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效

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效

上海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名: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效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成效 (3)

一什么是渐进式改革 (3)

(一)渐进式改革的内涵 (3)

(二)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4)

1.采取了自下到上的改革路径 (4)

2.是采取了先生产后流通的改革顺序 (4)

3.采取了先点后面的改革方式 (4)

4.采取了以先富带后富的激励方法 (5)

二中国选择渐进式改革的原因 (5)

(一)改革的理论基础 (5)

(二)经济环境因素 (6)

(三)政治环境因素 (6)

三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效 (7)

(一)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7)

(二)为经济转型国家提供了经验 (7)

(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

1.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8)

2.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 (9)

3. 改革的理论与改革的实践 (11)

4.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 (12)

四为社会主义开辟了一条新路 (13)

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效

摘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在内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征和基本经验在于,它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因而,必然要在自发与自觉、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体制内与体制外、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在稳定与发展中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一改革模式是中国特殊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历史文化传统及特殊的改革路线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但在这种改革方式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普遍性的意义。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和所取得的成效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成效

一什么是渐进式改革

(一)渐进式改革的内涵

在世界各国的改革中,主要存在着两种理论模式或改革路径:第一种是按照“华盛顿共识”而进行的激进式改革,也叫“休克疗法”。第二种是指在原有政治制度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实施的渐进式改革。“激进式”改革具有很强的刚性,就好似要把一座旧城一下子彻底摧毁夷为平地,在短期内再建一座新城,这极容易引发社会矛盾;“渐进式”改革则具有较大的柔韧性,它在改革过程中建立起了

一个个缓冲带,有利于缓冲和化解社会矛盾。

中国的改革指导思路,就是渐进式的改革。作为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敏锐地洞察到中国的国家控制能力还远没有达到能够进行激进式改革的程度,根据中国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文化历史、社会心理等现实情况,设计出了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渐进式”改革指导思路,很好地处理了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中国渐进式改革之路已经走得很远,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改革的意义和成效可以用“革命”来形容。而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保持了国家的完整,保持了国家机器基本运作的正常化,保持了政权的稳定,并且还保持了经济每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为世界第六位,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渐进式改革也因此被经济学家称为“中国模式”。

(二)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进行了一场渐进式的改革,这场渐进式改革使我国平稳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回顾这三十年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渐进式改革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1.采取了自下到上的改革路径

总体上来看,我国多数领域的改革都是源于基层实践需要。从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到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都凝聚了很多基层创造的改革经验,这些成功的基层改革经验在实践中逐渐上升为改革的意志,成为推动改革不断前进的内源性动力。

2.是采取了先生产后流通的改革顺序

如农村改革先在农业生产领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随着剩余农产品的增加促使国家改革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产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成功又推动了原有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并带动了农村税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改革。城市改革先在国有企业开始,企业经营承包制改革的成功要求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投资、原材料进购、产品销售、收入分配等制度进行改革,而这些改革的初步成功又促进了城市甚至国家经济管理体制乃至政治领域的改革。

3.采取了先点后面的改革方式

以城市综合配套改革为例。1981年,国务院批准湖北沙市为试点城市开启了

第一轮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打破旧体制,为建立新体制作准备。到1987年底,全国共有72个试点城市,这些试点城市在简政放权、搞活企业,开放市场、搞活流通,探索新的城市计划管理体制,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上世纪90年代,又批准常州市等55个城市为第二轮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这一中心,在企业改革、市场体系发育、政府职能转变和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进入新时期后,针对粗放型增长方式、民生社会矛盾凸显等问题,国务院先后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此,中国改革试点格局基本完成。这些试点区域在不断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先导作用。

4.采取了以先富带后富的激励方法

如在改革初期,我国通过实行“双轨制”实现计划外资源价格的市场化配置,再以计划外部分带动计划内部分的市场化改革。又如企业产权改革中,在先稳定国有企业的情况下,优先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再以非公有制发展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在区域发展中,优先鼓励发展东部,再以东部带动中西部发展。这种改革的效果分外明显,大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由此引发的追赶效应和带动效应使中国大地形成了上下联动、东西互助的整体发展格局。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从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的“生死状”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部分人先富起来”到统筹协调发展,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必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新一轮更为深入的改革开放之中。

二中国选择渐进式改革的原因

(一)改革的理论基础

我国的改革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邓小平都主张“渐进式”,渐进式改革是邓小平关于改革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在邓小平理论中并没有使用过“渐进”改革的概念,他经常使用的概念有“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是一场试验,要“走一步,看一步”,要“分步骤”、“分阶段”进行,要“一步一步来”,等等。这些提法集中起来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要一步一步地进行,就是渐进改革。中国的改革按照邓小平渐进思想的设计,以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为战略突破口,遵循由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再到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序特征和结构布局渐进拓展。改革既先后有序、轻重有别,又整体配套、相互衔接。纵观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的实践活动,他安排改革的先后顺序是按照这样的思路: 即在改革的起始

阶段,暂时避开成本高、风险大、可控程度低的社会领域,而首先选择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具有较高可控性且与国家的近期总任务配套性强的领域为改革的战略突破口,同时把握好不同改革步骤的时机,在条件成熟并有前期改革收益补偿和经验的情况下,再进行成本高、风险大的改革。这一时序安排和结构布局,形成了农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内陆和沿海、经济和政治等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不仅极大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初步改变了中国的落后面貌,而且推动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转型。实践证明,中国的渐进改革是成功的,这一方法和策略的实施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经济环境因素

中国经济的改革过程中,由于市场化的起点太低以及基础还比较幼弱,加上转轨的双重性特点。这决定了我们的改革不能像国外有些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一样,在某些领域政府权力一次性完全退出市场,因为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也不再发挥作用。那么,由市场环境的恶化和政府失灵带来的一些后果,民众是不一定会有清醒认识的,但民众不会去怨恨市场,而是去怨恨政府,这就是政府的责任所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成熟一个领域退出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退出,但在这个领域不能成为无政府社会,必须找到替代品,那就是通过自治性的行业协会或者非政府组织来进行自治,政府责任标准制定和宏观监管,因而走上渐进式的市场化道路。渐进式的改革同时避免了经济大的震荡,改革风险较小,成本较低,也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

对于中国这个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建立市场制度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过程,在中国人的大脑中几乎没有关于市场制度的概念,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必然是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这也是决定我国经济改革“渐进式”模式的客观原因之一。

(三)政治环境因素

在人民思想方面,东欧国家在激进式改革之前就已近经历了几次改革意识的洗礼,使得经济转型时期人民对政治转型的探讨远远超过中国。在东欧民众的眼中,经济体制改革已经不足以满足他们的诉求,他们希望同时在政治体制改革上能有较大的改革。而相比之下,中国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得普通民众在较长时期内形成了听从指挥、思想不越界的惯性,在言论自由依然受到限制的1978年,这样的政治诉求远远小于经济改革的诉求,使得我国民众在政治层面上保持了极大的稳定性。

在知识分子方面,由于不满与历届领导人对知识分子的待遇和地位问题,苏

联时期各成员国知识界长期处于压抑和愤怒的状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解放了扣在知识分子头上的紧箍咒,于是在叶利钦改革时期知识分子表现的尤为积极和主动,改革派中处处渗透着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渴望,使得改革本身未免带有很多不客观的因素。在中国虽然在1957年“反右”运动之后知识分子同样遭到压抑和打击,但是十年文化时期造成的知识界思想断层使得中国在进行改革初期并没有在知识界过多地受到和苏联一样的压力,在改革方面更多的是融入了稳定的观点。

在文化方面。中国式改革也受到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和”与“中庸”为基本理念的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领导人的思维,在不确定性较强的环境下,中庸思想中秉持着理性的、现实主义的态度使得“摸着石头过河”成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典型思想表示。

三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效

(一)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软实力增长是近年来中国渐进式改革进程中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日益成为衡量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指标。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说,一个国家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等传统“硬实力”的增长往往与“软实力”的增长并不完全同步。但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实践来看,以经济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基础的软实力增长速度正在打破这一传统的思维定势,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投射力显示出了与经济实力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二)为经济转型国家提供了经验

经济转轨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现象之一。不同的转轨国家, 选择不同的模式, 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与实行激进式或休克式转轨路径国家相比, 中国采取的渐进式转轨在历史上首次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利用“双轨制”把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 限制在社会和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避免了过大的社会震荡, 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平稳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 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和发展之路, 使国家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这是中国经济转轨成功的关键所在, 也是主要特征。另外,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果为消除人们对全球化的普遍担心, 提供了另一条道路, 即要融合全球的观念必须先积极地衡量这些观念是否适应本国的需要。当这条道路行得通时, 能够起到使本土文化特色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例如, 中国的经济特区模式, 目前已经被世界各地所采纳, 以此既能抵减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又能利用新思想。总之, 中国经济转

型模式为发展中国家以及经济转型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使谋求经济发展的国家能够从本国实际出发看问题以及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迪帕克认为, “中国正向其他国家演示成功的经济模式, 是可以给世界带来希望的最大的国家之一”。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圣保罗接受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 中国依靠独特模式实现发展的有益经验的确值得其他国家,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借鉴。

(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所有制是经济体制的基础,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条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党认真总结了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并在十五大上把这一方针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从而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奠定了基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面临着这样一个前人所没有解决的世纪性难题,即公有制经济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因而,能否实现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兼容从根本上决定着改革的方向和前途。传统的观念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对立的,是不可能兼容的。中国改革的实践否定了这种观点,中国的改革经验证明:

第一,商品关系是内生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仅公有制经济中的乡镇经济、社团经济、合作经济和各种形式的非国有经济可以直接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即使是国有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财产关系、人力资本和经营权益上的明显差别,因而也还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发生联系,受市场机制的调节。经过二十年的深入改革,我国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了独立的面向市场的经营主体,在多种经济成分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许多关键性部门仍发挥着主导作用,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第二,在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固定、简单和机械式的对应关系,处理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应当从实际出发。例如,在公共产品中,国有企业基本上是非竞争性的;在垄断性企业中,国有企业是不完全竞争的;在一般性部门和企业中,国有企业是完全竞争的。从总体上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既要考虑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又要体现市场机制的要求,把计划与市场、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其主导作用。

第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和排斥的,

需要共同发展。各种所有制形式都是与特定的生产力相联系的,都具有相对的效率优势。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以及它们之间的需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可以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推动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正是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这种兼容性,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种所有制经济特别是非国有经济的迅猛发展。由于传统国有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如企业难破产,工人难失业,政企难分离,历史包袱过重等,使得单纯从国有制改革入手推进市场化必然会面临很多困难。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则可以绕过这些难题,创造出比较充分的市场关系和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大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并会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渐进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但是,在强调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绝不应当忽视国有经济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完全否定国有经济改革的意义实际上等于完全否定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应当看到,国有经济市场化的速度较慢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市场化的进程,但却可以使大量经济资源特别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经济和政治的稳定,有利于控制转轨中的各种矛盾,而且能够在市场机制很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调节弥补市场的不足,克服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而且,即使从制度创新的方面看,国有经济也不是毫无作为的。国有经济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还很严重,但是,与传统的国有体制相比,改革后的国有制经济在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方面取得的进展是十分明显的。在商品市场上,国有企业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在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方面,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有了相当的进展。由于国有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因而,没有国有经济改革的这种配合而单纯依靠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2.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获得了很大成功,但中国的政治体制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这一点必然会严重阻碍市场化的进程,只有实行西方式的多元政治,市场经济才能真正建立。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

实际上,早在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就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980年8月,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

邓小平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的改革问题,强调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正是由于实行了一系列健全民主和法制的重大措施,才保证了经济改革的顺利推进。1985年邓小平又进一步指出,我们国内的政策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在政治上发展民主,二是在经济上进行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必要性在日益增强。1986年9月,邓小平就有关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几次重要谈话,在谈话中他明确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并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着重讨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制定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中国的经济改革都没有离开过政治体制的改革而单独推进。党政分开、政企分开、行政分权、机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这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在实践中同样取得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进展。

第一,政治结构是否合理最终只能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检验标准。实践证明,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政治上的相对稳定和集中,可以减少改革中摩擦和冲突引起的损耗,有利于党和政府从全局的利益出发推进改革。

第二,在政治秩序相对集中和稳定的条件下推进改革,有利于党和政府从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出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一的协调。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动员社会的各种资源和各方面的力量,排除内部和外部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

第三,在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稳定推进民主化更符合社会发展内在要求。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自上而下的命令型的经济与政治体制,扩大了各级基层单位的自主权,形成了独立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结构以及竞争、开放和平等的社会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渐进式改革中不同社会阶层在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通过“做大蛋糕”进行的体制调整,得到了绝大多数社会阶层的拥护,为改革的持续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证明,经济与政治、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需要密切配合,协调推进。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货币化和市场化在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保留,

这样就可能为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的普遍蔓延提供温床;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决策的分散化和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另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又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有权威的政治结构,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既要民主,又要权威;既要自由,又要集中;既要变革,又要稳定,这是中国渐进式改革面临的最深刻的矛盾。能否有效协调这些矛盾,是对渐进式改革的最大的挑战。对于这些矛盾,我们不能用限制市场化进程或牺牲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的途径来解决,而必须依赖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协调和配合,必须在积极推进经济市场化的同时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强化人民群众对政府机关的监督和约束,从根本制度上抑制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蔓延,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3. 改革的理论与改革的实践

中国的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组织地推动的,执政党对于改革的看法,即关于改革的理论和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方向和进程。在社会主义运动中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个尖锐的矛盾,即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在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成熟的条件下,人们如何能够形成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去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另一方面,没有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实践,如果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实质和目标毫无了解,那么,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还有什么意义?这个矛盾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那天起就始终困扰着社会主义者们,社会主义运动中很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是由这一矛盾引起的。教条主义把理论视为神圣不变的教义,经验主义把经验视为真理的源泉,这两种片面性都是由于不能正确处理这一矛盾造成的。特别是严重的教条主义,长期以来一直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阻碍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更新,造成了经济社会的日益停滞,成为推进改革的最大障碍。因此,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正确的指导思想,也是决定渐进式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正确的理论和思想只能以实践为基础,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成了推动改革的第一面旗帜,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党的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政治路线,以“三个有利于”为原则的检验改革成败的标准,都鲜明地反映了中国改革中的实践理性。由于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成功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自发性与自觉性、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矛盾,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创造出了有效的实现形式。

很多人都注意到,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具有明显的自下而上和演进主义的特点,

个人、企业和其它基层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制度创新极大地影响着改革的进程。改革的发动虽然是自上而下的,但这不过是对社会生活中早已存在的改革要求的一种承认,改革是在统一领导下进行的,但各个具体部门、地区和单位的改革措施、内容和步骤却丰富多样;改革中提倡大胆创新,大胆试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下而上的局部性试验往往引导着自上而下的全局性变革;完美的设计、精确的计算和全面的规划,往往还没有形成就被实践抛到了后面,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却具有更实际的意义。这种自下而上的改革不仅可以减少集中决策由于信息不足而导致的风险过大的危险,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体制下形成的集中的利益结构、信息结构和决策结构,反映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改革的要求,调动基层单位的积极性,为改革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强大动力,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品格。

4.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从本质上看是一个由集中到分散、由集权到分权、由管制到自由的转化过程,这是对传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否定。中国二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市场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优越性,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但是,在否定传统集权体制的时候,有不少人却走到另一个极端,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完全归结为经济的市场化和自由化,对于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政府调节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有不少持自由主义观点的学者认为,政府的规模越小越好,职能越少越好,政府除了保护产权,制定竞争规则以外,不应当管更多的事情,改革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大市场,小政府”。这种看法虽然对于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而且存在很大片面性。实际上,判断政府优劣的标准不在于规模的大小和职能的多少,而在于它在社会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市场经济而言,政府规模过大,权力过分集中,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官僚主义,抑制经济和社会的活力。但政府规模也不是越小越好,从早期资本主义到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是越来越多了而不是越来越少了,政府的规模是扩大了而不是缩小了。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政府的强弱对于国家强盛和社会的发展来说,已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在发展中国家中,这一点更是有着生死攸关的重要性。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不可能打开现代化的大门,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一再证明: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才能保证国家的独立、领土完整、社会稳定、法制严明,而一个软弱的政府则必然导致国家的孱弱、主权丧失、法制松弛、社会混乱;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有效地代表公众的利益,抑制特殊集团和“诸

侯利益”的过分膨胀,而一个软弱政府则会使特殊集团和“诸侯利益”凌驾于社会普遍利益之上,从而成为腐败的俘虏;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够有效地维护市场的秩序,克服市场的缺陷,引导市场经济向符合社会长远和全局的利益的方向发展,而一个软弱的政府则既不能为市场机制的作用提供有效的规则和秩序,又无力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有效地领导和组织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在稳定中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而一个软弱的政府则无力克服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只能使现代化的事业中途夭折。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的是能充分履行其经济和社会职能的强政府,而不是无所作为的弱政府和小政府;改革的目标不是“大市场,小政府”,而是“大市场,强政府”;改革的方向不是否定政府的积极作用,削弱政府的经济职能,而是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改革政府的调节方式。近二十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既得益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稳定的社会环境、有效的宏观调控、适当的行政干预、明智的战略和策略以及强有力的组织和协调。前苏联各国特别是俄罗斯经济的持续衰退和东南亚严重的金融危机已经说明,单纯依靠自发的市场调节不可能保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有效的市场调节和有效的政府调节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为社会主义开辟了一条新路

渐进式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通过渐进式改革,我们实现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邓小平同志指出:渐进式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制度,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探索中也遇到严重挫折。党和国家的工作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基本经济制度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加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自身的弊端,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邓小平同志振聋发聩地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渐进式改革,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进行拨乱反正,义无反顾地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渐进式改革的历史性决策。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国内政治风波的严峻

考验,邓小平同志坚定地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地真正地把渐进式改革搞下去。没有渐进式改革就没有希望。”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渐进式改革不动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继续引领渐进式改革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渐进式改革继续推向前进。

无论是从其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来说,还是从其所引发的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来说,渐进式改革都是一场革命。改革同革命一样,同样具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它不是对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旧体制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它使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方面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过29年的渐进式改革,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经济、政治、文化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兴旺起来。

结束语:

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各国的国情,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就中国而言,实行渐进式改革的道路才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能给中国带来更好的发展。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朝着市场化的方向不断收敛,人民日益殷实富足,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果,同时也为整个世界经济做出了举足轻重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莫翔,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总结和反思,《经济学研究》第6期,2008

[2]孟秀春,我国选择渐进式改革道路的原因分析,《太原大学学报》第4期,2007

[3]张睿,中国选择渐进式改革的必然性分析》,《改革与开放》,2010

[4]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刘龙,2008: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比较分析》

[6]张军.“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7]王辉.渐进革命———震荡世界的中国改革之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8]王秋石.制度借鉴和学习及制度同型化[J].当代财经,1995,(6).

[9]LeongH.Liew.“GradualisminChina’s Economic Re-formAnd The Role for A Strong Central State”,Eco-nomicIssue(JEI),1995,(9),No.3.

[10]GregoryC.Chow. “Howand Why China Succeed in Her EconomicReform”,ChinaEconomicReview,1993,V ol.4,No.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