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活动探究”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运用

“活动探究”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118115758.html,

“活动探究”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运用

作者:严凯

来源:《中学课程资源》2014年第11期

摘要:湘教版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案例和活动,相对于用文字阐述

理论知识的传统教材,湘教版教材注重以活动和案例作为跳板,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思考及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本文将就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活动探究”的应用展开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活动探究课堂教学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栏目分成三个部分,即“实践”、“探究”以及“思考”,可以看出,三个部分是按照学生的能力划分的,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2、3中共有193处“活动”,而其中“探究活动”占据了一半以上,达到107个,这些数据显示出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对“探究活动”的重视,也间接体现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来说,应充分重视“活动探究”,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活动探究”的主要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活动”栏目中体现的探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条件探究法

简单来说,条件探究就是利用结论推导出条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逆向思维”,要做好条件探究,就必须吃透问题的结论,一步步逆向推导,最终得到所需条件。

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中的一道探究题目:洞庭湖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试分析使得洞庭湖区成为我国鱼米之乡的条件。

对于这道活动探究题,学生可以从教材中获得农业区位理论和相关地理知识,结合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可以运用条件探究法分析这道题。洞庭湖区有发达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并且生物多样性保持得很好,因而有较好的调洪蓄水能力,再加上洞庭湖区的地理位置处于长江中下游,环境为平原,城市密集,人口众多,综合分析可知洞庭湖区的地形、劳动力、土壤、气候等有利条件,使得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

2.结论探究法

这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活动探究方法,也可以称为条件变量法。当条件变化时,学生根据现有条件或者该条件的变量,得到这些条件带来的结果,这就是结论探究法。其探究方向和条件探究法相反,是由条件向结论进行探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