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资料

最新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资料

最新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资料
最新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资料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计划

第一幼儿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学活动学期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指南》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大自然千变万化,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在幼儿的眼里形成了一个充满疑问的世界,就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探索行为中,他们逐渐获得关于世界的经验,理解周围的世界。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也是使他们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 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首先要引起他们对知识强烈的渴求感。尽量设计一些幼儿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或安排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在最短的时间,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帮助他们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提高教学新知识的效果。 二、课程目标与教学活动的实施 (一)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 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 环保意识。 (二)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 1.巧设科学悬念。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定的悬念,既能使幼儿的注意力较快集中,吸引住幼儿的眼球,又能充分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为教学活动的成功开展创设有利条件。 2.合理利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虚拟的科学实验,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止为运动,使幼儿在多媒体的引导下,积极思维。 3.引入儿歌故事。 教师要善于用言语来表达教学内容的情感,引起幼儿的共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运用谜语、故事、儿歌等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兴趣。 4.营造动手空间。 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探究,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发现知识。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探究体验,让幼儿的双手动起来,

最新整理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计划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计划 导语】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我们要养成做工作计划的习惯,日后做事都按这个工作计划流程来走,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本篇文章是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计划》,供大家阅读。 【篇一】 一、班况分析 我班幼儿通过在园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各位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基本上每位幼儿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能做到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等。 二、教学目标: 1、对周围常见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并能关注一些事物、现象的变化,有初步探索的欲望。 2、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的多样性,乐意操作,喜欢思考、提问,体验探索过程的乐趣。 3、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环境,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并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4、能运用适当的观察记录的方法感知操作活动中的

感受和发现,并尝试与同伴交流。 5、获得有关物体数量、形状以及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简单的感性经验,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能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并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身体。 三、具体措施: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和摆放形式的干扰,正确说出“10”物体的总数。 3、帮助幼儿感知“10”以内数之间的前后关系,使幼儿能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并逐步建立等量观念。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帮助幼儿学习“10”以内数的顺数、倒数。 5、引导幼儿认识“7”以内的序数。 6、引导幼儿学习按数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7、结合日常生活和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椭圆形,感知其明显特征。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 (精选汇编)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温度计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其用途。 2.帮助幼儿获取温度计指示温度的粗浅知识,初步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及测量、记录的简单技能。 3.激发幼儿测量温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水温计,记录卡,笔。 2.每组提供冷水、热水人手一份。 3.温度计模型,气温计、体温计若干。词卡:温度计、热胀冷缩。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认识水温计,并知道它是测量水的温度的。 2.请幼儿仔细观察水温计,说出它的特征:玻璃管子、红柱子、数字。 3.出示温度计模型,认读记录温度。 出示温度计模型,问:"温度计里的红柱子和数字有什么用?"告诉幼儿:红柱子指的数字就是温度,我们可以用"0C"来记录,读作摄氏几度。出示卡片oC。)并且移动模型中的红柱子,指导幼儿记录温度,第一次可由老师记录,接下来可由幼儿上来记录。 (二)幼儿操作活动:测量并记录水温。 1.孩子们,你们觉得测量有趣吗?现在桌上有许多的水,请你们去把它的温度测量出

来,并记录在小卡片上。 2.在测量前提几个小要求: (1)温度计是用玻璃制作的,特别容易碎,请小心使用;(2)碰到困难,请仔细想一想,或与好朋友商量,想出解决的办法。 (3)结束后,请与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测量的? 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孩子碰到的是什么困难?是否想办法解决了困难。 3.幼儿交流。 "你是怎么使用温度计的?怎样观察的?怎样记录的?碰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三)继续指导幼儿测量热水温度并记录。 1.第二次操作。 2.提问:"刚才我们测量了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发现了什么?"(幼儿交流,温度计中的红柱子的长度会发生变化),是怎么变化的呢?从冷水到热水怎么变?从热水到冷水又会怎么变呢? 3.老师小结:热胀冷缩。 (四)游戏:热胀冷缩。 "小朋友,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来玩个"热胀冷缩"的游戏,好吗?那这个"热胀"怎样来做出来?这个"冷缩"怎么来做?想出来后,师幼一起做游戏两遍。 (五)认识其他的温度计;了解其用途。 小朋友,老师这儿有三个小问题,请你们动脑筋告诉我答案。 (1)有位小朋友生病了,我们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发烧了呢? (2)我们怎么知道今天的气温有几度呢? (3)我们怎么知道水的温度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温度计,并告诉幼儿它们的名字: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天气情况的叫气温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叫水温计。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温度计"(出示卡片"温度计")1.请幼儿比较三种温度计相同的地方。 2.提问:"温度计还有什么作用?你在哪里见过?"请了解后与好朋友或老师来交流。

中班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中班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导语:喜欢倾听动植物故事,愿意亲近和关心动植物,大多数孩子能通过实物进行点数,认识基本图形,但是孩子年纪反差大,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按老师要求进行操作活动,不能用完全和精确的语言沟通观看到的过程和结果。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中班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文章,仅供参考! 中班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踏着轻快的脚步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新学期,对家长来说蕴含着新的希望,对老师来说,面临新挑战。本学期我将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总结上学期的工作,吸取经验,本学期初,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讨论并制定了本学期具有本班的班务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孩子们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序的进步。我们注重每个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如:系鞋带、扣扣子、掖衣服等。加强幼儿自我服务的同时并能简单的为他人服务逐渐形成了具有相对趋向的班级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缺点: 1、优势表现: 个性发展较好。我班幼儿大多性格较开朗、活动、乐群,能主动与人交往,也愿意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好奇心强,乐于表现。在科学活动中,孩子们常常兴趣浓厚、发言踊跃。 活跃、好动,喜爱参与体育活动。我班幼儿精力充沛,喜欢参加赛跑、攀登等户外游戏等,大部分幼儿身体动作较协调、灵活。幼儿总体体质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班级常规进一步完善。进入中班,我班幼儿的规则意识进一步增强,大部分幼儿能较好的听取老师的意见,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班级常规。 2、不足表现: 我班有部分幼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自我控制能力弱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教师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给予引导和教育。 与操作活动中的活跃气氛相比,我班幼儿对于一些安静的活动兴趣不高。如,区角活动中,主动参与图书阅读的幼儿不多。 3、其它个别情况: 我班有个别幼儿,交往能力较弱、不能主动与人沟通。同时,不不愿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与其它幼儿之间的距离正逐步拉大。措施:进一步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和正确看待孩子的不足,同时,以情感入手,争取得到他们的信任,帮助他们进到集体中来。 我班有个别幼儿,说话能力发展慢,口齿不清,还有一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教案

设计意图: 孩子们对魔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浓厚兴趣,表现出极大地好奇,在平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总是自发的聚集在一起模仿魔术师玩魔术小游戏活动。因此,我从幼儿兴趣出发设计了本次《好玩的魔术》科学探究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观看魔术表演和模拟魔术表演的活动,激发幼儿对魔术中科学原理的探究欲望和动手操作的兴趣,带领孩子们感受神奇的魔术,积极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主动探究魔术的秘密,并通过自己表演魔术的方式来表达探索的结果,最后通过设疑结束活动,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魔术表演,感受魔术的神奇,愿意对魔术进行探究。通过模拟魔术表演,体验成功的乐趣。 2.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主动探究魔术的秘密。 3.积极探索魔术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初步感知"麦比乌斯圈"的基本特征,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探索魔术的秘密,初步感知魔术中蕴含的科学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和对比观察来初步感知"麦比乌斯圈"的基本特征活动准备: 教具:剪刀、彩纸、两色操作纸环道具;两圆套在一起的纸圈一个学具:人手两份红色的纸、人手两份不同颜色的纸圈、剪刀每人一把。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引入活动,表演魔术引起兴趣。 1.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生活经验: 小朋友们,你们看过魔术表演吗?在哪看的?是谁表演的? 2.教师表演套圈小魔术,引发幼儿的兴趣。幼儿观看魔术表演。 今天老师就来做魔术师,给我们的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小朋友看,老师手上有两个环子,一根绳子,现在老师把环子套到绳子上,拉一下。能不能拉动啊?请小朋友们拉一拉。现在老师拿出魔巾盖好,展现老师的魔法啦。拉开魔巾请小朋友看怎么样啦? 二.老师表演拉线小兔魔术,引导幼儿探索小兔子魔术的秘密。 刚才老师给小朋友表演了一个魔术,小朋友们想不想再看老师表演一个呢? 1.教师表演拉线小兔子魔术,幼儿观看。 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了什么?现在老师要把这张红纸变成一只小兔子。先撕出小兔子的一只耳朵,再撕出另外一只耳朵。把中间的部分往后折,然后撕掉。相信吗?老师可以让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拿出老师的魔法针线,从小兔子的耳朵穿过来,轻轻的拉,小兔子的耳朵怎么样了?再拉另外一只耳朵看看怎么样了? 2.幼儿猜一猜:小兔子的耳朵是怎么动起来的呢? 3.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引导幼儿探索拉线小兔子魔术的秘密。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小朋友自己也去试试吧! 小朋友的兔子耳朵有没有动起来啊?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到前边来和老师的小兔子对比一下,小朋友发现了什么秘密呢?老师为什么把大拇指藏在后边?为什么作拉线的假动作? 魔术就是先把秘密藏起来,然后做一个假动作表演给观众看。让别人觉得很神奇,这就是魔术表演。 4.幼儿第二次操作,进行拉线小兔子魔术表演。 小朋友都发现了秘密,请小朋友再去试试。 小朋友都学会了,现在表演给身边的伙伴看。 老师要请几个小魔术师来前边给小朋友们表演一下。 三、引导幼儿探索纸圈魔术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种植计划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总结汇编

幼儿园大班种植计划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总结汇编 幼儿园大班种植计划 幼儿园大班种植活动计划意图:大班幼儿好奇、好问,乐于动手尝试,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但是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优越,网络、电视等虚拟的世界使他们渐渐失去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在生活中,很多幼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很少自己动手参加劳动。以至于更多的孩子不知道果实是如何得到的,更不会清楚种植的过程了。此活动,幼儿能够通过动手种植,在观察、实践操作、交流分享中,掌握种植的要领及科学的观察、记录方法,既可以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激发起幼儿的责任感,又能让幼儿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快乐。你们如何利用种植区开展有趣的种植活动,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呢?我们做了以下计划。 准备:适宜植物生长的周围环境,苗以及种植用的铲子、水桶等。 目标: 1、使幼儿了解种植的过程与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2、锻炼幼儿能独自种植,掌握正确的种植方法,并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使幼儿感受种子生长的神奇,体验种植劳动带来的快乐。 4、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激发起幼儿的责任感。 活动一:激发幼儿的兴趣进行种植前的猜想 1、请幼儿观看种子发芽的录像,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提问:小朋友,种子是怎么长大的?你觉得神奇吗?种子萌发之后植株是又是如何生长的呢?植株生长到一定程度会怎样呢?(教师积极鼓励幼儿进行回答,并及时的给予表扬) 2、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幼儿一起讨论种植的方法。 (1)引导幼儿互相讨论,讲述种子的种植过程。 教师提问:谁知道怎样把种子种到瓶子里?种子种好以后,需要做哪些事情? (2)教师和幼儿共同梳理种子种植的过程及经验,明确种植方法,以类似的经验方法培育植株。 3、幼儿分组适宜的场所进行种植活动,教师进行重点指导。 活动二:探索种植的条件 将若干株相同的植株分别种在 A:水量适中与干旱 B:见光与阴暗 C:室温与低温条件下,分组观察不同条件下的植株生长状况,照片记录生长情况。 活动三:结果展示与品尝劳动果实 让幼儿分组汇报在不同情况下植株生长的状况,那种条件下生长的最旺盛。 1. 照片的形式展示自己小组的结果。 全班讨论哪种条件下适宜植株的生长发育。 3. 小组讨论为什么各组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植株生长的不同 4. 幼儿讲述劳动的过程及感受 5. 享用劳动果实。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

离线考核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科学精神 答:科学精神包括:求真精神、探究精神、怀疑精神、理性精神。 2.观察 答: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知觉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3. 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观察 答: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观察,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初步概念的教育方 4.自然角 答:自然角是在幼儿园活动室的一角,幼儿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进行科学小实验的场所。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幼儿园科学教育对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答:①幼儿科学教育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发展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 ②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智力; ③幼儿科学教育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 2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原则有哪些? 答:①目的性原则 ②可接受性原则 ③科学性原则

④系统性原则 ⑤全面性原则。 3.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是什么? 答:(1)启蒙性。 (2)综合性。 (3)地方性。 (4)各年龄班在认识内容与要求上不断扩大,逐渐提高。. 4. 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比较性观察? 答: ①做好幼儿观察的准备工作 ②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③善于运用语言指导幼儿的观察 ④在观察中,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 ⑤教给幼儿观察方法 ⑥注意发展幼儿的语言,丰富幼儿的词汇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论述幼儿小实验的特点? 答:(1)幼儿实验的目的不是进行科学发现,而是重复前人的部分实验。 小实验的目的是使幼儿直观地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获得科学经验,发展幼儿的智能。在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实验就是幼儿的一种探索,探索本身比通过探索获得的知识更为重要。 (2)幼儿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简单,幼儿能在短时间内观察到实验结果。 2.以“收获的秋天”为例,论述教师如何组织总结性谈话? 答:①幼儿必须具有较丰富的生动的直接经验 ②教师要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深入了解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③准备有助于幼儿回忆的教具 ④在谈话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有顺序性和启发性 ⑤谈话结束时,要总结谈话内容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有趣的静电》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有趣的静电》 【活动设计】 有一天午睡时,小朋友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噼噼啪啪 的声音,有的小朋友说玩滑梯的时候头发在跳舞,觉得 很奇怪!还有一次,我们为女孩子们梳头,孩子们发现 头发被梳子吸起来,十分好奇。《纲要》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 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于是,我设 计了有趣的静电这一活动,让孩子们认识静电现象,知 道摩擦起电的原理,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充分感知,观察不同材料摩擦所产生的静电现象。 2、通过合作探索,记录下不同材料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记录表,碎纸屑,塑料小勺,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剪刀,铅笔,排笔,水彩笔,吸管,玻璃瓶,幼儿 事先分为4组(红、黄、蓝、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变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塑料小勺。

2、教师变魔术,让塑料小勺吸起纸屑。 师:想让它发挥魔力,还得请坐的最好的朋友配合 配合。 二、幼儿用小勺自由探索,将小纸屑吸起来。 1、教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2、请幼儿尝试操作。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 4、教师小结。 师:其实我们这个神奇的魔术是因为摩擦产生了静电,所以能把小纸屑吸起来。摩擦的力量大,静电产生 的多,塑料小勺吸附的纸屑就越多。 三、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 1、教师出示记录表。 2、教师交代注意事项。 师:小魔术师们,我们研究魔术的时候,桌上的材 料不要争抢,(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d5205314.html,)自己先拿一种材料,研究完了,放回盘子里,再换另外一种材料。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师幼交流实验结果。 5、教师再次实验。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摩擦后都能产生静电现象。 四、提问: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静电现象。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计划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教与学,幼儿已初步掌握了1—5的加减运算,理解了1—5的数的组成,另外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二、学期目标: (一)科学领域 1.帮助儿童了解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植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种植)。 2.让儿童获取有关季节、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能用不同形成表现四季的特征。 3.引导儿童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塔、交通、通讯工具等)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能够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并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4.使儿童喜欢并较长时间参与科学活动,能主动探索周围自然界,并能用绘画或符号的形式记录发现、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能关心、爱护自然环境。(二)数的概念 1.教幼儿学习6—10数的分解和组成。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 2.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3.教幼儿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 4.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 5.启发幼儿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正逆性关系。 6.教幼儿认识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7.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右转动。 8.教幼儿认识时钟,学着看整点和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9.教幼儿认识一元以内的纸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的值是不同的。 10.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三、教学安排表: 1.学习6-10的加减法和组成 2.让幼儿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会编应用题。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计划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通过上学期的教与学,幼儿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二、学期目标: 1.帮助儿童了解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植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种植)。 2.让儿童获取有关季节、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能用不同形成表现四季的特征。 3.引导儿童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塔、交通、通讯工具等)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能够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并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4.使儿童喜欢并较长时间参与科学活动,能主动探索周围自然界,并能用绘画或符号的形式记录发现、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能关心、爱护自然环境。 三、课时安排: 3月份:手机、会发光的物体、物体是如何向下落得、螺丝本领大、 4月份:神奇的镜子、各种各样的管子、有趣的影子、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手机 活动目标: 1、了解手机的外形特征,及简单的使用方法。 2、感知生活中手机给我们带来方便。 活动准备: 手机、手机几组、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奥运会”结束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要回自己国家了,要赶 快找到三毛,欢送这些特奥运动员。但是三毛不在家,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到他呢? 2、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提出各种方法。 3、观察包装好的手机,一位小朋友说:“我能找到三毛。” 4、猜猜它是什么?用提问、猜、摸等方法得出结论:这是手机。 二、感知手机 1、出示6位数和11位数的两个,结合日常经验,谈论究竟哪一个是固 定和手机的,了解手机有11位。 2、图数对应念出三毛的手机。 3、打告诉三毛关于运动会的事情:由幼儿操作,共同提示如何拨号,验 证、分辨通话键和结束键的使用。 4、说说家中谁有手机,什么时候需要拨打手机。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

中班科学领域活动 水溶液的酸碱度 授课教师:张亚楠 一·学情分析: 水溶液的酸碱度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PH值,人体的各个部位对它的需要也是很重要的,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PH 值,今天我就设计一节科学实验课来一起探究身边各个物质水溶液的酸碱度,老师要做好正确的引导让小朋友们对生活的小细节产生好奇心,从小培养小朋友们对科学的兴趣会让小朋友们主动地勇于探索这个奇异的世界。 二·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利用酸碱指示剂来区分各物质水溶液的酸碱度,初步理解水溶液的酸碱度,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让幼儿对科学实验产生兴趣,喜欢探索科学。 三·活动准备: 1,紫甘蓝,纯净水烧制的开水,透明杯每人三个。 2,白醋,小苏打,盐和其标签。 3,板书:酸碱指示剂+酸性—粉红色 酸碱指示剂+碱性—蓝绿色 酸碱指示剂+中性—不变色

四·活动过程: 1,开场舞《娃娃国》通过欢乐的气氛把小朋友带入接下来的学习中。 2,制作酸碱指示剂:老师出示已经做好的酸碱水溶液:“小朋友们请看老是拿 来了几杯不同颜色的水溶液,是不是很漂亮呢。你们先不想看看它们是怎么做的呢?它们都不是用颜料调成的,而是用酸碱指示剂做成的,可是今天老师没有带酸碱指示剂,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一种蔬菜来做酸碱指示剂,那这个神奇的蔬菜是什么呢?”教师将紫甘蓝拿出来先让幼儿观察一下:“这个紫甘蓝会变成我们要用的酸碱指示剂,那现在我们一起把紫甘蓝的叶子撕成小块放入盆中,然后我们浇上刚烧开的热水浸泡一会”教师将紫甘蓝水溶液放在旁边。 3,认识白醋,小苏打,盐 酸碱指示剂找来了几个好朋友一起做游戏,老师拿起白醋让小朋友观察:“这 是什么呢?”通过观察闻闻气味说明这是白醋,老师贴上白醋的标签。认识盐和小苏打的方法同上。 出示板书,“宝贝们看这个神奇的酸碱指示剂可以时酸性的水溶液变成粉红色,如果酸碱指示剂遇到碱性的水溶液就会变成蓝绿色,如果酸碱指示剂遇到中性的水溶液就不会变色,那接下来酸碱指示剂要和白醋,盐,小苏打来做游戏,我们来观察它们都是什么性呢?” 4,探究实验: 教师将刚才的泡好的紫甘蓝水溶液取回来“小朋友们看 看我的酸碱水溶液做好了它变成了什么颜色?”去除白 醋并和酸碱指示剂对比一下,引导幼儿观察外部特征“这

幼儿园大班第一学期《科学》活动计划

幼儿教育:________ 幼儿园大班第一学期《科学》活动计划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幼儿园大班第一学期《科学》活动计划 大班科学活动目标: 1、知识方面 (1)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向幼儿介绍周围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3)帮助幼儿获取有关季节、人类、动物、植物与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 (4)引导幼儿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 (5)让幼儿接触周围生活中的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2、方法技能发面 (1)使幼儿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学会观察的方法,发展观察力。 (2)使幼儿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3)帮助幼儿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4)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教师交流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愿望,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以及能够表达发现的愉快,能够和他人交流和分享。 (5)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能够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并能表 第 2 页共 5 页

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3、情感方面 (1)激发和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 (2)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的广泛兴趣,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 (3)使幼儿喜欢并能主动参与、集中于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和制作活动。 (4)培养幼儿主动关心、爱护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大班第一学期科学活动课程安排 四、具体实施方法 一.利用电话、接送等机会与家长多联系,交换情况,进一步做好上门家访、约谈工作,加强家园联系、沟通。 二.根据主题、教学内容、季节更换墙饰,创设开放性的环境,如主题墙,展示区等,使之切切实实成为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 三,要以游戏和幼儿为主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对于每次每项活动,认真做好教育评价工作,及时反思,做好小结。 四,认真做好班级卫生,消毒,清洗工作,确保幼儿一日的安全,杜绝疾病及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对待孩子要耐心,细心,把每一件事情都要干好,面对孩子要有爱心,记住,微笑!一定要以微笑来迎接每一天!加油! 赵昌珍 xx年9月10日 大大班科学教案 二月份 第 3 页共 5 页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环节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环节 1 活动准备:不仅决定了教师对教育内容的安排、难易程度的把握,更能够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它包括了经验准备和材料准备两个方面的内容。经验准备指的是幼儿已经获得的和本次教学活动内容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经验等。每次活动前让幼儿获得相关的经验准备,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幼儿更有效的地进行活动。材料准备指的是活动前教师将活动需要用到的材料准备好。做好材料准备,能够使得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不至于手忙脚乱,同时提高活动的效率。 2.活动过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开始部分、展开部分和结束部分。开始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导入部分,教师可以采用生动和有趣的形式进行导入,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进而烘托活跃的探究气氛。常用的导入方法有谜语、儿歌、故事导入,演示现象导入,简短的指令导入,根据已有经验的问题导入和让幼儿直接操作材料导入的方法。 展开部分。展开部分是整个活动最主要的部分,所占时间也是最长的。在这一部分,主要以幼儿进行探究,教师给予帮助为主,要避免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模式”。应该在提出的启发性问题的基础上,由幼儿充当活动的主导者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进行观察,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架”支持和回应,帮助幼儿完成探究活动。 结束部分。结束部分既要使这一次活动圆满的结束,又不能就此结束幼儿的探索。活动结束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在形式上不必拘于常规。 3.活动的延续。活动延续,主要是指在一个活动结束之后,为了帮助孩子更加深入和全面理解活动内容,而延伸出来的活动,有活动到活动、活动到区角、活动到生活等多种形式。活动延续也可以由教师发起。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选题贴近幼儿生活的原则。选题是活动设计的首要步骤,对整个活动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因为,科学本身是抽象而不易懂的,如果在选择科学教育活动主题的时候选择的是幼儿生涩的内容,无疑会让幼儿一头雾水,无法达到活动的目的。 具体操作的原则。主要指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具体的材料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因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因此要为幼儿提供可观察、可操作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地调动幼儿多感官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应尽量避免抽象水平的口头式传授知识和概念,而应以让幼儿动手操作具体材料为主。 发展思维的原则。在幼儿园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以提供材料、提问等方式,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意向,让幼儿养成积极动脑思考和表达的习惯,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幼儿主体和教师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和传统的“说教式教学”以及“小学式教学”不同的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要体现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材料进行科学探究,教师只提供材料、启发性提问、及时回馈和有效引导的方式提供“支架”。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幼儿去进行探究和摸索,让幼儿在其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 案例引导 提问: 1.本案例中,幼儿运用了哪些感官来观察雨? 2.教师为什么把观察的地点从走廊移向室外?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资料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让纸站起来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探索解决让纸站起来的方法,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反复实践能力。 3、与同伴交流,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科学探索结果。活动准备:皮筋、橡皮泥、各类积木、牙膏盒、夹子等,纸若干活动过程:一、出示白纸,引起幼…… 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探索解决让纸站起来的方法,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反复实践能力。 3、与同伴交流,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科学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皮筋、橡皮泥、各类积木、牙膏盒、夹子等,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白纸,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提问:"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白纸) "这张纸宝宝想站起来,看看它能不能站起来。" "哎哟,纸宝宝老是摔倒!" 2、幼儿讨论:"小朋友小时候是怎么学站立的?" 3、小结:"原来,小朋友小时候是在爸爸妈妈手臂的帮助下,在小桌子、柜子、沙发的帮助下学习站立的。" 4、"那我们用什么办法让纸宝宝站立呢?" 二、幼儿操作,探索让纸站起来的方法。 1、第一次操作(用辅助物体) "小朋友想的办法可真不少,纸宝宝真高兴,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工具,你可以用这些工具让纸宝宝站起来。" "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吧!" "这是牙膏盒、橡皮泥,还有我们平时玩的积木、夹子,咦,这是什么呀?" (皮筋) "小朋友们都动脑筋想一想,玩一玩,怎么让它们帮助纸宝宝站起来。记住要轻拿轻放哦!小朋友们开始吧!"

(1)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2)操作完毕,教师进行评价,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操作的结果。 "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让纸宝宝站起来的?" "他的办法真不错!谁跟他的办法一样呢?你们真棒!" "那谁的办法跟他不一样呢?" "你来说。" "嗯,这个办法也不错,有没有小朋友跟他一样呀?" "还有吗?还有不一样的吗?" 2、第二次操作(用辅助物体),让每一个小朋友都有机会尝试用不同的工具让纸站起来。 "小朋友们都很棒!让我们再去试试自己没有用过的办法吧!" 3、第三次操作(不要辅助物体) "刚才小朋友请了很多工具来帮助纸宝宝站起来,如果不用这些工具,你能让纸宝宝站起来吗?"(幼儿自由讨论) "记住,能不能用工具呀?" "好,大家再去试试看吧!"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小班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小班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并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 (2)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的个别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初步了结它们与人和环境的 关系。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个别人造物品的特征及其用途。 (4)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 力,学会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 挑选出物体归入一类,学会通过观察,知道 物体数量的差别,经过以词汇或简单的句子 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成人或同 伴交流。

(5)是幼儿乐意参加科学活动,喜爱动、植物,注意周围的自然环境。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小班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的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4以内的物体的排序,按物体的某一特 征进行排序。 (3)学习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一样多。 (4)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5)学习手、口一致的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比例和指定 的数目点数相应数量的物体。 (6)指导幼儿比较感知物体的大小、长短和宽窄。 (7)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8)引导幼儿认识白天,黑夜,早晨,晚上,正确的使用表示时间概念的词。 (9)引导幼儿认识空间方位“上”和“下”,正确使用标示防伪概念的词。 (10)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学习用语言讲出操 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1)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 取、摆放、操作材料。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目标——小班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身体主要部分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初步学会自我保护。(2)是幼儿知道自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初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最基本的自我控制 能力。

幼儿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幼儿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幼儿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幼儿科学教学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科学指导下,根据新的纲要,以促进大班的幼儿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为目的,充分尊重大班年龄段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树立良好的健康教育观念。 二、教学内容分析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在幼儿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它的本质就是教会幼儿科学的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理性的思维方式。帮助幼儿客观的认识周围,认识世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成长。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前提下本领域教学活动重在对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既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科学能力,以获取一定的科学知识为目标。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教育学,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自然现象,生活技能,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总目标和要求 1、激发幼儿的科学情感。 2、注重幼儿科学能力的培养。 3、与探索实验相结合。 4、培养幼儿理解他人的能力。 5、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养幼儿积极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动物及其事物链等自然现象,生活科技,自然现象等几大类。内容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从小事入手,由易到难,逐渐深入。 六、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愉快教学 七、教学措施 兴趣是最后的老师,因此在活动设计过程中,首先,非常注重增强活动的趣味性,采用各种游戏等方法,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等形式不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得到语言活动带来的喜悦,对语言活动产生学习欲望,引导幼儿获得成功。创设情境,注重促进幼儿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活动设计更加重视为幼儿创设科学的情境和机会,鼓励和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迁移已有

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方案大全

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方案大全 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了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以及材料的不同有关系。 3、学习小组合作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交流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乌鸦喝水的故事。 2、四人一组:每组三只瓶子,瓶子中的水分别是少,半瓶,大半瓶(各两份),一盆石子,一盆沙子,三支筷子,三把勺子,三只漏斗。 3、实验记录纸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了乌鸦喝水的故事,那你们知道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呀? 小结:原来在有水的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位上升了,所以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那老师今天准备了三瓶水和石子,请你们看看这三瓶水有什么不一样? 师:有没有发现每个瓶子上都有一条蓝色的线,这个是水位线,如果加了石子水能上升到水位线说明乌鸦可以喝到水。 师:那是不是这三瓶水中加了石子后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呢?(幼儿猜测) 师:那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四个小朋友一组,合作完成这个实验,三个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做实验,另一个小朋友负责观察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等一会儿你们自己商量谁做实验、谁记录。

师:那记录的小朋友怎么记录呢? 师:那我们就采用打“√”和打“×”的方法,在能够喝到水的瓶子后面的格子里打“√”,不能的就打“×”,在实验过程中,边做实验边观察,看看会有什么发现,等一组小朋友都做好实验了,那请你们把实验的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好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去找 一张桌子开始实验吧,不用搬椅子。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完成实验的小组把记录纸交给老师,其他的小朋友把你实验的瓶子拿到前面的桌子上。 师:(和幼儿一起看记录纸)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记录纸上的结果。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什么瓶子中加了什么?发现了什 么?(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红水中加了那么多的石子水还是没有升到水位线,乌鸦还是喝不到水呢? 三、第二次实验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师: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来做第二个实验,还是和刚才 一样的三瓶水,但是里面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把石子换成沙子来做这个实验。 师:在实验之前老师还有一些要求,请大家听仔细:还是和刚才一样四人一组,因为沙子比较细,所以老师请了小漏斗还有沙子和筷子来帮忙,注意不要把沙子洒出来,用筷子时要注意安全,而且这次要请小朋友自己来取材料了,老师已经帮大家分配好,请每组负责记录的小朋友来拿沙子,其他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拿好就开始实验,请第一组的小朋友先来拿(一组一组跟上) 师:巡回观察指导,直到完成实验 师:请负责记录的小朋友把记录纸交给老师,其他小朋友和刚才一样把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注意不要把水泼出来,慢慢走。 师:我们一起来看记录纸,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在什么瓶子中加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次的记录纸和第二次的记录纸上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大班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大班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大班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大班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教学班级及人数:幼儿大中小8个班412人 教学内容分析: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在幼儿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它的本质就是教会幼儿科学的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理性的思维方式。帮助幼儿客观的认识周围,认识世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成长。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前提下.本领域教学活动重在对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既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科学能力,以获取一定的科学知识为目标。 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的教育学,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自然现象,生活技能,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总目标和要求:1:激发幼儿的科学情感。 2:注重幼儿科学能力的培养。 3:与探索实验相结合。 4:培养幼儿理解他人的能力。 5: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养幼儿积极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动物及其事物链自然现象,生活科技,自然现象等

几大类。内容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从小是入手,由易到难,逐渐深入。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愉快教学 教学设想:兴趣是最后的老师,因此在活动设计过程中,首先,非常注重增强活动的趣味性,采用各种游戏等方法,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等形式不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得到语言活动带来的喜悦,对语言活动产生学习欲望,引导幼儿获得成功。创设情境,注重促进幼儿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活动设计更加重视为幼儿创设科学的情境和机会,鼓励和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迁移已有经验,大胆,积极主动把自己的经历,经历,感受说给大家听,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课时安排: 第一周3月(2—4)日:《服装的面料》 第二周3月(7—11)日:《能干的机器人》 第三周3月(14—18)日:《动物之最》、《珍惜动物》 第四周3月(21—25)日:《食物链》、《春天在哪里》 第五周3月(28—1)日:《春耕了》、 第六周4月(4—8)日:《奇妙的镜子》 第七周4月(11—15)日:《宝藏知多少》 第八周4月(18—22)日:《宝贵的土壤》 第九周4月(25—29)日:《奇异的石头》 第十周5月((2—6)日:《夏天里有什么》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计划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计划 一、班况分析 我班幼儿通过在园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各位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基本上每位幼儿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能做到在老师的帮助下能自己解决大小便等。 二、教学目标: 1、对周围常见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并能关注一些事物、现象的变化,有初步探索的欲望。 2、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的多样性,乐意操作,喜欢思考、提问,体验探索过程的乐趣。 3、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环境,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并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4、能运用适当的观察记录的方法感知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并尝试与同伴交流。 5、获得有关物体数量、形状以及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简单的感性经验,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能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并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身体。 三、具体措施: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

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和摆放形式的干扰,正确说出"10"物体的总数。 3、帮助幼儿感知"10"以内数之间的前后关系,使幼儿能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并逐步建立等量观念。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帮助幼儿学习"10"以内数的顺数、倒数。 5、引导幼儿认识"7"以内的序数。 6、引导幼儿学习按数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7、结合日常生活和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椭圆形,感知其明显特征。 8、结合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能够不受颜色、大小及摆放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正确辨认图形;能够用平面图形进行结合拼搭。 9、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 10、在日常生活和游戏,引导幼儿正确辨认前后方位。 1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轻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