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王姓的来源和演变(上集)(原创)

王姓的来源和演变(上集)(原创)

王姓的来源和演变(上集)(原创)
王姓的来源和演变(上集)(原创)

王姓的来源和演变(上集)(原创)

引言

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也是世界上所有姓氏中人口最多的。虽然国内统计时,受到统计年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有时王姓排位第二,但是如果加上世界华人中王姓的比例,王姓在世界上就成了人口最多的姓氏,因为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如东南亚)海外华人中王姓比例特别大。

有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姓中与王姓联系非常紧密的姓氏中,朝鲜、韩国和我国朝鲜族中的金姓的姓源就是以中国的王姓为主的。另外,日本、泰国和东南亚国家华裔中王姓为主要姓源的当地姓氏的比例也很大的。日本姓氏中以王氏为姓源的有三十支以上。有些国家(例如泰国、印尼、日本)王氏非常多,但三代以上的华侨,姓名中已看不出汉人的姓氏了。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一九九二年对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抽样统计表明,全国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李、张三大姓。另据江苏的《扬子晚报》在一九九六年四月二日的报导,当时王姓的人口已超过了一亿人,比英国和法国人口的总和还要多。

一九八七年五月三日《人民日报》公布的中国新的百姓顺序时,王姓也是排在第一位的,证明那时的王姓还是全国最多的。当然,李、王、张三大姓人口的总数也不是恒定的,王姓

人口在中国第一的情况,二00五年就被张姓改变。

由于王氏人口已经起超过了一亿,占中国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以上,于是研究王氏的姓氏渊源、谱牒文化和族群特征等多学科的课题,就成了研究中华民族姓氏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单元之一。“盛世构(祠)藏(宝)修(谱)”的古谚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在世界姓氏研究的过程中,中华王氏研究的领域可能是相关研究工作者最兴奋或最困惑的;因为无需讳言,中华王氏的形成和中华王氏的结构与特色,无疑也是世界上目前已经发现的,在姓氏研究史上最复杂,最丰富多彩最具个性的姓氏之一,例如闽台和南洋等地的华人华侨的祖先,很多是随王审知入闽的战将和功臣,所以入闽各姓的后裔之间相处非常融洽。

林姓是王子比干之后,与王氏同宗同源,宋建隆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福建总管林孚的儿子林惟悫娶妻王氏,在莆田生下了妈祖林默娘。默娘后来成了闽台讨海人的精神崇拜的偶象,从此以后,诸姓的生死福祸均系于默娘一身了。而中华民族的他姓诸神,也与默娘一样被诸姓寄托。中华王氏的诞生成长的过程,无不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和挫折的过程,是与每一个炎黄子孙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

在历史上,王氏之成为显赫的家族,是开始于晋朝的王导。他辅佐晋元帝渡江,在建业(今南京)建立了东晋,并且接

连做了元帝、明帝、成帝三代的丞相。他的子孙,也世代簪缨,于是,他们这一家族,自然门第越来越高,最后演变成“合望族者,辄推王、谢”了。

也许是因为名望太高了,所以历来对于王氏的姓源,有许许多多的说法,令人有莫衷一是之感。

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京兆、河间之王,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此姬姓之王;出北海、陈留者,舜之后,此妫姓之王;出汲都郡,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翊

1

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阿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这段记载,说明了姓王的人,并不是一个来源传下来的,以汉族来说,有的是周文王的后代,有的是虞舜的子孙,有的则是殷商比干的后代。这种情形,已经是够复杂的了,后来不但许多外族不约而同地改姓了这个汉姓,而且还有一些人也被赐姓为王,譬如,《汉书》上就曾提出,燕王丹之玄孙嘉,曾被王莽赐姓王氏;来自西域胡支氏的王世充也冒姓王。这么一来,姓王的人想要从姓氏上去追溯自己的血统,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王氏的姓源那么多,但是数来仍以出自周文王的那一支,名

气最大。根据考据,使王氏成为望族的晋朝中兴名臣王导,就是这一支在山东繁衍的子孙。

既然王姓人众势大,则其子孙的遍布世界各地,自是十分自然的事。据《广韵》的记载,著名的王姓家族,大致有21处,即太原(在今山西省)、琅琊(山东)、北海(山东)、陈留(河南)、东海(山东)、高平、京兆、天水(甘肃)、东平(山东)、新蔡(河南)、新野(河南)、山阳(山东)、中山(河北)、章武(河北)、东莱(山东)、河东(山西)、金城(江苏)、海汉、长沙(湖南)、堂邑(江苏)、河南等地的王家。其中,又以太原和琅琊的王家最有名望。上面提到过的王导,是山东临沂人,自属于琅琊一派。

王姓起源繁多,以太原,琅琊最著名。

江南本会稽王氏。三国时,孙权有妾王夫人(吴景帝孙休母),被封为华亭候。娄候的陆逊,女儿就嫁给王氏。晋永嘉之乱,北方王姓多有合族南迁居于江南各地,并成为北来来最有权势的一支家族。这支也有进入上海的可能。可以断言,上海地区有王姓不会晚于两晋。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唐大中十三年(859)的松江《经幢记》,上有王六娘,王仕韶等人名;唐末有王腾,王敖分占华亭和练祁(今嘉定城厢)。

南宋建炎初,宋相王旦后人举族南渡,有太常寺少卿王迪定居鹤沙(今南汇下沙),金紫光禄大夫王镇定张堰,王元一支迁居昆山;其后人转徒嘉定、宝山王元乃王皋后人,王皋

太傅公扈跸米苏(平江),家於荻川,王皋后一支迁徒嘉定江桥镇葫芦村,于明建王家祠堂,其后人散居于此,一处名小王家宅,二曰老王家宅,三曰郭家宅,四曰顾家巷,郭,顾二家因先搬来,故此二处王氏们经老名称呼,该地三槐后裔将三槐堂分为三堂,一称槐荫堂,二称槐藻堂,三称槐荣堂。其总面积约为35亩。三堂名号由乾隆二十八年嘉定状元秦大成书。秦大成是他们的学兄。三槐王家祠堂前植槐三棵,祠南一条官道。南至松江府,北通苏州府,祠堂受历代王朝册封。屋檐有二根冲天出刺,在明清代表权威的象征。右搭台唱天戏(大戏、京戏).逢年过节热闹非凡,宋祠共二十二间,正房为三进二厅。第一进为王子晋画象。大殿为黄帝巨型塑像,后殿为王祜率三子像,门额由明代副丞相王圻书“三槐堂”门上檐有“太原”二字,东西厢房有槐荫堂、槐藻堂、槐荣堂的后裔名册,并有陈列室安置先世英灵(神主牌)的地方。

据传,凡过三槐祠堂的文武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均进祠内拜,原祠内存有苏东坡手书“三槐堂铭”欧阳修、文天祥、王渊、王皋、岳飞、范仲淹、秦观、陆游、蔡元定、许衡、海瑞、戚继光、汪广洋、王鸣盛、王昶、王念孙、秦大成、朱雪柏的文稿和楹联,题词等。还有王昶修善王家祠堂记。

2

乾隆皇帝曾恩赐碑文二块,由王昶置于祠外,以及王鸣盛随乡俗编纂诗经一部。

一、对“王”的敬畏的认识

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了“王”字,而且使用的频率很高。王”字原是一把斧头的轮廓。那时的大斧是两面双刃的,显示了它的无所不能。于是它的斧口部分,就形成了“王”字上下部分的两横,斧柄则形成“王”字中部的一横。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王”就成为古代隶书和今天楷书时的样子。“王”字的原义是大斧,大斧既是劈山开路的工具,也是征战杀戮的兵器,谁掌握大斧.谁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谁就是“王”,这也是祖先以大斧作为权力的象征的原因。王字三横一竖,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管的”王”的不二学说。

《尔雅?释诂》曰:“王,君也”。《六书?故疑》:“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周衰,列国皆僭号自王。秦有天下,遂自尊为皇帝。汉有天下,因秦制称帝,封同姓为王,名始乱矣”。《书?洪范》:“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王字的本义为“光也”,乃“旺”之本字。甲骨文写作大(佚三八六),大(粹一O二一),似火形,此取清代古文字学家之说,解作“火盛曰王,德盛亦曰王”。既然“王”字使用的历史很早,又与中华

民族最早的文字同时出现,但是最早的“王”,和最早的王姓人是谁呢?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王”,当然应该是黄帝,他又是八百五十个氏族部落的首领、领袖和总统,他这个“万王之王”的头衔,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王的“王”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在研究王姓起源的同时,我们祖先发源地的确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我们姓氏寻根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据《庄子/逍遥游》记载:许由是帝尧的老师,尧欲将治理九州的重任托付于许由,而啮缺又是许由的老师,啮缺的老师是王倪。伏羲和黄帝都曾与王倪论道。王倪、啮缺、许由,他们都是逍遥派,都是仙风道骨的长者,无论这些人物和故事的可信度如何,我们在事关谱牒和宗支的著述时,可能需要抉择。王倪与太原王氏的始祖、太子晋王侨一样,有点传说中的人物那种特有的、很神秘的气氛,他们是否能称为一个家族的始祖,承担起传宗接代的重任,我们必须慎重。如果真的连传说中的人,都可以被后人尊奉为始祖,王倪就可谓是中华王氏不争的第一人了。笔者对选择王倪作于为中华王氏第一人取保留意见的态度,对选择太子晋作为太原王氏的始祖之一则无异议。对关于太子晋为中华王氏第一人的说法则嗤之以鼻。

另一个较早出现在史籍中的王姓人,便是夏朝的冥子王亥,由于王亥的地位很高(夏王室的亲王),史籍中多有提及。王亥的

存在,证明了王室即为王氏之源的论点。王亥的世系清晰,为

黄帝第三十七世(此前有学者传为十世),夏王大禹的第七世孙。因为王亥的真实性没有问题,他的身分又确实是“王”。所以,

由王倪王亥来共同出任没有争议的,中华王氏的形式上的不同世代的第一人,应该不存在问题(法律上的第一人应是大禹、子契、后稷)。而姬姓王氏的第一人,则非周朝的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王业莫属。

二、谁是“王姓”的第一人

在此之前,常常会有一种误会的说法:王姓起源于公元前五六五年出生的太子晋,其实与太子晋同样有神话传说的王倪,

早在公元前三千二百年的时候就很活跃了,晚一点的王亥,也

比太子晋早生了一千

3

三百五十年。可能不需要讨论的是太子晋作为太原王氏的始祖,最后被传成了中华王氏的始祖。在这个地方,人们的概念混淆了。因为中华王氏的始祖,要包括姒姓王氏、子姓王氏和姬姓王氏三家,穿越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始祖是一个群体,不可能只是哪一个人。

太原王氏的始祖洛阳太子晋晚于齐国琅琊的王子城父一百

多年,王子城父晚于姬姓王氏的始祖周太王王业近五百年,周太王晚于中华王氏始祖姬姓后稷、姒姓夏禹、子姓商契、妫姓唐舜(堂兄弟、稷为长)约一千年。稷禹契舜兄弟晚于

末代伏羲的朋友王倪一千年。同样有传说背景的太子晋与王倪之间,相差了二千五百年。如果可以用传说中的人物做王氏始祖的话,用王倪可能比太子晋更有优势,因为王倪是黄帝的同辈。

太原王氏的始祖成了王氏的始祖,虽然只少了“太原”两个字,可是这一少就少了起码一千多年,使王氏比他们后代(例如林氏)的诞生还晚。如果中华王氏从太子晋开始,王姓之源的起点晚两千多年外,还会很大地影响其他姓氏的起源点的认定,例如张姓和林姓等中华姓氏百分九十的姓氏的起源的认定。有些学者喜欢说王氏的得姓应该从周朝灭亡周王室崩溃后

的子孙开始,因为周王室正确的母姓应为姬。既然是母姓,那就要从母系社会的结束起用父姓了。第一个父系社会的象征本来就应该为王的,因为父为金火,母为水云,王字在八卦中性属火当然为父姓,姬则属水为母姓就对了。氏,是父亲的身份,姓、氏合一时,父姓就当然就可以冠在名字前面了。

张氏等姓也是以姬姓为母姓的,但他们的开宗立姓为黄帝的孙子张挥,或曾孙弓正,比王氏的太子晋早了三千年。而根据“周武授氏”而得名林坚的,这个林氏祖传的、有法律依据性质的林姓第一人,则是从周武王的晚辈、商朝的王子坚开始的,这也比王姓的太子晋早了约五百年。这说起来就有些难为情了,林坚可是子姓王氏王子比干的后代啊!在王氏还没得姓的时候,来源于“王”的家族的其他姓氏怎么可能立姓呢?

王姓自战国末期将王位彻底让出后,除了新朝的王莽篡位,不再有任何人再去做皇帝了。以先秦王翦(前270——?)、东晋王敦(公元266——324年)为代表的许许多多王姓人都是有机会做皇帝的,但是却放弃了争取的念头,这可能是源于一个神秘的宿命,或是出于见好就收这种“中道”的、很“中国”的哲学思辨。

感谢周朝最后一代的“王”是周赧王,把周王室最后的江山交给了楚王负刍,否则他的后代要继续做“王”到现在的话,则王姓

的人还没得姓呢。当然,这只是笑谈。因为还是有人会坚持王姓得姓于“王”的崩溃,他会不会是“忽略”了姓氏是可以因职而立的呢。他姓都是“受封”时得姓,王姓为什么一定要“失位”才能“得姓”姓王呢?

这里又有一个概念被偷换了:失位时只剩“王”的空姓(氏),不是才姓王,因为“在位”时的“王”,始终包含了王姓的王,王氏的王。也就是说,王氏在第一天做“王”的时候,就是理所当然的姓王的了。否则“以爵为氏”就成了一句空话。没有“王”这个最初最大的“爵”,就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的“爵”和“氏”。“王”氏当然得姓于“周武授氏”、“太公封神”时得姓的百姓之前。岂有“授氏”者晚于被授者“得氏”的道理!

4

也许,历经了夏、商、周三朝(前2070一前228)王室1842年的“王”的生涯,王氏最能够认识到“高处不胜寒”的意境,而

永远地企翼于宰相、大臣这些“君之侧”的角色,为的是可以进退自如、潇洒飘逸一点吧!(事实证明:王氏宰相的进不是当皇帝,而是要有多一点讲话的资格;退就象东周王宗敬归隐,退就象汉王陵称病不出,退就象春秋时鬼谷子王诩的屡征不仕)。确实,可以姓“王”就很好了,何必一定非要做王那么辛苦,王是做出来的吗?也许,只有心中的“王”才是真的。(姓王也不错啊)

三、王氏祖根的五个阶段

1、炎黄是王氏和他姓的总根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共祖,也是王姓的祖根。因为中华王氏的始祖群体中的禹契稷兄弟,就都是黄帝的第三十一世孙(此前传为六世),黄帝是公元前3200时代的人,禹契稷是公元前2070年代的人,一千多年的时间,怎么能只传六代呢?所以此前的研究,可能有较大的问题,因为如果证据不硬,结论就会很虚。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又说他是有熊国君,他的母亲叫附宝,见大龟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日黄帝。

司马迁的语言,充满了上古的睿智和神秘的色彩,但是不符合现代人的逻辑和慎密的审美。经过很多学者考证,黄帝是

确有其人的。但是经笔者深入论证,发现黄帝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黄帝族群体。在优秀的黄帝族首领中,他们以黄帝的名义传位继位,总共持续了五百多年,共约十二代以上,最后才形成我们所说的黄帝族群体。

黄帝族和中华民族的其他始祖炎帝蚩尤等族一道,组成了中华民族的祖先群体。而中华民族的得名,则是来源于黄帝族的父母之邦,其父伏羲母亲的故乡,陕西兰田的华胥渚。“华族”就是华胥渚的演生,而“中华”又是“中原”和“华族”的统称。

黄帝的一生中,曾擒蚩尤于涿鹿之野,统一了北方。命仓颉写历史,始创六书;命风后演衍奇军之图,始制阵法;命隶首定数,而律度量衡以成;命伶伦定律吕,而始有五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于是始有医药技术。此外,宫室、衣服、器用、货币之制,一切也都由他而来。据二00五年第十一期《收藏/拍卖》杂志介绍:在宁夏中卫大麦地的考古现场,发现了中华民族象形文字的原始阶段、图形文字的数处独立岩群。把中华的文字文明史前移至一万至一点六万年以前。最近发掘的浙江嵊州的小王山文明,也己接近了一万年。以前人们说这些是历史传说,但是各地的考古发现,确都证明了在黄帝和更远(约公元前7000年)的时代,中华各地的农业文明已很发达,人们已会种植五谷,用陶轮纺织,铸造青铜器,使用文字,掌握历法,建造精美的房屋,说明关于黄

帝等中华诸姓始祖的传说并非子虚乌有,而是证据确凿。

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是当之无愧的。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黄帝形象,是保存在汉代画像石上的那幅,是如此的栩栩如生,形象十分逼真。相传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先后被他派遣到全国各地,担任一方首领,帮助他治理天下。数世之后,黄帝的子孙便遍布祖国各地。

5

中华民族的子孙都把炎黄二帝,作为自己的人文共祖和姓氏之源。二帝发祥于黄土高原,黄帝轩辕氏的家族,发祥于泾河流域的姬水,故此姓姬。炎帝即神农氏,发祥于渭河流域的姜水,故称姜姓。黄帝生于寿丘(今甘肃天水一带,一说是山东的曲阜),后居于轩辕之丘(今陕西渭南),长于姬水(今陕西北部或河南新郑)。他们的得姓,都出现在有文字发明的时代之前。

后来黄帝四处征讨,迁徙无常,东至大海,西到崆峒,北逐荤粥,南达长江。与炎帝战于阪泉,黄帝战胜炎帝后,势力大增,并与炎帝部落联合,尊黄帝为“大帝”,炎黄成为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中华民族的许多伟大发明创造,如日历(天文)、蚕桑(纺织)、舟车(战乘)、文字(雕画)、音律(舞蹈)、医学(中药)、算术(物理)、攻伐(战略)、占卜(宗教)、八卦(哲学)等,都创始于黄帝时期。而我们今天研究的主题,即姓氏产生的时代:甚至还早于这个时期。

司马迁在《史记》中,坚执天下皆同姓、同姓皆一家的思想,认为中华民族,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中国人的姓氏产生于唐、虞、夏、商、周等上古时代,而唐、虞、夏、商、周的古帝之姓皆出于黄帝。炎黄两位古帝,同为中国最早的得姓者。但炎帝只有姜、吕等姓的传承,而黄帝却分衍出姬、酉、祁、已、滕、成、任、苟、僖、嬉、儇、依等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姓氏。

从《史记?五帝本纪》可知,黄帝共有25个儿子,其中他娶西陵氏的女儿螺祖为正妃,生下玄嚣和昌意两个儿子,后代都曾掌有天下,由此分出两系:玄嚣生蟜极,蟜极生高辛(即帝喾),高辛生放勋,放勋即唐尧(帝尧),此为一支;昌意生高阳(即颛顼),高阳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桥牛,桥牛生瞽叟,瞽臾生重华,重华就是虞舜(帝舜),此为另一支。

《夏本纪》:“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殷本纪》:契是成汤的祖先,而契又是帝喾的次妃所生。《周本纪》:周王室的祖先为后稷(弃),后稷乃帝喾的元妃所生。这样,“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姓。弃为周,姓姬氏”。

弃在儿童时代就有远大志向,他善于种植稷(高梁)、菽(豆子)、

麦等粮食作物。被帝尧发现,破格提升为“后稷”(农官,主管农事,教民耕种,于是人们以官相称,称弃为“后稷”。由于当时刚刚在脱离母系社会的过程,文化方面的母系痕迹依然很重,这个“后”字,就是母系社会时的“王”或“大”的意思,后稷也是姬姓王氏的根。

帝尧封弃为“后稷”,使他成为“王”者。按照母系社会的制度,“后”就是“王”。“王”在当时的读音为“旺”,“旺”就是司职管理和统治的人,“后稷”就是“王稷”。因为在后稷之前,男性的氏族首长,都被称呼为帝,包括姒姓王氏的夏朝十七帝,名号前也多以帝先。当然,凡事没有绝对,黄帝的同辈亲属中,就有一位叫“凤后”的帝冑,与黄帝合著过史上首部兵书《凤后握奇军》。看来“帝”比“后”还是要高一个级别。

自商朝起,子姓王氏的商王们开始把弃作为“稷神”列入祀典,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倡植百谷、发展农耕的领袖和神。弃的“稷王”王位传了十二代,约504年。这十二代人的名字都叫后稷。由于稷王深得民心的尊贵和神圣,使稷王家族(一说嬴姓)的伯益得到了继承大禹王位的权利,大禹表面上不弗民意地让伯益上台,实际上将执政的资源全给了自己的儿子夏启,使他在争权时获胜。

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词汇规范化

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词汇 规范化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词汇规范化大字中字小字来源:| 2007-10-18 15:22:24| 背景:黄褐红绿蓝青灰白 一、词汇发展演变的原因 语言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的,这种动态运动既包括共时的使用中的变化,也包括历时的发展中的变化。在语言的动态运动中,词汇的变化是最敏感、最迅捷、最频繁的。 语言的发展演变,既有自身的内部规律和原因,也有语言外部的影响和制约。词汇的发展演变也一样,既有社会基础、认识基础,又有客观基础。 (一)社会的发展促成词汇的发展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词汇的发展更是如此,社会的任何变革、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会在词汇的变化中映射出来。甚至可以说,一个时期的词汇往往可以成为反映这一时期社会生活面貌的“晴雨表”。 1.社会制度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是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变化。每一种新制度的产生,都会伴随着各种新事物的产生,每一种旧制度的消亡,也伴随着一些旧事物的消失,这些变化就带来了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词义的变化等等一系列的连锁反映。例如“奴隶”、“奴隶主”、“皇帝”、“嫔妃”、“佃户”、“姨太太”、“资本家”、“工会”、“党委”、“特区”、“独联体”、“联合国”等,这些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事物名称的兴衰存亡,是社会制度变革在词汇中的反映。

2. 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新词。例如“印刷”、“火药”、“汽船”、“钱庄”、“车间”、“火车”、“信用卡”、“电焊”、“按揭”、“VCD”、“克隆”、“因特网”等。这些词都是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应新事物的需要而产生的,没有新事物的出现,也就没有这些词的出现。 3. 社会交流的推动 所谓的“社会交流”,有两种情况,一是指操不同语言的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如操汉语的汉民族与操外语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流,产生了外来词;一种是使用同一种共同语的社会中不同方言群体之间的交流,导致了对各种方言词和行业语的吸收。 任何一种语言,在与外族的社会交流中,都会受到外族语言的影响,吸收一定数量的外来词语,以丰富本族语言的词汇系统,增强自身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就有几个较大规模地吸收外来词的时期。例如,中古汉语由于翻译佛经,从梵语中吸收了大批佛教词语,如“佛”、“罗汉”、“阎王”、“菩萨”、“执着”等。近现代中国派出了大量赴日留学生,也相应地吸收了许多日语汉字词。例如“干部”、“结构”、“主观”、“文化”、“手续”等,虽然这些词的表现形式源于汉语,有的是汉语中固有的,有的是日语中固有的,但或者其含义与汉语原词有了本质上的变化,或者根本就是适应新事物和新思想而生,因此,在当时都算做外来词。到了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制度使国门敞开,国外大量的新事物、新思想涌入人们的生活中,更是掀起了又一次吸收外来词的高潮,例如“迪斯科”、“卡拉OK”、“欧佩克(OPEC)”、“艾滋病”、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 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范,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 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考古证实,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在商代,国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占卜, 甲骨就是占卜时的用具。 甲骨在使用之前,要先经过加工。首先把甲骨上的血肉除净,接着锯削磨 平。然后,在甲的内面或兽骨的反面用刀具钻凿凹缺。这些凹缺的排列是有序 的。占卜的人或者叫巫师,把自己的名字、占卜的日期、要问的问题都刻在甲 骨上,然后用火炷烧甲骨上的凹缺。这些凹缺受热出现的裂纹就称为“兆”。巫 师对这些裂纹的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的结果,并把占卜是否应验也刻到甲 骨上。经过占卜应验之后,这些刻有卜辞的甲骨就成为一种官方档案保存下来。 目前,考古学者共发掘甲骨16万余片。其中有的完整,有的只是没有文字记载的碎块。据统计,所有这些甲骨上的各种文字总计为四千多个,其中经过学者们考证研究的约有三千个,在三千余字里面,学者们释读一致的是一千多字。其余的或者不可释读,或者学者们分歧严重。尽管如此,通过这一千多字,人们已经可以大致了解有关商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了。甲骨文是一种成熟而系统的文字,为后世

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汉字又经历了铜铭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形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 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 就稳定下来: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 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了。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 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以形声字为主体的表意文字体系,总数约有一万个,其中最常用的是三千个左右。这三千余个汉字可以组成无穷多的词组,进而组成各种各样的句子。 汉字产生以后,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越南、朝鲜等国家的文字都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制的。

传统文化中猜字谜的来历与发展 字谜的由来

传统文化中猜字谜的来历与发展字谜的由来 a.会唱京剧的同学进行排练,排练在班会上表演的节目; b.同学们课下通过不同渠道 简单的了解京剧(如上网、读报、自发举办京剧小讲座、组织京剧脸谱绘画比赛);c.课前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京剧剧院,现场品味京剧魅力;d.布置班会现场,渲染京剧气氛。 今年,中华龙舟大赛步入第4个年头,为了满足大学生队伍的参赛需求,特别设立大 学生组,每站比赛都有8支男队和4支女单参赛,他们的出现,让过往以农民为主体的中 华龙舟大赛“焕然一新”。 今年,中华龙舟大赛步入第4个年头,为了满足大学生队伍的参赛需求,特别设立大 学生组,每站比赛都有8支男队和4支女单参赛,他们的出现,让过往以农民为主体的中 华龙舟大赛“焕然一新”。 据说,宋美龄有一位御用裁缝。因为宋美龄对旗袍的痴迷,这位裁缝每两三天就要做 出一件旗袍,一年到头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 我看着那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的 灵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变万化,让我神往,让我遐想…… 1918年,梁济在积水潭投湖自尽。留下遗书《敬告世人书》中说:“国性不存,我生何用?国性存否,虽非我一人之责,然我既见到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先殉之,而后唤起国人共知国性为立国之必要。”梁济本人并非一位抱残守缺的腐儒,他曾明确表 示自己“极赞共和”,这使得他的自杀更能说明一些问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 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 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 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所以,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 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等等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字谜的由来:最早的字谜大约产生在汉魏年间。刘勰《文心雕龙·隐篇》说:"自魏 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刘勰说谜语产生于魏代,是因为那时的文人 创作了许多独立完整的字谜。如当时大文学家孔融写的一首"离合作郡姓名字诗",每句四言,每四句或两句隐射一个字。全诗长二十二句,共八十八字。全文如下: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与时进止,出寺驰张。吕公矶钩,阖口渭旁;九域有圣,无土不王。好是正直,女回于匡;海外有鳦,隼逝鹰扬。六翮将奋,羽仪未彰;龙蛇之蛰,俾它可忘。玫璇隐曜,美玉韬光。无名无誉,放言深藏;按辔安行,谁谓路长。

汉语中系词的发展及其演变

汉语中系词的发展及其演变 关键词:系词的起源系词的产生和发展系词的活用类系词和准系词 摘要:汉语中的系词起源于上古汉语中的判断句,而上古汉语中没有系词出现。 系词产生在两汉期间并在六朝时期发展成为一个正统的汉语语法。系词虽然起源于上古汉语中的指示代词“是”,但“是”字在新时期有自己的独特用法,并且随着系词使用范围的扩大而产生了系词的活用。类系词与准系词很容易与系词“是”混淆,但它们的词性是不同的。 正文: 当今中外汉语言学界对系词的研究很多,分歧较大。总的来说很多语法学家对系词的定义和具体涵盖范围都持有不同的态度。中国国内著名的语法学家王力、吕叔湘、高名凯等都对系词有自己的著述,但他们的意见不是很一致,导致了语法界至今没有达成一个对系词统一的定论。在此,我姑且采用了王力先生的观点,也参考了吕叔湘、高名凯的看法,谈谈我对汉语系词发展情况的认识。 系词,顾名思义,就是联系主语、谓语的一种词。这个概念是从逻辑学中引进的。系词是一个语法概念,它是在判断句中把名词性谓语联系于主语的词,主、谓两项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系词是与判断句相互依存的,而且事实证明系词也是由判断句发展而来的:“他是.三年二班的学生”,“金子是. 稀有金属”,“她是.一个好相处的人”,这些判断句式中“是”字都是系词。 我们站在历时的角度来研究系词,就会发现系词的产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王力先生的说法,汉语中真正的系词只有一个“是”字。王力认为,系词不是从来就有的,上古汉语中并没有系词。在上古汉语也就是秦汉以前,汉语中的判断句往往没有系词,名词性词组不需要系词的帮助就可以构成判断句: a、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易·系辞下) b、他人之贤者,丘陵也;仲尼,日月也。(论语·子张) c、百里奚,虞人也。(孟子·万章上) d、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e、彼后王者,天下之君也。(荀子·非相) f、管夷吾者,颖上人也。(史记·管晏列传) g、予先,周室之太史也。(汉书·司马迁列传) 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从上边的例子就可以得到:一般来说要用“也”字结束句子,主语后面还要用“者”字复指,“者”字可以省略,如例c、例g。有时候判断句有“者”字复指了,句末也可以不用“也”字,如“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虎者,戾虫”(战国策·秦策)。但这样的情况很少见,上古书籍中更多的体现出一种“者”“也”都不用的判断句,比如说大家都熟悉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就是“窈窕淑女者,君子好逑也”的缩写形式。

汉字的来源和演变

1.童谣《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文明礼貌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讲究卫生带手绢(儿)。 你拍三,我拍三,尊老爱幼乐助残。 你拍四,我拍四,不挑吃穿爱粮食。 你拍五,我拍五,敲门问好再进屋。 你拍六,我拍六,别人东西咱不留。 你拍七,我拍七,自己的事情要自理。 你拍八,我拍八,保护环境不折花。 你拍九,我拍九,爱护公物不乱丢。 你拍十,我拍十,不说谎话要诚实。 2.《新三字经》(节奏慢一点) 为人子方少时尊长辈习礼仪 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 能让梨小孔融手足谊记心中 孝于悌须继承长与幼骨肉亲 亲养儿多苦辛报春晖寸草心 亲有教儿恭听做错事继改正 家务事乐承担洗碗筷扫门庭 家爱我我爱家推此心爱中华 3. 快板三句半:《校园礼仪》 我们四人台上站!要把礼仪常规谈!大家别嫌咱啰嗦,看看看! 穿戴干净又整齐!拉链纽扣要系好!领巾标志天天戴!讲仪表! 校园内外不乱跑,自觉排队往右靠,危险游戏不要做,别忘掉! 自尊自爱重仪表,诚实守信讲礼貌,遵规守纪勤学习,要记牢! 天天来把卫生搞,贵在保持习惯好,遇到废纸不放过,重环保! 预备铃响进教室,课本文具摆放好,不吵不闹坐端正,妙妙妙! 升旗仪式要肃立,高唱国歌要整齐,校训呼号要响亮,要有力! 同学之间要友爱,互帮互助树新风,不打架来不骂人,讲文明! 校园礼仪搞得好,好人好事真不少,礼仪少年在哪里,瞧瞧瞧! 4. 小品:争当文明监督员(大约3-4分钟) (下课铃响) (剧中名字根据表演者替换) 小华:(自豪地走出场)下课了,我又要工作了。(用手指着袖章)大家看看,我是学校的文明监督员啊!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我还是觉得很有意义。因为我可以为学校的文明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敏霞:(走出场,边吃边随手丢掉了果皮)唔!不错、不错!真好吃! 小华:(看见敏霞丢果皮,匆忙走过去)哎!哎!朋友,你不能乱丢果皮啊! 敏霞:你是谁?竟然敢管我的事? 小华:你没看见吗?(右手指着自己的袖章很自豪地说)我可是学校的文明监督员。

“乐”的读音 “乐”的两种读音yuè和lè,从基本释义上来区别,应该说是很明确的,一般不会读错。比如,音乐、快乐,不会有人读错。 但在实际中,“乐”的两种读音有时不易分清而容易读错。有以下一些情况。 一古文中的“乐” 1、最有名的是这么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说:“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里边的“乐”显然应读作lè,但不少人很自然地顺口读成了yuè。比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球来宾,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该字读错,将lè误读成了yuè。 2、还有一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意思是“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和众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应该读作:“独yuè lè,不如众yuè lè”。 3、“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里的三个“乐”,我们现在都读作lè。可余秋雨这么读后,有人笑话他说:“大文人也读错了!” 有人认为“乐水”、“乐山”的乐应该是读作yào。 确实,在古人读音中,“乐”表“喜悦”、“乐于”时读作lè,而表“喜好”时读yào,两者是有区别的。这样,“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

寿。”中前两个乐应该读作yào,而第三个乐,应该读作lè。 到底是读lè还是yào?按现在的标准,应该是都读作lè!《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现代汉语规范、权威的工具书对“乐”均未注yào的读音。 这个问题,好像直到现在还在争论呢! 二词牌名中的“乐” 词牌名中有不少带有“乐”字,它应该读作yuè还是lè?有很多词牌名通常都有来历,了解了它的来历,就容易知道含义而读出是yuè还是lè。比较常见的是: 1、清平乐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所以,在这儿读yuè。 清平乐,因为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而为人们所熟知。 2、永遇乐 有个故事说了“永遇乐”这词牌名来历,是关于一对年轻恋人“永远相聚在欢乐之中的愿望和心声”,所以应该读作lè! “永遇乐”,苏轼、李清照等均用此词牌创作过,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我们熟悉的有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最后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三姓名、地名中的“乐”

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词汇规范化

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词汇规化大字中字小字来源:| 2007-10-18 15:22:24| 背景:黄褐红绿蓝青灰白 一、词汇发展演变的原因 语言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的,这种动态运动既包括共时的使用中的变化,也包括历时的发展中的变化。在语言的动态运动中,词汇的变化是最敏感、最迅捷、最频繁的。 语言的发展演变,既有自身的部规律和原因,也有语言外部的影响和制约。词汇的发展演变也一样,既有社会基础、认识基础,又有客观基础。 (一)社会的发展促成词汇的发展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词汇的发展更是如此,社会的任何变革、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会在词汇的变化中映射出来。甚至可以说,一个时期的词汇往往可以成为反映这一时期社会生活面貌的“晴雨表”。 1.社会制度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是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变化。每一种新制度的产生,都会伴随着各种新事物的产生,每一种旧制度的消亡,也伴随着一些旧事物的消失,这些变化就带来了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词义的变化等等一系列的连锁反映。例如“奴隶”、“奴隶主”、“皇帝”、“嫔妃”、“佃户”、“姨太太”、“资本家”、“工会”、“党委”、“特区”、“独联体”、“联合国”等,这些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事物名称的兴衰存亡,是社会制度变革在词汇中的反映。 2. 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新词。例如“印刷”、“火药”、“汽船”、“钱庄”、“车间”、“火车”、“信用卡”、“电焊”、“按揭”、“VCD”、“克隆”、“因特网”等。这些词都是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应新事物的需要而产生的,没有新事物的出现,也就没有这些词的出现。 3. 社会交流的推动 所谓的“社会交流”,有两种情况,一是指操不同语言的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如操汉语的汉民族与操外语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流,产生了外来词;一种是使用同一种共同语的社会中不同方言群体之间的交流,导致了对各种方言词和行业语的吸收。 任何一种语言,在与外族的社会交流中,都会受到外族语言的影响,吸收一定数量的外来词语,以丰富本族语言的词汇系统,增强自身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就有几个较大规模地吸收外来词的时期。例如,中古汉语由于翻译佛经,从梵语中吸收了大批佛教词语,如“佛”、“罗汉”、“阎王”、“菩萨”、“执着”等。近现代中国派出了大量赴日留学生,也相应地吸收了许多日语汉字词。例如“干部”、“结构”、“主观”、“文化”、“手续”等,虽然这些词的表现形式源于汉语,有的是汉语中固有的,有的是日语中固有的,但或者其含义与汉语原词有了本质上的变化,或者根本就是适应新事物和新思想而生,因此,在当时都算做外来词。到了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制度使国门敞开,国外大量的新事物、新思想涌入人们的生活中,更是掀起了又一次吸收外来词的高潮,例如“迪斯科”、“卡拉OK”、“欧佩克(OPEC)”、“艾滋病”、“托福”、“伊妹儿”、“克隆”等等。这些外来词的产生,都来源于社会与社会之间的接触和交流。 社会部的各个方言群体也会在接触和交流中对共同语造成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哪种方言影响较大,取决于这个方言群体在这一阶段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比如,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确立的,这与北方地区在历代政治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粤方言中的一些词语一度成为时髦语言,甚至有相当数量的粤语外来词汇进入了普通话,例如“的士”、“作秀”、“派对”、“克力架”、“按揭”等,这与地区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学生: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一、文字起源 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了各种和各样的记事方法,最原始得计亊方法是: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不论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其他方位的一些简单概念。如大事记大疙瘩,小事记小疙瘩。疙瘩的多少也代表东西的多少。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却不能进行思想交流。所以不可能产生文字,只能说它是文字产生前的孕育阶段。 契刻记事 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据。古代契上刻的数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 图画文字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甲骨文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为这个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比较多。 甲骨文字(男):这个字是“男”,左为“田”,右为“力”。“力”是表示古代的一种农具“犁”的一种形状。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职责,因此用“男”这个符号来表示男人。 甲骨文字,帚(妇):这个字是“帚”像一把用植物做的笤帚,上部为帚苗,下部为帚把,有的中间还有绳索捆扎的样子,如图(二)甲骨文中,有时帚苗方向朝左,有时帚苗方向朝右。至今中国北方还在用高粱,黍子杆做笤帚,与字形很为想象。“妇”的繁体字为(妇),因为过去的女 人在家里主要是做家务的。 这是甲骨文的“车,”你们看看,像不像一辆你们在博物馆或历史书里看见的古时候的车。 这是十二属相,是不是有点像简意画。

古文字探源.乐来自皂角树

古文字探源:乐来自皂角树 作者:万庆涛王鸿杰 乐,象形字,繁体字写作樂,读作lè,yuè,yào,lào。甲骨文是一棵树上结两个豆荚的样子。周晚金文字形在两个豆荚之间增加“白”,即果状物。篆文整齐化,豆荚状果实讹化为幺,隶变后,楷书写作樂,草书楷化后写作乐。异体字楽。本义皂角树。 樂字甲骨文的“幺”是皂荚。木字上两个幺,表示树上结很多豆荚果。周晚金文在两个幺字中间加上白字,强调皂角树的种子。由于樂字的皂角树之义很早消失且被引申义专用,人们就给这种树另起名为皂树,或皂角树、皂荚树。 皂树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豆科植物,落叶乔木。长有棘刺,分主刺和分枝刺。花萼钟形,花瓣淡黄白色。皂角扁平条形,成熟后呈黑紫色,长12~30厘米。种子多呈扁平、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红褐色,有光泽。皂角种子由外壳、白肉和黄心组成。这层白肉晒干后称为皂角米或雪莲子。 挂在树上的成熟皂角,阵风吹过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是大量皂角籽晃动撞击包裹的皂荚发出来的。乐字的声音,或许来自风吹皂荚的响动,似人咯咯的笑声。如,乐呵呵。 远古人发现,皂角和皂角刺具有消肿拔毒、排脓、杀虫等功效,可用于痈疽初起或脓化不溃、疥癣、麻风等症。脏衣服被风吹进有皂角的水坑,稍加揉搓,衣服上脏东西就洗掉了。从此,人们可以穿上干净衣服,不再受脏衣服里的尘土和寄生虫的困扰。 人们把能治病、能净衣、能发出响声的树,用符号记录下来,写作樂。 藥字,周代“藥鼎”字形是在甲骨文字形的两个幺上各加个刺状物,与樂字区别不大。战国竹简字形,有的是在白字上加一个棘刺,有的与“藥鼎”字形相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藥。本义指有豆荚可治病的树。简化字写作药,失去本义和联想。 皂角可治病、洗衣。病好了,衣服干净了,人会心情愉快,引申为喜悦,愉快。①《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②《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义读作lè。如,快乐,乐土,安居乐业。 恢复健康的人,穿着干净衣服的人,笑逐颜开,手持皂荚上下晃动,发出沙锤样的声音,跳起欢快的舞蹈。这或许就是音乐的起源。远古人把能给人带来愉悦、发出五声八音的物件统称乐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籥[yuè]舞笙鼓,乐既和奏(吹龠起舞吹笙敲鼓,乐器合奏和谐动听)。此义读作yuè。如,乐工,乐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说文解字》说“乐,五声八音总名”,只能是乐字的引申义,而非其本义。 手持成熟的皂荚,上下舞动,会发出类似沙锤的声音。至今陕西渭南仍有一种扇鼓,舞者左手持扇形鼓,右手用鼓槌敲击。或许这是从手持皂荚舞蹈的远古人那里发展演化来的。 引申为喜好,欣赏。《论语·雍也》:知[zhì]者乐水,仁者乐山(智慧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此义读作yào。 作地名时,乐读作lào。如,河北乐亭,山东乐陵。或许,远古时这两个地方有皂角树,甚至建立过乐方国。 樂(乐)的衍生字也与皂角树、皂角籽和音乐有关(另文解读)。 远古时期,最早发现皂角荚有治病和净衣作用,并且用符号记录下来的氏族,就以樂作为本氏族的图腾标识,人称为樂氏。读作yuè。 据文献记载,乐姓来源有: 1.源于先祖名字。①出自子姓。西周末年宋国宋戴公的儿子公子衎[kàn]字乐父的后

汉字的来历与起源

汉字的来历与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范,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 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考古证实,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在商代,国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占卜, 甲骨就是占卜时的用具。 甲骨在使用之前,要先经过加工。首先把甲骨上的血肉除净,接着锯削磨平。然后,在甲的内面或兽骨的反面用刀具钻凿凹缺。这些凹缺的排列是有序的。占卜的人或者叫巫师,把自己的名字、占卜的日期、要问的问题都刻在甲骨上,然后用火炷烧甲骨上的凹缺。这些凹缺受热出现的裂纹就称为“兆”。巫师对这些裂纹的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的结果,并把占卜是否应验也刻到甲骨上。经过占卜应验之后,这些刻有卜辞的甲骨就成为一种官方档案保存下来。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燕乐的兴起词的起源早期民间词早期文人词 词的兴起,与唐代经济发达,五七言诗繁荣,有密切关系。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兴盛,为适合市井需要的各种艺术的萌生与成长,提供了温床,“歌酒家家花处处”(白居易《送东都留守赴任》)的都市生活,不仅孕育了词,而且推进其发展与传播。但词最初作为配合歌唱的音乐文学,对它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音乐。词在唐五代时期通常称“曲子”或“曲子词”,它在体制上,与近体诗最明显的区别是:有词调;多数分片;句式基本上为长短不齐的杂言。这些异于一般诗歌的特点,是由它“排比声谱填词,其入乐之辞,截然与诗两途”(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五)所造成的。所以词最根本的发生原理,也就在于以辞配乐,是诗与乐在隋唐时代以新的方式再度结合的产物。 中国诗歌有与音乐相结合的传统,但各阶段辞与乐的性质及其配合方式有所不同。汉魏乐府,一般是先有歌辞,后以音乐相配。而唐五代词是先有乐,后有辞。汉魏乐府所配

的是清商乐,而词所配的是隋唐新起的燕(宴)乐。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云: 自唐天宝十三载,始诏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 沈括指出迄至唐代所出现的三种类型的音乐:雅乐、清乐、宴(燕)乐。雅乐属于周秦古乐系统,与俗乐相对,用于郊庙祭享,跟配合俗乐的词没有多大关系。清乐在汉魏有平调、清调、瑟调,称相和三调,或清商三调(即宫调、商调、角调),行于中原。“晋朝播迁,其音分散”(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四),清商乐又与江南吴歌、荆楚西声相结合,在相对安定的长江流域,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南朝音乐的主体;复又随政治上的南北统一,成为隋唐七部、九部或十部乐中的一部。但实际上南朝所传清商乐,到唐代也渐渐受冷落。“长安(武则天年号,701~704)以后,朝廷不重古曲,工伎转缺。能合于管弦者,惟……八曲”(《旧唐书·音乐志》)。这种唐初已被看作“古曲”的南朝旧传清商乐,与词关系也不大。至于广义上可算属于清乐系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一、文字起源 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了各种和各样的记事方法,最原始得计亊方法是: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不论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其他方位的一些简单概念。如大事记大疙瘩,小事记小疙瘩。疙瘩的多少也代表东西的多少。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却不能进行思想交流。所以不可能产生文字,只能说它是文字产生前的孕育阶段。 契刻记事 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据。古代契上刻的数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 图画文字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文字不再是图画

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甲骨文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为这个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比较多。 甲骨文字(男):这个字是“男”,左为“田”,右为“力”。“力”是表示古代的一种农具“犁”的一种形状。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职责,因此用“男”这个符号来表示男人。 甲骨文字,帚(妇):这个字是“帚”像一把用植物做的笤帚,上部为帚苗,下部为帚把,有的中间还有绳索捆扎的样子,如图(二)甲骨文中,有时帚苗方向朝左,有时帚苗方向朝右。至今中国北方还在用高粱,黍子杆做笤帚,与字形很为想象。“妇”的繁体字为(婦),因为过去的女 人在家里主要是做家务的。 这是甲骨文的“车,”你们看看,像不像一辆你们在博物馆或历史书里看见的古时候的车。

乐字的来历和演变

乐字的来历和演变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为五声八音之总名。所以“乐” 字的产生和乐器有关。甲骨文的“乐”字,由两个并列的“8” 和“木”叠合而成。对这个字形有两种解释。一是“8”就是丝,张丝弦于木上,如同现在的弦乐器,诗歌象形字。据资料,我过到了周代才有拨弹弦乐器,如琴、瑟等。商代有无这类乐器,是个存疑问题。另一种认为,商代最早的乐器骨哨、陶哨和陶埙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声孔,因此,“乐”字上边用了两个“ 8”字符号,下面则是长短不等的哨交叉排列的现象。所以“乐”是概念性会意字。 到了周代,乐器增多。见于文献记载的有70种,《诗经》里提到的就有27种。于是造字的人在甲骨文“乐”字上部加进了“白”,表示钟、鼓形(钟鼓在商代已有),拟示多类乐器.下面是乐器架。“钟鼓管弦,乐之器也。”“屈伸俯仰,器之也。”这大概是金文“乐”字形体的由来。小篆的形体与金文大同小异。为间书、刻辞、古玺中“乐”字的结构。是楷书的写法。现行的简化字是根据草书的笔意制定的。 “乐”是个多音多意字:本意为“音乐”,也作姓氏,这时要读Yu G ,如燕国名将“乐毅.”引申为“喜悦”、“快乐”,这时读L e ,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又引申为“爱好”,这时读Ya b ,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由于“乐”是个多音多意字,稍不留意,容易读错,给 人 带来一种麻烦。据说,从前有个文人,名叫乐乐乐,他在乡试和府试中,虽然都得了第一名,但并不高兴,也不激动,后来上京考试,得了第二名,他却高兴的笑了。原来,乡试发榜时,监考官叫他乐(L e )乐(L e )乐(L e ),乐乐乐不高兴;在府试发榜时,监考官叫他乐(L e )乐(Yu e )乐(Yu e ),乐乐乐不激动;在京试发榜时,监考官叫他乐(Yu e )乐(Ya o )乐(L e ), 乐乐乐既高兴又激动。因为京城里的监考官知道:“乐”字作姓氏时读Yu e , “乐乐”,作名字时读Ya O和L e。乡试和府试的监考官都不知道这个乐字的异读现象,所以乐乐乐不高兴.而京试的监考官就懂得了“乐”字的异读,能把他的姓和名的读音和爱好快乐的含义准确地表达出来,乐乐乐当然是既咼兴又激动了。

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规范化

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词汇规范化大字中字小字来源:| 2007-10-18 15:22:24| 背景:黄褐红绿蓝青灰白 一、词汇发展演变的原因 语言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的,这种动态运动既包括共时的使用中的变化,也包括历时的发展中的变化。在语言的动态运动中,词汇的变化是最敏感、最迅捷、最频繁的。 语言的发展演变,既有自身的内部规律和原因,也有语言外部的影响和制约。词汇的发展演变也一样,既有社会基础、认识基础,又有客观基础。 (一)社会的发展促成词汇的发展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词汇的发展更是如此,社会的任何变革、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会在词汇的变化中映射出来。甚至可以说,一个时期的词汇往往可以成为反映这一时期社会生活面貌的“晴雨表”。 1.社会制度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是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变化。每一种新制度的产生,都会伴随着各种新事物的产生,每一种旧制度的消亡,也伴随着一些旧事物的消失,这些变化就带来了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词义的变化等等一系列的连锁反映。例如“奴隶”、“奴隶主”、“皇帝”、“嫔妃”、“佃户”、“姨太太”、“资本家”、“工会”、“党委”、“特区”、“独联体”、“联合国”等,这些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事物名称的兴衰存亡,是社会制度变革在词汇中的反映。 2. 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新词。例如“印刷”、“火药”、“汽船”、“钱庄”、“车间”、“火车”、“信用卡”、“电焊”、“按揭”、“VCD”、“克隆”、“因特网”等。这些词都是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应新事物的需要而产生的,没有新事物的出现,也就没有这些词的出现。 3. 社会交流的推动 所谓的“社会交流”,有两种情况,一是指操不同语言的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如操汉语的汉民族与操外语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流,产生了外来词;一种是使用同一种共同语的社会中不同方言群体之间的交流,导致了对各种方言词和行业语的吸收。 任何一种语言,在与外族的社会交流中,都会受到外族语言的影响,吸收一定数量的外来词语,以丰富本族语言的词汇系统,增强自身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就有几个较大规模地吸收外来词的时期。例如,中古汉语由于翻译佛经,从梵语中吸收了大批佛教词语,如“佛”、“罗汉”、“阎王”、“菩萨”、“执着”等。近现代中国派出了大量赴日留学生,也相应地吸收了许多日语汉字词。例如“干部”、“结构”、“主观”、“文化”、“手续”等,虽然这些词的表现形式源于汉语,有的是汉语中固有的,有的是日语中固有的,但或者其含义与汉语原词有了本质上的变化,或者根本就是适应新事物和新思想而生,因此,在当时都算做外来词。到了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制度使国门敞开,国外大量的新事物、新思想涌入人们的生活中,更是掀起了又一次吸收外来词的高潮,例如“迪斯科”、“卡拉OK”、“欧佩克(OPEC)”、“艾滋病”、“托福”、“伊妹儿”、“克隆”等等。这些外来词的产生,都来源于社会与社会之间的接触和交流。 社会内部的各个方言群体也会在接触和交流中对共同语造成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哪种方言影响较大,取决于这个方言群体在这一阶段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比如,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确立的,这与北方地区在历代政治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粤方言中的一些词语一度成为时髦语言,甚至有相当数量的粤语外来词汇进入了普通话,例如“的士”、“作秀”、“派对”、“克力架”、“按揭”等,这与

词的发展史

词的发展史 通常我们了解的词的定义是这样的: 词,又名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文体。其特点可以用明代徐师的话来概括:“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1. 词是可以用来演唱的;2. 词的字数是有限定的,这种限定规范到了句; 3. 词是讲究平仄押韵的。 但是从词的别称中,众人往往有所误解。 比如:长短句。大部分人理所当然的从这个别称中推断词皆是杂言的。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根,因为现存词中齐言词本不罕见。 例如竹枝词: 竹枝 唐?白居易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得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 再如:诗余。 对别称“诗余”的理解有两点需要指出的。 第一点同长短句。 第二点和第一点有联系,即认为与近体诗的每句五言或七言这种齐言形式不用的是,词的句子言数可多可少(宏观上看),类似于近体诗句的断截和充盈,故词是由诗(尤指近体诗)发展而来,存在一个正与变的关系。 这点是值得商榷的。第一,若是以近体诗为正,词为变,那么就存在一个附属关系和先后关系,可这两点在词本身来看都不甚明显。第二,从文艺形式发展的角度看,独成一体的文艺形式的发展都有一个一般规律:渐变而成,而非附属于谁就可迅速发展的。 所以现在的诗词研究领域已经很少有人再提这种观点了,可这种观点为何长期流行于诗词界至今呢?在之后的讲解中我会一一对此作出解答。 刚才的种种是我们从词的定义中能读出的信息。下面我对词本身做一些常识性的介绍。 词的分类: 1. 若以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五十八言以内)、中调(五十九言~九十言)和长调(九十一言以上,最长达二百四十言)。 2. 若以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等九种。 3. 若以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词牌: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名的来源很多。一般来说可能本身就是曲子的名字,如《菩萨蛮》、《西江月》、《蝶恋花》等;也可能摘自某首词的几个字,如《忆秦娥》、《忆江南》、《如梦令》等;亦可能是词本身的题目,即词牌即词题,如《踏歌词》、《浪淘沙》、《渔歌子》等。值得一提的是,同一词牌往往对应诸多变体(词谱),不同词牌可能也对应同一种词谱。 词题:在词牌后用以点明词作主旨的题目。一般取全词中心主旨或取首句某个词或词组。 词谱:又名调,即词的格式。包括词牌名,词牌对应词的每句字数,各句押韵及换韵情况,各字平仄规定。以下是《虞美人》的词谱。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动画艺术短片《文字的演变》

动画艺术短片《文字的演变》导演阐述 【创作来源】:以汉字的形象受到启发,用音乐与字体的变化让短片灵动 【内容概括】:一个和谐的田园生活的风景图,烈日当空,正冒着烟的房子,屋前有小溪在流淌,田地里很多人在弯腰劳动,还有家禽。接着利用文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到行书的过程。把这幅景象分解成汉字,过程做成动画。 【艺术风格】:通过将优美的音乐加入短片来烘托短片的整体气氛从而准确的表达短片思想,以动画片的虚拟性,影片的叙事手法及镜头语言,充分发挥创作者的想象力。以画面感为主,用冷暖色调的对比来烘托气氛。 【造型设计】:总体风格一致,质朴,脱俗。并加入新时代的审美意识。造型虽简单,但其中应有的局部特征,复杂和细节刻画。有风格,有特点并适合动画操作。 【场景设计】:在总体艺术框架下,造型非

完全写实,有其风格化的概括和想象成分。【台本设计】:分镜头脚本 01淡进淡出墙上有一幅画描绘的是田园景象,画前来来回回走着人,(喧闹的 声音)然后拉近镜头田园景象全景 声音(音乐) 6秒 02近景,一点一点推进镜头摇移中景,烈日下田地里大伙埋头苦干 4秒 03屋子前小溪流淌,岸边家禽在吃食景色特写 4秒 04拉近镜头太阳特写3秒开始字体演变,节奏变快(音乐改变),由实体的 太阳伸出两只双手,把田地里埋头苦干 的人拉了过来,甲骨文的众,然后上面 的太阳变成了眼睛,底下就剩下了三个 人,就成了金文的众,小篆未变,楷书 上面变成了四,下面三个人摞在了一 起,然后再变成三个人,40秒。切,紧 接着猪特写,将房子的盖子一脚踢到头 上,甲骨文的家,就是以有猪为家,金 文时就是一个抽象的猪在屋子里,家的 本意就是家庭,30秒。还有水,25秒

语言的起源和演变

语言的起源和演变 2011040910326 英语3班封怡帆 内容摘要:语言是离不开语言是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变化对语言的变异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越来越细致复杂,向社会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的不断丰富,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一、语言的起源 1、18世纪以前——语言神授说 自远古以来,人类就一直为这个问题所困惑。初民社会普遍相信,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某种神力的创造,所以人的语言理所当然地被看作这一神力的恩赐。在西方,典型的语言神授说见于《圣经》,并且由于《圣经》不可动摇的地位,而成为从宗教到学术各界的正统说法。直到17、18世纪,语言神授说仍主导着大多数学者的思维。 2、18世纪——语言起源的科学探讨的开始 同时,一些有头脑的学者开始用世俗的眼光看待语言的起源和发展,其中最有名的三位是:孔狄亚克(E. B. de Condillac 1714-1780),卢梭(J. J. Rousseau 1712-1778),赫尔德(J. G. von Herder 1744-1803)。孔狄亚克在《人类知识起源论》(1746)中探讨了语言起源问题;卢梭在1754年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论及同一问题,后来又专门写了一本《论语言的起源》,在他逝世四年后问世。 18世纪中叶以后,语言起源问题已成为欧洲学界关注的焦点,许许多多学者加入了辩论的行列。1769年,柏林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甚至决定设立专奖,以征求有关语言起源问题的最佳解答。来自欧洲各国的数十位学者参加了这场竞争。一年后,最终有三十篇论作呈交科学院。在这些用德文、法文、拉丁文等写成的作品中,有六篇受到评审人士称赞,还有一些被认为写得不错,但是获得科学院奖并由科学院指定出版的只有一篇,那就是赫尔德的《论语言的起源》。 3、19世纪——“一项不体面的活动” (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使得人们对语言研究的重心转移到对具体语言的特点及语言亲属关系的关注上。 (2)人们逐渐意识到语言起源的不可论证性,所以,1866年巴黎语言学会规定,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