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免疫学

免疫学

免疫学
免疫学

免疫学

1.TNF-α主要是由哪种细胞产生?

A.单核-巨噬细胞

B.静止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红细胞

2.固有免疫细胞所不具备的应答特点是

A.直接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高度保守的配体分子

B.识别结合相应配体后,立即产生免疫应答

C.经克隆扩增和分化后,迅速产生免疫效应

D.没有免疫记忆功能,不能引起再次应答

E.免疫应答维持时间较短

3.同种异体移植常发生下列哪种反应?

A.超急性排斥

B.急性排斥

C.慢性排斥

D.GVHR

E.迟发性排斥

4.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抗体是

A.IgA类抗体

B.IgM类抗体

C.IgG类抗体

D.IgD类抗体

E.IgE类抗体

5.属于TI-2抗原的是

A.百日咳菌胞壁脂多糖

B.肺炎球菌夹膜多糖

C.白喉毒素

D.病毒血凝素

E.结核杆菌纯蛋白衍生物

6.补体系统三种激活途径均必须有哪种成分参加?

A.C1q

B.C4和C2

C.C3

D.B因子

E.D因子

7.与Ⅰ型糖尿病相关的是

A.HLA-DR3/DR4

B.HLA-DR5

C.HLA-B7

D.HLA-B27

E.HLA-DQ

8.小鼠DC的比较特异性标志为

A.33D1

B.NLDC145

C.CD1a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9.GVHR主要见于

A.肾移植

B.心脏移植

C.骨髓移植

D.肺移植

E.脾移植

10.恒定地表达于成熟B细胞上的协同刺激分子是

A.CD40

B.CD40L

C.CD152

D.CD28

E.CD5

11.对MHC中LMP基因描述错误的是

A.即低分子量多肽基因

B.包括LMP2和LMP7两个座位

C.编码胞质溶胶中蛋白酶体相关成分

D.在APC中参与对内源性Ag的酶解

E.在APC中参与对外源性Ag的酶解

12.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自身抗原

D.独特型抗原

E.共同抗原

13.H-2Ⅱ类分子是

A.I-A

B.I-E

C.H-2D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14.关于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

B.合成和分泌是一种自我调控的过程

C.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D.以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

E.生物学效应强

15.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产生是

A.CD8与MHC-Ⅰ类分子作用

B.CD4与MHC-Ⅱ类分子作用

C.CD40与CD40L之间作用

D.CD28与B7分子之间的作用

E.CD152与B7分子之间的作用

16.关于抗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抗体是指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黏膜表面及分泌液中

C.抗体是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D.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

E.抗体都是体内产生的

17.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分泌TGF-β可介导的作用是

A.抑制iDC分化为成熟DC

B.抑制Th1及CTL功能

C.促进iDC诱导免疫耐受

D.上列A和B二项

E.上列A、B和C三项

18.能协助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3a

B.C3b

C.C5a

D.iC3b

E.C3d

19.组织特异自身Ag致T细胞克隆免疫忽视是因

A.T细胞克隆TCR对组织特异自身抗原亲和力低

B.这类自身抗原浓度很低

C.经APC提呈不足以活化相应的初始T细胞

D.上述A和C二项

E.上述A、B和C三项

20.中性粒细胞在血液循环中可存活

A.数小时

B.十几小时

C.数天

D.数周

E.数月

21.体细胞的高频突变发生在

A.成熟T细胞已完成V基因重排

B.成熟B细胞已完成V基因重排

C.T细胞胚系基因片段重排

D.B细胞胚系基因片段重排

E.成熟B/T细胞已完成V基因重排

22.与MHC-Ⅰ类分子结合增强T细胞和靶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CD分子是

A.CD3

B.CD4

C.CD8

D.CD28

E.CD40

23.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通过阳性选择获得

A.自身MHC限制性

B.自身耐受

C.TCR的表达

D.TCRα链基因重排

E.TCRβ链基因重排

24.能激活B细胞的超抗原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

B.小鼠乳腺肿瘤病毒蛋白

C.热休克蛋白

D.B细胞丝裂原

E.荚膜多糖

25.介导Ⅰ型超敏反应即刻反应的最主要介质是

A.组胺

B.白三稀

C.肝素

D.腺苷酸环化酶

E.血小板活化因子

26.T细胞表面TCR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co-receptor)分子是

A.CD4

B.CD8

C.CD3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27.与抗原抗体的结合力有关的是

A.抗原抗体结构的互补性

B.抗体的效价

C.抗原分子的抗原决定基数量

D.抗原抗体的分子比例

E.抗原决定基的种类

28.对应于小鼠Aβ-Aα的HLA分子是

A.DPα-DPβ

B.DQα-DQβ

C.DRα-DRβ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29.以下关于肿瘤免疫诊断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检测血清AFP抗原,协助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

B.检测抗EBV抗体有助于鼻咽癌诊断

C.用放射免疫显像诊断肿瘤所在部位

D.检测CEA有助于诊断直结肠癌

E.检测CA199有助于B淋巴细胞瘤诊断

30.定性测抗原的方法

A.血型鉴定试验

B.肥达试验

C.双向免疫扩散

D.库姆斯试验

E.单向免疫扩散

31.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胸腺

B.骨髓

C.法氏囊

D.淋巴结

E.脾

32.人DC比较特异性的标志不是

A.CD31

B.NLDC145

C.CD83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33.CD4+Th2适应性调节T细胞的关键性细胞因子是

A.IL-2

B.IL-4

C.IL-10

D.TGF-β

E.IFN-γ

34.模式识别受体主要分布于

A.T细胞

B.B细胞

C.NK细胞

D.吞噬细胞

E.树突状细胞

35.重症肌无力的自身抗原是

A.平滑肌

B.乙酰胆碱受体

C.胰岛素受体

D.细胞核

E.血小板

36.关于补体活化的MBL途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激活起始于MBL与病原体结合后

B.MBL具有酶活性

C.其C3转化酶是

D.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的早期发挥作用

E.C反应蛋白可激活C1q

37.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一般是小分子量蛋白质

B.与CKR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C.主要以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D.生物学效应具有拮抗性

E.生物学效应具有重叠性

38.能使细胞膜发生轻微损伤的补体成分是

A.C5b

B.

C.

D.

E.C89

39.L-选择素主要分布于

A.白细胞

B.血小板

C.活化内皮细胞

D.红细胞

E.巨噬细胞

40.在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分化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EPO

B.TPO

C.SCF

D.GM-SCF

E.IL-5

41.关于髓系DC成熟描述错误的是

A.在摄取Ag或受到某些(主要是炎性信号)刺激后可以分化成熟

B.在成熟过程中同时发生迁移

C.由外组织获取刺激信号后通过淋巴管和(或)血循环进入次级淋巴器官

D.成熟DC在次级淋巴器官激发T细胞应答

E.成熟DC的抗原摄取、加工能力大大增强

42.下列哪种因素出现时可能发生血清病

A.存在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B.大量IgE产生

C.补体水平升高

D.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形成

E.巨噬细胞功能亢进

43.免疫抑制疗法不宜用于

A.超敏反应病

B.自身免疫病

C.感染

D.炎症

E.移植排斥反应

44.携带DR5的个体易患哪一种自身免疫病?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重症肌无力

C.多发性硬化症

D.桥本甲状腺炎

E.系统性红斑狼疮

45.不具吞噬功能,可通过ADCC效应杀伤肿瘤细胞的固有免疫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γδT细胞

C.NK细胞

D.NKT细胞

E.αβT细胞

46.关于XSCID,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为性染色体遗传缺陷

B.发病机制为IL-2Rγ链基因缺陷

C.外周血T细胞减少

D.B细胞数可正常但缺乏功能

E.血清Ig水平正常

47.介导ADCC杀伤肿瘤细胞的抗体主要是

A.IgA

B.IgM

C.IgE

D.IgG

E.IgD

48.不成熟B细胞mIg表达模式是

A.IgM

B.IgM、IgD

C.IgG

D.IgA

E.IgE

49.口服免疫原最不可能建立的是

A.局部胃肠黏膜免疫耐受

B.全身免疫耐受

C.免疫分离

D.外周T细胞免疫耐受

E.外周B细胞免疫耐受

50.在内源性抗原降解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proteasome

B.endocytosis

C.pinocytosis

D.internalization

E.exocytosis

51.不属人工被动免疫的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

C.胎盘免疫球蛋白

D.白喉类毒素

E.血浆免疫球蛋白

52.对独特型网络调节描述错误的是

A.Ag选择有相应BCR的B细胞发生克隆扩增大量分泌Ab1

B.大量Ab1诱发抗独特型抗体(Ab2)

C.Ab2(包括Ab2α和Ab2β)负反馈抑制Ab1的分泌

D.大量Ab2诱发抗独特型抗体(Ab3),如此反复,构成网络

E.是在抗体分子水平,不适用于TCR及T细胞克隆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调节

53.Digeorge综合征属于

A.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B.B细胞缺陷病

C.T细胞缺陷病

D.补体缺陷病

E.吞噬细胞缺陷病

54.外周血白细胞中含量最低的细胞是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T淋巴细胞

55.Coombs试验可用来检测

A.完全抗原

B.半抗原

C.Rh抗体

D.ABO血型抗体

E.抗原抗体复合物

56.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的APC是

A.MΦ

B.B细胞

C.DC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57.溶血空斑试验用于检测

A.B细胞

B.T细胞

C.抗原提呈细胞

D.NK细胞

E.吞噬细胞

58.下列哪种疾病属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A.DiGeorge综合征

B.XSCID

C.慢性肉芽肿病

D.艾滋病

E.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59.耐受原表位(tolerogenic epitopes)是指

A.能诱导免疫耐受的Ag所具有的表位

B.能诱导Ts细胞活化的Ag表位

C.能诱导Th细胞活化的Ag表位

D.能诱导MΦ活化的表位

E.能诱导B细胞活化的表位

60.有关化学致癌剂诱导实验动物发生肿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具有个体特异性

B.同一宿主不同部位肿瘤具有相同抗原性

C.人类肿瘤中较少见

D.抗原性弱

E.免疫学诊断困难

61.超急排斥主要由下列哪一因素引起?

A.ABO血型抗体

B.T DTH细胞和Tc

C.移植物供血不足

D.中性粒细胞浸润

E.增强抗体

62.通过分泌TGF-β对免疫应答发挥负调节的T细胞是

A.Th1

B.Th2

C.Th3

D.CTL

E.Tr

63.关于DAG描述正确的是

A.是PLC-γ裂解P1P2产生的重要信息分子

B.可结合和活化蛋白激酶C(PKC)

C.最终经活化NF-kB转位至核内将活化信号传至胞核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64.免疫增强疗法不宜用于

A.感染

B.低免疫球蛋白血症

C.肿瘤

D.炎症

E.艾滋病

65.引起移植排斥反应最重要的抗原是

A.Rh血型抗原

B.mH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HLA抗原

E.超抗原

66.直接参与FcεRⅡ的表达和调节IgE生成的细胞因子是

A.TNF

B.IL-3

C.IL-1

D.IL-4

E.IL-5

67.B细胞主要定居在淋巴结的

A.皮质区

B.深皮质区

C.浅皮质区

D.副皮质区

E.髓窦

68.一般不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是

A.豕草花粉

B.油漆

C.化妆品

D.青霉素

E.结核菌素

69.CD19募集的含有SH2功能域的信号分子包括

A.Lyn、Fyn

B.Vav、Grb2

C.PI3-激酶、PLC-γ和cAB1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70.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

A.扁桃体

B.淋巴结

C.胸腺

D.脾

E.肠淋巴组织

71.最早发现的人类肿瘤特异性抗原是

A.MAGE-蛋白

B.T抗原

C.CEA

D.E1A抗原

E.EBV蛋白

72.能与IL-3协同刺激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的是

A.IL-4

B.IL-5

C.IL-11

D.IL-13

E.IL-7

73.能抑制IFN-γ刺激Th细胞向Th1细胞分化的细胞因子是

A.IL-2

B.IL-12

C.IL-4

D.TGF-β

E.IL-5

74.B细胞作为APC可藉其表面的BCR结合

A.可溶性抗原

B.病毒抗原

C.颗粒性抗原

D.各种抗原

E.细菌抗原

75.不能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的因素是

A.细胞表面IgE与多价Ag结合

B.C3a、C5a

C.植物凝集素与细胞上IgE分子结合

D.IgE与单价Ag结合

E.抗FcεR1抗体

76.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缺陷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77.下列哪种细胞具有IgEFcR

A.平滑肌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血管内皮细胞

78.从抗原化学性质来讲,免疫原性最强的是

A.脂多糖

B.多糖类

C.蛋白质

D.DNA

E.脂肪

79.人类MHC的HSP70基因是

A.其产物参与炎症和应激反应

B.其产物可作为分子伴侣参与内源性抗原的加工提呈

C.属于炎症相关基因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C三项

80.关于IL-2的生物学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以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用

B.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

C.能被活化的B淋巴细胞膜上的IL-2受体识别

D.可诱导抗原激活的T细胞发生凋亡

E.抑制Th1细胞的分化

81.关于胚胎期接触Ag所致的免疫耐受描述有误的是

A.是1945年Burnet首先报道

B.是不成熟的T及B淋巴细胞接触Ag

C.只形成对所接触Ag的免疫耐受

D.原则上这种免疫耐受长期持续

E.是相应T及B细胞克隆被消除

82.构成膜攻击复合物(MAC)的补体成分是

A.C5b~9

B.C6b~9

C.C5b~7

D.C5b~8

E.C6b~8

83.CD19/CD21/CD81/CD225复合物可能的功能模式有

A.协同刺激模式

B.应答调节器模式

C.旁邻辅助模式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84.真正意义上的免疫调节描述正确的是

A.是机体本身对免疫应答过程作出的生理性反馈

B.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控制免疫应答在有效而适度范围的调节

C.对之阐明可为人工干预免疫应答提供依据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85.活化巨噬细胞不能产生的细胞因子是

A.IL-1

B.IL-2

C.IL-8

D.IL-12

E.IL-6

86.对自然调节T细胞描述错误的是

A.胸腺中天然存在

B.组成性高表达IL-2Rα

C.为CD4+CD25+

D.需双信号激活

E.行使抑制功能只需细胞因子参与

87.整合素家族分组的依据是

A.α亚单位

B.β亚单位

C.β1亚单位

D.β2亚单位

E.β3亚单位

88.下列细胞因子组合中,均可引起发热的是

A.TNF-α和IL-8

B.IL-1和IL-12

C.IL-6和MCP-1

D.IL-2和GM-CSF

E.TNF-α和IL-6

89.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4a

B.C5a

C.C3a

D.C3b

E.C5b

90.关于共刺激分子描述正确的是

A.激活的专职APC高表达共刺激分子

B.静止的APC不表达或仅低表达共刺激分子

C.正常组织不表达或仅低表达共刺激分子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91.关于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结合描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利用表面黏附分子与APC表面相应配基结合

B.这种结合是可逆而短暂的

C.这种结合仅为TCR特异识别结合抗原肽提供机会

D.未能识别相应抗原肽的T细胞随即与APC分离

E.与APC分离的T细胞不再进入淋巴细胞循环

92.属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是

A.骨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B.胸腺、淋巴结、脾

C.胸腺、淋巴结、黏膜组织

D.脾、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E.骨髓、胸腺

93.B1细胞表面具有鉴别意义的标志是

A.CD5+、mIgM+

B.CD5-、mIgM+

C.CD5-、mIgM/mIgD+

D.CD3-、CD56+、CD16+

E.CD3-、CD34+、CD117+

94.慢性肉芽肿(CGD)属于哪类免疫缺陷病?

A.T淋巴细胞缺陷病

B.B淋巴细胞缺陷病

C.联合免疫缺陷病

D.补体缺陷病

E.吞噬细胞缺陷病

95.能使胎儿Rh+红细胞发生溶解破坏的抗体是

A.免疫抗体IgM

B.天然抗体IgM

C.单价免疫IgG

D.双价免疫IgG

E.亲细胞性IgE

96.对PTK描述错误的是

A.即蛋白酪氨酸激酶

B.能使蛋白质上酪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

C.活跃在信号转导的启始阶段和上游阶段

D.作用与PTP相反

E.游离于胞浆中的PTK可被酪氨酸已磷酸化的ITIM招募

97.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因子是

A.IL-11

B.IL-4

C.IL-7

D.EPO

E.GM-CSF

98.对TI-2抗原发生应答的主要细胞是

A.祖B细胞

B.前B细胞

C.不成熟B细胞

D.B-1细胞

E.T细胞

99.截止2002年7月等位基因数量最多的是

A.HLA-A

B.HLA-B

C.HLA-C

D.DRA

E.DRB1

100.MHC分子中不形成Ag结合槽的结构域是

A.Ⅱ类分子的α1

B.Ⅱ类分子的β1

C.Ⅱ类分子的α2和β2

D.Ⅰ类分子的α1

E.Ⅰ类分子的α2

免疫学答案

1.A

2.C

3.B

4.A

5.B

6.C

7.A

8.D

9.C 10.A 11.E 12.B 13.D 14.D 15.D 16.E 17.E 18.B 19.E 20.A 21.B 22.C 23.A 24.A 25.A 26.D 27.A 28.B 29.E 30.A 31.B 32.D 33.B 34.D 35.B 36.B 37.C 38.D 39.A 40.B 41.E 42.D 43.C 44.D 45.C 46.E 47.D 48.A 49.A 50.A 51.D 52.E 53.C 54.D 55.C 56.D 57.A 58.B 59.B 60.B 61.A 62.C 63.E 64.D 65.D 66.D 67.C 68.A 69.E 70.C 71.A 72.C 73.C 74.A 75.D 76.A 77.B 78.C 79.E 80.E 81.A 82.A 83.D 84.E 85.B 86.E 87.B 88.E 89.D 90.E 91.E 92.D 93.A 94.E 95.D 96.E 97.E 98.D 99.B 100.C

免疫学名词解释整理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我”与“非我”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同时排除非己抗原的,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抗原(antigen,缩写Ag,不是银!):能诱导(活化/抑制)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与相应的反应产物(抗原/致敏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结合(体内/体外)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抗原性),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抗原决定簇(antigen determinant,AD):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抗原表位(epitope):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也称抗原决定基。又称抗原决定簇。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是一类必须依赖Th细胞辅助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该抗原由T表位和B表位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英文词汇

A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cquired immunity 获得性免疫 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 AICD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 Active immunotherapy 主动免疫治疗 Acute phase protein 急性时相蛋白 Adapter 转接蛋白 Adaptive immunity 适应性免疫 Addressin 地址素 Adenosine deaminase 腺苷脱氨酶 Adjuvant 佐剂 Adoptive immunity 过继免疫 Adoptive immunotherapy,AIT 过继免疫治疗 Affinity 亲和力 Affinity maturation 亲和力成熟 Agglutination 凝集反应 Allelic exclusion 等位排斥 Allergen 变应原 Allergin 变应素 Allergy 变态反应 Allogenic antigen 同种异型抗原 Allograft 同种异型移植 Allotype 同种异型

Allorecognition 同种异型识别 Alpha-fetoprotein, AFP 甲种胎儿球蛋白 Alternative pathway 旁路途径 Anamnestic response 回忆应答 Anaphylactic shock 过敏性休克 Anaphylactogen 过敏原 Anaphylaxis 过敏反应 Anchor residue 锚定残基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强直性脊柱炎 Antibacterial immune serum 抗菌免疫血清 Antibody, Ab 抗体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viral immune serum 抗病毒免疫血清Antigen, Ag 抗原 Antigenic determinant 抗原决定簇 Antigen internal image 抗原内影像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PC 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 Antigenicity 抗原性 Anti-idiotype 抗独特型 Antitoxic serum 抗毒素血清 Apoptosis 细胞凋亡

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机理

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机理 院系: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08级生物科学 姓名:黄秀兰 学号:2 指导老师:吴小莉 【摘要】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免疫系统发挥生物学作用的三条途径分别是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替代)激活途径和凝集素(MBL)激活途径。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中由第三道防线所引起的免疫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他们两者之间既存在着区别同时又相互协调发挥着作用,以协调机体保持一种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

【关键词】免疫系统免疫免疫效应补体激活途径 在季节变迁之际,在南雁北飞之际,有人会被风一吹就凉了,有人却铁骨铜皮毫不介意天气冷暖。有些人感冒一两天就好,有些人却要折腾好久。众所周知,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有生理免疫、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的功能,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悄悄导致作用效果的不一样呢,或者,在我们的身体里,那个叫做免疫系统的问题在如何工作呢?以下我们一起来做以下探究。 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胸腺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因为血小板里有IGG)等),以及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等)组成。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那么什么又叫免疫?所谓“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人体共有三道免疫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

{高中试卷}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第一学期高二生物期末模拟试卷及试卷分析[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20XX~20XX第一学期高二生物期末模拟试卷及试卷分析 第I卷 一. 选择题I(本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1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 要鉴别两个生物个体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应用化学方法分析它们的() A. 糖元 B. 氨基酸 C. 蛋白质 D. 核苷酸 2. 高原地区的空气中,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0.5%,长期生活在此地的人们获得能量,主要是靠() A. 有氧呼吸 B. 无氧呼吸 C. 磷酸肌酸的转移 D.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玉米种子中胚乳的营养主要供给() A. 子叶的分化和发育 B. 胚的形成 C. 幼苗的形成 D. 幼苗发育至成熟 4. 将优良品种的梨的接穗嫁接在野生梨的砧本上,下列关于这一水果生产措施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这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B. 这可使梨增加野生梨的特殊风味 C. 这可利用野生梨的吸收水肥和抗逆的优势 D. 这可保持接穗梨的优良性状 5. 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A. 有机物输出也输入,矿质元素只输入 B. 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只输入 C. 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 D. 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入,又输出 6.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 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 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 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7. 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如图所示,图中①、②和③过程分裂表示() A.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B. 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 C. 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D. 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免疫学名词解释

1.antigen(Ag):抗原,是指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2.hapten: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 体产生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3.super antigen(SAg):超抗原,是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增殖, 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但又不同于丝裂原作用的抗原物质。该抗原能刺激T细胞库总数的1/20~1/5,且不受MHC限制,故成为超抗原。 4.antibody(Ab):抗体,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 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5.immunoglobulin(Ig):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 6.hypervariable region(HVR):高变区,在Ig分子VL和VH内某些区域的氨基酸组成、排列 顺序与构型极易变化,这些区域为高变区。 7.variable region(V):可变区,在Ig多肽链氨基端(N端),L链1/2与H链1/4区域内,氨 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与构型变化很大,故称为可变区。 8.monoclonal Ab(mAb或McAb):单克隆抗体,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的B淋巴细胞杂 交瘤分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9.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city(ADCC):ADCC效应,即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 的细胞毒作用,是指表达Fc受体的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的作用。NK细胞是介导ADCC效应的主要细胞。 10.opsonization:调理作用,是指IgG抗体(特别是IgG1和IgG3)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上的IgG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318060754.html,plement(C):补体,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包括30余种组分,是 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12.Classical pathway:补体经典途径,是以抗原抗体复合物为主要刺激物,使补体固有成分 以C1、C4、C2、C3、C5~9顺序发生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并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13.Alternative pathway:补体旁路途径,是指不经C1、C4、C2活化,而是在B因子、D因 子和P因子参与下,直接由C3b与激活物结合启动补体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并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14.MBL pathway:补体MBL激活途径,在感染早期,体内分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 和C反应蛋白。MBL与细菌表面的甘露糖残基结合形成MASP,MASP水解C4和C2启动后续的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 15.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即膜攻击复合物,由补体系统的C5b~9组成。该复合 物牢固附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解、死亡。 16.Cytokine(CK,CKs):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 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的分子,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17.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集落刺激因子,是由活化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血管 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产生的一组细胞因子。CSF可刺激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主要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干细胞因子(SCF)等。 18.Interferon(IFN):干扰素,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而得名。根据来源和理化 性质的差异可分为IFN-α、IFN-β、IFN-γ三类。IFN-α和IFN-β主要由白细胞和成纤维

风湿免疫专业英语常用词汇

风湿免疫专业英语常用词汇 广西医学2006年1月第28卷第1期 学和免疫学指标的改善,皮质激素的减量或停用来反映,虽然 研究显示通过HSCT治愈者不到50%,但其有效性主要在诱 导疾病缓解.自体HSCT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包括感 染和器官功能失调,其长期毒性作用尚有待观察,另外Hscr 后发生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报道.还需进一步通过临床 试验评估治疗反应是否与动员和预处理方案本身有关,而不 151 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也需要通过Ⅲ随机临床试验对I-ISCr和 常规治疗进行直接比较.可能最终并不是将Bscr作为治愈 疾病的方法,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改变疾病病情最好的方法.使 严重的疾病对治疗能产生更好的反应.不过,当前Bscr应 该仅用于那些采用标准冲击治疗仍有器官功能持续受损的 SLE患者. 风湿免疫专业英语常用词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南宁530021)蓝梅韦美秋 1常见风湿病病名 Rheumatoidarthritis类风湿关节炎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系统性红斑狼疮 Anfipho6pholipidsyndrome抗磷脂综合征 sjnsyndrome干燥综合征 Anl~loslngspondylitis强直性脊柱炎 Reactivearthritis反应性关节炎 Reiter'Ssyndrome赖特综合征 胁icarthropathy银屑病关节炎 Polyrayosifis多发性肌炎

Dermatomyositis皮肌炎 Synodicsclerosis系统性硬化 Overhpsyndron~重叠综合征Mix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混合性结蒂组织病2常见风湿病的症状,体征和药物名称Systemicvasculitls Polyarterifisnodes Webergranuhrnato~is Churg-Strat~syndrolnc Microscopicpolyan#itis Giantcellarterifis Polymya~iarheumafica Osteoarthrifis Rhemuafiefever Gout Hyperurieemia aelaps~polychondritis Sarcoidods 系统性血管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 韦格纳肉牙肿 Churg-Strauss综合征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巨细胞动脉炎 风湿性多肌痛 骨性关节炎 风湿热 痛风 高尿酸血症

理论免疫学研究进展

理论免疫学研究进展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理论免疫学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免疫学问题,以及对免疫学相关的数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的一门科学。随着高通量方法和基因组数据的出现,理论免疫学从受体交联和免疫原理、jerne的相互作用网络和自我选择等经典建模方法开始向信息学、空间扩展模型、免疫遗传学和免疫信息学、进化免疫学、分子生物信息学和表遗传学、高通量研究方法和免疫组学等方面转变。 【关键词】免疫学, 理论;数学模型;生物数学 advances of theoretical immunology jin yan (basic medical college, liaoning universt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shenyang, 110032,)【abstracts】theoretical immunology is to develop mathematical methods that help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logical problems, and to study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n immunology. with the advent of high-throughput methods and genomic data, immunological modeling of theoretical immunology shifted from receptor cross linking, jerne interaction networks and self-non self selection, toward the informatics, spatially extended models, immunogenetics and immunoinformatics, evolutionary immunology, innate immunity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63862

第一章 免疫(immunity)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和衰老、凋亡细胞。免疫自身稳定(immune homeostasis)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第二章 造血诱导微环境(hem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HIM)由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IL-3、IL-4、IL-6、IL-7、SCF、GM-CSF 等)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的造血细胞赖以分化发育的环境。 脾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pleen,CFU-S)应用同系小鼠骨髓细胞输注给经射线照射的小鼠,可在受体小鼠脾脏内形成由单一骨髓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来的细胞集落,包括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等,此称为脾集落形成单位。 体外培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ulture,CFU-C)用半固体培养技术,在有造血生长因子存在的条件下,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不同谱系的细胞集落,称为体外培养集落形成单位。 初始淋巴细胞(na?ve lymphocyte)尚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B、T 细胞被称为初始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三章 抗原(antigen,Ag)是指能与T 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 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抗原性(antigenicity)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抗原的能力。 免疫原(immunogen)或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或半抗原(hapten)仅具备抗原性的物质。 变应原(allergen)能诱导变态反应的抗原又称为变应原。耐受原(tolerogen)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又称为耐受原。 抗原表位(epitope)或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 BCR/TCR 结合的基本单位。 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部位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构象表位(conformational epitope)或非线性表位(non-linear epitope)是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通过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基。如BCR 或抗体识别的决定基,通常位于分子表面。 顺序表位(sequential epitope)又叫线形表位(linear epitope)是序列上连续线性排列的多肽形成的决定基,如TCR 识别的决定基,通常位于分子内部。 功能决定基是指位于分子表面能被BCR 或抗体直接识别的决定基。隐蔽决定基是位于分子内部,因理化因素作用而暴露才被BCR或抗体识别的决定基. 共同抗原表位(common epitope)抗原分子中常有多种抗原表位,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 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用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胸腺依赖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此类抗原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 细胞辅助,故又称T 细胞依赖性抗原。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此类。 第 1 页共9 页 胸腺非依赖抗原( 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Ag )该类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 细胞的辅助,又称T 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护理专业微生物与免疫学试卷分析

护理专业微生物与免疫学试卷分析 【摘要】为了客观评价教学效果,选择2008级护理专业162名学生的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试题难度、区分度适中,平均成绩64.18(满分90),考试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同时分析学生答卷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教学改革提供资料。 【关键词】微生物与免疫学试卷分析教学改革 微生物与免疫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是许多临床课的基础,尤其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为了衡量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范围,进一步发现教学上的质量和存在的问题,对2008级护理专业部分班级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为本学科今后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提供相关材料。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我校2008级护理专业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随机抽取三个班级,共162份试卷进行分析。由任课教师出题,教研室主任综合审校后形成两套试题,教务处随机抽取其一作为试卷,卷面90分。命题严格依据教学大纲,重点掌握的内容占69.1%,熟悉内容占20.8%,了解内容占10.1%。 1.2方法在严格的监考下完成答卷,按统一标准流水批改。借助计算机Excel表等对试卷成绩、难度、区分度等指标进行分析。 2结果

2.1答题时间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 2.2学生成绩分布最高分86,最低分26,平均分64.18,标准差11.42,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具体数据见表2 2.3试题难度与区分度合理的难度分配是一套高质量试题的重要方面,一般认为难度值在0.4~0.7,大于0.7试题偏易,小于0.4认为试题偏难〔1〕。但在普通中专学科考试时,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及格率,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各试题难度分布及区分度分布 2.4各类型题得分情况最低的是单项选择题,平均59%,最高的是名词解释占85%,判断题76%,问答题占74%,填空题占73%。 3讨论 3.1试卷质量分析试题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基本覆盖各章掌握及熟悉内容,题型结构合理,题量适宜。难度0.73,区分度0.29,平均分6 4.18,成绩接近正态分布。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 3.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及格率89.5%,大部分集中于63-72分数段,占46.9%,反映学生对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知识面的掌握情况较好。各类型题得分率分析,最高的是名词解释,主要与学生机械记忆能力较强有关。最低的是选择题,原因之一是试题灵活性较强,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综合分析及推理能力。原因之二是免疫学内容相对较多 3.3对今后教学改革的指导理论联系实践:例如从学生在生活中歧视乙

贝类免疫学研究进展

贝类免疫学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贝类免疫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阐述了贝类血细胞中与免疫有关的结构和功能血细胞的培养和凋亡。贝类动物细胞免疫主要通过细胞的吞噬作用完成。溶酶体酶、凝集素、抗茼肽等体波免疫因子以杀茵、促进吞噬等方式参与贝类的免疫防御,阿片样活性肽、细胞因子、细胞激酶等是贝类免疫通信中的化学递质。化学递质通过介导免疫信号传导参与贝类的免疫防御,也是近年贝类的免疫研究的新热点。贝类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子能显著改变贝类的免疫机能,贝类对生态因子的敏感性使贝类的生态学研究成为人类等高等动物的生态免疫学研究模式。 关键字: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化学递质;分子生物学 全面阐释贝类的免疫机制和免疫生态学机制,对于贝类自身抗病能力的提高和高等动物的免疫生态学研究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贝类的免疫反应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者密切相关,在抵御异物侵袭方面相辅相成,贝类通过免疫应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贝类的免疫学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贝类免疫学研究已经从贝类血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体液免疫因子的发现和分离,进入到探索化学递质介导的免疫信号传导和各种免疫因子相互作用的阶段。本文就多年以来国内外对贝类血细胞的分类,血细胞中与免疫有关的细胞结构,血细胞的培养和凋亡,免疫因子及其在抵御病原生物入侵时所起的作用,与贝类免疫相关的基因研究,贝类免疫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免疫调节机理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做一综述。 l.贝类的细胞免疫 1.1血细胞的分类 对于贝类血细胞的分类,多数学者根据大小和胞内颗粒,将贝类血细胞分为有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而许多贝类还存在其他的一些亚型。分类方法多采用电镜观察结合一些细胞染色技术以及借助流式细胞仪将大小和粒度存在差异的贝类血细胞区分[1],张朝霞[2],提出细胞核质比和免疫功能特点是贝类血细胞分类的重要依据,结合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可以将杂色鲍血细胞分成两大类(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而无颗粒细胞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成透明细胞和类淋巴细胞,两者在核质比和细胞免疫功能上明显不同。 1.2血细胞的功能 贝类血细胞参与了机体损伤的修复、贝壳的重建、吞噬异物颗粒和消除有毒物质等过程,是贝类免疫的主要承担者。异物入侵贝类机体直至异物被吞噬和消化的整个过程,需要血细胞内和血淋巴中很多物质的参与,一些学者指出该过程受到温度、盐度和污染物等环境胁迫因素的影响。张朝霞[2]等首次研究了对杂色鲍流行病病原弧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种抗生素对杂色鲍血细胞的吞噬、趋化和溶酶体膜完整性等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种抗生素对鲍血细胞的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且促进血细胞吞噬活性的作用并非随抗生素的浓度上升而提高,以此说明贝类养殖中滥用抗生素和盲目加大投放浓度的严重后果,并发现链霉素用于治疗鲍弧菌病,不但可以显著地提高杂色鲍血细胞对病原弧菌的吞噬活性,对鲍血细胞的趋化和产生活性氧等免疫功能的破坏程度也低。 2体液免疫 在贝类的免疫系统中,除了细胞免疫方式外,血淋巴中的溶酶体酶、凝集素、非特异性抗菌肽等体液因子也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协同作用,共同抵抗外来物质的入侵。 2.1溶酶体酶 溶酶体酶主要有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p葡萄糖甘酸酶、脂肪酶、氨肽酶、溶菌酶等,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学名词解释 1.免疫(Immunity):传统概念:指机体对感染有抵抗能力,而不患疫病或传染病。现代 概念:机体对自己和非己物质的识别,并排除非己物质的功能。即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2.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 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产生抗体或致敏T细 胞)。 4.抗原性(antigenicity):能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又称:免疫反 应性(immunoreactivity)或反应原性(reactogenicity) 5.半抗原(hapten) /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6.抗原决定基(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7.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是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 共同抗原。 8.超抗原(Superantigen,SAg):极低浓度即可激活较多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 答,这类抗原称为超抗原。 9.抗体(Ab):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能与相 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10.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11.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 cAb):只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决定基,纯度高的 抗体。 12.ADCC(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指IgG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结合后, 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表面的FcR结合,从而导致对靶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13.补体(Complement,C):正常人或动物体液中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并具有酶活性的 球蛋白。 14.白细胞分化抗原:有称CD抗原或CD分子,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 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15.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AM):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 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16.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活化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蛋白质 物质。细胞因子能介导多种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17.白介素(interleukin,IL) :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后来发现也可作用于其它细 胞。 18.肿瘤坏死因子(TNF):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19.生长因子(GF):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TGF- β,EGF,VEGF,NGF等。 20.趋化因子:由白细胞与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分泌,可结合在内皮细胞的表面,对中 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活性。 如IL-8。 21.组织相容性:指不同个体间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时,受者与供者双方相互接受的程度。 22.组织相容性抗原: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也称移植抗原。 2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是一群高度多态性、紧密连锁的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 抗原的基因复合体。 24.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由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首先

免疫学

1、免疫细胞的归巢再循环 2、免疫系统的功能 3、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4、抗原的分类 5、比较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类受体;主要特点;三个时相; 6、适应性免疫的特点;类型; 7、T细胞的分化与成熟 8、T细胞的胸腺选择 9、CD3的结构 10、T细胞的激活全过程 ①T细胞识别抗原②信号跨膜传递③保内的信号转导转录因子的活化和转位⑤核内基 因的转录激活⑥新分子的合成与表达⑦细胞因子的分泌⑧进入细胞周期⑨细胞亚 群的分化10、面以及以的形成 11、未致敏T细胞激活需要双重信号 12、为什么一个T细胞只能表达一种特异性TCR,只显示一种Ag识别特异性 答:①TCR的V区基因重排:只发生在T细胞分化的早期---特异性重组酶只存在早期,且其活性具有严格的时限性和组织cell特异性,所以T细胞在分化成熟的过程中,只能进行一次有效的基因重排。②等位排斥现象:与Ig基因一样,TCR的Vβ、Vα基因重排过程中也存在等位排斥现象,即一条染色体上的TCR基因重排时,可抑制另一条染色体上的TCR基因TCR基因重排。当一条染色体上的TCR基因重排出现错误即无法有效重排时,第二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方可进行重排。 等位排斥的意义:保证了一个T细胞克隆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TCR基因,表达一种特异性TCR。若两条染色体上的TCR基因均不能有效的重排,则该T细胞可因细胞凋亡而遭到克隆清除。 13、T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14、记忆性T细胞长期维持的机制 ①残存抗原和交叉抗原的刺激:某些抗原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在免疫组化的特定部位长期停留,其中起主要作用者为外周淋巴组织生发中心的FDC,FDC借助表面的Fc受体与Ag-Ab-补体复合物结合,树突部分形成成串的颗粒状结构,成为免疫复合物覆盖小体(immune complex-coated body,iccosome),FDC对这些复合物不做常规的吞噬和分解,滞留数月甚至数年而不断刺激记忆性淋巴细胞。另外,机体会经受多种病原体的感染,不能排除这些病原体和当初所遭遇的抗原在结构上的相似性,通过抗原的交叉反应,也可能为记忆细胞提供新的刺激

免疫学研究报告现状及发展前景

XX学院 Hefei University 医学免疫学 题目:医学免疫学述 系别: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专业:_ 12级生物技术 学号: 1202021037 XX:戎晓娜 指导教师:甤 2015年4月10日

医学免疫学综述 摘要:免疫(Immunity)的根本概念是机体识别自我与非我,产生免疫应答以清除异己抗原或者诱导免疫耐受以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学科,涉及到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免疫调节等的免疫学基本科学规律与机制研究以及免疫机制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免疫学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中应用。 关键词:免疫学;临床应用;发生机制;发展前景 一.免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免疫学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基础免疫学研究,二是临床免疫学研究和应用,三是免疫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综合来看,基础免疫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 1:免疫系统的形成机制 2: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组成以及不同种类免疫细胞和亚群的形成与相互之间调控机制 3:抗原的结构特性与免疫识别 4:免疫应答的关系与机制 5:免疫细胞感受外界危险信号、识别抗原的物质结构基础 6:天然免疫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7:获得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8:免疫耐受及免疫负相调控的方式与机制 9:免疫效应分子的结构、功能与作制

10:免疫细胞的功能调控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临床免疫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分支学科也很多,主要围绕着重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过敏性疾病以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的发生发展机制、诊断与病程的动态观察和预后分析、治疗与预防措施开展应用性研究。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也很多,例如,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与肿瘤防治新方法的设计以及肿瘤早期特异性免疫诊断如何提高,急性感染与免疫病理现象,慢性感染与免疫耐受现象,器官移植排斥的预警与免疫药物和免疫调节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等。 临床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包括应用基础免疫学研究的成果阐明肿瘤、感染、移植排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要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建立、新型疫苗的研制和开发、免疫相关生物制品的研制和应用等。基础免疫学与临床免疫学结合更加紧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且紧密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基础免疫学为众多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展机制和治疗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如HIV 疫苗研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靶向药物治疗等。 另一方面,临床免疫学的实际问题为基础免疫学发展提供新的需求。如Tetramer-peptide检测CTL技术的发展,实验性动物模型的建立,以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免疫学与其他多医学与生命学科的交叉极大地促进了免疫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如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的交叉在分子、原子水平研究免疫识别、免疫反应的发生机制将有助于加深在基础免疫学方面对经典免疫学理论的认识,这种交叉也

(完整版)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 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6.独特型抗原:TCR、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7.超抗原: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且不受MHC限制,故称超抗原。 8.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佐剂。 10.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11.胸腺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简称TD 抗原。 1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h细胞辅助的抗原,简称TI 抗原。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1.抗体(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或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6.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均一的特异性抗体。 7.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的Fab段结合靶细胞表面的

生物免疫学英文词汇汇总学习---

医学免疫学英中文词汇 A accessibility易接近性acetylcholine,Ach 乙酰胆碱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acquired tolerance 获得性免疫耐受 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AICD,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 active immunotherapy主动免疫疗法 acute phase protein,APP急性期蛋白 acute rejection急性排斥反应 acute vascular rejection,AVR急性血管性排斥 adaptive immune system适应性免疫系统 adaptive immunity 适应性免疫adenosine deaminase,ADA腺 苷脱氨酶 adhesion molecule,AM黏附 分子 adjuvant佐剂 adoptive immunity 过继免疫 adult thymectomy, AT成年胸腺切除术 affinity亲和力 affinity maturation(抗体)亲 和力成熟 agglutination凝集 反应 alkaline phosphatase,AP碱 性磷酸酶 allergen变应原 allergic inflammation,AI变 态反应炎症 alloantigen同种异 型抗原 allograft同种异基 因移植 allotype同种异型 alpha-fetoprotein, √廿P甲胎球蛋白 alternative pathway 旁路(替代)途径 anaphylatoxin过敏 毒素 anaphylaxis过敏反 应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强直 性脊柱炎 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 导的细胞毒作用 antibody,Ab抗体, antigen presentation抗原提 呈 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抗原提呈 细胞, antigen,Ag抗原 ,antigen-binding fragment,Fab抗原 结合片段, antigen-binding site 抗原结合部位, antigenic determinant,AD抗 原决定簇 antigenic valence抗 原结合价, antigenicity抗原 性,anti-idiotype,Aid 抗独特型 anti—infection immunity抗感染免 疫 antiserum抗血清 antitoxin抗毒素 apoptosis细胞凋亡 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人工 主动免疫 artificial antigen人 工抗原 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人工 被动免疫 ataxia telangiectasia,AT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 济失调综合征 atopy特应性 attenuated vaccine 减毒活疫苗 autoantigen 自身 抗原 autograft 自体移 植 autoimmune disease 自身免疫 病 autoimmunity自身 免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