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道咸经世派的整肃人心思想_兼论整肃人心思想与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关系

论道咸经世派的整肃人心思想_兼论整肃人心思想与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关系

论道咸经世派的整肃人心思想_兼论整肃人心思想与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关系
论道咸经世派的整肃人心思想_兼论整肃人心思想与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关系

第25卷第4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10月Vol.25,No.4 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Oct.2004历史研究

论道咸经世派的整肃人心思想

兼论整肃人心思想与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关系

彭平一

(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摘 要:鸦片战争前后,道咸经世派针对当时严重的社会道德危机提出了 整肃人心 的思想。这种思想建立在

具有唯意志论色彩的 心力论 基础上,具有提倡 个性解放 的因素,同时具有鲜明的道德决定论色彩。这一思

想对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其本质上是属于地主阶级思想体系,不能认为是近代改造国民

性思潮的 先导 或 萌芽 。

关键词:经世派;龚自珍;魏源;整肃人心;改造国民性思潮

中图分类号:K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04)04-0106-05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02YB6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彭平一(1953-),男,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

文化史研究。

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道咸经世派面对清中期以来社会风俗颓丧、 士林风气 败坏、整个统治集团道德堕落的局面,提出了 整肃人心 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就这一思想的内容、特点和性质及其对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影响作一探讨。

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盛世,到乾隆末年已渐见危机。到嘉庆、道光年间,清统治危机日益严重。用龚自珍的话说,清王朝就好象 痨之疾,殆于疽;将萎之华,惨于槁木 , 起视其世,乱亦竟不远矣。 [1](P7)作为整个社会危机的重要表现,清王朝出现了道德风尚和社会习俗全面败坏的危机。 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蹶。不士、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又或飧菸草,习邪教,取诛戮;或冻馁以死,终不肯治一寸之丝,一粒之饭以益人。承乾隆六十载太平之盛,人心惯于泰侈,风俗习于游荡,京师其尤甚者。 [1](P106)他特别对士大夫阶层和官僚集团的道德习俗状况感到担忧: 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益久,则气益女俞;望愈崇,则媚愈固;地愈近,则媚亦愈工。 正是因为士大夫阶层和官僚集团的这种人心沦丧,导致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俗低下。而这种人心风俗的沦丧又导致了人才的极端枯竭: 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抑巷无才偷,市无才驵,薮泽无才盗,则非但鲜君子也,抑小人甚鲜。 [1](P6)人才枯竭到了极点,不仅是朝中文武百官无才,而且整个社会

收稿日期:2004-08-19

士、农、工、商各个阶层都是人才缺乏,甚至连小偷、强盗也都是没有本事的。

魏源也对清王朝的道德危机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他认为当时最大的统治危机是 人心之积患 。一为 人心之寐患 ,一为 人材之虚患 。他说: 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则人心之寐患祛 , 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艾三年而蓄之,网临渊而结之,毋冯河,毋画饼,则人材之虚患祛 [2](P1-2)。由此可见,他所讲的 人心之寐患 就是伪、饰、畏难、养痈、营窟这样一些人心道德方面的问题,而 人材之虚患 则是指层层官吏不务实际,专事虚文空谈的作风。他认为清朝的官僚士大夫都是 嵬琐中材 、 窭陋之臣 、 腐儒鄙夫 。这些人胸中, 除富贵而外不知国计民生为何物,除私党而外不知人才为何物 , 以宴安鸩毒为培元气,以养痈贻患为守旧章,以缄默固宠为保明哲 。 朝野上下莫不玩细娱而苟近安,安其危而利其灾,甚至圜熟为才,模棱为德,画饼为文,养痈为武,头会箕敛为富。 [3](P60)总之,他认为这种人心道德的堕落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其危害甚至 在强藩、女祸、外戚、宦寺、权奸之上 [3](P66)。

经世派认为造成这种道德习俗危机的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恶果。首先,专制君主为了维护自已至高无上的权威及其专制统治, 未尝不仇天下之士,去人之廉,以快号令,去人之耻,民嵩高其身;一人为刚,万夫为柔,以大便其有力强武 。于是,君主必然 积百年之力,以震荡摧锄天下之廉耻,既殄,既猕,既夷 [1](P20),把天下之士的廉耻之心都消灭了,铲除干净了,怎能不出现道德危机吧?其次,专制制度下的官僚选拔、任用和考核制度也是造成道德习俗危机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是 举天下人才尽出于无用之途 ,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于统治集团的官员们虽然满口心性义理,但对国计民生毫不关心,其本事也只是 专以无益之画饼,无用之雕虫,不识兵农礼乐工虞士师为何事 [3](P66);而在当时只重资格、不讲能力的封建官僚等级制度下, 仕宦者大抵由其始宦之日,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极速亦三十年 。因此,好不容易得以进入仕途的官僚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官位,就只有因循苟且,得过且过,或 由退葸而尸玩 ,不求进取;或 朝见长跪,夕见长跪 ,以陷媚阿谀来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再次,在当时 万马齐喑 的政治气氛下,士大夫也养成了一股逃避现实,庸俗僵化的 士林风气 。他们不敢议论时政,不敢表达真实思想,大家都是 言不由衷 , 万喙相因 , 以推诿为明哲,以因袭为老成,以奉行虚文故事为得体 。[3](P328)这必然造成士大夫道德人心的堕落,而士大夫的道德状况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起着一种示范作用,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家之大耻 [1](P31)。士大夫道德人心的堕落是整个社会道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心道德危机,经世派提出了整肃人心、整顿道德的思想。龚自珍指出: 人心者,世俗之本也;世俗者,王运之本也。人心亡,则世俗坏;世俗坏,则王运中易。王者欲自为计,盍为人心世俗计矣。 [1](P78)很明显,他把人心世俗看作是 王运 兴衰的根本,指出 王者 要振兴王运,就必须从 人心世俗 入手。魏源也把整肃人心作为挽救统治危机的根本对策,他在 圣武记叙 中指出: 人才进则军政修,人心肃则国威遒 [3](P166)。在 海国图志原叙 中他更是引用明臣的话说: 欲平海上之倭患,先平人心之积患 [2](P1)。显然,他把整肃人心提到了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机的根本之图的地位来认识。

经世派之所以强调整肃人心的重要性,首先是建立在经世派所普遍认同的 心力论 的基础之上。龚自珍说: 心无力者,谓之庸人。报大仇,医大病,解大难,谋大事,学大道,皆以心之力。 [1](P15-16)也就是说,人心本来应该是有 心力 的。所谓 心力 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自我意志。这种精神力量具有巨大的创造力: 我光造日月,我力造山川,我变造毛羽肖翘,我理造文字言语,我气造天地,我天地又造人,我分别造伦纪 。[1](P12-13)这里的 我 就是指人的自我意志,也就是指人的 心之力 。魏源也是 心力论 的积极主张者。他认为,人能 自造自化 , 造化自我 ,人的自我意志是人的命运的主宰: 匹夫确然有志,天子不能与之富,上帝不能使之寿,此立命之君子,岂命所拘乎?人定胜天,既可转贵富寿为贫贱夭,则贫贱夭亦可转为贵富寿。 祈天永命,造化自我,此造命之君子,岂天之所拘者乎? [3](P21)他所讲的 立命 、 造命 也是强调人的自我意志,与龚自珍所讲的 心之力 有着共同的意义。他们认为,人心风俗败坏的直接后果是导致 心之力 的丧失,从而造成整个社会多是 心无力 之 庸人 。所以,整肃人心首先是要激发人们的 心

107

力 ,也就是要高扬人的自我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 报大仇,医大病,解大难,谋大事,学大道 ,即挽救世风,改革社会。

在此基础上,经世派又大力主张个性解放。龚自珍揭露了封建社会对个性的摧残就是采取 戮心 的方法: 徒戮其心,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 [1](P6-7)就是说,人们应有之 人心 是能忧能愤、能自主思考、有创造性的,这就是人的个性。而封建文化和礼教禁锢、摧残了这种个性。针对这种 戮心 ,他提出了 尊心 ,即提倡人们 自尊其心 ,他说: 心尊,则其官尊矣;心尊,则其言尊矣。官尊言尊,则其人亦尊矣。 [1](P81)也就是说,要做到有自己的个性,根据自己的自我意志来确定自己的言行取舍,即所谓 心之向背趋舍其定矣 。他还说: 夫有人心必有胸肝;有胸肝则必有耳目;有耳目则必有上下百年之见闻;有见闻则必有考证同异之事;有考证同异之事,则或胸以为是,胸以为非,则必有所感慨激奋。 [1](P319)他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根据自己的体验考察、根据自己的评判标准提出自己的看法,并 倡倡大言之 。这实际上也是提倡人们要张扬自己的个性。他还在 病梅馆记 中以梅为喻,表达了他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个性的思想。他认为,人们出于自己的爱好,对梅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这是对梅自然本性的摧残。他希望能够对病梅 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1](P186)。这实际上是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文化束缚、摧残人性的控诉和谴责,也是对人性解放,人的自由发展的热切企望。由此可以看出,经世派的整肃人心也有反对封建制度束缚、摧残人性,主张人性解放的因素。

当然,经世派的整肃人心更主要是提倡道德教化,加强道德修养。他们认为,当时人心的败坏主要是道德的沦丧,而道德沦丧又主要表现在整个社会没有 廉耻之心 和 忧愤之心 。龚自珍认为,专制君主 去人之廉,以快号令;去人之耻,以嵩高其身 , 积百年之力,以震荡摧锄天下之廉耻 。而社会邪恶势力也百般摧残人们的廉耻之心。这样就造成整个社会人心沦丧,道德堕落。因此,他认为要挽救当时的统治危机,必须 明耻 , 以教之耻为先 [1](P31),也就是对人们强化道德教化,使人们恢复 廉耻之心 。魏源也非常重视道德教化,认为道德教化是人才 出之无穷 的动力。他认为 使人不暇顾廉耻,则国必衰 [3](P72),因此也主张把养成或恢复 廉耻之心 作为道德教化的重要任务。然而相比之下,他更看重 忧愤之心 对人心道德教化的重要意义。他在 默觚 中有一段著名的话: 去草昧愈远,人心愈溺,其朝野上下莫不玩细娱而苟近安,安其危而利其,职思其居者容有之矣,畴则职思其忧者乎?畴则职思其外者乎?以持禄养骄为镇静,以深虑远计为狂愚,以繁文缛节为足黼太平,以科条律例为足剔奸蠹,甚至圜熟为才,模棱为德,画饼为文,养痈为武,头会箕敛为富, 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举物力、人材、风俗尽销铄于泯泯之中,方以为泰之极也。 [3](P66)在这段话里,他认为 人心愈溺 就表现在人们没有忧愤之心,只知道苟且偷安,贪图享乐。因此,他主张把养成 忧愤之心 作为整肃人心的重要内容。他提出: 真人之养生,圣人之养性,帝王之祈天永命,皆忧惧以为本也 [3](P39),认为养成忧患之心是圣人的道德修养和帝王稳固统治的根本。他又进一步指出: 愤与忧,天道所以倾否而之泰也,人心所以违寐而之觉也,人才所以革虚而之实也 [2](P1-2),直接把忧愤之心作为 平人心之积患 的重要前提。

经世派认为进行道德教化的重点在士大夫和官僚阶层。一方面是由于士大夫和官僚阶层负有更重要的道德责任,是全社会道德人心的楷模;另一方面是因为士大夫和官僚阶层的道德状况更差。龚自珍认为 人心惯于泰侈,风俗习于游荡 ,以 京师尤为甚 ,其中主要的是 近代之士 和 为官者 ,认为在他们当中 耻已存都寡矣 。一般民众没有耻辱之心,只是 辱其身 、 辱其家 而已,而士和卿大夫没有耻辱之心,则是辱国、辱社稷。因此,他感慨: 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 大臣无耻,凡百士大夫法则之,以及士庶人法则之 [1](P32)。魏源也认为,统治者的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 自冢宰、司徒、宗伯下至师氏、保氏、卿、大夫,何一非士之师表? 然而正是这些人 除富贵外不知国计民生为何事,除私党而外不知人材为何物 ,是道德最为低下的 鄙夫 。他提出整顿道德的重点就在于官僚士大夫阶层,只有这些人有了道德,能够以身作则,就能改变 有位与有德,泮然二途 的现象,从而实现 有位之君子,即有德之君子 的理想。[3](P23)

可见,经世派的整肃人心思想具有明显的道德决定论的色彩。他们片面地夸大道德的作用,试图通过整顿道德来挽救其统治危机,这当然是不可取

108

的。但他们对当时社会道德状况特别是统治阶级道德状况的揭露,对传统道德所作的一些有限的修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对传统道德向近代道德的转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道咸经世派提出的整肃人心的思想产生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这一特定时期,反映着传统道德在社会转型时期既无法适应新的社会要求,又无法约束旧的社会条件下人的道德行为的一种困境;也反映了转型的时期的社会生活对于旧的道德观念的挑战。经世派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某些修正以及试图通过整肃道德以达到挽救社会危机的观点对于近代伦理思想和近代道德观念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同时,他们对社会道德堕落状况的揭露和批判为后来的改造国民性思潮提供了批判旧的国民性的某些材料;他们关于人心风俗与 心力 、个性等范畴相互关系的论述也为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的理论体系提供了某些论证的切入点。这是我们应该肯定的。有论者认为,经世派这种整肃人心的思想是 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先导 [4],是 国民性改造思潮的最初发轫 [5],是 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萌芽 [6]。这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了解 国民性 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对 国民性 这一概念的界定很多。有人认为国民性 是一个民族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表现于民族共同文化特点上的习惯、态度、情感等比较稳定持久的精神状态、心理特征 [7](P12);有人认为国民性或称民族性是 一个民族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出现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的总和,是人格的综合体 [8](P3);还有的认为 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其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普遍具有并重复出现的道德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的特征的总和 [9]。上述关于 国民性 概念的界定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反映了国民性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即国民性具有相对普遍性。国民性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的大部分成员普遍所具有的行为方式、文化心理和精神状态,它对于国民中的大多数成员都具有同一的制约作用。这一特征是它与阶级性、职业特征等范畴相区别的重要依据。但这种普遍性又是相对的,即它只是在一个民族群体内部才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人类普遍具有的人性特征不属于国民性的范畴。

根据 国民性 所具有的这一特征,我们不难看出,道咸经世派在提出他们的整肃人心思想时,对当时人心道德状况的抨击很多内容不属于 国民性 的范畴。他们确实认为道德败坏是当时整个社会各阶层的普遍现象,所揭露的一些道德败坏的具体表现如无 羞耻之心 、 伪饰 等等也确实具有国民劣根性的意义。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他们对社会道德堕落状况的揭露和批判为后来的改造国民性思潮提供了批判旧的国民性的某些材料。但是,他们更多的是针对官僚士大夫阶层的道德败坏状况进行批判,所揭露和批判的道德败坏的具体现象也具有非常明显的统治阶层独有的特征,如 畏难 、 养痈 、 营窟(私) ;如 圜熟为才,模棱为德,画饼为文,养痈为武,头会箕敛为富 ;如 除富贵而外不知国计民生为何物,除私党而外不知人才为何物 。这些道德败坏的表现不可能是对整个社会道德的揭露和批判,其特定针对性是非常明显的。他们提出的 明耻 主要是要求天下之士有 廉耻之心 ;他们提出的 开风气 主要是要改变当时的 士林风气 ,很难说有全社会的意义。而他们提出的诸如 尊心 、 尊情 、 反情复性 等富于个性解放精神的主张,更多的是对普遍人性的思考,从直接的意义上来说,并不具有 国民性 思考的性质。因此,单纯从内容上来解读经世派 整肃人心 思想,很难得出它是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的 先导 、 最初发韧 或 萌芽 的结论。

从另一角度来说, 国民性 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具备的。应该说,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铸就了中国 国民性 ,因此中国国民性在传统社会有、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过程中也有。但是 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思潮 却并非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有。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思潮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以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为目的,以认识、批判传统国民性,构建、造就现代国民性,并探讨改造国民性途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思潮。因此,它只可能产生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在进行物质层面(包括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接连失败后,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转换认识中国国情的视角,从而从国民自身的弱点入手来寻求现代化失败的原因。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才可能产生国民性改造思潮。而且,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思想渊源首先应该是西方传入的近代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和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虽

109

然中国传统伦理政治的思维模式和强调道德修养的理想人格模式对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不无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只能是在上述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而道咸年间的鸦片战争前后显然是不存在国民性改造思潮产生的条件的。当时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尚未明显表现出来;西方的近代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近代民族主义理论也远没有传入中国。在这种条件下不可能产生从国民自身弱点入手来寻找现代化失败原因的动机。

再从道咸经世派整肃人心思想的目的来看,也没有现代化的因素。经世派整肃人心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改良社会政治,挽救封建社会的危机。龚自珍重视人心世俗,只是出于 人心亡,则世俗坏;世俗坏,则王运中易。王者欲为自为计,盍为人心世俗计 。因此,在他强调 以教之耻为先 时,他想到的是 以作朝廷之气 ;他强调君主对大臣要 厉之以礼 ,无非是要大臣 报之以节 [1](P32)。而魏源倡言 平人心之积患 ,其目的也是为了改变 鄙夫 当政的现象,说到底,是为 人君治天下 而 求用法之人 [3](P45-46)。这些目的当然是不能与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目的同日而语的。

有论者认为龚自珍和魏源的这种 心力 决定论 促进了近代心学思潮的兴起,对近代启蒙思想家重视变革人心、重视思想启蒙产生了影响 [2],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如果把它作为经世派整肃人心思想是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 最初发韧 的理由,则是值得商榷的。龚魏等的这种 心力论 除了受佛学和原始道家 心力至上 论的影响外,主要的思想来源还是陆王心学的传承。这种思想传承不仅对于龚、魏的思想,而且对于中国近代大部分先进思想家如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的思想都大有影响。这种思想对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只是一种思想方法的影响。事实上,除了心学,还有许多中国传统思想流派对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和改造国民性思想产生过影响。而心学不仅是对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和改造国民性思想,而且对其他社会思潮也产生过影响。[10]

综上所述,道咸经世派的整肃人心思想具有反封建专制的启蒙意义,它强调 心力论 ,提倡个性解放,对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就其本质而言,它还是属于地主阶级思想的范畴,与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不属于同一个思想体系,当然也就不能将其作为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的 先导 、 最初发韧 或 萌芽 。

参考文献:

[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魏源.海国图志(上)[M].长沙:岳麓书社,1998.

[3]魏源.魏源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俞祖华.启蒙的发轫 魏源 平人心之积患 思想叙

评[J].社会科学辑刊,1995,6:96-101.

[5]俞祖华.国民性改造思潮的最初发轫 龚自珍个性

解放思想述评[J].中州学刊,2002,5:113-123.

[6]郭汉民,袁洪亮.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萌芽 论地

主阶级改革派的人心风俗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66-76.

[7]温元凯倪端.改革与国民性改造[M].北京:中国青年

出版社,1986.

[8]沙莲香.中国国民性(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0.

[9]袁洪亮.国民性概念的辨析与界定[J].株洲师范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2,(1):69-72.

[10]汪建华.近代中国的唯意志论及其历史地位[J].衡阳

师范学院学报,1999,(5):97-101.

On the Ideological doctrine to Screw up Public Trend by the Time-S aving School During the Reign of Daoguang and Xianfeng of the Q ing Dynasty

PENG Ping-yi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College of Zhongnan Unive rsity,Chan gsha410083,H unan)

Abstract:During and after Opium War,the time-saving school of Daoguang and Xianfeng put forward a doctrine to scre w up public trend with a vie w to relieving the then serious moral crisis.Based on the theory of volitionism,the doc-trine advocated personality liberation and moral omnipotence.This doctrine was of certain revelation to the re molding of national ideological trend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but inessence,it didn t go beyond the ideological system of the landlord class,and couldn t be vie wed as the prelude or a wakening of the ideological reform of modern times. Key words:time-saving school;Gong Zizhen;Wei Yuan;to screw up public trend;to remold national thought

110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得分 1.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划分、确认、界定、保护和行驶财产权利的一系列规则,是制度化的财产权利关系。 2.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增加的趋势。 3.委托代理问题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4.市场失灵 所谓的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如垄断势力的存在、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巨大外部性的存在、缺乏知识和信息等)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的现象。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不能实现其在理论上的作用。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角度说,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因素。 5.货币政策 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实现货币均衡,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它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政策最终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

标和政策工具。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得分 1.请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总结,通过对现实的批判,提出了一套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构想:一,大工业生产的无限扩大和生产力高度增长的物质基础;二,废除私有制,建立“财产共有”的生产资料全社会公有制;三,废除商品经济,生产由社会根据公共利益实行有计划的管理;四,建立无产阶级民主制度,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五,与传统的所有制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思想文化;六,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无产阶级将首先西欧、北美几个具备实现社会主义条件的发达国家取得胜利,然后带动东欧和亚、非、拉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 2、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有一个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3、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特征。即: 第一,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最基本的特征。 第二,社会生产将有计划地进行,不存在商品生产、货币和市场。 第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第四、已经消灭了阶级,国家将逐步自行消亡。 4、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 2.简述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并简要说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政策手段的构成。 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的派生性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政策手段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政策工具和实施政策的方法两个方面。具体包括: (1)财政政策手段。核心是通过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调节供求关系,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主要包括:①财政收入政策,②财政支出政策,③财政补贴政策。 (2)货币政策手段。核心是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和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活动,进而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调节工具主要有: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②中央银行再贴现率,③公开市场业务。 (3)行政管制手段。它是国家行政管理部凭借政权的威力,通过发布命令、指示等形式来干预经济生活的手段。它主要包括信用管制、进口管制、外汇管制、工资管制和投资许可

日本人的国民性

日本人的国民性 摘要:所谓国民性就是由于一个民族在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当中为了生存而演化培养出来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民族心理习惯,并以一种文化形态加以定格,成为民族行为方式的具有道德约束的异化同时又内在化的力量。 双面日本人_________矛盾的性格 关键字:日本人国民性间人主义自我意识羞耻 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民族特点。美国社会重视自我,所以美国人大都个性较强,有点 儿个人英雄主义的味道。英国社会也很崇尚礼仪道德,所以有英国绅士之说。德国社会最 讲规则,所以德国人循规蹈矩世界著名。日本社会重视协调一致,讲究团队精神,所以日 本人随大流者居多,人为己为,人云亦云,这是日本人的天生秉性。 从日本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民族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的显著特点,具体如下: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R.Benedict于1946年发表了著名的『菊と刀』一书,1948 年由长古川松治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一度成为畅销书。书中与美国的“罪恶文化”相对比,提出了日本文化为“羞耻文化”。所谓“罪恶文化”,是说美国人用罪恶感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行事之前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是犯罪。所谓“羞耻文化”,是指日本人很重视羞耻二字,在意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所以自身的言行往往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左右,甚至会丧失自我,根据他人的标准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和日本人接触过的人都有感觉,觉得日本人说话吞吞吐吐,办事思前想后,顾虑重重,不痛快,其实都是源于顾虑羞耻。羞耻之心限定了日本人的思维和行为,具体表现在自我意识薄弱,不突出表现自己,喜欢随声附和、随波逐流,保持一团和气。当然,日本人也有自我意识很强、不顾羞耻的时候。我有一个朋友是大连某高级宾馆的总经理,他曾向我咨询说:“日本应该是礼仪之邦,可是外国游客中最属日本人挑剔多,不好接待,是何道理?”我告诉他:“日本人对内和对外的意识不同,对内讲协调配合,对外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所以也就顾不了什么礼仪和羞耻了,这是日本人的两面性吧?”这个事例说明,日本人的羞耻心只表现在日本人之间,对外国人的行为应该是另当别论。《菊花和刀》说的就是日本人的这种双重性格。 1948年,川岛武宣发表了『日本社会の家族的構成』(日本评论社)一书。主要内容讲述了日本社会是家族式的集团,其原理与民主主义相对立,来源于日本的家族制度的家长制,主要规范有以下几点: ①权威主义:日本人相信、惧怕权威,对权威无条件服从。在人际交往中,重视对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②集团主义:日本人喜于集体行动,不愿脱离集体单独行动。在集体里营造一种家长和子孙的家庭气氛,集团内部保持和谐,树立维护集体利益和一致对外的意识。 ③封闭意识: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重视内外有别,一般只和同集团内的人交往。

孟德斯鸠中国国民性思想探析

【西方伦理思想】 孟德斯鸠中国国民性思想探析 陈丛兰 〔摘要〕 孟德斯鸠依据社会现象本身,从气候决定论出发,归纳了不同气候、不同政体下国民的“一般性格”,概括出中国家国同构的组织形式,中国国民群体本位、道德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及怯懦服从、宽仁温厚、勤劳俭约等人格特征,并深入地分析了产生中国国民性之根源。其思想开西方思想家批判中国国民劣根性之滥觞,奠定了近现代中西方讨论中国国民性的基本话语框架。 〔关键词〕 孟德斯鸠 国民性 气候决定论 礼教 〔中图分类号〕B82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539(2009)0520052205 西方启蒙运动时期对于中国国民性的讨论,思想界形成了两种基本倾向:“颂华”(Sinop hilie)派和“贬华”(Sinop hobie)派。孟德斯鸠为贬华派的代表。在其主要论著中①,他深入阐析了不同政体下国民的“一般性格”,从价值取向、性格特征层面具体论述了中国国民性,并以气候决定论分析了国民性之成因。 一、国民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由一定社会的价值体系形成,体现主体(个人、社会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价值观念、理想和信念,从本质上决定着其行为取向及德性。根据孟德斯鸠的观点,中国国民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道德本位与群体本位。 (一)道德本位 孟德斯鸠认为,中国人道德本位的价值取向,可以从他们对待道德、法律、风俗、宗教和教育的态度加以判断。 首先是以道德代法律。在孟德斯鸠看来,法律由国家政体的原则中引申出来,道德集法律、宗教、风俗和习惯而成,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但是在中国,则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法律就是道德。中国人用伦理道德规范取代法律,中国国民无论尊卑贵贱,都必须遵守这些道德规范。 其次是以风俗为道德。与道德相比,风俗为远 古时期某种巫术形式的遗迹,表现为社会的礼仪、人的爱好、习惯等,而并非是一种道德价值。“风俗只当纳入一定的道德体系之后,才成为一种道德规范。”[1]但是中国人将风俗与道德等同———风俗就是道德,道德也是风俗。“中国人受风俗支配”,类似国民蓄什么样发型的问题就不属个人爱好,而是道德法律问题,需要严格遵循。“(礼仪风俗)这些东西一旦经严厉的教师用来当作箴规施教后,便成为固定的东西,像道德的原则一样,永远不能改变。” 再次是以道德代宗教。孟德斯鸠意识到,在中国,对国民的生活、意识和理想影响最大的是儒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儒教并非一种真正的宗教,而是一种以伦理说教为教义却具有宗教力量的道德哲学。但是几乎所有的中国文人都信奉它,以其教义为自己的根本行为准则。而且,“儒教与政府合为一体”,受皇帝保护,皇帝亦为实际的教主。因此,中国人崇敬道德甚于其他任何神,甚至将历史上的圣人、贤哲以及某些功勋卓著且道德高尚的文臣武将圣化、神化,塑成偶像,供奉和膜拜他们,使他们享受着与神相同的待遇。 最后是将道德教育视为教育的唯一内容。中国的立法者把中国的法律、政治、风俗和宗教都视为“道德”,并且以这些道德教育国民,即“礼教”。“礼教”内涵广泛,除了政治、法律、风俗和宗教,“生 ①本文所引内容如未做出标注的均引自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浅谈《丰乳肥臀》中的国民性问题

浅谈《丰乳肥臀》中的国民性问题 摘要: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的文学界对此赞誉者有之,批判者有之。赞誉者认为莫言将中国的文学推向了世界,意味着中国文学终于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批判者认为莫言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他通过丑化中国形象来迎合西方社会。笔者认同后一种观点,并就《丰乳肥臀》一书中体现的所谓的国民性问题进行梳理,对其产生、发展和影响做了比较粗浅的阐述,并揭露了其所蕴含的殖民本质问题,而莫言获奖恰好是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西方的殖民需要。 关键词:国民性;殖民话语;中国形象 Mainly talks about the national character of the buxom Abstract:Mo yan won the 2012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the Chinese literary world champion have, critics. Admirers that mo yan will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world, means that Chinese literature finally wo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ritics argue that mo yan award because his image by demonizing China to cater to western society. I agree with the latter view, reflected in the book a buxom to comb, the so-called national issues,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n its made a systematic elaboration, and revealed their inherent nature of the colonial problem, and mo yan who happened to be the winning is to cater to the western colonial needs. Key words:National character; The colonial discourse; China's image

从日本料理看日本国民性格

第29卷增刊Vol.29 Suppl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angx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 Science)2007年10月Oct., 2007 从日本料理看日本人的国民性格Ξ马慧婕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 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不仅与该国的地理条件、国民的口味习惯有关, 同时也反映了该国的文化特征和国民性格。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从一个国家的料理特点能看出其国民性格。大和民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性格的民族,本文以日本料理的特征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是日本人的性格和心理,从中了解日本人的自然观,审美意 识和包容性。 [关键词] 日本料理;自然观;审美意识;包容性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100128182(2007)增20251202 从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岛国,北部与西伯利亚临近,西部与朝鲜半岛、中国大陆隔海相望, 这样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吸收来自大陆的文化。因此,“日本自建国以来,在保有其固有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摄取外来文化,从而建立起独自的融合文化”(《日本风情录》周平)。日本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在与外界的接触、交流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居住在沿海开放环境下的人们,由于经常与外界交流和竞争,思维对象倾向于外界,导致 了文化上的开放性性格。日本文化中的开放性特性,使得日本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和文明时,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有好处的,一概来者不拒,不仅是不拒,而且上以一种积极的、认真的态度来对待。研究日本人这种独特的国民性格可以让我们更了解日本这个国家,也是语言学习不可忽视的的环节。 饮食文化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的饮食都自有其独特之处,而饮食文化的形成与该地区的文化及人民的生活环境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例如:中国四川省一带由于气候炎热潮湿,此地的居民都喜爱吃辛辣的食品,制作料理时麻 辣的调味料更是不可或缺,可以说四川的独特自然环境形成了它自身的饮食文化。然而,关于隐含在一国料理中的国民性格及思维方式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在日本料理里反映 了日本人怎样的性格和心理呢?本文将在论述日本文化和国民的生活环境等要素对日本料理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在日本料理中所包含的日本人的国民性格。 一、日本料理与日本人的自然观 受海潮的影响,日本的海洋资源丰富海产品种类繁多, 因此日本的近海渔业相当的发达。据调查,日本人自古就常用各种鱼作为料理的食材,至今日本料理里大部分的原料仍是以海产品居多。此外,日本由于气候温暖,日照和雨量都相当充沛,十分适宜植物的生长,所 以日本的森林面积辽阔,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0%,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森林面积超过国 土面积一半以上的国家之一。身处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培养了日本人对自然的敏感,于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2020年整理).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它包括以下内容: (1)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整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论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

分类号密级 UDC编号 汉口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论鲁迅国民性思想改造 院(系)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大众传播 年级 2010级 学生姓名王雷 学号 2010631044 指导教师宋秀芬 二〇一三年四月

汉口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 本毕业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目录 内容摘要 (4) 1.引言 (5) 2.中国人的国民性: (6) 2.1贤者们的国民性格探索 (6) 2.2当代人的探索 (6) 3.鲁迅改造思想的由来 (7) 3.1动荡的社会背景 (7) 3.2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8) 3.3个人经历与机遇 (9) 4鲁迅改造国民性问题涉及对民众的看法 (10) 4.1实业救国梦 (10) 4.2文艺革命 (11) 5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方法与途径 (13) 5.1将文艺作为改造国民性的“利器” (13) 5.2依靠精神领袖 (13) 5.3道德素质的改造 (14) 5.4坚持“拿来主义” (14) 6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论述类文本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其他功名利禄之途关闭,只留下科举这一扇门。他们不仅废除了唐代由当朝显贵公荐举人的惯例,而且打破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让所有人都能走进考场。在宋代,只要不是残疾之人,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 从上古到中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即使是最开明的唐代也是如此。然而由唐到宋,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控制显著松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颁布诏令废除夜禁,里坊制也名存实亡。宋代城镇里面基本可以随处开设商铺,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小商贩也可在各处叫卖,城市景观较以前大变。《清明上河图》就是里坊制消亡以后城市面貌的反映。 这些现象都显示,从唐到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由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不自由的社会,向一个更自由、更平等因而也更合理的社会转变。(选编自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以前的老百姓想要进入上层社会,只能选择起兵造反或是疆场立功的道路。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最新年精选文档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 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他以刀为笔,解剖中国人 的灵魂,对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给予彻底的暴露和批判。他的许多作品及杂文都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 。那么鲁迅是怎样思考国民性问题的呢?其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基础及意义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认为中国民族的" 种性"是"孱弱"的,他根据优胜劣败的公式,认为中国民族有灭种的危险,而 鲁迅所说"国民性"的缺陷也是"种性"或民族的弱点。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有着漫长的历史,它与封建专制的政治力量结合在一起,造成中国社会的野蛮、黑暗、麻木、愚昧和落后。对此,鲁迅深感痛心,他曾说:"中国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 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 鲁迅是倾注了几乎所有的情感来关注国民性问题,鲁迅先生的国民性批判思想植根于他的文学创作。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鲁迅先生以在儒道传统思想统治下的社会作为小说的背景,把现实社会中被禁锢、被戕害、被扭曲而变得麻木、愚昧、缺少自尊的人性暴露在人们面前而加以猛烈挞伐,并对在" 铁屋子"里少有的几个较为清醒者寄以希望,为他们作为先驱者呐喊助阵使他们"不惮于前驱。"(呐喊?自序)其目的仍然在于拯救 国民,并进而拯救民族。

二、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在其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 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在其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即对市侩哲学的批判,对麻木旁观者的讽刺,和对战士情 操的讴歌。 一)、对市侩哲学的深刻揭露 恶之情。 少年时的家道中落使鲁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父亲病后 他有三四年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受尽了人们 "侮蔑" 的眼光。 这种深切的印象使得他能够深刻洞察人们身上存在着的劣根性, 自己多,不能容忍小D 用筷子把辫子盘在头顶, 甚至不能容忍小 尼姑低头从自己身边走过;自己卑怯、懦弱却瞧不起任何人, 你算什么东西! " 鲁迅还在他的杂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 塑造了三个形象, 深刻地批判了中庸主义和奴才主义。 勃古斋地 小伙计,鲁四爷家里的长工,咸亨酒店的伙计,围观之众的 " 哈 哈主义 "式的议论,这些都是被鲁迅所深恶痛绝的极不道德的市 侩风。 二)、对麻木旁观者的讽刺 在鲁迅的许多著述中对国民中那些 " 戏剧的看客 "表达了冷 鲁迅从早年便对那些庸俗不堪的市侩哲学产生了极深的 丿 卜 并在其作品中进行严厉地挞伐: 欺强凌弱, 遇强是羊,遇弱是狼, 这是卑劣的国民性的特征之一。 这一点在阿 Q 身上表现得淋漓尽 致。赵太爷不准他姓赵他忍了, 批他的嘴巴他忍了,秀才的竹杠 和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他忍了, 但他却不能容忍王胡身上的虱子比

让国民性更好些

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大家或许记忆犹新:那就是一个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吸毒者李桂芳三岁的女儿李思怡被锁在家中活活饿死的事件。 李桂芳因在一家超市偷窃两瓶洗发水而被押送派出所,后被确认为吸毒人员而送往戒毒所强制戒毒。其间,李桂芳多次向派出所及戒毒所提出自己三岁的女儿被独自锁在家中,竟无人理睬。十七天后,小思怡尸体发出的腐臭味才让人们发现了这个三岁小生灵的惨死。 学者康晓光先生前往事发地调查此事,并在一篇文章中记录了对调查过程的感受。他写道: 在我去事发地调查时,为了提高效率,我找到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希望他能够帮助我联系有关机构。这位朋友告诉我,李思怡事件影响很大、很恶劣,不用请示他就知道,领导不会同意他帮助我。他还说,如果他今天帮助了我,明天他百分之百就要“下课”。于是,我只好提出“最低要求”,请他给我带个路。他说那也不行。他不想为维护正义付出一丁点的代价。 康先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权威主义的政府应该更好些。他的意思是说,我们不是没有保护李思怡的法律和制度,而是各级官员不能尽职尽责地把这些法律和制度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权威主义政府更好些。笔者以为,这一结论固然不错,但从这一现象中,我们似乎还应该得出另一个更深层次的结论,那就是“让我们的国民性更好些”。康先生的那位朋友十分清楚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却不肯为维护正义付出哪怕一丁点儿的代价,类似的问题还不光出在官员身上,也相当普遍地体现在我们的国民身上。 比如,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被小偷偷了,当小偷被抓的时候,被偷者居然不敢当着小偷的面承认自己被偷;或者抓住小偷的公安人员需要被偷者到派出所作一个证明,得到的也往往是拒绝的答复。在一辆长途汽车里,若发生暴徒抢劫、强*之类的事情,车中其他乘客默不作声是常见的情形。倒不是说所有乘客都没有同情心,而是没有反抗****的胆量。还有这样的事情:当公共汽车里有人丢了东西,行窃者已被发现就在车里,司机要将车子开到附近派出所以便公安抓捕,车里的多数乘客会因为耽误他们一点时间而群起反对。 前不久,笔者在由浙江义乌赴宁波的长途汽车里也亲身感受了一个类似的事件:随车的受雇服务人员违章在车里抽烟,烟灰被风刮到我的身上,将衬衣和裤子烧破了几个洞。下车时,我要求对方赔偿,岂料对方身上一文不名,我遂要求该车司机赔偿,因为那位服务人员是受雇于他的,我在车里受到的损失,他也负有责任。但司机以不是他肇的事为由拒绝赔偿,双方遂起争议。这时,车里的乘客站出来,完全不顾事情的是非,纷纷指责我耽误了他们的时间。我想,这时我如果以流氓暴徒的姿态出现,他们谁也不敢吭一声。但当他们发现你是讲理的常人时,就对你毫不客气了。这类不胜枚举的事例说明,“欺软怕硬”和“

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解读日本的国民性

浅谈日本的国民性 日本处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四周海洋环绕,是一个岛国,东临太平洋,西北隔着日本海同俄罗斯、朝鲜和韩国相望。西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作为同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与中国不管是在地理位置还是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从经济文化各方面影响着日本,而日本的国民性格却反过来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地理角度剖析日本复杂国民性的形成及其产生的影响。 一、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解读 1、日本国民性格中的侵略意识 作为群岛国家的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周围几千个岛屿构成,面积不过万平方公里,与周围的中俄相比,它的生存空间相形见绌。而且,由于日本坐落在环太平洋的断裂地震带上,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平均每天发生有感地震4次,境内有100多处随时可爆发的活火山,还受到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威胁。除此之外,日本资源匮乏,可耕地面积少。这样的地理环境给日本民族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压力,使日本人总感到生存的困难,造就了日本人民敏感和捎带自卑的心理特征以及危机和生存意识。而更具悲剧色彩的是日本本身国土面积狭小,与之相邻的确是一个国土广袤、人口众多、政权统一的大国。与同处孤岛的英国相比,英国相邻的是一个民族主权国家纷争不已的欧洲大陆,与日本相邻的则是一个地大物博的统一国家,而且这个国家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文明都是领先于日本的。这点区别意味深长。前者使英国有优越

感,后者是使日本民族始终有深层自卑感、压迫感,这种自卑感表现到极致就会使日本民族产生强烈的侵略意识,这种意识是对现状的不满和自卑导致的强烈嫉妒心里。 2、日本国民性格中的开放探索精神 日本是一个太平洋岛国,四面环海,虽然陆地资源狭小,但是海洋资源极其丰富。狭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渔业资源、优良的港湾,陆地资源的紧迫和岛国环境带来的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迫使急于寻找出路的日本人民开始了探寻世界的脚步。与中国的闭关锁国不同,日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探寻世界的脚步。早在隋唐时期,中国就与日本开始了全面的接触,当时的中国繁荣强大,影响力遍及欧亚,对于当时还处在奴隶社会的日本而言,中国的文明和发展模式那就是一盏指路的明灯。日本民族就是通过这种民族性格种蕴含的探索精神,才能始终追上世界文明的脚步,才能始终以利于世界之林而不倒。 二、从历史文化角度解读 1、错综复杂的文化来源 兼具开放探索精神与自卑心理的日本民族,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不断吸收各国文化,对于自身的不自信以及对于强权的迷恋,使他们的文化中所蕴含的本民族文化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从早期吸收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佛家文化、道家文化直到现在大肆吸收西方各国文化,其来源之复杂程度为人类文明史上罕见。在吸收各国文明的过程中,日本民族又按照他们自己的理解将其杂糅在一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本民族文化,而日本的民族性格也在这种杂糅过程中日益复杂化。

公平自在人心_高三议论文

公平自在人心 本文是关于高三议论文的公平自在人心,感谢您的阅读! 国家发展唯求和平安定富强,但如何能做到呢?唯有保障百姓有权利,生命无贵贱。公平,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必要因素。 人人平等,方能发展。 古时,阶级等级十分残酷,尽管百姓们辛苦劳作却也依旧穿不暖吃不饱,而官职人员无所辛苦却能每天大鱼大肉,逍遥自在,因此白居易感叹到“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百姓怎能心甘情愿劳作,怨气只会越积愈多,终有一天会爆发。犹如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为争取自由,为争公平。再回看今日,人人平等,百姓幸福生活,社会和平安定。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公平与否,自己清楚。想让社会进步,人人心甘情愿劳作,就须做到人人平等,公平法治。 公平在人心,发展需共力。 人人都希望有美好生活,用自己的劳作换取回报,但若丢失公平可想而知,人们会如何。谁人不想通过自给自足,倘若有人无劳而获,少劳多得,那还会有谁愿意劳作,就要以前吃大锅饭,集体劳作平均分配,怎会有人多干。社会是需要大家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发展。现今发展的公司企业上上下下几千人,人们各自凭自己的实力换取相应的工资,无人抱怨不公,每个人都激情澎湃辛勤劳作,使得公司快速发展起来。 权利掌握在手,心中自有明灯。 犹如母亲给两个孩子分蛋糕,两个小孩都觉得母亲偏心,担当权利交于他们手中就不再抱怨。大儿子切蛋糕时不会觉得哪块大哪块小,小儿子选时也不会觉得不公。每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但会被外界环境所影响。权利在手中,即便心有不公那也是自己选择。想要公平需自己去争取,不能只凭表面就判断是非,要站在他人角度,方可平衡自己心中的那一杆秤。 公平,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公平,维稳社会安定;公平,架起成功的桥梁。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关于国民性的思考

关于当代中国大学生国民性之点滴思考 提到“国民性”这个词,比较官方、正式的解释是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是一国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因素。它包含国民的政治意识、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社会交往准则、最普遍的个性素质、心理特征等。国民性是一个国家民族最主要的内在特征,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向每个人的性格与习惯一样也有优缺点,并对该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国民性”的定义、概念及内容,中外的不少学者、哲人、社会学家都大大小小做过不少研究。美国的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的《民族性格》中将其称之为民族国家的“众趋人格”。从近代以来,当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的艰难夹缝中求生时,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严复提出了“三民”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批判中国的国民性:“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梁启超的“新民说”更是系统论述了改革国民性的问题。他们用自己的感悟与清醒想要唤醒国人,让中国真正找到生存富强不畏强敌的道路。而且,尽管从今天来看,当时的挣扎与浮沉没有为中国带来直接效应,然而这些对国民性的思考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并为中国之后一系列的试图改良或是改革的运动注入了新的思想力量与理论基础。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对于国民性这个看起来晦涩难懂的词语,确实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在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的生活追求、价值理念、理想基础、风俗习惯、生态文明、社区文化、交流沟通、教育公益……这些无不反映了中国的国民形象,而其中所映射出来的所谓中国人的性格,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国民性。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整个社会中塑造出中国独特的氛围。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同时每个人对它的看法或许也不同,它随着历史的脚步,随着全球的步伐,变化,升华。然而历史发展至今,有一点我相信是不变的,整体的国民性是每个人生活的总和,每个人的生活是整体的国民性的代表与象征。 那么作为中国的一分子,当代大学生的一员,以我自己来看看国民性的内容,剖析中国的变化、飞腾,尽管只是一家之言,尽管略显小气狭隘,但想必还是有一定的理由的。 首先谈谈理想,我觉得这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很基本的基础理念,这是生活的终极目标,是奋斗的方向,那么自然从中也可以看到人心中真正需要什么、相信什么、敬仰什么,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中“耻”文化的影响力概要

课程论文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中“耻”文化的影响力 科目 院系 级别 学年 学期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中“耻”文化的影响力 摘要:“耻”文化在日本的文化中认同度很高,它影响了日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而且日本的“耻”文化也引发了众多关注与评论。多方面了解日本的“耻”文化和日本民族性格对研究日本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日本耻文化民族性格 民族性格是某一民族在自身民族形成与发展中,在争取生存的实践中所逐渐凝聚起来从而形成的普遍性观念和稳定的心理状态。民族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该民族的文化,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中心文化。 日本的耻感文化要求人必须具有“不允许有不愿意”这样一种心理上的道德自悖,这种文化心理、文化形态的形成是由于历史与文化的交织。中国文化的输入给日本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对日本文化的整合,但中国文化中抽象精神的素质并没有为日本文化所真正消化与吸收,导致了日本民众在心理上和社会生活中的自反对立性,即对悲怆、苦难、残缺、死亡等自然性的绝对服从折射出了日本文化的病态阴影。 一、日本“耻”文化的提出 提出日本文化是“耻”文化的学者是本尼迪克特。1944年,第一位研究日本国民性的西方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首次提出了“耻”文化的命题。其观点至今在日本文化研究领域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耻”文化是日本国民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尼迪克特从日

本人性格的两面性出发,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日本人的行为模式,指出“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就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而“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文化是“耻”文化,即控制日本人的日常行为的规范是“耻辱感”。“耻”文化是决定日本人思维与行动方向的主要精神动力之一,也逐渐成为日本民族的特征,并不断得到强化和推广,成为日本的文化积淀。 二、日本“耻”文化的实质 日本社会学界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自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即以内沼幸夫为代表的羞耻文化论。这种观点在“给与被给的相互性对羞耻”、“自律性对耻辱疑惑”和“自发性对罪恶感”的三层对立模式框架内,认为日本文化中的“耻”实际上是以羞耻为主要构成要素,且涵盖了另外两个层面,即耻辱和罪恶感,具有多重性特点。由于日本独特的社会背景与文化传承,“耻”被突出地强调出来,日本的思想家以及许多知名学者都强调“知耻”是道德的重要组成因素,因此,“耻”就成为了日本的文化中心。“耻”文化,就是异常重视自己的面子,强烈在意世人的眼光,即不是靠对错、好坏、善恶、雅俗等决定是否行动,而是凭借世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评价来推测他人是如何判断的,从而决定自己的行动,这就是“耻”文化。

关于公平的素材摘抄 3篇

关于公平的素材摘抄 3篇 运动会开始啦。首先是一、二年级举行的踩气球比赛。比赛进行地多么热闹、激烈、开心啊。接着,再是三、四年级进行的夹气球比赛,五、六年级夹球比赛。 最后,就是最激烈地拔河比赛。一场一场精彩地比赛过去了,轮到五年级拔了,哈,那可是轰动全校了,我们五年级拔河最精彩,也最不公平的了。你想问为什么,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先呢,是由老师上去抽签,抽出哪个班和哪个班比。原来,是我们班先和五(3)班拔。这时,我们的催校长主动来帮我们拔,哈,本来拔河就是我们班的强项,再加上催校长的一臂之力,哼,保正赢。 比赛开时啦!“五(2)班加油,五(3)班必输!”整个操场,只听得我们班的喊叫声。赛场上的队员们也是拼了命地拔。不知怎么回事,绳子斜了,不好,我们班滑了绳,被五(3)班趁机夺胜。第二场比赛,我们班赢了。第三场比赛也是像第一场比赛的样子输了。原因在于哪里。原因就在于催校长身上。对,肯定是催校长,催校长是五(3)班的数学老师,肯定是催校长放水。旁边几个老师也看出来了。啊,催校长放水。这真不公平,几个同学还为此事,流下了眼泪,催校长啊,你怎么能这样。我心里一肚子抱怨。 等六年级拔完了,又是我们班和五(1)班拔,这次可真

得要赢啊。上场了,这一幕情景,可真让我们伤透了心。五(1)班,居然是程老师帮他们拔。怎么会这样,我们班三番四次地邀请程老师帮我们拔,他只是一句回报:“我是裁判,不能帮忙拔。”可他今天却站在五(1)班的队伍里,难道就是应为五(1)班的朱涛是他的侄子吗?这样,我们还有心思拔么?所以,这场比赛,我们班输了。 场上的运动员下来了,有的泪流满目,有的垂头丧气,有的埋怨。啊,这场比赛是多么的不公平啊。我们个个都伤心了,连平常嘻嘻哈哈的男同学也流下了眼泪。 我们怀着埋怨地心情回到了教室。可我还是想说一句:“这次比赛是那么的不公平啊! 关于公平的素材摘抄2秉公办事(秉持公正之心做事,公事公办。) 秉公任直(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不偏不倚(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不平而鸣(平,公平;鸣,发出声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 不徇私情(徇,曲从。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陈平分肉(陈平:汉朝开国功臣,官至宰相。陈平分肉分得很公平,比喻一个人处理事情很公正。) 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习题及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习题及答案 导论 一、简述题 1、简单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1)西方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在资源稀缺性前提下,研究一个社会是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主要涉及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如何相互交易和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等问题。遵循的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特定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生产关系。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个人行为的结果是由社会力量所决定的。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人,并形成了整体主义分析方法。 2、简述直观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坚持直观现实的研究态度和方法,是指:当理论与实践相冲突时,让理论服从现实。直观现实式的研究并不是不要理论,而是从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入手,通过对现象的深入剖析来检验现有的理论。 (2)直观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实际上包含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含义:即在吸收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注意中国国情,在解答我国实践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时,注意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运行规律的理论与先进的分析方法。 (3)直观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即学术思想来源、学术队伍学术观点的开放性。 (4)直观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首先重视实证分析方法,其次重视计量分析方法,最后重视经济观点的正确。 二、论述题 1、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地基本脉络。P18 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特指我们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那个阶段。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

鲁迅对国民性的认识

鲁迅国民性的研究 内容摘要:鲁迅,我国的文学大师,他以文学为介质,批判性地反思传统,叩问人的外在行为及其内在心理机制,意图以“救心”唤醒、通达社会的整体性自觉,实现国民理想人格的重建。本文从“国民性”概念、“国民性剖析”思想入手,探讨鲁迅“国民性剖析”思想的成因。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吃人奴性看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作为我们民族的伟大代表,被学术界认作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鲁迅小说有三十三篇,其中二十五篇是近现代题材,收集在《呐喊》、《彷徨》两个集子里。内容主要是反封建——彻底地反封建,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社会。鲁迅的小说创作以具有时代精神的思想主题和新形式的创造,实现了中国小说具有历史意义的革新,赋予了小说的现代的内容和形式,使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完成了由旧小说向现代新小说的转变。他继承传统,借鉴外国,把传统的手法和外国的良规融合再造,创作出崭新的现代新小说,把中国小说的现实主义推向了革命现实主义的新阶段。为改良人生,为人民的解放和社会的改造而创作“遵命文学”,是鲁迅小说现实主义的核心。鲁迅的深刻就在于他的为人生,先是与他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后来又是与他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相联系的,是同他对历史的深邃观察,对现实的锐利透视、敏感的反映和严密的分析紧密相联的,这就使鲁迅的小说把握了重大的历史问题、社会问题,具有了历史和现实的深度,熔铸了博大精深的作品内涵,真实反映了中国人们的愿望、要求和历史命运。 国民性,一般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的概念和体现;二是指国民群体人格的特性。和国民全体的个性化特性相对应而言,“国民性”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群体性特征。从结构上看,国民性具有系统性,一般的讲,涉及结构的几个层面,即行为方式、文化和社会心理。 由“国民性”一说,发展成“国民性剖析”思想,是中国近代思想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严复、梁启超、胡适等思想家从社会文化、人文意识等层面,对中国“国民性”问题进行反省、批判,以革新国民人格、提高民族精神品格的体现。他们沉痛地思考过关于国民精神中存在的瘤弊,以及国民思想文化素质如何才一有可能提高的问题,这些无疑都是属于对“国民性”问题的一种探讨,鲁迅继承前人,并从思想意识、文化传统等维度,对“国民性”做出了深刻剖析。祖国危亡的现实、前代思想家与国外“国民性”思想的浸润、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等因子,促成鲁迅“国民性剖析”思想的发展:早期,倡导“立人”,呼唤人格独立;中期,反思传统,对国民劣根性展开社会的、文化的批判,疗救病态的国民人格;后期,采用阶级分析法,剖析不同阶层的国民性,以铸造新的“民族魂”。 对鲁迅来说,“国民性剖析”既是个思想概念,又是他反思、批判传统的武器与手段。这促使鲁迅的“国民性剖析”既有理性深度,又有思想的尖锐性。鲁迅披露“瞒和骗”、“卑与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