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浇筑混凝土及砌碹支护巷道技术规范

浇筑混凝土及砌碹支护巷道技术规范

浇筑混凝土及砌碹支护巷道技术规范
浇筑混凝土及砌碹支护巷道技术规范

浇筑混凝土及砌碹支护巷道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浇筑混凝土及砌碹支护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矿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涉及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GB 50511-2010 煤矿井巷施工规范

GB 50213-2010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 107-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J 107-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JGJ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GB 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13〕1号3 技术要求

3.1 材质要求

3.1.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其质量必须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的规定。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以上的水泥以及认为质量可疑的水泥,应复查试验,并按检验结果决定可否使用。

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 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1次。

3.1.2混凝土中掺用化学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按进场的批次检查产品合格证、

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

3.1.2砂子为纯净河砂,不必强制水洗,但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1要求。

3.1.3石子采用卵石或碎石,粒径级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2要求。

3.1.4砂、石子以400m3或600 t为一验收批次,不足量者按一验收批次进行验收。

3.1.5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水质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1次。

3.1.6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由工程所在地区指定的混凝土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校核试验,其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校核试验报告。3.1.7砌碹料石规格为长×宽×厚=300×250×200mm,规格偏差不宜大于20mm。

3.1.8砌碹工程严禁使用腐朽、开裂、变形、折损的碹胎及模板。跨度超过4米的碹胎,各节之间必须使用螺栓连接,不准使用其他连接方式。

3.1.9以上材料验收要求的出厂合格证由厂家出具、出厂试验报告和抽样检验报告由相应资质实验室出具。

3.2浇筑混凝土支护

3.2.1混凝土浇筑后必须采取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以下规定(冻结井筒外层井壁混凝土除外):

1)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

2)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3.2.2混凝土浇筑支护规格偏差标准执行《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中相关规定。

3.2.3混凝土支护表面质量应无明显裂缝,1m2范围内蜂窝、孔洞等不超过2处。

3.2.4斜井、平巷、平硐、硐室的壁后充填基本饱满密实,无明显空帮、空顶现象。

3.2.5设备基础的位置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纵横轴线位置偏差不超过设计

30mm;基础表面标高不得高于设计,不低于设计30mm。

3.2.6防水、防渗混凝土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规定。

3.2.7基础槽应挖到实底,基础槽深度不得小于500mm。

3.2.8浇筑混凝土,随浇筑随捣固,并随时对模板进行加固。

3.2.9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在浇筑过程中间隔2h以上时,必须将上一次混凝土表面处理成麻面,清洗后再铺一层10~20mm的灰浆。

3.2.10浇筑拱顶:

1)浇筑拱顶时,必须从两侧起拱线向中心浇筑,使模板或碹胎受力均匀,严禁非对称浇筑。

2)随浇筑随铺设碹板。

3)壁厚冒顶过高时,拱后充填层厚度不得小于0.5m,充填层之上可用木垛或水泥板垛接顶。

4)浇筑混凝土拱前,必须处理好接茬,用清水冲洗后再铺上一层薄灰浆,固定模板。浇筑用配筋必须事先加工成型。

3.3砌碹支护

3.3.1 砌碹用砂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砂浆的强度必须符合以下规定:同强度等级、同配比的砂浆各组试块平均强度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每一组中任一试块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5% 。立井每20~30m,巷道每30~50m,硐室每100m3取试块不少于1组,1组为3块。检查试块强度试验报告。

3.3.2砌碹支护规格偏差标准执行《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中相关规定。

3.3.3砌体厚度应符合以下规定:立井局部(长不超过井筒周长1/10,高不大于1.5m)不小于设计50mm;斜井、硐室、巷道局部(连续高、宽长度均不大于1m)不小于设计30mm。

3.3.4砌体壁后充填应饱满密实,无空顶、空帮现象。

3.3.5砌体灰缝质量在砌体表面1m2范围内,重缝、瞎缝、干缝的总数不超过两处。

3.3.6砌体墙基础应做到实底,其深度(连续长度1m内)不小于设计50mm。在检查点的两帮从腰线量至基础底面的距离。

3.3.7砌体表面质量和水沟规格偏差执行《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中相关规定。

3.3.8用料石砌碹时,严禁使用半石,严禁料石横放。

3.3.9架设碹胎的工作,应由碹头向里依次进行,第一架碹胎应稳在老碹下,两碹胎间距不应大于1m,相邻碹胎之间必须用拉杆连接。严禁将碹胎直接稳定在工作平台上。

3.3.10脚手架用板梁厚度不得小于50mm。严禁将脚手架直接搭在胎垛或胎腿横梁上作工作平台使用。工作平台下需通过矿车时,必须保证矿车进出安全。工作平台上要留有躲闪冒落活石的空间,禁止在平台上堆积过多的材料或砸料石。

3.3.11砌基础时,应先填入30~50mm厚的铺底砂浆,然后摆放基础石,基础石要平、直、稳、实,灰缝饱满,灰缝不得大于15mm。

3.3.12砌墙时必须将料石摆正放平,不平时应用碎石垫平、垫稳。在倾斜巷道,料石大面缝口应和巷道的坡度一致。

3.3.13随砌随将壁后用碎石充填严实,用片石块充填时,要用砂浆灌实。

3.3.14一次砌筑墙高不得超过1m,一次砌墙长度不得超过2m,超出部分待灰浆初凝以后再砌。

3.3.15料石压茬要明显,压茬宽度不得小于料石宽度的1/4。接茬要严密,严禁出现对缝、重缝和齐茬。碹头必须留好长短茬。

3.3.16砌筑拱顶要求:

1)砌浇筑拱顶时,必须从两侧起拱线向中心对封,使碹胎受力均匀,严禁非对称砌封。

2)随砌拱随铺好碹板。

3)碹拱料石要紧贴碹板,大头朝上,料石安放要平、直、稳实,不得有单点支撑。每块料石都要用顶头灰,封口的砌块之间必须用石楔打紧。

4)要随砌随充填。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填实,随砌随充填;冒顶过高时,拱后充填层厚度不得小于0.5m,再上可用木垛或水泥板垛接顶。

5)砌双层碹时,第一层应比第二层超前2~3排料石。

6)浇筑混凝土碹拱前,必须处理好接茬,用清水冲洗后再铺上一层薄灰浆,固定模板。碹拱的钢筋应事先加工成型。混凝土的浇灌、捣固、模板检查等,可与浇灌混凝土墙相同。

3.3.17封顶及合拢门要求

1)料石碹封顶时,碹拱砌到最后3层料石时,将碹板全部放好,然后由里向外依次安放拱顶料石,直至封顶结束。封顶灰浆必须饱满,料石居中,严防偏顶或灰缝居中。

2)料石碹合拢门时,一般只留正中一层碹石,先将封顶铁板插入碹板上,然后依次托上料石,用咬子石塞紧,灌满灰浆。最后一块料石用咬子石塞牢后,自下而上塞填砂浆,再用封顶板托牢。

3.3.18 砌碹巷道支护一般要求:

1)放完顶必须先找掉活石,控制好顶板,然后再按施工措施要求立碹胎,立碹胎必须使用托骨棚。碹体与顶帮之间必须用不燃物充满填实;巷道冒顶空顶部分,可用支护材料接顶,但在碹拱上部必须充填厚度不小于0.5m的不燃物垫层。

2)砌碹顺序、碹胎材料、结构形式、固定方法、一次砌墙长度和撤胎时间等,必须在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中具体规定。

浇筑混凝土规范

混凝土浇筑规范 一、混凝土浇筑振捣一般要求 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砼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砼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砼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10c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 4、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凝结时间小于2h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6、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休整完好。 二、柱的混凝土浇筑 2、柱高在4.5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4.5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口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4.5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 3、柱子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应当经过计算确定,并且应当计算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量,用

专制料斗容器称量,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准确,并用混凝土标尺杆计量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 4、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5、浇筑完后,应及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四、梁、板混凝土浇筑 1、梁、板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既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2、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1m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3m m处,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3、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此处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4、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面,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托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5、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

最新标准层砼浇筑技术规范管理交底

标准层砼浇筑技术规范管理交底 1

文档仅供参考 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 单位名称: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公司滨湖欣园项目部月日编号: 工程名称滨湖欣园小区 #楼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混凝土工程分项工程名称砼浇筑 设计文件图号结施1、6、13、14 施工部位标准层混凝土 技术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1 技术准备 (1)根据工程设计图纸要求,界定结构混凝土施工部位的强度等级,对于本工程±0.00~17.400m剪力墙、暗柱及梁板砼强度均为C35,17.400m~40.600m剪力墙、暗柱、梁板混 凝土强度均为C30,40.600m以上剪力墙、暗柱、梁板混凝土强度均为C25。 (2)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保证浇筑混凝土的质量。 (3)做好混凝土保温和试块制作的工作。在常温情况下,须每次制作3组试块。同条件试 块的放置位置应能保证试块与结构处于相同条件之下,为保证混凝土试块的尺寸不被人为破坏,利用现场钢筋焊接铁笼加以保护 (4)混凝土浇筑前各种试验和计量仪器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混凝土浇筑前,各项隐、预检工作必须检验完毕,包括钢筋、模板等各相关配合的专业,并做好各工序交接检验工作,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1.2 材料准备 (1)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统筹安排所用的各种辅助材料。 (2)现场准备架子管,用于浇筑部位操作平台的搭设。 (3)浇筑混凝土前将所有浇筑施工用具运到浇筑地点,并保证工具或材料的完好,以被使用。 1.3 劳动力安排 混凝土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工种和劳动力数量安排,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二、机具准备 2.1 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浇筑部位的混凝土数量,准备相应数量的振捣棒,作好检修和标记工作。 交底人: 复核人: 接受人: 2

大方量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交底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原材料 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前均应进行验收,验收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各种材料的检验批验收数量分别为: 水泥:散装500t,袋装200t。 矿物掺和料:200t。 粗、细骨料:400m3或600t。 外加剂:50t。 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应符合设计和验标要求。钢筋混凝土中由水泥、矿物掺和料、骨料、外加剂和拌和用水等引入的氯离子总含量不应超过相关验标要求。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单方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最低用量应满足相关验标要求。 本标段混凝土设计要求为防水混凝土,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拌制混凝土。

二、搅拌 1、搅拌时,投料顺序宜为: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水和外加剂。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 2、称量设备应定期检定,最大允许偏差: 粗、细骨料:±2% 其他:±1% 3、水泥的入机温度不应大于70℃,夏期施工不宜大于40℃。 4、泵送混凝土入泵坍落度宜在120~160mm,初凝时间10~14小时。 三、运输 1、混凝土罐车运输过程中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卸料前应高速旋转 20~30s,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料斗。 2、混凝土向下泵送时,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宜小于12°。 3、泵送混凝土的固定下料口间距不宜大于3m。

4、混凝土应在1/2 初凝时间入泵,并在初凝前浇筑完毕。 5、如停泵时间超过15 min,应每隔4~5 min 开泵一次,使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两个方向的运动,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防止料斗中混凝土离析。如停泵时间超过45 min,应将管内混凝土清除,并清洗泵机。 6、混凝土罐车应采取遮盖或保温隔热措施。 四、混凝土浇筑 1、泵送混凝土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cm,其他不宜大于40cm。 2、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高度大于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在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高度不宜超过1 m。 3、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每一振点的时间为20~30S,以混凝土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然后缓慢拔出振动棒,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

砼工程施工程序方法

2.9砼工程施工程序方法 2.9.1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1.钢筋混凝土浇筑程序 2. 模板工程 本工程大部分为外观工程,因此对模板要求高,为保证砼的外观质量和平整度,本工程用30厘米和60厘米的钢模板相结合,为避免拉筋撤除后出现锈水,应采用预埋套管,待拉筋取出后再封管孔。 模板安装后,应经测量验收合格后,其允许偏差不得超过《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SDJ-82)和《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规定》。 砼施工过程,我方安排专人值班检查,发现模板走样变形,将及时矫正。模板拆除期限将严格按规定执行,模板拆除时,自上而下,逐层拆。 模板应小心轻放,拆除下的模板,应随手清理污垢,被损坏洞将及时补好,

分类堆放。 (1)、模板类型选择 为保证混凝土施工的外观质量和上升速度,同时结合本单位已建或在建工程项目模板使用的成功经验,30厘米和60厘米的钢模板相结合,特殊部位如结构突变、渐变段、结构倒悬处及孔洞处则采用加工木制模板。 模板制作的原材料及结构设计必须保证模板本身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平整度及模板支架有足够的稳定性,模板支承结构设计和装配图于施工前28天提交监理人,经批准后开始制作。 (2)、模板的安装 模板严格依照经监理人批准的模板装配图进行加工与安装施工,要求接缝严密、连接牢固,并根据现场施工需要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确保混凝土结构外形尺寸准确、稳定可靠。 模板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详图进行测量与放样,重要结构部位增加设置必要的测量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在安装的过程中设置足够的固定设施,以防模板变形和倾覆。 模板安装完成后,施工测量人员对模板安装位置进行重新校验。安装的模板与下层已浇筑的混凝土之间的搭接长度不超过25cm,并连接紧密以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错台和挂帘现象。 (3)、模板的拆除 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结构承重模板的拆除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模板及其支撑结构的拆除时间综合考虑混凝土浇筑后的气温、结构物所处部位、混凝土级配,特别是水泥用量等因素,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或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拆模时间进行模板的拆除。 除征得监理人的同意外,拆除模板的期限原则上遵守下列规定: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均在其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才能拆除;在墩、墙和柱等部位,其强度不低于3.5MPa时,方可拆除;底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标准后,方可拆除。 混凝土结构物的底部模板拆除后、而混凝土未达到最终设计强度之前,特别注意不在其上浇筑混凝土,以避免对已浇筑混凝土造成损害。 模板拆除的顺序是: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 (4)、脱模与清理 模板在使用前清理干净、校正并经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混凝土浇筑前在模板面板涂刷一层无色的、不引起混凝土表面受化学损害和污染的脱模剂,以利脱模并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脱模剂在使用前报经监理人的批准。 模板拆除完毕后,立即清理模板表面污物,对变形或破损的模板进行修复;模板堆放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不因堆放方式影响模板的平整度,同时不影响现场文明施工。 3.钢筋工程 每批钢筋进场必须附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通知监理人参加材质检验和验点入库,每批钢筋入库后21天内交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送监理人和发包方,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 钢筋进场后按不同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并贴上标签以便识别。在贮存、运输中采用防雨、防潮措施,避免沾上影响钢筋握裹

技术领域分类及代码

技术领域分类及代码 01.信息技术:指研制计算机硬件、软件、外部设备、通信网络设备的活动,以及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数字传递网对信息进行文字、图形、特征识别、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传递的活动。 02.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指为了生物技术本身的发展,就有关原理、技术、特种工艺、测试、仪器而进行的活动,以及利用生物技术为农、林、牧、渔、医药卫生、化学、食品、轻工等部门提供生物技术新产品而开展的活动。无特定目标或虽有特定目标但不是为促进生物技术发展而开展的有关生命科学的研究不包括在此分类内。 03.新材料:指新近发展或正在研制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定功能的材料,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有机合成材料、新型金属和合金材料。包括为发展新材料就有关原理、技术、新产品、特种工艺、测试而进行的活动。 04.能源技术:包括能源问题一般理论,地区性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核能、海洋能等)的研制开发与利用,节能新技术、能源转换和储存新技术等活动。 05.激光技术:激光器和激光调制技术的研制,及为了激光在工业、农业、医学、国防等领域内的应用而进行的活动。 06.自动化技术:指在控制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自动化元件、仪表与装置、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中的活动。 07.航天技术:有关运载火箭及人造卫星本体的研究及有关为了跟踪、通讯而使用的地面设备的研究而进行的活动。不包括天文学及气象观察。 08.海洋技术:包括有关维护海洋权益和公益服务技术研究、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海洋环境要素监测技术等活动。 09.其它技术领域:属于技术领域,但不能归入上述八类领域的其它技术活动。 课题活动类型分类及代码 1.基础研究: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其目的是揭示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而不以任何特定的实际应用为目的。 2.应用研究: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应用研究通常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或知识的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预定的实际目的确定新的方法(原理性)或途径。 *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志:具有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的研究属于后者。 3.试验发展:利用从研究或实际经验获得的知识,为生产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以及对已生产或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区分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的主要标志: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后者则是为了开辟新的应用(如新材料或新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1.编制目的 本标准文件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满足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特制定本技术标准作为现场施工作业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武汉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在建的所有项目。 3.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标准 本标准为现场施工必须执行的文本(与设计或其它文件有冲突时,按本文件执行),投标人投标时必须认真考虑,竣工结算时一律不再增加任何费用。 混凝土工程实行原材料、产品全过程监控,验收流程中的所有工序必须有监理部和发包人工程师签字认可的验收合格文件,否则,视为不合格工程,不予以支付工程款,也不进入结算; 4.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4.1.施工准备 4.1.1.材料 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各项目混凝土材料一律采用商品混凝土。 4.1.2.对商品砼的质量检查要求 (1)泵送混凝土,每工作班供应超过100m3的工程,应派出质量检查员驻场。 (2)混凝土搅拌车出站前,每部车都必须经质量检查员检查,和易性合格才能签证放行。坍落度抽检每车一次,混凝土整车容重检查每一配合比每天不小于一次。 (3)现场取样时,应以搅拌车卸料1/4后至3/4前的混凝土为代表。混凝土取样、试件制作、养护,均由供需双方共同签证认可。 (4)搅拌车卸料前不得出现离析和初凝现象。 4.2.混凝土浇筑和捣实 4.2.1.混凝土浇筑原则 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结构的整体性、尺寸准确和钢筋预埋件的位置正确,拆

模后混凝土表面要平整、密实。 4.2.2.混凝土浇筑应注意的问题 1) 防止离析: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钢筋混凝土柱和墙中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3m,否则应设置串筒、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等下料。 2) 正确留置施工缝:柱子施工缝应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顶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梁截面高大于等于1m),梁板分别浇筑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施工缝留置在梁托下面。单向板施工缝应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盖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跨度范围内。楼梯施工缝应留在楼梯长度中间1/3长度范围内。墙施工缝可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界处。双向受力的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多层框架等及其他结构复杂的结构,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 施工缝用木板、钢丝网挡牢。施工缝处须待已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少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3)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4)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拨,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6)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4.2.3.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方法 (1) 多层、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浇筑: 分层分段施工,合理划分施工段,考虑工序数量、技术要求、结构特点等,尽可能组织分层分段流水施工。 断面在400x400mm以内的柱子,浇筑时如果箍筋相交,应在柱子侧面开孔以斜溜槽分段

混凝土的浇筑有哪些特殊的技术要求

一、建筑施工专业基础知识 1.问:材料强度的含义是什么? 答:材料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抵抗破坏的能力。一般通过标准试件的破坏试验来确定,用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极限应力来表示。根据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 材料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对于有屈服点的钢材,还有屈服强度和 极限强度的区别。结构杆件在荷载的作用下,应保证其产生的内力不超过截面所 能抵抗的内力,这一要求在工程结构中称为承载能力要求,也归入强度要求。2.问:杆件刚度的含义是什么? 答:刚度是表达结构杆件在外力作用下,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在建筑结构变形中,拉伸、压缩及剪切产生的变形通常较小,而梁的弯曲变形是主要的,常用允许挠度 值来控制弯曲变形。结构杆件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虽有足够的强度,但其变形 也不能过大,超过了允许的范围,也会影响正常的使用。限制过大变形的要求就 是刚度要求。 3.问:什么叫杆件的稳定要求? 答:在工程结构中,受压杆件比较细长,受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其应力往往还未达到强度极限,但杆件突然发生弯曲,以致引起结构的整体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失稳。 因此受压杆件要有稳定的要求。 4.问: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其性能的基本指标有哪些? 答:其性能的基本指标有屈服强度、延伸率、强屈比和冷弯性能四项。冷弯性能是反映钢筋塑性性能的另一个指标。 5.问:配筋率对梁的破坏特征有什么影响? 答:通过试验发现因梁的配筋率不同,钢筋混凝土梁有三种破坏形态。按破坏形态不同,也即是按梁的配筋量不同而将钢筋混凝土梁分为三类:一类为适筋梁;二类 为超筋梁;三类为少筋梁。 (1)适筋梁。其破坏过程是钢筋先屈服后混凝土破坏。梁的破坏有较好的塑性。 (2)超筋梁。配筋过多时,钢筋还未达屈服极限,因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梁破坏。这种破坏具有脆性,且不经济,在设计中应予以避免,需利用最大配筋 率来限制。 (3)少筋梁。配筋率过低的梁,当受拉区一旦开裂,钢筋即达屈服甚至被拉断,梁的破坏特征与素混凝土梁差不多,破坏具有脆性和突发性,工程中也应避 免。实用上是用规定最小配筋率来限制。 对梁的配筋量在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不允许设计成超筋梁和少筋梁,对最大和最小配筋率均有限制规定。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王生彦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王生彦 发表时间:2019-02-20T15:54:41.9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作者:王生彦李峰王军军[导读] 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很多新的施工技术、施工材料不断诞生,新型混凝土施工材料的应用王生彦李峰王军军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很多新的施工技术、施工材料不断诞生,新型混凝土施工材料的应用,不仅有效的提升了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也保障了建筑工程建设效率。但是混凝土材料在制备、施工过程中,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施工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只有施工技术人员完全的掌握施工技术要点,才能坚决的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促使混凝土施工满足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是建筑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成效与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研究力度,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混凝土的优点:使用方便,支护模板和钢筋的配合使用,使其有良好的可可塑性;价格较低,原材料丰富,在大中城市已经商品化;高强耐久,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对比砖混结构,框架混凝土结构稳定,抗震性能好,房屋分隔自有多变;性能易调,方便满足各种结构工程的需要;环保,混凝土可以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混凝土的缺点:自重太大;容易产生裂缝;养护期长;寒冷地区工期长。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包括混凝土钢筋腐蚀、炭化、侵蚀性介质腐蚀、冻融破坏、碱骨料反应等。整体而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这也是近年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所以,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去,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进而为建筑工程建设工作的完善和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1基础施工 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地基施工部分被称为基础施工。在地基施工过程中,采用由深到浅的施工方式,因为这样的施工方式可以确保周围建筑工程的安全,能够有效避免影响其他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除此之外,施工技术人员要更加关注地基的排水和降水处理,以便更好地满足实际工程建设的需求。 2.2承台施工 在开始承台施工之前,施工技术人员需要依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测量工作。水平间隔分割是承台施工的重要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间间隔不可以超过6天。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两层间的混凝土浇筑厚度一定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第8.3.3条规定,一定要落实层间间隔的相应措施,层与层之间的间隔工具可以用抗拉钢筋。这种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模式,有利于加强对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控制,可以避免内部与外部温差超过25℃,防止产品不良裂缝,极大地降低了混凝土施工成本,同时也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2.3严格遵守混凝土施工程序 混凝土施工时可能会遇到不平坦的地方,而且有的施工区域坡度较大,所以,这就要求相关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遵守混凝土施工程序,遵循从远到近的施工原则。施工技术人员要把混凝土施工当作一次性的工程,绝不返工,严格坚守施工质量红线。对于混凝土材料输送泵的安放,则应该尽可能地将其安置于施工区域的中间位置,这样方便输送混凝土材料。 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要点分析 3.1混凝土施工工作要点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在原材料质量能够达到相关标准的前提下,需要根据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环境合理的、科学的选择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案。混凝土搅拌机在运行时,对于各项材料投入都需要进行周密的计算,从而保障混凝土材料制备满足建筑工程建设实际需求。在混凝土材料制备完成后,还需要落实质量检验工作,对于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进行全程的监控,其中包括混凝土材料的制备、质量检验、运输,以及施工完成后的混凝土结构养护工作,对于任何混凝土施工环节都要高标准、严要求,从施工环节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整体施工质量,使得混凝土施工呈现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特点[1]。 3.2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要点 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对于钢纤维混凝土搅拌过程进行严格的掌控。对于钢纤维的分布要均匀,需要应用机械设备进行搅拌,使得钢纤维混凝土制备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还需要不定期的对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进行抽查,从而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混凝土的搅拌方式也有着很高的需求,主要分为干拌和湿拌两种,对于原材料投放的时间也需要严格的掌握,避免钢纤维在搅拌的过程中凝结。在钢纤维混凝土实际搅拌的过程中,先放入砂石,然后再放入钢性纤维、添加剂等,从而保证钢纤维混凝土制备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3.3建筑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材料运输要点 在建筑工程实际建设施工过程中,都是应用搅拌机对混凝土材料进行运输。在混凝土材料运输的过程中,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也会受到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所以施工技术人员需要落实有效的对策,从而避免混凝土材料质量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化。要尽可能的缩短混凝土材料的运输时间,若是混凝土材料运输时间较长,混凝土材料很可能发生初步凝结状况,对于混凝土材料的卸载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延长建筑工程建设周期。为了避免这种不良情况的发生,施工技术人员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对材料进行搅拌,避免混凝土材料出现初步凝结的情况[2]。

混凝土操作规程.doc

混凝土搅拌车运输合同重庆中鸥建设有限公司混凝土施工操作规程 重庆中鸥建设有限公司2016年 5月 18日 混凝土施工操作规程 一、总则 本规程适用于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工程中商品混凝土运输、浇筑和养护 的施工操作过程。公司原则上规定,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工程建筑尽量使用商品混凝土,采用泵送浇筑。 二、混凝土运输 1、混凝土运输的基本要求 (1)混凝土泵车运送时应随车准备以下资料: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检验报 告、料单(混凝土强度等级、出料时间、塌落度、重量)。 (2)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保持较好的和 易性。运到浇筑地点应具有规定的坍落度。 (3)泵车中的混凝土塌落度较小时,卸料困难,应向泵车中添加专用外加剂,并随 车搅拌均匀;不得向泵车中加水,因加水后改变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混凝凝土强度。 (4)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送到浇筑地点,不宜 超过下表规定的时间:(掺外加剂或快硬水泥搅拌的混凝土根据试验确定)

气温 混凝土强度等级 不高于 250C 高于 250C 不高于 C30120min90min C30 以上90min60min 2、混凝土运送至施工现场后,应使用塌落度筒做塌落度检测,确保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符合施工要求。 3、运送混凝土的道路应平坦、畅通,以减小运输中的振荡,避免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泌水等现象,同时布置环形回路,以免车辆互相拥挤阻塞; 三、混凝土浇筑操作 1、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操作规程和安全、环保技术交底。 2、需要浇筑混凝土的工程部位已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混凝土浇筑申请单已经有关管理、监理人员批准。 3、确定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设计、施工顺序、浇筑厚度、劳动力组织、振捣方式,

课题活动类型分类及代码

课题活动类型分类及代码 1.基础研究: 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其目的是揭示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而不以任何特定的实际应用为目的。 2.应用研究: 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应用研究通常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或知识的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预定的实际目的确定新的方法(原理性)或途径。 *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志:具有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的研究属于后者。 3.试验发展 :利用从研究或实际经验获得的知识,为生 产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以及对已生产或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区分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的主要标志: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后者则是为了开辟新的应用(如新材料或新技术)。*区分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即R&D)与其它有关活动的主要标志:具有创新成份的活动归前者。 4.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 为解决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阶段产生的新产品、新装置、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系统和服务等能投入生产或在实际中应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活动。它不具有创新成份。此类活动包括为达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定

型设计和试制以及为扩大新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应用领域而进行的适应性试验。 *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和工业生产活动三者之间的界限大致划分如下: ①新产品的研制 实质性的新产品,即完全新的新产品或对现有产品的性能进行重大改进的设计、制造和试验,是研究与发展活动。对引进(或购买)现成的技术成果(如专利、技术诀窍、图纸和样机等)进行复制或直接应用而形成新产品的过程,不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而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的应用活动。 ②新工艺、新方法的研制 对新工艺、新方法的研制或对现有工艺、生产过程进行技术上的实质性的改进,是研究与试验发展。采用国内已有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过程,而在技术上没有实质性的改进,只是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过程作适应性的试验,不属于研究与试验发展,而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活动。 ③中间试验 新产品、新工艺、新生产过程直接用于生产前,往住要进行中间试验,以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情况比较复杂,对其是否属于研究与试验发展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进行中间试验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从技术上进一步改进产品、工艺或生产过程或为此目的进行试验以获得经验和收集数据,是研究与试验发展;如果是为了进行产品的定型设计,获取主产所需的技术参数,那就不是研究与试验发展,而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活动。

混凝土地面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混凝土地面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1)、定位放线 本次施工定位放线重点在于控制标高,混凝土设计厚度为 150mm厚,使用15cm侧模,其余3cm为标高控制余量,具体做法为事先在侧模下方做灰饼,以控制标高,间距不大于1500mm。待侧模顶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后使用钢筋棍钉入地面下与侧模点焊使槽钢水平固定,再在槽钢下方用横向钢筋棍点焊与立棍和槽钢上,使其纵向固定。从而到达严格控制侧模标高的要求。 2)、抹侧模垫层 用1:2水泥砂浆对侧模底部找平,宽度100mm,要严格控制垫层顶标高,终凝后在垫层上放出槽钢位置线。 3)、支侧模 经公司仔细研究,做到隔跨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利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地面作为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的侧模进行第二此混凝土的浇筑。 4)、钢筋铺设 本次混凝土地面施工钢筋根据设计要求,无配筋要求。 5)、混凝土摊铺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塌落度要严格控制在进场时 110~120mm。由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将混凝土泵送入模,人工协助摊铺至设计厚度+虚铺高度(虚铺高度根据经验为2~3cm)。摊铺混凝土时应连续摊铺,不得中断。

6)、混凝土振捣 用插入式振捣棒仔细振捣,快插慢拔直到水泥混凝土表面不再冒泡。出现乳浆停止下沉为止。振捣过程中人工协助整平,呈现出有乳浆又大致平整的表面。 7)、粗刮 每条水泥混凝土振捣完毕,用槽钢刮杠来回往返4~5次,达到上表面整平,布满原浆且粗骨料被挤压沉实到水泥混凝土中下部为止。 8)、表面揉浆 为确保上表面原浆厚度均匀,特用φ75mm无缝钢管(内灌细砂)沿混凝土浇筑方向来回滚动,反复揉浆,作为整平工序的补充。9)、细刮 每条水泥混凝土揉浆完毕后,用铝合金刮杠来人工仔细刮平,达到上表面整平,有光泽。 10)、机械压光 在混凝土地面初凝后且未到终凝时采用叶片式混凝土压光机对混凝土进行表面压光利用振捣和揉浆后表面反上来的乳浆进行压光。在混凝土终凝结束后再用磨光机二次磨光。 11)、养护 混凝土浇筑24h后进行养护,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方法来控制混凝土自身水化热蒸发的水分不流失,从而达到养护的目的。

混凝土浇筑基本要求

混凝土浇筑基本要求 1,混凝土浇筑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宜一次连续浇筑,当不能一次连续浇筑时,可留设施工缝或后浇带分块浇筑。 2,混凝土浇筑过程应分层进行,分层浇筑应符合表15-60规定的分层振捣厚度要求,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 3,混凝土运输、输送入模的过程宜连续进行,从搅拌完成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表15-52的规定,且不应超过表15-53的限值规定。掺早强型减水外加剂、早强剂的混凝土以及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应根据设计及施工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允许时间。 4,混凝土浇筑的布料点宜接近浇筑位置,应采取减少混凝土下料冲击的措施,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4.1宜先浇筑竖向结构构件,后浇筑水平结构构件; 4.2浇筑区域结构平面有高差时,宜先浇筑低区部分再浇筑高区部分。 5,柱、墙模板内的混凝土浇筑倾落高度应满足表15-54的规定,当不能满足规定 6,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和终凝前宜分别对混凝土裸露表面进行抹面处理。7,结构面标高差异较大处,应采取防止混凝土反涌的措施,并且宜按“先低后高” 的顺序浇筑混凝土。 8,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 25倍。 9,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

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凝结时间小于2h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10,在施工作业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布料均衡。应对模板和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应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模板内钢筋、预埋件及其定位件移位。 11,在地基上浇筑混凝土前,对地基应事先按设计标高和轴线进行校正,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同时注意排除开挖出来的水和开挖地点的流动水,以防冲刷新浇筑的混凝土。12,多层框架按分层分段施工,水平方向以结构平面的伸缩缝分段,垂直方向按结构层次分层。在每层中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洞口浇筑混凝土时,应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振捣时,振捣棒应距洞边30cm以上,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内外墙交接处的构造柱和墙同时浇筑,振捣要密实。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 5倍,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2,不碰撞各种预埋件。

泵送混凝土浇筑的技术要求

泵送混凝土浇筑的技术要求 泵送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为了防止初泵时混凝土配合比的改变,在正式泵送前应用水、水泥浆、水泥砂 浆进行预泵送,以润滑泵和输送管内壁,一般水泥砂浆可润滑约300m长的管道。水、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的用量,见表15-58。 2. 开始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泵送应处于低速、匀速并随时可反泵的状态,并时刻观察泵的输送压力,当确认各方面均正常后,才能提高到正常运转速度。 3. 混凝土泵送要连续进行,尽量避免出现泵送中断。 4. 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如经常发生泵送困难或输送管堵塞时,施工管理人员应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易性、匀质性以及配管方案、操作方法等,以便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问题。 5.混凝土泵送即将结束时,应正确计算尚需要的混凝土数量,协调供需关系,避免出现停工待料或混凝土多余浪费。尚需混凝土的数量,不可漏计输送管的混凝土,其数量可参考表15-59。 6.泵送混凝土浇筑区域划分以及浇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6.1宜根据结构平立面形状及尺寸、混凝土供应、混凝土浇筑设:备、场地内外条件等划分每台泵浇筑区域及浇筑顺序; 6.2采用硬管输送混凝土时,宜由远而近浇筑;多根输送管同时浇筑时,其浇筑速度宜保持-致; 6.3宜采用先浇筑竖向结构构件后浇筑水平结构构件的顺序进行浇筑; 6.4浇筑区域结构平面有高差时,宜先浇筑低区部分再浇筑高区部分。 7. 当混凝土入模时,输送管或布料杆的软管出口应向下,并尽量接近浇筑面,必要时可以借用溜槽、串筒或挡板,以免混凝土直接冲击模板和钢筋。 8. 为了便于集中浇筑,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质量,浇筑中要配备足够

的振捣机具和操作人员。 9.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输送管道应及时用压力水清洗,清洗时应设置排水设施,不得将清水流到混凝土或模板里。 10.混凝土泵送浇筑应保持连续;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应采取间歇泵送方式,放慢泵送速度。 11.混凝土布料设备出口或混凝土泵管出口应采取缓冲措施进行布料,柱、墙模板内混凝土浇筑应使混凝土缓慢下落。 12.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多余或废弃的混凝土不得用于未浇筑的结构部位。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1.1.对混凝土要求 1.1.1.1.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 (1)水泥:水泥应用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水泥标号易比混凝土强度等级高2~3个标号,严禁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掺和使用。 (2)粗骨料:选用粒径5~31.5mm连续级配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3)细骨料:选用颗粒级配在II区的中砂,细度模数2.5~3.2,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 (4)水:所用水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5)粉煤灰: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外掺粉煤灰以取代部分室内,掺量不得大于25%。 (6)外加剂:超长地下室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出现,需考虑在混凝土中外加高性能膨胀抗裂剂等减少混凝土开裂。 (7)碱含量:混凝土碱含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1.1.1. 2.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 (1)对混凝土总体性能要求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须满足设计要求。 (2)对混凝土坍落度要求 ①抗渗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40mm 之内,误差上限+20mm,下限-20mm。其它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易控制在160±20mm。 ②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白天或夜天)、运输道路的距离、混凝土原材料(水泥品种、外加剂品种等)变化、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情况来适当地调整,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能够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确保混凝土供应质量。 ③气候有变化时,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提供不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的坍落度损失值,以便现场能够掌握混凝土罐车在现场的停置时间,并且可以根据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1)混凝土浇筑要求 ①浇筑混凝土时为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称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2m,自由下落高度较大时,应使用溜槽或串筒,以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溜槽一般用木板制作,表面包铁皮,使用时其水平倾角不宜超过30°。串筒用薄钢板制成,每节筒长700mm 左右,用钩环连接,筒内设有缓冲挡板。 ②为了使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振捣,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完毕。如果在下层混凝土已经初凝以后,再浇筑上面一层混凝土,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下层混凝土由于受振动,已凝结的混凝土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③竖向结构(墙、柱等)浇筑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50~lOO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振捣时,振动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并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浇筑时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 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串筒下落。 ④在一般情况下,梁和板的混凝土应同时浇筑。较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于lm)、拱和类似的结构,可单独浇筑。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 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梁和板。 ⑤由于技术上或组织上的原因,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完毕。如中间间歇时间超过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应留垂直缝。柱宜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上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板,留置在乎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的范围内。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钢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浇筑时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后浇带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需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将整个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设置距离,应考虑在有效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来获得。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有关规范对此的规定是,如混凝土置于室内和土中则为30m;如在露天,则为20m。后浇带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混凝土表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填充后浇带混凝土可采用微膨胀或无收缩水泥,也可采用普通水泥加入相应的外加剂拌制,但必须要求填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施工记录。 (2)养护方法 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的水化作用只有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就是创造一个具有适合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使混凝土凝结硬化,逐渐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对混凝土试块的标准条件下的养护,对预制构件的蒸汽养护,对一般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自然养护等。 ①自然养护是在常温下(平均气温不低于5℃)用适当的材料(如草帘)覆盖混凝土,并适当浇水,使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混凝土的自然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在

技术领域分类及代码

技术领域分类及代码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技术领域分类及代码 01.信息技术:指研制计算机硬件、软件、外部设备、通信网络设备的活动,以及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数字传递网对信息进行文字、图形、特征识别、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传递的活动。 02.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指为了生物技术本身的发展,就有关原理、技术、特种工艺、测试、仪器而进行的活动,以及利用生物技术为农、林、牧、渔、医药卫生、化学、食品、轻工等部门提供生物技术新产品而开展的活动。无特定目标或虽有特定目标但不是为促进生物技术发展而开展的有关生命科学的研究不包括在此分类内。 03.新材料:指新近发展或正在研制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定功能的材料,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有机合成材料、新型金属和合金材料。包括为发展新材料就有关原理、技术、新产品、特种工艺、测试而进行的活动。 04.能源技术:包括能源问题一般理论,地区性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核能、海洋能等)的研制开发与利用,节能新技术、能源转换和储存新技术等活动。 05.激光技术:激光器和激光调制技术的研制,及为了激光在工业、农业、医学、国防等领域内的应用而进行的活动。 06.自动化技术:指在控制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自动化元件、仪表与装置、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中的活动。

07.航天技术:有关运载火箭及人造卫星本体的研究及有关为了跟踪、通讯而使用的地面设备的研究而进行的活动。不包括天文学及气象观察。 08.海洋技术:包括有关维护海洋权益和公益服务技术研究、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海洋环境要素监测技术等活动。 09.其它技术领域:属于技术领域,但不能归入上述八类领域的其它技术活动。 课题活动类型分类及代码 1.基础研究: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其目的是揭示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而不以任何特定的实际应用为目的。 2.应用研究: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应用研究通常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或知识的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预定的实际目的确定新的方法(原理性)或途径。 *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志:具有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的研究属于后者。 3.试验发展:利用从研究或实际经验获得的知识,为生产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以及对已生产或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区分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的主要标志: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后者则是为了开辟新的应用(如新材料或新技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