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力学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总学时:120 理论学时:108 实践学时:12 学分:8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土木工程力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主要任务是阐明在外荷载作用下,建筑构件的受力分析方法,建立静力学平衡方程,解决杆件的受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以及结构在外因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原理与计算方法,为保证所设计的结构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提供科学依据;学习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同时亦为后续课程如《建筑结构》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为,打破了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主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施工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土木工程力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构件的内力计算、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构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压杆的稳定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与刚度校核、土力学基础。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120学时。课时数以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

2 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掌握土木工程力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树立工程安全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应知道土木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2)能求解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

3)能进行平面体系几何分析以及结构静定性的判断4)能计算构件的内力

5)能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

6)能进行构件的应力计算与强度校核

7)能进行压杆的稳定计算

8)能进行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与刚度校核

9)应知道土力学的基本概念

3 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教案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案。

2、教案必须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案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和岗位要求,结合技能考证组织教学内容。要通过案例分析,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用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5、教案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工程质量事故的认识。教案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6、教案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

7、教案中案例要求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4.2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结构及构件受力分析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是必修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熟悉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具备基本结构及构件的力学分析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案例,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相关的调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知识应用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结构构件的力学分析。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体现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职业素养和提高职业道德。

4.3教学评价建议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等模式,进行形成性考核。

2、关注评价的多元化:平时成绩占10%,主要考核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如课堂提问、课堂联系、缺旷课等;平时作业占20%,主要考核学生上交、完成质量等;实验成绩占10%(实验教多时可适当

提高该比例),主要考核学生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质量等;期末考试占60%,通过考试形式考核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上各项考核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调整)

3、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应予以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土木工程力学习题答案第1-2章

1.1 力的基本知识班级姓名座号 1-1-1 看视频“击打棒球”,体会在1/1000秒内,用90kN的力将棒球的速度由40m/s 降为0,再由0沿相反增加到更大的速度。看视频“击打气球”,体会在1/1000秒内,力的大小、变形的大小还在变化。树立力与变形一致,力与运动状态改变一致的观念。填空: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的效应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和使物体变形。在分析力的运动效应时,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变形,将实际变形的物体抽象为受力而不变形的物体,称为刚体。 力的单位为N(牛顿)。1KN = 1000 N。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例如速度、加速度为矢量。 1-1-2做梁受集中荷载作用的小实验,观察梁的变形;将集中荷载展开为均布荷载,观察梁的变形。(图1-1) 实验元件:纸片件、链条 画图:依据小实验画梁的计算 简图。填空:图1-1中,受集中 荷载作用梁的变形较大;力的线集 度q的单位为kN/㎡。图1-1 集中荷载与分布荷载 1-1-3 试在图1-2中分别以A、B、C、D为作用点,按集中力的描述画力矢量,并标出该力的“作用线”。 图1-2 集中力的三要素 1-1-4 自己的体重是0.65kN,身高 1.75m。假设自己平躺在床上,并简化为均布荷载,则荷载的线集度q = 0.371kN/m。

1.2静力学公理(一)班级姓名学号 1-2-1看视频“首尔的平衡达人”。填空:试按认识、表达的顺序书写集中力的三要素:作用点,方向,大小。 1-2-2 看动画“二力平衡公理”。填空: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指向相反,大小相等。 1-2-3 看动画“作用与反作用公理”。填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沿同一直线,指向相反,大小相等。 1-2-4 看动画“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及其推论。填空:力的可传性: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到刚体的任意一点,不改变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1-2-5看视频“悬挂法找重心”, 动手做找纸板重心的小实验(图1-3)。 实验元件:纸片件、线、大头针 画图:悬挂A点,画纸板平衡时的 受力图。图1-3 悬挂法找重心1-2-6 看动画“公理比较”,动手做小实验。(图1-4)。 实验元件:塑料块件 画图:画两物块受力图。填空:在图1-3中,力W1和力F1互为一对平衡力, 力F1和力F1′互为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二力平衡公理与作用反作用公理的区别 在于前者说的是一个刚体上二力平衡的条件,后者说的是两个刚体相互间的作用关系。 图1-4 比较两个公理

中高职对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高职衔接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 620301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药学类全日制高职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 药剂专业应届中专毕业生,学制二年。 四、职业面向 各级医院(药学部、药剂科)、医药公司(市场部、销售部、质量部、采购部、储运部、零售门店)、制药公司(生产车间、质量部、检验中心、销售部、技术开发部)等,从事医院处方调剂与静脉输液配制、医药公司市场销售与客户服务、制药厂药品生产与质量管理等目标岗位群工作。 五、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法制意识、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扎实、岗位技能熟练,从事药品生产与质量管理、药品销售与客户服务、药房调剂与药学服务等岗位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六、培养规格 以药学行业制药、销售、服务三大职业领域目标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为标准,通过二年的学习,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专业知识、岗位技能与职业态度。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 2、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 3、掌握相关医学基本知识、较系统的药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4、具有规范、熟练的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分析检验等基本操作技能;熟悉GMP规范;能够从事制药企业制药设备使用与维护、QA、QC等岗位工作,有分析和解决常见质量问题的能力。

5、熟悉医药市场状况和GSP规范,能够在医药经营企业从事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客户服务、药品销售、用药指导、药品采购、仓库保管和库存维护等岗位工作。 6、熟悉医院药学服务工作流程和岗位工作标准,能秉承“以人为本”理念从事药品供应保障、药房处方调剂、静脉输液配置、合理用药咨询指导等服务工作。 七、课程设置 1、公共与人文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 2、基础课程:基础医学概要、医用化学、药学导论; 3、专业课程:天然药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 4、专业拓展与职业能力课程:药品生产综合实训、临床医学概要、医院药学、医药市场营销、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创新创业教育、毕业实习。 八、课程描述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1学时(理论34学时、社会实践17学时),本课程为公共与人文课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课程。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8学时(理论34学时、社会实践34学时),本课程为公共与人文课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重点,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的课程。 3、体育 34学时。本课程为公共与人文课程。通过学习了解、熟悉体育运动的基本分类、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学习、工作、生活建立基本的体育运动方面的知识。

2020年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历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料汇总

试卷代号:112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土木工程力学(本) 试题 2008年7月 一、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 以√表示正确,以X表示错误。每小题3分,共30分) 1.图示为刚架的虚设力系,按此力系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杆AC的转角。( ) 2.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n=3。 5.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于每一结点各杆端力矩分配系数总和为1,则表明力矩分配系数的计算绝对无错误。( ) 6.支座移动对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没有影响。( ). 7.在动力计算中,以下两图所示结构的动力自由度相同(各杆均为无重弹性杆)。( ) 8.图示结构C截面弯矩影响线在C处的竖标为ab/l。( ) 9.两刚片用三链杆相联,且三链杆平行不等长,则构成瞬变体系。( ) lo.在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中,可以同时放松所有不相邻的结点以加速收敛速度。(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C截面的弯矩影响线在C点的纵坐标为( ) A.0 B.-3m C.-2m D.-lm 12.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13.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 A. 杆端弯矩B.结点角位移 C. 结点线位移D.多余未知力 14.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 ) A.无关B.相对值有关C. 绝对值有关D.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 15.图示简支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使截面C产生最大弯矩时的临界荷载是( ) A.7kN B.3kN C.10kN D.5kN 16.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应用的原理为( ) A. 变形条件 B. 平衡条件 C. 虚功原理D.叠加原理 17.在图示结构中,若要使其自振频率ω增大,可以( ) A.增大P B.增大m C. 增大EI D.增大l 18.力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Alp是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 ) A.Xi B.Xj C.Xi方向的位移D.Xj方向的位移 19.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 ) A.汇交于该结点的固定端弯矩之和B. 传递弯矩之和C. 结点集中力偶荷载D. 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力矩 20.一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 ) A.约束的数目B.多余约束的数目C. 结点数D.杆件数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建筑材料 2.课程类别 3.学时学分 4.适用专业 二、课程定位 《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面向学科内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以培养建筑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储存运输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以及对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方法,同时要了解新型建筑材料,对新型建筑材料要具备认识和鉴别能力,为学习专业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以及从事相关工作储备基本知识。 三、课程目标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国内外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根据我校的专业设置特点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以抓好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产学研”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扎实的建筑材料与检测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

有关建筑材料的组成、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掌握主要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二)具体目标(表1) 表1 《建设材料与检测》教学目标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通过进行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以及校企合作项目,合理分析与建筑材料课程有关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教学任务,归纳梳理学习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形成基于教学任务的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 1. 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全面跟踪行业企业标准,以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要,明确教学任务。 目前,建筑行业人才市场急需大批懂专业、会管理、上岗即能胜任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培养建筑行业人才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坚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知识培养能力”的培养模式,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 2.以教学任务为主线,明确教学内容,融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为一体,通过“教、学、做”,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发

土木工程力学试题

土木工程力学(本) 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 正确,以×表示错误) 1.图示为刚架的虚设力状态,按此力状态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A处的转角。(x) 2.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z=3。(√ ) 3.超静定结构的力法基本结构是唯一的。(× ) 4.依据静力平衡条件可对静定结构进行受力分析,这样的分析结果是唯一正确的结果。 ( √) 5.静定多跨梁中基本部分、附属部分的划分与所承受的荷载无关。(对) 6.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于每一结点各杆端分配系数总和为l,则表明分配系数的计算无错误。(×) 7.超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可以产生内力。(√) 8·在结构动力计算中,两质点的振动体系,其振动自由度一定为二。(×) 9·图示结构A截面弯矩影响线在A处的竖标为l。( ×) 10.在桁架结构中,杆件内力不是只有轴力。(×)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A截面的剪力影响线在B点的纵坐标为( A)。 A.1 B.一4 C.4 D.一l 2.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B)。 A.2 B.3 C.4 D.5 3.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有( A)。 A.荷载作用B.支座位移. C.温度变化D.制造误差 4.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有( D)。 A.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B.支座位移 C.制造误差D.以上四种原因 5.结构位移计算公式利用什么原理推导的( C)。 A.位移互等原理B.虚位移原理 C.虚功原理D.反力互等原理 6.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的理论依据是(B)。

A.虚力原理B.虚位移原理 C.位移互等定理D.叠加原理 7.在图示结构中,为使体系自振频率增大,可以( C)。 8.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 A)。 9.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D)。 A.固端弯矩B.传递弯矩 C.分配弯矩D.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 10.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B)。 A.约束的数目B.多余约束的数目 C.结点数D.杆件数 四、(16分)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EJ=常数。 解:(1)一次超静定,基本体系和基本未知量,如图(a)所示。(2)列力法方程 (3)作图,见图(b)作图,见图(c)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作者:————————————————————————————————日期: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70741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 课程学分9 总学时148 适用专业药学 制定人殷俊才制定时间2012年7月 审核人朱蓓审核时间2012年8月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介绍相关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介绍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异常人体机构与机能》,后续课程是《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 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外科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过程中涉及到的临床疾病知识;(3)执业药师、医院药师考证涉及到的内容;(4)学生在医院、药店工作中应掌握的常见疾病拓展知识。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的学习奠定扎实的临床疾病知识基础以及为学生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工作中提供必要临床知识拓展,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疾病的病因、病理,才能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最终转归有清楚的认识;只有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才能对疾病情况有准确的判断;只有掌握疾病的治疗原则,结合所学药学专业其他知识才能正确的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 3-1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2)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 (3)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预防及预后。 (4)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辅助检查。 3-2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诊断各科常见病多发病。 (2)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或医生的诊断熟练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土木工程力学(本)作业二答案

作业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4.D 5.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求图示简支梁C 点的竖向位移,EI=常数。 解:(1)作M P 图 (2)作M 图 (3)计算C 点竖向位移 22Cy 112l 12l 222l 12l 1[ql ql EI 23993331892 ?= ????+???? 221l 12l 22l 12l 1ql ql ]237293337292 +????+???? 4 13ql ()1458EI = ↓ q 2ql 9 18 M P 图 2l 9 M 图

四、计算图示刚架结点C 的水平位移和转角,EI=常数。 1.计算C 点水平位移 解:(1)作M P 图 (2)作M 图 (3)计算C 点水平位移 42Cx 12l 1l 1ql ql ()EI 382248EI ?=????=→ q 1l

2.计算C 点转角 (1)M P 图同上 (2)作M 图 (3)计算C 点转角 3 2C 12l 11ql ql 1EI 38224EI ?=????= ( ) 五、试求图示刚架点D 的竖向位移,EI=常数。 解:(1)作M P 图 P l

(2)作M 图 (3)计算D 点竖向位移 P P Dy P F l F l 11l l 2l [()l F l]EI 2222232 ?= ??+?+?? 3 P 29F l ()48EI = ↓ 六、求图示桁架结点B 的竖向位移,已知桁架各杆的EA=21?104 kN 。 解:(1)计算实际荷载作用下桁架各杆的轴力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形工艺课程标准

《金属工艺学》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学 适用专业(群):制造类 1.前言 1.1课程性质 1、课程的性质 《金属工艺学》是制造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着重介绍机械制造中的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及冷、热加工方法,热加工方法包括铸造生产、锻造生产、焊接生产,以及零件的冲压和挤压生产等内容,冷加工方法包括车、铣、刨、磨等加工方法。主要研究上述生产方法的工艺过程、工艺特点、工艺质量的控制和质量问题的分析以及它们的应用场合。 2、本课程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 《金属工艺学》是制造类专业学生选择工程材料、学习机械制造方法和制造工艺及装备的先行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1.2课程的教学设计 课程的指导思想: (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突出应用”。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5)注意与相关的专业技术“接口”。 课程的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

(2)根据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 (3)根据各专业的需求确定选修内容。 实现目标的学习领域: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常用热处理、铸造生产、锻压生产、焊接生产。 2.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机械加工方法,掌握常用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及冷、热加工方法的实质、基本原理与工艺特点;了解各种主要加工设备、工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具有选用工程材料的初步能力;具备选择毛坯加工方法和切削成形方法以及工分析的初步能力。培养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和选择加工方法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应用意识,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学习其他后续课程和今后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具体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以及常用金属的热处理工艺,提高在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合理选材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除了常用的切削加工以外,还有铸造、锻造、冲压、挤压、拉拔和焊接等加工方法,这些制造方法有他们各自的优点,分别适用于各自的场合;了解各种加工方法的基本概念、工艺特点,各种加工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如何解决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工艺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习,进一步增强实践认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3.课程内容 3.1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 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建筑材料 2.课程类别 3.学时学分 4.适用专业 二、课程定位 《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面向学科内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以培养建筑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储存运输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以及对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方法,同时要了解新型建筑材料,对新型建筑材料要具备认识和鉴别能力,为学习专业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以及从事相关工作储备基本知识。 三、课程目标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国内外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根据我校的专业设置特点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以抓好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产学研”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扎实的建筑材料与检测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有关建筑材料的组成、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掌握主要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二)具体目标(表1) 表1 《建设材料与检测》教学目标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通过进行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以及校企合作项目,合理分析与建筑材料课程有关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教学任务,归纳梳理学习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形成基于教学任务的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 1. 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全面跟踪行业企业标准,以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要,明确教学任务。 目前,建筑行业人才市场急需大批懂专业、会管理、上岗即能胜任工作的高技能人

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答案

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参考答案 形考一 一、选择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2、 3、 4、

5、 6、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7、正确答案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1 8、正确答案是: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 9、正确答案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3 10、正确答案是:瞬变体系4 11、正确答案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5 12、正确答案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6 13、正确答案是:瞬变体系7 14、正确答案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8 15、正确答案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9 16、正确答案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10 17、正确的答案是“错”。1 18、正确的答案是“错”。2 19、正确的答案是“错”。3 20、正确的答案是“错”。4 21、正确的答案是“错”。5 22、正确的答案是“错”。6 23、正确的答案是“对”。7 24、正确的答案是“对”。8 25、正确的答案是“错”。9 26、正确的答案是“对”。10 形考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正确答案是: 2、正确答案是:BD两截面间的相对转动 3、

4、 5、 6、正确答案是:AB部分 7、 8、正确答案是:轴向变形 9、正确答案是:荷载 10、正确答案是:发生变形和位移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正确的答案是“对”。 12、正确的答案是“对”。 13、正确的答案是“错”。 14、正确的答案是“错”。 15、正确的答案是“对”。 16、正确的答案是“对”。 17、正确的答案是“对”。

土木工程力学复习题.

土木工程力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用力法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D )。 A 、杆端弯矩 B 、结点角位移 C 、结点线位移 D 、多余未知力 2、力法方程中的系数ij δ代表基本体系在Xj=1作用下产生的(C )。 A 、X i B 、X j C 、X i 方向的位移 D 、X j 方向的位移 3、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B )。 A 、ij δ恒大于零 B 、ii δ恒大于零 C 、ji δ恒大于零 D 、ip ?恒大于零 4、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 A )。 A 、平衡方程 B 、位移条件 C 、物理关系 D 、位移互等定理 5、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 C )。 A 、Z i B 、Z j C 、第i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 、第j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6、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常引入轴向刚度条件,即“受弯直杆在变形后两端距离保持不变”。此结论是由下述假定导出的:( D )。 A 、忽略受弯直杆的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B 、弯曲变形是微小的 C 、变形后杆件截面仍与变形曲线相垂直 D 、假定A 与B 同时成立 7、静定结构影响线的形状特征是( A )。 A 、直线段组成 B 、曲线段组成 C 、直线曲线混合 D 、变形体虚位移图 8、图示结构某截面的影响线已做出如图所示,其中竖标y c ,是表示( C )。 A 、P=1在E 时,C 截面的弯矩值 B 、P=1在 C 时,A 截面的弯矩值 C 、P=1在C 时,E 截面的弯矩值 D 、P=1在C 时,D 截面的弯矩值

+ - -1 9、绘制任一量值的影响线时,假定荷载是( A )。 A 、一个方向不变的单位移动荷载 B 、移动荷载 C 、动力荷载 D 、可动荷载 10、在力矩分配法中传递系数C 与什么有关( D )。 A 、荷载B 、线刚度C 、近端支承D 、远端支承 11、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 D )。 A 、1 B 、0 C 、1/2 D 、-1 12、如下图所示,若要增大其自然振频率w 值,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B )。 A 、增大L B 、增大EI C 、增大m D 、增大P 13、 图示体系不计阻尼的稳态最大动位移EI Pl y 9/43max ,其最大动力弯矩为:(B )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课程标准 课时数:60 适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先修课程:《正常人体结构》 一、课程性质 《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部分是康复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主要介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点介绍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密切相关的临床疾病,通过本课程的教育,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全面了解临床医学各疾病的概述和诊疗常规中,去发现临床的需求,去思考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为其它学科与临床医学的交叉渗透提供结合本专业的各种信息及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是《正常人体结构》、《生理学》等先修课。 二、课程理念 1.《临床医学概论》进行课程整合,建立康复专业医学教育平台。将多门临床医学课程整合,整合了教学内容,统一了标准,缓解了长期困扰、难以协调的课程门数多、课时量大等矛盾。 2.《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临床医学概论

的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荷、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4.《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质,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尊重虑者、关爱生命的职业意识。通过贴近临床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等,使学生认真体会医务工作者的角色,增强对职业的热爱,树立关爱患者的意识,将关爱患者的意识逐渐转化为一种职业习惯。 5.《临床医学概论》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学习过程和技能,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其过程中的努力。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0学时。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疾病康复学》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学生在医院、

土木工程力学本综合

说明:为了帮助大家复习,这份辅导材料一共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课程的考核说明,大家看完以后能明确考试重点和要求。第二部分为综合练习和答案,供大家复习自测用。 土木工程力学(本)课程考核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土木工程力学(本)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为5学分,开设一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类杆件结构的受力性能,掌握分析计算杆件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行结构设计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二、关于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的学生。 2.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总成绩为100分,及格为60分。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编写形成性考核册。形成性考核册由4次形成性考核作业组成。学员应按照教案进度及时完成各次计分作业。每次形成性考核作业满分为100分,由教师按照学员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定成绩,并按4次作业的平均成绩计算学员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学员形成性考核完成情况由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分阶段检查。 终结性考试为半开卷笔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 3.命题依据 本考核说明是依据2007年7月审定的土木工程力学(本)课程教案大纲编写的。 本课程所采用的文字教材为贾影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土木工程力学(本)》教材。 本考核说明及本课程所采用的文字教材是课程命题的依据。 4.考试要求 本课程考试重点是考核学员对结构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本考核说明对各章都规定了考核要求,按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说明学员应达到的考核标准。 了解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了解的部分内容,要求对它们的概念、理论及计算方法有基本的认识。. 理解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理解的部分内容,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这一部分知识对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有一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掌握是最高层次的要求。凡是需要掌握的部分内容,要求学员重点学习,熟练掌握。能用所学的知识对简单的工程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 5.命题原则 (1)命题范围 在本课程的教案大纲和本考核说明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范围内命题,不得任意扩大考试范围。(2)试卷的组成与覆盖面:命题应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同时要突出重点。试卷的题量和难度适中。试卷的难度分容易、中等和较难三个层次,比例为25%:60%:15%。

《工程材料》课标

《工程材料》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高职铁道工程专业 二、课程定位与设计 1、课程定位 《工程材料》是铁路高等职业院校铁路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课程,是理工科的必修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对建筑工程中各种工程用材料有个初步认识,使学生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旨在培养学生认识、检测、选择、保管与应用建筑工程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遵章守纪、协同作业、密切配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同时对铁路工程专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并为后续铁路路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的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2、课程设计 本课程的具体设计是以铁路工程施工与养护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程材料为课程主线,以铁路工程材料要实施的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按工程材料要学习的内容及学生理解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讲授、视频讲解、参观、任务驱动、分组试验等方法,设计学习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提供有关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也对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铁路工程施工、材料员等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结合铁路工程施工企业对从业者专业技能要求,依据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制定了课程目标。目标分别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制定,涉及水泥、砼、钢材、防水材料等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质量检验方法及新型建筑材料等方面知识。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 本课程是一门以工程材料基本知识、水泥性能检测及应用、混凝土性能检测及应用、建筑砂浆性能检测及应用、建筑钢材性能检测及应用、沥青性能检测及应用。 建筑材料教学要以技能训练为主,实行项目教学。教学可在课堂、实训场、实验室等情境中进行。在学习情境中,建议采用仿真软件、多媒体、模拟现场、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实施项目教学。 三、参考学时及学分 参考学时:72学时 参考学分:3.5分 四、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三个学习内容的学习,掌握铁道相关专业专门人才所必须的铁路基本知识;掌握铁路工程中的主要材料的性质及用途;了解工程建设的先进

土木工程力学(本)期末复习资料-2015

土木工程力学(本)期末复习资料 2013.12 一、单项选择题 受弯杆件截面内力有( D )。 A. 弯矩 B.剪力C. 轴力 D. A 、B 、C 静定结构产生变形的原因有(荷载作用和温度变化) 1. 静定结构产生位移的原因有(D ) A. 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的 B. 支座位移 C. 制造误差 D. 以上四种原因 2. 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制造误差或支座位移,(C ) A. 发生变形和位移 B. 不发生变形和位移 C. 不发生变形,但产生位移 D. 发生变形但不产生位移 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 D )。 A. 只产生内力 B. 只发生位移 C.只发生变形 D. 既发生位移, 又发生变形 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不发生变形,但产生位移 3. 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根据什么原理推导的?(B ) A. 虚位移原理 B. 虚功原理 C. 反力互等原理 D. 位移互等原理 结构位移计算时虚设力状态中的荷载可以是( A )。 A. 任意值(除O 外) B. 1C. 正数 D. 负数 推导结构位移计算公式是利用( C )。 A. 功的互等定理 B. 虚位移原理 C. 虚功原理 D. 反力互等定理 4. 图乘法的假设为(D )适用条件d A. M P 及_ M 图中至少有一图是由直线组成 B. 杆件EI 为常量 C. 杆件为直杆 D. 同时满足以上条件 图示结构A 截面的弯矩为( A )。 A .l F P ,上侧受拉 B .l F P ,下侧受拉 C .2l F P ,上侧受拉 D .2l F P ,下侧受拉 图示(a)、(b)两个结构中,A 端的支反力完全相同。( × ) 6. 图示悬臂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B ) A.162ql B. 82 ql C. 42ql D. 2 2 ql 7. 图示梁AB 在所示荷载作用下A 截面的剪力值为(A )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介绍相关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介绍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异常人体机构与机能》,后续课程是《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 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外科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过程中涉及到的临床疾病知识;(3)执业药师、医院药师考证涉及到的内容;(4)学生在医院、药店工作中应掌握的常见疾病拓展知识。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的学习奠定扎实的临床疾病知识基础以及为学生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工作中提供必要临床知识拓展,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疾病的病因、病理,才能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最终转归有清楚的认识;只有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才能对疾病情况有准确的判断;只有掌握疾病的治疗原则,结合所学药学专业其他知识才能正确的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 3-1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2)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 (3)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预防及预后。 (4)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辅助检查。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标准

《疾病概要》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疾病概要课程代码:030116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48/3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修订时间:2016年4月20日 课程负责人:刘伟课标审批人:计仁军 课程团队:王云飞、费鸿、国秀丽、刘伟、候媛媛、顾海鸥、郭佳、王艳慧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⑴岗位分析 《疾病概要》课程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体现职业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门课程设置满足岗位需求,同时兼顾专业资格考试的需要,教学效果评价实行全方位、开放性。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临床检验科室一直被看作是医院的辅助科室,只对临床部门起“辅助”作用。而目前检验科室已经成为各医院很重要的一个部门。衡量一个医院整体水平的高低,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这个医院的检验部门可以检测多少项目、检测的水平如何,以及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否先进。另外,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项目的逐步增多,临床疾病的诊断对医学检验项目的依赖愈加明显。因此,检验学科及其相关部门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医学检验的快速发展对医学检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门课程通过对检验专业就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分析,结合医学检验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本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针对检验专业临床的特点,强调实用性,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 ⑵课程性质 《疾病概要》是一门研究诊断学基础及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学科。本课程论述了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诊断思维;临床常见内、外、妇、儿、及肿瘤学等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方法。本课程是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重点讲授检验医学领域已涉及的临床病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常见临床疾病的诊治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⑶课程地位 《疾病概要》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培养符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群的高技能人才,目标定位明确。《疾病概要》是检验专业技术课程之间的辅助学科,是从事医学检验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通过学习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等基本内容,使学生能达到初步的诊断及治疗疾病的能力。 ⑷课程作用

土木工程力学(本)综合练习

说明:为了帮助大家复习,这份辅导材料一共有两部分容。第一部分为课程的考核说明,大家看完以后能明确考试重点和要求。第二部分为综合练习和答案,供大家复习自测用。 土木工程力学(本)课程考核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土木工程力学(本)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为5学分,开设一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类杆件结构的受力性能,掌握分析计算杆件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行结构设计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 二、关于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的学生。 2.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总成绩为100分,及格为60分。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编写形成性考核册。形成性考核册由4次形成性考核作业组成。学员应按照教案进度及时完成各次计分作业。每次形成性考核作业满分为100分,由教师按照学员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定成绩,并按4次作业的平均成绩计算学员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学员形成性考核完成情况由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分阶段检查。 终结性考试为半开卷笔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 3.命题依据 本考核说明是依据2007年7月审定的土木工程力学(本)课程教案大纲编写的。 本课程所采用的文字教材为贾影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的《土木工程力学(本)》教材。 本考核说明及本课程所采用的文字教材是课程命题的依据。 4.考试要求 本课程考试重点是考核学员对结构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本考核说明对各章都规定了考核要求,按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说明学员应达到的考核标准。 了解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了解的部分容,要求对它们的概念、理论及计算方法有基本的认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目录 一、课程性质 0 二、设计思路 (1) 三、课程目标 (2)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3) 五、实施建议 (10) (一)教材编写 (10) (二)教学组织 (10) (三)教学建议 (10) (四)课程资源 (11) (五)教学评价 (11) 六、其它说明 (13)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建筑类专业,是从事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等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旨在培养学生认识、检测、选择、保管与应用建筑工程材料的能力并为学习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作好准备。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施工员、预算员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报告》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和设计课程内容。以建筑材料要实施的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按建筑材料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学习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提供有关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也对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建筑施工、材料员等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对从业者专业技能要求,依据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制定了课程目标。目标分别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制定,涉及水泥、砼、建筑钢材、防水材料等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质量检验方法及新型建筑材料等方面知识。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 本课程是一门以气硬性胶凝材料应用、水泥性能检测及应用、混凝土性能检测及应用、建筑砂浆性能检测及应用、建筑钢材性能检测及应用、防水材料性能检测及应用、其他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及应用。 建筑材料教学要以技能训练为主,实行项目教学。教学可在课堂、实训场地等情境中进行。在学习情境中,建议采用仿真软件、多媒体、模拟现场等教学方法,实施项目教学。 本课程总课时为54学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