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堤滑坡的原因与防护措施

河堤滑坡的原因与防护措施

河堤滑坡的原因与防护措施
河堤滑坡的原因与防护措施

河堤滑坡的原因与防护措施

河堤滑坡的原因与防护措施

河堤和河湖隔堤滑坡是常见的堤坝事故,通常是由于和迎水坡的承受水位差较大发生了一定的渗流作用,引发滑坡。当然也和河堤的土质等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堤坝基土的强度对其稳定性影响很大,尤其是很多与你地基上的河堤在修筑的时候,由于土料缺乏导致的直接就近使用较差的土质,不仅天然缝隙较大,而且压缩系数、渗透系数、抗剪强度以及承载力等无法达到堤坝使用的强度和标准,导致背水坡滑坡。为此我们将以某河堤为例分析造成滑坡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办法。

1 滑坡概括

该河堤的背水坡发生了严重的滑坡,滑坡段长度约为70m,滑坡发生的第一阶段就丢失了河堤的将近三分之一,滑坡的土体落入距离其10m 的池塘内。滑坡后背水坡的坡面呈现出自立陡坎形状,高度为5m 左右,且滑坡面不断有水渗出。河堤滑坡前高程为13m,顶宽5m,由于抢险中仍然有一定的堤坝下滑,所以给抢险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 滑坡分析

滑坡的成因一般都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和河水渗流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此段河堤在建设初期就是群众性工程,堤坝本身建设就较为薄弱,因此基础的回填土料、排水设备等的质量很难保障,尤其是背水坡使用的回填土料由于为了节省工时常常采用当地的淤泥质的黏土或者其他较差的替代品。

而在渗流的作用下,这部分土质长期处于一个水分饱和的状态,导致强度非常的差,而在河水退流后水位差急剧下降导致其背水侧干裂,组化压力也随之下降,因此随着渗流作用的不断加剧和本身自重下滑等作用的不断加强,导致滑坡。

本次分析的背水坡就是这样的群众工程,堤身的回填土质量较差,经过带回的样本分析显示背水坡坡面内含有大量的碎石和淤泥质黏土,上层多为碎石砖瓦,下层为黏土,中间夹层多含有中粗砂,经过检验其中粗砂的摩擦角、内聚力以及渗透系数等均无法满足该堤坝的围水强度。堤坝基层的土质检测结果为典型的淤泥质黏土,经过检验其含水量高达52% ,压缩系数为0.53 10-6kPa,天然重度为1

7.0kNm3,综合的承载力较低,在这种承载力和自重的长期作用下,会导致产生较大的自然沉降量。

不仅如此,由于该堤坝的初期工程为群众性质的工程,所以施工技术和施工规范也有很大问题,施工由于未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所以河堤整体的抗滑能力较差,同时其修好后也经过了几次淤泥清理工程。清淤工程中不合理的带水作业也严重的冲击着迎水坡,导致河床受损,加大了渗流的效果引发滑坡。

3 背水坡滑坡的抢护措施

河堤背水坡的滑坡影响重大,通常发生在堤坝的顶部或者背面,并沿着圆弧形或者纵向开始发展,到处出现大量的土体滑坡。一般滑坡类型有两类,即圆弧滑动和脱坡崩塌。前者化泼面呈现出典型的圆弧形,并且滑坡的体积较大,坡脚跟着向外移动并鼓起,而脱坡崩塌则是从内部的软基层开始,并逐渐的导致土体失稳引发脱坡,一般和

堤坝土质和施工有很大关系。该河堤属于后者,一般来说背水坡滑坡的防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固脚阻坡

本次背水坡滑坡就采取的这种方法,当滑坡发生后,水利工程技术人员赶到现场后,对滑坡的形式和程度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为脱坡崩塌,而且鉴于有不断的河水渗出,以及周边环境等考量,采取了固脚阻破的方式。

抢先一开始就集中主要的人力和物力从基层开始封堵迎水坡,首先环节险情,并将堤身加宽。并在帮宽的基础上,开始抢护背水坡。该方法对于河堤坝基较差或者靠近池塘的地方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要先填塘固基,由于抢险开始时滑坡已经开始,所以必须对底部进行固定,并做好滤水后戗。

3.2 滤水土撑和滤水后戗

这种方法常用于背水坡排水不畅的情况,由于排水不畅导致背水坡形成积水,导致险情严重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滤水土撑和后戗。具体的操作办法为:

首先要对坡面进行清理,并在滑坡体的上半段顺着坡面挖沟,以能够到达滑裂面最佳,沟内要严格的按照反虑要求进行处理,常见的有席片保护、顶面铺盖草席、反虑材料等。如果开沟困难,则可以是考虑使用反滤层,当反虑沟和反滤层施工完成后,如果滑坡体仍然不稳定则可以使用透水性较大的砂料进行填充,并形成土撑,顶面最好能够高出渗水点,如果堤坝的坡面较为淡薄,则可以在土撑之间的修筑滤水后戗。

3.3 滤水还坡

如果堤坝的断面单薄而且仍存在较为严重的渗水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操作过程为,首先将滑坡体的陡坎削减,并对坡面进行一定的清理,随后在坡面做好导流层。随后在坡脚放置土袋或者石袋,并将堤坝的断面加大或恢复。

4 滑坡分析和反思

我们对滑坡的原因和抢险措施进行了分析,为了避免这类事故发生必须对堤坝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一定的调整。为此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开展:

1) 首先是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堤坝工程的防御标准,堤坝工程是重要的防洪建设工程,在防洪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结合不同的流域防洪规划制定不同的防御规范和标准,并加强其防洪能力。

2) 保障临时滞蓄洪区运行正常减缓险情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汛期自然堤坝常常未能按照正常使用,由于洪水水位升高加大了河堤的险情,因此必须加强滞蓄洪区的建设。

3) 防洪抢险的工作要能深入到基层,当洪水暴发后要能够紧急的调整和修订防洪预案,并深入到基层中提高其操作性。结合本次险情和抢险的经验分析今后同类险情的改进办法和措施,并制定合理的人员和物质调配,提高抗洪抢险的能力。

4) 抢险工程进行中必须有专业而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现场指挥,并充分对险情进行评估后进行抢险作业,提高抢险的技术性和规范性。

张鸿宝.浅析清淤工程河岸滑坡成因分析和处理措施.现代农业,201X.

黄世靖.河道清淤工程中滑坡成因和处理措施.现代物业,201X.

姜焕光.清淤工程河岸滑坡成因分析和处理措施.浙江水利科技,200

3.

郑军,张曙光,苏立志.浅谈挖河清淤工程河岸滑坡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科技信息,201X.

附送:

河道治理技术与河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河道治理技术与河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1 概述

生态评价是河道管理的核心,可以反映出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对水利方面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河流治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文章主要对生态河道技术进行了阐述,包括河道施工与生物修复等,然后从设计、施工与管理方面对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做出了说明,为我国生态河道治理与评价提供了参考与依据。

2 河道治理技术

1 河道线性设计

河道线型主要有直线型和自然曲折型两种。直线型河道多用于城市治理中,利用河道取直、河床挖深满足泄洪的需要,造成河道生态功能的减退,不利用生态河道的发展;而自然曲线的河道保留了河道的自然形态,保证了河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河道护岸技术

河道护岸形式主要有混凝土结构与浆砌石结构以及生态型结构,不同的形式都各有千秋,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应根据实际的河岸坡面的参数进行结构形式的选择。混凝土结构作为最古老的护岸结构有着占地少的优点,但是与环境的生态适应性较差,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建立与发展有所限制。

3 生物修复技术

河道生物修复技术常用的有人工湿地、水生植被恢复技术、水生植被恢复技术、生物浮岛技术等,水生植被恢复技术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生物浮岛技术等具有较高的科技性,操作也较为复杂;近年来,人工湿地的发展被人们广泛关注,因为人工湿地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并对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美化效果,但运用地段比较局限,适合较为宽广的河道。

4 河岸植被设计

河岸带植被的设计有自然与人工种植两种形式,自然式植被能表现出群落的自然性,模拟自然,色彩丰富,具有较高的可视性。人工种植的植被设计相对整齐,但没有较高的景观直价值。

3 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河道治理的现状是重建设、轻管理 ,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 河岸防洪能力低

我国相关部门对河道的管理比较松懈,尤其是对于使用周期较长的河道缺乏及时的维护与管理,导致河堤在结构上出现问题,从而造成河岸防洪能力的降低,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3.2 违章占用现象频繁

我国在河道私自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河道正常的行洪,还会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3.3 乱砍乱伐现象严重

近年来,对河道非法开发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了河道两边植被的破坏,并造成了航运的不便。乱砍乱伐还会导致生态问题的出现,缩短河道疏浚的周期,为国家带来经济负担。

3.4 管理力度缺乏

我国河道的管理任务繁重,但在管理上不够及时与明确,相关的河道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河道保护的宣传与教育不够到位;对于违法乱纪行为惩治的力度不够。

4 河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对于河道的治理应从修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加强受损河道的生态治理并且要加强河道恢复之后的管理工作。对河道生态水平进行评价有利于具体地了解河道生态系统的基本情况,有利于完善河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对河道发展有重要的向导意义。

4.1 水利与水质指标

水利功能指标应该参考历史上最大洪峰流量与设计排洪流量,这是衡量河道防洪的基本评价标准。河流生态需水量指的是保证生态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的最小水量标准,把握好需水量有利于维持河道水系统的平衡。水质指标也是河道评价的重要指标,通常根据水体中污染物的含量来评定。

4.2 河道生境指标

生境指标是指河道自然性指标,例如河道渠化、弯曲程度以及护岸指标。河道渠化程度指的是人工渠道占河道全长的比率;护岸是根据

河道的透水性和植物的生长状况来衡量。生态护岸需要长期的实际才能发挥其生态价值,可以为植被与生物提供优质的环境生长空间,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在河道设计上面,应提倡自然线性的河道的设计,丰富而蜿蜒的河道有利于维护生态的多样性,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还能够削弱洪峰,对下游的沿线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4.3 水生物指标

水生生物河道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水生生物指标群由植物量指标、动物量指标和微生物量指标组成.水生植物作为河道系统生产者直接反映了生态环境的质量,水生动物和微生物指标也不同程度的水环境的质量。

4.4 管理指标

河道生态系统需要长期有效的管理才能维持其健康发展,我们应建立起完善的组织与管理制度从规划设计、植被护理、污染物控制等方面进行规范。

管理指标有三个衡量标准:

管理组织:

河道的管理都是由具体的部门进行实施,各部分应各司其职,将管理职能与责任具体化,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并要明确专门的管理人员编制。

管理制度:

我国近年来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环境保护法》等河道管理的法律法规,在河道立法方面的工作较为完善,但是相关部门要根据

实际情况对具体的各项管理方法进行完善与细化,保证各项规章惩罚

处理明确,具有较高的可执行性,保证其强有力的约束力。

管理

措施:

河道管理的主要内涵是维持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造福于整个人类社会。对于河道生态评

价指标体系要提高其可操作性,技术过于复杂的管理措施不利于河道

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与执行。

5 结束语

河道作为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不仅承担着基本的泄洪排涝需求,还需要保持其生态体貌,为生物提供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治理河道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态安全,主要应以人类的活动作为基本向导。但目前我国已近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体系,还需要

广大研究人员的不懈研究与努力。

参考文献

郭爽.河流功能等级评价系统开发及其应用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1X.

郑靓.兴城市头道沟小流域河道治理效果评价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X.

张俊华.城镇河道岸坡生态整治模式及应用研究.河海大学,201X.

滑坡泥石流灾害预防

滑坡、泥石流灾害预防常识 一、什么是滑坡、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都是山区常见的自然地质现象。 滑坡——是指山坡受到河流冲刷、降雨、地震、人类工程开挖等因素的影响,上面的土层或岩层,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也叫做地滑,许多地方的群众,还形象地把滑坡称为“走山”、“垮山”或“山剥皮”(图1、图2) 图1 滑坡景观示意图(未滑动)

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水坝溃决或冰川、积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图3)。 滑坡的特点是顺坡“滑动”,泥石流的特点是沿沟“流动”。不论是“滑动”还是“流动”,都是在重力作用下,物质由高处向低处的一种运动形式,因此,“滑动”和“流动”的速度都受地形坡度的制约,即地形坡度较缓时,滑坡、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慢;地形坡度较陡时,滑坡、泥石流运动速度较快。 当滑坡、泥石流运动速度较快,并且当滑坡上,或者滑坡、泥石

流运移路径上有城镇、村庄分布时,常常由于人们猝不及防而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所以,人们又常把滑坡、泥石流称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图4、图5)。 在山地环境下,滑坡、泥石流现象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采取积极防御措施,滑坡、泥石流危害确实可以减轻。 所谓突发性,也是相对而言。事实上,所有滑坡、泥石流活动都要经历一个孕育→发生→发展→休止的过程,只是时间上有的长、有的短。在孕育阶段,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有一些前兆显示。如果能及时捕捉到这些前兆,就为我们防灾、避灾赢得了宝贵时间。 二、怎样识别滑坡和泥石流沟? (一)滑坡的识别 地形地貌依据:斜坡上的圈椅状、马蹄状地形,多级不正常的台坎,其形状与周围斜坡呈现明显的不协调;斜坡上部存在洼地,斜坡下部常常有泥土挤出或有丘状鼓起,坡脚挤占河床;两条沟谷的源头在斜坡上部转向并汇合等等。上述地形特征的存在往往是曾经发生过滑坡的地貌判别依据。斜坡上有比较明显的裂缝,裂缝有加长、加宽现象,坡体上的房屋发生开裂、倾斜等,是潜在滑坡的识别依据。

产生滑坡的条件

产生滑坡的条件: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滑坡的人为因素: 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例如: (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渗漏,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土体,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水库的水位上下急剧变动,加大了坡体的动水压力,也可使斜坡和岸坡诱发滑坡发生。支撑不了过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软弱面下滑。尤其是厂矿废渣的不合理堆弃,常常触发滑坡的发生。 此外、劈山开矿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体受振动而破碎产生滑坡;在山坡上乱砍滥伐,使坡体失去保护,便有利于雨水等水体的入渗从而诱发滑坡等等。如果上述的人类作用与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结合,则就更容易促进滑坡的发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的工程活动破坏了自然坡体,因而近年来滑坡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应加以重视。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1).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

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山体滑坡应急救援预案 1准则 1.1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而迅速地处理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避免或减轻山体滑坡对人身、生活、生产安全构成的危害,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特制定《山体滑坡应急救援预案》。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2)市、总公司等上级文件指示。 (3)麻地沟地形地貌、井口、工业广场、以及历年来麻地沟地区洪水情况。 1.3编制目标 (1)为矿防洪、防汛指挥部领导提供第一手资料及可靠的抢险方案和依据。 (2)广泛宣传、教育全体职工和家属,提高防范意识,明确所住2应急策划 2.1基本情况 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忻州市河曲县城东南直距25km的前麻地沟村北炭窑沟。行政区划属沙坪乡管辖,其地

理坐标:东经111°14′35″—111°16′07″,北纬39°10′19″—39°12′31″。 本井田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北部,井田地形总体中西部高,北部和南部及东部低,最低点位于井田北部西边缘沟底,海拔976.20m,最高点位于井田北中部,海拔1137.00m,相对高差为160.80m,属中低山区,区内地形切割强烈,地表大部分被黄土覆盖,基岩出露较少,其地貌形态以黄土梁、黄土坡、黄土梁峁为主,山顶呈浑圆状,河谷呈树枝状,多为“V”型谷。 麻地沟矿内的崩塌、滑坡主要是由于山体受风化、剥蚀及雨水冲刷,井下采煤导致的地面沉陷引发的山体滑坡事故,主要有以下几处:(1)矿区宿舍楼后的山体,容易导致山体滑坡 (2)矿区煤场附近的山体容易产生山体滑坡,造成人民生命或财产损失 2.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分析 本井田南部有大面积采空区,根据矿方技术人员实地踏勘,井田西南部采空区上方有约500m2的地面下沉,下沉0.30—1.00m,并在下沉边缘伴有裂隙出现,裂隙宽度约0.20m,长度200m。在井田西部地表斜坡地段有约90m2的崩塌区。井田内未有泥石流和滑坡不良地质现象。 随着井下采空区面积的扩大,地表将会产生大片裂隙和地表塌

边坡坍塌预防措施

编号:SM-ZD-53172 边坡坍塌预防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边坡坍塌预防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预防坍塌事故发生,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筑法》和《安全生产法》对本企业提出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坍塌是指施工基坑(槽)坍塌、边坡坍塌、基础桩壁坍塌、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及施工现场临时建筑(包括施工围墙)倒塌等。 1、土方开挖编制施工方案,制定防护措施,经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作业。土方开挖时,应对相邻道路的沉降和位移情况进行观测。 2、施工单位应编制深基坑(槽)、高切坡、桩基和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系统等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审查。 深基坑(槽)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槽)、或深度未超过5m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槽)。高

切坡是指岩质边坡超过30m、或土质边坡超过15m的边坡。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系统是指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3、应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规划,临时排水不得破坏相邻建(构)筑物的地基和挖、填土方的边坡。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由设计单位确定排水方案。场地周围出现地表水汇流、排泻或地下水管渗漏时,施工单位应组织排水,对基坑采取保护措施。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时,应合理选用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4、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或找坡作业。 5、施工单位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造成边坡塌方或土体破坏。基坑(槽)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装工程施工,基坑(槽)开挖或回填应连续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槽)壁的稳定情况。 6、模板作业时,施工单位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

滑坡产生原因

滑坡产生原因及治理办法 1.滑坡的类型及发育特征 1.黄土滑坡指滑体物质由黄土类土组成的滑坡,主要分布在西辽河平原南部黄土台地区以及准格尔旗、和林格尔、清水河一带的黄土丘陵区。此类滑坡多数规模较大,按滑动面与层面的关系划分为均质滑坡或顺层滑坡。滑坡后壁多呈陡壁或圈椅状,滑床面形态呈弧形,变形破坏方式为拉裂破坏,滑动速度较快。 2.堆积层滑坡指滑体由第四系坡残积含砾石砂土或粘性土组成的滑坡,此类滑坡主要分布在我区东部大兴安岭山地区,多见于中低山缓坡和沟谷陡壁处,规模普遍较小,多属中、小型浅层滑坡。滑坡后壁呈现陡坎或裂缝,按滑动面与层面的关系划分为顺层滑坡,滑床面形态为直线或折线形,变形破坏方式属拉裂、剪切破坏,滑动速度由慢到快。 3.按规模大小划分内蒙古地区滑坡按滑体体积大小划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4种。 4. 巨型滑坡滑体体积大于1000×104m3的滑坡,我区巨型滑坡主要有元宝山露天矿西排土场滑坡,规模为1512 X 104rl'13,属黄土滑坡;元宝山西露天煤矿工作帮滑坡,规模为1258.44×104m3,属岩石滑坡,均分布在赤峰市元宝山低山丘陵区。 5.大型滑坡滑体体积在100×104—1000×104m3之间的滑坡。大型滑坡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元宝山区、包头市石拐矿区和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的低山丘陵区,以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黄土台塬。既有岩石滑坡又有黄土滑坡。 6. 中型滑坡滑体体积在10×104—100×104m3之间的滑坡。中型滑坡主要分布在赤峰元宝山区、包头石拐矿区的低山丘陵区和赤峰克什克腾旗芝瑞乡中低山区。多为岩石滑坡和黄土滑坡,其次为堆积层滑坡。 7.小型滑坡滑体体积小于10×104m3的滑坡。该类滑坡分布较广,类型主要为堆积层滑坡,其次为岩石滑坡和黄土滑坡。 2.崩塌与滑坡的形成条件和动力破坏因素 1.塌崩与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 2.1.1 地形地貌崩塌与滑坡的形成与地形条件直接相关,地形切割强烈的山区和丘陵区为该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势能条件。我区发生崩塌的斜坡坡度一般大于45o,大部分发生在大于600的斜坡上。滑坡多发生在斜坡坡度大于100,小于45。,下陡中缓上陡的折线山坡。另外在各级陡立的阶地、黄土台塬,崩塌滑坡也比较发育。 2.1.2地层岩性斜坡的地层岩性是发生崩塌与滑坡的物质基础。我区崩塌多发生在厚层坚硬岩体、软硬相间岩体、黄土类土及软弱岩石和松散土层中。硬膪陛岩石常能形成高陡斜坡,其前缘由于卸荷裂隙的发育而形成张裂缝,并与其它结构面组合,逐渐发展而形成连续贯通的分离面,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作用下发生岩体崩塌;由软硬相间岩层组成的陡坡,其中的软弱岩层常被风化剥蚀而形成凹龛,使上部的坚硬岩层失去依托,形成局部崩塌;黄土柱状节理发育,具有较强的直立性,能维持相当高的直立边坡,极易发生土体崩塌;而岩性较弱的岩石和松散土层多产生以坠落和剥落为主的崩塌。下述地层岩性组成的斜坡在我区较易发生

滑坡的形成机理与其安全防护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滑坡的形成机理与其安全防护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699-80 滑坡的形成机理与其安全防护措施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摘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它经常会破坏地面工程、环境和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惨重等现状。本文就滑坡的形成因素进行了详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滑坡;地震;地质构造;时空分布 0 引言 中国是滑坡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据初步调查,全国大约有中型以上灾害点3万处,小型灾害点多达数十万甚至100多万处。1949一20xx年的45年间,共发生破坏较灾害6000多次,造成重大损失的严

重灾害事件至少有1200次。崩滑流灾害分布十分广泛。在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中.除上海等个别省自治区3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而最近,20xx 年6月5日下午,重启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发生重大山体滑坡事件,据20xx年6月15日网上最新报道,事故发现9具遗体,另外有63人失踪,20xx年9月8日,发生山西襄汾新塔矿业公司的“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已确认262人遇难,……,所有这些,都无不表明,研究滑坡形成机理及做好其安全防护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滑坡形成机理 1.1基本条件 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征就是山体众多,山势陡峻,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与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众多的具有足够滑动空间的斜坡体和切割面。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当频繁。

(完整版)小学预防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xx小学预防山体滑坡、泥石流应急预案 预防山体滑坡、泥石流是关系到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也是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我乡我校具体实际,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特制定本预案。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背靠大山、高磅或建在山坡下存在安全隐患的学生上学、放学沿途存在山体滑坡、泥石流、山体坍塌等危险地带的所有学校。当学校或学生上学、放学沿途因暴雨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高磅或河磅坍塌等险情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二、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一)组织机构 组长:xx校长 副组长:xx教导主任、xxx 成员:各班主任 (二)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积极协助处置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2、研究解决遭受山体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学校处理中的问题,确保事 故处理工作迅速有效开展,减少人员伤亡,避免事故扩大,力争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3、检查督促存在隐患各校作好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 的扩大曼延,检查事故发生学校的整改情况; 4、负责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三)工作重点 1、制定防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演练。 2、对师生进行防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教育。 3、调查学生上学、放学必经的路线和学校周边的山体情况,根据情况采 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险情时,必须以生命第一,尽力采取保护和自 救措施,及时组织人员向安全地点疏散,事后及时施救,并将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5、逢大雨天坚持24小时值班,当发生险情时,协调组织好抢险工作。 6、学生沿途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逢大雨天实行家长护送制或家长接送制。 三、报告制度及程序 (一)当学校或学生上学放学沿途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险情时,要及时向乡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并由乡教育管理中心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逐级上报;具体程序如下:班主任、教师→乡教育管理中心→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县教育局。 (二)学校突发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简要经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面临的问题、事故报告单位和报告时间等。 四、预案的启动程序和条件 (一)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时对所属学校报告的信息进行分析,并立即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二)对符合本预案适用范围规定情况之一的,由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处理工作程序,根据事故性质、危害范围等,立即派出人员救援、抢险、事故调查,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必要时报经当地政府同意,请有关部门参加。 (三)人员转移 在发现险情时应坚持先救人,后抢物的原则,切实做好人员(特别是学生)的安全转移工作,要按照计划做到有秩序、有组织地转移到牢固的楼房或附近居民家中,尽最大努力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 (四)抢险准备 平时要加强巡逻检查,发现险情立即上报,并迅速组织抢险。 (五)物资转移

浅谈滑坡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题目:浅析滑坡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学号:10924408 姓名:黎省 指导教师:李华东 学习中心:南充奥鹏 西南交通大学 网络教育学院 2013年03月29日

院系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年级201009 学号10924408 姓名黎省 学习中心南充奥鹏指导教师李华东 题目浅析滑坡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指导教师 评语 是否同意答辩过程分(满分20) 指导教师(签章) 评阅人 评语 评阅人(签章) 成绩 答辩组组长(签章) 年月日

毕业论文任务书 班级201009 学生姓名黎省学号10924408 开题日期:2013年03 月20 日完成日期:2013年03月29 日 题目浅析滑坡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1、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第一步:在全面掌握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积极着手收集资料,拟定该论文大纲; 第二步:依据指导老师修改后的论文提纲撰写论文; 第三步: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初稿; 第四步:依据老师的指导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 第五步:论文定稿并对论文进行装订; 第六步:对论文答辩进行准备。 2、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10 周) 第一部分完成开题( 1 周) 周) 3 周) 第四部分滑坡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2 周) 第五部分结束语( 1周) 评阅或答辩( 1 周) 3、参考文献 [1] 张浩、李东哲,1987,滑坡与泥石流,地质出版社。 [2] 张永年,1990,环境水文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1991,中国滑坡分布,成都地图出 版社。 [4] 地质矿产部等,1991,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地质出版社。

道路路基滑坡原因分析及整治方案

道路路基滑坡原因分析及整治方案 摘要:路基滑坡是一种不良地质现象,现今大规模已建的道路中路基滑坡现象时有发生,其危害不容忽视。本文针对道路路基滑坡的现象,分析了道路路基滑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整治方案。 关键词:路基滑坡成因分析整治方案 道路工程作为一种线性工程,对地形、地质体的依附、利用和改造格外强烈,特别是山区里的道路工程,很多山区地处不稳定地带,再加上当地雨季较多,许多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差,易形成路基滑体,危及路面建设,从而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滑坡和边坡的治理,已成为影响工程造价、制约路基工程稳定和安全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分析路基滑坡原因找出整治方案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1 路基滑坡的认识 滑坡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质条件下,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指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带或软弱面作整体、缓慢、间歇性滑动变形的现象。是否发生滑坡取之于滑动力和抗滑动力的较量,当前者大于后者时,滑坡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会发生滑坡,反之,则不会发生滑坡。 2 路基滑坡原因分析 路基滑坡的产生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形成滑坡的先决条件,它包括岩土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外因通过内因对滑坡起着促进作用,它包括水的作用、地震和人为因素等。所以,滑坡是内外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滑坡形成的时间、位置、规模情况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地质因素 地质的结构与构造,对山坡的稳定性、滑动面的形成以及滑坡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有可能发生滑坡的地质条件有: 1)山坡岩层软硬交错,且其软弱面向路基倾斜,干风化程度不同或地下水侵蚀等原因使岩层可能沿一软弱面向下滑动。 2)山坡表层为渗水的土或岩层,下层为不透水土层或岩层(形成隔水层),且岩层向路基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当有地下水经常活动时,就会使层土(或岩层)沿隔水层滑动造成滑坡。

大滑坡形成原因分析及处治方法

大滑坡形成原因分析及处治方法 摘要:三清山环山公路A6标段的大型滑坡的治理,经过多方案比较,采用了改线绕 开滑坡体的方案,处理结果较理想。 关键词:道路工程;A6标滑坡;处治方案;比较;改线 0 前言 三清山环山公路A6合同段的K1+900-K3+840路段,为翻越垭口后又遇深谷的地形起伏地带。垭口(标高432.131m)至谷底(标高313.541m)水平距离不到700m,但相对高差却有118.59m,平均地面纵坡达17%,要使路线达标,就要从展线、深挖或高架桥通过三个方案中选择。原设计经过多种方案比较,考虑地形、地质、工程经济等因素后,选定了设置两个连续回头曲线的展线方案。但是在施工前夕有关专家却认为该路段原设计线形较差,回头弯上、下线位平面距离过近,会造成路基病害隐患,建议要对该段进行优化设计。为此,业主对该路段另行委托设计单位进行了优化设计,选用了哑口深挖(最大挖深23 m),高架桥(桥面至谷底高差大于50m)跨谷的方案。达到了取消两个连续回头曲线,缩短744.246m路线长度的目的。但是,2004年春,大滑坡发生了,事后我们经过现场勘察,采取了以下处理方法。 1 工程地质情况 K1+900-K2+100为垭口挖方路段,位于三清山主峰南侧,地处北东向复式背斜构造多级坡积最下层,属正断层古滑坡堆积垭口(见图1所示)。垭口海拔高程432.131m,而三清山主峰玉京峰海拔高程为1816.9m,相对高差1385m。所以坡积层较厚。加上古滑坡多级坡积物又为碎石土,比较松散,加上植被发育,地下水源丰富,此外垭口挖方边坡又是与岩层倾向同坡的顺向坡,倾角接近45°,下卧层又是强风化板岩,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坡脚临空,上部失稳,滑坡也就不可避免了。

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1、目的:为了防止和减少山体滑坡事故对本单位职工和社会造成危害和影响,制定本预案。 2、依据: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3、适用范围:项目驻地、项目施工现场。 4、职责 4.1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陈鑫、张宏斌 副组长:陈永宁、邓强 组员:防汛抢险全体人员 4.2 经理应是急救抢险工作的最高负责人。建立应急抢救领导小组和应急抢险队伍,明确职责,当项经理不在时由项目常务副经理负责所有抢救事务。 4.3 应急事件发生时,经理负责组织和指挥应急抢救工作。 4.4 负责维护秩序,配合做好将伤员运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救治并拨打110和地方公安局联系派人进行协调。其他人员执行指挥者分配的任务。 5、应急措施 5.1 当遭遇山体滑坡时,立即停止施工,撤离现场人员,疏散周围群众,转移重要物资。 5.2 及时通知现场最高负责人,现场最高负责人组织和指挥抢险工作。 5.3 抢险过程中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5.4 及时疏散现场人员和妥善抢救事故区域的人员。 5.5 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减小滑坡造成的损失。 5.6 对轻伤人员由医护人员进行救治;对重伤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及时联系当地医院和卫生部门。急救电话:120。 6、善后处理 6.1 按照环境、消防和卫生防疫部门的处置意见进行隔离、销毁、

遗弃、防护。 6.2 由各单位制定相应的防山体滑坡措施,民房库房设在山脚安全范围以外。 7、应急资金费用 7.1 突发山体滑坡灾害的应急措施所需资金由项目经理批准使用。 7.2 按照财务管理规定,建立专项费用资金台帐。 8、记录 8.1 应及时记录并保存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损失和伤害情况。 8.2 按照规定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当地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的记录予以保存。 8.3 保留防体滑坡保护措施实施的记录。

滑坡的形成机理与其安全防护措施(新版)

滑坡的形成机理与其安全防护 措施(新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46

滑坡的形成机理与其安全防护措施(新版) 摘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它经常会破坏地面工程、环境和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惨重等现状。本文就滑坡的形成因素进行了详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滑坡;地震;地质构造;时空分布 0引言 中国是滑坡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据初步调查,全国大约有中型以上灾害点3万处,小型灾害点多达数十万甚至100多万处。1949一2009年的45年间,共发生破坏较灾害6000多次,造成重大损失的严重灾害事件至少有1200次。崩滑流灾害分布十分广泛。在

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中.除上海等个别省自治区3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而最近,2009年6月5日下午,重启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发生重大山体滑坡事件,据2009年6月15日网上最新报道,事故发现9具遗体,另外有63人失踪,2008年9月8日,发生山西襄汾新塔矿业公司的“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已确认262人遇难,……,所有这些,都无不表明,研究滑坡形成机理及做好其安全防护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滑坡形成机理 1.1基本条件 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征就是山体众多,山势陡峻,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与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众多的具有足够滑动空间的斜坡体和切割面。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当频繁。 从斜坡的物质组成来看,具有松散土层、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土层的斜坡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变形面下滑;坚硬岩石中由

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1 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而迅速地处理山体滑坡及泥石流,避免或减轻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对大山煤矿职工人身、生活、煤矿生产和煤矿安全构成的危害,根据要求,特编制本专项应急预案。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大山煤矿按照“组织协调,监督落实,有效防控”的原则对事故进行处置。主要搞好协调组织救援力量,全力对事故的发生进行抢险救援;严格按照煤矿现场处置预案的组织程序和抢险原则进行救灾抢险,预防事故扩大,进行有效控制。 3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 危害程度分析 大山煤矿矿区地处矿区地处滇东北高寒山区,属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13.4mm,年平均气温11.3℃。20年一遇的最大1h降雨量为70.1mm,6h降雨量为104.3mm,24h降雨量为136.2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54.7mm;全年主导风向西北风,平均风速为3.1m/s。 矿区属于长江流域赤水河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c16923835.html,/view/131344.htm>水系,矿区周边没有大的地表水体,水系主要为河沙坝沟,流经矿区中部由南向北流入铜东河。河沙坝沟为季节性溪沟,溪沟流量受大气降雨控制,暴涨暴跌,具有山区河流的特点。根据河沙坝沟上游汇水面积及项目区降雨情况推算出流量,河沙坝沟上游汇水面积约0.73km2,项目区20年一遇的最大1h降雨量为70.1mm。 地震: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05g。 区内滑坡体不多,矿区总体为一单斜构造,本煤矿范围整体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Ⅱ类)。 3.2 事故类型 我矿区地面灾害的种类有山体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沉降及水土流失.诱发因素为暴雨。 4 组织机构及职责 4.1 组织领导 为确保灾害事故的发生,及事故发生后快速有序的处理事故,降低事故损失。当发生

滑坡的形成机理与其安全防护措施完整版

编号:TQC/K394 滑坡的形成机理与其安全防护措施完整版 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common types such as planning scheme, design scheme,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essence is to build accessible bridge 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realize matching problems, correct problems.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坡的形成机理与其安全防护措施 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合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场景,通过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来应付,常见种类如计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本质是人和产品之间建立可触达的桥梁,实现匹配问题,修正问题,预防未来出现同类问题。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摘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它经常会破坏地面工程、环境和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惨重等现状。本文就滑坡的形成因素进行了详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滑坡;地震;地质构造;

考试必备:分析滑坡成因

考试必备:分析滑坡成因 形成的,但是形成与发生是两个不对等的概念,滑坡的发生往往除了具备形成条件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诱发条件。基于此笔者将滑坡成因划分为形成条件和诱发条件。形成条件可具体概括为地形地条件、地层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条件;诱发条件可其归结为自然条件和人为扰动条件。 (1)地形地条件。滑坡的形成与地形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大坡度的情况下滑坡才会下滑释放能量,据统计显示,当坡度达到20度至30度时坡体就有下滑的可能。地雏形在构造运动后接受沉积,在一些陡峻的基岩上地层沉积时本来就是一种接近极限的状态,固结后土体之间仅仅靠层间粘结力和摩擦力维持平衡,当斜坡上覆荷载过大或者山脚处的挤压力不足时,坡体的力学平衡向极限状态靠,这就为滑坡创造了物理力学的条件。 (2)地层岩性条件。从摘要的定义中,我们知道,滑坡的要素之一就是滑动面或者滑动带,而地层岩性主要影响的就是滑动面的形成。由于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沉积物不同直接导致成岩后的岩性不同,比如新近纪、古近纪等沉积的泥岩、页岩、或者是系,还有一些在沉积间断时遭受强烈分化的地层再次沉积到现在,上述地层都是岩性软弱、力学性质极差的。当上覆土体过重时会在斜坡层内产生剪切作用,而岩性弱的岩石由于抵抗能力不足将首先被破坏,形成塑形带或破碎带;如果坡体内地下水过高或者降雨入渗,泥岩页岩会与水发生水化,自身的c、值

急剧减小,成为潜在的滑动面。因此地层岩性条件是滑动面的形成条件。 (3)地质构造条件。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地质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带滑坡发生的几率很大。这是因为构造运动也是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首先它会影响滑坡的分布,比如在地层断裂地带,滑坡会在断裂两侧成群分布;其次构造能量的释放会影响地层的沉积条件,构造的不连续运动会使地层产生不连续沉积,也会使得地层的固结程度由于受到扰动而有所降低;构造在运动时往往会有构造产物生成,这些产物则会发展为岩层内部的力学性质较差的软弱结构面,也可能形成滑动面。因此地质构造条件对滑坡而言也是十分重要。 (4)水文地质条件。在滑坡形成过程中,水的作用不容小觑。水与岩土体接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岩土体的性质发生弱化,抗滑能力显著降低,比如前文提及的泥岩页岩;再者,水还有一定的润滑作用,对岩土体的摩擦力具有消弱作用;地下水的孔隙水压力过大时会对上覆岩土体产生一定的托浮作用,从力学角度看是一种减小正向压力的有害力。因此当坡体有降雨入渗或者是地下水过高产生渗透作用时,会加速岩土体的弱化,降低其力学性质,进而促进滑动面的形成。综上所述,水文地质条件是滑坡形成的重要条件。 (5)形成条件里还有人类活动条件。从古至今人类都在为发展自己的文明而努力,希望通过改造自然提升自己的生存质量,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人类的工程活动。那人类的工程活动到底如何影响呢?为了达到一定的工程目的,工程中开挖边坡是十分普遍的,一旦有侧向凌空面那就会有滑坡发生的可能;在某些大型工程中,工程废渣量也是非常巨大

浅谈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 一、概述 斜坡上的部分岩体和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个滑动面发生剪切破 坏向下运动的现象称为滑坡。滑动面可以是受剪应力最大的贯通性剪切破坏面或带,也可以是岩体中已有的软弱结构面。规模大的滑坡一般是缓慢的、长期的往下滑动,有些滑坡滑动速度也很快,其过程分为蠕动变形和滑动破坏阶段,但也有一些滑坡表现为急剧的滑动,下滑速度从每秒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滑坡多发生在山地的山坡、丘陵地区的斜坡、岸边、路堤或基坑等地带。滑坡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很大,轻则影响施工,重则破坏建筑;由于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破坏厂矿,掩埋村庄,对山区建设和交通设施危害很大。因此,研究滑坡的成因及行为特点,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来避免滑坡的发生或者是减少滑坡发生后的损失。下面从滑坡的形态特征及分类、滑坡的成因及滑坡的防治措施几个方面分别作简单介绍。 二、滑坡的形态特征及分类 1.滑坡的形态特征 滑坡在平面上的边界和形态特征与滑坡的规模、类型及所处的发育阶段有关。一个发育完全的滑坡,一般包括:1,滑坡体,指滑坡发生后与母体脱离开的滑动部分;2,滑动带,滑动时形成的碾压破碎带;3,滑动面,滑坡体沿着下滑的表面;4,滑坡床,滑体以下固定不动的岩土体,它基本上未变形,保持了原有的岩体结构;5,滑坡壁,滑体后部和母体脱离开的分界面,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平面上多呈圈椅状;6,滑坡台阶,由于各段滑体运动速度的差异而在滑体上部形成的滑坡错台;7,滑坡舌,又称滑坡前缘或滑坡头,在滑坡前部,形如舌状伸入沟谷或河流,甚至越过河对岸;8,滑坡周界,指滑坡体与其周围不动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它决定了滑坡的范围;9,封闭洼地,滑体与滑坡壁之间拉开成沟槽,相邻滑体形成反坡地形,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封闭洼地;10,主滑线,又称滑坡轴,滑坡在滑动时运动速度最快的纵向线,它代表滑体的运动方向;11,滑坡裂隙,分为四类:1,分布在滑坡体上部的拉张裂隙;2,分布在滑体中部两侧的剪切裂隙;3,分布在滑坡体中下部的扇状裂隙;4,分布在滑坡体下部的鼓张裂隙。由此可见,一个滑坡完整的应该包括以上11个部分组成。当然,在实际的滑坡现象中,有时候我们很难分清楚各个部分明显的边界。 2.滑坡的分类 滑坡分类的目的在于对发生滑坡作用的地质环境和形态特征以及形成滑坡的各 种因素进行概括,以便反映出各类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

探究典型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及防治

探究典型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及防治办法 周执强孙春富 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421800 摘要:地质灾害在自然作用下形成或者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活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水土流失、壤盐碱化,地热害等。给自然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防治地质灾害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例简要阐述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办法。关键字: 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防治办法 地质灾害都是在一定的外力诱发下发生的。这里指的外力可以是自然条件下的也有人为因素。因此,地质灾害也可按外力因素诱导成因概又可以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两大类。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规模和频度,受自然地质条件控制,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人为地质灾害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制约,也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增多。以下简要介绍典型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通过这些因素存求相关治理办法。 一、崩塌的定义及形成原因(包括自然因素诱发和人为因素)。 崩塌是指高陡斜坡上的岩土体脱离母体后,以坠落、滚动为主的移动现象。崩塌具有下落速度快,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的特点。崩塌按照崩体物质分为土崩和岩崩。按照崩塌规模可分为剥落、坠石和崩落。剥落的块度较小,块度大于0.5米者占25%以下,产生剥落的岩石山坡一般在30—40度;坠石的块度较大,块度大于0.5米者占50—70%,山坡角在30—40度范围内;崩落的块度更大,块度大于0.5米者占75%以上,山坡角多大于40度。 诱发崩塌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地震、降雨,特别是大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人为因素也是诱发崩塌的主要原因,其中人类的工程活动是主要原因,例如,道路挖掘以及堆砌的废弃渣土、采矿活动等。 二、滑坡的形态特征和形成条件。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在重力和水,以及其他外营力的作用下,沿某一薄弱结构面产生剪切破坏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是自然作用或与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自然界中,无论是天然斜坡还是人工斜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斜坡一直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一个发育完全的滑坡,一般包括:1,滑坡体,指滑坡发生后与母体脱离开后的滑动部分;2,滑动带,滑动时形成的碾压破碎带3,滑动面,滑坡体沿着下滑的表面;4,滑坡床,滑体以下固定不动的岩土体;5,滑坡壁,滑体后部和母体脱离开的分界面,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平面上多呈圈椅状;6,滑坡台阶7,滑坡舌8,滑坡周界9,封闭洼地10主滑线11,滑坡裂隙。 要探讨滑坡的形成条件,就必须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内在因素有组成边坡岩土体的性质、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等。不同质地的岩土,如硬质岩土、页岩等,它们的抗风化和抗水侵蚀的能力都不相同。从岩土的结构、构造来说,主要的是岩(土)层层面、断层面、裂隙等的倾向对滑坡的发育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这些部位又易于风化,抗剪强度也低。当它们的倾向与边坡坡面的倾向一致时,就容易发生顺层滑坡以及在堆积层内沿着基岩面滑动,从而产生滑坡。外在因素有地表水和

山体滑坡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培训课件

山体滑坡事故专项应 急预案

河北省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山体滑坡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项目名称:邯郸光太承赤高速14合同项目经理部

目次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 3.组织机构及职责(2)3.1应急组织体系(2) 3.2指挥机构及职责(2) 4.预防与预警(3) 4.1危险源监控(3) 4.2预警行动(4) 5. 信息报告程序(5) 6. 应急处置(5) 6.1响应分级(5) 6.2 响应程序(5) 6.3处置措施(7)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

山体滑坡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根据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结果,在生产过程中可能由于山体滑坡引发事故,会造成重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在任何时间均有可能发生。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事故应急处置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采取应急措施,抢救伤员、疏散人群,划出隔离带和警戒线,保护好现场。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根据规程和现场情况提供技术支持,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见下框图)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本项目部指挥中心(机构)设置及职责同“综合预案指挥机构及职责”。项目经理部应结合工程实际,进一步明确现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各成员及部门的职责,应包括以下内容。 3.2.1 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 3.2.2 统一协调项目各部门应急救援工作。 3.2.3 及时组织指挥实施事故处置方案。 3.2.4 统一调配救援人员、设备、物资、器材。 3.2.5 协调外部救援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3.2.6 妥善处置事故现场的有关事宜。 3.2.7 组织、配合开展事故调查,组织善后处理工作。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山区地段工程,施工条件差,危险因素多,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同时,应结合自身施工特点,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4.1.1加强安全教育,保证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施工现场的地理条件和地理特征,明确山体滑坡事故发生时现场指挥人员,明确现场所采取的必要安全防护措施。 4.1.2在有危害的山体下面或在高陡坡回填土区上面作业时,应做好观测标志,派专人每天测量记录山体及回填地区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预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