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1-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1-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1-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考试题型:

一、简答题(80%)

二、讨论题(论述题)(20%)

1类:如:联系工作实际,对某些经济问题进行讨论(自拟题)?

如:微观经济学在实践中有哪些实际应用?

2类:如:怎样充分调动垄断企业积极性问题(老师出题)?

如:引入战略投资,会不会改变电力部门的垄断性质?(要点:电力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引不引入不会改变企业的垄断性质,只能改变企业资产的多元化;反而战略投资会利用电力垄断性质获取更多的垄断利润。)

一、谷贱伤农(要点:粮食需求缺乏弹性)

运用供求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为什么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要限制石油产量?“谷贱伤农”是指农产品获得丰收不仅不能使得农民从中获益,可以还会因农产品jg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一般来说,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jg弹性很小,即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农产品的jg下降以后,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难以弥补jg下降对收入的影响,从而使农民的总收益下降。同样的道理,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jg弹性较小。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输出国组织限制石油的供给,会使得石油的jg将上涨。由于各国对石油的需求缺乏弹性,因而石油jg上涨将使得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总收益增加。若不限制石油供给,供给增加将导致石油jg 下降,而供给量的增加不能弥补jg下降对收益所造成的损失。故而他们要限制石油产量。

网上参考答案:问:“薄利多销—谷贱伤农”用的是什么经济原理,具体用经济学语言怎么来回答此题呢?面对这种现象,应如何来解决?

答:毛盛勇:薄利多销:前提:需求弹性大于1。需求弹性大,降价可以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但并不意味着销售利润的增加。谷贱伤农:指农产品的收入弹性较小,农产品的价格决定市场需求和供给,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并不会同步增加,也就是农产品的收入弹性较小,经济收入提高了,但对农产品的需求不能同步增加,对农民的利益会受到损害。

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为什么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要限制石油产量:谷贱伤农是指农产品获得丰收不仅不能使得农民从中获益,可以还会因农产品价格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一般来说,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很小,即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以后,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难以弥补价格下降对收入的影响,从而使农民的总收益下降。同样的道理,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资源,其需求价格的、弹性较小。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输出国组织限制石油的供给,会使得时候价格上涨。由于各国对时候的需求缺乏弹性,因而时候价格上涨将使得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总收益增加。若不限制石油供给,供给增加将导致石油价格下降,而供给量的增加不能弥补价格下降对收益所造成的损失。故而他们要限制石油产量。

“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问题。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也就是说,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此外,当今对大部分人来说,粮食方面的花费在全部花费中所占比例已很小了,并且还会越来越小,这也导致人们对粮价的变化反应不敏感。

认识到粮食市场的这一特性后,就不难理解下面的现象: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但是由于粮食需求缺少弹性,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这就是“谷贱伤农”。

由于粮食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绝大多数国家重视本国粮食生产,尤其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国家,采取了各种为保证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的干预粮食市场的支农政策。美国就是这样,但总的说来,效果并不理想。一是费用很高,要维持粮价,政府就要按保护价收购在市场上卖不掉的粮食,为此纳税人要支付相当大的粮食库存费用。二是由于对农民的补贴是按产量来进行的,结果大农场主得到的补贴最多,但他们并不是农村中的穷人,而真正需要补贴的小农场主因产量低反而得到的补贴少。最严重的是,减缓了农业生产的调整,使得投入到农业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没有及时按价格信号转移到其他部门。

现在我们要关注2005年及以后的几年会不会出现“谷贱伤农”的问题。这两年有几项重要的支农政策值得关注:最严格的农地保护政策、种粮直补和取消农业税。这些政策有一个共同点值得关注:就是增加了农业对农民的吸引力,鼓励农民继续`当农民,甚至可以把已经脱离农村的农民工又吸引到农村。这样,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增加了,种粮面积也会增加,甚至一些林地也可能被用来种粮。如果2005年没有大的自然灾害,2005年粮食应可继续2004年的趋势进一步增加,甚至可能是大幅增加。如果对粮食需求没有大的变化,粮价就可能下跌。为此,政府应未雨绸缪。既要让粮食价格比较合理,又要尽可能避免为维持粮价而大量收购导致巨大的库存费用。为此,增加对粮食需求是最值得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之一是把食品代购券直接发给穷人来增加其食品的消费,从而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河南,可进一步发展用粮食做原料的乙醇汽油项目,采取种种可行措施加大对粮食的需求。

二、差别价格(要点:消费者剩余,制定差别价格可以更多剥削消费者剩余)

网上参考答案一:消费者剩余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对消费者从交易中所得利益的一种货币衡量.对于同一物品的购买,高收入者获得的消费者剩余要高于中低收入者.这个结论可以作为政府实施收入再分配和对部分物品或服务实施差别价格的理论依据,对当前我国拉动内需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价格的差额,用公式表示为: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边际效用-实际价格

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效用的剩余,完全是心理上的感觉,并不是实际收入的概念。

网上参考答案二:价格歧视(差别定价)定义:同样的商品针对不同情况索取不同的价格。差别定价的实质——榨取消费者剩余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企业对每一单位商品都按照购买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二级价格歧视:按购买者不同的购买数量来进行差别定价。三级价格歧视:不同细分市场定价不同:MRA=MRB=MC

价格弹性与价格歧视:边际收益与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为而在价格歧视条件下因此有政府对垄断的价格规制边际成本定价or 平均成本定价

网上参考答案三(百度答案):实行差别价格的条件:1、商品需求曲线要向右下方倾斜;2、市场可以分割为不同的部分和不同的顾客等级;3、不同市场的相同商品具有不同的价格弹性。

差别价格有三级:一级:根据边际效用逐个定价;二级:根据需求量分别定价(可能是同顾客,也可能是不同顾客);三级:根据不同市场分别定价。

1、一级差别价格:即企业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每个单位的商品销售的增加,逐个降低商品的价格,也就是对所出售的每个商品都收取尽可能高的价格,这种每个单位的商品都不同的价格叫做完全差别价格。*一级差别价格表明消费者剩余已经小到不能再小的地步,因为商品具有不可分割性。在实践中,完全一级差别价格歧视几乎是决不可能的。但是,在一定情况下,也有类似例子。

2、二级差别价格:即企业对每一个顾客制定不同的价格,而不是对同一顾客的不同边际效用制定不同的价格。例,在某些市场中,各消费者在任何给定的时期中都要购买许多单位货物,而且随着购买单位数的增加,其需求是下降的.如消费者可能每月都要购买几百度电,但随着消费量的增加,他们的支付意愿是下降的。(第一个100度电可能对消费者价值很高——用以开动电器和照明,而对额外的单位消费者就变得更容易保守一些,并且价格很高时保守的可能是值得的)为些,有可能对相同的商品的不同消费量或” 区段”索取不同的价格。

3、三级价格歧视:有这样一个例子,一著名的酿酒公司有一种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定价方法.该公司生产了一种它做广告称是最柔和和口感最好的酒.这种酒被称为”三星金冠王”,大约卖16美元一瓶.可是该公司还是拿一部分同样的酒加以”老桶”的名字装瓶,大约卖8美元一瓶.它为什么这样做,是不是该公司的总裁在酒桶旁边呆的时间长了! 事实上,它这样做是因为有利可图的。例子到处可见,常规的和”特别”飞机票价;加价和不加牌子的酒;对学生和老年人的折扣,等

网上参考答案四(题目: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或价格歧视):一、定义:差别定价或称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对不同的消费者,或对同一消费者的不同购买数量,分别制定不同价格,以获取更多利润。二、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1、商品需求曲线要向右下方倾斜;或者市场上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2、市场可以分割为不同的部分和不同的顾客等级;3、不同市场的相同商品具有不同的价格弹性。

三、垄断厂商价格歧视的类型

1、一级价格歧视(或完全价格歧视):垄断者对不同的需求量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根据边际效用逐个定价,以获得全部的消费者剩余。实际上,是做不到这一点。

2、二级价格歧视:是通过“自我选择装置” 来分离不同的消费需求层次,或根据需求量分别定价(可能是同顾客,

也可能是不同顾客)。

3、三级价格歧视:通过直接的信号(如不同的市场)来有区别地对待消费者,或针对不同市场分别定价。如下页图所示:

1、一级价格歧视

2、二级价格差别

3、三级价格差别

三级价格差别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对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取不同的价格。

假定垄断厂商的产品市场可以分为A、B两个市场,在这两个市场上,垄断者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不同。

在整个大市场上,垄断者根据MR=MC的原则确定均衡点,该点的均衡数量为A、B两个市场的总销售量,即Q=QA+QB。

完全垄断厂商为获取最大收益,必定会将两个市场的销售量调整到MRA=MRB(等边际原理的运用)。最后,垄断厂商为了达到最大利润,需对不同市场索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所谓的三级差别定价。

结论:在三级价格差别情况下,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产品的价格较低,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市场,产品的价格较高。

如下页图示:

三、人口出生率(发达国家低,发展中国家高。要点:直接成本、机会成本)

网上参考答案一(题目:教育—生育决策机制):这类文献从个人教育—生育决策角度研究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教育—生育决策问题在经济增长的代表性个人模型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注:参见Becker和Barro (1988),Becker、Murphy和Tamura(1990)。)如果把代表性个人视为一个家族,就可以利用这些模型研究家族的初始财富与人力资本投资、生育决策间的关系。

Perotti (1996)指出在教育决策方面,由于信贷市场是不完善的,富有的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较高,贫穷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较低。而生育决策是父母对其人力资本的机会成本和抚养小孩的直接成本权衡的结果。人力资本高的父母抚养子女的机会成本大,其子女的教育成本也大,从而对子女数量的需求小;人力资本低的父母抚养子女的机会成本小,子女的教育成本也小,其对子女数量的需求大。因此不平等的经济中穷人比例大,人力资本投资低,经济中人口出生率高。这样则收入分配不平等与人口出生率正相关、与人力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负相关。上述理论可引申出如下可供检验的结论:第一,收入分配不平等下降,则人力资本增加、人口出生率下降;第二,人力资本增加、人口出生率下降,则经济增长率提高;从而第三,收入分配不平等下降,经济增长率提高。Perotti (1996)检验了这些命题,他发现中产阶级的收入比重越大,人口出生率就越低,经济增长率就越高,而且这一计量分析结论在统计上十分显著。据此他认为从教育—生育决策角度考察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是有前途的研究方向。

网上参考答案二:人口出生率的微观理论模型表明,广大发展中国家出生率过高长期居高不下,是人口过度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出生率过高除了传统习俗等原因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经济停滞不前是根本原因。国家越,人越多;人口越多,国家越穷;这种经济与人口的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几乎成为一种客观规律。只有迅速扭转经济落后的状况,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口过度增长的境况。

网上参考答案三:经济发展对人口变动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经济发展决定人口的自然变动,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育水平越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越低。其二,经济发展决定人口迁移。在现代社会中,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及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使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导致人们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从农村走向城市,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以谋求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其三,经济发展决定人口结构。包括人口阶层结构、教育结构和职业结构等。

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发展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影响人口变动。一是经济发展使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使得对劳动力由数量的需求转向质量的需求。二是经济发展促进了生存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强化了人们对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求,生儿育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逐渐弱化。三是经济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城市化体现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包括全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现代生育观念的建立等等。四是经济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提高了避孕节育技术,改善了人类生殖条件,从而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五是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妇女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能力,促进其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转变。六是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制度日益完善,弱化家庭所承担的传统功能如养老、保障、安全等,有利于生育率的下降。

从微观角度看,经济发展同样对人口变动产生影响:家庭是一个生产单位,家庭的生育决策取决于家庭收益最大化这一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将增加对高质量的劳动力需求,减少对低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家庭为了培养高质量劳动力,必须增加培养孩子的成本投入,从而产生孩子质量对数量的替代。二是父母受教育水平高,尤其是妇女受教育水平高,就业率高,收入水平高,则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大,父母倾向于减少养育孩子的时间。三是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制度的完善,使得养育孩子的收益减少,生育效益下降,有助于降低

生育率,四是城市化水平提高使人们更注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再加上城市规模扩大,生活费用上升,增加家庭抚育孩子的成本,促使人们倾向于少生孩子。

四、钻石、水之谜(消费者均衡)(要点:消费者对消费价格主要由边际效率决定)

网上参考答案一:钻石对人的用途很有限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很便宜。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解释这一价值悖论(南京财经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解析:这一悖论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上方面来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从需求方面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虽然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很大,但由于世界上水资源数量很大,因此,其边际效用很小,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就非常低。相反,钻石的用途虽远不及水,但世界上钻石数量很少,因此,其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从供给方面看,由于水资源数量很大,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相反,钻石是非常稀缺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钻石价格就相应地昂贵。综合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理论,关于水和钻石的“价值悖论”也就不难理解了。

网上参考答案二:价值悖论这样一种悖论:许多生活必需品(如水)的“市场”价值很低,而许多奢侈品(如钻石)“使用”价值很小,但市场价格很高。这一悖论由以下事实解释:价格不反映一件商品的总效用,而是反映它的边际效用。

网上参考答案三(原题:钻石和水的价值悖论):从亚里士多德到小密尔,这是全部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它导致了最著名的关于“水”和“钻石”的所谓“价值悖论”——水比钻石更有用,而钻石却是最昂贵的。钻石与水悖论指的是这样的事实:水对人的生命很重要,可是水的价格相对来说就很低。钻石对于人的生存是在没有什么意义,可是价格却很高。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划时代的著作《国富论》里提到了这个悖论。安·罗伯特·亚克·杜尔哥成功地解决了钻石和水悖论。他注意到价格是主观的--是位于个人心目中的东西,也就是说,事物没有固有价值,价值来自于人们的需求:“不同事物的估价随着人们的需求而变化。”水的数量很多,人们更看重钻石;当有人在沙漠中进退不得时,水的价值就超过钻石了。问题是现在人们对钻石的喜爱远远超过水。人们可以说水不值钱,但不可以说钻石不值钱。钻石天生就高贵。对最重要的“效用”往往不在考虑之列。在对咨询公司的选择上,企业往往也是如此:买钻石不会被炒鱿鱼。于是咨询公司的重点不是能为客户解决问题,而是努力包装自己,包括包装文案,行头以及敬业精神。

网上参考答案四(原题:斯密的钻石和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价值悖论:“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但它几乎不能购买任何东西……相反,一块钻石有很小的使用价值,但是通过交换可以得到大量其他商品。” 不过很遗憾,斯密爷爷没有准备回答这个悖论。他仅仅创造了一个奇特的二分法:水有使用价值,而钻石有交换价值。这个说法让我们很晕。然而,不知道斯密知不知道,在他之前的教授海彻森(Francis Hutcheson)和其他学院的老师已经在几年前就解决了这个悖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首先由消费者的所谓主观需求决定,然后再由商品的相对稀缺性或丰富程度决定。简而言之,由需求和供给决定。较丰富的商品,价格相对低;较稀缺的商品,价格自然高。可是有件事情更让我们摸不着头脑,斯密在他写作经典的《国富论》前十年发表的一篇演讲中好象已经解决了钻石和水的悖论。他说:“仅仅想一下,水是如此充足便宜以至于提一下就能得到;再想一想钻石的稀有……它是那么珍贵。”这不正说明斯密已经意识到钻石和水的稀缺性了吗!当供给条件变化时,产品的价值也随之变化,一个迷失在阿拉伯沙漠里的富裕商人一定会以很高的价格来评价水的。短短十年,斯密那有说服力的解释却荡然无存(为什么斯密改变了他的想法,这一定是有原因的),取而代之的是从价格中分离出效用的分析。他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区分开,就好象价格和效用没有任何联系。水很有用途,但有很小的“价值”;一颗钻石几乎没有用途,但有巨大的“交换价值”。其实我们现在来看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悖论了,因为价格(交换价值)由它们的边际效用来决定,而不是它们的全部效用(使用价值)。水是丰富的,增加一单位水很便宜,而钻石是极端稀缺的,增加钻石是昂贵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特地画了两张图来展示它们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其中,总效用可以用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来表示。在图中,对于钻石来说,价格高而总效用(消费者剩余)低;水的价格低虽然,但总效用相对较高。

五、中国产品出口价格较低(要点:劳动密集型、垄断竞争市场趋向于完全竞争市场、不能获得高额的超额利润、产品价格趋向于成本。)

(暂无参考答案)

六、非价格竞争(改变质量、通过广告)(要点:改变市场需求,现代企业趋向于非价格竞争

但前提是垄断企业)

网上参考答案一(百度答案):非价格竞争的特点::(一)、非价格竞争是价格竞争的发展和升华非价格竞争完全以市场需求或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与价格竞争相比,其市场适应性更强,发展空间更广。1、非价格竞争相对于价格竞争具有相对广泛的市场针对性和适应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也发生着变化.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层次化,动态化已逐步成为当今市场消费的基本特征.单一的价格竞争当然是无法适应和满足这一市场需求的.而非价格竞争则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按照消费者潜在的和现实的需求改进产品,改进营销策略.以丰富多彩的竞争手段和形式,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应付竞争者的挑战。2、非价格竞争相对于价格竞争,具有相对无限的竞争空间价格竞争仅通过价格的升降来刺激消费,达到竞争的目的, 而非价格竞争则可以通过产品升级,技术革新,质量改良,品牌建树,超值服务等多种手段来吸引消费,达到扩大产销量的目的。3、非价格竞争相对于价格竞争更具有市场开拓创新能力价格竞争对市场的开拓主要表现为对消费者求廉心理的满足,通过低价刺激对产品的购买需求,最终实现产销量的增加.非价格竞争以其竞争手段的多样性,针对多样化的需求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来开展市场竞争.因此,它对市场的开拓可以说是多点开拓和值得开拓,非价格竞争的市场开拓能力是强劲的,具有创造性。4、非价格竞争相对于价格竞争更突出了竞争的公平性和兼容性价格永远是产品对消费者具有较强诱惑力和影响力的方面.但目前价格竞争却因诸多原因而变成了一种恶性竞争.一味的盲目降价,对消费者,企业,乃至整个经济都是得不偿失.而非价格竞争,则通过增加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优质服务等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这样的竞争公平,公正,公开,有利于推进企业进步.同时,非价格竞争更容易使企业联合起来,互相兼容,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非价格竞争是价格竞争的发展,升华,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

(二)、非价格竞争的特点非价格竞争作为社会化商品经济或发达商品经济阶段的产物,与此时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也有其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非价格竞争是一种产品单一因素竞争向多因素竞争的转变. 在价格竞争阶段,产品竞争主要是通过产品自身的因素完成的,自由竞争阶段的压低价格和垄断竞争阶段的抬高价格都是如此.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生产力的水平不高,产品十分有限,经济竞争只能是数量的竞争,往往通过提高产品的产量,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量相应地降低产品的价格的竞争方式就能取得竞争的优势.从经济结构的特点来看,主要是技术含量低和低附加值的产品,企业没有必要花大力气树立名牌和企业形象,也不需要完善的服务;另一方面是人们手中的货币也十分有限,社会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同时人们了解商品信息的渠道也不够畅通,在没有其它条件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价格是唯一的选择目标.随着产品的逐渐丰富,同类产品之间的可选择性在不断增强,进而产品的质量也成了人们选择商品的主要标准.与此同时,商品的外观,形状,包装等可视性因素及延伸性因素如服务等都成了人们选择商品的依据。2、非价格竞争是从注重产品内在因素竞争向产品内外因素相结合竞争的转化. 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在数以万计的同类商品面前,消费者选择那些商品,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人们掌握的信息的情况.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传播技术的大力发展也在客观上为人们多方面,多渠道的选择商品提供了保证.过去产品的竞争主要靠产品的内在因素,即产品的性能,品质,贵贱等因素来完成,产品的宣传和传播主要靠人际传播来进行.而现在随着同类商品的不断增多,人们不可能对每种商品都能有很清楚的了解,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都掌握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或产品通过广告宣传就可以被广大公众所认知,公众也不像过去那样只认识产品而不认识生产者或只认识此产品而不认识彼产品了,而往往是通过产品来了解企业,或有时就是通过企业形象而认识其产品,信赖其产品的.这也正是现代名牌战略和企业形象战略不断得到普及和推广的主要原因.

3,非价格竞争也实现了销售方式从推销观念向营销观念再向竞争观念的转化。3、在早期的商品经济发展阶段,产品销售以推销为主,这种方式是企业为处理掉它所制造出来的产品所做的工作,它是以产品为中心的销售方式;而营销则是注意观察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调整企业的产品,服务和分销方式以适应市场的新的需求的销售方法,这种方法变以产品为中心为以顾客为中心,从而实现了产品竞争中销售模式的改变.目前竞争观念又取代了营销观念.一些企业家认为营销观念片面强调顾客导向而对竞争者的经营战略,特别是对竞争者即将采取的措施及其潜能重视不够,就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不能区别于其竞争对手,从而使相关企业面临的市场相对狭小,彼此之间都无法实现利润极大化.因此必须在考虑顾客需求满足的同时又考虑竞争者的经营战略,才能在最小风险下实现盈利的持续增加.因而企业的差别潜能,产品的市场定位,产品开发,信息沟通和营销策略就和价格的制定一起成了生产者实现产品竞争不得不考虑的内容.这种营销方法的改变,也正是非价格竞争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

非价格竞争是比价格竞争更高层次的一种竞争方式.因为,价格竞争主要是生产成本的竞争,即在尽可能减少生产成本条件下的竞争.而非价格竞争所涉及的方面更为广泛,层次更为深入,对生产者的技术,知识,信息及其管理水平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市场营销者来说,产品的制造将不是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因此,非价格竞争是一种能够适应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并代表着市场营销竞争大趋势的竞争方式.

网上参考答案二(非价格竞争和厂商均衡):非价格竞争和厂商均衡:非价格竞争指厂商不是通过改变价格,而是通过改变其产品特征、品质,通过广告宣传增加其销量。非价格竞争有两种形式。一、产品变异(质量竞争)1、厂商改变其产品的特征和品质。产品的变异可包括:改变产品本身的品质,如技术性能(汽车ABS、气囊);改变包装和装璜,如人性化、个性化(思尔必可、香烟、资生堂);改变服务质量,如售后服务(汽车召回、电饭堡)。特点:避免竞争,以人为本,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或效用。(山叶钢琴、咖啡壶)2、产品变异带来经济利润。长期中,新厂商加入及各厂商产品变异的结果形成与价格竞争相同的长期均衡。二、改变销售费用1、生产费用:销售费用是改变消费者欲望进而改变物品效用的成本支出。2、平均销售费用:ASE指销售一单位物品所支付的销售费用。因规模收益变动,ASE为“U”形曲线。销售量“饱和”后,ASE为垂直线,增加销售费用无效。三、广告的经济学:广告是非价格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J.K.Galbraith:在现代社会,消费购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宣传。广告的关键不仅在于是否使厂商增加利润,更在于是否使市场更有效率。

网上参考答案三(垄断竞争生产的非价格竞争:广告与质量):垄断竞争市场产品差异化的存在,使企业可能通过制造消费者喜爱的差异性赢得市场。1、广告竞争:通过广告突出企业产品的差异性。2、质量竞争:制造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差异性。3、经济实质:改变企业产品需求曲线,从而改变企业收入曲线;改变企业成本曲线;决策及利润状态发生变化。

垄断竞争—广告的价值:传统经济分析一般的结论认为广告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向消费者索取的价格,导致垄断力量的产生并维持这种垄断力量的存在。最近,经济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消费者心目中的广告潜在价值上。虽然广告成本确实可以转嫁给消费者,但是这些增加的成本可以被广告的有益效果抵消。斯蒂格勒和纳尔森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广告的价值。通过向消费者提供价格信息,广告宣传可以降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纳尔森发现所有产品的广告商对于向消费者提供有用且真实的信息都存在很大的积极性。当消费者在众多商品中进行选择时,高质量的信息能使消费者减少寻找成本。纳尔森和斯蒂格勒都发现广告一般都能使商品的需求弹性增加。广告宣传越多,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变得越大。一般说来,一种产品需求弹性越充足,该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激烈,通常的结果就是使价格降低。

七、规模经济(要点:解释什么叫规模经济;什么原因形成规模经济;规模化后分工、效率、技术)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用来说明厂商产量变动,也就是规模变动,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厂商而言,如果产量扩大一倍,而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量小于一倍,那么厂商的生产存在规模经济。如果产量增加一倍,而厂商的生产成本的增加量大于一倍,那么厂商的生产存在规模不经济。规模收益:规模收益分析的是厂商的生产规模变化与产量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全部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化有三种情况:①如果生产要素增加一倍,产量增加大于一倍,那么生产过程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增;②如果产量增加也恰好是一倍,那么生产就是规模收益不变;③如果产量少于一倍,则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减。

网上参考答案一(什么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合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num Optimal Scale以下简称MOS)”。上述定义具有普遍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伸而来。

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的现象。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内在的,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另一种是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

规模经济产生原因:第一、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实际生活中,机器,设备往往是有不可分割性,有些设备只存在较大的生产规模下才能得到使用。第二、规模扩大有利于专业分工。第三、随着规模扩大,厂商可以更为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包括一些副产品。第四、随着规模扩大,厂商生产要

素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就拥有更多的优势,随着厂商产量的增加,这些优势逐渐显示出来。

八、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解释)(要点:信息不完全问题;逆向选择:事前信息不完全;道德风险:事后信息不完全)

高鸿业笔记答案:逆向选择: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这样的选择――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该问题研究始于美国经济学家乔治。艾克洛夫的论文《柠檬市场》的旧车市场,后来还有信贷配给、保险业等研究。(由于事先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高质量产品遭淘汰、低质量产品生存下来的现象。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往往按平均水平推测产品的质量,从而导致高质量产品的交易价格偏低,交易数量较少,甚至可能导致只有次品才能成交的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源于非对称信息的存在。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有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是指代理人签订合约后采用隐藏行为,由于代理人和委托人信息不对称,给委托人带来损失。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是指投保人在投保后,降低对所投保标的的预防措施,从而使损失发生的概率上升,给保险公司带来损失的同时降低了保险市场的效率。(指事后的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交易失效的现象。在特定条件下确立的交易,由于事后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采取“不道德的”行为而使得另外一方蒙受损失。道德风险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

网上参考答案一:“逆向选择”:现在已经成了十分时髦的词汇之一,几乎在所有关于经济改革的文章中都可以找到,但是,它们的定义却不是很明确。许多教材和论著,包括相当权威的,都隐约将它们分别定义为:信息的不对称所造成的事前和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也有人认为:“逆向选择”应该定义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资源配置不合理)。

什么是机会主义行为: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Williamson,1985)的定义, 机会主义行为指人们借助不正当的手段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

什么是信息不完全:缺乏完全信息的情况称为不完全信息。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一般原理:信息不对称是信息不完全的一种情况,即一些人比另一些人具有更多、更及时的有关信息。信息不对称不仅是由于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足,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太大,不允许其掌握完全的信息。因此,信息不对称其实就是信息分布或信息获得的不公平性,其主要来源一是信息的不公平性,二是市场内幕交易。

什么是逆向选择: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和常规不一致的现象。本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所以,叫“逆向选择”。这是我对这个词字面上的理解。

“逆向选择”的含义与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有关,却绝不是这两者所能够涵盖得了的。所以说胡海鸥讲它只能是一种不合理经济制度下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而不是任何一个市场参与方的事前选择。

什么是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并不等同于道德败坏。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在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问题相当普遍。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险市场时,发现了一个经典的例子: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有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保费为保险标的15%。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应获得5%左右的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在这个例子中,投保的学生由于不完全承担自行车被盗的风险后果,因而采取了对自行车安全防范的不作为行为。而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就是道德风险。可以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

总结:说简单点,逆向选择就是在和你达成协议前做出对你不利的选择,由于信息不对称,你事先并不知道。而道德风险就是在和你达成协议后做出对你不利的选择,同样由于信息不对称,你也并不知道。

案例:1、人才聘用过程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分析及对策;2、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3、职业竞技体育市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与对策构想;

4、贷款利率过高会引发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网上参考答案二(名词解释,人大考试题)逆向选择:由于事先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高质量产品遭淘汰、低质量产品生存下来的现象。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往往按平均水平推测产品的质量,从而导致高质量产品的交易价格偏低,交易数量较少,甚至可能导致只有次品才能成交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指事后的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交易失效的现象。在特定条件下确立的交易,由于事后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采取“不道德的”行为而使得另外一方蒙受损失。道德风险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

网上参考答案三(不完全信息为什么会造成市场失灵?人大考试题):完全信息是完全竞争模型的一个重要假定,但是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尤为突为。

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两个重要例子是次品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

在次品市场上,卖者往往比买者拥有更多的信息。在无法准确获得质量信息的条件下,买者会按照市场上的平均质量来选择商品。这将导致高质量的产品相对价格较低、成交数量较小,从而使得高质量产品退伴随着高质量产品退出市场,买者就会调整市场的平均质量,这会进一步使得市场价格降低,高质量产品的成交量减少。这就是说,市场上存在倾向于低质量产品的逆向选择。极端的情况是,只有低质量产品的逆向选择。极端的情况是,只有低质量的汽车才能成交,即用低的价格购买“货真价实”的低质品。很显然,交品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高质量产品无法生存,从而出现市场失灵。

道德风险是由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市场失灵的例子。最典型的道德风险出现在保险市场上。按既定的平均出险概率确定的保费使得市场均衡。但是,当双方签订保险合同之后,投入保人不努力的现象并不能被保险公司准确把握,因而出现事后的信息不对称。正是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投保人可以采取不努力的支力。结果,出险的可能性增大,导致保险公司蒙受损失。对应于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可以采取的策略是提高保费,这时逆向选择再次出现,不容易出险的投保人退出该市场,从而市场再次失灵。

对于信息不完全问题,市场机制可以部分地加以解决。例如,为了自身的利益,厂商会试图了解消费者的偏好。但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对此,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往往是保护信息劣势一方。例如,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二手车市场中的强制保修制度等。

谈谈微观经济学在现实中有何作用意义或对工作中的指导意义

以下几个方面:树立经济的基本观念现实世界是一个资源有限而欲望无穷的世界,只有每个人树立了经济的基本观念,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这些基本观念包括节约、理性、公平与效率等。

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是从经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来的。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经济观察、经济模型、边际分析、均衡分析、比较分析等。这些方法不仅对理论研究有用,对实际经济管理也大有裨益。比如企业在对未来经济形势进行判断的时候需要用到经济观察的方法;企业在预算时需要大量使用经济模型;企业在做出某项决策时要进行大量的边际分析和比较分析。掌握了这些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对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有很大帮助。

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西方经济学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包括:交替关系原理,机会成本原理、边际决策原理、激励反应原理、比较优势原理、“看得见的手”原理、“看不见的手”原理、生产率差异原理、通货膨胀与失业短期交替原理、收益递减原理等等。这些基本规律在理论上得到了证明,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实践中也得到了证实。这些原理是我们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工具,从事经济工作的人都应该掌握。

掌握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用以解决现实问题。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包括两个步骤:一是要将经济学的概念原理还原为现实事理,在概念与现象间建立映射;二是利用概念间关系!原理"进行推理、判断。这要求我们对经济学的概念有深刻理解,同时有观察归纳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可在反复训练中获得。

假奶粉事件: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一经媒体曝光,顿时朝野汹汹,群情激奋:这回受害者是竟然是无辜的婴儿,许多幼小的生命就此夭折,令人难以置信,让人嗟叹不已。

许多新闻媒体关注到了政府管理的缺失和立法的不足,但如果从企业的角度看,实际上此事件还凸现出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唯利是图的本性。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也是企业股东追求经济利益的工具,企业股东创办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赚钱,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在企业将攫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当作其最基本的甚至是唯一的价值取向时,所有的道德和良心都显得如此的不堪一击。为了获得高额的经济利益,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段纷纷出炉,一幕幕令人咋舌的活剧不停上演:南京冠生园使用陈年旧馅制作月饼,置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于不顾;西安杨森隐瞒药物息斯敏的不良反应的事实,欺骗消费者,长期在国内销售该药品;许多黑心矿主,为了

疯狂逐利,不惜削减安全生产投入,将矿工生命置于险境,多次发生矿难……。而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是这一系列活剧中最丑陋的一幕,这次黑手伸向了刚刚出生的婴儿。

应该说,企业非常清楚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或自己的生产行为会产生怎样可怕的结果,所以企业里的所有知情的人都不会用那些假奶粉去喂养自己的孩子;而且我愿意相信,所有的涉案人员的内心都曾接受过道德感与法律感的严厉拷打,但是他们还是做了,只是源于其中有着巨大的商业利润。马克思曾经有过精辟的论断,资本“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其实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判断: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在每天在不停地盘算,计算其投入与收入的比例,如果违法的成本及风险低于其所获利润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违反法律,对于没有强制执行力的道德当然更加不在话下。

所以法律治理的核心就在于提高违法犯罪的成本和风险,使违法行为无利可图。在实际操作中,就是行业主管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加强行政执法力度,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实际上,阜阳假奶粉案件中除了企业的无耻与嚣张之外,更令人震惊的是某些官员的腐败与渎职,他们可以说是这次事件中杀人者的帮凶。我们在很多类似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无一例外地看到了相同的情形。当执法者放弃了自己的职责,抛弃了自己的良心和道德感之时,悲剧就已经在酝酿之中了。

在立法层面上看,法律与道德在某种意义上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法律总是会体现道德的价值追求,毫无道德意义的法律是没有的。与假奶粉案相关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莫不如此。我经常这样想,道德与良心有时应该比起法律更能制约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行为,——企业的行为还是要落实到自然人身上实行——,人从内心对于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经常怀有莫名其妙的敬畏。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道德虽然没有法律的强制性,但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调节范围及影响力远远大于法律。人类需要用道德来维系,企业营销也应该在一定的道德氛围中进行,并遵循一定的商业道德标准,否则,可能得逞于一时,却最终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公众形象,甚至置企业于死地,南京冠生园的结局就是前车之辙。

在“假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内许多企业开始反思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准则。我们很欣慰地看到一些企业开始到处呼吁,并迅速做出了反应。三元等几家品牌的乳品企业除对此次事件的受害者捐赠、救助外,还发出宣言,均表态要加强质量管理,净化乳品消费环境,在力所能及的各个环节遏制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休戚相关,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一个企业的价值,不单单是创造多少经济效益,还应该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创造社会效益,这是企业价值的两方面。企业只有让二者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才可能真正发展、繁荣。缺乏道德、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很容易成为践踏国家法律的主体,最后必将会被清除出市场。

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其实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面的利益。

新修订的《公司法》第五条规定:“ 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观点,公司作为“契约”的存在,是股东、职业经理人、公司职工、债权人、债务人等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签订的契约的集合,公司理应对其劳动者、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公司所在地的居民、自然环境和资源、国家安全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承担一定责任。如果过分强调公司以营利为本、以股东利益为重的《公司法》传统理念,势必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新《公司法》在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强化了公司的社会责任。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1)

第五章成本论 一、选择题 1.下列正确的说法是(D ) A.所有的固定成本都是沉没成本; B.一些机会成本是沉没成本; C.可变成本也可能是沉没成本; D.所有的沉没成本都是固定成本。 2.不影响行动决策的成本是( C ) A.可变成本; B.隐含成本; C.沉没成本; D.显性成本。 3.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B )。 A.固定成本; B.隐含成本; C.会计成本; D.生产实际投入的成本。 4.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B )。 A.平均成本; B.固定成本; C.长期成本; D.总成本。 5.平均固定成本( D ) A.表示每增加一个工人的产出量; B.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 C.随产出增加而不断增加; D.随产出增加而不断减小。 6.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D )。 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B.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 C.一直趋于上升; D.一直趋于下降。 7.边际成本是( B ) A.价格和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 B.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量; C.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的产出量; D.不随产出量变化的成本。 8.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是(C ) A. TC/Q B. TP/L C. △TC/△Q D. △TP/△L 9.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和薪水必须被考虑为( C )。 A.固定成本; B.可变成本; C.部分固定成本和部分可变成本; D.上述任意一种。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B.贷款利息的支出是可变成本; C.总成本在长期内可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D.补偿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固定成本。 11.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 B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都有可能。 12.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小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成本将( A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都有可能。 13.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那么在产量增加后( B )。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微观经济学模拟题1

《微观经济学》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经济学家在实证经济学事件上意见不一,是由于: ①一些经济学家侧重于宏观经济学,另一些侧重于微观经济学; ②他们对经济的适当模型意见不一; ③他们对公平与效率的相对重要性有不同看法; ④他们有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利益; 2、对于商品X和Y,如果X的价格发生变动时,X和Y的需求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X和Y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 ①正;②负;③0;④1; 3、如果某一商品的价格下跌10%导致买者的总支出增加2%,则需求曲线这一部分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①缺乏弹性。②富有弹性。③单位弹性。④完全无弹性。 4、如果某一商品的价格下跌10%导致人们对该商品的购买量增加2%,则需求曲线这一部分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①缺乏弹性。②富有弹性。③单位弹性。④完全无弹性。 5、如果X商品价格上升导致Y商品需求曲线右移,则X、Y之间是: ①替代品;②互补品;③可能是替代品或者互补品;④既不是替代品也不是互补品; 6、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5元,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Y 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X的边际效用应该是 ①30;②20;③45;④0; 7. 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①价格之比;②数量之比;③边际效用之比;④边际成本之比 8. 需求曲线斜率为正值的充要条件是: ①低档品;②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 ③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④低档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9. 在完全价格歧视条件下 ①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重合; ②需求曲线与总收益曲线重合 ③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下方 ④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上方 10、垄断缺乏效率,意指 ①垄断厂商在平均成本曲线的上升部分生产; ②垄断厂商在边际成本曲线的上升部分生产; ③垄断厂商的利润为零; ④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根据下表选择11-14题 企业甲和企业乙的支付矩阵。 企业乙 ⅢⅣ 企业甲Ⅰ 50 20 -20 -20 Ⅱ –10 40 25 –10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70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A. 一般物价的膨胀; 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A.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7.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微观经济学作业1~4 完整答案

微观经济学作业一(导论与市场运行)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C )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 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 C、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 2.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3.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对于居民的研究,是以居民如何将有限收入用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上实现效用最大化而展开的。微观经济学对厂商的研究是从厂商如何将有限资源用于生产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展开的。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居民的效用最大化和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的研究,来探索整个社会的资源最优配置。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达到最优化了。】 4.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 B )

A、市场出清 B、市场失灵 C、完全理性 5.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A ) A、研究方法的不同 B、研究对象的不同 C、研究范围的不同【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是学术界对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对经济学的一种划分。】 6.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小汽车的需求将:( A )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保持不变 C、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互补品】 7. 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将:( C )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替代品】 8.消费者预期某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C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9.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C ) A、是一回事 B、都是由于同一种原因引起的 C、需求的变动由除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动引起的,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 10.对化妆品需求的减少是指( A ) A、收入减少而引起的减少 B、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与需求量的减少相同 11.需求曲线通常是一条:( A )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六章习题1

第六章§1完全竞争市场 2010级医药贸易同学分享-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实现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A、P=AR B、P=MR C、P=SMC D、P=SAC 2、在微观经济学中,对()行业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通常被用来作为对消费者统治说法的一种证明。 A、完全垄断 B、完全竞争 C、垄断竞争 D、寡头竞争 3、短期内,一个完全竞争厂商所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就会停止营业()。 A、平均总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短期边际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4、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列()行业最接近完全竞争行业。 A、自行车行业 B、服装行业 C、玉米行业 D、烟草行业 5、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与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是()。 A、厂商在长期内要得到超额利润的条件 B、该行业内厂商的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 C、厂商在长期内要得到最大利润的条件 D、以上说法中B和C都是正确的 6、在短期内,()是完全竞争厂商的关闭点。 A、SA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 B、MR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 C、AV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 D、AF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 7、假定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内某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和平均收 均等于1美元,则这家厂商()。 A、肯定只得到正常利润 B、肯定没得到最大利润 C、是否得到了最大利润还不能确定 D、肯定得到了最少利润 8、在短期内,()是完全竞争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A、SA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 B、MR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 C、AV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 D、MR曲线与SAC曲线的切点 9、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平均总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水平()。 A、他将获得最大利润 B、他不能获得最大利润 C、他是否获得最大利润仍无法确定 D、他一定亏损 10、如果某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为了取得最大利润()。 A、他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应该增加产量,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则不一定 B、他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应该增加产量,在完全竞争条件则不一定 C、任何条件下都应该增加产量 D、任何条件下都应该减少产量 11、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A、必然得到最大利润 B、必然得到最小利润 C、若获利,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 D、不可能亏损 12、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总收益曲线的斜率是()。 A、固定不变的 B、经常变动的 C、1 D、0 13、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C,则厂商()。 A、亏损,立即停产 B、亏损,但继续生产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1-1509.doc

第一章引论 一、选择题 1. 经济学被定义为研究( A ) A.如何使用稀缺性资源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 B.如何赚钱; C.政府应该如何处理失业和通货膨胀; D.如何解决稀缺性资源的问题。 2.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3.人们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要进行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C) A.产品效用的不同; B.人们的主观偏好不同; C.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D.经济资源用途的不同。 4经济物品是指( D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5.如果你喜欢玩高尔夫球,那么你打扫房间的机会成本( D ) A.在下雨天和晴天是一样的; B.晴天比雨天大; C.晴天比雨天小; D.等于你当天不得不做的其他任何日常事务 6.因为资源不能完全满足A、B商品的生产,所以( A ) A.当增加A的生产时,A的机会成本也在增加; B.当增加A的生产时,A的机会成本也在减少; C.既生产A又生产B是不可能经济的; D.A的机会成本是常数。 7.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B )。 A.市场理论; B.价格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分配理论。 8.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 C ) A.1982年8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 9.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D)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失业率的上升和下降; C.联邦货物税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D.某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10.下列中哪一点不是绝对命令经济的特点?(D) A.政府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B.有一强大的中央政府; C.缺乏市场; D.存在能配置资源的私人所有者。 二、名词解释 萨伊定律、边际革命、稀缺性、自由物品、经济物品、资源配置、机会成本、“经济人”假说、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经济模型。

西方微观经济学题目_大一1

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命题前面写“√”,在错误的命题前面写“X”;每小题1分,共20分) ( X )1. 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2. 经济分析中一般假定消费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3.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4. 在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需求弹性系数都不一样。 (√)5.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是消费者花在每一元钱上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 X )6.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无差异曲线是可以相交的。 (√)7.需求规律的含义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8. 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 (×)9.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平均。 (√)10、在一个国家或家庭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11. 边际成本曲线总是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12.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13. 一个博弈中存在纳什均衡,但不一定存在占优均衡。 (√)14.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在获得相同的满足程度时,每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之比。 (√)15.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 X )16. 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7. 需求弹性这一概念表示的是需求变化对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化反应程度 (√)18. 消费者均衡表示既定收入下效用最大化。 ( X )19. 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X )20. 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21. 在长期分析中,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划分是不存在的。 (√)22.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与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不相同的。 (√)23. 任何经济决策都必须考虑到机会成本。 (√)24、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弹性表示因变量的变动率对自变量的变动 率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 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5.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一厂商长期均衡时都没有超额利润。 ( X )26. 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27. 寡头垄断市场的最大特征就是寡头厂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中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C ) 1. 在市场经济中,当鸡蛋的供给量小于需求量时,解决鸡蛋供求矛盾的下列办法中最有效的办法是: A. 实行定量供给; B. 宣传吃鸡蛋会导致胆固醇升高; C. 让鸡蛋的价格自由升高; D. 进口鸡蛋 ( C )2、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 A: 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 B: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C: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 D: 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C )3.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少; D. 不能确定 ( C )4、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 A: 满足程度 B: 边际效用 C: 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出的价格部分

中级微观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1、假设政府对一个每月收入400美元的贫困家庭进行补贴。有三种方案:第一,允许该家庭购买400美元的食品券,单位美元食品券的价格为;第二,政府直接发给该家庭200美元的食品券补贴;第三,政府直接发给该家庭200美元的货币补贴。画出三种方案下该家庭的预算线,解释该家庭的最优选择,并分析三种方案的优劣。 解: 如上图所示,横轴表示花费在食品上的货币数量,纵轴表示花费在其他商品上的货币量,初始预算线为CD。 第一种补贴方案下,该家庭可以用200美元购买400美元的食品券,因此预算线变为折线CE1B,最优选择为E1点,效用水平为U1; 第二种补贴方案下,政府直接发放给该家庭200美元食品券补贴,因此预算线变为CE2B,最优选择为E2点,效用水平为U2; 第三种补贴方案下,政府直接发放给该家庭200美元的货币补贴,因此预算线直接平移到AB,最优选择为E3点,效用水平为U3。 综上所述,因为U3>U2>U1,所以对于该家庭而言,第三种方案最好,第二种方案次之,第一种方案最差。 2、请画出以下各位消费者对两种商品(咖啡和热茶)的无差异曲线。 (1)消费者A喜欢喝咖啡,对喝热茶无所谓; (2)消费者B喜欢1杯热茶和1杯咖啡一起喝; (3)消费者C认为,在任何情况下,1杯热茶和2杯咖啡是无差异的;

(4)消费者D 喜欢喝咖啡,讨厌喝热茶。 解:(1) (2) (4) 3、写出下列情形的效用函数,画出无差异曲线,并在给定价格(p1,p2 )和收入(m )的情形下求最优解。 (1)x1=一元纸币,x2=五元纸币。 (2)x1=一杯咖啡,x2=一勺糖, 消费者喜欢在每杯咖啡加两勺糖。 ()12121,min ,2u x x x x ??=????, 1122m x p p = +,21222m x p p =+ 解:(1)当p1/p2>时,x1=0, x2=m/p2; 当p1/p2=时, 当p1/p2<时,x1=m/p1, x2=0 (2) 解得:, 4、假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试问:给定商品1和商品2 的价格为和,如果该消费者的收入足够高,则收入的变化是否会导致该消费者对商品1的消费,并解释原因。 解:该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则有:

微观经济学习题1(1)

1、某消费者消费商品X的数量与其收入的函数的关系是:I=1000Q2,计算当收入I=6400时的点收入弹性。 2、设需求函数为Q=I/P n,式中I为收入,P为价格,n为常数,求需求的点收入弹性和点价格弹性。 3、设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15,其价格现为每加仑1.20美元,试问汽油价格上涨多少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4、在英国,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E D =-1.2,需求的收入弹性E I =3.0, 计算: (1)其它条件不变,价格提高3%对需求的影响。 (2)其它条件不变,收入增加2%对需求的影响。 (3)假设价格提高8%,收入增加10%,1980年新汽车销售量为800万辆,利用有关弹性系数的数据估计1981年新汽车的销售量。 5、已知某君的每周的收入为120元,全部花费于X和Y两种商品,他的效用函数为U =XY,X的价格是2元,Y的价格是3元。求: (1)为使获得的效用最大,他购买的X和Y各为多少? (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他获得的总效用各为多少? (3)假如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为使他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增加多少? 6、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分别为U= 3 2 X Y和3X+4Y=100,而另一消费者 的效用函数为U=64 X Y+1.5㏑X+㏑Y,预算约束也是3X+4Y=100。求:他们各自的最优商品购买数量。 7、某君的爱好是红葡萄酒,当其他商品价格固定不变时,他对高质量的红葡萄酒的需求函数为Q=0.02I-2P。收入I=7500元,价格P=30元。现在价格上升到40元,问价格上涨的价格效应是多少瓶酒?其中替代效应是多少瓶?收入效应又是多少瓶?

微观经济学选择题[1]

微观经济学选择题 第一章引论 1.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的区别主要在于( B )。 A.它们是否有用; B.获取它们时,是否要付出一定的费用; C.它们价格的高低; D.它们的效用高低。 2.资源稀缺性的含义是指( C )。 A.资源的数量较少; B.获得一定量资源所必须耗费的成本相当高; C.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来说,再多的资源也显不足; D.资源的价格很高。 3.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D )。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B.收入的短期波动; C.收入的长期增长; D.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4.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 )。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B.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C.如何生产; D.为谁生产。 5.西方学者认为,现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都是( D )。 A.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 B.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 C.自然经济体制; D.混合经济体制。 6.下列四个命题中,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命题是( C )。 A.货币数量影响价格水平; B.技术水平影响经济增长; C.石油价格影响汽车需求; D.预算赤字影响储蓄水平。 7.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实证经济学的命题为( D )。 A.专家认为我国目前的失业率高达10%; B.高失业率在短期没有下降的趋势; C.我国的高失业率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 D.失业率应该降低到8%。 8.下列命题中不属于规范经济学命题的是( B )。 A.将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支付给穷人能提高社会福利; B.不完全竞争市场不能合理配置资源; C.资本家的利润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收入分配应该公平。 9.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的主要区别在于( A )。 A.它们的数值是否由模型本身决定; B.它们的定义域不同; C.它们的变化速度不同; D.它们是由经济因素决定还是由非经济因素决定。 10.存量与流量的关系是( B )。 A.流量决定存量; B.流量来源于存量又归之于存量; C.存量来源于流量; D.存量来源于流量又归之于流量。 11.( B )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A.亚当·斯密; B.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C.米尔顿·弗里德曼; D.阿弗里德·马歇尔。 12.( A )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A.亚当·斯密; B.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C.米尔顿·弗里德曼; D.阿弗里德·马歇尔。 13.如果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那么,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这种推理所犯的错误被称为( D )。 A.类比谬误; B.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C.合成谬误; D.后此谬误。 14.有利于个体或局部的事情也一定有利于总体或全局。这种推理所犯的错误被称为( C )。

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问题,这是建立在资源具有的前提下而得出的结论。资源配置,稀缺性 4、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心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是。1/4 1、每个社会必须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即生产什么、和。 1、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1、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B的需求曲线向方向移动。 2、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各点相等。 6、土地的供给曲线的是一条线,它表示。 1、左 2、总效用 6、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土地的稀缺性 2、某人对于牛奶对面包的边际替代率为1/4,即一单位牛奶相当于1/4单位面包,则牛奶价格为1,面包价格为____________时,张某获得最大效用。 2、4 1、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____可能导致黑市交易。 2、如果商品X对于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小于X和Y的价格之比则该消费者可以减少X的消费,_____Y的消费,以获取最大效用。 8、土地的供给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形状 1、下。 2、增加8、接近于垂线。 1、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均衡数量。 3、实证经济学要回答的问题是,规范经济学要回答的是。 1.下降;增加。3,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1.在前提下,经济学研究面临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即生产什么、 和。 3.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 方向变动。 6.一个厂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其投入劳动应处在劳动的平均产量为,边际产量为的区间范围内。 9.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其需求价格弹性为。(填数值) 1、资源稀缺性,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3、反,正 6、最大,0 9、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 1、实证经济学解决的是问题,规范经济学解决的是问题。 1、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1、选择包括、、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1、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二、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2、政府为了扶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3、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 D、商品的价格

微观经济学各章练习题(1)复习课程

微观经济学各章练习 题(1)

第1章 引论练习题 1.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是( ) A. 凯恩斯 B. 希克斯 C. 亚当·斯密 D. 马歇尔 2.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 A. 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 B.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 资源总是不足的 C. 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 D. 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3.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 ) A. 通货膨胀 B. 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 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 D. 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 4.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革命”发生于( ) A. 18世纪70年代 B. 19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20年 代 D. 20世纪40年代 5.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 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 物品的生产才能增加X 物品的生产

C. 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 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6.中央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的区别是() A. 消费者相对于生产者的重要性 B. 贫困的程度 C. 稀缺性是 否存在 D. 谁来做出决策 7.以下问题中哪个不属于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 A. 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 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 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D. 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8.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D.经济增长 9.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A. 是否包括价值判断 B. 研究对象不同 C. 研究范围不同 D.是否运用了归纳法 10.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的命题() A. 982年8 月联储反贴现率降到10% B. 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 联邦所得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

微观经济学复习题1教学文案

第一章 1、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以下三个层次上逐步深入的: A、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B、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 C、分析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的均衡价格。 D、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经济学中假定的“经济人”是 A、理性的人。 B、自利行为的人。 C、损人利已的人。 D、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人。 3、居民是 A、生产要素的供给者。 B、产品的供给者。 C、产品的购买者。 D、生产要素的购买者。 4、经济学包括的主要问题有 A、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生产者选择利润最大化; E、消费者选择效用最大化。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 需求 2. 供给 3. 均衡价格 4.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5.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6. 弹性 7. 需求的价格弹性 8. 供给的价格弹性 9.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10. 替代品 11. 互补品 12. 需求的收入弹性 13. 恩格尔定律 二.单项选择 1.以下哪一个函数更可能是需求曲线的表达式: A.Q=3P-5 B.Q=9-2P C.Q=P/20 D.Q=8+6P 2.下列几组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的是 A 面粉和大米 B 汽油和汽车 C 羊肉和牛肉 D 猪肉和 鸡蛋

3.当出租车租金下调后,对公共汽车服务将 A 需求减少 B需求量增加 C 需求增加 D 需求无法确定 4.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价格下降 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 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确定 5.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A 服装 B 化妆品 C 金银首饰 D 食盐 6.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大的是 A 胰岛素 B 旅游 C 面粉 D 食盐 7.需求量的变动是指 A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B 非价格因素引起的需求曲线的变动 C 不同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D 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 8.以下哪一个函数更可能是供给曲线的表达式: A.Q=3P-5 B.Q=9-2P C.Q=20/P D.Q=8+6P 9.需求的变动是指: A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B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 C 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D 非价格因素所引起的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 10.某一时期,电冰箱的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的原因可以是 A 电冰箱的价格下降 B 生产电冰箱的成本下降了 C 生产冰箱的成本上升 D 消费者的收入下降 11.下列几组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极有可能为正向(大于0)的有 A 汽油和汽车 B 电影和服装 C 苹果和自行车 D 猪肉和牛肉 12.某一时期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的原因可以是 A 彩电价格下降 B 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上升 C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 D 生产彩电的要素成本上升 13.食盐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由于某种非价格因素的影响使食盐产量 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A 食盐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食盐产量下降20% B 食盐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食盐价格上升低于20% C 食盐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食盐价格上升超过20% D 食盐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为食盐价格上升等于20% 14.在得出棉花种植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持 为常数 A 土壤的肥沃程度 B 棉花的品种 C 技术水平 D 棉花的价格 15.当某消费者的收入上升20%,其对某商品的需求量上升5%,则商品的需求收 入弹性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

《微观经济学》最后几章选择题及答案 不完全竞争 一.选择题 1.以下最不可能成为垄断者的是: A.一个小镇上唯一的一名医生 B.可口可乐公司 C.某地区的电力公司 D.某地区的自来水公司 2.无论一个竞争厂商还是一个垄断厂商,当其利润最大化时,总能满足的条件是: A.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B.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C.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D.价格等于平均成本 3.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之间的重要相同点是: A.长期中,价格等于平均成本,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B.产品的异质程度 C.长期平均成本上使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是相同的 D.以上都不对 4.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根据MR=MC生产,后者不是 B.前者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是一致的,而后者不是 C.前者拥有影响市场的能力,而后者没有 D.以上都对 5.何种情况下厂商会倾向于进入一个行业? A.该行业存在超额利润 B.规模经济不构成一个主要的进入壁垒 C.该行业的主要资源不被现存的厂商所控制 D.以上全对 6.与不实行价格差别的垄断厂商相比,实行价格差别的垄断厂商: A.产出更多,利润更高 B.产出更少,利润更高 C.产出更多,利润更少 D.产出更少,利润更少 7.完全垄断厂商: A.提高价格一定能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增加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会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8.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弹性为1时: A.总收益最小 B.总收益最大 C.总收益递增 D.总收益递减 9.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发生于: A.边际成本等于实际需求曲线中产生得边际收益时 B.平均成本下降时 C.主观需求曲线与实际需求曲线相交,并有边际成本等于主观需求曲线中产生的边际收 益时 D.主观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 10.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 A.厂商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 B.厂商一定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取得超额利润、发生亏损及获得正常利润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1.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必然有:

微观经济学选择题1

第一章: 1、经济学研究的是B 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 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 2、区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键在于A A、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个体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现象; B、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政府行为; C、微观经济学研究产品市场,宏观经济学研究失业问题; D、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围狭小,宏观经济学研究涉猎广泛。 3、经济学家讨论“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这一问题属于()所要研究的问题。B A、实证经济学; B、规范经济学; C、宏观经济学; D、微观经济学。 4、经济学家所谈到的“混合经济”是指D A、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作用; B、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同时存在; C、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要作出决策; D、政府和个人都要作出决策。 5、人们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时必须B A、使个人利益优于公共利益; B、作出选择; C、降低期望; D、以国家利益为重。 6、“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的说法的前提A A、任何事物都有机会成本; B、人是自私的; C、政府不总是补贴食品生产; D、不应该出现食品银行。 7、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作B A、经济物品; B、资源的稀缺性; C、机会成本; D、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8、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由于生产更多的去品和劳务消耗光。 9、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D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10、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C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000美元。 11、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B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12、西方学者认为现代美国经济是一种(C)。 A、完全的自由放任经济制度; B、严格的计划经济制度; C、混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D、自给自足制度。 第二章(答案:4 2 2 3 1 4 D B D A A D C B A DAC ) 1、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持为常数? (1)土壤的肥沃程度;(2)技术水平; (3)棉花的种植面积;(4)棉花的价格;2、所谓低劣品、正常品之划分,是以——为基本判断标准的。 (1)需求价格弹性(2)需求收入弹性 (3)需求交叉弹性(4)供给价格弹性 3、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1)增加30单位;(2)减少30单位; (3)增加130单位;(4)减少130单位; 4、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1)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产量下降20%;(2)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低于20%; (3)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超过20%; 5、如果咖啡价格上涨,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上升,这说明咖啡和茶叶的需求交叉弹性——。 (1)大于零(2)等于零 (3)小于零(4)无穷大 6、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品,则A价格下降将造成: (1)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3)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4)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7.市场上某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 A.产品价格超过均衡价格; B.该产品是优质产品; C.该产品是供不应求; D.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8.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元,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可以预料价格上升 A.小于5美元;B.等于5美元; C.大于5美元;D.不可确定 9.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需求将是 A、毫无弹性;B、有单一弹性; C、弹性小;D、弹性很大; 10.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该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微观经济学题库完整版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稀缺的?() A、医生; B、苹果; C、铁矿石; D、经济学课程; E、空气。 2、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映? D、收入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经济学可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 B、企业获取报酬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分配稀缺资源及不同的用途 D、人们靠工资生活 4、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 A、与稀缺性和选择有关的问题 B、如何在证券市场上盈利 C、何时无法作出选择 D、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 5、“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要被消耗光 6、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市场上贩卖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7、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

A、供给大于需求 B、失业或者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资源得到最适度分配使用 8、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则只有减少一种物品的生产才能 导致另—种物品生产的增加 C、改进技术会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 9、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通货紧缩 C、资源增加或者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减少,资本品生产下降 10、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11、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 A、 1982年8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己超过30000美元 1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 A、一般均衡论 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D、完全竞争市场下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微观经济学作业答案

第一章对象与方法 1、怎样理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考察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稀缺的生产资源的配置的? 资源的配置是指一定量的资源按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资源是稀缺的,微观经济学将资源的优化配置当作研究的主要问题。同时,这个问题也是企业和个人所面临的问题,因为企业拥有的资金和个人拥有的货币收入都是有限的,企业和个人都存在如何将有限的资源用得最好、最有效的问题。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怎样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西方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研究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充分利用。 2、机会成本的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机会 成本”与“经济效率”(或称“效益”)的关系如何? 机会成本是指某资源用于某一用途之后,所放弃的该资源用于其它用途中可能带来的最大效益。一般理解的成本,是指会计成本,是实际支出成本。机会成本是没有实际发生的。机会成本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问题,经济决策就是比较和考虑资源不同使用方案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率越高。 3、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符合这个原则的?有没有“非理性”或 “反理性”行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还是反理性的,为什么?给出的答案是实证性的还是规范性的? 经济理性主义的假定是指在经济实证分析中,总是假定当事人具有非常明确的行为目标,具有充分的信息和知识,在经济决策时,关于深思熟虑地进行权衡比较,找到最佳方案,以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 一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都是符合经济理性主义原则的,比如企业、个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还是有非理性行为的,比如损人不利已的行为,比如仅追求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的行为。 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它反映了对人的某一方面特征的认识,是每个人对自己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各个人有价格水平高低的差别,不同人格的差别在于各人的需求层次,以及对于不同类型需求的追求程度。看重自我价值实现的个人比仅仅看重物质利益的个人在人格上更高。 经济理性主义假定也是一个实证性的判断。 4、经济学中均衡的含义是什么? 经济上的均衡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立的经济变量不再改变其数值的状态。 第二章均衡价格 1.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左移、右移还是不变?为什么? (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 (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 (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4)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2.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 (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 (2)在产品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 (3)生产x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 (4)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 3.讨论下列问题: (1)某城市大量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估计为1.6,城市管理者问你,为了增加大量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增加还是应该降低,你应当怎样回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