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北京时间2015年3月30日21时52分,中国在西昌(28°N,102°E)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首科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31日凌晨3时34分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时()

A.旧金山(37°N,122°W)区时为29日5时52分

B.东京(36°N,141°E)区时为30日15时52分

C.国际标准时间为30日8时52分

D.世界时为30日13时52分

2.3月30日至31日()

A.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B.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

C.西昌正午人影变长

D.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年雾日数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导致该区域西南部年雾日数等值线密集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地势

4.与甲市相比,乙市()

A.年雾日数较多 B.太阳辐射量较大

C.城市等级较高 D.气温年较差较大

图中实线为一月平均气温(单位:℃),虚线为七月平均气温(单位:℃),完成下列各题。

5.下列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50°N,120°W B.40°N,120°W

C.50°N,80°W D.40°N,80°W

6.导致图中①、②两地七月等温线分别向北、向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海陆位置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8.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B.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C.丙地处迎风坡,降水概率较大

D.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图是“某水库调洪蓄洪功能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随着水库中泥沙淤积不断增多,A.b的变化特点是()

A.a延长,b增大 B.a缩短,b增大

C.a缩短,b减小 D.a延长,b减小

10.若我国某大河(外流河)中上游修建多座调洪蓄洪功能为主的水库,则()A.枯水期下游流水搬运能力下降

B.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

C.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D.入海水量总量大幅减少

读图我国某地水系和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M河()

A.北段流域宽广,水量丰沛

B.南段蒸发量大,水量较少

C.北段夏季用水多,易断流

D.南段冬季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12.近年来,N湖的水位上升,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临湖地区的冰川消融量增加

B.临湖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地下水位上升

C.湖水大量蒸发,临湖地区的降水量增加

D.M河实行分段用水制度,下泄水量增加

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土地性质等影响。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分盈亏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图中关于农田水分盈亏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东南部以盈余为主

B.由盈转亏的分界线接近400mm年降水量线

C.东北部以亏损为主

D.西北部亏损量最大

14.图中甲处农田水分盈亏量数值最可能为()

A.0 B.500 C.—500 D.—200

15.造成甲处农田水分盈亏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①水田农业②岩溶地貌③一年两熟④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6.下列四幅剖面图与沿ab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17.图中甲处地形与地质构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山谷——背斜 B.山脊——向斜

C.山谷——向斜 D.山脊——背斜

图为某游客由北向南拍摄的一张风积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与乙地相比,甲地()

A.风力大 B.湿度大 C.温差大 D.植被少

19.拍摄地点可能位于()

A.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

B.南美西岸阿塔卡马沙漠

C.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

D.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沙漠

20.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示意,其成因是()

A.侵蚀一搬运作用 B.搬运一堆积作用

C.风化一侵蚀作用 D.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

图为“某水系及其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图中()

A.水体主要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B.区域夏秋季节易受台风侵袭

C. a水文站流量受湖泊影响

D.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均匀

22.该流域()

A.水能资源缺乏,不能发展水电工业

B.远离客源市场,阻碍了旅游业发展

C.可发展毛竹、茶等农产品的深加工

D.土地荒漠化、酸雨等环境问题严重

下图是小流域生态整体模型试验,是在短期内检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经对模型实验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下两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23.据图示判断,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的关系是()

A.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呈负相关

B.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呈线性正相关

C.植被覆盖度提高20%,径流产生量相应增加20%

D.植被覆盖度在20%~60%之间时,径流产生量最大

24.根据图示情况,在考虑了生态、经济等综合效益后,黄土高原最佳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度是()

A.20%~40%之间 B.40%~60%之间

C.70%~85%之间 D.85%以上

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年-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5.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

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

26.据图可判断()

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

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7.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8.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西藏和黑龙江的沼泽湿地面积广大,读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29.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之处是()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B.气温低,蒸发微弱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0.下列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农业基地的开发

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

C.西藏湿地面积增大与全球变暖有关

D.旅游资源的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赛周边地区的主要自然景观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说明该景观的成因。(2)塞纳河的航运价值较高,结合该河流经地区的地理特点分析其自然原因。32.读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哈尔滨各月平均气温

(1)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点,说明长白山对松花江的影响。

“中国云谷”位于哈南工业新城,其规划建设有云计算中心基地、应用创新研发基地、产业发展基地等。云计算中心基地的云存储对电的消耗比较大,数据中心需要不断地降温来达到恒温的环境。

(2)简述在哈尔滨建设“中国云谷”的主要原因。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该国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中部高原地区。1840年该国甲地发现高品位、埋藏浅、易大量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铜矿,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港口出口为主,1990年该国独立以来加大了对铜矿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发展。2012年与我国合作在甲地附近投资建设铜矿冶炼工业基地,使其成为集开采、冶炼、加工于一体的国内和国际工业基地。

(1)分析纳米比亚在甲地建设国际铜矿工业基地的资源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铜矿工业基地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3)纳米比亚本国不生产煤、天然气和石油,所需的大部分能源要依赖进口。近年来,该国在乙地东部沙漠发现丰富的铀矿。因此,有人提出该国在乙地大力发展核电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等浅水地区。

材料二: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试判断L湖湖泊北侧的湖底坡度和南侧的湖底坡度的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2)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卫星发射成功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时间为2015年3月30日21时52分,根据区时的计算方法东加西减,旧金山为西八区,区时为3月30日5时52分,A错;东京为东九区,区时为30日22时52分,B错;国际标准时间为零时区,时间为30日8时52分,C对;世界时即国际标准时间,为30日18时52分,D错。

2.3月30日至31日,地球向远日点移动,公转速度变慢,A错。太阳直射点北移,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B对。西昌正午人影变短,C错。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正向北回归线移动,D错。

【考点定位】区时计算,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昼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地球公转特点。

【名师点睛】区时的相关计算:

?先要了解时区是怎么划分的:

①经度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

②各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均为15°的倍数,如:

中时区,中央经线为0°

东n区,中央经线为n°E;

西n区,中央经线为n°E,西n区

③时区从中时区往东西两侧划分,向东从东一区划分到东十一区,再向东为东十二区(半时区);向西,从西一区划分到正十一区,再向西为西十二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其中央经线为180°;一共24个时区。

如图:

?区时的计算

①各时区的区时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②计算区时根据东加西减,相邻时区相差一个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③区时加减时,如果出现小于0的区时,则日期减一天,区时加24小时;如果出现大于24的区时,则日期加一天,区时减24小时。

④区时加减时还要注意有没有过日界线

举个例子:当东十一区为10月8日23:00时,求西十一区区时,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东十一区向西22个时区到西十一区,直接将东十一区的区时减22小时,就得到西十一区的区时,为10月8日1:00

第二种,东十一区向东2个时区到西十一区,将东十一区区时加2小时,为10月8日25:00,即10月9日1:00,与第一种方法日期相差一天,因为没有考虑向东越过了日界线,所以考虑日界线后,再减去一天,正确答案10月8日1:00。

3.D

4.B

【解析】

试题分析:

3.本题考查年雾日数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该区域西南部为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导致年雾日数等值线密集且沿地形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答案选D项。

4.本题考查重庆和昆明的城市等级、太阳辐射情况、气温等地理特征的差异,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据图可知:甲为我国的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这里盆地地形,不利于灰尘等杂质的扩散,再加上河流较多,水汽充足,因此多云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多,太阳辐射少;而乙为我国的昆明市,这里位于云贵高原上,四季如春,光照较充足,太阳辐射量较大;两市均为省级行政中心,所以本题B正确。

【考点定位】等值线的判读,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名师点睛】该题以重庆和昆明为背景,考查了雾日数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重庆和昆明的城市等级、太阳辐射情况、气温等地理特征的差异,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区域的准确定位和地理特征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区域多雾的原因:

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这是由辐射冷却形成的,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气象上叫辐射雾;另一种是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有时兼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可以看出,具备这些条件的就是深秋初冬,尤其是深秋初冬的早晨.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城市中的烟雾是另一种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类的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锅炉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

雾消散的原因,一是由于下垫面的增温,雾滴蒸发;二是风速增大,将雾吹散或抬升成云;再有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传,热量下递,近地层雾滴蒸发.

雾的持续时间长短,主要和当地气候干湿有关:一般来说,干旱地区多短雾,多在1小时以内消散,潮湿地区则以长雾最多见,可持续6小时左右.

总的来说多雾的条件为:

1 水汽冷却,潮湿

2 风小,无风

3 空气中悬浮颗粒多

5.C

6.A

【解析】

试题分析:

5.由图中虚线为七月平均气温,实线为一月平均气温,选项中四地一月和七月相比,(50°N,80°W )的七月气温大约16℃为,一月平均气温大约为-1.5℃,温差为17.5℃,同样方法计算出其他进行比较,该位置的气温年较差较大,答案选C项。

6.该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影响气温的因素,七月等温线在①地向北弯曲,说明①地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度高,主要原因是海拔低;在②地等温线向南弯曲,说明②地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温度高,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考点定位】等值线的判读,影响气温的因素。

【名师点睛】该题以等值线图为背景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影响气温的因素,掌握等值线中“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律,对等值线进行判读,并且掌握影响气温的因素是解题关键,该题涉及到年较差的判读,和影响气温的因素等知识,总结如下:

一、影响气温年较差的要素

(1)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由于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较差只要6℃,上海(31°N)为25℃,海拉尔(49°13′N)到达46℃。低纬度地域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域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2)海陆由于海陆热力特性不同,关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域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普通状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此外,地形、天气及植被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

影响相同。

(3)地形普通状况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4)天气云雨多的地域小于云雨少的地域。

(5)植被有植被的地域小于裸地。

二、影响气温的因素

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差下;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3)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裸露地区温差大

2、大气:锋面活动、天气状况 1)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 2)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

3、地形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

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

7.A

8.D

【解析】

试题分析:

7.注意图中等值线是等压线而不是等高线。在没有等高线地形图上要分析地形地势,可以根据河流的流向和水系特征来分析。从图中水系来看,河流分别流向北和南两个方向,其源地之间就是地势最高的山脉所在位置。注意图中指向标指示的方向,山脉的延伸方向亦即山脉的走向。所以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东西走向。故选A。

8.图中等压线向气压高的方向弯曲的区域气压比两侧要低,是个低压槽。在低压槽往往形成锋面,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特点该槽部可能形成冷锋。(我国北半球)。甲乙处于冷气团一侧,在锋后,气温较低,降水概率较大;丙丁处在暖气团一侧,在锋前,降水概率较小;根据丁地附近的等压线分析,吹西南风。故选D。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等值线图,山脉的走向、天气系统的判读。

【名师点睛】该题以等压线为背景,考查地形的判读,山脉的走向,以及天气系统的对天气的影响,(1)一定要注意等值线是等压线而不是等高线,分析地形地势,可以根据河流的流向和水系特征来分析。(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特征判断为低压槽,再结合低压槽的位置判读为冷锋,根据冷锋天气系统的特点分析即可。

山脉走向的判断方法:

1.从河流流向中判断山脉的走向.一般的,河流是呈现从高到低的流向,山脉的走向可从河流流向中判断.河流是什么流向,山脉就是什么走向.

2.可从植被的分布状况中判断山脉走向.一般的,植被随海拔高度变化呈垂直分布状况,通过植被的过度带不同的分布可判断山脉的高低走势,因而可判断山脉走向.

3.若是沿海山脉,可从降水状况判断山脉走向

9.D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9.图中a是入库流量与出库流量的时间差,b表示入库流量与出库流量的差,随着水库泥沙不断淤积,水库的库容就会不断减少,水库削峰补枯的能力就会下降,则b值在变小,洪峰出现的时间在在缩短,a值缩短。故选C。

10.若该大河中上游修建多座水库,则泥沙大量淤积库区,河口区泥沙淤积量减少,三角洲面积增速将减缓。水库的主要作用是调蓄径流量,,即削减洪峰,补枯流量,修建水库后,河流下游季节变化减小,防洪标准提高。选B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水库的调蓄作用。

【名师点晴】这道题主要考查水库的调蓄作用及读图分析能力。水库泥沙淤积不断增多,水库库容下降,水库很快就蓄水满了,这时就要放水,所以a值缩短,b值在变小。

水库是调蓄功能为主,在枯水期会放水,调节下游流量,不会因此而影响河流搬运能力;水库调蓄后,径流的季节的变化变小;水库设计的防洪标准是因地制宜的,不会因水库量多,而标准降低。

11.D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11.M河为内流河,河流发源于高山地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下游为季节河,注入内陆湖或消失。M河北段为河流下游,水量小,流域窄,A错.南段为中上游,尤其是上游位于山区,气温较低,蒸发弱,水量大,B错。南段河流中游地处山前平原地区,发展绿洲农业,夏季用水量大,由于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冬季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故冬季易断流,c错,D正确。

12.M河流域发展灌溉农业,其水源来自M河,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湖区及流域生态恶化。水资源的分段用水制度,上中下游调节使用水资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D正确。

【考点定位】内流河的特征分析、河流补给、流域治理。

【名师点睛】该题以内流河为背景对河流的特征分析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措施进行考查,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和河流的特征即可判断该和为内流河,结合区域特征对选项进行判断即可,内流河下游干涸即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主要的人为原因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据此寻找措施即可。

(一)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多内流河)水文特征:

流量小: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冰川融水补给和山地降水补给)

水位季节变化大: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影响较大,多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断流)或时令河

汛期:短(夏汛)

航运价值和水能价值都较低

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13.B

14.D

15.C

【解析】

试题分析:

13.读图可知,图中东南部农田水分盈亏量即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为正值,所以以盈余为主,A对。图中东部地区农田水分由盈转亏的分界线最接近的是秦岭-淮河线,约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线,B错。图中农田水分盈亏量线数值为0的以北以西地区为亏损地区,C对,读图中数值的分布可以看出西北地区亏损来那个大,D对。故选B项。

14.读图可知,甲外围等值线数值为0,与其相邻的两条线分别为0和500,说明甲数值小于0(大于大的。小与小的0.,但是不会低于一个梯度(图中相邻等值线数之差500),所以为-200,故选D项。

15.有材料可知,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土地性质等影响,甲处位于云贵高原地区,水田农业。主要种植水稻、需水量大,岩溶地貌,下渗强烈,地表水缺乏,热量条件好,一年两熟,①②③正确,而滑坡泥石流灾害与水分盈亏关系不大,④错,故选C 项。

【考点定位】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

【方法总结】等高线的判读注意“五读” :

(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2)疏密程度——密陡疏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

(3)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4)弯曲状况——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5)闭合等高线——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16.A

17.B

【解析】

试题分析:

16.回答本题需要注意图例,虚线为等高线,实线为岩层的分界线。图示等高距为50米,沿ab剖面线的地势起伏特征为:a处海拔位于150米-200米,从a到甲之间,海拔先降低再升高,有山谷,海拔为50米-100米,然后向右海拔升高到甲处为山脊,海拔为150米-200米,向右海拔降低直到b处海拔位于0-50米。图中只有A选项符合条件,BCD选项中ab两点的海拔高度都不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7.甲地等高线向低处弯曲,海拔高于东西两侧,地形为山岭。甲处岩石为泥页岩,东西两翼为石灰岩、页岩,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为向斜。所以甲处向斜山。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定位】地形剖面图的判度,地质构造与地貌,地质构造的判读。

18.B

19.C

【解析】

试题分析:

18.此题借地貌景观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此类题首先识别景观图,其次联系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的内容进行知识迁移。图为风积地貌图,该地貌为沙丘,乙为上风向,处于迎风坡,甲处于背风坡一侧,故甲处比乙处风力小;但由于背风,蒸发量小,湿度较乙处大;由于湿度大,故而白天温度较低,晚上温度较高,温差较乙处小;由于湿度大,植物生长条件较乙处好,故甲处植被多。答案选B项。

19.图为某游客由北向南拍摄的,图上乙处于迎风坡,故风来自西侧,为流动性的新月型沙丘地貌。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热干燥,不能形成移动沙丘地貌;南美西岸阿塔卡马沙漠处于3oS-30oS之间,受东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压控制,也不可能形成风自西侧来的新月型沙丘;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沙漠也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压控制,也不可能形成图示的新月型沙丘;只有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处于亚洲高压的西南侧,可能风形成来自西侧的新月型沙丘。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新月形沙丘;世界主要沙漠的成因

【知识拓展】(一)沙丘类型;沙丘的类型可以根据含沙气流结构、风力方向和含沙量的不同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风力作用的方向和沙丘形态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沙丘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①新月形沙丘,又称横向沙丘。平面如新月,走向与风向垂直或大于60°。沙丘两侧有顺风向前延伸的两个尖角,高度一般在数米至十余米。迎风坡为凸坡,较平缓,坡度约5°~20°;背风坡为凹坡,较陡,坡度约28°~34°。其形成过程可分为:饼状沙堆阶段、盾状沙丘阶段、雏形新月形沙丘阶段和新月形沙丘形成阶段。风沙流流经沙堆产生不同的风速变化、气压不同的分布特点,沙堆顶风速大,气压小,背风坡风速小、气压大,沙堆背风坡形成涡流,将沙子堆于沙堆背风坡的两侧,并形成背风坡两尖角之间的马蹄形小凹地,凹地继续扩大,雏形新月形沙丘形成。不断的加积,沙丘增大,背风坡的沙粒因重力下滑,涡流再吹向两侧,发育两翼,典型的新月形沙丘便形成。新月形沙丘相互连接形成新月形沙丘链、复合新月形沙丘和复合沙丘链等形态。当横向沙丘的地面上遇植物灌丛阻碍时可以形成抛物线沙丘,平面形状与新月形正好相反。继续发育形成平行低矮的双生沙垄。

②纵向沙垄。沙丘形态的走向与起沙风合成风的方向基本一致(一般小于30°)。长条状展布,最长达数十千米,高约数十米,宽数百米。沙源丰富时形成复合型纵向沙垄。

③长时期的多风向风沙流的作用下,在山前或地形较复杂的地区可形成金字塔沙丘,蜂窝状沙丘等。

(二)新月形沙丘的风向判断

沙丘是风沙流遇阻或风速减缓后堆积于地面的丘状沙地。是风积地貌的基本类型。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大河冲积平原或沿海平原的多沙地区,当风力盛行时,可以将沙搬远,就近堆积成为沙丘。迎风坡平缓而背风坡陡峭。风是从缓的一面吹过来。

20.A

【解析】

试题分析: 对照两图,明显的看出三峡大坝建成后沉积物粒径变大,这与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有关,而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与流速成正比;当三峡大坝建成后,由于大坝的拦截,下游流量减小,流速变慢,导致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下降,细小的颗粒被搬运到下游,较大的颗粒沉积下来,故在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故选:A.

【考点定位】河流的外力作用。

【名师点睛】本题只要学生了解河流流速与河流外力之间的关系,解题难度应不大。河流流速加快则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河流的沉积作用 : 河流搬运物质的沉降和堆积作用。河流只发生碎屑物质的机械沉积作用,几乎不发生溶解物质沉淀和胶体物质凝聚的化学沉积作用,这是由于河水中溶运物质远不饱

和,也缺乏适合于化学沉积的稳定环境。

河流机械沉积作用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流速降低、流量减小,或水中碎屑量超过河水的挟带能力。河流的碎屑沉积物叫冲积物,由具不同粒径的碎屑组成。碎屑的磨圆度好,粒度分选性也好,具层理。河流的沉积作用可沿流程发生,但以流速骤减处最显著,如山口、河口。河流在山口处因地形开阔,水流分散,流速减低,碎屑沉积成扇形,称冲积扇(干旱气候区的间歇性河流形成的扇形堆积,称洪积扇)。在弯曲河流的凸岸形成的边滩,随着河床的摆动可以扩大发展成洪水位才能淹没的河漫滩。河漫滩形成后,如果河流的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的下蚀作用增强,河床因而被蚀低,于是先期形成的河漫滩则高出河面位于谷坡上或谷底,呈台阶状,叫河流阶地。河流到达海面,流速消失,搬运来的碎屑物全部沉积在河口,平面上形成“△”形,叫三角洲。随着三角洲的增长,陆地向海洋扩展。

21.B

22.C

【解析】

试题分析:

21.图中的经纬度、杭州、水系特征可知,该河流为外流河,主要参与的是海陆间的水循环,A错;地处太平洋的西岸,夏秋季节易受台风侵袭,B对;a水文站在流入湖泊的河流上游,不会受湖泊影响,C错;该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匀,D错。

22.该流域在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是以柱子茶叶的生长,故可发展毛竹,茶等农产品的深加工,C对;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丘陵地区,水资源丰富,落差大,水能丰富,可以发展水电工业,A错;距离杭州近,附近有客源市场,可以旅游业发展,B错;该流域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会导致酸雨问题,但降水多,基本不会发生土地荒漠化,D错。【考点定位】我国的区域特征。

23.A

24.C

【解析】

试题分析:

23.读图,根据植被覆盖率与径流产生量、泥沙产生量的关系曲线,可以判断植被覆盖率与泥沙产生量呈负相关,A对,B错。植被覆盖率与泥沙产生量不是比例关系,C错。植被覆盖率小于20%时,对径流产生量影响大,D错。

24.从右图来看,当植被覆盖度大于70%时,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减沙效益基本不变,因此70%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结合位置,从左图看,当植被覆盖度达到80%左右时,其生态效益已经十分明显了,结合两者选C项。

【考点定位】读图析图能力,生物措施产生的效益。

【名师点睛】植树造林所产生的效益:

①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系统,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

②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土,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③自动的调温器,夏日树荫下气温比空地上低10度左右,冬季又高2-3度;

④天然除尘器,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

⑤制造氧气,树叶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

⑥消灭细菌,松、樟、榆等树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等病菌;

⑦消减噪声;

⑧可以用来造船、造家具等等;

⑨增加经济效益,增加木材及林产品的经济价值;

⑩最重要的是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降温增湿,调节环境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25.A

26.B

【解析】

试题分析:

25.由其年降水量可知该山地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区域的山地土地利用类型总体来讲荒地面积最大,林草地面积最小。另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和下渗量影响,而下渗量主要与植被覆盖状况有关。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涵养水源能力越强,下渗量越大,则径流量越小。图中①②③径流量依次减小,可知其植被覆盖状况依次变好,分别应为荒地、耕地、林草地。

26.图中显示山区降水年际变化较大,说明降水不稳定,季节变化大;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和下渗量影响,降水量一定的情况下,下渗量越大,则径流量越小。图中①②③径流量依次减小,而植被覆盖状况依次变好,可推知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选B项。根据图中信息无法推断该地植被类型和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考点定位】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循环的影响

27.B

28.A

【解析】

试题分析:

27.根据荒漠化严重区图例,在图中可判断其主要出现在热带草原带,选B。本小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例,结合非洲自然带的分布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28.由右上图知,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荒漠化面积也在增加,表现出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①正确;由右下图知,大约60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②错误,③正确;过度放牧的面积远大于过度开垦的面积,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错误,选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荒漠化的防治。

【名师点睛】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原因:占10%

基本条件——干旱(气候条件分析)

物质基础——地表物质松散

动力因素——大风吹扬

其中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荒漠化的进程,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但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决定作用。

2、人为原因:占90%

1)过度樵采:在缺乏能源的地区,樵采天然植被是燃料的主要来源。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67平方米沙蒿作为烧柴。在内蒙古东部库伦旗北部的额勒顺乡,1000多户居民每年需要的薪柴相当于破坏近100平方千米的灌木林。

(2)过度放牧:半干旱草原区(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呼伦贝尔、锡林郭勒→

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斑点状土地荒漠化

(3)过度开垦;半干旱的农垦区周围→科尔沁沙地、内蒙古后山地区→过渡开垦、固定沙丘活化→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或片状分布

(4)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3.荒漠化具体治理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5)我国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经验生物固沙、草方格沙障、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29.B

30.D

【解析】

试题分析:

29.沼泽湿地的形成与降水、地形、气温、地形等因素有关。西藏内陆高原,地形的阻挡,降水稀少,排除A;冰雪覆盖描述的是西藏的自然景观,排除C;西藏地势高,起伏大,排除D ;西藏地势高,黑龙江纬度高,二者温度低,蒸发弱,故选C 。

30.黑龙江湿地减少,主要原因是人为的破坏,由于50年代不断拓荒,不断的破坏湿地,耕地不断的增加。湿地具有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有:净化水源、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生物的多样性等。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冰川不断的融化,河流水量增加,使得湿地面积不断的增加,所以西藏湿地的增加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故选D。

【考点定位】湿地产生的原因、湿地的减少原因与保护。

【名师点睛】(一)湿地形成原因: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浅水覆盖的土地.其类型多样.因而成因也多样.一般来说.是因蒸发量小于降水量.且地势较低平.排水不畅.除此之外.热带地区还因降水丰富.排水不畅形成湿地.(如印尼)高原地区还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融水较多而地表水较丰富、且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于易积水的低洼处易形成湿地.(如青藏高原)高纬度地区还因气温较低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并且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地平排水不畅.也易形成湿地、(如东北三江湿地)。

(二)湿地破坏的原因:人为破坏:近年来由于湿地围垦、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水资源过度利用、大江大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泥沙淤积、海岸侵蚀与破坏、城市建设与旅游业的盲目发展等不合理利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造成湿地面积缩小,水质下降、水资源减少甚至枯竭、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功能降低甚至丧失。

31.

(1)位于地中海沿岸(北纬40附近),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自然原因:河流较长,通航里程长;通过运河与其他河流沟通,交通通达性好(河运便利);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季温和(气温在零度以上),河流无结冰期,全年通航;年降水量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河流水量丰富,流量季节变化小,利于航运。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或流速较小),利于航运。

【解析】

试题分析:

(1)马赛位于地中海沿岸,约北纬40附近,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形成的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从自然因素分析,塞纳河流程较长,通航里程长。根据图例,该河通过运河与其他河流沟通,交通通达性好,河运便利。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季温和,最冷月气温在

零度以上,河流无结冰期,全年通航。年降水量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河流水量丰富,流量季节变化小,利于航运。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稳,利于航运。

【考点定位】区域自然带类型及原因,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名师点睛】分析河流的航运条件(或航运价值)方法:

1、自然条件:水量及水量的变化(即流量的大小和水流的稳定度,河道的地质水文,如急流险滩等)

2、经济条件:流域内的发达程度,流域内经济越发达,客货运输量越大,航运价值高,航运量大。

32.

(1)长白山海拔较高,为松花江的发源地;长白山坡度较大(陡),影响松花江河水的流速(较快);长白山的积雪(冰川)融水,为松花江的补给水源之一,影响松花江的流量和汛期;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影响松花江的流向。

(2)哈尔滨气温低;全年有5个月的月均温在0℃以下,时间长,节约能源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形对河流的影响要从河流的流速、流向、补给等方面回答。

(2)该题主要考查在哈尔滨建设“中国云谷”的区位条件,可以从气温、降水、基础设施等方面回答。

【考点定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名师点睛】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1、地形对气候影响

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②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③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④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⑤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影响局部气温。海拔高度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体的阴坡和阳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山体阴风坡和背风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山脉垭口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当暖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高;当冷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低。河谷地形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②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山体的迎风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③影响风速。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地形影响河流流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精选文档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特点、难易程度 1、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题择,27 小题共54 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4 小题共46 分。 2 、试卷特点 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高一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试题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试题中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 二、考试情况 从本次地理阅卷情况看,学生答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和原理混淆不清;二是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三是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 ;四是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五是读图分析、填图绘图的技能不熟练、不规范;六是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点子

上;七是部分学生字迹潦草。 精选文档 三、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 题1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问题的迁移能力比较差。2.地理图文转换能力欠缺,找不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衔接点。3.对地理现象或成因的叙述不规范或者是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点所在。 4.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不少学生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 5.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分析学习成败上的原因。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地理必修二所涵盖的内容主要为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讲的多练得少的情况,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单凭死记硬背去学习。 2. 文科班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没要牢固的地理基础、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地理素养较低。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阻力。 3. 由于地理教师所教班级较多,导致对每位学生的关注减少。 五、今后的教学措施 1. 降低教学难度,立足基础,发展能力基础知识是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智力、能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以便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2.应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平时教学中应加强阅读地图和图表能力的培养,要能读懂各种地理示意图,明白其含义。 3.加强集体备课 精选文档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 高二文科共有5个班,299名学生,考试情况如下:全年级地理个人最高分为94分,最低分为18分,班级均分3、4、5为58.6分,1、2班为68.8分,试卷难度系数大。 二、试卷特点 1. 结构简约合理 本试卷由28道选择题和4道综合题组成,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目内容覆盖整个必修三,注重知识的应用,适合新课标要求。 2. 题量较大,难易结合,突出能力考查 学生反映90分钟的考试时间没有闲余,几乎没有时间检查,故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题量较大。试题涉及较多的理论应用,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效果明显,部分内容课本中没有涉及难度大。 3. 注重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 本试卷中大部分试题与图形结合,对于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较高,有些题目若看不懂图就无法动笔,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读图能力训练。 三、考卷得分情况 选择题得分率为58﹪左右,失分较多的题目是:3、4、7、9、12、13、18、19、20、21、24、27、28、31、35、38、39题,尤其是后面的选择题题,这些题目要求学生善于思考、能迅速接受新知识、读图能力强等,有一定难度,综合题失分都多,30题14分题均得分为7.8分、30题10分题均得分为5.94分、31题10分题均得分为5.80分, 30、31题难度相对较大,得分率较低,它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四、错因分析 通过阅卷发现,学生失分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审题不够认真仔细或者粗心大意,导致作答错误。例如:3、6、7、21、30、31题; 2、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原理不清。例如:10、12、14、22、26、27题; 3、不善于动脑思考,不能迅速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背景。例如:21、28、39、31题;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3---2014年度高一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组:薛桂梅 一、试题特点分析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第二部分是综合题(两大题10小问,共40分)。1.注重基础,强调能力。 本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尤其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特别是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出题是本着我校学生轻视文科,地理又是中考非考科目,地理知识几乎为零的现状。试题85%以上为基础题,重点考查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并要求会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产、生活中与所学地理知识关系密切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基础,重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对地图的阅读、分析、归纳、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因而本试卷中选用 14幅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难易适中。其中难度、区分度适中的题占64分,难度偏易、区分度适中的题占20分;而偏难、区分度适中的题只占10分。不足之处是有6分属偏易、且区分度不适的题。较圆满地完成了学校要求的出题标准。 二. 试卷情况分析: 1.总体情况: 考试结果与预期值相差甚远。优劣相差悬殊;两级分化严重。无论从答题细节、态度、还是总分、极值分都相差很大。具体表现为1)班级之间差距较大:普通班级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有16分之多。同一老师所代班级相差也在8 分以上。2)学生间两级分化:最高分为95分,而最低分只有14 分。且低分段50---60分人数较多。低分率占50%。而优生较少(除实验班78人外)、普通班总共57人。优秀率只占14.61%。3)及格率也不太高,全校为59.92%,而有的班级只有7%。 2.各题得失情况:

高二上期 地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秘密 启用前 考试时间:20XX 年11月9日10:00—11:30 富顺二中高20XX 届高二上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在答题卡中。) 1、关于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没有明显的差异 B 、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征 C 、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下列有关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南方和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 B 、南方和北方地区自然条件差别大,社会经济方面发展差别很小 C 、北方地区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 D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南方地区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3、下列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部地带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比中、西部地带发达 B 、城市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中、西部经济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 C 、东部地带是我国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水平和技术最高的地带 D 、“西部大开发”使东部经济地带失去了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强的优势 4、下列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西部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大,说明其生产力水平高 B 、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很均衡 C 、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D 、西部地带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其工业结构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 5、 20XX 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发挥了重要作用。BDS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 )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由此可知,BDS 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提供短文联络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灾区的影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某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分为甲、乙、丙、丁4种(图1),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Ⅰ、Ⅱ两个阶段。目前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有关,其关系如下表。读图表完成第6题。 ①④⑥ ③⑤ ⑦⑧ ② 第6题图3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的总结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总结 1. 平均分 语文:78 数学:82 英语:82 物理:82 化学:90政治:81历史:84地理:88 总分:667 横向比较:历史学科第一以外,其他学科不甚理想,尤其是语文与物理。物理老师曾在私底下与我反映,感觉我班作业较好,且跟月考之前比努力不少,但为何效果不佳?考试成绩与1班比差太多,有4分左右。同是一个老师教的,尽管我承认与1班有一定的差距,但不至于差距会那么多!文科(政治、历史、地理)在各门学科中相对比较好,因此除了历史,其他二门文科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 纵向分析:整体比月考有所退步,但数学比月考有一定的进步,当然,文科平均分的优势也不如月考明显。理科中物理与化学的平均分有所退步,主要原因还是高分少,低分多。 2.

各分数段分布情况 前10名1人,第十名,比上次的0人多1人,前20为1人,比月考的3人少2人,前30名4人,比月考的6人少2人,前50名5人,比月考的8人少3人,前100名13人,比月考的15人少2人,前200名19人,比月考的23人差4人,400名以上有11人,比月考的7人多4人。 所以,与上次月考相比,尖子生略微有点退步,但还是在可控范围内,班级内的前10名相对的人员结构没发生多大变化,这点上还是可以跟进的。 200名人数减少较多,意味着中间的人员可能在学习或者考试过程中存在了一定的问题,而400名以上的人员增加也说明个别同学可能已经出现跟不上的现象。(二)存在的问题 期中考试不能说明一切,但肯定可以反映一些现象,说明一些问题的。 (1)不够“静心” 要想出色地完成一件事情,没有静下心来是一定完成不了的。由于考试的紧张或者其他情况,同学们整体上都比较浮躁,主要表现为 ①班级中的同学们在早上到教室后无法静下来心来投入到学习中去,经常会趁机讲话,早到的效

中学地理期中考试反思

中学地理期中考试反思 中学地理期中考试反思 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 洋思中学最独到的做法是不选择学生。因为他有一个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的办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理念引领着 洋思人不断探索前进,走出了一条独特新颖的办学之路。从最后一 名学生抓起,从起始年级抓起,从起始学科抓起,敢收没人要、没 人管、没法管的孩子,并把他们当作重点关注的对象。学校在表彰 奖励后进生时对帮助他们的尖子生也同等奖励,这样既鼓励了后进生,又鼓励了尖子生,还培养了学生平等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实现了教育教学的双赢。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实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 式切实转变了教师角色。整个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 觉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真正把课堂变成了学堂、把教室变成了学室,增强了学 生学习的自主性。 “先学”不是预习,它比预习更有效。“先学”之前教师明确地提出学习目标,并出示自学指导,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 要求,让学生很快地通过引桥,走上自学的快车道。在“先学”过 程中,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 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分析,为“后教”作好准备。 “后教”教的内容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老师始终起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实质上还是学生讲、学生互相教。老师主要对规律、方法、注意点等进行点评。

“当堂训练”不仅仅是考试。当堂训练可以是测试,也可以是动手、动口的训练。对于当堂训练,是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全面提高 了学生素质,减轻了学生课外过重负担。 三、集体备课活动 总之,通过对洋思经验的学习,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以教师为主体,不相信自己的学生,作业不精炼且没有针对性。当然,洋思 的经验一定要我们辩证的学习,在课堂中吸收一些符合我校我学科 的经验,把有效的东西运用到课堂上,把一些还不能用的经验找时 间使用。 在课堂中,改一些教学时的毛病。从布置预习,到课堂教学,有效的践行洋思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洋思经验及实施新课程中,我们 必须不断地反思,及时地总结,适时地改进,充分地完善自我,相 互学习,取长补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 水平,切实有效地推动我校教育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中学地理期中考试反思[篇2] 一、试题评价 从分数统计和卷面分析来看,本次初二年级期中试题力求体现《地理课程标准》的思想,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1、试题覆盖面较广,题型多样。本次试题题型有选择40分、连线10分、综合50分。 3、基础知识占得比例较大,除个别题之外,基本做到了难易适中,不偏不怪。 二、试卷分析: ㈠、基础知识部分。 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对于地球的知识,海陆分布,世界的居民等知识学生基本上都能很好的掌握。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1.下面左图是“风向标示意图”,右图是“某地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Q地的风向为 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3~4题。 3.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 4.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大气环流 6.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D.海陆位置 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洋流甲 A.自南向北流 B.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 C.使沿岸降温减湿 D.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 8.图中①②③④位于河流两岸,冲刷作用强烈的是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图1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2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9-10题。 9.图9甲处的洋流与图10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著名的渔场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1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13.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卷汇总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26题*2分=5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图 1 “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 1 ~ 3 题。 1 .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 .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 .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 .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3 .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 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是() A. 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获取资源的数量,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 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D.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读“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回答5--7题。 图2 5.符合图2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 A.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6.引发图2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7.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均有大量人口迁入的是 ( ) A.西欧 B.北美 C.大洋洲 D.拉丁美洲 8.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4回答9--10题

2020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必修)

2020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必修)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3题;共72分) 1. (6分)太阳系八大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 . A级 B . B级 C . C级 D . D级 2. (2分) (2018高二上·厦门会考) 汽车导航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 . 遥感技术 B . 全球定位系统 C . 地理信息系统 D . 数字地球 3. (2分)2015年7月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近距离飞过冥王星.图1为太阳系示意图,图2为冥王星首张高清照片.读图完成下题.

(1) 据材料可知() A . “新视野号”已飞离太阳系 B . “新视野号”已到达河外星系 C . 图2中包含二级天体系统 D . 图2中包含三级天体系统 (2) 冥王星不存在生命的条件最可能是() A . 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B . 强烈的太阳辐射 C . 缺少卫星环绕 D . 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4. (2分) (2017高一下·正定期末) 北京时间2016年9月9日,美国第一个小行星取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预计将于2018年8月飞抵位于小行星带中的“贝努”小行星,让人们更深入地认识那些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贝努”小行星位于() A . 金星和地球之间 B . 地球和火星之间

C . 火星和木星之间 D . 木星和土星之间 (2)威胁探测器探测之旅安全的太阳活动主要有() ①黑子②耀斑③日珥④太阳风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飞抵“贝努”小行星时,探测器已经脱离()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总星系 5. (2分) (2016高一上·徐州期中) 太阳活动达到高峰期时可能对地球造成很大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题。(1) 太阳活动() A . 目前无规律可特,也无法预报 B . 发生在太阳内部 C . 以黑子和耀斑为主要标志 D . 对人类生产、生活没有影响 (2) 这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的命题范围主要是以世界地理分区、中国地理总论和分区中的自然部分、以及海洋地理为主.本卷总体难度较大,表现在选择题大都不易于下手,得分率较低,综合题主要以分区气候和中国地理中的气候和河流的相关知识为背景,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阅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于考查的范围较为集中,学生复习应该说比较到位,因此得分情况相对较为理想. 一、纵观试卷,具有如下特点: 1.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全卷的内容以课程标准作为命题的指导,注重对地理主干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考查. 2.以地图语言作为主要的呈现方式,注重对地理能力的考查: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综合题都以图表为载体,要求学生能够地理图表信息进行分析、归纳、评价和阐释,以获得正确的地理结论. 3.关注社会生活,考查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对生活中地理问题与现象进行了考查,体现了新课标教育的“生活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4.试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回归基础,扎实求学,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5.试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有些试题的设问不够准确,有些选择题的选项需推敲,有些综合题的答案还需进一步完善.如选择题24、25两题,答案在解释给学生听时会有一些难度,试卷在图例的印制上不够清晰,不容易判

断. 二、试题得分情况统计及分析:(一)统计情况:我校均分为75分.随机抽取了50份试卷作为样本分析,为统计结果如下:题号单选双选31 32 33 34 总分均分28 15 9 9 11 9 81 得分率70 50 75 69.2 78.57 81.18 67.5 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得分率77.59097.547.595 87.5 50 100 85 85 92.5 47.5 72.5 82.5 90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252627282930得分率55 77.592.540 65 75 42.5 55 7545 77.5 82.5 82.5 85 52.5 (二)典型错误分析:通过抽样统计,将学生在典型错误分析如下:选择题第12小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对于板块和洋流的分布已经海底地形中大陆架的特点,涉及较广内容,学生得分偏低;选择题16题,学生对于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的特征已经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河流补给水源类型依然掌握不够牢固,选择题19题学生对于河流水系中支流的特征了解圣少,甚至有学生不能读懂题目中的“支流密度差异”是什么意思,以至有学生认为是河流的盐分和密度的比较,22题依然是考察河流特征,学生对于指向标的判读掌握较好,但是不能判断出河流流经区域地形的走向,以及对于乙图中湖

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地理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组王利娟 一、试题命题思想及分析 1.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 地理思维能力应建立在一定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品质的基础上,所以对于高二学生,强调基本知识的学习,强调教材知识的落实尤为重要,本卷命题强调了这一理念。 2.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本次试题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强调了信息的获取。如3、4题的指向标和海拔高度以及相对高度的计算;5~6题利用图表分析其数据等;7、8题的太阳高度变化及该地经度、海域等信息,并且根据题意计算该地日出时间;综合题中都为回答问题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如26题中的材料就蕴含了卤虫的生长的地理环境特征等信息。 3.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7、8题,结合题意判断日出时间的计算;9、10题,要求学生把我国各区域的农业人口、耕地面积还有粮食商品率掌握了,才能判读出表中的各个区域;27题,考查俄罗斯沼泽及其河流含沙量等特征,需要学生把获取到的图中信息与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正确分析原因。 4.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此项能力也可以通俗地概括为“看图说话”。 如1题,就是要求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说出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这些气候成因。28题(4)“根据图2,分析该地区降水量存在差异的原因”,就是要求学生对图中的降水曲线进行定性描述。二、学生成绩和答题分析 (一)学生成绩情况统计 1.选择题答题情况(每小题2分)

根据阅卷情况反馈、分析研究,学生答题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2.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欠缺。表现在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 3.语言表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答题条理不清。往往表述时文字很多但真正涉及要点的较少,整个综合题的解答都存在类似问题; 5.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今后努力方向 1. 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训练。 今后教学中,仍要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该记的内容必须扎实过关,强调基础知识细节的掌握;可用专题训练形式来纠错,降低学生错别字率。 2.继续加强区域地理学习,强化地理空间定位训练。 要加强中国各国土整治区域、我国周边毗邻的国家和地区及世界热点地区地理特征的认识和学习。对这些地区:一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它相关信息(区域轮廓、地势剖面、特征事物)等,建立起地理事像空间定位的参照体系;二要把重点区域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转变为等值线(地形、温度、降水)图进行判读训练;三要加强重点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整合,综合推断和概括区域特征,如水文、气候、地形、经济、人文状况等。四要注意区域对比训练。运用比较法首先要确定比较的内容,其次是归类所要比较的地理事象,第三要抽象重点比较的内容。不能面面俱到。 3.熟练掌握地图语言,加强地理图表判读的训练。 区域地图的训练主要包括审读地图、填绘地图、分析地图。在复习每一个区域地理知识后,可以发给学生相关的空白地图,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文字尽量转换在地图上,力求地理事物分布的清晰性。另外,教师还可设计不同区域交界处的空白地图,建立区域之间的联系。如:国家交界处、地区交界处、中国和邻国交界处、不同地形区交界处等。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本次试卷命题思想,设计思路剖析。 本次试卷,地理考察的知识面广,共30个选择题、4个综合题。考试内容为第一章。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运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题型的能力。 二、此次考试高年成绩分析。 三、试卷分析及学生存在问题 从上述数据上来分析,可以发现总体上试卷综合性强,难度适中。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加上白鹤拳冲去大量课程,上课时间较为破碎,学生明显不适应。地理初中学生很少认真学,底子薄,而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不复习,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甚至存在明显抄袭现象,导致总体分数差距很大。 综合高一8个班试卷和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得出以下数据。选择题第1——23题为基础题学生得分情况较好,24——30题为高考原题或者高考模拟题,主要考察晨分线、太阳高度角和时差计算等问题,属于高中地理的难点,一些学生无法取得高分,主要由于这部分失分较为严重。综合题第一题为练习册原题,得分情况较好,第二题考察地球公转相关知识点,得分情况尚可,但很多同学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昼夜长短情况和变化情况的区别,题目中要求画图很多同学没有看到,白白失分,同时画图很不规范,没有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失分较为严重,第三题考察地球自转俯视图难度相对较大,但和月考综合题第三题类似,月考做过讲解,新题目做了变形,很多同学又不知所措了,得分情况仍然不理想,第四题主要考察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关知识点,结合生活实例太阳能热水器问题,学生平时没见过类似题目,导致畏难情绪严重,再加上知识不过关,得分较低,很多同学无法动笔。 四、针对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 针对考试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引起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开导学生,让学生知道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地理的重视。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和作图规范性的培养,对部分差生课余进行辅导,争取共同进步。督促学生完成布置的课外作业,及时批改,杜绝抄袭现象。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促使学生爱学,认真学地理。 高一地理备课组 2015年11月19日 1 / 1

高二上册地理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中学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内容为必修三。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做题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表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据此完成1~2题。 1.②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山高原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2.下列有关表中③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借助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②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分布区,畜牧业发达③由于干旱严重,作物种植区的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④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着基础性的深远影响。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两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差异,并对农业生产产生显著影响。据此完成3~4题。 3.两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的原因是 A.气压带和风带 B.纬度位置 C.距海远近 D.沿岸洋流性质4.由于降水量不同,两地区农业生产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 A.南方地区一年两熟,北方地区一年一熟 B.南方地区商品率低,北方地区商品率高 C.南方地区种植甜菜、大豆,北方地区种植甘蔗、油菜 D.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

下图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和新三大经济带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新三大经济带中的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与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中的东部地带相比 ①增加了黑龙江省和吉林省②增加了辽宁省③减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④减少了福建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以下省区既属于西部地带,又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有 ①内蒙古②新疆③云南④青海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6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持续较大的下行压力,煤炭大省山西摆脱煤炭依赖,主动去产能,率先减产量,在克服困难中积蓄转型动能。据此完成7~8题。 7.山西实施经济转型的原因有 ①煤炭等资源已枯竭②单位产值的能耗高③工业产品的市场日渐狭小④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下列加快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途径,合理的是 A.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B.推动高耗能产业发展 C.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D.加大煤炭开采力度 实施跨区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重要举措。据此结合下图,完成9~10题。 9.加利福尼亚州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属于 A.西水东调 B.南水北调 C.北水南调 D.东水西调

高中学生地理考试总结

高中学生地理考试总结 间飞快,转眼学生的期中考试结束了,针对这次的期中考试,有收获也有遗憾,现将这次期中考试的点滴想法总结. 高中学生地理考试总结本次考试虽然难道较低,但是整体还是考得不好,从考试成绩可以发现,班级的及格率不高,优秀率低,班级平均成绩也不太理想啊,跟期望中有很大的差距,在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存在问题: 每一块试题中,一些平时上课认真的学生差不多都能拿到高分甚至满分,如选择题20道,还有第24,25题能拿满分也有许多,比较可惜的是在一些小题没有仔细看题。 一、基础不扎实,掌握知道不牢固,主意集中体现在选择题方面如:1、5、6、10、16、17还有综合题21四张图,22黄河的发源地和流入海洋错误情况也较明显。 二、考试态度问题不严谨,许多同学没有认真对待考试,从其做题试卷表面就能体现出来,字迹了草随便,做题答非所问,乱七八糟。思想品行差。 三、做题不仔细认真,粗枝大叶如:6、10选出错误的答案;21题让你写出序号;22题(2)标出河口孟津等 四、应变能力差,思维扩展力不足。如选择题1-4题,

关于平和的;21题湖北的地图轮廓不会跟其(3)联想起来,23题(3)“正在兴建的b是水电站”,这边没有画一个下横线学生就没有做,全年级没有一个学生这个有做。这说明学生的思想应变能力不足,没有用心去做题,看题审题。 教育教学反思 1.创造性理解使用教材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理解使用教材。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更新、调整、删减和补充,对教材知识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学会自律学习,学会自觉学习,学会创意学习,要从课堂上课外生活上引导他们爱上地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多一丝关怀,少一分责难”“多一些探讨,少一点讲解”“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 3.培养学生看图、识图、解图的综合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行,地理图形知识在地理新教材中所点的比例更加大,这就要求在进行地理图形知识教学当中要加大对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平日强化训练。 4.落实好基础知识,培养迁移能力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特点、难易程度 1、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题择,27小题共54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4小题共46分。 2、试卷特点 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高一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试题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试题中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 二、考试情况 从本次地理阅卷情况看,学生答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和原理混淆不清;二是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三是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四是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五是读图分析、填图绘图的技能不熟练、不规范;六是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点子上;七是部分学生字迹潦草。

三、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 题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问题的迁移能力比较差。 2.地理图文转换能力欠缺,找不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衔接点。 3.对地理现象或成因的叙述不规范或者是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点所在。 4.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不少学生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 5.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分析学习成败上的原因。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地理必修二所涵盖的内容主要为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讲的多练得少的情况,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单凭死记硬背去学习。 2.文科班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没要牢固的地理基础、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地理素养较低。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阻力。 3.由于地理教师所教班级较多,导致对每位学生的关注减少。 五、今后的教学措施 1. 降低教学难度,立足基础,发展能力 基础知识是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智力、能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以便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2.应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平时教学中应加强阅读地图和图表能力的培养,要能读懂各种地理示意图,明白其含义。 3.加强集体备课

高一地理考试反思与总结

高一地理考试反思与总结 引导语:反思一件事情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行完善与修改,使其在未来发展得更好,以下是的高一地理考试反思与总结,欢迎参考! 期中考试是对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进行的一次检测和总结,其意义在于查漏补缺和总结进取。考后总结主要可以下: 1、找出成绩与目标的距离。很多进入新高一的同学都给自己制定了目标,考试之后,首先要看看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达到了,总结一下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同时考虑自己的目标是否订的过低而缺乏挑战性。若达到不了,就应该格外反思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态度与方法等等,同时反省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否脱离了实际。 2、总结学习方法的得失。高中阶段有不同于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具体每科还有不同于其它科目的方法。初中的学习仍然处于基础阶段,强调思维的规则性和良好的记忆力;高中阶段则进入提高阶段,强调思维的发散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学习方法不可避免的会有所转变。考试一旦失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己在该科的学习方法上是否存在缺陷,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成绩十分理想,也应该找出原因所在以便今后“发扬光大”。 4、薄弱的知识点。各学科的内容都是由具体知识点构成的整体,每个知识点的缺失都会影响总体成绩。期中考试就是帮助进行的最好途径之一。考试进行之后,对试卷中耗时较多的题、摇摆不定的题、做错的题均做出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原因所在,是公式掌握不牢,

是该记住的没有记住,是解题方法没有掌握,还是思考方式运用不够熟练?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学习。 考试后无论成绩好坏,提高才是目的。期中考试之后,我们要 认真总结,这一步的意义不低于考试本身。 仔细分析了这次期中考试的地理试卷,应该说题目的风格较传统,所以大部分题目都是见过的,不过很多题目的转弯地方多,个别题目甚至是几个知识的联合,客观的讲这次地理试卷知识点不难,但也反映出了同学们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同学们的读图能力。很多同学能够记得书本上的文字知 识点,殊不知地理知识却也与其它不同,“图是地理的灵魂”这是不会错的,例如你能准确的知道亚非分界线在苏伊士运河,可是如果要你在图上准确的标出来呢?再如很多同学知道山地的不同部位的特征,但却不能准确的判断哪幅图是山脊,哪幅是山谷。这也让我联想到很多同学在周记中提到的历史考试中,有一个题是根据书本上的老子和墨子相关知识,然后自己进行拓展,写也他们的观点,如果我们平时上课时不理解,不去注意听老师讲解,就根本不能准确答案,所以光知道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理解。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同学学习地理时不能把章节内容联系起来,强行把相互联系的知识给分化开来。比如第一章标题中是“地球与地图”,下有三节,其一是地球和地球仪;其二是地球的运动;其三是地图。这三节显然是有联系的,如果我们能做到把书合上,在头脑里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地理知识结构,这就可以让自己

山西省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山西省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7题;共30分) 1. (1分) (2018高二下·铜仁开学考) 下图所示为“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分别是() A .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B .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 .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 .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丙地,取最短航线应为() A . 先向东北,再向东,然后向东南 B . 先向西北,再向西,然后向西南 C . 先向东南,再向东,然后向东北 D . 先向西南,再向西,然后向西北 2. (1分) (2017高二下·天水月考) 下图中,字母N表示北极点,S表示南极点。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图中各点,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的是()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⑤ (2) 图中③地位于⑤地的() A . 正南方 B . 东北方 C . 西北方 D . 西南方 3. (2分) (2016高一上·徐州期中) 图示意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下题。 (1)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有() A . 两种气候类型 B . 三种气候类型

C . 四种气候类型 D . 五种气候类型 (2) 若不考虑地形因素,五个地点中冬季气候湿润的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④⑤ D . ③④⑤ 4. (4分) (2019高二上·新疆期中) 下图甲、乙、丙、丁四区域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5. (1分) (2019高三上·石嘴山期中)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完成问题。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总结(通用版)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总结(通用 版) The work summary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ast work; it can clarify the direction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 工作总结)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总结(通用版) 本次期中考试对于我而言,是一次不小的触动。因为在试题以考察非常基础的识记性知识点的情况下,所教四个普通班竟然以15份的巨大差距落后于重点班。这绝对是我始料未及的!而对于考试各个方面的分析与比较,可详述如下: 一、试卷分析 难度:限于出卷经验不足,所以不敢出难题、“怪题”、巧题。我从百余页试题库中,精减出这一套试题,甚至可以说我在出题时都有徇私——哪些题目我觉得自己的学生作不出来的我就坚决不选!这样编订出来的试题,可以说再也没有办法简单了!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自己应该是要受到批评的!全套试卷真正有难度的只有一个题目,而且是作为一个单选题出现的。所以总体而言,本套试题识记性较强,理解性题量不足,即难度偏低!

只是考察覆盖面:部分我认为特别重要的东西,其实仍然没有纳入试题,包括春秋分日的考查;而有些部分则略显繁冗。总体上说,覆盖面较广,比例页比较协调合理。 二、学情简略概括 所教3、4、5、6四个普通班,基本由我从开学带上来。其中3班曾经由李光荣老师带过2个星期,一个月后才正式更换。而1、2两个重点班,均经历过三个老师的变换,现由王明友老师任教。 总体而言,6个班如校基础相差不大,重点班稍好。但是学习态度差异相当大,1、2班课堂气氛活跃,课堂融洽和谐。而四个普通班气氛沉闷,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精神。甚至很多学生表现出对于学习非常不在意。 三、考试成绩分析(等待更新…….) 四、原因分析 1、教师方面:课堂上仍然存在讲多练少的情况。据部分同学反映,课堂上听的懂,但是课后做题不会。学生所用练习册《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