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淡血站站内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浅淡血站站内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浅淡血站站内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浅淡血站站内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浅淡血站站内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摘要】血站是采集、储存血液,并向社会提供血液的医疗机构。加强血站站内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改善站内环境,确保血液质量安全,对血站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消毒管理,杜绝血液传播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经血传播疾病,保证采供血质量、安全和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

【关键词】站内感染;管理;控制

血站是指采集、储存血液,并向临床或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血液的医疗卫生机构。血站应当加强消毒、隔离工作,预防和控制感染病的传播,为献血者提供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和优良的服务,并保证受血者的安全[1]。随着《血站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法规的相继颁布和实施,对血站的要求越来越高。血站应加强对采供血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建立站内感染管理制度,加强站内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保证采供血质量、安全和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现将我站站内感染的管理与控制体会报告如下。

1 血站站内感染管理的重要性

血站站内感染是指在采供血过程中获得的感染,包括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获得的感染,受血者用血获得的感染,血站工作人员在站内获得的感染等。由于医疗水平和检测手段等的限制,有些血液传染病尚未被全面认识,在采血、分离、检验、储存、运输等环节中产生的医疗废物,都可能成为重要的污染来源,如果消毒隔离措施处理不到位,就会带来用血安全隐患,危及采血受血者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血站在采血、分离、检验、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非常重要。

2 血站站内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2.1 建立健全各项站内感染管理控制制度根据《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一次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各项管理与控制制度,如制定《实验室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室管理制度》、《生物、化学污染事故的紧急处理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使站内感染工作有章可循,并成立站内感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一把手站长任组长,成员由各科室的负责人组成,严格按规定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2.2 采供血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指对工作场所空气细菌总数进行检测,设备的消毒检测和工作人员手的细菌检查。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空气、设备和工作人员收的生物采样并检测。对于采血车、采血室、化验室等有关科室每月进行 1 次空细菌监测。医务人员手每月进行1次无菌监测试验,献血者采血部位每月进行 2 次无菌试验,每半年监测一次紫外线灯管强度。特别是要加强对街头流动采血车的环境卫生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制定有关对策。

2.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依据无菌操作原则执行各项消毒管理制度,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的消毒管理,切断感染传播途径。采血大厅、机采室、贮存室、离心室、检验室、血液成分制备室、采血器材库房等均按照规定严格消毒,采血护士采血时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采血时戴一次性无菌操作手套,使用过的剪刀、镊子、血管钳等医疗器械要及时清洗,然后用消毒液浸泡消毒,预防交叉感染[2]。进入净化操作室前应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必要时要穿隔离衣,戴防护眼

品质管理工作总结

品质管理工作总结 篇一: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XX年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一、质量管理工作情况 1、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机构调整后根据公司标准化体系建设要求,积极推进了公司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关工作。编制质量管理程序3项,质量管理制度14项。并组织各单位开展了质量管理标准的学习和宣贯工作。 2、有效运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 按照一体化运行要求,今年5月中旬,配合企业管理部组合开展了质量、职业健康、环境三体系的内部审核,6月下旬,顺利通过了中经科环认证公司的第三方审核,三体系运行符合体系要求,审核组专家对体系运行情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3. 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提高工程质量 通过月度安全质量考核、专项检查督导等方式,对施工现场工程质量进行监控,提高了工程质量。一是规范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审查,对项目部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质量措施进行审核,确保安全、质量保证措施有效。二是严格技术交底制度,对技术交底的内容、要求、方式等进行检查,使每个工序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科学组织施工,

避免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三是严格质量监督检查程序及“三检制”,通过对现场检查记录和每道工序施工过程监视测量记录进行检查,确保工程实施质量达到既定的质量目标。四是加强质量通病的防治,针对对工程中易出质量通病,工程中的质量管理难点以及过去的或在其他工程中已多次出现的不合格,检查项目部制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保证措施有效执行,加强了工程质量的控制。五是加强材料、物资设备质量管理,根据公司制定的材料、物资设备质量管理规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严把材料质量关,进一步规范了材料的出入库管理,严格对采购物资进行检验、验证,加强了对物资设备的现场管理。 4、加强现场质量检查制度 依据工程质量检查管理制度,对各个分公司加强了质量管理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保证公司驻地分公司每月一次全面检查,外地分公司每个季度一次全面检查,并每次检查结果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通报。全年共进行质量检查18次,认真检查纠正了现场质量问题和隐患。通过检查,促进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较好的发挥了质量管理系统的综合管理职能。 5、积极开展质量月活动 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建筑施工质量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质量管理制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文件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A0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深圳市xxx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历史

1 目的

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工作,包括方针和目标的评审。 3 术语与定义 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为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4职责 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活动。 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的建议,编写相应的评审报告,负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后的跟踪和验证工作。 行政部: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工作,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 各相关部门:负责准备并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的资料,并负责评审中提出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工作。 5作业内容 管理评审计划 5.1.1年度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评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可结合内审后的结果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安排,但时间间隔不许超过12个月;一般安排在内审实施后1个月内。 5.1.2适时管理评审计划 1)在下列情况下,由总经理提出,适时制定计划,进行相应的管理评审。 a)当本组织机构、产品、资源等发生重大改变与调整时; b)当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相关方连续投诉时; c)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发生变更时; d)当总经理认为有必要时,如认证前的管理评审。 2)行政部负责编制适时管理评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提交总经理批准。适时管理评审计划的内容参照年度管理评审计划,但评审的内容一般针对上述 5.1.2---1)中某一具体事项。

血站基本标准、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试题

血站基本标准、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试题姓名:部门: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对血站工作人员任职的要求错误的是:() A.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75%以上 B.技术岗位人员应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卫生技术职称,并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C.患有经血传播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采血、供血、成分血制备、检验等相关业务工作。 D.血液中心主任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心血站站长应具有专科以上学历。 2.对血站建筑要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血站的选址应远离污染源 B.业务工作区域与行政区域分开 C.业务工作区域内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应分开 D.特殊需要开放分离血液成分的,必须在符合Ⅲ类环境室内操作。 3.血站建筑面积应能满足其业务和功能的需要,其业务部门建筑面积与年采供血量参考比例正确的是() —10000升,500(m2) —20000升,2000—3000(m2) C.20000—40000升,3000—4500(m2) 升以上,4000(m2)以上

4.对血站辅助设施要求错误的是() A.无须具有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施 B.污水、污物处理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C.应有与采供血任务相适应的运血车 D.应具有计算机管理设施 5.血站设备要求错误的是() A.某层血站须具有贮血专用冰箱、低温冰箱、恒温水浴箱、洁净台等21中设备 B.中心血站在基层血站配备的基础上还应配备血小板保存箱、血细胞分离机、速冻冰箱等33中设备 C.血液中心在中心血站的基础上还应配备细菌培养箱、温控器、采血车等41中设备 D.计量器具只需出厂合格证,无须法定计量部门的检定合格证明 6.下列哪项属于质量控制范围() A.建立质量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及操作规程 B.参加市级室间质量评估制度 C.全血及成分血质量标准可依血站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D.血站检验部门质量控制制度 7.不符合新鲜冰冻血浆质量标准是:() ℃融化的新鲜冰冻血浆为淡黄色澄清液体、无纤维蛋白析出。 B.血浆蛋白含量≧50g/L C.Ⅷ因子含量≧ml

质量管理会议汇报材料

质量管理会议汇报材料 -------------吴立峰 焊接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管理 传统的焊接质量管理是应用统计质量管理,即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对焊缝进行检查,以检验结果判定和确认焊缝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焊接质量管理的着重点在焊缝质量的最终检查上。 现代焊接质量管理已发展成为全面质量管理和建立以预防为主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员全过程(从原材料开始,到焊接,至焊后热处理)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第一、重要方面是焊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这里所说的焊接人员不光是焊工,还包括技术人员、生产调度、班组长和其他相关人员,因为质量是要靠所有人来重视,光靠哪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做好的,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有可能产生质量事故。对于焊工来说其责任意识很大程度上就是质量意识的表现,一个质量意识不强、没有责任心的焊工,在作业过程中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视质量为儿戏,或者认为质量的好坏与自己无关,其技能水平再好,也不可能保证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缺陷。一个有责任心的技术人员、生产调度、班组长、焊工,在工作中就会对质量负责,在工作中就会重视起来,这是有很强质量意识的表现。 质量意识和责任心的提高要靠不断的宣贯和教育,开展一些活动和采取一些措施。 要使焊工质量意识提高起来,班组长角色很重要,除了每天站班会进行灌输,还可以经常和焊工进行交流,可以在焊接作业过程中对焊工进行指导,让焊工感受到质量的存在,大家都重视。 开展一些质量比武和质量考试等活动,带动大家的积极性,让自己亲身参与其中。 其次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要有奖优罚劣办法和措施,做的好的就要嘉奖,做的不好的就要提出批评,就要处罚,目前“焊接质量技术明星”的评比开展就是奖励好的,但目前看来这大多数是对Ⅰ类焊工和烧焊口焊工的奖励,也应该把这种奖励延伸到Ⅱ、Ⅲ类烧普通铁件和钢结构的焊工评比上去,只要是质量做的好的,都应该有一定的奖励办法。但如果是质量上做的不好的,引起质量事故的就应该处罚,目前大多数工程处都倾向于奖励而对处罚上执行的不够严格。 另外一个很有效的措施,就是要求焊接作业人员在焊口施焊完毕后必须做到100%自检,而且在自检合格后标记焊工代号,这样在管理人员巡查过程中能很好的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可以追溯到责任人,更重要的是能引起焊工对每一个焊口的重视,端正工作态度,按规范施工,从马二厂的经验来看还是很值得继续执行下去的,尤其是对汽机中低压管道。 还有就是及时开展质量分析会,很有必要,不是出现了质量事故才来进行分析,受热面焊口合格率突然下降了或者影响到质量方面的不良事件或者未遂事故,应该及时召集相关人员分析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办法,总结经验等。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案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预防隔离技术 隔离的技术和措施比较复杂,一般是针对病原体的播散而设置,称为屏障护理。在实施时应根据每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选择 1、隔离区域划分 为了保证消毒隔离能顺利进行,符合质量管理要求,在隔离区域应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的物品必须严格分开,未经消毒处理者,不得混用。人们在此区域内活动应遵循一定规则。 2、隔离室 设置隔离室的目的是将感染源和易感者从空间上分开,减少病原体经任何途径的传播机会,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执行隔离常规。有单人隔离室和同室隔离两种。 隔离室要有卫生设施,室外要有缓冲区,有必需的隔离用物。 3、探视者的管理 探视者进入隔离的病人房间之前要报告护士站,医务人员要指导其正确使用口罩、手套及隔离衣,并督促执行其他预防隔离措施。 4、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的使用 各种类型的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以提供屏蔽保护。戴口罩可以防护口、鼻吸入气溶胶。口罩、面罩和护目镜可阻止感染性血液和体液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口罩应盖住口鼻部,用过的口罩应及时处理,脱口罩后应立即洗手。不可将口罩存放在口袋内或挂在颈上、胸前反复使用。 5、卫生洗手 洗手是重要的预防感染的技术之一。为保护病人、保护自己,必须认真坚持洗手。洗手分为卫生洗手和外科洗手, 洗手目的去除手上污垢和暂居微生物 洗手指征(1)接触病人前后,尤其是在接触有破损的排放、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3)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4)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5)在同一病人身上,当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6)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洗手程序(1)双手掌心相互搓擦;(2)手指掌面与手掌搓擦;(3)一手手掌覆盖于另一手的手背,双手手指、手指两侧及指蹼交叉摩擦,同时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手背,然后交换;(4)双手互握,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指背,然后交换;(5)一手的拇指放于握拳状的另一手掌中转动搓擦,然后交换;(6)一手的指尖放于另一手的手掌搓擦,然后交换;(7)一手手指掌面及手掌包绕另一手的腕部转动搓擦,然后交换。 6、手的消毒 目的去除暂居微生物及破坏或抑制部分常居微生物。 指征(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2)诊查、护理、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病人之前。(3)接触每例传染病人和多重耐药菌株定植或感染者之后。(4)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之后。(5)接触致病微生物污染物品之后。(6)双手需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最新版

1.目的 评审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达到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管理体系,确保本公司质量、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实现,满足顾客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管理体系的评价。 3.发文范围 总经办 奶源部 采购部 生产车间 设备部 品控部 化验室 仓储部 销售部 行政部 4.职责 4.1 总经理批准管理评审计划,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审批管理评审报告。 4.2 管理者代表审核管理评审计划,协调管理评审活动的实施,向总经理报告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审核 管理评审报告。 4.3管理者代表组织对评审后各项决议的实施进行检查、监督和验证。 4.4品控部协助管理者代表准备管理评审所需的信息资料,编制管理评审计划。 4.5 各部门第一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管理评审,提供与管理评审输入要求有关的相关资料,并根据评审 报告的要求制定实施本部门的改进措施。 5.内容 5.1 管理的计划与准备: 5.1.1管理评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两次之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品控部在管理评审之前(应提前10天) 制定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评审时间:管理评审的时间应在第三方审核之前,年度的管理评审时间应依据第三方审核的计划制定。 2)评审目的: 3)评审的范围及评审重点:

4)参加评审部门: 5)评审依据: 6)评审内容: a.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体系审核报告、第三方机构监督审核报告; b.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分析; c.不合格报告及纠正预防措施执行情况; d.公司的反馈信息和要求; e.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贯彻实施情况; f.组织机构、职责分配是否恰当及能否发挥作用; g.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体系的补充调整; 5.1.2管理评审 5.1.3管理者代表审核管理评审计划,总经理批准。 5.1.4管理者代表根据总经理的批示协调评审活动,品控部具体安排。 5.1.5各部门根据各自所承担的职责并按评审计划做好提供相关资料,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5.1.6当发生下列情况,经总经理批准,可以增加频次: a.质量方针、目标发生重大变化时; b.组织机构发生调整时; c.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食品安全问题或严重的顾客投诉; d.第三方审核发现重大不符合时; e.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 f.总经理认为必要时。 5.2 惯例评审会议: 5.2.1总经理主持召开评审会议,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提交议题及报告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和 HACCP体系运行情况,对存在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整改时间。5.2.2评审结束时,总经理对所评审的内容应做出评审意见,形成有关改进决策或指令,作为管理评审的 输出,责令有关部门执行。 5.3 管理评审输出 应包括以下有关措施: 体系及过程的改进,包括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过程控制等方面评价;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对现有产品符合要求的评价,包括是否需要进行产品、过程审核的要求;资源要求。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卫医发〔2006〕183号《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卫医发〔2006〕1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血站管理办法》的规定,我部制定了《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五月九日 附件: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1 总则 1.1为了加强血站实验室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和管理,保证血液检测的准确性,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血站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所称血站实验室,包括血液中心实验室,血液集中化检测实验室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批准设置的其它一般血站实验室。 1.3血站实验室应遵从《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1.4血站应当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规范实验室的执业行为,保证实验室按照安全、准确、及时、有效和保护献血者隐私等原则开展血液检测工作。 2 实验室质量管理职责 2.1必须建立和持续改进实验室质量体系,并负责组织实施和严格监控。质量体系应覆盖血液检测和相关服务的所有过程。 2.2质量体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3实验室所有员工对其职责范围内的质量负责。实验室所隶属血站的法定代表人为血液检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实验室负责人由血站法定代表人任命。实验室负责人为血液检测质量的具体责任人,对血液检测全过程负责,并具体负责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监控和持续改进。实验室负责人缺席时,应指定适当的人员代行其职责。 3 组织与人员 3.1应建立与实验室血液检测业务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人员的配备和岗位设置应满足从血液标本接收到实验室报告发出的整个血液检测过程及其支持保障等需求。 3.2必须建立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规定各级各类岗位的任职资格、职责、权限、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培训和考核。 3.3实验室负责人应具有高等学校医学或者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血液检测实验室的工作经历,接受过血液检测实验室管理培训,具有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及组织领导能力,能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血液检测业务工作,对血液检测中有关问题能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并能对血液检测过程、检测结果和检测结论承担全面责任。 3.4血液检测技术人员应具备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

安全质量工作专题会汇报材料

安全质量工作专题会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给我们搭建这个“互学互动、互促互进”的交流平台,让我们一起共同探讨和交流质量安全管理的经验和方法。下面我代表沪昆八标四工区针对技术质量、生产与安全线就以往工作的开展情况及2013年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安排向大家作一个汇报,并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工程进展情况 第二部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重大危险源分析以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第四部分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第一部分工程进展情况 2012年工程量完成情况及2013年剩余工程量概况: 1、隧道工程:大屋场隧道设计总长3027m,已全部顺利贯通。剩余工程量为二衬、水沟、电缆槽及无砟轨道工程等。 2、桥梁工程:共计12座,已完成无砟轨道施工前所有工程量。剩余工程为护栏安装、电缆槽防水及无砟轨道工程。 3、路基工程:共计13段,除大屋场隧道洞口2段路基填筑外,已完成所有路基填筑工程。防护工程已全部结束。剩余工程为栅栏安装及无砟轨道工程。

第二部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严格管理,抓好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落实 1、加强人、材、机的管理 施工人员、材料、施工机械不仅对工程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且也是生产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工区严格劳务人员和施工机械准入制度,并加强对进场材料的管理,坚决将无证、达不到操作要求的人员、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材料清除场外,将质量、安全隐患杜绝在源头。 2、严格施工程序,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工区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的正常程序进行,确保了施工的质量,避免了不按程序施工出现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二、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实例说明) 1、施工现场常见危险源之一:配电箱 存在问题:配电箱存在私拉乱接现象严重;电缆线采用花线且线芯裸露;非专业电工进行操作。 原因分析: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教育。 整治措施:加强教育培训,加大现场巡查力度。 2、施工现场常见危险源之二:安全帽 存在问题:正在进行吊装作业的2名工人未戴安全帽。 原因分析:无视安全隐患的存在,缺乏安全教育。 整治措施:加强教育培训,加大现场巡查力度。 3、施工现场常见危险源之三:隧道施工照明不足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 1. 总则 1.1为加强血站实验室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和管理,确保血液检测的准确性,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根据《血站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是血站实验室实施血液检测的基本准则,适用于开展血液检测的所有血站实验室。 1.3开展血液检测的血站实验室还应遵从《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2. 实验室质量管理职责 2.1应建立、实施、监控和持续改进实验室质量体系。质量体系应覆盖血液检测和相关服务的所有过程,保证与血液检测相关的所有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2实验室所有员工对其职责范围内的质量负责。血液检测实验室所隶属血站的法定代表人为血液检测质量的最终负责人,负责聘任实验室主管,合理、有效配置血液检测所需资源。实验室主管为血液检测质量的具体负责人,对血液检测全过程负责,具体负责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监控和改进。 3. 组织与人员 3.1应建立与实验室血液检测业务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人员的配备和岗位设置应满足从血液标本的接收到实验室报告的发出整个血液检测过程及其支持保障等需求。 3.2应建立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应规定各类岗位的任职资格、职责、权限、责任、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培训和考核。 3.3实验室主管应具有高等学校医学或者生物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年以上血液检测实验室的工作经历,接受过血液检测实验室管理培训,具有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及组织领导能力,能

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血液检测业务工作,对血液检测中有关问题能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并能对血液检测过程、检测结果和检测结论负全面责任。 3.4血液检测技术人员应具备国家认定资格,具备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高、中、初级资格的检验技术人员比例要与血液检测业务相适应。不具备检验技术人员资格者不得从事血液检测的技术工作。 3.5新增加的血液检测人员应具备高等学校医学或者生物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应占新增人数的70%以上。 3.6血液检测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岗位考核,并通过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举行的专业资格考试,经实验室隶属血站法定代表人核准后方可上岗。 3.7血液检测人员应经过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保证血液检测结果和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3.8血液检测人员应接受血液检测相关文件和实践的培训,并且经过评估表明能够胜任血液检测工作。应有培训记录,记录应包括满足岗位需求的培训计划、评估标准、培训实施记录、培训评估结果和结论,以及未达到培训的预期要求时所采取的措施。 3.9血液检测人员应接受与签名相关的工作实践以及签名的法律意义的培训,并且经过评估表明能够胜任,才能允许在文件或记录上签名。应登记和保存员工的签名,并应定期更新以及将先前的记录存档。 3.10应有专人负责培训、职业健康、卫生与安全。 3.11应制定实验室全员会议制度,在质量管理和技术层面进行讨论和研究。应保存会议记录。 4. 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 4.1应建立和保持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应覆盖检测前、检测和检测后整个过程,应包括质量手册、过程文件、标准操作规程和记录。 4.2应制定标准操作规程的项目至少包括:

关于质量管理专题座谈会汇报材料

关于质量管理专题座谈会汇报材料 一、关于施工质量责任制如何落实 我项目部制订了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度、明确和实施细则,通过以下制度细则、专人专岗、各负其责实施执行。 1、认真执行国家关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管理,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争创优质工程。 2、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公司主管领导对各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各部门主管对本部门工作质量负全面责任,并由公司主管技术领导牵头组织质量检查小组,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全面衡量。 3、建立质量管理教育制度,各部门应经常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教育,定期组织员工及专业工种人员学习施工规范、工艺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不断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4、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施工,保证分项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85%,凡是在施工中出现人为质量事故,要严格追究部门领导和当事者的责任,按公司有关文件精神进行处罚。 5、根据工程质量要求,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明确质量标准,拟定技术措施,使施工管理人员和测试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6、各工地要设专职质检员,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各工程质量要由专人负责,明确责任,鉴定质量合格证,不合格工

序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7、主管材料人员要做好原材料调查,质检员和试验人员对进场的原材料要进行随机抽检,并及时向工程主管反馈。四大材料要有产品化验单和产品合格证。 8、质检、测量、试验、施工人员要做好原始记录,掌握正确标准,全面完成测试检验工作。 9、公司质量检查工作由工程管理部实施,各部门可设质检员,每月进行一次联检,出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健全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概念 它是为使人们确信某产品或某项服务能满足给定的质量 要求所必须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对那些影响设计的或是使用规范性的要素进行连续评价,并对建筑、安装、检验等工作进行检查,以取得用户的信任,并提供证据。因此,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手段,在合同环境中,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单位取得建筑单位信任的手段。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前期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责任保证体系,才能确保施工单位以工程质量取得信誉,创优质工程。 2、质量保证体系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医院感染控制目标 1、医院感染现患率≤10% 2、清洁切口感染率≤% 3、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4、加强手卫生,逐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重点部门洗手正确率达95%。 5、加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逐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院内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血液透析相关血液感染及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6、医院感染暴发为“0” 7、医院感染漏报率<10% (三)保证措施 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发挥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任组长,各配备一名质控医师和质控护士。负责科室日常感控措施落实。

2、完善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目标监测等。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利用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方法,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院感科专职人员进行临床干预,收集感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每季度向全院反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漏报率。至少每年做现患率调查一次,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院感科,院感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必要时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微生物室应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 (2)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院感科每季度对全院各科室抽样监测。主要由院感科专职人员完成采样工作,细菌的分离或培养由微生物室负责。院感科将监测结果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指标。 (3)消毒剂监测: 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科室感控护士负责采样,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抽查督导,使用中的消毒剂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做好记录。(4)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为了保障我院消毒物品及灭菌物品的安全性,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我科每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器械及手术室、内镜中心的灭菌内镜进行抽样监测;同时对我院重复使用的消毒物品每季度进行抽样监测。

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完整版

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 制指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在数据收集统计及上报中如何使用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臧金成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编者按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13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不少老师在数据收集统计中仍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根据一直以来的监测和小小经验,为大家简单梳理和解读一下这些指标的使用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老师们也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一起持续改进。再次说明,这仅仅是一篇来自基层入门者的简单解读哦,多有不足,欢迎斧正。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解读(一)数据上报分为两个类,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具体可由数据收集机构进行,建议两者都统计,以便当两者出现较大差距时候,检验数据及统计方法的可靠性。(二)要进行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便于统计分析。(三)同时要进行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的收集统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2医院感染现患

(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解读数据统计同样分为两个类,现患率和现患(例次)率,但囿于信息化软件和人力因素,建议此数据收集上报每年一次,已经实现信息化化的地区可随时查看。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解读可能需要区分迟报和漏报,有的地区将两者等同视之,并非不可,只是过于严苛,因需要设定两个时间点,如48小时内未上报视为迟报,超过48小时但未超过72小时视为漏报,这只是一个设定,数据收集者可根据医院情况自行设定,但在信息化软件没有设定的情况下,准确的漏报统计很难做到,建议考虑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较多数量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基本接近的结果。4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最新版本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与公司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系统、方针和目标、经营计划的实施情况的评审? 3.定义: 无 4.职责分配: 4.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4.2管理者代表或其授权人负责组织编写管理评审计划,并组织管理评审所需要的材料,负责将管 理评审会议的记录并对最高管理者在管理评审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和问题点的整改和效果确认? 4.3各部门负责人总结本部门在体系运行中的绩效,并在管理评审会议上向管理评审会议报告?

6.流程图: 7.程序内容: 7.1编制管理评审计划 7.1.1管理评审频次 一般情况下,公司于每年的1月份就上一年的工作进行年终总结(管理评审)。在下列情况下,由公司总经理提出,适时进行阶段总结(管理评审): 1)当公司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市场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 2)当公司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顾客有重大投诉时 3)当总经理认为必要时 7.1.2在实施管理评审的前2周,管理者代表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内容包括:评审目的、评审内 容、评审人员、评审方法、时间安排、评审输入的准备等。 7.1.3管理评审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给参加管理评审的有关人员。 7.2管理评审的输入 7.2.1 管理评审的准备 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在收到管理评审计划后,在1周内按以下准备管理评审输入报告:

7.2.2评审输入资料的提交 7.2.2.1各职能部门/人员应于收到管理评审计划后的一周内将管理评审输入报告提交给管理 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在此基础上,准备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总结报告。 7.2.2.2各职能部门/人员应在管理评审实施前1周,将其管理评审输入报告发送给所有参加管 理评审的人员。 7.3召开管理评审会 7.3.1 按管理评审计划中确定的时间召开管理评审会。管理评审会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负责 会议的准备工作,做好会议签到和会议记录并予以保持。 7.3.2 管理评审的内容。参加管理评审会议的人员,结合各部门提交的管理评审输入报告,就以下

最新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在数据收集统计及上报中如何使用2015年版医院 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臧金成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编者按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13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不少老师在数据收集统计中仍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根据一直以来的监测和小小经验,为大家简单梳理和解读一下这些指标的使用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老师们也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一起持续改进。再次说明,这仅仅是一篇来自基层入门者的简单解读哦,多有不足,欢迎斧正。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解读(一)数据上报分为两个类,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具体可由数据收集机构进行,建议两

者都统计,以便当两者出现较大差距时候,检验数据及统计方法的可靠性。(二)要进行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便于统计分析。(三)同时要进行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的收集统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2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解读数据统计同样分为两个类,现患率和现患(例次)率,但囿于信息化软件和人力因素,建议此数据收集上报每年一次,已经实现信息化化的地区可随时查看。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解读可能需要区分迟报和漏报,有的地区将两者等同视之,并非不可,只是过于严苛,因需要设定两个时间点,如48小时内未上报视为迟报,超过48小时但未超过72小时视为漏报,这只是一个设定,数据收集者可根据医院情况自行设定,但在信息化软件没有设定的情况下,准确的漏报统计很难做到,建议考虑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较多数量的样本进

中心血站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doc

中心血站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和输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血站质量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医疗卫生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血站质量管理是血站管理工作的核心,其模式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临床用血安全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血站质量管理能力,保证血液保存质量以及临床用血、输血的安全性和及时有效性,要认真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积极改变质量管理模式,保证血液质量。 【关键词】中心血站质量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1中心血站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管理模式的滞后性 现阶段,对于血站质量管理的基本模式,基本上依然沿用《血站基本标准》管理模式,其为最原始的管理规范,内容基本限定在建筑设施、人员及设备配置、血液制品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最低标准,但是对于血站的血液质量监控、管理模式以及对血液提取与审核的过程与方法却没有详细的条文规定,使得质量管理工作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只是最基本的书面规定,不能在现阶段的血站发展中提供足够支持[1]。 1.2质量管理结构的不合理性 一般情况下,任何一个单位都有一定的管理结构,对管理人员的职能、职责进行明确划分,让管理人员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产生一个井井有条的质量管理模式[2]。血站现阶段质量管理部门结构上存在很大的不足,一方面体现在血站各部门之间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上,各部门没有明确的分工,出现很多方面的职责职务重叠现象,工作体系混乱,形成了部门越级干涉侵权的乱象。另

一方面部门之间的管理模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能和追责划分,缺乏“由谁做”“谁担责”的明确规定,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出现问题无法有效处理,严重影响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1.3质量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 血站质量管理是一项要求十分严格的工作,由于现阶段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使得血站工作量迅速增加,质量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比例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以满足最基本的质量管理工作。但是根据实际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很多血站对于质量管理的技术工作人员存在很大缺口,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严重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且在管理人员中存在很多的非职业人员或者是一些其他职业人员作为兼职性的管理,使血站最基本的血液取样、血液制品的制成以及对血液制品的储存得不到相应的质量保证,在很大程度上给血液安全带来隐患。 1.4基础设备滞后 血站对于血液的检测、提取、保存都需要现代化的设备作为工作的保障,现阶段,我国血站数量较大,但是其规模以小型为主,并且血站收入很少,但是一般的血站工作开销却很大,不像大型血站一样有充足的资金支撑。这样的情况下就使得质量管理工作的设备保障难以保证,现阶段对小型中心血站来讲,日常的设备使用时间较为长久有的甚至已经能够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3]。而且对于这些传统的设备,有很多的手工操作环节,在血液的检测过程中,工作难度系数较大,极易出现操作错误,造成血液质量的隐患。对于血液处理的废液处理也没有完整的净化排污系统,导致整个血站的环境出现一定程度的污染,使得整个质量管理工作陷入被动状态。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摘要: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大量资料证明,只要护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医院感染发生就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此同时,有责任向社会进行人人讲究卫生、时间保护环境的宣传。 关键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大量资料证明,只要护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医院感染发生就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此同时,有责任向社会进行人人讲究卫生、时间保护环境的宣传。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由于感染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医院感染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分为: (一)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即病人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引起自身感染。 (二)外源性感染指由环境他人处带来的外袭菌群引起的感染。包括: 1.交叉感染在医院内或他人处(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 2.环境感染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它物品)造成的感染。如由于手术室、空气污染造成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等。 三、常见的医院感染 (一)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常发生在一些慢性严重影响病人防御机制的疾病,如癌、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行气管切开术、安置气管导管等病人中。判断肺部感染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X线透视或照片,其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3.3%~42%。肺部感染对危重病人、免疫抑制状态病人及免疫力衰弱等病人的威

二级医院感染管理方案控制指标.docx

十二月份 二级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指标 一、医院感染发病率≤ 8% 二、医院感染现患率≤ 10% 三、现患调查实查率≥ 96% 四、医院感染漏报率≤ 20% 五、 I 类切口感染率≤ 0.5% 六、 I 类手术切口预防抗生素使用率≤30% 七、感染病人病原学送检率≥50% 八、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九、手卫生依从率≥ 60% 十、手卫生知晓率100% 十一、洗手方法正确率100% 十二、医院感染暴发率为0 十三、三管监测目标持续改进 附(概念): 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 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 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100% 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100% 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 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

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 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定义: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占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100% 意义:描述医务人员手卫生实际执行依从程度,反映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定义: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全身给药)患者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100% 意义:反映医院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情况。 六、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定义: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占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的比例。病原学检验标本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白介素 -6 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

血站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血站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篇一:血站发血科工作计划 血站发血科工作计划 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20XX年血液管理工作按照年初既定目标稳步推进,在采供血职业规范,无偿献血工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和发展,保证了医疗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为平安惠州的构建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发血科工作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工作涉及范围广,内容多,为确保今后工作中各个环节的有效运行,血液工作健康稳步发展,特制定20XX年如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各种创建活动 1、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全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坚持“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观点,深化“用血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全面落实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安全。 2、在全科开展4个建设年活动,构建和谐血站,争创文明单位。促进我科科学、规范管理,推动血站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3、引导职工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发扬团队精神,增强职工的凝聚力。积极开

展行风建设和“创佳评差”工作,抓好全科职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三项教育。 4、加强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计划组织登山一次,通过活动这一载体,鼓舞士气,塑造团队精神,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打造一支廉洁自律、团结奋进、乐于奉献的采供血工作队伍。 二、积累经验,提高突发事件中的抗风险能力 20XX年10月和11月份,连续的血液用量偏型使得我州o型血液库存一度吃紧。我站还在积极应对血液用量偏型导致的库存总量严重紧缺的状况,惠州第一人民医院几个产妇大出血,这一突如其来的用血事故给我市血液保障工作带来严峻考验。在领导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市的血液工作者众志成城,紧急动员社区、企事业单位献血,想方设法募集到了充足的血液储备,整个期间的过程工作得力、有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高突发事件中血液均衡供给的抗风险能力,确保因突发用血事故所致的血源紧张或充裕和随后影响等方面的处置。 三、为医院用血者,献血者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无偿献血的可持续发展 1、定期召开用血单位的意见征询会和稀有血型联谊会,及时改进血站工作,在今后的供血服务工作中,我科要牢固树立确保血液质量和完善“满意服务”的思想,改变服务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