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橘小实蝇4种寄生蜂腹部和产卵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橘小实蝇4种寄生蜂腹部和产卵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橘小实蝇4种寄生蜂腹部和产卵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橘小实蝇4种寄生蜂腹部和产卵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第46卷第6期 2017年11月

橘小实蝇4种寄生蜂腹部和产卵器感器的

扫描电镜观察

谷小红,蔡普默,杨燕川,王聪,杨晴阳,季清娥,陈家骅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益虫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应用扫描电镜对橘小实蝇的4种寄生蜂(阿里山潜蝇茧蜂、切割潜蝇茧蜂、长尾潜蝇茧蜂和布氏潜蝇茧蜂)的产卵器 和腹部感器的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共发现8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蒲姆氏鬃、钟形感器、浅凹状感器、栓 锥感器、腔锥感器、刺形感器和分泌毛孔;同时发现阿里山潜蝇茧蜂和布氏潜蝇茧蜂的产卵针端部尖细,而长尾潜蝇茧蜂和 切割潜蝇茧蜂的产卵针端部呈倒钩状.

关键词:寄生蜂;橘小实蝇;感器;扫描电镜

中图分类号:S436.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5470(2017)06-0601-06

D O I:10.13323/j.c n k i.j.fa fu( n a t.sc i.) .2017.06.001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bservations on the abdominal and ovipositor's

sensilla of 4 parasitoids of Bactrocera dorsalis

GU Xiaohong,CAI Pumo,YANG Yanchuan,WANG Cong,YANG Qingyang,JI Qing^e,CHEN Jiahua (Institute of Beneficial In se c ts,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 niversity,

Fuzhou,Fujian350002,China)

A bstract: The morphology and ultrastructure of ovipositor and abdominal sensilla of four species of parasitoids,including Fopius arisanus( Sonan),PsytalHa incise( Silvestri),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 Ashmead) and Fopius vandenboschi( Fullaway),were observed and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 E M). Eight kinds of sensilla were found,including sensilla trich- oidea,bohm's bristles,sensilla campaniformia,slight surface depression,sensilla styloconica,sensilla coeloconical,sensilla chaet- ica and secretor^^ pore. Besides,the ovipositor speculas of F. arisanus and F. vandenboschi were tapering,while the ovipositor specu- las of P. incise and D. longicaudata were barb-shaped.

Key words :parasitoid ;Bactrocera dorsalis;sensill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又名东方果实蝇,俗称果姐,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t-riphitidae寡鬃实蝇亚科Dacinae果实蝇属Bactrocera Macquart,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卜3],为害包括相 橘、芒果在内的46个科250多种果树、蔬菜和花卉,给我国果蔬业造成了巨大损失[4—5].寄生蜂是一类重要 的寄生性天敌,其中许多种类是农林生态系统害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力量.通过释放橘小实蝇的不同寄生 蜂,可达到持续控制的目的[6_7].寄生蜂在生物防治中的成功应用依赖于其在复杂的化学与物理环境中寻 找寄主的能力,有过学习经历的寄生蜂在田间释放后,可以通过气味更准确、快速地找到寄主和寄主植物,搜索效率和对寄主的寄生率较高,并且可以在田间停留更长的时间[8_9].

昆虫的感器在昆虫寻找寄主并决定是否在寄主上产卵等一系列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昆虫的感器分 布在触角、足、腹部、产卵器等部位,其功能和形态各有不同[10].目前,我国学者已经对昆虫触角上的感受器超 微结构进行了研究,但对寄生蜂产卵器感器的研究甚少.橘小实蝇等寄主通常隐藏在植物基质内,寄生蜂触角 一般不易接触寄主,因此,产卵器的感受能力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寄生蜂种类及其寄主的不同,产卵器的外部 形态及其感受器的结构也不相同,这与寄主利用和适应趋同现象有关[11].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 (Sonan)]、切割潜虫蝇茧蜂[Psyttalia incise (Silvestri)]、长尾潜虫蝇茧蜂[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 (Ash-

收稿日期:2017-03-25 修回日期:2017-06-05

基金项目: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KFA17456A).

作者简介:谷小红(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Em ail:409383559@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16526862.html,.通讯作者陈家骅(193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重蜂分类与害虫防治.Email :jhcheii@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16526862.html,.

柑橘大实蝇和小实蝇

柑橘大实蝇和小实蝇 柑橘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俗称“橘蛆”、“果蛆”,危害柑橘的实蝇有大实蝇、小实蝇和蜜柑大实蝇,以前二种发生普遍,都是国内外重要的检疫对象。 1分布和危害 1.1分布 大实蝇分布在南方柑橘产区,能危害多种柑橘类果实及枳壳属柑橘等。小实蝇寄主复杂,除柑橘类外,还危害桃、李、梨、苹果、枇杷、杨桃、无花果、?x果、香蕉、莲雾、番木瓜、辣椒等。分布较广,除南方柑橘产区外,我国中部地区,近年也有发现。 1.2危害状 幼虫危害果实,造成果实腐烂、早期脱落。被害果表面有针头大的产卵孔,由于果实种类和危害时期不同,外观也有差别。一般初产时为小孔,孵化后呈灰褐色的斑点。 幼虫群集在果内食害果肉汁液,在柑橘类果实上,有时外表形似好果,但内部已被取食空虚,未熟先黄,早期脱落。

有的果内幼虫不多,果实暂不脱落,老熟幼虫脱果时穿孔而出,也会造成腐烂脱落,也有少数不脱落的。 2形态特征 2.1成虫 柑橘大实蝇:体淡黄褐色,体长10~13毫米(不含产卵管),翅展24~26毫米,复眼肾形,金绿色。翅透明,翅脉黄褐色,翅痣和翅端斑棕色,产卵管发达。 柑橘小实蝇:全体深黑色和黄色相间,体长2~8毫米。复眼红棕色,翅透明,翅脉黑褐色,产卵器长。 2.2卵 柑橘大实蝇:卵乳白色,中部稍弯曲,长1.5~1.6毫米,宽0.2~0.3毫米,卵壳光滑无花纹。 柑橘小实蝇:卵乳白色,棱形,长约1毫米,宽约0.1毫米,一端较尖细,另一端略钝。 2.3幼虫 幼虫蛆形,前端尖细,后端圆钝,口钩黑色,一般缩入前胸。 柑橘大实蝇老熟幼虫体长15~19毫米,乳白色。

柑橘小实蝇老熟幼虫体长10毫米,黄白色。 2.4蛹 柑橘大实蝇的蛹。长约8.5~10毫米,宽3~3.5毫米,短肥椭圆形,初为金黄色,羽化前黑褐色。 柑橘小实蝇长约5毫米,宽约0.5毫米,椭圆形,淡黄色。 3发生规律 3.1柑橘大实蝇 每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壤内越冬,在四川越冬蛹于4月下旬开始羽化,4月底至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交尾盛期,成虫活动期可持续到9月底,幼虫于7月中旬开始孵化危害,10月中下旬被害果大量脱落,数日后幼虫入土化蛹越冬。也有极少数幼虫未脱果随果品运输至外地(图1)。 生活习性,成虫一般在上午9~12时,雨后晴天,气温较高时羽化最盛,出土后在地面爬行一段距离开始飞行。新羽化的成虫多栖息在橘园附近的竹林、青杠林内以蚜虫等分泌的蜜露为食。雌虫产卵时,以产卵管刺入果皮,每孔产卵

扫描电镜的原理及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一、扫描电镜的原理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写为SEM,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浓缩了电子光学技术、真空技术、精细机械结构以及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 扫描电镜的基本工作过程如图1,用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同时,阴极射线管内的电子束与样品表面的电子束同步扫描,将电子束在样品上激发的各种信号用探测器接收,并用它来调制显像管中扫描电子束的强度,在阴极射线管的屏幕上就得到了相应衬度的扫描电子显微像。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与样品发生各种不同的相互作用,产生不同信号,获得的相应的显微像的意义也不一样。入射电子与试样相互作用产生图2所示的信息种类[1-4]。 这些信息的二维强度分布随试样表面的特征而变(这些特征有表面形貌、成分、晶体取向、电磁特性等),是将各种探测器收集到的信息按顺序、成比率地转换成视频信号,再传送到同步扫描的显像管并调制其亮度,就可以得到一个反应试样表面状况的扫描图如果将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即转变成数字信号,就可以由计算机做进一步的处理和存储扫描电镜主要是针对具有高低差较大、粗糙不平的厚块试样进行观察,因而在设计上突出了景深效果,一般用来分析断口以及未经人工处理的自然表面。 图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图2 电子束探针照射试样产生的各种信息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中的各种信号及其功能如表1所示 表1 扫描电镜中主要信号及其功能 二、扫描电镜的构成

图3给出了电镜的电子光学部分的剖面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电子枪——产生和加速电子。由灯丝系统和加速管两部分组成 2.照明系统——聚集电子使之成为有一定强度的电子束。由两级聚光镜组合而 成。 3.样品室——样品台,交换,倾斜和移动样品的装置。 4.成像系统——像的形成和放大。由物镜、中间镜和投影镜组成的三级放大系 统。调节物镜电流可改变样品成像的离焦量。调节中间镜电流可以改变整个系统的放大倍数。 5.观察室——观察像的空间,由荧光屏组成。 6.照相室——记录像的地方。 7.除了上述的电子光学部分外,还有电气系统和真空系统。提供电镜的各种电 压、电流及完成控制功能[3]。 图3 电镜的电子光学部分剖面图

诱蚊产卵器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 一、背景 登革热是伊蚊传播的一组急性虫媒传染病,威胁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健康。由于登革热尚无疫苗可以预防,传播媒介监测成为登革热防控的重点工作。其中伊蚊幼虫监测能够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成蚊的密度,是登革热预警的主要方法。WHO推荐采用该方法进行登革热预警,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很早就使用诱卵器监测伊蚊密度,香港特别行政区自2000年起也使用伊蚊诱卵器监测伊蚊密度,2005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中伊蚊专项监测也提出了采用人工容器法。 通过现场试验与目前主要使用的3种产品进行了对比。发现该容器诱集效率、成蚊捕获率优于目前产品,失效率远低于敞开式设计。 根据实验验证,该设计优点在于: 1、使用方便,便于布放和观测结果 2、诱集效率高,模仿了伊蚊最为喜欢的产卵环境。 3、稳定性强,确保监测工作不会受到下雨等气候影响,避免雨水溅入; 3、用途广,监测可以同时捕获吸过血的成蚊,用于病原体分离最佳; 4、生物安全性强,孵化的蚊虫无法飞出,避免因为遗忘回收而导致生物安全风险。 二、使用说明 1、主要结构 结构包括5个部分:透明杯体、黑色外罩、黑色上盖、伞盖、浮片。 2、悬挂高度 使用方法与一般的集卵器相同,悬挂在树荫、灌木等阴凉处,不能在太阳直射处悬挂。离地0.5米以内为宜。理论上讲,离地面越近效率越高。但放置在地上容易出现被打翻等意外而导致失效。 3、布放方法 将自来水静置一夜,除去氯。将水注入透明杯体,水的深度以半杯水为宜,浮片放入水中作为蚊产卵的落脚点。可用一根细线将浮片悬挂在盖子下方,避免浮片遗失。线的长度要保证浮片可以在水上正常漂浮。

两个诱蚊产卵器之间的距离以20-100米为宜。为了使计算的阳性率稳定,每个监测点不少于50个。 4、结果判定 放置一周后回收。打开黑色外罩,观察是否有孑孓游动。有幼虫游动的直接判定为阳性。没有幼虫游动的,推荐继续在实验室放置一周,每天观察是否有幼虫孵化出。一周后仍没有幼虫孵化出的,判定为阴性。这是为了预防有些蚊虫在第七日产的卵,尚未孵化。 幼虫比较容易辨识,与辨别滤纸上是否有卵相比,准确性高。 5、指标计算 阳性率=(阳性个数/放置总数)*100% 6、捕获成蚊的处理 该诱蚊产卵器同时可以捕获成蚊。锥形孔设计保证了飞入产卵的成蚊不能逃脱。注意打开时用电动吸蚊器将成蚊捕获,避免成蚊逃脱。捕获的成蚊吸食过血液,可针对性进行供病原体检测等操作。 三、临界值判定(仅供参考) 登革热预警指标:

桔小实蝇综合防治技术

桔小实蝇是我国二类检疫性害虫,俗称金苍蝇、针蜂、东方果实蝇。该蝇外形与苍蝇近似,但体形比苍蝇小,全体金黄色带黑色斑纹,繁殖速度快,暴发性强,危险性大。成虫产卵于果皮内,幼虫在果肉内蛀食,造成番荔枝、番石榴、香蕉、芒果、木瓜、杨桃、柑桔、蜜柚、油柰等水果的腐烂与落果,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被誉为水果的“头号杀手”。 为确保水果的高质丰产,必须采取包括物理防治、农业防治、性诱灭雄、化学防治等在内的综合性措施。 一、物理防治 1、水果套袋。套袋保护是较好的物理防治措施,既可保护果实的品质,又可预防桔小实蝇的危害。果实可从幼果期开始套袋,袋口务必扎紧,袋的底部应扎洞透气。 2、黄板诱捕。利用桔小实蝇成虫喜欢在即将成熟的黄色果实上产卵的习性,可以采用黄色黏板诱捕成虫。 二、农业防治 1、清洁果园。对发生桔小食蝇危害的场地进行清理,特别是混种有水果和蔬菜的果园。措施包括:①清理落果。落果初期每周清除一次,落果盛期至末期每日一次,然后将落果集中倒入水池中浸一周以上,或深埋土坑中并在上面盖土半米以上且将土压实。②地面处理。清理落果后,及时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50~75毫升稀释800~1200倍液均匀喷洒地面,每周施药一次,连续2~3次,杀死老熟幼虫及蛹。 2、破坏越冬场所。冬、春季将果园及其附近土壤翻耕一次,或冬季灌水2~3次,或撒些生石灰粉,均可减少和杀死土壤过冬的幼虫、拟蛹和蛹。 3、适时采收。进入采收期的水果可比正常略提早一星期采收,避开为害高峰期。 三、性诱灭雄 用甲基丁香酚制作性引诱剂诱杀雄虫,降低果园内的虫源基数。高峰期每亩挂诱笼5只,其它月份每亩挂诱笼2~3只,每只诱笼诱芯一侧每次用性引诱剂2毫升,每15天换药1次,另一侧加毒杀剂马拉硫磷2滴。应将引诱笼悬挂在枝叶繁茂的枝条上,不要使诱捕器暴露于直射日光之下,以免引诱剂过快挥发而失效。悬挂高度以距离地面1.5米处为宜。 四、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桔小实蝇的效果不佳,但出土羽化成虫和入土幼虫对有机磷药剂敏感,不同时期可喷洒50%辛硫磷800~1000倍液或95%敌百虫500倍加上3%的糖醋液,防效可达80%以上。

柑橘大实蝇

柑橘大实蝇 危害症状 成虫产卵于柑橘幼果中,幼虫孵化后在果实内部穿食瓤瓣,常使果实未熟先黄,黄中带红现象,使被害果提前脱落。而且被害果实严重腐烂,使果实完全失去食用价值,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发生及危害规律 柑橘大实蝇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壤内越冬。在四川、重庆越冬蛹于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出土,4月底至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活动期可持续到9月底。雌成虫产卵期为6月上旬到7月中旬。幼虫于7月中旬开始孵化,9月上旬为孵化盛期。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化蛹、越冬。贵州惠水各发生期均迟10~20天。极少数迟发的幼虫和蛹能随果实运输,在果内越冬,到1、2月老熟后从被害果中脱落。 成虫羽化出土都在上午9~12时,特别是雨后天晴,气温较高的时候羽化最盛。成虫羽化出土后常群集在橘园附近的青杠林和竹林内,取食蚜虫等分泌的蜜露,作为补充营养。成虫羽化后20余日开始交尾,交尾后约15日开始产卵。卵产于柑橘类植物的幼果内,产卵部位及症状随柑橘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在甜橙上卵产于果脐和果腰之间,产卵处呈乳状突起;在红橘上卵产于近脐部,产卵处呈黑色圆点;在柚子上卵产于果蒂处,产卵处呈圆形或椭圆形内陷的褐色小孔。每孔产卵2~14粒,最多可达40~70粒。每雌产卵约为150粒。卵在果内孵化后,幼虫成群取食橘瓣。10月中、下旬被害果大量脱落。幼虫老熟后随果实落地或在果实未落地前即爬出,入土化蛹、越冬。入土深度通常在土表下3~7cm,以3cm最多,超过10cm极为罕见。 柑橘大实蝇成虫最适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在80%以上,如果气温超过30℃,成虫则发生自然死亡;幼虫和蛹具有强的耐寒能力,在0℃条件下,幼虫最长可活近30天,最短可成活10天,大多数可成活20天;在3℃和6℃条件下,所有幼虫可完成化蛹;柑橘大实蝇蛹的抗寒能力与幼虫相比,相对较低,在31℃下,经40天蛹全部死亡,在6℃下,成虫羽化率为26.6%,因此耐寒力的强弱决定了分布范围和地理区域。 柑橘大实蝇主要为害橙,其次是蜜柑,而橘类很少受害。 个虫态历期:卵期1个月左右;幼虫3个月左右;蛹期6个月左右;成虫为数日至45天。 防治技术

防虫鼠管理规程

文件编码:EN-2.5 页数 1 / 6

文件编码:EN-2.5 页数 2 / 6 目的:保证公司生产相关区域不受动物、虫害污染,制定公司内昆虫和动物控制的措施。 范围:适用于公司内的昆虫和动物控制,目标物包括:蚊子、苍蝇、飞蛾、蟑螂、蜘蛛、蚂蚁、老鼠等昆虫和动物类。 职责:1 外协消杀单位:负责昆虫和动物控制药物的管理和统一发放;负责昆虫和动物消杀的过程记录和定期进行消杀效果的评估。 2物业管理部负责灭蚊灯/粘鼠胶/风幕/挡鼠板/灭蝇笼/灭鼠站/药饵的编码登记,负责配合外协消杀单位进行相关的昆虫和动物控制并做好记录。 3物业管理部和质量管理部负责消杀工作的审核和批准。 4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昆虫和动物控制实施的检查,并填写相关记录。内容: 1为保证公司生产相关区域不受虫害污染,与XXXX服务有限公司签订除“四害” 施工方案,由XXXX服务有限公司专门小组负责我公司厂区的昆虫和动物控制工作。 2昆虫和动物控制对象 2.1.昆虫和动物控制对象主要分为虫害和鼠害二大类。 2.1.1.虫害分为飞虫类和爬虫类,飞虫类以蚊子、苍蝇、飞蛾等常见,爬虫类以蟑螂、 蜘蛛、蟋蟀、蚂蚁等常见。 2.1.2.鼠害控制的主要对象为各种鼠类,以家鼠和田鼠较为常见。 2.2.除鼠害控制外,对鸟类(如麻雀)、家畜等进行控制。 3昆虫和动物控制重点 3.1.昆虫和动物出没的区域有:饭堂、污水处理站、垃圾收集点、办公楼、生产线一 般区、仓储区。 3.2.环境治理:清除虫害孳生地,切断虫害源头。 3.3.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及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 3.4.室内外需长期蓄水的水体如花瓶、盆景,每周换水一次,防止蚊幼孳生。 3.5.清除绿化区浓荫处的枯枝烂叶,及一些低矮的杂草,既利于局部通风透光,又减

柑橘大实蝇防治方案

柑橘大实蝇防控技术方案 一、防控目标 防治处置率达到8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达到6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确保柑橘大实蝇不大范围扩散蔓延。 二、防控策略 1、农事防治:直接减少柑桔大实蝇危害的主要防治措施。农事防治以“预防为主”为宗旨,通过适时摘除植株上的虫果、病果,收集掉落在地面上的落果,进行严格的药剂喷洒并深度掩埋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来杜绝来年的虫口数量达到控防的效果。 2、化学物防治:在成虫羽化盛期(4月-5月上旬)和产卵前期(6月上旬-7月中旬产卵期),用化学药剂48%毒死蜱1000倍喷洒植株和地面,使用药剂杀灭成虫。每隔5-7天喷洒一次树冠,持续1个月,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同时可在果园撒施药剂(%噻虫氟氯氰)进行土壤处理,杀灭寄生在土壤里的虫卵(蓟马、蚜虫、大实蝇蛹),减少地下害虫危害以及大实蝇蛹的羽化。 三、防控措施 1.土壤处理。大实蝇幼虫化蛹的场所多在表土层,化蛹的深度一般为土表下3-7cm。踊的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当土壤含水量为14%-20%时,蛹的羽化率最高。建议在大实蝇幼虫入土化蛹之前或是羽化之前(每年四月气温回暖前)撒施农药%噻虫氟氯氰(5KG/亩)进行土壤处理,杀灭土壤中的幼虫或是蛹,尽量减少大实蝇蛹羽化为成虫。 2. 成虫诱杀。成虫回园监测。采用挂瓶法、点喷法等方法监测成虫回园始期,准确确定防治时期,做好分类指导,为大面积防治提供依据。根据监测情况,在柑橘大实蝇羽化始盛期至盛末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7月下旬期间诱杀成虫。(1)挂瓶(诱捕器)诱杀。对于虫果率3%以下的果园,可采用糖醋液等食物诱剂挂瓶(诱捕器)诱杀成虫,每亩悬挂8-10个,每7天换1次诱剂。可在诱捕

柑桔大实蝇防治方法

柑桔大实蝇防治方法 1.实施检疫柑桔大实蝇主要以幼虫和蛹随被害果、种子和带土苗木传播,应严格从疫区内调运带虫的果实、种子和带土的苗木运入无虫柑桔区内,非调运不可时,应就地检疫,若发现有虫果实,应采取烧、煮、深埋、沤等方法处理。危害的种子用清水淘洗干净后,在17%的盐水中选种,除去虫蛀粒和秕粒。晾干后包装。用溴甲烷或磷化铝熏蒸。每立方米用磷化铝12克( 3 g/片共4片),熏蒸密闭6天。 2.冬耕灭蛹在初冬低温到来之前深翻园土,增加蛹的机械伤亡或变动其位置不适生存而死亡。 3.早期摘除被害果和收检落果,在危害严重的柑桔产区,于结果少的年份的6~8月间摘除全部幼果,加工成药材,不让其成虫有产卵寄生的场所。四川的巫山、巫溪等县柑桔区近年来采用此法,基本消除了柑桔大实蝇的危害。 从8月下旬开始经常检查柑桔园,一旦发现树上有被害果实立即摘除加以处理。在被害果落果(9~11月)初期5~7天收检1次,盛期和末期每天收检1次。有虫果用水浸(8天以上100%死亡)、深埋(80cm以上踏紧泥土)、烧毁(灶内)、水煮(在开水内煮1小时以上)等方法以杀死果内的幼虫。 4.诱杀成虫6~7月成虫产卵期,在柑桔树冠上喷布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加入3%红糖液,全园只喷1/3的植株,每株只喷1/3的树冠即可,4~5天1次,连续3~4次(遇暴雨需重喷),喷后2~3小时成虫便大量死亡,显著减轻其危害。由于敌百虫、敌敌畏糖液对柑桔大实蝇有很强的引诱力和毒杀力,且药效迅速,故能将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 在柑桔大实蝇发生区用砂糖2份、黄酒、醋和甜橙汁各1份,水10份混合后盛于瓦罐中,离罐口上方 3 cm处用塑薄膜作防雨盖,挂于柑桔园行间,10~20m 远挂一个诱捕器,离地面高约60cm,15天换引诱液1次,可诱到大量成虫

登革热:预防和控制 -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执行委员会EB136/24第一三六届会议2014年11月21日 临时议程项目9.2 登革热:预防和控制 秘书处的报告 1.2014年5月第六十七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数个会员国在有关气候和卫生之间关系的全会讨论中提到登革热的公共卫生和经济负担1。本报告概述登革热对公共卫生构成的全球威胁、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全球战略的要素以及需要采取的必要步骤(包括加强卫生系统,确保病媒控制工作可持续)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包括可能推出的疫苗)。 2.登革热是一种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蚊媒病毒病,近年来迅速传播到世卫组织所有区域。登革热病毒主要由雌性埃及伊蚊传播,也可经由雌性白纹伊蚊传播。该病广泛见于热带,受降雨量、温度和没有计划的快速城市化影响,各地的具体风险差别很大。 3.登革热病例的实际数量多于报告数量,很多病例被错误分类。一项最近的研究估计,每年约有3.9亿例登革热感染(95%置信区间2.84-5.28亿),其中9600万(6700万至1.36亿)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临床症状2。另外一项有关登革热流行程度的研究表明,全世界有128个国家的39亿人面临感染登革热病毒的风险3。三个世卫组织区域的会员国定期向秘书处报告每年的病例数量;2010年总计报告了近240万例。虽然该病的全球总负担尚不确定,近年来病例数量剧增的部分原因是各国开始开展记录所有登革热病例的活动。该病的其它特点包括其流行病学模式,包括多种登革热病毒血清型在许多国家的超级流行及其对人类健康及全球和国家经济的令人震惊的影响。 4.登革热主要病媒的分布继续静悄悄地在全球扩大;现已出现在150多个国家。国际贸易和带有干蚊子卵的货物的流动造成病媒扩散。两种主要病媒都不仅传播登革热病毒,而且也传播其它密切相关的虫媒病毒如基肯孔雅和寨卡病毒。 1文件WHA67/2014/REC/2,第六十七届世界卫生大会全会逐字记录。 2Bhatt S、Gething PW、Brady OJ、Messina JP、Farlow AW、Moyes CL等。“登革热的全球分布和负担”。《自然》杂志496:504-507。 3Brady OJ、Gething PW、Bhatt S、Messina JP、Brownstein JS、Hoen AG等。“通过循证共识提炼登革热病毒传播的全球空间限制”。《公共科学图书馆:被忽视的热带病》。2012;6:e1760. doi:10.1371/journal.pntd.0001760。

桔小实蝇

桔小实蝇综述 引言 桔小实蝇Bactrocera Bactrocera)dorsalis(Hende1)是一种世界危险性检疫害虫,寄主范围广,能危害250多种瓜果蔬菜,随着气候变化、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国际贸易的增加,其危害面积逐渐扩大,给果蔬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针对桔小实蝇的研究逐渐深入。从一开始的基本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到最近的分子生物学和适生性分析研究,对桔小实蝇研究逐渐过渡到应用研究方面。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桔小实蝇的分类特征及地位,生物学和生态学,风险性评价及适生性分析,分子生物学,防治及控制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18】 正文 1.生物特性及分布 特征:柑桔小实蝇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rypetidae,寡毛实蝇亚科Dac inae。成虫体长7~8毫米,翅透明,翅脉黄褐色,有三角形翅痣。全体深黑色和黄色相间。胸部背面大部分黑色,但黄色的“U”字形斑纹十分明显。腹部黄色,第1、2节背面各有一条黑色横带,从第3节开始中央有一条黑色的纵带直抵腹端,构成一个明显的“T”字形斑纹。雌虫产卵管发达,由3节组成。卵梭形,长约1毫米,宽约0.1毫米,乳白色。幼虫蛆形,老熟时体长约10毫米,黄白色。蛹为围蛹,长约5毫米,黄褐色。 生活史 华南地区每年发生3~5代,无明显的越冬现象,田间世代发生叠置。成虫羽化后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补充营养(夏季约10~20天;秋季25~30天;冬季3~4个月)才能产卵,卵产于将近成熟的果皮内,每处5~10粒不等。每头雌虫产卵量400~1000粒。卵期夏秋季1~2天,冬季3~6天。幼虫孵出后即在果内取食为害,被害果常变黄早落;即使不落,其果肉也必腐烂不堪食用,对果实产量和质量贻害极大。幼虫期在夏秋季需7~12日;冬季13~20日。老熟后脱果入土化蛹,深度3~7厘米。蛹期夏秋季8~14日;冬季15~20日。【3】 种群分布 根据Drew 和Hancock的记述,桔小实蝇复合种大部分发生在东南亚的泰国(14种)、菲律宾(13种)、马来西亚(17种)、新加坡(6种)和印度尼西亚(20种),在印度发生杨桃实蝇、胡桃实蝇和桔小实蝇等6种,斯里兰卡发生胡桃实蝇、桔小实蝇和斯里兰卡实蝇3种;越南2种、柬埔寨2种,而缅甸、老挝、中国(大陆和台湾)仅有桔小实蝇发生。 形态共性与差异性 桔小实蝇及其复合种为适应自然条件,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地理性种群。形态上,复合种的头部颜面黄褐色,具黑色圆形的颜面斑,有上侧额鬃(s.or.)l对,下侧额鬃(i.or.)2对;中胸背板几乎黑色,有缝后侧色条,无中色条,小盾片黄色,有狭窄的黑色基带;翅有l狭窄的前缘带(不与R4+5脉汇合),bc和C室无色或色泽极浅,无密微剌,雄虫Al+CuA2周围密布微剌,雌虫Al+CuA2周围无密微剌;腹部第3~5节背板有l黑色中纵带,侧缘暗褐色斑多变,雄虫第3腹节背板两侧具栉毛。各种群有其独特性,表现在翅的前缘带形状、腹部第3~5节背板黑色中纵带宽度和两侧黑斑大小及产卵管的长度和形状都

最新柑橘大实蝇联防情况汇报

柑橘大实蝇联防情况汇报 柑桔是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农民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把以椪柑为特色的柑桔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特色产业来抓。年全县柑桔面积已12万多亩,产量达到了6万多吨。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柑橘大实蝇联防工作,把它作为了柑橘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领导、资金等各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一、全县柑橘大实蝇联防情况 年全县柑橘大实蝇联防面积9.8万亩,较年增加0.9万亩,其中蜜柑5万亩、碰柑4.5万亩,其它0.4万亩。去年柑橘大实蝇基数较大,柑橘减产整体结果量少,联防时期天气不利于防治等因素影响,今年普遍发生较重,个别地方早熟蜜柑的虫果率达到30%。9月下旬县植保站在全县5个重点乡镇对柑橘大实蝇发生抽样结果,全县柑橘大实蝇虫果率平均为2.4%,较去年下降1个百分点。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二、主要工作 (一)统一制定联防方案。今年全县柑橘大实蝇联防是全面联防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品种。一是采取统一联防方案,统一时间要求,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宣传发动,全面引导柑农自防的同时,突出重点。柑橘种植分散地方、历来发生严重的地方、早熟蜜柑、橙类产区为联防重点。二在组织形式上采取农民自防与组织专班联防相结合,重点地方和品种,由专班统一联防。 (二)广泛进行宣传发动。总结过去联防经验,联防效果好不好,关键

在技术入户到不到。年,各乡镇充分发挥联村干部和乡镇农技中心的人员的两个积极性,提高入户率。全县共印发技术资料4000份,发放到柑橘农户,以柑橘大实蝇联防为主题的会议152场次。培训柑农11000人。磨市、龙舟坪两个乡镇的技术人员还与21个村签定技术服务合同,在防治关键时期连续一个月下乡到户督促和指导联防。磨市农技术中心在柑橘大实蝇开始出现虫果时,出动宣传车11天,再次张贴《柑橘“蛆果”捡处理通知》500份,到户宣传督导。 (三)多渠道筹错联防资金。今年联防投资主体是农民,以动员农民投入为主,政府从移民、扶贫等部门资金筹措20多万元,部分柑橘大乡镇各乡镇配套了60多万元资金。一是柑橘市场升温,农主动投入资金对柑橘园进行整体培管,据来自农药经营上的统计,今年开春农民对植保上的投入比年增加一倍以上;二是库区移民柑橘园以病虫害防治为主每亩补助100元;二是各乡镇对柑橘精品园建设等项目资金,如龙舟坪镇拿出40万元对柑橘集中产区进行建设补助;三是宜昌市植保站引进新型大实蝇成虫诱杀剂“果瑞特”,应用到三个乡镇5个示范点500亩,效果突出。 (四)加强督办检查。在柑橘大实蝇防治关键时期,县联防指挥部组织农业局、移民局、林业局、等联防指挥部组成部门抽调人员组建督导专班,先后两次对大实蝇发生重点地区进行检查。9月县联防指挥部对摘处柑橘大实蝇虫果专题发了通知,10月上旬县政府办公室就摘处柑橘大实蝇虫果发出紧急通知,并由各乡镇农技中心人员和镇直干部分片包干,进行突击,严防“蛆果”流入市场。

柑桔大实蝇整治方案

柑桔大实蝇整治方案 一、明确防控目标 以年大实蝇实际发生区域为红线,全市柑桔大实蝇防控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实现“三操纵”一是操纵发生区域别再扩大。严防死守虫情外扩,逐步缩小发生区。二是操纵发生区域内的危害损失率别超过1%三是操纵蛆柑100%别向外流出。 二、组织联防联控 充分发动广阔柑农参与防控。特别是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实际事情,柑桔大实蝇防控必须实行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各地要统筹调配好防控人力、资金、货物。重点引导、扶持建立一批乡(镇)村或区域性植保机防队、植保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化防治队伍,别断扩大防控组织联防的覆盖面,切实做到统一组织、统一药剂、统一时刻、统一施药、统一督导,确保大实蝇发生区统防面积达到100% 三、突出防控重点 突出重点。一是全面诱杀大实蝇成虫。抓住5-7月大实蝇羽化出土、取食和产卵为害的关键阶段,坚持常年防控、常态防控。全面诱杀大实蝇成虫,别漏一户一园一树,确保大实蝇发生区诱杀覆盖率达到100%亩诱杀次数别低于3次。二是及时对蛆柑进行无害化处理。从8月底开始到采果结束,全面及时地对桔园的蛆柑进行采摘、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减少幼虫,落低来年虫口基数。三是规范打蜡厂的蛆柑处理。各相关部门要采取联合行动,开展专项管理,确保打蜡厂蛆柑处理全面达标。四是加强零散交易点的监管。乡镇专职植保员、村级植保信息员要加大检查力度,重点加强对零散交易点的监管,确保外销柑桔的检查率达到90%以上。五是整治大实蝇重灾区。针对危害较重的重灾区,要以村为单位,采取地面封杀、挂瓶诱杀、树冠诱杀、虫果处理、翻土灭蛹等一系列措施进行防控。 四、加强技术服务 及时做好大实蝇出土羽化、成虫产卵、蛆柑摘除等关键阶段的预测预报,各地要仔细组织柑桔大实蝇专项监测与普查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公布信息。组织农业科技人员经常性进村入户、田到园,开展大实蝇防控试点示范,以示范点为基地开展农民培训,普及推广新技术。 五、强化组织保障 切实加强对柑桔大实蝇防控工作组织保障工作。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各地要坚持“政府主导、属地治理、分级负责”原则。确保有大实蝇发生的桔园防治经费脚额到位,及时安排新发生区域的应急扑控经费。要狠抓大实蝇防控责任降实,把各项防控职责任务层层细化分降落实到每个环节,降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对因组织领导别力、防控措施别实造成严峻损失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联防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

桔小实蝇的研究进展

桔小实蝇的研究进展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俗称果蛆,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寡鬃实蝇亚科Dacinae,果实蝇属Bactrocera Macquart,是一 种世界性检疫害虫。该虫原产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印度早有发现,我国台湾于1911年发现,我国大陆1937年有记载,1945年传人夏威夷群岛,现已成为中国、东南亚、印度次大陆和夏威夷群岛一带的危险性果蔬害虫。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福建、海南、云南、四川、台湾等省区¨“,。桔小实蝇为杂食性害虫,寄主范围广,可危害柑橘、番石榴、杨桃、芒果、香蕉茄子、辣椒、瓜类等40多科250多种水果和蔬菜"’8j,对番石榴、芒果、杨桃、蒲桃、沙田柚等水果为害最为严重。据调查发现在广州市区附近的果园,其对番石榴的为害率在40%以上。尤其是在桔小实蝇生长适期,对番石榴果实为害的比例更高,部分地方成熟番石榴果实的为害率甚至达到80%~90%。一般每果内有幼虫10头左右,严重的每个果里有20~30头幼虫,当寄主缺乏时每果内的幼虫在100头以上。桔小实蝇对杨桃果实的为害率一般在20%~30%,而在大面积的杨桃园为害率往往在30%以上旧o。该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其成虫产卵于果皮内,孵化后幼虫潜居果瓤取食,常造成水果腐烂或未熟先黄而脱落,严重影响水果的产量质量,有的甚至完全失去食用价值。由于该虫对果蔬业、花卉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不仅作物本身遭受严重破坏,也影响果蔬对外贸易的发展,危害性巨大,因此许多国家已将其列为检疫对象¨0I。在我国被列为二类检疫性害虫,1995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名单中,桔小实蝇也名列其中‘1 J。 1桔小实蝇的分类 1.1形态分类 世界上具有经济价值的实蝇主要有5个属,分别为按实蝇属Anastrepha、果实蝇属Bactrocera、寡鬃实蝇属Dacus、小条实蝇属Cerathis和绕实蝇属Rhagoletis ?。。国际上,White和Elson—Harris于1992年在桔小实蝇的分类基础上,又区分出另外4个近缘种,但没有发表有关的描述,只是暂定为B.sp.Near B.dorsalis(A),(B),(C),(D)。48。;1994年,Drew和Hancock正式发表了有关的描述,将上述未定名的4个种分别命名为杨桃果实蝇*广州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200322.E0021)。昆虫知识Chinese Bulletin of EntomologyBactrocera

扫描电镜在材料表面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扫描电镜在材料表面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扫描电镜的功能和用途; 2)了解能谱仪的基本结构、原理和用途; 3)了解扫描电镜对样品的要求以及如何制备样品。 二、实验原理 (一)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1. 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 扫描电镜是对样品表面形态进行测试的一种大型仪器。当具有一定能量的入射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时,电子与元素的原子核及外层电子发生单次或多次弹性与非弹性碰撞,一些电子被反射出样品表面,而其余的电子则渗入样品中,逐渐失去其动能,最后停止运动,并被样品吸收。在此过程中有99%以上的入射电子能量转变成样品热能,而其余约1%的入射电子能量从样品中激发出各种信号。如图1所示,这些信号主要包括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俄歇电子、电子电动势、阴极发光、X射线等。扫描电镜设备就是通过这些信号得到讯息,从而对样品进行分析的。 图1 入射电子束轰击样品产生的信息示意图

从结构上看,扫描电镜主要由七大系统组成,即电子光学系统、探测、信号处理、显示系统、图像记录系统、样品室、真空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电源供给系统。 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从灯丝发射出来的热电子,受2-30KV电压加速,经两个聚光镜和一个物镜聚焦后,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能量,强度和斑点直径的入射电子束,在扫描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下,入射电子束按一定时间、空间顺序做光栅式扫描。由于入射电子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样品中激发出的二次电子通过收集极的收集,可将向各个方向发射的二次电子收集起来。这些二次电子经加速并射到闪烁体上,使二次电子信息转变成光信号,经过光导管进入光电倍增管,使光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又经视频放大器放大,并将其输入到显像管的栅极中,调制荧光屏的亮度,在荧光屏上就会出现与试样上一一对应的相同图像。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扫描时,因二次电子发射量随样品表面起伏程度(形貌)变化而变化。 故视频放大器放大的二次电子信号是一个交流信号,用这个交流信号调制显像管栅极电,其结果在显像管荧光屏上呈现的是一幅亮暗程度不同的,并反映样品表面起伏程度(形貌)的二次电子像。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扫描和在荧光屏上的扫描必须是“同步”,即必须用同一个扫描发生器来控制,这样就能保证样品上任一“物点”样品A点,在显像管荧光屏上的电子束恰好在A’点即“物点”A与“像点” A’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一一对应。通常称“像点”A’为图像单元。显然,一幅图像是由很多图像单元构成的。 扫描电镜除能检测二次电子图像以外,还能检测背散射电子、透射电子、特征x射线、阴极发光等信号图像。其成像原理与二次电子像相同。 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前,要对样品作相应的处理。扫描电镜样品制备的主要要求是:尽可能使样品的表面结构保存好,没有变形和污染,样品干燥并且有良好导电性能。

橘小实蝇的生物防治

摘要:阿里山潜蝇茧蜂是橘小实蝇的一种卵-蛹期的跨期寄生蜂。2008年在福州市郊的芭乐和杨桃果园内释放人工大量繁殖的阿里山潜蝇茧蜂,并对该蜂在田间对橘小实蝇的寄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橘小实蝇爆发情况下,释放的寄生蜂对芭乐果园隐藏在树上果实内的实蝇平均寄生率为45.8%,树下的平均寄生率为30.1%;杨桃园内树上的平均寄生率为33.3%,树下的平均寄生率为22.1%。笼罩实验表明,阿里山潜蝇茧蜂在喜欢在树上的果实上搜寻寄生,很少在树下的果实上搜寻寄生;笼罩条件下,橘小实蝇雌成虫与寄生蜂比例为1:1时,寄生蜂对寄主卵的寄生率达61.1±2.7%,寄生率随寄生蜂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单个实蝇产卵孔内实蝇卵量也能影响寄生蜂的寄生率。 关键词:阿里山潜蝇茧蜂;橘小实蝇;寄生率 Abstract: Fopius arisanus (Sonan) (Hymenoptera: Braconidae) is an egg-pupal parasitoid of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The room mass-rearing parasitoids were released in the guava and star-fruit orchards at Fuzhou suburb in 2008. The parasite rate and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parasit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ean parasite rate to the oriental fruit fly in guava orchard was 45.8% on trees and was 30.1%on the ground. And that in star fruit orchards was 33.3%on trees and was 22.1%on the ground when the population of fruit fly are very high in the field. The cag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F. arisanus more like to forging and parasite the eggs of the host which were concealed in the fruit on the tree than that on the ground. The parasite rate were 61.1±2.7 when the female parasitoid to female fruit fly was 1:1, the parasite rate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arasitoid to fruit fly ratios. Key words:Fopius arisanus (Sonan),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parasite rate

扫描电镜及其观察

扫描电镜及其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扫描电镜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 扫描电镜的样品制备; 3. 利用二次电子像对纤维纵向形貌进行观察; 4. 了解背散射电子像的应用。 二、实验仪器 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发射扫描型号JSM-5610LV)、真空镀金装置。 扫描电镜原理是由电子枪发射并经过聚焦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激发样品产生各种物理信号,经过检测、视频放大和信号处理,在荧光屏上获得能反映样品表面各种特征的扫描图像。扫描电镜由下列五部分组成,主要作用简介如下:1.电子光学系统。其由电子枪、电磁透镜、光阑、样品室等部件组成。为了获得较高的信号强度和扫描像,由电子枪发射的扫描电子束应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尽可能小的束斑直径。常用的电子枪有三种形式:普通热阴极三极电子枪、六硼化镧阴极电子枪和场发射电子枪。前两种属于热发射电子枪;后一种则属于冷发射电子枪,也叫场发射电子枪,其亮度最高、电子源直径最小,是高分辨本领扫描电镜的理想电子源。电磁透镜的功能是把电子枪的束斑逐级聚焦缩小,因照射到样品上的电子束斑越小,其分辨率就越高。扫描电镜通常有三个磁透镜,前两个是强透镜,缩小束斑,第三个透镜是弱透镜,焦距长,便于在样品室和聚光镜之间装入各种信号探测器。为了降低电子束的发散程度,每级磁透镜都装有光阑;为了消除像散,装有消像散器。样品室中有样品台和信号探测器,样品台还能使样品做平移、倾斜、转动等运动。 2. 扫描系统。扫描系统的作用是提供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以及阴极射线管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同步扫描信号。 3. 信号检测、放大系统。样品在入射电子作用下会产生各种物理信号、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阴极荧光和透射电子。不同的物理信号要用不同类型的检测系统。它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电子检测器、阴极荧光检测器和X 射线检测器。 4. 真空系统。镜筒和样品室处于高真空下,它由机械泵和分子涡轮泵来实现。开机后先由机械泵抽低真空,约20分钟后由分子涡轮泵抽真空,约几分钟后就能达到高真空度。此时才能放试样进行测试,在放试样或更换灯丝时,阀门会将镜筒部分、电子枪室和样品室分别分隔开,这样保持镜筒部分真空不被破坏。 5. 电源系统。其由稳压、稳流及相应的安全保护电路所组成,提供扫描电镜各部分所需要的电源。 三、实验步骤 1.开机准备 (1)开启电子交流稳压器,电压指示应为220V,开启冷却循环水装置电源开关。(2)开启试样室真空开关,开启试样室准备状态开头。

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第2 部分(蚊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实施蚊虫防制中的操作程序、药械使用、检查技术和控制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组织的从事蚊虫防制的行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蚊虫 昆虫纲(Insecta)、双翅目(Diptera)、蚊科(Culicidae )中的与医学有关的一类昆虫,根据其生活史所处阶段分为卵、幼虫(孑孓)、蛹和成蚊四个期。 3.2蚊虫防制 采取环境、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综合性措施防止蚊虫对人类的侵害和控制蚊虫密度。 3.3蚊虫孳生地 指适合蚊虫产卵和幼虫生长繁殖的各种水体和积水。 3.4生物灭蚊 利用蚊虫天敌和生物制剂控制蚊虫幼虫(孑孓)孳生的一种灭蚊方法。 3.5烟剂 指利用加热或点燃后释放出烟雾,对成蚊有杀灭或驱赶作用的一种化学制剂(蚊香类除外)。 3.6LD50 即半数致死剂量。指使半数实验动物致死所需要的药物剂量。表示该药物对人和动物的毒性大小。3.7蚊媒传染病 指以蚊虫为媒介传播的人类疾病。 3.8外环境 指各类建筑物以外的场所。 3.9成蚊密度 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在一定范围内监测获得的成蚊数量。如,只/人工小时,只/灯,只/间,只/30分钟等。 3.10幼虫密度 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在一定范围内监测获得的单位容器或处所水体中蚊虫幼虫和/蛹的数量。如条/勺,条/处等。 3.11单位类型 小型单位是指单位占地或者使用面积不满1000平方米的单位;中型单位是指单位占地或者使用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不满3000平方米的单位;大型单位是指单位占地或者使用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5000平方米以下的单位;单位占地或者使用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1万平方米以下的,作两个大型单位计算;超过1万平方米的,以此类推。

08桔小实蝇及其防治

桔小实蝇及其防治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分布与危害:桔小实蝇是国际上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原产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现已成为中国、东南亚、印度次大陆和夏威夷群岛一带的危险性果蔬害虫。国内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福建、海南、云南、四川、台湾等省区。该虫寄主范围广,能取食香蕉、柑橘、杨桃、番石榴、芒果、茄子、辣椒等46个科250多种水果和蔬菜。桔小实蝇主要以幼虫取食为害作物,幼虫从卵中孵化后即在果实中取食为害。桔小实蝇雌成虫将卵产在新鲜瓜、果表皮下,造成机械损伤,为其它病菌的入侵提供条件。卵在果实内孵化,初孵化幼虫具有群集取食的习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渐渐收缩,体色也变为淡黄色。随着龄期的增加幼虫的食量也逐渐增大,并向果肉深层扩展取食,在果肉组织内形成潜道,致使大多受害瓜果腐烂、脱落。待到果实腐烂,老熟幼虫从果实内钻出,以弹跳方式在地面移动寻找适宜地点化蛹,有些未脱离果实的老熟幼虫也可在果实内部化蛹。幼虫潜居果实危害的特性使得实蝇难以察觉,而随被害瓜果进行远距离传播,不仅使疫区的作物本身遭受严重破坏,造成落果或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而且当传入非疫区的国家或地区,若环境条件适宜,就有可能在新侵入区迅速蔓延和流行,对当地的果蔬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以致酿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都把它列为重要的检验检疫对象。 主要形态特征:成虫头黄色或黄褐色;雌虫一般比雄虫体长稍长;成虫体长6~8毫米,翅展14~16毫米,体色暗褐色。额上有3对褐色侧纹和一个中央的褐色原斑,触角细长,第三节为第二节长的2倍,翅透明,前缘及臀室有褐色代纹,腹部椭圆,上下扁平。中颜板具圆形黑色颜面斑l对,中胸背板大部黑色,缝后黄色侧纵条l对,伸达内后翅上鬃之后;肩胛、背侧胛完全黄色,小盾片除基部一黑色狭横带外,其余均为黄色;头、胸部鬃序为,侧额鬃为1:2,颊鬃、内项鬃、外顶鬃、中侧鬃、前翅上鬃、小盾前鬃及小盾鬃各1对,肩板鬃、背侧鬃、后翅上鬃各2对;翅前缘带褐色,伸达翅尖,较狭窄,其宽度不超过R2+3脉,臀条褐色,不达后缘;中胸背板具有2条黄色纵带;足大部黄色,后胫节通常为褐色至黑色,中足胫节具一红褐色端距;腹部黄色至黄褐色,第二背板前缘有一黑色狭带,未达到两侧,第三背板的前半部有一黑色宽横带,第三至第五背板中央有一黑色纵带,第一背板深褐色至黑色,有时第四和第五背板前缘偏一旁处有一黑色斑点,第五背板具腺斑1对;雄虫第三背板具栉毛;产卵管基节棕黄色,扁平可见,与第五背板长度等长,针突末端尖锐。 卵梭形且微弯,初产时乳白色,后为浅黄色。长约l毫米,宽约0.2毫米。 幼虫蛆形,头部细,尾部粗,口咽沟黑色,共有11个体节,前气门具9~10个指状突。幼虫期一般分为3龄,l龄幼虫体长1.3~3.8毫米;2龄幼虫体长2.5~4.5毫米;3龄幼虫体长7.8~11.2毫米。 蛹椭圆形,长约5毫米,宽约2.5毫米,初化蛹时淡黄色,后逐渐变成红褐色,前部有气门残留的突起,末节后气门稍收缩。 生物学特性:桔小实蝇每年发生代数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在最适宜地区每年可发生3~5代,多达7~8代,世代、虫态重叠,几乎无越冬现象;在适宜地区每年发生2~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在次适宜地区每年可发生1代,但不能越冬;在可能适宜的地区,桔小实蝇可完成世代发育,但不能越冬;在非适宜地区,桔小实蝇不能完成世代发育。桔小实蝇幼虫期分为3龄,基本上在果实内生长发育,3龄幼虫老熟后钻出果实,脱离果实到土壤表面,通过不断弹跳寻找到适合的化蛹场所后入土化蛹,羽化后钻出地面。幼虫期因温度和寄主植物等条件不同而长短不同,5天到20天不等。桔小实蝇羽化为成虫后经过一段产卵前期后开始交配产卵,产卵前期也随季节不同而长度不同:夏季10~20天,秋季25~60天,冬季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