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曾氏来源

曾氏来源

曾氏来源
曾氏来源

曾姓起源(一)

[曾氏属地]

鲁郡,今山东滋县西二十五里。

[曾氏来历]

曾姓出自姒姓,是以封地名命名的姓氏,最早源地是古之鄫国(今山东峄县以东)。据《世本》记载,夏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于鄫,后来被莒国灭掉。鄫太子巫逃到鲁国,把“鄫”字去掉“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

[曾氏名望]

曾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三十八位,其能作为中国的著姓,是因为其祖先中有一位曾参。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他继承了先师“吾日三省吾身”的学说,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信,动静言行必循于法。他的后人以他的美德引以为荣,并以“三省”为堂号,且“三省”成了曾姓人识别身份的标志。曾姓人物人才辈出,我们最熟悉的当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近代小说家曾朴,著有《孽海花》。除上述名人外,北宋宰相曾公亮、曾布,文学家曾几、曾慥、曾协,明代兵部侍郎曾铣、画家曾鲸、学者曾鲁,清代江西总督曾国藩,近代艺术家曾孝谷等,都是曾氏中的杰出人物。

武城曾氏家谱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df18000426.html,/

曾氏宗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df18000426.html,/

曾姓字辈

辈分就是家族中的世系次第关系,又称辈、辈行。字辈是辈分的代表字,中国古代每个家族的字辈谱是十分讲究、严肃的,族谱中字辈谱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到了清代,封建统治者还专门为曾颜孔孟四姓御赐统一的名派。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曾姓第63派(“派”与“传”、“代”、“世”同义)起使用圣祖仁帝所赐的3句、15字名派:

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后宣宗成皇帝续赐名派2句、10个字: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贤扬。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刚建立时,大总统袁世凯(一说是孙中山,又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令贻所续)又为曾氏赐名派4句、20个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曾氏家族在统一辈序之前,各地曾氏没统一的辈序,龙山派语为:

奎璧呈云瑞,人文焕国华;召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

一贯书绅永,千秋锡福遐;眙谋资燕翼,世业仰清嘉。

曾姓起源(二)

天下一曾无二曾,现在曾姓的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鄫国太子巫,系出自姒姓,是真正的上古圣君夏禹的后代,名副其实的四千年。

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逃奔到鲁国,其后代为纪念故国以“鄫”为氏,后去邑旁(即“阝”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

曾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记录,是少有的几个来源比较纯正的姓氏之一,因曾姓先前是一家,所以对于同姓联婚,曾氏家族一向严格禁止。

远祖大禹

1、大禹治水

4000多年前,在我国黄河中游的许多氏族、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华夏部落联盟”。

相传在尧作华夏部落联盟领袖的时候,发生过一次大洪水,持续了很长时间。田地被淹没,庄稼被冲毁,房屋倒塌,牲畜死亡。洪水泛滥,逼得人们逃上高丘或山上去找洞穴避难。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不少人就在大树上搭起木架巢居。洪水时涨时退,人们根本无法耕种。

有一位名鲧号若阳的人,是黄帝族后裔,为夏部落酋长,被封在崇(今河南登封崇山附近),为崇伯,赐姓姒。鲧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他生性耿直,为人有些恃才自负。

滔滔洪水漫患中原大地,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尧命鲧去治理洪水。

鲧采用筑堤围堵的方法,企图把洪水堵住。这不仅没有把洪水堵住,反而使被堤围住的水越积越多,最后把堤冲溃,大水更加横流泛滥。鲧虽然也辛辛苦苦地奔波了9年,修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堤防,但是堵了东边西边溃堤,围了南边北边泛滥,始终没有把洪水制服。这时尧由于年老让位给了舜。舜见鲧治水9年,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使人民遭受了更大损失,就革去了鲧的职务。

舜命鲧的儿子禹去继续治理。

禹联合了共工氏和伯益、后稷等许多部落,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放弃了筑堤堵水的办法,改用疏导的办法。他根据地形的高低,疏通河道,排除积水,让洪水顺着河道宣泄,流向大海。经过13年的努力,制服了洪水。人们纷纷从高地上下来,回到平原上。接着,禹又带领人们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在黄河两岸的平原上开出了许多良田和桑土,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

禹聪明能干,吃苦耐劳,为天下人谋利益,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在外面一共13年,曾经3次经过自己家门,却没有进去看一看。“三过家门而不入”遂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佳话。

大禹治水劳苦功高,得到了各地区氏族部落的拥戴,被尊称为“大禹”,在这些氏族部落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不仅中原地区有更多的氏族部落加入华夏集团的部落联盟,就是东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苗蛮集团和西北方的羌戎集团中的一些氏族、部落,也先后加入了华夏集团的部落联盟,夏部落的势力也随之壮大起来。

2、大禹传子

舜年老以后,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到了禹的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已经很大。按照传统的“禅让”制,禹也事先推荐一个人,即曾经帮其治理政事的东夷族首领皋陶(gao yao,高姚)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不久,皋陶死,禹又推荐皋陶的儿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是,当禹年老死后,联盟部落中各氏族部落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这就是历史上的“大禹传子”。

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3、少康中兴

当启登上夏王宝座以后,首先遭到了一个姒姓部落有扈氏的反抗。有扈氏是族居在夏族中心地区西边的一个大部落,他们的活动中心在今陕西户县一带。启率领军队亲自讨伐有扈氏,最后把有扈氏灭了。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下场,没有人再反抗了。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太康是个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专爱打猎。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他越打越起劲,去了一百天还没有回家。

那时候,黄河下游的夷族,有个部落首领名叫后羿,野心勃勃,想夺取夏王的权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猎,觉得是个机会,就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带着一大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地回来的时候,走

到洛水边,发现对岸全是后羿的军队,拦住他的归路。太康没法,只好在洛水南面过着流亡生活。后羿还不敢自立为王,就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把实权抓在自己手里。

后羿是一个著名的弓箭手,百发百中。民间有后羿射日的传说。后羿开始还只是做仲康的助手。到仲康一死,他干脆把仲康的儿子相撵走,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寒浞瞒着后羿,收买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派人把他杀了。

寒浞杀了后羿,夺了王位,霸占了后羿的妻妾,并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叫浇,一个叫殪。寒浞怕夏族再跟他争夺,决意要杀死被后羿撵走的相,便派儿子浇将相杀死。

那时候,相的妻子后缗已怀孕在身,见相被杀,就从城墙一个洞中逃了出来。后缗是夏王朝诸侯有仍氏之女,所以逃出后就直奔有仍(今山东济宁)。后缗回到娘家不久便生了个儿子,这个相的遗腹子就是少康。有仍氏因少康是夏后氏之遗孤,对他特别爱护。少康长大后,有仍氏便命他作了牧正,也就是主管畜牧的官。少康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对寒浞和浇满怀仇恨。

而少康在有仍那里作牧正的事,没过多久就被浇知道了。浇振了亲信椒前往有仍寻找少康。椒还没到有仍,少康得到了消息,就从有仍逃奔到有虞(今河南省虞城)。有虞的诸侯叫虞思,是有虞氏之后,世代与夏后氏亲善,得知少康是夏相之子,就热情接纳,并命少康作了有虞国的庖正,也就是掌管膳食的官,而且将两个女儿(二姚)嫁给他,又把纶(今河南省虞城东)这个地方分给他住。在此地,少康有十里见方(一成)的土地,有五百个(一旅)人供其使用。于是,少康便以纶为基础,积蓄力量,暗中收集夏王朝的人,准备复国又安抚在夏王朝中作过官的人。

就在少康准备恢复夏朝的同时,有个逃居在有鬲(今山东德州)叫伯靡的夏遗臣,也在积极地准备行动。少康与他联合进攻寒浞。少康派亲信女艾前去刺探浇的情报,同时派自己的儿子季杼去诱殪。然后,少康亲自率军消灭了浇,季杼的军队灭了殪,伯靡也率领斟灌、斟寻之师讨伐寒浞,攻下了夏邑。

伯靡和夏后氏的贵族们拥立少康继位为夏王,又重新夺回政权,恢复夏后氏统治。史称“少康中兴”。各地的诸侯、方伯得知少康回到了夏邑,恢复了夏禹的业绩,奉祀夏的祖先和天帝,维护了夏朝原有的统治,又都纷纷带着贡物前来朝贺。

夏王少康从小就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流离生活,因此,上任伊始,便恢复管理生产的稷官和管理水利工程的水正,并挑选得力的人选担任这些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官职。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王朝的统治也得以巩固。

曾姓的受姓始祖是太子巫

夏朝在少康中兴以后,奴隶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少康分封族人到各地治理。少康的小儿子曲烈,被分封到一个叫鄫(zeng,曾)的地方,建立鄫国。据说,曲烈天生神异,精勤思考,善于制做和改进工具。他制作了木工用来求直角的矩尺;制造了用竹竿木棒做支架的方型鱼网——罾(zeng,曾);制作了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增(zeng,曾);烧制了蒸饭盛菜用的陶器——甑(zeng,赠);教族人纺织出各种各样图案的丝织品——闻名于世的缯(zeng,曾)。公元前567年,鄫被莒国所灭,鄫国子孙遂以曾为氏。

少康封给曲烈的鄫地,在今河南方城县北。《国语·郑语》昭注:“缯,姒姓,申之与国也。”缯作为申国的与国,当与其相近。申国在今河南南阳市北,而北面方城县有缯关。

夏被商灭掉之后,其同姓亲族,或被俘虏作了商的臣仆,或被迫向四方迁徙。惟独曾人却留居中原。

周武王灭商后,封鄫为子爵,移封鄫于山东临沂苍山县西北部城。由于鄫国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常常被莒、邾和鲁国欺凌。为了改善同邻近侯国的关系,鄫便与较为强大的鲁国建立了姻缘关系。襄公四年(公元前569年),鲁国向春秋霸主晋国要求,愿把鄫国作为自己的附庸国,并代鲁国负责向盟主国提供一部分贡赋。

此前,鲁僖公之女嫁给鄫君时泰,生公子巫。不久,时泰又娶莒女,生子后欲立为嗣,危及巫的地位。鄫国靠近晋鲁的行为,自然受到莒国的反对。同年十月,莒国联合邾国攻伐鄫国,鲁国派大夫臧纥出兵救鄫,结果吃了败仗。次年,鄫人又在戚(今河南濮阳)参加晋、宋、陈、卫、郑、曹、莒、邾、滕、薛、齐、

吴等国的盟会,联合抗楚,鄫国才得到喘息的机会。公元前567年,鄫国因自恃有鲁国作后盾,而怠慢了莒国,莒国抓住鲁国疏于扶助鄫国的时机,一举灭掉了鄫国。

鄫国灭亡之后,包括太子巫在内的臣民,为了生存逃往鲁国居住下来,为表达离开故土而不忘先祖的决心,遂将鄫国的“鄫”字去掉耳朵旁(右耳朵旁为“邑”,古代称国为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便有了曾姓。

少数民族中曾姓:

少数民族中只有在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满族、苗族、黎族中有极少数人姓曾。

京族我国南方一个以海洋捕捞为生的民族,原称“越族”,自称“安南”,其祖先是在400多年前从越南所涂山、春花、宜安、瑞溪等地陆续迁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防城各族自治县的山心、漓尾、巫头、潭吉诸岛上的。曾姓京族居住在潭吉岛、巫头岛上,京族曾姓族人迁入潭吉岛的时间较早,在此已居住8代;巫头岛上的曾姓族人迁居于此稍晚,仅传3世。

满族今河北省隆化县的中满族有曾姓。

布依族布依族的祖先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黔南、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和安顺地区的镇宁和关陵两个布依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和贵阳市郊,属古代“百越”中的一支。镇宁布依苗族自治县布依族中有曾姓。

土家族在贵州省沿河县土家族有曾姓。

-------------------------------------------------------

曾姓迁徙概述

曾姓源于山东,汉代之前未出山东,自西汉开始以山东为中心向周围发散。西汉时曾光徙居长沙(今属湖南省),是为长沙房,曾顼徙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后曾玉、曾淐分别迁居于冀州(治今河北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淄博东南)。王莽之乱后,曾据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今江西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并以此为中心不断向湖南、福建、广东等地繁衍,曾据也因此被称为江南曾氏之鼻祖。自清代起,曾姓族人开始向台湾及海外迁徙。

春秋时期

曾姓远出于夏禹,到了春秋末年,家族中出了曾点,曾参(宗圣曾子)父子。曾姓族谱中把宗圣曾子作为自己的一世祖。

两汉时期

发祥于山东的曾氏,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时,举族搬迁到了江西庐陵一带。然后,他们又以庐陵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迁移和繁衍,尤其是南方的福建和广东诸地,更是他们向外发展的主要目标,遂使曾姓发展成为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

曾氏于东汉时大举南迁。15派曾据率宗族千余人由山东渡江南迁。先居于庐陵吉阳乡,后又迁至莺迁乡。魏晋南北朝时期

曾参第23派孙曾曜于魏晋时期徙居蜀郡(四川)

隋唐五代时期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江西境内的百姓深受战乱之苦,被迫东向溯章水进入福建的汀州,沿韩江以下而分布于潮州各县。南丰曾氏经江西广昌、石城,到达福建的宁化、长汀、上杭,最后达到广东平远、兴宁、五华以及香港等地。

宋元时期

宋元间曾参五十三世孙曾裕振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迁居广东潮州府程乡县徐溪乡。

香港新界《曾氏历代宗亲谱》说:“纡淳,官封鲁国公,宋政和壬辰年,徙福建宁化县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辉,辉子桢孙、佑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长乐县家焉。”宋末已有曾姓先民到金门居住了。靖康乱时,金门乱世中的桃源,当时梁、傅、曾姓等豪门大族都率众来到岛上开发山海之利,做长居久住的打算。

《江阴曾氏续修宗谱》:“始迁祖孝宽,北宋宰相曾公亮子,自晋江迁江阴”;

《海虞曾氏家谱》:“始迁祖怀,世为晋江人,宋室南渡,自京城迁居常熟。后官至右丞相,赐第县治西衮

绣坊。本族一世祖懈,明代自县城迁居东乡二十九都曾家湾”;

江阴《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硅子第三十五世隐自吉阳移家泉州,第四十八世德于明初自晋江移家江阴之南乡,至其孙享禄、良禄之后析为东分、西分,散居于曾村、戈巷、金巷等处。”

江西南丰曾氏迁至润州,《润城西门外曾氏重修族谱》:“一世祖为北宋曾布,崇宁年间出守润州,子孙遂世居之。”

湘潭《淦田曾氏六修族谱》:“始迁祖坟政、如湖、京益,元至顺间自江西永丰县龙潭徙至湘潭淦田。”

明清时期

汉寿《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始迁祖宣杰,明永乐二年自吉水迁至湖南龙阳邑南小塘”;

宁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第五十六世芝,明永乐至弘治间人,自永丰迁来宁乡,居于麻田”;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谱》:“始迁祖定四郎,明初由江西万载迁湘乡,卜居女句水七里塘曾家边”;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头江房谱》:“圣三郎元季由赣迁湘乡,是为本族始祖。其子镇抚明初徙居邑南黄花韶岭间,卒葬榔山;其子纹禄自榔之神山徙居龙潭头江”;

康熙十年(1671年),政府出台“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中垦者准入籍”的政策,外省移民纷纷迁入四川。曾姓也在其中。

雍正五年(1727年)歉收,由长江水路入川的“楚省饥民”“日以千计”两湖百姓携家眷入川者,不下数十万,这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曾姓族人也在这次西行之列。

四川富顺《西湖曾氏祠族谱》称:“始祖志诚,元时由赣入粤。始迁祖兰耀、集虞,清雍乾间由广东迁四川富顺。”民国《成都曾氏支谱》记载,仅广东兴宁曾氏就有成都、崇宁、新津、彭县、彭山、嘉定、犍为、华阳、金堂、仁寿等地;民国《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说,广东长乐曾氏分别迁往简州、金堂、成都、华阳、新都、新繁、资阳。

迁入台湾

曾姓迁居台湾是在明末,最早到台湾开基立业的曾氏先人是漳州府海澄人曾振吻,他在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便到台湾开垦了。

曾姓大举移居台湾却在清朝,从清康熙到光绪年间曾姓入台者30人:

康熙年间,一人与许姓合垦新竹县香山乡(今归新竹市),一人到今彰化县竹塘乡开垦;

康熙末年,曾机禄、曾瑞文入垦深耕堡(今新化县沙山乡);

康熙雍正年间,曾某与邱、乌二姓,合垦屏东县车城;

雍正三年(1725年)福建南安(今属福建)人曾才开垦大棣榔堡溪南庄;

雍正五年(1727年)广东陆丰(今属广东)人曾国鹄入垦竹北二堡圆山(今新竹县红毛乡);

雍正初年,曾某与巫、何二姓开垦猫罗堡柳树林庄、登台庄;

雍正年间曾某与许、叶二姓合垦今新竹县香山乡社寮角、下厝角、香山;

乾隆六年(1741年)漳州(今属福建)人曾合记入垦今台北县新店镇(今新店市)顶城里;

乾隆八年,广东人曾某与广东人赖、曹、温三姓,福建人田、庄二姓,开垦苗栗二堡通霄庄(今苗栗通宵镇);

乾隆三十年,同安(今属福建)人曾某入垦今台北县八里乡埔头村;

乾隆四十年曾某与何、巫二姓合垦今台中县东势镇;

乾隆四十一年泉州(今属福建)人曾壁章开垦今台北县林口乡青湖村中湖;

咸丰六年(1856年)广东人曾宣再与钱、詹、黄三姓合垦今新竹县横山乡田寮村;

光绪二十年(1894年)曾干运入垦新竹县宝山乡。

迁徙台曾姓族人的籍贯

迁徙台曾姓族人以福建、广东居多,多系龙山派苗裔。

新竹县竹北乡莰顶曾氏的祖先,就是第67派裔孙,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自福建同安渡海入台的。台北县曾氏,亦出晋江曾氏。桃园新屋乡永安村曾氏,则来自广东陆丰县,自武城繁衍而来。

迁徙台曾姓族人的分布

迁居台湾曾姓族人的聚居地看主要在新竹、南投、台南等地。

晋江新市武城曾氏迁往台湾府、承天府、盐水港鱼寮庄(今属新竹市)、竹堑、彰化、淡水(今属台北县)、大坪庄、东螺、澎湖屿、浯岛;

晋江畲店曾氏迁往咬狗竹、盐水港;泉州龙笋曾氏迁往彰化城内、府城等。随着当地曾姓居民的增多,随之也出现了以曾姓命名的自然村,在台湾彰化县秀水乡有曾厝村,田尾乡有南曾村、北曾村,在基隆市中山区有曾仔寮、曾厝等。

民国四十二、三年间(1953-1954)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对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5市,阳明山一特别区,及台北、宜兰、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东、花莲、澎湖11县所作的调查表明,除桃园、云林、台东、高雄4县外,全省住民828804户中,有曾姓12002户,占全部户数的1.45%,居全省737姓的第16位。

移居海外

福建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民国三十七年重修)载:108名族人移居南洋,晋江《武城曾氏宗谱》载:34人到海外谋生。

安海《武城曾氏族谱》载:“应助,明威将军,生于顺治己丑年(1649年)五月二十八日,卒康熙乙亥年(1695年)十月初四日,旅葬安南国(今越南)”。

《武城曾氏宗谱》记载有的毓萱、毓应、毓蒲、毓宁4人:

毓萱,字秉可,号仕受,生康熙戊戌年(1718年)九月十九日,……少游东瀛……;

毓应,生雍正五年丁末(1727年)二月廿二日,往番邦;

毓蒲,生乾隆丙辰年(1736年)七月初九日,往暹罗;

毓宁,生雍正壬子年(1732年)九月初八日,卒乾隆甲寅年(1794年)七月十三日,葬在暹罗。

安海《武城曾氏族谱》有坤观、衍国两人:

坤观,字贻地,生乾隆乙酉年(1765年)十月十四日,卒乾隆辛亥年(1791年)六月初十日,殁于吕宋;

衍国,号怀远,生于雍正丙午年(1726年)八月十八日,卒于乾隆乙酉年门765年)九月廿九日,殁葬吧地。

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载:传龙,生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年)正月初二日,往南洋。子纪炉、纪案、纪坛均在南洋;

传挺,生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年)七月二十日,在南洋。配连氏,生光绪十七年七月初十日,在南洋。子纪照、纪饯、纪墀均在南洋;

纪巩,生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九月二十二日,往南洋。配陈氏,生宣统二年庚戌五月初十日,卒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年),葬南洋麻坡沙仑永德公冢山;

纪烈,生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年),民国十七年(1928年)因匪乱,携妻徐丽,子广坡、广闯、广切、广苔、广锡等人往南洋拉美士。夫妻卒葬南洋,子孙现在拉美士;

广听,生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八月初七日,往南洋。配陈氏,生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九月初五日,卒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四月二十九日,葬南洋麻坡沙仑永德山公冢;

昭美,字口焕,生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年)九月二十八日,卒葬南洋。配黄氏,生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年),卒民国十八年己六月初九日,葬南槟榔屿眼唐。

晋江《武城曾氏宗谱》载:庆(亻平),生于民国九年庚申(1920年),卒1978年戊午三月十一日。配缅甸仰光口氏,子五,长台升,次台金、三台前、四台源、五台江。合家现住在仰光。

从侨居的地点看大部在南洋,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地都有曾姓族人定居。

曾姓族人已开始向世界各地播迁,到目前为止,除大陆、台湾以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曾姓族人的足迹。-------------------------------------------------------

曾姓当代分布

据统计,按人口多少,曾姓为中国第38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9%,人口大约有600多万,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福建等省为多。

四川什邡县,曾姓为该县44大姓的第8大姓;井研县研城镇2382户,10117人中有曾姓族人57户,275人;夹江县224姓有曾姓。

江西德安县,曾姓为人口聚居较多的村庄和人口较多的9大姓之一;崇义县155姓有曾姓;定南县168姓有曾姓。

河南商丘县328姓、潢川县494姓、西平县302姓、虞城县328姓、息县340姓、太康县467姓、淅川县108姓、林州市321姓、淮滨县207姓、登封县337姓、光山县334姓、长葛县206姓、长垣县214姓、柘城县235姓、鄢陵县231姓、延津县265姓、新县272姓、夏邑县292姓、扶沟县279姓、南阳市613姓、商水县281姓、西华县249姓、濮阳县223姓中均有曾姓。

上海川沙县523姓、嘉定552姓、宝山404姓、金山395姓中均有曾姓。

湖北红安县239姓有曾姓;汉川县210姓有曾姓。

海外分布曾姓族人已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安家落户了。

大界曾氏名人录

大界曾氏名人辈出。曾元吉公六个儿子都读了书。至第六十七派后不仅代代有读书之士而且房房有人在朝中做官:以下资料录辑[大界曾氏五修族谱]曾国藩、曾国荃、曾国葆、曾国华、曾纪泽、曾纪鸿、曾昭燏、曾昭抡。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宪杰、等在论坛已有专述。下列名录不再重复。末入谱的名人当有遗漏。

曾尚榜:曾元吉第三子。名文炳字兴榜、号静轩。清从九品。

曾尚怀:曾元吉第四子。字兴怀、号明德。清诰封建威将军。配贺氏,诰赠一品夫人。

曾尚烈:曾元吉第六子。字兴烈。号戌若。清诰封建威将军。配龙氏,诰赠一品夫人。

曾衍胜:尚庭长子。字儒胜。号竟希。清诰赠光禄大夫建威将军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一等毅勇候一等义勇伯。配彭氏。清诰赠一品夫人一品伯太夫人。

曾衍寀:尚庭次子。字儒,号同寅,别号桂亭。清诰赠奉政大夫。配彭氏。诰赠宜人。

曾衍霖:尚榜长子,字儒霖,号琼芳。清貤赠通奉大夫。配彭氏,清貤赠夫人。

曾衍雅:尚榜次子。字儒雅、号仲醇。清诰赠建威将军。配高氏。清诰赠一品夫人。

曾衍达:尚怀六子。字儒达、号尊三。清诰赠建威将军。配左氏。清诰赠一品夫人。

曾衍才:尚烈长子。字儒才,号际盛。清诰赠建威将军。配左氏。清诰赠一品夫人。

曾衍铎:尚烈次子。字儒铎。号金声。清诰赠中议大夫、武翼都尉、建威将军。配贺氏。清诰淑人一品夫人。

曾兴仁:衍政长子。字于心。清诰赠武义都尉、晋赠建威将军。配刘氏。清诰赠淑人晋赠一品夫人。[衍政系尚梁长子]

曾兴教:竟希长子。名民升。字为教。号重五。清太学生,貤光禄大夫。配彭氏。清貤赠一品夫人。

曾兴致:字为致。号中和。清貤赠荣禄大夫。诰赠振威将军。配肖氏。清貤赠一品夫人、诰赠一品夫人。曾星冈:名玉屏。号星冈。清太学生。诰封中宪大夫荣禄大夫、诰赠光禄大夫建威将军。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一等毅勇候一等毅勇伯。配王氏。清诰封一品夫人、诰赠一品候太夫人、一品伯太夫人。

曾兴旭:衍寀长子。字东阳、号阳谷。清诰封奉政大夫。配聂氏。清诰封宜人。

曾兴晟:衍寀次子。字日成。号紫云。清太学生。

曾兴国:衍霖长子。字民惠。清诰赠奉政大夫貤赠通奉大夫。配唐氏。清诰赠宜人她赠夫人。

曾兴渠:衍雅子。清诰赠建威将军。配彭氏。清诰封一品夫人。

曾兴渤:衍魁次子、清诰赠奉直大夫。配胡氏。清貤封宜人。

曾兴炬:衍达次子,清诰封武显将军。配赵氏。清诰封夫人。

曾兴松:衍才子。清太学生,诰封武义都尉,诰赠建威将军。配刘氏。清诰封淑人诰赠一品夫人。

曾兴蚊:衍铎次子。清武庠生诰封奉政大夫。晋封中宪大夫。配杨氏。清诰封宜人晋封淑人。

曾兴甲:衍铎四子:清诰封建威将军。配刘氏。清诰赠一品夫人。

曾兴楚:衍铎五子:清诰封武又义都尉、晋封武显将军。配刘氏。清诰封淑人晋封夫人。

曾毓岱:兴仁次子:字瞻岳、清诰封武义都尉、晋赠建威将军。配彭氏。清诰赠一品夫人。

[尚梁曾孙]

曾毓裔:兴教次子,清敕授文林郎诰赠奉政大夫晋赠中宪大夫。配彭氏。清例封孺人、诰赠宜人、晋赠恭人。

曾敏羔:兴教四子。清五品衔侯选训导诰授奉直大夫诰赠资政大夫。配朱氏。清诰封宜人诰赠夫人。

曾毓公:清诰赠武显将军诰赠振威将军。配朱氏,清诰封夫人诰赠一品夫人。

曾毓圭:清诰赠昭武都尉。配彭氏。清诰封恭人。

曾毓壁:清诰赠武显将军。配彭氏。清诰赠夫。

曾毓济:名麟书。号竹亭。清邑庠生。诰封中宪大夫荣禄大夫光禄大夫诰赠建威将军。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一等毅勇候一等威毅伯。配江氏。清诰封恭人一品夫人诰赠一品候太夫人一品伯太夫人。

曾毓驷:名骥云。字高轩。清太学生貤封荣禄大夫光禄大夫。特旨诰封通奉大夫。配罗氏。

清诰封一品夫人特封夫人。

曾毓龙:清从九品。

曾毓玟;清从九品。诰封奉政大夫晋封通奉大夫。配王氏。清诰赠宜人晋赠夫人。

曾毓璋:清诰赠武功将军。配高氏。清诰封夫人。

曾毓官:清由军功五品保外委把总赏戴蓝翎加守备都司游击赏换花翎升参将副将总兵记名提

督刚勇巴图鲁御赐奖武银牌赏穿黄马褂诰赠建威将军。配王氏。清诰封一品夫人。

曾毓华:清军功五品。

曾毓聘:清从九品以军功保县丞府经历加同知衔即选知县由蓝翎赏穿花翎加三品封典奏留两江补用同知直隶州知州。浩授中议大夫。配周氏。诰封淑人。

曾毓衢:清六品军功。诰授振威将军。晋授建威将军。配欧阳氏。清诰封一品夫人。

曾传家:毓岱长子。原名嘉。号进贤。清诰赠武义都尉晋赠建威将军。配陈氏。清诰封淑人晋封一品夫人。曾传芹;清六品军功加五品顶戴。配王氏。

曾传薰:清诰授通议大夫。配李氏。清封淑人。

曾传芳;清太学生诰封昭武都尉。

曾传唐:清赏给二品封典,诰授武显将军。

曾传盛:清太学生加同知衔,候选知县升用直隶知州,赏戴蓝翎。

曾传黄:清由军功保外委把总。千总守备,都司尉游击赏戴花翎。

曾传俊:赏给一品封典。诰授振威将军。。赏骑都尉世职。追赠建威将军。

曾传巨;清五品顶戴。世袭骑都尉。

曾传里:清由军功保至都司。貤封武义都尉。

曾传纯:清以军功,历保至参将,浩授武义都尉、建威将军。

曾传宠:清赏五品功牌,历任江苏太湖水师哨长。

曾纪辉:传冢次子。清由军功保外委把总千总守备赏戴蓝翎升都司游击赏换花翎。补授江南孟河营都司加参将副将总兵记名过缺简换提督敢勇巴图鲁。诰授建威将军。配李氏。清诰封淑人晋封一品夫人。

曾纪纲:传家三子:字趾祥原字祯祥。清由军功保外委把总千总守备加都司衔赏戴蓝翎。二十六岁,同治六年丁卯二月十八日午时在湖北蕲水县阵亡。

曾纪麟:传家四子。清太学生。

曾纪兰;清五品顶戴。

曾纪铎:清五品顶戴。

曾纪梁:曾国潢长子。清县学附生、貤封中宪大夫。

曾纪湘:曾国潢三子。清县学附生。诰赠奉政大夫。

曾纪渠:曾国潢次子[抚曾国葆]清二品荫生。奉旨记名出使大臣。诰授中宪大夫。累赠光禄大夫。

曾纪寿;曾国华次子。钦加三品衔、二品顶戴,诰授昭武都尉、奉政大夫、晋封资政大夫。

曾纪瑞:曾国荃长子。一品荫生。兵部员外郎,钦加三品衔、诰授奉直大夫。通议大夫、诰赠光禄大夫、建威将军。

曾纪官:曾国荃次子。正一品荫生,户部员外郎,云南司兼广东司行走,钦加三品衔,诰授奉直大夫。通议大夫。貤赠光禄大夫、建威将军。

曾纪禄:诰授奉政大夫。晋封中宪官夫。

曾纪福;清从九品。

曾纪和:清贡生、遵例纳捐中书科中书。

曾纪策:诰授武显将军、振威将军、建威将军。

曾纪范:例授武显将军。

曾纪笏:赏给正四品封典。诰授昭武都尉。

曾纪典:清太学生加同知衔。诰封奉政大夫。

曾广勋:清诰封奉政大夫,太学生蓝翎五品衔,安徵候补知县。

曾广祺:清五品顶戴。

曾广祜;国民党中央陆军讲武堂毕业、历任连长、营长、高级参谋、江苏句容县公安局长。

曾广俊:清太学生。德国陆军大学毕业,囝国民党陆军部航空署上校科长。保定军校上校教官。

曾广坛: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陆军少将。

曾广銮:纪泽三子。清正一品荫生。花翎郎中衔,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

曾广鎔:纪鸿三子。花翎二品衔湖北侯补道,湖北牙厘局总办。简授湖北施鹤兵备道、署理湖北按察使。曾广祚;纪梁四子。江苏侯补道,诰授中宪大夫。

曾广汉:纪瑞长子: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承袭一等威毅伯。钦派留京师大臣。

曾广河:纪瑞三子:特赏员外郎,邢部奉天司行走。诰授中宪大夫。

曾广江;纪官长子:特赏举人,一体会试花翎郎中。钦加三品衔、二品顶戴。安徵候补道。诰授通议大夫,晋授资政大夫。

曾广敷:纪渠长子。诰授通议大夫。

曾广泰:清太学生,国民党陆军少将。

曾广镇:西南联大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后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中国科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曾广泽: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陆军少校。

曾广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毕业,陆军中校。

曾昭懿:广祚第四女。南京金陵大学理科学士。北平协和医院博士。

曾昭繗:广祚第五女。西南联大经济系学士。

曾昭楣:广祚第六女。长沙艺芳女校高中毕业,西南联大生物糸学士。

曾昭佑;广荣三子。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陆军中校。

曾昭粟: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陆军中校。

曾昭敦;广泳三子。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党政班十三期毕业,陆军第四十九师军需处主任。陆军上校

曾昭垂:字启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16期毕业。新疆建设兵团离休干部。著有[评说曾国藩]。入选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和世界名人录。

曾昭谏:广鎔六子:交通大学公务管理科经济学士。

曾昭杭:广钧钧子,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毕业。华东美术学校校长、湖南省政府参议。

曾昭桦:广钧三子。香港大学文学士。广西省高级顾问、

曾昭柯:广钧四子。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五期毕业。军政部外事局少校参谋。

曾昭亿:广鎔次子:国立南洋大学铁路管理科学士。北平铁路管理学院交通博物馆主任。

曾昭建:广鎔三子:湖南大学商科学士。川滇公路局宣威段会计主任。

曾昭明。中央陆军官学校毕业。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参谋班毕业。陆军少校。

曾昭棉:广鎔五子:上海无线电专门学校毕业、汉口公路局无线电台台长。新中国建立后任湖南常德无线电厂高级工程师。

曾昭权:广钟长子: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电机工程学士。北平电灯公司西山新厂主任工程师。新中国建立后任湖南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主任。

曾昭桓:广钟次子。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美国意利诺大学铁路土木工程学士。复旦大学教授、广西大学教授、交通大学教授。

曾昭承:广祚长子。美国威斯科康新大学经济硕士。国民政府会计处科长。

曾昭拯:广祚五子。大夏大学商科学士。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财务科科长。国民政府交通部秘书。

曾昭六:广汉九子。上海复旦大学商科学士。历任国民政府兵工署科长。

曾昭籛:广河长子:国民政府邮传部员外郎路政司行走。

曾昭南:广汉次子:清太学生、花翎同知衔。湖南私立第一法政专门学校毕业。

曾昭河:广江长子。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

曾昭义:广江四子:日夲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士。国民党中央考试院检定高考及格会计师。

曾昭祁:广江五子:日夲东京大学商科学士。国民党中央铨叙部甄审合格经济部特许会计师。

曾昭茂:广敷次子。清太学生。花翎三品衔。日夲法政大学毕业。国民党政府河南省鹿邑县县长。

曾宪惠:国民党中央政治大学第一期毕业。陆军中校。交通部人事处审查委员。

曾宪模:湖南私立明德中学毕业。辽宁铁道管理学校毕业。

曾宪栋:国立湖南大学理工科学士。全国运输总司令部上校电信主任。

曾宪朴:昭和长子。国立中央大学农科学士。英国伦敦大学理科硕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办公厅主任。曾宪柱:昭和次子。湖南私立明德学校高中部毕业。华西大学毕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曾宪楷:昭和长女。曾宪植之姐。湖南大学文学士,私立燕京大学文科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终身未嫁。

曾宪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校区毕业。美国联合大学硕士,台湾国防部电视制作中心主任。国大代表。曾宪援:立军军官学校气象科第十二期毕业。台湾民航气象中心简任主任。少将衔。

曾宪衡:湖南医学院毕业。历任湖南医学院教授。卫生部外医学杂志社编审。

曾宪枚:湖南私立明德中学初中毕业。广雅中学高中部毕业。

曾宪枢:国立湖南大学商科学士。

曾宪根:湖南私立明德中学初中毕业。岳云中学高中部毕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西分校毕业。

曾宪涤:昭承次子,字雅恂、号子静、行二。著名导演(代表作: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大界曾氏名人录中:曾兴仁、曾毓岱、曾传家、曾纪纲、曾纪辉、曾纪麟、系夲人直系长辈。

家谱

曾姓的最早家谱修于何时,已无从可考,《宋史·艺文志》记载的曾肇的《曾氏谱图》一卷,算是曾姓的最早族谱了,该谱已佚。

现存族谱大都是明以后所修;从地域上看包括安徽、湖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山东、四川、湖北、江苏、江西、香港、台湾等地区,尤以福建、广东、四川、江西为多。

其体例大多采用前序、后跋、中正文的体例,分别阐述修谱源起、家族起源、各支谱系、族规家法、宗祠

祭祀等内容,其中尤以谱序最具影响和家族特色。

另外,修谱往往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明代刑部尚书何乔新都曾为曾姓族谱作序。

曾姓家谱文献目录

曾姓家谱一:

《温陵曾氏族谱》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兴宁曾氏族谱》

广东梅县《曾氏族谱》

香港新界《曾氏历代宗亲谱》

晋江《武城曾氏族谱》

《清源曾氏族谱序》

福建《上杭曾氏族谱》

《江阴曾氏续修宗谱》

《海虞曾氏家谱》

汉寿《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宁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谱》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头江房谱》

湘潭《淦田曾氏六修族谱》

四川富顺《西湖曾氏祠族谱》

福建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民国三十七年重修)

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安海《武城曾氏族谱》

曾姓家谱二:

曾氏宗谱口口卷明隆庆活字印本北京大学卷

安徽旌德·旌阳曾氏宗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昌期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崇本堂活字本四册北图

湖南湘潭·石莲曾氏六修族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曾自通、曾海南纂修清同治五年(1866年)追远堂活字本十六册北图、河北大学

曾氏(族谱)世系表不分卷曾水照1976年铅印本精装一册北文献会附注在台曾氏裔孙谱系

曾氏族谱人事编、谱系编不分卷游有财民国1971年创译出版社铅印本精装一册北文献会附注在台曾氏裔孙谱系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光绪间刊本福建师大注:谱始修于清嘉庆十一年曾毓樽、曾衍泳

福建古田·曾氏家谱续修(清)曾新修四年(1907年)稿本一册福建图

海虞曾氏家谱不分卷曾达文清光绪—一册哥伦比亚大学

海虞曾氏家谱六卷曾达文民国十三年清光绪三十十年活字本铅印本

曾氏四修族谱十六卷附曾传着清光绪二十六年活字本十四、十六册哥伦比亚大学

广东潮洲·潮郡九邑曾氐宗祠祠簿一册(清)光绪十七年曾董理等纂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重刊本广东汕头市档

广东兴宁·曾氏族谱不分卷曾庆良民国十三年油印本一册广东兴宁、日本静嘉堂

广东·蕉岭曾氏族谱不分卷(清)曾毓郯重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刻本广东中山图注:版心作《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广东·梅县曾氏祠不分卷(清)曾祖禹、曾景行纂修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序刻本一册广东中山图注:

封签作《梅城凤尾阁曾氏大宗祠谱》

广东·南海曾氏家谱不分卷绪三年(1877年)钞本广东中山图

广东·南海曾氏族谱不分卷绪五年(1879年)刻本广东中山图(清)曾梦鸿等编清光(清)曾毓郯重修清光注:版心作《武城曾氏重

广东潮洲·潮安敬慎堂曾氏家谱不分卷(民国)曾清河修民国十八年(1929年)石印本一册广东中山图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广西容县文管注:残存本载有山东嘉祥、湖南宁乡、广西容县三地曾氏

曾氏族谱不分卷曾氏族谱编委会1971年创译出版社铅印本精装一册国史馆附注曾氏裔孙谱系

福建·长乐县感恩村曾氏族谱不分卷(民国)曾尊椿等修民国十九年(1930年)长乐曾氏石印本四册哈尔滨师大、福建图注:清乾隆四十六年曾承苞始修

海虞曾氏家谱不分卷曾达文清光绪二十年木活本一册哈佛大学

曾氏四修族谱十六卷曾传着1967年影印本哈佛大学

曾氏族谱不分卷游有财、曾氏族谱编辑委员会年铅印本一册哈佛大学

安徽黄山·太平曾氏重修族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清)曾书之,曾高望纂修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守约堂木刻本三十九册河北大学

安徽黄山·曾氏文献存征五卷曾士璋辑清木刻本二册河北大学注:版心作《太平曾氏通介房谱》

湖南衡阳·曾氏六修族谱(清)曾育才修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宗圣堂木刻本二册河北大学

山东历城·曾氏家乘略二卷(清)曾自尚增辑清乾隆二十年(1755)钞本一册河北大学

四川成都·曾氏通谱(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修民国三年(1914年)重镌本一册河北大学(二部)

湖北新洲·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民国)曾百容等续修民国十九年(1930年)木刻本湖北新洲县大渡乡注:清光绪三十一年曾少衡创修

湖北新洲·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一卷(民国)曾毓南、曾广发重修民国十九年(1930)木刻本湖北新洲县红旗乡曾寨村注:清咸丰十一年曾毓楷、曾红万等首修(湖北新洲)武城曾氏宗谱八卷(民国)曾志益重修民国十二年(1923)木刻本湖北新洲县徐古镇万岗村

武城曾氏族谱二卷木刻本湖南来凤县志办注:该族散居湖南龙山、湖北来凤等地

湖南·湘乡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曾嘉言、曾大型等修,曾林书、曾克能等纂修清嘉庆四年(1799年)刻本一册湖南图

湖南·曾氏支谱齿录不分卷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写本湖南图注:该族散居衡山、湘乡等地

湖南湘乡·武城曾氏续修族谱口口卷首一卷(清)曾贯之、曾得宗修,曾志坚、曾纪英等纂清同治八年(1869年)活字本湖南图存八卷

湖南湘乡·曾氏田宅族谱口口卷(清)曾瀛、曾尚录等纂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刻本湖南图存卷1、2、3 湖南·武城曾氏七修族谱四卷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活字本二册湖南图(存卷1、2,又一部存卷首)湖南湘乡·曾氏四修族谱十六卷首四卷(清)曾传着、曾怀柳等修,曾毓绪、曾广镕等纂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活字本湖南图(存卷9)、美国

湖南·湘乡田田曾氏续修族谱口口卷首二卷(民国)曾芸阁、曾茂才纂修民国六年(1917年)武城堂活字本湖南图(存卷首上)

湖南益阳·曾氏四修族谱口口卷首四卷(清)曾昊继纂序清光绪十八年(1892) 活字本湖南图(存七卷)

湖南湘乡)武城曾氏衍湖南湘乡大界五修族族谱十九卷首一卷(民国)曾广杰纂修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活字本湖南图(存十七卷)

湖南湘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四卷首一卷(清)曾心德、曾连胜修,曾连峰、曾祯祥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活字本十二册湖南图(又一部存二册,又一部存三册)

湖南衡阳·衡西曾氏五修族谱不分卷(民国)曾祉续修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养志堂活字本七册吉林大学

曾氏宗谱不分卷曾星炳等续修民国五年(1916年)活字本一册吉林大学

江苏常熟·曾氏家乘不分卷(清)曾彬文辑民国钞本一册江苏常熟市图注:曾彬文卒于清咸丰十年,后人增辑记事至宣统间

江苏南京·武城曾氏派衍金陵族谱口口卷苏南京市档(存卷3、4)

江西吉安·梅山曾氏重修族谱木刻本记事至清光绪十六年

江西·曾氏宗谱四卷江西铜鼓县丰田木刻本江西档(江西)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光绪三十三(1907年)木活字本一册江西图残

江西·袁郡曾致昌祠谱口口卷(民国)曾大方等纂修民国四年(1915)鲁国堂木活字本江西图

江西吉安·曾氏族谱不分卷(清)曾世珍等纂修庆三年(1798年)木活字本一册江西图

江西萍乡·萍邑曾氏祠册一卷(清)曾元善等纂绪间木活字本一册江西图清喜清光

江西修水·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曾照临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木活字本二十八册江西图

江西·袁祠曾氏族谱四十三卷前编二卷后编一卷(清)曾挺森等纂修清同治元年(1875年)鲁国堂木活字本江西图(存七卷)

江苏常熟·海虞曾氏家谱不分卷(清)曾达文纂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常熟曾氏义庄活字本一册历博、上海图、江苏常熟市图、江苏苏州市图、日本、美国注:首修于明曾玉梁

四川成都·曾氏通谱蜀支谱不分卷(民国)曾启濂、曾尔楷等修民国三年(1914年)成都曾氏墓祠刻本历史所、河北大学(二部)、南京大亨、四川图注:清乾隆五十八年曾痴园始修

曾氏族谱不分卷游有财1967年创译出版社铅印本精装一册林添福附注在台曾氏裔孙谱系

湖南·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曾容光等重修影印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刊本四册美国

香港·新界曾氏族谱不分卷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写本一册美国

香港新界·沙田曾大屋三利祖族谱不分卷写本一册美国

武城曾氏家乘一卷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序木活字本美国

武城曾氏谱原残口口卷(清)曾文王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刊本美国(存卷1)

武城曾氏家乘十卷编修者不详清乾隆四十六年木活本六册美国国会

武城曾氏续修家谱不分卷清刻本一册南京大学

江西吉安·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曾毓蹲、曾衍咏同修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刻本南开大学、南京大学

江苏常熟·海虞曾氏家谱六卷(民国)曾达文等纂修民国十三年(1924)常熟曾氏义庄排印本三册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江麻苏州市图、江苏常熟市图、美国

山东嘉祥·武城(曾氏)家乘八卷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序刊本六册日本

广东兴宁·曾氏族谱不分卷(民国)曾庆良等重修民国十三年(1924年)油印本一册日本、美国

武城曾氏谱原残一卷曾文玉清光绪二十二年刊本日本东京帝大

曾氏家训八卷曾克专民国铅印本一册日本东京帝大

山东嘉祥)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四卷(清)曾宪柘主修清官统二年(1910年)木刻本山东嘉祥县满洞乡南武山村

江西吉安·庐陵曾氏家乘口口卷(明)曾孔化辑明嘉靖刻本上海图存五卷

江西吉安·庐陵曾氏家乘六种三十二卷(明)曾孔化编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刻本上海图、天一阁富顺·曾氏宗圣支谱曾昭煌等编修民国石印本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绵竹·曾氏家谱不分卷(清)曾文生续修清咸丰间刻本一册四川图注:此谱首修于清乾隆年间曾仁山

四川·富顺曾氏宗圣支谱不分卷(民国)曾昭煌编纂民国间石印本四川图(存一册)

四川简阳)曾氏宗谱不分卷清刻本四川图(存一册)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钞本四川图(存一册)注:记事迄同洽年间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光绪忠谋堂刻本四川图(存一册)

武城曾氏全国通谱七卷(民国)曾贡三、曾介圭重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石印本四川宣汉县档(缺卷7)

湖南宁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曾毓郯等纂

民国间湖南宁乡曾氏南宗总局活字本四册四川重庆市图注:清嘉庆十一年修,此为四修

四川内江·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十二卷(清)曾锡光、曾传谷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内江曾氏宗祠刻本十二册四川重庆市图注:清嘉庆十一年曾毓樽初修

福建晋江·三峡瑞峰公派下族谱(清)曾濠修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钞本一册台湾

福建晋江·曾氏族谱龙山部份清康熙六十年(1722年)钞本一册台湾

福建南安·台湾曾氏族谱(清)曾庆云序,曾永和题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钞本一册台湾

福建宁化·曾氏世次源流族谱(清)曾光清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钞本一册台湾

福建宁化·曾氏世系谱(清)曾光清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钞本一册台湾

福建平和·燕翼堂曾氏族谱(清)霞山氏修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钞本一册台湾

福建同安·顶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曾昆和修清道光元年(1821年)钞本一册台湾

福建永定·太平寨曾氏家谱(清)曾玉音原修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钞本一册台湾注:记事补止清光绪六年

福建永定·曾氏雍睦堂题名谱(清)曾玉音重修,曾味根续修,曾庄、曾文鳌三修清乾隆四十五年(1739年)钞本一册台湾

广东梅县·曾氏家谱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钞本一册台湾

武城曾氏重修宗谱口口卷(清)曾纪湖修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刊本十一册台湾

曾氏族谱不分卷(清)曾玉音修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钞本一册台湾

广泽尊王谱系纪略不分卷曾天爵1968年油印本平装一册万万斋附注五代闽南安郭忠福后受封广泽尊王之谱传、附土库凤山寺尊王版画像

曾氏先贤史略特辑不分卷(美国纽约)曾纯利1958年纽约曾三省堂铅印本平装一册万万斋

台北市曾氏宗亲会会讯不分卷曾氏会讯编委会1962年台北市曾氏宗亲会、曾纪华铅印本平装一册万万斋、北文献会

大界房(曾氏)四修族谱不分卷(清朝)曾广祚1967年台湾学生书局景印本精装一册万万斋、北文献会、国史馆附注湘乡曾氏文献、曾约农、曾宝荪等在台重印曾氏大界房族谱

宗圣志不分卷(明朝)曾承业宗圣奉祀官府、1968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本精装一册万万斋、北文献会、国史馆附注曾宪口等在台湾重印宗圣传记事略

(完整版)刘姓研究报告-五年级下

关于刘姓的历史以及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的周围有很多姓刘的朋友,比如,班里的同学,亲戚朋友,而且历史上刘姓的名人也是不计其数。我还经常听到有人说“张王李赵遍地刘”,姓刘的在我国是不是真的很多呢?于是,我对刘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阅刘姓的来源。 2. 搜集与刘姓人物相关的资料,确定有代表性的刘姓人物作为具体研究对象。 3.了解刘姓人口数量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三、列表的形式整理搜集到的资料。 信息渠道调查方面详细内容 上网查阅、翻阅书籍刘姓的来源出自祁姓陶唐氏。 源于晋国士氏。 源于姬姓,出自周定王赐给弟弟姬季子的封地,属于 以封邑名称为氏。 上网查阅、去图书馆查阅刘姓人物及其相关 资料 刘邦、刘彻、刘秀、刘禹锡。明朝刘伯温、刘少奇等。 上网查阅刘姓人口在中国的 数量以及分布情况人口在7000万人以上,大约占汉族人口5.4%,在《百家姓》之中排第4位。 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西北、华南地区。

四、刘姓名人故事 1.刘邦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像 2.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

刘氏起源

刘是当代第4大姓。历史悠久,其来源也比较复杂。 《通志,氏族略》指出,刘氏有五:尧之后有刘累,为刘氏;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亦为刘;汉赐项氏、娄氏,并为刘氏;又匈奴之族从母姓刘。 《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介绍说:“帝尧陶唐之后,受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也。裔孙刘氏,以能扰龙,事夏后孔甲,为御龙氏。在商为泵韦氏,在周为唐杜氏,亦为杜伯……至宣王灭其国,杜柏之子阻叔奔晋,为士师,故为士氏。孙士会适秦,后归晋,其处于秦者为刘氏,此祁姓之刘也,以国为氏。又,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因以为氏,……河南堰师,此姬姓之刘也,以邑为氏。”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说:“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康公、献公其后也。” 刘氏源流虽多,但最主要的只有两支:一是“帝尧陶唐之后”,出自祁姓的一支;二是“周大夫食采于刘”,即刘康公之后,出自姬姓的一支。 两支姓的源地在何处?《通志,氏族略》告诉我们,祁姓之刘,以国为氏,地在今定州唐县。姬姓之刘,以邑为氏,地在今河南堰师。也就是说出自帝尧的刘氏,源地在今河北省唐县;始于周太王的刘氏,源地在今河南堰师西南。 刘得姓之后,多以“卯金之裔”自居。“汉兴……大封同姓,以镇天下……综西汉之世,皇子而封为土者,三十余人,王子封为侯者,四百余人,卯金之裔,由是遍布天下矣。”(见么《刘氏族谱》)。刘邦建立的汉朝,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一页。刘姓王朝统治中国的数百年历程中,将刘姓的繁衍和传世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就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刘姓的发展和播迁情况: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唐公,献公,其后也。士会之后,周末家于魏,又徙丰沛,至丰公生端,字执嘉,生汉高祖。这支刘氏的先祖,初繁衍于现今的陕西、甘肃一带。至公元前300年左右,即周赦王时代,开始向河南、江苏播迁。其中,辗转迁徙到江苏丰、沛之地的子孙,有一个叫刘瑞的人,生了4个儿子,长为伯,次为仲,再次为邦,末为交。此“邦”就是汉代开国之君刘邦。 刘邦以一介平民的身份东征西讨得天下后,“大封同姓”,很快使刘姓遍及全国各地。可谓一人得天下,同姓皆荣耀。刘氏,其封地之多,范围之广,支系之繁,都是其他姓氏不能比拟的。刘邦大搞同姓封地,为刘姓的发展、强大打下了稳固的基础。据载,仅汉初刘邦的子孙就分散到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多地,并且很快成了望族。《刘氏族谱》对刘邦后世的情况,也作过交待:“文帝景帝,继承大统。景帝八子,中山靖王胜,出郡彭城,胜一子贞,封琢县,传十余世而生陌烈皇帝,定鼎西蜀……先主次子永公……魏咸熙元年(公元2叙年),东迁洛阳,遂家焉。自五胡乱华,晋柞播迁,衣冠南徙,永公之裔,亦迁居于江南。唐禧宗乾符间(公元874-879年),黄巢叛乱,海内骚然,居民流离转徙,于时有翰林学士视察使天赐公,弃官奉父祥公,避居福建汀州府化县之石壁洞。后世遂以祥公为宁化始迁之祖,由是枝叶繁衍……蔚为汀闽望族。……迨宋嘉定间(公元1208-1224年),河南宣抚使龙公之第七子讳开七公,官于广潮……子孙遂家于兴邑。七公子瑞金令。广传,生子十有四,孙八十有三,瓜绵椒衍,支撅益繁,蕃殖之众,几遍天下……而溯其发祥之地,实在兴宁,遂群宗开七为兴宁肇基始祖。” 在发展、生息的过程中,刘姓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在汉代,娄、项等姓都有人改姓刘。此外,公主下嫁匈奴单于,所生的小单于一也冒姓刘。至南北朝时,又有匈奴屠各部的一支独孤氏被改姓为刘。由于刘姓来源众多,其分布也就十分广泛。就郡望来看,除彭城影响最大之外,又有沛国、弘农、河问、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长沙、广平、高平、东莞、高唐、临淮、琅邪、东海、南郡、范阳、东莱、丹阳、武功、蹼阳、尉氏、济阴、京兆、庐陵、南康、河南等。 刘氏,作为中国的一个大姓,名人极多。 创建王朝,为开国之君者,除刘邦外,还有三国蜀汉刘备,南朝宋的刘裕,一}一六国

研究报告刘姓作文1500

研究报告刘姓作文1500 “刘姓是登基为帝人数最多的一个姓氏。”听完爷爷的话,我很兴奋,立即上网查找了关于刘氏的资料。 、查阅有关的书籍,报刊,上网浏览。 、访问一些老爷爷,了解更多的历史。 、通过更多的途径,搜集更详细的内容,进行资料整理。 ( )信息渠道:上网、报刊涉及的方面:刘氏的来源具体内容: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出自姬姓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 ( )信息渠道:书籍涉及的方面:姓刘的名人具体内容:刘邦、刘启、刘禹锡、刘过、刘伶、刘渊、刘秀、刘彻、刘备、刘墉、刘松年........ ( )信息渠道:上网、报刊涉及的方面:姓刘人口数量具体内容: 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大约六千万左右。 ( ) 信息渠道:上网、涉及的方面:宗族特征具体内容: 辈份字行为:“祥瑞肇英贤,明良继仁孝。”清光绪年间刘一诚所修《刘氏宗谱》载有彭城(今徐州)刘姓仲盛公一支辈份字行为:“寿福永彦仲,伯仁义尚若,余洪继应一,启世道昌从。”

、刘氏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刘氏后裔以邑为其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 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还有,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才辈出。有汉王刘邦,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蜀汉的建立者刘备,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刘渊,南朝著名词人、诗人刘过,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刘禹锡等等。我们为我们的祖先而自豪。 、姓刘的人也很多。是世界上排名第四的大姓。大约有六千万左右的人姓刘。

胶州刘姓来源及分布

胶州刘姓来源及分布 胶州第二大姓――胶州刘姓家族 胶州刘姓来源及分布-- 刘姓在胶州历史悠久,据考证,最晚在秦汉之际,胶州境内便有刘姓人居住生活.西汉初,刘邦采纳肖何地建议,铲除异姓王,同时分封同姓王,胶州东部为胶东国,西部为胶西国,均为刘姓王国属地,可见西汉时刘姓王族子孙便在胶州大地上生活繁衍.据《汉书》记载,汉高祖刘邦封刘肥为齐王,其封地包括琅琊、胶东等六郡;吕后当政时封刘泽为琅琊王,其封地包括胶州南乡.东汉时胶州境内有刘姓封地祓国(即今牧马城遗址).明帝泰始三年(),辅国将军刘怀珍在洋水(今洋河)驻扎,派部将王广之领兵袭击不其城(今城阳区),由于是偷袭,不其城随之陷落,刘宋前废帝所派长广郡(治掖县)太守刘桃根败逃,不其县归明帝统辖.南北朝时,宋有高密郡太守刘乘民(时胶州地属高密郡).据《增修胶志》记载,清道光二十四年,农人孙廷化从牧马城犁地发现一块晋永宁砖,上面有“君,汉故海常刘侯之苗胄,家于(下两字不可辨识)大村”,落款有“大晋永宁二年()岁次壬午”字样.据此可以推断,早在西汉初年,因分封刘姓王,刘姓族人便大批定居胶州;至东汉时,刘姓王族后人在胶州繁衍成村.魏晋南北朝时,刘姓王族衰微,刘姓子孙为生计,加速了在胶州境内地迁播.宋元之际,刘君(佚其名讳)仕元,因伐宋有功,封武略将军(碑在今胶东镇小麻湾村西),这是胶州刘姓最早地知名人物. > { 刘姓在我国百家姓中排第四位,约有人口万,占全国总人口地.刘姓是胶州第二大姓,截止年月,刘姓有人,其中男姓人,女姓人.元明清以来,刘姓来源众多,支派复杂,分布广泛,虽然没形成世家巨族,却不乏书香门第,尤其在晚清时出现了很有影响地家族.据不完全统计,元明清以来,刘姓家族考中进士人,考中举人人,贡生人,通过援例、议叙、世袭、考授、从伍等方式,授九品以上官职者人.其中,职位最高地是明朝刘早,官至南京刑科给事中(正五品). - ` 现代胶州刘姓除少数原始居民外,其祖先主要来自云南、山西、河南及山东各地. }; '} 来自云南据刘家店《刘氏族谱》(光绪年间刻本)记载,明永乐二年(),刘达偕贾、叶两姓表兄弟从云南移民山东,乘船至崂山西岸登陆,步行百里到达胶东大沽河西岸,遂定居于此,以“务农开店为业”,起名叫刘家店.刘达墓原在刘家店村东,清光绪年间被大水冲坟,又起骨移于村南茔地,葬于茔地南边乾山巽向.刘达妻王氏,生子刘世龙,是为二世祖.刘世龙妻王氏,生二子,分别是长支刘大宾、次支刘大朋,今刘家店刘姓家族子孙,分两大支繁衍,均为刘大宾、刘大朋地后裔.刘姓两大支派传至六世七世时,子孙陆续迁居大沽河两岸各处谋生,使刘家店刘姓家族迅速分布许多村庄.长支派刘大宾地后裔,九世刘惠携四子于清顺治年间迁居圈子村(欲了解本族更多详细迁徙分布情况,请阅读《胶州百家姓》).这支从云南而来地刘家庄刘姓家族后裔,世代务农为生,虽然没有形成望族,但人丁兴旺,分布广泛,成为胶州东乡刘姓地主要来源. "" } 刘家店刘姓纂修族谱始于清光绪年间.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二世刘文思创修合族全谱,惜未完稿而去世.民国十五年(),十三世刘珍泰受父亲刘文梓之命,继承伯父刘文思之志,对光绪谱稿加以考证补充,合谱初具规模.至民国十六年,刘珍泰在族人刘珍鸾、刘鸿仪等人协助下,对旧谱详加考订,终于完成了刘家店刘姓家族历史上第一部完整地全谱.是书于民国十六年清爱堂板石印数十部,分散各支收藏,经“文革”浩劫,今已很难见到.光绪族谱拟定了从一世至二十八世地辈字定式,要求合族遵依,不致名冒讳犯.长支从一世至二十八世为“始世大一,注春弘子,业存立复,正希恩(克)学(敬),修全敦睦,义忠厚思,保继述长”,其中“修、厚、述”三字用在底;二支一世至二十八世为“始世大一,注玉礼火,秉成永文,振鸿志守,芳德光明,亮传儒学,祧接宗功”,其中“芳、宗、功”三字用在底. ( } 明永乐年间,刘姓人从云南迁徙胶州北乡,在今胶莱镇境内胶莱河边立村,因胶莱河南北

关于刘姓研究报告

篇一: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问题的提出 要说姓氏,我们班姓刘的同学很多。于是,我和妈妈对刘姓的历史和现状开展了一次调查。 2、调查方法 (1)上网查阅刘姓的来源。 (2)确定有代表性的刘姓人物作为具体 研究对象。 (3)搜集与刘姓人物的相关资料。 (4)了解刘姓人口和分布情况。(5)整理搜集到的资料。 以下是我整理的研究情况: 3、研究结果 (1)刘姓源远流长,是国的第4大姓,占全国人数的5.4%。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在今河北唐县。 (2)在历史长河中,刘姓人才辈出,有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刘备、刘耀、刘渊、刘少奇、刘伯承......我们为刘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五四班刘雨清 篇二: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问题的提出要说姓氏,我们班姓刘的同学最多。于是,我和妈妈对刘姓的历史和现状开展了一次调查。调查方法上网查阅刘姓的来源。 确定有代表性的刘姓人物作为具体研究对象。 搜集与刘姓人物的相关资料。 了解刘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整理搜集到的资料。3、研究结果 (1)刘姓源远流长,是国的第4大姓,占全国人数的5.4%。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在今河北唐县。 (2)在历史长河中,刘姓人才辈出,有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刘备、刘耀、刘渊、刘少奇、刘伯承......我们为刘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五一班周清源 严(yán 严)姓本庄姓,为西汉名满四海的大学者、词赋家,后人称“严夫子”。其著述甚丰,有辞赋二十四篇,但流传至今仅剩《哀时命》一篇,为哀伤屈原之作。史载,东汉时,因有明帝刘庄,故下令庄姓改他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严忌之姓严,亦为死后之事。严姓族人因尊严忌声誉,奉其为严姓的得姓始祖。 据严氏族谱载:“严氏系出颛顼之后,以楚庄王的谥号为姓”,“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为庄,盖楚庄王之后裔也。后因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庄为严,遂以严为姓。”《中国姓氏寻根》一书也说“严是庄姓所改”并说“魏晋时严氏有恢复庄姓的,于是形成庄严两家。”两家原来一家,故有“庄严不通婚”之古训。 严姓源出有六: 3、出自战国时秦有严君疾之后,以封邑名为氏。秦有严君疾,受封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以邑为氏,故称为严君疾,其子孙遂世代相传姓严,称为严氏。 4、出自古有严国,国人以国名为氏。据《姓考》所载,古有严国,国人以国为氏。 5、出自丁零人姓氏有以严为氏。据《晋书》所载,后燕慕容盛时丁零人有以严为氏者。 6、出自少数民族有严姓。满、彝、土、锡伯、朝鲜等族均有严姓。

研究报告3-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每个人都拥有的就是姓氏,而我姓刘,所以我对刘姓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的方法 1.通过上网浏览和查阅书籍这些方式,了解刘姓来源和刘姓历史名人。 2.走访相关部门,了解刘姓人口分布情况。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刘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的情况和资料的整理 1.据史记《汉书》、《通志·氏族略》和《中国姓氏》所载,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其中最早的一支来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鲁山。还有一部分源于姬姓的刘氏形成于春秋时期,系以邑为氏,出自今河南偃师。也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南北朝时鲜卑族姓氏所改。 2.汉朝是刘姓的鼎盛和发展时期,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分封同姓于各地,其后支派繁衍,于是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等地皆有刘氏。刘姓以皇族为主脉,经历大汉400多年的繁衍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大姓。但刘姓人口仍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地区,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以及山西太原地区。此外,湖北荆襄地区、湖南长沙地区、江西九江地区也有刘姓望族。

3.2013年4月15日,新华社电文公布了姓氏人数排行榜,刘姓人口有近7000万,占全国人口的5.34%,在王、李、张之后排第四位。 四、结论 据《史记》所载,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女嫁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当时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冒顿子孙遂姓刘氏。刘汉王朝赐姓。据《汉书》所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西都关中之策,高祖赐其姓刘氏。遂改作刘敬,又项羽之伯父项伯缠,在鸿门宴保护刘邦有功,赐项伯家族姓刘氏。 刘姓位列我国宋代百家姓第252位,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刘姓在当代中国为第4姓,占总人口大约在6千5百万。

刘姓的研究报告doc

刘姓的研究报告 篇一:关于刘氏现状研究报告 关于刘氏的研究报告 制作人:刘原驰 谢家湾小学六年级六班 XX年7月24日 1 简介 姓为中文姓氏之一,中国大陆第四大姓,人口在7000万人以上,大约占汉族人口 5.5%,在《百家姓》之中排第252位。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刘姓是第四大姓。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建立王朝的数量,还是称帝的人数,刘姓都远远多于其他姓氏,刘姓称帝称王者共有92人。是名副其实的“帝王专业户”。先后建有汉国、西汉、东汉、蜀汉、前赵、南朝宋、后汉、南汉、北汉、大齐等王朝或政权。 在历史的长河中,刘姓的评价最高、影响力最大、功绩最为辉煌。 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国本土地区。在韩国亦有分布。另外,根据日本可查档案记载日本第三大姓高桥氏出自中国刘姓,为刘邦后裔。 一、历史发展[姓氏起源]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 2 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 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一、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 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 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二、现状 刘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之中排第252位。在中国历史上,刘姓是登基为帝人数最多的一个姓氏。在中国古代有“刘天下,李半边”说法,而在中国北方则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刘姓在韩国亦有分布。另外,根据

刘氏的起源

刘氏的起源 刘氏乃中华之望族,人口众多,为我国第四大姓。刘,祖籍:河南。祖宗:刘累。分类:以邑为氏。姓氏越源:我国的刘姓家族的先祖可追溯到黄帝,是炎黄子孙。 太始祖少典,娶乔氏的两个女儿作妃子,长妃叫女登,次妃叫附宝。生二子:长子炎帝(女登生)、次子黄帝(附宝生)。 二始祖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大约生于公元前2735年的农历的二月初二。出生在中华大地西北黄土高原的祖河畔的沮源关降龙峡。在中国的炎帝黄帝时代,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时族公社时期,距今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黄帝,生于寿丘(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县东北六里),后长居姬水之滨的轩辕山坡,而改姓姬。十五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部落猷长”,足有熊国君(都城在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县),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为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之首。在炎帝后期,黄帝于乱世起兵,以德号召天下,战败炎帝于阪泉。(黄帝元年应为公元前2698年)三十七岁代炎帝为天子,一生历经52战,降服了炎帝,后又战胜蚩尤于涿鹿之野,结束了远古战争,统一了中华民族,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所以,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公元前2599年退位,卒葬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的桥山。黄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箴、任、苟、僖、佶、儇、衣。黄帝娶有四妃:元妃西陵氏女名嫘祖、次妃方雷氏名女节、次妃彤鱼氏女、次妃嫫母。有名者为:玄嚣、昌意(系元妃嫘祖所生二子)、祁豹、苍林(苍姓之祖)、伯儵(被赐

姓佶,是吉姓之祖)、龙苗(生吾融,其子明封卞国,是卞姓之祖)、禺阳(黄帝的小儿子,封于任地,是任姓和薛姓之祖)。 同胞二始祖炎帝,名榆冈,姓神农氏,因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西),而以姜为姓。神农氏的后商有姜太公(名姜尚,人称姜子牙),封地于吕,又名吕尚。是姜氏、吕氏之祖。 三始祖玄嚣,即青阳,又名少昊,黄帝的第五子,在位(公元前2598~2515年)八十四年,第一个订立惜金制度,也因此称金天氏。其后裔中也因此而有姓金姓的。生子:蟜极、殷(封地尹城,是尹姓之祖)、挥(张姓之祖)。 同胞三始祖昌意,娶蜀山氏女,名昌仆,生一子:高阳。 同胞四始祖高阳,即帝颛顼,在位(公元前2514~前2437年)七十八年,寿一百一十一岁。颛顼,姓赢,生四子:穷蝉(帝舜之高祖)、鲧、重黎、大业(生子女华,女华之子皋陶为尧帝的理官,以官为姓,而姓“理”,是李姓之祖)。 同胞五始祖鲧,字熙,生一子:禹,名文命,即夏禹,葬于会稽,即今浙江绍兴。其子启,建立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四始祖蟜极、生一子:商喾高辛。 五始祖帝喾高辛,名夋,在位(公元前2436~前2367年)七十年,寿九十八岁。帝喾高辛尊为五帝之一。帝喾高辛有四妃,元妃邰氏女,名姜嫄,生后稷,名弃,号周,别姓姬;次妃娀氏女,名简狄,生契,封于商,姓子,即殷商之祖;次妃陈锋氏女,名庆都,生放勋(帝尧);次妃娵訾氏女,名常仪,生帝挚。帝喾崩,子挚立为帝。挚在位(公元前2366~前2358年)九年而崩,放勋立为帝,是为帝尧。

刘氏的起源

刘氏起源 刘氏家族乃中华之望族,人口众多,大陆有6500万,加港澳台和海外有近8000万,为我国第四大姓。刘,祖籍:河北。祖宗:刘累。分类:以邑为氏。姓氏起源:我国的刘姓家族的先祖可追溯到黄帝,刘氏姓源远古,根据古籍记载主要有四支,现分述于后: 第一支唐尧后裔 最早记载刘姓为尧帝后裔的书籍,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的《左传》。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明确记载:“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此后,无论儒家经传、正史,还是姓氏学经典和各类刘姓谱牒,都承袭这一说法。宋人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辩证》中所说:“刘姓出自祁姓陶唐之后,生子有纹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能扰龙,事夏王孔甲,为御龙氏。商高宗武丁时,徙封豕韦,又为豕韦氏。商末徙封于唐。居尧之故墟,又为唐氏。周成王灭唐,封其后于杜陵,又为杜氏。杜伯事周宣王,无罪见杀,其子隰叔奔晋,生士会有功,因官命氏,又为士氏。生成伯缺,缺生武子会(即士会),鲁文公元年,晋人使士会迎公子雍不得入,士会遂留事秦。晋灵公八年,晋召士会归晋.其子孙处秦者为刘氏。”据刘氏族谱载:“士会归晋,有子留居于秦,援累祖之姓复为刘氏。生子名夏,即定公,事周景王:内总朝政,外供军旅,鲁昭公元年,天王使公劳赵盂于颖馆于洛讷,接谈之间,知神怒民判,人皆推我定公知人料事之哲,信不诬也。”定生庄公明,明生申公远,远生文公阳,阳生成公清,

(即刘邦曾祖父刘清)。战国时刘氏随秦伐魏,为魏所获,仕魏,为大夫,秦灭魏,徙大梁都于丰。”“清生丰公仁浩,葬虔州城东。生子曰颛,字执嘉,生四子,曰伯、仲、邦、交。伯公早逝。邦名曰季,即我高祖皇帝矣。”清卒葬此,坟墓至今犹存,人称“汉皇林”。(注:汉皇林在今江苏丰县金刘砦村.)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高帝记》中载:“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时为范氏。范氏为晋国士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指留在秦国的人)为刘氏。”汉目录学家史学家刘向云:“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徒大粱都于丰。”是以颂高祖云:“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做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之父也,其迁日浅,坟墓在丰鲜焉。”自尧帝下传到高祖刘邦已达到七十五世了。自汉以后,汉皇后裔遍及天下。 第二支周姬后裔姓刘 据载,黄帝的第十七世孙在殷商时期,有一个叫古公檀公的人(后被周成王追封为周太王),其小儿子季历,被武王封在河南王城,故名为王季。武王之子周成王继位后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河南偃师县),以邑为氏姓刘。东周末年,周匡王姬班的小儿子也被封到刘邑号称刘康公,其后代以邑为姓姓刘。此为姬姓刘。和唐尧祁姓刘,同出帝喾之后。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

百家姓 刘姓起源

百家姓刘姓起源 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在今河北唐县。这里是远古洪荒时代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勇敢征服自然的古老刘姓子孙生活、栖息的地方。刘姓有“王者气象”,刘汉王朝构成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潮,自此中华民族之主体被称为汉人、汉族,中国的语言文字被称为汉语、汉字。上帝对刘姓实在太垂青了,他把奠基中华文明基础的重担交给了刘姓子孙。高扬巨斧——刘姓的最原始根蒂树有根,水有源。 作为中国第四大姓的刘姓,它的根和源到底在哪里呢?中国虽然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但倘若你去问别人刘姓的“刘”是什么意思,恐怕时下的人们,甚至就连刘姓族人也鲜有能明确回答你的! 那么“刘”字到低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妨借助汉语古文字学和现代语源学的钥匙,从“刘”字的字源着手进行寻根溯源。刘字的原始形象人们在介绍刘姓时常说:“姓刘,文刀刘”。这便是今天人们看到的,代表着华人世界数千万刘姓族人的血缘徽记刘字。 其实,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刘字,只是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等通行的现代简化字。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要探究“刘”字的原始形象和最早的意义,不能只看简化汉字,而必须看繁体的“劉”字。在中国人们现在所知的最古老的汉语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遗憾的是无论是在甲骨文、金文还是刻在陶器上的陶文中,我们至今都尚未发现“刘”字,令人奇怪的是在现在中国最早的字典——东汉文字学大师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当时堂堂国姓的“刘”竟无处觅迹。有人认为,这是出于避讳的缘故。 现在见到的最古老的“刘”字形体是汉代的小篆和隶书。战斧——刘字的本义在现代汉语里,“刘”字除了用来作姓氏外,别无其它任何意义。因此,很少有人能解释得出来刘姓的刘是什么意思。其实,在古代汉语中“刘”字有着极其丰富而神奇的含义。根据《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辞典》等当今世界上最权威的汉语文字辞书的统计,“刘”字在古代有多达 11种不同字义和解释。一、名词,斧钺一类的兵器。《广雅·释器》:“刘,刀也”。《正字通·刀部》也解释说:“刘,钺属”。二、动词,诛杀、杀戮。《尔雅·释古上》说:“刘,杀也”。三、动词,克、征服。《尔雅·释古上》又说:“刘,克也”。四、动词,陈、铺陈。《尔雅·释古上》又说:“刘,陈也”。五、动词,凋残。《中文大词典》说:“刘,树木枝叶稀疏而不均也”。六、名词,指一种果树,也叫“刘子”。《尔雅·释木》说:“刘,刘木弋”。郭璞注释说:“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七、形容词,通“忄刘”,“女刘”,美好貌。八、通“浏”,回也。《淮南子·原道》:“刘览偏照,复守以全”。高诱注释说:“刘览,回观也”。九、与“镏”字通用。《集韵》“镏或作刘”。十、地名,《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一取邬刘……”。这

刘姓起源和文化

刘姓起源和文化 ————————28班刘泓金 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 1、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2、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 3、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 一、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 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 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刘姓宗族特征: 1、刘姓家族地位显赫,从古到今,称王称帝者多达六十六人,统治时间长达六百五十多年。 2、刘姓家族有其排列有序的字行辈份。传至现在已经有了许多分支遍布各地,字行辈分无数,据我所知,我家的辈分是世,守,汉,忠,兴,我是忠字辈,但我和我的表兄妹大都没有用,这也是一大可惜。 我现在的名字是我的第二个名字,我的第一个名字叫刘锡沁,但在我两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死了。救过来后,我妈去算命,算命的人说我压不住这个名字,又说我五行中缺水和火,说以我的名字中有了三点水和金字,而泓字的由来则是因为笔画吉利,与金字一样有8画,且泓的意思是水广而深,我爸妈希望我成为一位有丰富的内涵和学识的在哪里都能发光的金子。 在旧百家姓中,刘排252位,新百家姓中则排第4位。照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政治原因,据传百家姓是由吴国一位老儒所做,那时吴国依附于北宋,而北宋与北汉正打的不可开交,于是作为北汉大姓的刘姓就自然排在了后面。 在现代,刘姓人数大约占汉族人口的5.4%,排全国第四,所以新百家姓刘自然就从252位上升到了第4位。 如此庞大的人群,名人自然不在少数。 古代君王中有66位姓刘,是最多的。如:刘备;汉高祖刘邦;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等等。 刘家人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也是很高的。如:南朝著名词人、诗人刘过;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刘禹锡;画家刘松年,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清代书法家刘墉;内江诗人刘小芳;未来漫画家刘露等等 当代的娱乐圈中不乏刘家人。如:刘德华,刘亦菲,刘翔,刘谦,刘恺威,刘嘉玲,刘晓庆,刘若英,刘烨等等 担负教书育人的重担的老师。如:刘小芳,刘祥云,刘津平等等 刘姓名人数不胜数,刘姓后代层出不穷,我希望以后的“刘姓起源和文化”中会有名人刘泓金。

刘氏的来源主要有三

刘氏的来源主要有三: 1、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2、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 3、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 一、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 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

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刘 刘姓是赣南客家的大姓,也是有资料可查最早南迁到赣南的汉姓大姓氏。至于刘姓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晋襄公死后,其儿子夷皋还小,大臣们都主张立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为晋君。于是执政大臣赵眉派人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晋襄公的夫人缪赢知道此事后,天天抱着太子夷皋去宗庙里哭闹。赵眉等人被她闹得没办法,只好立小孩为晋君。这时公子雍已经由秦军护送来到边境,赵盾就亲率晋军去阻挡。秦人一见赵盾出尔反尔,非常恼火,双方在令孤一带交战起来。秦军准备不足,打了败仗。而由赵盾派去接公子雍的士会也只好留在秦国。其后裔也就成为了刘氏-----意思是有“留”成刘姓。 ================================== 刘姓为古帝尧的后裔之姓。尧姓祁,传说尧的后裔祁刘累为夏养龙,因饲养不善,死了一条母龙,他怕夏帝惩罚,就偷偷逃到河南,他的子孙就以刘为姓,这

百家姓刘姓的由来

百家姓刘姓的由来,刘姓在中国历史上,称王称帝都多达66人,并先后建立有西汉,东汉,蜀汉,汉,前赵,等王朝政权,共历时650多年,是中国建立封建王朝最多最久的姓氏。那这一大姓氏的由来是怎样的呢?刘姓起源于哪能里呢?下面就给大家说说这一大姓氏的由来。 百家姓刘的由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1.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2.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 3.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刘氏最早发源于河北唐县,而始姓刘氏却在今天的陕西省境内。公元前300多年前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战国时晋大夫会有子留,居秦国,称刘氏,其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辗转到今江苏等地。后来刘氏建立东、西汉两朝,统治天下,于是其,子孙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阳、彭城、东平等十四处之多。汉末三国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刘氏大举南迁,在江南影响很大。唐代和宋代,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国,直至今日。 关于刘姓的来源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晋襄公死后,其儿子夷皋还小,大臣们都主张立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为晋君。于是执政大臣赵眉派人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晋襄公的夫人缪赢知道此事后,天天抱着太子夷皋去宗庙里哭闹。赵眉等人被她闹得没办法,只好立小孩为晋君。这时公子雍已经由秦军护送来到边境,赵盾就亲率晋军去阻挡。秦人一见赵盾出尔反尔,非常恼火,双方在令孤一带交战起来。秦军准备不足,打了败仗。而由赵盾派去接公子雍的士会也只好留在秦国。其后裔也就成为了刘氏-----意思是有“留”成刘姓。

百家讲坛百家姓刘姓

百家讲坛百家姓刘姓 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刘姓望出江苏彭城。下面由给大家整理了百家讲坛百家姓刘姓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百家讲坛百家姓刘姓 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刘姓望出江苏彭城。 至2013年有人口近7000万,占全国人口的5.34%,在王、李、张之后排第四位。刘姓建立了西汉、后汉、南汉等政权。 百家姓刘姓历史发展 起源演变 据史记《汉书》、《通志;氏族略》和《中国姓氏》所载,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1、最早的一支来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鲁山。 祁姓之刘有同出一源的两支:一支直接出自刘累,形成于夏朝;一支出自刘累后裔士会,形成于春秋初期。 刘累生于夏朝后期,曾经跟着精通养龙技术的豢龙氏学过驯化龙的本领,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驯养4条龙,因而被孔甲赐姓为御龙氏。刘累在为孔甲养龙时住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后来,由于饲养不

善,死了一条雌龙,刘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带着家眷南逃到鲁县(今河南鲁山县)躲了起来。刘累的子孙以刘累的名字为姓氏,就是中国最早的刘姓。 2、源于姬姓的刘氏形成于春秋时期,系以邑为氏,出自今河南偃师。 3、外族的改姓 (1)赐姓:项羽的叔父项伯,因在鸿门宴对刘邦有救助之功,刘邦赐其家族姓刘。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即皇帝位后,接受戍卒娄敬定都关中的建议,决定把国都迁到长安,并因此赐娄敬姓刘。 (2)西汉初年:匈奴族刘姓。当时,匈奴部族强盛,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冒顿姓挛,但按照匈奴贵者皆从母姓的习俗,挛氏子孙皆姓刘。 (3)魏晋十六国时期:匈奴族的一支为争取中原人民的支持,自称是汉朝公主与匈奴单于的后裔,一直使用母方的姓氏故而姓刘。他们先后在今山西、陕西、内蒙地区建立了汉、前赵和夏三个政权,后定居河南。史称“河南刘氏”。前赵的建立者刘渊即是匈奴贵族。 (4)北魏“勋臣八姓”之一有独孤氏,孝文帝于太和二十年(494年)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于496年实行汉化改革,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刘氏。 (5)唐末五代时期,突厥别部沙陀族的一支也冒称是刘邦的后裔。五代十国中的后汉政权和北汉政权就是由沙陀刘氏建立的。 从西汉初期的匈奴贵族内附,南北朝的鲜卑族进入中原,一直到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问题的提出要说姓氏,我们班姓刘的同学最多。于是,我和妈妈对刘姓的历史和现状开展了一次调查。 调查方法上网查阅刘姓的来源。 确定有代表性的刘姓人物作为具体研究对象。 搜集与刘姓人物的相关资料。 了解刘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整理搜集到的资料。 (1)刘姓源远流长,是国的第4大姓,占全国人数的5.4%。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在今河北唐县。 (2)在历史长河中,刘姓人才辈出,有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刘备、刘耀、刘渊、刘少奇、刘伯承......我们为刘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五一班周清源 严(Yán 严)姓本庄姓,为西汉名满四海的大学者、词赋家,后人称“严夫子”。其著述甚丰,有辞赋二十四篇,但流传至今仅剩《哀时命》一篇,为哀伤屈原之作。史载,东汉时,因有明帝刘庄,故下令庄姓改他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严忌之姓严,亦为死后之事。严姓族人因尊严忌声誉,奉其为严姓的得姓始祖。 据严氏族谱载:“严氏系出颛顼之后,以楚庄王的谥号为姓”,“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为庄,盖楚庄王之后裔也。后因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庄为严,遂以严为姓。”《中国姓氏寻根》一书也说“严是庄姓所改”并说“魏晋时严氏有恢复庄姓的,于是形成庄严两家。”两家原来一家,故有“庄严不通婚”之古训。 严姓源出有六: 1、出自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姓严。据《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东汉时,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讳,改姓严。到魏晋时期,姓严的人中,有一部分又恢复了原来的庄姓。这样,就出现了庄、严姓并存于世的情况。故有“庄、严本一宗,同姓不可婚”之说。 2、出自芈姓,为战国时楚庄王之后,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芈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而

刘氏家族起源

刘氏家族起源 刘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员之一,刘姓目前已是中国第四大姓。刘氏据1987年中国社科院遗传研究所杜若普通过计算机系统分析,刘氏为全国十大姓氏之一,排在第4位。刘姓发源于河北唐县,两汉时期,经长安和洛阳向全国各地辐射。 刘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 公元前300多年前,刘姓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战国时有个叫会的晋大夫,他有子孙留居秦国,称刘氏。至战国后期,秦国灭了魏国,刘氏宗族随秦军进入魏国都城大梁,即今河南开封。他的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辗转到今江苏等地。 汉朝是刘姓的鼎盛和发展时期,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分封同姓于各地,其后支派繁衍,于是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等地皆有刘氏。西汉初累计皇子封王30余人,封侯者达400余人。汉王室大封同姓王侯的结果使刘姓贵族遍布于大江南北,他们各据一方,很快成为各地有权有势的大家族。总之刘姓以皇族为主脉,经历大汉400多年的繁衍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大姓。但刘姓人口仍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地区,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以及山西太原地区。此外,湖北荆襄地区、湖南长沙地区、江西九江地区也有刘姓望族。 汉末三国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北方又一次陷入战乱,中原刘姓与其他姓氏一样,为避战乱,向南方、东南和西南迁移,部分迁往日本和朝鲜半岛。从东晋到唐朝,中原地区向南方和东南地区的移民从未间断,移民越来越大,地域越来越远。 唐宋时期,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遍地刘”已初步形成。刘氏开始迁往两广,唐末中原人口大批移民福建,这也包括刘姓人群。南宋宁宗嘉定年间,河南宣抚使刘龙第七子刘开七,在广东潮州任官,子孙遂居于兴邑,人丁兴旺,支派益繁,后又自兴宁分散至许多地方;北宋时的《广韵》列刘氏郡望有25个。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刘姓大约有3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7%,为宋朝第四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北、山东,这三省刘姓大约占刘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湖南、河南、浙江、福建和四川,这五省的刘姓又集中了31%。江西为刘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刘姓总人口的17%,刘姓占江西省总人口的7.6%。全国形成了赣浙闽、冀豫鲁、川湘三大块刘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刘姓大约有4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4%,为明朝第五大姓。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一样,经历宋、元、明600年,刘姓人口增长同样地缓慢,刘姓人口纯增加率仅仅10%,净增加了40万。在全国的分布仍主要集中于江西、山东、河北。这三省刘姓大约占刘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浙江、湖南、陕西、江苏和湖北,这六省的刘姓又集中了32%。江西省的刘姓人口约占全国刘姓总人口的23%,仍为刘姓第一大省,占江西省总人口的6.7%。全国形成了赣浙苏、鲁冀晋陕、湘鄂三大块刘姓人口聚集区。宋、元、明期间,刘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但其人口的流动主要围绕着这三大块地区进行,东南地区主要向北和西扩散,华北地区主要向南移动同时向西和东漂移,而四川地区人口主要向两湖地区迁移。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刘姓人口由近400万激增到6456万之多,整整16倍,明朝的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江西、山东、河北五省,人口约占刘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湖南、辽宁、湖北、黑龙江和安徽,这五省的刘姓又集中了26%。四川和河南均居住了刘姓总人口的10%,为刘姓并列第一大省,分别占省总人

刘姓的来源姓刘的名人有哪些

刘姓的来源_姓刘的名人有哪些 刘姓,是中国的第四大姓。从古至今,刘姓名人不断出 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最为人熟知的可谓是三国演义的刘备了,而 在汉朝,刘姓更是一统天下,其他姓氏只能俯首称臣。那么刘姓 的来源是什么?姓刘的名人有哪些? 刘为华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1、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 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2、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 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 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3、源出于姬姓。春秋时,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 (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 举足轻重。至于开劈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 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你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 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元末刘伯温辅佐朱 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氏善于建基立业。 刘邦 (前256—前195)字季。西汉(前206—203)王朝的 建立者,汉高祖。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故人亦称沛公。在 消灭项羽完成国家一统后,(前202年)正月甲午,刘邦于氾水之 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国号为汉,史称西汉。 刘恒(生于前203年腊月十一(12月15日),是汉朝的第 3个皇帝(不包括两位汉少帝的情况下),汉族,汉高祖刘邦第4子,

汉惠帝刘盈弟,母薄姬,8岁被立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死,齐王刘襄兄弟兴兵伐吕,周勃、陈平见势亦响应,夷灭吕氏一族,史称“荡涤诸吕”。功臣派畏齐王势壮,贪代王势孤,拥立24岁 的刘恒即位。 刘恒登基后窦漪房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窦漪房成为皇后。刘恒个人躬行节俭励精图治最终开创治世“文景之治”,公 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年,享年47岁。葬于霸陵。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 的主角。 刘秀:汉光武帝刘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刘备,字玄德。(150—222),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中山人,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山靖王刘胜的裔孙。东汉末 年曾投靠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后得诸葛亮辅佐,取 得荆州与西蜀。公元221年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与曹魏、 孙吴呈鼎足之势。后伐东吴时失败,病死,在位3年。一生以仁 义为本,颇得民心。 刘少奇(1898~1969)湖南宁乡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刘伯承 (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 原名刘 明昭。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 刘晓庆(1955年10月30日—),女,重庆市涪陵区人, 国家一级演员。曾获得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第 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