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怀着对中国教育的殷殷钟情和对西部职业教育的无限忧虑,以及对卫生职业教育的万般焦虑,在最基层教学一线实践、探索和调研的基础上,本人很负责地撰写本,以求产生期待的思想共鸣和实际效果。期间谈及的一些现状和问题也许众所周知、屡见不鲜;也许有所不知、值得关注。倘若属前者说明我们的职业教育的确已无可期待,作为基层学校只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听天由命,最终走向自生自灭也无可厚非。倘若属后者说明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还有药可救,作为宏观决策者——教育行政部门——只有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认真分析论证之后拿出积极地应对措施,或许还有值得期待的一天。这绝不是耸人听闻,原因有二:其一,中国的教育从都不是教育一线的真正的教育人说了算的,所以一切的一切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都是徒劳;其二,中国的职业教育绝非只是加大投入、往里砸钱就能取得最佳效果的(这只能改变它的外在、外表和硬件方面的问题),它的办学的软件基础实在太差,特别是办学的内涵和素质基础,当然包括它的办学理念、观念、意识所贯穿其中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所以,我所谈及的现状和问题如果不是个案的话,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认真加以改革。

回首我国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谓历经千辛万苦,

我们在见证了它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显著地感觉到了它的举步维艰和伤痕累累。难道不是吗?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基础教育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具有职业教育无与伦比的位置,即便如此,尚且如此!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又会有多大作为呢?但是,一位教师,一位真正的教育人,他的责任,他的使命难道不是“我们不一定有作为,但我们必须努力有所作为”吗?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具有非常特殊的教育地位。首先,它既是中等(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则要求职普比1:1,实际上职普比为4:6),同时又是大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它既具有与普通高中教育相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的培养目标,同时又具有与高等职业教育不同的教育对象和相近的培养目标。第三,它既要面对教育对象大多是初中阶段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同时又要面对社会各阶层对中职教育的不解、偏见与诋毁。第四,它承担了以人才选拔为目的的普通高中教育无法承担的最重要的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因此,如此特殊的教育和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之多、压力之大、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前铺后叙,就中等职业教育自身而言,由于“普高热、中职冷”等人们观念、现实和制度的原因所导致的生匮乏、专业重叠、质量较差、体系割裂、模式单一、管理多头、各

自为政、师资不配套、实训跟不上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职教育的发展、中职生的培养质量、中职生的就业前景以及中职学校的招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则是中职教育遍地开花、不见硕果的普遍办学效果,引发了中职学校毕业生很难适应即刻面临的就业岗位,产生的消极后果则是用人单位不愿意选择中职学校毕业生或选择之后的再培训,进而形成了招生、办学和就业的恶性循环。所以通过调查研究、纵横比较、分析论证,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如何有效整合教育资、调整布局结构、提高办学质量,以适应当前的办学及就业需求正是笔者的初衷。

一、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境

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境概括起我将它称之为“四乱四差”,简言之“硬件不硬,软件软;质量不高,师资差;专业重叠,招生难;遍地开花,管理乱”。

(一)“四乱”

1、乱象之一:专业设置乱。

不少学校不能从本校现状和优势出发,为了扩大规模、抢夺生盲目开设不切实际的专业,甚至出现先开设专业招生,后找老师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不适应,造成了诸多实际困难。

以医疗卫生类学校为例,目前,甘肃省具有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办学资格的学校仅存五所,而开设

此专业的学校据不完全统计已达55所之多,大部分学校既无师资又无设备,人命关天的医疗卫生类专业设置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专业的开设。其实早在2010年9月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医药卫生、公安司法、教育类等国家控制专业,应严格审查其办学资质。开设“保安”、“学前教育”专业以及“农村医学”、“中医”等医学类专业,应当符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条件,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开设。然而,现状却是如此。近年,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审批已形同虚设,不仅没有论证、审批,而且申报都不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可以自主设置专业,专业设置的完全放开给办学单位很大的自主权的同时,也给学校很大的随意性。仍以甘肃省为例,就甘肃省酒泉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调查显示,全市九所中职学校所设专业共计59个,重叠专业达33个之多,重叠率达56%。专业设置的重叠与混乱,带的将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项目投资分散,招生的恶意竞争等一系列深层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许多中职学校把办学方向定位为高考辅导性质,开展多种形式的高考辅导,完全背离了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

2、乱象之二:师资队伍乱。

第一、师资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套。一方面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或专业,但是教育是一门

艺术,艺术是要讲求方法的。即便他们的专业知识很扎实,但是,如果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相应的教师培训,教师队伍教育观念落后,职业意识不强,教育素养不高等弱势将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师范类院校和专业毕业的公共化课教师过剩、专业理论课教师不足。从事非本专业教学工作和跨学科代课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理论教学“现蒸现卖”、实训环节疲于应付,理论和实训结合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第二、教师潜能难以发挥,缺乏职业自豪感。调查还发现,许多教师对中职教育缺乏积极乐观的态度,对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前景比较悲观。老师们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业基础评价普遍较低,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成长比较失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自卑、不阳光、缺乏职业成就感、职业自豪感的现象比较明显,这必然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学生的培养。

第三、教师缺少交流平台,优质教育资不足。多数教师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情况不清楚;这种了解、沟通、交流的不到位,一方面不利于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教学效率以及办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直接影响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和个人成长。反映出教师缺少观摩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闭门造车、我行我素、刚愎自用和自以为是的现象屡见不鲜。

第四、“双师型”教师匮乏,跨学科教学现象严重。调

查显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授课2门者占50%,授课3门者占36%,授课4门者占12%。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从事非本专业教学工作,在调查的161名教师中,非师范毕业的112人,占69.5%。从事所学专业教学工作的只有68人,仅占42.2%。教师长期从事多学科非本专业教学工作,教学科研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双师型”教师的严重匮乏与外聘教师待遇解决困难问题之间的矛盾突出。

3、乱象之三:招生就业乱。

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相近或重叠一方面说明中职学校专业设置重复严重,师资队伍薄弱,专业建设混乱;另一方面说明中职学校校级间之缺少沟通交流,办学和专业设置盲目,缺少区域性宏观管理与指导。这两个典型问题导致招生工作异常混乱:一是招生受到地域限制,地方保护政策严重。目前,西部省份几乎所有县区一级都有中等职业学校,因此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地方招生保护政策倾向性严重,限制了其他中职学校的招生和初中毕业生的求学选择。二是招生成本居高不下,生大战愈演愈烈。由于对方性职普比1:1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落实,所以有限的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职学校的招生与发展,校级之间只有跨地区抢夺生“切蛋糕”。因此有偿招生在所难免,增加了招生成本,扰乱了招生秩序。究其原因有三:第一、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协调,有一些专业设置不能随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设置,直接影响就业,

削弱了职校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的职能。第二、由于专业师资缺乏和实训设备不全,导致一些专业不能正常开设,存在有专业无教师,有理论无实践的现象。第三、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有盲目跟风之嫌,不少专业设置重复,重数量轻质量,设置专业仅仅为了抢夺生,不切合本地本校实际,实用性不强,浪费极大。

如此造成的不良后果则是这个区域的学校派员招那个区域的学生,那个区域的学校组团忽悠这个区域的学生,招生成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主线,完成招生任务成为中职学校的第一要务,也成为中职学校教师的首要任务。颠覆了办学质量才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的基本规则。

4、乱象之四:教学管理乱。

许多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自身就缺少必要的教育理论基础和专业意识,自己的成长往往也没有得到规范系统的培养,走上教育教学管理岗位后把一些本是学校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和最基础的、常规的和规律性的、约定俗成的和十分重要的东西被忽视被改变(这一点诸多学校的无数事实已充分说明,毋庸置疑)。这种专业化的缺失在他们的管理过程的潜意识当中有意或无意就会体现出。而这种意识在管理过程当中的体现不仅仅关系到他自身的成长,而且关系到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质量。基于类似原因,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基本停留在完成授课

任务层面,从备课、上课、课后辅导、作业批改以及考核评价等环节可以说都是粗放式管理、自由式发挥。缺少科学规范的管理和评价体系,缺少必要的细节管理和雕琢,缺少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缺少针对性较强的教育科研活动。同时,中职学校学生之间缺乏学业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学生施展才华的空间太小,学校缺乏激励机制和科学、完善的教师和学生考核制度,导致了从过程到结果都缺少使学生专注学业的目标、压力和动力。总之,缺少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为行动的管理和研究、在行动中的管理和研究、对行动的管理和研究。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中职学校从教学安排、教学组织、教学检查、教学评估各个环节的正常进行,从而最终影响教学质量。

(二)“四差”

1、生质量差: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不可能招收到品学兼优的学生,据不完全统计,中职学校所招收的学生成绩达到当地普通高中学校最低录取控制线的不足8%。中职学校生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这样的学生势必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同时无疑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达到这一要求恰恰是中职学校自身很难实现的。

2、教学硬件差:

第一、课堂教学设备差。同高中教育相比,由于职业教育强调实际操作技术而被先入为主地忽视化课和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在化课、理论课教学设施配备上远远落后于高中教学设施。

第二、实训教学设备差。由于实训设备不全,加之师资力量薄弱,现有实训设备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诸多专业课不能正常开设。

3、办学质量差:

近年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从政策支持到项目投资空前重视,诸如减免学费政策、困难学生补助政策、增加生均公用经费等一系列资金支持有效的缓解了中职学校的办学压力,减轻了困难学生家庭负担,提升了大批初中毕业生选择中职学校的兴趣。然而中职学校以脱离本校实际盲目扩大规模、通过乱设专业吸引学生和家长眼球增加学生数量,导致突出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效益,严重偏离了中职学校的办学方向,直接影响了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不少学校学生入校后得不到有效培养,许多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即可面临的就业岗位,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用人单位的再培训和再培养。从国家层面讲,增加了教育成本,造成了极大的教育浪费。另外,一个直接影响中职学校办学质量的问题就是课程与教材建设。比如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发,本教材编写

要以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为依据,但是中职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国家级出版社、也有地方出版社,有专家编写的权威教材,更有三五成群的教师自发相约编写的教材,有将多学科合并编写的,也有单学科教材……,总之,凡是能够在有规模学校实现批量使用和销售的教材,出版社就会出版推广,这样的教材理论性、科学性、权威性可想而知。

4、就业能力差:

许多学校的不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黑板上炒菜”、“黑板上种菜”等纸上谈兵、照本宣科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中职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根据2015年5月我们所做的毕业生实习跟踪调查显示,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行为习惯较差。不能严格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和工作制度,工作和业余时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随意性和自由度较大;二是专业技能较差。不少学生在实习岗位上缺少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不到用人单位的大胆使用,不按照规程操作造成不良后果者屡见不鲜。这说明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提升两方面都不理想。

二、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1、依规办校、依法治校。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到今天,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更加

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和《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进行宏观管理,从严控制和审核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格和专业设置,而不是完全放开的失控状态。职业教育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要研究市场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但是职业教育自身不同于经济建设,不能产业化,更不能做成市场经济。按照国家规定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比要达到1:1(实则6:4),显然他们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做不到依法依规办学,放任自流,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势必培养不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关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重要政策下发地方之后不能完全彻底贯彻落实的问题已经是一个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一些地方置之不理、我行我素,一些地方仅作参考、大打折扣,没有引起地方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重视。毋庸置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政策一定是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之后的深思熟虑,如果得不到落实如何推动教育的发展?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只有真正做到不折不扣的将政策落实到位,才能促进教育发展。

2、强化管理、规范办学。

首先要提高职业学校校长管理的水平。中职学校一般都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个人的综合素质对学校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一些学校的领导自行政单位,对学校教育不熟悉,职业素质一般化,专业能力谈不上,缺乏学校科学管理、

现代管理理念,校长的真正作用难以发挥。所以一方面要加强校长的培养与培训;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配备校长。其次要高度重视职业学校非师范类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解决最基础最基本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问题,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合格不上岗。而不是简单的通过一次教育心理学的考试就合格上岗;第三要规范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标准、教材出版、教学管理,真正做到教育教学环节个过程管理,强化中职学校的内部管理和内涵建设,提升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3、优化整合、突出特色。

政府应责成相关部门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通过实地调研,撤并分流规划好本地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达到资整合,优势互补的目的。对办学条件差、办学规模小、软硬件条件薄弱、办学没有特色和优势的中职学校进行撤并分流,整合教育资,打造优势专业和特色。在专业设置方面要加强宏观管理,重视布局调整和特色培育。

4、正视问题、破解难题。

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破解以下办学与发展的瓶颈和难题:一是进行师资优化组合,集中优势资强化重点专业建设,打造强势专业能力,破解中职学校办学质量不高问题;二是统筹规划专业设置,强化重点专业建设,破解专业设置重叠、

优势不集中、特色不明显的问题;三是统一招生工作,破解中职学校招生困难和招生乱象问题。中职学校招生统一在中考结束后与高中招生同步进行,初中阶段中途不再进行分流招生工作,确保初中学生全员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和中职招生的有序进行,真正实现职普比1:1的目标;四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训基地共享,破解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实际操作能力不高问题;五是集中精力和财力进行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破解争取项目实力不强、规模不大和分散投资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总之,通过调查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互相影响的。师资瓶颈制约质量瓶颈;质量瓶颈制约就业瓶颈;就业瓶颈制约招生瓶颈;招生瓶颈制约发展瓶颈,此所谓“瓶颈之瓶颈”,每一个因素都将影响着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改革和调整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需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