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备考资料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备考资料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备考资料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备考资料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

习备考资料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d806516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P4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P6 人类传播的五大系统(基本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P49 传播的五要素

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P51 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

“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P23 人类传播经历的五大时代

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P28信息社会:信息成为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P30 信息社会这个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来的。使“信息社会”这个概念在全国范围内产生普遍影响的是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学家D.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1973年出版)以及A.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1980年出版)这两部著作的出版。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人类传播的信息:外在符号(信号、象征符)、内在意义

P43 象征性互动理论

创始人: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

定义:①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②是揭示传播这一社会过程的一个基本概念。

③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

④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P50 5W模式

提出者:H·拉斯韦尔

模式图:

意义: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述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研究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缺陷:5W模式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P53 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提出者:施拉姆

模式图:

意义:施拉姆的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联结性和交互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缺陷:

>第五章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微观传播系统:人内传播、人际传播

中观传播系统:群体传播

宏观传播系统:大众传播

P65 主我—客我理论(人内传播)

提出者:[美]米德

内容:(1)自我分为主我(I),个人本身态度、行为的表现(冲动欲望)和客我(ME),他人期望的个人表现(约束性)。

(2)“主我”“客我”之间并不完全一致。

(3)“主我”“客我”互动形成自我意识,并不断改进、变化,形成新自我。

意义:米德的“主我与客我”论是从传播心理和“社会交流”层面,来描述和论述主我与客我的各自特征和互动情状的。因此,米德阐述的传播是基本的人类过程,自我传播是人类意识的主要特征的观点,以及他对人的内部沟通的细致分析和创造性解

释,大大推动了人际传播与个人社会化、语言符号与意义关系的研究。

P72 “镜中我”理论

提出者:[美]库利

内容: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个人通过“镜子”认识、把握自己。

>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P84 集合行为

定义:集合行为是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往往会造成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干扰、破坏。

产生条件:①结构性压力

②触发性事件

③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特殊传播机制:①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②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P89组织传播的特点

(1)第一,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2)第二,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3)第三,组织系统的阶层制和等级制

>第七章大众传播

P100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三功能说”

①环境监视②社会协调③社会遗产的传承

(二)[美]赖特“四功能说”

①环境监视②解释与规定③社会化④提供娱乐

(三)[美]施拉姆

①政治功能②经济功能③一般社会功能

(四)拉扎斯菲尔德、默顿

①社会地位赋予功能(正/负)

②社会规范强制功能(正/负)

③负功能:

(1)麻醉作用——大众传媒无限制地提供信息,受众被动接受,失去社会行动力

(2)顺从现状——“社会顺从理论”:如果一些社会问题干扰商业利益,商业媒介就会抛弃这些问题,经济压力迫使媒介忽略那些敏感的争议问题。

(3)降低审美能力

(4)占用自由时间

P112信息环境: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成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P113 信息环境:[美]李普曼

信息环境环境化:[日]滕竹晓

内容:许许多多的“拟态事件”,包括语言、观念、价值、生活或行为方式等,最初并不见得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进入了大众传播渠道,很快就会演化为社会流行现象,变成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

>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P117 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简答)

(1)技术决定论

代表学者:[法]埃吕尔 [加拿大]麦克卢汉 [美]L.温纳

观点:技术是一种按自身逻辑发展的独立力量,技术的后果内在与技术而不取决于人的意志。同时,技术塑造人类发展而不是服务于人类的目的,一种技术产生以后,人和社会在享受它提供的有限“自由”的同时,更多地是处处受到它的限制:人必须被动地适应技术条件或技术环境的制约,按照技术的逻辑改变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甚至是观念价值体系。

(2)社会决定论

代表学者:J.M.斯塔迪梅尔

观点:技术起源于社会生活,产生于人的特定的价值的需求。没有人的社会需求,就不会有技术,这表明了人对技术的主体性:人是技术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同时,技术不仅仅是工具和手段,它们也是伦理、政治和文化价值的体现,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则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3)技术与社会互动论

代表学者:J.D.贝尔纳 B.巴伯梅赛尼

观点: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来观察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我们也会发现二者处于辩证互动的关系之中,一方面,技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它通过推动经济成长改变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因此,技术发展引发社会变革是必然的,关键是建立一种通过技术发展来推动社会进步的良性机制,另一方面,社会制度与社会形态对技术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归根到底,技术是人类的主体活动的创造

物,人如何利用和控制技术,社会占有结构、所有制关系如何,也反过来规定着技术的特点和性质。

P118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内容:(1)媒介即讯息

(2)媒介:人的延伸

(3)热媒介、冷媒介

意义:(1)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发展考察人类进步的视角,强调了媒介对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

(2)有助于研究媒介机制

(3)“地球村”的预言符合时代发展

局限:(1)夸大媒介力量,忽视了影响社会发展其他因素

(2)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重感觉,轻理性

(4)夸大媒介内涵

P123 当代新媒介技术(新传播技术)

(1)数字技术——传播资源丰富化

(2)网络技术——海量信息和多向传播

(3)多媒体技术——传播手段的融合

(4)实时传输技术——传播速度快捷化和全球化

所谓多媒体,指的是使用数字压缩和网络技术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联成一体,对声音、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并提供给用户的双向信息系统。多媒体加网络,实际上已经成了“信息高速公路”的代名词。

P131 把关人理论(简答结合实际)

(1)提出:[美]卢因

群体传播中存在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2)引入大众传播的新闻领域:[美]怀特

①内容:社会上有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不可能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取

舍的过程就是“把关”的过程,经过“把关”后,到受众处的新闻只是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②缺陷:只强调了编辑的“把关人”作用

(3)新闻把关标准

①客观标准:业务标准/市场标准

新闻筛选作业三前提:附加性—价值越多,越能成为新闻

补偿性—一些价值平淡,其他价值突出,能相互补偿,成为新闻

排除性—各价值都偏低,不能成为新闻

②主观标准:宣传目标

社会主义国家—肯定宣传

资本主义国家—否定宣传—选择内容,潜移默化

(4)实质

①主观性,大众传媒并非是客观中立,而是依据传媒的立场、价值标准进行的取舍加工的

过程

②易入选的范围:与媒体立场一致的内容易入选

③“把关”体现在媒介生产各个环节,但在内部控制下,个人因素作用有限,传媒把关的

结果是传媒立场的体现

>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P139 麦奎尔关于传播制度或媒介制度的“规范理论”

①极权主义理论②自由主义理论③社会责任理论

④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⑤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⑥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

P139 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

①极权主义理论

②自由主义理论

③社会责任理论

④共产主义理论

>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P151 大众(辨析)

(1)概念:社会成员孤立、分散、均质、原子式的存在,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2)特点:规模巨大的、分散异质的、流动性、匿名性、无组织性、同质性

(3)①区别于群体,群体特点是成员之间通常保持着面识关系,拥有共同的目标或价值,并且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稳定性

②区别于群集,群集指集合状态下的人群,它的规模虽然大于小群体,但通常局限于

一定的物理空间之内。群集通常具有匿名性、情绪性、暗示性和感染性,能够从事一定的集合行为,群集一般是由临时参加或卷入事件、活动的人们组成的,并不具备成为稳定的社会构成体的条件。

③区别于公众,公众虽然规模很大而且分布范围广,但这个概念一般指社会上围绕共

同关心的公共事务或问题,通过公开、合理的讨论而形成的能动的社会群体,他们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其行为是有理性的。公众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

④区别于分众,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的个人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

群。

P159 受众的权利

(1)传播权

传播权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传统上成为表现自由或炎仑自由的权利

(2)知晓权

知晓权在广义上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从狭义上说,知晓权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3)媒介接近权

媒介接近权即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第一个方面是“反权论”,第二个方面是“意见广告”,第三个方面体现在多频道有线电视领域。

P165 “使用与满足”理论

理论观点:受众是有特定“需要”的个人,他们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基本模式:竹内郁郎

意义:(1)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

(2)受众接触媒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3)受众对媒体能进行能动的选择,使用多样性

(4)大众传播对受众有一些影响

缺陷:(1)过分强调个人与心理因素

(2)单从媒介接触方面解释大众传播过程,忽视媒介内容生产、流通等环节,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媒介的关系

(3)受众能动性有限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P176 “子弹论”/“皮下注射论”、有限效果理论、宏观效果理论辨析

(1)子弹论和有限效果理论属于微观效果研究,而宏观效果理论属于宏观效果研究

(2)子弹论和有限效果理论是从认识、态度层面研究受传者,而宏观效果理论是从认知、态度和行为层面研究受传者以及整个社会

(3)子弹论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大众传播的效果是无限大的,有限效果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影响具有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大众传播效果是微不足道的,宏观效果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是存在效果的,且效果可能是大的,相比于子弹论的无条件,宏观效果理论认为效果是有条件的,有其制约因素,从而产生效果,影响受传者。

P178 “传播流”三部曲

(1)《人民的选择》

作者:拉扎斯菲尔德

观点:①“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②“选择性接触”假说

③“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④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

(2)《个人影响》

作者:拉扎斯菲尔德、卡兹

观点:①验证《人民的选择》中的假说

②提出影响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受众、讯息内容、媒介、选择性接触机制(3)《普及与创新》

作者:罗杰斯

观点:把“两级传播”发展为“多级传播”或“N级传播”

①信息传递——一级②效果产生、波及——多级(创新扩散理论)

P189 意见领袖

提出: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最早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概念

概念: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特征:(1)与被影响者是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2)均匀分布在各阶层,每个阶层都有

(3)影响力:单一—现代社会综合—传统社会

(4)社交范围广,信息接触量大

>第十二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论述题选一理论结合实际)

P194 “议程设置”理论

提出者:麦库姆斯·肖

理论内容:大众传媒作为“大事”进行报道的事件,也会作为“大事”反映在受众的意识中

意义:(1)效果研究扩展到内心认识领域,强调媒介的有力作用

(2)宏观效果的研究:大众传播整体、长期、综合的效果

(3)媒介观:“传媒是环境构成作业的机构”,背后控制

(4)与我国“舆论导向”研究有一定的理论联系

缺陷:(1)只强调“设置议题”,没涉及“反映议题”

(2)强调媒介力量大,但媒体议程与受众议程之间的因果,相关关系值得进一步推敲

“框架理论”

提出者:贝特森

新闻传播研究中的框架理论:

(1)媒介框架—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框架

(2)新闻框架—新闻选择、加工、文本与意义建构的框架

①是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

②通过一定符号体系表现出来,符号形成对新闻意义的构建

③框架存在是一种必然

④对受众认知新闻事件、做出反应有重大影响—框架效果

(3)受众框架—受众个人接触,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

P204 “培养理论”

提出者:伯格纳

理论内容:(1)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理解“客观现实”发挥着巨大影响

(2)这种效果的产生是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

理论外围:“文化指标研究”:“制度分析”—原因、“讯息系统分析”—特征、“培养分析”—效果

P199 “沉默的螺旋”理论

提出者:诺依曼

理论内容:(1)三命题

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社会心理过程

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制约舆论(共鸣效果、累积效果、遍在

效果)

(2)三要点

①舆论的形成是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相互作用的效果

②大众传播强调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广泛性,易被当做“优势”意见所认

③“优势”意见上升与“劣势意见沉默”是螺旋式扩展的过程,并导致舆论的

产生

意义:(1)对传播效果的研究扩展到内心认知领域

(2)提出“舆论”概念,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力

缺陷:(1)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2)“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3)“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4)由于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于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P220 “第三人效果”

提出者:戴维森

理论内容:(1)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影响力时存在普遍感知定势—信息对“我”、“你”

作用不大,对“他”作用大,负面信息尤甚

(2)这种定势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

意义:(1)该理论的许多实证研究都表明,诸如“抢购”风潮,“群体逃难”等许多突发性社会集合行为的起因,都与大众传播信息引发的“第三人效果”有着某种程

度的关联。

(2)我们处在新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上的暴力、色情、其他有害内容以及以“人肉搜索”为代表的极端传播方式等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互

联网传播的立法管理也正在提上日程。

(3)“第三人效果”理论不仅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而且揭示了受众的媒介认知的多面性,效果产生的间接性和复杂性,以及认知、态度层面

上的效果向行为层面的转化机制等。

注意:任何一种涉及大众传播影响力的现象,我们都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结为一种效果机制单纯起作用的结果。

P215 “知沟理论”

提出者:蒂奇诺

理论内容: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地位低者更快地得到信息,所以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知沟”就越大

上限效果假说:(1)个人对知识的追求并非永无止境,达到“上限”后,知识的增加就会停止

(2)地位高的人获得知识的速度快,但到“上限”也早,地位高或低者的知识量最终一致,达到上限

(3)“上限”:①信息源②知识信息③受众

(4)评价:在对某一单一的具体知识点的追求来说,存在“上限”,但对整个知识的追求中不存在

现实意义:(1)信息沟

①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

②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

③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要强大得多;既有

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

更拥有信息优势

④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更可能是“老

沟”未能填平,而“新沟”又不断出现

(2)数字鸿沟

①Access—指的是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

条件上的差异,经济地位优越者在这个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

②Basic skills—指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而知

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③Content—指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话语体系的取向等

更适合于哪些群体使用和受益

④Desire—指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

(3)应用研究领域

①新媒体的普及

②区域开发与社会发展

③媒介素养

“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

·媒介技术的基础技能,即接触和使用媒介手段或设备的能力

·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

·媒介信息查询收集能力

·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

·对于信息内容的质疑批判能力

·信息的加工制作和发布能力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P246 欧洲源流代表人物:[法]塔尔德(模仿理论)、[德]齐美尔(网络理论)美国源流代表人物:杜威、库利、帕克、米德

P250 信息论:香农

控制论:威纳

P248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以及施拉姆在传播学中的贡献

(1)拉斯韦尔:①宣传与传播研究

②三功能说

③5W模式

④传播学研究五大领域

⑤传播学研究方法:将内容分析法从语言学领域引入传播学领域

(2)卢因:“把关人”研究

(3)霍夫兰:①说服效果研究

②传播学研究方法:将控制实验法从心理学领域引入传播学领域

(4)拉扎斯菲尔德:①经验性传播学研究

②传播学研究方法:将抽样调查法从社会学领域引入传播学领域(5)施拉姆:传播学科的创立

P256 传播学学派

(1)经验学派:是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

①方法论:坚持经验性实证研究立场

②社会观:多元主义

③传播观: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

(2)批判学派:对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抱有强烈的批判态度。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阿多诺、哈贝马斯

①方法论:批判学派在方法论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不过,批判学派并

不总是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被称为“批判的经验性研究”(定性定量结合)

②社会观:他们都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这也是他们之所以被称

为批判学派的主要理由

③传播观:他们更多地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

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这些问题在经验学派的研究中大多有意无意地受到忽视和回避,但它们本身的重要性和启发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定性:文献搜集与阅读思辨文本分析

定量:抽样调查法

内容分析法

控制实验法

P263 调查研究的基本过程:

准备阶段、实查阶段、数据处理阶段

P265 抽样调查方法

①简单随机抽样

②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③分层抽样

④多级抽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