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十年来古汉语语义场研究述评

二十年来古汉语语义场研究述评

二十年来古汉语语义场研究述评
二十年来古汉语语义场研究述评

收稿日期:2011-01-19

作者简介:王毅力(1980-),男,江西湖口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中山大学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汉语史。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1年第2期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 .2,2011

二十年来古汉语语义场研究述评

王毅力

(广州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要:二十年来古汉语语义场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本文对古汉语语义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述,以期为

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古汉语语义场奠定基础。

关键词:古代汉语;语义场;词汇系统中图分类号:H 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2X (2011)02-0062-03

“语义场”(semanticfield)理论是西方现代语义学核心理论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语言学家特里尔(J.

Trier)提出了“语义场”理论。“场”原是物理学术语,语言学家把“场”从物理学借用过来,形成“语义场”的概念,用来指一组意义相关的词的集合。语义场理论的实质,主要是反对那种孤立的、只注重单个词发展的、原子主义式的研究,而强调把词汇和词义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尽管语义场理论遭到许多批评和质疑,但它的提出和实践,为词汇语义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者才将语义场理论引入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当中,运用语义场理论研究古汉语词汇则是更晚的事情。本文在全面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分21世纪以前和以后两个时期来总结古汉语语义场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一、21世纪以前的古汉语语义场研究

王力(1958)在研究汉语“同源词”时指出:“一种语言的语音的系统性和语法的系统性都是容易体会到的,唯有词汇的系统性往往被人们忽略了,以为词汇里面一个个的词好像是一盘散沙。其实词与词之间是密切联系着的。”可见王先生在研究古代汉语词汇时具有了语义场意识。

自觉运用语义场理论对古代汉语词汇系统进行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的。蒋绍愚是较早将语义场理论引入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学者之一。蒋先生(1989)在他的《古汉语词汇纲要》中专辟一节来谈“词在语义场的作用”。他认为“词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们处在相互的联系之中。一批有关联的词,组成一个语义场。在语言的历史发展中,词在语义场中的分布会产生种种变化。”他将词在语义场的关系分为聚合和组合两种,并举例分析

汉语中两种语义场的发展演变。他明确指出,古汉语语义场研究应该是取几个不同的历史平面(如春秋战国、东汉、魏晋、晚唐五代、南宋、明代等等),对各个平面上的某个语义场中作比较全面的统计分析,然后再把各个历史平面加以比较,从而观察分析各个语义场在汉语历史演变中的变化。“如果能把数十个或数百个重要的语义场作这样的历史比较,我们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就会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蒋先生这种垦荒式的探索,为古汉语语义场研究指明了方向。

解海江、张志毅(1994)在《汉语面部语义场历史演变———兼论汉语词汇史方法论的转折》一文,对语义场理论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的运用方面有所创新。作者通过详细描写面部母场及其四个子场“额”、“颊”、“腮”、“颏”的历史演变过程,发现了面部语义场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该文在研究方法论上也进行了总结:(1)由分类历时综述转为语义场模式剖析;(2)由开放、分散、原子式转为封闭、系统论;(3)由定性分析转为定性定量相结合分析。该文的出炉,为古汉语词汇语义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吕东兰(1998)的《从<史记><金瓶梅>等看汉语“观看”语义场的历史演变》选择各历史时期的有代表性的文献,分别描写其中的“观看”语义场,再前后加以比较,观察“观看”语义场在汉语中的历史演变。

贾彦德(1999:402)指出:“训诂学、传统语义学研究字义、词义的演变,通常只着眼于个别字、词意义的改变,其实义位的演变常常与系统的变化相联系。”又说:“义位总是处在一定的语义场中,并和同一语义场特别是同一最小子场的其他义位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这样,义位的演变常常互相影响,涉及一个最小子场甚至更大的范围,大量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点。”贾氏从原有最小子场的消失、原有最小子场的演变、新的最小子场的出现和语义场大

①从某种意义来说,“概念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语义场”,但又略有区别。详参蒋绍愚:《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中国语文》2007年

第5期;谭代龙:《义净译经身体运动概念场词汇系统及其演变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26-27页。

规模的演变等四个方面,结合大量的汉语事实来分析汉语语义场的历史演变。

二、21世纪以后的古汉语语义场研究

进入21世纪,语义场演变研究成为古汉语界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有关古汉语语义场研究的论文的数量明显增加,这表明对古汉语语义场研究关注度逐渐上升。蒋绍愚(2005)的《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在谈到“各阶段词汇系统的描写”和“近代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时指出,研究各阶段词汇系统或词汇发展史可以从局部做起,可以先对若干重要的概念场(conceptualfield)①进行静态描写或者以某一概念场为单位研究其中词汇的历史演变。这些重要观点,阐明了语义场的演变研究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对新世纪古汉语词汇语义场研究富有启发意义。近十年来,有关古汉语语义场的研究成果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通史性研究。如崔宰荣(2001)《汉语“吃喝”语义场的历史演变》廓明了“吃喝”语义场的发展演变轨迹;汪维辉(2003)《汉语“说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考察了言说动词语义场中的“说类词”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和现代方言中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王建喜(2003)《“陆地水”语义场的演变及其同义语素的叠置》研究了“陆地水”语义场从夏至清在数量和词的组合上的历史演变,并联系社会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其他还有谭代龙

(2007)《汉语起立概念场词汇系统及其演变研究》,王枫

(2008)《“语告”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王毅力、徐曼曼(2009)《“颈”语义场的历时演变》,等等。近年来,一大批学位论文以某一典型语义场的历史演变作为研究对象,例如闫春慧(2006)的硕士论文《汉语“洗涤”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探讨了汉语“洗涤”类动词语义场从上古到近现代的发展演变过程;朱莹莹(2007)的硕士论文《手部动作常用词的语义场研究》对上古和现代汉语的手部动作语义场进行描写的基础上,比较两个历史时期手部动作的常用动词的发展变化的特点;王洋(2008)的硕士论文《汉语“烹煮”语义场的历史演变研究》考察了“烹煮”语义场的历时变化情况;郭晓妮(2010)的博士论文《古汉语物体位移概念场词汇系统及其发展演变研究》,着重考察了“搬移类”、“拖曳类”、“抬举类”、“顶戴类”四类概念场的历史演变情况;其他还有张荆萍(2008)的硕士论文《试论古汉语“出售”语义场的历史演变》、双丹丹(2009)的硕士论文《“种植”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张黎(2010)的硕士论文《汉语“燃烧”类动词语义场历史演变研究》、赵永超(2010)的硕士论文《古代汉语“快速”语义场研究》,等

等。

(二)专书研究。李娟(2006)的博士论文《<汉书>司法语义场研究》以语义场理论为指导,结合同时期其他文献材料,对《汉书》司法语义场中各义位关系作描写和研究,归纳《汉书》司法词汇词义系统的特点,并探讨一些相关理论问题。焦毓梅(2007)的博士论文《<十诵律>常用动作语义场词汇研究》,以姚秦译经《十诵律》为主要语料,结合其它共时、历时语料讨论了斯瓦迪士(M.Swadesh)基本词汇表中涉及到的13个常用动作语义场的共时分布及其历时发展演变情况,探寻常用动词语义场发展演变的原因及规律。施真珍(2009)《<后汉书>“羽”语义场及“羽、毛”的历时演变》考察了《后汉书》中“羽”语义场的使用情况,并从历时角度探讨了代表词“羽”、“毛”的更替情况。

(三)专人研究。杜翔(2002)的博士论文《支谦译经动作语义场及其演变研究》从共时角度描写三国吴支谦译经中若干动作语义场的面貌,并从历时角度描写这些语义场各主要义位的兴替情况,总结了语义场演变的有关问题和一般规律。谭代龙(2008)《义净译经身体运动概念场词汇系统及其演变研究》(语文出版社)描写了身体运动概念场在初唐僧人义净译经中的分布情况,进而探求各个成员及其系统属性的演变过程,并尝试结合认知语言学对词汇系统演变作深层探究。

(四)断代研究。如黄树先(2009)《说“径”》对“径”语义场先秦时期面貌进行了考察,并探讨了词义发展演变的轨迹;吴宝安、黄树先(2006)《先秦“皮”的语义场研究》利用语义场理论对先秦与“皮”有关的26个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总结了先秦“皮”语义场的特点;吴宝安(2006)《西汉“头”的语义场研究———兼论身体词频繁更替的相关问题》对“头”语义场在西汉的情况及身体词频繁更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龙丹(2008)《魏晋“牙齿”语义场及其历时演变》考察了“牙齿”语义场中的成员“牙”和“齿”在魏晋文献中的分布情况,并勾勒了该语义场的历时演变轨迹;尹戴忠(2010)《上古“远看”概念场研究》考察了“远看”概念场中词语的词义演变,并探讨其成员在上古汉语发展过程中的消长和更替。王毅力(2010)的博士论文《两晋汉语词汇研究》第五章“两晋汉语同义语义场及其演变研究”,从共时角度考察“偷窃”、“咬啮”等四组同义语义场在两晋时期的使用情况,并对这些语义场的历时演变轨迹进行了勾勒。

三、古汉语语义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由前所述,古汉语语义场研究发展比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已经成为汉语词汇史研究中一个引人入胜的

新领域。笔者认为今后古汉语语义场的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语义场理论在古汉语词汇研究中的重要性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重视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与语音史、语法史相比,汉语词汇史的系统性研究是最差的。现有汉语词汇史成果,主要还是集中在词语的考释上,对词汇进行原子式的研究。只对词语进行考释还远远不能揭示出汉语词汇史的全貌,特别是常用词的研究。常用词是词汇中最复杂的一部分,如果不把它们放在整个词汇系统中来观察,就很难观察到语义场中常用词在演变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也就难以正确归纳它们的发展演变情况及其规律。近年来,常用词汇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常用词的语义场演变研究还稍显薄弱。因此,语义场理论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的推广和运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第二,要注意各类研究的平衡性。某个语义场的通史性研究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成果最为丰硕。相比较而言,专书、专人和断代的语义场研究成果还不太多。某个语义场的历史演变研究固然重要,但是专书、断代研究更是语义场历史演变研究的基石。只有当重要的专书、每一个时代的语义场都研究清楚了,再比较各个时代的语义场情况,整个汉语语义场的历史演变面貌也就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再者,同义、类义语义场研究的成果相对比较多,反义语义场的研究相对薄弱,有待于加强。

第三,须重视定量统计方法。研究语义场的历史演变时,一定要在大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那些口语性比较强的历史文献要做穷尽性的调查统计,否则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然后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观察语义场的发展演变轨迹。这种研究方法,在各种大型电子语料库已经出现的今天,已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另外,在调查统计时选择的语料一定要广泛,尽量考虑到所选语料的代表性和多样性,否则得出的结论可能就经不起推敲。

第四,应加强解释工作。对语义场的历史演变进行描写和解释是语义场演变研究的两项基本工作。首先我们必须把某一语义场从上古到近现代的演变轨迹描写出来。如果演变事实都没有弄清楚,或者是描写得不准确,其它都无从谈起。但是语义场的演变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描写,因为古汉语语义场研究的目标是揭示语义场的发展演变规律及内部机制。目前的研究还是以描写语义场历时演变为主,对于语义场发展演变规律的探讨有一些,但还远远不够。例如,解海江、张志毅(1993)在详尽描写了面部语义场的发展演变后,对该语义场中“脸”这一词位的变化提出了四点原因;王毅力、徐曼曼(2009)对“颈”语义场中“领”的消亡及“颈”的萎缩进行了解释,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时兴的认知语言学力求以较少的规则解释繁杂的语言现象,从而寻找人的认知和语言的普遍规律,我们在探寻语义场的发展演变规律时可以借鉴利用。

参考文献:

[1]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3]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2006,(4).

[5]解海江,张志毅.汉语面部语义场历史演变——兼论汉语词汇史研究方法论的转折[J].古汉语研究,1993,(4).

[6]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7]王力.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审稿:岳中奇责编:刘淼炜]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第五课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一、古今词义的差异 一个词古今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多义词的义项发生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古义消失 (二)古今义项的微殊 (一)古代义项的消失 所谓义项的消失,是指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古代的一些事物消亡了或是人们的观念变化了,导致词的相关义项也随之消失了。如: 池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齐桓公伐楚》) ②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鼌错《论贵粟疏》) ③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例②中“池”的意思是“护城河”。例③中的“池”当“池塘”讲。现代汉语中,随着“护城河”这一事物的消失,“池”所具有的“护城河”这个义项也基本不用了。爱①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天下兼相爱》) ②货以藩身,子何爱焉?(《左传?昭公元年》) ③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例①中,“爱”当“喜爱”讲,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这一义项。例②和例③中的“爱”当“吝惜”讲,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和对感情认识的深入,“爱”的“吝惜”义项也逐渐消失了。 (二)古今义项的微殊

所谓“义项的微殊”,是指同一个词中的某一个义项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只有细微差别。在文言文阅读中,这种情况尤其值得注意。这种义项微殊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xx宽窄的差异 即古今词义所表示概念的外延大小不同。如: 子①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先进》) ②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③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仪礼?丧服》) 例①的“子”指“女儿”;例②的“子”指男孩;例③的“子”兼指男女,郑玄此处注释说: “凡言子者,可以兼男女。”现代汉语中,“子”只指男孩。古代汉语中的表义范围宽,现代汉语表义范围窄。臭①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②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先秦“臭”在表示“气味”时,泛指一般气味,既包括好闻的香气,也包括难闻的秽气。 后来范围变窄,专指秽气。如: ③人各有好尚,兰茞荪蕙之芳,众人之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曹植《与杨德祖书》)现代汉语中,“臭”在表示“气味”时,只表示“难闻的气味”,同先秦时期相比,表义范围变窄了。 亲戚 ①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秦策》) ②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史记?五帝本纪》)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古汉语词汇是古汉语词的总和。词是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人们在交往中,遣词造句,既反映着外部世界,也表现着主观世界。外部世界的变化,引起主观世界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的词汇对于各种变化是最敏感的,它几乎处在经常变化中”,所以古今汉语在词汇上的差别极大,是学习的难点,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古汉语词汇的学习应从两方面入手。即整体驾驭与具体掌握。 一、整体驾驭 整体驾驭古汉语词汇,就是首先要抓住古汉语词汇的特点,这对具体掌握词义有指导作用,可以使词汇的学习扎实、深入,避免初学古汉语时经常出现的以今套古的毛病。 古汉语词汇特点可以从形、音、义三方面认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单音节词占优势和一形多词、一词多形的情况。前者是古今汉语词汇的主要差异之一,后者表现了古汉语词汇形义关系的复杂性。 (一)单音节词占优势是古汉语词汇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古今汉语词汇在词形上的主要差异。许多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两个词。例如: ①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西门豹治邺》) ②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许行》)

③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东方未明》) ④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孟子梁惠王上》) ⑤(吴普)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传》)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⑦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张中丞传后叙》) ⑧(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同⑦) 上述例句中例①的“可以”是能愿动词“可”与表对象的介词“以”(和第二分句的“与”相同),整句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与他们一起为成功而快乐,不能和他们一起考虑事业的创始。”例②的“虽”相当于现代的“虽然”,“然”是指示代词“这样”,整句的意思是“滕君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即使如此,也没有听说过道。”例③的“衣”指“上衣”,“裳”指“下衣”,即裙子。诗句的意思是“东方的天光还没有发亮,就急急忙忙起身,在黑暗中把上衣下衣穿颠倒了”。例④的“地”是“地域”,“方”是“方圆”,整句的意思是“有纵横各一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就可以统治天下。”例⑤的“聪”指“耳聪”,即“听力好”,“明”指“眼力好”,整句的意思是“吴普九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牙齿齐整牢固。”例⑥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整句的意思是“先帝(指刘备)不因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三次屈尊到草庐来看我”。例⑦的“通”意思是“透彻”,“知”是“了解”,整句的意思是“(许远、张巡)两家的孩子才能智力低下,不能透彻地了解他们

古代汉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代汉语》教案九 第九讲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本讲介绍了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概念和相互关系,以及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要求在理解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常识部分所举词例的意义特点,以及能对10篇精读文选里的词义现象加以理解和解释。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常识内容精讲 一、词的本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词的本义不一定是词的原始义。语言的历史要比文字悠久得多。那些早在汉字产生以前就已出现的汉语词,它们当初的意义是什么,由于没有文献可考,我们无从得知。我们所讨论的,只能是文献语言范围内的词义引申。因此,我们所讲的本义,指的是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例如,“鄙”的本义的探求,只能通过该字在古书中的用例来考察。试看以下例句: ①四鄙之萌人。——萌(氓)人:草野之民。“鄙”的意思是边邑。 ②焚符破玺,而民朴鄙。——“鄙”的意思是质朴,厚道。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的意思是浅陋,庸俗。 ④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鄙”的意思是贪吝。 ⑤我皆有礼,夫犹鄙我。——“鄙”的意思是鄙夷,看不起。 以上②③④⑤诸义,都是从①的边邑义引申而来。因此,可以确定“鄙”的本义是边邑。 2、探求本义的途径 (1)借助词的书写形式 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因而词的本义,一般来说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 例如:“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可以确定谴责为其本义,其余的则是引申义。 (2)考察文献语言用例 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词、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只有在组词成句的具体语言运用中,词义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而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 例如:“斃”(“毙”的繁体字)字,《说文》作“獘”,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斃”,从死,敝声。从文献用例来看,先秦古书里的“斃”多表示仆倒义。如《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又如《鞌之战》“射其右,毙于车中。”都可以证明“斃”的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

十九古代汉语古书的标点问题

(十九)古书的标点问题 一、古文不标点断句的原因 ●1、与书面语产生之初的特点有关 ●①简略②和口语一致 ●2、与早期古籍的成书与流传方式有关 ●①口头流传成书《易经》 ●②口耳相授流传《诗经》 ●3、与文言语言的特点有关 ●①对称性②多虚词③节奏鲜明④押韵 ●4、与古时的崇古之风有关 ●二、古人分析句读的方法 1.鲁迅《花边文学·点句的难》:“(破句)就是看不懂的分明的标记。” ●古人分析句读常用明注和暗示两种方法。 ●所谓明注,就是明确指出该断句之处。用语有“句”、“绝句”、“某字属(从)上读”、“某字向下 读”、“断某为句”等。 ●《左传·昭公三年》:“即成昏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此

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杜注:“不知其他,唯知齐将为陈氏。”音义:“吾弗知,绝句。”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杞梁之妻)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 在下妾不得下郊吊。”孔疏:“服虔以‘下’从上读,言‘敝庐在下’。《礼记》无‘下’,知‘下’犹‘贱’,谦言贱妾也。” ●暗示法指通过讲解句意暗示句读起止的方法。 ●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九》:“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胡三省注:“颜师古曰:‘方卖不 售,官收取之;无而欲得者,官出与之。” 三、句读 ●我国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句读”。古人研读经书要自己断句,一句话读完,常在字的旁 边加圆圈或打勾,这种地方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停顿一下,就在字的下面加以顿点儿,这种地方叫做“读”。 ●句读符号 ●ヽ一般用于句子中间的停顿。《说文》:“有所绝止而识之也。” ●し用于段末或句未的停顿。《说文》:“钩识也。” ●〇用于句未的停顿。 四、怎样标点古文 ●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

古汉语词义引申的方式优选稿

古汉语词义引申的方式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连锁式引申: 1、要:金文作 、,《说文》:“要,身中也。” ①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 ②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秦策》) ③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左传·襄公三年》) ④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 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孟子·公孙丑》) ⑥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白居易《红线毯》) “要”的意义可以用下表描述: ①腰(人体的中间..部分) ②中间(事物的中间..部分) ③拦截(迫使他人中途.. 停止前进) ④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 向,满足自己的欲望) ⑤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 ⑥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2、防:《说文》:“防,堤(堤)也。” ①以防止水。(《周礼·地官·稻人》 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③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 年》) ④义礼义防民。(盐铁论·本议) 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后汉书·桓谭传》) ⑤君子行有防表。 “防”的意义线索可以用下图表示:

①堤坝(堵水所用的建筑)②堵水、防止水患(堤坝的作用是堵水)③禁止、防备、防止(由堵水泛指堵塞禁阻等意思)④约束(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⑤规范、标准(有约束而形成的行为规范) 以上两例和“朝”的词义引申脉络一样,由本义过渡到直接引申义,再过渡到间接引申义,中间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我们把这种引申脉络称作连锁式引申(也叫做链条式引申)。 (二)辐射式引申: 1、节:《说文》:“节,竹约也。” ①竹则笋苞抽节。(左思《吴都赋》) ②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周易·说卦》) 风断蒲草节,霜埋翠竹根。(杜甫《建都十二郎》) ③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⑤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起舞。(蒲松龄《促织》⑥时穷节乃 见。(文天祥《正气歌》) ⑦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微子》 ⑧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⑨(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汉书·苏建传》) “节”的引申线索可以图示如下: ②木节、草节(用于草木)

古汉语常见实词词义讲解

一、重点实词 【道:1.道路:任重道远2.方法、途径:策之不以其道 3.说、讲述、告诉:微不足道、说长道短】【恶:1.罪恶、坏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恶贯满盈 2.厌恶、憎恨、嫉妒:死亦我所恶】【非:1.违背:非礼勿视2.错误、不合理:为非作歹、文过饰非 3.不、不是:非同小可、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 【负:1.倚仗、凭借:负

势竞上;2.背、负载:负荆请罪 3.违背、背弃:忘恩负义;4.辜负:不负众望 5.失败,与胜相对: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6.亏欠:负债累累} 【复:1.返回:至今九年不复 2.恢复:万劫不复 3.回答、答复:不敢出一言以复 4.报复:复仇 5.重复:山重水复 6.再、又:无

以复加】 【固:1.坚固:固若金汤 2.本来、原来:人固有一死 3.顽固、固执: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故:1.原因、缘故:2.旧、原来:温故知新、吐故纳新 3.老朋友、故交:一见如故 4.故意、特意:明知故犯】

【顾:1.回头看:入门不顾;2.看:顾名思义、顾影自怜;3.照顾、顾息:念父母、顾妻子; 4.顾虑: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5.探望、拜访:三顾茅庐】 【过:1.经过、走过:三过家门而不入;2.超过、胜过:胆略过人; 3.过失、过错:过而能

改、善莫大焉】 【患:1.担心、忧虑:患得患失;2.祸患、忧患:防患于未然;3.害病:病患、患者】【或:1.有的,有的人:或凭或立;2.有时、偶或: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3.或许、也许:】 【及:1.追上、赶上;

2.至、到:推己及人; 3.比得上:小知不及大知 4.和、与、同】【即:1.就、便、立即2.就是 3.即使】【疾:1.疾病:积劳成疾、讳疾忌医 2.疾苦、苦痛:百姓疾苦 3.痛心、痛恨:疾恶如仇 4.快速、强烈:疾风知劲草】

古代汉语词义的本义、引伸义和假借义

古代汉语词义的本义、引伸义和假借义 一、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通常有一个意义是词义引伸的起点,是其他意义派生的源头。这个意义就是词的本义。其他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就是引伸义。 本义不一定就是词的原始意义,即造词之初所表示的意义。因为在文字产生之前某词的原始意义我们已无从知道。所以通常所谓的词的本义,是指通过文献资料所能证明的词的最早的意义。例如: ①女执懿筐,遵彼微行。(《诗经》) ②水暴益。(《吕氏春秋》) 上面三个句子中的“行、益”二个词的意义就是本义。 引伸义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例如,息字,其本义为气息、呼吸、喘息: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莊子》) 引伸为休息、止息: 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又引伸为灭: 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周易》) 从引伸义与本义之的关系看,可把引伸义分为直接引伸义与间接引伸义两类。 从本义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叫做直接引伸义。从引伸义再进一步引伸出来的意义叫做间接引伸义。例如,“朝”的本义是“早上”,引伸为“早上省视父母或君主”,这是直接引伸义。再引伸为“朝见、朝”这是间接引伸义。 以本义为起点向某一方向递相派生出几个意义的引伸方式叫连锁式引伸。又叫链条式引伸。上边所举的两个例子就是连锁式引伸。 有时,以本义为起点向不同方向派生出若干个直接引伸义。这种引伸方式称为辐射式引伸。例如,“引”的本义为“开弓”。由“开弓”直接引伸出如下的四个意义:①延长、伸长;②引导、率领;③后退、退却;④取过来。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具体的词的引伸方式往往不是简单的链条式引伸或简单的辐射式引伸,而是复合性的。即连锁中有辐射、辐射中有连锁。这一点就不多说了。 如果从本义与引伸义之间的联系方式上看,那么引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相似引伸、相关引伸与相因引伸。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十八)古书的注解 1.名词解释:疏、正义、传、笺。(P672) 2.阅读673页上半《十三经注疏》的书影,了解其中的内容和体例。 3.了解《诗经》、《史记》三家注、《汉书》、《三国志》、《老子》、《庄子》、《楚辞》等名著在唐代以前的名家注解。 4.宋代著名的注解家是朱熹,著有《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等。 5.名词解释:衍文、脱文。(P676) 6.古书注解的术语有哪些?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1)曰,为,谓之使用这三个术语时,被解释的词语总是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这三个词语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做”。 (2)谓用“谓”的时候,被解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谓”的作用是用后面的话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影射的事物。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指”、“是说”的意思。 (3)貌,之貌这两个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是表示事物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 (4)犹,犹言“犹”的作用是表示注释与被释词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用“犹”的时候,往往是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训释本义。略等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 (5)之言,之为言,之犹言这三个术语的作用是表示“声训”,注释时必然是用声音相同或近似的词来作训解。声训也是古人寻求同源词的一种方法。 (6)读为,读曰,读若,读如这几个术语都是用来注明音读的,“读为”和“读曰”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读若、读如”主要作用是注音。 7.本节通论部分所举的例子都要看懂。 (十九)古书的标点问题 1.句读是古人读书时候断句用的符号。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在字的旁边画一个勾或一个圆圈,这叫“句”,在一句话没有完,但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停顿的地方,就在字下面加一个点,这叫“读(dòu)。”合起来就叫“句读”。 2.刻书有句读是从宋朝开始的。 3.标点古书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答:(1)必须符合原文文意;(2)必须符合当时的语言实际;(3)必须符合当时社会生活(包括典章制度)的实际。 4. 衡量古文标点正确与否的标准有哪些? 答:(1)字句必须能讲通;(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3)必须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 5.古书标点中常见的错误: 答:(1)点破了句子;(2)用错了标点符号。 6.本节通论部分所举的例子都要看懂。 (二十)古汉语今译问题 1.关于古文翻译,近代翻译家严复曾提出“信”、“达”、“雅”三点要求。 2.所谓“信”,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所谓“达”,是指译文要通畅明白;所谓“雅”,是指译文要典雅优美。 3.本节通论部分所举的例子都要看懂。 (二十一)古代的文体 1.曹丕是最早研究文体特点的一个人,他在《典论·论文》里把文体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种。

古汉语词义引申的方式

(一)连锁式引申: 1、要:金文作垮、鏗,《说文》:“要,身中也。” ①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 ②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策》) ③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左传?襄公三年》) ④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 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孟子?公丑》) ⑥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白居易 《红线毯》) “要”的意义可以用下表描述: ①腰(人体的中 间部分)②中间(事 ? ? 物的中间部分)③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 ? ? ? ? 前进)--------- ④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 己的欲望)-------- ⑤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 望)------ ⑥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2、防:《说文》:"防,隄(堤)也。” ①以防止水。(《周礼?地官?稻人》 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③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一年》) ④义礼义防民。(盐铁论?本议) 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后汉书?桓谭传》) ⑤君子行有防表。 “防”的意义线索可以用下图表示: ① -------------------------------------------------- 堤坝(堵水所用 的建筑)--------------------------- ②堵水、防 止水患(堤坝的作用是堵水)------------ ③禁止、防备、 防止(由堵水泛指堵塞禁阻等意思)------------- ④约束(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⑤规、标准(有约束而形成的行为规) 以上两例和“朝”的词义引申脉络一样,由本义过渡到直接引申义,再过渡到间接引申义,中间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我们把这种引申脉络称作连锁式引申(也叫做链条式引申)。 (二)辐射式引申: 1、节:《说文》:“节,竹约也。” ①竹则笋苞抽节。(左思《吴都赋》) ②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周易?说卦》)风断蒲草

古代汉语注解重点

古代汉语(下)注解重点 ·汉代的注解工作主要限于儒家著作 ·疏: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也叫正义注疏义疏 ·传:阐明经义 ·笺:补充和订正毛传 ·读为: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 ·读若:古人注释字词的术语,作用是注音,有时也可用来说明假借字 ·毛诗正义包括诗经的注和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汉唐人注解古书,一般着重在训释字句,加注读音方面。训释字句最常用的办法是释字和串讲 ·章旨:对全章大意的概述

·宋代注解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朱熹,著有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 集注 ·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文字 ·脱文:简称脱,也叫字,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 ·句读是古人读书时断句用的标点符号。在一句完了的地方,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这叫句;在一句话没有完,但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停顿的地方,就在字下面加一 个点,这叫读,合起来就叫句读 ·刻书有句读是从宋朝开始的 ·衡量古文标点正确与否的标准: 字句必须能讲通 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必须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 ·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在外文翻译方面曾提出过信 达雅

信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达指译文要通 畅明白雅指译文要典雅优美 ·古汉语今译注意的问题 准确的理解原文基础,并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 为了忠实于原文,能对译时尽量可能对译 遇到不能对译的地方,要妥善处理 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基本要求),应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追求的目标) ·曹丕是最早研究文体特点的一个人,在典论论文里把文体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种 ·诗词歌赋是从语言形式来分的,史传行状是按内容来分的,书信赠序是按应用范围来分的 ·中国的文体按语言形式分为①散文②韵文③骈文·古典散文分为: 史传文:也叫“历史散文”,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 编年体最早的作品有春秋左传

古汉语字典常考字词释义

锁定高考2010系统复习3: 古汉语字典常考字词 释义 阿:偏袒艾:停止、完结(方兴未艾)爱:怜惜;吝惜安: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谙:熟悉按:巡视;考察 B 败:败北,失败拜:授给官职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报:断狱,给……回信、答复北:打了败仗往回跑悖:违背被:施及;通“披”备:完备本:根源 鄙:边疆,庸俗,谦词(指自己)俾:使比:并列,接连地,勾结,比较,等到 必:一定、必然,倘若、假如弼:辅佐毕:全、都嬖:宠爱庇:遮蔽便宜:不请示,灵活处置薄:靠近伯:排行第一,爵位,称霸擘:大拇指逋:逃亡 C 采:文章的辞藻骖:三匹马拉的车苍:灰白色操:操守曹:辈(类、属、侪、徒、等)曾……不:连……都差:稍微的(差强人意)觇:偷看婵娟:美好的样子超:超过、胜过常:封建社会宣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朝:一日、朝见车:牙床(辅车相依)彻:通达、贯通掣:牵引,拉(掣肘)沉:古代常写做“沈”陈:陈列,通“阵”诚:假设,果真,的确乘:古代一车四马丞:辅助逞:炫耀,显示媸:丑弛:放松驰:疾行褫:夺啻:仅仅,只有敕:告戒、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饬:整顿、整治冲:交通要道,冲击、撞击稠:多而密初:才、刚刚除:台阶,任命刍:割草,牲口吃的草楚:痛苦(楚楚:茂盛,鲜明) 触目惊心怵目惊心(区别)黜:废黜绌:不足(相形见绌)舛:违背,错乱垂:临近、靠近,(敬辞)表对方高于自己次:临时驻扎,按顺序刺:名片聪:听力好从:使……跟从,通“纵”殂:死亡徂:往蹴:踩猝:突然蹙:紧迫,窘迫爨:烧火做饭忖:思量,揣度措:放置厝:放置错:镶嵌 D 达:得志怛:痛苦、忧伤黛:青黑色贷:借出,宽恕逮:达到迨:等到殚:竭尽耽:沉溺但:只、仅仅,徒然惮:畏惧当:面对,判罪,应当党:一种组织,袒护、偏袒刀笔:管刀笔的小官祷:祈祷道:规律得:能够镝:箭头弟:

古汉语中表示走路的词语

行:行走;在堂上小步走。唐韩愈《师说》:“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吾师。’”步:在堂下举足慢慢走;徒步,行走。《史记项羽本纪》:“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垓下之围) 趋:跑,快走。明方苞《左忠毅公轶事》:“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小步快走,表示恭敬。《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奔向,趋向。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在门外快步走。(《尔雅释宫》) 走:跑,逃跑。唐杜甫《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奔向,趋向。唐杜牧《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在中厅疾行。(《尔雅释宫》) 踱:漫步行走。《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奔:急走,跑。《聊斋志异狼三则》:“屠乃奔倚其下。” 在大路上疾行。(《尔雅释宫》) 跋:翻山越岭,在草丛山林中走。《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涉山川,蒙犯霜露。”涉:徒步渡水,在水中走。《吕氏春秋察今》:“循表而夜涉。”;渡深过膝的水。(《尔雅释水》) 厉:渡深过腰的水。《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揭:提起衣服渡过潜水(不脱衣服涉水)。《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跄:有节奏的走动。《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跄兮。” 跕:托着鞋走路。《史记货殖列传》:“女子则鼓鸣瑟,跕履游媚富贵。” 跑:急走,奔逃。唐马戴《边将》:“红缰跑骏马,金镞掣秋鹰。” 蹽(liao):迅速地走;偷偷地走开。 过:走过,经过。《孟子梁惠王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齐桓晋文之事》)迈:行,前进。《诗经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后引申为跨步或大踏步走。) 徙:步行。《易经贲》:“舍车而徙。”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晃的样子。唐皮日休《上贞观》:“天禄(兽名)行蹒跚。” 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汉书外戚传》:“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徙涉:光着脚涉水过河。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大军徙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邋遢:行走的样子。元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一折:“眼见得路迢迢,芒鞋邋遢,抵多少古道西风鞭瘦马。” 徜徉:自由自在来回行走。宋曾巩《墨池记》:“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乎此邪?”;宋苏轼《武昌九曲亭记》:“相携徜徉而上。”

浅论古代汉语中词义引申与词义转移的关系

论文题目:浅论古代汉语中词义引申与词义转移的关系 班级:国际关系2011届 姓名:黄怡祯 学号:1103050006 浅论古代汉语中词义引申与词义转移的关系 【摘要】:词义引申与词义转移同属于古代汉语词义的发展模式,但它们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既有相关联之处,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分别。本文将对两者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加以论述,以揭示出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别。 【关键词】:词义引申、词义转移、关系、联系、区别 词义引申与词义转移都是词义发展的一种模式,要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首先必须从二者的概念出发。词义引申是指从原来词语的本义延伸所派生出来新意义的这一过程,称为词义的引申。词义转移又称词义更替,是指原来词语的本义转移到新的意义上,新义产生之后旧义消失的过程。 由上述二者的定义可以看出,它们具有一个很明显的相同点——二者都有由词语本义衍生出新义的结果,新义与旧义之间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的来认识词义引申与词义转移之间的关系呢?这主要就要从二者之间的区别来看了。 (一)概念上的区别 我们再次回到这两者的定义上,词义引申是指从原来词语的本义延伸所派生出来新意义的这一过程,新义产生之后成为一个独立的新词义,与旧义有相关的意义,且旧义并不消失,这就称为词义的引申,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而词义转移又称词义更替,是指原来词语本义在其基础上转移出新的意义,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但新义产生之后将旧义取而代之从而使其消失的过程。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对旧义的处置,前者旧义并未消失而且至今仍起作用,后者之旧义则是因更替从而被消灭,在现代汉语中再也见不到。 (二)影响的程度深浅 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汉字尚未产生以前,远古汉语的词可能还有更原始的意义。我们现在所谈的已经是通过一定程度发展而出的语义,其结果之一便是形成了一词多义,这不论是在古代汉语或是现代汉语中都是一非常普遍的现象。一词多义顾名思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即是词义引申,而相较于大江大海的词义引申,词义转移就仅仅是一支流。 (三)范围大小的不同 词义本义经过引申产生了新义,这便是词义引申。其中新义与旧义的关系,主要有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下面分别简单的说明一下,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这是词义的扩大。例如汉语的“江”、“河”,古代专指“长

古汉语词汇学

小议“古汉语的词类活用” ——读《古汉语词义论》有感 文学院对外汉语系10级八班赵锦颖1100100268 学过古代汉语的人都对词类活用这一现象有所接触和了解,这是古代汉语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但是,到底什么是词类活用?大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十分了解。作为一名对外汉语的学生,古代汉语是专业必修课程,又因为自己对于古典文学始终偏爱有加,所以在这门功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虽然没能学精,但还是收获了很多。而古汉语词汇学这门课更使我对其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汉语历经了千年的岁月,虽始终没有出现断代,但时光还是给了它很多改变。这些变化涵盖了方方面面,如字形、语法、词汇系统、语音等等。那些古代典籍,如今我们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才能有所理解,同时不能确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没有偏差。而正确理解古代典籍,对词义的正确把握是必要的功底。 《古汉语词义论》这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对古汉语词汇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其中,我最感兴趣和印象最深的便是古代汉语词汇的活用。下面我就自己的收获谈谈对词类活用的认识。 词类活用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十分常见。要掌握词类活用,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词类活用。同词类活用常会一同出现的词有“转化”、“兼类”、“引申”等。很多人都混淆了这几个概念,下面我就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谈谈这几者的区别和关系。 其中“转化”和“引申”的关系较为亲近,它们同是字或词从旧义产生新义的途径,但不尽相同。它们的不同在于:引申是通过语义变化的手段产生新义,即通过义素的增减变化而产生新义。如果是直接引申,那么旧义与新义之间总有共同的义素,但一般说来不会是旧义的全部义素整个的进入新义;如果是间接引申,那么旧义与新义之间可能没有共同的义素。由引申产生的新义,可以与旧义属于不同的词类,也可以和旧义属于同一词类。“转化”则是通过语法变化的手段产生新义,即:是一个词具有某种新的语法功能,使它改属另一个此类,从而也就使它的词义发生改变。有转化所产生的新义,其词性一定是与旧义不同的。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皆指目陈胜。”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 《左传·成公十七年》:“我师师于刍扬。”

古代汉语常识部分

古代汉语常识部分 (十八)古书的注解(讲授内容) 一、古书注解的概况和体例 1、汉代的注释传笺 2、唐代的注释疏正义《五经正义》《十三经注疏》 3、宋代的注释朱熹 4、清代的注释衍文脱文 二、旧注的常用术语 1、曰为谓之 2、谓 3、貌之貌 4、犹 5、之言之为言 6、读曰读为读若读如 1.名词解释:疏、正义、传、笺。(P672) “传”就是对“经”的解说。 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说”有时也可称为“正义”。 “疏”:“疏”是相对“注”而言的,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做“疏”。“疏”是对注的解释。笺:“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 注:“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 2.十三经注疏 ?周易正义魏.王弼、东晋.韩康伯注, 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西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西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仪礼注疏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春秋左传正义晋.西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注疏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东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东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北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北宋.邢昺疏 ?论语注疏魏.何晏注、北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东汉.赵岐注、北宋.孙奭疏 3.了解《诗经》、《史记》三家注、《汉书》、《三国志》、《老子》、《庄子》、《楚辞》等名著在唐代以前的名家注解。 ?战国策注,东汉,高诱。 ?吕氏春秋注,东汉,高诱。 ?楚辞注,东汉,王逸,宋洪兴祖补注。 ?老子注,魏,王弼,河上公;周易注,魏,王弼。 ?庄子注,晋,郭象,《世说新语》以郭象窃向秀之书。 ?国语注,吴,韦昭。 ?论语注,梁,皇侃。 ?荀子注,唐,杨倞。 ?管子注,唐,尹知章。 ?史记三家注,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隠,张守节正义。 ?汉书集注,唐,颜师古。 ?文选注,唐李善、五臣注。 ?三国志注,南朝宋,裴松之。 ?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南宋,朱熹。 ?论语正义,清,刘寳楠。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但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又必须看到语言的继承性。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就造成了古今语言既有“同”的一面,又有“异”的一面。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 全面考核古今词义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发现,古今词义的异同表现为三种情况: 1 古今意义基本相同 我们知道,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即语言词汇中同人们千百年来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最基础的部分,具有历时的稳定性。这些词数量不多,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意义基本未变。例如: 名词——人、手、牛、羊、日、月、山、川、风、雨、雷、电。动词——出、入、起、立、哭、笑、打、骂、跳、叫。 形容词——长、短、轻、重、方、圆、大、小、扁、平、尖、钝、美、丑、善、恶。 数词——一、二、三、四、十、百、千、万。 上述诸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我们说“基本”,意味着它们自古及今并非没有一点变化。例如,“人”的词义,古人和今人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 《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现代汉语词典》:“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可见,现代人对“人”的本质属性的认识,要比古人深刻得多。但不管怎么说,古语中的“人”和今语中的“人”,所指并无不同。基本词汇的古今词义基本相同,体现了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关系。 2 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有些词,古今词形(书写形式)完全一样,但含义迥异。例如: 该——古代常用义是“完备”。如《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汉王逸注:“该,亦备也。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方言》卷十二:“备、该,咸也。”“该”的现代常用义则是“应该”,与“完备”完全不同。 找——古代的含义是“划船”。《集韵·麻韵》:“划,舟进竿谓之划。或从手。”(“或从手”说明“划”的另写法为“找”)《字汇·手部》:“找,与划同,拨进船也。”现代“找”义为“寻找”。绸——古代是“缠绕”之义。《楚辞·九歌·湘君》:“薜荔拍兮蕙绸。”宋洪兴祖补注:“绸,缚束也。”成语“未雨绸缪”中“绸缪”二字,义为紧密缠绕。《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孔颖达疏:“郑(玄)以为鸱鸮及天之未阴雨之时,剥彼桑根,以缠绵其牖户,乃得有此室巢。”后常以“未雨绸缪”喻防患于未然。“绸”在现代指“丝绸”。 抢——古代义为“突过”或“撞”。《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句中“抢”为“突过”义。《战国策·魏策四》:“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句中“抢”是“撞”义。现代“抢”是“抢夺”义。 叔——上古作“拾取”讲,如《说文》:“叔,拾也。”《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现代“叔”只用于亲属称谓。 完——古代是“完整”、“完好”之义。《说文》:“完,全也。”《荀子·大略》:“食则饘粥不足,衣则竖褐不完。”成语“完璧归赵”、“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完”都表示“全”义。现代汉语中“完”是“完了”、“终结”之义。 交通——古代是“勾结”义,贬义词,如《汉书·江充传》:“(赵太子丹)交通郡国豪猾,攻剽为奸,吏不能禁。”现代则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对于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词,要下功夫一一记牢。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要做好古汉语的今译,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准确地理解原文,同时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 准确地理解原文是进行今译的基础。原文理解错了,译文当然就不能准确。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这句中的“生”是使动用法,若不能理解它的用法,翻译时肯定会出问题。 还有,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这句中的“或”是个无定代词,意思是“有的”,若译成“或者”就错了。 还有一点,古汉语的一些词,有常见意义,也有特指意义,在一定的上下文中,要弄清楚它究竟是什么意义。 例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这句中的“进”和“退”,是特指在朝做官和免官下野,但是若不能正确理解“进、退”的特指意义,那么翻译就会不正确。 对古汉语有了正确理解之后,还要能用现代汉语把它译出来。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所以不少句子是可以一个字对一个字地翻译出来的。这类句子如果在翻译时增加了不必要的词语,或变动了词序,就会影响译文的准确性。但是古今汉语相比较,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不同的是词语有所不同,词语的搭配有所不同,句子结构有所不同,碰到这些不同的地方,今译就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就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遇到古今汉语有所不同,不能逐字逐句地对译的地方,要妥善处理。 古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没有适当的词和它对应。如,琢常会宗室,陈诸宝器,金瓶银瓮百口,瓯、檠、盘、盒称是。自余酒器,有水晶钵、玛瑙杯、琉璃碗,赤玉卮数十枚。这句说陈列的宝物很多,有的东西现代没有,如,瓯、檠、卮等都是古代的器物名,翻译时就不用译。 还有,古汉语中对于不同地位的人的死亡,有不同的委婉的说法。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触龙称自己的死是“填沟壑”,称赵太后的死是“山陵崩”,在现代汉语中就没有这样的等级区分,在翻译时只能用大体相应的词语来对译,把“填沟壑”译成“死去”,把“山陵崩”译成“百年之后”。还应注意的是不要随意把古代的一些名词改成现代名称。如,令佩刀巡警,出入帐中。若随便改成“让他挂着刀巡逻警卫,自由出入司令部”那就错了。太过于现代化了,反而失去原文的意义。 再有词语的搭配,古今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如,《桃花源记》中的两句话:芳草鲜美,

古汉语词汇 词义的引申

词义的引申 文学院对外汉语八班赵锦颖1100100268 【内容摘要】:古汉语词汇中,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多义现象普遍存在。众所周知,词在产生初期只具有一个义项,即本义。之后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发展为多个义项。通常认为,词的发展途径有引申和假借两种途径。除此之外,后有学者认为,词义发展的途径还有相因生义、虚化、语法影响、修辞影响、简缩。引申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到底何为词义引申,引申的类型,引申后对词义的影响等等,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研究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和立场。我就自己通过古汉语词汇学这门课程所学到的几位学者对此的看法和研究,简单的论述一下词义引申。其中会就自己较为了解和认同的蒋绍愚先生的观点做出较为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词义发展,引申,方式,规律 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单是文字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而语言是和人类同时产生的,有很多词汇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存在了。历经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词汇的意义大多都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一个意义发展为多个意义。但词的众多含义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词的最初意义为本义,余下的都为引申义。对于这一点,众家学者的看法大抵是相同的,没有本质上的歧义和分歧。例如: “道”,本指实实在在的“路”,后引申为自然界中抽象的“路”,即规律;又由此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是在“规律”一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后产生的含义。 “牧:,《说文解字》中:“牧,养牛人也。”这是因为“牧”字从“牛”的缘故。但在先秦文献中,既可以说“牧牛”,也可以说“牧羊”、“牧马”、“牧猪”。可见其本义是泛指放牧牲畜。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词义发展。甲义引申为乙义,两个意义之间必然有着某种联系,或者说意义有相关的部分。从义素分析的角度来说就是甲乙两义的义素必然有共同部分。一个词的某一义位的若干义素,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有改变了一部分(或增,或减,或

古代汉语词汇

词汇 词语是语言中人们最直接感知的、表达各种意义的基本单位。 词语的总汇形成词汇,或者反过来说,词汇是词语的总汇。理论上说,一种语言就只有一个词汇。一个人所掌握的词语,可以称为某个人的词汇,一个行业所使用的特殊词语汇总,也可以称为是某行业的词汇,这类词汇其实是词汇中具有某些特点、只为某部分人使用的部分,是一种体现词汇局部的“词汇”。但是,有人把一个词或几个词也叫词汇,那不是严格定义的词汇。 通常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来讨论语言,其中,语音和语法的基本成分都很有限,比如汉语的语音,就21个声母(加准声母yw,共23个),基本韵母38个,声调4个,它们共同配合,可以组成一千多个音节。语法方面,从句子构成来看,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谓、宾、定、状、补,分别构成数量有限的句式;从语法和词汇的关系来看,可以分出实词和虚词共十来个类,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量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等,这些词分别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构成句子。 但是,词汇成分的数量不是用几十几百几千就可以列举完毕的,词汇单位的数量,需要以万计数。并且,一种语言的词汇到底包括多少个词汇成员,几乎不可能有完整的统计。 词汇内部有以下特点:1,词汇内部个体数量繁多,2,词汇个体(词汇成分)的形式和意义都会有独立或成类的变化,3,词汇成分的使用面或流行程度不同,4,词汇成分的使用寿命不同,5,词汇成分的形式和意义产生和消亡频繁。 这样,在词汇中,有的成员相对稳定,有的成员则变化较多,一些曾经使用的词语或词语的意义,后来人不了解,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这是古代汉语词汇学习的重点。 因此,词汇变化包括以下方面:1,新词产生,2,旧词消亡,3,有些词产生了新的意义成为多义词,4,有些多义词失去了部分意义。从宏观上看,一些词长期普遍的使用,成为词汇中的基本部分,被称为基本词汇,词汇中这些高度稳定的成分,成为语言传承的最重要因素。 词汇变化的动力,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了新的事物,产生新的表达需求;一是人们认识的变化,对原有的事物有了新的认识或仅仅出于表达方式的创新,产生表达上的变化。 壹,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古代汉语的词汇形式 一,单音词 二,复音词,包括:连绵词,叠音词,合成词三类,其中,合成词中又有并列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动补式、附加式等几种。 汉语词汇复音化,是指汉语原来词汇以单音形式为主,转变为大量采用复音词。汉语词汇复音化三种方式:1单音词加附缀,2同义的单音连用,3新造同义复音词。 贰,古代汉语的词义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