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小学美术教学学生作品评价方式研究

中小学美术教学学生作品评价方式研究

中小学美术教学学生作品评价方式研究
中小学美术教学学生作品评价方式研究

中小学美术教学学生作品评价方式研究

刘金华(北京东城区教研中心,中学高级)

邢东平(灯市口小学,中学高级)

张跃东(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中学高级)

一、关于题目

1.题目是什么?(对学生作品评价方式的研究)

2.与课堂教学评价的区别(是课堂教学结果的呈现)

3.评价学生作品的目的(不只是甄别学生的水平、提高绘画水平和能力、观察力、感受力、判断力、创造力……提高整体素质)

在发展学生的感觉、知觉、想象、理解、技巧以及表达、交流等能力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丰厚的文化素养。培养的不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而是全面发展的人。

4.学生作品评价的难度

总之,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既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二、教学中对学生作品评价存在的问题

日常工作中,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1空,2无实效,3不具指导性——学科特点、不使用美术语言。“美术语言”就是指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这些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如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4不针对教学目标,5甄别学困生6缺少评价环节举例)

三、形成的原因

1.评价能力或多或少,每位教师都有,或高或低。

2.运用的机会少。

·对评价存在误解,以为是作品完成后的事情,一般来说,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细致评述。

·对艺术作品欣赏、评述机会不多,一般是照教参照本宣科,或找些资料述说,搬给学生。

3.对欣赏评述的方法没有掌握,缺少好的方法。

4.评价学生作品离不开对艺术经典作品的欣赏和评述方法的借鉴。

学生作品评价和对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评述是相通的,只是我们对孩子的作品的眼光是独特的。

四、评价正在发生的变化

新课程以来,老师们对学生作品评价的认识正在逐步变化:

·评价的形式(单一、多维)

(测量、观察、谈话、文字、表格、档案袋……示范)

评价形式:由只注重单一考试成绩评价向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转变。

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方法,没有根据评价的内容与学生学习特点加以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因此,教师要会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与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采取用书面的考试等形式;要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可以采用开展长周期作业、课堂观察等方式;要考查学生在一段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可以采用成长记录档案等方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评价主体正趋于多元

以往的评价活动都是以老师为中心展开的。学生美术作品的优劣由老师来评判,学生参与的评价都是被动的,对优秀的作品只有漂亮、好看等肤浅的认识。对于一幅作品而言,学生并不知道好在哪里,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长此以往,将会埋没学生对作品的主观判断意识,不利于提高创作水平。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评价活动,使学生积极互动,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让每个学生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发表意见,以此培养学生自身的评价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在传统的评价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地位,评价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新课程评价要求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评价结合起来,更注重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倾向,要将评价内容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建立民主、开放和宽松的评价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

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学生间的了解和理解,促进被评者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获得进步与发展。

老师、家长、学生之间、自评

评价是师生共同的任务,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测验接受者,而是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参与评价(包括对同伴的评价或自我评价)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

·互评

高年级对低年级学生作品的评价。

老师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总是把希望值放得较高,会使一些学生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产生畏难情绪。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相比,在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上都有所提高,他们可以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位置评价低年级学生的作品。另外,评价低年级学生的作品也是对高年级学生自身评价水平的检验。老师通过评价内容不仅可以了解高年级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也可以使低年级学生轻松接受建议,更好地提高对作品的表现能力。

(展示各部分内容的学生作品)。

·教师怎样评价?

·学生之间怎样评价?

·怎样自评?

·怎样观看艺术作品、包括学生的作品?

·怎样进入作品(从外观“好看”到其形式特征)?

·评价学生作品的原则?

·评价范例

五、评价的标准——举例

1.对作品的判断

标准——客体:依据课标、依据教材要求、依据教学目标

主体:学生内心、学生的审美眼光

评价自己的作品和互评作品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它的目的不在于“画什么”、“怎么画”。“画什么”、“怎么画”是课堂教学进行的前半部分,是学生即“我”已经完成的内容,评价的环节出现了又一个“我”,要站在另外的角度,审视“我”的作品,从而意识到“我”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的意义,使过去盲目的认识逐渐转向清晰。

这种评价活动能够进行的前提是学生心目中要有评价图式和评价标准,评价图式和评价标准是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逐渐积淀在学生心里的。

2.评价的目的

假如没有艺术,太阳照常升起;假如没有艺术教育,孩子们照常穿衣吃饭。可是,画家为什么要作画?诗人为什么要写诗?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学习艺术呢?

孩子们学习绘画,也是为了爱,为了懂得爱,为了爱这个世界、爱每个人、为了理解艺术,为了体会人类的美好情感,为了表达、传达自己的情感,提高生活的质量,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爱!艺

术家是懂得爱的人,艺术能够唤起人类的美好情感。通过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绘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判断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

以欣赏《椅中圣母》这幅画为例,学生获取了评价自己作品的参照信息,了解了艺术家在表现“爱”时运用的手法,这种新的视觉经验的开拓,把学生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新的眼光便成了本课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作业的标准。

3.评价重点

在考查学生在各种真实的情境中使用知识、技能的能力,而不是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积累与占有程度。

举例:考察学生对艺术品背景知识知道多少,还是学生自己的感受、知觉能力?

范例1——欣赏作品后,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

⑴《溪山行旅图》是哪个画家的作品?

范宽郭熙

⑵《溪山行旅图》是

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⑶《溪山行旅图》现保存在

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

⑷郭熙的《早春图》最突出的特点是:

·山石有一种卷曲的美

·树是光秃秃的

·远处的山有高有矮

⑸《溪山行旅图》给你的最初印象是: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要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主张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评估策略,以适应各种能力、各种学习风格以及各种文化背景的学生,为展示他们的潜能与强项提供机会,而常规的考试与测验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且常常用来找出一个人的弱点,而不是他的长处。

5.评价的内容

并不是说,每次课堂教学都必须要完整地对所有的因素进行评价、或者所有的因素在每次评价中所占的权重都是一样的,而是需要根据评价的目的有侧重地进行选择。在选择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评价的目的,也要考虑到课堂教学评价的一般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前教学评价发展的前沿理论、导向。

·有专家建议从以下七个方面评价学生的作品内容:可以参考

⑴内容选择得当,即是否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⑵能体现学生对所学美术知识的理解;

⑶是否掌握了本课所学的知识、技能;

⑷是否表现出创造性思维;

⑸是否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付出了足够努力;

⑹是否有正确的思想和情感

⑺是否表现出自我反思能力。

应该从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对作品进行评价。

六、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首先课堂教学评价能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作出一系列的判断和决策,需要对学生的兴趣、能力趋向、学业成就、态度、价值观、学业潜能等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这就需要应用到相应的教学评价手段和技术。对于教师而言,掌握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教师获取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一是能够诊断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能够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帮助,而且学生的不足也是教师在今后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教师还需要知道学生已经能够做什么,他们的学习准备情况怎样。

二是监控学生的进步,即教学评价能够帮助教师判断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进步。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之一就是评判学生是否正令人满意地朝着预期的教学目标迈进,这样可以为是否进行教学调整提供信息,可以说能否及时监控学生的进步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众多的研究表明,合理开发和应用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三是评估自己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评价中的表现来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决定是保留现行教学方案还是进行修订或者另起炉灶。

评价的目的可以这样说,是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进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要想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作品,教师最好要大量阅读各种艺术评论,重点在对艺术作品之形式的批评,而不是强调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知识。这些是不可缺少的,但不是全部。一个人的情感状态和知觉能力、直觉反应都要经常得到训练。

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有着很强的延展性。从对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到欣赏某件艺术品,甚至对生活中事物的感性的表达等都存在着评价。如何让学生成为懂得欣赏,积极思考,善于表达,勇于创新的人,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学生作品评价是提高学生绘画水平,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目标、手段和方法的不同,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考虑评价的激励作用。

善于发现每位学生作品的闪光点,要把学生的任何绘画痕迹都看作其情感运动的轨迹。因为,儿童绘画,它充满着孩子们的稚拙、天真、浪漫、想象、创造和纯朴的个性情感。他们以其欢乐、自由、独特的方式和无规则的线条、图形及色彩所构成的画面,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世界。诉说着自己的情怀。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个性,无论他们画什么都要视为其情感的流露,甚至乱糟糟的线条或图像等,都视为学生内心活动的真实表现,并加以渲染。尊重学生的审美感受、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爱好和理解等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多欣赏经典艺术作品

七、评价的方法

评估不一定依靠一种方法,一个课例也不一定只有一次评估。评估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

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使用。

范例2——

把上一次课各组的作业摆在教室前面,每个同学选一个自认为最好的,把大的构图安排画在纸上。五分钟后再评论这个作品。

评价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选择这个作品的最初的理由是什么?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写出作品给你的最初感受。

这个作品是怎样制作的或是怎样一幅画?

把所见描述出来。

3.令你感到惊奇的地方是……

拓宽思路。

4.你认为这个作品还存在什么问题?

对作品进行反思,是又一种方式的学习。

通过欣赏、品评同学的作品,实现情感的相互沟通。实际上绘画这个环节使学生从对作品主题的无意识,进入到了清醒的认识并审视它的境界,强化了对主题的感受和理解,使原初的感情得到了升格。

可见,绘画的本来目的,并不是要学生把内心的情感在原有程度上展示出来、宣泄出来,也不是单纯地学习构图和着色,更不是为了机械地完成“画”的任务,而是要通过线条和色彩的组合,使潜在的、内心模糊的意识得以清晰地外化。通过绘画实践,加深对艺术品的理解,更好地体会人类的情感。

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绘画主题,就是要使学生内在的心里状态转化成外在的艺术形式,使个人的不成熟的情感转化成大家都能理解的情感。

在有的教师的课堂上,学生只囿于有限的活动领域。以欣赏《蒙娜丽莎》为例,教师在讲解新课时,一般是先照教参介绍画家,再讲解有关的传说和故事,最后概括说出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神秘的,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极其有限,猜测画家是谁,猜测蒙娜丽莎的身份,微笑的原因等,一般是针对作品的情节和场景,答案是设定的,唯一的,教师运用的是书本的、美术史家的现成的语言,学生涉猎到的知识是狭窄的,成人化的。

评价的方法不是用告知即可解决的问题,需要传、帮、带,需要逐渐积累经验、沉淀、积淀到师生心里。所以需要细致的、分解课堂教学,看评价是怎样在课堂上出现的……这里,我们用范例的方式给大家解说。

范例3——考察一个单元教学后学生的收获。

1.绘画作品方面:

你最满意的一幅作品是——

这幅作品的效果是偶然所得?还是经过努力,克服了障碍之后完成的?

通过创作这幅作品,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你学到新的绘画方法了吗?

2.手工制作方面:

我们用盒子这种材料表现了“爱”这个主题,现在看来,这个作品充分表达出你的想法了吗?

你觉得自己的作品哪个地方还可以改动?

如果可以用其它材料表现爱,你首先选择哪一种材料?

范例4——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评价自己的作品:

你想在作品中重点画——

你的作品细致描绘的地方是——

你所用的描绘的办法是——

省略的地方是——

涂色的方法用——

范例5——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评价

1.我这次画的作业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A是这样B变化不大C和过去差不多

2.我这幅画的优点是

不足之处是

3.作画前我经过了认真的思考

A我很努力B我努力了C我思考得不够D我不会思考

4.我还有很多困难

A用具不全B不会涂色C涂色不熟练D构图安排有问题E没什么问题F其它

5.同学对我作业的评论对我有帮助

A帮助较大B使我深受启发C同学说得不对D我不能接受同学的评论E希望听同学的意见F还想听6.听了同学的评论后,我打算修改作品。修改的地方是

7.我不想再修改作品,因为

范例6——学生借鉴艺术家的画法进行创作后的作品反思:

1.这种新的画法

难以接受可以尝试有意思令人喜悦

2.作品对情感的表达

很充分一般受限制

3.我作画时注意了

4.我比较多地使用了

点线面

通过自我评价,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并对自己的画法有所意识和醒悟。

每个人的感觉都是独特的、唯一的,每个人的作品也都是与众不同的,是内心体验的呈现。范例7——自我评价报告

自我评价报告

姓名:日期:课程:指导教师:

评价的问题教师列出问题评价的方面

分出层次

分数

最高5分

自我评价

语言描述

在制作过程中你

尽力了吗?

非常努力

比较努力5分

4+

我已经尽了最大

努力。

你能和同学密切

合作吗?

合作愉快

能配合5分

4+

开始不适应,后

来注意了合作。

作品有新的创造

吗?

有新的突破

感觉不明显5分4分

这个作品充分利

用材料了吗?

很充分

一般5分4分

你参与制作的部

分很多吗?

很多

较少5分4分

作品反映出过去学过的技能和知识了吗?反映充分

有所反映

5分

4分

你注意刻画作品

的细节了吗?

制作很精细

没有注意细节5分4分

范例8——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的作品利于不断回顾和反思,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教师怎样带着学生回顾呢?

例:

·你能从袋中找出几幅作品,证明你的进步吗?将这几幅作品的题目和创作日期写在纸上。

·选出一幅你认为最满意的作品,回忆当时的创作过程,简单评价这个作品。

·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你最喜欢哪一节课,为什么?你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写在纸上。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考察学生找的作品是否真正体现了他的进步情况;考察学生对平时教学的印象是否深刻,考察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思路是否清晰,是否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是否对课堂教学有浓厚的兴趣,是否愿意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个人的设想。

范例9——档案袋评价

互评:

前后两个人交换档案袋。在平时的课上,左右两个同学的交换活动较多,互相也较熟悉,本课让前后同学交换。

1.请小心翼翼打开同学的袋子。

养成学生爱护自己和他人档案袋的习惯。

2.在这些作品中找出你认为最好的作品,再找出一幅你认为还存在问题的作品。请分别评论这两幅作品。

提示学生要认真地观看同学的作品,并负责任地评论,尽可能写得清楚详细。教师给以指导。

3.写完后,两个人再交换过来,并相互交流。

4.感谢同学为我们写评论,把同学写的评论存在档案袋中。

为什么说评价可以深化学习内容,是另一种方式的学习呢?

人的求知不只是一个向外认识自然的活动,也是向内认识自身、追求人的自我存在的活动。不管是向外的认识,还是向内的认识,都不是通过认知认识就能实现的,都必须通过评价认识才能完成。

观看、感受、实践、比较、评价、判断、艺术史、美学、美术批评、中外文化等多项教学内容的综合,使美术课的思路不再狭窄,内容不再浅薄,教师也不再有大而空的套语。它注重的是教学过程进行中随时进行评价。

有了对作品的评价,可以在教学沿途,不断地使学生抓住一些东西,知道一些东西,珍惜一些东西,思考一些东西。

范例10——偏重于学生对作品理解程度的考察。

·关于艺术家及创作环境背景方面的问题:

1.你认为蒙克的性格是

抑郁狂妄随和

2.与蒙克同时代的人会接受《呐喊》这个作品吗?

接受不接受不知道

3.如果你能到挪威去,你愿意亲眼看看这个作品吗?

愿意不愿意无所谓

这些问题可以引起进一步的讨论和评论,激起好奇心,使学生在未来的艺术创作和欣赏中有所提高,使他们产生进一步了解艺术家和他的时代的愿望。

·让学生知道哪些问题还没有认识或没有理解。

1.蒙克有朋友吗?

有没有

2.如果有朋友,他们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画家戏剧家诗人其他人

3.你对这件作品还有什么不理解?

4.如果你可以想艺术家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

·进一步思考所学的东西,明确有待解决的问题。

1.欣赏这件作品对你的创作和生活有帮助吗?

有没有帮助很大

2.有人说“艺术是由爱所激发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同意不同意

3.蒙克需要爱,与蒙克同时代的人也需要爱吗——

是当然不是

·这是着重于评估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很多,方法可以灵活多样。

1.在地图上找出中国和挪威的位置。

2.在凡高的《向日葵》、塞尚的《厨房中的餐桌》、莫迪利亚尼的《戴宽沿帽的珍妮·赫伯特恩》、马蒂斯的〈舞蹈〉、蒙克的《生命之舞》中能分辨出哪一张是蒙克的作品。

3.选择两个你认为最能表达你在看到《呐喊》这幅作品时的想法的词汇:

惊恐()痛苦()

惊讶()压抑()

震惊()孤独()

恐慌()爆发()

恐惧()悲伤()

紧张()害怕()

4.“蒙克是挪威伟大的艺术家,西方表现主义先驱,现代艺术的奠基人,一个难得的艺术天才。”对蒙克的这个评价,你同意吗?

同意不同意有疑问

范例11——用回答问题的方式,考察学生个人的感受(不受他人影响)。

1.《印象·日出》是哪个艺术家的作品?

2.《印象·日出》这幅画哪一点最吸引你?是跳动的光感还是耀眼的色彩,或其它?

3.这幅画使你想起了过去的什么经历?

4.是否使你联想到过去看过的其它艺术品?

5.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幅作品?

6.从以下作品中找出莫奈的作品,说出判断的依据。

(霍贝玛)《密德哈尼斯林荫道》

(柯罗)《枫丹白露森林》

(希施金)《橡树》

(列维坦)《村头》

(卢梭)《饥饿的狮子》

(莫奈)《菖蒲花丛》、《伦敦雾中的国会大厦》

范例12——用比较的方式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大家可以用这种方式评价学生的作品)

欣赏徐悲鸿的《奔马》,与马尔克的《蓝马》进步比较,体会马尔克的《蓝马》和徐悲鸿的《奔马》的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风格体现在作品各要素及形式中。教师通过提问,把这些要素分解开来,让学生一一体会。

用投影仪放映出思考题,供学生讨论。

(1)两个画家为什么选用了不同的方法作画?

A这和他们的性格有关。

B是他们生活的时代决定的。

C与他们接受的教育关系密切。

D是本国传统。

E是工具材料决定的

F是个人爱好

G其它

(2)能不能说这两幅画,哪一个更棒?

A.可以,这要看我喜欢哪一种画法。

B.不能这样比,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艺术体系。

C、没有可比性,它们各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标准。

(3)他们的作品是临摹前人,还是自己的创造?或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了?(查找资料后回答)

(4)以下哪些词汇与这两个作品有关?

饱满、清瘦、丰满、活力、力量、淡雅、生机、圆浑、厚重、坚硬、刺激、和谐、飞奔、洒脱、细腻、粗糙、艳丽、虚实、含蓄、气势、呆板、旺盛、生动、风驰电掣、雄俊、其它

(5)马尔克的作品较多使用了

直线、曲线、弧线、折线

(6)马尔克为什么选择使用这样的轮廓线?

(7)《奔马》没有鲜艳的颜色,只有墨色,仔细看,墨色有深浅变化吗?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变化?”

(8)两位画家为什么都选择了画马?你认为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9)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你认为同学们的选择会和你一致吗?为什么?

(10)表现动物的作品,有的是用油画的形式表现,有的是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除此之外,还有别的表现形式吗(查找到资料或作品后回答)?

范例13——欣赏《椅中圣母》前,学生针对性查找资料。

选择题:

1.这是一幅

油画壁画

2.绘画的种类很多,油画只是其中一种。

是不是

3.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大约是

十二、十三世纪十五、十六世纪十八、十九世纪

4.玛利亚的头巾和带穗披肩是

按照《圣经》里描述的样子画的。

当时意大利民间妇女的装束。

艺术家自己想象的。

判断题:

1.油画是用油质颜色在布上、木板上或厚纸板上画的。

2.《椅中圣母》是画在木板上的画。

3.玛利亚的上衣是红色,斗篷为蓝色,这是根据基督教义画的。

4.其它宗教画,圣母衣服的颜色都有红、蓝两色。

在思考这些问题之前,学生只是凭借生活经验和一般知识对艺术品做出的反映,他们储备的知识极为有限,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查证,可以使知识面得到扩大,丰富,审美感受得到深化。

讨论题:

1.圣约翰拿的十字架有什么含义?

双手合掌的约翰,把一根具有象征意义的拐杖挟在左手肘里,预示着耶酥将以牧师的身份走向人间,这根拐杖的柄端是一个简陋的十字架,它暗示约翰将在荒野中多次呼叫耶酥,也暗示着耶酥受难于十字架的未来。

2.玛利亚紧紧地搂着耶酥,有什么寓意?

对玛利亚紧紧地抱着耶酥的理解,仅凭日常经验是肤浅的,它有着宗教文化中包含的特殊寓意,如果学生对耶酥成年后的受难有所理解,对妈妈的抱、对妈妈的目光、对爱的体会也会深刻。

在讨论问题时,可以借鉴资料,这些资料有学生个人的,也有教师课前预备的,还有录象带等,各组学生可根据需要查找。

范例14——多用选择题的方式降低难度

1.《椅中圣母》是哪位艺术家的作品?是油画还是壁画?

这是对学生学的评估,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

2.拉菲尔通过《椅中圣母》,刻意表现的是什么?

A《圣经》的内容。

B现实生活的美好。

C一种美好的理想世界。

考察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对作品的理解情况,是完全理解、还是含混不清、或根本没有领悟。

以上两个问题都是停留在认知认识范围的评估,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作为学习的结果加以考察。这种认知认识是以智力为核心的,知识的记忆过程虽然也有学生的活动,但对问题的回答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学生只能排除自己的主观性、能动性,做出客观的选择和决定。

3.你认为拉菲尔是很随和的人?还是很古怪的人?请说出评判的理由。

从对艺术家性格的探讨,考察学生对艺术品审美感受的程度。

这是与学生的主体性密切相关的评估方式。学生要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对作品的理解和平时文化的积累,做出主观的判断。这是把评估与认知综合起来加以考察的评估方法,更趋向于学生的主观因素,突出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这种评估方式与认知认识的评估方式是相互补充的。

4.欣赏了《椅中圣母》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这是针对每个学生个人情况的评估,也是鼓励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估。学生可以从盲目被动的从众心态中解脱出来,找到自己,认识自己,感到自己的独特存在。

评价——:

不能停留在对学生认知认识的研究,注重研究教师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怎样使学生对外界做出客观的描述。忽视对学生主体性的研究,忽视对与学生学习活动关系密切的评价认识的研究。即使有的课堂有了评价的环节,也只停留在对作品或认知结果做出好或坏、对或错的判断上,没有把评价看成是与认知认识同样重要的另一种认识形式。

具体方法步骤

中外学者对此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师生对艺术品的讨论是从学生的审美感受开始的。这是欣赏、评述教学的第一步。

第一步:最初的印象(直接的、表面的,转瞬即逝的)

有狭窄性、概略性,学生对美术作品一般是到此为止了。过去我们的欣赏课只注重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学习相关的文学故事性内容,学生只能做出脱离个人情感和思想观点的理性判断,教师只起帮助学生了解美术史常识,了解美学家观点的作用。这种传统教育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美感的存在,忽视了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心理因素的存在。学生成了与艺术品互动关系中被动的一方,次要的方面。如果欣赏课上学生没有了对生命情趣的感悟,不能用全部的感觉去拥抱艺术的形式和色彩,不及时捕捉转瞬即逝的飘动的心绪,艺术教育就等同于了认知科学的教育,就失去了提高审美能力,提升精神境界的价值。不要忘记我们面对的是十岁左右的孩子,他们需要分析,更需要潜入其中去体验。只有与形象有了必要的交流,引起了情感的激荡,才能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才能形成特定的审美感受。

最初的审美感受是混杂的,有意识、情感与作品融为一体的情绪体验,也有这种情绪过后的理智分析和判断。教师要从学生的言谈中分辨出,他们是沉浸在审美的情感中?还是在作出判断?指导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品味内心的感受,检视这种感受是深刻的、激越的?还是舒缓的、平和的?是紧张、喜悦?还是轻松、压抑?学生到底有了什么样的感受呢?

范例15:欣赏艺术作品——

教室里贴很多表现大自然的作品,作品的风格各不相同,请同学们把对作品的感受用一句话或几个简单的词汇概括出来,写在纸条上,贴在那个作品的旁边。

第二步:识别作品的绘画要素和性质、

观看作品的多种特征,感受作品的多种信息,对各部分特性作出整体反映,对作品形成综合的整体性知觉。对作品的客观描述和主观描述。

尝试带领学生进入作品,触及作品的形式和色彩的表现特征,提高学生对作品的要素和性质的知觉。

透过情节、故事和熟悉的形象等要素,进入作品的形式和内在情感表现层次。寻找绘画要素对小学生来说并不难,难的是识别出各要素的性质。比如,圣母玛利亚抱着圣子耶酥,眼睛看向画外,与观众对视着。圣母的看是怎样一种看呢?是定睛注视?是随意扫视?是目光暗淡?是炯炯有神?从眼神中透射出的是轻蔑?是妩媚?是坚定?是得意?是骄傲?是欣慰?是幸福?是圣洁?是气愤?是恐惧?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不了解耶酥降生后的时代背景,他们如何做出判断呢?

学生说出了一个关键词“硬”,教师及时抓住,板书或用屏幕放映“硬”,让学生体会。这也是审美知觉与最初的感觉相区别的地方。审美知觉即是感觉的发展、延伸,又依赖感觉经验的积累和感觉信息的储存,以便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常常需要一些词汇、概念的帮助,把知觉到的东西固定下来。

讨论作品的形式,那些不同要素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些是最突出和最重要的部分,怎样使那些次要的和隐蔽的部分各司其职。

第三步,把学生带到各要素的性质及相互关系组合成的“场”中,把相关的感觉到的材料组织起来,从表层的、局部的感知进入到深层的领悟,对作品有综合性、整体性的把握。

如:人物与人物、线条、色彩、光线、阴影等要素之间的是怎样的关系?

各要素之间相互结合、相互衬托、相互拼接、相互遮挡……像一曲大合唱。

凡是优秀的作品,各种不同的要素之间总是不断地相互联系和作用,使其具有表现性,凡是一种富有运动性、变化性、表现性的形式,其各种要素之间总是发生推和拉、进和退、分离和聚合,模糊和清晰,紧张和放松等相互作用,如果孤立地看它们,就失去了对这些复杂相互作用的知觉。

学生看到了妈妈紧紧地抱着孩子的姿势以及三个人物的眼神、衣着、特征,还看到了讲究的椅柱。到此为止,欣赏并没有结束。辨识要素及性质,使有内在联系的画面被分解成了众多的部分,学生对各部分进行了孤立

地观察、分析和判断,这种审美认识是片面的,还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作品。作品的各要素也许在孩子眼里成了静止的、孤立的存在。识别要素及性质,只是对画面的多种特征,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形成整体性的知觉的过渡环节。教师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即《椅中圣母》为什么能激发出学生的审美情感?只是具象绘画的题材内容、故事情节的原因吗?艺术品中必定存在着什么特质,使它与普通的物品有明显的区别?

英国理论家克莱夫·贝尔的观点值得学习。贝尔认为,艺术品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性质,没有它,一件艺术作品就无法存在,有了它,没有一件艺术作品是毫无价值的。这性质是什么呢?这就是“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所有视觉艺术中普遍存在的性质。

贝尔的观点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艺术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着,这些形式以及形式之间的联系,是激发出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原因。艺术品与普通物品的不同之处在于艺术品有艺术家强烈的意图,即点、线、面、形、色等形式因素的特殊组合。

这一点正是我们在欣赏教学中长期忽略了的内容、也是学生作品评价的重点。

我们对学生作品除了说漂亮、好看,还可以说点什么?学生面对艺术家的作品除了说好看、漂亮,还可以看见什么?我们说不出来,是因为没有看到,是水平不够吗?不准确,是没有人告诉我们方法。是缺少方法。

有了美学的指导,我们就可清楚地知道学生的审美感受不仅来自《椅中圣母》的情节内容,也同时来自其形式结构。

第四步,把握作品的意义

这个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形式意味,符号含义和总体意义。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即要把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选择和组织,又要找到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对作品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后,就进入了——

第五步,评价作品,对作品的价值进行判断。

在对作品进行了感受、领悟、理解后,要用各种手段传达自己的体验,评价,对作品进行自己的判断,以同他人进行交流。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艺术品的了解,学生的趣味和判断会不断发生改变和扩展。

.6.创作练习

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有着很强的延展性。

有了体验和评价,学生便会将艺术品提供的信息,从个人的角度再一次进行理解、加工、整理、改造,使之纳入到自己拥有的认知图式和结构中,变成自己的作品。

欣赏艺术品,评价个人作品,再创作,这样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对前一个阶段的修正和改进,每一个阶段都是在前一个阶段基础上的发展。

从范例可看出,在欣赏·评述课上,教师重视了对第一印象的捕捉,重视了学生体验的环节,重视了感受绘画要素的性质,并细致地分析各部分的形式关系,重视了与日常生活的结合,重视了评价与反思。

从对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到欣赏某件艺术品,甚至对生活中事物的感性的表达等都存在着评价。如何让学生成为懂得欣赏,积极思考,善于表达,勇于创新的人,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比较法、描述法、解释法、揭示法、判断法

比较可以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能深入;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欣赏,获得深刻丰富的审美体验;

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与批评是相辅相成的;

艺术创作不伴随着观察、欣赏和反思,会逐渐失去支撑;

艺术欣赏和批评如果没有创作的提议,也不可能深刻全面和丰富;

不同的艺术活动是相互交融和支持的。

新课程评价的功能重在强调“发展”,即从“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转到“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美术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应该为所有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发展而创造平等、公正的机会与条件。应立足于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确保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了均获得发展。这种发展不是指某方面知识的获得,而是指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

·在评价教学中,要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多次、多点、多方位进行评价。

·评价主体方面,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在评价功能上,只重视评价的甄别功能,还要重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服务的功能;

·在评价内容上,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在评价方式上,即重视书面考试,还要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对学生美术作品评价方式的研究,涉及以下问题,我们给了老师以下建议:

·教师怎样评价?(发现闪光点、保护原生态)

·学生之间怎样评价?(比较、选择、判断)

·怎样观看艺术作品、包括学生的作品。(步骤)

·怎样进入作品(从外观“好看”到其形式特征、进入作品)

·评价学生作品的原则(激励、发展、多元)

·师生评价能力的提高(多看、多练)

·评价的方法——范例启迪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作品的闪光点,要把学生的任何绘画痕迹都看作其情感运动的轨迹。因为,儿童绘画,它充满着孩子们的稚拙、天真、浪漫、想象、创造和纯朴的个性情感。他们以其欢乐、自由、独特的方式和无规则的线条、图形及色彩所构成的画面,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世界。诉说着自己的情怀。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个性,无论他们画什么都要视为其情感的流露,甚至乱糟糟的线条或图像等,都视为学生内心活动的真实表现,并加以渲染。尊重学生的审美感受、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爱好和理解等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要支持孩子们的原形态创作。以此保留儿童绘画的原生状态。

(如果有时间,再分析学生作品)

八、对学生作品的漫谈。

观看部分学生作品,举例分析。

结语:今天我们通过交流给大家讲了学生作品的评价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与讨论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真的能够读懂学生,读懂每一幅作品,让我们共同努力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个环节的实效性,共同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小学美术论文《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

人教版小学美术论文 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 这篇论文是原创 [摘要]: 美术教学评价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要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引导作用,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可发展的方向,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与肯定。如何设计更多更合理的美术教学评价方式,使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功能,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从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从评价内容和操作方法方面谈一下我的做法与体会。 [关键词]: 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近几年来,国际美术教育界有关进行美术教学评价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评价是美术创作与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也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学生是一个充满个性、活泼、灵动的独特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去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一、尊重学生个性,注重情感的评价 教师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多个角度,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杜威曾说过:“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怎样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知教师的期望和评价,从而去充满热情地学习呢? 我在执教《我们的双手会表演》一课时,先带领大家玩了手形游戏,用手变出小孔雀、小狗、小兔子等动物。这时,一位男孩子举手说道:“手指不仅可以玩游戏,还可以传递信息,如一至十的数字、OK等手势,中国人拜年时做的恭喜的手势。”说着,他还淘气地做了个“V”的手势。在场的听课教师无不为小男孩的精彩发言而暗暗喝彩。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表扬了这位学生,并即兴带领大家来做一做相关手势。小男孩看了看老师,兴奋的坐下,眼神中充满了自豪的表情。《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

美术课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

谈一谈在你的课堂上是怎样进行简单有效的评价的? ------评价是前进的脚步 美术:孙水芹评价在美术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恰当的教学评价,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一节课下来的学习状况,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而这种评价在小学美术课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评价方式是否得当,评价过程是否经常及时,评价语言是否专业精当,评价结果是否多维互动.是关系到一节美术课成败的关键。表扬和批评仍是教学评价中的一对法宝,表扬赞美要发自内心,要有真情实感评价必须动情,完成一项美术作业要是赞美他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真是爱动脑,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古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少不了批评这种方式,并且也是常用的教育方法,而批评学生要充满爱心,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美术课的批评和其他课有其共性。美术作业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课程改革纲要标举“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一价值目标,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潜在人才,教师就应当选择相宜、多样的评价方法。我们的评价不

是对学生的画作出简单的评判和鉴定,这不是美术老师的职责,而应对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要让学生有自信,充分利用好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挖掘出每一位学生对画画的潜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评价应做到“四要”。 一、评价方式要多种多样 学生的学习习惯、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和综合素质不同,教师评价的方式也不尽一致。要采取多种形式、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以增强评价的可信度。 1.整体评价。整体评价是促进整个班级正确认识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评价方式.这种方法一节课中不宜多用,但是有存在必要,_尤其是一个美术教师往往担任同年级好几个班的美术教学,这种评价有助于兄弟班级间进行竞争,全而提高孩子们的绘画水平。 2.分小组评价。一开始分好组,就鼓励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进行比赛,同答好一个问题、画出一幅好画、非常遵守课堂纪律,都及时地给他们组加一分,这就明确了评价标准,最后的优胜者还能得到精神或物质方面的小小奖励!这样,每节课孩子们都觉得新鲜感十足.他们就会很专注于课堂.就连最容易乱的手工课,他们也有条不紊,最后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个别评价。个别评价时,经常是就课堂上问题的一问一答式或者就学生的某一幅作品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仅仅面向那些优秀的孩子,应该把更多的鼓励肯定的话语送给那些弱势生们,他们一次精彩的回答.一次绘画作业的进步,都应该及时地、肯定地给予他们正确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浅谈初中美术教学评价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浅谈初中美术教学评价【摘要】初中美术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素质的发展,促进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实践与总结,主要从评价标准、评价手段、评价形式和评定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评价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评价,是初中美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的设计、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却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性的评价模式,缺乏科学的认识态度和正确的观念方法。评价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阻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审美素质的提高,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甚至,有时会因评价不当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散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

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根据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我改变传统的美术课堂评价方式,不以作业的优劣作为评价标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积极探究。以教师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创作成果的尊重。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教学评价方法: 1.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确立评价标准 初中美术的教学评价必须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不脱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脱离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与生活经验,不从艺术性考虑,更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度量学生作品。在学生参与评价时,教师要与其达成共识。评价标准应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如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象和个性成分。评价标准因人而异,不管是谁,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只要参与学习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允许学生反复尝试,作业讲评后修改,教师对其作业应给予新的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采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盖慈说:“没有什么东西更能增加人满足的感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以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所构建的课程,搭建了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形成的课程平台,将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在这四个领域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则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欣赏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面对新的目标要求,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学生评价观,需要拓展对学生美术评价的范畴,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重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需要我们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系统的、全面的评价方法。 评价不仅是个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群体间交流的一种必要手段。无可否认,美术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双边的交流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学习反馈形式—学业评价会促使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完整地、准

确地体现出美术教育思想。因此,如何选择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成为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结合课题方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美术学习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美术课程标准(试行)》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小学生作业评价是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评价应成为促进和激励学生上进的催化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重新定位评价,提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我们的教育评价应该通过多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学习情景下进行。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从而树立起学习信心,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主要是针对小学美术作业评价设计的,欲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发展与教师在美术作业评价中个性化指导及学生在美术学 习中的个性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中以课堂评价和课后

怎样进行美术课的教学评价

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于美术教学评价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评价是美术创作与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也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学生是一个充满个性、活泼、灵动的独特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从而去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一、尊重个性差异,注重情感的评价 教师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多个角度,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 杜威曾说过:“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怎样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知教师的期望和评价,从而去充满热情地学习呢?我在执教《我们的双手会表演》一课时,先带领大家玩了手形游戏,用手变出小孔雀、小狗、小兔子等动物。这时,一位男孩子举手说道:“手指不仅可以做游戏,还可以传递信息,如一至十的数字、OK等手势,中国人拜年时做的恭喜的手势。”说着,他还淘气地做了个“V”的手势。在场的听课教师无不为小男孩的精彩发言而暗暗喝彩。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表扬了这位学生,并即兴带领大家来做一做相关手势。小男孩看了看老师,兴奋的坐下,眼神中充满了自豪的表情。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人文性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美术课以画为载体,承载人的情与意,是学生、教师二者感情碰撞的空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二、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具有激励性评价是培养和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教学中,教师关注个体差异,用鼓励性的语言,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及时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赞扬,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让学生从内心体验成功,产生学习的动力。 《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评价要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我在美术教学评价中,注重评价结果的激励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创新和勇于发展个性。在上《秋天来了》一课时,我以“秋天的礼物”作为整堂课激励学生的评价手段。课上只要善于倾听或者积极发言、补充的,画的有创意、构图饱满、色彩运用恰当的,都能获得一件老师准备的秋天的礼物:一片红色的枫叶、一朵黄色的菊花、一支金色的麦穗、一只诱人的苹果……这种生动富有激励性的评价给学生美好的遐想,既激发了他们表达与交流的欲望,又给他们一种艺术的享受,还再一次突现秋天景物的特点,可谓生动有效,拉近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距离。 三、关注学习过程,注重评价的多维性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注重鼓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价,开展自评、互评活动。同时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体现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而不是为了甄别,体现以多维性和多级性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现代评价观。1、肯定性评价 美术课堂中的评价就是在教育孩子怎样做最好,肯定孩子的方法、能力等等,所以一定要有肯定性。不能模棱两可,否则这样的评价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取舍。否定的评价容易打击孩子

美术评课评语

美术评课评语 篇一:美术课评课稿范文 美术课《苍松翠柏》评课稿 李老师执教的《苍松翠柏》是一节国画技法与表现的美术课,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开放,富有活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组织形式上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堂让学生感兴趣,跃跃欲试的一堂课。 一、严谨的教学态度。 李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术语专业,没有教学遗漏现象;另外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知识性错误,说明李老师在课前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提前反复研究哪些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哪些范画更适用于教学,并绘制出许多范画供学生分析,

下足了功夫。 二、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李老师根据教学需要,绘制更能体现山石技法的范画,让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提高视觉感觉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时,邀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技法的理解,也上前去展现一番,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同时在演示过程中,有技法表现方面的失误时也可以及时指出。这样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心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习方式具有自主性。 1、学习中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让学生回忆并讲盘古开天的故事,理解国画山石是“天地之骨,流云之根”,从精神领域让学生自主联想,知道中国画的神韵,意境。 2、让学习具有挑战性,使学生学习后能获得满足感;扩大了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尊满足;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解释山,石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山石的本来面貌延伸到山石的表现技法“皴法”。 3、学习尽量照顾了学生的志趣,使学生能通过学习获得内心的快乐。在示范时让学生大展身手,使学生的自主表现欲望得到满足。 4、及时展示已经完成的学生作品,促进学生积极完成的兴趣。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大大提高学生敏锐的审美鉴赏能力。这样,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而肯定的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其学

小学美术教学建议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建议(征求意见稿)美术课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 必修课程。美术课程通过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等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下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为了进一步规范美术学科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第1条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分析各学习领域的阶段性要求,参考教学建议,理清教学思路。 第2条通读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研读本册教材和教参,把握本学期教学目标和主要教学内容。 第3条分析学情,把握学校美术教学现状,了解班级学生已有的美术认知、技能水平和美术学习习惯等。 第4条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具体教学进度。进度体现年段、班级、周次、课题、课时数、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和所需教学用具等。 第5条明确完成学期教学计划所需的实施办法和措施,每学期初向学校提出必要的器材和美术耗材的配置方案。 第6条钻研本课教材,把握教材中涉及的美术知识、表现技能,挖掘美术的人文内涵,梳理出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第7条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恰当,教学重点要突出,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一般不超过两个。教学难点要针对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和方法,难点抓准,解决得法。 第8条教学内容要围绕本课的美术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展开,重视学生审美、情感体验和技能实践,注意美术教学的直观性特征,重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第9条根据课时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设计教学层次清晰,衔接自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各环节时间分配得当。 第10条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具和学具。教具呈现时应注意直观性,针对性,图象要清晰,造型和色彩要适合教学需要,要有审美价值和启发作用。教具设计布局合理,分配适时、恰当。学具尽可能让学生方便、易得。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评价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评价 [摘要]: 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及时启发和帮助学生;而且使教师把握住指导学生的有利时机。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努力的方向。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很多美术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更不关心学生学习美术的情感态度。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学生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评价过程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环节。 [关键词]:自我评价;表现评价;评价方式;评价体系 正文: 随着美术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美术学科教学评价与过去大有不同,过去的做法过于注重静态评价通常是参加美术比赛,或教师一人说了算。现今的做法则特别关心学生美术学习的变化与成长,强调学生个人本位,评价其学习成果。如何使“评价”这一环节在完成美术教育目标、实现美术教育价值中发挥重要的导向、诊断、交流和激励作用呢?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新美术课程评价,由于美术教学具有自身独特的语汇体系,美术学习方面的求知是透过对外在物体的观察与对内在心像的想象来达成的。因此,美术教学评价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评价。要使我们的美术教学评价做的更好,必须先了解它的的特征。那么新的美术教学评价有何特点呢?具体如下:(1)强调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做为评价的基础,将常规参照机制改为标准参照机制,有利于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每一位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2)重视形成性评价,延长评价的时间,拓宽评价质量的范围。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又重视对其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与他人合作的表现等方面的评价。(3)提倡采用与美术课程的多元化、个性化、创造性等基本特征相对应的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成绩。(4)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的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攀比与选拔功能.(5)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从静态的

关于初中美术教学评价实施的建议

关于初中美术教学评价实施的建议 发表时间:2012-12-13T17:04:01.170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2年11月供稿作者:石兰[导读] 以装订成册的形式呈现,涉及美术学习的书籍装帧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学生不同的学习年段应有不同的制作要求。 内蒙莫旗教研培训中心石兰 【摘要】初中美术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素质的发展,促进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评价策略、评价内容体系、评价工具形式等几方面提出了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评价发展性 国家制订与颁布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以来,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了令人振奋的崭新局面,但也引发了人们对新的美术教学评价建议的思考,以探究建构有特色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评价,是初中美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美术课堂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积极探究。 1 采用发展性的教学评价策略 我国著名美术教育理论家尹少淳教授指出:现代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借助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我们应关注该理论所包含的发展观,认识到关注人的统一性或差异性;我国基础美术教育价值呈多元状态,新的教育观和评价观既强调重视人文精神和多元文化对美术课程的渗透,也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之辩证关系,既强调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统一性和开放性,也强调美术课程的选择性和发展性。 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诸多误区:淤用数字或较细的等级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定位。如果简单地以优、差来区分,难免会扼杀学生的自信心。于评价过程中教师的独裁。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变化,甚至用专制、偏激的话语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的作品上,忽略了自我评价和学生自我个性的形成。盂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评价。以往传统的评价都简单地以学生最终的作品来给学生的能力进行定位,这样就难以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绘画热情,挖掘他们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个性特点。榆评价标准单一化。传统的教学评价教师往往以学生做的好不好,画的像不像,把眼光放在美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方面来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面所呈现的闪光点,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态度习惯、兴趣爱好、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2 建构有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 2.1 确定恰当的评价内容。 2.1.1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现在我们的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很缺乏自主意识和团结精神。针对这一情况,在美术课中应开展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活动和合作练习,如讨论、集体绘画、手工合作创作等,在此过程中将着重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投入程度和团结协作精神进行评价。 2.1.2 对身边事物、社会现实的关注程度。绘画的题材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升华。学生会不同程度的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出他们的生活。学生表现出来的这种对观察生活、留心生活的态度,作为教师应及时体现在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中。 2.1.3 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等,美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各种能力的锻炼。 2.2 制订合理的评价方案。 2.2.1 平时考核。发展性评价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 2.2.2 期末考核。考试内容将改变以往只注重考查基础知识、技能的做法,注重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己所感、所想等。期末考试占学生总评成绩50%。综上两方面的成绩相加,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 2.2.3 提倡依学生学龄段特征递进式开展自我评价。应体现不同学龄阶段的特征,学龄越大,评价指标也越有深度;也可以在同一课或同一单元教学评价中,分别依教学的“基础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或按美术作业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个性拓展”这三类层次,分别设计有不同深度的评价指标,引导学生以层次递进性的自我评价形式增强评价的信度与效度,从而真正地显示出一种学生整体发展的梯度。 2.2.4 提倡分层次的质性评价。档案袋评价是质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主张分层次的质性评价是指:既突出学生自评、互评与师评的相结合,又提倡优秀学生作品展示的横向评价,同时也鼓励展示体现学生活动与作业进步过程的纵向评价,总体上尤其关注学生发展的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体验目标的分层评价。 3 教学评价实施的设计 3.1 谈话法评价。教师的评价应根据学生具体的表现以个人的名义提出自己的看法,语言应中肯,并带有提示性和鼓动性,如“做得不错,我认为既然把这里作为重点,还可以把它表现得更丰富一些,想一想,能用一些什么方法”等。在学生自评、互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并学习运用恰当的评价语言进行准确的评价。 3.2 学生作业的评价。 3.2.1 等级加评语。使用等级是有意识地模糊量性差异,加入简要评语主要是针对学生个性表现提出教师自己的看法,评语应是欣赏的态度、商量的语气和提高的建议。 3.2.2 评语加漫画表情。用不同的形象符号,教师也可以自己的特长,创意性地画出有意思的形象,主要目的是为了操作的方便,并增加师生交流的趣味性,进一步模糊量性差别。 3.2.3 互评。同学送的一句话(好在哪里?):。 同学的建议:。 猿.3 教师为学生建立观察记录反馈。 3.3.1 以课时为时间单位的反思与记录。此为课程改革实验中设计的教案格式的反思部分,其中“学生突出表现记录”即为学生观察记录反馈的一种形式,教师做好此项工作是为了对学生日常活动变化进行常规性记录。

小学美术教学评语

小学美术教学评语 导语:教学中评价是一种重要的导向,那么在美术方面的评语如何写比较好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评语,欢迎阅读。 小学美术教师评语一 代文杰:你的机器猫画的真不错!你的思想很有新意,是个敢想敢做的小男孩儿,肯动脑筋,会使你更加聪明。保持你的好奇心,这将是你创造的源泉。把你的聪颖与睿智用于创造,你将前程无量! 赵昊洋:你是一个聪明伶俐、活泼好动的男孩儿。课堂上,你能敏捷而准确地回答出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学习成绩也不错。班级常因有你而增添了不少欢快的气氛。同学们喜欢和你做朋友,老师也以你为骄傲。!愿你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王帅:在老师的心目中,你是个聪明伶俐、活泼好动的男孩儿,懂礼貌,尊师长,关心集体,这都是你的优点。老师更想说:“只有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的土地上才会开满最艳丽的花朵,只有做勤劳的小蜜蜂,才会收获甘甜的蜜。”愿你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孙方慧雨:你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如果我们班的每位同学都是夜空的繁星,那么你就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老师时常看到你蹦蹦跳跳的身影,欢乐的笑脸,更看到你关心集

体时认真的态度,专注的神情。老师希望你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成为一个更出色的你。假期里,要多读多看多写多积累,为新的学期做准备,祝你假期愉快! 吴雨薇:你是一个聪明,性格开朗的小女孩,同学们都喜欢接近你。优秀的成绩,优美的舞蹈赢得了同学们的青睐。你是个敢想敢做的小女孩儿,肯动脑筋,这会使你更加聪明。保持你的好奇心,这将是你创造的源泉。把你的聪颖与睿智用于创造,你将前程无量! 刘孙宇:你是一个令家长欣慰,令老师骄傲的乖乖女。温顺平和的性格使你与身边的每个人都相处得很好,至于学习,你更是认真,精益求精。大家都特别喜欢你。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骄傲!祝你假期愉快! 张子强:你是一个聪明伶俐、活泼好动的男孩儿。课堂上,你能敏捷而准确地回答出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学习成绩也不错。班级常因有你而增添了不少欢快的气氛。同学们喜欢和你做朋友,老师也以你为骄傲。!愿你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方一凡:你是个聪明机灵而又活泼的孩子,班级活动常因有你的参与而增添了不少欢快的气氛。“六一”的舞台上,你是最亮的一颗星。老师也以你为骄傲。假期里,要多读多看多写多积累,为新的学期做准备,祝你假期愉快! 杨锐:你是一个令家长欣慰,令老师骄傲的乖乖女。温

初级中学美术学科教学质量评价监控方案

初级中学美术学科教学质量评价监控方案 为提高我县艺术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课题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国家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参照北京市教委《中小学美育大纲》精神。我们制定本方案。 当今艺术学科与社会人文科学及教育心理学的科际整合,形成新的人才素质观,而审美素质是现代人才必备的较高素质。塑造美的心灵,振兴民族精神,以美育人,探索出一条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教育模式途径和方法。尽快改变农村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使学生在美的创造中,在美的启迪与陶冶下,生动活泼、健康的成长。 树立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大美育观。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优化课堂教学,优化管理机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薄弱状况如得不到改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会落空。 一、学科作用: 《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是人类历史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图像是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而美术教育的普及是关系到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和优秀艺术遗产的认可与继承。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着科学与艺术的整合、互融、互动和互补。使科学发展更富有人性的关怀,为新世纪人类生存质量的提升,倾注新的活力。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最高境界,他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所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通性。 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是美化生活,设计生活、创造生活的审美教育。我们又称为“生活美育课”。它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感兴趣的,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与其生活经验相联系,增强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和有益于社会及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将学科定位在:美术教育是人文精神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载体之一不可缺少,有形象思维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1、提高认识科学定位 “懂得和实践艺术是我们学生的思维和心灵健康发展的基础。” 美育是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通过审美活动和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的意识、情感与能力等审美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它以美的方式感受、审视世界,从而改造世界。在寓教于乐中,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以美育人。美育具有人文学科的性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体现。 审美教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生活美来丰富学生的审美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评价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完善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活动。惟有从美育的角度来理解艺术教育,才能真正确立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艺术是审美的最集中、最典型形态,是人类审美文化的最主要载体。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渠道,因形式、方法不同、各有侧重;课堂教学侧重审美知识传授,课

美术课中的评价作用

美术课中的评价作用 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乃至创造美。而在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该从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与同学的作品着手,让评价成为美术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通过评价增强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作技能。 美术课中的评价,实际是指对学生课堂作业的展示与评价。而作业展评又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从感性到理性,从局部到整体的再欣赏。能使学生从中享受到艺术上成功的愉悦,从而加深对美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评价,加强了对学生由视觉感官而获得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增进了学生对创作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创作技能。 二、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美术课中的评价,可以有三种实施方式,即自评、互评、师评。 师评,即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在师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小学生心理特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教师还应注意在学生中抓“头羊”,用学生优秀作品带动全体学生的创作热情,并于无形中形成一种竞争意识,极大的引发学生的创作欲,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热情。 自评、互评,即让学生自己或相互之间就作品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谈对自己作品创作的想法和同学作品的建议。如在一次美术课比武中,一位教师在作品展评时,要求学生谈谈

自己的设计意图,一位小学生说:“我画的是一棵小树,我愿全世界的少年儿童都像这棵小树一样茁壮成长。”这样,就引起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思维。有些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独到的想法,教师对具独创性的艺术构思应给予积极支持,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 三、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 兴趣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学生有了兴趣,课业难亦不难。有兴趣,学生则能积极发散思维,勇于大胆独到地进行艺术构思。另外,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认可。课堂上,通过作品评价这一环节,无疑给了学生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定能激起他对美术的兴趣,并给他极大的鼓舞,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总之,通过评价,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创造力打下基础,丰富、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也能巩固创作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又检测了一堂美术课的效果,实在值得每一位小学美术教师予以关注。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用语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用语、范例 老师课上得很精彩,教学设计巧妙、安排合理、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师生关系和谐,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具体对老师这节课说一说我的个人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本节课将示范性教学技术环境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化、交互性强的特点,利用了文本、声音、图形、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设置合理的语言操练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任务型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很多的空间和机会。首先,两位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汪老师在课件中准备了大量的包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学生在设计包的时候也呈现了作品内容的多样性。李老师利用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在课件中设计了有趣的游戏环节以及提供了大量的卡通形象图片,学生在整堂课中受益颇多。从课堂教学来看,两位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培养绘画、创新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其次,两位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到位,两位教师都运用了美术三部曲,从教师的示范作品中体现了两位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儿童化,符合所教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很有亲和力。美术语言使用到位,用积极地评价语言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学习气氛好,能积极发言,思维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当然,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我在欣赏这两堂课时,也有着一定的建议: 1、汪老师的欣赏作品比较多,也注重欣赏中的层次性,教师也通过示范教会学生如何来欣赏作品,但这么多作品中,却缺乏了同龄人的作品,在学生欣赏作品环节中,教师选择的作品表现方式也比较单一,都是以单线条的画为主。是否也注重学生范画的质量以及作品的多样性。 2、李老师整堂课的设计虽然十分符合低年级的特性,但在一些环节中还是忽视了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美术语言过于专业化,如在解释卡通形象的特点时,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 平常人看来上小学美术课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教师不用多想、不用多钻研,上课出示示范作品,学生照着画就是了,教师在教室里走一走、看一看,没事可做,要说的也少,也就是说上美术课是重复的机械运动,每节课都是一样,老师少说一点,然后示范,学生跟着画,没有太大的意义,没有创新,这些都是不成熟片面的观点。 教学示范固然很重要,但有的教师上课时太依赖于示范,依然是一本书一支粉笔这样“空对空”对学生说教,使原先情趣盎然艺术感染力很强的内容被讲得干巴巴的,枯燥得没有一点“味道”,光示范没有积极准确的引导,那只能让学生变成井底之蛙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没有激发,只好照老师那样依样画葫芦,所画的内容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没有创造。这确实是我们美术教学的悲哀了。 我认为上好一节美术课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科目,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品德,生活习惯。它与很多学科有着密切联系。 美术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要以提升学生总体素质为目标,不能单纯地认为美术课仅仅是教学生绘画,教学生依葫芦画瓢,具体地说,美术课上,也要教书育人,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水平与思维水平。 儿童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理解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理解的提升,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要用心去感悟,从基础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学生们的身心技能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下面我谈谈我对美术课教学中觉得应做到的几点: 一、备好学生、备好课

新课程初中美术教学评价刍议

新课程初中美术教学评价刍议 发表时间:2012-09-11T14:07:50.82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10月总第65期供稿作者:徐洪林 [导读]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 徐洪林山东省平度市特教中心266700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要指导好学生的自评、互评工作 新课改的课堂评价,主体是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来发现美,让他们发现自己作业中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对自己的缺点也要正确对待,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善,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使其美术涵养得到不断的发展。不光是老师作出正确的评价,更要让学生全面地参与进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课内课外多开展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这样的评价尊重了学生的感受和认识,更有说服力。教师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既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还要尊重每一个求知的心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在与教师平等、民主的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要让每个学生能够自主地发挥能动性,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创造力,以此来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创新心理品质。在平时,也可以挑选出比较优秀的作品,让同学们自己来评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教师点评时要多鼓励少指责,多赞扬少批评,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想象创造的成果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肯定,以此来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创新心理品质。教学中,要经常挑选出比较优秀的作品,让同学们自己来评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要建立课堂教学的“全程式”评价 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学校教学方式,针对《标准》对美术评价多维性和多级性的要求,建立“全程式”评价,可将一整堂课划分为三个阶段,多次对学生的表现评价反馈。 1.培养兴趣阶段:美术课教学内容新、美、趣,描绘手段十分广泛,大部分客观事物都可以成为表现的对象,具有比其他造型艺术更广阔的表现题材领域。在美术课的初始阶段,高度地评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有助于学生将主动参与意识贯穿于教学始终。如教学《红屋顶》一课时,学生对颜色调和产生新的颜色的情景很感兴趣,很想动手调一调。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这一学习热情报以肯定,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并指导尝试。这么一来,学生的主体性体验越来越强烈,主体意识越得以增强,从而使其向教学内容的深入方向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自觉性。 2.创意设计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已转化为创造性思维。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的想象丰富而有童趣——想象整个世界都是童话的:太阳会笑,植物会哭,猫和老鼠是好朋友……美术课当中,学生的想象更能得以发挥。如《大提琴》,众多的学生除了以绘画形式表现外,还采用泥塑、折纸、搭积木的方法来设计,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富于幻想的创造思维,教师就应十分尊重,而且必须充分肯定其具有合理、创新因素的部分,哪怕那一部分是极其细微的,也必须充分肯定。 3、作品评价阶段。作品制作完成以后,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审美尺度,从作品中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把它作为衡量好差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落实,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增强。为探索美术作业的有效评价途径,我们把评价职责落实在师生双方。 三、要综合评价,实现评价方法多元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式,更加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富与急剧增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受到了挑战,转而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 鉴于此,我认识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新课程实施后,我向学生讲明了美术教学期末评价方法除了笔试外(期末美术命题作品考试),还包括平时在课堂记录(即学生评价他人作品的观点、能力、上课的发言)、平时材料的准备情况、学生在家的绘画作品或手抄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情绪等。另外,鼓励学生建立艺术成长记录夹,收集对作品创作过程的说明(表明了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努力的程序)、学生的系列作品(其中不仅收藏学生已经完成的、自认为满意或成功的系列作品,也收藏草图及不成功的作品,表明了学生艺术学习的广度)、学生的自我反思(包括学生对自己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自己的进步等)、他人的评价(包括教师、同伴、家长的评价)、各种预设的学习资料及学生搜集到的资料等。 四、要不断完善、提高评价体系 正确有效的美术评价,有助于学生美术作业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老师,我们要不断地完善教学评价,使它尽可能地符合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年级的学生应制定不同的评价方式,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低段的学生可以带有一定游戏的趣味性,高段的学生可以带有一定深度的思考性。有时候教师一句轻轻的赞扬,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强化学生继续创新的欲望。 总之,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识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要及时对学生做出良好的评价,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做到师生共同活动、共同合作,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这样,我们的评价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对教改起到促进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