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宋心性之学的发展与宋代《四书》学的形成

北宋心性之学的发展与宋代《四书》学的形成

北宋心性之学的发展与宋代《四书》学的形成
北宋心性之学的发展与宋代《四书》学的形成

北宋心性之学的发展与宋代《四书》学的形成

肖永明 殷 慧

内容提要:面对佛道之学的挑战,宋初儒者认识到必须弥补儒学心性论的缺陷,建立起与佛道之学相颉颃的心性理论。为此,他们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心性论领域,展开心性理论的探讨。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中庸》、《孟子》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论语》的地位也进一步提高,《四书》成为儒家重要的思想学术资源,不同思想倾向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四书》进行了阐释、利用与发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四书》学。

关键词:

《四书》之名,起源甚晚。南宋淳熙九年(1182),朱熹首次将《论语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孟子集注》并为一集刻于婺州,经学史上的《四书》之名才终于出现①。此后,随着理学的兴盛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流传,《四书》之称遂被广泛接受、使用。《明史?艺文志》中立《四书》一门,《四库全书总目》亦在经部中立《四书》类,二者内容分别包括此前历代学者对《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注解之作。本来,从严格意义上说,《四书》之名确立之前的各种有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解说、注疏之作不应归入《四书》类中,如清朱彝尊《经义考》就于《四书》类之前,仍立《论》、《孟》两类,且凡《四书》之名出现之前说《大学》、《中庸》者皆附于《礼》类,以存其古义。然而,正如四库馆臣所说,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流行于世后,前创后因,久则为律,《四书》之称已相沿成习。更何况“赵岐、何晏以下,古籍存者寥寥,梁武帝义疏以下,且散佚并尽。元明以来之所解,皆自《四书》分出者耳。”因此,《明史》等将历代有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著作归入《四书》类,是“循其实”而“不复强析其名”(《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五,《经部?四书类一》,《序论》,中华书局,1965年)。这一看法,虽为一家之言,却不无道理。本文所谓的《四书》学,也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是指儒家学者对《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进行解说、阐释、注疏、发挥而形成的研究成果。

在《四书》学发展史上,宋代具有重要地位。而宋代《四书》学形成,又与北宋时期心性之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当时,儒家学者面对佛道之学的挑战,试图以心性理论的探讨为核心,努力发掘传统儒家经典中的思想资源,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四书》思想资料进行阐释、利用与发挥,宋代的《四书》学因此形成。

一、北宋心性之学的发展

宋初,儒学发展已呈现出衰颓陵夷之势,面临着种种危机。从儒学自身看,汉唐以来,儒家学者

?

86?①参见束景南:《朱子大传》,第385页,第766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关于《四书》之名的确立,有不同说法。邱汉生先生认为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朱熹在漳州刊刻了《四书》,为之作注。《四书》的名称从此确立。”参见邱汉生《四书集注简论》,第1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在经典解释中多注重训诂考订,而对经典的精神实质与思想内容却缺少发掘。这种取椟还珠的治学方法导致了儒学的日益僵化,其内在活力受到扼制,以经世致用为旨归的儒学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与个人的精神生活起指导作用。这种状况,是当时儒家学者必须正视并着手加以解决的。事实上,为了挽救儒学的这一危机,宋初士人们也的确采取了种种措施。他们反思汉唐儒学的弊端,变革治学方法,希望通过重新阐释儒家经典,阐发其中义理以振兴儒学。为此,士人们力图摆脱汉唐经学拘囿于家法、师法,沉溺于考证训诂的治学学风,在经典训释中采取以心契心,自得于己的方式,最终自出议论,独标新义,以义理之学代替了章句训诂之学,为宋代儒学复兴开辟了道路。

但是,当时儒学的更大危机是来自佛道之学的外部挑战。魏晋以后,随着佛道势力的增长,佛道之学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亦不断扩大,其中佛教影响尤盛。到宋初,从皇帝朝臣到下层平民,都有不少人浸淫其中。儒家学者亦往往为佛教精致的思辨哲学所吸引,对佛教的本体、心性理论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时士人相率谈禅,以高妙玄远相尚,出现了所谓“儒门淡薄,收拾不住,

皆归释氏”(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五),“今人不学则已,如学焉,未有不归于禅也。”(《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二程集》第196页。以下引文出自《二程集》者均标注页码,《河南程氏遗书》、《河南程氏外书》、《河南程氏文集》、《河南程氏经说》、《河南程氏粹言》分别简称为《遗书》、《外书》、《文集》、

《经说》、《粹言》

)的情形。显然,异端之学的挑战空前严重,儒学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已经到了必须对异端之学的挑战作出有效回应的时刻。

然而,佛道之学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绝非偶然。佛道之学长于理论思维,在个人心灵安顿方面有一套颇为精致的说教。从东晋、南北朝开始,佛教思想家就非常注重心性理论的建构,将心性论作为其理论思考的重要内容。到隋唐时期,作为佛学核心的心性问题,有了更为

深入、系统的探讨,各宗派都依据不同的佛教经典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心性理论。

①相对而言,传统儒学主要以现实生活中的日用伦常之事为其致思重点,虽然自思孟学派以后,探讨心性理论的儒家学者代有其人,也不乏精辟之见,但到汉唐时期,儒学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现实政治运作的工具,儒学中强调外在礼仪制度、外在规范的内容被大大突出、凸显,而其中心性之学的内容则往往被忽视,心性主体的构置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因此,从理论思维上看,佛教心性论的精致细密,已非儒学所可比拟。一些佛教思想家对此也颇为自信。如唐华严宗五祖宗密(780—841)就声称:“策万行,惩

恶劝善,同归于治,则三教皆可遵行。推万法,穷理尽性,至于本原,则佛教方为决了。”(宗密《原人

论?序》)似乎佛教已经垄断了心性领域的话语权。后来北宋仁宗时高僧契嵩(1007—1072)亦谓:“儒者,圣人之大有为者也;佛者,圣人之大无为者也。有为者以治世,无为者以治心。……故治世

者,非儒不可也。治出世,非佛亦不可也。”(契嵩《镡津文集》卷八,

《寂子解》)这种观点,反映了唐代及宋初一些佛教思想家普遍的自负心态。对这种观点,一些儒家士人也颇为认同,社会上广泛流传“以儒治国,以佛治心,以道修身”之论。张载弟子范育曾谈到唐宋之际思想界的这种状况:“浮屠老子之书,天下共传,与《六经》并行。而其徒侈其说,以为大道精微之理,儒家之所不能谈,必取吾书

为正。世之儒者亦自许曰:‘吾之《六经》未尝语也,孔孟未尝及也’。”(《张载集?正蒙?范育序》

)一时间,对心性问题的探讨似乎成了佛学的专利,儒家在心性领域基本上处于失语状态。

显然,对于宋初儒家士人而言,要真正战胜佛道之学,就必须弥补儒学心性论薄弱的缺陷,建立起能够与佛道之学相颉颃的心性理论。

宋初儒学学者在对佛道之学的长期批判与接触中,逐渐意识到必须“修其本以胜之”(《

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十七,《本论》下),加强儒学自身的理论建设,从根本上战胜佛道之学。同时,他们对佛道之学理论上的长处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李觏指出,“佛以大智慧,独见情性之本,将驱

?

96?北宋心性之学的发展与宋代《四书》学的形成①有关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发展,见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第147—156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群迷,纳之正觉,其道深至,固非悠悠者可了。”(《李觏集》卷二十四,

《修梓山寺殿记》)应该说,这种认识是颇为清醒、明确的。李觏甚至还肯定了性命之学的价值,并力图将讲性命之学的主动权归于儒家,认为儒家经典中已蕴含丰富的性命之理,不必求之于佛典。他批评一些儒者“欲闻性命之趣,

不知吾儒自有至要,反从释氏而求之。”(《李觏集》卷二十三,

《邵武军置庄田记》)认为佛典中的性命之说,实际上并未超出儒家经典的范畴,“释之行固久,始吾闻之疑,及味其言,有可爱者,盖不出吾

《易?系辞》、《乐记》、《中庸》数句间。”(《李觏集》卷二十三,

《邵武军置庄田记》)从思想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看,既然已认识到“修其本”即加强自身理论建设是战胜佛道之学的关键,又已认识到佛道之学在理论上的长处及其吸引人们的原因在其精致的心性理论,甚至还力图把谈论心性的主动权抓到儒家手中,则进而建构儒家的心性之学已是势在必然了。

这样,随着对佛道之学认识的深化,儒家学者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心性论领域,开始了心性理论的探讨。如胡瑗在《论语口义》、《周易口义》中,对性、命及性情关系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他把性归为天生之质,认为如果人性诱于外物,就会流于邪情:“性者,天生之质,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无不备具,故禀之为正性。喜、怒、哀、乐、爱、恶、欲七者之来,皆由物诱于外,则情见于内,故流

之为邪情。”(《周易口义》卷一,《乾》)从中已依稀可见道德心性之学的影子。司马光亦突出“正心”、

“治心”的修养论,把它作为学者为学进德的核心内容。他说:“大人之道正其心而已矣,治之养之,

以至于精义入神则无违矣。”(《温公易说》卷三,《咸》)“学者所以求治心也。”(《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七十一,《中和论》)有关具体的“治心”的修养工夫,司马光也有详细的论述:“君子从学贵于

博,求道贵于要,道之要,在治方寸之地而已。《大禹谟》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

中’,危则难安,微则难明,精之所以明其微也,一之所以安其危也,要在执中而已。”(《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七十一,

《中和论》)可以说,在司马光这里,宋代儒家的心性论已初具雏形。值得注意的是,在宋初不少学者那里,对心性之学的探讨并非出于完全的自觉。如欧阳修就认

为,“夫性,非学者之所急,而圣人之所罕言也”(《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四十七,《答李翊书二

首》),司马光则一方面谈“正心”、“治心”,另一方面却对大谈心性道德的孟子颇为不满,专门作《疑孟》一书相诘问,且在熙宁元年(1068)上《论风俗剳子》,对当时举子好谈性命的学风提出批评:“性

者,子贡之所不及,命者,孔子之所罕言。今之举人,发言秉笔,先论性命,乃至流荡忘返。”(《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五,

《论风俗剳子》)这一点颇耐人寻味。然而,正如司马光在《论风俗剳子》中所描述的,到北宋中期,道德性命之学已成为学术界的主流。当时同时并兴、相互鼎峙的荆公新学、苏氏蜀学与理学均以道德性命问题作为其理论思考的重心。

早期荆公新学注重对心性道德问题的探讨。这一特点,从王安石《性情》、《原性》、《性说》、《命解》等一系列杂著中可以看到。在《性情》一文中,王安石指出:“性情一也。世有论者曰:‘性善情

恶’。是徒识性情之名而不知性情之实也。……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故吾曰性情一也。”(《

王文公文集》卷一,《性情》)在这里,王安石从已发、未发角度讨论了性情问题,以体用内外合一的原则

说明了性情一而不可分的关系。此外,王安石还探讨了人性问题,提出了“性不可以善恶言”等观点。对荆公新学道德性命之学的特点,历代学者都有较为一致的评论。新学学者蔡卞曾指出,以

《淮南杂说》为代表的早期新学使天下士子“始原道德之意,窥性命之端。”(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后

志》卷二,《王氏杂说十卷》条)金人赵秉文也以批判的口吻指出,“自王氏之学兴,士大夫非道德性命

不谈。”(赵秉文《滏水集》卷一,《性道教说》)侯外庐先生等亦说:“道德性命之学,为宋道学家所侈谈

者,在安石的学术思想里,开别树一帜的‘先河’,也是事实。”

①?07?《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1期

①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册,第423页,人民出版社,1959年。

理学学者也对道德心性之学进行了着力探讨。程颐早年游太学时,便作《颜子所好何学论》,将道德心性之学确立为圣人之道的基本内涵,并以正心养性作为学者为学的方向。他认为“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

谓自明而诚也。故学必尽其心。尽其心,则知其性,知其性,反而诚之,圣人也。”(《文集》卷八,第

577页)他批评一些儒家学者致力于为文章、治经术,却忽视了对道德心性之学的探讨,偏离了为学

的方向。他明确指出:“学也者,使人求于内也。不求于内而求于外,非圣人之学也。”(《遗书》卷二

十五,第319页)所谓“求于内”,指的就是对心性之学的探讨。清人黄百家曾以“穷极性命之根柢,

发挥义理之精微”(《宋元学案》卷十六,

《伊川学案下》)来评价程颐。事实上,其他理学学者也无不在心性道德之学的探究方面有突出成就。周敦颐“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

掌。”(《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周敦颐传》)张载“自立说以明性”(《张载集?经学理窟?义理》

),其“气质之性”的理论“极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朱子语类》卷四)。这些已经为历代许多学者所

肯定。

苏氏蜀学学者虽然在早期对当时学者大谈心性之学颇为不满,认为“性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

而今之学者,耻不言性命,此可信也哉!”(《苏轼文集》卷二十五,

《议学校贡举状》)但后来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对性命之说也多有论述。如《东坡易传》就探讨了性情关系,认为性情合一,并无善恶之别:“情者,性之动也。溯而上至于命,沿而下至于情,无非性者。性之与情,非有善恶之别也。方其散而有为则谓之情耳。”其它有关心性道德的探讨,在苏氏著述中也常常可以见到,甚至在蜀学中人自身看来,蜀学的主要成就不是其名闻天下后世的文章议论,而在于其对道德性命之学的探究。苏门弟子秦观曾谓:“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其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

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秦观《淮海集》卷三十,

《答傅彬老简》)此说反映了蜀学中人对自身学术特点的基本估计。

陈植锷先生认为,以嘉祐之际王安石倡道德性命之学为标志,北宋学术可以分为具有不同特点的两个发展阶段:义理之学阶段与性理之学阶段,前者主要是指在治学方法上偏重于从整体上探究和把握儒家经典的内容乃至整个儒家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与汉唐以来的训诂之学相区别;后者则主要指在内容上以探讨心性问题为核心①。这一划分,是符合北宋思想学术发展实际的。到北宋中期,随着荆公新学、苏氏蜀学及以“北宋五子”为代表的理学的兴起,对心性问题的探讨已成为儒学的重要主题。

二、宋代《四书》学的形成

在儒学理论重心向心性之学转移的过程中,宋代《四书》学得以形成。

对于宋初的儒家学者来说,要建立起与佛道之学抗衡的心性理论,除了对佛道之学进行吸收、融摄之外,无疑还需要对传统儒学自身所固有的心性之学的思想资源进行发掘、利用。汉唐以来,儒家学者所研习的经典主要是《五经》。宋庆历以后,儒家士人亦对《五经》进行了重新阐释、发挥,如胡瑗《洪范口义》、《周易口义》、孙复《春秋尊王发微》、欧阳修《诗本义》等皆为阐释、发挥《五经》义理的著作。这些《五经》学著作虽然已有个别如胡瑗《周易口义》表现出探讨人性及性情问题的倾向,但从总体上看,仍然没有关注心性问题的自觉。

然而,随着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及学风的变化,到北宋中期,儒家士人对《五经》的阐释已经颇为注重对其中心性资源的挖掘与阐发。如王安石就认为,“先王之道德,出于性命之理,而性命之

理,出于人心。《诗》、《书》能循而达之。”(《王文公文集》卷三十四,《虔州学记》)在作《洪范传》时,王

?

17?北宋心性之学的发展与宋代《四书》学的形成①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第218—23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安石着重阐发了其中的“性命之理”与“道德之意”,认为“性命之理,道德之意皆在是矣。”(《

王文公文集》卷二十五,《洪范传》)这些阐释,已经具有以心性之理解经的特点。在《东坡易传》及《伊川易

传》中,这一特点也同样体现得相当明显。

然而,通过对《五经》的阐释来建构心性义理之学是存在相当难度的。一方面,《五经》内容繁多、庞杂,涉及面非常之广,且大多文字佶屈聱牙,涵义晦涩难明,一般士人研习起来相当困难;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除《易经》中有关“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内容较为集中外,其它经典中适宜于从心性角度进行发挥的思想资源并不集中,在阐释中很难以之为基础吸收、融摄佛道之学有关心性的学说,从而凸显心性的主题。对于《五经》的这一特点,许多学者是有所认识的。如程颐说:“诸经

之奥,多所难明。”(《文集》卷八,第580页)“《六经》浩渺,乍来难尽晓。”(《遗书》卷二十二,第296

页)这些看法,确有其道理。显然,仅仅依靠阐发《五经》是不能满足建构儒家心性之学的现实需要的,在此之外,必须寻找、选择、发现新的思想学术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中庸》、《孟子》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论语》的地位也进一步提高。与传统的《五经》相比,这几部著作更为直接地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后学的思想,文字明白晓畅,提纲挈领,对心性问题进行阐述的内容较多且相对集中。其中对许多问题的探讨已达到一定深度,所提出的许多概念、范畴、命题也为进一步的探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以上原因,再加上汉唐一些儒者特别是韩愈、李翱对它们进行推崇的影响,北宋中期时已有不少士人对这几部著作进行注解、阐释,并大量运用其中的概念、范畴、命题以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宋代《四书》学逐渐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从思想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看,宋代《四书》学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但其形成的具体历史过程却颇为曲折、复杂。

(一)《论语》地位的进一步提高与《孟子》升格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论语》从汉代起就取得了较高地位,历代许多士人对《论语》都相当重视,且多有注解之作。因而到宋代,士人们重视《论语》,并不显得突兀。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邢昺依照何晏《论语集解》改定皇侃旧疏,颁于学官。邢《疏》虽然是因皇侃所采诸儒之说刊定而成,但在《论语》学乃至整个学术史上的地位却不容忽视。《四库全书总目》将其视为汉学与宋学的转折点:“今观其书,大抵剪皇氏之枝蔓,而稍傅以义理。汉学宋学,兹其转关。”四库馆臣认为,虽然它详于章句、训诂、名物而未造精微,但“先有是《疏》,而后讲学诸儒得沿溯以窥其

奥,”(《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五,《经部?四书类一?论语正义二十卷》

)其功绩不可淹没。庆历前后,《论语》受到了更多关注。胡瑗作《论语说》,《宋元学案》中即辑有片断数则。到北宋中期及两宋之际,儒家学者注解《论语》的著作大量涌现。王安石有《论语解》十卷,王雱有《论语口义》十卷,吕惠卿有《论语义》十卷,龚原亦有《论语解》;苏轼有《论语解》十卷,苏辙有《论语拾遗》一卷;张载留下了《论语说》,程颐、杨时、谢显道、尹焞、吕大临都有注解《论语》的著作;此外,晁景迂、范祖禹、王令、汪革等也各有《论语》学著作。一时《论语》学呈现出繁盛局面。其中王安石《论语解》

“绍圣后亦行于场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下,

《王介甫论语解十卷》)影响很大。《孟子》其人其书的“升格”是宋代思想学术发展过程中引人瞩目的事件。与《论语》不同,《孟子》从汉至唐一直属子书,孟子本人的地位也并不高。因此孟子其人其书在宋初地位的上升,就并非一帆风顺。在宋初儒家士人们推尊孟子、提高《孟子》地位的同时,也有一些士人对孟子其人其书提出了各种批评与辩难。徐洪兴、姚瀛艇先生等曾对唐宋之际“孟子的升格运动”及宋代的非孟思潮进行了颇为详细的考察,在此主要依据他们的研究,对宋初《孟子》学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

滥觞于中唐的“孟子”升格运动在经历了五代十国乱世的沉寂之后,到宋代又重新兴起。宋初最早推崇孟子的有柳开与孙奭。柳开认为,孟子辟杨墨而挽救圣人之道,是接续圣人之道的重要人

物:“杨、墨交乱,圣人之道复将坠矣,……故孟轲氏出而佐之,辞而辟之,圣人之道复存焉。”

(柳开?27?《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1期

《河东集》卷六,《答臧丙第一书》)孙奭则曾在宋真宗大中祥符间受命校勘《孟子》,并撰成《孟子音

义》二卷。庆历时,范仲淹、欧阳修等庆历思潮的领袖人物皆推尊孟子。如欧阳修即称“孔子之后,

唯孟子最知道。”(《欧阳修全集?居士外集》卷十六,《与张秀才第二书》)孙复、石介师徒更盛称孟子

辟杨墨、息邪说、辅圣道之功,强调孟子在儒家“道统”中的重要地位。在他们的推动之下,“尊孟”成为当时学者流行的学术取向。到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孟子升格运动达到高潮。王安石、二程、张载等不同学派的学者尽管政治、学术见解不同,但在尊孟这一点上却颇为一致。他们不仅极力抬高孟子的地位,还致力于《孟子》研究。这一时期的《孟子》学著作有:王安石《孟子解》十四卷,王雱《孟子解》十四卷,龚原《孟子解》十四卷,程颐《孟子解》十四卷,张载《孟子解》十四卷,苏辙《孟子解》一卷。不仅如此,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孟子》一书还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熙宁四年二月条)。宣和年间(1119~1125年),《孟子》一书又首次被刻成石经,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由子入经的历程最终完成。在北宋中后期,王安石、王雱、许允成所

解的《孟子》流行于科场,“场屋举子宗之”(《郡斋读书志?后志》卷二,

《王安石解孟子十四卷》)。与“尊孟”思潮相伴随的,是一些士人删孟、议孟、疑孟、辩孟、黜孟乃至诋孟的思想倾向。北宋初到中期,著名的非孟派人物有李觏与司马光。在《常语》等著述中,李觏从几个方面对孟子进行批判,历数其不续道统、背叛孔子、怀疑《六经》、不尊王之过,并对孟子性善论及义利观表示明确反对。司马光则作《疑孟》十一篇,对孟子进行了指斥与非难,认为孟子虽宣称愿学孔子,但其许多思想观点却并不符合孔子之意,有些甚至是违反君臣之义、人伦之理的;人性兼有善恶,孟子批评告子仅仅是“以辩胜人”,等等。非孟思潮虽然最终未能阻止孟子的升格,但从尊孟与非孟思潮的对立中,我们亦可以了解思想演进与学术发展过程的复杂性①。

(二)《大学》、《中庸》的重新认识与选择

与《论语》、《孟子》不同,《大学》、《中庸》在宋代所经历的是一个重新认识、选择的过程。作为《礼记》中的两篇,《大学》、《中庸》本身很早即已属经文的一部分。但二者之所以被从《礼记》中抽取出来,单独成篇,受到特别的重视与关注,则是由于当时人们对其价值的重新认识。在宋代以前,已有韩愈、李翱等学者关注《大学》、《中庸》,且《中庸》还有单独的注解之作。宋代初年,太宗雍熙中进

士陈充曾以“中庸子”(《宋史》卷四百四十一,《陈充传》)自号,在其所作的《子思赞》中亦有“忧道失

传,乃作《中庸》。力扶坠绪,述圣有功。”(《全宋文》卷一百○一,《子思赞》)这是宋代最早揭橥“中

庸”之义者②。稍后,僧人智圆亦提倡中庸,自号“中庸子”。到庆历时,《中庸》已为当时士人所重视。范仲淹曾手书《中庸》以授张载,勉励他研读《中庸》,习儒家之学。胡瑗还撰有《中庸义》,讨论

性情问题,胡瑗高足徐积曾谓“安定说《中庸》始于情性。”(《宋元学案》卷一,

《安定学案》)司马光也撰有《中庸广义》。

《四库全书总目》称“《大学》自唐以前无别行之本”(《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五,《经部?四书类

一》,《大学章句一卷》),但饶宗颐先生称“《大学》篇早已出现于敦煌写经卷中”

③,则其单独行世应在宋初以前。北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仁宗赐进士王拱辰《大学》一轴,这是现有的关于《大学》脱离《礼记》而单独行世的最早记载。对《大学》的独立研究,则最早由于司马光的提倡。司马光曾作《大学广义》及《致知在格物》。朱彝尊《经义考》谓:“取《大学》于《戴记》讲说而专行之,实自温

公始。”(《经义考》卷一百五十六,《司马氏大学广义》)司马光的《大学广义》、《中庸广义》二书已佚,?

37?北宋心性之学的发展与宋代《四书》学的形成①②③参见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第92—13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姚瀛艇《宋儒关于〈孟子〉的争议》一文,载于《中日宋史研讨会中方论文选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

参见饶宗颐:《宋学的渊源-后周复古与宋初学术》,载《中国宗教思想史新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同上。

无从知其具体内容。但从司马光整个思想体系看,其心性论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对《大学》、《中庸》“诚”、“中和”、“格物致知”等范畴的利用、发挥而进行的。在《致知在格物》一文中,司马光沿着李翱“去情复性”、“物格于外”的思路,将“格物”解为“捍御外物”,认为只要能摒弃物欲,捍御外物侵扰,就能从容把握至道。显然,在司马光这里,《大学》、《中庸》已成为其心性理论建构的重要资源。

此后,对《大学》、《中庸》的阐释、发挥、利用进一步加强。北宋中期诸儒,如周敦颐、二程、张载

等理学学者对《大学》、《中庸》非常推崇。二程认为《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外书》卷十一,第411

页),《大学》乃“孔子之遗言”(《粹言》卷一,第1204页),“圣人之完书”(《遗书》卷二十四,第311

页)。也就是说,《大学》、《中庸》都直接与圣人相联系,圣人之学的精髓、圣人之道的核心就蕴含其

中。张载也说:“《中庸》、《大学》出于圣门,无可疑者。”(《张载集?经学理窟?义理》

)他还以其切身体会指出《四书》是为学进德的根本,涵泳其中,反复玩味,则能不断促人长进:“《大学》之道在止于

至善,此是有本也。思天下之善无不自此始,然后定止,于此发源立本。”(《张子语录?语录下》

)“某观《中庸》义二十年,每观每有义,已长得一格。”(《张载集?经学理窟?义理》

)他们还对其思想资料进行了一系列的阐释、发挥活动,使《大学》、《中庸》成为其理论体系建构的重要思想资源与学术依托。如周敦颐通过《易传》与《中庸》思想资料的沟通与互训,以“诚”范畴为中心环节沟通了天人,确立了其本体理论。源自《中庸》的“诚”也因此成为周敦颐之学的本质内

容。明初学者薛瑄说:“《通书》一诚字括尽。”(《宋元学案》卷十一,《濂溪学案》上)黄宗羲亦谓:“周

子之学,以诚为本。”(《宋元学案》卷十二,《濂溪学案》下)周敦颐还对《中庸》“中”、“和”等范畴进行

了发挥与改造。其主要著作《通书》中的许多内容,都与《中庸》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明末学者刘宗周甚至认为,《通书》实际上就是对《中庸》的阐发与理论提升:“《通书》一编,将《中庸》道理,又翻

新谱,直是勺水不漏。”(《宋元学案》卷十一,《濂溪学案》上)

二程对《大学》、《中庸》进行了大量的阐释、发挥、利用,使之成为理学中的重要经典。他们对《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进行了训释,认为“格物”即“穷至事物之理”,赋予“格物”以“穷理”的意蕴,借此提出了其理学思想中重要的格物致知论。二程还以“理”解《中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

天下之定理。”(《遗书》卷八,第100页)“《中庸》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遗书》卷

十四,第140页)他们对《中庸》的不少训解、论断,奠定了此后众多理学家训解《中庸》的基调。

张载融合了《易传》与《中庸》的思想资料,以《易传》释《中庸》,又以《中庸》释《易传》,使《易传》中“穷理尽性”及《中庸》中有关“明”、“诚”的思想得以沟通并在理论的深度与广度上得以大大拓展,最终建构起其“因明而至诚,因诚而至明”的道德修养论。《宋史》张载传称其学“以《易》为宗,以《中

庸》为体,以孔、孟为法。”(《宋史》卷四百二十七,

《张载传》)这样,从宋初到北宋中期,随着《论语》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孟子》的升格以及对《大学》、《中庸》的重新认识与选择,《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已成为儒家重要的思想学术资源。各派思想家在建构其理论体系时,都曾对这一学术资源进行了挖掘、利用。不同思想倾向的儒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所进行的阐释、利用与发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四书》学。

(作者: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 丰?47?《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1期

中国历代名句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名句

【荐读】中国历代重点名句,值得收藏 2017-01-16 人民日报 诗经》 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6.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易经》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8.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老子》 9.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尚书》 15.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6.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7. 满招损,谦受益。 左传》 18.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9.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0.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1.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2.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语》 24.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论语》 25.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6.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7.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28.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9.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0.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3.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6.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7.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8. 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3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1.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2.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43.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4.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5.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46.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4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8.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83.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84.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85.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86.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87.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2.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4.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说的是当时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在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等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全国经济重心是怎样南移的?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一)农业的发展 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拓展,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得到很大开发 1.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从唐朝中后期到两宋,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2.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二)手工业的发展 1.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 教学设计

第9课《宋代的城市生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识记 1.知道宋代城镇的规模、特点、著名大城市及《清明上河图》、瓦舍勾栏。 2.了解宋代基本的衣食住行及文体娱乐活动。 (二)能力培养 1.识读《东京与长安的平面图》,比较两个城市布局的特点,分析利弊。 2.联系实际,指出宋代延续至今的娱乐活动和传统节日以及对未来长春的规划。 (三)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宋代的城市生活,认识两宋时期城市的发展对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重点 1.认识宋代的城市规模、特点。 2.通过历史话剧体验宋代的城市生活。 三、难点 如何让当代青少年来体会以一千多年前宋代的城市生活。 四、教学准备 电教媒体设备历史课件《到古代中国去旅行》FLASH《水调歌头》 五、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水调歌头》。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唱。 师:上课。刚才大家欣赏的歌曲的词作者是谁?生活在哪一个时代? 生:苏东坡,生活在北宋。 师:作为鼓励请大家看一段影像资料,然后回答:这段影像资料是哪部小说?

它反映了哪个朝代哪座城市的生活片断? 生:《水浒传》高俅发迹一段,反映了北宋城市东京城市生活。 师: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宋代的城市生活》。下面请出一年十班的历史小剧社,请大家结合教科书观看自编自演的小话剧《东京一日游》。 (二)《东京一日游》,体验历史 一年十班历史小话剧《东京一日游》实录 总旁白:杨晨宇 总导演:杨艳红老师、钱钥彤、岳慧娇 编审:钱钥彤、岳慧娇、杜翘楚、孙肖阳、蒋煜 第一幕:村民来东京 人物 旁白:杨晨宇村民:张诗琦亲属:王友志箍桶匠:王皓店小二:董博 旁白:话说宋代城市迅速发展的经济和日渐活跃的商业吸引了许多生活在小镇的人们来此谋生。一兄弟的亲戚就来到东京谋生,生活得不错。正值农闲,独自一人便来到了东京。展开了他的访亲生活。(幕起)只见一村民穿着一身的麻布制便衣,同伴走在前面。 村民(惊呆):大哥,我真是大开眼界呀!我们农村住茅房,你们城里已经住瓦房了。以前总说这里的繁华程度超过了唐代长安,此话不假呀! 亲属(摇头晃脑):那当然!瞧,前面就是汴河边的虹桥了,据说这里就是热闹繁华的商业区。走! 旁白:接着,他们随意走进了一个茶楼。此时的城市经济是相当繁荣,市民阶层兴起,供市民观赏的文娱演出真是丰富多样,演技更是生动传神。 村民:哇噻!这是什么东西? 亲属(惊讶的):嘘!这可是大名鼎鼎的“瓦舍勾栏”呀!他们正在说史呢! 村民(恍然大悟):哦!听出来了,这是说三国的故事呢!瞧瞧,这真是惟妙惟肖呀!

四书五经经典名句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苟日新,日日新,日又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教, 止于信。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格物致知: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理有未穷,知有不尽。 《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为物格。此为知之至矣。 诚意: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正心:身有所忿疐,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 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修身齐家:人之其所亲爱而辟/贱恶而辟/畏敬而辟/哀矜而辟/敖惰而辟。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治国: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 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 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平天下: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民散,财散则民聚。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君子慎独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君子素其位而行……..。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舜: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14商贸英语2班15 吴楚楚摘要: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和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导致了这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句法重形合,树形结构;汉语句法重意合,线性结构。深刻理解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特点能够为我们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英汉;句法结构;差异 前言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常说,英语重形合,句子成树形结构,汉语重意合,句子成线形结构。英汉句法结构到底有何不同?两者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只有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对我们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提供指导意义。 1、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英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形合,强调句际之间、句内各成分之间要用形式逻辑关系词连接。我们知道,英语句子具有严格的句法结构,名词的性、数、格,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以及主从句之间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都是把句子连接起来的纽带,由此英语句子在一定的框架内,就形成了以主谓为主干,其他修饰语或限定语成分为旁支的树形结构。因此在汉译英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补充必要的限定语或连接词,保证译出的英语句子是完整的,通顺的。 而汉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意合,强调意义关联,以语义为中心,句法结构不必完备,而且也不需要使用诸如连接词等衔接手段,正如申小龙先生所指出,汉语句法特点是重意会、重流动、重具象、重虚实。[3]因而,汉语句子则形成了一种线形结构,没有主谓框架的限制,往往逐步交代,逐层铺开,节奏简洁明快。因而在英译汉时,不要拘泥于原文的结构,而是要尽量符合汉语的特点。 2、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的原因 我们知道,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没有语言,思维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证其实”[1],而思维模式又影响着语言的使用,英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势必会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句法结构。 大体而言,西方人偏向于抽象思维,逻辑性和分析性强,长于精确,因而英语句子有着严格的形式要求,需要在一定的语法框架内表达,力求客观,理性,精确。而东方人偏爱具象思维,注重直觉和整体性,跳跃性强,因而句子灵活多变,没有严格的形式要求。 除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两种语言的影响之外,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也造就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句法结构。英语是一种形态语言,“英语字母—因素组合使得英语的词具有形态发生能力,从而使英语语法结构显性化,具有比较易于把握的形式程式。汉语构词十分方便:可以实现字与字的直接组合,汉字不具备发生形态变化的条件,从而与意义挂上了钩,表义性加强了。”[2] 3、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形合和意合之间的转换实际上就是英汉树形结构和线形结构的句法结构的转换。由于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英译汉时由树形结构向线形结构的转换可初步归纳为一种句子结构的“分散”,即从有主干变为无主干,焦点变为散点,由层层相扣(内包)变为句段相承的疏散铺排。汉译英则相反,是一种句子结构的“聚合”,即变松散为紧密,分主次,抓焦点,将铺排的句读纳入一定的构架之中。[4]

分句、合句法翻译

第四章分句、合句法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分句、合句译法 重点、难点:单词和复合句的分句、合句译法 方法:讲解、提问、讨论 教学步骤 分句、合句法 定义 分句法---把原文的一个简单句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合句法---把原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或一个复合句在译文中用一个单句来表达。分句法 把原文中的一个单词译成句子,使原文的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副词 The Chinese seemed justifiably proud of their economic achiev ements. 译文:中国人似乎为他们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而自豪,这是合乎情理的。 Incidentally, I hope to get better medical treatment in these countries than I can Possibly get here in the United Stated. 译文:我希望能在这些国家得到比我在美国这里所能得到的更好的治疗。 They, not surprisingly, did not respond at all. 译文:他们根本没有答复,这是不足为奇的。 He wished he were at home. Ordinarily, he would have been the re three hours ago. 译文:他真愿那时候已在家里。要是在往常的日子里,他早已到家三小时了。 Illogically, she had expected some kind of miracle s olution. 译文:她满想会有某种奇迹般的解决办法。这是不合情理的事。 But, occasionally, through haste or carelessness, mistakes we re made, so that at the end of the business day one teller wo uld be short on cash, the other long. 译文:但是,偶尔也有这种情况,由于仓促匆忙或者粗心大意而造成错误,结果当天停业结算时,有的出纳会短了现金而另一个却会多了现金。 形容词 Chairman Mao might have spoken with understandable pride of h i s policy of “self-reliance”. 译文:毛主席在谈到他的“自力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 作业

第9课宋代的城市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 1.《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 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 B.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 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D.数量众多的自由工匠 2.瓦舍在宋代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A.士大夫的提倡 B.农民的要求 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达官贵人的要求 3.下面哪一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A.春节 B.端午节 C.寒食节 D.植树节 4.宋代市民的服饰呈现舒适化、非等级化的趋向,大众的衣料主要是() A.纺织品 B.麻布 C.棉布 D.兽皮 5.《清明上河图》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史学家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其() A.绘画题材广泛 B.反映了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 D.迎合了人民对风俗画的爱好 6.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 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①会子②蕃坊③瓦舍④岁币⑤互市 A. 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二、连线题 请将下列诗句与其相关的节日用线连起来。 ①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 A.重阳节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元旦(后来叫春节)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腊八节 ④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清明节 三、填表题

四、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都长安市坊严格分开,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 材料二南宁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假如你是一名古代居民,你会选择长安还是临安居住,请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市”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城市发生变化的原因。 五、问答题 说说宋代延续至今的娱乐活动、体育活动和传统节日。 参考答案 一、1.C 2.C 3.D 4.B 5.B 6.D 二、①—C ②—A ③一D ④—B 三、 四、(1)选择临安。临安的商业活动发达,城市生活丰富多彩,约束较少。(2)材料一中市的设置很严格,市和坊是分开的;材料二打破了市和坊的界限。说明宋朝时商业繁荣,市场和交易的规模扩大。(3)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五、娱乐活动有:说唱、舞蹈、杂技、戏剧等。体育活动有:武术、相扑、球类和水上运动。传统节日有:元旦、元宵节、中秋节等。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 10.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11.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1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英语句法特点与翻译

科技英语的句法特点与翻译 1.科技英语在句法上有着明显不同于一般英语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a. 广泛使用长句 由于科技英语描写的是科学技术和其他的自然现象,因此,科技作者所注重的是事实和逻辑推导,所给出的定义、定律、定理,或描绘的概念,或叙述的生产工艺过程,都必须严谨、精确。在这方面与文学英语、政论英语或应用文英语相比,科技英语的长句就使用较多。在这些长句中,常常是一个主句带若干个从句,从句带短语,短语带从句,从句套从句,互相依附、互相制约,一环扣一环,这可谓错综复杂,盘根错节,读起来或翻译起来颇伤脑筋。例如: It is animals and plants which lived in or near water whose remains are most likely to be preserved,for one of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preservation is quick burial, and it is only in the seas and rivers,and sometimes lakes,where mud and silt has been continuously deposited,that bodies and the like can be rapidly covered over and preserved. 只有水中或水边生活的动物,才能把遗骸保留下来,因为这样做的条件之一,就是迅速地埋葬。而只有在泥浆和淤泥能够接连不断地沉淀的地方——如海洋、河川,往往在湖泊里,动植物的遗骸和类似的东西,才能被很快地覆盖而保存下来。 (两个强调句) b. 非谓语动词使用频率高 非谓语动词的使用可以大大简化句子结构,减少长句的使用。 c. 广泛使用被动语态 科技英语叙述的对象往往是事物,现象或过程,强调的是所叙述事物的本身,而非其主体。被动语态有强调受事者,将其置于话题(topic)的主位(thematic position)的语用功能。如: Heat and light are given off by the chemical reaction. 这种化学反应能发出热和光。 被动语态隐含施事者,可以避免给人以主观臆断的对象,如:It is universally known that the world is made of matter. 人人都知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英语中存在一些自动性(Intransitivity)很强的动词或动词词组produce,originate, enable, emerge, vary, give, send, occur, represen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练习 一、农业的发展 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①南方战乱较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统治者的措施;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2.区域拓展: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3.表现: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1)水稻:①品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②区域: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③结果: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2)经济作物:①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1)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2)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制造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1)城市: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2)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城乡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3)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外贸(1)港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2)范围: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3)管理: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四、经济重心南移 1.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完成。 2.表现: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的城市生活课后习题

第9课宋代的城市生活课后习题 重点提示:宋代是一个商品经济极度发展的时期,因而传统的风俗习惯和商品经济发展之后的新的社会生活风俗兼而有之,从而具有巨大的综合性、代表性。宋代社会生活变化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文明,比如从穿着中我们可以从行业装等样式的繁多看出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茅屋到瓦屋,从烧柴到烧炭,可以看出社会生活的进步,从东京、临安可以看出当时的商品经济已渗入城市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等。总之,从社会生活变化中,可以看不出当时社会文明的发展:一是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商品化特色突出。 一、选择题: 1、宋代时候,在城市的设置中(C) A、坊、市严格隔绝 B、严格实行宵禁 C、坊、市相互交错 D、有朝无夜市 2、诸城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故乡。他的旷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体现出来的绘画风格是(C) A、山水画 B、人文画 C、风俗画 D、花鸟画 3、宋代“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这句话告诉了我们(A) A、饮茶在宋代十分普遍 B、茶馆盛行,布置高雅 C、宋代手工业十分兴旺 D、人们生活需要米和盐 4、费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舍”。由此推断,这一朝代是(D)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5、北宋东京城里的“瓦舍”是一处(C) A、小商贩摆滩的地方 B、专供演员演出的圈子 C、娱乐兼商业的场所 D、穷苦艺人卖艺的场所 6、一位读书人十年寒窗终于考中了进士,邀请同窗一起去逛瓦舍、看杂技、听说书、上茶馆,玩得非常开心。这位读书人是(D) A、西汉人 B、隋朝人 C、唐朝人 D、宋朝人 7、右图“北宋白兔铁针商标”反映了北宋时期(B) A、农业的进步 B、商业的活跃 C、体育的盛行 D、宗教的频繁 8、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宋代,下列情景你不可能看到的是(D) A、士大夫在酒楼上吃东坡肉 B、商人出门坐轿子 C、市民到娱乐场所瓦舍听评书 D、老百姓普遍穿丝绸做的衣服 9、宋代市民生活丰富的主要原因是(C) A、士大夫和达官贵人的大力提倡 B、国家政府的提倡 C、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D、农民生活的需要 10、《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索北宋城市(C) 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 B、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 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D、数量众多的自由工匠 11、北宋统治者衣饰由开国初期的简约朴素,转变为后来的精美华丽。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B) A、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B、奢侈之风有盛行 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D、大众审美观的变化 12、李明同学参观完河南郑州市举办的宋朝风俗展后,发现了一处错误,应该是(C)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案(含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宋经济繁荣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在图中寻找信息,感受宋代都市的繁华和市场的繁荣。 师:你看到了哪些不同身份的人?他们在做什么?你对这幅图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提示:画中有士、农、商、医、卜、僧、道船夫等不同身份的人;他们正在赶集、做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遍布大街小巷的店铺。 师:如此繁荣的市场,你可以买到哪些物品呢? 提示:馒头、大米、茶叶、布帛、瓷器、各类材质的装饰品等。 师:商贸市场繁荣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提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 1.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2.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提示:(1)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2)自然因素:南方雨量充沛,更适宜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3)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4)政策倾向: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如推广农业技术。 3.抢答: 4.乡村四月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细雨在微风中如烟似雾,杜鹃在声声啼叫。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兴盛 1.图片展示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2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

四书五经之经典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列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造就《四书》独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后《四书》已凌驾《五经》的地位。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儒家本来有六经,它们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和《春秋》。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名言名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一章)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第二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第二章)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第三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第三章)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第三章)

英汉句法构造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摘要]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和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导致了这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句法重形合,树形结构;汉语句法重意合,线性结构。深刻理解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特点能够为我们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翻译 前言: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常说,英语重形合,句子成树形结构,汉语重意合,句子成线形结构。英汉句法结构到底有何不同?两者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只有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对我们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提供指导意义。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英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形合,强调句际之间、句内各成分之间要用形式逻辑关系词连接。我们知道,英语句子具有严格的句法结构,名词的性、数、格,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以及主从句之间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都是把句子连接起来的纽带,由此英语句子在一定的框架内,就形成了以主谓为主干,其他修饰语或限定语成分为旁支的树形结构。因此在汉译英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补充必要的限定语或连接词,保证译出的英语句子是完整的,通顺的。 而汉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意合,强调意义关联,以语义为中心,句法结构不必完备,而且也不需要使用诸如连接词等衔接手段,正如申小龙先生所指出,汉语句法特点是重意会、重流动、重具象、重虚

实。[3]因而,汉语句子则形成了一种线形结构,没有主谓框架的限制,往往逐步交代,逐层铺开,节奏简洁明快。因而在英译汉时,不要拘泥于原文的结构,而是要尽量符合汉语的特点。 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的原因 我们知道,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没有语言,思维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证其实”[1],而思维模式又影响着语言的使用,英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势必会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句法结构。 大体而言,西方人偏向于抽象思维,逻辑性和分析性强,长于精确,因而英语句子有着严格的形式要求,需要在一定的语法框架内表达,力求客观,理性,精确。而东方人偏爱具象思维,注重直觉和整体性,跳跃性强,因而句子灵活多变,没有严格的形式要求。 除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两种语言的影响之外,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也造就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句法结构。英语是一种形态语言,“英语字母—因素组合使得英语的词具有形态发生能力,从而使英语语法结构显性化,具有比较易于把握的形式程式。汉语构词十分方便:可以实现字与字的直接组合,汉字不具备发生形态变化的条件,从而与意义挂上了钩,表义性加强了。”[2]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形合和意合之间的转换实际上就是英汉树形结构和线形结构的句法结构的转换。由于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英译汉时由树形结

“四书”中最经典的名句集锦【备考资料】

“四书”中最经典的名句集锦【备考资料】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世上的事情都有它的次序,明白他们的先后顺序,就可以借鉴事情的发展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人在心静了之后才能心安,心安之后才能安定,安定了才会聪慧,聪慧自会慧悟,能悟之后才能有所得;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5、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 6、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精品教案【最新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2.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2.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耕获图》)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南沿海地区最发达,内地次之。总体说来,南方好于北方,东部优于西部,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这是现在的情况。其实,在中国古代,北方的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北方的发展水平高。那么,后来南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什么时候完成?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1.(多媒体展示图标)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说明什么。答案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说明经济重心南移。 2.(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答案提示:从东汉后期到两宋,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3.(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学生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发展 1.(多媒体展示宋代《纺织图》、宋代海船图)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着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释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