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动物生化习题库答案

动物生化习题库答案

动物生化习题库答案
动物生化习题库答案

动物生化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1.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构象能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化学反应的部位

2.酶原:生物体内能转变成酶的化学物质

3.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同一活性中心,干扰了酶与底物的结合,从而降低了酶的催化活性,称为没得竞争性抑制作用

4.同工酶:是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5.米氏常数:酶促反应达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6.—碳单位: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因称为一碳单位

7.全酶: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而成的具有催化活性的复合体

8.必需基团:酶分子有些基团若经化学修饰(如氧化、还原,酶化、

烷化等)使其改变,则酶的活性丧失,这些基团即称为必需基团

9.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与底物可同时结合在酶的不同部位上,形成三元复合体

10.酶活力:酶活力()也称为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11.酶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对底物及其催化反应的严格选择性。通常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或一类相似的反应,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程度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可分为三种类型: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专一性

12.辅助因子:结合酶的非蛋白质部分为辅助因子

13.比活力:又称比活性,是指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活力单位

14.不可逆抑制作用:某些抑制剂通常以共价键与酶蛋白中的必需基团结合,而使酶失活,抑剂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有这种作用的不可逆抑制剂引起的抑制作用称不可逆抑制作

15.可逆抑制作用:酶蛋白与抑制剂以非共价键方式结合,使酶活力降低或丧失,但可用透析,超滤等方法将抑制剂除去,酶活性得以恢复

16.酶原的激活:无活性的酶原转化成有活性的酶称酶原的激活

17.抗体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免疫球蛋白

18.辅酶与辅基:辅酶是指以非共价键和酶蛋白结合的小分子有机物质,通过透析或超滤等物理方法可以除去,辅基是指以共价键和酶蛋白结合的小分子有机物质,不能通过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

19.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分子,是生物催化剂

20.激活剂: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被称为激活剂

21.抑制剂:又称为缓聚剂。阻滞或降低化学反应速度的物质,作用与负催化剂相同

22.酶的最适温度():在某一特定时,酶促反应具有最大反应速率,该值为酶的最适值

23.寡聚酶:寡聚酶是由2个或多个相同或不相同亚基以非共价键连接的酶

24.变构酶:即别构酶,指代谢途径中受到变构调节的酶,酶分子中含与底物结合起催化作用的催化亚基(部位)和与变构效应剂结合起调节作用的调节亚基(部位

25.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26.固定化酶:固定化酶是酶工程的一种手段,是利用物理化学手段将生物提取的酶固定在介质上,是指不溶于水而具有酶活性的状态,提高酶的催化活力和催化效

27.邻近与定向效应:邻近效应是在酶促反应中,由于酶和底物分子之间的亲和性,底物分子有向酶的活性中心靠近的趋势,最终结合到酶的活性中心,使底物在酶的活性中心的有效浓度大大增加的效应.

28.底物形变:

29.疏水空穴效应:疏水效应是指水溶液中非极性分子折叠或缔合的现象,是熵增加驱动的结果 30.酶的转化系数:表示酶的催化中心,每个活性中心或酶分子底物转换底物的分子数

31.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32.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是能在水中溶解的一组维生素,常是辅酶或辅基的组成部分

33.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是指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34.糖原:糖原()又称肝糖或糖元,是一种动物淀粉,由葡萄糖结合而成的支链多糖,其糖苷链为α型

35.糖酵解作用:在无氧或缺氧条件,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36.糖的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生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37.血糖:血液中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

38.柠檬酸循环:乙酰辅酶A经一系列氧化脱羧作用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一个循环,该循环是从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的,所以称柠檬酸循环

39.巴斯德效应:在厌氧条件下,向高速发酵的培养基中通入氧气,则葡萄糖消耗减少。这种抑制发酵产物积累的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

40.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就叫做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41. 糖原的合成:糖原合成就是在糖原合酶的催化下活化形式的葡萄糖与引物分子(未降解完全的糖原分子或糖原素)合成糖原

42.细胞内能量水平:

43.乳酸循环:乳酸循环是肌糖原无氧氧化为乳酸,进入血液回到肝脏在乳酸脱氢酶作用下变成丙酮酸,再经糖原异生为肝糖原,再由血液在肌肉中转变为肌糖原的循环过程

44.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中间代谢产物的过程,有称为磷酸己糖旁路.

45.活性葡萄糖

47.高能键:含有高能的化学键,在水解反应或基团转移反应过程中能释放大量自由能,一般超过5(14.18)。通常用“~”符号表示

48.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的过程

49.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是在被氧化的底物上发生磷酸化作用。即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某些高能磷酸化合物的中间产物,通过酶的作用可使生成

50比值:物质氧化过程中,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摩尔数51.呼吸链: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是由一系列电子载体构成的,从或2向氧传递电子的系统。

52.生物氧化:在生物体内,从代谢物脱下的氢及电子﹐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与氧化合成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53.阻抑作用:

54.解偶联作用:在氧化磷酸化反应中,有些物质能使电子传递和的生成两个过程分离,它只抑制的形成,而不抑制电子传递,这一作用称为解偶联作用

55.氧化磷酸化作用:氧化磷酸化作用( )是指在生物氧化中伴随着生成的作用

56.苹果酸穿梭作用:

57.酮体: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58.血浆脂蛋白:血浆中血脂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称为血浆脂蛋白

59.脂肪酸的β-氧化:饱和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羧基端的β位C原子发生氧化链在α位C原子与β位C原子间发生断裂,每次生成一个乙酰和较原来少两个C单位的脂肪酸,这个不断重复进行的脂肪酸氧化过程称为脂肪酸的β氧化.

60.血脂: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

61.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慢无法满足机体需要,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62.非必需脂肪酸 : 非必需脂肪酸()是机体可以自行合成,不必依靠食物供应的脂肪酸,它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一些单不饱和脂肪酸

63.脂肪酸的动员: 脂库中贮存的脂肪经常有一部分经脂肪酶的水解作用而释放出脂肪酸与甘油,称为脂肪的动员.

64.脂类:脂类,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这是一类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剂的化合物

65.必需氨基酸 : 必须氨基酸指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外界摄入,有八种,口诀:甲携来一本亮色书,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婴儿有九中,多一种组氨酸 66. 生糖氨基酸 :能通过代谢转变成葡萄糖的氨基酸。包括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15种。

67.联合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指含氨基的分子在分解时,转氨基

作用和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脱氨基作用两种方式联合起来进行脱氨基的过程

68.生酮氨基酸: 生酮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能转变成乙酰乙酰辅酶A的氨基酸,共有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5种

69.转氨基作用 : 转氨基作用指的是一种α-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一种α-酮酸上的过程。 70.氧化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是指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伴有氧化的脱氨基反应。

71.非必需氨基酸: 不一定非从食物直接摄取不可。这类氨基酸包括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胱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72.尿素循环 : 又称为鸟氨酸循环,肝脏中2分子氨(1分子氨是游离的,1分子氨来自天冬氨酸)和1分子2生成1分子尿素的环式代谢途径.尿素循环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式代谢途径. 73.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74.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 脱氨基作用是指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脱去氨基生成α-酮酸的过程。这是氨基酸在体内分解的主要方式

75的半保留复制 : 在进行复制的时候链间氢键断裂,双链解旋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链,经过一系列酶(聚合酶、解旋酶、链接酶等)的作用生成两个新的分子。

76的半不连续复制:半不连续复制是指复制时,前导链上的合成是连续的,后随链上是不连续的,故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77.冈崎片段 : 相对比较短的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这是在合成实验中添加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前体观察到的. 78.碱基配对原则:

79.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传递给,再从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80.基因: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基本单元,是或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

81.领头链 :在复制中,解链方向与复制方向一致,因而能沿5’至3’方向连续复制的子链称为领头链。

82.随从链:在一个复制叉中,以5’→3’链为模板的链,按5’→3’合成一段段的冈崎片段,再连接成长的链,是不连续的,因该链合成较前导链滞后,故称随从链。

83.复制叉 :复制叉()是复制时在链上通过解旋、解链和蛋白的结合等

过程形成的Y字型结构称为复制叉

84.复制子: 复制是从一个复制起点开始,最终由这个起点起始的复制叉完

成的片段。中发生复制的独立单位称为复制子。

85.反转录:反转录是以为模板,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过程,是生物合成的

一种特殊方式。

86.启动子: 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序列。启动子是基因()的一个

组成部分,控制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

87.外显子: 基因组中出现在成熟分子上的序列.外显子被内含子隔开,转

录后经过加工被连接在一起,生成成熟的分子.信使核糖核酸()所携带的信

息参与指定蛋白质产物的氨基酸排列.

88.内含子: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间插序列.这些序列被转录在前体中,经过剪

接被去除,最终不存在于成熟分子中.内含子和外显子的交替排列构成了割

裂基因.在前体中的内含子常被称作“间插序列”.

89.模板链 : 双链中的一条链,用于转录翻译复制的一条母链,叫做模板

链,作为模板,用于转录和翻译。

90.编码链: 双链中,不能进行转录的那一条链,该链的核苷酸序列与转录

生成的的序列一致(在中是以U取代了中的T),又称有义链

91.多顺反子:多顺反子见于原核生物意指一个分子编码多个多肽链。这些

多肽链对应的片段则位于同一转录单位内,享用同一对起点和终点。

92.顺反子 : 即结构基因,为决定一条多肽链合成的功能单位,约1000

93.结构基因:结构基因是指编码任何蛋白质或非调控因子的的基因,是操

纵子的一部分

94.核心酶: 核心酶():大肠杆菌的聚合酶全酶由5个亚基组成(α2

β,βδ),没有δ基的酶叫核心酶。

95.不对称转录 :在分子双链上,一股链作为模版指引转录(模版链),另

一股不转录(编码链),模版链并非总是在同一单链上

96.转录:生物体以为模版合成的过程

97.遗传密码:()分子上从5'端到3'端方向,由起始密码子开始,每三个核

苷酸组成的三联体.它决定肽链上某一个氨基酸或蛋白质合成的起始、终止

信号.又称为三联体密码,也叫遗传密码子.

98.反密码:分子的反密码环上的三联体核苷酸残基序列。在翻译期间,反

密码与中的互补密码结合

99.翻译:翻译指核酸碱基链的信息在肽合成酶的作用下,按照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的方式合成相应的多肽链。

100.同义密码:编码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

101.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同一种氨基酸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密码子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 102.摆动性:

103.反馈调控:

104.阳性调控:激活物蛋白对聚合酶的转录进行的调节

105.阴性调控:

106.操纵子:指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一系列紧密连锁的结构基因的总称,主要见于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如乳糖操纵子、阿拉伯糖操纵子、组氨酸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等

107.酶形成的诱导:

108.酶合成的阻遏:酶阻遏( )细胞中受反应最终产物的影响而中止特定酶合成的作用

109.酶促酶型互变:

110.底物循环:底物循环也称之底物循环()。一对催化两个途径的中间代谢物之间循环的方向相反、代谢上不可逆的反应。

111.阻遏物:与或结合来阻止转录或翻译的一类蛋白质。

112.激活物

113.组成酶:组成酶是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 它的合成仅受遗传物质控制即受内因控制。

114.诱导酶:诱导酶是在环境中有诱导物(通常是酶的底物)存在的情况下,由诱导物诱导而生成的酶

115.复制眼:

116.原点:

117.引物

118.从头合成途径:生物体内用简单的前体物质合成生物分子的途径。119.补救途径:与从头合成途径不同,生物分子,例如核苷酸,可以由该类分子降解形成的中间代谢物。

二、填空题

1.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激活剂)(抑制剂)。

2.酶对底物和反应类型的选择性,称为酶的(专一性)。根据其选择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三种类型。

3.结合酶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两部分构成,前者决定酶的(专一性),后者决定酶的(种类和性质)。

4.酶活性部位上的基团可分为(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两类。前者的作用是(决定酶对底物专一性),后者是(决定反应专一性)。

5.酶促反应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催化效率极高)(反应条件温和)(易变性失活)(催化活性可调控)。

6.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也称为(生物催化剂)。根据酶分子化学组成的特点,可将酶分为(单体酶)、(寡聚酶)和(多酶复合体)三种类型。

7.酶的值只与酶的(种类)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一种酶可有几种底物,其中值大的,说明(与底物亲和力)小,值小的说明(与底物亲和力)大。

8.降低活化能,提高酶促反应速度的机制有(邻近效应与定向效应)、(底物分子的变形与扭曲)、(共价催化)、(酸碱催化)(活性中心的低电介性)等5种。

9.酶活力是指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测定酶活力,实际上就是测定(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速度)。酶活力的大小可定量地用(酶活力单位)表示。

10.比活力是指(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活力单位数),酶制剂的比活力越

大,表明该酶(含量及纯度)愈大。

11.在酶促反应中,亲核基团是电子对的(供体),亲电基团是电子对的(受

体)。

12.比活力是指(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活力单位数)。比活力的大小常用

来衡量酶制剂的(含量)和(纯度)。比活力较大的酶制剂,其(含量)和(纯度)较高。

13.酶活力测定的主要原则是在特定的(温度)和()条件下,测定酶促反

应的(初)速度。

14.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常数),不同的酶有不同的(值),因此,测定

酶的(米氏常数)可以作为(鉴定酶)的一种手段。

15.根据酶催化的反应类型,可将酶分为(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

解酶)、(裂解酶)、(异构酶)、(合成酶)六大类。

16.如果一种酶有多种底物,其中值最(小)的底物,称为该酶的(天然底

物)。

17.1主要由(噻唑环)和(嘧啶环)两部分构成,它在体内的辅酶形式是(焦磷酸硫胺素),构成(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辅酶,参与糖代谢。

18.2是(核醇)和(二甲基异咯嗪)的缩合物,它在体内的辅酶形式是()和(),构成(脱氢酶)辅酶。

19.泛酸亦称为(遍多酸),它在体内的辅酶形式是();构成(转酰酶)

和(酰化酶)辅酶。

20包括(烟酸)和(烟酰胺)两种物质,它们都是(吡啶)衍生物,在体内的辅酶形式是()和(),构成(脱氢酶)酶的辅酶。

21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三种物质,其中(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可相互转变,它们在体内的辅酶形式是(磷酸吡哆醛/胺),构成(转氨酶)和(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

227是由(噻吩环)和(尿素)构成的骈环,构成(羧化酶)辅酶,起固定(二氧化碳)的作用。

23.9的化学名称叫(叶酸);辅酶名称叫(5,6,7,8-四氢叶酸),构成(一碳基团转移)酶的辅酶,起(一碳基团转移)的作用。

24.体内的一碳基因包括(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亚氨

甲基)。

2512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它在体内的辅酶形式有(甲钴胺素)和(5’脱氧腺苷钴胺素)两种,构成(甲基变位酶)的辅酶。26.硫辛酸亦称(6,8-二硫辛酸),它在体内有(闭环二硫化合物)和(开

链还原)两种类型,构成(α-酮酸脱氢酶系)辅酶。

27在动物体内有(D型)和(L型)两种形式,因其含有(烯醇式)结构,所以它即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8.四氢叶酸的(N5)和(N10)部位是(一碳单位)的结合部位,因此它

是体内(一碳基团转移酶)的辅酶,参与(氨基酸)代谢。

29.12有多种形式,如(氰钴胺素)(羟钴胺素)(甲钴胺素)(5’脱氧腺苷钴胺素)等。(5’脱氧腺苷钴胺素)则是维生素B12在体的辅酶形式;(甲钴胺素)则是维生素B12转运甲基的形式。

30.叶酸是由(蝶呤啶)、(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结合而成的,在(谷氨酸羧基肽酶)催化下,叶酸可转化为具有生理活性的(5,6,7,8-四氢叶酸)。

31.泛酸和(巯基乙胺)(焦磷酸)(3’-磷酸腺苷)结合生成(),构成

(转酰酶)和(酰化酶)的辅酶。

32.糖酵解在细胞的(胞液中)进行;糖有氧氧化在细胞的(胞液)和(线粒体)进行;糖异生在(肝、肾皮质)组织进行;磷酸戊糖通路在细胞的(胞液)进行。

33.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硫胺素)()等六个辅助因子。

34.糖酵解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为机体迅速提供能量)和(为某些厌氧生物及组织细胞生活所需);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是(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是物质代谢的总枢纽、是三大物质代谢共同的最终途径),糖异生的生理意义是(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和(有利于乳酸的利用)。

35.磷酸戊糖通路的特点是(6不需经亦可完全氧化)(有5-磷酸核糖生成)(脱氢酶辅酶是);生理意义是(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还原力)(生成5-磷酸核糖)(与有氧、无氧分解途径相互联系)。

36.糖原是由(葡萄糖)构成的大分子多糖,在其分子间通过(糖苷键)键相连。分枝间通过(α-1、6-糖苷键)键相连;糖原主要贮存于(肝)和(肌肉)组织。

37.糖异生作用主要在(肝)组织中进行,其原料主要有(氨基酸)、(乳酸)、(丙酸)和(丙酮酸)。

38.控制糖有氧氧化的六步限速反应是由(己糖激)酶、(果糖-6-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所催化的6步不可逆反应。

39.磷酸戊糖途径是从(葡萄糖-6-磷酸)开始的,反应可分为(氧化)和(非氧化)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要中间产物有(核酮糖-5-磷酸)和()。通过此途径可使(糖)和(核苷酸)代谢相互联系起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