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明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

三明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

三明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
三明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峰会将“一带一路倡设推进到高水平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今年4月初,一艘货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连云港出发经河内、孟买、马斯喀特到达威尼斯。船员沿途所见可信的是()

A. 河内居民多着白色头巾和长袍

B. 孟买居民餐桌常见牛排和奶酪

C. 马斯喀特港口停泊了许多大型油轮

D. 汽车是威尼斯居民日常出行工具

(2)“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景观色彩丰富。有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胡杨金等,影响沿线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风俗习惯【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河内是越南的首都,位于东南亚地区,白色头巾和长袍是西亚地区阿拉伯人的特点,故A错误;孟买位于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该地畜牧业不发达,故B错误;马斯喀特港口是西亚产油国的沿海港口,会停泊许多大型油轮,故C正确;威尼斯有“水城”之称,船舶是威尼斯居民日常出行工具,故D错误。故选C。(2)“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景观色彩丰富。由于沿线不同地区的降水量不同,所以有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胡杨金等景观,影响沿线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故选B。

【点评】(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经霍尔木兹海峡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2)世界陆地表面自然带景观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如非洲大陆呈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即自然景观从赤道向两极更替,主要是受热量因素的影响;亚欧大陆中部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景观差异,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山地自然景观呈现出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受水分和热量的综合影响。

2.下图示意三明某月 31 日天气情况(中国天气网),读图完成下列题。

(1)该日三明天气状况是()

A. 晴

B. 阴

C. 多云

D. 小雨(2)关于该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明昼短夜长

B. 三明昼长夜短

C. 太阳直射在北半球

D. 太阳直射在赤道

(3)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A. 5 月

B. 7 月

C. 8 月

D. 10 月

【答案】(1)C

(2)A

(3)D

【解析】【分析】(1)天气符号是人们认识天气的重要载体,由图中天气预报可以看出,当天三明市的天气状况是多云,故选C。(2)由图可知,当天三明市的昼要比夜更短,昼短夜长;说明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以南的南半球,故选A。(3)由上题可知,当天三明市昼短夜长,是三明市的冬半年,白昼时间更短、气温更低,最有可能是10月,故选D。【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3)从冬至日过后一直到第二年的夏至日,这6个月中北半球白昼一直变长,黑夜一直变短,一直到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从夏至日过后一直到冬至日,这6个月北半球白昼一直变短,黑夜一直变长,一直到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

3.电视天气预报节日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A. 睛转多云,西北风6级

B. 睛转阴,东南风3级

C. 多云转睛,东南风3级

D. 睛转阵雨。西北风6级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读题干可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西北风6级。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4.芬兰与俄罗斯、挪威、瑞典相邻,是世界著名的“千湖之国”,大多湖泊湖水要流入河流。下图为芬兰地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从海陆位置看,芬兰属于()

A. 内陆国

B. 临海国

C. 岛国

D. 群岛国(2)影响芬兰年均温等温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洋流(3)芬兰各农业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

A. 种植业

B. 林业

C. 畜牧业

D. 淡水渔业(4)芬兰境内的湖泊()

A. 多为人工水库

B. 多为成水湖

C. 冬季不封冻

D. 多为淡水湖

【答案】(1)B

(2)A

(3)B

(4)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临波罗的海,是一个临海国。故B符合题意。

(2)读图可以发现,芬兰等温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随着纬度升高,气温降低。所以影响芬兰年均温等温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故A符合题意。

(3)读图可知,芬兰森林区面积最大,林业发达。故B符合题意。

(4)芬兰的湖泊众多,有“千湖之国”之称。西欧的湖泊形成与冰川作用有关,芬兰的湖

泊也是冰川作用的结果,多为淡水湖。芬兰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因此湖泊冬季封冻。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A;(3)B;(4)D。

【点评】(1)内陆国就是四周全是大陆,没有海洋的国家,比如蒙古;临海国就是毗邻海洋,有海岸线,也有大陆国界线的国家,如中国,朝鲜等;岛国就是四周都是海洋,全是海岸线的国家,比如日本。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读图解答即可。

(4)芬兰的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

5.达州某中学举行一次“网络模拟旅游”活动。文文同学通过上网查询、收集、分析资料设计出从达州到目的地的旅游线路图。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小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三中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也非常适合咖啡、油棕、可可、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被称为“世界原料仓库”;

②具有“冬暖夏凉,全年湿润”适宜人居的气候,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③拥有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有趣的斗牛比赛;

④全年干旱少雨,河流稀少,可见到屋顶旅馆;

⑤这里既有领土和水资源的纷争,也有民族、宗教、文化的冲突,还有外部势力的干预,常被称为“世界火药桶”;

⑥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⑦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国家,有“世界油库”之称,

⑧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A. ②⑥⑧

B. ⑤⑥⑦

C. ④⑤⑦

D.

①③⑤

(2)图三中的甲、乙、丙、丁四地与图四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对应正确的是()

A. 甲一①

B. 乙—团

C. 丙一③

D. 丁—④【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西亚。西亚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这里全年干旱少雨,河流稀少,可见到屋顶旅馆;这里既有领土和水资源的纷争,也有民族、宗教、文化的冲突,还有外部势力的干预,常被称为“世界火药桶”;西亚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国家,有“世界油库”之称;西亚居民主要为白色人种;西亚国家为发展中国家。非洲国家只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有趣的斗牛比赛在西班牙举行,位于欧洲西部。综合分析,C符合题意。

(2)读图1,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是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读图2可知,图中①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③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④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D。

【点评】(1)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该地区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西亚国家之间冲突不断,产生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从地理位置上看:西亚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资源上看,西亚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各大国争夺的焦点;从气候上看,西亚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水资源缺乏,为争夺水资源,各国冲突不断;另外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和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的土地之争、宗教之争

由来已久,并愈演愈烈。

(2)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6.读某地气温和降水图(下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B. 该地区河流有结冰现象

C. 该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400mm之间

D. 雨热同期是该气候主要特征之一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读图可知,图中横坐标表示降水量,纵坐标表示气温。因此该地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东岸,冬季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且降水较多,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雨热同期是该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故答案为:D。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7.下图为沿南纬3°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A. 乞力马扎罗山

B. 刚果盆地

C. 撒哈拉沙漠

D. 东非高原

(2)一位地理学家在③地区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队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下图中,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根据南纬3°纬线经过的非洲地形区判断,③处为东非高原,东非高原的西部②为刚果盆地,东部④为乞力马扎罗山。故答案为:B。(2)从气候资料上来看,ABCD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理学家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答案为:B。

【点评】(1)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形以高原为主,包括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大型高原地形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整个大洲西北部和东南部有两列山脉,整体上海岸线十分平直,岛屿、海湾数量少。赤道横穿非洲大陆中部,主要地形区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和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

(2)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这种分布特征原因在于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整个大陆基本被赤道均分为两部分,因此纬度地带性明显。非洲气候带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向南北依次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此外在非洲东部还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

8.下列描述中,体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A.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说地形高度变化大,致使气温产生差异,不同气候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自然面貌,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指昼夜温差大,B符合题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夏季风到达不了内西北陆,西北内陆气候干旱,C不符合题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天气变化快的特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海洋最高温在8月,最低温在2月,南半球刚好相反。

9.尼泊尔是中国的近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境喜马拉雅山脉中段。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每年的4~9月是尼泊尔的雨季,降水多暴雨,这里的降雨类型多为()

A. 对流雨

B. 地形雨

C. 锋面雨

D. 台风雨(2)关于图示阴影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景观多为荒漠

B. 属于“世界屋脊"的一部分

C. 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D. 是维吾尔族居民的主要聚居区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尼泊尔属于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4~9月尼泊尔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雨季时多暴雨,为地形雨。故答案选B。(2)读图可知,图示阴影地区是我国的青藏地区,主要景观多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属于“世界屋脊"的一部分;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是藏族居民的主要聚居区;故答案选B。

【点评】(1)降水按成因可分为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和台风雨。地形雨指暖湿气流在运行的过程中,遇到地形的阻挡,被迫沿着山坡爬行上升,从而引起水汽凝结而形成降

水。如果下垫面高温潮湿,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引起空气的对流运动,湿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气温的下降而产生的降水则为对流雨。冷暖气团相遇,因暖气团爬升产生的降水为锋面雨。

(2)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而成。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

10.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观察图,下列不属于亚洲气候特征的是()

A. 复杂多样

B. 季风气候显著

C. 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D. 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

(2)在亚洲中纬度东部沿海为温带季风气候,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答案】(1)D

(2)A

【解析】【分析】(1)亚洲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跨距最长,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加上地形上高低错落大,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气候类型没有南北对称分布,故选D。(2)在亚洲中纬度东部沿海为温带季风气候,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故选A。

【点评】(1)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东亚东部南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1.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阿克苏地区,盛产冰糖心苹果。读阿克苏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完成下列两题。

(1)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特别甜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处于低纬度,雨热条件优越

B.海拔高,均在4000米以上

C.海陆位置优越,临江近海

D.夏季昼夜温差大

(2)阿克苏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根据图文可知,阿克苏冰糖心苹果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该地区处于中纬度,降水稀少,故A错误;该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海拔高约在1000-2000米之间,故B、C错误;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昼夜温差大,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2)阿克苏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冬冷夏热,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故答案为:C。

【点评】(1)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热量充足和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如西红柿、石榴和枸杞),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2)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东部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广大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我国季风区面积广大,受海陆因素影响,季风气候显著。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是: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2.《中国诗词大会》成了一档全民节目,话题屡登热搜榜,引发广泛热议。古诗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常见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地理现象( )

A. 城市热岛效应

B. 全球变暖

C. 气温的垂直变化

D. 降水的差异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即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表明城市的气温高于外围乡村,形象的说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故答案为:A

【点评】城市热岛环流。城市热岛效应其实就是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现象。城市市区由于受到人为热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气温普遍比较高,因此气流就会膨胀上升,形成了低压,而周边的郊区与城市相比较,气温就很低了,因此气压高,于是气流就从郊区流向城市,故而就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

13.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其清流般的文化气韵引发收视热潮。在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结合此诗句完成下列各题。

(1)诗句描述农历九月初三夜易形成“露”的主要原因是()

A. 白天多云,空气湿度较大

B. 天气炎热,水面蒸发量大

C. 天气转晴,大气散射明显

D. 夜晚晴朗,大气逆辐射弱

(2)下列诗句描述的季节与此诗句一致的是()

A. 春潮带雨晚来急

B. 黄梅时节家家雨

C. 巴山夜雨涨秋池

D. 将登太行雪满山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农历九月初三,夜晚天气晴朗,大气稀薄,吸收地面的热量少,返回地面也就是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会更低,水汽容易液化,形成“露”。ABC不符合题意,D 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九月初三夜易形成“露”的是在秋季,春潮带雨晚来急描述的是春季;黄梅时节家家雨是夏季;巴山夜雨涨秋池描述的是秋季;将登太行雪满山描述的是冬季。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每年农历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左右时, 日照时间较短,天气逐渐转凉,加上东南方海洋性的热空气渐被北方的冷空气取代。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早晚温差开始慢慢加大,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早上处于白天与夜晚的交界处,夜晚的凉气与白天的热气相遇,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

14.亚洲是世界上自然地理环境最复杂,人文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最显著的大洲。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乌兰巴托——位于欧洲内部——全年降水稀少

B.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气温年较差大

C.孟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降水分干湿两季

D.北京——位于北温带——雨热同期

(2)亚洲内部()

A.东南亚地区——季风气候——食材种类单一

B.西亚地区——炎热少雨——森林资源丰富

C.中亚地区——地处内陆——水稻种植面积广

D.北亚地区——纬度较高——传统民居墙壁厚

(3)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因()

①地域辽阔,经纬度范围广

②季风气候种类少,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最大

④四面均濒临海洋,外流河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1)D

(2)D

(3)C

【解析】【分析】(1)乌兰巴托是蒙古国首都,位于亚洲的内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A错误;希腊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应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差较小,故B错误;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每年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故C错误;北京位于北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故D正确;故答案为:D。(2)东南亚主要属于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食材丰富,故A错误;西亚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少雨,森林资源不丰富,故B错误;中亚地处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以灌溉农业为主,不广泛种植水稻,故C错误;北亚纬度较高,民居墙壁厚,有利于防寒保温,故D正确。故答案为:D。(3)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这是因为:①亚洲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亚洲季风气候种类多,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故②错误;亚洲三面均濒临海洋,外流河多,故④错误,并且,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与④没有关系。结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东亚东部和南部是湿润的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东南亚和南亚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中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亚有大面积热带沙漠气候。

(3)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15.8月12日,浙江温岭石塘镇是个宁静安详的海岸小镇……傍晚,窗外传来一阵阵可怕的呼啸声,年久失修的木质窗框在狂风的摇动下不断地颤抖。突然,大雨倾泻而下。风和雨好像渐渐统治了世界,整个大地在风雨里无助地颤动。

——摘自某同学日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同学经历的天气是()

A.

B.

C.

D.

(2)该天气给当地带来的灾害是()

A.沙尘蔽日

B.异常高温

C.地面下沉

D.强风暴雨

(3)为减少该天气给当地带来的损失和伤亡,应()

①及时躲到附近大树下避雨

②加强监测和预报

③修建防灾减灾工程

④多搭建轻型房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1)B

(2)D

(3)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B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C表示的天气是冰雹,D表示的天气是霾。题干描述的是台风带来大雨,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读题干可知,此时为强风暴天气,该天气给当地带来的灾害是强风暴雨。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题干描述的自然灾害为强风暴天气,为减少该天气给当地带来的损失和伤亡,应加强监测和预报和修建防灾减灾工程。故答案为:C。【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是人们认识天气的重要载体。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旋涡,造成的灾害有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等。夏秋季节主要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登陆,如海南、广东、福建、台湾等省份受影响最显著,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而内陆地区受影响较小。台风造成的灾害有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等。

(3)台风期间,尽量不要外出行走,倘若不得不外出时,应弯腰将身体紧缩成一团,一定要穿上轻便防水的鞋子和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带子扎紧,以减少受风面积,并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系紧帽带,或者戴上头盔。要尽可能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要特别注意落下物或飞来物,以免砸伤。

16.位于亚洲西部(图)的叙利亚是中东主要的石油出口国。2015年有超过400万叙利亚人逃往国外,在土耳其境内的180多万叙利亚人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群体。

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叙利亚人口大量迁移到国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经济

C.战争

D.教育

(2)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冬季多雨是因为()

A.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背风坡多地形雨

C.冬季经常使用人工降雨

D.属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叙利亚战争不断,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战争。C项正确。故答案为:C。(2)叙利亚西部是地中海式气候,冬季降水的原因是受西风的控制。D项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气候、水源、土壤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如婚姻、教育、宗教等)、政治因素(如战争、政策等)。自然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因而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常常会引起人口的迁移。一般来说,人类总是希望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如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方便、宜于农耕的平原或河谷地带。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往往是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越频繁。

(2)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典型的地中海气候的城市如希腊雅典、美国洛杉矶、南非开普敦等。典型作物为葡萄、柑橘、柠檬、无花果、油橄榄等。

17.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

A.海洋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洋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

(3)图中等温线北半球比较弯曲,南半球比较平直,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差异

C.地形因素

D.人为原因

【答案】(1)D

(2)A

(3)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一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3)解析:南半球因为海洋面积较大,等温线较平直,而北半球则因为海陆相间分布,同季节海陆气温不一样,所以等温线较弯曲。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冬季,海洋气温要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等温线在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在陆地上向低纬凸出。

(3)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有纬度、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18.读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 4时左右

B. 12时左右

C. 14时左右

D. 20时左右

【答案】 C

【解析】【分析】一个地方的气温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一天中气温会发生变化,通常是早上跟晚上气温更低,中午气温更高,由图可知,该地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故答案为:C。

【点评】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的最高温值出现在14时前后,最低温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正午12时太阳辐射达到最高值。此时,地面温度随着吸收太阳辐射而升高,地面辐射逐渐增强。13时左右,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地面增温后将热量传递给大气需要一段时间,故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14时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温度不断降低,地面辐射不断减弱,气温也随之下降,到日出前后,气温达到最低值。

19.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3)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

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

D.①-丙;②-甲;③-乙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甲地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C.乙地地处太行山以西

D.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

【答案】(1)C

(2)B

(3)D

(4)D

【解析】【分析】(1)关于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三个城市中,②地的冬季很温暖,三个城市中,②城市多雨期最长,三个城市都是季风气候,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小,①城市的变化最小,故答案为:C。

(2)由图中局部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高温,这是由于我国夏季时,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气温也较高,故答案为:B。(3)图中甲位于南方地区,冬季温和湿润,与图中②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乙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图中③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丙位于黑龙江北部,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与图中①气候类型相符,故答案为:D。(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丙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甲地为我国广东省,是我国大陆最南部,乙地地处太行山以东,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3)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4)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20.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A. 一月

B. 七月

C. 二月

D. 八月

【答案】 A

【解析】【分析】一年中北半球的气温: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海洋升温慢,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降温也慢,最低气温出现在二月,南半球相反。故答案为:A。

【点评】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故陆地相对于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以北半球为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7月份时陆地达到最高温度,而此时的海洋温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要比陆地滞后一个月左右达到最高温,即8月份。冬季同理,陆地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海洋,先达到最低温。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科 试卷分析 一、考点分布 作为一份文科班的期中考试试卷,该考卷命题立足2019高考大纲、关注热点、贴近生活,考查内容覆盖度广,图表形式多样,以基础训练立意为主,紧密结合课堂重点内容,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就考点分布来看,命题者对考点研究深入,选题细致、布局规范、详略得当,对城市、农业、工业内容考察较大。对于人口与城市部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这三个考点未设置考题。而对于生产活动部分考点均有涉及。对照2019高考大纲考点,题目与之对应如下表: 1.人口与城市 二、难易度分析 试卷总体难度不大,立足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设问简洁明了,读图能力要求

不高,加上综合题的材料紧扣书本,图和书本母图极为相似,所以综合题得分率总体较高。就我校学生基础与实际答题情况来看,试卷难易度为8:1:1,相对而言,较难题为:3、4、7、8、20、22、27、33(5)。全校均分79.73,两个普通班均分68.86,三个重点班均分为83.87,创新实验班均分为90.47。 三、学生答题易错分析 1、错误表现 (1)概念模糊 忽视对材料中新名词的理解,主观想象胡乱猜测。 (2)答案的逻辑、因果关系混乱 现象解释现象,过程当成结论,不该答的答了,该答的没答全。 (3)答案不能切中要害 答非所问,以偏概全,分析不到位,无结论,答案空泛没有针对性。 (4)审题不细致 无视材料信息或不能有效和全面地提取信息,信息提取不全,教条主义,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导致表达意思不到位。 (5)语言表达不规范 语言不通顺,用词不规范,条理性查,书写潦草难以辨识。 2、深层原因 (1)知识碎片化,体系构建不完整 (2)基础知识不过关 (3)迁移能力不强 (4)读图能力欠缺 (5)答题规范掌握不够 四、教学对策与建议 1、作为文科班地理学科教师要有积极的心理调整和思想转变。教学安排上备课 组要有预案,步法要灵活。 2、考试大纲要分析到位,考点有什么变化,掌握到什么程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都要在集体备课时认真研讨,仔细分析。教师只有熟悉考试大纲,课堂、选题、补弱才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3、精简教学案,教学案一定要体现核心知识点,练习围绕核心知识点开展,学 生拿到教学案能很快看懂重点掌握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字体、行距、符号等

初中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百度文库

初中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以高山族为主B.经济以出口农产品为主 C.农业、人口主要分布在岛屿的西部平原D.台北市为台湾最大的港口 2.以下水土保持的措施,做法不当的是() A.陡坡地植树种草B.大力发展天然畜牧业 C.缓坡地建梯田D.坡脚建护坡 3.人类活动的明显差异是在哪个基础之上产生的() A.文化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环境D.自然环境 4.“沟壑纵横”是描述我国哪个高原的地表特征( )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 5.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而纬度相近的长江以南地区则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主要是因为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A.地势低平,平原广阔B.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雨热同期C.纬度低,气温较高D.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 6.下列界线不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一致的是() A.1月0℃等温线B.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C.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7.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吉、辽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B.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花生生产所需的热量条件 C.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 D.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第二年春天农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 8.下面不属于制约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 A.夏季降水多B.冬春降水稀少C.灌溉水源不足D.春旱严重 9.限制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 A.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B.土壤为黑土比较贫瘠 C.降水过多易引发水灾D.手工操作耕作方式落后 10.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毗邻的经济特区是珠海 B.C地是深圳市,是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C地有京广线经过,是广东省的省会

初中地理考试试卷分析.doc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学生的探究能力上关注稍嫌不够。 1.难易适中,注重基础 各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有所涉猎,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体现在选择题),考查基本能力(体现在读图题),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考试结果反映,总体得分率较低,尤其是综合题,得分率非常低,究其原因: 1 .基础知识不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2/3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地图和地图册分析,有的甚至答非所问,所以得分率较低。 3?解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①审题随意,轻易落笔。②思路不明。③条理不清,虽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点较少。其实正确答案只是一句或几句话,但学生抓不住主次,将有用的没用的全写到了卷子上。④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读图题几乎都有这种现象。 三、对教学的启示 1 .加强备课。应利用教研和其他机会与同行们交流,更准确的把握课标,用更好的教法,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 3.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引用现实生活中的时事政治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科学发展观,并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当第一朵樱花在九州南部绽放后,媒体就开始向人们播报樱花开放时间。在樱花开放的日子里,人们常在樱花树下野餐聚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日本樱花多开放在()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2)小明一家利用五一假期到日本欣赏樱花,适宜选择去() A. 九州 B. 四国 C. 本州 D. 北海道(3)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差异 B. 地形差异 C. 海陆差异 D. 河流差异【答案】(1)A (2)D (3)A 【解析】【分析】日本是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的岛国,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季樱花盛开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1)由图可知,日本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是从3月20日至5月10日,这是北半球的春季,故选A。(2)如小明一家利用五一假期到日本欣赏樱花,适宜选择去北海道,这里的樱花在5月份开放,是日本开放时间最晚的,故选D。(3)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导致南北各地气温差异大,故选A。 【点评】(1)温带地区四季变化较为显著。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南半球温带地区,则9~11月为春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 (2)日本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全国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位于南部的冲绳则属于亚热带,而北部的北海道却属于亚寒带。 (3)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位于赤道附近,却有“赤道雪峰”之称。据此完成下面小

初中人教初二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

初中人教初二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 一、选择题 1.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剧种是 A.二人转 B.黄梅戏 C.越剧 D.梆子、秦腔 2.“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确定当地的气候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3.我国有四大地理区域,下列有关玉树所在地理区域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B.人口以哈萨克族为主 C.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棉花等D.是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4.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有关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沃野千里 B.夏季高温多雨,农作物一年两熟 C.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D.三江平原的湿地应继续开垦,扩大耕地面积 5.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我国西北地区气候的是 A.B.C. D. 6.北京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古城,历史悠久,下列事物中能够反映这一特色的是: ()

A.长城、故宫B.明祖陵、周恩来故居 C.外国大使馆、跨国企业机构D.人民大会堂、中关村 7.关于东北三省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向北顺序的是 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B.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 C.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增 D.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都有结冰现象。 B.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北方地区的主要是水稻 C.南方地区熟季为一年两熟到三熟,北方地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D.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农业都以旱作为主地 9.人类活动的明显差异是在哪个基础之上产生的() A.文化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环境D.自然环境10.对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B.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朝鲜为陆上邻国 C.东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森林资源丰富 D.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11.下列关于长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长江为本地区提供灌溉水源,利于农业发展 B.长江为本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C.长江为本地区提供丰富的水力资源,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 D.长江的泥沙淤积形成滨海平原,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12.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的是() A.哈尔滨 B.沈阳 C.长春 D.鞍山 13.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 ①天然降水较少②夏季气温高③光照强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台湾与港澳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相同特点是 A.都以博彩业为主B.都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为主C.都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D.都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15.关于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B.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C.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 D.港澳地区与大陆联系密切,地广人稀16.环渤海城市群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水资源丰富 B.位于湿润气候区 C.矿产资源丰富 D .水陆交通便利17.下列哪些思想或举措有利于北京古城的保护() A.在市中心大力兴建立交桥、快速环线疏导交通堵塞

初中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陈方永 一、试卷分析: 1.试题结构:本次试题共分选择题、连线题、读图题和材料分析题四道大题。 2.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测试。 (2)突出读图、绘图能力的考查。 (3)理论联系实际,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分析: 1.选择题:此题型七年级共15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30分,学生最高得分为30分,最低分为8分。 主要存在问题: (1)审题不清,理解不清楚。例如:第6小题看到“下南洋”等字样,就应联想到“华人华侨”,但是好多同学都做错了,没有去仔细审题。 (2)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选择题基本上都是考查基础知识,得分在20分以下的同学,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课上不注意听讲,课本知识没有读透学透。 2.连线题:此题得分率较低,主要错在东南亚和欧洲的旅游资源上,学生平时知道的少,考试容易混淆。 3.读图分析题:此类题得分低的原因,一方面表现在看到图根本

就不知道是什么

地方,脑中一片空白,做的时候连蒙带撞。另一方面表现在大轮廓明白,一到里面的详细内容就晕头转身了,答的不知所云。另外就是分析不全面,描述气候只描述降水,不说气温。 4.材料分析题:此题得分较高,此题是考查学生利用已有的材料,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考试时有些学生不认真读材料,所以导致失分。 三、存在问题; 1、读图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答题出现地理知识和地图两张皮现象,不能一一对应。对地理事物不了解。 2、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较差,特别是材料分析的能力很欠缺,直接影响到相关试题的得分。 3、部分学生不会审题、甚至不审题,地理概念掌握不牢。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本身内容关注不够,试卷中出现的课本原题和原图也不能很好解答,直接影响试卷成绩的提高。 四、教学措施: 针对在考试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制订出如下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好基础知识。争取在课堂上利用有效的45分钟,把双基落实好。 2.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究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加强学生识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手不离图。

初一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 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 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与我们

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 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 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 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 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本次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比例恰当。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三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下册除长江沿江地带以外的内容。 (二)试卷的特点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答题情况 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出错较多的题2题、9题,属于审题不清,温带看成温度带;天山南北两侧地形区,写成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这一题考查的都是地理基础知识。

2、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9题、12题、13题、20题。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3、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 综合题共4大题,40分。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香港特别行政区图、黄土高原地形图。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第4题,虽然教师在讲黄土高原时曾经讲过,由于超范围老师没让复习,许多学生对此印象不深,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一片,甚是可惜,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4题黄土高原地形图学生得分不高。第1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虽是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略图和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 A. 全年温和湿润 B. 晴天多,光照强 C. 7月热浪滚滚,稻花飘香 D. l月白雪皑皑,天寒地冻 (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土耳其海峡 D. 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读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可知,大不列颠岛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故选A。(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太平洋-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所以选B。 【点评】(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2)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2.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A. 农业生产 B. 交通 C. 人们生活 D. 旅游(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

初一地理期中考试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评价考试 七年级地理试题 (测试时间:50分钟注:答案不填在答题卷中的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有关地球形状的正确叙述是()A、是一个正圆球体B、是一个扁球体 C、是一个南北球对称的球体 D、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2.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是()A、赤道B、北极圈C、南极点D、北回归线 读右图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3---5题 3.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A、60°E、60°N B、60°W、60°N C、60°W、60°S D、60° E、60°S 4.B点位于C点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5.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经线都是经线圈 B、任意两条经线都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D、地球仪上只有360条经线 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经线和180°经线的经线圈 B、西经10°和东经170°的经线圈 C、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D、西经90°和东经90°的经线圈 7.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纬线指示() A、东西方向 B、南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8.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A、60°W B、60°E C、120°W D、20°W 9.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 A、热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北温带 10.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C、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D、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11.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B、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2017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分析

2017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分析报告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说,本次试卷对今后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起到积极、正确的引导作用。 1、试题覆盖面广,难度适中 试题覆盖了初二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都有所涉及,所以覆盖面较广。重点强调基础知识,考查基本能力,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实践能力 在本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二是在对其他内容的教学中应不断应用并强化这些知识。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

3、解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加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应利用教研和其他机会与同行们交流,更准确的把握课标,用好现有的教材,对教材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处理好教材中的内容文字、地图和活动三者的关系。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 2、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要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运用各种地图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课堂中给学生创设读图的空间,及时反馈学生的练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在地球和地图的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4、夯实基础,构建体系。纵观整张试卷,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不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是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在复习时教师要针对考试说明帮助学生建构。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5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全球气接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B.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C. 大量人工造林 D.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2)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A.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 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C. 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 D. 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人类活动可以对气候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里的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壤,对气候影响小;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灾害频繁。D符合题意。 (2)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是对森林(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破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是错误做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2.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学习地理不能只盲目做题,更多的是要从题目中掌握知识的漏点,巩固地理方面的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吧!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 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这篇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2019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19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 期中考试卷 (注:本次考试为标准化考试,所有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交卷时只需交答题卡,特此说明。) 一.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 2.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 巴拿马运河 3.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它是: A. 阿拉伯半岛 B.中南半岛 C.印度半岛 D. 山东半岛 4.从所在的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 A .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5.亚洲北部所濒临的大洋是: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6.非洲最主要的气候是: A.寒带气候 B.温带气候 C.热带气候 D.亚热带气候 7.有关亚洲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

B.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地区。 C.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所有的气候类型都有分布 D.亚洲的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8.影响亚洲大河流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9.关于亚洲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地势中间高,四周较低 C.地表起伏大,地势高低相差悬殊 D.地形类型比较单一,以高原为主 10.欧洲的地形主要是: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高原 11.中东地区许多国家过去是贫穷的以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国家,而现在不少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富裕国家,其致富原因是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 A.森林资源 B.金属矿产资源 C.石油资源 D.煤炭资源 12.下列哪些是导致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因素: ①“三洲五海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②丰富的石油资源③淡水资源紧张④民族和宗教矛盾⑤争夺领土、河流、运河、海峡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3.有关中南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低纬,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B.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太平洋 C.湄南河平原是农业比较发达的重要农业区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初中地理八年级一模考试试卷分析

初中地理八年级一模考试试卷分析 2013.5.6 本分试卷是基于《地理新课程标准》之上,试题类型符合济南市近几年的学业水平考试题型,而且试题素材新颖,无偏题、怪题、旧题、难题,非常适合八年级学生刚刚结束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难度系数适中,对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起到了非常好的检测作用。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说,本次一模试卷对今后我们二轮复习也起到了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 1.难易适中,注重基础 各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所以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试卷中单项选择题第3、4小题,22、23小题均体现了这一特点。 3.反映学科特色,凸显各种地理图表的重要性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次试卷中有十四道题是直接利用各种图象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的。本份试卷共涉及照片、地图共26个,而且图文安排布局合理有序,图表绘画规范、清晰、富于表现性,类型多样,使人看之悦目,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这些地图中提供的地理信息的考察与应用,能帮助学生体会区域性这一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引导教师与学生充分重视对地图教学与学习。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气温日变化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左右() A. 2时 B. 10时 C. 12时 D. 14时【答案】 D 【解析】【分析】气温日变化:日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读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从所给的图中找到信息并得到答案是学生能力的一种提升,平时要多加训练。 2.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2)对各地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 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D. 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属地中海气候;乙地终年温和湿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属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2)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是热带季风气候,丁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D。 【点评】(1)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3.读郑州市2019年1月18﹣22日空气质量指数与天气状况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郑州市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一天是() A. 1月19日 B. 1月20日 C. 1月21日 D. 1月22日 (2)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 A. B. C. D.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题中郑州市1月19日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09,在这几天中最为严重; (2)阅读表格资料可知,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西风6级;读图 可知,表示雾,表示西风6级,表示多云,表示阴;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是() A. 河谷农业 B. 水田农业 C. 旱作农业 D. 绿洲农业(2)下列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能够反映北方地区的是()

最新人教初二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百度文库

最新人教初二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A.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2.“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确定当地的气候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3.我国有四大地理区域,下列有关玉树所在地理区域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B.人口以哈萨克族为主 C.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棉花等D.是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4.“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是北大荒的真实景象,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原因的是() A.纬度高B.人烟稀少C.降水稀少D.沼泽遍地 5.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有关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沃野千里 B.夏季高温多雨,农作物一年两熟 C.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D.三江平原的湿地应继续开垦,扩大耕地面积 6.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下题。 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正确的是() A.①湖泊水补给B.②地下水补给C.③雨水补给D.④积雪融水补给7.秦岭——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⑤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⑥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⑥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 8.下列对我国青藏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 B.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C.青藏地区是亚洲众多河流的源头,如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都发源于此 D.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带,主要有青稞、豌豆、小麦、油菜 9.限制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 A.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B.土壤为黑土比较贫瘠 C.降水过多易引发水灾D.手工操作耕作方式落后 10.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以高山族为主B.经济以出口农产品为主 C.农业、人口主要分布在岛屿的西部平原D.台北市为台湾最大的港口 11.位于松花江畔的哈尔滨,是一个具有“导国情调”的魅力城市。下列关于哈尔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哈尔滨通过滨洲——滨绥线与韩国保持着广泛的联系 B.每年1月5日开幕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持续时间一个月 C.哈尔滨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也是重要的铁路枢纽 D.哈尔滨中心城区至今保留着许多欧式建筑 12.关于东北三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B.三面山地,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 C.东北三省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D.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13.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①资源丰富②科技力量雄厚③较好的工业基础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下列关于我国内地、香港、澳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B.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 C.香港和澳门间的“港珠澳跨海大桥"的建成,更加强了两地的联系 D.内地有丰富的资源,港澳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应将香港和澳门建成大型的重工业基地15.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金、元、明、清各代先后在这里建都。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 A.金代 B.明代 C.元、明两代 D.明、清两代 16.为港澳地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是()

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试卷总体分析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1、重基础,题简单 本份试卷光单选题就有6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所在省区的简称”,“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从海口到天津依次经过的海域”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2、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37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三级阶梯”到“冬季风路径图”、从“黄河水系图”到“地区划分图”、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3、主观开放,试题综合性强。 读图分析第32(4)题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观点正确,答案不唯一,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读图分析33(4)题,将日常生活与地理知识内容综合在一起,让学生形成一种完整的地理思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4、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多样。 试卷共计图形14幅,素描图、轮廓图、剖面图等形式多样。选择题提供的文字材料,用词严谨,趣味性、文学性、科学性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二、错误典例 1、选择题:错误较多,主要原因:阅读材料不认真。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题目的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学生答题较为困难,正确率很低。马虎而没把题看完甚至不看题即作答,也有部分学生因概念不清导致把答案选错。 2、综合题 共4个小题,总分是37分,得分率5%,错题原因知识面窄,图文转换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低,不能灵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态度不端、畏难情绪严重,很多人选择了放弃。 2、相关组合题:第2题对我国主要地形区域内的经济作物认识混乱。 3、读图分析题:第三题1(1)题,“渤海”“澳门”错别字很多。第2(2)题,看不到图中的信息“四川盆地”,所以,“巫山”被写成“秦岭”“祁连山”等;季风气候的特征“雨热同期”也表达不清。第3(2)题,学生想不到塔里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10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小明计划到广州大学城参观,他搜集到了广州5日天气预报和广州大学城略图。据此回 答下面小题。 (1)下列对广州近几天天气预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周六大雨 B. 周日小雨 C. 周二阴转多云 D. 周三雷阵 雨 (2)广州大学位于大学城北站的( )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正南方向 D. 西北方向(3)岭南印象园与大学城南站的实地直线距离大约为( ) A. 500米 B. 1 000米 C. 2 000米 D. 5 000米 (4)普通车牌号通常以汽车所属省区简称开头。小明到广州看到最多的车牌号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1)D (2)B (3)B (4)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广州近几天天气为:周六小雨,周日大雨,周二雷阵雨,周三雷阵雨;故选:D。(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 的指向一般为正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广州大学位于大学城北站的西南方向;故选:B。(3)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量的岭南印象园与

大学城南站的图上距离约1厘米,则两地实地直线距离大约为1x1000=1000米;故选:B。(4)福建省简称闽,省级行政中心:福州;安徽省简称皖,省级行政中心:合肥;广东省简称粤,省级行政中心:广州;江苏省简称苏,省级行政中心:南京。由此可判定,小明到广州看到最多的车牌号可能是粤;故选:C。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4)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2.电视天气预报节日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A. 睛转多云,西北风6级 B. 睛转阴,东南风3级 C. 多云转睛,东南风3级 D. 睛转阵雨。西北风6级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读题干可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西北风6级。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下图是 2019 年某次“回南天”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