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水土流失特征

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水土流失特征

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水土流失特征
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水土流失特征

第27卷 第4期 中 国 岩 溶 V o l.27 N o.4 2008年12月 CA R SOLO G I CA S I N I CA D ec.2008

文章编号:1001-4810(2008)04-0293-10

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水土流失特征

及其对水库工程的影响Ξ

何师意1,2,粱彬2,关碧珠2

(1.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用人工断面法和流量堰法测流,高密度采集水样,在室内用称重法测得水

体含沙量,对大龙洞地下河出口及其邻近地表河、地下河上游地表河段进行同步

输沙特征监测,以为拟建的大龙洞水库泥沙淤积评价提供依据。两个水文年的研

究结果均显示,地下河与地表河输沙率呈同步变化特征,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分

别为37.26~58.33t km2?a和56.82~76.80t km2?a,最大日平均输沙率分别为

540m g L和890m g L,说明地下河空间以大型岩溶管道为主,连通性好,系统水

力坡度大,对泥沙输出和减轻地下空间淤积有利。最大日平均输沙率均与最大流

量峰值对应,说明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暴雨期间。选择流域内三种典型生态环境

类型,进行原位水土流失观测,获得场雨产流过程和坡面流输沙率变化情况。结果

显示,三种类型的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为65.35~884.78t km2?a,暴雨期间准森

林类最大瞬时输沙率为2926m g L。在此基础上,估算得到在建库条件下50年总

淤积量不超过地下库容的10%,说明水土流失造成的水库淤积程度并不严重。

关键词:原位水土流失观测;水土流失特征;水库淤积;大龙洞地下河流域;湘西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岩溶区水土流失是当今一个比较突出的岩溶生态环境问题。以往对岩溶区的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多沿用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水土流失模数去评判[1],所用数据主要为当时各县水土保持站提供,比较粗略,不能反映岩溶区水土流失的真实情况。该评价方法多用于我国北方土层较厚的黄土地区,对南方岩溶区土壤本来就很薄甚至无土的情况显然不合适[2~6]。近年来,以岩溶流域的水土流失实地监测数据为基础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如蒋忠诚等(2007)以广西岩溶区为例的研究成果显示,岩溶区河流输沙模数在61.5~129.0t km2?a,平均85.1 t km2?a,约是花岗岩和砂页岩区的1 3和1 2,认为岩溶区水土侵蚀模数低,水土流失具有隐蔽性;张宝信(2008)认为即使采用大面积开挖法,根据137C s流失量计算土壤流失量不适用于岩溶坡地的地面流失量的测定,同时认为石质岩溶山地的允许土壤流失量应小于10t km2?a,远低于水利部的部颁标准200t km2?a;梁彬等(2004)在湘西地区的洛塔岩溶地下河流域的研究结果认为,该地区土壤侵蚀模数小于500t km2?a。

拟建湘西大龙洞水库以防洪为主,兼顾城市供水、发电、灌溉和改善腊尔山台地干旱状况,在680m 的正常蓄水标高情况下,将获得近380m水头和9833万m3库容量(其中地下库容大于1700万m3),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显著。对这样位于岩溶区的高水头、大库容水库,除了对其水资源量、渗漏特征和坝区库岸稳定性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外,水土流失对地下库容的淤积也是需要论证的重要方面。

Ξ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02028)和地质调查项目(编码为1212010634805)

第一作者简介:何师意(1966-),男,研究员,博士生。从事岩溶环境学、岩溶水文地质调查和研究。E-m ail:h sych@https://www.wendangku.net/doc/d117466670.html,。

收稿日期:2008-10-09

本文将以大量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初步评价其对拟建水库工程的影响,以为拟建水库设计提供科学支撑。

1 研究区背景

大龙洞地下河流域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花垣、凤凰三县(市)交界的腊尔山台地区,西部跨贵州松桃县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09°18′00″~109°32′

30″,北纬28°07′00″~28°18′00″,面积187.9km 2

研究区属平均海拔800m 以上的云贵高原东北缘,地形多为低山台地溶蚀洼地。台地可分为三级夷平面,一级为高程大于850m 的山峰台地;二级为高

程740

~750m 的台地;三级为高程680~700m 的溶洼区台地。台地地势平缓,地形起伏不大。研究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7.5℃。降雨多集中在5-7月,多年平均降水量1800mm ,最大日降水量261mm 。

区内地层出露由老到新依次有寒武系下统、中统、上统;奥陶系下统、中统、上统;志留系下统。大龙洞地下河系统位于牛角河东岸的禾库向斜西翼,主要发育在上寒武统比条组(∈3b )中厚灰岩中,上寒武统的车夫组(∈3c )的下部中-薄层状泥质灰岩、灰质云岩、泥灰岩及泥质条带状灰岩构成地下河河床相对隔水底板。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如图1所示。

图1 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水文地质图

F ig .1 H ydrogeo logic m ap of the D alongdong underground river system

2 水土流失观测实验

2.1 观测试验目的

进行水土流失监测是要获得流域主要生态环境类型水土流失特征数据,为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水资源开发和大龙洞水库建设可行性论证提供科学依

据。将原位监测结果与地下河系统泥沙运移和输出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初步评价水土流失对拟建水库寿命的影响。

考虑水土流失监测站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选择了石漠化类、草地+灌丛类和准森林+稀疏林类三种代表性生态环境类型,建站进行观测,观测持续一个

4

92 中国岩溶 2008年

水文年。这三种类型是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生态环

境类型,约占流域面积的65%。

在流域中部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的地表河段、地下河出口明流和及其邻近的地表河(牛角河),建立水文和泥沙观测站,获得流量和泥沙含量观测数据,研究地下河系统水体含沙量的沿途变化特征,对比研究地下河与地表河流量和输沙特征的变化过程。

2.2 观测实验方案

原位水土流失监测是在测区汇流出口修建直角和矩形复合堰,堰下游修建沉沙池,沉沙池底面积为15~25m2,蓄水高度1m。人工观定时观测场雨水位变化,并采集泥沙分析样品。降雨时开始监测,断流时停止。一般降雨情况每1~2小时观测1次,但在大雨和水位峰值区间需进行加密观测,每5~10分钟观测1次,同时加密采集水样。

在流域中部地表河采用复合矩形堰,人工观测和自动记录两种方式观测水位变化,并采集水样。在地下河出口明流和牛角河,采用断面法和流速仪观测流量,并采集水样。一般情况每天观测2~3次,遇大到暴雨时进行加密观测,每小时观测一次。

水样送实验室,除去枯枝落叶,经静置、沥清、过滤,用称重法测定悬移质含沙量。

沉沙量代表被短距离搬运的、并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沉淀的颗粒性泥沙量,由每场降雨结束后收集沉沙池内固体,经晾干、称重获得。流域汇水面积通过G IS 在1∶1万地形图上求得。3 监测结果和分析

3.1 地下河出口明流与牛角河输沙动态对比分析

牛角河与大龙洞地下河流量和输沙率动态对比如图2和图3,大龙洞地下河日平均输沙率和日平均流量的季节变化如图4。

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除5月下旬的一场降雨外,大龙洞地下河出流与牛角河流量和输沙率的动态变化同步,呈现出暴涨暴落的特点,对降雨过程响应迅速,说明地下河空间以大型岩溶管道为主,连通性好,系统水力坡度大,对泥沙输出和减轻地下空间淤积是有利的。

对比图2和图3还可以看出,5月中旬的场雨并未引起大龙洞地下河流量和输沙率的同步显著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场雨集中在地下河流域西南部的腊尔山地区造成的,上游来水在消水沱地表河段未大量进入地下河系统。另外,由于消水沱村附近的消水口建有磨坊,为防止磨坊被淹,村民也采取了相应的拦水措施,进一步降低了消水沱地表河段河水携带泥沙进入地下河系统的几率。

图4显示,地下河系统输沙率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集中在4-9月,与年内降雨分布一致,而1-3月和10-12月间,为枯季少雨季节,地下河流量小,水体清澈,逐日平均输沙率几乎为0,地下河出流明显来自岩溶裂隙水释放。

图2 大龙洞地下河出流与牛角河日平均流量对比

F ig.2 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diurnal discharge betw een the D alongdong

underground river and the N iujiao surface river 592

第27卷 第4期 何师意等: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对水库工程的影响

图3 大龙洞地下河出流与牛角河日平均输沙率对比

F ig .3 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diurnal sand transpo rtati on rate betw een the

D alongdong underground river and the N iujiao surface

river

图4 雨季大龙洞地下河出流日平均流量和日平均输沙率动态对比

F ig .4 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diurnal discharge and sand transpo rtati on rate

of the D alongdong underground river in rainy seasons

计算不同水文周期大龙洞地下河和牛角河各自输沙模数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相同水文期内,牛角河流域的输沙模数均大于大龙洞地下河流域的输沙模数,但输沙模数均较低,说明在本地区水土流失程度并不十分严重。牛角河部分洪峰流量来自大龙洞地下河流域,牛角河中下游段西岸分布有碎屑岩和不纯碳酸盐岩,地貌呈河谷坡地,和大龙洞流域相比,缺少地表径流的缓冲区,对持水保土不利,因而两者相比,牛角河流域输沙模数要大。

6

92 中国岩溶 2008年

表1 不同水文期内大龙洞地下河系统与牛角河输沙模数对比

T ab .1 Comparison of the conveyance modules betw een the D alongdong underground

river and the N iujiao surface river

水文周期

水体

面积 km 2

径流量 万m 3

平均流量 m 3 s

平均输沙率 kg s

平均含沙量 kg m 3

总输沙量

t

输沙模数 t km 2?a

2003.4-2004.3

大龙洞18813470

-0.1540.0527004.437.26799032.530.1540.0524154.8-548033

-0.1540.0522849.6-牛角河12097403.080.2230.0706818.056.822004.4-2005.3

大龙洞18810061

-0.140.10910966.558.33405031.280.140.1094414.5-601133

-0.140.1096552.0-牛角河1206400

1.94

0.28

0.144

9216.0

76.80

注:3——洞口水流流量,33——引去发电水流流量

3.2 地下河出口水流与中部地表河段水流输沙动态

对比分析

地下河除接受中部地表河的侧向和集中注入补给外,还接受流域东部雷公洞至夯来呈北东向长条状边缘谷地的汇水的补给。谷地发育于泥质页岩和碳酸盐岩接触带,汇集来自泥质页岩区7

条溪沟水流,由雷公洞进入地下河,并在集中强降雨期间携带大量泥沙。地下河系统上方碳酸盐岩区接受降雨补给,主要以垂直入渗方式补给地下河,在科甲、柳薄一带岩溶洼地发育,则以坡面流汇集落水洞灌入方式补给地下河。

大龙洞地下河出口与中部明流段流量和输沙率动态对比如图5和图6。

从图5和图6可以看出,除5月下旬场雨外,大龙洞地下河出口水流与中部明流段水流流量和输沙率呈现出同步变化的特征。一般降雨时,中部地表河的输沙率普遍高于大龙洞地下河的输沙率,且连续出现高峰值,这说明部分泥沙在地下河系统中发生了沉淀。但大暴雨或集中强降雨时,大龙洞地下河的输沙率出现更大峰值,且变化快,说明流域东部和地下河上方集中灌入方式补给加剧了泥沙进入地下河系统。

中部地表河水体输沙率与流量峰值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图7),而在小雨到中雨降雨过程,河水输沙率较低,表明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强降雨、地表产流丰富的过程中,这与大龙洞出口的分析结论是一致的。

图5 大龙洞地下河与消水沱日平均流量对比

F ig .5 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diurnal discharge betw een the D alongdong

underground river and the X iao shuituo up stream

7

92第27卷 第4期 何师意等: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对水库工程的影响

图6 大龙洞地下河与消水沱日平均输沙率对比

F ig .6 Comparison of sand transpo rtati on rate betw een the D alongdong underground

river and the X iao shuituo up

stream

图7 消水沱观测站场雨流量(上)和水体输沙率(下)

F ig .7 Comparison betw een the discharge (up )and the sand transpo rtati on rate

(dow n )at X iao shuituo monito ring stati on

3.3 原位水土流失观测结果分析

对三种典型生态环境类型进行水土流失原位观测,结果分别如图8至图10。对比图8、图9和图10可以看出,5月下旬较大场雨主要发生在流域南部上游补给区,在本场强降雨过程中,代表石漠化类型的排达扣监测站的坡面流输沙

率最大值为653m g m 3

,输沙率变化幅度相对小,而代表准森林类型的夯杜监测站的坡面流输沙率最大

值为3100m g m 3

,输沙率变化幅度相对较大。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排达扣站为半封闭型高位洼地的扇形坡,地形相对舒缓,夯杜站则为溶蚀和侵蚀冲沟;二是汇水区内土壤厚度和地表植被不同,排达扣站汇水区多呈裸露基岩,土层薄且不连度为0~1.5m 不等,天然和人工次生林植被发育。

由此可见,水土流失诱发因素很复杂,土层厚度大,增加了水土流失的机会,良好的植被覆盖与不利的地形叠加在一起,也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再就是,石漠化地区土壤薄,甚至为裸露石灰岩,输沙率可以很小,但依此而判断水土流失不严重具有很大局限性。米良观测站的草地和灌丛生态类型的水土流失特点介于石漠化类型和准森林类型之间,场雨过程中的

输沙率最大值为710m g m 3

,变化幅度大于排达扣站,小于夯杜站。

将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和大雨三种降雨强度,对三种典型生态环境类型输沙模数进行对比,结果列于表2。

8

92 中国岩溶 2008年

图8 排达扣石漠化类型水土流失观测站场雨流量(上)和输沙率(下)

F ig .8 Comparison betw een the discharge (up )and the sand

transpo rtati on rate (dow n )at Paidakou monito ring stati on

图9 夯杜准森林类型水土流失观测站场雨流量(上)和输沙率(下)

F ig .9 Comparison betw een the discharge (up )and

the sand transpo rtati on rate (dow n )at H angdu monito ring stati on

图10 米良草地灌丛类型水土流失观测站场雨流量(上)和输沙率(下)

F ig .10 Comparison betw een the discharge (up )and the sand transpo rtati on rate (dow n )at M iliang monito ring stati on

9

92第27卷 第4期 何师意等: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对水库工程的影响

表2 在不同降雨强度下三种生态环境类型输沙模数对比

T ab.2 Comparison of sand transpo rtati on modules in th ree different types of eco system under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y

地点生态

类型

面积

km2

测点海拔

m

降雨

类型

代表性

场雨

产流历时

h

输沙量

kg

3沉沙量

kg

输沙模数

t km2.a

小雨6.14~6.19117.4862.4067.0065.35

排达扣石漠化类0.1424855中雨4.23~5.17330.85198.72-73.90

大雨5.27~5.3192.43551.69150.00734.33

小雨6.14~6.1771.529.127.0074.48夯杜准森林0.0300769中雨4.23~4.28113.5016.08-82.72

大雨5.27~5.3192.43140.0335.00884.78

小雨5.27~5.3071.0044.5082.0070.84米良草地和灌丛0.1550678中雨4.23~4.30146.50139.12-107.34

大雨6.26~6.2721.00141.95121.00764.02 注:3表示为参考数据,不用于计算输沙模数

从表2可以看出,同一生态类型相比,大雨过程的输沙模数高于中雨和小雨过程的输沙模数一个数量级,说明水土流失在大雨和暴雨期间极易发生[7~9]。中雨时的输沙模数略高于小雨时的输沙模数,三种生态类型均呈现相似的规律。不同生态类型相比,小雨时的输沙模数大小顺序为:准森林类>草地灌丛类>石漠化类;中雨时的输沙模数大小顺序为:草地灌丛类>准森林类>石漠化类;大雨时的输沙模数大小顺序为:准森林类>草地灌丛类>石漠化类。

现场观测情况显示,沉沙量受水动力条件影响很大。在流量峰值期间,池内水受扰动剧烈,部分颗粒性沉淀物被搬运出池,并在沿途短距离再次沉淀。因此,池内沉淀物重量不能完全代表当场降雨中被搬运的颗粒物总重量。

3.4 水土流失对水库工程影响的初步评价

3.4.1 天然条件下输沙模数可靠性评价

从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流量动态还是输沙率动态,大龙洞地下河均具有和邻近地表河同步的变化特征,这说明地下河系统以大型管道为主,具有很好的连通性和较大的水力坡度。因此,在天然条件下,大龙洞地下河系统输沙排沙条件是比较好的,淤积灾害并不严重。

悬移质输沙模数真正反映了从系统中输出的泥沙量,颗粒性泥沙虽在流域内被搬运移动,但不一定都进入了地下河。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大龙洞地下河流域不同水文年的悬移质输沙模数为37.26~58.33t km2?a,牛角河流域为56.82~76.80t km2?a,三种典型生态环境类型的悬移质输沙模数(土壤侵蚀模数)为65.35~884.78t km2?a。结果与湘西同类型地区大致相似,如洛塔地区各地下河流域土壤侵蚀模数为96.6~225.46t km2?a,均小于500t km2?a,水土流失轻微[10~12],和西南典型岩溶区的相关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可比性[13~16]。

3.4.2 建库条件下水库泥沙淤积量计算

在建库条件下,系统水动力条件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导致部分悬移质输沙在系统相对静止水环境发生沉淀。本文拟按如下方案取值计算淤积量,初步评价水土流失对水库工程的影响。取值及计算方法如下: -按50年计算淤积量;

-泥沙容重取1.35t m3;

-地下河出口水流悬移质输沙模数取表2中的最大值,即58.33t km2?a,有效面积按岩溶水系统划分方案[17],取188km2,其中,上游补给区面积69.5 km2,下游补给区面积118.5km2;

-颗粒性泥沙输沙模数的估算:由于大龙洞地下河流域水文地质结构独特,上游补给区因降雨被搬运的颗粒性泥沙不会进入地下河系统,而是沿途沉淀在海拔为700m以上岩溶台地和流域中部地表河河床中。在下游补给区,降雨主要以垂直入渗和坡面流汇集洼地底部落水洞,以集中灌入方式进入地下河空间,颗粒性泥沙随之被带入地下河。前已述及,观测试验中得到的沉沙量受水动力条件影响很大,不宜用于计算输沙模数。位于流域下游的米良监测站(草地+灌丛类)是代表颗粒性泥沙最容易以集中灌入方式被带入地下河的生态类型,取该观测站不同类型降雨的悬移质输沙模数314.07t km2?a作为颗粒性泥沙输沙模数,即认为悬移质和推移质输沙比例为1∶1,在

003 中国岩溶 2008年

我国西南其他岩溶区也有用该比例(蒋忠诚等, 2007)①,来估算颗粒性沉沙体积。与湘西地区类似岩溶流域相比[10~12],这一取值略偏大,据其估算所得淤积量要比实际情况略大;

-取下游补给区面积的一半,即59.25km2,作为有效汇水面积,来估算建库条件下颗粒性沉沙体积。

悬移质沉沙体积和颗粒性沉沙体积均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50年沉沙体积(m3)=输沙模数(t km2?a)×

有效补给面积(km2)×50(a)(泥沙容重(t m3) -按天然状态下的衰减分析成果,地下库容量取1700万m3[17]。

分别计算天然条件下的悬移质输沙量有0%、50%、80%和100%发生沉降时的淤积量,结果如表3。

计算结果显示,水土流失造成的水库淤积程度并不严重,从取值方案可以看出,结果代表了水土流失偏大的情况。因为大龙洞出口水流的悬移质输沙模数取两个观测期的平均值的大者,导致淤积体积偏大,但丰水年份可能比该值更大;颗粒性输沙的有效补给面积取地下河下游补给区面积的一半,比实际情况要大;地下库容取值代表天然情况下地下河的调蓄库容,但在建库条件下会更大,估算为2800万m3。水库工程将抬高岩溶台地地下水水位80~100m,有利于改善台地上的岩溶干旱状况,降低水土流失灾害对水库工程的影响。

表3 建库条件下50年泥沙淤积量计算成果表

T ab.3 To tal sedi m ent accreti on in the next50years after constructing the reservo ir

沉降比例 %悬移质沉沙体积

×104m3

估算颗粒性沉沙体积

×104m3

合计体积

×104m3

占地下库容比

%

0%093.0493.045.47

50%20.3193.04113.356.67

80%32.4993.04125.537.38

100%40.6193.04133.657.86 4 结 论

大龙洞地下河流域水体悬移质输沙模数较小,并与邻近地表河输沙模数接近,其地貌结构属于多级岩溶台地,各级台地深切地形不发育,地貌和系统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对减少泥沙进入地下河系统是有利的。天然条件下,地下河水力坡度大,对输沙排沙有利,泥沙对地下空间淤积不严重。观测结果显示,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复杂,需具体分析流域地形地貌、土壤和植被发育特征、降雨分布特征和系统水文地质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要准确地评价水土流失对水库工程的影响,需进行实地监测,才能作出较客观的评价。分别计算天然条件下的悬移质输沙量有0%、50%、80%和100%在建库后发生沉降时,50年总淤积量均不超过地下库容的10%。说明在建库条件下,水土流失造成的水库淤积程度也并不严重,但目前尚无法预测淤积会发生在地下河空间的哪些部位,若主要在坝前发生,其危害性也可以很大。因此,在水库修建时,设置排沙措施仍是非常必要的。参考文献

[1] 谢云,刘宝元,章文波.侵蚀性降雨标准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00,14(4):6-11.

[2] 何师意,冉景丞,袁道先,等.不同岩溶环境系统的水文和生态效

应研究[J].地球学报,2001,22(3):265-270.

[3] 冉景丞,何师意,曹建华,等.亚热带喀斯特森林的水土保持效益

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92-95.

[4] Sk lash M.,Stew art M.k.and Pearce A.J..Sto r m runoff gener2

ati on in hum id deadw ater catchm ents:A case study of h illslope and low-o rder stream response[J].W ater R esources R esearch, 1986,22:1273-1282.

[5] T anata T.,Yasuhara M.,Sakai H.,ea tl.T he H ach i o ji experi2

m ental basin study:Sto r m runoff p rocesses and the m echanis m of its generati on[J].J.H ydro logy,1988,102:139-164.

[6] 伍育鹏.国内外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方法的比较[J].水土保持

学报,2001,15(3):31-34.

[7] H ui Sh i,M ingan Shao.So il and w ater lo ss from the L oess

P lateau in Ch ina[J].Journal of A rid Environm ents,2000,45:

9-20.

[8] V.Po lyakov,R.L al..M odeling so il o rganic m atter dynam ics

as affected by so il w ater ero si on[J].Environm ent Internati onal, 2004,30:547-556.

①全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成果,岩溶地质研究所、珠江水利委员会,2007年12月。103

第27卷 第4期 何师意等: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对水库工程的影响

[9] R.Zougmo ré,A.M ando,L.Stroo snijder.Effect of so il and

w ater conservati on and nutrient m anagem ent on the so il2p lant ater balance in sem i2arid Burk ina Faso[J].A gricultural W ater M anagem ent,2004,65:103-120.

[10] 卢全能,邹文发.湘西自治州土壤侵蚀地主要原因及防治[J].

中国水土保持,1992,3:9-11.

[11] 梁彬.洛塔岩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J].中国岩溶,2002,

V o l.21(4):290-298.

[12] 梁彬,朱明秋,梁小平,等.湖南洛塔岩溶山区水土流失影响因

素分析[J].中国岩溶,2004,23(1):7-13.

[13] 梅再美,熊康宁.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动态特征及生态效益评

价—以贵州清镇退耕还林(草)示范区为例[J].中国岩溶,

2003,22(2):136-143.

[14] 张素红,李森,李红兵,等.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壤侵蚀初步研究

[J].中国岩溶,2006,25(4):280-284.

[15] 秦中,张捷,王腊春.北盘江流域水土流失及石漠化调控[J].中

国岩溶,2005,24(1):51-55.

[16] 吴士章,朱文孝,苏维词,等.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

定位试验研究—以贵阳市修文县久长镇为例[J].中国岩溶,

2005,24(3):202-205.

[17] 何师意,周锦忠,曾飞跃.湖南湘西大龙洞岩溶地下河流域地下

水资源评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5):33-36.

So il loss and its effect on the planned reservo ir project i n the

Da longdong underground r iver ca tchm en t,X i angx i,Hunan

H E Sh i2yi1,2,L I AN G B in2,GUAN B i2zhu2

(1.Ch ina U n iversity of Geosciences,W uhan,H ubei430074,Ch ina;

2.Institu te of K a rst Geology,CA GS&K a rst Dy nam ics K ey L abora tory,M L R,Gu ilin,Guang x i541004,Ch ina)

Abstract:In o rder to fo recast sedi m en t accreti on in the p lanned D alongdong underground reservo ir,the fo l2 low ing m ethods w ere undertaken:m easu ring the discharges by m ean s of p rofile2cu rren t m eter and discharge w eir,w ater sam p ling at s m all in tervals and the sand con ten t analyzing in labo rato ry by w eigh ting.T he dis2 charge m easu rem en t at the ou tlet of the underground river and the neighbo ring su rface rivers as w ell as the upp er segm en t of the underground river,synch ronou s m on ito ring of sand tran spo rtati on are carried ou t to p rovide the evidence fo r assess m en t on siltati on to the reservo ir.T he resu lts ob tained in tw o hydro logical years show that the rates of sand tran spo rtati on in the underground river and su rface river change syn2 ch ronou sly w ith average su spended load conveyance m odu les37.26~58.33t km2?a and56.82~76.80t km2?a,and m ax i m um diu rnal average load540m g L and890m g L resp ectively.T hat m ean s that the under2 ground river is dom inated by large karst passages w ith w ell connecti on and large hydrau lic gradien t w h ich are favo rab le fo r sand ou tpu t and reducing underground siltati on.T he m ax i m um diu rnal average load is con sis2 ten t w ith the p eak of discharge,indicating that w ater and so il lo sses occu r largely du ring the rain sto r m s. T h ree m on ito ring stati on s in th ree typ ical eco logical environm en ts in catchm en t areas are bu ilt fo r m on ito ring local so il ero si on in o rder to ob tain the slop flow generati on p rocesses and the variati on of sand tran spo rtati on rates.T he resu 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su sp ended load fo r th ree types is65.35~884.78t km2?a,and the m ax i m um in stan taneou s load is2926m g L w h ich occu rred in fo rest2land du ring rain sto r m.B ased on the m on ito ring data,the esti m ated calcu lati on of the to tal siltati on w ith in the fu tu re50years w ill no t exceed10% of the underground cap acity under artificial adju stm en t,w h ich dem on strates the reservo ir siltati on cau sed by so il ero si on is no t so seri ou s.

Key words:local so il ero si on ob servati on;featu res of so il lo ss;siltati on of reservo ir;the D alongdong under2 ground river catchm en t;X iangx i,H unan

203 中国岩溶 2008年

张家界自驾游攻略(2018实用版)

张家界自驾游攻略(2018实用版)

张家界自驾游攻略(2018实用版) 随着各段高速公路的通车,往常张家界及湘西地域的道路条件已大大改善,已不再是以前的"公路十八湾"了,因此自驾游去张家界就很方便了。 由长沙方向来张家界的长张高速高速公路已经于2005年12月26日通车,由此长沙来张家界只需4小时左右,交通更为便利;张家界市至武陵源段属高等级公路,道宽、路况好。 华中华南 华中和华南方向: 武汉-(汉宜高速→荆州-(国道→公安-(国道→湖南澧县-(省道→石门县-(省道→慈利县-(常张高速)→张家界约8小时 广州方向 广州方向广州及长沙方向广州-(高速→长沙-(高速→常德-(高速→张家 界约12小时(其中长沙到张家界3。5小时) 南昌-(207国道→株洲-(高速→长沙-(高速→常德-(常张高速→张家界约10小时 合肥方向 合肥方向华东方向1、上海-→南京-→合肥-→潜山-→黄梅-→黄石-→武汉-→荆州-→公安-→湖南澧县-→石门-→慈利县-(常张高速→张家界2、上海-→杭州-→金华-→衢州-→南昌-→株洲-→长沙-(长常高速→常德-(常张高速→张家界约16小时 北京方向 北京方向东北及北京方向:东北----北京-(京珠高速→武汉-(汉宜高速→荆州-(国道→公安-(国道→湖南澧县-(省道→石门县-(省道→慈利县-(常张高速)→张家界约19小时 郑州方向

郑州方向郑州-(高速→武汉-(高速→荆州-(国道→公安-(国道→湖南澧县-(省道→石门-(省道→慈利县-(常张高速→张家界约14小时济南方向济南-→邯郸-(高速→武汉-→荆州-(国道→公安-(国道→湖南澧县-(省道→石门-(省道→慈利县-(常张高速→张家界约18小时 重庆方向 重庆方向西南方向: 重庆-→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边城-→永顺-→张家界约6.5小时 景点攻略 张家界核心景区核心景点攻略可以有三个选择。 行程一【张家界两天一晚】 穿越峰林峡谷金鞭溪、雄伟壮观袁家界(阿凡达中哈利路亚山原型) 第一天:市区出发,车程40分钟至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门票站(门票以含), 徒步游览“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金鞭溪景区】:(包含观音送子、猪八戒背

世界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详细

世界主要河流水文特征 一、世界 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北麓,自南向北注入北海,河口附近为世界最大的港口----鹿特丹。该河流经西欧最发达的经济区----鲁尔区,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小,流速平稳,无明显的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结合西欧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经的多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为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流经俄罗斯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航运价值很高。其水文特征:为内流河,靠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不大,春季径流量最大(有积雪融水补给),冰期较长。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西向东依次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叶尼塞河为二大地形区分界河。三条大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流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有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越往东大气降水越多,而纬度高且植被覆盖好,蒸发量较小),含沙量较小,冰期长,且河流的下游地区有凌汛,水能丰富。 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河流:西侧水系流程短,水流急,丰富的水能,而东侧的支流路程较长,水流较缓,流入波罗的海。 刚果河:地处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注入几内亚湾。水文特征:水量很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汇水多),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好),无冰期,但水流急,水能丰富。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要注意流向的变化。难点:刚果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秋季(见大图册P19):刚果河南北两侧的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而南半球则是9月到次年的5月,当南北半球的支流同时进入雨季时,刚果河的水量最大,所以是秋季。

答题模板 类型 河流水系、水文特征描述类

类型4__河流水系、水文特征描述类 思维建模 1.河流水系特征 【提醒】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 (1)树枝状水系:是支流较多,干、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

(2)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非洲刚果河的水系、中国四川盆地的水系。 (3)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放射(散)状分布,如亚洲总体的水系特征。 (4)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 (5)格子状水系:河流的干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 (6)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呈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 2.河流水文特征

【提醒】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典题示范 读图4-1,概括图中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图4-1

[答案] 水系特征:发源于法国东北部,注入英吉利海峡;上游水系呈扇状;流域面积较大,航运条件好。 水文特征: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冬季无结冰期;上游水能资源较丰富,下游河段航运价值高。 规范演练 1.图4-2为我国某农业主产区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推断甲湖泊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河段的水系特征对当地种植业的影响。 图4-2 2.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4-3中的主要国家甲国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 集团的重要成员国。该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我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 图4-3 (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 3.读图4-4,完成下列问题。 图4-4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大湘西旅游发展战略

大湘西旅游发展规划 摘要:大湘西地区山同脉,水同源,民俗相近,民族文化特色突出,互补性强。但地域偏僻发展滞后,经济基础薄弱,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财源聚集,其关键在于致力发展旅游产业。湖南西部落后地区应该大力推进大湘西旅游一体化,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这是湖南旅游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对建设旅游大省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旅游产业品牌;一体化发展战略;大湘西地区;区域经济 一、引言:大湘西,即"湘西地区”,是对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以及邵阳、永州的部分县市在内的整个湖南西北地区的统称。系武陵、雪峰两大山脉和云贵高原环绕的广大地区,沅水、澧水中上游及其支流汇聚之地。这里多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地域偏僻,交通不便,发展滞后。是湖南省主要的欠发达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同时也是承接东西部、联接长江和华南经济区的枢纽区,具有突出的区位特征和重要的战略地位。2004年6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湘西地区开发,作出了《关于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编制引发了《湘西地区开发总体规划》。开发范围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及邵阳、永州的部分县市,共32个县(市、区),面积7.0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3%。人口1345万人,约占全省的20%。 二、大湘西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当前,湘西旅游业走“文化旅游”,与张家界的“山水旅游”形成互补关系,发展迅速。已成为支柱产业,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下面我就来分析这些问题。 1、是旅游供需矛盾。即旅游市场多样化、差异化的市场需求,与大湘西旅游市场供给单一化的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需求已逐步由单一的“观光游”向“体验游、休闲游、度假游、探险游、商务游”等形式转变,而大湘西地区的旅游供给还停留在“观光游”,品质不高,属“低端旅游”。 2、是企业发展矛盾。即社会化、规模化、集聚化大旅游与大湘西企业的“小、散、弱”的矛盾。大湘西旅游市场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型的旅游企业集团,旅

河流特征的分析与描述

河流特征的分析与描述 大冶一中吴时忠 【典例精析】 下图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36题)。 表3 尼罗河径流量构成 白尼罗河青尼罗河阿特巴拉河· 流域 构成(%) 时段 全年32 60 8 洪水期10 68 22 枯水期83 17 0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 【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根据表格资料和图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的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雨水补给河水,形成洪水期;冬半年是热带草原的干季,降水稀少,形成河流的枯水期。

(2)由(1)知尼罗河枯水期为北半球冬季,此时北半球热带草原进入干季,降水稀少,而白尼罗头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此时为雨季,所以,枯水期尼罗河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 参考答案:(1)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 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径流少。 (2)(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白尼罗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为雨季,所以白尼罗河产生的径流最多。 【思路点拨】 河流特征特别是河流的水文特征在近年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也是考生容易失分的一类题目。那么分析河流的特征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河流特征包含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河流水系特征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地、河流长度、河网密度、河流的弯曲系数,以及落差等要素。①河流长度是指到河口的轴线长度。 ②河网密度是水系干支流总长度与流域面积的比值,即单位面积上的河流长度,它说明水系发育和河流分布疏密的程度。③河流的弯曲系数是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长度的比值。弯曲系数越大,表明河段越弯曲,对航运和排洪不利。 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即水情,是指河水结构、变化等,如流量(径流总量)、流速、水位、汛期、水温和冰期、含沙量等。①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②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量变化,主要还是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当然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③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0℃;④凌汛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⑤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⑥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下游较高,特别是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的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⑦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大、落差大的水能丰富,峡谷地区适于筑坝;⑧人类活动一般河流两岸人口密集,引水、筑坝、改变地面状况、污染、航运等都会影响河流水文和生态。 具体到某条河流时不一定面面俱到,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本文前面问到的省的河流特征便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水系特征方面,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①河流众多;②河流短小;③流域面积小;④河网密度大; ⑤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山区,向东注入太平洋(海峡)。 水文特征方面,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季长,且多台风,冬季低温少雨,但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该省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因而河流水量丰富;径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以夏汛为主,汛期长,无冰期;该省多山地丘陵,因而河流落差大,富水能;由于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必看.doc

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 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 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 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 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水系特征 (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水文特征 (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气候特征 (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 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9.河流航运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地形平坦。 ②经济条件:河流沿岸经济发达,城市众多,运输量大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 (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 (2)堆积地貌:洪积 -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11、河流与人口分布、迁移 12、河流与乡村城市的区位选择 13、河流与工业

大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班级:10级护本三班 学号:2010091014 姓名:胡佳 大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沙花鼓戏流行于洞庭湖及湘江、资江下游的长沙、益阳、常德、岳阳、株洲、湘潭、娄底等市,及所属的长沙、望城、浏阳、宁乡、赫山、资阳、桃江、沅江、南县、安化、华容、安乡、湘阴、临湘、醴陵、攸县、株洲、茶陵、湘潭等县(市、区)广大地区。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了近、现代这一地区社会的历史变迁,充分体现了这一地区民间社会的人文精神、艺术品格、情感状态和社会风貌。 长沙花鼓戏形成、流行的广大地区,旧称“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各地方言有较大差别。但随着艺术交流的频繁,逐渐演变为以长沙官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个剧种。 长沙花鼓戏来源于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初期没有声腔之分,唱腔为民歌联唱。在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定型的声腔形式分为三类:民歌灯调、川调和打锣腔(傩腔)。其中川调和打锣腔是剧种的代表性声腔。清代中期以前,长沙一带盛行“地花鼓”、“花灯”和“竹马灯”。清代中叶以后,花鼓戏逐渐流传开来。但各地名称不同,宁乡一带称之为“打花鼓”,浏阳各乡称为“花鼓灯”和“竹马灯”,长沙望城一带和醴陵地区称其为“采茶戏”,20世纪40年代,有人称之为“楚剧”。乡间则统称为花鼓班子,以班主命名,后多以吉祥语或地名命名,诸如得胜班、土坝班、大兴班等。脱胎于湘中各地的山歌、民歌和民间歌舞,是在丑、旦歌舞演唱的“对子花鼓”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其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两小戏”阶段。这是长沙花鼓戏的雏形,与丑、旦歌舞演唱的“对子花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二阶段是“三小戏”阶段,这是花鼓戏正式形成并最具特色的阶段。时间大约在清代道光至同治年间(1821-1874)。“三小戏”是“两小戏”的发展,在丑、旦演唱的基础上,加人了小生行当,使花鼓戏脱离了歌舞演唱的旧套。“多行当本戏”为第三阶段。“多行当本戏”在“三小戏”的基础上增加了生、净等表演行当,剧目也从原来以小戏或折子戏为主而逐步变为搬演故事完整的本戏。在这个阶段,长沙花鼓戏的声腔得到了完善,剧目进一步扩大,角色行当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表现力丰富、生活气息、地方特色十分浓郁的地方戏曲剧种。 清道光、咸丰年间,长沙花鼓戏开始与湘剧同台演出,从湘剧中吸取营养,出现了“亦湘亦花”的科班、戏班。这样,花鼓戏扩大了自己的演出剧目,丰富了表演艺术,花鼓戏的音乐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剧目上也发展为故事完整的整本戏。 20世纪初在益阳赫山区茈湖口镇发现的“光绪十五年(1889 )齐市(茈湖口旧称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专题复习 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 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 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 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面分析: 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 (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 (2)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高考地理河流水文特征

中国的河湖 一、关于河流以及河流特征的概念厘清(知道) 河流:河流是指由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 流域:流域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集水区有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两类,平时所称的流域,一般都指地面集水区。 水系: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称作水系。 干流:是水系中主要的或最大的、汇集全流域径流,注入另一水体(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水道。 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 河谷:河水所流经的带状延伸的凹地。河谷内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河谷地貌。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为谷底和谷坡两部分。谷底包括河床(亦称“河槽”,河谷中被水流淹没的部分。随水位涨落而变化。)、河漫滩;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河流阶地发育。从纵剖面看,上游河谷狭窄多瀑布(V型谷),中游展宽,发育河漫滩、阶地,下游河床坡度较小,多形成曲流和汊河,河口形成三角洲或三角湾。 河床比降:河床落差(上下游海拔之差)与其长度之比。 流量:流量Q 。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3/s)。各个时刻的流量是指该时刻的瞬时流量,此外还有日平均流量、月平均流量、年平均流量和多年平均流量等.径流总量W。时段Δt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以所计算时段的时间乘以该时段内的平均流量,就得径流总量W,即W=QΔt。它的单位是立方米(m3)。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流量为纵坐标点绘出来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就是流量过程线。流量过程线和横座标所包围的面积即为径流量。 洪峰流量:当发生暴雨或融雪时,在流域各处所形成的径流,都依其远近先后汇入河槽,这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随着汇入河网的径流从上游向下游汇集,河水流量继续增大。当流域大部分高强度的径流汇入时,河水流量增至最大值,称此时流量为洪峰流量,单位为立方米/秒,即洪水过程线上最高点流量 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节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地显著上涨时期,其实质就是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 凌汛: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有时冰凌聚集,形成冰塞或冰坝,大幅度地抬高水位,轻则漫滩,重则决堤成灾。

大湘西商贸物流城项目市调工作计划

大湘西商贸物流城项目市调工作计划 一、项目基本概况 大湘西商贸物流城作为吉首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集散、仓储、配送、运输、金融、信息服务为一体,构建现代化商贸物流组织与服务基础网络。总体规划占地500亩,总设计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分三期开发建设。建成完工后可解决上万人的就业岗位,实现年货物通口量达300万方以上。 二、市调目的 1、根据项目概况及定位,对吉首市存在商贸物流需求的泛商业业态经营户展开市场调查,获取行业一手数据,收集原始信息,并形成营销报告,为项目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2、对吉首市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消费水平、房地产开发、市政建设等经济生态进行摸排,以便对市场作出更加准确有效的分析。 三、工作要点 1、市调时间:建议20个工作日(具体视市调进度酌情安排)。 2、市调团队:共7人,1人为市调总负责人,其余6人分3组,每组2人。(建议专业团队执行) 四、工作安排 1、市调范围:吉首市区及近郊各商圈、专业市场、商业街及散户。 2、市调方向:对吉首市矿石、中药材、农副产品、五金建材、百货家电等业态经营主体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陌拜沟通,对其经营现状、经营痛点和需求进行摸排。 主要方向包括吉首商业城、红旗门大市场、吉首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关厢门批发大市场、边贸综合商场、银苑商城、湘西汽配五金机电大市场等主要专业市场。 次要方向包括吉首市区各大商圈及商业街。 3、市调方法:从节约时间成本角度出发,团队6人同步工作,进入市场后化整为零,按市场街区为单位分3组行动,每组2人,以市调表格为开展工作的工具,按表格内容提问,1人负责沟通,1人负责记录,并取得经营户的有效联系方式,挖掘其意向及有效建议。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专题复习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因—— 影响河流的因素 流向 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 1. 河流的流向:受 地势 的影响; 2. 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 海陆轮廓、地形 有关 ; 果-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3. 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 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 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5. 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 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 7.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 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 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 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 .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特征分析与应用 作者:李红勋单位:河南省濮阳市综合高中邮编:457000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确认识河流水系特征和河流水文特征对于解决各类河流问题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河流特征分析 【例题】读下图,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图示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阐释地理问题能力。据图示经纬度及图例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描述河流特征要联系区域环境特征从水系和水文两大角度描述。图中河流水系特征从河流的长短、发源地、时令河等信息即可判断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则要联系该区域的位置、气候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答案】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成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降水变化影响。 【知识拓展】 1. 河流主要水系特征的分析 河流水系特征是指干、支流的组合结构特征,它包括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态(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弯曲系数)及落差等。不难看出,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 ①水系形态:看干、支流的组合形状特征。常见水系形态有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等。如海河五条支流在天津汇合,独流入海,状如芭蕉扇的茎与柄,故为扇形水系;四川盆地地势四周高,支流从四周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 ②水系归属:看河流最终的注入地。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最终没有注入海洋而注入内陆洼地的河流为内流河。如黄河、长江为太平洋水系,雅鲁藏布江为印度洋水系,额尔齐斯河为北冰洋水系;塔里木河注入塔里木盆地,为内流河。 ③河流流向:看流域地势状况。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要通过图例反映的地势状况来确定流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观察山谷沿线等值线数值大小可判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流速: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凌汛: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流程(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特征(宽窄,深浅,曲直) 6.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水系归属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 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 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市场因素 6.科技因素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 8.历史因素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社会地理3

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里的中方县旅游

从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里看中方县旅游 大湘西相对于我省的东、中部来说,经济发展相对于慢些,工业化水平相对于低些,但正是因为如此,大湘西的生态环境相对于好些、民俗、民族文化相对于纯朴些,加上古人留下的一些历史遗迹,使“神秘湘西”对人们的吸引从未减小。这次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调研,对进一步挖掘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大湘西旅游在全国的地位将有着深远意义。中方县作为大湘西中的一份子,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民族、民族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具备生态文化旅游的殷实基础。现我就从中方县在大湘西旅游集散网中的优势、劣势、角色方面,浅述一下中方县的旅游情况。 一、中方县旅游发展具有的优势 1、交通区位。中方县原本就是怀化市的郊区,离市区只有12公里,很大程度上分享着怀化市的交通区位优势。湘黔、枝柳铁路,已经在开工的沪昆高铁,209、320国道,223、312省道和沅水、舞水两条水系穿境而过;上瑞高速( 上海至云南瑞丽)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包茂高速公路(内蒙古包头至广东茂门)呈“十字形”在县城规划区交汇;县城距芷江机场也仅30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可进入性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旅游活动。因此,中方县的交通区位优势使来中方旅游变的便利而实惠,也自然会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2、资源特色。在大湘西,有着以山水闻名于世的武陵源风景区,有着古朴、宁谧的凤凰古镇,有着优美、动听的苗家山歌。这些旅游资源是不可比拟的,对游客的吸引也是巨大的。但是,中方县的旅游资源有其独特的魅力。荆坪古村,作为一座古村,它具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深厚的历史底蕴,更重要的是它拥有独特而神秘的风水文化,而且潘氏祠堂能给人们在“潘仁美与杨家将”这段历史以迥然不同的解释。风水文化和历史新解蕴藏着无限的吸引力。康龙景区、黄溪景区里的小桥流水、幽静山谷、有着不同于武陵源景区的世外桃园的田园风光,让游客们感受恬静、悠然。中方县还有一个独特的旅游资源——县城游。中方县实行“生态立县”战略,不仅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而且整个县城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称中方县城为“花园式”县城毫不过分,很多游客特意来到县城游玩,并留下深刻印象,能将一座县城作为旅游资源的在全国也屈指可数。 3、政府重视。旅游业相对于农业、工业,是一项投资大、回收期长、收效慢,但收益长的行业,它的发展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或者说政府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发展程度。我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对旅游十分重视,不仅由县委副书记亲自抓,组建了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在组织上予以保障,而且设立了旅游专项金费,并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提出“旅游活县”战略思想,强力推进旅游的发展。于2010年9月、12月与怀化市荆坪古村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荆坪古村、康龙景区,共

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有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 1.水位、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 水位和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和流量季节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 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径流量大,水位和径流量时间变化很小;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和径流量时间变化较大分别形成夏汛和冬汛;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河流均为夏汛,汛期长短取决与雨季长短(注意温带季风气候区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有春季积雪融水的河流形成春汛,一年有两个汛期,河流汛期会较长)但是由于夏季风势力不稳定,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水位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 以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特点决定,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我国东北地区的河

流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另外径流量大小还与流域面积大小以及流域内水系情况有关。 2.汛期及长短 外流河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直接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决定; 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内流河则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气温最高的时候。 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河流都有夏汛,东北的河流除有夏汛外,还有春汛;西北河流有夏汛。另外有些河流有凌汛现象。流域内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我国南方地区河流的汛期长,北方地区比较短。 3含沙量大小 由植被覆盖情况、土质状况、地形、降水特征和人类活动决定。 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的区域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影响地表植被盖情况而影响河流含沙量大小。 总之,我国南方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大;东北(除辽河流域外)河流含沙量都较小。 4.有无结冰期 由流域内气温高低决定,月均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0℃以上无结冰期。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没有结冰期。有结冰期的河流才可能有凌汛出现。 5水能蕴藏量

湖南“十三五”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研究(摘要)

湖南“十三五”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研究(摘要) 加快大湘西地区发展,促进全省四大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是湖南实现“两个加快”和“两个率先”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环节。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当前大湘西地区所处发展阶段特征,决定了加快发展必须突出产业发展这一关键。本课题从剖析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深入、系统分析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大湘西地区的实际,提出在“十三五”新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加快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 一、“十二五”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成效与特点 “十二五”以来,大湘西地区抓住湘西地区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有利机遇,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以培育文化旅游产业为关键,突出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实力不断壮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呈现出发展提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转型加快,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集聚明显,产业特色更加突出;创新发力,产业后劲逐步增强等特点。

(二)主要问题 但总体来看,目前大湘西地区产业总量小、层次低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与其它三个区域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不足,经济效益低;工业总量过小,粗放发展突出,转型升级压力较大;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联动不足,大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等方面。 二、“十三五”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政策叠加效应为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特色资源优势为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大湘西地区也面临着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生产要素投入乏力,资金、人才、技术约束明显;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产业发展瓶颈制约仍然突出等挑战与制约因素。 (二)总体思路 “十三五”时期,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为契机,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前提,以资源和优势产业为依托,以项目建设

生态旅游管理机制研究——以大湘西为例

生态旅游管理机制研究——以大湘西为例-旅游管理 生态旅游管理机制研究——以大湘西为例 大湘西旅游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存在体制僵化、旅游产品雷同,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机制,希望对大湘西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熊哲欣 湖南省生态旅游重点实验室资助 大湘西概况 大湘西,即“湘西地区”,是对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以及邵阳、永州的部分县市在内的整个湖南西部地区的统称。系武陵、雪峰两大山脉和云贵高原环绕的广大地区,沅水、澧水中上游及其支流汇聚之地。这里山同脉,水同源,民俗相近。而对湖南整个经济格局的现实状况而言,这里更为同质的特点则是地域偏僻,发展滞后。湘西地区是湖南省主要的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同时也是承接东西部、联接长江和华南经济区的枢纽区,具有突出的区位特征和重要的战略地位。 由于思想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宰客、破坏资源、效益低下等严重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大湘西的管理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一、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管理机制 搞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发挥市场这根无形的指挥棒,支配资源、人才和资本的优化配置,实施四权分离,即旅游资源的国家所权、旅游业的政府管理权、旅游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和旅游资源的社会监督权的分离,确保旅游企业的经营自主

权落到实处,调动旅游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干一番事业。与此同时政府机构的管理职能能够得到正常发挥,国家的旅游资源得到深度开发。 大湘西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面临资金问题,这时通过市场引入资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引导为辅,依托资源、政策、交通、区位、环境等优势,以产权换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政府财政奖励资金要向大湘西贫困地区倾斜,充分发挥财政奖励资金的激励作用。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通过研究市场,才能积极引导生态旅游产业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来吸引国内外游客。目前,大湘西的旅游产品多为观光型产品,产品的单一性对游客的吸引力和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对此,我们应当研究游客的需求,不断开发满足游客需求的新型旅游产品,如度假旅游、探险旅游、民众旅游、科普旅游等等。 在生态旅游中,政府起着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确立本地区的旅游发展的目标;2.确立本地旅游业发展的思路;3.确立本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4.做好旅游规划等。 二、建立社会参与的决策管理机制 社会参与是建立在“人民主权”的法律基础上的,建立社会参与生态旅游的机制势在必行,即建立公众、旅游经营单位、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环境。从旅游规划到发展,建立社会参与的机制,将形成良好的的信息传递通道,这将能够广泛征集意见与建议,保证社会的真实意愿传递到管理决策者手中,促使生态旅游中面临的问题得到协商解决。 当生态旅游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时,时常面临旅游盛地的环境遭到破

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径流量,主要取决于补给量、流域面积。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一般较大且降雨量愈大流量愈大;以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水和沼泽水补给为主,流量一般较小。流域面积大,流量一般较大。 (2)水位及其季节变化,与补给量密切相关。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降水多的季节水位高,为汛期;降水少的季节水位低,为枯水期。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的水位相对平稳。②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为汛期;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小,为枯水期。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河流,春季积雪消融,水位上升,称为春汛。③以地下水、湖水和沼泽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因其补给量稳定,水位的季节变化小。同等条件下,流域植被覆盖率越高,则水位的变化越小。 (3)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的土质、植被、降水强度和土地利用方式。若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强度大、滥垦陡坡等,则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则含沙量较小。 (4)结冰期,主要与流域最冷月气温有关。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则河流会结冰,并且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结冰期也越长;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则无结冰期。若流域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且河流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则易出现凌汛现象。 (5)流速,取决于河流的落差。河流落差大,则流速较快;反之,则流速较慢。一般而言,河流上游和峡谷地段流速较快;河流下游多流经平原地区,流速较慢。就河流某河段横剖面而言,河底与河岸附近流速最小,自河面至河底,流速先变大后变小,最大流速出现在水深1/10至3/10处。在曲流的凸岸和凹岸,流速与流向皆发生突变,导致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凸岸一侧坡度平缓。 我国主要的外流河水文特征比较 长江:径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汛期较长(6---9月)以夏汛为主,无冰期。 分段分析: 从源头到宜昌为上游:水流急,水能丰富;水量逐渐增大(沿途接纳支流),含沙量较小,河道较窄。 从宜昌到胡口为中游:流量大增,水流趋缓,含沙量增大,河道弯曲。 从胡口到入海口为下游:江阔水深 黄河:分段分析: 源口到河口镇为上游:水流急,水能丰富,水量逐渐增大,沿途有湟水、洮河等支流汇入,但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又有所减少,含沙量较小,在宁夏段有凌汛现象。(初冬和早春) 河口镇到旧孟津为中游:含沙量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支流众多,水量较大,但季节变化很大,水位会暴涨暴落) 旧孟津到入海口为下游:地上河,无支流汇入,流域变窄,流速缓慢,在山东境内有凌汛现象。(时间同上) 东北河流(黑龙江、松花江):水量较大,季节变化大,有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一年有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小(植被覆盖高),流速平缓(东北平原),冰期长。 西南地区的河流(横断山区):水量大,季节变化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含沙量较小,流域面积窄,支流较少。汛期在夏季。汛期较长。但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部分地区会出现秋汛现象。 东南地区(珠江、闽江等):水量丰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无冰期;含沙量较小(植被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