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移动学习支持下的教育质量与公平_国际研究与实践的新进展_曹艳红

移动学习支持下的教育质量与公平_国际研究与实践的新进展_曹艳红

移动学习支持下的教育质量与公平_国际研究与实践的新进展_曹艳红
移动学习支持下的教育质量与公平_国际研究与实践的新进展_曹艳红

移动学习支持下的教育质量与公平:国际研究与实践的新进展①

曹艳红, 杨启光

(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江苏无锡 214122)

[摘要]网络信息与通信技术驱动下的全球化时代,不断赋予兼具便捷性与多媒体数字处理功能的移动设备在促进教育与学习革命上的重要使命。通过国际组织、国家政府以及移动技术与学习领域研究人员的推动,移动学习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变革学习者学习方式、促进发展中国家教育公平方面发挥愈加突出的重要作用。由于移动学习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仍面临诸多理论与实践上的困境与挑战。在未来只有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完善的硬件设施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发,才能更好地达成移动学习促进教育公平与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移动设备;移动学习;教育质量;教育公平

近20年来,随着网络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因其兼具便捷性与多媒体数字处理功能而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研究,目前全世界移动设备的数量近72亿,是计算机数量的两倍多。[1]移动设备的普及不仅体现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移动用户的增长,发展中国家亦是如此。尽管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固定宽带互联网的普及率不到1%,但移动宽带普及率已至11%,其发展速度已超越全球其他地区。[2]

近年来,移动设备的移动性、可携带性等独有特征为当代教育变革与学习革命提供了技术性支持。移动设备及学习既对教育体系进行改进、扩张和变革,又对传统教育的关联性、真实性与可信性提出挑战。[3]全面探讨全球范围移动学习在教育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推动教师培训、变革学习者学习以及促进发展中国家教育公平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进程,对有效运用移动技术提高教育质量与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一 、国际移动学习发展的基本概况

“移动学习”概念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自20世纪90年代,利用现代移动设备进行学习开始在实践领域广泛发展;进入21世纪,在国际组织、学术团体及政府机构等的推动下,移动学习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移动学习本身的内容发生了重要变迁。学者莎普尔斯(Sharples)将移动学习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关注移动设备阶段,即技术的移动性;二是关注室外学习阶段,即空间的移动性;三是关

①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多维研究”(项目编号:2015JDZD08)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曹艳红,女,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杨启光,男,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教授,教育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 2017 03-0060-07

注学习者阶段,即学习者的移动性。[4]这表明移动学习的内涵及内容正处于不断更新演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一)关于“移动学习”的概念

迄今对“移动学习”概念的理解尚未形成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解释。不同研究者强调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强调“移动”特点。基根(Keegan)将移动学习定义为在个人数字助理、掌上电脑、手持设备、智能手机和移动电话上提供的教育和训练。[5]阿德瑞诺(Aderinoye)等也强调正是移动技术使移动学习成为可能,任何利用无线移动设备所进行的学习皆为移动学习。[6]可见,技术取向的学者关注无线技术的移动性与作用,试图为学习者学习提供新途径和可能性。

2.突出“学习”特征。奥玛莉(O’Malley)等建议将学习者的移动性和学习行为补充进来,即学习者不在固定和预设的地点利用移动技术进行的学习。[7]莎普尔斯(Sharples)等则强调移动学习的其他关键特征,指出移动学习是在多重情境下利用人们之间的对话及个人互动技术来获得知识的过程。[8]库斯克-赫尔姆(Kukulska-Hulme)认为内容的移动性也应囊括其中。[9]较基于移动技术的定义相比,移动学习元素得到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3.偏向将“移动学习”视为电子学习与远程学习的延伸物。麦迪蒲(Mehdipour)认为移动学习强调情境化学习及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是电子学习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延伸与发展。[10]换言之,移动学习是电子学习与远程学习在移动时代下的产物。

可以看出,这些研究者对移动学习的概念阐释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概念具有发展变化的特点,从仅注重技术层面到关注学习过程,从重移动工具的设计与开发到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情境等因素;其二,概念中的“移动”明晰化,即技术的移动性、学习者的移动性、内容的移动性与情境化等移动学习要素不断扩充;其三,凸显无线网络下移动技术与学习者的共存性。移动学习的本质是技术支持下的情境化学习,绝不仅是技术本身。总之,移动学习不是“移动”与“学习”的简单连接,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场域的跨时空性与情境性以及学习过程的互动性等特点。

(二)国际组织对移动学习的推动

全球范围内移动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推广,离不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移动学习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obile Learning,IAML)等为代表的众多国际组织在战略规划、政策指南、专业知识与技术等方面提供的支持与援助。

自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致力于开发移动学习项目并定期举办移动学习周(Mobile Learning Week,MLW),试图为各成员国提供有关移动学习的政策方针,为实现全民教育提供新路径。201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主办的第二届移动学习周上指出全民教育目标中涉及移动学习的三个具体目标:一是提升青少年和成人的识字能力:移动技术支持识字能力发展并扩大阅读机会;二是提高教育质量:移动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是教育中的性别平等:移动技术帮助所有人尤其是妇女和女童平等地获得优质的基础教育。2016年3月,第四届移动学习周以“创新—提供全民优质学习机会”为主题,希冀利用移动学习消减教育鸿沟,并指出制定坚实的政策是移动科技应用于优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各成员国提供政策性指导并希望各国政府能够致力于本土化研究,利用移动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国际移动学习协会是一个致力于推进移动学习理论研究、开发和应用的专业化组织。该组织主要围绕以下三个目标开展移动学习活动:促进移动学习的全球性发展;提供平台交流关于移动学习理论、方法及应用等研究与实践成果;促进对话交流,共享各国移动学习发展经验与教训。此外,该组织还开展了诸多移动学习项目,如移动学术研究支持(Mobile Academic Research Support,MARS)项目,专为移动学习研究者提供研究方法论的指导等。

(三)不同国家推动移动学习的实践发展

移动技术既是西方发达国家教学方法的有

益补充,更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学习革命的希望。[11]近些年,移动学习实践在各国政府、教育专家、移动学习研究者的推进下积极开展,以实现提高教师教学、发展成人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变革等目标。

1.发达国家应用移动学习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例如,近年来,澳大利亚开展了“未来教师培训计划”(Teaching Teachers for the Future,TTF),目的在于帮助职前教师更好地理解移动学习如何提高他们在大学、中小学和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的教学能力。

2.发展中国家依靠移动学习满足成人学习需求。例如,孟加拉国政府在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服务信托基金会(BBC World Service Trust)和英国发展部的资助下开展了“迦纳拉”项目,期望利用移动设备为2500万成人提供英语教学服务。该项目通过移动电话将英语教学内容和娱乐节目结合起来,便于人们在空闲时间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学习。调查数据表明:近10年来,该项目已拥有600多万学习者。[12]

3.发展中国家开展移动学习,为基础教育带来学习革命的希望。例如,2013年,泰国教育部首次在国家教育改革中引进“移动教室”,即学生在家中通过教师制作的互动视频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完成家庭作业。移动设备为翻转课堂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开展提供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基斯坦乡村地区推行“移动识字项目”。该项目利用手机设备针对女性青少年开设面对面识字课程,参与的学生在识字课结业中取得优秀成绩的比例从28%增至60%。[13]

二、国际移动学习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发展一向被认为是突破教育周期、促进高质量的全民教育的关键因素。[14]全球移动技术成为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驱动力,进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供新渠道。教师教育中使用移动技术不仅可以让更多教师获取关于教学的常规培训,还能够实现教师教育范式的转变。[15]简言之,移动学习给教师专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促进教师教育评估方式的变革。

(一)有助于提升职前教师的信息与通讯技术素养

信息与通信技术(I n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蓬勃发展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条件。这一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所需要的素养已成为信息社会下教师必备素养之一。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职前教师接触到移动设备并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如教师学习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

移动学习能够显著提升职前教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学习关于移动学习的知识与技术,使其具备高效整合移动技术的能力,尤其是职前教师将移动设备运用到课堂之中优化教学;[16]其二,在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过程中培养其信息与通讯技术能力。职前教师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能够丰富学习内容,激发学习能动性。此外,教师只有培养自身的数字素养,才能识别学习者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移动学习的潜能,最终达成教师自我移动学习与移动教学的双向结合。

近些年,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在教师教育项目中不断丰富与强化职前教师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如在澳大利亚开展的“未来教师培训计划”中,一方面凸显培养职前教师的教育信息与通信技术(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ICTE)素养内容,以补充师范毕业生国家职业标准;另一方面日益强化开发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TP ACK),即在原有学科教学知识基础上,整合技术的新型教师专业知识。

(二)为教师角色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教育将教师角色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不足以适应现代技术革命对教师角色的新的发展要求。现代教育认为教师角色应从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引导者与支持者。事实上,由于技术落后等因素影响,持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落实学习促进者这一角色存在着更多的障碍。近年来,移动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迅猛发展成为

教师角色转变的助推器。

利用移动技术进行教师教育能够帮助职前教师意识到自身角色的转变。原因在于,职前教师利用移动设备进行课堂学习能够感受到教师角色转变的真实性,而教师教育者利用移动设备进行教学也为职前教师提供了良好的角色示范。2010年,英国教师发展机构发起“手中之鸟计划”(the Bird in the Hand Project),该项目采用实验法研究了8名职前教师与教师教育者在课堂中使用智能手机(iPhone)进行学习与教学。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教学能够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更好地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17]当然,信息技术时代下教师除了扮演基本角色之外,还应具备以下6项技能:研究和处理信息能力、创造与共享、使用工具能力、社会学习与社交技能、维护网络安全及严格遵守网络规则。[18](三)提升在职教师专业成长的参与度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关于移动技术如何支持教师改进教学实践的报告,阿萨克斯(Isaacs)在调查非洲和中东地区的报告中指出: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无一例外地使用移动电话……[19]这一事实表明移动设备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力。

与传统的教师培训课程相比,移动设备所提供的在线课程使在职教师能够更加频繁、灵活、个性化地学习专业知识,[20]既满足了在职教师的学习需求,又能有效缓解现实“工学矛盾”。教师从无线网络上获取学习资源,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随时随地发送反馈信息,有益于提高反馈的质量与实效性,鼓励教师参与知识创造并分享反思教学经验。移动学习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培训能够提升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参与度,进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变:由自上而下、控制型范式转变为自主式、个性化发展模式。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费不足等因素限制,在职教师使用移动设备进行专业培训尤为迫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一些国家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免费为教师发放笔记本电脑。调查表明:拥有电脑的教师更愿意按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非正式学习,也会利用电脑查阅、开发新的学习资源。[21]这些举措鼓励教师更加系统化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专业化学习,使教师培训更加个性化、情境化与人性化。

三、国际移动学习支持学习者学习方式变革

传统的正规学习往往受固定课程时间表及场所的限制,学习者主体性彰显不足,而移动学习能够克服特定时间与地点进行特定学习活动的不足,利用移动设备创设虚拟化环境让学习者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实现无缝化与连续性的学习。

(一)学习主体的多样性

校外成人学习群体往往因教育资源有限等主客观因素被边缘化,而移动学习能够惠及那些被传统教育所忽视的学习者,将学习主体扩至成人领域。相关数据显示,手机数量不仅在青少年,更在成人与老年人群中不断攀升。2015年,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手机用户接近71亿,占世界人口的95.3%;全球上网人数已达3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43.4%。[22]在英国,几乎所有成人(92%)都有一部手机,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从2012年的39%增至2014年的61%。[23]全球范围内移动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为开展成人移动学习项目提供了设备支持。

2010年到2012年,欧洲移动学习研究者开展了横跨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英国四国的“我的移动教育行动”项目,主要以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成人群体为研究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具有良好的数字处理能力并能进一步学习与深造,而老年人具有强烈的使用手机学习的动机与需求,但现实中存在个人预期与数字技能之间不匹配问题,需要指导他们逐步占有学习资源。[24]

(二)学习过程的互动性

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移动学习能够打破时间限制及空间距离等现实因素,甚至可以创设虚拟网络环境,让学习者随时随地都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与互动。因此,移动学习能够丰富

学习者的学习,增强学习者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性。2007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首次将所有课程发布在YouTube上供学生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在线学习与讨论。普塞尔(Purcell)等调查发现:73%的大学先修课程教师让学生使用移动手机完成作业并参与网上课题讨论[25],为更多的学习者与学习小组释放互动空间。

(三)学习结果的多维性

移动学习可以增强、拓展与丰富学习概念和活动本身,这必然导致学习结果的多维性。一方面,移动学习是在多重情境下发生的,学习结果不仅仅追求知识获取和技能提升,还会使学习者根据不同主题与个人兴趣爱好,构建不同的学习共同体与兴趣共同体。另一方面,移动学习能够缓解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阂。移动学习更多地来自于与生活世界密切相关的课程与教学,同时也把课堂的内容带出教室,走向生活,加强了课堂与外部世界的密切联系性。因此,学习内容摆脱了教师、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控制,转向了学习者、社区和更广阔的世界。[26]

四、移动学习力促发展中国家走向教育公平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历史、宗教及原有教育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发展错综复杂,教育公平问题突出表现为公民的受教育权难以得到全面保护与落实,不同种族、性别的人群受教育水平差距较大。移动技术成为远程学习的重要推动力,让学习扩展到遥远偏僻的个人、社区和国家,为学习者带来更丰富、适合、有趣的学习内容。[27]关注移动技术如何改善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现状,鼓励使用移动技术让学习者享有民主的教育机会来促进教育公平,这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选择。

(一)强化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

公平的教育最重要的是确保每个学习者,尤其是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弱势群体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移动技术使偏远地区的人们可以随时获取学习资源,有效缓解教育资源匮乏与人力资源紧张问题。

书籍短缺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儿童获取教育资源的重要障碍。在南非51%的家庭没有课外读物,只有7%的学校设有图书馆。[28]在一些“书籍匮乏而手机富余”的国家,移动阅读成为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的重要来源。为此,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阅读(World reader)组织在尼日利亚、肯尼亚、加纳、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印度和巴基斯坦7个发展中国家开展移动阅读项目,以阅读软件为载体为获取书籍受限的弱势群体提供阅读资源。2014年,移动学习周发布的移动阅读报告深入剖析了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移动阅读的现状、优势与挑战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促进教育中的性别平等

2013年,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发展中国家的女性接触互联网的可能性比男性低16%,这种差距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达到50%。[29]事实上,世界上约7.75亿文盲,其中绝大部分(64%)是妇女和女童。移动学习能够帮助处于数字鸿沟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妇女和女童接受教育,促进性别平等,进而改善原有教育体系。

201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美国政府的资助下推出了针对妇女和女童的移动手机扫盲运动项目,帮助处于边缘群体的妇女和女童保持并提高她们的读写能力。此外,她们也可以通过手机获取健康与卫生等生活相关的信息。调查报告显示:妇女和女童较男性相比更愿意参与移动阅读且乐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电子书籍,对手机阅读持更积极的学习态度。[30]这表明利用移动设备发展妇女及女童的读写能力具有更大潜力与可能性,能有效解决因性别差异带来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三)弥合学习鸿沟

教育公平仍面临学习鸿沟这一困境,即拥有优质资源的学习者与因距离、经济、性别等因素无法获取受教育机会的弱势群体间的代沟。[31]有史以来第一次,移动技术使世界各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移动设备使学习者以较少的投入成本获取较为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因此,兼具低成本与高成效的移动学习颇受发展中国家推崇。

印度政府借助多媒体帮助偏远地区儿童接受教育,通过木偶角色传播教育信息以促进儿童对读写、算术及健康信息内容的学习。已有3,000万儿童使用低端智能手机学习视听材料,对于边远地区,则借助无线电话提供广播内容。这类广播节目覆盖了150万人口,其中包括20万名儿童。[32]相关项目的成功开展说明利用多媒体移动设备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弱势群体弥合学习需求与家庭负担之间的缺口,跨越学习鸿沟。

五、国际移动学习实践发展与研究的反思

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移动设备,移动设备以独特的方式为学习提供支持,但由于移动学习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当前其仍面临诸多理论与实践上的困境与挑战。

(一)关于移动学习理论难题

移动学习仍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其理论基础尚未发展成熟,技术性取向居多。某些研究者开始尝试从人种学、教育学等视角阐述移动学习,试图为其提供理论框架。莱特(Wright)提出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号召采取人种学方法来研究真实的移动学习,而不是研究人员选择和控制下的研究。[33]卡尼(Kearney)则从教育学理论视角强调移动学习的真实性、合作性与个性化。[34]对移动学习研究者而言,应将情境化学习置于核心位置,实现学习与移动技术的有机整合。

此外,移动学习评估也存在诸多困境。移动学习往往发生在校外,与日常生活交织于一体,学习结果受各种因素干扰,实施效果难以通过传统测验进行评估。而且,当前移动学习技术尚未发展完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移动学习存在评估能力不足的问题。尽管对移动学习评估存在困难,但对其进行评估能够更好地发掘什么样的移动学习更能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二)移动学习实践困境需要克服的因素

尽管移动学习项目在各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但目前移动学习尚未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之中。移动学习实践推广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制约。

一是技术层面的因素,如移动电话的持有率、移动技术、网络接入、设备局限等。[35]基础设施落后与技术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利用移动学习扩大受教育机会的重要制约因素。很多地区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尚未普及,但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技术短缺障碍正在被消除。

二是非技术层面的因素,包括理念守旧、语言障碍、文化冲突等因素。非技术层面的制约因素更值得关注。实际上,很多政府很少提及移动学习政策,甚至禁止在校园内使用移动设备。国际组织在实施移动学习项目时,也遭受文化冲突困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肯尼亚地区以英语和斯瓦希里语两种官方语言为载体推广识字教育,该项目在提高弱势群体识字率的同时也削弱了当地母语的地位,这违背了文化多样性原则。这些非技术因素的克服需要政府、国际组织与学校共同协作,共享移动学习成果。

(三)移动学习推广路径的实现

移动技术为生活带来诸多革命性变化,而移动学习也成为移动时代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热衷的新型学习方式。有效推行移动学习需要政府部门、移动学习研究者、高校及国际组织的通力协作,共同挖掘移动学习带来的教育效益。政府部门强有力的领导与计划,健全完备的基础硬件设施是前提条件。政策制定者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移动学习政策指南,悉力制定发本土化移动学习政策是关键所在。移动学习专业人员研发丰富的、适用于本土学生的移动数字知识和教学资源是重中之重。高校在校园文化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积极支持更是必不可少。此外,国际组织及政府间共享移动学习经验,尤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与资金援助更能够促进移动学习在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UNESCO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UNESCO Mobile Learning

Week 2016: Innovation for Quality Education [EB/OL].

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6030821.html,/new/en/mlw.2016-06-01.

[2][29]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The

World in 2013: ICT Facts and Figures[R].Geneva: ITU Publication,2013:1-8.

[3][14][26] Acedo,C.Mobile Learning for Literacy,Teacher

Training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J].Prospects: Quarterly Review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2014, 44(1):1-4.

[4]Sharples, M. Future Gazing for Policy Makers[C].BT

Government Innovation Centre,2006.

[5]Keegan D. The Incorpor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into

Mainstream Education and Training[C].4th World Conference on MLearning,2005.

[6]Aderinoye,R.,Ojokheta,K. and Olojede,A. Integrating

Mobile Learning into Nomadic Education Programmes in Nigeria: Issues and Perspective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2007,8(2):1–17.

[7]O’Malley, C., Vavoula, G.,Glew,J.,Taylor,J.,Sharples,M.

&Lefrere,P. Guides for Learning/Teaching/Tutoring in a Mobile Environment[C].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2004.

[8]Bachmair, B. Medienbildung in NeuenKulturr?umen[M].

German:VS Verlagfür Sozial wissenschaften,2007. [9]Kukulska-Hulme,A. Will Mobile Learning Change

Language Learning? [J].ReCALL,2009,21(2):157-165. [10]Mehdipour, Y.andZerehkafi, H. Mobile Learning for

Education: Benefits and Challeng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2014,3(6): 93–101.

[11][27][35] Banks, K. Mobile Learning in the Last Mile[J].

Prospects:Quarterly Review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2014, 44(1):5-11.

[12]Banks,K. English in Action: Mobile Learning in

Bangladesh [EB/OL].http://voices.nationalgeographic.

com/2011/03/29/english-in-action-mobile-learning-in-bangladesh.2016-06-01.

[13]UNESCO. Mobile Phones &Literacy: Empowerment in

Women’s Hands[R].Paris:UNESCO, 2015:46.

[15][16]Royle, K., Stager, S.& Traxler, J. Teacher Development with

Mobiles: Comparative Critical Factors [J].Prospects:Quarterly Review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2014,44(1):29-42. [17][34] Kearney, M.,Schuck, S., Burden, K.& Aubusson,

P.Viewing Mobile L ear ning From a Pedagogical Perspective[J].Research in Learning Technology,2012,20(1): 1-17.[18][20] Ally,M.,Grimus,M.&Ebner,M. Preparing Teachers

for a Mobile World, to Improve Access to Education [J].

Prospects:Quarterly Review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2014,44(1):43-61.

[19]Isaacs,S. Mobile Learning for Teachers in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Mobile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Teachers and Improve Practice[M].

Paris:UNESCO,2012.

[21]A d a m,L.,S o u t e r,D.,J a g u n,A .&Tu s u b i r a, F.

Transformation-Ready :The Strategic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Africa[R].

Kenya: Center for Education Innovations,2011:53.

[22]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eport [R]. Geneva: ITU Pubilication,2015:2.

[23]Ofcom. Measuring Mobile Broadband Performance in the

UK[R].UK: Ofcom Pubilication,2014:19.

[24]Ranieri, M. &Pachler, N. Inventing and Re-Inventing

Identify: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Mobile Learning in Adult Education[J].Prospects:Quarterly Review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2014,44(1):62-80.

[25]Purcell, K., Heaps, A., Buchanan,J.& Friedrich, L. How

Teachers Are Using Technology at Home and in Their Classroom[R]. Washington D.C.: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2013:2.

[28]U N E S CO.Mobi le L ea r n ing[E B/OL]ht t p://w w 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6030821.html,/new/en/unesco/themes/icts/m4ed/mobile-reading/.2016-06-01.

[30]Kraut,R. Reading in the Mobile Era: a Study of

Mobile Read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 Paris: UNESCO,2014.

[31]Voogt, J.&Knezek, G.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M] .London: Springer US,2008.

[32]UNESCO. Educating the Children in Remote Areas with

the Help of Multimedia[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6030821.html,/ new/en/unesco/themes/icts/m4ed/mobile-learning-week/ breakout-presentations/.2016-06-01.

(下转第88页)

YANG Mei, YUAN Lilan

Abstract: The controversy on inclusive education in Britain has continued since 1994. ‘Inclusive’ supporters believe the fact that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re educated only in special schools is a violation of human rights; while the ‘special’ supporters think that inclusive education can’t make everyone participate and can’t give parents the right to choose. Although there is a dispute on the form of ‘inclusive’ or ‘special’ in Britain, they a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go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purposes ar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clusive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and preparing the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for successful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The dispute is just to make inclusive education towards a better direction.

Key words: Britain; inclusive education; special education

本文责编:曾晓洁

(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Inclusive’ or ‘Special’

——the Controversy on Inclusive Education in Britain

(上接第66页)

[33]Wright,S. & Parchoma, G.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An Actor-Network Theory Critique of ‘Affordances’in

Research on Mobile Learning[J].Research in Learning Technology,2011,19(3):247-258.

Mobile Learning for Education Quality and Education Equality: Some New

Trends of the Overseas Study and Practice

CAO Yanhong, YANG Qiguang

(Research Center for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Jiang Nan University,Wuxi,214122)

Abstract: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driven by both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obile device with convenience and multimedia digital processing functions has been given an important mission

to promote education and learning revolution constantly. Under the impetu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national governments and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mobile technology and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oost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ransforming learners’ways of learning and promoting education equ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a new area, mobile learning still faces lots of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future, a series of strong policy support, sound improved infrastructures and developing abundant teaching resources can reach the goal better of making mobile learning promote education equity and education quality.

Key words: mobile device; mobile learning;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equality

本文责编:张瑞芳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六大最新发展趋势:网络业务的数据化、分组化,网络技术的宽带化,网络技术的智能化,更高的频段,更有效利用频率,网络趋于融合、走向统一。了解、掌握这些趋势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移动通信Internet无线数据IMT-2000智能网网络融合 1前言 移动通信业务之所以发展迅猛主要是其满足了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个人进行通信的愿望。移动通信是实现未来理想的个人通信服务的必由之路。在信息支撑技术、市场竞争和需求的共同作用下,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网络技术宽带化,网络技术智能化,更高的频段,更有效利用频率,各种网络趋于融合。了解、掌握这些趋势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 2.1无线数据——生机无限当前移动数据通信发展迅速,被认为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近年来出现的移动数据通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路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如TACS、AMPS和GSM中的承载数据业务以及GSM系统的HSCSD;另外一种是分组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如摩托罗拉的DataTAC、爱立信的Mobitex和GSM系统的GPRS。 目前,无线数据业务只占GSM网络全部业务量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在未来的两年中这种状况将开始扭转,并大大改变。1999年以后,随着HSCSD、GPRS 等新的高速数据解决方案显露峥嵘,并成为数据应用的新焦点,无线数据将成为运营商经营计划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它预示着未来大量的商业机遇。 (1)应用驱动市场 无线数据业务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用户的应用。话音是单一的、易于被大众所接受的业务,然而无线数据则不同,无线数据最初的应用重点放在运输管理这样的专业市场。近期无线数据业务的目标市场是销售人员或现场工程师这样的用户群。从这些先发目标的应用中积累无线数据的经验,并从中受益。

移动学习——未来教育新趋势

移动学习——未来教育新趋势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移动学习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应用在诸多领域迅猛发展,尤其是在学校教育情境,包括高等院校和中小学,企业学习、以及其他的非正式学习情境之中。相对而言,移动学习最先为学校教育和高等教育界所接受,更多的实践和研究出现在基础教育校外学习和高等教育领域里,最近几年,企业移动学习实践和研究在整个移动学习中的份额逐年增加。特别是随着技术创新和基于工作学习的重要性日渐为人们所理解与认同,加之人员流动性的增加,企业情景中的移动学习实践与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关注。移动学习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应用不仅快速发展,而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移动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便利性。移动学习与固定远程学习相比,具有灵活简便的特点。移动学习的便携设备突破了有线连接所带来的束缚,学生不再被限制在课堂上,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不同方式的学习。 第二、普及性。由于移动终端的大量出现和普及,为移动学习的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即使在偏远山区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习。 第三、个性化。移动学习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反馈的难题、重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答疑。 从上面的特点可以看出,移动学习有如下一些优势:使学生在学习上真正实现时空的超越;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员对象进行扩展,能使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使学习者真正实现终身学习。 老师在移动课件制作上面,可以说门槛是非常低的,不需要任何的专业知识,只需要按照相应的流程即可完成。对于制作小白而言,最好能够提前将课程制作的素材提前准备好,例如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等这些。接下来就可以正式开始制作的流程,以速课网为例。 1、登入速课网账号,进入课件制作模块 2、根据自身需求,进入选择相应的模板,或者也可以自行制作模板 3、将准备好的素材,结合整个模板上传编辑 4、制作完成后,可生成二维码,或者链接的形式推送到课堂上。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对教育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有口皆碑的。近年来, 随着无线移动技术、蓝牙和WAP 等技术日趋成熟, 移动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融合, 一个全新的概念———移动学习在教育领域应运而生,移动学习是数

“互联网+”时代,教师如何面对教育的改变

“互联网+”时代,教师如何面对教育的改变近几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互联网+”和“大数据”已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10月29日结束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教育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互联网+”时代,教师又将如何面对教育的改变,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探索混合式教学——020教育新模式 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不同情境下的教学活动,如面授教学、在线教学、学生自定义教学等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 近十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MOOC、翻转课堂、移动公开课等涌入课堂。教师可以尝试用社交网络、在线平台、移动工具为教育教学搭建平台,通过混合式的专业发展渠道,建立起以个人成长目标为中心的专业发展圈。 由上海大知科技自主研发的智慧课堂、知校通、教育OA系统等平台为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和管理媒介。让O2O教育新模式成为可能,并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从教育时代的发展看大数据的优势 随着技术和教育的深入结合,老师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 “数字化时代”:21世纪初,“校校通”、“农远工程”等,为学校匹配电子教学的软硬件设施。 “互联网时代”:要求教师能够掌握信息技术,实现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辅助讲学。 “互联网+时代”:要求教师将技术无缝地“编织”进教学,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数据分析,实现教学优化。 过去,学生们被老师集体“赶到”机房里去学习怎么使用电脑; 现在,学生在有WIFI的教室里,自主使用电子设备登陆网络平台学习; 未来,学生们将在花样繁多的穿戴式设备中,进行“神不知鬼不觉”的探究式学习。 过去——单回路式教育:先是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然后再去纠正。

教育与互联网教育

教育与互联网教育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教育与互联网教育 【摘要】现在互联网教育很热,大家都认为互联网教育前程远大,所以尝试者甚众。我们为什么要搞互联网教育呢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所以应该搞互联网教育;有人说,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新闻、商务和金融等行业,互联网也应该能够改变教育;有人说,互联网可以超越时空,所以未来的教育可以实现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 现在互联网教育很热,大家都认为互联网教育前程远大,所以尝试者甚众。我们为什么要搞互联网教育呢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所以应该搞互联网教育;有人说,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新闻、商务和金融等行业,互联网也应该能够改变教育;有人说,互联网可以超越时空,所以未来的教育可以实现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基于这些认识,先知先觉的探索者开始大胆介入互联网教育,但现实很骨感,有人很快铩羽而归,继续坚持者至今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模式,就连互联网特别发达的美国,目前也处于互联网教育的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有效的、公认的模式和案例。鉴于此,人们不得不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搞互联网教育既然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时候到了,为什么那些誓志用互联网改造教育的探索者、实践者却迟迟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和模式呢 寻找互联网教育模式好比海底寻宝,需要艰苦努力和时间的考验,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人沉到海底,开始地毯式搜索,很长时间没有露面和发声,身体和精神承受着巨大压力,经过无数次挫折和失败,屡败屡战,最后终成正果,找到了互联网教育模式;有人刚刚潜下去几米深,在水下也就呆了几分钟,就浮出水面大声嚷嚷自己找到了宝藏——互联网教育模式;还有人根本没有沉到水下,在水面上就宣布自己找到了互联网教育模式,开始发软文介绍经验或自称颠覆了传统教育,甚至有的企业宣称自己是互联网教育的领航者。其实寻找互联网教育模式的难度绝不亚于“蛟龙号”探深海海底。 一、亟待解决的重大教育问题 笔者认为,回答我们为什么要搞互联网教育必须首先搞清楚二个问题:一是教育到底存在哪些多年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或技术才能解决;二是互联网的哪些特性或功能可以被用来解决这些重大教育问题。可以肯定地说,互联网如果不能改变现有教育弊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仅仅是将线下课堂讲授变成网上视频讲授,或为教师课堂讲授提供一些数字教育内容和工具,那么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意义就没有那么大了。 当前传统教育存在的最关键、最核心问题是将学生当做“知识容器”,被动接受灌输,思维能力丧失,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被削减,学生的大脑处于休眠状态,只有机械记忆,缺少学习兴趣,同时由于教师所教学生数量过多,课堂上只能老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则洗耳恭听,其结果是教育质量低下……。所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是互联网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教育事业发展不均衡,教育的公平和效率严重缺失,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无法享受优质教育。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解决第一个问题下了很大功夫,从2001年新课改开始就试图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但在现有教学组织方式和教育技术手段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其结果是教师讲授式教学模式难以撼动。针对第二个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相继采取了卫星教育、有线电视教育、教育光碟等措施送教下乡,其结果也是收效甚微。刚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探讨

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探讨 摘要科技不断发展,人类生活在不断进步,现在的社会是科技型的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而信息化需要的是计算机,需要的是互联网,为了紧跟时代的潮流,为了更加方便人们的交流,方便中国信息事业的发展,移动通讯也在一代一代的更新,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新型的通信手段将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将根据移动通讯来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并且进行研究分析,为我国移动通讯将来的发展提供探索新趋势。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数据;信息时代 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通信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经过四代的变革更新,处在第五代的热潮之中。人们的工作、出行、购物,都要依靠移动通信来完成,因此,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经过调查统计,我国移动用户的使用者已经突破了十亿,目前的使用量还在不断增加,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潮。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极为乐观,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的信息发展。 1 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背景 移动通信系统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诞生的,直到现在,它一共经历了四次更新换代,预计到2020年将经过第五代的發展历程。 第一代通信技术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完成的,它主要是通过模拟传输数据,因此传输的速度十分的慢,而且质量相对来说也较差,并且无法加密,安全系数也很低,业务量也很小,所以很快就被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淘汰了。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初期,这次它引入了较为密集的技术结构,并且还引用了智能技术,虽然比起第一代的通信技术好了很多,但依然有多的不足之处,传输的速率依然很慢,安全稳定系数依然不够高。 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就更加的智能化,前两代无法解决的宽带服务,由于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到来也有了相应的提供。它具有Internet的能力,还可以实现全球漫游,传送质量较高的图像等。 第四代通信技术就是现在我们使用的4G网络,上网的速度更加的快,并且有了移动宽带和WIFI。我国现已经进入了4G生活时代,4G具有极高的下载速度和高清的电视,是前三代无法达到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更加进一步的研究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从而使我国的信息发展跟上时代的脚步[1]。

2020移动学习十大发展趋势

2020移动学习十大发展趋势 在《中国教育网络》2019年5月刊上,殷丙山、郑勤华两位老师,曾发布了一篇题为《2019移动学习十大发展趋势》一文。时至2020年3月,在疫情影响之下,无论是对于企业、员工、学生而言,在线学习、移动学习都变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再看此文,其中的许多观点都已得到了印证。以下将此文的精彩观点进行提炼,以飨众位读者。 1.自带设备 随着移动设备在学习领域的激增,学习者希望使用自己的设备进行学习,从而保障学习的灵活性、一致性和持续性。虽然一些组织一直犹豫允许员工使用个人设备会带来相关风险,但许多组织正在设备自由与控制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平衡。 自带设备(BYOD)能够为组织发展和员工学习带来很多好处。首先是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通过允许员工使用他们自己的设备进行工作和培训,会创造一种与社交网络一样的愉快体验;其次是提高工作效率。自带设备消除了在不熟悉设备上学习所需要的适应过程,使学习者能够立即将所有重点放在针对特定工作的培训上;第三是降低成本,组织可以降低开销和信息技术设施成本。 2.移动优先设计在学习内容开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移动优先设计的方式在Web开发领域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涉及响应式设计的网站。无论是在桌面设备还是移动设备上查看,这些网站都会呈现相同的效果。由于近80%的人拥有并经常使用智能手机,而且大多数组织开始实施或已经实施了BYOD政策,因此为移动设备设计的课程和学习内容不应该是事后想的,而是必须首先考虑的。所有课程和学习内容的设计都应假定它们将主要在移动设备上访问和消费,而不是在台式机或更大的计算机设备上。 3.移动应用快速兴起,越来越多的公司使用移动学习方式开展培训 分析师预测,2018~2022年间,全球教育应用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7.46%。除了个别的移动学习应用程序外,市场上还有流行的学习管理系统(LMS)推出的以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应用程序,以及部分企业开发的在线培训学习平台,同时支持PC端与移动端(可集成钉钉、KK等移动APP),可以全面满足员工利用碎片化时间移动学习的需求。随着应用程序开发的改进,移动应用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方式转变的思索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方式转变的思索 发表时间:2020-04-08T16:20:35.40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8期作者:张拉 [导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人们生活方式、习惯都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习惯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人们生活方式、习惯都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习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越来越富有个性和独立意识,更愿意自主化、探究式的学习,这促使中学历史教学的方式也必须有所改变。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便捷的方式、多样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自主 化、个性化。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探索,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中历史微课翻转课堂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移动学习开始流行于全球,并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移动学习能极大的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教学服务,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转变教育思维,更新教学方式,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各学科的课堂也悄然发生着巨大变化,各种课堂模式推陈出新,传统课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老师再也不是知识的权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越来越富有个性和独立意识,更愿意自主化的、探究式的学习。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渡于以学生为主的整合探究模式。时代的变化和历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都正在改写我国的“中学历史教育学”。 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便捷的方式、多样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能大大提高教育的适应性。 一、基于教室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教学实践 高中历史具有知识点宽泛、涉及面广、思辨性浓、逻辑推理要求高等特点,如果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难在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新课程所要求的核心素养要求也无从落实,对历史老师而言,也有很多无奈。自去年起,学校分批次为各年级教室配备了希沃电子白板,能提多种授课常用功能,这为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比如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课中,由于本课内容新概念多,高一学生对英国历史既熟悉又陌生,又涉及很多政治术语难以理解,我在上课时整理了与英国历史相关的纪录片,节选部分纪录片,实现对英国历史大致的了解。遇到不容易理解的政治术语如内阁、第三院、君主立宪等,或是不熟悉的人物如乔治一世,则及时上网搜索了解。 二、基于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教学尝试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学校再难像从前一样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使用手机如今不仅是社会的一种潮流,已然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时代的变化促使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方式,与其简单的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不如将教学融入其生活方式。微信作为新兴的网络通讯工具,已经成为大众日常沟通的重要平台。微信具有诸多实用功能,以互联网为媒介,支持发送视频、文字、图片、语音,具有不限时间空间、可以随时更新、可跨平台、可随时沟通等特点。如果能恰当的利用微信这一平台为教学活动服务,不仅能有效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手机成为学生学习的有益工具。[1] 由于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所以微信等社交平台在教学上的运用主要在假期实现。寒暑假时间长,作业布置相对平时稍多,而新学期开学后又很难实现在课堂上对假期作业进行讲评,学生假期的学习也需要老师的及时指导。由此,我在假期尝试利用微信这一普遍使用的社交平台定期为学生答疑。后来发现有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假期会预习下一期要学习的内容,在预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疑惑,于是我又组建了一个这部分在假期预习的同学的一个聊天群,这部分学生经常在群里讨论一些他们预习时遇到的问题,我也能针对他们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这些尝试使课堂得到了有效的延伸,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假期学习的有效性。 三、合理适当利用微课 “微课又叫做微型课程,它是一类根据学科知识点创建的全新类型的网络课程资源。微课把‘微视频’当作主要的表现方式,它涵盖了和教学工作相配套的‘微教案’以及‘微练习’和‘微课件’还有‘微点评’等等存在支撑性以及补充性的教学资源。教师通过微课和其支撑性与补充性的资源形成一个半结构化、情景化、网络化、开放性的资源。”[3]微课属于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育形式,微课“以小见大”的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微课的运用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4] 如在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中《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单元的教学中,通过制作微课视频做好本专题背景知识的介绍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通过微课小视频,向学生介绍代议制的概念、基本的政体类型等基础背景知识,让学生在单元教学之前做好预习工作。这对于学生学习英、美、法、德等西方国家近代代议制的确立了有很好的帮助。这些政治概念的讲解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放在课堂上详细讲解会增加教学的难度,不利于本课重难点的突破,而且这类政治概念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弄懂,而微课视频可以反复观看,恰到好处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四、尝试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从实际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如今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的过程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实现,因此,学生最需要老师的时候,并不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的时候,而是在做作业遇到问题和困惑的时候。做作业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内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这一现象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和新思路。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并迅速风靡美国教育界。2011年后我国教育者才开始了翻转课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一些学校还开展了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究,如重庆聚奎中学、山东昌乐一中等,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翻转课堂主张给予学生更多主动权,在课外完成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通过互动交流完成知识点内化。 比如我在高三复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时,由于已经是高三复习阶段,再详细讲解具体的知识点多少有些“炒冷饭”的意味,如何平衡基础知识点的复习和能力的提升与知识点深化成为我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对此,我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准备了《轴心时代》《春秋战国的变法改革》《铁力牛耕的出现和使用》等微视频和一份知识清单,安排学生在课下完成春秋战国时期相关的基础知

移动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创与实践培训体会

移动互联网时代课堂教 学创与实践培训体会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物联网+教育”时代对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培训体会互联网时代,奇迹每天都在发生。“互联网+”是2015年的热词,被李克强总理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并从总理口中说出来,着实火了一把。 对于什么是“互联网+”,可以这样理解: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出现了;互联网+传统银行,支付宝出现了;互联网+传统交通,滴滴打车出现了……也就是说,“互联网+”是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改造的结果是新行业形态的出现。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甚至现在又出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 毫无疑问,将“互联网+”模式运用于教育教学,一定会掀起一场关于教学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多方面的,既关于教育者又关于学习者。 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直接或间接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 “互联网+教育”将重塑教学形态,掀起教学模式的变革,完全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进一步拓展空间和延伸时间。比如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网上,形成了在线课程MOOC等等;将课堂启发拓展到线上解惑,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课堂互动通过手机、电脑等方式实现“人-机-人”的互动模式……值得欣慰的是虽然“互联网+”下的互动耗费了教师的大量时间,但是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提高了,要知道,问题的背后隐藏着思考!——因为提问题的过程,也是自己梳理知识、搜集资料、训练思维的过程,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复习和补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手段应用于教学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完善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的学习评价从传统的点线结合变成了线面结合,从仅仅靠学期考试成绩和整个学期的平时成绩评价学生变成了教师对学生考试成绩、平时网络互动提问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互答等等,增加了维度与广度,形成了多维度多视角的评价机制,更能反应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从这个角度看,评价一门学科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效性)也同样更完善,从单一的“以成绩评价”转变为与之相关联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位的评价。 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倒逼了教师的自身能力的提升 在“互联网+”时代,一方面,老师应该有时代感,要跟得上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说,“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对我们教师来说,这既是适应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另一方面,老师不用特别担心技术上的事情,这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任务,最根本的还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所以“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要想拥有更大的舞台,必须从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开始。 四、“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需要保持一份冷静 “互联网+教育”将改变教育——从教学模式到教学理念,但是不会取代传统学校教育。两者之间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直至最终融合为一的关系,互联网只是工具和手段,教师才是教育的根本。教师不能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单纯地依靠将课堂教学分离一部分到网络教学是肤浅的,是形式主义。教师在进行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尝试和教学改革的时候必须牢记教育的本质,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浅谈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浅谈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市场需求的同时,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的趋势是:网络业务的数据化、移动互联性和分组化;以及网络设备的小型化和智能化等。这些趋势正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本文介绍了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和网络架构。讨论了未来移动通信物理层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网络结构。最后对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关键词:4G;网络结构;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 1 绪论 所谓的移动通信是指在移动用户之间或者是移动和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技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目前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的历史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这种通信技术主要指的是蜂窝式模拟移动技术,其频率利用率不高、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且不兼容等局限促使人们开发出第二代移动通信。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指的是蜂窝的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使得蜂窝的数据传输变成数字化,具有了数字化信号传输的所有特点。但还是存在着业务单一、通话和低速数据通信以及无法全球漫游等缺憾。于是结合Internet 和高度移动性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应运而生。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这种技术克服了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所有缺点,并提供了很高质量的多媒体综合业务。有了第三代移动通信,人们除通话以外,可以方便地进行WWW浏览,收发E- mail,视频点播等多媒体业务,进行电子商务如购物、交易、金融业务等。目前,因3G系统上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人们已经开始对4G 技术进行研究。这种4G技术会比3G技术的更加完善。 2 4G 移动通信简介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

移动学习的发展和趋势——访移动学习专家凡特霍夫特博士

皇皇鳖....塑璺!坚堂!.兰!竺鳌塑兰兰釜:鋈:釜兰二兰鲨釜兰釜::鎏鎏:.鋈鲨鎏鲨鲎鲨鋈篷鐾鎏鲨鎏鎏!呈堡窭垦垦垂垦量鋈婴文章编号:1006—9860(2009)07--0001--05 移动学习的发展和趋势 ——访移动学习专家凡特霍夫特博士 倪小鹏1,张静然2 (1.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美国48824;2.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北京100031) 编者按:便携式的无线设备、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以及不断涌现的社会性软件工具和应 用,已成为我们(尤其是青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育领域中,无线移动技术的应用 正在促成一种新的学习型态,即移动学习。如何应用移动技术为教学提供新的可能已成为教育 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对移动学习的探究具有教育应用的价值。从理论上讲,其价值在 于促进情境敏感的教学方式和绩效支持,突破教学时空的界限,融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 从实践上讲,其价值在于帮助我们思考,"-3网络基础设施和个人终端已经具备以后,如何通过 教学设计和技术整合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教育技术工作者需要经常关注学科前沿, 并根据实际的需求,制定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规划。本文通过采访资深专家凡特霍夫特博士 (Markvail’cHoofr)来介绍最近移动学习研究和实践的经验及一些前沿问题。凡特霍夫特博士 是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教育技术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基础教育内普适 计算(UbiquitousComputing)和移动技术的应用。他在移动技术应用方面有许多的著作、成果 和演讲。他是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手持设备特别兴趣小组的创始人。他担任伦敦手持学习 年度会议的执行委员和一系列国际会议(如AERA,NECC,ED—MEDIA和mLeam)中移动学习论文方面的评委。近年来,他主编了一系列普适计算和移动学习的专刊,如教育技术研究期刊(TRTE,2004)、教育技术(Ed-ucationalTechnology,2007)禾,RCETJ(2008;www.rcetj.org)等。 关键词:移动学习;无线移动技术;学习资源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由于移动技术发展迅速,为保证资讯最新。本访谈主要集中于凡特霍夫特博士最近的项目以及近五年和将来五年内移动学习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他在访谈中的主要观点有:移动技术为进一步缩小学校和真实世界的距离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把课堂外的活动、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来:而学生可以通过使用移动设备、无线连接和应用程序融人到现实世界中。他强调了教学构想的重要性:即如何使用移动技术来改进学习过程和学习经验.而不是着眼于技术本身。移动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有机结合教学法、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和相关评估工具。为帮助读者更有效地了解移动学习方面的开发和研究,文末列出凡特霍夫特博士推荐的最近三年内的相关文献供读者参考。 访谈者:van’tHooft博士,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当今社会,以手机为代表的无线移动设备已经无所不在。到2008年底,在美国有大约2.7亿的无线移动用户。也就是说,近90%的人口拥有无线移动设备。就短消息而言,在美国每天就有超过30亿条的短消息在网络中传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处处看到使用移动通讯技术的例子,如联邦快递(FEDEX)使用无线移动技术和数据库系统来跟踪邮件和包裹的递送业务。但是我们说起通过移动技术来提供新的学习形式和服务。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说的移动学习.似乎并没有很多好的案例。我平时也问过一些教师和家长.发现他们并不熟悉移动学习。即使是很多学者也对应用移动技术来开展学习活动表示怀疑。我们知道您在移动学习方面已经有多年的研究、开发和实践经验。请您能否首先用您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来展示一下移动学习的例子? van’tHooft:好的.无线移动设备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通讯和信息访问的方式。但确实如你说的,即使像手机一样已经是广为使用的数字设备,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范例还是非常少。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还是不愿意学生在正式的教育环境中使用这些设备。我的研究兴趣主要是在正式的教育情境中如何来应用数字移动设备提供新的学习经验,特别是如何使用手机来连接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活动。我目前 在做一个名为“地理历史学家”的项目(Geo-Histori—

基于移动教学实践的反思与体会

虽然移动信息化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种种困境,但是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iPad和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WIFI 热点、3G/4G/5G网络等无线网络环境的支撑,利用碎片化时间,移动信息化的学习方式成为时代的需求。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成为未来教育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移动教学既然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因此,移动教学需要我们深刻的反思。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学生移动学习现实表现和学习实际效果把控,在互网络+校园免费WiFi下进行,因此,对校园网的硬件配套设施有一定要求,网络通畅是必备前提。有些学生未对老师上传的移动课件资源进行认真学习,不重视学习内容,因此,教师要务必加强对学生课堂现实表现和学习实际效果的把控,学生每学期学习成绩的最终获得要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在移动教学环境下,教师必须适应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手段的改革,当今社会在变革,科技日新月异,都在改变着教育的生态环境,挑战着每位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式。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都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传统教学不同,除了课前备好课外,还要搜集大量信息和资源,对课程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巧妙的顶层设计,还要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实现师生互动,为此,教师更要与时俱进,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手段改革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更要求高职教师抓住当下高职课程教改的有力契机,合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和互联网资源,吸收同行的先进经验,积极主动地投

身到一线的教学与课程改革的洪流之中。 信息化教学与移动智慧教育是时代潮流,移动互联网和自带设备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一次难得良机,不仅激发了高职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潜力,也激发了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和激情。通过力拓科技的91速课、资源库建设、翻转课堂的改革和实践.充分利用网络分享前沿的教学资源和素材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的掌上媒体学习,使得学不再厌烦,教不再乏味,寓教于乐。尽管信息技术还不能取代传统的教育,但却助推了高等教育的变革和创新,相信不久的将来,移动智慧教育与教学大数据服务必将成为教育时代发展的主流。

移动互联网专业名词解释

移动互联网名词解释 一、电商类 团购: (group purchase)所谓团购网站就是团购的网络组织平台,就是互不认识的消费者,借助互联网的“网聚人的力量”来聚集资金,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以求得最优的价格。团购网站是一个将当地消费者与当地企业或商家紧密结合,以团购网站为平台作为应用的一个电子商务特性显著的项目。 社会化电子商务: social commerce, 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新的衍生模式。它借助社交媒介、网络媒介的传播途径,通过社交互动、用户自生内容等手段来辅助商品的购买和销售行为。 O2O: 即Online To 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B2B: (Business To Business),是指一个市场的领域的一种,是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营销关系。电子商务是现代B2B marketing的一种具体主要的表现形式。它将企业内部网,通过B2B网站与客户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网络的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 B2C: Business-to-Consumer(商家对客户)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商业零售,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 C2C: c2c实际是电子商务的专业用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c2c即消费者间,因为英文中的2的发音同to,所以c to c简写为c2c。c指的是消费者,因为消费者的英文单词是Consumer,所以简写为c,而C2C即Consumer to Consumer。 分众Q卡: 消费者在欣赏通过享乐公司互动屏(各楼宇电梯处更新后的分众液晶电视广告屏)播放的优惠活动时,如遇到感兴趣的活动,可直接拿Q享乐卡在相应广告下面的感觉区刷一下,那么相关优惠内容的详细信息就会直接发送到Q卡持有人的手机。 二、物联网 二维码: (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二维条码/二维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表达信息,因此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的信息。

关于移动通信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6030821.html, 关于移动通信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 作者:陈宇冯杰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3年第09期 【摘要】基于用户现实的需求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正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通信速度、网络带宽、增值服务、多媒体通信和智能性方面将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对移动通信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移动通信智能化网络化发展趋势 一、移动通信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定位 在未来发展中,基于人们现实的需求,移动通信的定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移动通信成为了网络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未来的发展中,移动通信主要会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通话和短信业务只占业务量的很少一部分,网络服务将成为移动通信的重要发展内容。(2)移动通信成为了NGN网络的重要载体。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下一代NGN网络已经成为现有移动通信网络的替代产品,为了提高NGN网络的覆盖率,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成为了重要载体。(3)移动通信成为了人机通信的重要手段。在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中,人机通信将会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在用户现实的人机通信的需求下,移动通信成为了人机通信的重要手段。 二、移动通信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具体影响 移动通信的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具体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移动通信的娱乐性更强。由于未来移动通信将会朝着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因此移动通信的功能性更强,移动通信将会开发出各种娱乐功能,满足用户对娱乐的需求。(2)移动通信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帮手。在未来的发展中,移动通信的网络化发展将成为重要方向,由此也为用户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支持,保证了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网络。(3)移动通信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移动通信有了上网功能以后,人们可以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查阅生活信息、缴纳各种费用、进行网络购物以及使用网上银行业务,提高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 三、未来移动通信的重要发展趋势分析 从目前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来看,未来移动通信将会加快4G网络的建设,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重要的发展:(1)移动通信的通信速度更快。专家预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达到10Mb/s至20Mb/s,甚至最高可以达到100Mb/s,这种速度将相当于目前手机的传输速度的1万倍左右。(2)移动通信的网络带宽更宽。未来移动通信将会朝着构建4G通信系统方向发展,而4G通信系统在带宽方面将比目前3G系统的蜂窝系统的带宽还要宽。(3)移动通信的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一)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一) 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六大最新发展趋势:网络业务的数据化、分组化,网络技术的宽带化,网络技术的智能化,更高的频段,更有效利用频率,网络趋于融合、走向统一。了解、掌握这些趋势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移动通信Internet无线数据IMT-2000智能网网络融合 1前言 移动通信业务之所以发展迅猛主要是其满足了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个人进行通信的愿望。移动通信是实现未来理想的个人通信服务的必由之路。在信息支撑技术、市场竞争和需求的共同作用下,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网络技术宽带化,网络技术智能化,更高的频段,更有效利用频率,各种网络趋于融合。了解、掌握这些趋势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 2.1无线数据——生机无限当前移动数据通信发展迅速,被认为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近年来出现的移动数据通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路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如TACS、AMPS和GSM中的承载数据业务以及GSM系统的HSCSD;另外一种是分组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如摩托罗拉的DataTAC、爱立信的Mobitex和GSM系统的GPRS。 目前,无线数据业务只占GSM网络全部业务量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在未来的两年中这种状况将开始扭转,并大大改变。1999年以后,随着HSCSD、GPRS等新的高速数据解决方案显露峥嵘,并成为数据应用的新焦点,无线数据将成为运营商经营计划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它预示着未来大量的商业机遇。 (1)应用驱动市场 无线数据业务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用户的应用。话音是单一的、易于被大众所接受的业务,然而无线数据则不同,无线数据最初的应用重点放在运输管理这样的专业市场。近期无线数据业务的目标市场是销售人员或现场工程师这样的用户群。从这些先发目标的应用中积累无线数据的经验,并从中受益。 在过去的十年里,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在迅速改变,人们更经常性地移动,职业和个人生活之间的分界变得模糊,人们需要不分时间、地点访问很重要的信息。发生在用户身上的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将成为驱动无线数据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2)因特网的影响 和通信的其他领域一样,无线数据业务的一个最重要的驱动力来自Internet。根据最近的研究,未来两年欧洲的因特网用户数量将翻一番。在我国,因特网用户的年增长率将高达300%,显然用户在运动中接入因特网的需求将会增长。 为了满足接入因特网的需求,一个全球性的开放协议——无线应用协议(WAP)应运而生。WAP为将Internet的信息内容以及增值业务传送到移动终端提供了一种开放的通用标准,实现了IP与GSM网络的桥接,是一个为厂商提供加速市场增长、避免网络割接、保护运营商投资的标准,WAP确保任何与WAP兼容的GSM手机都能工作。 (3)数据速率的发展 GSM承载业务所提供的GSM数据速率最高只能达到9.6kbit/s。国际上1998年引入的高速电路交换数据(HSCSD)技术将实现57kbit/s的数据速率,对要求连续比特率和传输时延小的应用是理想的,如会议电视、电子邮件、远程接入企业的局域网和无线图像。1999年商用化的GPRS是第一个GSM分组数据应用,将实现超过100kbit/s的数据速率。对较短的“突发”类型业务是理想的,如信用卡认证、远程测量和远程事务处理。EDGE(增强数据速率GSM改进模式)使用修改过的GSM调制方式来实现超过300kbit/s的数据速率。EDGE

移动学习: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 全球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促使教育设备的现代化发展越来越快,传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改变,移动学习成为时下教育热词。作为一种全新而广泛使用的学习方式,关于它的研究最早由美国加州大学成立的移动教育研究组在21世纪初展开,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移动学习是指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利用无线移动技术,以移动设备为载体,师生间通过无线设备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科技方面的信息交流。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技术的产物,不断地与数字化学习技术相结合,在“云”世界里,将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打破传统学习方式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弊端,使学习随时随地发生,并将学习工具掌上化,使学习成为一种时尚。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移动学习是指依托移动通信技术或无线网络技术,利用移动计算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有关论文数量如图1所示。 图1 一、移动学习的分类 当我们谈论或阅读有关移动学习的问题时,往往会特别简单地认为移动学习只是利用移动设备来进行学习。可是当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真正地去了解移动学习的时候,就会遇到许多都可以称为“移动学习”却让人无从下手的方法。例如QR代码、教育应用程序、游戏、信息、移动网站等。那么这些元素是如何结合起来而实现真正的移动学习的呢? 1.移动学习的Web模型 由于先进的移动设备的出现以及网络技术的提高,现在人们只要有无线网络或者3G等,就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因此,移动设备开始成为有一定功能限制的个人电脑了,人们可以使用它浏览网页、聊天、收发电子邮件等。而当这些活动被放入一个学习的环境中,例如学生使用手机去访问一个学习网站或者博客,就自然形成一种简单的移动学习行为。 2.移动学习的应用模型 现在的手机已经不仅只有接打电话和发短信等功能了,将一些学习软件安装在手机上就可以满足多种学习。例如中英文翻译、数物化公式、游戏、电子书等。应用这些软件学习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了移动学习的应用模型。 3.移动学习的电话模型 电话具有语音功能和传递数据的功能,移动学习也可以采用这种模式进行。例如,当学习是通过短信(如回答选择题是A,B,C或D),这就是在使用移动学习的电话模型。电话模型的好处是,Web模型和应用模型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