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肺癌(县医院适用版)

肺癌(县医院适用版)

肺癌(县医院适用版)
肺癌(县医院适用版)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

(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一、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ICD–10:C34/D02.2)行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综合治疗(ICD-10-CM-3: 32. 29/32.3–32.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NCCN指南中国版专家组),《2014年NCCN 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NCCN小细胞肺癌专家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早期诊断中国专家共识(草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中国肺癌防治联盟)

1.临床表现:可根据病灶部位和病程表现为咳嗽、痰血、咯血、呼吸困难、Horner’s征、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以及肺外非特异性表现(副癌综合征)等。但是,早期肺癌大多无症状或体征。

2.辅助检查:(1)胸部影像学检查,推荐胸部CT,必要时增强;(2)病理学检查: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TBLB,EBUS-TBNA,自荧光,磁导航等)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胸膜活检、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等技术取得

组织学标本进行确诊。

3.评价有无转移肿瘤的相关检查:优先推荐头颅MRI平扫+增强,无法行MRI检查时考虑增强CT;腹部CT(包括肾上腺)或腹部超声(包括肝胆胰脾、肾、肾上腺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超声)、ECT全身骨扫描、PET–CT(可替代腹部CT及ECT)等。

4.其他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常规、凝血、生化、肿瘤标志物等。

5.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明确临床分期后,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4年NCCN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NCCN小细胞肺癌专家组),《2015中国肺癌诊治规范》、《中国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专家共识》等选择治疗方案。

1.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原则。

#对于一线治疗前分子检测EGFR突变和ALK阳性的患者,可以考虑一线靶向治疗,其中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抑制剂或抗肿瘤新生血管药物。

*:高危因素:如差分化癌、血管侵犯、楔形切除、肿瘤大于4cm、累及脏层胸膜以及仅完成淋巴结采样切除等。

2.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原则。

推荐以化疗或靶向治疗为主,放疗和手术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

(1)化疗:对于体力状态好的患者,含铂两药联合化疗可增加生存率、缓解症状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可使30%~40%的病人缓解,近5%的病人完全缓解,中位生存期为9~10个月,1年生存率为40%。因此,若病人PS评分<2,既往没有化疗史且能理解并接受这一治疗的风险/受益,可给予4-6周期的一线含铂两药化疗。

(2)靶向治疗:是指分子靶向药物以肿瘤组织或细胞中所具有的特异性(或相对特异)分子改变(驱动基因)为靶点,阻断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甚至肿瘤消退的目的。目前应用于临床的靶向药物主要包括分别以表

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ML4-ALK融合基因为靶点的抑制剂和抗肿瘤血管新生的靶向治疗药物。

(3)放疗:如果病人的原发瘤阻塞支气管引起阻塞性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或上腔静脉阻塞等症状,应考虑姑息性放疗。有症状的颅内转移灶,引起明显疼痛或有病理性骨折风险的骨转移灶可考虑行局部姑息性放疗。

3.小细胞肺癌治疗原则。

临床分期为Ⅰ期的小细胞肺癌,推荐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为pN0,推荐4–6周期的EP方案辅助化疗;如为pN+,推荐EP方案全身化疗同时联合纵隔野的放射治疗。不适于手术的I期小细胞肺癌,推荐同期化放疗的治疗。

Ⅱ和Ⅲ期小细胞肺癌,如果PS≤2,推荐同步化放疗的治疗;如果由于合并症而致PS>2,首选化疗,必要时加上放射治疗。

Ⅳ期小细胞肺癌,首选化疗,EP方案为标准治疗方案;伊立替康+顺铂方案也是可选择的方案。

(四)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34/D0

2.2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疾病编码。

2.有手术治疗指征需外科治疗者,转入外科治疗路径。

3.如患者一般情况较差,KPS评分<60(或ZPS评分>2),不进入该临床路径。

4.有明显影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常规治疗的情况,不进入该临床路径。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查;

(3)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4)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ECT全身骨扫描、头颅MRI或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纤维支气管镜:根据位臵和术者经验选择TBLB,EBUS-TBNA,自荧光,磁导航等检查;

(2)肺穿刺、胸膜活检;

(3)全身PET–CT。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化疗方案。

(1)非小细胞肺癌:药物有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紫杉醇和白蛋白紫杉醇等,铂类药物有顺铂、卡铂和奈达铂。目前一线化疗推荐治疗方案为含铂两药联合化疗,对于非鳞癌患者一线化疗选用培美曲塞+顺铂或卡铂。二线化疗方案,多推荐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单药治疗。而其他常用的治疗方案有紫杉醇+卡铂、吉西他滨+顺铂或长春瑞滨+顺铂等。

1)GP方案:

吉西他滨1000–125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75mg/m2或卡铂AUC=5静脉滴注第1天,21日为一周期。

2)DP方案:

多西他赛75mg/m2(或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75mg/m2或卡铂AUC=5静脉滴注第1天,21日为一周期。

3)NP方案:

长春瑞滨25mg/m2静推10分钟第1、8天,顺铂80mg/m2静滴第1天,21日为一周期。

4)TP方案:

紫杉醇175mg/m2静滴3小时第1天,顺铂75mg/m2或卡铂AUC=5静滴第1天,21日为一周期。

5)PP方案(非鳞癌):

培美曲塞500mg/m2静滴第1天,顺铂75mg/m2或卡铂

AUC=5静滴第1天,21日为一周期。

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可选药物包括多西他赛与培美曲塞: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21日为一周期;或培美曲塞500mg/m2静滴第1天,21日为一周期。

(2)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化疗药物包括足叶乙甙、伊立替康、顺铂、卡铂。常用联合方案是足叶乙甙加顺铂或卡铂。治疗后进展或无反应的患者应调换新化疗药物。复发后可应用的药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托泊替康、伊立替康、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氨柔比星等。

1)EP方案:

顺铂80mg/m2静滴第1天,依托泊苷100mg/m2静滴第1-3天,21天为一周期。

2)IP方案:

伊立替康60mg/m2静滴第1、8、15天,顺铂60mg/m2静滴第1天,28日为一周期。

3)CAV方案:

环磷酰胺1000mg/m2静推或静滴第1天,多柔比星40–50mg/m2(或表柔比星60mg/m2)静推第1天,长春新碱1mg/m2静推第1天,21–28日为一周期。

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一线化疗后3个月内进展,二线化疗可选药物有托泊替康、异环磷酰胺、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一线化疗后3个月后进展,二线化疗首选托

泊替康单药或联合用药;6个月后进展,选用初始治疗有效的方案。

2.靶向治疗。

初治非小细胞肺癌分子检测(EGFR、ALK)阳性的患者,建议给予相应的EGFR TKI或ALK抑制剂进行治疗。对EGFR基因突变者,推荐一线治疗选择EGFR-TKI如吉非替尼(Gefi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和埃克替尼(Icotinib)。携带有EML4-ALK融合基因的患者,可选用ALK抑制剂克唑替尼(Crizotinib)。

化疗失败后的二线或三线治疗或者无法接受化疗的患者可考虑选用EGFR TKI如吉非替尼(Gefi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和埃克替尼(Icotinib)进行治疗。

目前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还包括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靶向表皮生长因子(EGFR)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等。

3. 转移灶治疗

肺腺癌病人常见颅脑转移,然而目前尚未证明有必要行颅脑预防性放疗或对无症状的病人进行颅脑CT扫描。

胸腔转移很常见,可行胸腔穿刺术抽液并注射化疗药物博来霉素45~60mg/次或丝裂霉素C10~20mg/次以及其他生物制剂,同时给予地塞米松5~10mg/次,常可取得明显疗效。如果积液反复出现且伴有症状,可臵胸腔引流管注入滑石粉

或其他生物制剂或抗血管生成药物等封闭胸腔。通过引流管彻底引流胸腔液体后,注入1%利多卡因15ml和50ml生理盐水。然后,将10g无菌滑石粉(溶于100ml生理盐水)或细菌细胞壁骨架制剂注入胸腔。若可耐受则夹管4小时,嘱病人转换不同的体位以促进药物的分布。在引流量<100ml/天24~48小时后拔除引流管。胸腔镜技术(VATS)也可用于引流并治疗大量恶性胸腔积液。

术后或放疗后出现的气管内肿瘤复发,可经纤维支气管镜给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或其他微创治疗,可使80-90%的病人缓解。

4.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的防治。

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脏器损害、过敏反应、肾毒性及局部皮肤刺激的预防和处理。

(八)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继续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肺癌治疗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或抗肿瘤药物严重毒副反应。

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ICD-10:C34/D02.2?)行手术、化疗、靶向治疗或综合治疗(ICD-10-CM-3: 32. 29/32.3–32.5?)。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或ID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14天

肺脓肿病人的护理

肺脓肿 一、概念: 是指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组织坏死性病变,形成包含坏死物或液化坏死物的脓腔。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青壮年男性及年老体弱有基础疾病者多见。 二、病因、发病机制: 急性肺脓肿的主要病原体是细菌,常为上呼吸道和口腔内的定植菌,包括厌氧、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其中,厌氧菌感染占主要地位,致病菌有核粒梭形杆菌、消化球菌等。常见需氧和兼性厌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干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根据不同病因和感染途径,肺脓肿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吸入性肺脓肿是临床上最多见的类型。多有厌氧菌,经口、鼻、咽吸入而致病,误吸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2、继发性肺脓肿可继发于:某些肺部疾病,如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症、空洞型肺结核、支气管囊肿、支气管肺癌等感染,由于病原菌毒力强、繁殖快,肺组织广泛化脓、坏死而形成肺脓肿。支气管异物堵塞是导致小儿肺脓肿的重要因素。肺部邻近器官的化 脓性病变,如食管穿孔感染、隔下脓肿、肾周围脓肿及脊柱旁脓肿等波及肺组织引起肺脓肿。阿米巴肝脓肿好发于右肝顶部,可穿破隔肌至右肺下叶,形成阿米巴肺脓肿。 3、血源性肺脓肿因皮肤创伤感染、疖、痈、骨髓炎所致的菌血症,病原菌、脓栓经血行播散到肺,引起小血管栓塞、肺组织化脓性炎症、坏死

而形成肺脓肿。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泌尿道、腹腔或盆腔感染产生败血症可导致肺脓肿,其病原菌常为革兰阴性杆菌或少数厌氧菌。 急性肺脓肿经充分引流,脓液由气道排出,可使病变逐渐吸收,脓腔缩小甚至消失或仅剩少量纤维瘢痕。炎症迁延3个月以上不能愈合,则成为慢性肺脓肿 三、临床表现: 1、症状发病急骤,畏寒、高热,体温达39?40C,伴有咳嗽、咳少量粘液痰或粘液脓性痰,如感染不能及时控制,可于发病的10—14天后突然咳出大量脓臭痰及坏死组织,每天量可达300—500ml,典型痰液呈黄绿色、脓性,时有带血,大量痰液静置后可分 3层,腥臭痰多系厌氧菌感染所致。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多为脓血痰,偶有中、大量咯血,可引起窒息。血源性肺脓肿多先有原发病灶引起的畏寒、高热等全身脓毒血症的表现,经数日或数周后才出现咳嗽、咳痰,痰量不多,极少咯血。慢性肺脓肿病人除咳嗽、咳脓痰、反复发热和咯外,还有贫血、消瘦等慢性消耗症状。医学 2、体征肺部体征与肺脓肿的大小、部位有关。肺脓肿早期,体格检查发现与肺炎相似,当脓肿形成时,所累及的肺野可闻及空瓮音或空洞性呼吸音。病变累及胸膜时有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体征。 慢性肺脓肿常有杵状指(趾)、贫血和消瘦。血源性肺脓肿体征多为阴性。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 (县医院版) 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2,K40.9) 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 (1)疝囊高位结扎; (2)疝修补术; (3)疝成形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40.2,K40.9腹股沟疝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立位阴囊和腹股沟B 超、前列腺彩超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1)成人:0.5g-1.5g/次,一日2-3次; (2)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 (3)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最新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各科室更好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依据此制度执行。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 第三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任正、副主任及各临床及医技科室主任、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及专家委员会成员任成员。 第四条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五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主任任成员。指导评价小组日常工作由医务部负责。 第六条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二)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七条各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护理长任副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财务部等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四)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第八条各科室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科秘书担任。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第三章临床路径的选择与制订

1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及职责

关于成立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的通知 医务处发[2014]第9号 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各相关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根据医院实际,特成立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普外科1病区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吴柏华 副组长:殷秀玲 个案管理员:张立飞 医师医疗组成员:祝凯华、黄超、韩建旭、王丰强 护理医疗组成员:黄丽、冯敏、王舒、顾银星 普外科2病区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徐本文 副组长:蒋明丽 个案管理员:杨晨曦 医师医疗组成员:周飞、丁辉、殷均山、葛荣忠 牛四龙、黄昌明、任船 护理医疗组成员:仲婷婷、周红娟、蔡红艳、费学娥 妇产科1病区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董艳 副组长:夏明 个案管理员:汤同会 医师医疗组成员:张松英、张力敏、汪源源、焦艳 鲍明珠、张珍、卢良花、胡芬芳

护理医疗组成员:宋考明、陆金华、王茂芹、魏迁 妇产科2病区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周东霞 副组长:谢青 个案管理员:赵丹玲 医师医疗组成员:陈晓超、刘爱玲、葛志娟、左罗、仲苏静 程怡、钱兆珠、陈汝英、张红梅 护理医疗组成员:刘玉娟、张林玲、陈祝祝、吴庭 泌尿烧伤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郁全胜、王庆明 副组长:祝雪青 个案管理员:崔勇 医师医疗组成员:陈志永、范建华、陈猛、孙继才、王宗南 张守俊、王湘臻 护理医疗组成员:李姗、方竹雅、陈茜茜、单海薇 五官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张一航 副组长:梁玉伟、李强、潘铮 个案管理员:陆婷婷、刘志元 医师医疗组成员:王亮、王全芝 护理医疗组成员:张晓莉、刘珊珊、徐锦 神经外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刘连松 副组长:刘晓鸿

个案管理员:吕茂洲 医师医疗组成员:周大志、杜春雷、章超、李光波、刘冬红 翟晓雷、卢志林 护理医疗组成员:耿芹、张薇、胡美媛、任丽梅 胸心外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郁松 副组长:姜玉 个案管理员:汤井双 医师医疗组成员:汤成刚、周杰、戴绍兴、蒋浩、季中华护理医疗组成员:王园、蒋健、张亚琼、张会进 骨二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吴勇 副组长:赵宏 个案管理员:燕好军 医师医疗组成员:王洪俊、胡绵虎、黄林海、鲍恩虎、张大威 於睿 护理医疗组成员:单苏阳、胡敏利、胡珊、钱芳 心内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周长高 副组长:仲谨、赵守静 个案管理员:马超、胡敏 医师医疗组成员:高新春、葛恒松、李勇、吴开霞、马超 费金雷、蔡东东 护理医疗组成员:蒋捷、李如、李会、臧娟、陈莉

乙肝临床路径医师版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ICD-10:) (二)诊断依据。 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抗病毒治疗法 2.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 3.营养支持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编码。 2.伴有ALT ≥2倍正常值,或B超可见回声增粗,脾轻度肿大。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检查项目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凝分析、大生化; (2)乙肝两对半、乙肝DNA、AFP, (3)上腹部B超

2.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肿瘤6项、甲功7项、免疫球蛋白、自身免疫抗体、抗肝抗原组合、肝纤维化四项,心电图、增强上腹部CT、增强肝脏核磁。 (七)药物选择。 1.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核苷类药物 2.免疫调节:胸腺肽 3.保肝、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治疗:维生素类、还原型谷胱甘肽、肝泰乐、甘草酸、腺苷蛋氨酸、丹参、茵桅黄、山莨菪碱、皮质醇激素。 (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凝分析、肝功。 2.乙肝DNA (九)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缓解好转。 2.肝功能ALT、AST和/或总胆红素降至正常或下降的70%。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存在其它疾病需要治疗,需要退出本路径。 2.病情加重,需要要退出本路径。 2.因患者及家属的意愿而影响路径的执行,需退出本路径。 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ICD-10:)

县级二级甲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样本

关于印发《XX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试行) 》的通知 各科室: 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医疗安全, 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 试行) 》( 卫医管发[ ]99号)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 卫医政发[ ]28号) 精神。经过对临床科室征集意见讨论,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 经医院办公会讨论研究决定, 从 7月1日起, 对我院13个专业23个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 为确保临床路径管理实施的实效性, 特制定了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现下发给你们, 请相关科室认真学习, 遵照执行。 XX医院 7月1日

XX医院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 试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 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保障医疗安全,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 经过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 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经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 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 规范医疗行为, 合理选择药品和高值耗材, 控制医疗成本, 降低医疗费用, 提高医疗质量, 建立我院临床路径管理的长效机制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增进医患沟通,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三、组织体系 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 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临床路径工作, 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及指导评价小组。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隶属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主要负责制定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 协调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导评价小组定期对全院各临床科室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一、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ICD-10:I25.501),由冠心病引起的严重心肌功能失常的心肌病(由缺血性功能障碍及冬眠心肌所致的心力衰竭,广泛心肌纤维化,多次心肌梗死单独或联合产生的症状),不包括孤立的室壁瘤和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的其它结构异常或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常(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和心律失常等。 (二)诊断依据。 根据《冠心病》(陈在嘉高润霖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Bround 心脏病学》(陈灏珠译第十版)相关章节。 1临床症状:心绞痛,劳累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有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急性左心衰竭的症状。晚期可有外周水肿和腹胀等症状。 2体征:查体可见颈静脉充盈,肺部啰音,心界扩大,外周水肿,多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奔马律。 3辅助检查:

ECG:可见窦性心动过速,室早、房颤,同时常有ST-T异常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异常Q波,。 X线:左室或全心扩大,肺淤血,间质水肿,肺泡性肺水肿或胸膜渗出。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心脏扩大,左室舒张末径增大,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还可见右室增大和心包积液。 放射性核素检查:可见心脏扩大,室壁运动障碍及射血分数的下降。可检测到存活的冬眠心肌。 心导管检查:冠脉造影可见冠脉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几乎100%累及前降支),左心室造影可见左心室增大,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加,射血分数下降及二尖瓣反流等。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由冠心病引起的严重心肌功能失常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ICD-10:I25.501)。 2.除外孤立的室壁瘤和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的其它结构异常或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常(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和心律失常等。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 合阳县医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各临床科室: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现制定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请各科认真组织实施。 一、组织原则 1、我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在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下设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指导评价小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指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承担指导评价小组的工作。 3、各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组长为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或负责人,成员为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 4、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主任指定本科室医师担任,原则上要求为主治医师以上。 二、工作职责(一)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1、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2、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4、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5、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6、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三)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四)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2、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三、临床路径的开发与制订(一)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1、常见病、多发病; 2、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3、优先选择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二)临床路径诊疗项目包括医嘱类项目和非医嘱类项目医嘱类项目应当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同时参考卫生部发布或相关专业学会(协会)和临床标准组织制定的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包

来安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来安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它主要是针对ICD 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组织体系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1、为了确保临床路径紧扣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方案》,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 委员会: 主任:王文超 副主任:涂修龙张玉梅 委员:黄智慧蔡秀琴汪锡芝周济海刘正时徐基伟 闾万旗盛晓梅王武斌朱国庆周淮沈云 房文菊王厚成高美玲高爽杨自兵索永柱 马峰周伯标罗云 2、为了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使所有参与人员在统一的领导下紧密协作,医院成立临床路 径指导评价小组: 组长:涂修龙 成员:李玉明黄智慧周淮蔡秀琴汪锡芝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 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2,K40.9) 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

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 (1)疝囊高位结扎。 (2)疝修补术。 (3)疝成形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40.2,K40.9腹股沟疝疾病代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指工作日)。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立位阴囊和腹股沟B超及CT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县级二级甲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XX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科室: 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卫医管发[2009]99号)、《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1]28号)精神。经过对临床科室征集意见讨论,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经医院办公会讨论研究决定,从2014年7月1日起,对我院13个专业23个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为确保临床路径管理实施的实效性,特制定了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现下发给你们,请相关科室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XX医院 2014年7月1日

XX医院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试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规范医疗行为,合理选择药品和高值耗材,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建立我院临床路

径管理的长效机制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三、组织体系 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及指导评价小组。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隶属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协调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导评价小组定期对全院各临床科室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相关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并设立个案管理员。医务科及护理部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及信息上报。 (一)建立院科二级管理组织,明确职责。 1、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 主任: 副主任: 委员: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办公室成员名单: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2、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一、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缺血性心脏病(ICD-10:I25.0-I25.9)。不包括:心血管病NOS(I51.6), 先天性冠状(动脉)动脉瘤(Q24.5)。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及ACC/AHA与ESC相关指南。 1.临床发作特点: 稳定性心绞痛:表现为胸痛及运动耐量下降。 A部位:常位于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围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颈部,眼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左手指侧,以及其他部位,每次心绞痛发作部位往往是相似的;B性质:常呈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有的患者只诉胸部不适,主观感觉个体差异较大。C持续时间: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

过10分钟。D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发作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有关,休息即可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2-5分钟内迅速缓解。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时,疼痛发作的诱因,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一般在较长时间内(>3个月)大致不变。 陈旧性心肌梗死:过去有心电图或其他特殊检查诊断的心肌梗死,但近期没有症状。 2.心电图表现:静息心电图通常正常,当胸痛伴ST-T波改变符合心肌缺血时,有助于心绞痛诊断。极量或亚极量运动试验(平板或踏车)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可进行危险分层。 3.心肌损伤标记物/辅助检查: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 4.负荷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显像静脉推注或滴注药物行负荷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显像。主要表现为病变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的心室壁节段活动异常(超声心动图)或缺血区心肌放射性核素摄取减低。 5.CT和磁共振显像CT造影,尤其应用64排或以上CT时,能较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近段的解剖,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阴性预测价值较高,但对狭窄病变及程度的判断仍有一定的限度,是否作为冠心病的筛选工具尚未定论。磁共振显像在冠状动脉病变检出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02-潜山县医院××科临床路径实施目标及工作方案

02-潜山县医院××科临床路径实施目标及工作方案

潜山县医院 ××科临床路径实施目标及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组织学习《潜山县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科实际,制定临床路径工作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医改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目标 利用1年时间,在我科选择部分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我院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为在我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并提供实践依据;对卫生部颁布实施的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和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在我院推广并为临床工作服务。具体如下: 1、总结兼具品质与成本效益的临床路径模式,规范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护理差异,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质量; 2、提高医院整体医疗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合并症、感染率、再入院率与死亡率; 3、优化病种诊疗方案,节约医疗资源,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 4、促进医疗行政团队的合作,强调持续性医疗照护; 5、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6、体现循证医学证据在医疗服务全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并减少医疗纠纷。 三、组织管理 成立本科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 组长: 成员: 实施小组负责根据本科实际情况,结合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关于印发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潜

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1

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 科室: 年份: 封丘县人民医院

临床路径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并同药剂、检验及财务等部门共同制定临床路径的文本; (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四)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科室实施路径疾病病种:

封丘县人民医院临床科室临床路径实施流程 各科室: 临床路径一般应当按照以下流程实施(流程图附后): 一、患者住院后病房经治医师首先对患者时行检诊。经治医师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告个案管理员及科主任。 二、符合准入标准的,在《临床路径登记本》中登记,经治医师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在长期医嘱中下达“进入临床路径”医嘱,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护士在病房护士工作站录入“进入临床路径”医嘱。(注:“进入临床路径”该条医嘱不收费) 三、相关护理组对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医嘱和相应的护理版临床路径为病人实施整体化护理,包括入院宣教(环境、制度等)、健康教育、正确执行医嘱、病情观察、护理措施的落实等。 四、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不能空项。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的诊疗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当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相关护理组完成护士版临床路径表。如果患者中途退出临床路径,经治医师和相关护理临床路径的原因。 五、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出院时,经治医师要在《临床路径登记本》中逐项登记该患者信息,有无变异等,中途退出临床路径的患者信息也要登记,并注明退出原因。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全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全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 【评估】 1、评估病人的发病年龄、生活习惯、心肺病史、吸烟史和职业粉尘接触史。 2、评估病人生命体征及有无伴随症状,如发热、胸痛、喘息、声音嘶哑、消瘦。 3、对病人出现的呼吸系统常见症状进行评估。 【护理要点】 1、休息:在疾病急性期,如发热、频繁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室内禁吸烟,避免尘埃和烟雾等刺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维持室温18~20℃,湿度60%左右。 3、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有缺氧,二氧化碳储留的病人注意观察紫绀、球结膜充血、意识的变化。 4、根据病人出现的不同症状进行护理。 (1)咳嗽、咳痰的护理 ①详细观察咳嗽和咳痰的情况,准确记录痰量和痰的外观,及时正确采集痰标本。 ②教给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为病人实施拍背及胸部扣击疗法。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餐前进行。 ③痰液粘稠时进行雾化吸入,每日2~3次,吸入结束后为病人拍背助其排痰,并观察疗效。每日饮水1500ml。 ④对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病人在肺功能尚好情况下,采取体位引流。 ⑤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患者床边备吸引器、口咽气道及气管插管等抢救用物。 ⑥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患者采取经鼻或口咽气道吸痰术,防止痰堵窒息。口腔护理每日两次,保持口腔清洁。 ⑦观察痰液潴留病人,唇甲紫绀,球结膜充血及意识的变化,根据血气指标判断病人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情况。 (2)咯血病人的护理 ①卧床休息: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减少交谈,保持安静,大咯血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最全版)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最全版) 一、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x1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内科学(第八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美国高血压指南(JNC8)及欧洲动脉高血压管理指 (ESH/ESC)。 1. 高血压的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规范的血压测定方法及合格的血压计是诊断高血压的前提。 2.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见表1)。

表1 血压分类水平和定义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3.寻找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按心血管风 险分层(见表2): 表2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

危险因素: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靶器官损害指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增厚或斑块、肾功能受损;临床疾患指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病、视网 膜病变、糖尿病; 4.除外各种继发性高血压。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x11),3级高血压或需 要住院的1-2级高血压患者。 2.除外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及严重临床情况如不稳定型心 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可疑主动脉夹层等。

流行性感冒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流行性感冒临床路径 (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一、流行性感冒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流行性感冒 (ICD-10:J11.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卫生部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编撰专家组,2011年版),流感流行或非流行时期出现发热伴上呼吸道症状或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具有以下1种或1种以上病原学检测阳性的患者,可以确诊为流感: (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实时RT-PCR和RT-PCR方法); (2)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阳性(可采用免疫荧光法和胶体金法),需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综合判断; (3)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 (4)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 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住院治疗标准:①妊娠中晚期妇女;②基础疾病明显加重;③符合重症流感诊断标准;④伴有器官功能障

碍。 (2)在发病48小时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3)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5-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1.101流行性感冒疾病 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生化检查(含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血糖、电解质等)、血沉、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 (3)病原学相关检查:鼻、咽拭子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呼吸道标本病毒核酸检测、呼吸道标本病毒分离培养、血清病毒抗体检测(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对照);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气分析、胸部CT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XXX医院临床路径一览表

XXX医院 进入临床路径病例管理流程一览表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房床号: 入院时间:临床(第一)诊断: 一、正确选择适用对象、提出申请审批:(患者入院当天选定) 1、第一诊断名称:ICD-10 编码。 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 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是 3、需手术治疗,手术名称:ICD-9-CM-3:编码。 4、无合并症:如 5 申请医师:20 年月日6、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科主任意见:签名:20 年月日 护士长意见:签名:20 年月日指派个案管理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7、医务科评价小组审定意见:签名 8、院领导组审定意见:签名 9 二、认真执行(疾病名称)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临床路径文本的制订:

1、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单 2、护理版临床路径表单 3、患者版临床路径表单 (二)临床路径交班记录单 (三)术前辅助检查项目: (四)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类型:天数: 血型:总输血量:(六)术后处理: (七)临床路径变异记录单: (八)临床路径退出记录单: 九、出院情况: 1、有异常 2、为拆线

3、术后X 4 、术后查内植物位置,满意5、并发症/或合并症:不需住院处理三、临床路径评价(手术患者的评价)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类型: 天数 。 2、非计划性重返手术室次数: 3、手术后并发症: 4、手术前住院天数: 5、住院天数: 6、住院费用: 其中药品费用: 医疗耗材费用: 78、健康教育知晓情况: 9、患者满意度: 评价结果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意见: 评价者签名: 20 年 月 日

26种县级医院外科临床路径

外科26个病种县级医院 卫生部办公厅2012年11月8日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2012年版) 一、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E04.902) 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ICD-9-CM-3:06.2-06.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病史:颈部肿物。 2.体格检查:触诊发现肿物随吞咽移动。 3.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 4.辅助检查:超声检查、颈部X光片。 5.鉴别诊断:必要时行甲状腺核素扫描、ECT、CT(排除胸骨后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证据)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有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实施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1.因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受压引起临床症状; 2.胸骨后甲状腺肿; 3.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生活和工作; 4.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功能亢进; 5.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E04.902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编码。 2.年龄≤70岁。 3.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对具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疑似甲状腺癌等病情复杂的病例,不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甲状腺功能T3,T4,TSH,TG,PTH,TPOAb等; (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

低血压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低血压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一、低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ICD-10:I95.101)、直立性低血压(ICD-10:I95.1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ESC2009年晕厥诊治指南 1.临床表现:低血压引发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恶心、疲劳、头晕、眩晕、衣领紧缩感、视觉模糊,最严重导致晕厥。患者是否有症状取决于血压下降的程度和速度。 2.诊断: 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功能紊乱,合并或者不合并潜在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应该满足从卧位或蹲位突然起立时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 舒张压持续下降超过20/10 mmHg 等条件。

一般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考虑病理生理过程,可分为原发神经源性和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 (1)原发性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见于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病变例如单纯性自主神经衰竭、多器官萎缩、帕金森疾病、自身免疫自主神经结病、特发性等。 (2)继发性神经功能紊乱性直立性低血压:见于医源性(药物相关)、糖尿病神经病变、淀粉样变、肾功能衰竭、酒精性神经病变、内分泌紊乱、副癌综合征、脑血管病等。 OH 的诊断应该基于这样的原则:直立、突然站立或者人体直立实验过程中血压持续显著下降。人体直立实验需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人体直立实验通常在疑诊OH 的情况下进行,比如直立症状、难以解释的晕厥或者跌倒。但是人群中很多OH 患者并无症状。OH 的患病率和年龄强烈相关,70 岁以上患者可达1/3。这个年龄段的患者我们建议常规行人体直立实验。而70 岁以下的患者应该在有强烈证据表明OH 的情况下行人体直立实验。最好是心血管专家和神经病学专家共同参与诊治。仍不能确诊是应请教其他领域比如内分泌方面的专家。 3.分级: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应该在心血管自主神经方面的专家

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文件

市人民医院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方案(试行) 一. 临床路径概念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的一套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与程序。临床路径以循证医学证据和诊疗指南为基础,以规医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效率,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为主要目的。相对于临床诊疗指南而言,临床路径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全流程,重点关注诊疗过程中诊疗行为的规性和时间顺序性、各科室间的协同性、以及诊疗的结果,其容更简洁、操作性更强,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促进科室协作的重要手段。 临床路径是相对于传统经验诊疗路径而言的,传统经验诊疗路径即是每位医师基于个人对疾病的诊疗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诊疗路径,不同的医师对疾病诊疗的业务水平存在差异、诊疗经验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诊疗路径。不同治疗组、不同医师针对同一疾病可能采用不同治疗方案,难以保证患者获得最优的诊疗方案。采用临床路径管理,可以避免传统经验诊疗路径中不同医生个人因素出现的不同治疗方案,避免了随意性,提高了诊疗费用及预后的可评估性。 二.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目的 (_)规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提高医院整体医疗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 (三)体现循证医学证据在医疗服务全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保障 医疗安全。 (四)优化病种诊疗方案,节约医疗资源,控制不合理医疗费

用。 (五)为探索医疗服务付费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三. 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1??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 (1)制订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2)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组织细化具体实施临床路径,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4)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5)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措施; 2.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如下: 组长:副组长: 成员: 临床路径指导刚介小组工作职能: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下分别简称管理委员会和指导评价小组)。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指导评价小组的工作。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临床科室应当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以 下简称实施小组X (二)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