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中药炮制现状

浅谈中药炮制现状

浅谈中药炮制现状
浅谈中药炮制现状

浅谈中药炮制现状

席利民* 王晓波*

关键词:中药;炮制品;现状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0979(2005)03 0026 02

中药炮制品是我国历代医学家在从事长期的医疗活动中逐步总结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传统特色的制药技术,广义的中药炮制是指药材净制、切制或炮炙操作而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而狭义的中药炮制则着重于强调按照中医理论体系和一定的工艺流程使饮片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而满足于临床需求。相反,不恰当不规范的炮制则会达不到预期的临床疗效,现将分述如下。

炮制品加工的硬件设施相对滞后:时下在医疗、医药商企中过去曾必备设置的炮制室或加工场所正逐渐消失,幸存的炮制室加工设施长期以来停留在一口铁锅上,条件非常简陋,根本不具备微机程控药机、干燥机、吸尘除烟等设施的配套。

配方调剂 断档 情况严峻,粗劣炮制品肆意流通:一些在中药汤剂中非制不可的炮制品,如炙甘草、杜仲炭、醋制元胡等,在中药房和中药店已不存在。病人找医生诊病后,拿着处方却配不齐药,只得以生代炙,于是会出现病人拿上调剂人员单包交付的生品,到家中开始自制自了也已是司空见惯。而某些药房和药店面对炮制品 断档 的情况,则直接从不法药贩手中购进劣质炮制品,使之肆意进入流通领域,坑害消费者。

辅料缺乏标准,工艺流程简单:部分药房或企业炮制辅料质量十分粗劣,一堆砂子堆放几年得不到更换,今天用土炒白术,明天仍用其炮制山甲,今年用砂子炒杜仲,明年再用它炮干姜。炮制工艺亦是日趋简单化, 证类本草 要求的熟地黄质量以 光如黑漆,味甘如饴糖 为标准,现代研究也证实:生地黄经炮制后其有效成分梓醇甙在加热蒸制过程中变成对羟基梓醇次甙,颜色变黑, 味甘如饴 的原因是由于复糖变成了单糖。中医临床入药更是严格有别,生地黄性寒味甘苦,具清热凉血之功;熟地黄则性温具有滋阴补血之效。而眼下某些药店在加工炮制地黄时,将生地黄直接倒入沸水中,用 武火 煎煮后,从水中捞出倒在地板上晒干,这些 工艺 制作的熟地黄,还具有滋阴或补血的确切疗效吗?

*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医院(010020)

2005年4月8日收稿

中药生品与炮制不可相互代用:现中药调剂工作中,以生代制,或以制代生混乱现象时有发生,致使中药疗效下降,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产生副作用,给病人身体造成伤害和痛苦。现就这种现象;谈谈中药生品炮制品的处方应付问题。

中药生品经炮制后已改变、缓和或加强了药物的性能,临床对药物应用选择也就有所不同。如甘草,生用性平,以泻火解毒、祛痰止咳为主,在辛凉解表的银翘散、桑菊饮等方剂中用生甘草就充分体现生甘草味甘偏凉、清热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特性。炙甘草味甘性温,以补中益气缓急止痛为主,在补中益气汤、炙甘草汤中就体现炙甘草甘温益气,养心复脉等功效。故不能随意代用。麻黄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现已证明麻黄的有效成分为麻黄碱、伪麻黄碱和挥发油等,麻黄碱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有平喘作用,伪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而挥发油则能抑制流感病毒、兴奋汗腺、发汗等作用。麻黄生用适于外感风寒的表证,长于发汗除表邪,经蜜炙后,挥发油含量大为降低,其发汗作用减弱。而其他成分含量没有大的改变,从而突出了润肺止咳的作用。再如生大黄苦寒峻泻,易伤阴血败胃气。经酒炒、醋炒后泻下作用会显著降低,而大黄炭几乎无泻下作用,而收敛吸附作用相对增强,有止血止泻的作用。所以临床组方应辨证选药,才能发挥药物应有的疗效。而调剂人员更应熟悉药性,认真负责,按方调配。

总之,中药由于所含成分复杂,功效也不单一,因此中药生品通过炮制,其成分也会发生多方面变化,药效也随之不同,有的甚至相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对处方要求炮制的药物,一定要遵守炮制、付与炮制品,切不可用生品代替,亦不可以生代制,有什么就付什么,对于处方中未加注明的药物,切不可照方抓药或揣度调配,可根据处方意图或与医师取得联系后进行调配,确保临床用药有效、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炮制概念模糊,专业人员匮乏:由于部分医疗单位、医药部门的管理人员将中药炮制品仅仅简单地理解为切制的饮片,生熟要领模糊,总是在炮制加工设施和专业技术方面舍不得投入,认为中药炮制品没有多大的经济效益,投入不合算。正是基于这种简单的认识论,造成炙甘草也 断档 、生川乌时有中毒的窘境。有些医药部门即使开展加工炮制,也多是由

非专业人员操作,辅料投量不足,工艺流于形式,炮制饮片失去了特色和疗效。

实验研究现状不容乐观:建国以来,许多炮制类药物的作用机理被专家学者研究提示和证实,如含生物碱类药物制成生物碱盐后易溶于水的醋制延胡素;含挥发油类药物采用科学焖煅法炒制后挥发油挥散程度可减少20%~30%;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对醋制芫花的 模拟 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对藤黄炮制品采用正交设计方案研究等等,充分说明我国的中药炮制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即便如此中药炮制学科水平的相对滞后性仍是显见的,从研究现状看,目前某些化学或药理实验仍承袭已陈旧的方法,停留在低水平重复的基础上,实验设计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中药炮制科研队伍非常薄弱,相关学科参与炮制科研的涉足不多,而 九五 期间又取消了炮制科研专项,科研经费的减少和地位的从属性,使许多药物炮制机理和疗效即使被提示和证明后,却长期寄存于实验室中走不出来,难以推广进入流通领域。

综观上述方面存在的种种现状,正严重影响中药炮制事业的向前发展,因此如何加快推进中药炮制品的研究、制用、流通、管理,使之步入规范化、数据化、市场化轨道建设,是今后一个阶段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白芷功效应用的本草考证

张先桃*

关键词:白芷;功效;应用;本草考证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0979(2005)03 0027 02

白芷Ang elicae dahuricae在 神农本草经 (简称 本经 )中已经收载,列为中品药。书中记载了该药的性味、功效和应用。自 本经 以降,历代本草多有发挥,到 本草纲目 (简称 纲目 )达高峰,该书对白芷的论述最为丰富。但从明代后,尤其到清代,各医家应用白芷的范围逐渐缩小,其中有些功效不为广泛使用。何故使然?明以前白芷的功效记载是否准确,对此进行探讨,对于更好地研究开发该药,将有所裨益。

1 白芷的祛风作用

从 本经 有关白芷主 寒热头风侵目泪出 和 名医别录 (简称 别录 ) 疗风邪 治 风痛头眩目痒 1 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白芷祛风实指风邪侵袭头目出现的外感表证,这里的 风 主要指外感风邪。但至唐宋时期,对风的认识,治风范围的应用均有扩大。实际包括了外风和内风诸证。如孙思邈在 千金要方 中记述: 风邪客于肌肤,虚痒,夫眼目闰动,口唇动偏口呙,皆风入脉。 大肠中风者,卧而肠鸣不止 。其它如 和剂局方 、 圣济总录 、 外台秘要 、 太平圣惠方 等方书中均有记载。如 和剂局方 以白芷与川芎、白附子、天麻、天南星,麝香同用的辰砂天麻丸,用来治疗诸风痰,头痛目眩,神思昏愦,颈项拘急,手足麻痹等证 3 。不难看出这种风证与外感风邪表证大不相同。归纳起来,不外以下两方面: 外感风邪,属表证范围(头风头痛,面鼻诸窍,皮肤疮痒,大肠风泄痔漏):

*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医院(010020)

2004年12月6日收稿中风证(风中经络的口眼口呙斜,风中脏腑的神昏痉抽)。对于后者,除治疗口眼口呙斜外,明代以后已很少应用。

风邪 有风寒风热之分。明以前本草著作均认为白芷可治风寒风热证。其中白芷用治风寒为今天临床所常用。如九味羌活汤、柴葛解肌汤均含白芷。白芷治疗风热内郁的头目眉棱齿骨诸痛,鼻渊鼻衄,明以前本草均有记载。以白芷大辛,散风去郁。所谓 风热者,辛以敞之 ( 纲目 ), 火郁发之 ( 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 )。对于白芷的这种以辛散热的应用,也为后世所接受。不同的是,使用白芷时多以大队清热药为基础,而非明代以前的那种以一味白芷单枪匹马的使用。如清 叶天士治风郁头痛,将白芷用在黄芩、栀子、连翘等清凉药中 4 。清 吴谦治阳明内热头痛,鼻干目痛,齿颊疼,也以白芷同石膏、黄芩、薄荷等合用 5 。又如清 叶馨庭治大头瘟一案,病人神志昏迷,壮热,头痛红肿,热毒炽盛。在羚角、钩藤、大黄、栀子、连翘、银花等清热药中加入白芷,以 散头面 6 。白芷疗肠风痔瘘,杀虫,疗疮痍疥癣的作用,早在明以前便有记载,如 神农本草经集注 :白芷 叶可作浴汤,道家以此香浴去尸虫 。 大明本草 明确指出,白芷治 肠风痔瘘,疮痍疥癣 1 。但后世已较少使用。

2 除湿作用

本经 载:白芷 主女人漏下赤白 。李时珍进一步论述; 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 ,以白芷之 温以除之 7 。后世对白芷的除湿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用于治疗湿温病,如张仲华治湿病,形凛汗宿,脉濡神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05T14:18:18.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作者:钟利 [导读] 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可增强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内江市医科学校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定实训医院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150例,2016年4月—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甲组、乙组、丙组,每组样本容量50例。乙组采纳水处理前分档,甲组采纳炮制前分档,丙组采纳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丙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甲组、乙组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可增强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中药饮片;炮制方法;临床疗效;影响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333-01 中药饮片是制备中药汤剂以及中成药的基础,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的临床疗效,在具体的炮制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历史因素、科技水平因素等,科学、合理的炮制方法可有效提高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1]。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为了分析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特随机选定2016年4月—2018年4月实训医院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150例研究,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研究得到实训医院批准,研究对象:随机选定实训医院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150例,2016年4月—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甲组、乙组、丙组,每组样本容量50例。甲组女性22例,男性28例,年龄界限在28~70岁,平均年龄为(49.26±6.26)岁。乙组女性24例,男性26例,年龄界限在29~69岁,平均年龄为(49.33±5.29)岁。丙组女性25例,男性25例,年龄界限在30~68岁,平均年龄为(49.38±5.69)岁。三组基线资料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1.2 方法 1.2.1甲组水处理之后进行炮制前分档,将中药饮片浸泡30min,文火加热、武火煎煮,药液过滤并保存,上述操作重复2次,文火将药液加热浓缩至300ml,每日饮用2次,疗程2个月。 1.2.2乙组对中药级别合理分档,遵循水泡多润的原则,根据药量、季节等进行调整,采用指掐法、手捏法、穿刺法挑选,去除不合格的饮片,炮制合格饮片。对筛选出的饮片浸泡30min,文火加热、武火煎煮,药液过滤并保存,上述操作重复2次,文火将药液加热浓缩至300ml,每日饮用2次,疗程2个月。 1.2.3丙组采纳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疗程2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任何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有效:临床症状可见显著好转,偶有不良反应或者毒副作用。无效:临床症状变化不明显,甚有加重、恶化迹象。前两者之和,除以总例数,即为总有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F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三组临床疗效对比。临床总有效率:甲组、乙组、丙组的分别是76.00%、78.00%、96.00%,丙组的显著高于甲组、乙组的,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附表。 3.讨论 中药炮制是根据临床需求,调剂药材性质所需要的一种制药技术,我国不同地区,对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也不同,对于中药饮片的炮制,一直缺乏完善、统一的炮制工艺和衡量标准[3]。炮制方法不同,作用也不同,因此取得的临床疗效也不同。中药炮制方法会间接或直接的影响药效,如果炮制方法合理,则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效果,在净制、切制、炮制等环节中,采用高标准的炮制技术,可有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最大限度发挥中药饮片的临床价值[4]。 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很多,有水处理前分档、炮制前分档等,经过多个环节的炮制,饮片的药性以及成分均会发生变化,科学的炮制方法可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缓和药性,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中药中含有挥发油、微量元素、有机酸、生物碱等多种成分,通过炮制可有效改变药物的溶解度、浸出度等,转化或者溶解部分有效成分。因此在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必须合理的掌握原料用量、炮制方法、炮制时间等,炮制之前必须进行水处理,可起到软化药材质地的作用,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有淋法、润法、洗法等,在具体的炮制过程中,需要结合气候、温度、药材质地、大小等确定浸润时间,坚持少浸多润的原则,炮制前分档是保证中药饮片炮制质量的重要保障,如果炮制前不分档,必定会导致炮制不及、炮制太过、不合格饮片、受热不均匀等情况发生。本文研究示:丙组的显著高于甲组、乙组的,P<0.05,具统计学差异。在冯云[5]研究中,A组、B组、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2.5%、75.0%、95.0%,C组的显著较高,P <0.05,与本文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证实了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在中药饮片炮制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值得作为中药饮片首选的炮制方法,在临床中参考、借鉴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采用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炮制,可有效提高中药饮片的临床有效率,安全可行,临床值得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浅谈中药炮制的重要性

浅谈中药炮制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3-05-27T11:01:51.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谢鹏飞 [导读] 地黄:地黄生用性味苦寒,主要功效为清热凉血、止血,常与其他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或凉血止血药相须同用。谢鹏飞(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 471002)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392-02 【摘要】中药炮制作为临床合理有效用药的保证之一,应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药炮制毒烈性副作用疗效 中药是中医辨证施治的物质基础,中药炮制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够消除或减少中药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增强中药的疗效,因此中药炮制在临床上具有非常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中药炮制的重要性。 1 消除或减少中药的毒烈性和副作用 蕲蛇:蕲蛇头部毒腺中含大量的出血性毒素和溶血性毒素,内服后可引起内脏广泛性出血,可以通过去除头部达到去毒目的。朱砂:朱砂为汞剂,可致慢性中毒,久服可造成机体蓄积,对儿童危害尤大,可溶性汞盐是朱砂的主要毒性成分,通过水飞可使可溶性汞盐含量减少,毒性降低。 苍耳子:苍耳子所含的毒性蛋白质是细胞原浆毒,可损害心、肝、肾等内脏实质细胞,通过清炒即能使毒性蛋白质凝固变性,应用于临床无不良反应发生。 天南星:天南星有剧毒,通过性味苦寒的胆汁炮制不仅可以减低毒性,并且能缓和其燥烈之性。 2 增强中药的疗效 延胡索:延胡索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素等,是具有止疼和镇痛作用的生物碱,这两种生物碱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植物体内,难溶于水。但作为弱酸的醋,能与游离生物碱结合成能溶于水的醋酸盐,经过醋制的延胡索在水溶液中溶出量增加,增强了止痛效果,提高了疗效。 何首乌:何首乌所含的卵磷脂是构成人体血液细胞壁、神经组织、脑脊髓的主要原料,可促使细胞增生,有强心的作用;能治疗神经衰弱,还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的沉积,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通过加热和酒制,卵磷脂相对稳定且易溶于乙醇,这样就大大加强了何首乌的补益作用。 3 改变性味归经,扩大应用范围 地黄:地黄生用性味苦寒,主要功效为清热凉血、止血,常与其他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或凉血止血药相须同用。经加黄酒拌蒸后,性味甘温,尤擅补血、滋养肾精养肝,常与其他补血调经、填补肾精药配伍同用。 大黄:大黄又称将军,生用泻下攻积,为治便秘等胃肠积滞证的要药。如经酒炒酒蒸则泻下作用缓和,活血祛淤作用增强;大黄炒炭用,其泻火逐淤之力大减,凉血止血作用大增,用于肠中积热而大便下血之证。 4 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地龙:地龙生品不利于成分煎出,由于腥味太大,也不便于服用。醋制后水煎煮所溶出的有效成分较高,而且醋制后,不但可以去掉不良气味,还可以引药入肝更好发挥药效。 乌梢蛇:乌梢蛇内含大量蛋白质及脂肪,有腥臭味,不利服用。经酒制后,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被破坏,脂肪中所含挥发性成分也大多失去,而酒性香醇,从而达到矫臭和利于服用的目的。 由此我们要重视中药炮制,正确全面了解中药炮制的重要性,使中药炮制成为中药合理运用于临床的有力保证之关键。

中药炮制学试题一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 C A .雷敩 B .陶弘景 C.缪希雍 D.陈嘉谟 2 长于化痰止咳,泻火解毒的甘草是 B A.甘草梢B.生甘草C.炙甘草D.麸炒甘草 3 下列关于含甙类药材炮制的叙述,何为错误的 B A? 黄芩饮片变绿色是因黄芩甙类水解所致。 B 槐花炒炭止血作用增强与芦丁增加有关。 C? 杏仁入煎“后下”是破坏苦杏仁酶保存其甙。 D? 商陆醋炙降低毒性与商陆皂甙甲减少有关。 4 去芦的药物有 A A.党参B.补骨脂C.麦冬D.五味子 5 蛤粉炒法应用的药物范围是 A A.胶类药B.动物药C.有毒药D.植物药 6 炮姜的功能偏于 D A.解表散寒B.温胃止呕C.行水消肿D.温中止血 7 醋制芫花的目的是 B A.引药入肝,疏肝理气B.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 C.增强活血止痛功能D.便于调剂与制剂 8 蜜炙黄芪多用于治疗 C A.表卫不固的自汗B.血热妄行C.气衰血虚之证D.痰热咳嗽 9 闷煅法的操作特点是 C A.一次性煅透,中间不得停火B.煅至红透,趁热进行,反复操作 C.密闭缺氧化D.高温煅至黑色 10 甘草水煮远志的主要目的是 A A.减其燥性,协同补脾益气,安神益智作用B.增强宁心安神作用 C.增强祛痰开窍作用D.增强化痰止咳作用 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A.从制B.反制C.相畏制D.相资制E.相恶制 1 酒制阳起石属于 D 2 麸炒枳实属于 E 3 白矾制半夏属于 C 4 盐制益智仁属于 B 5 胆汁制黄连属于 A A.醒脾和胃、食积不化、脘腹胀满B.健胃消食作用增强 C.消食化积力强,治食积泄泻D.健脾开胃,并有发散作用 E.化痰止咳,消食积 6 神曲炒焦后 C 7 神曲生用 D 8 神曲麸炒后 A

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分析

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9-03-27T11:33:28.1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期作者:安雪红 [导读] 在中药饮片炮制前应先明确患者的症状分型,根据其具体病情选择有效的炮制方法,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康复。(周至县中医医院中药房陕西西安 7104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根据白术饮片不同的炮制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土炒白术组、炙白术组及焦白术组,每组32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炙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炙白术组与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焦白术组及炙白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饮片炮制前应先明确患者的症状分型,根据其具体病情选择有效的炮制方法,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康复。 【关键词】炮制方法;中药饮片;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2-0232-01 中药饮片是中药汤剂及制备中成药的重要组成单元,其质量的好坏则直接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中药饮片成分复杂,不同的炮制方法均可能对其生物碱、挥发油、苷类、有机酸等成分造成影响,从而影响临床疗效[1]。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应以健脾和胃、温脾燥湿、调中益气为主治,临床实践证实,参苓白术散在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但有研究表明,白术的不同炮制方法将直接影响参苓白术散的临床疗效[2]。为此本研究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中医辨证均被确诊为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其他类型溃疡性结肠炎、药物过敏史、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治疗依从性差及中途退出者。其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51.42±3.48)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1.53±0.68)年。根据白术饮片不同的炮制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土炒白术组、炙白术组及焦白术组,每组32例,各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土炒白术组即将灶心土粉碎成细粉后在锅中翻炒至灵活状态,之后将白术饮片倒入其中进行翻炒,当白术饮片表面均匀挂上灶心土细粉后即可,然后关火,将土筛出,将炮制后的白术放凉后备用。炙白术组即将白术饮片放入锅中采用中火进行翻炒,待闻到药香味后倒出放凉备用。焦白术组即将白术饮片放入锅中采用武火进行翻炒至白术表面呈焦褐色后倒出放凉备用。将各组炮制后的白术饮片组成参苓白术散后水煎至300ml左右,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一剂,连续治疗1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3]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毒副反应发生;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仅少数出现轻微不适,无毒副反应发生;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炙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炙白术组与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焦白术组及炙白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参苓白术散是由中药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组成,补脾和胃、益气调中、醒脾化湿作用显著,在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中具有抗炎、止泻、抗菌、调节免疫的功能[4]。不同的炮制方法会直接影响中药饮片的药理作用、药性及理化成分,从而影响药效,因此熟练掌握中药炮制流程,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合理的炮制方法对最大限度发挥药效具有积极意义。在参苓白术散中,白术的炮制方法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其中土炒白术具有止泻止呕、健脾和胃之功效,炙白术具有健脾燥湿之功效,而焦白术具有收敛止泻、温寒化湿之功效,针对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土炒白术的效果最佳[5]。本研究结果表明,炙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炙白术组与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焦白术组及炙白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中药炮制前后功效比较

常用中药不同炮制品的功效比较 中药入药前需要经过炮制加工才可入药,如莱菔子生升熟降,蒲黄生行熟止,首乌生泻熟补,川乌生毒熟减,苍术生猛熟缓,延胡索生效熟增,药物经过炮制加工可以减毒、增效、除杂,还可以缓和药性,达到其他目的。下面我把一些常用中药及其炮制后的功效归纳总结,以期对初学中医者更好的掌握和合理的应用中药有所帮助。 一、炒法 (一)清炒法 1.炒黄 决明子:生决明子清肝热,润肠燥,炒决明子平肝养肾,用于头痛眩晕。 莱菔子:生升熟降。生莱菔子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炒后变升为降,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酸枣仁:生枣仁,治胆热嗜眠,炒枣仁治胆虚不寐。 薏苡仁:生的长于清热利湿,炒的健脾止泻。 火麻仁:生的通便,炒火麻仁补虚。 2.炒焦 山楂:生山楂活血化瘀,焦山楂消食除胀止泻,山楂炭止痢。 栀子:生栀子长于泻火。生栀子粉:外敷治扭挫伤痛。栀子仁:治热。栀子皮治表热。栀子连壳:清上焦热。栀子去壳:清下焦热。 炒栀子:清热除烦。焦栀子:适于脾胃虚弱者。栀子炭:凉血止血。 汁炒栀子:除烦止呕。 槟榔:生槟榔杀虫。炒槟榔:消食导滞,治痢疾里急后重。炒的槟榔(强),焦的(体弱)。 川楝子:生川楝子杀虫、疗癣兼止痛。焦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盐制疗疝止痛。 3.炒炭 荆芥:芥穗治表证无汗。炒荆芥治表证有汗,荆芥炭散热止血。

地榆:生地榆凉血解毒,炭止血。 蒲黄:生行血破瘀止痛,炭止血。 生: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治胃寒呕吐。干长于温中,治脾寒或腹部寒痛。煨肠胃之寒,炮下焦之寒,炮炭温血分之寒,止血,汁治胃寒呕吐,皮行水消肿。 藕节:生的凉血化瘀,藕节炭收涩止血。 槐花:生的清热泻火,槐花炭凉血止血。 侧柏叶:生的止咳生发,炭止血。 茜草:生的凉血化瘀,炭止血。 乌梅:生的生津、安蛔,炭止血。 (二)加辅料炒 1.麸炒 僵蚕:生僵蚕散风热,祛风定惊;麸炒化痰散结。 枳实:生枳实长于攻下,炒行气消胀。枳壳同枳实,但力不及枳实强,作用和缓偏行下焦之气。 2.米炒 党参:生党参益气生津,米炒健脾止泻,蜜炙补中益气。 3.土炒 山药:生山药多用于虚劳痰嗽及消渴,土炒补脾止泻,麸炒补脾肺肾。 白术:生白术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土炒补脾止泻,麸炒健脾益气,焦白术健脾止泻。 4.砂烫 鳖甲:生滋阴退热,醋鳖甲软坚散结。 龟甲:生龟甲滋阴潜阳,醋龟甲滋阴止血。 5.蛤粉炒 阿胶:生阿胶滋阴补血,润燥,止血。蛤粉炒治阴虚咳嗽。蒲黄炒止血。

中药炮制学试题

中药炮制学 2013 届大专中药专业毕业(中药炮制技术)考试 【A型题】 1、炮制在历史上有多种称谓,现最常用() A、修整B 、炮炙C、修治D、修制E、炮制 2、最早提出药物生熟异用学说的医药家是() A、李时珍 B、张仲景 C、张仲岩 D、陶弘景 E、陈嘉谟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成药规范是() A、《本草纲目》 B、《炮炙大法》 C、《太平 圣惠方》 D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4、“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 则气味反失。”记载于() A、《本草纲目》 B 、《炮炙大法》C、《太平圣 惠方》D《本草蒙筌》E、《本草发挥》 5、我国医药学史上最早的炮制专著是() A、《炮炙大法》 B、《修事指南》 C、《神农本草经》D《雷公炮炙论》E、《本草纲目》 6、《炮炙大法》成书的时间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汉代 C、南北朝刘宋时期D 、明代 E 、请代 7、归纳提出传统制药原则的作者() A、张仲岩 B、李时珍 C、缪希雍 D、陈嘉谟 E、徐大椿 8、下列药物与辅料的炮制属“相畏为制”的是() A、酒制大黄B 、盐制黄柏C、姜制半夏D、蜜制百合 E 、麸炒枳实 9、下列药物与辅料的炮制属“相恶为制”的是() A、酒制大黄B 、盐制黄柏C、姜制半夏D、蜜制百合 E 、麸炒枳实 10、《中国药典》正式把中药炮制作为法定内容予以收载的最早版本是() A、1953 年版B 、1963 年版C 、1977 年版D 、1985 年版E 、1995 年版 11、下列药物与辅料的炮制,属“反制”的是() A、姜制黄连 B、胆汁制黄连 C、酒制仙茅 D、姜制厚朴 E、姜制草果 12、炮制能使所含毒性大的生物碱水解,生成毒性 小的生物碱的药物是() A、麻黄 B、川乌 C、槟榔 D、延胡索 E、马钱子 13、为防止饮片变红和所含生物碱损失,不宜暴晒的药物是() A、川乌 B、麻黄 C、槟榔 D、延胡索 E、马钱子 14 、有效成分为苷类的药物,一般不用或少用()A、炒黄B、酒制C、醋制D、蒸E、煮 15、含鞣质类的药物炮制加工时,一般不用() A、铜器 B、瓷器 C、铁器 D、竹器 E、木器 16、中国药学史上第一位总结炮制方法的医药家是() A、陈嘉谟 B、缪希雍 C、李时珍 D、张仲景 E、陶弘景 17、下列只起到中间传热体作用的辅料是() A、麦麸B 、米C、土D、蛤粉E、河砂 18、下列蜂蜜有毒,不能作为炮制辅料的是() A、枣花蜜 B、杜鹃花蜜 C、荔枝蜜 D、养麦蜜 E、山白蜜 19、中药饮片的含水量一般应控制在() A、3%以下B 、4%以下C 、5%以下D 、6%以下 E、7% 13% 20、易泛油的药物是() A、黄芪 B、薄荷 C、冰片 D、苦杏仁 E、芒硝 21、易风化的药物是() A、芒硝 B、青盐 C、冰片 D、苦杏仁 E、鹿角胶 22、药物贮存时,要求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A、20%---30% B 、30% 40% C 、40% - 50% D 、50%—60% E、60%—70% 23、丹参中若含有少量杂草等杂质,除去的方法宜用() A、挑选法 B、筛选法 C、风选法 D、洗法 E、漂法 24、药材分档最常用的方法是() A、产地分档 B、挑选法 C、筛选法 D、风选法 E、水选法 25、沸水烫后才易去皮的药物是() A、使君子 B、苦杏仁 C、北沙参 D、草果 E、白果 26、除去枇杷叶绒毛的方法是() A、挖去毛 B、刷去毛 C、燎去毛 D、烫去毛 E、刮去毛 27、需临用时去皮壳的药物是() A、知母 B、苦杏仁C北沙参D、巴豆E、黄苓 28、茎与根作用不同,需分开分别药用的是() A、麻黄茎与根 B、党参茎与根 C、桔梗茎与根 D草乌茎与根E、川牛膝茎与根 29、核具滑精副作用,需产地趁鲜去核的药物是 () A、乌梅 B、山楂 C、山茱萸 D、大枣 E、诃 子 30、为了便于调剂和制剂,需揉搓成团的药物是 () A、麻黄 B、竹茹 C、大腹皮 D、香附 E、金 樱子

浅谈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

浅谈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3-10-31T14:19:53.560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璇马存芳[导读] 应用化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的疗效,是由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决定的。王璇马存芳 蓝田县医院药剂科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包括: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论、炮制方法、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应用文献学、实验药理学、化学、临床疗效观察、多学科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关键词】中药炮制;原理;研究 1 研究内容 1.1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药属天然药物,毒副作用小,疗效可靠,费用便宜。深受世界各地消费者的欢迎。中药复方,配伍是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经过炮制的药材才能作为中药饮片才能发挥它的药效。中药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首先要搞清炮制的历史和现状。炮制的历史文献比较分散,现代的炮制经验多数“是师徒相传,口传心受”继承下来,各地遵循不一。每类炮制方法及每药的炮制方法的起源、发展和临床应用的关系更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其演变原因,找出其理论依据,探知其炮制目的所在,从中可以找出一些规律,提出科研思路,做到古为今用。因此,认真进行文献整理和经验总结,是开展炮制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做这些工作时,应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 1.2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论的研究炮制原理是指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制的作用,即探讨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中药在炮制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因这些变化而产生的药理作用的改变和这些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从而对炮制方法做出一定的科学评价。可见, 炮制原理的研究是炮制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中药炮制在漫长的实践中,结合中医药的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这些理论虽然不能作为定论,但大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因而探讨那些规律性的本质, 不但有利于炮制原理的阐述, 而且将指导炮制方法的改进及创新。中药炮制理论的发展是根据中医药基本理论,在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1.3炮制方法的研究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张仲岩在所著的《修事指南》中指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在汤方无准而病症无验也。”这些千秋古训,说明了中药炮制在临床和中药制剂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中药的种类很多, 品种繁杂,各地炮制方法也不一致。在今天,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应用, 很多新的科技成果又可供借鉴,在搞清炮制原理的基础上, 以炮制过程的本质变化为核心, 向炮制工艺的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最大限度的利用药材,充分发挥药效, 要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的探索提高,制定更科学完善的炮制大法。 1.4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同一种饮片由于生产条件和环节不同,质量差异很大,直接影响疗效。当前用以控制饮片质量的标准是各省、市自治区制订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而规范中的标准多数是依据广大药工长期实践经验制订的,主要依据形态、色泽、质地、气味等感观来判断饮片的真伪优劣, 比较模糊,不易掌握。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必须进行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的饮片管理模式,在提高传统饮片质量的基础上发展新型饮片,采用浸润,干燥等先进技术,实现饮片生产工艺规范化,质量标准化,检测手段现代化。促进产业升级,逐步制定全国统一的饮片炮制规范。首先要制订统一的炮制工艺及饮片的质量标准, 然后应用现代科学手段逐步以客观化的指标感官控制的经验性指标加以结合,建立起更为合理的质量标准, 以更好的控制饮片质量, 确保临床用药的效果。 2研究方法 2.1应用文献学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炮制源于古代,所以搞清炮制历史才能搞清炮制意图,才能有目的地研究各种炮制原理及其优点。历史上炮制技术变化很大,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尽合理的,也有误传误用的,现代使用的炮制方法并不完全正确,只根据现行经验进行研究,往往不能反映炮制的原来意图,得不到正确的结论。所以通过文献学研究手段,搞清炮制历史的原始意图、炮制方法及其变化,这是炮制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手段。 2.2应用实验药理学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的临床研究由于受到复方用药和患者对象的制约, 一般不易进行,加之很多中药化学成分研究还缺乏与药效的紧密联系,或者上属空白,因此开展实验药理学的研究是最现实的选择。应用实验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中药炮制,最好选用适合中医病理模型的方法和指标来进行。在化学成分不清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药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炮制前后的生物活性变化,可达到控制炮制质量和指导工艺改革的目的。 2.3应用化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的疗效,是由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决定的。中药经过炮制后,所含的化学成分的性质和含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因而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发生相应的改变,可见,研究中药在炮制前后化学成分性质和含量的变化是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它的研究结果不但能阐明炮制原理,而且能指导炮制工艺的设计和改进,也是制订质量标准的依据。 2.4应用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炮制是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服务的,目的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药理学、化学等方法研究中药炮制的结果,最终也必须接受临床效果的检验。由于临床研究影响因素复杂, 不可能用临床疗效指标作为炮制方法优选的手段,而往往都在各项研究指标比较成熟的条件下以临床疗效观察作为最后验证的手段。在炮制研究中,一定要注意同一药物不同炮制品的不同功效,并设法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阐明其科学性,切忌暂时说不清就轻率否定其炮制意义和作用的做法。 2.5应用多学科结合进行研究中药炮制是一门知识面比较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应尽可能借助其他有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成就, 采取多学科的研究是开展中药炮制研究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 1 ] 叶定江.中药炮制原理研究和思路[J]中国中药杂志,1992,3:8

中药学论文毕业论文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简介

中药学论文毕业论文中 药饮片炮制技术简介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中国药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辅导站)---- 海南函授站 13 级学生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题目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简介 作者姓名 ******* 学号_ *********__ 实习单位 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 _ 论文工作时间 : 2015 年 3 月—— 2015年 7 月 声明 我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辅导老师指导下完成的。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没有抄袭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论文若有不实处,本人愿意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特此声明 学生签名:学号: 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要 (4) 摘要 (Summary)...................................................... .5 第一章中药炮制理论的简述 (6) 中药炮制的发展及概述 (6)

古代中药炮制的工具 (7) 第二章现代中药炮制技术及设备简介 (8) 净制技术 (8) 切制技术 (9) 炮制技术 (9) 包装及贮藏技术 (10) 中药制剂新技术简述 (12) 第三章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摘要 中药饮片加工历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中国古代人从开始使用中药材便 开启了中药饮片加工的历史。 根据不同的中药性味特点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的加工,改善药物的性味功用及 服用口感,降低毒性增强药物效果,逐步形成完善的中药炮制学科。 随着时代发展,中药炮制出现了更多种的形式,中药炮制的方法也随着现代中 药炮制机械的出现有了很多调整。新的炮制设备的出现使中药饮片的质量得到更加 充分的保证,生产得以大规模进行。 关键词:中药饮片炮制 Summar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experienced a long history of years,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 use herbal medicines will be open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based on different flavor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and improve the taste of the drug to take effect and texture, reduce the toxicity of drugs to enhance

中药炮制作业1

A型题: 1. 下列药物在炮制过程中,没有杀酶保苷作用的是:错误:正确答案为:A A.煮乌头 B.燀苦杏仁 C.蒸制软化黄芩 D.炒槐花 E.炒芥子 2. 不用煅炭法制备的饮片是: A.棕榈炭 B.血余炭 C.荷叶炭 D.干漆炭 E.蒲黄炭 3. 以下哪一项不是水处理的目的: A.缓和药性 B.便于切制 C.便于贮存 D.洁净药物 E.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4. 心与肉作用不同,须分别入药的药物是: A.麻黄 B.麦冬 C.莲子 D.贝母 E.巴戟天 5. 白矾煅制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 A.270℃~300℃ B.50℃~100℃ C.120℃~170℃ D.180℃~260℃ E.320℃~380℃ 6. 苏木切制常采用: A.锉法 B.切法 C.镑法 D.刨法 E.劈法 7. 王不留行炒爆的目的是: A.消除副作用 B.缓和药性 C.降低毒性 D.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E.降低涩性 8. 止呕应选用: A.法半夏 B.生半夏 C.清半夏 D.姜半夏 E.以上均非 9. 荆芥炒炭的操作要点是:错误:正确答案为:A A.武火炒至表面黑褐色,内部焦褐色 B.中火炒至棕褐色 C.武火炒至外皮发泡,焦黑色: D.中火炒至外焦黑,内焦黄色 E.中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深褐色 10. 辛夷净制加工时需除去的非药用部位是: A.心 B.核 C.枝梗 D.根 E.毛

11. 艾叶加工采用: A.制绒 B.青黛拌衣 C.揉搓 D.碾捣 E.朱砂拌衣 12. 常用酒炙的药物是:错误:正确答案为:E A.南星 B.甘遂 C.杜仲 D.半夏 E.白芍 13. 符合“相畏为制”制药原则的饮片是: A.醋炙乳香 B.酒炙大黄 C.麸炒苍术 D.生姜制半夏 E.盐炙黄柏 14. 炮制后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善清虚热的饮片是: A.盐知母 B.盐杜仲 C.鳖血柴胡 D.酒黄柏 E.姜竹茹 15. 醋鸡内金的炮制方法为:错误:正确答案为:C A.火煅醋淬 B.砂炒醋淬 C.醋炙 D.醋煮 E.醋蒸 16. 中药科技史上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A.炮炙大法 B.神农本草经 C.本草经集注 D.雷公炮炙论 E.五十二病方 17. 下列药物,不宜用水飞法炮制的药物是:错误:正确答案为:E A.雄黄 B.朱砂 C.滑石 D.玛瑙 E.砒霜 18. 苍耳子加热炮制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作用部位 B.降低毒性 C.增强疗效 D.消除副作用 E.改变作用趋向 19. 生用辛热,炒炭后长于温经止血的药物是: A.干姜 B.地黄 C.当归 D.荆芥 E.地榆 20. 麸炒时每100公斤药物通常用麦麸的量为: A.30~35公斤 B.5公斤 C.10~15公斤 D.20~25公斤 E.40~50公斤 B型题: A.蒸木瓜 B.熟地黄 C.蒸黄精 D.酒山茱萸 E.蒸天麻

药典药材炮制方法

附录ⅡD.炮制通则 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用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均称为“饮片”;药材必须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或炮炙等处理。饮片是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料。 本版药典规定的各饮片规格,系指临床配方使用的饮片规格。制剂中使用的饮片规格,应符合相应品种实际工艺的要求。 炮制用水,应为饮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有关要求。 一、净制即净选加工。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筛选、风选、水选、剪、切、刮、削、剔除、酶法、剥离、挤压、燀、刷、擦、火燎、烫、撞、碾串等方法,以达到净度要求。 二、切制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均须进行软化处理方法,其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煮等。亦可使用回转式减压浸润罐,气相置换式润药箱等软化设备。软化处理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分别规定温度、水量、时间等条件,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切后应及时干燥,以保证质量。 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其规格厚度通常为: 片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 段短段5~10mm,长段10~15mm; 块8~12mm的方块; 丝细丝2~3mm,宽丝5~10mm。 其他不宜切制者,一般应捣碎或碾碎使用。 三、炮炙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 1.炒炒制分单炒(清炒)和加辅料炒。需炒制者应为干燥品,且大小分档;炒时应均匀,不断翻动。应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单炒(清炒)取待炮炙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断面焦黄色为度,取出,放凉;炒焦时易燃者,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 麸炒先将炒制容器加热,至撒入麸皮即刻烟起,随即投入待炮炙品,迅速翻动,炒至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中药饮片炮制通则

中药材炮制通则 1?目的:建立中药材炮制通则,规范中药材炮制,确保炮制产品质量。 2?范围:中药材炮制加工。 3?责任:技术负责人、工艺员、岗位负责人、操作人、QA检查员应对实施本通则负责。 4?内容:净制、切制、炮炙。 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加工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炮制药材用水,应为饮用水。 炮制药材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以下有关要求。 一?净制 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药材在切制、炮炙时,均应使用净药材。 1 .净制生产流程图

下道工序 (切制、炮炙) 2 ?净制操作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除另有规定外,净制药材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火燎及泡洗等方法处理以达到该品种的质量标准。 2.1清除杂质: 2.1.1挑选:清除混在药物中的杂质及霉败品等或将药物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类,挑选往往配筛簸交替进行,以便达到洁净或进一步加工处理。 2.1.2筛选:根据药材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和罗,以筛去药材中的沙石,杂质,使其达到洁净;有些药材形体大小不等,需用不同孔径的筛子进行筛选分开,以便下道工序加工时药品质量一致。 【注意】上料以药材须在筛网上充分振荡为准,并随时用手(或工具)翻动。 常用药筛规格 菊花筛孔内径约15mm ; 大中眼筛孔内径约6mm ; 小中眼筛孔内径约5mm ; 大紧眼筛孔内径约2mm; 一号筛(10 目); 小紧眼筛孔内径约 1.5mm; 马尾筛二号筛(24 目); 铜丝筛五号筛(80 目); 打碎筛筛孔内径圆孔10mm,8mm,7mm; 方孔1mm

中药炮制学重点

中药炮制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 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雷公炮炙论》刘宋南北朝以“炮炙”作书名,而在正文中多用“修事”。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正文中设有“修制”专项。 《修事指南》张仲岩清朝以“修事”作书名,而正文中用“炮制”。 3.三类分类法: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此种分类方法基本能反映出炮制的特点,但对 饮片切制及切制前的洁净和软化处理等未包括其中。) 火制:煅、炮、炙、炒 水制:渍、泡、洗 水火共制:蒸、煮 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 4.制则(定义、举例) 1)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酒制大黄】

2)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资,有资助之意。【盐制知母】 3)相畏为制:指用某种辅料(含药物)来炮制某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 【生姜制半夏】 4)相恶为制:指炮制时可以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麸炒枳壳、煨木香】 5)相喜为制 5.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 6.炮制对重要毒性的影响:炮制对中药的影响是通过炮制消除或降低药物治疗剂量下对人 体的伤害,其主要途径: 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等。 2)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干漆等。 3)加入具解毒作用的辅料。如:白矾制天南星、半夏等。(可降低毒性的辅料:甘草、生姜、醋、明矾、石灰、黑豆等。) 7.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如生诃子偏入肺经,长于清金敛肺利咽,用于治疗咽痛失音,肺虚久嗽。煨诃子炮制后使涩敛之性增强,专入大肠经,增强了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老人久泻久痢及脱肛症。

中药饮片炮制方法

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类: 1、炒制:将药物在锅内加热,不绝翻炒至一定要求的方法。 清炒:不加辅料,根据炒的时间和温度分为炒黄、炒焦、炒炭三种。炒黄系用文火将药材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材固有的气味为度。如杏仁、芡实、莲子、远志、枣仁等。炒焦系将药材炒至表面焦褐色,如焦楂、焦神曲、焦白术、焦栀子等。炒炭系用武火将药材表面炒至黑色,内部焦褐色时,喷淋清水,稍干即可出锅,倾于水湿的竹扁上,摊开,凉透方可包装。如地榆炭、侧柏炭、杜仲炭、贯众炭等。 麸炒:先将锅加热,撒入一定量的麸皮(每kg药材用0.4kg左右),至冒烟时加入药材,不断翻炒,炒至药材表面微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即可。如白术、山药、枳壳、三棱等。土炒:用灶心土打碎,用量约为药材重的30%左右。置锅内炒至轻松后,加入药材,不断翻炒至药材表面挂匀土色,取出,筛去土粉即可。如白术、山药、白芍等。 米炒:将米倒入用水喷湿的锅内,加热使米贴附于锅底,俟冒烟时,倒入药材轻轻翻炒至药材变色,取出,筛去米粒即可。用量约为药材重的40%左右。如米炒沙参、丹参等。 2、烫制:将药材加热炒烫,温度比炒法高而受热均匀。通常有三种: 砂烫:将砂子置锅内炒热,再将砂堆扒一坑,放进打成大块的药材,埋起,稍后,进行翻炒,至药材表面鼓起或酥脆为度,拣出药材或入醋中淬过,晾凉即可。如龟板、鳖甲、山甲、刺猬皮、狗脊、毛姜、马钱子等。 蛤粉烫:取蛤粉依砂烫法,烫至鼓起即可。如阿胶、鱼鳔等。 蒲黄烫:取蒲黄依砂烫法,烫至鼓起即可。如阿胶珠。 3、煅制:将药材用火煅烧,通常分两种: 直火煅:将药材放在木炭或焦炭无烟炉上煅红透,取出即可。如龙骨、龙齿、贝壳类、金石类等。 闷煅:将药材置锅内,再覆一锅,接合处用黄泥封固,上压重物,在上面锅底粘一白纸,加热煅至白纸呈焦黄色为度。如生地炭、灯芯炭、棕炭、血余炭等。 4、煨制:将药材用湿面粉包裹,在炒热的滑石粉锅内煨至表面焦黄为度。或用湿纸层层包裹药材,加热除去部分油分。如煨木香、煨肉蔻等。 5、燎:将药材在火焰上短时加热,使药材表面焦化而内部不受影响。如燎鹿茸等。 6、炮:将药材埋在热炭中,炮至鼓起爆裂为度。或置高热的锅中,急炒至表面焦黄、鼓裂为度。如炮姜。 7、炙:将药材与液体辅料共同加热,使辅料炙入药材组织内的加工方法。 ▲蜜炙:将蜂蜜置锅内加适量清水搅拌,加热熔化,待蜜炼至冒花时,即可放入药材,不断翻拌,炒至蜜汁吸净,以不粘手为度。或先将炼蜜加30~40%的开水稀释后,与净药材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蜜汁吸尽,以不粘手为度。用蜜量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质地、体积的不同,一般在药材量的15~35%左右。 ▲酥炙:通常用油脂将药材炙酥的方法。例如羊脂油拌炒淫羊藿。用植物油炸动物骨及马钱子等。 ▲酒炙:将药材放盆内,加药材重的30~40%的黄酒,拌匀,待酒被吸尽后,再置锅内,中火加热,不断翻炒,炒至微黄色即可。

中药炮制试题

(一)a型题 1.宜用明煅法炮制的药材是(a) a.牡蛎 b.自然铜 c.炉甘石 d.磁石 e.棕榈 2.宜用煅淬法炮制的药材是(b) a.石决明b.代赭石c.雄黄d.白矾 e.石膏3.宜用扣锅煅法炮制的药材是(b) a.龙骨 b.干漆c.石决明d.磁石e.炉甘石 4.宜用煅后水淬法炮制的药材是(d) a.钟乳石 b.自然铜 c.蛤壳 d.炉甘石 e.花蕊石5.宜用煅后酒淬法炮制的药材是(b) a.珍珠母b.阳起石c.磁石d.石燕 e.禹余粮 6,下列除哪项外,均用明煅法炮制a a.紫石英b.钟乳石 c.龙骨d.瓦楞子e.云母石 7.磁石炮制后缓和的作用是(c) a.平肝止血 b.散瘀止痛 c.重镇安神 d.收敛固涩 e.温肾壮阳 8.自然铜炮制后增强的作用是(c)

a.收敛生肌 b.收敛止痒 c.散瘀止痛 d.平肝潜阳 e.平肝止血9.龙骨炮制后增强的作用是(b) a.清热除烦 b.收敛固涩 c.收敛制酸 d.清热燥湿 e.以上都不是 10.石决明炮制的作用是(d) a.改变药性 b.降低毒副作用 c.缓和燥性 d.使质地疏松 e.以上都不是 11.制炭后产生止血作用的药材是(c) a.藕节 b.地榆 c.棕榈

d.荷叶 e.以上都不是 12.下列除哪项外,均用扣锅煅法炮制(e) a.丝瓜络 b.灯心草 c.荷叶 d.蜂房 e.大蓟 (二)b型题 a.明煅法b.煅淬法c.扣锅煅法d.炒焦法e.炒炭法 13.炮制槟榔用(d) 14.炮制磁石用(b) 15.炮制蜂房用(c) 16.炮制龙骨用(a) 17.炮制花蕊石用(a) a.降低毒性 b.降低咸寒之性 c.凉血止血 d.收敛固涩 e.平肝止血18.石决明煅制(b)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