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

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

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
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

浅析孔子思想中仁和礼、孝的内在联系

【内容提要】“仁”、“礼”、“孝”可以说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三个范畴了。在哪个范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的问题上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基本倾向:仁中心主义、礼中心主义和孝中心主义。而笔者认为,对待中国先秦的哲学家的思想,尤其是孔子,我们不能用西方传统的本体论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否则只会肢解他的思想,无法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所以,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从文本出发,按照《论语》中的语境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剖析他的思想,最终搞清楚孔子思想中仁、礼、孝三者的内在联系。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只能集中讨论仁与礼、仁与孝的关系。

【关键词】仁礼孝孔子思想《论语》

一、仁与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论语》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范畴,在许慎的《说文解字》有这样的解释:“仁,親也,从人从二。[注]臣铉等曰:仁者兼爱,故从二。”可见,从构词学上看,“仁”字已经内含有爱人的意思。孔子在《论语》里对其也是进行了多次解释,在《论语·颜渊》中回答樊迟问仁时就是用“爱人”这个意思。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从《论语》这个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在孔子这么个注重“尊师重教”、注重“上尊下卑”的人口中能说出这种话可见他对仁的重视程度。为了仁义,可以“不让于师”,可见他把仁放到了怎样的位置上。在孔子看来,为了仁义,连最可宝贵的性命都可以不顾。“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上)志士仁人,不会为了苟延残喘而损害仁义的,但是却会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个人性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把实现仁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生为仁,以仁为归依、归附。可见,在孔子这里,仁是一种人生追求或人生境界,是内在于道德个体的、在对待他人时表现出“泛爱众”的道德至善境界。

然而,孔子并不认为仁是最高境界,在《论语·雍也》中,子贡向孔子请教仁,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认为,就是连尧舜都经常担心自己做不到圣人,更不要说是普通人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需要成为圣人,但是要用成仁

的追求来要求自己。

据统计,《论语》中共出现“仁”110次,而“礼”仅出现75次,有些学者就以此为根据,认为在孔子以前是礼中心主义,而到了孔子这里就成了仁中心主义了。笔者不能认同这种看法,仅从字数上来证明太过于肤浅。仁、礼在孔子这里是并列的关系,而没有谁先谁后的次序。因为孔子要高扬仁还是和礼有分不开的关系的。

众所周知,孔子对周代的礼制是推崇备至的。在《论语·八佾》中孔子有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在《论语·阳货》里又言:“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认为,周代的礼制继承了夏商两代的优良传统,内容丰富而又有文采,已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非常完备的了。而孔子放眼自己所处的时代:奴隶暴动、国人相争。面对当时的这种“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十分向往周初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试图恢复周礼。但鉴于礼乐调控系统的弊端,孔子认为要想实现其理想,必须首先克服礼乐之间的内在缺陷,即礼单纯是外在的强制力量,而乐虽然是能够对人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的,但它缺少使人向善的机制,缺少道德属性。

正是在这种状况之下,孔子提出了仁,并以仁代替了乐,把周初的“礼乐”并称,变更为“仁礼”并称。以仁代乐,把人们向善的根据内置于道德主体之中,把向善为仁的主动权归于道德主体自身,就具有了使人格境界无限向上提升的内在契机。并且,“仁者爱人”的内在规定对缓和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状态起到了有很大的作用。仁成了礼的内在根据,礼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道德强制力量,而变成了内在自觉德性的外化,成了仁的外在表征。仁与礼在根本上是统一的,从仁到礼就是在内在自觉中实现外在强制,用自律来代替他律,从而使“周礼”得到顺利的实施。

按照李泽厚先生的说法是“孔子讲‘仁’是为了释‘礼’,与维护‘礼’直接相关。‘礼’如前所述,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要求维护或恢复这种体系是‘仁’的根本目标。”①而笔者认为,仁和礼相当于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双方自己都无法解释自己,需要对方来解释自己。用仁这个内在道德规定来解释礼,礼就有了更强的说服力;同样,仁这种内在规定到底是什么,说到底要用它的外在表现——礼来解释它,使它不至成为一种虚幻。如《论语·颜渊》中有: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守自己的行为符合礼规范就是仁,而具体说来就是视听言动这些行为都要符合礼的规范才行,否则便是不仁。这显然是在以礼释仁,

一个人仁与不仁,不看其他,只要看其行为有没有符合外在的礼的要求。违背礼的要求即为不仁。

而《论语·八佾》中又言:“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这里是以仁释礼,认为如果人不仁,礼的种种规定就空有形式,由于无法贯彻下去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于是就会出现孔子深恶痛绝的“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这种“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礼崩乐坏”现象。以此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两者实际上是统一的——内在道德自觉和外在行为规范的统一。

现在我们得来思考一个问题:孔子认为的人皆有之的道德自觉——仁如何成立?这个带有普遍性的、抽象性的东西如何能在特殊的、具体的个体身上找到落脚点呢?否则它就只能是一个玄而又玄的纯粹理论了。孔子为仁找的这个落脚点或者说是更深一层的根据是什么呢?就是孝。

二、仁与孝的关系

从文字记载看,孝这个范畴并不是孔子最先提出,早在西周的典籍和铜器铭文中已有出现。而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和行为, 应该在父系氏族社会出现家庭后才出现的。因为只有在家庭出现之后, 才会产生稳定、清晰的父(母) 子(女) 关系。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父权家长制、基于血缘而产生的情感因素与原始的祖先崇拜相结合, 于是就产生出“孝”的观念。孝最先的内涵主要是对祖先的追思和祭祀, 同时也兼及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在孔子之前, 孝已与政治建立了某种联系,一个君王首先应该是有孝有德的贤人, 有好的品行才能为民众所拥戴。

仁这个范畴的出现虽然晚于孝,但其原初的涵义与孝有直接的联系。“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武王有病,周公旦为他祈祷,祷词为:‘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朱芳圃注《甲骨学文字编》称:‘古老、考、孝通。’‘予仁若考’意即‘我仁顺祖考’,仁即是孝敬祖先的美好品德。”②

孔子是如何阐述仁与孝的关系的呢?他在《论语·学而》中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里,孝弟被确定为是仁的根本。也许有人会说这段话是孔子的弟子有若说的,但我们考据孔子的言论大体与这话一致。所以我们可以将这话视为是对孔子思想的转述。君子注重对自己的根本修养,这个根本的修养达到了,仁义道德也就形成了。而孝弟就是这个根本。可见,孔子是想从小家的伦理规范“孝弟”推演

出社会这个大家的伦理规范“仁”和“礼”,从具体、特殊推到抽象、普遍。

这个思想在《论语·学而》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几句话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在家能够孝父母敬兄长,那他在社会上肯定不可能做出冒犯上司或长辈的事,更不可能做出犯上作乱等违背仁礼的事情来。中国古代十三经中有专论孝的《孝经》,虽然这并不是孔子言论的忠实记录,但我们至少可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比如《孝经·天子章第二》里有“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③爱亲人,对别人也就不会很坏,这就是博爱;对亲人敬爱,对别人也不会很怠慢,这就是广敬。“君子行博爱广敬之道,使人皆不敢慢恶其亲,则德教加被天下,当为四夷之所法则也。”④《孝经》中讲的“德教”就是“教人孝敬”的意思。这段话与前面《论语·学而》的那段话简直是如出一辙。看来这已是毫无疑问之事,而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孔子认为“孝行于内,而流于外”的根据是什么呢?或者说“孝”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以至于能够从个体推而广之到全人类呢?

孝和仁涉及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到底就是人我关系。在所有的人我关系中,“孝”所涉及的人我关系是最特殊、也最近最“自然”的一个。说它是最“自然”的人我关系,因为父母这一第一他人(从主体出发)与我有血缘关系。也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很多学者都认为孝就是人的自然亲情,由这一亲情可以推出全部的伦理原则。笔者认为这样的推理是站不住脚的,如果说孝完全是出于自然的亲情,那么人应该生而具有这种自然情感,但是人是否生来就知道“孝父母,敬兄长”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个是孔子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他所处的社会上就有很多“子弑父,臣弑君”的残酷现实存在。可见,孝并非人人生来皆有,它像仁一样都是需要外在给予教育和内在自我修养才能达到的境界。不同的是,仁的境界要高于孝的境界。可以说,孝是达到仁的境界的基础、前提,没有孝是达不到仁的。

虽然说孝不能作为纯粹自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动物也有),但是它又离不开与父母的自然情感。由于“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父母给了我生命,又抚养我,使我自然地对父母有亲密的依赖感,而这在外人那里是不会有的。所以说,把孝作为纯粹的自然情感是无法推演及仁的。孔子也并不认为孝就只是一种自然情感,在《论语·为政》里有这么一段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的人觉得能养活父母就算是尽孝了,而连狗和

马都有人来养活它们(人对狗和马是不是也有孝呢?),如果对父母没有敬爱,养父母和养牲畜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在孔子这里,用来区别真正的孝和单纯物质上养父母的是“敬”。(平时我们说孝敬父母估计就是源于这里吧)那么,这种区别于自然的亲情的“敬”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感呢?为什么我对父母会产生敬,而且这种情感推而广之会产生在父母之外的其他长辈或上级身上呢?

我认为,敬是我作为一个道德主体所应该产生的某种情感或状态,这种情感已经包含了前面提及的自然情感,或者说,这个敬是要在爱的基础上的。平时我们经常会将敬和爱放在一起使用,好象它们完全就是一个意思,其实在我认为,它们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敬所指向的对象有优越性,他们高于我之上;而爱的对象没有限制,可以是高于我的,也可以是与我差不多的人甚至是低于我的人。敬含有我对所指对象的畏惧、崇拜心理。这种敬如何会在我与父母之间产生呢?首先,我认为,父母在时空上先于我存在,与之相应的人生阅历和内在道德修养势必高出我许多,尤其在我年少时这种感觉愈加强烈。(而我认为,敬这种情感应该是在小时候就形成的)甚至会觉得我是无法赶上他们的。其次,父母生了我,还不懂事的我始终觉得这是件神秘而伟大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才能对父母产生又敬又爱的情感。而且,这种由于“他人高于我”而产生的敬适用于所有长辈及至君王。所以才能“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母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⑤

但是这种推理过程势必会产生一个问题:敬的对象是高于我的人,而我如何对待比我差的人呢?孔子说“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子罕》),“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这是他根据前面的逻辑得出的结果,但是按照“仁者爱人”的原则我却应该爱所有的人。这个矛盾在孔子这里没有得到解决,后来孟子用“爱有差等”来给予了解决。

而如何衡量孝如同衡量仁一样,都是看其行为有没有符合礼的规定。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在此细细分析。留待今后对孔子做进一步的研究用吧。总结前面所说,我觉得仁、礼、孝三者就可以构成一个紧密相关的整体了:仁是礼的内在根据;礼是仁和孝的外在体现;孝是仁礼之始,仁是孝的扩大化。以上是我在受老师的启迪之下形成的一点小小的看法,想法不成熟,论证不够严密,希望老师见谅。

①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版

②转引自朱岚《论孝为仁之本》,《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2期

③引自李学勤《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④引自李学勤《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⑤引自李学勤《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

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

浅析孔子思想中仁和礼、孝的内在联系 【内容提要】“仁”、“礼”、“孝”可以说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三个范畴了。在哪个范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的问题上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基本倾向:仁中心主义、礼中心主义和孝中心主义。而笔者认为,对待中国先秦的哲学家的思想,尤其是孔子,我们不能用西方传统的本体论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否则只会肢解他的思想,无法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所以,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从文本出发,按照《论语》中的语境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剖析他的思想,最终搞清楚孔子思想中仁、礼、孝三者的内在联系。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只能集中讨论仁与礼、仁与孝的关系。 2

【关键词】仁礼孝孔子思想《论语》 一、仁与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论语》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范畴,在许慎的《说文解字》有这样的解释:“仁,親也,从人从二。[注]臣铉等曰:仁者兼爱,故从二。”可见,从构词学上看,“仁”字已经内含有爱人的意思。孔子在《论语》里对其也是进行了多次解释,在《论语·颜渊》中回答樊迟问仁时就是用“爱人”这个意思。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从《论语》这个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在孔子这么个注重“尊师重教”、注重“上尊下卑”的人口中能说出这种话可见他对仁的重视程度。为了仁义,可以“不让于师”,可见他把仁放到了怎样的位置上。在孔子看来,为了仁义,连最可宝贵的性命都可以不顾。“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上)志士仁人,不会为了苟延残喘而损害仁义的,但是却会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个人性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把实现仁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生为仁,以仁为归依、归附。可见,在孔子这里,仁是一种人生追求或人生境界,是内在于道德个体的、在对待他人时表现出“泛爱众”的道德至善境界。 然而,孔子并不认为仁是最高境界,在《论语·雍也》中,子贡向孔子请教仁,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认为,就是连尧舜都经常担心自己做不到圣人,更不要说是普通人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需要成为圣人,但是要用成仁的追求来要求自己。 据统计,《论语》中共出现“仁”110次,而“礼”仅出现75次,有些学者就以此为根据,认为在孔子以前是礼中心主义,而到了孔子这里就成了仁中心主义了。笔者不能认同这种看法,仅从字数上来证明太过于肤浅。仁、礼在孔子这里是并列的关系,而没有谁先谁后的次序。因为孔子要高扬仁还是和礼有分不开的关系的。 众所周知,孔子对周代的礼制是推崇备至的。在《论语·八佾》中孔子有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在《论语·阳货》里又言:“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认为,周代的礼制继承了夏商两代的优良传统,内容丰富而又有文采,已涉及社会的 3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年级:二年级学号:05 姓名:刘军晓 摘要: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之后,“仁”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的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孔子仁儒家哲学 一、仁的思想内涵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中庸》引孔子曰:“仁者,人也。”这是孔子仁学观的又一个命题。孔子提出了“仁者人也”;2.《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孔子继承了上古的神本文化和西周时期人本文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准,就是人要有爱心,要爱人,要关心人、尊重人,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提高到道德本体论的高度予以关注,这为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所以,仁,其根本意义是爱,是爱心。 仁是广泛的爱。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他解释说:“恭则不

孔子的“仁”和“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仁”“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题目: 孔子“仁”“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之际。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釁”的境地。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高度的人,他把“仁”这一概念提炼为最高伦理范畴,赋予广泛的意义,并把它同“礼”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他庞大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仁者人也”;2.“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首先,孔子从春秋动荡的岁月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以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人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肯定,提出了崭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孔子提出了“人者,仁也”这一醒目的命题,并进而阐述“仁者爱人”,这无疑是一大创造。因为在这里,“仁”不再是一个字、一个词,而是一个理论范畴,反映了孔子的人学观。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Abstract: Confucianism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including a lot of great thoughts , “benevolence” is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among them , occupying the center position . “ The ritual” and “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part in Confucius’s thought. “benevolence”and them constitute the great thought system of Confucius’s . Key words: Confucianism benevolence the ritual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摘要 :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其中“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占据着中心的统治地位,而“礼”;“中庸”等思想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仁”共同构成了伟大的孔子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孔子思想礼中庸仁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孔子的思想影响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乐” 孔子思想形成的具体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和当时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从他所处的战争频繁和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可以知道“礼”在当时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话题。“礼”是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是

论孔子的仁和礼思想

论孔子地仁和礼思想 谷晓洁英语系1302班2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地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地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地要求. “礼”地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地“礼”是西周地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地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地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 “仁政 他人” “爱人:“ “ 复礼” 思想. 所谓“ “仁”” ”. ”念,“ 果说,孔子地“仁学”充分讨论了“仁”和“人”(人道)地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去充分讨论“仁”与“天”(天道)地关系,那么孟子在后一方面发挥了孔子地思想,如他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人心本仁,与“天心”本是相通地.对此朱烹说得更明白,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乎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己矣.”此则从“天心”本“仁”,而说“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与“天心”实是相贯通地,因此儒家地伦理学说实是建立在一道德形上学之上,故《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儒家这一“天人合一”思想无疑有其特殊地伦理意义,而贡献于人类社会. 但是,如果我们把曾经支持中国两千多年有关作人地道理地“仁学”(“仁政”)、“己所不欲勿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内容摘要: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 为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 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 的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仁学,仁与礼,天人观,中庸,生而知之,学而知之 孔子,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记载,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为其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范畴的逻辑架构为道,仁,礼,知,中庸,而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则正沿着相反递进的时序展开;就历史过程看,始于远古,讫于殷周之际的原始人本主义哲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春秋末年,孔子经历艰苦求学思索和坎坷的人生磨难,基本上沿着传统的道路,将哲学思想爬梳推演到新的高度。孔子经历了“礼学-仁学-易学”三个阶段。 (一)孔子的世界观 孔子晚年作自我思想总结时说:“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到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以,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被后世称为《六经》,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在先秦哲学中,“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其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孔子晚年的时候,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孔子的形而上学经历了一个由性与天道的一般探讨到易理研究的过程,其转折点是孔子晚年学《易》,孔子以《易》之道为统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精致的形而上学体系。 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事伦理,在孔子哲学范畴中便是由“道”而“仁”,构成孔子哲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仁”是讲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孔子的“仁者爱人”,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也肯定了对象,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种彼此肯定,彼此相爱中,体现了对人作为人或人格的尊重,也尊重他人的自立,自达,同时,孔子要求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主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自我主体,要有一种道德的自觉,强化主体自律和自我内省,这就为以后的修身养性的学说打开了大门。仁爱在孔子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爱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的否定,当然,孔子也是宗法等级制的拥护者,他看到这一制度需要以仁爱的形式来修饰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容。 仁爱在孔子又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性。这是出于彼此相爱的人格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一种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同时,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强调个体生命在群体,族类中实现自己,由此延伸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心理结构。

浅谈儒家思想的仁与礼

浅谈孔子与儒家思想中的仁与礼 众所周知,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其中儒家思想应该说是最为深入人心的思想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或,最初指的是,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了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以其仁义、中庸之道,对后世思想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末期,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核心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其中孔子提出的“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而他主张的“礼”,则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1.礼的思想: 礼属于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礼又是制度规范,其背后隐含的精神是做事要恰当,也是用以识别身份高低以及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界定谁应服从于谁,应当如何做,而制定的各种标准规则,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

礼,无以立”();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他又主张回复到周礼社会,以达到拯救春秋乱世、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理想。企求建立一个互敬互爱、人人各得其志的和谐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这种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可以说是一种原始朴素的“和谐社会”的理想,这种想象的理想社会曾令中国文人崇尚近千年。对于礼,虽然孔子所倡导的礼与周礼是一脉相承的,是一种贵族化的礼,但是孔子又在一定程度上把它“平民化”了,力求使他成为每个人内心的规范,他所希望的是礼不是贵族的专用品,而是成为每个人的内心道德法则。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还是逐渐演变成了封建统治的工具。而“礼教”则成为了这一封建统治工具的最高形式。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礼”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此时可以说儒家文化起初的“礼”和后来的“礼教”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2.仁的思想: 仁就是爱人。这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爱人包括三层内容,1爱自己的亲人,2爱他人,3统治实行仁政,以人为本。仁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为深远。孔子的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而孔子首开私学,弟子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仁、义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的人所说的“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 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话·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学思想贯穿于其全部思想和行事中,对当时的中华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有学者将仁视为形而上的东西,对其仁者爱人的内涵也有截然不同的说法。本文试图从孔子的教育活动、政治思想、民族思想中揭示孔子仁的涵义及爱人的范围,并将仁学思想置于当时的思想界对其进行评判。 关键词:孔子;仁学;内涵;比较法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礼崩乐坏之春秋,长于周公所封之鲁国。其先祖为宋人,微子之后。曾祖房叔避难奔鲁,为防大夫。父叔梁纥为鄹大夫,晚年续弦娶鲁颜氏女“野合”[1]1905而生孔子。由于社会的变迁和家族的衰落,至孔子时他已沦为贵族最底层之士族。加之父母早丧,家境贫寒,所以曾为“委吏”、“乘田”等小官。[2]187孔子虽贫且贱,然居文献之大邦,儿时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志于学,学无常师,故在而立之年已有“知礼”[3]68之誉,并收徒设教。他曾周游列国、席不暇暖,表现出对政治的极大热情,尽管从政时曾有出色的政绩,然“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1]1909终不能行道。他生前仅是一位自叹“道不行”[3]113的“丧家之狗。”[1]1921死后虽历代封建王朝对其推崇备加,“然专制时代之君臣,虽推尊孔子,表彰儒术。其实断章取义,别具私心,存其仁义之言辞,略其封建之背景,忘其平阶级之宗旨,遗其君子儒之教义。”[4]61又自“欧洲文化输入中国以来,中国的思想界,起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一个大的变化,每次都把孔子作为反对的目标。”[5]143故孔子虽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有中国第一大圣人之誉,然其为中国历史上最不幸之人可知。近代以来有人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孔氏,于是,孔子成了专制阶级的历史幽灵,此真不明孔子仁学思想真义之宣传。诋毁孔子的声音虽不始于近代,然在近现代历史中孔子思想所受扭曲却是于今为烈! 一、释仁 晚近学者曾对孔子思想的核心提出过见仁见智的回答,越来越多的人则倾向于“仁”是其思想的核心。不仅《吕氏春秋》载:“孔子贵仁。”[6]233高赞非先生也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仁’是孔子的思想最核心的问题”[7]197,“‘仁’象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在孔子全部思想领域内,离开仁的思想,对孔子是什么也理解不了的。”[7]213“仁”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在讨论孔子所说仁之前有必要谈谈仁字之本义。 许慎在《说文》中例举了仁字的三形三义:其一、亲也,从人二;其二、古文仁从千心作;其三、古文仁或从尸。历来释仁者,多依第一义,但许慎本人似

如何评价孔子的仁礼思想

如何评价孔子的仁礼思想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如何评价孔子的仁礼思想》的内容,具体内容: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那么你想知道对孔子的仁礼思想评价是怎样的吗?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仁礼思想评价对于孔子的思想,可以... 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那么你想知道对孔子的仁礼思想评价是怎样的吗?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 仁礼思想评价 对于孔子的思想,可以说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但不论是看孔子的《论语》或是其他的名著,都可以看到仁、礼的影子,因此,我认为: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与礼绝对算得上是其中的经典理论。 "仁是儒学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字,它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含义。"在《论语》中,它多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孔子回答其弟子的提问中,我们会见到孔子对仁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阐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问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对于仁的解释是极其广泛的,在对弟子的要求上也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而提出不同的要求。从一个简单

的含义上来说,仁最通常的理解是通过对道德准则的学习及遵从,达到一个"修身""爱人"的目的,将仁作为是一种实现爱人、立人、达人的必然途径。但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论述,其中的深刻含义自然不是一句两句话所可以说清的。 "礼"。对于礼,在我们现在这个日益现代化并处处要求讲求礼仪的社会里,人们应该不会陌生。但是我想对我们这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最主要的礼仪倡导者-孔子的礼学思想,我们就不见得了解的那么多了。虽然礼仪本身是历史传统的产物,但礼敬意旨和礼敬心态的强调则是礼学的创造性的发挥。 对与礼的思想实质,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这句话中得知一二: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在这句话中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虽然孔子在这句话中没有明确点明礼的定义,但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解释,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就是要约束自己,也可以广泛地理解为自我的净化与修养:"复礼"通常情况下认为是恢复周朝的礼。在实现途径上,约束、培养、调整自我以使言行符合礼,就是"克己复礼"。同时,在具体方法上,"克己复礼追求的是"人欲"与"天理"、人与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平衡协调与和谐统一。"但是,礼作为一种很高的德行,孔子的礼也决不仅限于典章、制度、仪节、习俗,而是从人出发,在对当时社会文化、政治、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的历史研究和实践观察中,运用简单的唯物辩证思想所得出的一些朴素的哲学规律及其基本的运用。孔子的礼,从小的方面来看,可以认为是个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集合;从大的方面来看,礼就是哲学基本

谈孔子对“仁”的阐述

谈孔子对“仁”的阐述 [摘要] 本文指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并介绍了“仁”的七层含义。 [关键词] 孔子仁仁爱仁德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 关于“仁”,按孔子的阐述,应有七层意思: 1、作“关爱”解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篇》)意思说,“仁”指的是“关爱人”。要做到关爱人,就必须树立仁慈之心。 2、作“爱大多数人”解 “汎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篇》)意思说,广泛地关爱大多数人,这就接近于仁了。换句话说,就是有仁慈之心的人,不仅对自己的亲戚朋友关爱,而且对人民大众也要关爱。 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孔子这里讲的“汎爱”,也就是后来西方资产阶级讲的“博爱”。不过,孔子的这一“博爱”观,要比法国资产阶级的革命家罗伯斯庇尔提出的“博爱”观,早了两千三百多年。 3、作“能爱人,能恨人”解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篇》)。“唯仁人,能爱人,能恶人。”(《礼记·大学篇》)。“好”“恶”二字皆读去声。 按照宋代儒家学者朱熹的解释:有私心之人是善恶不分,爱憎不分;只有无私心的人,才能分清好人和坏人,才能爱憎鲜明,才能懂得热爱好人,憎恶坏人。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爱与恨”,是有其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爱恨观。“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92页)。孔子时代的爱恨观,自有孔子时代的阶级烙印。孔子与子路的一段对话,很能说明这一问题。 孔子的学生子路,对“爱与恨”的认识有些模糊,跑去问孔子:“满乡村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答道:“还不行。” 子路便又道:“满乡村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道:“还不行。

论语中的仁与礼

论语导读 试析《论语》中的“仁”与“礼” 摘要:仁与礼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两者共同奠基于人伦道德实践,仁、礼合一而并重是其基本关系模式。在近现代的中国社会转型中,儒家学者从彰显儒学普遍性价值出发,对仁、礼关系作出了独特的诠释,仁体礼用、仁体新用、仁礼分立是其中最主要的三派观点。反思近现代儒学仁、礼关系论的理论得失,回归儒学重视人伦道德实践的生活世界,确立仁礼之间互为体用、内外并进、多向发展的关系,是儒学当代开展的重要途径。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 关键词:论语孔子仁礼仁礼相成 引言: 仁与礼是孔子学说的基本思想。如何理解这两部分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理论界颇有歧义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仁本礼次,仁决定着礼。也有的着重于孔子对礼的强调而持相反观点。实际上在孔子那里,仁和礼不可分割,仁属于价值理性,礼属于实践理性,离开了价值理性,实践理性无从建构;离开实践理性,价值理性亦得不到落实。从同构互动关系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年级: 二年级学号:姓名: 刘军晓 摘要: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孔子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之后,“仁”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的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孔子仁儒家哲学 一、仁的思想内涵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 1."《中庸》引孔子曰: “仁者,人也。”这是孔子仁学观的又一个命题。孔子提出了“仁者人也”; 2."《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 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克己复礼为仁”; 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 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8."“刚毅、木讷近仁”; 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孔子继承了上古的神本文化和西周时期人本文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准,就是人要有爱心,要爱人,要关心人、尊重人,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提高到道德本体论的高度予以关注,这为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所以,仁,其根本意义是爱,是爱心。 仁是广泛的爱。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他解释说: “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贡问: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他指出,那岂止是仁!一定是连尧舜都颇难做到的圣!此外,他还大力提倡和宣传“泛爱众而亲仁”。孔子之仁并不局限于亲人之爱,孔子所言“仁者爱人”应该指爱所有的人,即所谓“泛爱众”。爱亲人、众人,这是孔子仁之主旨。 仁是理性的爱。孔子“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就是其“仁”的理性内涵。孔于认为爱人要从大处、高处着眼,推己及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要求人把别人看成是同自己一样的平等的人,将心比心,把人最天然本质的血缘亲情之爱由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最终及于全社会。这是仁爱精神的理性推演。 孔子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这话正反映了孔子主张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 现行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在论述孔子的“礼”与“仁”时内容很少,但在做题的过程中,这方面的材料题又比较多,为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一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收集整理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材料,下面作一粗浅的介绍,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周公旦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后来称“周礼”。 可见,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它强调王权天授,尊卑有序,贵贱不愆,维护各级君主的压迫剥削秩序。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东周各路诸侯群雄并起,有不少霸主反对这种奴隶式的集权制度的统治。社会不断向前变化,动摇了原奴隶社会那种世世代代只吃血缘关系的贵族、奴隶主们的利益。孔子作为这将要没落中的一员,看在眼里,非常反感这种变化。于是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孔子带着一班贵族,奴隶主的子弟,以保住、恢复周礼制度为目标,周游列国,到处劝说、谋官力求施展自己的主张。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季氏》)。这就是说,天下太平,周王朝就能按照周礼的权威掌握全国政治军事的最高权力,现在天下大乱,诸侯大夫都可以不顾周礼的规定,不服从周天子的权威,擅自执掌大权,老百姓也议论纷纷,简直不成体统了。 孔子要求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因为完全因袭已不再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用了,所以,他对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这就是他所说的对周礼的“损益”。 第一:正名思想。孔子提出“正名”乃是当时为政的首要任务(《子路》),要求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亦即恢复君主等级制的传统秩序,各人均在自己的等级地位上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尤其强调各级君主首先要模范遵行。这就是孔子礼学思想的要义。 第二:强调道德教化。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这就是说,用政令和刑罚这些办法进行统治,只能惩罚犯上作乱于事后,即使可以一时避免犯上作乱的事继续发展,但是人民并不认识这类事件的罪恶而感到羞耻,这类犯上作乱的事仍有一天可能爆发出来。如果运用礼治德化和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就可以预防犯上作乱于事前,引导他们不敢想和不会想犯上作乱的事,人心自然归服了。“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只要统治者作出表率,自觉地遵守礼制,人民就好治理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成为以后历代统治者一贯使用的统治手法。 第三:举贤才。孔子希望统治者能吸收一些庶人中有才能的人做官。 第四: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这是认为仁德作为一个人的美好素质,是行礼的基础;如果缺乏仁德,必不能真正行礼。 仁的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孔子关于仁的论述相当多,其中比较全面的论述是与颜渊的一段对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其次说明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最后进一步说明求仁的具体条目,也就是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要达到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 作为统治者,他们的行为具备了哪些具体的特点才能达到仁的标准呢?《论语》记载:子张问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这就是说,一个“仁”人要具备五种品德:保持一定的尊严和恭敬,这就不会招致侮(恭则不侮);待人要宽厚些,支使百姓,却使百姓不怨恨,以团更多的人(宽则得众);言出令从,具有威信,这样别人才愿意为你任用(信则人任焉);善于思考,行动果断,这样在工作中可以取得具体的成绩(敏则有功);善于给人们带来实惠和好处,这就可以使人尽力地工作(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

浅析孔子思想中仁和礼、孝的在联系 【容提要】“仁”、“礼”、“孝”可以说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三个畴了。在哪个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的问题上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基本倾向:仁中心主义、礼中心主义和孝中心主义。而笔者认为,对待中国先的哲学家的思想,尤其是孔子,我们不能用西方传统的本体论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否则只会肢解他的思想,无法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所以,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从文本出发,按照《论语》中的语境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剖析他的思想,最终搞清楚孔子思想中仁、礼、孝三者的在联系。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只能集中讨论仁与礼、仁与孝的关系。 【关键词】仁礼孝孔子思想《论语》 一、仁与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论语》中出现最多的一个畴,在许慎的《说文解字》有这样的解释:“仁,親也,从人从二。[注]臣铉等曰:仁者兼爱,故从二。”可见,从构词学上看,“仁”字已经含有爱人的意思。孔子在《论语》里对其也是进行了多次解释,在《论语·颜渊》中回答樊迟问仁时就是用“爱人”这个意思。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畴之一,从《论语》这个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在孔子这么个注重“尊师重教”、注重“上尊下卑”的人口中能说出这种话可见他对仁的重视程度。为了仁义,可以“不让于师”,可见他把仁放到了怎样的位置上。在孔子看来,为了仁义,连最可宝贵的性命都可以不顾。“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上)志士仁人,不会为了苟延残喘而损害仁义的,但是却会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个人性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把实现仁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生为仁,以仁为归依、归附。可见,在孔子这里,仁是一种人生追求或人生境界,是在于道德个体的、在对待他人时表现出“泛爱众”的道德至善境界。 然而,孔子并不认为仁是最高境界,在《论语·雍也》中,子贡向孔子请教仁,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认为,就是连尧舜都经常担心自己做不到圣人,更不要说是普通人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需要成为圣人,但是要用成仁

浅析孔子的仁学思想

浅析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坏乐崩”的社会,整个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就为孔子在面对经济、政治、道德、思想等各个方面遭到破坏时,积极寻找一套适合社会发展的理论奠定了基础。这个理论就是后来由其弟子整理的《论语》中的“仁”学。“仁”不仅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也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理论。本文试从“仁”的内涵,体现以及它的施行主体来阐释这一仁学思想。 一、仁的内涵—爱人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建立一套以“仁”为核心的仁学体系。关于仁的概念,在春秋以前就以出现,到孔子,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了人的内涵。《论语》中出现表述“仁”字的地方有一百多处,孔子把“仁”作为实践中的指导原理并使之贯穿于诸道德中。他的弟子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是对仁最简洁地回答。当立志于仕途的学生子张问“仁”的含义时,孔子则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并解释道:“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对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场合对仁的解释是不一样的,但始终脱离不开仁的角色对象——人。所以,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 孔子仁学的核心内涵就是“爱人”围绕着爱人,孔子提出了血缘亲情爱、友爱。 血缘亲情爱,就是以“孝悌”为本的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爱。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务本》)正是体现了孝悌为仁的根本所在。而孝悌就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爱。孔子十分重视这种血缘亲情的爱,对宰我的“三年之丧”的辩解提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病也!”对宰我放弃对父母的三年之丧称之为“不仁”。由此可见,孔子心中的亲情之爱就是最基础的仁。 孔子把这种血缘亲情爱推之于一切人,就是他的友爱——“泛爱众”。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缘”(《论语·颜渊》),孔子将仁的思想扩及到“家国同构“的概念中。樊迟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浅谈仁的思想

浅谈仁的思想 儒家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是后人学习借鉴的重要来源。在这里仅以我个人浅显的知识面来认识下儒家思想中仁的思想。关于儒家仁的思想有很多个思想家的观点,在这里主要谈一下谭嗣同的关于仁的观点,并加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在人才辈出的晚清,谭嗣同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追思和仰慕的。谭嗣同的人格魅力不仅在于其以身殉道的生命实践,亦在于其思想的超前性和锋利性。集其思想于大成的《仁学》,杂糅儒、释、道、墨各家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不仅反映了时代的潮流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思想家认为仁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思想来源具有广泛性,谭嗣同身处晚清新旧中西混杂的思想格局中,交往师友众多,强调兼收并蓄,加之刚过而立之年即罹难,未及对《仁学》书稿及其思想进行打磨和拓展,因而“仁学”还是一个庞杂而尚未完成的思想体系。谭嗣同在《仁学》序言中说:“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王船山、黄梨洲之书。”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来源中包括了经学、理学、佛学、诸子学和西学。经学提倡今文经学,理学提倡王阳明、陆九渊的心学;佛学提

倡禅宗、华严宗、唯识宗;诸子学提倡是一个庞杂而尚未完成的思想体系。 其次,思想形式具有神秘性,“仁学”思想带有神秘和虚无的色彩,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用“以太”解释世界的本原;二是用佛法作为理想的归宿。所谓“以太”,即物理学中的的音译。当时西方的物理学家认为光的传播必须有一种媒介,这种媒介即是“以太”,它弥漫在宇宙之中,太阳和其他星球的光依靠这种媒介才传到地球上来。因此,“以太”是一个物质概念。谭嗣同取借和扩延了这个概念,来解释所有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近代中国,佛学根于其“一人不成佛,即誓不成佛”的理念,常常以出世为入世,宏发其济世救人之悲愿。在世之愕愕,亡国灭族的大危机面前,“念佛救国”、“念佛致用”之声不绝于耳。谭嗣同对佛学也倍加推崇。 再次,思想实质具有儒学性,谭嗣同的“仁学”从思想形式而言,内容烦杂,兼有中西,并且反对礼教纲常,但就其实质而言仍没有摆脱传统儒学的范畴。谭嗣同反礼教而不反孔子。他相信儒学内部的仁和礼两个方面并不是一体不分的,儒家的礼教在发展中变质为专制君主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孔子思想的精义是仁学,孔子的仁学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平等相通的思想。谭嗣同认定:“方孔子初立教也,黜古学,改今制,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亦汲汲然动矣。”而且,谭嗣同的仁是兼容了孔子之仁,墨子之兼爱,佛之慈悲,基督之博爱甚至格致家所谓爱力、吸力在内的大杂烩,其形虽杂,其魂却守一。“仁以通为第一义”,“通”的内容有四义:中外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