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_基于_与粮争地_的视角_吴方卫

2----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_基于_与粮争地_的视角_吴方卫

2----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_基于_与粮争地_的视角_吴方卫
2----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_基于_与粮争地_的视角_吴方卫

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

)))基于/与粮争地0的视角吴方卫 沈亚芳 张锦华 许 庆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上海 200433)

内容提要 生物质能源由于其清洁、无污染和可再生而受到青睐,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以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引起了关于粮食安全的巨大争议。本文研究表明,从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趋势看,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受到土地要素的约束,从而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其对车用汽油需求的替代潜力并不大,应从挖掘内部潜力与寻找替代来源等途径解决燃料乙醇发展问题。

关键词 生物燃料乙醇 粮食安全 土地约束

一、引 言

在我国,以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液体燃料产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0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经过几年的试点和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在生产、混配、储运及销售等方面已拥有较成熟的技术,燃料乙醇年生产量已从2002年的3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40万吨,成为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

产国。目前,我国燃料乙醇投产的项目主要以玉米为原料,如2006年燃料乙醇132万吨总产量中就有85万吨是以玉米为原料的。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玉米与稻谷、小麦之间存在一种土地互竞关系,所以生产玉米的土地资源机会成本即是种植其他谷物可带来的收入。长期以来玉米与稻谷、小麦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对平衡的比价关系,但是随着燃料乙醇产业的迅速发展,玉米需求快速增加导致玉米价格飙升,他们之间的比价关系发生改变,这一信息在春耕生产前越来越强烈地根植于农户的思想中,并会支配农户的播种意向,极有可能使得玉米抢占原来播种其他作物的土地。即玉米乙醇的发展可能会导致生产要素向玉米生产倾斜,从而影响到口粮(稻谷和小麦)的供给。

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来说,保证与人们的生存和健康相适应的足够的粮食供给是一个基本的国家战略,因此我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把满足粮食需求、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指导原则。如何在理论上明确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在实践上探索一条促进能源安全、环境安全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路径,不仅是一个现实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的

)

21) 农业技术经济 2009年第1期

*

基金项目:教育部2008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双重约束下的我国生物质燃料乙醇发展战略研究0和

/边际土地开发、非粮作物生产与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对策研究0

战略问题。因此,发展玉米乙醇对国家粮食安全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在保障粮食安全目标下该如何发展我国的燃料乙醇产业?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我国制定正确的能源多元化发展战略与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寻求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的视角出发,试图建立一个玉米乙醇发展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分析框架,深入分析在油价高涨的大背景下,未来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可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政策路径。

二、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理论模型

(一)基本假设

11农户是理性经济人,其生产决策行为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21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不变,在茬口和种植时间相近的地区,种植结构在玉米和其他粮食作物间调整。

31农户所拥有的耕地为稀缺要素且全部耕地等级相同,而劳动力与其他投入充分。

41种植结构调整不存在进入和退出壁垒,如由玉米改种小麦时农户并不需要支付因改变种植品种而产生的额外成本。

51粮食价格为外生变量,分散的农户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无力影响它。61生产函数为C -D 函数,产量与种植面积和其他投入有关,具体如下:Q c =A c L c A

I c B

0

(1)

其中,c 表示玉米,Q 为产量,A 为技术进步,L 为玉米的播种面积,I 为其他要素投入量(如化肥)。

(二)模型分析

农户的利润方程为种植玉米的收入减去成本加上种植其他粮食作物(水稻或小麦)的净收益,同时又受到土地资源的约束,玉米与替代作物的播种面积之和不能大于用于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

结合上述假设,将农户的决策行为描述如下:M ax P t =P ct -1Q ct +R st -1L st -W ct -1L ct -K It -1I CT (2)s 1t 1 L ct +L st [L

(3)

其中,P 为农户收益,P c 为玉米收购价格,R s 为种植替代作物的单位面积净收益,L s 为替代作物播种

面积,W c 为单位面积土地成本,K I 为其他投入要素单位价格。

求解上述利润最大化问题,可得到生产玉米的要素反应函数为:L ct =(P ct -1A ct )

11-A -B

(K I t -1B )B A +B -1

(R st -1+W ct -1A

)1-B A +B -1

(4)I ct =(P ct -1A ct )1

1-A -B (

K I t -1B )1-A A +B -1(R s t -1+W ct -1A

)A

A +

B -1(5)

将式(4)、(5)代入式(1),可得玉米生产函数为:

Q ct =P ct -1A +B 1-A -B A ct 11-A -B (K I t -1B )B A +B -1(R st -1+W ct -1A

)A

A +

B -1

(6)

对式(4)、(6)两边求导,可得,l n L ct =11-A -B l n (P ct -1A ct )+B A +B -1l n (K I t -1B )+1-B

A +

B -1ln (R st -1+W ct -1A

)

(7)l n Q ct =A +B 1-A -B l n P ct -1+11-A -B l n A ct +B A +B -1l n (K I t -1B )+A

A +

B -1ln (R st -1+W ct -1A

)

(8)

)

22)

农业技术经济 2009年第1期

由模型分析结果可知,当期农户种植玉米面积(L ct)受到上一期玉米价格(P ct-1)、上一期其他投入要素价格(K It-1)和土地机会成本(上一期替代品净收益R st-1与土地租金W ct-1之和)的影响,其影

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

1

1-A-B

,

B

A+B-1,

1-B

A+B-1,因为假定0

1

1-A-B

>

0,

B

A+B-1<0,

1-B

A+B-1<0,也就是说,上一期玉米价格对当期玉米种植面积的影响为正向,当玉米

价格上涨时,玉米播种面积将会增加;上一期其他投入要素价格和土地机会成本对当期玉米种植面积的影响为负向,当其他投入要素价格和土地机会成本上升时,玉米播种面积将会减少。

三、影响农户种植决策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构建

从前面的理论模型分析可知,农户在利润最大化驱使下,其玉米的种植行为受上一期玉米价格(P ct-1)、其他投入要素价格(K It-1)、土地机会成本(替代品收益与土地成本之和R st-1+W ct-1)等因素影响,同时,考虑到玉米的当期种植面积很大程度上受到上一期的影响,因此,这里我们再加入上一期玉米播种面积(L ct-1)这一因变量。另外,其他投入要素价格选择用化肥价格P Ft-1来表示,土地机会成本为C ct-1,建立关于农户玉米播种面积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如下:

l n L ct=A0+A1l n P ct-1+A2ln P F t-1+A3ln C ct-1+A4l n L ct-1+L(9)

其中,A i为待定系数,L为误差项。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样本的选择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根据中国种植业信息网提供的农时数据库,考察各地区与玉米可能存在/争地0的粮食作物品种(水稻或小麦)。第二,在各地区中,选择玉米种植达到一定规模的省份。选择结果见表1。

表1样本省份与玉米农时相近的粮食作物品种*

省份品种省份品种省份品种

北京稻谷黑龙江稻谷四川稻谷

天津稻谷江苏稻谷贵州稻谷

河北稻谷安徽稻谷云南稻谷

山西小麦山东稻谷陕西小麦

内蒙古小麦河南稻谷甘肃小麦

辽宁稻谷湖北稻谷宁夏小麦

吉林稻谷广西稻谷新疆小麦注:不可否认在我国的某一些地区小麦与玉米是互补作物,但是局限于具体数据的无法获得与农业生产的复杂性,不可能将这一问题做到完全与实际相符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种植业信息网农时数据库整理

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来源于5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6,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来源于5中国农村统计年鉴6。研究时间为1980)2006年,主要基于以下考虑:近20多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农户角色日益接近/市场经济人0,农户决策行为受/经济规律0作用,符合经济学的相关法则。建立1980)2006年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库,包括/平均收购价格、生产成本、净利润、土地租金、化肥用量0等指标,并分别以亩均、50公斤主产品等单位计算。引进价格指数对各年的生产成本

)

23

)吴方卫等: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1期

与收益数据进行处理以消除年际之间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影响(以1980年为基期)。

(三)估计结果

表2的回归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向与前面的分析是一致的,且都在5%的水平上显著。上一期玉米价格(P ct-1)的弹性系数为0105,说明随着玉米价格的上升,农户选择种植玉米的面积也将增大;上一期化肥价格(P Ft-1)的弹性系数为-0101,说明随着农业生产投入品价格的上升农户将减少玉米种植;机会成本(C ct-1)的弹性系数为-01002,虽然其弹性系数较小,但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替代作物收益及土地租金的变化也将负向地影响玉米种植面积,即如果种植其他粮食或将土地承包出去收益更大的话,农户将减少玉米种植;上一期玉米种植面积(L ct-1)的弹性系数是0187,可见上一期的种植状况对当期的决策有很大影响,若其他因素不变的话,农户还是会保持上一期的大概种植状况。

表2模型估计结果

V ariab l e Coe fficient Std1E rror t-Statistic Prob1上一期玉米价格010495010157311528010018上一期化肥价格-010*********-119450010483上一期机会成本-010017010059119224010497上一期播种面积0187460103012910654010000

F i xed Effects(C ross)

北京014935河南017630

天津014823湖北015699

河北015699广西015918

山西016622四川016854

内蒙古017077贵州016256

辽宁017359云南016707

吉林017913陕西016772

黑龙江017738甘肃015805

江苏015798宁夏014905

安徽016077新疆015957

山东017767

A djusted R-squared019936

F-statistic321313750

D urb i n-W atson stat119614

四、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未来粮食安全影响的情景模拟

在油价持续上涨和保障口粮安全的背景和前提下,本部分首先确定农产品价格与原油价格间的关联参数,估计食用消费量,农时问题的处理及车用汽油需求量的预测;然后是模拟方案的设计,本文根据油价增长速度设计了两种情景方案;最后给出模拟结果,即未来使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将会给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市场及能源需求缓解所带来的影响。

)

)

24

吴方卫等: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一)模型结构

11农产品与原油价格间联系方程。

农产品是与原油/挂钩0的商品,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成本都和油价有密切关系。农业生产资料,例如耕地时使用的农机、化肥和农膜,收割后将农作物从产地运向消费地区所耗费的成品油,无一不与油价息息相关,油价的高低直接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减。虽然目前国内经济形势暂不支持农产品价格出现类似国际市场那样的大涨行情,但从中长期形势来看,农产品价格将继续保持稳步上涨态势。另外,对于燃料乙醇生产原料的玉米来说,油价的持续上涨使得企业对燃料乙醇生产的热情高涨,这将大大增加用于这一用途的深加工玉米的需求量,从而也将使玉米价格上升。因此,我们假定农产品长期价格由原油价格决定,设农产品价格、化肥价格和土地机会成本与油价间的联系方程为式(10)、式(11)和式(12),其联系参数估计结果见表3。

P ct=a ct+b ct P ot(10) P F t=a F t+b Ft P ot(11) OC t=a OCT+b OCT P ot(12)

表3与油价的联系参数估计结果

项目玉米价格稻谷价格小麦价格化肥机会成本(1)机会成本(2)固定变量40179803919051431475311388283138033919051系数017339016935014844010579111778116935注:(1)稻谷净收益+土地租金;(2)小麦净收益+土地租金

21食用消费量的估计。

食用消费量由消费人口数量与人均消费量决定。影响消费人口数量的因素有总人口量和人口结构(城乡居民比例),影响居民人均食物消费量的因素主要有收入水平与价格水平。在进行人均食用消费量估计时,我们选择恩格尔函数模型形式,并增加自价格和可替代商品价格变量,具体形式如下(以大米食用消费为例):

l n Q=B0+B1l n I+B2l n P r+B3l n P s+v(13)

其中,Q为人均大米消费量,I为人均实际收入(城镇居民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为人均纯收入),P r为大米价格,P s为替代品价格,v为随机误差。估计结果见表4。

表4人均消费量影响因素参数估计结果*

玉米稻谷小麦影响因素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固定变量017631585100515751294198人均收入0129-0110-0141-0114-0114-0115自价格-0122-0105-0102-010*********替代品价格01170108))))

注: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这里将大米和小麦制品的销售价格等同于稻谷和小麦的收购价格

对于总人口的预测,我们采用时间序列线性拟合方法,得到人口数(POP)与时间序列(年份T)的关系表达式,然后预测未来年份的人口规模,即:

l n POP=E0+E1T+W(14)人口城市化水平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这里以非农业人口占年末人口数的比例计算出

)

)

25

农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1期

的城市化率(C I TYR)衡量城市化水平,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建立如下估计模型:

l n CITYR=D0+D2l n AGDP+F(15)

31玉米、水稻和小麦相关农时问题的处理。

在我国绝大部分省份,玉米、水稻和小麦都有种植,但是由于各地区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这三种作物的农时不尽相同。在预测得到玉米播种面积后,为了得到可种植的水稻和小麦面积,本文将这三种农作物种植分为两个时点T1和T2,每个时点又分为两种地区类型,在时点T1,一种地区只种植水稻,另一种地区同时种植玉米和水稻;在时点T2,一种地区只种植小麦,另一种地区同时种植玉米和小麦。根据农时数据库,将玉米的生产地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时点T1与水稻争地的地区,另一类是在时点T2与小麦争地的地区。然后以2006年各地区玉米播种面积为基准,得到时点T1玉米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H c,则在时点T2的比例为(1-H c)。设由预测得到的玉米播种面积

=H c S c。同理,在时点T2,L cT2=(1-H c)S c,设为S c,则在时点T1,玉米种植所占耕地面积为L cT1,L cT

1

可种植粮食作物的总耕地面积为L,由于水稻的种植集中于时点T1,而小麦的种植集中于时点T2,则可估算得到,可用于水稻的耕地面积为L r=L-L c T1,可用于小麦的耕地面积为L w=L-L cT2。

41车用汽油需求量的预测。

燃料乙醇目前主要用于掺入汽油使用,要预测汽油的需求量必须知道汽车的保有量,汽车保有量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其构造方程为:

S t=(1-Q)S t-1+Q t(16)

其中,S t为当期的汽车保有量;S t-1为前一期的汽车保有量;Q为汽车报废率;Q t为当期汽车需求量。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将汽车需求函数设为:

l n(AQ t)=H1ln M t-H2ln P t(17)

其中,AQ为人均汽车需求量,数据由5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6)6整理而来;P为汽车的平均价格,用小轿车的价格指数作为汽车价格的指标,数据来自5中国物价年鉴(1999)2005)6;M为人均收入,由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加权平均求得,并折算到1978年价格,权重为城镇人口比重和农村人口比重,数据来自5中国统计年鉴(2006)6。H1、H2为待估系数。汽车需求方程估计得到: l n(Q)=0133l n M-1193ln P

(2158)(-1011)

汽车保有量的预测将借助汽车需求方程和汽车保有量的构造方程。第一步,根据汽车需求方程预测汽车的年新增数量,预测时间段为2008)2020年。人均收入按每年6%的速度递增,根据汽车的价格指数和成本加成原则估算汽车的平均成本,再将平均成本作为2020年的汽车价格,估算今后各年份的汽车价格。第二步,根据以上描述的方法、指标和数据得到汽车保有量和汽油需求量的预测数值。汽车报废率确定为5%,人口年增长率为5117j(2007年),汽车保有量中汽油车占60%的比例,每辆汽车消耗1131吨/年汽油。预测结果见表6。

(二)模拟方案设计与数据来源

从本质上说,当前的高油价是由两大因素决定的:一是供不应求,二是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从2002年的25美元/桶左右到2008年最高点的超过140美元/桶,在6年的时间内增加了4倍多。而这6年正是过去30年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6年,每年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4%。快速的经济增长需要由大量的能源消耗来支撑,可是,一定时期内石油的生产能力是比较稳定的,无法像其他商品一样,随着需求增长、价格提高而提高。所以,当不断增长的需求撞上有限的储量和产量时,石油的稀缺性就日益凸显,油价才会越来越高。而且,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石油供应一旦)

26

)

达到/峰值0*

,其产量将不可逆转地下降。因此,对于未来油价的走势,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尽管油价在短期内会由于供求关系等因素产生上下波动,但从长期来看,油价总体来说将呈现上涨的格局。本文依据未来油价上涨的快慢程度设计了两种情景方案,见表5。

表5 情景模拟中原油价格方案 (美元/桶)

方案2010年2015年2020年方案一120150200方案二

80

90

100

两种方案共同的前提条件与参数设置为:模型模拟的基期为2006年;北京等21个省份玉米播种面积恒为全国的95%(2006年数据);人均GDP 年增长率为6%;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等同于人均GDP 增长速度,即6%;人口数量的预测由时间序列模拟得出,城市化率每年上升7%;稻谷的出米率为70%,小麦的出粉率为85%;稻谷和小麦消费的90%用于直接或间接食用,即口粮占总消费量的90%;玉米、稻谷和小麦单产保持在2006年的水平不变;玉米、稻谷和小麦库存量不变;考虑到玉米食用消费占总消费量的比重较小,因此除乙醇生产外的玉米消费主要指饲料用和工业用;乙醇全部用玉米生产;不考虑乙醇贸易;玉米与乙醇转化率为313z 1。

模拟过程中的数据主要来源:油价: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 i n as)三地原油现货价格的加权平均值(布伦特z 迪拜z 米纳斯=4z 3z 3);玉米价格、稻谷价格、小麦价格、稻谷净收益、小麦净收益、土地租金、化肥价格:5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1978)2006)6收购价格;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玉米、大米、小麦人均消费量:U SDA (1990)20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中国统计年鉴(2006)6;城镇人口数量、农村人口数量:5中国统计年鉴(1978)2006)6;饲料用玉米消费量:陈永福(2004);工业用玉米消费量:陈永福(2004)。

(三)模拟结果

11玉米播种面积。无论是方案一还是方案二,未来玉米播种面积都有所增加,只是方案一增加得更为迅速,2010年为2798万公顷、2015年为2827万公顷,2020年为2884万公顷,而方案二分别为2640、2663、2712万公顷。可见,在油价上涨的背景下,油价上涨速度越快玉米播种面积的增量越大。

21口粮供求状况。稻谷和小麦的未来需求量比较稳定,变动不大,这是由于虽然人口数量增加但人均消费量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玉米挤占造成稻谷和小麦播种面积减少而产量有所下降。在假定库存不变的情况下,方案一中稻谷可用于出口的数量越来越少,到2020年则转为需要进口,小麦仍然保持净进口的状态,虽然进口量有减少的趋势,但到2020年其自给率仍然没有达到95%;方案二的情况则相对乐观,稻谷略有消费剩余可用于出口,小麦基本保持供需平衡。可见,油价上涨幅度越大,玉米乙醇生产对口粮供求的影响程度越大。

31玉米乙醇对车用汽油需求的缓解程度。玉米其他用途需求量变化不大,则可用于深加工的玉米数量有所增加,若这些玉米全部用于生产乙醇的话,那么在方案一中,2010年燃料乙醇可替代2114%的汽油需求,而2020年只能替代7165%;在方案二中,2010年替代率为19108%,2020年下降为6163%。这主要是因为车用汽油需求量的增长大大快于乙醇产量的增长,2010)2020年,车用汽油需求量从4489万吨增长到12741万吨,10年间将增长184%。可见,在未来大量的玉米用于生产乙醇也不能完全替代车用汽油的需求,因此,寻找和使用其他原料来源非常重要。

)

27) 吴方卫等: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

/石油峰值0是由美国地质学家Hubbert 在1956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世界石油产量达到倒U 型曲线的顶端后将停止增长。

目前大多数的学者都认同/石油峰值0的存在,且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石油生产一定会到达/峰值0,而其争议只在于何时达到/峰值0

表6 情景方案模拟结果

指标

方案一

方案二

2010年

2015年2020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玉米播种面积(万公顷)279628272884264026632712稻谷播种面积(万公顷)283127992742298729642915小麦播种面积(万公顷)

219721662109235423302281稻谷产量(万吨)176411744517089186151847118165小麦产量(万吨)999798549594107081060310379大米需求量(万吨)10768108191086110511102749975小麦制品需求量(万吨)830680927832817078577505稻谷需求量(万吨)170921717317239166851630715833小麦需求量(万吨)10857105781023810680102719811稻谷净出口量(万吨)549273-150193021642332小麦净出口量(万吨)-861-725-64428

332

568

小麦自给率(%)921079311593171玉米其他用途需求量(万吨)

114121158911842114121158911842玉米产量(万吨)150811525115559142381436314628乙醇产量(万吨)961958975856841844车用汽油需求量(万吨)

4489768712741

4489768712741

替代率(%)

21140

12146

7165

19108

10194

6163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世界油价高涨的背景下,作为世界能源进口大国,中国的能源安全日益受到关注,从世界的发展经验看,以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产业是一个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产业。本文的研究结

果表明,从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和燃料乙醇发展的趋势看,发展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受到土地要素的约束,从而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其缓解能源安全的能力不足,需要通过挖掘内部潜力消除规模/瓶颈0,更重要的是寻找新的替代原料来源,重点发展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

(一)通过政策调整避免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以灵活的补贴政策作为玉米市场的稳定器。由于农产品生产具有周期性,一般来说,通过价格补贴政策的调整来影响供求是更为有效的方式。一方面,为了避免对玉米的需求过旺,在高油价下应减少对玉米燃料乙醇生产的补贴。目前,国家对燃料乙醇的补贴政策已经进行了调整,由成本加利润型改为定额补贴,即对全国四家定点生产厂家*的补贴全部统一为每吨1373元。另一方面,需要灵活调整玉米和其他农产品的生产补贴。从目前的生产补贴情况来看,对粮农生产环节的补贴主要包括种子和农机补贴,但大多是临时的。因此,国家可以把补贴政策作为玉米市场的稳定器,当影响粮食

)

28)农业技术经济 2009年第1期

*

分别为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丰原燃料酒精有限公司

吴方卫等: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安全时可以减少价格补贴以鼓励企业降低成本并寻找可替代原料,同时扩大生产补贴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扩大供给;当供过于求时可以提高销售补贴、稳定生产补贴以保证玉米的收购,维护农民的利益。

挖掘中国玉米生产和消费的内部潜力。在总产量不能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应当考虑到如何确定玉米资源的用途顺序和应用领域,特别是有效改进玉米使用结构和效率,从而为燃料乙醇产业腾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同时要鼓励技术进步,提高玉米的单产。现阶段我国玉米每亩单产在300公斤左右,而美国单产为600公斤,我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政府要鼓励提高玉米等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开发优良品种、科学合理种植来有效提高玉米单产水平,提升玉米的生产和使用效率。

(二)寻找新的燃料乙醇替代原料来源以缓解能源安全问题

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我们能够提供的农业基本生产要素特别是耕地非常紧张,2007年我国出台的5燃料乙醇暨车用乙醇汽油中长期发展规划6明确提出,发展生物燃料产业必须坚持非粮原料路线。因此,需要加大原料多元化的探索和实践,积极稳步推进非粮乙醇的试点与推广。

实现燃料乙醇生产向非粮化转变。从现实的情况看,甘薯、甜高粱等是合适的非粮原料替代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中国的甘薯产量占世界的比重在80%以上,而且甘薯耐旱、耐瘠薄,丘陵山区也能种植。甜高粱是目前世界上生物学产量最高的作物,作为一种抗旱高能能源作物,甜高粱的茎秆汁液和籽粒是用来生产乙醇的理想原料,且成本较低,其叶子可作为高蛋白青贮饲料。因此以甘薯和甜高粱为原料发展燃料乙醇具有广阔的空间。国家应对农民种植甘薯和甜高粱进行财政补贴,扩大其种植面积,在后备土地上实现规模化种植;重点建设以甘薯和甜高粱等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示范工程。

致力于纤维素乙醇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代表着未来燃料乙醇发展方向的纤维素乙醇,我国尝试起步较早,近年研究力度加强,有所突破,开始工业化试验,但与美欧等国相比,在纤维素乙醇开发技术上还存在着差距,而这需要有足够的科技投入才能取得较快进展。因此,国家财税应大力支持纤维素乙醇技术开发,努力抢占未来燃料乙醇工业的技术制高点;鼓励利用包括草、秸秆、农作物壳皮、树枝、落叶、林业边脚余料等纤维质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

参考文献

11陈永福1中国食物供求与预测1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1刘星彦1蛛网理论与我国的粮食安全1粮食流通技术,2002(5):5~8

31王成军,赵继光1燃料乙醇工业发展对我国石油消费作用的实证研究1工业技术经济,2005(6):89~90

41王孟杰1中国能源作物资源状况及发展潜力分析1农业部生物质能源发展与农产品贸易研讨会,2007

51王明华1数说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1中国统计,2007(6):59~61

61梁巧梅等1中国能源需求和能源强度预测的情景分析模型及其应用1管理学报,2004(1):62~67

71Aske w,M1F1&H ol m es,C1A1,(2002)1Th e potenti al f or b i omass and energy crops i nagricu lt ure i n Eu rope,i n l and u se,policy and r u ral econo m y ter m s1In ternationa l-S ug ar-Jou rna,104:482~492

81NCGA1(2006)1U1S1C orn Grow ers:P roduci ng Food and Fu el

91Sh apouri,(2003)1Supp l y and s ocial cost esti m ates for b i o m ass fro m crop res i dues i n theUn ited S t ates1Env ironm e n t a l and R esou rce E co-no m ics,24(4):335~358

责任编辑方静

)

)

29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土地有限是我国基本国情,吃饭问题在现阶段虽不是是么大问题,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建设公路、桥梁、民房等造成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还有人口的不断增多势必成为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个隐患。依靠科学技术成为现阶段增加粮食产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对中国的国情来讲,人口急剧的膨胀对粮食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另外,粮食作为一种必需品,战略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粮食不仅能满足但前国民需要,更要有足够的储备,以应付各种意外变故。因此,中国粮食还存在很多潜在的安全因素,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及市场粮食物价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也有必要加大力度对土地等的调控。确保中国粮食在一个稳定的安全环境中。 关键词 粮食安全;认识误区;标本兼治 一、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性及重要性 据1996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粮食白皮书预计,中国2000年的粮食需求量为5亿吨,然后总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加500万吨,到201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预计将达到亿吨。然而,1998-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降,2003年产量才亿多吨。也就是说,从2000-2003年,中国主要靠释放库存和进口来弥补供应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方面,粮食涨价,提高保护价,进行粮食直补;另一方面,免除了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农业税,又宣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消息。接下来政府的运作空间已经很小,农业税已免除,粮价不可能再涨很多,粮补必须考虑到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但城乡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城市化、工业化还将进一步蚕食优质土地,导致土地、资本、劳动力从农业的净流出,使粮食产量很难增加甚至可能下降。然而,中国人口依然在刚性增加,人均消费也在提高,需求总量必然进一步增加,这必然导致更大的供需缺口,近期粮食市场的涨价可能就是对此预期的反应。? 作为一种必需品,粮食和其他的商品不一样,是一种战略物资,不可或缺,粮食安全问题关涉到国计民生,国家的稳定,民族的独立。因此,我们不可能依靠国际市场来填补中国的粮食缺口,国际市场也不可能解决13亿中国人的粮食问题。我们必须立足于粮食的基本自给自足,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独立有一个基本的保障。 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长期性 1.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减少,这必然导致农业的总体生产能力下降,产量难以提高

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现状

探究中国燃料乙醇进展之路 在近年煤化工、能源替代、环保节能的投资热潮中,燃料乙醇无疑手持“尚方宝剑”,一则国家选定四家企业,并划定各自试点销售区域;二则每吨燃料乙醇国家补贴千元之多,且行业准入门槛也在不断提高。然而,随着燃料乙醇逐步市场化,国家的支持方式将进行转变,从成本加利润,到定额补贴,再到2008年底取消补贴,中国燃料乙醇将走如何样的进展之路? 探究中国燃料乙醇进展之路 一、概述 燃料乙醇,是以玉米、小麦、薯类、甘蔗、甜菜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脱水后而制得的无水乙醇。车用乙醇汽油(以下简称乙醇汽油),确实是把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比例混配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又称汽油醇。

(一)燃料乙醇是油品的优良品质改良剂,不是“油” 乙醇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燃料乙醇按一定比例加入汽油中,不仅是优良的油品质量改良剂,或者讲是增氧剂,依旧汽油的高辛烷值调和组分,因此,燃料乙醇不是简单作为替代油品使用的。 (二)乙醇汽油属于国际上通行的新配方汽油,是无铅汽油的升级换代产品 汽油里加入10%的乙醇,油品的含氧量可达到3.5%,辛烷值(我国的汽油标号)可提高近3个标号,同时又降低了油品的芳烃含量,使油品的燃烧性能、动力性能和环保性能均得到了改善。尽管我国2000年才全面推广无铅汽油,2001年才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市推广新配方汽油(添加MTBE的清洁汽油),但在国际上,无铅汽油早已被以MTBE及乙醇为添加剂的新配方汽油所代替。 二、世界燃料乙醇产业进展现状

自巴西、美国领先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力推行燃料乙醇政策以来,加拿大、法国、西班牙、瑞典等国纷纷效仿,均已形成了规模生产和使用,1999年,美国燃料乙醇消费量约450万吨,2006年达到550万吨,巴西则更多,2005年消费量约970万吨,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43%,2006年超过1000万吨。 美、巴等国推行燃料乙醇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综合收益,如刺激农业、维护粮价、完善能源安全体系、减少对石油依靠、节约外汇、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燃油品质及大气环境质量等,均为世界所共认。目前,许多农业资源国如英国、荷兰、德国、奥地利、泰国、南非等国政府均已制定规划,积极进展燃料乙醇工业。 三、中国燃料乙醇产业进展现状 (一)概况 由于燃料乙醇在中国的推广使用还处在初级时期,产销的各个环节政府行为色彩比较浓,离真正的市场化有专门大距离。为了合理的利用资源,国家对燃料乙醇的立项投产特不慎重,受到严格

中国粮食安全报告

中国粮食安全报告 11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称,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从2004年算起,这已是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增加的第十个年头。 增产数字背后,“丰年缺粮”的现实却鲜被提及:同样在过去的十年中,除2008年、2009年两年间产稍大于需,其余年份中国的粮食状况均是产不足需,且缺口日益增大。虽官方多年来一直仍将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目标,但到2012年底,这一数字已跌破90%。 造成目标与现实差距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一直将大豆纳入粮食统计口径。在进口大豆已占据国内市场大半壁江山的前提下,自给率因此被拉低近10个百分点。但除此之外,因中国三大主粮作物净进口的常态化趋势已经出现,其所带来的影响也正在日益显现。 就具体数据来看,三大主粮去年净进口总数为1900万吨左右,今年前七个月的总数也已达1143.9万吨。不仅如此,继玉米在2011年进入“全面进口元年”后,中国亦有望于今年超越埃及,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按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进口总量将达650万吨。 主粮进口常态化的表面原因,是内外粮食价差日

益缩小。但在国内粮食生产规模化短期内难以全面完成,耕地及多重资源型因素日益短缺等多重原因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量提升空间日益收窄前提下,这一局面在短期甚至长期内可能均会处于“不可逆”状态。 在中国大豆及主粮的进口来源国集中程度甚至超过石油的现状之下,如何维持其自身粮食安全,如何重构其单纯以自给率为核心的安全观,急迫性正在日益加剧。 事实上,维持进出口平衡还仅是中国粮食安全整体平衡的标准之一。除此之外,这一框架还应包含(总需求和总供给)总量平衡、(粮食和非粮作物)结构平衡、(粮食产区和销区)区域平衡、(产量和销量)产销平衡四个方面。 受制于人口众多、地域范围广阔,中国要基本实现这五个平衡并不容易。就国内条件而言,它将面临“脆弱、强制、紧张”三重制约。即保障的资源条件贫乏、政府强力主导下经济社会要素投入大、保障所有人口的食物及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 因此,如何借助海外资源,已成为中国维护自身粮食安全不得不研究的新课题。但在此领域内,就目前的表现来看,体量庞大的中国还只能算是一个“迟

粮食安全论文-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

粮食安全论文- 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 摘要: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尤为重要。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饥饿与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的粮食安全也面临许多隐忧。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积极务实的对策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粮食安全;重要性;隐忧;对策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世界来说,粮食安全是实现和谐世界的保证。据悉,全球饥饿人口在2009年首次突破了1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6,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紧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一、新形势下粮食安全的特殊重要性 所谓粮食安全,是指在保证国家遭遇各种灾害和战事时有足够应对储备的前提下,在使国家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国家具有持续保障所有国民能及时买得到、买得起、价格基本平稳的符合国民习俗要求的、符合食品安全的、符合国民健康营养标准所需要的粮食。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对粮食安全作出进一步表述,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2009年11月18日,为期3天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在罗马落下帷幕。此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迪乌夫以绝食的方式希望引起世界对全球日益增加的饥饿人口的 注意,据FAO的报告指出,截至去年,全球饥饿人口已达10.2亿人,其中全球有29个贫困国家面临着严重的饥荒,这种情况反映出目前脆弱的粮食安全系统,也促使我们必须从在一个相当高的立足点上,充分认识粮食安全问题的特殊重要性。 1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在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农业就已经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生产的直接成果就是粮食,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发展粮食生产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以粮食生产为主要目的的农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农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要避免过几年又进口上千万吨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会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工业发展所用的原料来自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产品的粮食又是所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维持生存的直接、间接物质基础,因此,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2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粮食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农业能否稳定发展,能否提供与人们生活水准逐渐提高这一基本趋势相适应的农、副产品,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如果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食品,那么,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粮食在国家安全上居于基础性地位。所以,粮食问题是安全问题,而非经济问题。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看,我国人口众多、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论文《浅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课程名称:粮食经济问题 论文题目:浅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专业班级:经贸0708 学生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马强 学期:2008——2009——1

浅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起源,主要有自然因素和制度政策因素。然后本文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长期性和客观性,由于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粮食的需求成刚性增长,以及从国外进口有较大风险,导致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长期性。最后,本文讨论了针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有关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实行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率;)实行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率;坚持和完善粮食储备体系,调整粮食储备的结构和规模;)建立粮食预警报系统,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粮食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健全和创新科技支撑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来加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等。本文逻辑较严密,提出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较全面。 关键词:粮食安全对策中国粮食生产 一.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起源 有专家指出,未来我国粮食增长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科研体制不顺和科研投入不足,以及其它制度因素和政策环境因素。 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耕地以年均约2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人均耕地已从1978年的约0.15公顷下降到1999年的0.1公顷左右。同时,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水旱灾害趋于加重。在过去的3年中,国内耕地净减少了1300万亩。据一些学者预测,从“九五”期间到2010年,我国耕地预计将减少400万公顷左右,到2030年预计将减少600万公顷。因此,未来时期耕地减少将会是制约粮食生产的最基础的因素。 我国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为2300立方米,在世界上排在第121位,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约一半的国土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20%,干旱缺水成了这些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粮食生产最为严重的瓶颈。从长远看,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完全有可能超过耕地资源。有关专家建议,要保证粮食持续稳定的增长,就必须不断增加水利投资,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由于政府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减少,以及农业科研体制的错位,导致了农业科研人员积

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微生物制药技术 工业微生物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是解决资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根本技术依托。工业微生物的发展使现代生物技术渗透到包括医药、农业、能源、化工、环保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并扮演着重要角色。欧美日等国已不同程度地制定了今后几十年内用生物过程取代化学过程的战略计划,可以看出工业微生物技术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地位。 微生物制药技术是工业微生物技术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微生物药物的利用是从人们熟知的抗生素开始的,抗生素一般定义为:是一种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机能的微生物产物及其衍生物。(有人曾建议将动植物来源的具有同样生理活性的这类物质如鱼素、蒜素、黄连素等也归于抗生素的范畴,但多数学者认为传统概念的抗生素仍应只限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由于基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各种新的生物技术的应用,报道的微生物产生的除了抗感染、抗肿瘤以外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日益增多,如特异性的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拮抗剂和抗氧化剂等,其活性已超出了抑制某些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范围。但这些物质均为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其在生物

合成机制、筛选研究程序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和抗生素都有共同的特点,但把它们通称为抗生素显然是不恰当的,于是不少学者就把微生物产生的这些具有生理活性(或称药理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统称为微生物药物。微生物药物的生产技术就是微生物制药技术。可以认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菌种的获得 根据资料直接向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 分离思路新菌种的分离是要从混杂的各类微生物中依照生产的要求、菌种的特性,采用各种筛选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实验室或生产用菌种若不慎污染了杂菌,也必须重新进行分离纯化。具体分离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定方案: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16559902.html,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作者:袁国洲 来源:《中国经贸》2009年第05期 中国连续五年的粮食大丰收,似乎让人们淡忘了中国粮食安全中存在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库存过多、库存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今天,当我们面对波涛汹涌的全球金融海啸时,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高度重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首先,中国自身粮食生产结构不合理,个别品种深受外商控制,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粮食安全。最近几年中国的大米,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基本上能做到生产与需求的平衡,尤其是小麦和玉米除满足需求外还略有富裕。然而大豆却严重供不应求,高度依赖国际市场。2007年中国进口的大豆和豆油折合大豆4493万吨,2008年更是高达5284万吨。而中国产大豆这两年每年只有1500~1600万吨,大豆的对外依存度竟高达70%~80%。以ADM、邦 基、嘉吉、路易达孚(简称A、B、C、D公司)为代表的跨国粮商,控制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牢牢控制了大豆的国际定价权,严重威胁了中国豆农和压榨企业的生存,威胁到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目前中国80%的大豆压榨能力和70%的油脂加工厂已被外商控制,实际上中国的结构性粮食危机已经爆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其次,中国粮食库存过多、库存结构不合理。历史上饱受饥荒煎熬的中华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把粮食作为战略物质进行大量储备,粮食库存基本上保持在全年消费量的35%~38%,远远高于国际上17%~18%的粮食安全线,更是数倍于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8%的库存水平(印度人口比中国少不多,但每年的粮食生产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8%的粮食库存也没有发生过大的饥荒)。另外,目前的粮食库存品种严重不平衡,小麦。玉米库存过多,大米及油脂、油料较少。从地区分布看,产区库存压力过大,销区严重不足导致粮食价格波动太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再者,中国粮食消费结构不合理,加工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中国粮食消费中原粮和初加工品占总产量的80%~90%,深加工制成品仅占总产量2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深加工制成品则占到总产量的90%以上。中国的大米加工基本上是个脱稻壳取大米的初加工过程, 而美国和日本已把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技术、超微技术运用于稻米加工,不仅生产出具有高营养和生理功能的发芽糙米、米胚芽健康食品和各种米制品,更生产出了高纯度的米淀粉、抗性淀粉、多孔淀粉,淀粉基新脂肪替代物等新用途产品,就连米糠、稻壳都制成了米糠营养素和营养纤维,米糠多糖、脂肪酶抑制剂、稻壳白炭黑、活性炭及其他日化产品,使其附加值提高5~10倍。玉米更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有工业黄金之称,发达国家的玉米深加工产品多达2000~3000种,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领域,而中国的玉米大都被用于饲料。小麦加工中发达国家的面粉厂能生产几百种专用粉,小麦出粉率能达到80%左右,而中国大多数面粉厂只能生产少数几种通用粉,小麦出粉率大多在70%左右。

探索中国燃料乙醇发展之路(1)

探索中国燃料乙醇发展之路 在近年煤化工、能源替代、环保节能的投资热潮中,燃料乙醇无疑手持“尚方宝剑”,一则国家选定四家企业,并划定各自试点销售区域;二则每吨燃料乙醇国家补贴千元之多,且行业准入门槛也在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燃料乙醇逐步市场化,国家的支持方式将进行转变,从成本加利润,到定额补贴,再到2008年底取消补贴,中国燃料乙醇将走怎样的发展之路???探索中国燃料乙醇发展之路????一、概述 燃料乙醇,是以玉米、小麦、薯类、甘蔗、甜菜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脱水后而制得的无水乙醇。车用乙醇汽油(以下简称乙醇汽油),就是把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比例混配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又称汽油醇。 (一)燃料乙醇是油品的优良品质改良剂,不是“油” 乙醇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燃料乙醇按一定比例加入汽油中,不仅是优良的油品质量改良剂,或者说是增氧剂,还是汽油的高辛烷值调和组分,因此,燃料乙醇不是简单作为替代油品使用的。? (二)乙醇汽油属于国际上通行的新配方汽油,是无铅汽油的升级换代产品? 汽油里加入10%的乙醇,油品的含氧量可达到3.5%,辛烷值(我国的汽油标号)可提高近3个标号,同时又降低了油品的芳烃含量,使油品的燃烧性能、动力性能和环保性能均得到了改善。尽管我国2000年才全面推广无铅汽油,2001年才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市推广新配方汽油(添加MTBE的清洁汽油),但在国际上,无铅汽油早已被以MTBE及乙醇为添加剂的新配方汽油所代替。? 二、世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现状 ?自巴西、美国率先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力推行燃料乙醇政策以来,加拿大、法国、西班牙、瑞典等国纷纷效仿,均已形成了规模生产和使用,1999年,美国燃料乙醇消费量约450万吨,2006年达到550万吨,巴西则更多,2005年消费量约970万吨,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43%,2006年超过1000万吨。?美、巴等国推行燃料乙醇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综合收益,如刺激农业、维护粮价、完善能源安全体系、减少对石油依赖、节约外汇、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燃油品质及大气环境质量等,均为世界所共认。目前,许多农业资源国如英国、荷兰、德国、奥地利、泰国、南非等国政府均已制定规划,积极发展燃料乙醇工业。 ?三、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现状 (一)概况 由于燃料乙醇在中国的推广使用还处在初级阶段,产销的各个环节政府行为色彩比较浓,离真正的市场化有很大距离。为了合理的利用资源,国家对燃料乙醇的立项投产非常谨慎,受到严格控制。2004年2月10日,八部委联合下发《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方案》和《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展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目前国内经过审批认可的已投产企业有四家: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吉林燃料乙醇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根据《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

论文《浅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论文《浅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课程名称:粮食经济问题 论文题目:浅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专业班级:经贸0708 学生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马强 学期:2008——2009——1

战,主要来自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科研体制不顺和科研投入不足,以及其它制度因素和政策环境因素。 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耕地以年均约2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人均耕地已从1978年的约0.15公顷下降到1999年的0.1公顷左右。同时,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水旱灾害趋于加重。在过去的3年中,国内耕地净减少了1300万亩。据一些学者预测,从“九五”期间到2010年,我国耕地预计将减少400万公顷左右,到2030年预计将减少600万公顷。因此,未来时期耕地减少将会是制约粮食生产的最基础的因素。 我国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为2300立方米,在世界上排在第121位,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约一半的国土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20%,干旱缺水成了这些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粮食生产最为严重的瓶颈。从长远看,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完全有可能超过耕地资源。有关专家建议,要保证粮食持续稳定的增长,就必须不断增加水利投

资,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由于政府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减少,以及农业科研体制的错位,导致了农业科研人员积极性下降。一项调查显示,有高达40%的育种专家认为,我国的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总体上是不成功的。与此同时,农业科研成果扩散机制也问题丛生。由于经费严重短缺和组织体系支离破碎,特别是直接联系农户的基层推广组织的明显衰弱,使得大量的科研成果难以被农业生产采用。这方面的制约,将是决定未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性因素。 政府不断尝试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但是每次改革的主要动机都是要减少政府财政负担,在政策理念上,对财政负担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没有充分认识到政府对粮食生产者的财政支持乃是正当的支出,故不能形成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机制。 由于生态目标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一部分已经垦殖的土地需要退耕还林还牧,所以增产只能依靠单产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国共有大于2

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报告(新版)

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报告 (新版) Internship is to combin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arned with practice,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spirit of explor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social activities. ( 实习报告 )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MZ-SN-0530

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报告(新版) 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报告【一】 首先,我想谈一下实习的意义。作为一名学生,我想学习的目的不在于通过结业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通过实习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的更好。 再次,我要总结一下自己在实习期间的体会。在实习期间,通过在生产现场观摩,经过专业人员的讲解,了解了微生物发酵技术在制药、酿酒和作为生物菌肥等方面的在作用。参观实习是对自己在学校学习的补充,这次实习让我对《发酵工程》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亲眼看见了发酵的设备,及其整个的生产流程,对这三个企业有了初步的理解,让我对好氧发酵、厌氧液体发酵、厌氧固体发酵等过程中的灭菌、制种、放大、发酵控制、检测、生产流程

等以及生化药物的提取、精制、冷冻干燥、包装等生物分离工程获得了感性认识,建立了从理论到实际的跨越。也对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酿酒时制曲、原料的选取与处理、配料搅拌及烝酒蒸粮、入窖发酵等工艺过程有了直观的认识。另外还参观了微生物肥料生产的工艺流程,看到了发酵罐的罐体及一些管路,对微生物发酵的用途又多了一份理解。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论文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节粮爱粮的论文 所在班级 姓名 学号 起止时间 会计电算化专业特制 2013年3月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论文 对我们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尤为重要。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饥饿与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的粮食安全也面临许多隐忧。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积极务实的对策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世界来说,粮食安全是实现和谐世界的保证。据悉,全球饥饿人口在2009年首次突破了1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6,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紧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这就更要让我们居安思危的紧迫感. 居安思危,唤起人们增强粮食安全的意识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80%的中国人民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人均粮食仅为210公斤。在粮食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组织粮食合理分配和流通。到1984年,扭转了长期粮食短缺局面,人均粮食达到390公斤,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96年以后,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大丰收。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粮食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这一时期的粮食安全质量进一步提高,由数量上的满足,向品种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发展,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56.7%和67.7%,下降到2002年的37.7%和46.2%,基本达到了小康要求。 立足国内,是由我国国情、粮情和粮食商品特殊性决定的。依靠大量进口粮食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既不现实,又不经济,更不可靠。具体地说:其一,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又是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大国,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其二,世界粮食贸易量有限,每年只有2.3亿吨左右,如果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势必挤占其他粮食进口国家的份额,势必带动粮价上涨,影响我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其三,依靠进口粮食必然受制于人,造成政治经济上的被动。其四,增产粮食,是主产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限制国内粮食生产,大量进口粮食,势必导致农民收入减少,这个问题历史教训很深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实施“节约粮食”工程,积极开发“无形粮田” 节约粮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这些年来,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以及粮食的比价不合理,节约粮食的社会风气日渐淡薄,不爱惜粮食和浪费粮食现象处处可见。据有关专家调查测算,我国每年损失浪费粮食几百亿公斤,令人触目惊心。据原内贸部对22个省574个县1400多处的调查,粮食产后综合损失率18.1%,约826亿公斤,其中有些是难以避免的,有些则可以减少或挽回一部分。如果能从浪费的粮食中挽回20%,一年即可增收165亿公斤,相当于全国一年增产的粮食,是不动一锄一镰的大丰收。为此,

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武秋萍 粮食是经济的命脉,俗话说“家里有粮,心中不慌”,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对食物的需求之后,才能从事其他各项活动,因而粮食安全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定、政权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2005年以来在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粮食生产实现连年增长,粮食供求形势明显改善。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同时,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发展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一、我国粮食生产总体情况: 2009年我国粮食连续6年增产,产量再创新高,全国粮食总产量53082万吨,比上年增加211万吨,增长0.4%,但是粮食单产因严重自然灾害下降。2009年全国粮食亩产324.8公斤,比上年下降1.6%,这是粮食单产近6年来首次下降,粮食生长期间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较重,而且旱灾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发生在作物生长关键期,对全国粮食单产影响较大。据民政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农作物旱灾受灾面积达2926万公顷,比08年增加1712万公顷,增长1倍多。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粮食单产皆下降10%以上。从主要粮食品种单产看,水稻单产持平略增,小麦和玉米

受严重春旱和伏旱影响,单产下降,玉米单产下降5%以上。09年国内玉米产量为1.63亿吨,减产了290万吨。受此影响,10年从2月初以来,玉米价格一直维持着稳步上扬的走势,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从2月初的1850元/吨左右单边上行,一度最高达到了1984元/吨,涨幅达到7%。尽管我国粮食从总量上目前尚能满足国内需求,但是还存在结构性的短缺,我国一直是传统的小麦进口国,每年需进口大豆200亿斤,稻谷约300亿斤。介休全市收获面积41万亩左右,平均亩产225公斤,比全国平均亩产少100公斤左右。小麦常年亩产200公斤,玉米常年亩产280公斤,单产水平偏低,总体形势不太乐观。 二、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制约性因素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人口不断增加、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向粮食生产提出了严峻挑战 1、耕地资源减少: 目前,中国的耕地资源及其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推进时期,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要占去大量的土地。近几年由于城市化建设减少了耕地1亿多亩。我国肥沃而便于耕种的土地,现在差不多都已开垦。剩下的可耕地数量已不多。不仅如此,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城市扩建,房屋和交通占地等原因,

2017年燃料乙醇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1月

正文目录 1 燃料乙醇——清洁、环保的新型替代能源 (4) 1.1 车用乙醇汽油的组分配比 (4) 1.2 燃料乙醇的代际演变 (5) 2 全球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情况 (6) 2.1 美国燃料乙醇产业 (8) 2.2 巴西燃料乙醇产业 (9) 3 我国燃料乙醇产业概况 (10) 3.1 我国燃料乙醇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11) 3.2 我国主要定点生产企业及产能分布 (12) 3.3 燃料乙醇价格与油价绑定,油价低迷期将过行业回暖 (13) 3.4 补贴标准及相关政策 (15) 3.5 行业盈利情况 (17) 4 中粮生化:油价回升、成本下探解放盈利空间 (19) 4.1 玉米价格下跌成本收缩 (22) 4.2 油价上升拉高盈利天花板 (22) 4.3 成本及油价对利润增长的影响 (23) 5 风险提示 (23)

图表目录 图表1:燃料乙醇及乙醇汽油配比示意图 (4) 图表2:各代际燃料乙醇优缺点对比 (6) 图表3:几种燃料作物的乙醇产量、产率对比 (6) 图表4:燃料乙醇主要生产国产量变化 (7) 图表5:2015年世界各国燃料乙醇产量占比(单位:百万加仑) (7) 图表6:美国燃料乙醇产量逐年增长 (8) 图表7:巴西燃料乙醇市场较成熟 (9) 图表8:我国燃料乙醇产量逐年提升 (10) 图表9:乙醇汽油推广率仍待提高 (11) 图表10:燃料乙醇定点企业及产能 (12) 图表11:汽油品质比率表 (14) 图表12:油价自2014年开始萎靡,12月开始显著上涨 (15) 图表13:一代粮食乙醇补贴标准逐年下降(中粮生化数据) (16) 图表14:燃料乙醇相关政策 (17) 图表15:玉米价格快速下跌 (18) 图表16:木薯价格变化趋势 (19) 图表17:2015年各分项业务占比 (20) 图表18:乙醇业务占比逐年增长 (20) 图表19:公司燃料乙醇产销量逐年递增 (21) 图表20:2015年公司燃料乙醇销售市场分布情况 (21) 图表21:利润率受燃料乙醇售价影响较大 (23) 图表22:原料价格及油价对利润影响的分析表格 (23)

浅谈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浅谈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民以食为天”,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一问题,大量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保障粮食安全。 一、学者的观点与政府措施 理论界有关粮食安全的观点,当前主要有两种:其一,我国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这些学者认为,我国粮食生产在近几年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但这是正常的产量调整,并且即使在城市建设还需要大量征用农田的情况下,通过粮食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能够避免粮食短缺;其二,我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潜在粮食安全问题。在美国学者布朗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一书后,这一观点在中国理论界里开始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同。他们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耕地面积不可避免地大量的减少,而农民为追求现金收入增加所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而进行的退耕还林政策都占用了大量的粮田,而我国的土地的生产率已达到极限,人口数量还在继续增加,粮食安全问题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所要面对的严重问题。 我国政府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粮食保护价收购、粮食直补等,这些措施对我国的粮食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相当的程度上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二、笔者的观点 笔者认为,从历史和目前的粮食生产情况来看,我国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但其潜在危险却不容忽视。 (一)粮食产量稳定。自1995年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大部分年份一直稳定在4500亿公斤以上,只有2003年为4300亿公斤,人均大约为330公斤。即使以2003年的产量和目前的人口来看粮食安全问题,和人均400公斤的粮食安全标准相差70公斤,比例仅为17%;和人均385公斤的标准计算相差55公斤,比例仅为12%,而2003年的谷物进口量仅为208万吨,仅占我国的粮食总产量的4.8%,仍未超过5%的临界线,并且我国的人均日营养摄入量超过安全标准(热量2600大卡、蛋白质72克、脂肪72克)。该情况表明,在我国粮食

非粮燃料乙醇发展综述

收稿日期:2009-03-24 作者简介:柳羽丰(1976-),工程师,1999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环 境工程专业,一直从事质量监督工作。 文章编号:1002-1124(2009)07-0053-03 Sum 166No.07 化学工程师 Chemical Engineer 2009年第7期 在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能源供需矛 盾日趋突出,全世界许多国家纷纷投资进行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使得燃料乙醇的生产和技术研发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作为可以替代石油的绿色 能源、 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燃料乙醇具有抗爆性能好、燃烧完全、尾气排放量少等优点。“十一五”期间,为了消化陈化粮,从2000年起中国正式启动了燃料乙醇的生产与试用工作。生产企业主要以玉米、小麦等陈化粮为生产原料,年生产能力为137万t 左右。现今陈化粮已消耗殆尽、燃料乙醇年需求却增长至500万t ,燃料乙醇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已经开始出现缺口。与此相映的是,由于近年来中国人口与城镇发展、道路与厂矿建设,灾毁耕地以及生态建设的退耕等多方面原因,造成1997~2008年中国的耕地面积整体呈持续减少。而2000~2008年中国粮食年总需求量均高于年总产量,预计2010年后粮食缺口量将达到3500万t ,国内粮食生产与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日益突出。 1发展非粮燃料乙醇的必要性 在燃料乙醇的生产中,原料成本占燃料乙醇生 产成本的70%~80%,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益,也关系到中国燃料乙醇产业未来发展的走向。从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的角度看,我国需要加快生物质燃料乙醇的开发,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考 虑,我们不能把玉米、 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大量用于燃料乙醇的生产,而是要突破以玉米、小麦等陈化 粮为生产原料的瓶颈,寻找适合燃料乙醇生产发展所需要的非粮其他原料。2007年我国出台的《生物燃料乙醇暨车用乙醇汽油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生物燃料产业必须坚持非粮原料路线。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廉价、原料供应充足、发展潜力较大的生物资源,尤其是以非粮高淀粉、糖类、纤维质等原料来生产生燃料乙醇,成为一个兼顾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促进环保、助农增收等多重目标与保证中国燃料乙醇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好课题。真正作到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破坏环境的发展原则。这就需要加大原料多元化探索和实践,积极稳步推进目前以木薯、甜菜、甜高粱及纤维质为原料的非粮乙醇试点。 2生产技术分类 目前,世界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按原料分为3 类:(1)以玉米等为原料的淀粉类技术;(2)以甘蔗、甜菜等为原料的糖蜜类技术;(3)以农、林废弃物等 非粮燃料乙醇发展综述 柳羽丰,王滨生,王佳祥 (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0)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发展非粮燃料乙醇的原因及必要性,介绍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分类,国内外燃料 乙醇生产研究发展概况,指出从长远来看,生产纤维质原料燃料乙醇是解决非粮燃料乙醇发展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燃料乙醇;非粮原料;淀粉;糖质;纤维质中图分类号:TQ214;TQ517.2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ing summarization on non-food-based biomass ethanol fuel LIU Yu-feng ,WANG Bin-sheng ,WANG Jia-xia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50,China ) Abstract:Causes and necessit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on non-food-based biomass ethanol fuel are ana -lyzed,technical classific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ethanol fuel,domestic and external research development indoor is presented.From a long-term point of view,fundamental way-out lies in developing fibre-based biomass for the non-food-based ethanol production . Key words:ethanol fuel ;non-food-based biomass ;starch ;saccharic ;fibre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一、居安思危,唤起人们增强粮食安全的意识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80%的中国人民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人均粮食仅为210公斤。在粮食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组织粮食合理分配和流通。到1984年,扭转了长期粮食短缺局面,人均粮食达到390公斤,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96年以后,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大丰收。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粮食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这一时期的粮食安全质量进一步提高,由数量上的满足,向品种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发展,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56.7%和67.7%,下降到2002年的37.7%和46.2%,基本达到了小康要求。 但在粮食供求稳定的形势下,也一度出现“粮食多了”的杂音,动摇了粮食基础地位,淡薄了粮食安全意识。在粮食连续丰收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居安思危,正视影响粮食安全的潜在因素。其一,粮食种植面积减少。2000年至2003年的四年中,全国共减少农田13580万亩,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刚刚恢复到15.8亿亩,仍低于16亿亩的安全警戒线。其二,我国人多、地少,淡水资源紧缺,自然灾害频繁,制约着粮食的持续增产。其三,世界粮食生产下降,库存减少,供求紧张。当今世界,粮食出口国仅有美国、欧盟、加拿大等10几个国家和地区,而粮食进口国多达100多个,致使国际粮食供求形势紧张。 二、立足国内,自力更生,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 立足国内,是由我国国情、粮情和粮食商品特殊性决定的。依靠大量进口粮食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既不现实,又不经济,更不可靠。具体地说:其一,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又是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大国,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其二,世界粮食贸易量有限,每年只有2.3亿吨左右,如果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势必挤占其他粮食进口国家的份额,势必带动粮价上涨,影响我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其三,依靠进口粮食必然受制于人,造成政治经济上的被动。其四,增产粮食,是主产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限制国内粮食生产,大量进口粮食,势必导致农民收入减少,这个问题历史教训很深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立足国内,解决我国13亿人口吃饭问题,既是绝对必要的,又是完全可能的,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有些西方国家对中国依靠自己解决粮食问题持怀疑态度。1994年9月,美国学者布朗发表了长达141页的《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他认为,到了21世纪初,中国可能大量进口粮食,买光世界上2亿多吨的贸易粮食。十几年的事实,有力地驳斥了布朗先生的论调。 从1996年至今的十三年中,我国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粮食供求稳定,品种丰富,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6月,布朗再来北京时承认自己当年的判断并没有成真。 立足国内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方针,之所以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我们国家的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粮食和农业问题,把解决粮食问题视为重大政治、经济和战略问题,并建立了粮食问题各级政府首长负责制。二是实行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