 C.春游 D.球迷闹事 [第3题](单选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第4题](单选题)“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 [第5题](单选题)“社会”一词源于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第6题](单选题)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第7题](单选题)“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 D.《社会学原理》 [第8题](单选题)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第9题](单选题)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A.一人以上 B.两人以上 C.三人以上 D.四人以上 [第10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集体行为的基本特征的是 A.非组织性 B.突发性 C.反常性 D.冲突性 [第11题](多选题)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A.双方需求的互补性 B.态度的类似性 C.双方距离的远近 D.交往的频率 [第12题](多选题)以下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A.家庭 B.学校 C.邻里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解答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解答 1、简述社会学的性质与特征。 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其特征有整体性、综合性、广泛性、就用性、多样性、开放性、阶级性、敏感性、国度性、宏观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2、简述社会学研究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 首先,社会学这门学科还比较年轻,资料的积聚和理论的概括都未达到成熟阶段。各国大都在从事“本土社会学”的研究。因此,社会学家在解决社会学研究什么的问题时,不得不受其影响,产生各种“独特”的意见。再次,社会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各派社会学家往往只能涉猎其中某些领域,如此各种意见表达各异,甚至有很大的分歧。最后,由于学科的深化,学者们的认识发生变化,会不断地对前人的研究加以修正,也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表述。 3、简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社会学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但二者又不是对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学起着指导作用,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而社会学的积极发展及其科学研究成果,将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一个源泉。 4、联系实际,试述社会学的教育功能。 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所提供的科学的社会知识,实际上是现代国家的公共常识,社会学的教育功能主要有: (1)了解自己。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在该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2)职业准备。社会学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或职业选择的社会知识和性能。 (3)日常决策。社会学观点和知识能够帮助人们对所面临的日常生活问题和机遇,作出比较合理的决定,使个人在事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4)正确对待变革中的世界。社会学从社会整体角度观察问题的方法,有助于人们树立整体观念,把变革中的世界的脉搏,保持清醒的头脑。 5、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各自的社会学思想是什么? (1)孔德,其思想主要包括研究方法,认为必需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三阶段法则;科学层次;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2)斯宾塞:其主要理论有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3)涂尔干: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并认为个人应服从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求。并注重功能分析。 (4)韦伯:他主张解释性社会学,合理性是其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并提出了理想类型和科层制。 (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6、韦伯的“理想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1)它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与经验事实不同。 (2)它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的概括和抽象,因此它具有使自己离开现实而又以此起到认识现实的作用。 7、论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有分析地借鉴西方社会学合理的范畴、概念、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开展社会研究,为中国革命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答案

2016年10月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1.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 C ) 三、A.历史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阶级斗争理论 D.政治经济学? 四、 五、2.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 A ) 六、A.法兰克福学派 B.芝加哥学派 C.哥伦比亚学派 D.功能学派? 七、? 八、3.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C )? 九、A.预测性功能 B.规范性功能 C.解释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 十、 十一、4.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B )? 十二、A.文案法 B.普遍调查 C.实地实验 D.问卷调查? 十三、 十四、5.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 D ) 十五、A.访谈法 B.典型调查 C.观察法 D.个案研究? 十六、

十七、6.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的是( A ) 十八、A.定量分析 B.定性分析 C.实地研究 D.非介入性研究? 十九、? 二十、7.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A )?二十一、A.实体性社会结构 B.关系性社会结构 C.规范性社会结构 D.整体性社会结构? 二十二、 二十三、8.人口数量通常是指( B )? 二十四、A.人口素质 B.人口规模 C.人口结构 D.人口分布? 二十五、 二十六、9.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被称为( C )? 二十七、A.文化冲突 B.文化边际 C.文化震惊 D.文化排斥? 二十八、 二十九、10.“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 D )? 三十、A.吴文藻 B.孙本文 C.李达 D.费孝通? 三十一、 三十二、11.再社会化也可称为( C )? 三十三、A.反向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三十四、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东师2018年春季《社会学概论(高起专)》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社会学概论(高起专)》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社会运行条件:社会运行条件是指社会有机体运动、变化、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要素的总和。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业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基本内容社会运行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是社会变迁和发展,表现出经常、变异和中断等三种关系;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为交叉渗透、制约、促进和转化等关系。 2.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3.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人走向群体、进入社会、适应社会,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理解认同社会规范和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4.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连结方,当这种连结遭到破坏而扭曲变形,或这种连结方式与社会发展不适应时,就产生结构性失调。在教育水平、文化类别、宗教、职业、社会地位阶层、组织内雇佣等方面的结构 二、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文化冲突是指文化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或多种文化激烈矛盾的状态。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往往会在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甚至对立。 答:正确. 俗称文化差异。两个或多个文化背影不同,对待同一件事持不同的态度。 2.社会安全阀是社会冲突理论中用以表示社会冲突积极作用的概念,是由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 答:错。改正:是由美国冲突论的代表科塞提出的。 3.社会群体是通过稳定而持久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如家庭、学校、工会、机关、邻里等。 答:正确. 4.根据社会约束力由弱到强排列,可以得到如下排列: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4.社会保险是( B )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5.(C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 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B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 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 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区化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C )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

社会学概论期末

【一、冰山理论】一个人的自我像一座冰山,只能看到很少一部分,冰山共分7个层次:行为(可见)、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 【二、“本我、自我、超我”理论】(1)本我:人生而具有无意识的欲望和冲动—婴幼儿(2)自我:自身理性部分,他教给人们学会抑制对快乐的追求和欲望的急切满足(3)超我:看做人的良心的等同物,是社会道德在人的内心的体现,通过自豪感与羞耻心发生作用,来影响自我的决定。*社会化就是个人的欲望与社会的要求不断冲突和调适的过程;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相互冲突的,两者间总是处于长期的紧张状态中。 【三、家庭的功能】(1)社会化功能:社会化始于家庭,家庭是承担社会化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对个人的人格成长(2)生育功能:家庭是目前社会所认可的生育子女、繁衍后代的合法的社会基本制度(3)感情功能:主要表现在宣泄、调节、娱乐等方面,在家庭中可以向家人倾诉一些在正式组织中不可交流的信息和情感(4)性爱功能:起着控制性行为的作用,即社会将人们的性生活限制在家庭范围内,有利于性需要的普遍满足,以及避免由于满足性需要而引起的社会混乱(5)经济功能:包括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赖、大大减少监督和管理费用、家庭是一个有效率的经济单位。【四:中国离婚率不断上升的原因】(1)经济依赖的减低:女性有独心性和自信心(2)离婚的社会成本降低:社会上道德、政治、文化与法律对婚姻影响力降低(3)希望过高(4)社会流动速度加快。

【五、“镜中之我”理论】:指我们对于别人如何看待和评价我们的理解和解释,包含表现、辨认、主观解释3中过程(1)想象自己是如何出现在别人面前—表现(2)辨认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出现—辨认(3)为自我形象解释这些判断—主观解释。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从认知发展角度来研究人的个性形成,并不完全把儿童看做按照他人要求而逐步成型的适应者,而更多地把这一过程看做她们自己如何根据对世界的认识、能动地安排和调整自己与世界的关系。(1)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智力只通过对外界感知与实际接触表现出来(2)前运算阶段{2-7岁}:还不能进行简单的脑力运算(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思维活动仍和具体的外部世界不能分开(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发展出运用规则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 【六、社区与行政关系】(1)行政区是人们为了社会管理的方便或由于某些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而人为划定的,因而其边界或范围很清楚;社区则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2)社区由于其主要的社会活动或者生活方式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型,因而只能是单一的形态,行政则可以是多形态的(3)从社区研究的历史上看,对一个社区的分析一般都限定在范围并不是很大的社会区域内【七、什么是城市化?中国应当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化又称都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都市型转化的过程”。|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把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1)改革户籍和人口管理制度,实现人

华中师大《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库及答案 (加粗红色字体为2013下新增题目)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 2、社会结构 3、文化 4、个人社会化 5、代沟 6、社会角色 7、社会规范 8、社会群体 9、社会不平等10、社区发展11、社会行为12、集合行为 13、拟剧论14、社会调查方法15、社会变迁16、社会制度17、越轨18、本原的社会制度19、城市化20、“二元”社会结构 21、文化堕距22、霍桑实验23、再社会化24、镜中我理论 25、社会组织26、参照群体 二、概念辨析 1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2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4阶级与阶层 5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 6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 7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 8竞争与合作 9冲突与顺应

10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11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12外在社会控制与内在社会控制 13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 14主文化与亚文化 15基本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16先赋社会角色与自致社会角色 17、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18、刚性结构与弹性结构 19、渐进的社会变迁与激进的社会变迁 20、规范真空与控制失灵 三、简答 1.文化的内部构造包括哪些内容? 2.文化的一般特性是什么? 3.文化具有哪些社会功能? 4.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是什么? 5.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6. 简述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 7.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技术主要有哪些?8.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9. 简述社会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0、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四、论述 1.试阐述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 2.试阐述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3.结合我国情况论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点。 4.试以失范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的社会越轨。 5.试阐述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 2、社会结构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关系。 3、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4、社会化: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代沟:所谓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沟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