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乡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初探

水乡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初探

滨水是指与河流、湖泊、江海毗邻的土地或建筑物,它既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用地,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空间领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城市革新运动,以滨水区为特定对象的滨水开发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以商业和游憩为导向对滨水区进行彻底改造,并逐渐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滨水区的开发是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长的助推器。许多国内外城市的经济增长都是依靠滨水区的开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城市滨水区的再开发已成为全球化现象。 水乡城市嘉兴的滨水区建设,一直被列为嘉兴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主要内容,且源远流长。嘉兴城自三国后就成为嘉兴地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城池建于吴黄龙年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早在六朝时,嘉兴城已是游览之地。到唐代,嘉兴已建成为我国城市中河网规模巨大,河道密集,布局整齐,非常秀丽的水乡城市。水的艺术特性在嘉兴城市规划建

设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为城市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同时城市中秀丽、妩媚、晶莹、亲切的水空间、水景观比比皆是,使人处处得到水城美的艺术享受。滨水环境、滨水景观就成为水都绿城的历史标志、文化标志和艺术标志。因此,滨水景观是嘉兴历史最长、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风貌。 一、 城市滨水区景观建设的意义

城市滨水区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风情、民俗、建筑、饮食、起居、乃至哲学观念等多方面内容发生多层次交叉的景观综合体。水进入城市,带动各种生态流运行,实现景观和谐、情景交融、生机盎然。在这里,人和水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的过程和结果。

(一)经济开发价值

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对河流水系建设的投入。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建设,如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的“港口区再建计划”、美国纽约曼哈顿下城哈得逊河畔滨水步道

水乡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初探

——以浙江省嘉兴为例

秦卫永 陈 婵 殳世平

图2 嘉兴的滨水区混杂的土地使用现状 由于场所空间的复杂并混乱,河道的工程化,加上旁边道路交通的大气污染、噪声与高层建筑的视觉压抑感,使休闲者难以感受到水边景观的愉悦氛围与情趣性。

图1 滨水区生态环境现状

存在于市区内的大型造纸厂占据城市河道沿岸,影响市民接近河流,无法满足人们对亲水、戏水的天性;此外,工厂排出的污水使附近水域遭受污染,水质恶化,严重损伤了水乡城市的特色风貌。

设计的实施等,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国内经济较发达城市,例如上海、南京、天津、合肥等,在认识到滨水空间的经济开发价值后,相继实施了南京秦淮河及沿岸的改造、天津海河沿岸的整治、合肥环城公园建设等,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回报。国内外滨水区成功建设的实践证明,滨水区的开发和建设是投入产出型的。即建设环境宜人的居住、购物、娱乐设施和大面积的公园绿地,赋予城市河湖新的用途和形象,不仅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能够增加政府税收,创造就业机会。随着区域经济的网络化,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城市形象、城市文化日益成为城市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条件。

(二)市民生活需要

人们需要水,就像需要阳光、空气一样。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物质之一。它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通过对河流的景观设计,不仅会在改善城市景观环境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样也能充实和完善市民的生活环境。随着城市市民环境意识的加强,水体、绿化等自然要素在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而随着人们生活闲暇时间的增多,也需要开辟更多高质量的活动场所。而滨水区以其景观、环境、情趣上的优势为人们所向往,不仅可为市民缓解城市生活带来的紧张情绪,而且通过治理水体污染,还能保护生活在滨水区居民的卫生和健康。也就是说,对城市滨水区的用地进行规划调整,增加绿化率,提高景观的美学质量,为市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滨水空间,是市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必然要求。

(三)美化城市风貌

滨水空间是城市建筑硬质界面和水体这一软质界面的过渡空间,也是城市中的主要开放空间,往往具有城市“窗口”的作用。成功的滨水景观建设不仅有助于强化市民心中的地域感,而且可以塑造美丽的城市形象。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塑造城市新风貌的要求日益增长。滨水区建设作为改善城市风貌的重要一环,大规模的、系统的滨河地区整治工作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在滨水区的景观质量方面尚有改善和提高的必要。

(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许多城市面临的新课题。滨水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涉及社会、经济、生态三方

面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在开发利用城市河湖滨水地区各种景观资源的同时,确保其再生机制,保证滨水环境的进化和持续发展,通过对城市河湖的景观建设,延续城市水系在城市历史上的重要意义,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滨水区是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交接处,具有两栖性的特点,并受到两种生态系统的共同影响,呈现出生态多样性。因此,万物竞生、物种繁多、食物链复杂,与城市整体生态系统息息相关。“水是万物之源”,作为城市的命脉,滨水区维护着城市生命的延续,不仅承载着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蓄水调洪、水质涵养、维护大气成分稳定的运作功能,而且能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改善城市小气候,有效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自然环境容重,促使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二、嘉兴城市滨水区现状分析

(一)滨水区土地利用现状

嘉兴的滨水区大都处于城市建成区内,城市河道两边用地功能复杂,河段与城市建设关系密切。但由于一些用地性质与河段的位置和景观环境极不协调(如部分工业用地与河道毗邻),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使用功能与景观面貌。个别新建筑体量过大,阻挡了城市面向水边的视线走廊。此外,嘉兴现有的一些河道水系工程大多带有较强的针对性,就事论事,而综合性不足。表现为:在防洪工程中忽视景观的要求,或者在滨水景观工程中忽视场地的适宜性、地方性,缺少整体性设计;滨水区景观的设计与河道及周边的用地性质没有能够更好地结合;新建的单体建筑之间、地块之间割裂和孤立,缺乏有机联系。

滨水区从来都是嘉兴建设开发的热点地区。传统沿河建筑物为低层建筑物,仍有许多沿河街道保留着传统的街道格局。但随着河流周围城市机能日渐衰退,原有很多建筑使市民无法接近河滨地区,滨水区改造势在必行。而新建的一些密密麻麻高耸的巨大建筑物如铁桶般紧紧箍住水体,大大减弱了城市其他区域与滨水空间之间的空气交换过程,不利于城市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的缓解。另一方面,过高密度的开发严重压迫水滨绿地空间,很多原本自然的滨水环境完全变成人工铺装环境,这对水滨生态系统和生物过程的连续性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二)滨水区道路现状

从城市水系河段道路交通现状来看,嘉兴沿河部分地区已为城市快速干道所挟持,并有多条城市主、次干道将河道与其他地区联系起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河道两岸缺乏完整的城市支路系统,使滨河道路承担了较大的车行交通压力,而繁忙的交通使人难以走进河岸,导致河道的通达性较差。另外,由于滨水车行道与步行道在有些地区区分不清,没有形成完整的滨水绿化景观步道系统。对“汽车时代”的消极顺应使滨水道路的空间尺度日益膨胀,具有人性化的滨水公共空间已难以寻觅,往昔浓荫蔽日的林荫道而今化作人们头脑中尘封的记忆。

(三)滨水区绿化系统现状

目前,嘉兴的河湖绿化基本上以乔木、灌木和草坪为主,河岸绿化也多是纯草皮和水泥砌体结合草皮两种形式,所以绿化种类和方式显得比较单一,没有形成现代化生活的高质量绿化环境。同时,由于绿化受到城市建成区的局限,滨河两侧的绿地空间与河岸绿地联系也不够紧密,致使滨水绿地在城市生活中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此外,滨水区绿地空间设计局限于城市人工环境空间的思维和手法,没有或很少考虑到城市河流的自然属性和自然风韵内在的要求,没有考虑到滨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

构上的特殊性。一味追求形式美,

或局限于工程要求,以简化的人工

绿化代替河岸自然植被。表现在滨

水区植物景观的配置和设计上,滨

水绿化层次极其单调,大面积人工

草皮覆盖了河堤,一排高大的行道

树沿河排列,原本丰富多样的生态

环境反被破坏殆尽。另外,在滨水

引入所谓“名花异木”的外地物种,

影响了本地河岸植被群落的物种和

结构稳定性,甚至彻底排挤并最终

毁灭滨水的原生乡土植被,导致整

个水滨生态系统的崩溃。

(四)滨水区景观构成现状

嘉兴的城市滨水区景观现状,

多是随城市建设发展自发形成的,

缺乏整体组织,即缺乏系统、总体的构思和安排,如城市中部分河道景观与周边历史文化遗址不相协调等。

(五)滨水区生态环境现状

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排放的叠加影响,嘉兴滨水区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不堪重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而河道堵塞、水域减少和过度的人工作用又使得滨水区生态结构失稳,最终可能致使城市整个生态系统失调。存在于市区内的几个大型工厂(造纸厂、化工厂等)都占据城市河道沿岸,导致附近水域河水污染,水质恶化,严重损伤了水乡城市的特色风貌,宜及早迁出市区。

三.嘉兴滨水区景观设计总体设想

(一)河湖的功能定位

水体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如水利功能包括为城市提供水源、排洪泄洪;运输功能包括货运和客运;旅游娱乐功能包括历史和文化古迹、公园等;城市景观作用包括美化城市风貌,体现城市形象;自然生态保护功能包括补充城市自然要素,调节城市生态平衡。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应确定其总体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研究土地使用功能是否恰当,进而改善相关河道与道路的关系,扩大滨水区的绿化系统,确定其景观的布局方式,充分发挥城市河湖沿岸的环境优势,造就优美可亲、风貌独具的开放空间。嘉兴河湖功能总

图3 城市滨水绿化系统

丰富的、多层次的绿化体系,使完整连续的滨水绿化带既有统一的整体面貌,层次分

的定位应为:城市河湖水系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滞蓄、排泄洪水、供水、城市景观、旅游等多种功能,是现代化水乡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 滨水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这一系统的简化与机械化的处理会引起洪水泛滥、生物灭绝、水量失衡等严重后果。目前国外很多城市都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将滨水景观建设与复杂的生态系统恢复结合起来。河流的稳定依赖于滩地、湿地、植被、动物等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内在过程,即自然的过程。正是这种内在的自然过程形成了稳定和持续发展的自然界。另外,自然因素相互作用过程的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它体现了自然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发展。当我们认识到自然的内在过程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就会在滨水规划中有意识地保持这种自然的内在过程。这就是我们进行滨水景观规划的基本观点——自然过程观。自然河道的各类地貌类型是自然流水过程长期作用的结果,其结构和形态都与自然河流水文过程相适应。好的设计应该积极顺应河流自然过程,积极保护、并借鉴利用河流自然形成的各种地貌特征。

此外,我们虽然在进行现代化的景观设计,也不能完全脱离本地原有的文化与当地人文历史沉淀下来的审美情趣,不能割裂传统。

(二)滨水区土地利用功能调整

为保持土地资源不被城市发展所破坏,必须将滨水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制定相应的保护区和景观发展计划。首先,需规

划供自然雨水集留的集水区,如湿地、滩

地、湖泊等自然区域,以解决洪水蓄积的

问题;其次,在市内大量采用透水性地面、

雨水渗井等设施,以增加地面的透水性,

补充地下水和截留城市雨水;第三,恢复

河道的自然状态,以草坡、林地等取代原

来的硬质堤岸,从而恢复水岸的生态环

境;第四,将这些用来吸纳雨水和洪水的

区域同城市公园绿地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并使其成为城市开放空间的一部分。由于

历史的原因,嘉兴的滨水区形成了混杂的

土地使用现状。有的滨水区虽作为城市的

休闲游乐区,但缺少绿地和相关的娱乐和

服务型设施用地,阻碍了公共活动的开展,难以形成与水体有机联系的滨河景观区。为此,对于沿河的土地利用状况应根据不同的现状进行相应的改造和调整,总体讲,在滨水区土地调整中,主要应把沿河的违章、临建用地改为林地、绿地;服务性设施用地和高质量的城市居住用地,应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绿地率和沿河的整体环境质量;把有严重污染的工业迁出,保留的少部分无污染工业,严禁对水系和整体环境造成污染;在水体的沿线尽量创造一些滨河公园用地,并与水体有机结合,增加滨河地区休闲、游憩和娱乐的综合功能,以吸引人流、保持滨水区的活力。

近年来,许多水域的旅游区出现了一些人工景观建筑。这些人工景观虽然大都是围绕旅游景点配套兴建的,但如果规划设计得独具匠心,亦能产生与天然景观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人工景观要突出个性,合理布局,体现迥然不同的风格。

(三)滨水道路的设计

嘉兴滨水道路设计的目标是结合河段的实际状况,把道路交通、公共交通、站点、步行交通、水上交通及码头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减少和控制“路夹河”的局面,增强河道的可达性,加强水体与周边绿地和服务性设施的联系,以便市民最大限度地接近水面。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应充分融合,构成明确的空间结构。不同的街道具有不同的特色,有些以绿化为主,有些则以建筑为主,许多道路都应具有明显的远景观景点。此外,还需整治河滨步行系统,设计水滨

图4 城市滨水绿化系统

江南各水乡城镇都有丰富的人文与自然水域景观。

步行道,精心设计护岸、台阶、照明等设施。在设计时,还要维护河道平面曲线特色,利用绿化对人工河岸进行修饰,保持河道与自然的协调,同时保护古树、保护历史环境,并通过河滨广场、运动场、散步道、树林、硬地的设计提供便于市民利用的滨水道路系统。 (四)滨水绿化系统

滨水绿化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化用地,形成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嘉兴古城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的景观环境质量,体现现代化水乡城市的新形象。在绿化种类上,应发展丰富的、多层次的绿化体系,使完整连续的滨水绿化带既有统一的整体面貌,又有层次分明、富有变化的节奏,以增强滨水绿化空间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就滨水植被设计的层面来说,在“设计途径必须适应场地自然过程”的观念指导下,滨水植被设计的原则为:1.绿化植物的选择:以培育地方性的耐水性植物或水生植物为主;同时高度重视滨水的归化植被群落,它们对河岸水际带和堤内地带这样的生态交错带尤其重要;2.城市滨水绿化应尽量采用自然化设计。 (五)滨水区的观景设计

在河道景观设计中应紧紧抓住观景点与景观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重点设计。无论城市标志的设立、空间的组织、环境的改造都要为市民在什么样的场所看到什么样的景观这一主题服务。观景首先要有适当的观景点,水边的亲水步道、平台、桥头、滨水建筑物等都可以成为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的观景点。除这些静态观景点外,车、船等又可成为动态观景点。同时,还可把观景点分为高、中、低几个层次,并相互穿插,以给市民和游人提供充足的、多方位的观景场所,形成人景交融的滨水景观。在景观的设计和序列组织中,要突出自然风光带、历史风光带、生态风光带、人文风光带的主题。突出不同主题特征和功能特色的目的,使人得到不断变化的空间感受。

(六)保持生物多样性

城市滨水地带的生态保护,及城市大型绿地的存留是原生生物与城市居民共生的最重要场所。通过滨水防护绿地的建设,沿河生态湿地的保护,将为为数不多的自然生物提供栖息养生之所。并且,河道水系绿化与城市绿地公园的连通,将为鸟类和水生生物在城市地区之间的迁移提供绿色通道,在嘉兴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七)公众参与

在欧美发达国家,公众参与是城市规划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嘉兴城市滨水区的设计实践过程应该是一种充分尊重公众意见的专业行为。获取公众意见的方式,应该在专业人员给公众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咨询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并最终由专业人员根据意见的代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考虑和筛选。

四.结语

城市保护问题专家Nahoum Cohen在《UrbanConservation》一书中指出:“城市保护处于城市规划的中心位置”,

“不考虑城市保护的城市规划是不完整的”。我们在滨水景观建设中,务必要注意维护原有的景观特色,并将滨水开发放在整个城市的环境背景下,以确保我们的保护活动能延续原有的城市肌理,产生与环境相协调的建筑作品。

滨水区是城市特色集中表现的荟萃点,人们可以从它的景观表达中感受到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风貌的综合意象。因此,城市的滨水景观应该形成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和持续发展,并体现鲜明的场所性和强烈的特征感,成为城市中具有环境独特性和舒适性的亲切空间,以此维育“水乡城市”的空间品质,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景观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杰,水文化建设研究初探,城市规划,2003/9

2. 王紫雯、秦卫永、徐承祥,城市的河道水域景观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建筑学报,2004/5

3. 陈锋,城市广场、公共空间、市民广场,城市规划,2003/9 4. 刘健,城市滨水区综合再开发的成功实例——加拿大格兰威尔岛更新改造,国外城市规划,1999/1

5. 孙寰,城市滨水空间的再塑造,规划师,2000/1

作者单位:

秦卫永 陈婵 浙江宏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殳世平 浙江嘉善县农业经济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