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温病原文选读教案内容

温病原文选读教案内容

温病原文选读教案内容
温病原文选读教案内容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叶天士的主要著作,学术思想及其对温病学的贡献。

2. 熟悉本论关于风温、湿温传变及治疗特点的论述。

3. 掌握叶氏《温热论》关于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卫气营血治疗原则的论述,及背诵原文第 1 至第 10 条。

二、教学内容要点:

1. 简介叶天士的生平、主要著作、学术思想及对温病学的贡献。

2. 着重讲述叶氏《温热论》关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对风温、湿温传变,治疗特点的论述。注意分析温病大纲 ( 原文第 1 、 8 条 ) ;邪在肺卫 ( 原文第 2 、 3 条 ) ;邪陷营血 ( 原文第 4 、 5 条 ) ;流连气分 ( 原文第 6 条 ) ;邪留三焦 ( 原文第 7 条 ) ;里结阳明 ( 原文第 10 条 ) ;论湿 ( 原文第 9 条 ) 。

3. 简述叶氏《温热论》中察舌、验齿、辨斑疹白 pei 的论述及诊断意义。

4. 介绍叶氏《温热论》关于妇人温病论述的主要观点。

5. 注意下列名词术语的解释:上受、逆传心包、透热转气、凉血散血、胃湿、救阴、通阳、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清窍、水主之气、两阳相劫、浊邪害清、战汗、分消上下、上者上之、内匮、脾瘅病、夹阴病、甘温扶中、泻南补北、土燥水竭、肾肝色泛,阴下竭阳。

三、教学要求要点:

1. 重点内容:温病大纲 ( 原文第 1 、 8 条 ) ;邪在肺卫 ( 原文第 2 、 3 条 ) ;邪陷营血 ( 原文第 4 、 5 条 ) ;流连气分 ( 原文第 6 条 ) ;邪留三焦 ( 原文第 7 条 ) ;里结阳明 ( 原文第 10 条 ) ;论湿 ( 原文第 9 条 ) 。

2. 疑难点:叶氏《温热论》关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对风温、湿温传变,治疗特点的论述。

[ 教学内容及设计 ]

第一节课

一、叶天士生平( 5 分钟)

清代名医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晚年号上津老人,江苏吴县人, 1667 ~ 1746 )。祖籍安徽歙县 , 先世迁吴县(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下塘上津桥畔。

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故学识渊博,医术精湛,不仅精于内科,而且精于幼科、妇科、外科

敢于创新,注重取舍史书称其“治方不执成见”,“切脉、望色、听言,病之所在,如见五脏”

治病多奇中,每起沉疴危症,名著朝野。

叶氏一生忙于诊务,著述多由其弟子整理而成,存世的有《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叶氏医案存真》、《眉寿堂方案选存》、《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等。

据唐大烈《吴医汇讲》小引中所记,《温热论》为“先生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以当时所语信笔录记”而成。

该篇文辞简要,论述精辟,甚切实用,为中医典籍中论述温热病的一部专著,被称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二、《温热论》简介( 5 分钟)

第一、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出了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及传变形式,并进一步明确了温病和伤寒的区别。

第二、创立卫气营血学说作为温病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明确了温病的证治规律。

第三、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 pei 等。

第四、论述了妇人温病的证治特点,丰富了中医妇科学的内容。

本篇著作世传有两种版本。其内容基本相同,仅文字略有出入。

一是由华岫云收载于《临证指南医案》中的《温热论》,称为“华本”。

一是唐大烈收载于《吴医汇讲》中的《温证论治》,称为“唐本”。

后章虚谷依“唐本”将其收于《医门棒喝》中,名《叶天士温病论》,对原文逐条进行详细的注释,并阐发已见。

王孟英依“华本”将其收于《温热经纬》中,更名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不仅收入了众多医家的注释和论述,本人亦加了精辟的按语。

本教材以“华本”为据,共列 37 条,将内容归类分析,按原文、提要、释评之体例予以叙述。

原文后括号内数字,为《温热论》条文顺序编号。

三、温病大纲(原文 1 、 2 )

学生自习原文 1 ( 5 分钟)

问题回答( 5 分钟)

1 、温邪指什么?

2 、风温、春温、暑温、秋燥、伏暑、湿温的发病特点如何?是否属于“首先犯肺”?

3 、病在肺经可属( 1 卫或气; 2 卫; 3 气)

4 、邪在心包可在( 1 卫; 2 营; 3 血; 4 营或血)

5 、什么叫做“逆传心包”?

6 、如何理解“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重点讲授( 5 分钟)

温病证治总纲。概括了新感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指出温病治法与伤寒有别。

学生自习原文 2 ( 5 分钟)

问题回答( 5 分钟)

1 、在卫汗之可也,“汗”指什么?使用“汗”法应该注意什么?

2 、什么叫做“到气才可清气”?

3 、什么叫做“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4 、试通过分析犀角地黄汤来说明什么叫做“直须凉血散血”?

重点讲授( 5 分钟)

卫气营血病机的浅深层次及其不同治法。

赵绍琴医案(通过此医案讲述卫、气分治疗大法)( 5 分钟)

第二节课

四、邪在肺卫(原文 3 )

学生自习原文 1 ( 5 分钟)

问题回答( 5 分钟)

1 、根据此原文,伤寒与温病由表入里的传变有何不同?

2 、什么叫做“透风于热外”?

3 、什么叫做“渗湿于热下”?

重点讲授( 5 分钟)

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其挟风挟湿的不同治法。

(原文 4 )

学生自习原文 1 ( 5 分钟)

问题回答( 5 分钟)

1 、水主之气是指:( A 、津液; B 、水液; C 、肾水; D 、肾精)

2 、原文中的“不尔”指什么?

3 、什么叫做“两阳相劫”?

4 、什么叫做“浊邪害清”?

重点讲授( 5 分钟)

进一步阐明温热挟风挟湿的证候特点,以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

五、流连气分(原文 5 )

学生自习原文 1 ( 5 分钟)

问题回答( 5 分钟)

1 、“益胃”如何理解?

2 、“战汗”如何形成?

3 、“战汗”的临床表现如何?

4 、“战汗”之后有哪几种转归?如何鉴别?

5 、汗出肤冷与肤冷汗出有何区别?

重点讲授( 5 分钟)

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预后及与脱证的鉴别等。

第三节课

六、邪留三焦(原文 6 )

学生自习原文 1 ( 5 分钟)

问题回答( 5 分钟)

1 、试述邪留三焦的基本病机。

2 、试述邪留三焦的治疗以及代表方。

重点讲授( 5 分钟)

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和转归。

七、里结阳明(原文 7 )

学生自习原文 1 ( 5 分钟)

问题回答( 5 分钟)

1 、里结阳明有哪些证型?

2 、湿热里结与伤寒里结运用下法有何不同?

重点讲授( 5 分钟)

三焦之邪进一步里结于阳明的治法,以及湿热病与伤寒运用下法的区别。

八、论湿(原文 10 )

学生自习原文 1 ( 5 分钟)

问题回答( 5 分钟)

1 、为什么叶天士说:“救阴犹易,通阳最难”?

2 、何谓“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重点讲授( 5 分钟)

湿邪致病及其治疗大法和注意点。

第四节课

九、邪入营血(原文 11 )

学生自习原文 1 ( 5 分钟)

问题回答( 5 分钟)

1 、营分证基本病机和主要症状是什么?

2 、由风热陷入营分者宜犀角、竹叶之品,为什么?

3 、由湿热陷入营分者宜犀角、花露之品,为什么?

4 、何谓“透斑”?

重点讲授( 5 分钟)

温病热邪陷入营分的证治。

九、邪入营血(原文 12 )

学生自习原文 1 ( 5 分钟)

问题回答( 5 分钟)

1 、温病中为什么会出现“斑出热不解”?

2 、如何治疗“斑出热不解”?

3 、“先安未受邪之地”如何理解?

重点讲授( 5 分钟)

斑出热不解的病机、治法及用药。

十、彭胜权教授医案

患者男性, 34 岁。 2004 年 4 月初诊。

5 个月前出现发热、咳嗽,在当地医院(高州)治疗不效,遂来广州求医,于广州市中医院住院治疗 1 月不效,于 2004 年 2 月 11 日又至孙逸仙医院住院治疗。曾进行多次多部位影象学检查及多次骨髓检查,认为“可基本排除感染性疾病、血液病及恶性肿瘤”。曾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每于使用后热势升高,拟诊为“多种药物过敏反应”,停用抗生素,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甲基强的松龙 80mg/ 日 VD 联用氢化考的松 200mg/ 日 VD ),亦不能控制病情。发热每于午后加重,入夜尤甚,体温高达 400C 。近日病情加重,夜间热甚时出现神昏谵语。遂邀彭胜权教授会诊。

4 月初诊。诊时症见:发热(体温 39.40C ),神清,口渴,头面、双上肢见斑疹,斑色紫红,咳嗽有痰,大便三日未解,体尚壮实,纳可。舌暗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此为火郁三焦,充斥上下,内迫营血,胃阴损伤。治宜宣泄郁火,清胃生津。以升降散合化斑汤治疗:

大黄 8 (后下)僵蚕 10 姜黄 10 蝉蜕 6 生石膏(先煎) 30 知母 10 粳米 15 甘草 5 玄参 20 丹皮 12 赤芍 15 红条紫草 15

服药后,当晚体温降至 350C ,身凉汗多,神清,此为津气损伤,急以益气养阴:

西洋参 15 麦冬 10 五味子 10

三日后复诊,热势渐退,每日最高体温 38 -390C ,全身散在斑疹,出至手足心,舌红,苔薄腻。

邪热已减,气血同病,兼以痰湿。当清热化痰,凉血化斑,以化斑汤合温胆汤治疗。

生石膏 30 (先煎)知母 10 粳米 15 甘草 5 玄参 20 水牛角 30 (先煎)法半夏 10 陈皮 6 茯苓 20 枳壳 10 竹茹 10 生姜 3 片大枣 5 枚

三日后复诊,午后夜间热甚,天明汗出身凉,体温波动于 37.5 -38.20C 。胸闷,咳嗽,痰可咯出,脘痞,纳差,舌略红,苔黄腻。治以蒿芩清胆汤。

学生阅读( 5 分钟)、学生发言( 5 分钟)、教师点评( 5 分钟)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薛生白的主要著作,学术思想及其对温病学的贡献。

2. 掌握本篇关于湿热病篇的病因、病理、证候、辨证规律,用药特点的论述。

3. 理解背诵《湿热病篇》原文 1 、 2 、 3 、 8 、 9 、 10 、 13 条的内容。

二、教学要求要点:

1. 明确阴湿、阳湿、主客浑受、圊血、瞀乱、下泉不足等概念的含义。

1. 重点内容:湿热病提纲、邪在卫表、邪在气分、湿热病瘥后调理。

2. 疑难点:湿热病之正局和变局、阴湿和阳湿。

4. 补充王孟英等医家对本篇有关内容的认识。

第十二章《湿热病篇》教案

[ 教学内容及设计 ]

1. 简介薛生白生平、著作、本篇的学术思想及对温病学的贡献。( 5 分)

引医古文《与薛寿渔书》开篇语开始介绍

2 .重点讲解关于湿热病的病因、发病、传变过程、辨证治疗的论述。( 60 分)( 1 )讲解湿热病提纲 ( 原文第 1 条 )

介绍湿热病的病因、发病、传变过程及其正局和变局

( 2 )邪在卫表(原文第 2 、 3 、条)

注意解释阴湿和阳湿

( 3 )邪在气分上焦(原文第 31 、 14 条)

注意讲解涌泄和辛通开闭治法

( 4 )邪在气分中焦(原文第 8 、 12 、 10 、 13 、 37 条)

结合《温热论》有关条文,比较辛开和辛泄治法

( 5 )邪在气分下焦 ( 原文第 11 、 29 条 )

注意说明三焦分治和分利治法

3. 瘥后调理(原文第 9 、 19 、 27 、 28 条)( 10 分)

注意说明瘥后病证和坏证的区别

4 .简介湿热病的变证、类证。(

5 分)

5. 注意解释下列名词术语:阴湿、阳湿、主客浑受、圊血、瞀乱、湿滞阳明、

津枯邪滞、血液内燥,下泉不足。( 5 分)

6. 小结( 5 分)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用学生了解吴瑭的生平和主要著作、主要学术思想及其对温病学的贡献;熟悉本篇中关于温病的病因、病理、证侯、辨证方法及有关方药的论述;掌握三焦辨证的方法,理解并能背诵上焦篇原文( 1 、 2 、 4 、 43 条)、中焦篇原文( 1 、 17 、 63 条)、下篇原文( 1 及“治病法论”)内容。

二、教学内容要点:

1 .介绍吴搪的生平、著作,《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及对温病学的贡献。

2 .重点讲解关于温病的病因、发病、传变过程、辨证治疗的论述。分别介绍温病提纲( 上焦篇原文第 l 、 2 条 ) 、温邪在上焦肺卫的代表性辨治 ( 上焦篇原文第 4 、 4

3 条 ) 、温邪在中焦脾胃的代表性辨治 ( 中焦篇原文第 l 、 63 条 ) 、温邪深入下焦,肝肾阴伤的代表性辨治 ( 下焦篇原文第 l 条 ) 、以及温病三焦传变规律和治疗原则 ( 中焦篇原文第 l 条和“治病法论” ) 。

3 .讲解上焦篇辛凉轻剂、辛凉平剂、辛凉重剂的区别和主治,肺之化源欲绝、邪入心包的辨治以及白虎汤“四禁”;中焦篇阳明温病下之不远五证,中焦湿热偏重的辨治;下焦篇邪少虚多、纯虚无邪、邪伏阴分的辨治和方药变化。

4 .阐述暑温、湿温、伏暑证本一源,治法前后互参,以及湿热性温病湿热偏重的治疗原则。

5 .注意下列术语的理解:辛凉轻剂、辛凉平剂、辛凉重剂、肺之化源欲绝、邪正合治法、脏腑合治法、二肠合治法、两少阴合治法、气血合治法、无水舟停、阴复阳留、心中憺憺大动、、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

三、教学要求要点:

1 .了解吴鞠通的主要著作,学术思想及其对温病学的贡献。

2 .熟悉本篇关于温病的病因、病理、证候、辨证规律及有关方药的论述。

3 .掌握吴氏有关三焦辨证论治的论述,理解背诵上焦篇原文 ( 第 l 、 2 、

4 、 43 条 ) ,中焦篇原文 ( 第 l 、 17 、 63 条 ) ,下焦篇原文第 l 条及“治病法论”的内容。

4 、补充有关知识

( 1 )复脉汤系列的加减变化及临床应用体会

( 2 )五个加减正气散的临床应用体会

四、教学方法

1 、对本科班,一般采用教学讲授方法。

2 、对七年制、博士生班一般采用教师指导下自学,再由教师作重点、要点提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答疑方法。

第十三章《温病条辨》教案

一、吴瑭生平和《温病条辨》简介( 15 分钟)

(一)吴瑭生平

(二)《温病条辨》简介

(三)吴瑭《温病条辨》对温病学的主要贡献

二、《温病条辨》主要条文内容简介( 120 分钟)

(一)温病大纲

1 、温病的概念和九种温病的函义(上焦篇原文 1 )

2 、温病的病因、感染途径、治法及其与伤寒的区别(上焦篇原文 2 )

(二)上焦篇代表证治

1 、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证治(上焦篇原文 3 )

2 、湿温病初起证治及治疗禁忌(上焦篇原文 4

3 )

(三)中焦篇代表证治

1 、阳明温病证治(中焦篇原文 1 )

2 、湿热蕴阻中焦气分证治及治疗禁忌(中焦篇原文 6

3 )

(四)下焦代表证治(下焦篇原文 1 )

(五)温病的三焦传变规律和治则

(中焦篇原文 1 自注)、(上焦篇原文 2 )、(卷四? 杂说治病法论)

(六)名词术语解释

1 、辛凉轻剂、辛凉平剂、辛凉重剂

2 、肺之化源欲绝

3 、邪入心包辨治

4 、白虎汤“四禁”

5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五证

6 、湿温病湿热偏重的辨治

7 、五加减正气散的临床应用

8 、温病邪少虚实的辨治

9 、温病纯虚无邪的辨治

10 、温病邪伏阴分的辨治

11 、暑温、湿温、伏暑证本一源的意义

现代文阅读概括文章内容(精)

常见考点一: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答题技巧: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 +干什么 +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 +怎么样。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 常见考点二:概括层意(段意。 常见考点三: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答题技巧: (1情节的划分。划分情节要看过渡。时间的变换、地点的转移、人物感情的变化、人物的转换等,往往是划分的依据。划分时要看这些过渡的句子。 (2情节的概括。一般是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各部分内容。 概括方法一:小标题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①围绕小说中的某一线索进行概括。如鲁迅的小说《故乡》,按地点线索概括,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②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按故事发展可分为:背景(引子→ 护送(开端→受伤(发展→报仇(高潮和结局。 概括方法二:表述式概括。(适用于较短篇幅或试题针对情节各部分内容,用具体的语言进行概括。特别是对高潮、结局内容概括的考查较为常见。概括时,一般要求用简洁、完整的句子。 概括方法三:根据中心句或过渡句来概括。(一般结构思路清晰的文章采用①熟练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可以找段落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②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的提示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 《站牌下的约定》 西湖往南。一路景区。有一个公交车站,叫九溪。 每天一早,这个公交站牌下,就会站满了人,赶着上班的,背着书包去上学的,转车去景区看风景的。 一辆公交车来了,一辆公交车开走了。

早晨的阳光,淡淡地将树梢点亮。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站牌下,出现了一对母女。女孩手里捧着一本书,妈妈弯下腰, 手指着书,一行行教女孩读。偶尔会抬起头,看看公交车来的方向。 春寒料峭,女孩的双手和小脸,都冻得红红的。女孩的读书声,清脆,响亮,细听听, 还有一点点颤音。 候车的人纷纷侧目,好奇地注视着这对母女。连等车的时间,都不放过,教孩子拼音识字呢。这个母亲,可真够操劳,真够费心的。 一辆开往郊区的公交车驶来了。妈妈匆匆交代女孩几句,跑向公交车。妈妈跳上了车, 女孩捧着书,看着车门关上,目送公交车开远,才捧着书,走开。 每天早晨都是这样。 奇怪的是,有时候是妈妈先到公交车站,有时候却是女孩先到。 遇到天气不好,妈妈就会领着孩子到车站边的一家单位的门廊下,教孩子读书。 一天也没有间断过。 有一天,终于有位乘客忍不住,走过去问妈妈:“你女儿学习真用功,几岁了?” 妈妈抬起头,摇摇头,她不是我女儿。 那你们是…… “妈妈”说,我也是等公交车的。她是附近一个清洁工的女儿,我见她没学上,经常一个人在车站附近孤单地游荡,我就想,能帮她一点儿,是一点儿。所以,我就和她约定,每天我早一点来等车,教她十几分钟。 原来是这样。

现代文阅读概括文章内容

常见考点一: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答题技巧: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怎么样。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 常见考点二:概括层意(段意)。 常见考点三: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答题技巧: (1)情节的划分。划分情节要看过渡。时间的变换、地点的转移、人物感情的变化、人物的转换等,往往是划分的依据。划分时要看这些过渡的句子。 (2)情节的概括。一般是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各部分内容。 概括方法一:小标题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①围绕小说中的某一线索进行概括。如鲁迅的小说《故乡》,按地点线索概括,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②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按故事发展可分为:背景(引子)→护送(开端)→受伤(发展)→报仇(高潮和结局)。 概括方法二:表述式概括。(适用于较短篇幅或试题)针对情节各部分内容,用具体的语言进行概括。特别是对高潮、结局内容概括的考查较为常见。概括时,一般要求用简洁、完整的句子。 概括方法三:根据中心句或过渡句来概括。(一般结构思路清晰的文章采用)①熟练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可以找段落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②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的提示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 《站牌下的约定》 西湖往南。一路景区。有一个公交车站,叫九溪。 每天一早,这个公交站牌下,就会站满了人,赶着上班的,背着书包去上学的,转车去景区看风景的。 一辆公交车来了,一辆公交车开走了。 早晨的阳光,淡淡地将树梢点亮。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站牌下,出现了一对母女。女孩手里捧着一本书,妈妈弯下腰,手指着书,一行行教女孩读。偶尔会抬起头,看看公交车来的方向。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复习课教案 教案目标: 1.回顾、梳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灵活运用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做到语言通顺、完整、简洁。 教案重、难点: 灵活运用方法完整、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案准备: 1.课前印发阅读材料《换伞》。 2.课前自主复习,填写表格,小组交流。 教案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晰目标 1.我们一起学过了许多文章,也做过许多篇阅读。那么老师想问你们,学习一篇文章,一般有哪些要求?或者说阅读考试中有哪些类型的题目。 预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句的含义理解词语 体会作者的感情,谈感受领悟文章表达方法 2.弄懂了这些问题,才能闻到墨香,才能读出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意韵,才能为我所用。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回顾方法,提炼要求 师: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力的题目在阅读中经常会考到。 有这样的一篇阅读是《征服》,第二题要求学生概括“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是两位同学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为什么? (1)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劫犯劫持了一位孕妇,在孕妇快要生孩子的时候被生命征服,拯救了孕妇和孩子。 (2)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劫犯情急之下劫持了一位孕妇,孕妇因为极度惊吓马上要生产,劫犯在漫长无期的牢狱之灾和一条即将出生的生命之间,选择了后者,他举手投降,警察抓住了他。但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这个劫犯说自己是个医生,他得到警察的允许成功帮孕妇接生,拯救了孕妇和孩子。 引导学生说出简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仅仅只是简洁,还要做到语言(生:通顺) 事情还要说(生:完整) 小结:通顺、完整、简洁(板书) 三.小组合作,自主归纳 过渡:怎样才能完整、通顺而又简洁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呢?你们知道哪些方法?【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出示:题目拓展法段意合并法六要素归纳法

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课标要求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读懂一篇文章的最基本要求。《课标》指出:小学阶段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基础知识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实际上也是对学生阅读归纳能力的一种培养与 检测。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合并结构段的意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所谓文章的结构段就是指一篇文章把讲述相同意思的自然段合并在一起,也就是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或脉络。再根据结构段所描述的内容,总览全篇文章,抓住主要的,去掉次要的,就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紧扣课题、串联问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如《藏羚羊的跪拜》一文:1.藏羚羊是在什么情况下跪拜的?2.藏羚羊给谁跪拜?3.藏羚羊为什么跪拜?4.故事的结果如何?学生把这几个 问题答案串联起来就能很清楚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三、抓住每个自然段中的“中心句”串联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很多文章中“段”的结构一样,而且或在段首,或在段中,或在段尾就告诉了我们这个自然段要写的主要内容。先在文中找出每个自然段中的“中心句”,再把每个中心句串联起来,说得简单明白一点,就是课文所写的主要内容了。

随堂训练 家乡的桥 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要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几十级台阶缀上去,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来的。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狮,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1.用“”在文中画出二、三、四、五自然段的中心句。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2.把二、三、四、五自然段的中心句串起来,加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多读几遍。试着把短文的主要内容写下来。 答案: 第二自然段:小河长,小桥多。 第三自然段: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 第四自然段: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 第五自然段: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写“我”的故乡在江南,小河长,小桥多,而且大多是石桥,造型千姿百态,名称也美极了,是我们的乐园。

小学阅读理解概括主要内容

阅读理解(概括主要内容) 准确、简洁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有四种方法: 标题扩充法 段意合并法 要素串联法 句子摘抄法 方法一:标题扩充法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只要把文章标题稍加扩充,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认真读全文。 ?(2)以文章标题为中心,顺次提出一二个或二三个相关问题。 ?(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回答出所提出的问题。 ?(4)把答案组织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用“标题扩充法”概括《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主要内容。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儿,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儿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儿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儿!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她的一双小手几[jī]乎冻僵(jiānɡ)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chī)!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ɡěnɡ)。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儿走来。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儿向画片伸出手去。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儿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记叙文阅读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记叙文阅读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含练习)- 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指主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主人公和重要人物的活动、行为,还包括人物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等。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准确简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常见的概括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六要素”综合法。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 2.关键词语提炼法(含中心词句提炼法)。即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关键词;同时更要注意文章一些特殊句子,如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与文章中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3.段意合并法。即在阅读过程中,合并那些内容集中的自然段,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分段可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总分顺序等划分。分段以后,用一两句话说出大致意思。然后将各段的段意合并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去粗取精法。即在概括的时候,找准与原因或条件相关联的词句,去除不必要的修饰、限制语,保留极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的、能够揭示事物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的词句。 我们在选用上述方法概括内容时,必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准确”,不能以偏概全,概括要点时不能有遗漏;不能以罗列代替概括,把罗列到的小的具体材料当作要点概括。二是“简洁”,这是从答题字数要求来说的,有许多题目明确要求答案在多少个字以内,所以,答题的语言一定要精练,切忌罗嗦。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概括的内容要具体。有的同学常用"经过""结果"之类的词代替内容,太空洞,这不行。应该写出经过是什么,结果怎样。 二是概括的要点要全面。一篇文章的内容往往有几个要点,要抓全,不能丢要点。 三是语言要简明,不罗嗦。就是要把文章的"水分"去掉,使内容表达得简单明了。 (二)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把握和概括 好的记叙文总是避开直接表述中心思想,因而增加了把握它的难度。言在此而意在彼,或是通过相关人物的描写、相关事件的叙述来隐晦地、含蓄地表达作者的主旨,因此把握中心思想的原则是: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感知,切忌拘泥、局限某一局部纠缠不清,即使是某一片段、段落的分析,也必须立足于文章的整体去思考、探究,掌握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抓住本质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精确、完备的概括。 一般的方法是: 1、从文中标题入手: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中心,体现文章主要内容;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了中心思想。 2、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明或揭示了中心;有的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 1.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 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

五年级语文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第五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一、基础知识 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看看文章主要围绕什么来写的。 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合并结构段的意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紧扣课题,串联问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抓住每个自然段中的“中心句”串联大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典例剖析 我总想着那件事 滴答、滴答……”床前的小闹钟不紧不慢地走着。我在床上躺了很久了,却怎么也睡不着。我翻来覆去,心中总想着那件事。 此时,已是深夜十一点半了。风哥哥正吹着轻柔的口哨,星星正眨着它那水汪汪的大眼睛,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大地,整条马路十分的寂静。 我总想着白天发生的那件事。 两条雪白的小狗正在过马路,突然,一辆风驰电擎般的吉普车如一支离铉的箭飞奔而来。“吱……”随着一个紧急刹车的声音,一条小狗本能地躲开了,另一条却倒在了血泊中。我想,那条有幸逃脱的小狗是幸运的,它有权选择独自逃向远方。马路上依然车来车往,“汪汪……”那条狗叫着向这条不幸的小狗跑来。这条有幸从死神手里逃脱的小狗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它的举动和我想的恰恰相反。它眼里闪着泪花,用它那粉嘟嘟的小舌头拼命而又温柔地舔着那条不幸的小狗。它一遍一遍

地舔着,好像在努力地想救回它。一串串泪珠从它的眼里滚落下来----它哭了!它蹲坐在马路中间,用自己那娇小的身体护住自己的同伴。许多的好心人不忍再看,更怕来来来往往的车又伤到了它。有人试着想带它离开这危险地带,可是人们一靠近,小狗就气势汹汹地吼叫起来,好像在说:“别靠近我的小伙伴,否则别怪我对你不客 气!”没办法,人们只好强行将那条不幸的小狗抱到路边,又想尽办法想让这条小狗离开,可是它还是执意不肯离去。就这样,它一直在不幸的小狗身边趴着,很久很久,很久很久。 小狗不顾自己的生死在伤亡的同伴身边不离不弃,是多么的令人感动!相比那 些 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甚至开车撞了人又逃走的人,小狗的行为更值得人 敬重! 想着想着,我进入了梦乡,在我的梦里,两条小狗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1、文章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我总想着那件事》答题思路 1、本题是对分析写作顺序的考查。文章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法?做此类型题 目时,我们首先要想到叙述方法有几种:顺叙、倒叙、插叙平叙。那么这个文段开头“我在床

小学语文阅读技巧: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技巧: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其前提是要熟悉文本。在对整篇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抓住主要的,去掉次要的,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下面几种方法: 一、题目扩展法 有些文章,题目本身就是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只要结合文章对题目进行扩展和细化,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 误区警示:题目扩展法不等于扩句 题目扩展法与扩句训练有着本质的不同。扩句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修饰、限制的词语,使语句更加生动具体,而“题目扩展法”必须和文章内容相联系,让题目表述的内容更加具体化,使读者不但知道写什么,还知道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二、段意合并法 首先化大为小,确定这篇文章是分成几部分来写的,即分成几段。然后概括出每一部分所写的内容。最后,把几个部分的段意组合起来,做到语句连贯,内容完整,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 三、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把这六要素弄清了,综合起来,再整理好语序,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摘录句段法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把这些句子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取舍主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除此之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概括的内容要具体。有的学生常用“经过”“结果”之类的

词代替内容,太空洞。应该写出经过是什么,结果怎样。 (2)概括的要点要全面。一篇文章的内容往往有几个要点,要抓全,不能丢要点。 语言要简明,不啰嗦。就是要把文章的“水分”去掉,使内容表达简单明了。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基础-理解文章的第一步:概括主要内容

牢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不可忽略的四点提示 1.标题的作用 2.记叙文的六要素 3.文章的线索 4.文章的记叙顺序 心中有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相关知识 一、区分两个概念: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读懂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即文章的主要内容。 读一篇文章,不仅要知道它的主要内容,而且应该进一步理解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所写的人、事、景、物等都属于主要内容,而作者通过这些主要内容要赞扬的精神、品质,阐明的道理,抒发的情感等,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是“材料”,中心思想是借助材料要表达的“观点”。 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难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做到:①简要②完整 做不到简要和完整,究其原因,总结有三点: ①缩不短。概括文章大意,讲着讲着接近复述。 ②该不该删。概括文章大意时,分不清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 ③抓不住重点。阅读文章顾前不顾后,很难快速把握重点。 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方法一:“题目扩充”法 □方法二:记叙文“六要素”法 □方法三:摘录句段法 □方法四:重点归纳法 □方法五:“段落大意”合并法

步步为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的作用: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 3、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 4、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5、语带双关。 6、具有象征意义。 7、吸引读者兴趣。 利用标题概括主要内容: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就可以借助题目。 步骤:①读懂题目字面所表达的意思,对题目发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怎样的一件事?”等;②根据课文内容,将问题的答案与文题合理的组织起来,做到语言通顺,表达完整。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1.时间:交代事件发生,人物活动的时间。 ①时间要从大范围缩小到小范围:暑假中的一天夜里。 ②有的时间有跨度,要把跨度写出来:小时候→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 2.地点:交代事件发生,人物活动的环境。 是事情发生的主要地点,而不是文中提到的所有地点。 3.人物:文章中出现的所有人物,包括主要和次要的,明写的和暗写的。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指主要人物,是作者着力刻画,对事情发展起最重要作用 的人物,而不一定是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人物。 4.事件:从主要人物出发,叙清事件过程。

记叙文阅读理解考点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记叙文阅读理解考点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 1. 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境下做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答题格式: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主要事件+事件结果 时间、地点可根据具体情况取舍,人物事件不可少 3. 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 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5. 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6. 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7、抓关键词法。有时候只要用一个词来回答文章写了什么,就找到了突破口。 示例打往天堂的电话 ①一个春日的星期六下午,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里,报刊亭的主人文叔正在悠闲地翻阅着杂志。这时一个身穿红裙子、十五六岁模样的女孩走到报亭前,她四处张望着,似乎有点不知所措,看了看电话机,又悄悄地走开了,然而不多一会儿,又来到报亭前。 ②不知道是反反复复地在报亭前转悠和忐忑不安的神情,还是她身上的红裙子特别鲜艳,引起了文叔的注意,她抬头看了看女孩并叫住了她:“喂!姑娘,你要买杂志吗?”“不,叔叔,我……我想打电话……”“哦,那你打吧!”“长途电话可以打吗?”“当然可以!国际长途都可以打的。” ③女孩小心翼翼地拿起话筒,认真地拨着号码,善良的文叔怕打扰女孩,索性装着看杂志的样子,把身子转向一侧。女孩慢慢从慌乱中放松下来,电话终于打通了:“妈……妈妈!我是小菊,您好吗?我随玲子姐姐来到了深圳,进了一家电子厂,上个月我们发工资了,等我凑足了1000块,就寄回去给弟弟交学费,再给爸爸买化肥。”女孩想了一下,又说:“妈,我告诉你,我们的工厂里每天都可以吃上肉呢,我都吃胖了,妈妈你放心吧,我能够照顾自己的……” ④突然,小女孩的语调变了,不停地用手抹着眼泪,“妈,你的胃还经常疼吗?你那里的花开了吗?我好想家,想弟弟,想爸爸,也想你,妈,我真的真的好想家。”女孩再也说不下去了,文叔爱怜地抬起头看着她,女孩慌忙放下话筒。“姑娘啊,想家了吧?别哭了,有机会就回家去看看爸爸妈妈。”“嗯,叔叔,电话费多少钱呀?”“没多少,你可以跟你妈多说一会儿,我少你一点儿钱。”文叔习惯性地往柜台上的话机望去,天哪,他突然发现话机的电子显示屏上竟然没有收费显示,女孩的电话根本没有打通!“哎呀,姑娘,真对不起!你得重新打,刚才呀,你的电话没有接通!”“嗯,我知道”“叔叔!其实……其实我们家乡根本没有通电话。” ⑤文叔疑惑地问道:“那你刚才不是和你妈妈说话了吗?”女孩终于哭出了声:“其实我也没有了妈妈,我妈妈死了已经四年了……每次我看见同伴给家里打电话,真羡慕他们,我就是想和他们一样,也给妈妈打打电话,跟妈妈说说话……”听了小女孩这番话,文叔禁不住用手抹了抹老花镜后面的泪花:“好孩子别难过,刚才你说的话,你妈妈一定听到了,她也许正在看着你呢,有你这么懂事、这么孝顺的女儿,她一定会高兴的。你以后每星期都可以来,就在这里给你妈妈打电话。” ⑥从此,这个乡下女孩和这城市的报亭主人,就结下了这段“情缘”。每周六下午,文叔就在这里等候女孩,让女孩借助一根电话线和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电话号码,实现了把人间和天堂、心灵和心灵连接起来的愿望。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我的概括: 2.仔细阅读第①段和第②段,说说为什么女孩子要忐忑不安在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前反反复复地转悠?(3分) 我的理解:

六年级下册阅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专题训练及答案-人教部编

2019- 一、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 ______________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 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 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 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 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 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 儿跑…… 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拔苗助长 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他天天扛着锄头去 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稻苗,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说:“稻苗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 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宋国人望 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 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 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 心地想。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稻苗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 “什么?你……”宋国人的儿子大吃一惊,他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 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晚了,稻苗已经全都枯死了。 2.仔细阅读,完成填空。 故事发生地点: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 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 80枚果子 ①他跪在老母亲面前,吐露了想要出去闯一闯的心声,又向母亲道了声“春节时 一定回家”的话之后,便决绝地挥挥手,头也不回地走出家门。 ②连番的奔波后,他在距离家乡千里之遥的山区找到一份生计——矿下作业。虽 然工作苦、累,但还算心善的老板和不菲的工资,以及那些善良的工友们却让他苦中 有乐。 ③一天,矿上放假,独自跑到山上透透气的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些血红色的果子。这些野果,在如此寒冷的冬季里竟也油亮亮、红火火,让他忍不住摘了一个。一嚼, 满口生津、齿颊留芳!于是,他狠狠地摘了满满两裤袋。 ④回到工棚,他悄悄地数了数,有92枚果子。他把其中的80枚放在了包裹中。

五年级阅读训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1、记叙文的文学常识 2、概括题的三种主要题型 重点和难点:1、注意区分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和记叙顺序 2、学会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 阅读指导 记叙文基础知识 1、记叙文分类: (what + why) 记人为主的记叙文: 叙事为主的记叙文: 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借物抒情(状物)记叙文: 2、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记叙文的写作顺序(主要):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写景文章顺序: 4、记叙文的记叙顺序: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记叙文的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 6、记叙文的写作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7、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记叙、说明 描写:运用描写手法,能栩栩如生地再现人物、事件和景物。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A.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描写 B.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议论: A.类型:记叙文中的议论,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之分。 B.作用:议论的目的在于揭示记叙事物所蕴涵的思想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 A.类型:一种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叫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一种是寓情于景或借物抒情,叫间接抒情。 B.作用: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主要题型: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概括小标题 3、文中写了关于……的几件事,请分别概括出来

五年级阅读训练_概括文章主要内容_练习题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阅读练习 【练习一】 拔苗助长 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稻苗,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说:“稻苗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稻苗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 “什么?你……”宋国人的儿子大吃一惊,他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晚了,稻苗已经全都枯死了。 1.仔细阅读,完成填空。 故事发生地点: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 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二】一间改变命运的房间 很多年前,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旅馆的大厅向柜台定房。

(完整版)小学阅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练习题(学生版)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练习题 一、标题扩充法 例:《卖火柴的小女孩》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儿,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儿捡起来拿 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儿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儿!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 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 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乎冻僵(jiānɡ 她的一双小手几[jī]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chī)!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 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 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 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 )。 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ɡěnɡ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 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 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儿走来。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 又厚又冷的墙。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儿向画片伸出手去。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儿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奶奶!”小女孩儿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像那暖和的火炉,喷[pèn]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儿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 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sāi

(完整版)阅读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练习

内容:阅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日期:姓名: 一.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先生的生活里,书籍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看书之前,总要先把手洗干净,然后才会捧阅读,以避免把书弄脏。 成年以后,鲁迅一直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自己的一种极大的乐趣和事业。碰到稀有的好书,他还会亲自动手翻印,转订成册。 在鲁迅的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那是一些简单的画线仪器、几根钢丝、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鲁迅就是用这些及其平常的东西,保证他珍藏的1万多册图书始终历久常新的。他留下的书中,没有一册有污损、破散的状况。 鲁迅先生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但是归还时,如果被他发现书面上个有破边、卷角等损坏之处,他就会很不高兴。对于那种不爱护数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被“蹂躏”过的书再转回来。 鲁迅先生常把一些好书主动寄赠给需要的人。每一次把书送出去,他总是要非常仔细的把书包扎妥帖。这种花在书本上的心力,是为了友人,更是为了书籍。 1.为下列词语的加点字注音。 珍藏.()损.坏()书籍.()寄赠.() 2.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历久常新: 蹂躏: 3.文章围绕着的主题,一共写了四件事。 第一件是 第二件是 第三件是 第四件是 4.对文中“这种花在书本上的心理,是为了友人,更是为了书籍”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二.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强烈)的阳光(照射、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有遮阳蔽日之处,()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用“——”划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3.人们把吐鲁番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把横贯整个盆地的一座山称为(),理由有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用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的特点。这两个事例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短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请简要地概括出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