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欧式构件种类图集

欧式构件种类图集

欧式构件种类图集
欧式构件种类图集

欧式构件种类分为:EPS欧式构件,GRC欧式构件,欧式构件门套,欧式构件罗马柱,欧式构件窗套,欧式构件山花角花,欧式构件檐线、腰线系列,欧式构件浮雕

分别如下:

EPS欧式构件

,GRC欧式构件

欧式构件门套

欧式构件罗马柱

欧式构件窗套

欧式构件山花角花

欧式构件檐线

欧式构件浮雕

居住建筑装配式设计的标准化方法探究

居住建筑装配式设计的标准化方法探究 摘要:众所众知,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历经了四次重要的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 革命所开创的“蒸汽时代”,标志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 进入了“电气时代”,用电力驱动机器取代蒸汽动力,工业进入大规模生产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也达到空前的高度;而 目前,我们正在迈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即“智能时代”。这个时代以人工智能、机 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 产业变革的时代。前三次工业革命在使人类高速发展、空前繁荣的同时,也造成 了高污染、高耗能等社会现实。而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是针对这些问题应运而生, 旨在消除污染、降低能耗,推行绿色革命。装配式建筑也是顺应社会与经济发展 规律而产生的。 关键词:装配式居住建筑;标准化;设计方法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处于粗放型和资源型增长模式,生产效率低,环境破坏和能源 消耗大。传统建筑施工现场湿作业比重高,浪费大量的水电资源和建材,产生大 量建筑垃圾,对环境破坏影响严重,不符合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 展理念。而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生产在质量方面易把关,装配化更易于施工,能 同时兼顾结构的多样化需求以及整体装修的完整性、一体化,具有比传统建筑工 期短、造价低、质量高、后期维护成本低、人力资源依赖度低、使用寿命长、环 境影响小的显著优越性,所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概述 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建筑、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和设计、加工、装配一体化,具体原则是模数统一、模块协同、少规格、多组合,各专业 一体化考虑。遵循建筑、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的原则,在技术策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5个阶段进行协同设计。遵循 设计、生产、装配全过程一体化的原则,构建设计产品利于工厂规模化生产、利 于现场高效化装配的关键技术协同机制。建立并规范建筑、结构模数协调准则, 坚持少规格、多组合原则,以标准化设计为基础,通过模数协调和系列组合实现 个性化产品。标准化设计体现在平面标准化设计、立面标准化设计、构件标准化 设计、部品部件标准化设计。其中,平面标准化的组合实现各种功能的户型,立 面标准化通过组合来实现多样化,构件标准化要少规格、多组合,部品部件标准 化要模块化、精细化。 2国内装配式建筑设计现状 装配式建筑通常由设计公司根据业主要求设计出建筑图纸、预制构件(模块) 加工图和部品选配图。在设计预制构件(模块)和选配部品时,首先使部品和预制 构件(模块)符合模数要求且种类最少,其次还要考虑工厂的机械怎样生产、未来 在施工现场如何吊装、模块之间如何连接、连接点的安全性和防水性能等问题。 装配式建筑设计是要提前解决传统设计在预制构件(模块)生产阶段、现场施工(安装)阶段出现问题。目前国内采用装配式施工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先由建筑设计院按照现浇施工方式完成建筑、结构、机电和给排水等各专业施工图,然后施工单位 根据设计图纸找到有资质的咨询机构(或预制构件厂)进行深化设计(又叫二次深化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具有工业化水平高、便于冬期施工、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量、减少材料消耗、减少工地扬尘和建筑垃圾等优点,它有利于实现提高建筑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目的。装配式建筑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欧洲、新加坡,以及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处于高烈度地震区的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近年来,由于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以及劳动力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等因素,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应用开始摆脱低谷,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 与上一代的装配式结构相比,新一代的装配式结构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本规程制定的内容,在技术上也有较大的提升。本规程综合反映了国内外近几年来在装配式结构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要求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可靠度、耐久性及整体性等基本上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同;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与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以及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1.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基本特征主体结构框架预制,楼板采用叠合楼板,楼梯、雨篷、阳台等围护结构预制,框架结构连接形式主要采用套筒灌浆形式。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典型案例是沈阳万科春河里项目(图1-9)。框架梁、框架柱采用预制方式楼板采用叠合方式;内墙、复合夹芯保温外墙及楼梯均采用预制方式,结构预制部分达到70%以上。施工速度快,构件质量控制好,但存在构件造价高等问题。 2.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 预制框架现浇剪力墙体系的基本特征:主体结构剪力墙预制,楼板采用叠合楼板,楼梯、雨篷、阳台等围护结构预制。根据剪力墙预制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整体预制和叠合预制两种形式。 叠合剪力墙的典型案例为合肥新站平板显示基地公租房项目(图1-7)。该项目由4株地上18层,地下1层楼房组成。主体结构采用预制叠合板剪力墙结构体系,楼板采用预制叠合楼板,部品构件真正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叠合剪力墙结构形式采用等同现浇剪力墙结构的理念,抗震性能与传统一致。

地铁车站装配式标准化研究

目录 第一章研究的现状,意义和建议 §1.1 研究现状 (3) 1.1.1 国外装配式结构的应用历史和研究现状 (3) 1.1.2 国内装配式结构的应用历史和研究现状 (4) 1.1.3 装配式结构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和待解决的问题 (5) §1.2 研究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9) §1.3 建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10) 1.3.1 目前地铁车站装配式结构研究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10) 1.3.2 建议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10) 第二章结构选型、划分和接头方案 §2.1明挖装配式地铁车站的结构选型和结构划分 (12) 2.1.1 装配式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2 2.1.2 车站结构的选型方案和结构划分 (13) 2.1.3 结构选型和结构划分的建议 (15) 2.1.4 侧墙连接形式的建议 (17) §2.2接头位置选择和节点连接方式 (18) 2.2.1 接头位置的选择原则 (18) 2.2.2 节点设计的一般原则 (18) 2.2.3 目前国内装配式结构节点构造设计型式和各种节点构造型式的施工、 受力优缺点 (19) 2.2.4 装配式地下结构节点的受力特点 (30) 2.2.5 单跨和双跨车站结构可采用的普通装配式构件连接方案 (30)

2.2.6 建议采用预压装配式接头方案的必要性和节点构造适示意图 (33) 第三章结构防水 §3.1防水设计的原则和设防标准 (34) §3.2城市地铁工程防水的一般要求 (34) §3.3明挖法施工的构造特点与防排水要求 (35) §3.4车站的防水设计 (36) 3.4.1 主体结构的防水设计与施工 (36) 3.4.2 结构接头、接缝等的防水设计与施工 (37) 第四章方案急待解决的问题和实验项目建议 §4.1 明挖装配式地铁车站抗震设计待解决的问题 (38) 4.1.1 装配式地铁车站抗震设计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的重要意义 (38) 4.1.2 车站震动台实验的建议 (38) 4.1.3 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数值模拟分析的建议 (39) §4.2装配式结构节点刚度折减系数和节点延性的研究 (39) 4.2.1 装配式结构节点力学行为研究的必要性 (39) 4.2.2 装配式结构节点模型实验的建议 (40) 4.2.3 装配式结构节点受力理论计算分析的建议 (40) §4.3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防水技术的研究 (40) 4.3.1 目前地铁的防水现状 (40) 4.3.2 装配式地铁车站防水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1) 4.3.3 装配式地铁车站防水技术研究内容的建议 (42) 第五章方案的评价 §5.1研究方案的综合评价 (43)

居住建筑装配式设计的标准化方法探究

居住建筑装配式设计的标准化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19-05-07T10:12:44.7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作者:李懋 [导读] 探求与居住建筑模块化相适应的居住建筑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有利于建筑工业化发展,有利于整个建筑产业化生产链的形成。武汉开来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众所众知,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历经了四次重要的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开创的“蒸汽时代”,标志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了“电气时代”,用电力驱动机器取代蒸汽动力,工业进入大规模生产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也达到空前的高度;而目前,我们正在迈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即“智能时代”。这个时代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前三次工业革命在使人类高速发展、空前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高污染、高耗能等社会现实。而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是针对这些问题应运而生,旨在消除污染、降低能耗,推行绿色革命。装配式建筑也是顺应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律而产生的。 关键词:装配式居住建筑;标准化;设计方法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处于粗放型和资源型增长模式,生产效率低,环境破坏和能源消耗大。传统建筑施工现场湿作业比重高,浪费大量的水电资源和建材,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对环境破坏影响严重,不符合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理念。而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生产在质量方面易把关,装配化更易于施工,能同时兼顾结构的多样化需求以及整体装修的完整性、一体化,具有比传统建筑工期短、造价低、质量高、后期维护成本低、人力资源依赖度低、使用寿命长、环境影响小的显著优越性,所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概述 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建筑、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和设计、加工、装配一体化,具体原则是模数统一、模块协同、少规格、多组合,各专业一体化考虑。遵循建筑、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的原则,在技术策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5个阶段进行协同设计。遵循设计、生产、装配全过程一体化的原则,构建设计产品利于工厂规模化生产、利于现场高效化装配的关键技术协同机制。建立并规范建筑、结构模数协调准则,坚持少规格、多组合原则,以标准化设计为基础,通过模数协调和系列组合实现个性化产品。标准化设计体现在平面标准化设计、立面标准化设计、构件标准化设计、部品部件标准化设计。其中,平面标准化的组合实现各种功能的户型,立面标准化通过组合来实现多样化,构件标准化要少规格、多组合,部品部件标准化要模块化、精细化。 2国内装配式建筑设计现状 装配式建筑通常由设计公司根据业主要求设计出建筑图纸、预制构件(模块)加工图和部品选配图。在设计预制构件(模块)和选配部品时,首先使部品和预制构件(模块)符合模数要求且种类最少,其次还要考虑工厂的机械怎样生产、未来在施工现场如何吊装、模块之间如何连接、连接点的安全性和防水性能等问题。装配式建筑设计是要提前解决传统设计在预制构件(模块)生产阶段、现场施工(安装)阶段出现问题。目前国内采用装配式施工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先由建筑设计院按照现浇施工方式完成建筑、结构、机电和给排水等各专业施工图,然后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找到有资质的咨询机构(或预制构件厂)进行深化设计(又叫二次深化设计)(见图1)。所谓深化设计,即针对拟采用的装配式施工构件在制作和施工过程中的工况进行荷载不利组合验算和预制构件的大样图设计,就是把原现浇结构及构件拆分成装配式构件的过程。把本来不是按标准化设计的建筑硬拆成装配式,究其原因一是响应地方政府政策凑装配率,二是设计行业缺少相关法规和标准,三是传统建筑设计行业不懂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法。 图1国内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式 3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方法 3.1平面标准化设计 3.1.1确定平面标准化协调模数和规则 相同基本户型下,开间不变、进深在一定基础上,以200mm或其他模数进行延伸扩展,如图2(a)所示。不同基本户型下,确定相同尺寸的通用边界,便于模块间的协同拼接,如图1(b)所示确定了8800mm的协同组装接口,其中,x代表房间隔断可以是任意尺寸。

浅谈标准化设计与装配式建造

浅谈标准化设计与装配式建造 摘要:近些年,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建筑设计技术也不断涌现,装配式建筑设计作为目前建筑设计的主要新型手段,在技术人员的研究下,不断 得到提升和发展,现阶段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设计手段。随着BIM技术的兴起, 技术人员也逐渐将其作为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主要设计技术,BIM技术在其中的适 用程度,对于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质量有非常大的关系,如能将BIM技术更加灵活 运用地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相信在装配式建筑上又是一个大的飞跃,本文就 BIM技术与其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研究和应用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实践应用 引言 BIM作为研发出的新技术,其作为一项新技术,具有以往的老方法没有的许 多特点,且非常具有实用性,目前逐渐代替传统的建筑技术,被企业运用到了各 种施工设计当中,对于建筑行业的提升是巨大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当中,BIM技 术虽然已经被投入使用,但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需要技术人员更多的研究利用。 1、装配式建筑概述及特点 由预制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 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 五种类型。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 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 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 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 价比会越来越高,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2、BIM技术的内涵分析 当前,BIM技术在不断进步,同时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认可。同时,装配式建筑以其自身的 优势得到了良好的发展,BIM技术能够为装配式建筑创建一个更加高效的协调机 制和平台,从而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避免设计工作 中发生严重的失误,进而减小成本投入,并且该技术的应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 进建筑工业化的建设与发展。BIM技术涉及面较宽,模型维护周期较长,因此在 这一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工程不同阶段对信息的需要也有所不同。结合 当前我国工程项目专业和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建筑信息模型多采用P-BIM工作 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以做好现有专业和管理分工工作为基本目标,积极建立项目 在整个生命周期当中所需要的各类模型,从而保证信息的高度共享,且各部门之 间也能有效协调。P-BIM的基本运行方式满足了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且这一 技术的应用也可妥善解决信息集成环节出现的各类问题。下面笔者将结合实例, 将BIM技术完成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流程进行重点阐述,并就如何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充分满足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讨论,从而为相关专业的人员 提供一定的参考。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积极作用 利用BIM建模时可建立一个数据库,数据库中存有较多的信息记录,在工程

关于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分析

关于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分析 摘要:装配式建筑属于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因为施工质量不会受到外界环境 条件的影响,并且施工效率较高,因此获得了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成为 了建筑行业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建筑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减少人力的投入,并且过程中形成的建筑垃圾较少,可以满足一定的环保 施工要求,本文主要针对装配式标准化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 合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 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也伴随着各种施工问题的产生。因为在 施工中会形成大量的建筑垃圾,从而对周围环境以及居民的生活带来了非常严重 的影响,从而对人力以及资金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为了可以提高人们 的生活环境质量,一定要实现环保型的建设目标,对目前的预制建筑进行不断的 优化和完善,加强对于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的设计工作,从而为装配式建筑质量提 供良好的保障。 1、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思想上树立出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对 于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而建筑行业目前正在大力推广钢结构 与装配式建筑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节能环保的建设需求,从而促进装配 式建筑设计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指的是在对某些部件充分利用的基 础上,通过连接的方式来形成的建筑结构,其中构建的选择必须达到一定的规范 化要求。这种建筑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减少整体的施工周期,并且还能 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节能、减排以及环保等要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装配 式建筑结构开始面向工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但是因为当时受到经济条件方面的 限制,所以一直没有实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预 制产品在我国规划各个行业中都实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 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在科研成果上缺少了完善的科学依据,这将对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形成一种限制。因为装配式建筑自身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效 率高以及绿色环保等特点,所以即便没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投入,也可以对建筑项 目的结构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使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明显的提升。 2、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的设计原则 2.1 平面设计 要想保证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平面设计工作在其中起到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户型的规整性,对构建的使用数量 进行合理的控制,减少成本的投入力度。在保证标准层不变的基础上,使构件的 复制率得到明显的提升,针对于开间一定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之间的统一性,相 应的构件统一性也会明显的提升。 2.2 立面设计 在装配式建筑的立面设计过程中,与标准化预制构件以及产品的设计呈现出 总体与局部的关系。加强对立面设计的完善工作,严格遵守模数协调的基本原则,在对集成技术利用的基础上,可以使构件的使用总类相应的减少,从而满足构件 的多样性需求。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应该满足一定的规整性,外墙不能出现凹凸 现象,在不影响销售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装饰构件的使用数量,主要是为了避 免外墙构件呈现出复杂性。在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构件中,主要包括了阳台、空调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预制装配式构件标准化技术要求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预制装配式构件标准化 技术要求 一、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提出以下技术要求: (一)预制楼梯宜一端设置固定铰,另一端设置滑动铰,其转动及滑动变形能力应满足结构层间变形的要求,且预制楼梯端部在支承构件上的最小搁置长度应符合表1.2的规定。 (二)北京地区楼梯间净宽一般2500mm。 构件编号建议选用如下: (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中,对剪刀梯情况下,防火隔墙的处理并无明确阐述。目前,北京地区有2种常用做法可供参考:防火隔墙自承重落至于基础之上、防火隔墙分段搁置于预制梯段板之上。 二、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DB11/ 1003—2013 ,对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提出以下技术要求:

(一)预制板厚度:60mm。 (二)现浇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50mm,不宜小于60mm,推荐采用70mm。 (三)桁架钢筋间距:不宜大于600mm不应大于700mm,边距不应大于300mm。 (四)预制板开孔补强措施。 1.与需预留洞口的专业协商,是否能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洞口的位置予以微调,避开桁架钢筋; 2.当开洞位置无法避开桁架钢筋时,需要截断桁架钢筋,桁架钢筋补强措施可参考如下做法,附加桁架钢筋与被截断桁架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500;受力钢筋的补强方法详见《11G101-1》;

(五)叠合板接缝尺寸 按单向板设计的叠合板,其接缝构造可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DB11/1003-2013),建议叠合板之间预留一定宽度的后浇带,带宽宜为40mm~200mm之间。 双向叠合板侧的整体式接缝宜设置在叠合板的次要受力方向上 且宜避开最大弯矩截面,接缝可采用后浇带形式,构造要求遵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DB11/1003-2013)规定。 (六)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PK板) 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适用于环境类别为一类、二a类,且抗震设防烈度小于或等于9度地区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楼板。 有关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符合《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 258-2011)、《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相关节点可以参照华北标BGZ系列专项图集《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13BGZ2-1)》执行。 三、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调板及女儿墙》(15G368-1),对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调板选用原则提出以下技术要求:

装配式结构设计优化浅析

装配式结构设计优化浅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经济对建筑制造业的迫切需求,从而对装配式结构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 核心领域,采用装配式结构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这种新型的建筑 施工方法不仅能够替代传统的现场施工作业方法,对于降低建筑工程造价和材料费用,提高 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进度是非常重要,进一步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筑 工程领域中采用装配式结构能够进一步对结构构件的生产、施工、安装、设计等环节进行有 效地完善,充分实现建筑工程中“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 1 装配式结构设计的要求 由于装配式结构设计具有使用性和可行性,这就意味着设计的标准有着一定的要求,装配式 结构设计的要求体现在其专业和精细的设计上,在其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上标准。在进行 装配式结构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建筑结构的安全进行保证,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是一切设计的 前提,在设计的时候就要将隐患予以根除。其次就是对建筑功能的保证,进行装配式结构设 计时不能忽略建筑功能的设定,需要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基础上来进行相应的装配式结构设计。装配式结构设计需要对节能减耗的问题进行考虑,从设计的角度来实现对建筑施工成本与能 源的节约,符合我国相关政策的要求,让建筑设计符合精细化设计的理念与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2 关于建筑工程中装配式结构的相关发展概述 2.1 关于装配式结构建筑的基本概述 装配式结构建筑主要体现的是“绿色建筑”的施工理念,它所涉及到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其 中大体上包括施工安装、生产、设计等环节。通过进一步采用工厂化的生产结构,一方面不 断地缩短设计周期,对构件内力和构件几何尺寸进行快速修复,还能够在制作构件的过程中,将三维模型与数控机床进行组合,从而保证在提升建筑工程精确度的基础上,缩短建筑工程 的设计周期,提高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效率。除此之外,对于建筑钢结构和预制钢板而言,通 过采用装配式结构,从而将设计和安装进行有机结合,加强工程项目之间的协调性,最终提 升建筑工程的生产效率。 2.2 关于装配式结构建筑的特点 2.2.1 加强施工和设计之间的紧密结合,提高生产效率 在进行建筑工程装配式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预制板和建筑工程的钢构件能够在工厂中进 行制作,进一步进行施工安装操作。因此,装配式结构建筑能够有效地将施工和设计紧密地 联系起来,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各个环节之间进行密切联系的粘合剂,从而有效地提高了 工程施工的生产效率。 2.2.2 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升了建筑施工的工业化 随着我国信息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装配式结构构件工厂化制作方式比传 统工艺更为先进。对于一些预制构件可以直接通过焊接螺栓进行相关的配套安装,对其工程 进行相关的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建筑施工的工业化进程。这对于提升我国建筑行业 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2.2.3 进一步缩短建筑工程的设计周期

装配式结构的节点详解(值得学习)

装配式结构的节点详解(值得学习)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以刚接或铰接的形式相连而成,梁、柱单元相对于墙单元,更加易于模数化、标准化和定型化,有利于采用统一性的模具在工厂进行流水化制造;同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空间布置更加灵活,构件连接形式多样,有利于在现场进行机械化高效率的吊装.可以说,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建筑工业化进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推广应用优势,广泛应用于学校、医院、办公写字楼等公共建筑和民用住宅建筑中. 由于我国结构设计和施工的特点和习惯,目前大范围推广建造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是采用叠合现浇方式进行连接的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框架,主要构件有预制梁、预制柱、预制外挂墙板、预制内墙隔板、预制楼板、预制阳台板、预制空调板、预制楼梯等.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与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一样采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预制阳台板、预制空调板、预制楼梯等非结构构件也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相应的构件相似. 相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形式更加规则,连接形式却更加多样化. l结构性节点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结构性节点主要有柱-柱连接、梁-柱连接、主-次梁连接节点. (1)柱-柱连接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预制柱之间的连接往往关系到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结构抗倒塌能力,是框架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最后一道防线,及其重要.预制柱之间的连接常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方式实现,灌浆套筒预埋与上部预制柱的底部(见图1(a)),下部预制柱的钢筋伸出楼板现浇层之上,预留长度保证钢筋在灌浆套筒内的锚固长度加上

预制柱下拼缝的宽度.现场安装时,通过“定位钢板”等装置固定下部伸出钢筋,使得下部伸出钢筋与上部预制柱的套筒位置一一对应,如图1(b)所示.待楼层现浇混凝土浇筑、养护完毕后,吊装上部预制柱,下部钢筋伸入上部预制柱的灌浆套筒内,预制柱经过临时调整和固定后,进行灌浆作业.预制柱可以制作成方柱或圆柱等多种形式,采用灌浆套筒的柱-柱连接均可以实现较好的连接效果,如图1(c)和(d)所示. 由于灌浆套筒直径大于相应规格的钢筋直径,为了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预制柱的纵向钢筋相对于普通混凝土柱往往略向柱截面中间靠近,使得有效截面高度略小于同规格的普通混凝土柱,在预制柱计算和设计时,需要额外注意.柱脚的灌浆套筒预埋区域形成了“刚域”,该处实际截面承载力强于上部非“刚域”部位,在地震荷载下,容易导致“刚域”上部混凝土压碎破坏,故在灌浆套筒上部不高于50mm的范围内必须要设置一道钢筋,提高此处混凝土的横向约束能力,加强此处的结构性能. (a)套筒预埋于柱脚

江苏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监理实施细则(标准化格式文本)

A.0.4 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 内容提要: 专业工程特点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要点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执业印章): 日期: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概况 (注:本细则未包含驻厂(场)监理部分,项目监理机构如驻厂(场)监理需另行编制相关 细则。)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本情况简介表表1.1 1.1 建筑面积、层数、高度、结构类型、工程地址等 1.2 建设单位 1.3 设计单位 1.4 监理单位 1.5 施工单位 1.6 预制生产单位 1.7 1.2本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概况 (如:装配式结构在本工程应用的范围,装配式结构的预制率和装配率,装配式结构连接方式等。) 1.3 本工程装配式结构部品部件类型统计 本工程部品部件类型统计表表1.2 部品部件统计 构件种类规格每层数量每块最大重量 梁(叠合梁) 板(叠合板) 柱 墙 楼梯梯段 悬挑构件

2 本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点、难点 2.1 部品部件进场验收的重点和难点 2.2 部品部件吊装的重点和难点 2.3 部品部件连接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2.4 装配式结构防水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2.5 装配式结构后浇混凝土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监理工作依据 3.1 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深化设计文件 3.2 本工程相关合同文件、协议等资料 3.3 本工程《监理规划》 3.4 经批准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 3.5 适用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相关现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图集 适用本工程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图集(不限于)表3.1序号名称编号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 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程》GB50231-2009 3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15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5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6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世构体系)技术规程》JG/T006-2005 7 《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润泰体系)技术规程》JG/T034-2009 8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0 《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 11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2012 12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2013 13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15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2015 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2016

浅述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

浅述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其具体建筑物的构建处理方式也越 来越先进,体现出了明显的多样化趋势,其中装配式建筑的处理模式就是比较有 效的一个基本类型,应该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结合装配式建筑的有 效构建,其需要切实围绕着装配式建筑设计环节予以高度重视,综合提升其设计 标准化效果,有效解决以往装配式建筑构建中可能存在的较大问题缺陷,体现该 类建筑处理方式的更大实际效益。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 1导言 当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各方面的要求都在日益提高,特别是对建筑结构形式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近现代的建筑形式正在日益呈现 出多样化趋势,一些新的建筑形式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装配式建筑就是 其中之一。就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来看,装配式建筑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就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来看,由于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所以目前 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无论在建筑高度、功能、施工技术还是运输条件等方面都 仍有诸多限制,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亦有诸多不足。所以,当务之急是要 改善这些问题,尤其要改善结构设计。以下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装配式建筑结构设 计要点,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2标准系统建立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程度较低,很大原因是标准缺失,标准系统不完善。同时标准化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标准管理不到位,深层次分析问题产生的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政策导向 各省市分别出台了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方案,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个别省市装 配式建筑推进较快,如辽宁沈阳、浙江绍兴等地,部分省市发展较为滞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较发达地区作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点。由于装配式建筑需 要考虑地域因素,也造成了标准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影响了标准系统的发展。 2.2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影响装配式建筑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技术上还不 够成熟,比如设计方面,预制混凝土高层建筑的节点连接问题,使结构整体抗震 性能达不到,在抗震要求高的地区不能使用;构件生产方面,构件生产的精度达 不到设计要求,造成安装的不便;运输方面,预制构件不适合尺寸过大,不宜在 山区或远距离运输;施工安装方面,外墙板拼接接缝防水问题,以及施工安装的 精度不够,造成二次搬运等问题。技术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同时由于技术的不成熟,造成实际施工中的经济指标的提高。因此,标准系统在技术上缺乏有力支撑。 2.3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参与标准制定的各个利益主体,如标准制定人员本身的知识 水平及素质参差不齐,主观因素较强;各利益主体人员代表性不强;技术委员会 委员资格把关不严,人员组成不合理;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不高等。人的因 素在标准化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工作机制及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 标准的质量。 2.4组织管理因素 一方面,标准系统的建立涉及到众多的标准化组织,如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装配式建筑PC构件工艺介绍

装配式建筑 PC构件工艺说明 XX建筑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2017.10

目录 第一章构件执行标准及构件概述 (3) 第二章构件使用说明 (5) 第三章构件堆放注意事项 (9) 第四章预制构件吊装 (11) 第四章注意事项 (16)

第一章构件执行标准及构件概述 1、构件执行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建筑工业化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安装及质量验收规程》(DBJ51-2015) 2、构件名:PC预制构件 主要种类:2外墙板,外挂板,PCF板,叠合梁,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柱,飘窗板等 3、构件优势: 安全:对于建筑工人来说,工厂中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比复杂的工地作业安全系数更高; 质量:建筑构件的质量和工艺通过机械化生产能得到更好地控制; 速度:预制件尺寸及特性的标准化能显著加快安装速度和建筑工程进度; 成本:与传统现场制模相比,工厂里的模具可以重复循环使用,综合成本更低;机械化生产对人工的需求更少,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升高,规模化生产的预制件成本优势会愈加明显。 环境:采用预制件的建筑工地现场作业量明显减少,粉尘污染、噪音污染显著降低。 4、构件技术参数:

第二章构件使用说明 预制构件堆放、吊装及施工过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的规定。 1、预制构件堆码 1.1现场堆码应符合下列要求: 1.1.1、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应采取良好的排水措施; 1.1.2、应保证最下层构件垫实、预埋件吊件宜向上,标识宜朝向堆垛间的通道; 1.1.3、垫木或垫块在构件下的位置宜于脱模、吊装时的起吊位置一致;重叠堆放构件时,每层构件间的垫木或垫块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1.1.4、堆垛层数应根据构件与垫木或垫块的承载力及堆垛的稳定性确定,必要时设置防止构件倾覆的支架; 2、预制构件的存放 2.1、墙板存放 墙板采用立放专用存放架,墙板上端有几个起吊吊点,下端内叶墙下部垫几块100*100*250mm木方,垫点位置与吊点位置基本重合,正负偏差小于200mm。墙板与存放架之间用木楔卡紧,为防止墙板倾覆,墙板与地面基本保持90度夹角,在存放墙板时注意对外页墙的滴水线条的保护。

保障性住房预制装配式构件标准化技术要求

附件: 保障性住房预制装配式构件标准化技术要 求 一、根据现行规范和标准,结合北京市的特点,对构件的规格和尺寸进行规范。 二、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提出以下技术要求: (一)预制楼梯宜一端设置固定铰,另一端设置滑动铰,其转动及滑动变形能力应满足结构层间变形的要求,且预制楼梯端部在支承构件上的最小搁置长度应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的要求: (二)楼梯间净宽宜采用2500、2600mm。 构件编号按照下表选用: (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15G367-1)中,对剪刀梯情况下,防火隔墙的处理并无明确阐述。目前,北京市有2种常用做法可供参考:防火隔墙自承重落至于基础之上(防火隔墙厚度不宜小于140mm,建议采用2600mm净宽楼梯)、防火隔墙分段搁置于预制梯段板之上。 三、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DB11/ 1003—2013 ,对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提出以下技术要求: 注:当现浇层中不布置机电管线时,其厚度可以采用50mm;当现浇 层中布置机电管线时,其厚度不宜小于60mm;当现浇层中布置机电 管线且有交叉重叠时,推荐其厚度采用70mm。 (一)预制板开孔补强措施。 1.各专业应协同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将洞口的位置予以微调,避开桁架钢筋; 2.当开洞位置无法避开桁架钢筋,需要截断桁架钢筋时,桁架钢筋补强措施可参考受力钢筋的补强方法,附加桁架钢筋与被截断桁架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受力钢筋的补强方法详见《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