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

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

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
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

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

第一、二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且每相

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分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

(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写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

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四、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

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可以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再逐一进行比较。

五、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万位后面4个0省略掉,改写成“万”

字。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亿位后面8个0省略掉,改写成“亿”

字。

六、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确定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然后看清省去部分的最高

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数。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七、自然数人们在数物体时,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是自然数。一个

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八、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

计数法。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一、线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

射线的特征: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二、从一点引出两

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三、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o”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o。

四、量角的方法:1、用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2、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3、看角的另一条边对应的刻度,即是角的度数。

五、角的分类: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2)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的越大,角越大。

六、小于90o的角叫做锐角。

等于90o的角叫做直角。

大于90o而小于180o的角叫做钝角。

等于180o的角叫做平角。

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等于360o的角叫做周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七、画角的方法: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

重合。

2、看清0刻度是内圈还是外圈,在量角器所需度数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再分别乘一位数,最后把

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16×3=10×3+6×3=48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

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

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四、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单价=总价÷数量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每分钟或每小时行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叫做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六、积的变化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乘(或

除以)几。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

同的数,它们的乘积不变。

3、在乘法中,要想使积不变,两个因数的变化就要相反。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

个因数就要除以相同的数。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平行)相交以有成直角

二、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

行。

三、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

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四、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B

C

A和B都和C平行,A、B也互相平行。

五、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和B都和C垂直,A、B互相平行。

六、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

3、从直角的顶点起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射线。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长方形(正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七、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靠近这个点。

3、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八、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再沿第一步中的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利用上面的方法可以检验两条直线是否

平行。)

九、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

十、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的度数相等。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平形四边形变形后,周长没有发生改变,但面积的大小却发生了改变。

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十一、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可以画出两

种长度的高。

十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较短的边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边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那

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腰。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当一条腰与上底、下底垂直时,这个梯形叫做

直角梯形。从梯形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

梯形的高。梯形只有一种长度的高。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整十数除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

算除法,另一种是用表内除法计算。

2、被除数或除数是接近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要用“四舍五入”法把它们看成接

近它们的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来估算。

二、笔算除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再

试除前三位。(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商的变化规律:

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

相同的数。

2、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要乘(或除以)

相同的数。

3、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第六单元统计

一、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表示方法与单式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在每组数

中有两个数据,需要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或底纹)的直条来表示,同时要注明图例。二、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方法观察、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从中获取

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且可以根据获取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一、烙饼的最佳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地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

又节省时间。

二、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烙饼的总面数÷锅里每次最多可烙的面数×烙一次所用的时间。

烙饼的总面数=要烙的饼数×2

三、解决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需要按以下的步骤进行:

1、思考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

2、分析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

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四、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在与对方进

行比赛时,要详细地分析自己与对方的情况,反复研究各种对策,在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中,选择一个利多弊少的最优策略,从而使劣势变为优势,最终取得胜利。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和公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1、数位顺序表从右往左数,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且每相邻两个计数单 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 十进制计数法。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2、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亿以上数的写法:(1)从最高级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新|课 |标| 第 |一 | 网 4、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可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逐一进行比较。 5、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分级,去掉万位后面4个0,写上“万”字。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分级,去掉亿位后面8个0,写上“亿”字。 6、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如:省略亿位后面尾数要看千万位,省略万位后面尾数看千位。 7、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等等)……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8、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测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9、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平方米=100公顷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10、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100个边长10米(面积100 平方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200个50平方米的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整理).doc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L=1000mL=1000cm3 1米(m)=100厘米(cm)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同学们: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厘米”通常叫“公分”。(1厘米≈1公分) Δ:a×a=a2a×a×a=a3 500g=1斤1kg=2斤1000g=1kg1吨(t)=1000kg1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1里=500米 1公里=1000米1km=1000m1元=10角1角=10分1年=365天(平年)=366天(闰年)1小时(时)=60分钟1天=24小时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的分配律:(a+b)×c=a×b+b×c 乘法的结合律:(a-b)×c=a×c-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 ×b)×c=a×(b×c)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 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

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子×因子=积积÷一个因子=另一个因子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被减数-差=减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概念及公式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概念及公式 一、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1、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3、积=乘数×乘数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4、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5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二、与简便运算有关的知识:(重要的算式:25×4=100 125×8=1000)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加前两个数,也可以先加后两个数,和不变。 (a+b)+c=a+(b+c)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也可以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加起 来。 a×(b+c)=a×b+a×c 6、减法的性质:(1)被减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 - b - c = a -(b﹢c) (2)被减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a - b - c = a -c -b 7、除法的性质:(1)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 = a÷(b×c) (2)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数,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a÷b÷c=a÷c÷b 8、简便运算的关键是凑整: 在加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加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加几再减几,少加几再加几。

(完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 四( ) 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3、数位顺序表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 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写数时,万级亿级上的数都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 7、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加上“万” 或“亿”字就行了。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2、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3、4、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 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 8、量角和画角要做到“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0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 9、大于0°而小于90°的角叫锐角;大于90°又小于180°的角叫钝角; 直角等于9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1周角=2平角=4直角。10、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1、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乘两位数的十位数,再乘两数的的个位数,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乘整百数,再乘整十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笔算乘法:多位数乘多位数,拿第二个因数的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 相乘,相乘的结果再相加。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哪个数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一定要和它自己的数位对齐。 3、积的变化规律: A、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N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 也扩大N倍。(N为非0自然数) B、一个因数扩大a倍,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a×b倍。 C、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了N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了N倍,那么它们的积不 变。(N为非0自然数)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1、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2、画平行线应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一画线;二靠尺;三平移; 四画线) 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 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4、画垂线应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平移三角尺。 5、点到直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打印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请同学们妥善保管) 1L=1000mL=1000cm3 1米(m)=100厘米(cm)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同学们: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厘米”通常叫“公分”。(1厘米≈1公分) Δ:a×a=a2 a×a×a=a3 500g=1斤1kg=2斤1000g=1kg 1吨(t)=1000kg 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 1里=500米1公里=1000米1km=1000m 1元=10角1角=10分 1年=365天(平年)=366天(闰年)1小时(时)=60分钟1天=24小时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的分配律:(a+b)× c=a×b+b×c 乘法的结合律:(a-b)× c=a×c-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 ×b)× c=a×(b×c)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子×因子=积积÷一个因子=另一个因子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四年级上下册数学公式汇总

小学四年级上、下册数学公式 四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1、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3、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圆形叫角。 4、小于90度的角叫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5、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 6、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都是计数单位。 7、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8、两条直线相交可以组成四个角。 9、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10、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1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 12、在同一个平面内,不想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3、所有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14、像1、2、3、4、5、6......这样一个一个的数,都是自然数。 15、一颗也看不见,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16、5的倍数,个位上不是5,就是0 。 17、一个数它各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的倍数,那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18、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19、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0、2、3、5、7、都是质数。 21、1是每个数的因数,而且是最小的一个。 22、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就是它自己。 23、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24、把一个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 25、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的和也是3的倍数。 26、一组数据出现最多的那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7、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 28、4、6、8、9、10都是合数。 29、乘数也叫做因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30、如果a表示一个数,b表示一个数,那么这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 即: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如果a、b、c分别表示任意一个数,那么这叫做加法结合律。(a+b)+c=a+(b+c) 31、正方形的周长=x+x+x+x 可以写成4x 正方形的面积=x.x ,x.x可以写成2x,2x读作x的平方 如果用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那么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可分别写成: C = 4x S = x.x或S = 2x 32、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如果a、b表示两个因数,那么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a×b=b×a 如果a、b、c分别表示任意一个数,那么这叫做加法结合律。(a+b)+c=a+(b+c) 即:三个数相加,先让前两个数相加,或先让后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91794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1 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精选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 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 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精选

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1、数位顺序表从右往左数,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且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2、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亿以上数的写法:(1)从最高级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4、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可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逐一进行比较。 5、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分级,去掉万位后面4个0,写上“万”字。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分级,去掉亿位后面8个0,写上“亿”字。 6、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如:省略亿位后面尾数要看千万位,

省略万位后面尾数看千位。 7、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等等)……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8、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测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9、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 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 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 0000平方米=100公顷 10、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100个边长10米(面积100平方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200个50平方米的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公顷。 12、线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可测量,不可延伸;射线的特征:只有一个端点,不可测量,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不可测量,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请同学们妥善保管)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一些定义、定律、计算公式和法则 一、四则混和运算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运 算, 就从左至右依此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就要先算乘除,后算加 减;如果有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 又有中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乘除法的关系: 一个因子二积啰一个因子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除数我除数嘀被除数二商>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0不能作除数在有余数的除法 里,被除数与商、除数、余数之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二(被除数-余数)嘀 商二(被除数—余数)T除数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 的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如:6 + 2=3就是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出6。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如果用a, b表示两个数,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为:a x b=b x 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乘积不变, 这就叫乘法结合律。如果用a, b, c表示3个数,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 (a xb) x c=a x (b x 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数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将两个

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如果用如果用a,b,c 表示3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a+b)x c=a x c+b x c 简便计算的方法很多:如,利用上面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还可以用凑整法,分解法,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两个数的和,等都可以使计算简便。在简便计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该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计算简便,就用什么方法,要灵活运用。 因子与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子不变,另一个因子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一个因子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子也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两个因子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之积。 如果一个因子扩大几倍,另一个因子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像0.7, 0.45, 0.025, 0.107…?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0.1,0.01,0.001 -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从左到右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小数大小的比较:两个小数比大小,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元元上的数较大的那个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元元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较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 位、两位、三位?…原来的小数就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以此类推。 小数的近似数: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数,即: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 …然后按“四舍

最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完整版

最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 学概念及公式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概念及公式 一、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1、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3、积=乘数×乘数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4、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5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二、与简便运算有关的知识:(重要的算式:25×4=100 125×8=1000)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加前两个数,也可以先加后两个数,和不变。 (a+b)+c=a+(b+c)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也可以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加起 来。 a×(b+c)=a×b+a×c 6、减法的性质:被减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 - b - c = a -(b﹢c) 7、除法的性质: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 = a÷(b×c) 8、简便运算的关键是凑整: 在加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加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加几再减几,少加几再加几。 在减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减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减几再加几,少减几再减几。 9、添上(),去掉() 在﹢和×的后面添上括号、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不变。 在–号的后面添上括号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变 -, - 变﹢。

小学一至四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人教版)常用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

小学一至四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人教版)常用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一差=减数差+诚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10、单产量×面积=总产量总产量÷面积=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面积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长方形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h=S×2÷a 三角形底=面积×2÷高 a=S×2÷h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ah 4.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 一公里=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公亩 1公亩=1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方米 1公顷=1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重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 、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 、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 、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 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 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 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四年级数学公式汇总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公式汇总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植树问题公式间隔数=全长÷间距 全长=间距×间隔数 间距 =全长÷间隔数 1、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2、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3、只栽一端:棵数=间隔数 (二)锯木问题(两段都不栽) 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 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 (三)爬楼梯问题(两端都栽) 楼数 = 楼梯层数+1 楼梯层数 = 楼数-1 (四)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 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 (五)方阵问题(棋盘棋子数目) 1、棋盘最外层棋子数:每边棋子数×4-4 或者(每边棋子数-1)× 4 2、棋盘总棋子数:每行棋子数×每列棋子数 3、方阵最外层人数:每边人数×4—4 或者(每边人数-1)×4 4、整个方阵的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

5、多边形上摆花盆:每边摆的花盆数×边数-边数或者 (每边摆的花盆数-1)×边数 质量: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人民币: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单位换算:(1)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以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2)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 1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 2、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3、图形的拼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5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小学三四年级数学公式定律概念_归纳

小学三、四年级数学定律、公式及数量关系式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即C=4a 面积=边长×边长即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即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即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 边长周长=(长+宽)×2 即C=2(a+b) 面积=长×宽即S=ab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3、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的有:1、3、5、7、8、10、12这七个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这四个月平年2月有28天, 闰年2月有29天平年全年有365天, 闰年全年有366天公历闰年的精确计算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重要概念和公式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和公式 一、四则混和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四则混合运算中: 1.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运算,就从左至右依此计算; 2.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就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 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乘除法的关系: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0不能作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余数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如:6÷2=3,就是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出6。

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为: a ×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就叫乘法结合律。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 ×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数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如果用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 (a+b) ×c= a ×c+ b×c 简便计算的方法很多:如,利用上面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还可以用凑整法,分解法,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两个数的和,等等。 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两个因数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之积。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6单元复习:概念与公式汇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1、数位顺序表从右往左数,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且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2、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亿以上数的写法:(1)从最高级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4、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可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逐一进行比较。 5、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分级,去掉万位后面4个0,写上“万”字。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分级,去掉亿位后面8个0,写上“亿”字。 6、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如:省略亿位后面尾数要看千万位,省略万位后面尾数看千位。 7、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等等)……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8、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测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9、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 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 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 0000平方米=100公顷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10、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100个边长10米(面积100平方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200个50平方米的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公顷。 11、 12、线 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可测量,不可延伸;射线的特征:只有一个端点,不可测量,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 不可测量,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13、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14、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角的边。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如:角1记作∠1。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o ”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o。 15、量角的方法:“两重一看” (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 重合。(2)量角器的0 o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3)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16、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越大,角越大。对顶角相等。 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小于90o的角叫锐角。等于90o的角叫直角。大于90o而小于180o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o的角叫做平角。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等于360o的角叫做周角。周角的两条边重合在一起。 姓名: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长方形面积÷宽 宽=长方形面积÷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边长=周长÷4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第一单元:四则会和运算 1.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读数:1、10个一是一十,10个一十是一百······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 都是计数单位。 3、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4、万级的数按个级的数来读,并在后面加上“万”字。 5、个级上全是零,这些零不读。 6、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7、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1个“零”。 写数:1、写数从高位写起,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最后写个级的数。 2、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比大小:1、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下一位······ 用“万”或“亿”作单位:1、我们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第三单元:多位数的加减法 用计算器算:1、电子计算机一般由电源及开关、显示屏、键盘和内部电路组成。加减法的关系:1、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计算,减法 是加法的逆运算。 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除数=被减数/ 差 加法运算律:公式: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加法分配律:a-b-c=a-(b+c) 第四单元:角 1、黑板的一边可以看成一条线段,线段有两个顶点。 2、在两点之间可以画很多条线,其中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 离。 3、一条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后就是一条直线,直线没有顶点。 4、线段的一段无限延长后是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顶点。 5、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这个顶点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 是角的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