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设计

二年级下学期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口算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一)姓名 22÷3=14÷3= 7÷2=9÷2=19÷3= 20÷3= 20÷3=29÷5=37÷5=36÷5=14÷4=18÷4=12÷5=16÷5=9÷5=10÷3=12÷5=14÷3=16÷3=3÷2=20÷6=24÷7=28÷6=32÷6=15÷6=32÷9=4÷3=6÷4=8÷3=14÷3=28÷3=22÷3=22÷5=32÷5=32÷4=4÷3=8÷3=12÷5=16÷3=9÷2=10÷6=12÷7=14÷8=16÷8=13÷3=21÷4=22÷4= 25÷4=34÷4=17÷5=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二)姓名 16÷3=27÷2=36÷5=45÷7=36÷7= 17÷5=10÷7= 12÷7= 12÷7= 18÷7= 22÷7= 34÷7=6÷4=8÷5=54÷7= 15÷6=18÷4=21÷8=24÷9=12÷8= 56÷9=12÷5=18÷5=24÷5=49÷5=

26÷6=12÷5=17÷5= 26÷5=35÷6= 35÷6=42÷5=49÷5=56÷5=10÷7= 9÷5=18÷5=27÷5=36÷5=14÷5= 30÷7=36÷7=42÷5=48÷7=20÷7= 7÷5=14÷5=21÷5=28÷5=28÷5=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三)姓名 40÷6=48÷9=56÷6=64÷9=5÷2=

45÷8=54÷8=63÷8=32÷9=15÷4=8÷3=16÷3=24÷5=32÷5=9÷5= 7÷2=14÷5=21÷6=28÷5=27÷5= 54÷7=63÷8=72÷7=31÷7=30÷8=25÷6=30÷7=35÷7=40÷7=42÷8=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平均分的含义。 2、出示15÷3=5,并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10根小棒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10除以2等于5表示10里面有5个2.)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3份,剩余1根。) (2)如果每3根一份,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 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2根或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3)如果把这10根小棒,每份4根、5根或6根,可以怎样分? 3、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那几种? 4、交流:

(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独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2)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答) 问:按要求怎样列式(板书: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最后可以分给几人?也就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有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 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个数叫余数。它的单位名称和总数一样。(板书:10除以3等于3余1.) (3)生齐读算式,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余数又表示什么?(余数表示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的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一份时剩下的。)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_教案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重点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回顾整理。上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设计意图:学生畅所欲言,以复习唤起记忆。]二、作业延续。1、要求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先要知道每人分几块,有很多种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尝试列式18÷2=9(人)18÷3=6(人)18÷4=4(人)……2(块)18÷5=3(人)……3(块)18÷6=3(人)18÷7=2(人)……4块)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3、先独立观察,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4、你是怎样做出来的?以18÷7=2(人)……4(块)为例,师:“我们可以通过摆学具求出。如果不摆学具,你是怎样想到商2的?”启发学生说出“因为18里面最多有2个7,所以18除以7商2”。或者说“乘法口诀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因为18大于14,而小于21,所以只能商2。”[设计意图:作为作业的习题,学生思考时间相对较长,思考也较充分,在此作为新课延伸,会容易启发学生由旧知导入新知。总结出学生已掌握的两种求商方法:摆学具、用口诀。]三、先摆一摆,再计算。1、9根小棒,每两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2、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根,还剩()根。学生在答题纸上填写,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试商的过程。[设计意图:加深摆学具求商的印象,理解算理。]四、试一试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1、师:老师手里拿着几个气球?(18个),要分给几个小朋友?(5个),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你能自己填一填算式吗?(学生填答题纸,教师巡视指导。)指名交流自己是怎样找到合适的商的。2、找规律通过刚才的练习,比较每道题里除数和余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同位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3、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都比除数小。[设计意图:增强口诀求商的意识,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

有余数的除法备课教案(改好)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数学思考:用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单元课时安排:约10课时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5课时 2.解决问题…………………………………3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4.小小设计师………………………………1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有余数除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余数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

法的意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够准确求出余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看教室里同学们学的多认真啊!(出示主题图) 问:用11根小棒摆出黑板上的图形.各能摆几个? 根据摆的过程写出除法算式 指名学生汇报:11÷4 11÷3 11÷5 问:怎样能求出这些算式的商?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二、新课 出示例1: 6÷2=3(盘) 余数(表示分完之后剩下的数)

最新新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公开课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60页-61页例1和例2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 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做个数学游戏,它的名字叫“抱组游戏——找朋友比赛”。请大家看屏幕,我们先来看看游戏的规则。 大屏幕显示:[游戏准备]请八个小朋友。[游戏规则]:第一步,每次几人抱成一组;第二步,听清口令,按要求做;第三步,口令是:找呀找,找朋友,()个人,抱一组。获胜方法:谁按要求找到朋友,谁就获胜。 2.活动感知 做游戏,初步理解余数的意义 <2人一组> 师:谁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活动的过程?(有8人,每2人一组,分成了4组) 师: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吗?(8÷2=4(组)) 小结:每组人数相同,平均分成了4组,就是“平均分”,用除法表示。 <3人一组> 师:谁来描述一下这次活动的过程?(指两名生说) 引导生说:有8人,每3人一组,分成了2组,多出了2人。

师:两次游戏,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结:刚才做游戏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一是大家都找到了朋友,一是部分人找到朋友,还有剩余的人找不到,这里余下的数,我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生说“余数”,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有余数的除数” ①摆小棒 师:请大家将刚才有余数的情况,用小棒摆出来,看看余数在哪? 指一生上台摆 问:余数在图的哪个部分?谁上来指指?(指名一生上台指) 他摆的是什么意思? ②列算式 同桌讨论列除法算式,试列 8÷3=2……2(板书) 余数 为了区分商和余数,在它们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③分析算式 师:在这里余数是几?8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商2呢? ④说算式意义 ⑤带单位,齐读算式:8÷3=2(组)……2(人) 巩固练习:书60页做一做第1题 2.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师: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同桌摆,指一对同桌上台摆) 追问:如何列式?(板书:8÷4=2(个)) 4人一组,小组合作讨论:用9、10、11、12根小棒分别摆正方形是什么情况?如何列式?(板书:) 思考:观察每个算式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

【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案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 / 7

1.参观数学学校,提出分7个桃,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的问题。 老师动画演示分的结果,学生说答案并写出算式。 7/3=2(盘)1(个) 2.提出分17个苹果的问题,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的问题。 老师动画演示分的结果,学生说答案并写出算式。 17/3=5(盘)2(个) 3.80个梨,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具体操作过程太烦琐,产生探索计算方法的需求。 老师动画演示分的过程,分到6盘时,问学生分完了没有,从而使学生感知到用分的方法计算有余数除法很麻烦。 4.板书课题: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范文最新推荐------------------------------------------------------ 二、以旧促新、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⑴回到例题:有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盘,还剩()个? ⑵提问:怎样列算式? ⑶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⑷交流反馈下面的问题: ① 怎么想到商是2? ② 竖式里的6、1怎么得来的? ③ 出示学生的错误写法,让学生改正。 ④ 为什么不商1呢?如果商1,还剩几个?行吗? 3 / 7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引出活动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 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 问题: 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 问题: 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 用一堆小棒摆。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问题: 1. 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 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 证明自己的想法。 3.如果用这些小棒摆呢?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64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 第二课时:竖式与试商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 2.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余数与除数间的关系”两个大知识点进行教学,至于竖式的教学,我想只要学生能较好的掌握余数的含义以及它与除数间的关系,这一内容学生知识不难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②能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③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④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本课的重、难点是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明确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自主操作、体验感悟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新知,我设计了一个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 2、反思交流、应用提高让学生通过帮助小朋友分糖葫芦的环节,体会在生活中遇到有余数的情况,然后通过练习生产中遇到有余数除法的一道习题,引导学生用竖式来表示除法家族中的被

除数、除数、商、余数,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突破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流程 为了能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巩固新知,体验快乐”三个教学环节。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习了整数的除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新课之前一定要对这复习,为下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识,技能,经验和心理上的准备。我利用复习导入,“用15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能摆几个三角形?”让学生知道此题可以转化为“18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从中复习除法的意义。然后如果15根小棒每4根摆成一个正方形,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2、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此环节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意义,会正确用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1)学生操作:帮助小朋友分10串糖葫芦给自己和自己的两个朋友(2)学生展示:学生可以每个人分3串,还剩一串(3)全班交流:请学生分别说一说分的过程,明确余数的产生的意义。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案

《除法试商》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63页例4以及“做一做”。例4主要通过计算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从计算中抽象出“7和几相乘的积接近43,而且小于43”的计算方法,借助竖式指导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比较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启发学生发现: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做一做”帮助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尝试发现总结出有余数除法试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核心能力 除法试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数的运算”部分的内容,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且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初步掌握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 (五)学习难点 不能忽略余数要比除数小。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除法试商》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堂设计 1.回顾复习 ()里最大能填几? 2×()<13 ()×5<49 7 ×()<48 9 ×()<29 ()×6<41 8×()<52

4 ×()<2 5 ()×3<17 师: 7 ×()<48的括号里为什么填6,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设计“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题目,既巩固旧知,又为后面的试商学习做铺垫。】 2.互动新授 教学例4 (1)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交流:它的商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2)汇报预设: 想法一:43里面最多有6个7,六七四十二,商是6,被分掉42,余1。 想法二:商是6,六七四十二,42比43小,余1;如果商7的话,七七四十九,49比43大,所以商不能是7,而是6。 想法三:六七四十二,6和7相乘的积最接近43,所以商是6。 想法四:如果商是7,七七四十九,49大于43,说明商大了,所以要选小些的,用6,六七四十二,42最接近43且不超过43,所以商6。 师:比较这几位同学的想法,他们有什么共同的想法? 生:都想到了六七四十二这句口诀,都是商6,商和除数相乘的时候要保证结果比被除数小。 师:为什么想到六七四十二这句口诀? 生:因为除数是7,就想7的乘法口诀。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竖式。 师:如果商5的话,五七三十五,除数和商的乘积也比被除数小呀,可以吗?为什么? 生:讨论交流发现,商5不行,虽然除数和商的乘积也比被除数小,但余数是8,8比7大了,余下来的数还可以继续分,不符合前面我们学习的“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要求,所以不能商5。

有余数的除法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课标内容和课标解读 课标内容 《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提出“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的要求。 课标解读 本单元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今后继续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等除法的重要基础。本单元主要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与计算和解决问题两部分内容。在课程实施中,要通过操作直观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要通过观察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要通过加强试商例题的教学,帮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 一、充分利用表内除法的知识经验和活动经验,通过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 1.通过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含义,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例如,在例3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操作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如竖式中“13”的理解,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竖式中的13表示什么”,再让学生把它指出来,从而明白“13”就是要分的总根数。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操作过程的比较,进一步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通过竖式和横式的比较,理解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通过横式与横式的比较,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通过竖式与竖式的比较,进一步理解竖式的写法,理解竖式中余数0的含义。 2.利用除法竖式和乘法口诀,让学生初步学会试商的方法,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在课程实施中,先要进行“()里最大能填几”的针对练习,使学生学会寻找最接近被除数的一个积的方法。在试商的教学中,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数(即商),使这个数与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小于被除数,二是得到的余数应该比除数小。 3.通过操作、口算、竖式相互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课程实施中,要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建立分的过程、口算过程、竖式的书写过程以及语言表达过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进一步理解算理。

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品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2.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引出活动摆一摆。 图上小朋友在分东西,我们也来分一分。 ①把10个梨,每5个一份,分一分。 学生操作,说一说分的结果。突出正好分完。 ②把18个梨,平均分成3份,分一分。 学生操作,说一说分的结果。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回顾除法意义 ①把6个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 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名演示摆一摆。 3. 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 问: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②再增加1个草莓,现在有几个了? 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

1. 现在你还会摆吗?同桌合作摆一摆,互相说一说是怎么摆的? 2.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不够放一盘)(可以再拿一个盘子吗?) 3.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师示范写算式:这次我们分的总数是几?俺什么要求分?分的结果怎么样?边问边写算式。 7÷2=3(盘)……1(个) 问: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指导读算式。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小结揭题: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追问:余数表示什么? (四)再摆一摆。 看主题图,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我们也来摆一摆。先数出11根小棒,然后你挑选喜欢的图形摆一摆。 摆好了自己先说一说,同桌交流一下。 指名说。说清楚用11根小棒摆了()个三角形,还剩()根。 可以用算式:11÷3=3(个)……2(根) 正方形和五边形也分别请学生交流汇报。 三、练一练: 1. 书60页做一做1。 学生试着圈一圈,填一填。 交流汇报。理解算式里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 书60页做一做2。 四、课堂作业本42页(1-3)。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_6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深圳市新秀小学谭巧娟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和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并会用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概括的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与同学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试商。 教具准备点子图若干张,表格,课件,小棒。 12 3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规律,这样,学生学得的知识不是教师强加的,才能理解深刻,主动掌握。 例题比较简单易懂,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完全能掌握。 让学生判断正误,在辨别中掌握方法。 练习题的设计能围绕本课教学的重点,具有层次性。 通过抢答,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探索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观察比较1中有余数的四个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能说说为什么吗? 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带着问题看课本上的例题: (1)为什么把一个桃子放在一边? (2)为什么商后面写“盘”,余数后面写“个”? (3)竖式上各个数各表示什么? (4)竖式中,商1或3行吗?为什么? 5.尝试完成“试一试”。 (1)请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老师有18个气球,分给5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2)学生用刚学到的方法独立计算。 (3)交流评价 收集学生不同的竖式计算展示,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①商2余8的②商3余3的③商4的 思考讨论:哪些商合适?哪些商不合适?为什么?(师生共同分析原因)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和进行竖式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用投影仪展示某学生的竖式计算并让他选两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试商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做。 4.抢答。(看谁反应快) (1)(讲故事)小红家里有4个人,一天吃晚饭时,小红马上拿来9根筷子,妈妈说她拿的不对。你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口里最大能填几? 3×口<19口×4<275×口<23 (3)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6,余数有可能是几?最大是几?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怎样试商?(想几和除数相乘接近被除数而又小于被除数。)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问题?(余数要比除数小。)

带有余数的除法

环球雅思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罗文龙 课题带有余数的除法 授课日期及时段 4月22日上午 10:00——12:00教学目的 1.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 学习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培 养 运算能力。 教学内容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过程讲解 1.理解题意 题中有两幅图,左图中有6个草莓,右图中有7个草莓,分别把这两幅图中的草莓每2个摆一盘。 2.实际操作,摆一摆 (1)左图中的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 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正好摆3盘,用除法算式表示为6÷2=3(盘)

(2) 右图中的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3盘,还剩1个草莓,用除法算式表示为 。 3.明确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从分草莓的情况可以看出,在平均份时, 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 是有剩余。当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就 把剩余的数叫余数。即: 7÷2=3(盘)……1(个) 余数(表示分完之后剩下的数) 4.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1)写法。 先在等号的右面写商,点上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如: 7÷2=3 (1) 商 余数 易错点提示 剩余的1个草莓没 有被平均分,所以不能写 重点提示 商表示平均分的结果,余数表示平均分后剩 余数是被除数平均分后剩下的数量,所以余数 的单位名称应和被除数 … … …

归纳总结 【知识点二】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问题用不同数量的小棒摆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 过程讲解 1.摆正方形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8根8÷4=2(个) 9根 10根 11根 12根 当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数,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题

22^3=14 3=-7 2=-9 2 =-9-3= 20^3=20-3= 29-5= 37 5- 36-5= 14-1=18^4 =12-5=16-5= 9-5= 10£=12-5=14 3=-16-3= 3-2 = 20-5=24 7=28 6=-32-5= 15-5= 32弋= 4 3=- 6 4= —8 ;3 =-4^3 = 22-3=22-3= 22-5= 32 5- 32-5= 4£=8-3= 12 5= - 16-5= 9吃= 10-5=12^7=14-5 =16-5= 13-3= 21-1= 22-4= 25 4=- 34-4= 17-5= 16-3=27吃=36 5=-45^7= 36 - 7= 18- 7= 17-5=10 7=-12-7= 12-7= 40-5=48 9=-56-5=64-9= 5-2 = 45-5=54 8=-63-3=32-) =15 4= 8-3 =16 3=-24-5=32^5 =9 5= 7吃= 14 5=-21-5=28^5 =27 5= 54^7=63 8=--72^7=31^7=30 8= 25-5=30 7=--35^7=40^7=42 8= 4^3 =8 3=-122 =16-3=13吃= 45^7=54 8=--63-5=22-5=9 -= 8-)=16 5=-24-5=32^5 =40 -= 18-5=27 5=--36-5=45-5=56 -= 12-5 參5-2= 54-5= 48-9= 二12 7-5二36-5= 6-5= 21-5= 42-5= 1) 29-6= 2) 31 - 4= 3) 18-6= 4) 18-6= 5) 11-5=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设计 衣巾店小学宋艳萍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经历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2.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以后还有余数的情况。 4.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启迪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2.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花草的意识。 3.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情景图。 搬15盆花布置会场,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学生思考摆一摆列式计算,学生口述。教师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完全平均分,并复习除法算式。在此基础上拓展内容,让学生进一步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复习除法的意义,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出示情境图:有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怎样摆? 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时有时还有剩余。 教师板书: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根据摆法列出算式:23÷5=4(组)……3(盆) : : 余数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学生在算术本上写一写

(设计意图:给学生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提高。牢固掌握这节课的重点知识。) 教师板书 23÷5=4……3 读作:23除以5商4余3。 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三、巩固练习 1、出示39÷8=4……7读作: 学生写一写、读一读,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照板书来写读作,降低了难度,学生学起来更 容易。) 2、 我有21个面包要包装,我有三种包装方法,你能帮我吗? 每袋包4个,可以包( )袋,还剩( )个。 每袋包5个,可以包( )袋,还剩( )个。 每袋包6个,可以包( )袋,还剩( )个。 四、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板书设计: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3÷5=4(组)……3(盆) : : .余数 23÷5=4……3 读作:23除以5商4余3。 2 3 2 0 3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二)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三)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挖掘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感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元氏县新城实验学校李江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 余数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 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让学生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 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 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小棒若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境 (学生猜歌曲导入)我们一起去青青草原看望我们的老朋友,好吗?走进羊村,我们首先遇到了谁?懒羊羊正在那发愁呢,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出示:我想把10枝铅笔分给一些小朋友,怎么分才公平呢?每人可能会分到几枝?)帮他想想怎么分才公平?每人可能会分到几枝呢?

我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来分一分吧! 二、动手实践,形成算式: 同学们能按要求平均分一分吗? 师:你们能把分东西的过程和结果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巡视,每组派1人展示) 师:(实物投影仪)展示每组一个学生的算式。 师:请看屏幕,像剩余的这些数,你们能给它起个数学名字吗? 生:余数。 师:你们真棒,和数学家们想的一模一样。 师:在商和余数中间有的用“多”、有的用“余”、有的用“剩”、有的用六个小圆点,你认为哪种表示的方法更简捷? 生:6个小圆点。 师:你们想的很有道理,这6个小圆点好比语文中的省略号,

把汉字表示的语言简化了,它是我们的数学语言。 (课件展示:用“……”改写的除法算式) 师:你会读这样的除法算式吗? 生:10除以3等于3根省略号1根。 师带生读:10除以3等于3根余1根。像这样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我们昨天已经学了除法的竖式,你们能试着列一列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吗? 懒羊羊想把这10枝铅笔分给他最好的朋友喜羊羊、美羊羊、和沸羊羊,你觉得应该选哪一种分法呢? 小结:小朋友们真棒,不仅帮懒羊羊解决了问题,还学到了有余数的除法知识。 三、例2教学 1、有一个人听说我们正在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急急忙忙地赶来了,看他还带来了问题呢? 你会用算式来表示吗? (出示例2,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4组,还多3盆。)列出横式和竖式,复习除法的竖式,巩固余数。 2、喜羊羊的问题没有难倒大家,美羊羊也赶来凑热闹了,她也想考考大家,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考验?

有余数的除法及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及其意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1、2、4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列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把你们的课堂练习本拿出来,写上今天的日期,做一做下面的几道小练笔——35÷7= 12÷3= 18÷6= 72÷9= 24÷4= 64÷8= 。 二、新授: 1、除法竖式。 师:请看大屏幕,你能根据上图,谁能说出一个故事吗? 生:学校要举行一个联欢会,于是同学们准备搬盆花去布置会场。 师:说的很好!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现在图上的小朋友先搬了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呢?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课堂练习本上,列一下式子。哪个同学上来试着写一下? 生:15÷5=3(组) 师:这样列表示什么? 生:表示15里面有几个5。 师:大家的横式都写的很好,那谁来试着写一下竖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除法的竖式。 1、先写“) ̄ ̄”,表示除号。 2、在除号内写被除数,再在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3、 想:试商。15里面有( )个5,商3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4、把除数和上 相乘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表示已经分完的部分,要做到数位对齐。5、用被除 数减去除数和商的积,表示还剩的部分。——(PPT演示) 师:列竖式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全班齐说,指名说。大家来试着试着写一写下面题目的竖式。 2、有余数的除法 师:现在盆花增到了23盆,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现在大家把带来的23根棉签拿出来摆一摆。老师给你们2分钟时间,同桌一起合作。 学生操作。电脑展示。 师:可以摆几组呢? 生:5组。4组(3根不够5根,不能分成一组) 师:把这分完剩下的3盆叫做余数。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把东西平均分的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 另一种是不能正好分完,还有剩下的数,在除法计算中,我们把不够平均分,剩下的数叫余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师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2、刚才“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剩下几盆?”该怎么列式? 23 ÷ 5 =4 (组)……3(盆)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宁南县民族小学校文芳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实物果盘、小棒。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猜谜语----气球 二、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教学例1。 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怎样摆?请同学说一说平均分的过程、结果及算式。预设生: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列式为6÷2=3(盘)。(教师板书) 指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义。预设生:这个算式表示把6

个草莓每2个分1份,可以分3份。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教师把原题改成: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 (2)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 (3)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算式中7、2、3、1各叫什么名称?分别表示什么? 3.比一比,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观察6÷2=3和7÷2=3……1这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2)学生组内讨论,集体交流。 (3)教师明确: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完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4)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4.确定有余数的除法中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1)引导学生观察7÷2=3(盘)……1(个),想一想:这个算式中每个数的单位名称各是什么? (2)学生汇报:被除数、除数和余数的单位名称都是“个”,商的单位名称是“盘”。 (3)组内讨论:余数的单位名称为什么与被除数相同?然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