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数学几何初步知识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几何初步知识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几何初步知识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几何初步知识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几何初步知识课堂教学模式新课标中指出:在几何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要注重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我对几何初步知识课堂教学模式作了初步的探索,现以“圆的周长”为例,介绍如下:

一、现实情境中提出几何问题

新课标中强调,数学教学要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而几何知识又是与现实生活联系最为直接、最为明显的一部分数学知识,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来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节时,我就从学生的生活中取材,出示一圆桌,并给学生提出问题:要给这个圆桌周围包上一圈花边,要准备多长的花边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几何知识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在教学几何知识时,我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自行获取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特征等。在这一环节,又

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先进行猜测,明确探究方向

猜测、估计、假设是一切研究的开端。先根据现象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这正是人们认识事物,发现规律的一般思维过程。另外针对问题先提出假设,可以使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更有目的性。

例如:学习圆的周长时,先让学生猜一猜,圆的周长会与什么有关系?有的说与半径有关,有的说与直径有关系。教师进一步引导:它们之间会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学生猜测会是一种倍数关系,2倍、3倍或4倍等等。

2、制定探究策略,验证猜测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在学生作出猜测之后,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这时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活动之前,教师要求他们要先根据自己的猜测制定验证方案,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去验证猜测、去观察发现。

例如:在“圆的周长”中,刚才同学们进行了猜测,那谁的猜测对呢?怎样来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测呢?先让学生想出验证方案,即要验证到底是几倍关系,就要先测量几个圆的周长和直径各是多少,作好记录,然后再用周长值除以直径值,看看到底是几倍关系。在明确该怎么做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一种策略意识,

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的能力。

3、相互交流、互动生成新结论

学生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全班范围的汇报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可以进行纠正、补充、辩论等,学生和教师的思维进行充分地交流、碰撞,从而使学生在这一互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其认知结构,最终生成新的正确的知识结论,从而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还是以“圆的周长”为例,在学生探索、经历、体验的基础上,老师再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升华,即所有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它实际上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等等。从而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也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在这里老师还可以补充一部分资料,如祖冲之的资料、圆周率的资料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应用几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而我们的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几何体,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生动鲜活。所以把几何知识应用于生活,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从而使他们感受数学其实是其乐无穷的。

在总结出圆的周长公式之后,可以前后呼应,解决在一上课提出的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做出一些解决花园的周长,操场的周长等等一些现实问题。

我们知道,教无定法,我们要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多给他们提供一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长方体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具体情境中发现规律,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推导公式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归纳、类比、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长方体体积计算的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小红家买了一台冰箱,小红想计算一下它的体积,看看放在什么地方合适。可是她不知道该怎样计算,你们能帮帮她吗?(可以摆摆面积单位,看它包含多少个面积单位)

提出疑问:可有许多物体是不能切或不容易摆面积单位的,那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去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即进行公式的探索。

[评析]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引出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猜测

先让学生猜测长方体的体积会与什么有关系呢?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在学习表面积的基础上,很有可能说出是长乘以宽,再乘以高。)

2、验证

那同学们猜测得对不对呢?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会是长乘以宽乘以高呢?同学们能不能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来证明你们的猜测呢?

制定活动策略:在活动之间先要让学生明白,长方体体积的多少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所以先把它分成若干个单位体积的小正方体,然后计算、观察有什么规律。

(小组合作,验证猜测)

3、汇报总结

计算一个长方体的体积,要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我们可以把一个长方体切成一些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看出每排的个数=长,排数=宽,层数=高。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所以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评析]在这一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活动平台上,进行猜测、验证,进行合作、交流,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最后互动产生了新的知识结论,从而完成知识的建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就相当于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

三、多层练习

1、基本练习,进行应用

填空:一块砖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3.5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操作题:让学生拿出6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学具,摆成不同

的形状,并说出它的体积是多少?

2、综合练习

要砌一道长15米,宽24厘米,高3米的砖墙,如果每立方米用砖525块,一共要用砖多少块?

3、发展练习

我们学校因基建问题,校园后边有一个大坑。学校运来7.6立方米沙土。把这些沙土铺在一个长5米,宽3.8米的沙坑里,可以铺多厚?

我们学校打算2年内建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操场。先铺10厘米厚的三合土,再铺4厘米的煤渣。你帮学校预算一下,需要三合土、煤渣各多少立方米?

[评析]练习的设计有目的性、针对性,做到层次分明、由易到难,让学生拾级而上,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应用性的练习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可以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刘世慧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41--44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求出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向学生渗透知识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联系实际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方面的思想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空心实物各一个。水、沙子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都削过铅笔,那你有没有注意,用削笔刀削出的铅笔头,是什么样的?

生:(描述)

师:这种形状叫做圆锥体。

(多媒体出示一组圆锥形状的物品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圆锥的一些特征。)

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当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锥体?

(评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所学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又是进一步学习的感性材料,可以有利于下一步数学模型的抽出。)

二、新课教学

(一)、教学圆锥的特征。

在学习了圆柱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手中的学具,说一下圆锥有哪些特征。

生:圆锥有一个侧面,一个底面和一个顶点,其中,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是一个扇形,底面是一个圆。

生:圆锥的高是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生:圆锥的高只有一条.

师:那怎么样来测量一个圆锥的高呢?

生:可以把一个圆锥平放在桌面上,在旁边垂直立一根直尺,然后用一个平板水平放在圆锥的顶点处,平板所到直尺刻度,就是圆锥的高。生:为了使放在圆锥上边的平板水平,可以在圆锥两侧各立一

把尺子,平板在两边尺子的刻度一样时,就说明它是水平的,所达到的刻度就是高。

(还有其它方法,略)

生:我们学习圆柱的时候,还学习了它的表面积、体积的求法。那么圆锥的体积、表面积该怎么求呢?

(二)、探索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1、猜测:

师:我们以前在学习其它几何图形的时候,都运用了问题转化法,利用前边所学的某个图形来推导未知的这个图形。那同学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又会与什么图形有关系呢?会是什么关系呢?

生:与圆柱有关系。

师:与任何的一个圆柱都有关系吗?

生:我想是与圆锥有某些联系的圆柱有一定关系。

生:我想是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有关系。

生:根据我削铅笔的经验,剩下的部分大约是以前的1/3,所以我猜测,圆柱的体积大概是圆锥体积的3倍。

2、验证猜测

师:同学们刚才都做出了合理的猜测,那么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呢?圆锥的体积到底应该怎么求呢?请同学们小组里边先制定一个

实验方案,讨论一下怎么去验证。然后动手操作一下。

生:(利用一个空心圆柱和与它等底等高的空心圆锥学具,还有准备的其它物品,比如沙、水等,进行实验。)

3、汇报结论

生:我们先介绍一下我们所用的学具,是一个空心圆锥,还有一个空心圆柱。它们是等底,等高的。我们用圆锥盛水,然后倒在空心圆柱里,我们发现,正好盛三次就满了。由些我们可以得出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那圆柱的体积我们已经学过,然后再乘以三分之一就可以了。所以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1/3。

生:我给他纠正一点,他们小组实际上是测验的两个学具的容积。但是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所以他们结论也是正确的。

生:我再给他补充一点,用字母公式表示就是V=1/3Sh。

(评析:在研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时,学生先进行猜测,确定研究方向,策略,然后利用学具进行实验,验证结论。在这个数学学习活动中,展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练习、应用。

1、出示课本例1,让学生独立解决。

2、判断:

(1)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2)圆柱和圆锥都有无数条高。

3、农民伯伯丰收了一个大大的小麦堆,已知这个小麦堆的

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1.4米,已知每立方米小麦重735千克,你能不能帮农民伯伯算一算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多少千克呀?

(评析: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练习的设计多与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去解决生活、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知识点归纳汇总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点归纳汇总 图形与几何 一线和角 (1)线 *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1长方形 (1)特征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2(a+b)s=ab 2正方形 (1)特征: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4a s=a2 3三角形 (1)特征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2)计算公式 s=ah/2 (3)分类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5分钟左右) 这一步是为学生先学打下基础,是学生进行“自学”前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过度过“尝试题”发挥旧知的“迁移”作用,为学生学习解决尝试题铺路搭桥。 这一环节可视教材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 1、尝试题引路。(常用的) 2、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教育情景。 总之在这一阶段,通过尝试题的引路或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迫切要求学习的心理状态下开始新的一课。 二、认准目标指导自学(5分钟左右) 认准目标,即把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准确地把握住,这既是对学生说的,也是对教师说的。教师和学生只有目标明确,方向才不会跑偏,才会集中精力攻主要问题,才会高效。目标的认定方式可灵活多样。既可课前重点认定,也可课中逐一认定。 出示尝试题后,学生转入自学,这里关键的是教师要根据学情出示相应的自学指导。让学生自学提示的引导下,更加有目的的自学。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自学情况,特别应关注学困生的自学指导。同时要对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守纪律的学生以正面引导。 三、合作学习引导发现(12分钟左右) 合作学习首先是“兵教兵”,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有了问题学生之间可以讨论、可以在课本范例中获得启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解决开始提出的尝试题,这也是学生自学后的第一次反馈。最后教师抓住普遍性的关键问题认真点拨,作最后的概括讲解,把新知纳入学生的知识系统。 四、变式训练反馈调节(8分钟左右) 这是第二次的集中反馈,学生经过了前面的自学,解决了尝试问题,还没有从本质上抓住问题的特征,有必要进行巩固。这一层次教师要通过变式题的训练使学生从本质上了解所学知识,从多角度掌握解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的目的。教师也可以从这次训练中发现前面没有解决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明确。 五、分层测试效果回授(10分钟)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 公式 1、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2 2、长方形:周长=(长+宽) ×2 C=2(a+b) 面积=长×宽S=ab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 高=面积÷底底=面积÷高 4、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求高:根据面积公式列出方程解答 6、圆形:周长=直径×圆周率C=πd 或周长=2×半径×圆周率C=2πr 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 7、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6a2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 8、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体积=长×宽×高V=abh 9、圆柱体:(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2πrh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S=2πrh+2πr2 (3)体积=底面积×高V=πr2h 10、圆锥体:体积=底面积×高÷3 V=1 3 Sh 求高:根据体积公式列出方程解答。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小学平面几何知识与习题

1、平面图形的分类及概念 2、

2、立体图形的分类及概念 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表 3、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表

4、其它的几何概念 1、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距离。 2、三角形的角和等于180°。 3、周长: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4、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5、表面积:一个立体图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6、体积: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 7、容积: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多少叫做该容器的容积。 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

关系。 10、平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 1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12、对称轴: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5、关于几何的一些操作知识 1、画一个角的步骤如下: ⑴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⑵在量角器所取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⑶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垂线的画法: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3、画平行线的步骤是: ⑴固定三角板,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⑵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直线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板; ⑶再沿一条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4、例:画一个长是2.5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画的步骤如下: ⑴画一条2.5厘米长的线段; ⑵从画出的线段两端,在同侧画两条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使它们分别长2厘米。 ⑶把这两条线段另外的端点连接起来。 5、圆的画法: ⑴分开圆规的两脚,在直线上确定半径: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新课改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发生了重大转变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提出来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都靠老师的讲解、灌注。于是,教师便从主观愿望出发,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只是一味的利用课堂向学生生硬、机械的灌注现成的知识,学生只是消极的接受。其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指定考试范围,学生死记硬背。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无学生的积极性。 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外延。 1、过程高效率。关注课堂时间的分配,教师的导控制在10分钟以内,学生学习活动要达到35分钟以上;充分利用和调动了小组学习,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按规定导学;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关注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2、方式高效力。能按要强求认真完成预习,做好了预习笔记;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参与自主、合作学习人数达到100%;能围绕学习目标参与学习态度认真,习惯良好,乐于自主,善于合作,勤于探究,学习质量高;小组合作学习分工明确,“对学”“群学”充分,合作高效,共同达标;乐于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诵读、演讲、说理、评价、自信等能力,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会倾听、欣赏,书写或演示规范;能按要求当堂完成达标检测。 3、模式高效能。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并关注了全体学生;依据“三步六段”导学模式撰写的导学案和上课,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及自我管理;做到没经过学生认真自学的不讲解,没经过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不交流探究,没发现学生思维困惑点和障碍点的不讲解;导学过程和环节流畅;围绕“三维目标”能启发、善纠偏、真解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质量高效益。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量和质达标,测评反馈“基础达标”100%,“能力提升”80%,“拓展延伸”70%;学生处于乐学、善问、会听、敢议、能评的学习状态,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智商、情商同步得到发展;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在学习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基础知识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单位:“1”是自然数的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 整数:0和自然数都叫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数位:写数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各个计数单位排列在一定的位置上,各个不同的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位数:一个整数含有数位的个数叫做位数。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a+b)+c=a+(b+c)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与被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a×b=b ×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b×c=(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后得的结果不变。(a+b)×c=a×c+b×c 或a×(b +c)=a×b+a×c 整除:数a除以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叫做b能整除a,这里被除数、除数及所得的商都是整数,除数不能为0。 除尽:数a除以数b(b≠0)商是一有限小数,没有余数时,叫做a能被b除尽。或者叫做b能除尽a。

整除与除尽的区别:在整除情况下,被除数、商都是整数,除数是自然数,而且没有余数。在除尽的情况下,被除数、除数(不等于0)和商,即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有限小数,只要没有余数就可以了。 约数:如果整数a(a≠0)能被自然数b整除,那么b就叫做a的约数。倍数:如果整数a(a≠0)能被自然数b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 质数: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再也没有别的约数,这样的自然数就叫做质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质数又叫做素数。 合数: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自然数就叫做合数。 奇数:整数中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也叫做单数。偶数:在整数中,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都叫做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人数的个位数字能被2整除,这个数就一定有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数字能被5整除,这个数就一定能被5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数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数位上的和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在几个自然数的所有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自然数最大公约数。 互质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数,当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时,这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数就叫做互质数。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是互质数时,我们就说它

小学六年级总复习之几何初步知识

(几何初步知识)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求梯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4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4.圆的周长是18.84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与这个圆半径相等的半圆形纸片的周长是()分米。 5.钟表面上六时整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的角是()度。 6.一根长48分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4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体框架,用纸把框架糊成一个长方体模型,至少需要纸()平方分米。 7.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半径相等,高也相等。已知它们的体积和是24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9.周长是72厘米的长方形,它正好由三个大小完全相等的正方形拼成,其中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10.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底是9厘米,高是()厘米。 二、判断题。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是2πr,那么它的侧面展开图一定是正方形。()5.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三、选择题。 1.角的两条边是两条()。 A.线段 B. 射线 C. 直线 2.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其中()的面积最小。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圆 3.把一张长18.84分米,宽是12.56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做一个无盖水桶的侧面,要使水桶容积最大,至少需要配一个()的底面。 A. 12.56平方分米 B. 25.12平方分米 C. 28.26平方分米 4.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倍。 A. 3 B. 6 C. 9 D. 12 四、计算题。 1.求下图阴影部分的周长。(单位:厘米) 2.已知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求阴影面积。

“三学”模式好,教学更有效——谈小学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因此,课程改革势必引起一场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了“三学”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突出了数学课题研究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学生观和教师观,突出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让课堂“导学”更精彩,教师会“导”,学生才会“学”。 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关键。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导学? (一)、导学要以趣诱思,设疑激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兴趣高,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我十分注意在新课前几分钟采取各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圆锥体积》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一筒米,设疑:将这筒米倒在桌上会变成什么形状?学生猜想,老师演示.老师接着又演示刨铅笔:把一支圆柱形铅笔的笔头刨成圆锥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觉得这个圆锥的体积与相应的圆柱的体积之间有联系吗?你认为有什么联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有的学生认为圆柱削尖后可以得到圆锥,圆锥应该和圆柱有关系.那么,圆锥的体积究竟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通过什么办法能证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呢?他们的关系对于圆锥体积计算有什么帮助呢?“刨铅笔”教学片断,选择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猜想找到支点,通过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保证了下一步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二)、导学要以旧引新,迁移知识。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或延伸。因此,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就要靠教师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或共同点上去充分展开思维,探索规律。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提问:“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又问:“三角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组织学生探究、交流、发现,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导学要注重学法,提高能力。 通过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长知识,还要长智慧。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并及时提示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指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从中年级开始,我用程序思考题引路,提示阅读方法和重点。拟定阅读思考题时,我十分注意:①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②符合教材的知识结构;③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即重概念,重算理,重思路。学生按照思考题提出的问题、要求、方法、步骤去看课本(插图)、理思路、找难点、抓重点、想疑点。 二、让课堂“练学”更实效,教师会“选”,学生才会“练”。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我们数学教师只有会选“精而有效”的练习题,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掌握得更精,更牢。 (一)、练学要告别呆板枯燥,体现人文关怀。 应试教育下的数学练习严肃有余,而活跃不足,练习缺乏人文性,是孩子们一看

小学几何基础知识

第四章几何的初步知识 一线和角 (1)线 *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 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 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 1)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2(a+b) s=ab 2正方形 1)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c=4a s=a2 3 三角形 1)特征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 2)计算公式s=ah/2 3)分类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 (1)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2)计算公式 s=ah 5 梯形 (1)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2)公式 s=(a+b)h/2=mh 6 圆 (1)圆的认识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总预习复习知识概念大全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概念大全 第一单元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0、负数】 1、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没有最小的整数,也没有最大的整数。整数 的个数是无限的。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0和1、2、3……都是自然数。 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自然数是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 2、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3、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 作负四。+4也可以写成4。 4、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 负数。 5、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6、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示。 7、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8、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9、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10、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 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3、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6、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 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7、【数的改写】把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时,先把原数的 小数点想左移动4位或8位,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8、【省略尾数改写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1)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 (2)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

关于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关于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要】:构建有效课堂,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小学数学课堂的一般模式:目标导学——自主探究——点拨升华——变式训练——应用创新。【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节40分钟的课如何实现高效,有效呢?这当然离不开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与把握,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谁重谁轻?我认为要偏重于能力与情感。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是为什么很多教师侧重于传授知识而放弃培养学生的能力呢?因为40分钟内教师可以讲授很多内容,教师很容易把握这节课的进度,完成自己拟定的教学计划,这看上去是“高效”的。如果这节课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呢,可能进度就要慢了许多,可能还要出些岔子,一些自己意料不到的问题,课堂上有点乱,担心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这看上去是“低效”的。我们宁愿牺牲点进度,我们宁愿浪费点时间,我们还是应当让学生自主地学,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完善他们的学习方法,这是他们终生受益的。夸美纽斯提出了教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求知的欲望是人的天然倾向,是人的自然本性。因此,在传授知识之前,父母、教师、学校和国家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学习。比如,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揄扬学问与具有学问的人们,或是许给他们美丽的书本和衣服”(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103页),鼓励他们去用功;教师可用温和的、循循善诱的语言,仁慈的感情去吸引学生,用时时表扬用功的学生的方法,去激发他们向往学习;学校则应当用光亮清洁的课室,饰以伟人照片、历史图表以及图画的墙壁,可供游戏和散步的空地,赏心悦目的花园等快意、幽美的环境,去激励孩子们爱好知识的心思。培养学生热爱知识,积极进取的良好情感态度,是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它应当融入我们的课堂,存在于教师对学生点点滴滴的鼓励、赞许、欣赏。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认为构建有效课堂,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一个载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副产品,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的一般模式:目标导学——自主探究——点拨升华——变式训练——应用创新。 一、目标导学 目标导学的目的就是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做好目标导学也并非易事。首先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去全伪存真。有的教师的目标导学设计得华丽,情景创设很生动,但过于追求形式的完美,反而使真正的问题不突出,学生被导向了其他的方向,不明白这节课是要做什么。其次是简明扼要,直奔主题,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有的教师导入新课就用去了10分钟,显然这节课的效率不会高。最重要的是目标导学的问题要设计得精妙,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感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矛盾和冲突,急于解决这一问题,又正好是这节课探究的问题。比如在教小数的认识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下图是王叔叔车上的汽油表,通过观察你知道王叔叔车上的油箱里还有多少升汽油吗?学生可能会说4升多,比5升少,用什么数能较准确地表达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天性是好奇的,他们一定会想很多办法,他们说不定有奇思妙想。总之目标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四位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五)四位数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六)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七)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八)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九)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小学所有图形与几何知识介绍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左右的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长方形(2 条对称轴),正方形(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1),等边三角形(3),等腰直角三角形(1),等腰梯形(1),圆(无数条对称轴)等到,都是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180 度后,能够与原来的图形本身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如平形四边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 点:线和线相交于点。 直线:某点在空间中或平面上沿着一定方向和相反方向运动,所画成的图形,叫做直线。直线是向相反方向无限延伸的,所以它没有端点,不可以度量。(可以用表示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大写字母来记:直线AB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直线a) 射线:由一个定点出发,向沿着一定的方向运动的点的轨迹,叫做射线。这个定点叫做射线的端点,这个端点也叫原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射线可以用表示他端点,和射线上任意一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射线OA) 线段: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有长度,可以度量。(线段可以用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线段AB也可以用一 个小写字母表示;线段a) 线段的性质:在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 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组成角的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大小与夹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分类: 直角:90 度的角叫做直角 平角: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绕它的端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所成的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直为止,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或者角的两边的方向相反,且同在一条直线上时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 度。 锐角:小于90 度的角叫做锐角 钝角:大于90 度的角叫做钝角 周角: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绕它的端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所成的角的终边和始边重合,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 度。 1 周角= 2 平角 1 平角=2 直角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几何初步知识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13) 姓名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复习内容:几何初步知识 一、填空题 1、从一点引出( ),就组成一个角。 2、在钟面上,6点钟的时侯,分针和时针所夹的角是()度。 3、一个圆形花坛,它的直径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米,面积是() 平方米。 4、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6厘米,面积是15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是() 厘米。 5、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9.4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6、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 7、过一点能画()条直线;过两点能画()条直线。 8、用一根2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9、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的面积较大。 10、把两个棱长都是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 ). 11、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 (), 宽等于圆柱的()。 12、圆锥的底面是()形,圆锥的侧面是一个()面。 13、一根圆柱形钢材体积是882立方厘米,底面积是42平方厘米,它的高是() 厘米 14、把一根长3米,底面半径5厘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两段,表面积增加()平方厘米 15、把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0.5分米,圆柱体的高 是()分米。 16、小圆的半径3厘米,大圆的半径5厘米,大圆面积和小圆面积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17、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 r 和高 h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一条射线长50厘米。() 2、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也一定相等() 3、因为大圆的半径与小圆的直径相等,所以大圆的面积是小圆面积的4倍。() 4、等底等高的长方体和圆柱体,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5、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每条边都可以作底。() 6、面积单位比体积单位小。() 7、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8、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9、在一个长方形内画一个面积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 10、角的两条边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 11、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27平方米。()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策研究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9-12-09T10:03:02.21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作者:马海亮[导读]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策略,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沟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实现全方面发展。本文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入手,深入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其应用策略与内容,以提升教学质量。 马海亮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伊什库力乡拜什力克小学新疆喀什 844000 【摘要】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策略,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沟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实现全方面发展。本文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入手,深入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其应用策略与内容,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1-001-01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从整体上进行优化,为学生构建有趣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为基础,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从根本上提升其学习效率。 一、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学 受小学生自身的年龄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基础,结合其实际特点分析,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保证小组内学生可以相互进行配合与交流,实现共同进步。例如,某教师所在班级共有42名学生,教师以7名学生为一组,共分为6组,每一个小组中,保证有1-2名学生数学成绩优秀,2-3名学生成绩中等,2-3名学生成绩较差,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通过成绩优秀的学生带动成绩较差的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相互进行交流沟通,实现共同进步。与此同时,该教师还在每一个小组中设立一名小组长,保证小组长乐于助人,可以帮助其他小组成员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实现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凝聚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1]。 二、明确学生学习水平选择最佳的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内容较为简单,但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内容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基础,选择最佳的教学内容,提前做好教学课件,以保证教学内容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相适应,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某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前做好充足的课件准备,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如在进行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理的内容分析,以生活为基础,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正方形与长方形,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关联,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效率。该教师以小组為单位,要求每一个小组在5分钟之内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与正方型,并对说的最多的小组进行奖励,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提升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扩展自身的想象思维,降低学习难度,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创新发展,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创新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满足新课改要求[2]。 三、正确把握教学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 实际上,现阶段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自制力不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养成良好的自主意识与习惯,提升探索分析能力,培养综合型人才。受数学科目自身性质影响,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组成的小组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只发挥引导作用,协助学生进行学习,不会对学生进行过多干预,以提升教学质量[3]。如只有小组在探讨过程中进入思维“死循环”时,才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并扩展学生的思路,帮助其走出思维困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身的疑问,提高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实践探索,通过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全方面发展[4]。 四、积极进行教学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进行合理的评价教学有助于学生激发出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实现高效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利用教学评价手段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鼓励,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完善自身的学习体系,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某教师主要以鼓励评价为基础,引导小组成员学会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并学习其他成员自身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做出肯定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探索知识内容,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灵活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与现有的教学相融合,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优质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高效进行学习[5]。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改教学理念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与理念成为教师的主要任务,以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实现创新发展。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灵活应用该方式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腊梅.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践运用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174. [2]张变玲.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3):166. [3]隋洪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30):70-71. [4]徐辉.小学数学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福建质量管理,2016(04):262. [5]覃翠福.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J].小学教学参考,2013(35):68-69.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基础知识点大全一 正整数: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做正整数。相邻的两个正数整数之间相差1。0: 0是一个数,是一个自然数,也是一个整数,但不是正整数或负整数。 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0o C等。 0是一个偶数。0不能作除数,不能作分母,也不能作比的后项。 负整数: 像-l、-2、-3、-4、-5……这样的数就叫做负整数。相邻的两个负整数之间也是相差1。整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整数。 整数包括负整数、0和正整数。 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l、2、3、4、5、6、7……叫做自然数。自然数包括0和正整数。 正数:正数包括正整数、正分数、正小数、正百分数等。 负数:负数包括负整数、负分数、负小数、负百分数等。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数对: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写者都要从高位到低位,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不管读和写都要进行分级。如534007000602读作:五千三百四十亿零七百万零六百零二 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 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7 12的分数单位是1 12 ,它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 分数的基本性质: 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例如0.3g、0.24g g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例如0.25g、 g g 0.423 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这样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 也是无限小数,它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小学数基础知识点大全二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因数×因数=积 除法:被除数÷除数=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加、减法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的运算定律:a-b-c=a-(b+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