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江源草原鼠患治理与经济效益

三江源草原鼠患治理与经济效益

三江源草原鼠患治理与经济效益

摘要: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使得三江源地区草场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草场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了鼠患的发生,而鼠患又严重破坏草场生态环境,形成恶性循环。围绕这个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三江源地区鼠患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根治鼠患的根本措施,并就治鼠及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三江源;草原鼠患;治理措施;经济效益

草原上的人都知道,当草场植被正常、牧草高大茂密的时候,老鼠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受到限制,鼠患无从谈起。而草场退化之时,也是鼠害猖獗之日。老鼠吃草,连根侵蚀。鼠害是草场退化的结果,反过来又加速草场的退化。目前三江源地区有1/3的可利用草场已经退化,其中将近一半已变为裸地,俗称"黑土滩"。草场退化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昔日丰沛的水草正逐渐被黄沙所吞没。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三大江的泥沙输入量在三江源区呈上升趋势。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已变得日益重要。这并不仅仅因为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更因为近年玉树日益严重的生态形势。而眼下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草场的退化,使老鼠加快繁殖,三江源正遭受前所未有的鼠患威胁,必须加强鼠患治理。灭鼠,是恢复草原植被、改善三江源水源涵养条件的重要前提,也是鼠口夺草、增加牲畜量、提高牧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任务。

一、三江源鼠患猖獗的原因分析

三江源地区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为中亚高原高寒环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历史上,三江源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密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1]。近几十年来,由于天灾人祸等许多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已在明显恶化,形势日益严峻。

仔细分析造成目前种现状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全球变暖冰川雪水逐年减少。这里每年温度平均上升0.2到0.4度,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2];二是人为因素。长期的滥垦乱伐使大面积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无序的黄金开采及冬虫夏草的采挖屡禁不止;受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类的20%以上,远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部分地区的人类已难以生存,被迫搬迁他乡[3]。

三江源鼠患的直接原因:草原上猖獗的鼠患是来自一种叫做鼠兔的动物,该鼠专吃草根,草可以割后再生,但草根没了,草就长不起来。鼠类的繁殖能力强是造成鼠患破坏草场的直接原因。

二、鼠患的治理措施

在治理三江源鼠患的问题上不能单纯有鼠治鼠的简单化思维,必须着眼于鼠患产生的根本和深层次原因加以全面防患和治理,既要治鼠,又要根治鼠患产生的根本病因。

1、发挥科技优势,统筹规划治理鼠患

传统的治鼠方法主要包括围堤堵鼠、化学毒药灭鼠和人工捕杀以及利用动物天敌原理。三江源地区属草场环境,围堤堵鼠不可行。采用毒药治理的方式效果较为短期且不具备很强的有效性,由于鼠类属于较为敏感的动物,相互之间能够互相交换信息,毒药治鼠会在一段时期后被鼠类感知并相互传播信息,使得鼠药治鼠的效果逐渐丧失。而采用鼠类的天敌治鼠,则需要大规模放养诸如鹰、猫头鹰等鼠类的天敌,然而在高原严酪的环境下,猫头鹰无法大量存活,老鹰的数量也很有限,使得这种方法无法规模化执行,也无法满足目前三江源地区鼠类猖獗的根本情势。而人工灭鼠的方式则投入大,需要大量的人力,这对本就人烟稀少的三江源地区可谓天不时,地不利,无法有效开展。

所以为了有效治理鼠患,要通过充分研究鼠类的生活习性、生理特征研究更为有效的治鼠方式。目前根据科学家有研究分析,采用鼠类避孕药治鼠的方式则更为有效。老鼠的智慧仅及于知道吃了马上毒死的分析能力,却不知道后代断子绝孙的深远考虑上。根据科学家的跟踪研究,他们在鼠兔出没的高原地区,用摄像机监视地洞里出没的鼠兔情况,在放置了鼠类避孕药后若干时间内,统计地洞附近地面老鼠出现的频率,发现老鼠数量逐渐减少。高原鼠兔的繁殖能力极强,鼠患猖獗无法根治的原因就在其繁殖能力上,如果能在高原一个大范围内实施此种避孕药,则鼠患的问题基本可以解决。

值得重视的是,必须采取统筹规划的方式使用鼠类避孕药才可行。采用避孕药治鼠的方式最开始是西方提出的治鼠理念和方法。但国外在研究到一定程度就因为资金减少而中断了。因为国外的牧场主要为私人经营,各牧场主还没有联合起来治鼠的愿望,倘若一家牧场下药将该牧场老鼠消灭光,却不能保证其他没下药的牧场的老鼠迁徙进来,于是此药的效力就没有发挥出来。而我们国家有中央集权的优势,可以对整个草原地区进行统筹规划,有计划地进行避孕灭鼠。不能以点治点,要对整个草原系统进行通盘考虑,实施规模型治鼠。

2、增加基础设施,防止环境恶化趋势

随着当地人口的增长,以及到三江源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生活排放的污水和垃圾也日益威胁到水源地的安全。由于缺乏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和垃圾直排入河。水源的恶化将直接影响草场的质量,尽而引发草场退化,这为鼠患发生创造了条件。

三江源地区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人类活动频繁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施生态型开发和建设,对于原生态草场必须实施原生态保护政策,尽量减少和避免人为因素的过多干扰。对于必要的人为活动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必须通过实施生态建设予以保护。所以加大人类生活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是必要的措施。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是三江源地区必须考虑的基础设施,不能迫于资金的压力一再延后,政府要拿出勇气更要基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落实生活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从另一角度来讲,基础设施的建设既能保护环境有效提高环境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配套设施的建设促进环境良性发展,近而增加区域附加经济效益,环境改善了,旅游业必然发展,旅游业产生的收入又可返补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的资金缺口。总体来讲,基础设施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3、加强生态治理,全面根治生态破坏

滥垦乱伐、虫草采挖、野生动物盗猎,无序的黄金开采,这些人为的破坏必须得到有效治理和防范。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违法盗猎采集的打击力度,对于必要的采挖工作要进行良性引导和规范。生态治理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避免生态以外的人类因素的破坏和影响。人类无序的活动减少或消失,生态环境的发展必然以其自身的平衡得以延续。人类的发展要基于生态的发展平衡和自然规律。

根据三江源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应该采取退牧还草、禁牧减畜、生态移民、荒漠化治理、草原建设和人工影响天气等一系列措施,生态保护、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支撑三大建设要齐头并进,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化保护和建设策略对本地区进行科学管理。只有加强科学管理,生态退化趋势才能缓解,水源涵养功能才能初步恢复。草场良性发展了,鼠患自然会逐渐减少。

三、经济效益分析

从草原经济分析来看,其主要的经济效益包括牧业收入、养殖业收入、林业收入及期草原经济的附加效益如旅游业收入等。而鼠患的危害将直接破坏这些经济收入,草场破坏将最终使得草原变成无法生存、无法产出、无人居住的不茅之地,草原经济也就无从谈起。

目前国家主导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已进行多年,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继续深入的开展生态保护建设将对地区经济产生重要推动。工程实施后,三江源全区草地生产能力提高,草畜矛盾趋缓。减畜工程实施后的草地平均产草量,比减畜前的平均产草量提高了21.6%[4],特别是冬季草场产草量的提高幅度高于夏季草场。通过实施退牧还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黑土滩治理、鼠害防治、水土保持和人工增雨项目,工程实施区植被得到明显恢复,水源涵养功能得到初步恢复,源区沼泽、湖泊面积呈现不同程度的扩大。通过设立的气象站点观察,年降水量均值达到506毫米,比工程实施前净增加28毫米;而三江源向长江、黄河中下游输出的水资源水质也逐渐得到提高。

通过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实施,可有效改善项目区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一部分牧民群众从退化草场上搬迁出来,从而改变牧区长期分散定居的状况,推进了集镇建设的步伐,既减轻了项目区天然草场的压力,也使草原牧民从原始单调散居的游牧生活跨入现代城镇的定居生活,城镇化水平得到提高。

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实施可以使三江源地区林草植被水源涵养能力逐步增强,草原鼠害得到有效控制,草场逐渐恢复。通过进一步加大畜群、畜种结构调整,加快了牲畜周转,逐步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并在向草原的持续利用和畜牧业高效发展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 祁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0,(8):202-203.

[2] 唐忠辉.玉树震后生态重建的法律思考[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30(5):23-25.

[3] 马丽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0(2):35-38.

[4] 冶青措.藏族传统文化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J].群文天地,2008,(10):22-2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