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疗卫生工作发展情况汇报

医疗卫生工作发展情况汇报

医疗卫生工作发展情况汇报
医疗卫生工作发展情况汇报

医疗卫生工作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把发展卫生事业作为关心全区群众疾苦、促进经济发展、构建社会和谐的大事来抓,紧紧围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积极推进改革,挖掘资源潜力,加快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夯实卫生事业发展基础,使全区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也有效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群众健康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谱写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新篇章。

抓薄弱卫生院改造,改善全区就医环境。该区把加快推进薄弱卫生院改造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抓好落实,通过调动人力物力,全力以赴,想方设法加快推进改造工作的进程。一方面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合力。该区成立了改薄工作领导小组,对改薄工作进行统一领导。改薄过程中,市、区的供电、国土、规划、建设部门积极配合,简化审批手续,快速办理有关业务,减免或优惠相关费用,促进了各卫生院改薄工作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建章立制,责任到人。每周召开会议,听取各单位改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同时建立联络员和建设进度周报制度,将周报工作进行公示。目前,总投资900万元的薄弱卫生院改造项目进展顺利。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全区就医环境,方便群众就医。

稳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一是加强

领导,成立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组织学习了《**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各项前期工作正稳步开展。三是稳步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四是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强。五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全覆盖。六是加强对农村卫生站(室)和诊所的管理。对全区80条行政村卫生站进行了考核,对考核合格的按规定发放每个卫生站1万元补贴。补贴政策的实施,加强了三级医疗机构网络的网底建设,加快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步伐。全区卫生资源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203个;卫生技术人员总数56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4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502张。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加快,医疗机构设置合理,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得以持续提升。全区医院(卫生院)全部实现网络直报。群众在该区新农合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到结算时只需交付个人支付部分就即可,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惠民”。

规范新农合管理,提高保障水平。该区通过落实基金管理制度和规范报销补偿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加快信息化建设和加强监督检查,加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控制好医疗费用,有效地确保了保障基金的安全运转和提高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新农合使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群众也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有

效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去年,全区新农合覆盖率达到100%,共有19856人获得住院补偿,补偿金额2748.4万元;有720598人次获门诊补偿,补偿金额986.6万元;正常分娩补偿3171人次,补偿金额95.1万元;慢性病种大额门诊712人次,补偿金额30.1万元。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该区非常重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着重从四方面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一是提高突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疾病防治、卫生监督、医疗救治、紧急救援四大体系建设,健全了应急队伍,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应急设备,提高了全区突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处置能力;二是加强儿童计划免疫。该区以继续巩固和提高免疫接种率为根本目标,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规范计划免疫工作。全区5个镇、2 个街道办及区疾控中心共8个预防接种门诊确保了儿童计划免疫按时落实;三是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该区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重点防控非典、甲型H1N1 流感、人手口足病的同时,狠抓鼠疫、霍乱、结核、流行性出血热、乙肝、碘缺乏病等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和地方病工作,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全区传染病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四是积极推进妇幼保健工作。该区认真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工

作方针。进一步加强产科质量建设,积极推行住院分娩。区人民医院的产科用房,按Ⅱ甲医院的配置从新改建等,新生儿破伤风、婴儿死亡率等呈持续下降状态。加强妇幼两个系统管理,组织专家对全区乡医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事妇幼保健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确保母婴健康。区人民医院组织承担全区33 间托幼机构的儿童健康体检,并建立电子档案,并针对个案进行追踪诊疗、专案管理。

河南省驻马店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综合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河南省驻马店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综合情况数据专题报告 2019版

前言 驻马店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综合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医疗卫生机 构总数量,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医院数量,公立医院数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驻马店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综合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驻马店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综合情况专题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驻马店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综合情况现 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驻马店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综合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驻马店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综合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 第一节驻马店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综合情况现状 (1) 第二节驻马店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驻马店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驻马店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驻马店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驻马店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驻马店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驻马店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指标分析 (7) 一、驻马店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驻马店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占全省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驻马店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驻马店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中国医疗现状

中国医疗现状 院士委员建议,逐渐实行国立医院国家管,公立医院地方政府管,收支两条线,平衡预算、合理收费 巴德年钟南山等9位院士委员为“医改”开方,建议设“国家人口与健康委员会” “政府的卫生投入严重不足,中国卫生公平性竟被排全世界倒数第4位!” “当前卫生部的职权范围和权威性已彻底地今不如昔。管人口的不管健康,管医的不管药,管西医的不管中医,管城市医保的不管农村,政出多门效率低下,还容易推诿扯皮、失误腐败!” “多年来,我国某些部门以‘中国国情’为由,宣称中国不能走国外全民医疗的老路,要走一条自己的‘改革路’,走的结果是走到了第188位,走到了老百姓极不满意,并且无法承受的地步。” 昨天上午的人民大会堂里,巴德年委员代表钟南山、李连达等9位著名医卫界院士委员作联合发言,直指医疗体制弊端,呼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健制度,及早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巴院士直率犀利的发言多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为什么一骂政府,就都鼓掌?”外省的委员嘀咕说。 “这不是骂政府,是给政府提意见。提得好,说出了老百姓心声,大家当然要鼓掌。”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王智琼委员笑着说。 中国医疗现状 医卫水平排第144位,公平性排第188位 “中国的医药卫生总体水平被世界卫生组织排在第144位,而卫生公平性竟被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位。这与我国的大国地位、与我国飞跃发展的经济状况,以及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差甚远,医药卫生事业的严重滞后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 这9位医卫界院士委员“把脉”称,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淡忘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忽略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发达国家用于医药卫生开支均占GDP的10%以上,就连巴西也为7.9%,印度为6.1%,赞比亚为5.8%,而中国只为2.7%。而且政府的卫生投入在整个医药卫生总支出的比例也逐年减少。 为什么老百姓感觉看病贵?巴院士说,1985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38.58%,1995年为17.97%,2000年以后只剩下15%左右。相反,让老百姓掏腰包、支付医药费的比例却逐年增加,1985年为28.46%,1995年为46.40%,2000年以后竟接近60%。老百姓有病看病,是一种不情愿消费,但又不得不消费的极特殊的消费形式。消费多少不是由患者自己决定的,而是由病情决定、由医院决定。“如果像大多数国家那样,病人的医疗费大部分由医疗保障体系承担,病人只是去看病、拿药或者动手术,他们就不会感到贵了。” 全民医保 一年净增国税足够支付“全民医保” “多年来,我国某些部门以‘中国国情’为由,宣称中国不能走国外全民医疗的老路,要走一条自己的‘改革路’,走的结果是走到了第188位,走到了老百姓极不满意,并且无法承受的地步。” 巴院士用数字驳斥这种“全民医保不合国情说”:其实2005年,我国GDP已居世界第四位,2005年比2004年净增国税5500亿。2006年比2005年净增国税超过8000亿,而2005年全国全部医药卫生总支出为6900亿。也就是说,仅一年间净增的国税就足以满足全国全部的医药卫生消耗。 我国已明确要坚持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解决看病难指出了光明前景。中国已有能力、有财力解决中国人民的医药保健问题。当然,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 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调研报告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调研报告 按照《中共XX市委办公室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十二五”重大课题调研方案的通知》和《中共XX 市委办公室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十二五”重大课题调研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为全面了解全市卫生事业发展状况,课题组及时组建了课题工作班子,并分4个调研组于XX年5月25日至30日,深入到全市八县15个乡镇、28个村、13个县级医疗机构对卫生事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卫生系统基本情况 截至到XX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51个,其中:综合医院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妇幼保健院9个,卫生监督所9个,县区级中医院5个,市精神病专科医院1个,市中心血站1个,县级佤医佤药研究所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乡卫生院83个,农场医院4个,民营医院15个,个体诊所和学校厂矿医务室27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村委会卫生室925个。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369人,其中:有执业医师1578人,执业助理医师536人,注册护士1278人,其它卫技人员977人,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1.8人,较XX年增加0.17人;共有病床4562

张,千人口拥有病床1.9张,较XX年增加0.5张。2927名卫技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67.09%;347人取得卫生高级技术职务资格,687人取得卫生中级技术职务资格、占15.72%,3017人取得卫生初级技术职务资格、占69.05%。全市有乡村医生 1774人,其中有1556人获“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证书”,持证率达 87.7%。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具有1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1276台套,其中:10万元以下的1187台套、11-50万元的56台套、51-100万元的32台套、1000万元以上的1台套。 二、“十一五”期间全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状况 “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将卫生工作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日程,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培养,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巩固 我市于XX年5月在云县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市八县全面推行,提前3年实现中央提出的“到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目标。XX年,全市参合人数达188.5万人,参合率达96.2%,较全省平均参合率高1.65%,筹资标准从XX 年的人均30元提高到14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由5000元提

OECD 中国的医疗卫生:近期趋势与政策挑战

第七章 中国的医疗卫生:近期趋势与政策挑战 导言 由于认识到国民健康对长远经济发展与福祉的重要性,中国政府已推出一系列目标远大的改革行动,通过全面覆盖的医疗保险来改善人民健康。政府已采取措施对医保制度与补助水平实施了改革,以提高各地医保服务的获得。中国政府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提供人民负担能力之内的基本药物,并将供应商支付激励与医疗体系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之前的改革已经大幅降低传染病流行率,这些改革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本章将回顾中国近年的改革并展望未来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与许多经合组织国家和新兴国家一样,中国必须面对非传染性疾病增加的问题。慢性疾病负担持续增长,必须通过新的方法来处理高风险因素,并确保建立一套基本医疗体系,以更好地发现与治疗此等疾病。医疗保险已经出现了显著增长,但在协调各种不同的计划上,未来仍将面临挑战。 医院部门在发展中出现了众多的组织与融资问题。目前,医院极度仰赖药品出售所得收入,而现行按服务付费的制度导致了医院服务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最后,使人民能以可负担价格获得基本药物也是一大挑战。 过去10年间,中国医疗支出一直伴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增长。目前医疗支出总额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强,以中国国民收入而言已符合国际标准。现在大多数人口已纳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非公医疗支出(包括自付费用)所占份额已见下滑。然而,参加医疗保险的家庭在需要支付重大医疗支出时(重大医疗支出指自负费用占家庭非生存性收入40%或以上的医疗支出),却并非永远都能获得保障,且许多家庭因医疗保健支出而陷入贫困。

图7.1 2009年人均医疗支出总额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OECD(2011)。 在发展初期,中国便在改善人民健康方面取得可观进展,到1980年,中国的国民预期寿命已达67岁。自此之后,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但速度减缓,到2009年,国民预期寿命已达73岁以上。因此,尽管按照其收入水平而言,中国的预期寿命一度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但目前已回落到预期水平(如图7.2所示)。相对于经合组织中最贫穷的会员国以及一些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的发展步骤较缓。此外,尽管中国经济始终维持高速发展,且医疗保健支出不断增长,但中国的预期寿命并未向经合组织的主要国家一样出现趋同现象。

(精选)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逐渐扩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我国目前的基本卫生状况。从建国伊始到现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标准,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标:一是人均期望寿命,二是婴儿死亡率,三是孕产妇死亡率。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人均期望寿命为35岁,目前提高到71.8岁(美国、印度、尼日利亚分别为77、6l、49岁):婴儿死亡率建国初期为200%o,目前下降到25.5%o。(美国、印度、尼日利亚分别为7%o、30%o、112%o);孕产妇死亡率建国初期为1500/10万,目前下降到50.2/l0万(美国、印度、尼日利亚分别为8/10万、410/l0万、700/10万)。这三大指标的变化,标志着中国国民的健康水平已经达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卫生事业成绩突出。长期以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定位明确——为提高公众健康水平,而不以营利为目的。政府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医疗卫生服务收入与个人经济利益不挂钩。而且,当时的医疗保障体制基本上能惠及全民。这一时期的不足主要在于:投入有限,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技术水平较低,收入分配制度僵化。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制也开始走向商业化、市场化。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医疗机构之间开始全面竞争,服务目标从追求公益目标为主向追求经济目标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改革的几十年来,政府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医疗服务领域的供给能力全面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善,医务人员业务素质迅速提高,但与此同时,有关医改的争议也日渐增多,突出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不高,从而导致了消极的经济和社会后果,间接引起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覆盖全国城乡的医疗、预防、保健、监督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近30万个,基本上满足了城乡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了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良性循环。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赞誉中国用最低廉的成本保护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但是,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我国的卫生事业,就会发现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着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中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过去我们经常说,中国的卫生事业走的是低投入、高产出,低成本、高效益的路子。但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这是以影响群众利益和加重医疗卫生人员、特别是优秀医务人员负担为代价的。 二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应该走低投入、广覆盖的路子,医疗卫生

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

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 总报告 中国公共卫生投入及其绩效评价 我国医疗卫生发展总体评价和改革基本思路 卫生改革与发展的评价与检验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公立医院改制改造 近年中国医院改制九大进展(一) 今年中国医院改制九大进展(二) 近年中国医院改制九大进展(三) 医改需要理清的几个问题 健康与医药保健的发展 2005年我国医药产业形势发展概述(一) 2005年我国医药产业形势发展概述(二) 2005年我国医药产业形势发展概述(三) 2005年我国医药产业形势发展概述(四)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存在隐忧 吸引外资发展我国医疗事业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形式及其影响 中国民营医院艰难前行 中国民营医院的处境(一) 中国民营医院的处境(二) 中国民营医院的自我调整(一) 中国民营医院的自我调整(二) 中国民营医院的自我调整(三)

总报告 中国公共卫生投入及其绩效评价 中国是以较少的卫生资源,维护了较高的国民健康水平。1996年全国卫生大会后,我国卫生改革和发展在纠正20世纪末医疗费用疾病负担过快发展而公共卫生费用增长速度迟缓问题上,是有所作为的,尽管困难仍然不少,但并不是不成功的。 一中国卫生投入和公共卫生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投入在内的全国卫生总费用大幅增长。现有的一些研究认为,在中国的卫生总投入已较高的同时,卫生系统存在严重的效率和公平问题。但是,胡鞍钢认为,中国以较少的卫生资源,维护了较高的国民健康水平。本文作者同意胡鞍钢的意见。我们的政策研讨必须采取宏观分析方法而不能采取微观分析方法,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比如,看一幅油画,如果带上老花镜就近去看,画得一塌糊涂;而如果站得远些,情况就大不相同。拿破仑的卫兵天天就近看统帅,认为他的统帅是一个小孩,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就是看不到拿破仑的作战天才。需要确认一下,中国卫生总投入是否已经较高? 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课题组最重要的宏观结论是,和我国居民健康发展成果相比较,我国政府和社会对卫生的总投入不是已较高了,而是严重不足。这个话不是官方说的,也不是由中国卫生总费用课题组说出来的,而是由世界银行在1993年度总报告和中国经济学论坛新秀中国国情研究所胡鞍钢教授在1999年说出来的。 胡鞍钢在广东高层次研讨会上说:根据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投资于健康》统计,1990年全世界卫生总支出是1.7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8%。其中政府支出为1万亿美元以上,占卫生总支出的60%。发达国家卫生总支出占世界卫生总支出的87%。中国医疗卫生总支出为130亿美元,我认为这个数估计得还比较高,按照汇率计算只是占全世界总卫生开支比重的0.76%,就是不到1%。如果按照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PPP方法计算),占世界总卫生支出比重的3%。无论按哪一种方法估计,都反映了我国卫生国情的一个基本矛盾,即我们用世界大约1%~3%的公共卫生资源,要解决世界上22%的人口,即12.5亿这样一个庞大人口规模的医疗卫生健康问题。这是世界上从来没有的问题,或说是最艰难的问题,这并不亚于我国用世界上7%耕地来解决世界上22%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这又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长期性的制约性的矛盾。 我们从胡鞍钢的话引申出三个看法:第一,中国卫生总费用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中国用世界上7%的耕地来解决世界上22%的人口的吃饭问题,说明耕地太少了;中国用不到世界1%的卫生总费用来解决22%人口的医疗卫生健康问题,说明中国卫生总费用太少了。所以,在21世纪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卫生总费用应该继续保持发展势头。中国卫生总费用的数量规模不是需要控制,而是需要扩大。第二,这是宏观结论,不是微观结论。在微观上,由于经济政策失误,

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与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息息相关。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是基层医疗机构在当前深化医改中必须面对并切实予以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基层医疗机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提高是医改成效、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为群众健康服务的最好体现。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新医改政策的贯彻落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保障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断增加和辖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发展之间的平衡。近日,笔者就如何有效提高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水平方面开展了工作调研和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卫生事业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医疗资源不足,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存在。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还需提高。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对于卫生事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部分领导对医改的主要内容还不够了解,对自身的工作职责把握不够准,与医改强调的能力建设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有些医务人员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够强,缺乏奉献精神,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绩效工资制度后,基层医务人员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大多数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理解上有偏差,执行和落实政策过程中原则性不强,没有充分体现出新农合和基药制度的政策意义。 (二)队伍建设比较薄弱。一是我区卫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低学历、无执业资质问题相当突出,人才结构极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流失严重;公共卫生、精神卫生、麻醉学、儿科等专业人员非常短缺,乡镇卫生院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执业医生,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及全科医生的缺乏,仍然是制约农民就近看病的重要因素。二是受制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 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

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这种“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三)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现象备受舆论批评。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全文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2012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卫生基本状况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传染病防治与卫生应急 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五、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保护 六、中医药发展 七、卫生国际合作 结束语 前言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病有所医的理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在中国这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医疗卫生关系亿万人民健康,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 中国高度重视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保护人民健康。围绕宪法,中国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多年来,中国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经过不懈努力,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为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每个居民都能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国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 一、卫生基本状况 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从反映国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看,中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2010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8岁,其中男性72.4岁,女性77.4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2年的51.3/10万下降到2011年的26.1/10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婴儿死亡率从2002年的29.2‰下降到2011年的12.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2年的34.9‰下降到2011年的15.6‰,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体系。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应急、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以及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二是医疗服务体系。在农村建立起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

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百姓健康幸福,反映群众切身利益,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县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制定卫生事业发展政策措施提供参考,根据县政协常委会____年工作安排,7—9月,县政协组成课题组,围绕卫生事业发展主题,先后到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县妇保院、各乡镇卫生院等单位开展座谈走访,同时赴省内部分先进地区进行学习考察,基本掌握了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XXX家,其中:公立综合医院2家(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民营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X家。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771张,卫生技术人员XXX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XXX人,执业护士XXX人。全县平均千人拥有病床2.61张、卫生技术人员2.8人、执业(助理)医师1.XXX人、执业护士1.XXX人。全县共有规范化乡村卫生室XXX个,持证乡村医生XXX人。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卫生事业发展作为改善民生、联系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以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科技兴医和人才发展战略,围绕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不断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____0年我县制定出台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先后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让利药品差价达4XX.X 万元。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医院门诊和住院均次费用“零”增长。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核定乡镇卫生院编制XXX个,实施公共卫生单位和基层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充分调动了基层卫技人员工作积极性。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标准从____1年的XXX元提高到____3年的XXX元,全县共有95.XXX万参合农民受益,受益金额达XX.X亿元。制定出台《常山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对社会资本在我县办医的用地、税收、审批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鼓励社会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兴办医疗机构,目前,县精神病专科医院已进入选址环节。创新诊疗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城乡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工作,逐步建立起“省县乡村”四级双向互动网络,为患者及时接受专家诊治、减少医药费用支出创造条件。 2、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卫生行政部门不断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优先安排建设项目、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累计投入XX.X亿元,完成了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先后对新昌、白石、宋畈等XXX个乡镇卫生院医疗业务用房和XXX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进行改扩建,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网络逐步建立和完善;实施城乡医疗机构设备技改项目,县人民医院先后引进了1.5t核磁共振、腹腔镜、

陈竺新中国成立来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五大成就

精心整理 陈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五大成就 2009年09月08日10:34来源:中国经济网[推荐朋友][打印本稿][字号大中小]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8日讯在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陈竺介绍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五大成就。目前,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一是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 目前,我国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3.0岁,与建国前的35.0岁相比,大幅提升;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已由建国之初的1500/10万下降至2008年的34.2/10万,婴儿死亡率由建国初的200‰下降到2008年14.9‰,均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60年来,通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和重大疾病防控、防治政策,严重威胁万下降到有上世纪60上世纪到3.18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进,目前已覆盖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合人数达8.33亿,新农合给越来越多的农民带来实惠,对缓解或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近年来,在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基本覆盖城乡居民。 四是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群众健康权益不断得到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实施了《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母婴保健法》等11部有关卫生方面的法律;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37部行政法规;卫生部制定印发了《处方管理办法》等200余件部门规章;现行有效卫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汉英对照版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 White Paper: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全文如下: 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Wednesday published a white paper on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Following is the full text of the white paper: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2012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December 2012)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目录 Contents 前言 一、卫生基本状况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传染病防治与卫生应急 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五、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保护 六、中医药发展 七、卫生国际合作 结束语 前言Foreword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病有所医的理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在中国这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医疗卫生关系亿万人民健康,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 Good health is a prerequisite for promoting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 And it is a common pursuit of human societies to improve people's health and ensure their right to medical care. For China, a large developing country, medical and healthcare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its population of over 1.3 billion, and is a major issue concerning its people's well being. 中国高度重视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保护人民健康。围绕宪法,中国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资料

勇于改革开放,促进医院工作的全面发展(摘录) 严祥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简要回顾近三十年的医疗卫生改革和兰大一院发展道路的足迹,使我深深感到,在面对挑战,克服困难,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在管理理念、发展思路和落实措施等方面需要不断地创新思维真抓实干,才能促进医院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医疗卫生改革三十年的回顾 在座各位同志长期耕耘在教育战线,对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讨论非常多,说法不一,就不再引述了。近三十年来,医疗卫生改革依附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2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国策确定下来。卫生部门的负责人开始提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政府逐步减少投入,医院逐步独立经营。1980年开始,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 1981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将已实施近三十年的“全额管理、差额补助”的医院财务管理办法改为“全额管理、定额补助、结余留用”的新办法,鼓励医院增收节支。在同期其他商品逐步市场化的背景下,国家对医疗服务价格实行严格控制,造成医院亏损增大,1979年全国医院亏损5.8亿元。 1983年,医疗系统开始实施“两种收费标准”,即自费病人价格不变,公费和劳保病人的部分项目按成本收费。未能实现医院从根本上扭亏。1984年全国医院亏损达9.5亿元,形成卫生部门提供服务越多,亏损越严重的状况。 1985年,国家允许医疗机构对某些高新技术实行按成本定价,之后相应对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进行了调整。各级医疗机构开始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医疗收支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1989年,国家对医院实行“定额投入,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财务管理办法,允许医院通过扩大服务范围获得更多的收入,收入在一定比例内可用作职工福利或奖金。 这些重大卫生政策的实施,在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各级医院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同期医疗卫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留下了隐患,如在卫生资源配置、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卫生事业公益性等。 第二阶段(1992-200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实行部分的市场化运作。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卫生事业为第三产业的重点之一,并指出大部分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单位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 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并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了卫生事业的重要性,明确了“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指导方针,认识到了卫生投入不足,但未对卫生经费不足及医疗机构补偿问题做出具体的规划。医疗体制改革的

医疗卫生事业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县卫生工作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医疗保障、公共卫生、农村卫生、行业管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等各项工作,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得到科学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二级医疗机构2处,乡镇卫生院8处,民营医院2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妇幼保健机构各1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6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138处,村卫生室、诊所312处,建成全市统一调度的120急救中心3处、医疗救护车21辆。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共有业务用房63303平方米。配备医疗设备2169台件,价值万元,总固定资产达亿元。全县开设病床853张。全县卫生系统共有在职在编干部职工867人,专业技术人员816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职称43,中级职称173人,初级职称575人,其他25人;研究生5人,本科418人,专科306人,中专73人,高中以下14人。全县有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57人。 二、主要工作情况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2007年,全面完成了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撤销了县卫生防疫站,组建了县卫生监督执法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3月完成了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上划县财政管理,同年,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2010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组织实施。2011年启动实施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1.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行。2009年确定了100种常用药品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零差率销售,2010年将零差价销售药品扩大到422种。2010年12月31日起,在全县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将523种药品纳入新农合药物目录实行零差率销售,报销比例比非基本药物高10个百分点。 2.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一是落实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确定了6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处乡镇卫生院和138处村卫生室具体开展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等10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万人份,规范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32117人、高血压患者16498人、糖尿病患者3391人、重性精神病患者434人。二是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国家免疫预防免费项目逐步扩大,将原来收费接种的7种二类疫苗纳入一类疫苗对儿童实施免费接种,一类疫苗扩大到12种,近年来共完成万针次。三是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自2010年启动实施了农村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以来,至今共免费补服5651人;为35—59岁农村妇女和城镇下岗无业妇女免费进行“两癌”筛查,近年来共筛查6万人,确诊宫颈癌58人、乳腺癌4人;共有7148名农村孕产妇享受到人均500元的住院分娩补助,为15岁以下人群免费接种乙肝疫苗4040针次,为17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 3.深入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对全县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实施公开选拔,通过民主测评、笔试、面试等程序确定了聘任人选,全部签订落实任期目标责任制。二是积极实施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三是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制定了财政补助办法,明确了财政补助标准,完善了财政补偿政策。

中国医疗卫生的现状

“政府的卫生投入严重不足,中国卫生公平性竟被排全世界 倒数第4位!” “当前卫生部的职权范围和权威性已彻底地今不如昔。管人口的不管健康,管医的不管药,管西医的不管中医,管城市医保的不管农村,政出多门效率低下,还容易推诿扯皮、失误腐败!”“多年来,我国某些部门以‘中国国情’为由,宣称中国不能走国外全民医疗的老路,要走一条自己的‘改革路’,走的结果是走到了第188位,走到了老百姓极不满意,并且无法承受的地步。”…… 昨天上午的人民大会堂里,巴德年委员代表钟南山、李连达等9位著名医卫界院士委员作联合发言,直指医疗体制弊端,呼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健制度,及早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巴院士直率犀利的发言多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为什么一骂政府,就都鼓掌?”外省的委员嘀咕说。“这不是骂政府,是给政府提意见。提得好,说出了老百姓心声,大家当然要鼓掌。”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王智琼委员笑着说。 1、中国医疗现状-医卫水平排第144位,公平性排第188位 “中国的医药卫生总体水平被世界卫生组织排在第144位,而卫生公平性竟被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位。这与我国的大国地位、与我国飞跃发展的经济状况,以及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差甚远,医药卫生事业的严重滞后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这9位医卫界院士委员“把脉”称,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淡忘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忽略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发达国家用于医药卫生开支均占GDP的10%以上,就连巴西也为7.9%,印度为6.1%,赞比亚为5.8%,而中国只为2.7%。而且政府的卫生投入在整个医药卫生总支出的比例也逐年减少。为什么老百姓感觉看病贵?巴院士说,1985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38.58%,1995年为 17.97%,2000年以后只剩下15%左右。相反,让老百姓掏腰包、支付医药费的比例却逐年增加,1985年为28.46%,1995年为46.40%,2000年以后竟接近60%。老百姓有病看病,是一种不情愿消费,但又不得不消费的极特殊的消费形式。消费多少不是由患者自己决定的,而是由病情决定、由医院决定。“如果像大多数国家那样,病人的医疗费大部分由医疗保障体系承担,病人只是去看病、拿药或者动手术,他们就不会感到贵了。”

我国医疗卫生现状和未来发展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处长雷海潮 今天谈谈我国社会医疗卫生改革的进展情况,包括对出现的一些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将来一些改革走向的分析与判断,话题围绕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形势所展开。政府以前更多地讨论的是如何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坚持两个基本点,但是最近,尤其是本届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力度。SARS 在中国的爆发,以及在一定地区的流行,确实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我们的执政理念。把这件事情扩展一下,SARS发生以后我们反思为什么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会存在不平衡的情况,我们在整个执政理念中应如何认识过去20多年的政策。2003年末至2004年初,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讨论,实际上和公共领域中发生的SARS疫情是有密切联系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发展评论》,有一个专刊讨论对中国医疗改革20多年的回顾,流传到社会上,大家都记得一个响亮的结论:中国医疗改革基本是不成功的。但被媒体炒作以后,就成为“中国医疗改革是失败的”。实际上“基本不成功”和“失败”不是一回事:基本不成功表示还有成功的地方,只是总体上可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失败是带有很强的批判性色彩的。无论如何,可以看出对于当前医疗卫生改革问题社会上是普遍关注的。这里也提出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执政党应向什么方向努力的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搞了社会主义建设,但最后出现的结果是,虽然GDP在快速增长,但大家对公共服务普遍不满意,显然社会是在畸形地发展,用政治化的语言讲就是没有让改革开放的成果公平地惠及老百姓。医疗卫生服务实际上是公共服务中最突出的一部分,当今社会上对医疗卫生服务问题普遍关注。 今天讨论的内容框架包括五个部分:一是从投入产出看中国居民的健康改善,二是医疗服务的供给分析,三是医疗服务的需要、需求,四是医疗服务改革问题探讨。 一、中国的卫生投入和健康水平 首先看我们国家和社会用在卫生、健康方面的花费变化情况。我们中国常用的一个词“卫生”,在外国和“健康”是同一个词——“health”。健康好理解,就是提高一个人的生存质量,不得病,心理、生理、社会适应都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这是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定义。但是卫生到底是什么呢?卫生就是保卫生命。但是通常来讲,我们做长了卫生工作都不知道卫生是什么。卫生的工作领域存在和发展的目的是什么?还是在于保卫生命。中文的“卫生”在以往多年的卫生事业发展中,没有几个人能够正确理解。因此就出现了一个情况,行业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往往更多强调的是卫生本行业的自身发展,却忘了一点,即我们发展卫生事业的目的是什么。发展卫生事业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养活600万卫生行业的职工,而是为了保卫生命。为了这个理念我们苦苦奋斗了2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出台的许多重大的卫生政策都是强调行业自身发展的。不光卫生领域是这样,包括教育、体育、文化许多公共事业都把本行业的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之所以出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老百姓不能够充分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摆正行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卫生总费用在国外有个专用的名词叫做“卫生帐户”,用来反映我们在维护百姓健康方面花费了多少资源。从1978年到2003年连续26年间卫生总费用的变化趋势看,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从1978年至九十年代中期卫生费用增长速度相当和缓。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一年用在健康方面的花费是100亿人民币左右,政府的投入,加上个人的投入,再加上工矿企业及全社会的投入,一共才100亿。到2003年全社会用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已经达到6600亿。用中国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用于健康方面的投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197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是3%左右,到1995年也只有百分之三点几,到2003年上升到5.62%,最近8年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而且从1995年以后卫生总费用的增幅远远压过GDP的增幅。从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我们的物价水平是相当低的,曾连续18个月物价都是负增长,卫生总费用还是以这样的快速度增长,就会带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